北京中轴线系列幻灯片 16、社稷坛(一)社稷坛的主体建筑
北京九坛八庙——社稷坛
北京九坛八庙——社稷坛社稷坛,是祭祀社稷的场所名称,位于天安门西,为明清两代祭祀社、稷神祇的祭坛,其位置是依周礼《考工记》“左祖右社”的规定,置于皇宫之右(西)。
祖与社都是封建政权的象征。
社稷是“太社”和“太稷”的合称,社是土地神,稷是五谷神,两者是农业社会最重要的根基。
不仅在京城有国家的祭坛,地方各级城市也都有祭祀社稷的场所。
社稷坛全园面积约360余亩,主体建筑有社稷坛、拜殿及附属建筑戟门、神库、神厨、宰牲亭等。
因1925年孙中山先生的灵柩曾停放在园内拜殿中,1928年命名为中山公园。
全园面积为24万平方米。
社稷坛于1988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梁海燕先生讲,中国历代帝王在“父天母地”观念之下,都非常重视社稷坛的建造和祭祀。
社稷祭礼属于祭地之礼的范畴。
金代的社稷祭礼不仅继承了中原农业民族祭社稷的精神实质,而且注重进行他们认为具有实用意义的祈雨活动。
北京的社稷坛(中山公园)基本保留着明代遗留的社稷坛。
社稷坛的最上层铺着五色的土壤。
社稷坛中,五色土是最引人注目的:中黄、东青、南红、西白、北黑,象征金、木、水、火、土五行,也象征东、南、西、北、中五方。
坛中央原有一方形石柱,又名“江山石”,象征江山永固。
石柱半埋土中,后全埋。
社稷坛的五色土在历史上都是由各地进贡而来,表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在古代,不仅五色土的进贡有限制,五色土的多少也有限制,因此厚度也不一。
五色土的颜色排列也非常有讲究,古人认为,五个方位与五方尊崇的神物结合:东方尊太嗥,辅佐为木神;南方尊炎帝,辅佐为火神;西方尊少昊,辅佐为金神;北方尊颛顼,辅佐为水神;正中尊黄帝,辅佐为土神。
五种颜色的位置刚好与五方神代表的五行相应。
社稷坛整体布局略呈长方形,有内外两重垣,占地面积16万多平方米。
内坛墙南北长266.8米,东西宽205.6米,红色墙身,黄琉璃瓦顶。
每面墙正中辟门,北门为主门,是一座砖石结构的三座门,黄琉璃瓦歇山顶,通面阔20米,进深7米,明间为仿木绿琉璃重昂五踩斗拱,三座门均为拱券式。
北京中轴线的变迁ppt课件
20
(1)民国时期北京城中轴线沿线的变化 (2)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城中轴线的发展 (3)中轴线北延
21
如果说元、明、清三代是对北京城传统中轴线的建 设时期,那么从民国时期到现在则是北京城传统中 轴线的破坏与复兴时期。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圄联 军入侵北 京,中轴线也开始遭受一定程度 的破坏。民国期间, 中轴线上保护的工作 居多.但改造仍不可避免。这 段时间,北 京的中轴线开始改变,故将清末到19 49年建国前归为一个阶段,期间中轴线上的变 化 可从保护和改造两个方面来记述。
26
第四,地安门至鼓楼前大街面貌全部更新。 第五,紫禁城南部开放为古物陈列所,成立故宫博物院。
27
民国期间对待中轴线的态度是“保护,为我而用”。 对中轴线上古建筑的修缮和保护,体现了这条历史轴 线在城市的地位依然重要,适当的改造并设有削弱它 的重要性,现代交通的发展又起到了发展、加强中轴 线的作用。
22
一:保护
保护和修缮活动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中轴线上重 要建筑的修缮维护,中轴线道路的展宽、修建及街 道两侧市容的维护.中轴上广场、绿化的设计、建 造.中轴线两侧重要建筑、道路的修建和控制。
二:改造
中轴线上的改造和发展主要是出于交通原因,需 要对局部地区进行拆除等。
23
一:保护
24
二:改造
25
5
(1)确立与建造 (2)演变与形成 (3)继承与发展
6
7
北京中轴线的历 史可上溯到元朝, 其形成与元大都 的规划建设密切 相关。至元四年 (1267年),在金 代琼华岛离宫(现 在北海公园)的基 础上, 开始营造 都城 。
8
元大都的规划设计中 ,首先于积 水潭东北岸选定了全城的几何中 心(相当今鼓楼处), 设中心台, 建中心阁。由中心台向南. 切积 水潭东岸向东最突出的地方(相当 后门桥处), 引一条正南正北的 直线,确定为全城的中轴线,这 就是现在北京旧城中轴线的确定 之始 至元二十二(1285年)元大 都整体(包括城郭)基本竣工 。
某市中轴线上的建筑概述经典课件(PPT30页)
天安门广场
天安门广场是北京的心脏地带,是世界上最大 的城市中心广场。
坐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市的中心、 故宫的南端,与天安门广场隔长安街相望。是 明清两代北京皇城的正门。设计者为明代御用 建筑匠师蒯祥。
端门
城楼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明代 紫禁城的正门之一,也是清代皇城的正门,整 个建筑结构和风格与天安门相同。
保和殿
是汉族宫殿建筑之精华,属于北京故宫中的一 座殿宇式建筑。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 几经焚毁、重建。现存主体梁架仍为明代建筑。
乾清门
为紫禁城内廷的正宫门。
乾清宫
是中国宫殿建筑之精华,属于明清两代皇帝在 紫禁城中处理日常政事的地方。明朝的十四个 皇帝和清朝的顺治、康熙都以乾清宫为寝宫。
5.老虎型给他明确方向的语言、让他 知道做 这件事 对他的 好处, 说话中 要给他 很肯定 的感觉 ,不要 怀疑他 或不放 心,直 接说明 不要拐 弯抹角 ,请他 记录彼 此沟通 的内容 。
6.孔雀型先聊轻松的话题再进入主题 、运用 图画方 式进行 沟通, 对于事 情就事 论事不 责骂当 事人, 给他赞 扬及鼓 励,多 运用一 些肢休 语言, 可到热 闹场合 进行洽 谈。
3.如果安全绳没有垂直地固定在工作 场所上 方,发 生坠落 时将使 得工人 在空中 出现摇 摆,并 可能撞 到其他 物体上 或撞到 地面造 成伤害 。
4.一个有才能的领导者会给所在的团 队或组 织带来 成功的 希望, 使人们 对他产 生一种 敬佩感 。敬佩 感是一 种心理 磁铁, 它会吸 引人们 自觉去 接受影 响力。
中国公路零公里标牌
正阳门
前门是正阳门的俗称,包括箭楼和城楼,原由 瓮城墙连为一体,后因修路分割成了两个部分。
中国建筑史】4-8第四章_宫殿、坛庙、陵墓幻灯片PPT
PPT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台而不屋为坛,设屋而祭为庙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明北京 城坛庙 分布
月坛 日坛
地坛
紫禁城
社稷坛
太庙
先农坛
天坛
一、坛庙的种类
寝殿 正殿 两庑
正殿门
元代岱庙
五镇: 中镇霍山(山西霍县) 东镇沂山(山东沂州) 西镇吴山(陕西陇州) 北镇医巫闾山(辽宁北镇) 南镇会稽山(浙江绍兴)
寝殿 中殿 大殿 御香殿
二山门
山门 牌坊
四海: 东海(山东莱阳) 北海(山海关)望祭,无庙 南海(广东番禺) 西海(山西永济)望祭,无庙
·
四渎: – 江渎(四川成都) – 淮渎(河南唐县) – 河渎(山西永济) – 济渎(河南济源)
4)明堂 明堂辟雍
实测总平面
总平 面复 原想 象
中心建筑 实测平面
中心 建筑 复原 想象
2、祭祀祖先
– 1)太庙
立七庙或九庙 ; 同堂异室 奉先殿
– 2)官员家 庙
3、先贤祠
– 1)文庙 – 2)关帝庙等
二、实 例
1。北 京天坛
1)平面布局与重要建筑物
– 两重坛墙,四组建筑
1、祭祀自然神
– 1)天地日月, 风云雷雨
– 2)社稷坛 社:五土之神稷 地坛 :五谷之神
– 3)山川神—五岳、五镇、四海、
四渎
泰
五岳:
安
岱
东岳泰山(山东泰安岱庙)
庙
西岳华山(陕西华阴庙)
北岳恒山(山西浑源和河北曲阳)
北京社稷坛讲解词
北京社稷坛讲解词1.引言1.1 概述社稷坛是中国古代祭祀的一种场所,它是祭祀社稷神和土地神的地方,也是朝廷举行重要祭祀仪式的场所。
社稷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它代表着中华民族对土地、农业以及国家安宁的敬意和祭祀之情。
在北京,最有名的社稷坛位于东城区天坛公园内,是中国古代宗教建筑的重要遗址之一。
社稷坛的建筑特点独特而雄伟,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髓与风采。
坛内主要有社殿和稷殿两座建筑,中间以台基和台阶相连。
社殿是祭祀社稷神的场所,稷殿则是祭祀土地神的地方,两殿以壁隔开,形成了一个中轴对称的布局。
社稷坛作为北京的一处重要古迹,不仅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它见证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演变,反映了封建社会的宗教信仰和政治制度。
同时,社稷坛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传统和精神。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城市的发展,社稷坛的现状并不乐观。
历史的风雨和人为的破坏使得社稷坛的建筑、壁画等文物遭受了严重的破坏。
为了保护社稷坛这一珍贵的历史遗产,政府和相关机构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包括修复和整治工程、文物保护等方面的工作。
社稷坛的保护事业仍然面临许多挑战,需要更多的投入和关注。
同时,加强社稷坛的文化价值宣传,增加公众对其的认识和重视,也是保护工作的重要方向之一。
只有坚持文化传承与保护并举,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弘扬社稷坛的历史文化,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关注和爱护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信息:文章的结构是指文章的组织方式和章节分布,它能够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并且让文章更具逻辑性和条理性。
本文按照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来组织。
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方面的内容。
概述部分可以简要介绍一下北京社稷坛的背景和重要性,引起读者的兴趣。
文章结构部分是指本文的章节分布,这里的结构是按照大纲中的1、2、3三个主要部分来组织的。
中国古代建筑史 第四章宫殿、坛庙、陵墓 PPT
6、孔庙:(文庙)
①汉代起就已建立孔庙于孔丘故里鲁城阙里;唐代始, 全国范围建孔庙
②现存曲阜孔庙的规模为宋代奠基
③建筑:沣池、棂星门、大成殿、月台(舜乐用)
二、实例
(一)、天坛(见图) 1、布局特点 ①创于明初,天地合祭;清代改为祭天(冬至祭于
曲阜孔庙泮池(璧水)
曲阜孔庙大中门(第三道门)
曲阜孔庙同文门(第四道门)
曲阜孔庙奎文阁(明)
曲阜孔庙大成殿
大成殿前檐石刻龙柱
大成殿内孔子像
曲阜孔庙寝殿
思考题 1、坛庙包含的内容是什么?有哪几种类型? 2、岱庙是祭什么的?孔庙是祭什么的,又称什么? 3、日祭、月祭、天祭、地祭的方位如何?色彩的方
乾陵附墓——懿德太子墓甬道终端所绘双阙之一
乾陵永泰公主墓壁画
6、宋陵 ①八座,位于河南省巩县,洛河南岸,嵩山北麓,东 西绵延二百里 ②陵墓名称为永□陵(以永昭陵为例见图)
宋仁宗永昭陵
宋陵石驭象蕃臣
宋陵瑞禽图
宋陵石兽、石羊
宋陵石雕文、武臣像
宋朝(北)陵制特点: (1)特点:
二、唐大明宫(东内)
1、宫室:严格规整、明确中轴线 2、大明宫(考古发掘):含元殿、宣政殿、紫辰殿 3、纵列:三朝并置→纵深布置 4、三朝五门,后加大花园(见图)
5、含元殿所依据的承天门型制(隋)是门阙,因此建 立翔鸾、栖凤两阁,全组建筑形成“∏”形平面。 这一形式直接影响五代洛阳五凤楼,宋东京宣德门 和明清故宫午门。
(ⅴ)代表了一种(或多种)文化,特别是在面临不 可逆转的变迁时的传统人类居住或使用土地的突出 范例
(ⅵ)直接或明显地与具有突出普遍重要意义的事件、 生活传统
北京中轴线的变迁课件
学习交流PPT
7
元大都的规划设计中 ,首先于积 水潭东北岸选定了全城的几何中
心(相当今鼓楼处), 设中心台, 建中心阁。由中心台向南. 切积 水潭东岸向东最突出的地方(相当 后门桥处), 引一条正南正北的直 线,确定为全城的中轴线,这就 是现在北京旧城中轴线的确定之
始 至元二十二(1285年)元大都 整体(包括城郭)基本竣工 。
学习交流PPT
21
一:保护
保护和修缮活动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中轴线上重 要建筑的修缮维护,中轴线道路的展宽、修建及街 道两侧市容的维护.中轴上广场、绿化的设计、建 造.中轴线两侧重要建筑、道路的修建和控制。
二:改造
中轴线上的改造和发展主要是出于交通原因,需 要对局部地区进行拆除等。
学习交流PPT
22
市肌理发展起到很重要的影响。 中轴线决定了北京城市的格 局。
学习交流PPT
4
二、北京城市中轴线的演变与 形成
• (1)确立与建造 • (2)演变与形成 • (3)继承与发展
学习交流PPT
5
建立与建造
学习交流PPT
6
北京中轴线的历 史可上溯到元朝, 其形成与元大都的 规划建设密切相关。 至元四年(1267年), 在金代琼华岛离宫 (现在北海公园)的 基础上, 开始营 造都城 。
央公园向市民开放,并改名为中山公园,增
至此.北京目城的中轴 线南起永定 门,北迭钟鼓楼, 全 长约7.8km。
学习交流PPT
15
继承与发展
学习交流PPT
16
清朝定都北京,完全继承了明北京城的中轴 线。只是将中轴线上重要建筑的名字改为新名,如 大明门更名为太清门,承天门更名为天安门, 以及 更换宫城内大殿和后寝的名称,来表明已经改朝换 代。此后历代修缮维护,于乾隆年间, 提高永定门 规制,增建箭楼;并将天坛、先农坛的形制完善并 确定下来。
北京社稷坛讲解词 -回复
北京社稷坛讲解词-回复【北京社稷坛讲解词】北京社稷坛是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庙宇,也称为社稷殿,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正东安定门外,是中国古代宗教文化的重要遗址之一。
社稷坛建于明代洪武年间,是北京城内现存唯一的社稷坛,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社稷坛。
社稷坛是中国古代祭祀习俗的重要体现,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
北京社稷坛的建筑风格独特典雅,占地面积广阔,坛内设有社和稷两庙。
社是指帝王祭司天的地方,而稷是指祭祀地方官员颁布教化法令的地方。
社稷坛的中轴线上依次为坛门、城台、千步廊、中门、紫轩、黄衣阙、春秋庑、祭场和礼库等建筑物。
坛门是进入社稷坛的入口,呈两层结构,上部悬挂着“社稷坛”三个大字,下部有两侧对称的望柱。
进入坛门之后,便来到了城台。
城台呈方形,四周设有斜坡石阶,坛台顶部有石栏杆,整体构造稳固。
城台向前走,便是千步廊,廊下呈拱形,上方覆盖着琉璃瓦,廊檐下挂有一幅幅壁画,生动地描绘了古代帝王祭祀的场景。
从千步廊中穿越而过,来到了中门。
中门是社稷坛的主要出入口,门洞宽敞,门楣上悬挂着两排金字匾额,上面刻有“赫鲁晓皇”和“明时伟业”等字样,寓意帝王祭祀的庄严和威严。
穿过中门,进入紫轩,紫轩是社稷坛中最精美的建筑之一,它是为皇帝举行重大祭祀仪式而准备的,以蓝色瓦片覆盖,紫色栏杆装饰,富丽堂皇。
紫轩后面是黄衣阙,它是皇帝在社稷坛祭祀仪式中更衣的地方,阙顶有大量彩绘图案,彰显皇家的尊贵。
黄衣阙的后面,便是春秋庑。
春秋庑常用于举行祭祀庆典,主要用于供奉太祖、高祖和太宗的牌位,庑内有6根高大的石柱,支撑着整个建筑物,使其更加雄伟壮观。
春秋庑前是祭场,祭场呈方形,设有中间和四周的提示柱和三级石级,供皇帝和朝臣叩拜祭祀。
祭场两侧是礼库,礼库是储存祭祀供品的地方,内部有大小不等的长方形仓库,分别用于存储不同种类的供品,如粮食、织物和皇帝的玉牒等。
北京社稷坛是中国古代祭祀文化的重要遗产,它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湛技艺,更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历史记忆。
专题坛庙建筑ppt
解州关帝庙
宗祠
宗祠是家族祭祀祖先的宗庙,过去遍布全国 各地。规模较大、建筑较精美的有安徽绩溪县 龙川胡氏宗祠和广州市陈家祠堂。
龙川胡氏宗祠初建于宋,明兵部尚书胡宗宪 对祠堂进行过一次大修缮,古建筑具有明代风 格。祠堂精雕细刻,是徽派古建筑艺术砖木石 雕的宝贵遗产。
安徽绩溪胡氏宗祠
安徽绩溪胡氏宗祠
檐
• 檐柱 大成殿的石檐柱最具有代表性。殿 周28根独石雕成的擎檐高达6米,直径0.8 米,下饰莲花柱础。左、右、后檐下18根
石柱,皆为八棱形水磨浅雕团龙,每柱雕 龙72条。前檐10柱,为深浮雕双龙戏珠, 衬以波涛,缀以山石。10根龙柱两两相对。 造型精美,雕刻剔透,为域内罕见 。
勾 心 斗 角
❖ 祭祀山川、神灵的庙 中国从古代起就崇拜天、地、山、 川等自然物并建庙祭祀。最著名的是祭祀五岳的神庙,以泰山的 岱庙规模最大。此外,各地还建有众多后土庙(土地庙)。
• 五岳五镇 • 五岳: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 • 五镇:东镇沂山, 在今山东临朐;西镇岳山(又名
吴山),在今陕西陇县;中镇霍山,在今山西霍 县;南镇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市;北镇医巫闾 山,在今辽宁北镇县。
在中国古代传统的文化思想中,包含着浓重的 对祖先的崇敬,对天地、日月、土地、粮食以及各 种神的崇拜,对文神、武神的尊敬。
历代帝王为了宣扬君权神授思想,将自己比 作天地之子,受命于天统治百姓,增强政权的合理 性,强化自己的政权统治。祭祀天地因而成了中国 历史上所有王朝重要的政治活动。而且发展到后来, 成为统治阶级的专门权利。《礼记》中规定“天子 祭天地,祭山川,祭五祀”,而诸侯只能“祭山川, 祭五祀”。
祈年殿
第一节 概述
• 坛的起源:黄帝轩辕氏多次封土为坛,祭 祀山川鬼神,成为“封禅”,可作为坛的 起源;
天地日月社稷坛北京城中的“五大坛”
天地日月社稷坛北京城中的“五大坛”老北京人都知道,北京有“五坛八庙”一说,只是历来说法不尽一致。
如“五坛”有“天地坛、山川坛、社稷坛、先农坛、先蚕坛”说,也有“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社稷坛”说,更有延伸出“圜丘、方泽、朝日、夕月、祈谷、山川、社稷、先农、先蚕”的“九坛”之说。
当然,比较普遍的说法是,“五坛”为天、地、日、月、社稷,“八庙”为太庙、奉先殿、传心殿、寿皇殿、雍和宫、堂子、历代帝王庙、文庙。
今天,文旅君就为您盘点北京的“五坛”。
天坛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祈年殿圜丘天坛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与社稷坛同年建成,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
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主要建筑集中在内坛的南北中轴线上。
圜丘坛在南,也叫祭天台,是明清两代皇帝举行祭天大礼的地方。
祈谷坛在北,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中间有墙相隔。
坛面正中是祈年殿,初名大祀殿,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改建。
为圆攒尖顶的三重檐圆形大殿,当时祈年殿的三层檐为三色瓦,从上至下依次为蓝,代表昊天;黄,代表皇帝;绿,代表百姓。
清乾隆年间再次整修,才把三层檐瓦一律改为蓝色,象征着天。
祈年门皇乾殿两坛由一座长360米、宽近30米、南低北高的丹陛桥相连。
丹陛桥两侧为大面积古柏林。
内坛西墙内有斋宫,是祀前皇帝斋戒的居所。
外坛西墙内有神乐署、牺牲所等。
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圜丘、皇穹宇、斋宫、无梁殿、长廊、双环万寿亭等,还有回音壁、三音石、七星石等名胜古迹。
1900年八国联军曾在天坛斋宫内设立司令部,在圜丘上架炮。
文物、祭器被席卷而去,建筑、树木惨遭破坏。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天坛的文物古迹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了多次修缮和大规模绿化,才让我们看到了如今壮美的天坛。
皇穹宇参观小贴士地理位置:北京市东城区天坛内东里7号门票:旺季:(每年4月1日至当年10月31日)门票:15元联票:34元淡季:(每年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门票:10元联票:28元地坛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皇地祇神方泽坛地坛又称方泽坛,是北京五坛中的第二大坛,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建成,清代屡经重修。
徜徉社禝坛
庭院浅草上法房北京天安门西侧的中山公园里有个社稷坛,那是明清 两代帝王祭祀土神(社)和谷神(稷)的祭坛。
这里原是辽、金时的兴国寺,元代改名为万寿兴国寺。
明成祖朱棣兴建 北京宫殿时,依据周礼“左祖右社”的规定,将社稷坛置 于皇宫之右(西)。
帝王在天坛祭天,是祈求苍天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在社稷坛祭地,是祈求土地肥沃,五谷丰登。
社稷坛是北京的九坛之一,其主体建筑有拜殿、戟门、神库、宰牲亭等。
社稷坛是在广场中央由汉白玉石彻成的 3层方台,上层边长15米,第二层边长约16.8米,下层 边长约17.8米,四面各有4级台阶,高出地面近一米。
当时坛中铺满从各地进f来的五色泥土,即东面是青土,南面是红土,西面是白土,北面是黑土,中间嵌着一大块圆 形的黄土。
当时每年的春秋两季,由顺天府铺垫新土。
五 色土坛象征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也象征土、木、火、金、水五行,古人认为,五行乃万物之本。
我看着五色土 坛,似乎看到了广袤的国土:黄土高原的黄土,秦淮之演 的青土,云贵高原的红壤,四川盆地的白垩土,东北平原 肥沃的黑土。
而黄土被砌成一个圆形且置于中心,那是因 为汉民族的摇篮在黄河的中下游,那里绵亘的是一望无际 的黄土,黄色也成为中华民族传统中的高贵颜色。
我站在 五色土坛旁,想着土地最原始的功能是耕种,土地奉献的 是人类生存所需的食粮果蔬,是芸芸众生的生命之源,土 地又是构成家园、民族、国家最基本的元素,因此构成江 山社稷的主体和具象,以致今天仍有人将泥土视为家乡和 祖国的象征——有人包起一捧家乡的泥土珍藏在身边远涉 重洋,有人离乡背井归来时禁不住俯身轻吻祖国的土地, 有人在海外临终之际遗嘱必须将祖国的泥土撒在自己的胸徜徉社禝坛文/李逸上……土坛四面各耸立着一座汉白玉棂星门,显得格外 庄严肃穆。
坛四周有三重围墙,最内一重是四色琉璃矮墙,东蓝、南红、西白、北黑;短墙之外,三面为神道,北面 为拜殿;再外围古柏参天,大多是明代所栽,古木虬枝。
太庙和社稷坛设计概述
2.天、地等坛
(1)郊祭
天坛——南郊,冬至日,皇帝亲自去 地坛——北郊,夏至日,皇帝亲自或派人去 日坛——东郊,春分 月坛——西郊,秋分
(2)天坛
天坛是中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制建筑中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 建筑群,已入选世界文化遗产。
概况: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在原 北京外城的东南部,总面积为273公顷。是明清皇帝 祭天和祈祷丰年的地方,是保存下来的封建帝王祭 祀建筑中最完整、最重要的一组建筑,也是现存艺 术水平最高、最具特色的优秀古建筑群之一。
内有关羽读《春秋》像,故名。现存建筑为清同治九年重修,总 高30米,雄伟壮丽。上下两层皆施回廊,四周勾栏相联,楼身结 构奇巧别致,上屋回廊的廊柱,矗立在下层垂莲柱上,垂柱悬空, 内设搭牵挑承,外观上给人以楼阁悬空之感。楼内置关羽观《春秋》 侧身像一躯,右手扶案,左手捧须,神态逼真。
春秋楼
形象——天圆地方
天坛被两重坛墙分隔成内坛和外坛,形似“回”字。 两重坛墙的南侧转角皆为直角,北侧转角皆为圆弧形, 象征着“天圆地方”。
天坛全部的宫殿、坛基都朝南成圆形,以象征天。 祈年殿建筑与台阶均为圆形,而其外院墙为方形。 皇穹宇的大殿与围墙都是圆形的。 圜丘坛的三层平台为圆形,而其外院墙是方形,象 征着天圆地方。
(2)武庙——解州关帝庙
在山西运城市解州镇西关。平面布局分南北两部 分。南为结义园,由牌坊、群子亭、三义阁、假山等 组成。北部分前后两院。前院以端门、雉门、午门、 御书楼、崇宁殿为中轴,两侧配以石坊、木坊、钟鼓 楼、崇圣寺、胡公祠、碑亭、钟亭等;后院以“气肃 千秋”牌坊为屏障,春秋楼为中心,刀楼、印楼为两 翼,气势雄伟。前后院自成格局,但又是一个统一的 整体。前后有廊屋百余间围护,形成左右对峙而又以 中轴线为主体的我国古建筑传统风格。 布局严谨, 规模完整,建筑以春秋楼和崇宁殿最为精致。
北京深度(18)社稷坛记:五色坛土,朕的江山社稷
北京深度(18)社稷坛记:五色坛土,朕的江山社稷天安门周边一直是敏感地区,每次安检都很麻烦,尽管如此,还是以社稷坛的名义,去了一次位于天安门西侧的中山公园。
事不凑巧,公园正在大修,到处挖的坑坑洼洼。
中山公园在辽代曾为兴国寺,元代称万寿兴国寺,明永乐定都北京时,依“左祖右社”之制,社稷坛建造于皇宫之右、故宫午门外西侧,明清两代皇帝或遣官曾在此举行达1300余次祭祀活动。
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在拜殿停放灵柩并举行公祭,故更名为中山公园。
中山公园南门面朝天安门广场,进门是保卫和平坊和孙中山铜像。
保卫和平坊,四柱三楼蓝琉璃瓦顶,原建在东单北大街西总布胡同西口外的大街上,名“克林德碑坊”,承载着一段丧权辱国的历史,后移迁入园。
沿轴线来到社稷坛南坛门外,粗壮的古柏为辽代兴国寺遗物,是北京有记载的最老的古柏。
不远处习礼亭,原建在正阳门内兵部街鸿胪寺衙门内,为明清两朝专为初次来京官吏等,演习朝见皇帝礼仪之用。
一对蹲坐门前的石狮,雄俊有神。
资料显示为1918年河北大明镇守使王怀庆和统领李阶平发现并捐献,两狮重8800余斤,为宋代遗物。
进入内坛,轴线前方直对社稷坛。
社稷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座南朝北,呈正方形,青白石砌三层平台,坛上层铺设五色坛土,俗称“五色土”,中黄、东青、南红、西白、北黑,象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五色土来自全国各地,由各地官员纳贡而来。
社稷坛早期是分开设立的,称太社坛、太稷坛,供奉社神和稷神,后逐渐合而为一,共同祭祀。
坛台中央立“社主石”,亦称“江山石”,上锐下方,以示“江山永固”,朕的江山社稷长存。
当初石柱半埋土中,后来全埋。
原坛中还有一根木制的“稷主”已无存。
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对社稷的祭拜远早于祭天祭地。
古人认为土壤和粮食,乃国家的立命之根,因而社稷一词逐渐演化为国家的象征。
明清两代皇帝每年春秋仲月(农历二月、八月)上戊日,在此举行祭祀大典,祈祷国泰民安,五谷丰登。
稷坛四周有矮墙环护,琉璃瓦与坛土辉映,墙正中各有一座棂星门。
北京社稷坛
社稷坛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 1420年),按《周礼》“左祖右 社”的营国定制建造于故宫午门 之外西侧,是中国现存唯一的封 建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国家祭坛。
社,为土神;稷,为谷神。社稷坛是呈正 方形的三层高台,以青白石砌成,高0.96米。 象征着“天圆地方”之说,坛上铺有中黄、 东青、南红、西白、北黑的五色土是由全 国各地纳贡来的,黄土居中,因为最高统 治者黄帝居于核心地位。东西南北依次为 青白红黑,也即皇帝的四方又各有一个统 治者辅佐。这种布置方式,是以道教阴阳 五行学说来表明:坛上五色土,象征全国 的土地,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谢谢观赏
WPS Office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WPS官方微上锐下方,称为 “社主石”,亦称“江山石”。明清两代 皇帝每年农历二月、八月在此举行祭祀仪 式,祈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 因祭典是由北向南设祭,故社稷坛正门设 在北面.入正门为戟门和拜殿,再南为社稷 坛.整个组群布局的特点是轴线方向朝北.戟 门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覆黄琉璃瓦.祭 典时,门内列戟72杆,故名戟门.拜殿 (现改为中山堂)也是五间宽,殿身构架 采用彻上明造,室内可以看到整个梁架结 构.
北京皇家园林—中山公园《社稷坛》〈北京九坛八庙之一〉
北京皇家园林—中山公园《社稷坛》〈北京九坛八庙之一〉北京中山公园里的社稷坛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
按《周礼》“左祖、右社”的营国定制建造于北京故宫午门之外西侧。
是中国现存唯一的封建帝王祭祀社祀神的国家祭坛。
上古时代,我国有“社稷祭祀”制度,把国家称为“社稷”。
《白虎通》曾设王者为何有“社稷”之问答云:“为天下求福报功。
以‘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
土地广博,不可一一祭之也,故封土立‘社’,‘社’为‘土神’;谷物众多,不可遍及祀,故封谷立‘稷’,‘稷’为‘谷神’之长”。
这就是说,当时国家统治者,重视土壤和粮食,认为“神”可以引出万物,祭“神”可以保障五谷丰登。
祭祀“土神”“谷神”的地方叫做“社稷”。
北京中山公园内保留着明代所建的社稷坛。
最上层15.8米见方、铺垫着五种颜色的土壤:东方为青色、南方为红色、西方为白色、北方为黑色、中央为黄色。
黑土我国东北平原湿润寒冷,微生物活动较弱,土壤中有机物分解慢,积累较多,所以土色较黑。
黄土我国黄土高原的土壤呈黄色,这是由于土壤中有机物含量较少的缘故。
红土高温多雨的我国南方土壤中矿物质的风化作用强烈,分解彻底。
易溶于水的矿物质几乎全部流失,只剩氧化铁、铝等矿物质残留土壤上层,形成红土壤。
青土在排水不良或长期被淹的情况下,红土壤中的氧化铁常被还原成浅蓝色的氧化亚铁,土壤便成了灰蓝色的,如南方某些水稻田。
白土含有较高的镁、钠等盐类的盐土和碱土常为白色。
黄,象征居中的黄帝,他统治天下,因为由手拿绳子掌管四方的土神辅佐。
青,象征东方太昊,他由手持圆规掌管春天的木神辅佐。
红,象征南方炎帝,他由手持秤杆掌管夏天的火神辅佐。
白,象征西方少昊,他由手持曲尺掌管秋天的金神辅佐。
黑,象征北方颛顼,他由手持秤锤掌管冬天的水神辅佐。
黄土居中,因为最高统治者黄帝居于核心地位。
东西南北依次为青白红黑,也即皇帝的四方又各有一个统治者辅佐。
这种布置方式,是以道教阴阳五行学说来表明:坛上五色土,象征全国的土地,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北京社稷坛
北京社稷坛故宫前,左边(东边)是太庙,右边就是社稷坛。
“左祖右社”,是周礼便规定了的。
去社稷坛这天天气很好很好,计划着看完社稷坛和太庙,便去看故宫。
可奇怪的是,仅一墙之隔,故宫里人满为患,摩肩接踵,而社稷坛和太庙却门可罗雀,完全就我和同学两位游客而已。
北京门票的便宜,真是见识了。
中山公园一个国三居然门票三块钱,拿着学生证半价一块五。
我们在感叹着中山公园门票的廉价的同时又去了太庙,然后又被震惊:太庙的门票只两块钱,学生证半价一块钱。
社稷坛最为有趣的当然是其有五色土的祭坛。
另外据说二十年代营造学社在此成立。
社稷坛在上世纪二十年代被辟为中山公园。
详情简介抄百度百科如下:社稷坛位于天安门西,为明清两代祭祀社、稷神祇的祭坛,其位置是依周礼《考工记》“左祖右社”的规定,置于皇宫之右(西)。
祖与社都是封建政权的象征。
社稷是“太社”和“太稷”的合称,社是土地神,稷是五谷神,两者是农业社会最重要的根基。
不仅在京城有国家的祭坛,地方各级城市也都有祭祀社稷的场所。
社稷坛全园面积约360余亩,主体建筑有社稷坛、拜殿及附属建筑戟门、神库、神厨、宰牲亭等。
因1925年孙中山先生的灵柩曾停放在园内拜殿中,1928年命名为中山公园。
全园面积为24万平方米。
社稷坛于1988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社稷坛的五色土。
四个方向及中间的土色都不一样。
百度百科:社稷坛是呈正方形的三层高台,以汉白玉砌成,象征着“天圆地方”之说,坛上铺有中黄、东青、南红、西白、北黑的五色土,四周短墙也按方向覆盖四色琉璃瓦。
五色土是由全国各地纳贡而来的,以表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还象征着金、木、水、火、土五行为万物之本。
后面的建筑在施工。
社稷坛边的矮墙,四面的琉璃瓦颜色也不一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中轴线系列幻灯片(16)
社稷坛(一)
社稷坛的主体建筑
手动翻页摄制:孙琦厚修改:王新谋
社稷坛是明清两代祭祀社稷的场所。
根据周礼“左庙右社”规制,社稷坛建在皇宫的右前方,与太庙对称。
“社”是土地神;“稷”是五谷神。
土地和五谷是农业社会的根基,因此古代帝王、诸侯对社稷神的祭祀是最为隆重的。
1914年社稷坛对民众开放,称中央公园。
1925年改为中山公园。
1988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社稷坛平面图
社稷坛有两重围墙,主体建筑集中在内垣内,包括祭坛、拜殿、戟门、神库、神厨等。
在辟成公园前,社稷坛有三个大门,都在东墙,面向午门至天安门的中心御道。
南、西、北三面均不开门。
土属阴,因此社稷坛的方向与太庙相反。
太庙座北朝南,社稷坛座南朝北。
内坛虽四面都有门,但正门是北门,皇帝祭祀时都从内坛北门进出。
社稷坛街门(背面)是社稷坛的正式大门,在明朝祭祀时皇帝由此出入,清帝和王公大臣们并不由此门出入,而是走东北门。
社左门(背面,在社稷坛拍摄)是社稷坛的旁门,皇帝主祭时,陪祭的王公大臣皆由此出入。
明朝祭祀时皇帝王公大臣从社稷街门和社左门进入后,沿这条路向北走,过这个月亮门,从内坛北门进入祭坛。
东北门。
明朝时专供兵卒、夫役及小官吏出入。
在清朝,则是社稷坛出入的总大门,中门洞专供皇帝出入,左右两门洞供其他人出入。
内坛有东西南北四个门,这是北门。
北门是内坛的正门,祭祀时皇帝和王公大臣都从北门出入。
戟门始建于明代,是社稷坛的宫门。
面宽五间,原辟三个门洞,1914年辟为公园后,将社稷坛宫门改装为殿堂,五间均改为隔扇门。
戟门背面。
原来三个门洞,每个门洞里陈列24支大铁戟,共72支,铁戟是一丈一尺长的“银镦红杆金龙戟”列宫门左右,既壮丽,又威严。
戟门,现在是北京市政治协商会议常委会会议厅
戟门南面是享殿,又称拜殿,原为皇帝到此祭祀时休息或遇雨时行祭之处。
始建于明代。
孙中山逝世时曾在此停灵,现在叫中山堂。
拍照时中山堂内正举行孙中山、宋庆龄研究成果展。
祭坛在享殿以南,为汉白玉石砌成的正方形三层平台,四出陛,各三级。
上层边长15米,第二层边长16.8米,下层边长17.8米。
象征着“天圆地方”之说。
坛上层铺五色土:中黄、东青、南红、西白、北黑,象征五行。
五色土是由全国各地纳贡而来,象征“普天之下皆为王土”。
祭坛座南朝北,两个大香炉放在坛的北面。
坛四周建有宇墙,边长62米,高1.7米。
短墙按方向覆盖四种颜色琉璃瓦和琉璃砖。
四面均立一汉白玉石棂星门,门框亦为石制。
北墙的棂星门
北宇墙顶部覆盖着深青色的琉璃砖和琉璃瓦
西墙的棂星门,西面的宇墙墙顶覆盖的是淡黄色的琉璃砖和琉璃瓦。
这是墙的西南角
从坛墙的西南角拍摄
南墙的棂星门,墙顶覆盖的是橙红色的琉璃砖和琉璃瓦。
东墙的棂星门,东面的宇墙墙顶覆盖的是深蓝色的琉璃砖和琉璃瓦。
祭坛在内坛的中心,有路直通南门、东门和西门。
这是西门门洞,与祭坛中心和东门在一条线上。
在西门南侧,内坛墙内有神厨、神库,座西朝东,面阔五间,进深五檩,南北并列,之间加建一过厅。
这是神厨。
过厅北侧是神库。
在神厨南侧的内坛墙处开一拱门,外通墙外的宰牲亭,宰牲亭为屠宰祭祀用牺牲之处,拱门将神厨、神库与宰牲亭连接起来。
宰牲亭位于西内坛墙拱门右前方。
出西门向南走即可看到宰牲亭。
宰牲亭黄琉璃瓦歇山顶,四角重檐,方形,每边均面阔3间。
内坛南门,这对宋代石狮是后来从河北大名古刹移来的,用木棍敲打它们,就会听到一个狮子发出铁音,另一个却是铜音,甚为奇妙。
祭坛正对着内坛南门
外坛大量种植松柏等长青树,营造祭坛的庄严肃穆氛围。
社稷坛在元代就是一座著名寺庙,古柏树很多,有些甚至超过千年。
请看下集
第17集《社稷坛(二)辟为公园后增加的建筑和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