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压缩机的主要热力性能参数

合集下载

压缩机的热力计算

压缩机的热力计算
压缩机的 主要热力性能参数
活塞式压缩机的热力性能参数主要是指 容积流量、排气压力、排气温度、功率 和效率。他们表征了压缩机的热力特性
压缩机的容积流量

m 3 / min


压缩机的容积流量,通常是指单位时间内, 压缩机最后一级排出的气体量换算到第一 级进口状态的压力和温度时的气体容积值。 习惯上用的单位为m3/min。 在计算容积流量时,要将气体中途分离掉 的水分、净化洗涤掉的气体(或加添的气 体)换算成进口状态的容积后加入(或减 去)。 水蒸气的压缩也是压缩机的能力。
• •
气缸余隙容积调节 • 连通一个或多个固定补助余隙容积:多用 于大型工艺用压缩机与空气压缩机 • 连通可变补助余隙容积:可用于大型工艺 用压缩机,调节范围100%~0% • 部分行程连通补助余隙容积:用于大型压 缩机,调节范围100%~60%,调节装置较 复杂
活塞行程调节 • 改变行程:用于电磁压缩机、自由活塞压 缩机、汽车空调中斜盘压缩机,调节范围 100%~0% 综合调节
压缩机的容积流量


压缩机的容积流量一般用流量计测量得到。当用 空气试验时,常将排出的有压力空气经流量计装 置直接泄入大气。这时压缩机的容积流量可按流 量计的计算公式直接求算,然后再加入析出的水 分等。具体测量及计算方法可参见国家标准 《GB/T 15487-1995 容积式压缩机流量测量方法》 对特定的压缩机,容积流量会随进气压力、进气 温度以及排气压力、冷却条件等因素改变。压缩 机铭牌上所标注的容积流量,是指在额定的进排 气条件以及冷却条件下测得的流量,称为公称容 积流量
• 联合使用:大型多级压缩机第一级用部分行程压开 进气阀,末级用补助余隙容积 • 联合使用:内燃机驱动时,100%~60%负荷由内 燃机改变转速,60%~0%由压开进气阀或截断进 气完成。 (试绘图各种调节方式的图,判断容积流量的连续性)

压缩机的热力计算热力性能参数

压缩机的热力计算热力性能参数

• 压缩机的第一级吸进的气体中,通常总含有
一定的水蒸气。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用相对
湿度来表示 p
s ps
• x ——气体的绝对湿度,即每1m3气体中所含水蒸 气的质量
• xo ——气体饱和绝对湿度,即在同一温度下,每 1m3气体中所含水蒸气的最大质量,当超过这个量时, 多余的水蒸气凝结成水。
• p, ps ——在同一温度下,气体中水蒸气分压和饱和
蒸汽压(Pa)。水蒸气的饱和压力与温度有关

第二级进气前的气体相对湿度 (析水条件?)
2
1 ps11
ps2
l1
排气系数 d vpT l
• 它等于压缩机实际容积流量与单纯按气缸行程容 积和转速计算的理论容积流量的比值。它是直接 反映压缩机气缸工作容积被有效利用的程度,也 称为压缩机的容积效率。
• ②空气动力计算中,以海平面的平均压力 与温度,即1.013*105Pa与15℃为准。
标准容积流量中不含水蒸气,它与 压缩机的容积流量的关系
qN qv
p1 1 ps1 T0 m3 / min
p0T1
• p0、p1——标准状态及压缩机第一级进口状态的 气体压力;
• T0、T1——标准状态及压缩机第一级进口状态的 气体温度;
压缩机的 主要热力性能参数
活塞式压缩机的热力性能参数主要是指 容积流量、排气压力、排气温度、功率 和效率。他们表征了压缩机的热力特性
压缩机的容积流量
压缩机的容积流量,通常是指单位时间内, 压缩机最后一级排出的气体量换算到第一 级进口状态的压力和温度时的气体容积值。
m3 /min 习惯上用的单位为m3/min。 在计算容积流量时,要将气体中途分离掉 的水分、净化洗涤掉的气体(或加添的气 体)换算成进口状态的容积后加入(或减 去)。 水蒸气的压缩也是压缩机的能力。

压缩机的基本性能参数

压缩机的基本性能参数

一、实际输气量(简称输气量)在一定工况下, 单位时间内由吸气端输送到排气端的气体质量称为在该工矿下的压缩机质量输气量 ,单位为。

若按吸气状态的容积计算,则其容积输气量为,单位为。

于是二、容积效率©压缩机的容积效率是实际输气量与理论输气量之比值(4-2)它是用以衡量容积型压缩机的气缸工作容积的有效利用程度。

三、制冷量制冷压缩机是作为制冷机中一重要组成部分而与系统中其它部件,如热交换器,节流装置等配合工作而获得制冷的效果。

因此,它的工作能力有必要直观地用单位时间内所产生的冷量——制冷量来表示,单位为,它是制冷压缩机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

(4-3)式中 -制冷剂在给定制冷工况下的单位质量制冷量,单位为 ;-制冷剂在给定制冷工况下的单位容积制冷量,单位为。

为了便于比较和选用,有必要根据其不用的使用条件规定统一的工况来表示压缩机的制冷量,表4-1列出了我国有关国家标准所规定的不同形式的单级小型往复式制冷压缩机的名义工况及其工作温度。

根据标准规定,吸气工质过热所吸收的热量也应包括在压缩机的制冷量内。

表4-1 小型往复式制冷压缩机的名义工况四、排热量排热量是压缩机的制冷量和部分压缩机输入功率的当量热量之和,它是通过系统中的冷凝器排出的。

这个参数对于热泵系统中的压缩机来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性能指标;在设计制冷系统的冷凝器时也是必须知道的。

图4-1 实际制冷循环从图4-1a所示的实际制冷循环或热泵循环图可见,压缩机在一定工况下的排热量为:从图4-1b的压缩机的能量平衡关系图上不难发现上两式中-压缩机进口处的工质比焓;-压缩机出口处的工质比焓;-压缩机的输入功率;-压缩机向环境的散热量。

表2-2列举了美国制冷协会ARI520-85标准所规定的用于热泵中的压缩机的名义工况。

表2-2 热泵用压缩机的名义工况(美国制冷协会ARI520-85标准)环境温度35度五、指示功率和指示效率单位时间内实际循环所消耗的指示功就是压缩机的指示功率Pi,单位为kw,它等于式中 Wi——每一气缸或工作容积的实际循环指示功,单位为J。

压缩机的基本性能参数

压缩机的基本性能参数

压缩机的基本性能参数压缩机是一种将气体或气体混合物压缩为高压状态的设备。

它的基本性能参数包括压缩比、排气温度、功率、效率和容积流量等。

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这些基本性能参数。

1.压缩比:压缩比是指在压缩过程中气体被压缩后的最终压力与入口压力之比。

它通常以比值或百分比的形式表示,可以用来评估压缩机的工作效果。

较高的压缩比意味着压缩机可以将气体压缩到更高的压力,从而在一定容积内储存更多的气体。

2.排气温度:压缩机在压缩气体时会产生热量,其中一部分会以排气温度的形式散发出去。

排气温度是指气体在离开压缩机时的温度。

这个参数对于压缩机的运行效率和散热系统的设计非常重要,过高的排气温度会导致压缩机过热,甚至损坏设备。

3.功率:压缩机的功率是指压缩机在工作时的能量消耗。

它通常以千瓦(kW)或马力(HP)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功率大小与压缩机的容量、压缩比以及气体的特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选择压缩机时,需要根据具体应用需求以及经济性和可行性进行权衡。

4.效率:压缩机的效率是指压缩机在将能量转化为压力时的能量利用率。

它是判断压缩机能耗和性能的指标之一、效率通常以百分比表示,较高的效率意味着压缩机在能量转换和压缩过程中的能耗更低。

在实际应用中,压缩机的效率与设计和工作条件等因素有关。

5. 容积流量:容积流量是指压缩机在单位时间内处理气体的体积。

它常用于评价压缩机的处理能力和性能。

容积流量可以通过计算每分钟或每小时处理的气体体积来测量,通常以立方米每分钟(m³/min)或立方英尺每分钟(CFM)为单位。

容积流量与压缩机的转速、排气压力以及进口气体的温度和压力等因素有关。

除了上述基本性能参数,压缩机的噪音水平、可靠性、维护要求、寿命等也是值得考虑的因素。

在选择和使用压缩机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参数,并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合理选择和调整,以确保压缩机的效率和性能符合要求,同时具有较低的能耗和成本。

《制冷压缩机》第4章_滚动转子式制冷压缩机解析

《制冷压缩机》第4章_滚动转子式制冷压缩机解析
制冷压缩机
第四章
滚动转子式 制冷压缩机
§4-1 工作过程和结构特点
滚动转子式压缩机是一种容积型回转 式压缩机,它是利用气缸工作容积的变化 来实现吸气、压缩和排气过程的。
1. 工作原理
组成:气缸、滚动转子、 偏心轴、滑片等。
弹簧
滑片
滚动转子装在偏心轴 气缸 上,转子沿气缸内壁滚动, 与气缸间形成月牙形的工 作腔,滑片靠弹簧作用力 转子 使其端部与转子紧密接触, 曲轴 将月牙形工作腔分隔为两 部分,滑片沿滑片槽做往 复运动。气缸内壁、转子 外壁、切点、滑片构成基 元容积,容积内气体压力 随转角变化。
则r R e R1 e R , 1
设计时一般R和相 对偏心矩τ作为结 构参数确定下来
滚动转子式压缩机运动机构示意图
1. 滑片的运动规律
根据几何关系,滑片与转子触点的运动关系:
运动位移:
1 x R 1 cos sin 2 2 1 1 c R sin sin 2 2 1
2. 工作过程
由上述的工作过程可以看出: (1)转子回转一周,将完成上一工作循环的压 缩和排气过程,及下一工作循环的吸气过程。 (2)由于不设吸气阀,吸气开始的时机与气缸 上吸气孔口位置有严格的对应关系,不随工况的 变化而变动。 (3)由于设置了排气阀,压缩终了的时机将随 排气管中压力的变化而变动。
§4-2 主要热力性能参数
前提假设: 1. 滑片只做上下往 复运动; 2. 不计滑片厚度, 与转子的接触点 始终在坐标轴上 移动; 3. 不计排气阀下面 排气孔所占容积。
滚动转子式压缩机运动机构示意图
一、气缸工作容积的变化规律
1. 滑片的运动规律

第四章滚动转子式制冷压缩机

第四章滚动转子式制冷压缩机

x
2rx
sin 2
1
4
1 2
rx2 1
sin1
滑片局部放大
b
矩形面积
弦顶面积
吸气缸横截面积: As As Ax
O’ B
压缩和排气缸横截面积:
α1
x
Ad Ap As
A
气缸工作横截面积: Ap R2 r 2
l2
l1
吸气和压缩容积的变化关系
转子长度
Vs
1 2
R2
2
R2
1
sin
1 4
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的泄漏系数较往复压缩机的小。
5.回流系数
吸气结束
T
O1
o
压缩开始
T O1
o
在 30 ~ 35的范围容积变化较小
h 1
三、压缩过程
对多变压缩过程:
pVn ps0Vn
T
O1
o
压缩开始
ps0 ,V
状态点
压缩结束
O
或排气开始 T O1
p ,V
O
p ,V
压缩过程中的压力—转角关系
PAM—pulse-amplitude modulation (pulse height)
交流变频器结构
空调用变频器多采用: 电压源型脉宽调制方式 特点: 1)保持U / f 约为恒定,使电动机的最大转矩在很宽的 频率范围内保持恒定(频响特性),即转矩不随转速变化,只随 负荷而变。2)主电路简单,负荷响应好。
Fg 2
1 2
Lb p
ps0 Lbpb
往复惯性力 Fj ma j
p ps0
Fs
1 2
Lb p
ps0
Lbpb

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_制冷压缩机的主要性能参数

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_制冷压缩机的主要性能参数

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_制冷压缩机的主要性能参数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现在家家都有冰箱、空调等等制冷设备,这些家用电器也大大方便了我们的生活条件。

大家都知道,制冷是靠压缩机工作来实现的,那么你知道制冷压缩机是如何工作的吗?它的工作原理又是什么呢?我们都知道能量是守恒的,但这些用于制冷的冷气又是怎么产生的呢?我们享受着制冷所带来的舒适,也应该对制冷原理有简单的了解。

对于制冷设备而言,压缩机就相当于心脏,是制冷的动力所在。

由电动机旋转,带动压缩机工作。

它可以吸出蒸发器里的蒸汽,同时能够制冷剂蒸汽的温度和压力。

制冷其实是一种热量交换,通过压缩机的工作,可以将制冷蒸汽的高热量传递出去,为制冷创造必要条件。

通过压缩机工作,使制冷蒸汽的低温低压状态转变为高温高压,可以说蒸汽机的工作是制冷的先决条件。

当压缩机完成压缩任务后,需要对制冷蒸汽进行冷却,通常都是常温的空气和水来执行,整个工作在冷凝器里实施。

以整体系统来看,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蒸发器四个主要部件依次相连,是一个可循环的密闭系统。

制冷剂(通常是氟利昂)就在这循环系统中,经过不断的加热、蒸发、冷却,如此往复循环,系统内部也因此产生源源不断的冷气。

我们简单的一插上电,就能感受阵阵凉意,殊不知背后的这些工作,是需要多么井然有序才能完成的。

制冷压缩机种类1、开启式制冷压缩机。

压缩机曲轴的功率输入端在曲轴箱外通过联轴器或带轮和电动机相连接,因此在曲轴伸出端必须装有轴封,以避免制冷剂向外泄露。

同时,在曲轴箱内为负压时,还可避免空气想内泄露。

这种形式的压缩机称为开启式压缩机。

2、半封闭式制冷压缩机。

半封闭式和开启式压缩机在结构上最明显的却别是电动机的外壳和压缩机机体是铸在一起,相互间内腔连通,不需安装任何轴封,消除了轴封处最易泄露的缺点,并且还可以利用吸入的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来冷却电动机绕组,改善了电动机的冷却条件,从而提高了电动机的处理。

半封闭式压缩机与电动机公用一根轴连接,取消了传动用的联轴器,缩短了机组的轴向尺寸。

压缩机能效指标

压缩机能效指标

压缩机能效指标压缩机是一种用来将气体压缩成液体或增加其压力的装置。

在各个领域中,压缩机的能效指标非常重要,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以及环境保护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能效指标是评估压缩机能效的一种指标体系,主要包括能源利用系数、压缩机转换效率和系统总效率。

能源利用系数是指压缩机输出能量与输入能量的比值。

通常以压缩机的电能输入与机械功输出来评估,由以下公式表示:能源利用系数=机械功输出/电能输入压缩机转换效率是指压缩机将输入的机械功转化为气体压缩工作的能力。

通常以压缩机的实际功率与理论功率之比来评估,由以下公式表示:转换效率=实际输出功率/理论功率系统总效率是指整个压缩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包括压缩机本身和其他辅助设备(如冷却系统、控制系统等)。

此指标将综合考虑整个系统的能效性能,并对能源的利用效果进行综合评估。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提高压缩机的能效指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选择高效率压缩机:选择具有高压缩转换效率和能源利用系数的压缩机,以确保在工作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输入能量。

2.优化压缩机运行参数:通过优化压缩机的运行参数,如进出口温度、压力等,可以提高其转换效率,降低能耗。

3.定期维护和检修:定期对压缩机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从而提高能效指标。

4.采用节能措施:如采用变频调速技术、余热利用技术等,将压缩机的能源利用率提高到最大化。

5.合理设计压缩系统:在设计压缩系统时,应充分考虑系统的整体能效,包括压缩机的选择、管道布局等,以确保整个系统能够达到最佳的能源利用效率。

综上所述,压缩机的能效指标是评估其能效性能的重要指标,通过选择高效率的压缩机、优化运行参数、定期维护和检修以及采用节能措施等,可以提高压缩机的能效指标,减少能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

压缩机的基本性能参数

压缩机的基本性能参数

压缩机相关的参数计算一、实际输气量(简称输气量)在一定工况下, 单位时间内由吸气端输送到排气端的气体质量称为在该工矿下的质量输气量 ,单位为。

若按吸气状态的容积计算,则其容积输气量为,单位为。

于是二、容积效率?的容积效率是实际输气量与理论输气量之比值(4-2)它是用以衡量容积型的气缸工作容积的有效利用程度。

三、制冷量制冷是作为制冷机中一重要组成部分而与系统中其它部件,如热交换器,节流装置等配合工作而获得制冷的效果。

因此,它的工作能力有必要直观地用单位时间内所产生的冷量——制冷量来表示,单位为,它是制冷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

(4-3)式中 -制冷剂在给定制冷工况下的单位质量制冷量,单位为;-制冷剂在给定制冷工况下的单位容积制冷量,单位为。

为了便于比较和选用,有必要根据其不用的使用条件规定统一的工况来表示的制冷量,表4-1列出了我国有关国家标准所规定的不同形式的单级小型往复式制冷的名义工况及其工作温度。

根据标准规定,吸气工质过热所吸收的热量也应包括在的制冷量内。

表4-1 小型往复式制冷的名义工况四、排热量排热量是的制冷量和部分输入功率的当量热量之和,它是通过系统中的冷凝器排出的。

这个参数对于系统中的来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性能指标;在设计制冷系统的冷凝器时也是必须知道的。

图4-1 实际制冷循环从图4-1a所示的实际制冷循环或循环图可见,在一定工况下的排热量为:从图4-1b的的能量平衡关系图上不难发现上两式中-进口处的工质比焓;-出口处的工质比焓; -的输入功率;-向环境的散热量。

表2-2列举了美国制冷协会ARI520-85标准所规定的用于中的的名义工况。

表2-2 用的名义工况(美国制冷协会ARI520-85标准)环境温度35度五、指示功率和指示效率单位时间内实际循环所消耗的指示功就是的指示功率Pi,单位为kw,它等于式中 Wi——每一气缸或工作容积的实际循环指示功,单位为J。

制冷的指示效率hi是指压缩1kg工质所需的等熵循环理论功与实际循环指示功之比。

压缩机的热力性能和计算

压缩机的热力性能和计算

汎21压缩机的热力性能和计算亠、排气压力和进、排气系统(1)排气压力①压缩机的排气压力可变,压缩机铭牌上的排气压力是指额定值,压缩机可以在额定排气压力以内的任意压力下工作,如果条件允许,也可超过额定排气压力工作。

②压缩机的排气压力是由排气系统的压力(也称背压)所决定,而排气系统的压力又取决于进入排气系统的压力与系统输走的压力是否平衡,如图2-20所示。

③多级压缩机级间压力变化也服从上述规律。

首先是第一级开始建立背压,然后是其后的各级依次建立背压。

(2)进、排气系统如图所示① 图Q 的进气系统有气体连续、稳定产生,进气压力近似恒 定;排气压力也近似恒定,运行参数基本恒定。

② 图b 的进气系统有气体连续、稳定产生,进气压力 近似恒 定;排气系统为有限容积,排气压力由低到高逐渐增加,一旦达到额 定值,压缩机停止工作。

③ 图c 的进气系统为有限容积,进气压力逐渐降低;排气系统 压力恒定,一旦低于某一值,压缩机停止工作。

④ 图d 的进、排气系统均为有限容积,压缩机工作后,进气压力 逐渐降低;排气系统压力不断升高,当进气系统低于某一值或排气系统高于某一值,压缩图2-2t 屋缩机进、排气系统种类机停止工作。

二、排气温度和压缩终了温度(1)定义和计算压缩机级的排气温度是在该级工作腔排气法兰接管处测得的温度,计算公式如下:A-1Td = TsS 〜压缩终了温度是工作腔内气体完成压缩机过程,开始排气时的温度,计算公式如下:A-1Td-TaS-排气温度要比压缩终了温度稍低一些。

(2)关于排气温度的限制①汽缸用润滑油时,排气温度过高会使润滑油黏度降低及润滑性能恶化;另外,空气压缩机中如果排气温度过高,会导致气体中含油增加,形成积炭现象,因此,一般空气压缩机的排气温度限制在160 °C以内,移动式空气压缩机限制4 180 °C 以内。

②氮、氨气压缩机考虑到润滑油的性能,排气温度一般限制在160 °以内。

压缩机的热力性能和计算

压缩机的热力性能和计算

§2.2.1压缩机的热力性能和计算一、排气压力和进、排气系统(1)排气压力①压缩机的排气压力可变,压缩机铭牌上的排气压力是指额定值,压缩机可以在额定排气压力以内的任意压力下工作,如果条件允许,也可超过额定排气压力工作。

②压缩机的排气压力是由排气系统的压力(也称背压)所决定,而排气系统的压力又取决于进入排气系统的压力与系统输走的压力是否平衡,如图2-20所示。

③多级压缩机级间压力变化也服从上述规律。

首先是第一级开始建立背压,然后是其后的各级依次建立背压。

(2)进、排气系统如图所示。

①图a的进气系统有气体连续、稳定产生,进气压力近似恒定;排气压力也近似恒定,运行参数基本恒定。

②图b的进气系统有气体连续、稳定产生,进气压力近似恒定;排气系统为有限容积,排气压力由低到高逐渐增加,一旦达到额定值,压缩机停止工作。

③图c的进气系统为有限容积,进气压力逐渐降低;排气系统压力恒定,一旦低于某一值,压缩机停止工作。

④图d的进、排气系统均为有限容积,压缩机工作后,进气压力逐渐降低;排气系统压力不断升高,当进气系统低于某一值或排气系统高于某一值,压缩机停止工作。

二、排气温度和压缩终了温度(1)定义和计算压缩机级的排气温度是在该级工作腔排气法兰接管处测得的温度,计算公式如下:压缩终了温度是工作腔内气体完成压缩机过程,开始排气时的温度,计算公式如下:排气温度要比压缩终了温度稍低一些。

(2)关于排气温度的限制①汽缸用润滑油时,排气温度过高会使润滑油黏度降低及润滑性能恶化;另外,空气压缩机中如果排气温度过高,会导致气体中含油增加,形成积炭现象,因此,一般空气压缩机的排气温度限制在160°C以内,移动式空气压缩机限制在180°C以内。

②氮、氨气压缩机考虑到润滑油的性能,排气温度一般限制在160°C以内。

③压缩氯气时,对湿氯气的排气温度限制在100°C,干氯气的排气温度限制在130°C。

压缩机的主要性能参数 2

压缩机的主要性能参数 2

压缩机的主要性能参数——轴功率和有效功率
(1)轴功率:离心式压缩机的转子为气体升压提供有用功率,在气体生涯过程中提供流体流动损失功率、轮阻损失功率和漏气损失功率;此外基本身也产生功率损失,就是轴承的摩擦损失,这部分功率消耗约占总功率的2%~3%。

如果有齿轮转动,则传动功率消耗一样存在,约占总功率的2%~3%。

以上六个方面的功率消耗,都是在转子对气体做功的过程中产生的,它们的综合就是压缩机的轴功率,轴功率的大小是选择电动机(汽轮机)功率的依据。

(2)有效功率:在气体压缩的过程中,叶轮对气体所做的功绝大多数转变为气体的能量,也有一部分能量损失,损失主要包括流动损失轮阻损失和漏气损失三部分,被压缩气体的能量与叶轮对气体所做功的比值称为有效功率。

更多相关资讯请点击:/。

压缩机的基本性能参数

压缩机的基本性能参数

压缩机的基本性能参数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压缩机相关的参数计算一、实际输气量(简称输气量)在一定工况下, 单位时间内由吸气端输送到排气端的气体质量称为在该工矿下的质量输气量 ,单位为。

若按吸气状态的容积计算,则其容积输气量为,单位为。

于是二、容积效率的容积效率是实际输气量与理论输气量之比值(4-2)它是用以衡量容积型的气缸工作容积的有效利用程度。

三、制冷量制冷是作为制冷机中一重要组成部分而与系统中其它部件,如热交换器,节流装置等配合工作而获得制冷的效果。

因此,它的工作能力有必要直观地用单位时间内所产生的冷量——制冷量来表示,单位为,它是制冷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

(4-3)式中 -制冷剂在给定制冷工况下的单位质量制冷量,单位为;-制冷剂在给定制冷工况下的单位容积制冷量,单位为。

为了便于比较和选用,有必要根据其不用的使用条件规定统一的工况来表示的制冷量,表4-1列出了我国有关国家标准所规定的不同形式的单级小型往复式制冷的名义工况及其工作温度。

根据标准规定,吸气工质过热所吸收的热量也应包括在的制冷量内。

表4-1 小型往复式制冷的名义工况四、排热量排热量是的制冷量和部分输入功率的当量热量之和,它是通过系统中的冷凝器排出的。

这个参数对于系统中的来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性能指标;在设计制冷系统的冷凝器时也是必须知道的。

图4-1 实际制冷循环从图4-1a所示的实际制冷循环或循环图可见,在一定工况下的排热量为:从图4-1b的的能量平衡关系图上不难发现上两式中-进口处的工质比焓;-出口处的工质比焓;-的输入功率;-向环境的散热量。

表2-2列举了美国制冷协会ARI520-85标准所规定的用于中的的名义工况。

表2-2 用的名义工况(美国制冷协会ARI520-85标准)环境温度35度五、指示功率和指示效率单位时间内实际循环所消耗的指示功就是的指示功率Pi,单位为kw,它等于式中 Wi——每一气缸或工作容积的实际循环指示功,单位为J。

压缩机热力性能的计算举例

压缩机热力性能的计算举例

02
CHAPTER
压缩机热力性能计算方法
压缩机的效率计算
1 2 3
效率计算公式
$eta = frac{W_{net}}{W_{in}}$,其中 $W_{net}$为压缩机的净输出功,$W_{in}$为压 缩机的输入功。
效率影响因素
压缩机的效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体的性 质、压缩机的设计、制造精度、装配质量、润滑 油的质量和供给量等。
气体输送
压缩机用于气体管道输送,提高气体压力,实现长距离输送。
气体分离
通过压缩机的增压过程,有助于气体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压缩机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
室内空气调节
压缩机驱动空调系统的运行,提供冷暖风,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
空气净化
通过压缩机的循环系统,实现室内空气的过滤和净化,提高室内空 气质量。
节能控制
04
CHAPTER
压缩机热力性能的实验验证
实验设备与实验方法
实验设备
压缩机、热力性能测试仪、温度计、 压力计、流量计等。
实验方法
在压缩机入口和出口处分别安装温度 计和压力计,同时使用流量计测量流 量,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数据采集与分析
数据采集
采集入口和出口温度、压力、流量等数据,并记录实验条件(如环境温度、湿度等)。
数据分析
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和对比,分析压缩机的热力性能。
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的对比
结果对比
将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误差来源。
误差分析
分析实验误差和理论计算误差,提出改进措施,提高计算精度。
05
CHAPTER
压缩机热力性能的应用实例
压缩机在制冷系统中的应用
制冷剂循环

第四章-滚动转子式压缩机

第四章-滚动转子式压缩机

孔口,
回流量
为ΔV。
2π + ψ 4π-Υ 4π-φ →4π-Υ →4π-φ →4π
6—7水平 7—8;
线;
Pdk↓→
P=Pdk Ps0
8—1; Ps0↑→P1, 其中P1 > Pdk。
c—d
d—d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d′—0
排气过程。余 膨隙 胀气 过体 程。
克服排气 阀的弹簧 力进行排 气,排气 终了余隙 气体容积 为Vc。
电动机效率ηmo
电动机效率ηmo反映电动机的电气损失,主要为转子铁 损和定子绕组铜损和风损,而这些损失既与电动机原 始设计参数有关,又与电动机运行工况、冷却介质、 安装结构有关。
通常ηmo可在下列范围取: 小冰箱:ηmo≤0.65 商用制冷机:ηmo≤0.8
电效率ηel
表征电动机输入功在压缩机中利用的完善程度。
零部件少,易损件少,相对运动部件之间摩擦损失少。
滑片有较小的往复惯性力,旋转惯性力可完全平衡,因 此振动小,运转平稳、噪声低(38~40dB,室外系统),可 靠性较高。
没有吸气阀,吸气时间长,余隙容积小,并且直接吸气, 减小了吸气有害过热,容积效率高。
机械加工及装配精度要求高,且密封线较长,密封性能 较差,泄漏损失较大。
几个特征角说明:
吸 气 孔 口 后 边 缘 角 , 排气结束
引起吸气前气体膨胀;
吸气孔口前边缘角,
吸气结束
Φ
α 吸气开始
γβ
压缩开始
引起压缩前气体回流,
通 常=30~35; 排气孔口后边缘角,
影响余隙容积大小,
o
ψ
ω o1
通 常=30~35;
T
排 气 孔 口 前 边 缘 角 , 排气开始

压缩机的热力性能

压缩机的热力性能

压缩机的热力性能
活塞压缩机的热力性能是指排气压力、排气温度,以及功率和效率,这些热力特性会直接影响到压缩机的运行效果。

一、排气压力
压缩机的排气压力通常是指最终排出压缩机的气体压力,排气压力应在压缩机末级排气接管处测量。

二、排气量
压缩机的排气量通常是指单位时间内最后一级排出的气体,换算到第一级进口状态的压力和温度时的气体容积值,也称容积流量,单位一般是立方米/每分钟。

供气量就是将排气量折算到标准状态并去除其中水分后的干气体容积。

三、排气温度
压缩机的排气温度是指每一级排出的温度,通常它在各级排气接管处或阀室测得。

其要受到润滑油、介质稳定性、安全性等因素的影响。

四、功率和效率
压缩机消耗的功一部分是直接用于压缩气体的,另一部分是用于克服机械摩擦的,前者称为指示功,后者称为摩擦功。

主轴需要的功是两者只和,称为轴功。

单位时间消耗的功称为功率。

压缩机的效率一般是指压缩机消耗的指示功率和轴功率之比,又称机械效率。

压缩机的动力平衡性能:
惯性力平衡:惯性力的平衡有两种方法,一是在曲柄稍相反方向设置平衡重,一是设置多列而使惯性力相互抵消。

压缩机的主要结构参数
压缩机的主要结构参数有:
一是活塞平均速度一般用活塞平均速度来衡量活塞运动的快慢。

二是压缩机转速
三是活塞行程与一级缸径比。

压缩机的主要热力性能参数

压缩机的主要热力性能参数
时,排气量与轴功率都为零。 ?转速降低,流动阻力损失减小。
?压缩机的摩擦功率减少。
?气阀的气流顶推力也减小,影响了气体力和弹簧力的合 理匹配,气阀工作状况变差。
往复压缩机级的热力性能参数
气体管路调节——进气节流调节
?调节原理
?进气节流,使进气阻力增加,进气压力下降,进 气量减少。由于进气加热的加剧,使进气量进一 步减小,实质是降低 ? p , ?T 。
往复压缩机级的热力性能参数
往复压缩机级的热力性能参数
指示功随进气压力变化的曲线
进气节流调节要受到压力比上升和排气温度超越允许范围,它只能 用于调节幅度小的情况 往复压缩机级的热力性能参数
气体管路调节——切断进气调节
?优点
?排气量降到零,功率消耗为额定功率的2~3%。经 济性很好。
? 缺点
?进气口压力不断降低,压比不断上升,短时间排气 温度升高;
?进气压力低,对于双作用的气缸,活塞上的作用力 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单级压缩机进气节流前后的指示图 实线——全排气量 虚线——节流调节时
往复压缩机级的热力性能参数
进气节流调节的经济性
为了简化起见,假如压缩机的循环为理论循环,其所需的指示功为
进气节流的经济性分析
Wi
?
psV
n
n ?
1
????????
pd ps
n?1
???? n
?
? 1?? ?
若对Ps求导,并令其等于零,可得排气压力不变,进气压力变化时,指
积流量调节 。 调节方式:1、连续调节
2、分级或者间断调节
往复压缩机级的热力性能参数
容积流量调节的原理
依据
qv ? ?v1? ? p1 T1?l1Vh1n

第四章 压缩机的主要热力性能参数

第四章 压缩机的主要热力性能参数

qϕ = mω ps1 / (ρ s1 p1 )
mw ——析出水的质量
ρ s1 ——T1状态下,饱和水蒸气的密度
P 1 ——进口状态压力 Ps1 ——T1状态下,饱和水蒸气的压力
压缩机铭牌上的容积流量是一个大气压, 20℃时的容积流量。 前面定义的容积流量应根据用户给定的第一 级的进口压力、温度计算。
(kR )空气
建立泄漏模型进行估算
喷管流动模型 绝热有摩擦一元流动(范诺流) 考虑到油的影响,气液两相流模型 。。。。。。
填函处的泄漏
外泄漏,从第一级开始补偿 该级只计入一半(只在压缩排气过程中的泄 漏影响该级的排气量),以前各级计入全部 若为平衡容积的填函,若为j级进气压力, 影响到j-1级;若为j级排气压力,影响到j 级。
q N = qv
( p1 − ϕ1 p s1 )T0
p0T1
(m
3
/ min
)
4.2 容积流量的调节
用户的耗气量<压缩机的容积流量时,需对容积流 量进行调节。(分级调节、间断调节) 容积流量调节的理论基础:
q v = λ v λ p λT λ l V h n
转速调节 管路调节 气阀调节 余隙调节
改变级间压力的因素
设计阶段气缸直径的圆整、余隙容积的调整会引起 级间压力的变化。
Vhj αj Pj+1 λvj (供>求) Pj+1
压力损失、相对泄漏量、进气温度改变会引起级间 压力改变。
δ0j J级泄漏 Tj+1
λpj λlj
P
j+1
P
j+1
P
j+1
思考:
对两级压缩,当用户的用气量减少时,会引 起级间压力的何种变化?

压缩机指标

压缩机指标

压缩机指标1. 引言压缩机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设备之一,广泛应用于制冷、空调、石油化工等领域。

为了评估和比较不同压缩机的性能,人们提出了一系列压缩机指标。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压缩机指标,包括压力比、绝热效率、容积效率等,并对其计算方法和意义进行详细解析。

2. 压力比压力比是衡量压缩机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定义为出口气体的绝对压力与入口气体的绝对压力之比。

通常用字母“PR” 表示,其计算公式如下:PR = P_out / P_in其中,P_out 表示出口气体的绝对压力,P_in 表示入口气体的绝对压力。

通过计算得到的压力比可以反映出压缩机在单位时间内将气体从低压区域(入口)提升到高压区域(出口)的能力。

较高的压力比通常表示较高的工作效率和性能。

3. 绝热效率绝热效率是另一个重要的压缩机指标,它反映了压缩机在压缩过程中能量转换的效率。

绝热效率定义为实际绝热压缩功与理论绝热压缩功之比,通常用字母“η_adiabatic” 表示。

其计算公式如下:η_adiabatic = (H_in - H_out) / (H_in - H_out_s)其中,H_in 表示入口气体的焓值,H_out 表示出口气体的焓值,H_out_s 表示出口气体在绝热过程中的理论焓值。

绝热效率越高,表示压缩机在将气体压缩时能够尽可能少地损失能量,工作效率更高。

4. 容积效率容积效率是衡量压缩机性能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它定义为实际排气容积与理论排气容积之比,通常用字母“η_volumetric” 表示。

其计算公式如下:η_volumetric = V_actual / V_theoretical其中,V_actual 表示实际排气容积,V_theoretical 表示理论排气容积。

容积效率主要反映了压缩机在单位时间内实际排出的气体量与理论排出的气体量之间的差异。

较高的容积效率意味着更少的气体流失和能量损失,压缩机工作更加高效。

5. 其他指标除了上述常见的压缩机指标外,还有一些其他重要的指标需要关注:•冷却效率:用于评估压缩机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散失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压缩机的主要热力性能参数
压缩机研究所郭蓓 2011年2月
主要讲述内容
容积流量 容积流量调节 排气压力 排气温度 功率与效率
4.1 容积流量
概念
单位时间内,压缩机最后一级排出的气体量, 换算到第一级进口压力、温度下的容积。单位 (m3/min) 排出的气体:Pd、Vd、Td,换算到第一级进口 状态:
1. 随余隙容积的增大,容 积比能略有增加。 2. 膨胀过程热交换削弱, 更趋近于绝热过程
经济性较好 通过改变余隙容积大 小,分级或连续调节。
部分行程连通余隙容 积调节 通过改变连通补助容 积的行程长短,可用 大小固定的补助容积 达到连续或分级调节 的目的。 余隙调节多为大中型 压缩机采用。
( )
析水系数λφ—该级前所有冷却器中因水份析 出而引起的该级吸气量的相对减少。 净化系数λc—该级前由于气体净化(或加入) 引起该级进气量的相对减少。 泄漏系数λl—补偿该级及以后各级中因气体 泄漏导致吸进气量的相对减少。
4.1.2 泄漏系数
动密封:气阀、活塞环、填函 静密封:法兰、阀门、调节装置等 外泄漏:直接漏入大气或第一级进气管中; 内泄漏:由高压级漏入低压级或级间管道中,在以后的循环中 又自低压级送入高压级。 *外泄漏直接影响排气量 *内泄漏影响功率及级间压力的分配。若影响第一级的排气压 力,则间接影响排气量。 泄漏系数的作用?
无水份析出, λϕ = 1 有水份析出,计算析水系数
析水系数
道尔顿分压定律
P=P (干气体) + P′(水蒸气) f
Pf V = V f P
p1 − ϕ1 p s1 q f = qv p1
}⇒
干气体所占容积Qf与排气量Q0的关系(不考虑泄漏):
p1 qv = q f p1 − ϕ 1 p s1 若第一级没有水份析出,则第二级吸进的湿气体 p2 换算到原始状态的容积为: q = q 2 f p2 − ϕ 2 ps 2
典型示例
六级压缩机的各级泄漏系数 外泄漏,前面各级气缸都需要补偿,一直补 偿到第一级。 内泄漏,一直补偿到受到影响的那一级气缸。
典型示例
各级泄漏系数 泄漏位置 Ⅰ 气阀 Ⅰ级(外) Ⅱ级(内) Ⅲ级(内) Ⅳ级(内) Ⅴ级(内) Ⅵ级(内) 活塞环 Ⅰ级(外) Ⅱ级(内) Ⅲ级与平衡容积之间(内) Ⅳ级与平衡容积之间(内) Ⅵ级与Ⅴ级之间(内) Ⅵ级与平衡容积之间(内) 填函 Ⅰ级(外) Ⅱ级(外) Ⅲ级(外) Ⅴ~Ⅵ列平衡容积(外) 总的相对泄漏量 0.5ν1 νp2 νp3 νp3 ΣⅠν 0.5νp2 νp3 νp3 ΣⅡν 0.5νp3 νp3 ΣⅢν ΣⅣν ΣⅤν ΣⅥν νh6 νh1 νh2 νh3 νh4 0.5νh3 νh4 0.5νh4 0.5νh5 νh6 0.5νh5 0.5νh6 νν1 νν2 νν3 νν4 νν5 νν6 Ⅱ Ⅲ Ⅳ Ⅴ Ⅵ
分析:
1. 第一级气缸膨胀、进气、压缩、排气过程 中有气体漏入,分别属于内泄漏还是外泄 漏? 2. 对多级压缩,考虑到泄漏,如何保证一定 的容积流量及级间压力?
为了确保额定容积流量,第一级进气量需要 补偿,以弥补各级所有外泄漏;为了确保各 级级间压力,第一级之后的各级气缸进气量 需要补偿,以弥补该级及该级之后外泄漏, 以及该级及与该级有关内泄漏。
4.1.1容积流量和行程容积的关系
第一级的进气量Vs, qv = λl1nVs1
包括所有级的泄漏
一转中的进气量与气缸行程容积的关系 Vs1 = λv1λ p1λT 1Vh1 容积流量与气缸行程容积的关系
q v = λv1λ p1λT 1λl1Vh1 n m 3 / min
(
)
排气系数
泄漏对排气量及压比的影响 压缩机实际的相对泄漏量与设计值不同时,会 引起排气量和级间压力的变化。 外泄漏
泄漏处以后各级的级间压力变化,累积至最后 一级,导致末级压比上升,排气温度升高。
内泄漏
被漏入级的进气压力上升,前一级的排气压力 上升,排气温度升高。
4.1.3 析水系数
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湿度
一、转速调节 变频、ON/OFF 容积流量及轴功率几乎与转速成比例变化。 当压缩机停转时,容积流量与轴功率都为零。 指示图的形状无明显变化,气体力不变。 各种调节方法中经济性最好,但对电机的要 求较高。
二、进气节流调节
进气节流,使进气阻力增 加,进气压力下降,进气量 减少。由于进气加热的加 剧,使进气量进一步减小。 存在某压比使得理论循环指 示功最大。但容积比能(比 功率)总是增加的。 受到排气温度的限制及经济 性较差的缘故,一般只应用 在调节幅度较小的情况。
通过进排气阀的泄漏
泄漏的压力差都是本级的进排气压力 泄漏只影响本级 第一级的泄漏为外泄漏,其余各级为内泄漏。
通过活塞环的泄漏
单作用:
外泄漏,类似填函的泄漏。
双作用:
只影响本级 第一级的泄漏为外泄漏,其余为内泄漏。
通过活塞环的泄漏
级差式: 与第一级进气压力形成泄漏压力差为外泄漏, 影响到第一级;当与任意一级级间压力形成泄 漏压力差,产生的泄漏为内泄漏,影响范围为 相应压力差对应的级的范围。 漏出级和漏入级的相对泄漏量都算一半,中间 各级为全部。 平衡容积为j级进气压力,漏出,影响到j-1 级;漏入,影响到j级。
析水系数
λϕj 表示该级前所有冷却器中因水份析出而 引起的该级进气量的减少。
4.1.4 净化系数
一般出现在化工工艺流程中,需要对气体压 缩至一定压力后,净化去除某些成分(或添 加某些成分)
λc
Q ∑ = 1− Q0
c
抽气,λc取“+”,充气,取“-”。
4.1.5 供气量 化工工艺流程中,常常将所需气量用标准状 态表示(1.03*105Pa,0 ℃) 压缩机的供气量——压缩机在单位时间内排 出的容积用标准状态表示。 注意:供气量不含水蒸气,为干气。
水份析出的条件 含水蒸气的气体经压缩后,水蒸气分压力上 升。经中间冷却器后温度降低,气体中的水 蒸气趋于饱和。当水蒸气分压大于第二级进 气温度的饱和水蒸气压力时,析出水份。
第一级后水蒸气凝结条件 第二级后水蒸气凝结条件
ϕ1Ps1ε1 > Ps 2 ϕ1Ps1ε1ε 2 > Ps 3
判断有无水份析出
析水系数
考虑第二级水蒸气含量的相对改变
λϕ 2
p1 − ϕ1 p s1 p 2 q2 = = qv p 2 − ϕ 2 p s 2 p1
注意:j-1级有水分析出的情况下, ϕ j = 1 P 1 − ϕ1 P s1 P 2 λϕ 2 =
P2 − Ps 2 P 1
对任意一级
λϕ j
P1 − ϕ 1 Ps 1 P j = P j − Psj P1
q N = qv
( p1 − ϕ1 p s1 )T0
p0T1
(m
3
/ min
)
4.2 容积流量的调节
用户的耗气量<压缩机的容积流量时,需对容积流 量进行调节。(分级调节、间断调节) 容积流量调节的理论基础:
q v = λ v λ p λT λ l V h n
转速调节 管路调节 气阀调节 余隙调节
析水量的计算:
qϕ = mω ps1 / (ρ s1 p1 )
mw ——析出水的质量
ρ s1 ——T1状态下,饱和水蒸气的密度
P 1 ——进口状态压力 Ps1 ——T1状态下,饱和水蒸气的压力
压缩机铭牌上的容积流量是一个大气压, 20℃时的容积流量。 前面定义的容积流量应根据用户给定的第一 级的进口压力、温度的圆整、余隙容积的调整会引起 级间压力的变化。
Vhj αj Pj+1 λvj (供>求) Pj+1
压力损失、相对泄漏量、进气温度改变会引起级间 压力改变。
δ0j J级泄漏 Tj+1
λpj λlj
P
j+1
P
j+1
P
j+1
思考:
对两级压缩,当用户的用气量减少时,会引 起级间压力的何种变化?
三、切断进气调节
排气量降到零,功率消耗为额定功率的2~3%。 经济性很好。 多应用在中小型压缩机中;对不允许与空气混合的 气体,不宜采用此种方法。
四、进排气连通 进排气自由连通 进排气压力相等,压缩机空运行,容积流量 等于零,只需克服流动阻力损失,经济性较 高。 进排气节流旁通 容积流量可在100%~0%的范围内分级或 连续调节。指示图不变,气量变少,相当于 泄漏,经济性差。
λd = λv1λ p1λT 1λl1
排气系数
囊括了影响排气量的各个因素,直接反映压 缩机气缸的有效利用程度。
微型压缩机的排气系数较低,0.5~0.7 多级压缩机的压比较低,0.7~0.8
多级压缩中,任意一级气缸行程容积与排气量 的关系
λϕj λ cj 1 3 p1 T j Z j Vhj = q v m p j T1 Z 1 λvj λ pj λTj λlj n
Z1Pd T1 V1 = Vd Zd P 1Td
单位: m3
qv = qv,d
p d T1 Z 1 + qϕ + q c p1 Td Z d
(m
3
/ min
)
中途分离掉的水份或气体或添加的气体,也 需要换算为进口状态的容积后计入排气量。 qϕ ——析水量( m3/min) 进口 qc ——抽(充)气量( m3/min) 状态
Q0
Pj =
Z jP 1T j Z1PjT1
λϕj λcj = λvj λPj λTj λljVhj n
Pj +1
Vhj +1 λvj +1 λ pj +1 λTj +1 λlj +1 λϕj λcj T j Z j Vhj λvj λ pj λTj λlj λϕj +1 λcj +1 T j +1 Z j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