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秋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AB卷:第三章 声的世界(B卷)及答案解析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声的世界》单元测试卷-附带答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声的世界》单元测试卷-附带答案(时间:60分钟分值:70分)学校:班级:姓名:考号: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4分)1.课堂上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产生的;它是通过传播到同学们的耳朵里的。
2.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钟罩内,将钟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去,听到的铃声(选填“逐渐增强”、“逐渐减弱”或“不变”),这说明声音的传递需要;航天员们在飞船内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工作时,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对话,其原因是声音。
3.在河南省博物院的古乐演奏大厅里,乐师们用“曾侯乙编钟(如图)”为听众们带来了穿越千年的视听盛宴。
钟锤敲击编钟,编钟会因而发出声音,轻敲或重敲同一个编钟的同一位置发出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
4.夏天的夜晚,小明的爸爸对他说:“听,这是蟋蟀在叫,别说话,小心吓走它。
”爸爸通过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分辨蟋蟀叫声;“别说话”是在(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
5.吹奏竖笛时,笛声是由(选填“笛子”或“空气柱”)振动产生的,按住不同的笛孔,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就会改变。
正在学习中的小明为了避免被笛声打扰而关紧门窗是在(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
6.医院利用超声打掉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汽车上的电子防盗报警装置在汽车被撬开时能发出报警声,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
(均选填“信息”或“能量”)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第7~12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3~14题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错选得0分)7.“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我们能区分蛙声是根据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8.如图所示的是医生检查身体用的听诊器,做成该形状的目的是()A.增大声音的音调B.减小声音的分散,增大声音的响度C.改变声音的音色D.美观,对声音没有影响9.音乐会上小提琴演奏乐曲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演奏前,调节小提琴的琴弦松紧可改变声音的音调B.演奏时,用力拉小提琴的同一琴弦可改变声音的音色C.小提琴演奏的乐曲不需要通过任何介质就可以传入听众的耳朵D.小提琴的声音一定不是噪声10.声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雨滴落在地面上会发出声音,说明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声B.教学楼走道的声控开关是利用声音的音调来控制电路的C.城市居民区附近的道路“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是因为超声波比次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11.我国的古诗词和民间俗语中往往包含着物理知识,从物理知识运用的角度看,下列对于诗句或俗语理解、解释错误..的是()A.“响鼓也要重锤敲”——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音调越高传播得越远C.“闻其声知其人”——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是谁D.“长啸一声,山鸣谷应”——声音通过多次反射,可以形成回声12.在学校、医院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所示的禁鸣喇叭的标志。
2020秋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AB卷:第三章 声的世界(B卷)及答案解析

第三章声的世界单元测试B卷能力提升一、单选题1.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次声波能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比在液体中快C.“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音调要低D.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来控制噪声的2.小明晚上在睡觉时,将机械式手表放在枕头下,他的耳朵在枕头上能比在空气中更清晰地听到手表秒针走动时的“嘀嗒”,这个现象说明A.只有固体才能传声B.声音在固体中传声比空气中慢C.固体传播声音效果比空气好D.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音调比在空气中高3.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不能用来说明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 )A.B.C.D.4.现在牙医经常为顾客利用超声波清洁牙齿,超声波之所以能洁牙,是因为A.超声波是清洁剂B.超声波传递去污信息C.超声波发生反射D.超声波引起液体的振动,振动把污垢去除5.如图所示,小明将悬挂的轻质小球紧靠音叉,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比较角度的大小是为了探究()A.声音产生的原因B.响度和振幅的关系C.音调和频率的关系D.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时间6.如下图,是在城市道路旁常见的警示牌。
它是从哪个途径减小噪声的A.声源处B.传播中C.接收处D.都有可能7.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路程s与运动时间t关系如图所示,汽车运动平均速度最大的是()A.ab段B.bc段C.cd段D.de段8.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消失了,原因是手A.不能传播声音B.吸收了声波C.把声音反射回去了D.使鼓面停止了振动二、多选题9.物理上常通过声波的波形图来反映声波的特点。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音叉振动时发出声音的波形图。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音调高B.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响度大C.甲音叉发出的声音比乙音叉发出的声音在同温度空气中的速度大D.两个音叉的音色相同10.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雨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A.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B.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C.改变薄塑料尺划过梳齿的速度D.改变吹笔帽的力度三、填空题11.很多同学有过疑问:“声音具有能量吗?它具有的能量与声音的响度和频率是不是有关呢?”某同学对其中两个问题进行探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为一个圆筒,它的一端用剪成圆片的挺直的纸(纸的中间剪一圆孔)粘牢,另一端用塑料薄膜包住并绷紧,用橡皮筋扎牢. B为一支点燃的蜡烛,完成表中的内容.12.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2s后收到回声.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31m/s,则此处海底的深度为________m.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水深度,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13.如图中所示秒表的读数是_____s.四、简答题14.请仔细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如图所示,几只鸟在树上“歌唱”,一个听觉良好的女孩在一间门窗紧闭的甲房间内,靠近单层玻璃她能听到室外鸟的“歌声”;她到另一门窗紧闭的乙房间内,靠近双层玻璃(双层玻璃的夹层内抽成真空),她却几乎听不到室外鸟的“歌声”.(1)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女孩在乙房间内几乎听不到室外鸟的“歌声”.(2)女孩在两个房间都能看见室外树上的鸟,而只能在甲房间听到室外鸟的“歌声”,这说明光的传播和声音的传播有什么不同.15.在信息量猛增的今天,手机是信息交流的必备工具,它在使用过程中有许多的物理知识,请提出两个与手机相关的物理问题,并针对问题做出回答:(知识点不能重复)例如:问:手机来电话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答:声音是由于发声体振动产生的.(1)问:________答:________(2)问:________答:________.五、实验题16.请阅读下面一段短文后,认真思考并回答有关问题如图1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可乐饮料的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三章 声的世界 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三章声的世界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十四个无声世界的孩子在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用一个“啊”字唱出了“整个春天”。
如图1所示是嘉宾和孩子用手指放在对方的喉结附近正在相互感知发出“啊”的情景。
用这种方式让听不到声音的孩子感知并发出“啊”的声音,这是利用了 ()图1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C.固体传声比气体快D.声音的音色可以用手感觉2.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340 m/sB.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声音消失C.利用回声测距原理不能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D.只要物体振动发声,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尖锐刺耳”反映了声音的音调高B.“引吭高歌”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C.“震耳欲聋”反映了声音的响度大D.“闻其声知其人”依据的是声音的音色不同4.近年来,全国各地掀起跳广场舞的热潮,广场舞有益身心健康,但也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为避免给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干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调节音响的音量,使声音的音调不要太高B.居民关闭门窗,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C.在广场上安装噪声监测装置,以阻断噪声的传播D.晚八点半以后禁止跳广场舞,以防止噪声的产生5.同学们在操场上用嘹亮的歌声演唱《我和我的祖国》。
演唱过程中涉及的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歌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B.唱歌时声带振动的幅度越大,歌声传得越远C.“歌声嘹亮”指的是音调高D.老师能通过音色分辨出是哪名同学在唱歌6.下列实例中,利用了次声的是 ()A.蝙蝠利用声波定位B.用声呐探测海深C.用B超做体检D.预测地震和台风7.如图2所示,在对环境声音的监测中,监测器测出的甲、乙两种声音的特性如下表所示,经对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图2A.甲的响度大于乙的响度B.甲每秒的振动次数大于乙每秒的振动次数C.甲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乙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D.甲、乙两种声音都属于噪声8.关于如图3所示四个情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图3A.图甲:正在发声的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B.图乙: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响铃声,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图丙: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D.图丁:8个相同玻璃瓶中装有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9.如图4所示,用相同的水下录音装置A、B录下在海里同一位置的鲸发出的同一段声音。
【最新版】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声的世界》测试卷(含答案)

【最新版】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声的世界》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9~10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题序12345678910答案1.下列物体不是光源的是()A.明亮的篝火B.点燃的蜡烛C.电影院的幕布D.耀眼的太阳2.首钢滑雪大跳台从侧面看去犹如一只灵动的“水晶鞋”。
在平静的水面,首钢滑雪大跳台和它的倒影相映成趣,下列现象与倒影形成原理相同的是()3.关于甲、乙两图表示的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第3题)A.图甲是镜面反射,图乙是漫反射B.图甲和图乙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光污染”的形成与图甲有关D.黑板反光看不清字与图乙有关4.用玻璃板作为平面镜,使蜡烛的像成在装满水的烧杯中,就能观察到“蜡烛在水中燃烧”(如图甲)。
若蜡烛的像位置如图乙所示,要使像移到烧杯中,仅移动玻璃板,则移动的方向应是()(第4题)A.①B.②C.③D.④5.小明去武夷山旅行时观看了《印象大红袍》演出,舞台上的舞者的衣服随着舞台灯光的变换,时而变成绿色,时而变成红色,美轮美奂。
小明立刻判断舞者的衣服在阳光下应该呈()A.红色B.绿色C.白色D.黑色6.如图是一个人拿着倒置的扫把照镜子的情景。
下列关于人和像的说法符合事实的是()(第6题)A.人把扫把拿在身前B.像变瘦了C.像变矮了D.像中扫把杆变长了7.小明在一只空碗中放一枚硬币,后退到某处眼睛刚好看不到它。
另一位同学慢慢往碗中倒水时,小明在该处又看到了硬币。
这种现象可以用下列哪个光路图来解释()A B C D8.如图,一束光与镜面成30°角入射,以垂直镜面的直线为轴绕O点转动平面镜,使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恰好垂直,镜面应()(第8题)A.顺时针转动30°B.逆时针转动30°C.顺时针转动15°D.逆时针转动15°9.关于下图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第9题) A.图甲是一束光在密度不均匀的糖水中的路径,说明光在同种介质中一定沿曲线传播B.图乙中光发生漫反射时的光线看起来杂乱无章,因此光发生漫反射时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图丙是平面镜成虚像的光路图,因此平面镜成的虚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D.图丁是潜望镜的光路图,潜望镜利用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10.如图所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一支直立的铅笔从平面镜前40 cm 处,以5 cm/s的水平速度向平面镜匀速靠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10题)A.铅笔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大小保持不变B.经过2 s,铅笔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变为20 cmC.铅笔的像相对于平面镜的速度为10 cm/sD.若平面镜顺时针转至图中虚线位置,铅笔的像将与铅笔垂直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11.一幅画中配有“临水种桃知有意,一株当作两株看”的诗句,这是因为桃树经水面成________(填“实”或“虚”)像;岸边人能从各个角度看到岸边的桃树,是因为光发生了________(填“镜面”或“漫”)反射。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声的世界】检测卷及答案解析

图1第三章【声的世界】检测卷(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包含着声学知识。
对其中声现象的解释中,错误的是()A.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B.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C.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D.船上的人根据音调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2.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到玻璃罩中,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声音逐渐减小直到消失;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声音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这说明()A.空气不能传声B.液体不能传声C.真空不能传声D.固体不能传声3.以下关于发声和发声体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C.被敲响的音叉停止振动后,不再发声D.声音在固体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的快4.(2015·济南中考)小军朗读课文时声音太小,离他较远的同学听不清楚,老师请他声音再大一点。
这里的“声音大一点”指的是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5.如图1所示是探究声现象的实验装置,利用该装置可演示()A.敲音叉的力越大,乒乓球被弹得越远,听到的声音的音调越高B.敲音叉的力越大,乒乓球被弹得越远,听到的声音的响度越大C.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6.(2015·山东烟台中考)如图2所示是音叉和长笛发出的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则这两列声波()图2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音调、响度、音色均不同7.以下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信息的是()A.大象的“声音”交流B.蝙蝠的“回声”定位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D.站在天坛中央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8.下列对声现象的描述,应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A.“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响度较大B.“隔墙有耳”说明墙体可以传播声音C.“闻其声而知其人”说明根据音调可以辨别来人是谁D.“大雪过后,万籁俱寂”说明大雪会使声音完全消失9.人们把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
第03章 声的世界单元测试(B卷巩固篇)-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沪科版)(解析版)

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的世界》B卷(巩固提高卷)班级:姓名:学号:分数:(考试时间:90分钟面卷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1.(2019秋•大祥区期末)关于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不振动的物体也能发声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与光的传播一样快【答案】A【解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消失,所以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因此选项A说法正确。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消失,因此选项B的说法不正确。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因此选项C说法不正确。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比光速慢的多,因此选项D说法不正确。
由上可知,选项B、C、D的说法不正确。
故选:A。
2.(2019秋•垦利区期末)如图甲所示,乒乓球静止靠在左侧的音叉上,如果用小锤敲打右侧的音叉,我们能听到右侧音叉发出声音同时乒乓球被弹开,如图乙。
如果把这个实验由宇航员带到月球上外部环境中去完成则()A.能听到声音,但乒乓球不会被弹开B.不能听到声音,乒乓球也不会被弹开C.能听到声音,乒乓球也会被弹开D.不能听到声音,但乒乓球会被弹开【答案】B【解析】甲图中,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响,且悬挂在线上的紧靠在左边音叉的泡沫小球会弹起这是因为声音由空气传播到左边的音叉,使左边的音叉振动;在月球上做乙图这个实验,真空不能传声,左边的音叉不会响,小球不会弹起。
故选:B。
3.(2019秋•德惠市月考)潜水员在水中也能听到船上人说话的声音,这说明声音从空气中传到了水中,声音由空气传到水中的过程中,声速将()A.不变B.变大C.变小D.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较慢,在水中传播速度较大,所以,声音由空气传到水中的过程中,声速将变大。
故选:B。
4.(2018秋•西岗区期末)利用回声不可以测定的是()A.两山之间的距离B.鱼群的位置C.打雷处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D.海底深度【答案】C【解析】A、声音发出后经对面山崖反射后返回,记录接收到回声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对面山崖的距离;B、声音从渔船向水中发出,遇到鱼群反射后,根据回声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就可以探测出鱼群的位置;C、由于光速比声速快得多,光传播到听见雷声的人的时间非常的短,可以忽略,所以当看见闪电时,可以认为雷声才开始从打雷处向下传播,记录从看到闪电到听到雷声的时间,用速度公式就可以求出打雷处的距离;D、声音从海面发出,经海底反射后,返回海面,记录接收到回声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海洋的深度。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声的世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三章声的世界单元测试题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1.在节假日和庆典活动中,我们经常使用气球,一不小心有的气球会突然破裂发出“啪”的响声,这响声是因为气球内的压缩气体膨胀引起周围的急速振动所产生的。
请你再说出一个我们周围产生声音的物体:.图1图22.如图1所示,在“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的实验中,纸屑、塑料球、水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噪声是当代社会的公害之一,它是由声源产生的。
有资料显示,每经过一块100 m宽的林带,噪声可降低20~25 dB,某市为了创办省运会,通过三年的努力使城市绿化率达到了45%,这是在(选填“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或“噪声的吸收”)环节防止噪声。
4.如图2所示,椭球形凹面镜反射产生的冲击声波集中到胆结石上,能将结石粉碎,此现象表明声音具有。
人们能听到声音的原理是声音通过传播进入耳道,引起鼓膜振动,传给大脑产生听觉。
5.如图3,在几个相同的瓶子中,装有深度不同的水。
当用筷子从左向右依次敲击各个瓶口时,发出声音的_________是不同的,并且是逐渐变_____。
如果用嘴从左向右依次向瓶口吹气,则音调逐渐变。
36.图4中分别用来演示声音的三种特征。
其中①是用来说明声音的,②是用来说明声音的,③是用来说明声音的。
图4二、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42分)7. 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
这种声纹锁能辨别主人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音量8.我们生活在充满声音的海洋里,歌声、风声、汽车喇叭声…….这些不同的声音具有不同的特性,在繁华闹市区设立的噪声检测器是测定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9.当我们在山谷中大声呼喊时,往往会重复听到自己的呼喊声,这是由于()A.山谷中有磁场,能将呼喊声录制再播放B.有很多人在模仿我们呼喊C.喊声在山谷中不断反射,经不同时间回到我们耳中D.山谷中有不同的声音传播介质,使喊声以不同的速度传到我们耳中10.为了安全,有些轿车装有倒车雷达,当轿车倒车时,尾部在非安全距离内遇到人或障碍物,雷达就会发出警报,方便司机判断车尾与后部障碍物间的距离。
2020年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全册第三章声的世界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第三章测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36分)1.花样游泳表演时,场馆内音响发出的音乐声,能被水中的运动员听到。
这说明除了气体,________也能传播声音。
声音从空气传到水中后,传播速度________(填“不变”“变慢”或“变快”)。
2.如图所示的是著名的“水鸣天梯”。
一人在上端,另一人拾级而上,上端的人便会听到叮咚悦耳的水鸣声,让人啧啧称奇,疑有神意。
其中,人们辨别出叮咚悦耳的水鸣声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
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表明声音可以在________中传播;俗语“响鼓也需重锤敲”说明声音的响度与________有关。
4.小王将耳朵贴在铁轨上,在相距几百米的铁轨另一端,小李用小铁锤用力敲一下铁轨,则小王可以听到2次声音,第一次声音是通过________传来的,第二次声音是通过________传来的。
5.周末小明和同学们去工厂参观,淘气的小明用一根细铁棒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在一块钢板和木板上“作画”,划钢板时发出了刺耳的声音,划木板时的声音则较低沉,这里“刺耳”和“低沉”表示的是声音的________。
6.声呐可用于测绘海底形状,是利用了________定向性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等特点。
这种方法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来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掩耳盗铃”是大家熟悉的成语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________,也没有阻止声音的____________。
8.挥挥手告别时“挥挥手”________(填“能”或“不能”)发出声音,对方________(填“能”或“不能”)听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为减少广场舞扰民的情况,某地推出和谐配乐版广场舞。
广场舞的音乐声是由音箱中的纸盆____________产生,经____________传播到人耳。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第三章 声的世界(word版,含答案解析)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声的世界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45分)1.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A. 悦耳动听的歌声是由歌唱家的声带振动发出的B.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C. 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D. 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一样的2. 站在教室里上课的老师听不到自己的回声,其主要原因是A. 老师讲话声音不够大B. 教室里有学生,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被吸收C. 讲台离墙太近,原音和回声混在一起D. 教室窗户是打开的,没有障碍物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C. 航天员们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用口语交谈D. 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4. 在电影院里,为了更好地体现影片的效果,人们往往在剧场的各个方位都装有大大小小的音箱,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A. 使观众听到的声音响一些B. 使电影院里各个座位上的观众都能听到声音C. 使观众听到的声音更清楚些D. 利用双耳效应,让观众感到声音来自四面八方,产生立体声的效果5. “达人秀”中用冬瓜、土豆做成吹奏乐器,用它们吹奏出来的声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特征是A. 音色音调B. 音色响度C. 音调响度D. 音色音调响度6. 如图所描述的声音具有的共同点是A. 声音的音调是相同的B. 声音的音色是相同的C. 都是由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D. 都是噪音7.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B. 狗的听觉频率范围是C. 蝙蝠能听到次声波D. 大象能听到超声波8. 一曲《梁祝》哀婉动听,用小提琴或钢琴演奏能呈现不同的特点,你能区分出是钢琴还是小提琴,主要是依据声音的A. 频率B. 振幅C. 节奏D. 音色9. 如图所示,把相同的几只瓶子灌入高度不同的水,拿筷子用相同的力量敲打它们时,可听到不同的声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声音的响度不同B. 声音的音色不同C. 声音的音调不同D. 振幅不同10. 关于听觉的能力,下列说法中正确是A. 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一定是相同的B. 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不完全相同,与人的年龄无关C. 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一定是相同,与人的年龄无关D. 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不完全相同,与人的年龄有关11. 生活中经常用“高”“低”来形容声音,如“女高音”“男低音”“引吭高歌”“低声细语”。
沪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第三章 声的世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三章声的世界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在拨动吉他弦后,同学们发现,即使停止了对吉他弦的拨动,吉他也会“余音不断”,其根本原因是()A.吉他声的回声仍在回荡B.吉他弦还在振动C.吉他弦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D.人的听觉发生了”延长”2.如图所示,玻璃缸的水中有金鱼,在鱼缸旁边拍掌,金鱼立即受惊,这时鱼接收到声波的主要途径是()A.鱼缸→空气→水→鱼B.空气→水→鱼C.鱼缸→水→鱼D.水→鱼3.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如果计时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所记录的成绩比看到枪烟就开始计时的成绩()A.少记0.294s B.少记2.94s C.多记2.94s D.多记0.294s4.空气、水、钢铁都是传播声音的介质,声音在这三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A.空气、水、钢铁B.水、钢铁、空气C.钢铁、水、空气D.钢铁、空气、水5.北京天坛公园内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A.声音的音调不同B.声音被多次反射C.发声的物体在振动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得传播速度不同6.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
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
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
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且声速与车速均保持不变)()A.汽车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204mB.汽车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68mC.汽车的速度约为26.15 m/sD.汽车两次收到信号的时间差为1.3s7.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响度太小B.声音的音色不同,传播速度不同C.声控开关是通过音调来控制电路的D.乐队演出时,可通过音色来识别乐器8.一般民俗艺人,在演奏二胡独奏时都会旋转一下固定弦线的旋纽,据说是在“调音”那么:他调的到底是()A.音色B.音调C.响度D.振幅9.如图是敲击音叉时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的二列声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低B.甲的响度比乙的响度小C.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高D.甲的响度比乙的响度大10.地震发生前,由于地壳的微动,会产生次声波,人对这些次声波没有感受,但能引起某些动物的听觉反应,由表提供的数据可知,对地震产生的次声波反应最为灵敏的动物是()A.蝙蝠B.猫C.狗D.大象二.多选题(共5小题)11.端午节举行龙舟赛时,运动员喊着号子、合着鼓点有节奏地同时划桨。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声的世界(含答案)

第三章声的世界一、选择题(每题3分, 共36分)1. 能影响声音传播速度的是()A. 响度B. 音调C. 音色D. 介质2.将耳朵贴在足够长铁水管(管中有水)的一端, 让另外一个人敲击一下铁水管的另一端。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听到一次敲打的声音B. 听到二次敲打的声音C. 听到三次敲打的声音D. 听到最后一次敲打的声音是水中传播的声音3.一个同学站在原地不动并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 1.5 s后听到回声, 假设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约为340 m/s, 那么该同学距山崖大约是() A. 510 m B. 255 m C. 340 m D. 1 020 m4.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师生合唱《我的祖国》, 歌声响彻礼堂。
“响彻礼堂”描述的是声音的()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频率5.常州民乐团合奏江苏名曲《茉莉花》时, 观众能分辨出笛子、二胡、琵琶等乐器发出的声音, 主要根据它们发出的声音有不同的()A. 声速B. 响度C. 音调D. 音色6.如图所示, 排箫又叫“参差”, 是由长短不一的竹管组成,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 真空中可以听见箫声B. 竹管长度参差不齐的目的是改变声音的响度C. 我们能区别排箫的声音是依靠声音的音调D. 排箫发出声音是由管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7. 如图展示的是智能机器人和主持人的互动情况。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能区分机器人和主持人的声音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不同B.机器人是高科技产品, 它发出的声音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 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108 m/sD. 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8. 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 在空气中声速跟光速相等C. “高音”和“低音”是指音色不同D. 声呐是利用次声波来定位的9.如图是端午节赛龙舟的情景, 选手在鼓声指引下, 整齐地划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 选手通过响度来辨别鼓声C. 鼓声震耳欲聋, 说明鼓声的音调高D. 鼓手在耳朵里塞上棉花, 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10.关于声现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超声波的应用非常广泛, 如图所示, B超就是利用超声波检查身体的B. 城市快速路方便快捷, 如图是在靠近居民区的路段设置的声音屏障, 目的是使声在声源处减弱C. 从上、下两个音叉振动的波形图中, 可看出下面的音叉发声音调高D. 地震、台风、海啸、泥石流发生前, 会发出超声波, 利用超声检测仪进行监测, 可以预报灾害, 减少损失11.科学家在研究大象之间的交流时, 发现大象会发出一种人耳听不见的声。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三章《声的世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图3 《声的世界》单元测试题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 如图1所示,小华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 .声音产生的原因B .决定音调的因素C .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D .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2.2013年4月16日,中国海事第一舰“海巡01”轮在海上展开拉练,未来将被派往南海、钓鱼岛等海域执行任务,如图所示,“海巡01”轮配备有强声设备,可遥控定向远距离定向远距离发射高达150分贝的警示音、语音等声波,主要用于对付海盗等人员.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声波具有能量B.声波定向发射器的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分散,增大响度C.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3.如图3所示,小明用筷子的一端捆上棉花蘸水后充当活塞,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做成“哨子”。
吹奏乐曲时,用嘴吹管的上端,同时上下推拉活塞。
推拉活塞主要是为了改变乐音的( ) A 、音调 B 、音色 C 、响度 D 、速度 4.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C .声音只能传递信息D .高速公路两旁安装的隔音板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5.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的强烈地震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下列说法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 A. 地震时伴有次声波产生B. 地震时会产生地震波,这种地震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 地震时产生的地震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 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6. 以下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信息的是( )A.大象的“声音”交流B.蝙蝠的“回声”定位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D.站在天坛中央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 7. 下列做法用来改变音调的是( )A. 老师用扩音器讲课B.摩托车上装消音器C.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D.依次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瓶子8.如图4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
(新版)沪科版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三章声的世界单元练习题(含解析)

第三章声的世界一、选择题1.妈妈买瓷碗时常把两只瓷碗轻轻碰一碰,听听发出的声音,她判断瓷碗好坏主要是根据声音的()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音量2.环保型住宅多数使用双层中空玻璃替代传统玻璃窗中的单层玻璃,这样做的好处是()A. 具有更强的安全性B. 具有更强的拉伸性C. 具有更强的透光性D. 具有更优良的隔音性3.因为部分中国游客就餐时大声说话,影响其他人,一些欧洲国家辟出专门餐厅供中国人就餐.这里大声说话是指声音的哪一特征?()A. 音调B. 振幅C. 响度D. 频率4.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从物理角度是指声音()A. 频率高B. 音色好C. 速度快D. 响度大5.噪声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以下防治噪声的办法中可行的是()A. 通过科学研究,使所有声源都不发生振动B. 将所有噪声源都隔离在真空容器中,以避免噪声传出C. 在穿过住宅区的高速公路两旁建隔音墙.道路两旁植种树木花草D. 规定建筑工地上不允许使用大型机械6.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大声”喊叫才能让较远处的人听见.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A. 音色B. 响度C. 音调D. 频率7.广场舞是中国大妈非常喜欢的一种健身活动.但同时广场舞的音响却给周边住宅楼休息的居民造成了一定影响.为了使双方的利益都得到尊重,和谐相处,你认为采取下面哪种方法是有效、合理的()A. 住宅楼的居民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 B. 禁止广场舞活动C. 跳舞的大妈都戴一个播放音乐的耳机D. 住宅楼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8.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真空中声音传播得最快B. 声源振动的频率影响声音的响度C.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D. 植树造林可减弱噪声9.(2015•常州)如图所示,小明将悬挂的轻质小球紧靠音叉,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比较角度的大小是为了探究()A. 声音产生的原因B. 响度和振幅的关系C. 音调和频率的关系D. 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时间10.关于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是()A. 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B. 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C. 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D. 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11.医生用的听诊器是因为()A. 听诊器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大,响度增大B. 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C. 听诊器能减小声音的分散,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D. 听诊器能缩短听者到发声体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12.北岳恒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与山西浑源县境内.小明暑期旅行到了这里,对着远处的高山大喊一声“我来了”,不久山谷中传来了回声,关于小明的原声和回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声和回声不是由振动产生的B. 原声和回声不需要介质也能传播C. 原声和回声的振动频率不同D. 原声和回声的传播速度相同二、填空题13.东林书院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表明声音可以在________ 中传播;用小提琴和二胡演奏“二泉映月”乐曲时,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________ 不同来加以辨别.14.在扬声器纸盆内放些碎泡沫,当扬声器发声时出现如图所示的现象,这现象说明了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能听见扬声器发出的声音说明声音可以在________中传播。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第三章 声的世界》单元测试题(含解析)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第三章声的世界》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共13小题)1.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C.打雷时捂住耳朵可以防止雷声的产生 D.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2.噪声是严重影响我们生活的污染之一。
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A.在学校周围植树 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C.教室安装隔音玻璃 D.在靠近学校的道路旁安装隔声板3.在2018年《歌手2》的总决赛中,来自美国的歌手Jessie•J获得了冠军,当她在台上与帮唱嘉宾李玟一起高歌时,她们两人声音最大的不同是()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4.如图所示,改变试管中的水量,用同样大小的力吹气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A.振幅 B.音色C.响度 D.音调5.生活中常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
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的()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6.中央电视台“开门大吉”节目里常有人模仿韩红、刘欢等文艺名人的声音,从声音的特性看,主要是模仿声音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7.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A.mm B.cm C.dm D.dB8.如图所示,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竹管中,用嘴吹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
上下推拉活塞,并用相同的力吹管的上端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哨音是由管内空气振动产生的B.哨音是通过空气传到别人耳朵的C.向上推活塞时,吹出的哨音响度会变大D.向下拉活塞时,吹出的哨音音调会变低9.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不能完成探究目的是()A B C DA.发出“啊”的声音,用手指触摸喉咙处B.一边改变管子插入水中深度,一边用嘴吹管的上端C.敲打铜锣,锣响后用手触摸锣面D.敲击音叉后,将音叉轻轻地接触脸颊10.端午节期间,我省多地举行了赛龙舟活动,比赛中队员们喊着号子,和着鼓点,有节奏地同时用力向前划桨,场面非常热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声的世界单元测试B卷能力提升一、单选题1.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次声波能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比在液体中快C.“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音调要低D.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来控制噪声的2.小明晚上在睡觉时,将机械式手表放在枕头下,他的耳朵在枕头上能比在空气中更清晰地听到手表秒针走动时的“嘀嗒”,这个现象说明A.只有固体才能传声B.声音在固体中传声比空气中慢C.固体传播声音效果比空气好D.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音调比在空气中高3.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不能用来说明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 )A.B.C.D.4.现在牙医经常为顾客利用超声波清洁牙齿,超声波之所以能洁牙,是因为A.超声波是清洁剂B.超声波传递去污信息C.超声波发生反射D.超声波引起液体的振动,振动把污垢去除5.如图所示,小明将悬挂的轻质小球紧靠音叉,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比较角度的大小是为了探究()A.声音产生的原因B.响度和振幅的关系C.音调和频率的关系D.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时间6.如下图,是在城市道路旁常见的警示牌。
它是从哪个途径减小噪声的A.声源处B.传播中C.接收处D.都有可能7.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路程s与运动时间t关系如图所示,汽车运动平均速度最大的是()A.ab段B.bc段C.cd段D.de段8.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消失了,原因是手A.不能传播声音B.吸收了声波C.把声音反射回去了D.使鼓面停止了振动二、多选题9.物理上常通过声波的波形图来反映声波的特点。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音叉振动时发出声音的波形图。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音调高B.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响度大C.甲音叉发出的声音比乙音叉发出的声音在同温度空气中的速度大D.两个音叉的音色相同10.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雨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A.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B.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C.改变薄塑料尺划过梳齿的速度D.改变吹笔帽的力度三、填空题11.很多同学有过疑问:“声音具有能量吗?它具有的能量与声音的响度和频率是不是有关呢?”某同学对其中两个问题进行探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为一个圆筒,它的一端用剪成圆片的挺直的纸(纸的中间剪一圆孔)粘牢,另一端用塑料薄膜包住并绷紧,用橡皮筋扎牢. B为一支点燃的蜡烛,完成表中的内容.12.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2s后收到回声.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31m/s,则此处海底的深度为________ m.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水深度,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13.如图中所示秒表的读数是_____s.四、简答题14.请仔细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如图所示,几只鸟在树上“歌唱”,一个听觉良好的女孩在一间门窗紧闭的甲房间内,靠近单层玻璃她能听到室外鸟的“歌声”;她到另一门窗紧闭的乙房间内,靠近双层玻璃(双层玻璃的夹层内抽成真空),她却几乎听不到室外鸟的“歌声”.(1)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女孩在乙房间内几乎听不到室外鸟的“歌声”.(2)女孩在两个房间都能看见室外树上的鸟,而只能在甲房间听到室外鸟的“歌声”,这说明光的传播和声音的传播有什么不同.15.在信息量猛增的今天,手机是信息交流的必备工具,它在使用过程中有许多的物理知识,请提出两个与手机相关的物理问题,并针对问题做出回答:(知识点不能重复)例如:问:手机来电话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答:声音是由于发声体振动产生的.(1)问:________答:________(2)问:________答:________.五、实验题16.请阅读下面一段短文后,认真思考并回答有关问题如图1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可乐饮料的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__________。
(2)某研究小组利用以上两个纸杯和一些长短、粗细不同的琴弦,又进行了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图2中已标出(其中琴弦的直径关系:a=c=d<b)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
①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琴弦______(填符号a、b、c 或d)。
②若选择琴弦a和b,则是为了研究__________.③若有同学选择c和d进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的结论,该同学探究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______________。
④两位同学还可以选择琴弦______(选填符号a、b、c或d),研究“琴弦音调高低与材料的关系”。
17.如图1所示,从左至右7个瓶子里装着不同量的水(水越来越多).(1)用木棒敲击瓶子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最低的是第______ 个瓶子;(2)用嘴对着瓶口吹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最低的是第______ 个瓶子;(3)如图2是我们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场景,灌水过程中我们听声音就能判断出瓶里水是否快要灌满了,这是因为,随着水位的升高,瓶内空气柱振动越来越______ (填“快”或“慢”),发出的声音音调越来越______ (填“高”或“低”).18.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参考答案1.DA.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A错误;B.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其中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气体中最慢,故B 错误;C.“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降低说话的响度,以免影响他人,故C错误。
D.禁止鸣笛是阻止噪音产生,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D正确。
2.C因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并且声音在固体中传声的能力比空气中强,因此将手表放在枕头下面,能够能比在空气中更清楚地听到手表的“嘀嗒”声.故选C.3.A【解析】A. 把正在闹钟放入密封的玻璃罩中,逐渐抽出玻璃罩中的空气,铃声会越来越小,直至听不到声音,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与声音的产生无关,故A符合题意;B. 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水花四溅,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B不符合题意;C. 敲击音叉,与音叉接触的轻质小球会被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C不符合题意;D. 正在发声的喇叭会使它面对的烛焰跳动,这是由于纸盆的振动产生的,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点睛: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4.D【解析】本题考查依据超声波的特点在生活中应用,解决此题就要记住两点:①知道高于20000Hz 的声音叫超声,②声音可以传播能量.超声波具有能量,利用在液体中气泡破裂所产生的冲击波来达到清洗和冲刷工件内外表面的作用,可以达到物件全面洁净的清洗效果,特别对深孔,盲孔,凹凸槽清洗是最理想的设备,不影响任何物件的材质及精度.故选D.5.B【详解】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被弹开的角度不同,说明音叉的振幅大小不同,振幅的大小影响的是声音的响度,故应是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故应选B.6.A【解析】题中图是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
故选A。
7.A读图可知,ab与bc段、cd段相比,通过相同的路程,ab段所用时间最短,因此,ab段速度更大;cd段与de段相比,相同时间内,de段通过的距离最短,所以速度更慢.综上所述,在图中的四段运动过程中,ab段的平均速度最大.8.D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按住鼓面,等于使其停止了振动因此声音消失了.9.AD【详解】A、由波形图可知,相同的时间内甲音叉振动的次数多,甲的频率大于乙的频率,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音调高,故A正确;B、两个音叉振动幅度相同,所以它们的响度相同,故B错误;C、声速的大小与频率无关,甲音叉发出的声音和乙音叉发出的声音在同温度空气中的速度相等,故C错误;D、两个波形图形状相同,两个音叉发出的声音的音色是相同的,故D正确。
故选AD。
10.ABCA.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A项正确;B.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B项正确;C.用塑料尺子在梳子齿上快慢不同的滑动时,梳子齿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C项正确;D.改变吹笔帽的力度,振幅不同,响度不同.研究响度跟振幅的关系,D项错误.11.轻拍、重拍塑料膜烛焰是否摆动烛焰摆动幅度是否改变[1]击拍塑料膜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在跳动;[2][3]轻拍和重拍塑料膜时,使塑料膜的振幅不同,观察烛焰摆动的幅度.12.1531;信息.【详解】已知,1211531/2t s s v m s=⨯==,,由svt=可得,此处海底的深度:1531/11531s vt m s s m==⨯=.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水深度,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答案为1531;信息.计算题.13.337.5S【解析】试题分析: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5”和“6”之间,偏向“6”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5.5min=330s;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7.5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7.5s,即秒表的读数为330s+7.5s=337.5s.14.(1)因为乙房的双层玻璃内抽成真空,几乎无声音传播的介质,另外其他门窗紧闭,所以女孩在乙房内几乎听不到室外树上鸟儿的歌声.由此可见,真空不能传声;(2)女孩在两个房间都能看见室外树上的鸟,而只能在甲房间听到室外鸟的“歌声”,这说明真空不能传声,而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而且传播的最快(1)根据题意,靠近单层玻璃她能听到室外鸟的“歌声”,因为空气、玻璃都是传播声音的介质,故能听到鸟声;靠近双层玻璃,且双层玻璃的夹层内抽成真空,因为真空不能传递声音,所以她却几乎听不到室外鸟的歌声.(2)两个房间都能看见室外树上的鸟,且双层玻璃的夹层内抽成真空,说明光的传递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传播.从传播速度上看,光速快,而声速慢.15.我们听到手机发出的声音,是通过什么进入耳朵的?是通过空气传入耳朵的我们为什么可以通过声音辨别打电话的人?因为每个人的音色不同,因此我们是通过音色辨别的(1)问:我们听到手机发出的声音,是通过什么进入耳朵的?答:是通过空气传入耳朵的;(2)手机的来电音量调大时,是在改变什么? ?答:改变声音的响度.(3)问:手机充电时,能量如何转化? 答:手机充电时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16.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a和d 声音的音调跟弦的粗细的关系弦的材料和长度同时改变了,没有控制变量a和c(1)[1]细棉线是固体,能实现通话,说明固体也是传声的一种介质;(2)①[2]研究音调高低和琴弦长度的关系,保持材料和粗细相同,长度不同,选择a和d;②[3]选择a和b,材料和长度相同,粗细不同,探究音调高低跟粗细的关系;③[4]选择c和d,不能探究音调高低的影响因素,因为琴弦的材料、长度都不相同,无法进行控制变量;④[5]探究音调高低跟材料的关系,保持长度和粗细相同,材料不同,故选择a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