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复习资料老师总结自己整理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复习
一城市对外交通规划布置的原则合理组织城市对外交通运输体系;尽量满足各种交通方式的技术经济要求和发展可能;尽量减少对城市道路交通和环境的干扰;使城市与交通均具备发展的可能性;尽量利用现有设施,减少投资和用地。
1 、港口的组成及其一般技术要求港口由水域和陆域组成水域:航道、码头前水域、锚地要求有合适的深度和面积,适宜水上作业陆域:码头、布置各种设备的陆地,有一定数量的岸线和纵深2、一港口位置的选择(1)总体发展要求①在条件允许时,港址与自由贸易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宜同步规划,一旦政策允许即可运作。
②港址选择要考虑吸引工业区等的建立,更多地为促使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创造机会和条件。
③出于环境方面的原因,现代港口活动与城市人口正常生活分离的概念,愈来愈被广泛采用。
因此,现代化港口的港址应形成新港区,寻求其与城市居住区两者发展互不干扰的城市用地结构和布局。
3、出行时辰分布早高峰比晚高峰集中;早高峰的出行目的相对较晚高峰集中;大城市有早高峰、晚高峰,且集中度高;中小城市有早高峰、午高峰、晚高峰,集中度低;早高峰持续时间短,晚高峰持续时间长;通勤出行的峰值高,生活出行的峰值低;4、期望线:即OD分布图,连接出发小区和到达小区的直线,直线宽度表示出行次数;5、等时线:由城市的某一吸引点出发,在规定的时耗内可达的用地范围,可以反映地区的交通便捷程度;城市结构与出行距离城市规模小,出行距离短;城市规模大,出行距离长;城市布局紧凑,出行距离短;城市布局松散,出行距离长;城市公交便利,出行距离长;影响步行率、骑车率、乘车率的因素:(1)出行时耗;(2)公交发达程度;(3)公交服务水平;(4)票价;(5)道路交通情况;(6)地形;(7)天气等。
城市人口规模人口规模大,出行总量大;人口规模大,人均出行次数少;人口规模大,平均出行距离长;人口规模大,早、晚高峰集中,午高峰不明显;人口规模大,过境交通比例小;交通量调查的用途:交通规划:进行交通量的现状,并预测远景交通量。
交通规划复习资料整理总结
交通需求的分类:在经济学领域,按照供给与需求原理,将交通需求分为两类:本源性交通需求派性交通需求交通的作用:经济作用社会作用交通上述作用的表现形式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搏”和引导”前者体现了其基础性,后者体现了其先导性.交通规划的定义:交通规划是有计划地引导交通的一系列行动,即规划者如何制定交通发展目标,如何发展目标付诸实施的方法.交通规划的前提:1规划主体的存在2对规划对象的期望状态,方向,认识的一致性3规划主体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在右规划对象的可能性4在特定时点,对规划必要性的认识5规划作业投入资源的存在,即作业本身的可能性一般而言,交通规划的主体具有基础性和公共性。
规划对象为主要的交通设施和交通服务交通规划的构成要要素:需求要素、供给要素、市场要素按规规相标时期盼美:近1年短期交通规3-5年中期交通规划5-10年远/长期交通规划10-20年远景交通规划20年以上(没写)交通调查:居民出行调查,待物流动调查,机动加0调查,断面交通通调查交通需求量预则:交通发生与吸引(第一阶段)交通分布(第二阶段)交通方式划分(第三阶段)交通流分配(第四阶段)交通调查定义:交通调查指利用客观的手段,对道路交通流风有关的交通现象进行调查,并且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与判断,从而了解掌握交通状态及有关的交通现象规律的工作过程,交通调查目的:为交通规划提供全面条统而又真实可靠的实际参考资料和基础数据交通调查变的作用:1.交通调查资料是交通运输系统现状评价的基础2交通调查可以为交通需求预测模型提供基础数据3交通调查资料也是制定交通规划目标的重要依据.交通量定义: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或某一车道的车辆数或行人数.交通量调查方法:人工计数法.浮动车法.机械计数法车速:指车辆在单后时间内通过的距离地点车速可采用人工测量法区间车速调查:片4照法、限车法.五年代去流动车测建法和机械测量法区间车速调查:牌照法.跟车法.五轮仪法.流动车测速法交通密度调查:出入量法.地面摄影观测法航空摄影观测法延误定义:指由于道路和环境条件,交通干扰以及交通管理与控制等驾驶员无法控制的因素所引起的行程时间损失,以辆计路段行车延误调查:跟车法、输入输出法,OD调查又称为起讫点调查,是对某一调查区域内出行个体的出行起点和终点调查出行起点:出行起点指一次出行结束地点.核查线:指为校核起讫点调查结果的精度,在调查区域内设置的分隔线期望线:指连接各个小区质心的直线,代表了小区间的出行.OD调查分三类:居民OD调查.辆OD调查.货流OD调查交通小区划纷分原则:1.同质性、区内的土地使用经济、社会等特性应尽量一致. 2以轨道交通:河流等天然屏障作为分区的界限,不但资料准确且易于核对 3尽量配合行政区的划分,以利用政府的统计资料 4.分区的过程中要先虑道路网 5保持分区的完整,避免同一用途的土地被分开 6分区越小,计算数据越多,成果越细,但工作量也越大。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知识点总结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知识点总结交通:⼴义:交通是⼈物信息的流动,是以某种确定的⽬标,按照⼀定的⽅式,通过⼀定的空间进⾏的。
通常含义:交通是⼈和物的流动,是采⽤⼀定的⽅式,在⼀定的设施条件下,完成⼀定的运输任务。
城市交通系统:是由城市运输系统,城市道路系统和城市交通管理系统组成的。
城市道路系统是为城市运输系统完成交通⾏为⽽服务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则是城市交通系统正常,⾼效运转的保证。
城市交通规划的任务1、根据城市性质、⽤地功能分区与布局、⼯作与居住地点的分布,分析在规划年限内的城市客运量与货运量,车辆出⾏次数和流向;通过数学⽅法计算出⾏在⽤地分区之间的分配。
2、根据国民经济⽔平、城市规模、⽤地布局,分析城市交通特点、研究和选择城市运输和交通⽅式,及所占⽐例3、配合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初步⽅案或旧城道路系统改造规划⽅案,提出城市货运与客运交通的流量、流向分布图,为修正道路系统提供依据城市道路的特点:1功能多样,组成复杂2⾏⼈⾮机动车交通量⼤3道路交叉⼝多4沿路两侧建筑物密集5景观艺术要求⾼6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影响因素多7政策性强城市道路的运输特点:1机动灵活性⼤2普及⾯⼴适应性强3速度快,造假低4运量⼤缓解我国城市交通拥挤堵塞的基本途径:1必须认识交通的社会地位2必须要有适当的城市交通投资3解决城市交通的堵塞,必须要有科学理论4城市总量消减5交通流量均分6交通连续7交通分离⼈⾏道设计:a:适⽤于⼈⾏道宽度不⾜反种植单⾏⾏道树,尤其适⽤于两边商店多,公共⽂化机构多的主⼲道上,是⽬前最常见的形式。
b:适⽤于过街⾏⼈量⼤,⾏车密度⾼的路段,⾏⼈与车⾏道之间设绿化带在⼈⾏横道处设断⼝,这种形式有利于⾏⼈安全,有利于交通组织,车轮溅起的污泥和扬起的尘⼟对⾏⼈影响较⼩。
C:适⽤于⽀路或住宅区道路上,布置有两条绿带,⼀条是花卉丛绿带,布置在建筑物前,另⼀条是⾏道树,沿路缘⽯布置须沿屋檐墙⾓散⽔地带,筑砌护坡,以免积⽔影响房基的稳定。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资料
一、城市道路与交通基本知识1、城市综合交通的含义“大交通”是指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它涵盖了道路交通、轨道交通、水上交通、空中交通和管道交通五大方式。
“小交通”只是指道路交通系统,道路交通系统是城市交通的最基本组成部分;道路交通系统依附于道路网络,是反映城市格局、面貌和活力的窗口。
2、城市交通系统的要素(1)人和物的流动(交通需求)人流、物流,包括无形的流动,是城市活动的体现。
(2)交通设施(交通)运载工具(包含汽车、火车、船舶等),运路(道路或轨道等),战场(terminal、车站、停车场等)。
(3)经营管理系统(联系需求与供给)组织交通供给服务、经营管理交通设施和运营系统的系统。
(4)交通空间是发生交通服务行为的空间,包含交通设施周围的空间、道路空间、交通站场空间。
3、城市交通的基本因素——用地、人、车、路(1)城市用地:是产生交通、吸引交通的“源”和“泽”确定不同性质的城市用地产生和吸引交通的数量的指标称为交通生成指标,不同性质的用地应该有相应的交通生成指标。
交通生成指标的用地相关因素有:城市用地性质、面积,居住人口密度,就业人口密度(就业岗位密度)等。
(2)人:出行目的:包括上下班出行(含上学放行)、生活出行(购物、游憩、社交)、公务出行三大类。
出行方式:出行方式的选择:时间、线路、价格、目的等——成本平均出行距离:居民平均每次出行的距离。
也可用平均出行时间和最大出行时间来表示。
与城市规模、城市形态、用地布局、人口分布、出行方式有关。
日平均出行次数:与生活方式、生活水平有关。
(3)车:机动车和自行车是构成城市道路交通的主要内容。
无论是对机动车或自行车都需研究以下因素:车辆(可折算成标准车)的保有量、出行率、空驶率、平均出行距离(平均运距);车流速度、密度、流量。
机动车可以归纳为几种“设计车辆”,以便根据设计车辆的外廓尺寸、载重量、运行特性等特征作为道路设计的依据。
a 小型汽车:包括小汽车、三轮摩托车、轻型越野车和2.5吨以下的客货运汽车。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复习资料 老师总结自己整理
第一章()通过对城市交通需求量发展的预测,1城市交通规划的概念:为较长时期内城市的各项交通用地,交通设施,交通项目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综合布局与统筹规划,并进行综合评价,是()城市交通规划是以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交通活动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2特点的调查资料为基础,对城市未来交通进行研究的过程和对未来交通的安排。
:一个战略:两张网:城市道路网,城城市交通规划编制的核心内容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市公交网。
城市四大基本活动:交通、居住、工作、游憩。
功能:为地上地下工程管线城市道路是指城市城区内的道路。
城市道路的概念及其功能:和其它市政公用设施铺设提供空间;是城市的骨架,建筑物的依托,分别用地各地块的边界;是商贸活动的场所之一;是城市居民交通与活动的空间;城市防灾避难提供场所;为城市通风新鲜空气的流通提供渠道;反映了城市的风貌,反映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又是显示当代精神文明的场所,是组织城市景观的导线。
()国标(作为城市骨架)的分类:快速路、主1城市道路按国标、按功能、按目的分类:()()按交通目的3: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干路、次干路、支路;2;按道路功能的分类的分类:疏通性道路、服务性道路。
()人口密集与城市用1我国城市交通和道路系统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对策:问题及原因:地的矛盾:由于人口稠密,国家又实行劳动力密集、广就业、低工资的政策,所以中国城市()城市用地布局带来2发展的最大问题是人口密集而城市用地紧张,从而导致交通密度大。
的交通分布的合理性问题:我国城市发展的基本模式是单一中心的同心圆式发展,由于在城市的发展建设上缺乏远见,缺乏清晰的规划思想,城市布局的不合理性也越来越明显,从而()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落后带来的系统性问题:3直接影响着城市交通的分布和合理性。
城()4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不能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运输体系和交通结构缺乏科学性。
城市交通管理的科学性问题:我国城市中城市运输、城市道路、城市交通管理三个系统分别由多个部门管理,思想认识不尽统一,城市的交通管理系统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脱节,城()居民交通意识问题:市交通管理跟不上城市交通发展需要。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重点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重点T T(总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资料第一章1.人体活动空间自由活动圈(直径~米)内,步行可以很自由不干扰别人;即人均所拥有的空间达到。
舒适活动圈(直径~米)内,穿越的行人不至接触到原来的行人,~;限制活动圈(直径~米)内,穿越的行人要侧身走才不至接触到原来的行人~;接触区(直径~米)内,行人已无法穿行超越,~;一般选取~人的空间值作为确定服务水平界限的临界点。
满足行人通行的道路最小净空为。
2.停车方式车辆的停放方式:①平行式(所需停车带较窄,驶出车辆方便迅速,但沿路占地最长,单位长度内停放的车辆数量少。
常用于路边临时停车或短时间停放,有利于加快停车泊位的周转)②垂直式(单位长度内停放的车辆较多,用地比较紧凑,但停车带占地较宽,且在进出停车位时,需要倒车一次,因而要求通道宽度至少有倍的车身长度。
布置时可考虑两边停车,合用中间一条通道)③斜列式——30、45、60度(停车带宽度随车身长度和停放角度不同而异,宜在场地受限制时采用。
车辆出入及停车均较方便,有利迅速停滞和疏散,缺点是单位停车面积比垂直停放要多,特别是30度停放,土地利用率不高,用地最费,故较少采用)我国较多采用平行式和垂直式车辆的停发方式:①前进停车,后退发车(常用于家庭车库或建筑周边停车)②后退停车,前进发车(最常采用,优点是发车迅速方便,占地面积少,常用于公共停车场。
)③前进停车,前进发车(更为方便,但占地面积较大,多用于铰接车停车场,除特殊要求,一般较少采用3.地面停车场,每个停车位25~30m2,停车楼和地下停车库30~35m2,路边停车带16~20m2第二章1.交通流特性三大参数:①交通量: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或某一断面的车辆数量或行人数量。
前者称为车流量,后者称为人流量。
②速度(V):指车辆或行人在单位时间内行驶或通过的距离。
道路交通 复习资料
道路交通第一章绪论1、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道路交通体系的关系如何?城市道路是随着城市形成而形成的,交通系统是城市四大子系统之一,城市道路网是城市结构的骨架,城市道路是城市建设的基础,道路交通体系中的道路选线、道路断面组合、道路交叉口选型等都是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重要内容。
一.对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影响1. 交通是城市形成、发展的重要条件,是构成城市的主要物质因素。
二.对城市规模影响2. 对工业用地的性质和规模有很大影响3. 城市贸易、旅游活动必须由交通条件保证4. 交通枢纽作为城市主要交通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所在城市的人口与用地规划三.对城市布局影响5. 运输设备的位置影响到城市其他组成部分6. 车站,码头等交通设施的位置影响到城市干道走向7. 对外交通用地布置关系到城市的发展方向与布局8. 城市干道系统是城市的景观,更影响到城市的主要景观。
2、国内外城市道路交通的发展趋势?交通一体化、交通区域差别化、交通集约化第二章1、何谓交通体系、交通流、交通量?交通体系:道路、在道路上通行的车辆和行人以及道路交通所处环境的统称。
交通流:某一时段内,连续通过道路某一断面的车辆或行人所组成的车流活或人流的统称。
交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一般为往返两个方向,如特指时可为某一方向或某一车道)的车辆数或行人数。
又称交通流量或流量。
2、交通量、车速及交通密度三者有何关系,从中能得到什么结论?·基本公式:K=Q/V,交通密度=交通量/车速•当密度很小时,交通量也小,而车速很高(接近自由车速)•随着密度逐渐增加,交通量亦逐渐增加,而车速逐渐降低•当密度继续增大,交通开始拥挤,交通量和车速都降低•最大流量、临界车速、和最佳密度是划分交通是否拥挤的特征值。
3、交通量有哪些变化规律?交通量随时间和空间的不同而发生的这种变化被称为交通量的分布特征①随时间变化规律:一天内小时交通量的变化:又称时变,常用时变图表示;一周内日交通量变化称为日变,显示日变的曲线图称为交通量日变图;一年内月交通量的变化,可用月交通量变化系数表示;逐年交通量变化②空间变化规律:指同一时间交通量在不同路段、不同车道、不同方向上的变化,可用路段分配、车道分配和方向分配表示4、什么叫道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通行能力:是道路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所能通过的车辆的极限数,是道路所具有的能力。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复习资料)讲课教案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复习资料)第一章城市对外交通泛指城市与其他城市间的交通,及城市地域范围内的城区与周围城镇、乡村间的交通。
城市交通指城市道路上的交通,主要分为货运交通和客运交通两大部分,城市道路上的交通是城市交通的主体,城市客运交通是城市交通研究的重点。
城市交通系统是指由城市运输系统(交通行为的运作)、城市道路系统(交通行为的通道)和城市交通管理系统(交通行为的控制)组成的。
城市道路(概念与作用)城市道路是城市中担负城市交通的主要设施,是行人和车辆往来的专用地。
城市道路联系城市的各个组成部分(城市中心、城市的各种用地、对外交通设施),既是城市生产、生活的动脉,又是组织城市布局结构的骨架,同时还是安排绿化、排水及城市其他工程基础设施(地上地下管线)的主要空间。
五涂制是“径容牛马,畛容大车,涂容乘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
”周王城规划的道路系统功能①“骨架”功能。
道路网具有组织城市用地的“骨架”功能②道路分工。
交通集散的方式有秩序的组织城市的交通,各类道路有不同的功能分工③道路断面体现人车分流的思想。
王城道路的横断面是历史上最早形成的车走中央、人走两旁的具有人车分离功能的断面。
TOD模式1990年美国设计师Peter calthorpe针对美国城市郊区化无序发展的现象,提出“新城市主义”的理论,倡导以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的TOD模式。
TOD模式强调以公共交通线路为轴线,以轴线上公共站点为中心的“点轴式”的完整社区型的集约发展。
比较适于中心城市外围郊区有明显轴线发展的地方,不适于城市中心地区密集型、高强度综合发展的客观实际,不符合形成功能基本完备的城市基本组合体(城市组团)所需的合理规模的要求也忽视了城市双向和多向发展的必然性,是一般城市的发展规律不相符的。
城市发展是必然趋势(简答)城市发展是必然趋势。
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必然导致交通量的增长,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必然导致出行距离的不断加大。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资料
1、都市轨道交通旳分类。
2、公交优先确实切含义。
3、都市郊区道路交通分析按交通性质分为哪三类,怎样组织?4、都市道路系统规划旳基本原则?5、都市交通旳含义。
6、交通影响分析。
7、都市道路具有哪些功能?8、居民流动在时间上分布特点有哪些?9、铁路客运站位置选择。
10、水网都市道路网旳规划和改造应考虑哪些问题?11、什么是铁路车站中旳中间站、区段站?12、在设计交叉口时,增长交叉口旳通行能力旳措施有哪些?可图示。
13、都市南北主干路和东西主干路相交,东西路直行车流量很大,于是将东西直行路下穿,并不再采用其他措施。
问交叉口与否尚有冲突点,为何,图示冲突点?提出2个改造措施。
14、什么是BRT?15、分析都市干道网基本类型中旳方格路网、优缺陷及使用该路网时注意旳事项。
16、机动车公共停车场旳设计原则?17、都市轨道交通旳分类。
18、铁路客运站在都市中旳布置和数量。
(按不一样旳都市规模分析)19、山区都市道路网规划应符合旳规定有哪些?20、铁路设备旳布置原则有哪些?21、都市道路等级构造规划应遵照旳原则有哪些?22、为何倡导公交优先?23、公交中途站规划原则有哪些?24、图为某都市新区主干路AB与次干路CD交叉口规划平面图.规划主干路AB旳横断面为双向6条机动车道三块板布置,次干路CD旳横断面为双向4条机动车道一块板布置。
交叉口设置了5个公交停靠站,其中2、3、5号站为直行、右转公交站,1、4号站为左转公交站,停靠站距交叉口距离如图所示。
试指出该交叉口规划平面布置存在旳问题。
1、为都市中大量、长距离、迅速交通服务旳都市道路,为()。
A 迅速路B 主干路C 次干路D 支路2、在都市规划估算停车用地时,其用地总面积可按规划都市人口每人()m2计算。
A 0.6~0.8B 0.7~0.9C 0.8~1.0D 1.0~1.23、当地形困难或条件受限制旳时候,我们采用(),并设置最大超高。
A 极限最小半径B 不设超高旳最小半径C 一般最小半径D 不设超高容许旳最小半径4、道路纵断面线形反应路线竖向旳()A 走向B 高程C 高差D 纵坡大小5、路拱旳形式包括()A 直线形B 折线形C抛物线形 D 直线抛物线形6、桥梁按构造受力可分为( )基本体系:A 梁式体系B 拱式体系C 刚架桥D 缆索承重桥7、都市道路按其在都市道路系统中旳地位、交通功能一般分为()。
道路交通规划复习资料
道路交通规划复习资料道路交通规划复习资料1、城市交通的类型:(1)按照空间分布划分为市际交通、市域交通和市内交通三个层次。
(2)按照运输方式划分为轨道交通、道路交通、水上交通、空中交通、管道运输等。
(3)按照运行组织形式划分为公共交通和个体交通。
(4)按照服务对象划分为客运交通和货运交通。
2、在《雅典宪章》中,城市被定义为具有工作、生活、游憩和交通四大功能的空间集合体。
3、城市交通规划:城市交通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根据城市社会、经济、人口发展的需要,所确定的在一定时期内交通发展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方针、政策、途径和主要措施。
4、城市交通规划的特点:(1)综合性(2)法制性(3)长期性和经常性(4)可实施性。
5、城市交通规划的规划方法:(1)直观经验交通规划方法;(2)理性化交通规划方法;(3)适度规划方案;(4)定向决策规划模式。
6、城市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1)坚持规划的前瞻性和全局性;(2)坚持规划的系统性;(3)坚持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4)坚持土地使用与交通协调发展,集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5)坚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6)应当与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区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规划等相衔接;(7)应当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7、交通出行率调查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出行量调查以及项目属性特征调查两部分。
8、累积停车数:是指一定时间(时段)实际停放车数量。
9、延停车数:是指一定时间间隔内,调查点或区域累积停放次数(辆次)。
10、停放车指数(饱和度、占有率):是指某一时刻实际累积停放量与停车供应设施容量之比,它反映停车场地拥挤程度。
11、停放周转率:是表示一定时间段内每个停车车位平均停放车辆次数。
12、核查线调查内容:从城市交通特性来看,城市交通流量主要包含两部分,即人流和车流。
简单地讲,核查线流量调查的内容为调查通过核查线上各道路断面的双向机动车、非机动车和客流量。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考试重点整理
城市交通的分类P11)客运交通:(1)公共交通:1、常规公共交通2、快速轨道交通3、准公共交通(2)个体交通:1、个体机动交通2、自行车交通3、步行交通2)货运交通:(1)重货运交通(2)轻货运交通城市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P61)城市对外交通与城市兴衰:城市兴起和发展跟经济活动紧密联系,对外交通的方便和发达程度促进城市的发展、功能的发挥和经济的活跃。
2)城市交通方式与城市形态:交通技术的创新对城市空间形态演变起不可替代作用。
交通工具变革,对城市增长、内部结构、城市效率等有巨大的影响。
城市半径随着交通工具的速度提高而增大。
3)城市交通对土地价值的影响:交通方便使廉价土地增值。
近市中心,地价越高;离市中心越远,地价越低,交通运输费越高。
铁路线路的分类、等级P121)铁路线路一般可分三类:干线、支线、专用线2)铁路线路等级:Ⅰ级铁路——铁路网中起骨干作用,远期年客货运量≥20MtⅡ级铁路——铁路网中起骨干作用,远期年客货运量<20Mt或在铁路中起联络辅助作用,远期年客货运量≥10MtⅢ级铁路——为某一区域、具有地区运输性质,远期年客货运量<10Mt铁路车站类型及其布置形式P15因工作性质不同分为中间站、区段站、客运站、客车整备站、货运站、编组站等。
车站布置基本形式有横列式、纵列式、半纵列式。
铁路站场位置选择(填、判、选)P24城市铁路布局中,站场位置起主导作用。
线路走向根据站场与站场、站场与服务地区联系确定。
站场位置与数量和城市性质、规模,铁路运输的性质、流量、方向,自然地形特点以及城市总体布局有关。
1)中间站:P24 客运站:P25 货运站:P28 编组站:P28铁路枢纽与城市的关系P30铁路枢纽:在铁路网交叉点或尽端,几个协同作业的专业车站与线路组成的整体。
随铁路网和城市建设发展逐步形成。
1)铁路枢纽布置形式与城市规划布局关系(1)一站枢纽:关系比较简单,但仍会产生分割城市问题(2)三角、十字枢纽:城市跨铁路枢纽一至三个象限,象限越多城市被铁路枢纽分隔越多,受到干扰越大(3)顺列式枢纽:受地形限制用地呈狭长发展时沿城市纵向发展,与城市有较长的接触线必须在城市边缘防止分割城市(4)枢纽的环线布置:环线能提高枢纽通过能力,不能布置于市区内也不能移出城市过远(5)跨越江河城市的铁路枢纽布局:要配合自然条件也要照顾城市规划及布局合理性桥位选择要考虑布局能通过桥头引线,减轻大桥通过能力荷载(6)尽端式枢纽布局:位于路网终端,布局首先服务港湾、矿区,出入口设置编组站控制车流,沿城市边缘枝状深入分区,设尽端式专业车站港口分类P361)河港(1)装卸货物种类分类:综合港、专业港、客运港、其他港口(2)设置地点分类:河港、运河港、湖港(3)修建形式分类:1、顺岸式河港——形式简单,工程量小2、挖入式河港——河道宽度不够或岸线长度不够时利用天然河或开挖人工河修建港池2)海港(1)用途分类:商港、军港、渔港、工业港、避风港(2)修建地区分类:海港1、海港中或海岸前有天然岛屿沙礁掩护2、天然掩护不够,加筑外堤3、一般海岸上,筑外堤掩护河口港港口组成及一般技术要求P37港口由水域和陆域组成,水域包括航道、码头前水域和锚地;陆域包括码头及布置设施的陆地;陆域作业区包括码头前沿、装卸设备、仓库、堆场、客运站、港内交通设施等;陆域后方包括辅助和服务性建筑。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复习资料)
第一章城市对外交通泛指城市与其他城市间的交通,及城市地域范围内的城区与周围城镇、乡村间的交通。
城市交通指城市道路上的交通,主要分为货运交通和客运交通两大部分,城市道路上的交通是城市交通的主体,城市客运交通是城市交通研究的重点。
城市交通系统是指由城市运输系统(交通行为的运作)、城市道路系统(交通行为的通道)和城市交通管理系统(交通行为的控制)组成的。
城市道路(概念与作用)城市道路是城市中担负城市交通的主要设施,是行人和车辆往来的专用地。
城市道路联系城市的各个组成部分(城市中心、城市的各种用地、对外交通设施),既是城市生产、生活的动脉,又是组织城市布局结构的骨架,同时还是安排绿化、排水及城市其他工程基础设施(地上地下管线)的主要空间。
五涂制是“径容牛马,畛容大车,涂容乘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
”周王城规划的道路系统功能①“骨架”功能。
道路网具有组织城市用地的“骨架”功能②道路分工。
交通集散的方式有秩序的组织城市的交通,各类道路有不同的功能分工③道路断面体现人车分流的思想。
王城道路的横断面是历史上最早形成的车走中央、人走两旁的具有人车分离功能的断面。
TOD模式1990年美国设计师Peter calthorpe针对美国城市郊区化无序发展的现象,提出“新城市主义”的理论,倡导以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的TOD模式。
TOD模式强调以公共交通线路为轴线,以轴线上公共站点为中心的“点轴式”的完整社区型的集约发展。
比较适于中心城市外围郊区有明显轴线发展的地方,不适于城市中心地区密集型、高强度综合发展的客观实际,不符合形成功能基本完备的城市基本组合体(城市组团)所需的合理规模的要求也忽视了城市双向和多向发展的必然性,是一般城市的发展规律不相符的。
城市发展是必然趋势(简答)城市发展是必然趋势。
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必然导致交通量的增长,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必然导致出行距离的不断加大。
由于现代生活的不断加快和加快生产周转的需要,对提高交通速度有了更高的要求。
交通规划学习心得标准(三篇)
交通规划学习心得标准交通规划是一门综合性强、涉及广泛的学科,它涵盖了城市交通系统的设计、运行和管理等方面。
交通规划的目标是优化交通系统,提高出行效率,减少拥堵和事故,改善环境质量。
作为一名交通规划学习者,我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汲取了许多经验和教训,下面我将就我个人的学习心得进行总结。
首先,在学习交通规划的过程中,我意识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交通规划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知识只是工具,真正的学习要通过实践来巩固。
我参与了一些实际的交通规划项目,通过实地调研、数据分析和方案设计等环节,深刻体会到了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
因此,在学习交通规划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还要积极参与实际项目,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交通规划涉及的领域很广泛,学习者需要掌握多学科的知识。
交通规划不仅包括交通工程学的基础知识,还包括交通运输经济学、交通地理学、城市规划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在学习交通规划的过程中,我发现掌握多学科的知识对于全面理解交通规划问题非常重要。
因此,作为一名学习者,我不仅要学习交通工程学的知识,还要学习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如交通经济学、交通地理学等,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再次,交通规划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分析和模型建设。
交通规划涉及到大量的数据,如人口数据、交通流量数据、出行行为数据等,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利用是交通规划学习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学习交通规划的过程中,我学习了数据分析和模型建设的方法,并在实际项目中进行了应用。
通过学习数据分析和模型建设的方法,我更加准确地把握了交通规划问题的本质,并能够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建设预测未来的交通情况。
因此,数据分析和模型建设是学习交通规划的重要内容,需要学习者掌握这些技能。
此外,在学习交通规划的过程中,我还意识到核心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交通规划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习者具备良好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交通规划复习资料
交通规划复习资料交通规划复习资料交通规划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现代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城市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交通规划的作用则更加凸显出来。
本文将对交通规划的相关内容进行系统的复习和总结,以便于理解和掌握。
第一部分:交通规划的基础交通规划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行政区划:行政区划是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的基础,不同的行政区划具有不同的特征和发展需求。
2. 城市发展规划:城市发展规划是根据城市的特点,综合考虑其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制定的长期发展规划。
3. 地形地貌和气候:地形地貌和气候是制定交通规划的重要因素,包括城市的地势高低、交通障碍等,以及气候对交通运输的影响等。
4. 交通网络:交通网络是城市交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道路、铁路、航空、水路等交通方式,其合理布局及便捷程度决定了城市交通的顺畅与否。
第二部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是城市交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优化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布局、优化交通流动及改善道路交通状况,通过优化道路交通规划,实现城市交通高效、智能、可持续的发展。
1. 道路交通状况调查:综合考虑人口数量、交通流量、交通出行方式等因素,可以进行道路交通状况调查,得出道路拥堵高峰期及炮制合理发展方向的建议。
2. 道路交通规划的网络布局:道路交通规划的网络布局受到环境因素和行政要求的影响,有助于优化道路网络的规划。
3. 停车规划:停车规划应该根据城市特点、交通建设计划以及日常使用情况等因素,合理布局停车设施,争取得到更好的停车效果。
4. 交通设施建设:在道路排盘、交通流组织等方面,应该充分考虑交通设施的建设,通过缩短路段长度、严格掌控车辆速度、优化交通路口等方面,提高路段通行效率。
第三部分: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城市公共交通规划是城市交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建立高效、可持续的公共交通系统,通过提高公共交通系统的便捷性和削减私人车辆的使用,减轻城市交通负荷和环境污染。
城市交通规划师工作总结
城市交通规划师工作总结一、工作背景及任务说明本文为城市交通规划师工作总结,旨在回顾过去一段时间内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以及所取得的成绩。
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工作背景及任务说明、工作内容及方法以及工作成果总结。
二、工作内容及方法作为城市交通规划师,我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收集与梳理相关数据: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与城市交通规划相关的数据,包括交通流量、道路网络、公共交通线路等信息。
2.研究与分析现有问题:在收集数据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和分析城市交通规划存在的问题,比如交通拥堵、交通事故高发地区等。
3.提出规划建议:基于对现有问题的深入分析,提出合理的交通规划建议,包括道路改造、公交路线优化、交通信号设置等。
4.编制规划方案:根据提出的建议,编制详细的城市交通规划方案,确保规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5.与相关部门沟通合作:与城市交通管理部门、规划部门以及设计院等进行沟通合作,共同推动交通规划的实施。
在工作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方法:1.数据分析工具:使用专业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建模,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制定工作计划: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任务安排,合理分配工作时间和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3.组织会议:召集相关人员进行会议,共同讨论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交流和合作。
4.调研实地考察:结合实地考察,深入了解现有问题,并从实践中摸索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工作成果总结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充分发挥城市交通规划师的专业优势,与团队成员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了一系列的工作任务。
主要成果如下:1.规划方案编制:经过对市区道路网络进行分析和评估,成功编制了一份全面、可行的城市交通规划方案,为城市的交通发展提供了指导和参考。
2.项目合作与推进:与相关部门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共同推进了多个交通规划项目的实施,为改善交通状况带来了积极影响。
3.策划与组织专题研讨会:策划并组织了数场关于城市交通规划的专题研讨会,邀请了行业专家和相关机构代表参与讨论,为提高城市交通规划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考点整理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考点整理第一章一、城市综合交通的分类52,图1-1)城市交通系统的构成:运输系统、道路系统、交通管理系统二、近现代城市交通和逍路系统规划理论的发展1、带形城市理论p202、田园城市理论p223、工业城市理论p224、有机疏散理论有机疏散理论是沙里宁为缓解由于城币过分集中所产生的弊病而提岀的关于城市发展及其布局结构的理论。
有机疏散论认为没有理由把重工业布置在城市中心,轻工业也应该疏散出去。
当然,许多事业和城市行政管理部门必须设置在城市的中心位置。
城市中心地区由于工业外迁而空出的大而积用地,应该用来增加绿地,而且也可以供必须在城币中心地区工作的技术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商业人员居住,让他们就近享受家庭生活。
三、T OD模式(p36)以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
强调以公共交通线路为轴线,以轴线上公交站台为中心的"点轴式”的完整社区型集约发展。
有利于改变郊区化过于分散的状况,通过提供公共交通服务,减少进出中心城区的小汽车数量。
TOD模式适用于中心城区外羽郊区有明显轴向发展的地方,不适用于双向的城市上地使用布局模式,不适应城市中心地区密集型、髙强度综合发展的情况。
四、雅典宪章的贡献(p23、p43)1、强调人的需要和以人为出发点的价值衡量是一切建设工作成功的关键。
2、提岀了城市的四大功能:居住、工作、游憩、交通。
3、城市应按不同的功能进行分区:实现功能分区。
4、就近安排居住和工作,建立适应现代交通的道路系统。
启示:1、城市用地是城市交通的决泄性因素。
2、人的活动是城市交通的主要活动,也是城市交通的决泄性因素。
3、解决交通问题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对道路进行功能分工和组织交通分流,处理好城市用地布局与道路系统的合理关系。
五、马丘比丘宪章的贡献524)观点:1-6最重要的观点:创造综合的、多功能的城市环境、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公共参与。
六、现代城市交通规划思想的更新1、城市用地规划与城市交通规划相结合(为什么)P422、p42 图1-473、从规划布局着手解决交通问题(怎样解决)p43多中心,组团式布局a.要在组团内做到城市功能的基本完善b.组团内形成有足够吸引力的组团服务中心c.组团内形成完整的道路交通系统d.与其他组团形成有机的交通联系七、绿色交通的思想p45在满足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生活质童、生产水平和实际需要的基础上,实现低碳、石能、环保和高质量的交通理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城市交通规划的概念:(1)通过对城市交通需求量发展的预测,为较长时期内城市的各项交通用地,交通设施,交通项目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综合布局与统筹规划,并进行综合评价,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2)城市交通规划是以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交通活动特点的调查资料为基础,对城市未来交通进行研究的过程和对未来交通的安排。
城市交通规划编制的核心内容:一个战略: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两张网:城市道路网,城市公交网。
城市四大基本活动:交通、居住、工作、游憩。
城市道路的概念及其功能:城市道路是指城市城区内的道路。
功能:为地上地下工程管线和其它市政公用设施铺设提供空间; 是城市的骨架,建筑物的依托,分别用地各地块的边界;是商贸活动的场所之一;是城市居民交通与活动的空间;城市防灾避难提供场所;为城市通风新鲜空气的流通提供渠道;反映了城市的风貌,反映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又是显示当代精神文明的场所,是组织城市景观的导线。
城市道路按国标、按功能、按目的分类:(1)国标(作为城市骨架)的分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2)按道路功能的分类: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3)按交通目的的分类:疏通性道路、服务性道路。
我国城市交通和道路系统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对策:问题及原因:(1)人口密集与城市用地的矛盾:由于人口稠密,国家又实行劳动力密集、广就业、低工资的政策,所以中国城市发展的最大问题是人口密集而城市用地紧张,从而导致交通密度大。
(2)城市用地布局带来的交通分布的合理性问题:我国城市发展的基本模式是单一中心的同心圆式发展,由于在城市的发展建设上缺乏远见,缺乏清晰的规划思想,城市布局的不合理性也越来越明显,从而直接影响着城市交通的分布和合理性。
(3)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落后带来的系统性问题: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不能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运输体系和交通结构缺乏科学性。
(4)城市交通管理的科学性问题:我国城市中城市运输、城市道路、城市交通管理三个系统分别由多个部门管理,思想认识不尽统一,城市的交通管理系统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脱节,城市交通管理跟不上城市交通发展需要。
(5)居民交通意识问题:交通意识是衡量国民素质和城市居民意识水平的重要方面,违章是事故的根源,事故是交通阻塞的主要原因。
对策:(1)研究城市交通机动化的发展趋势,规律及城市的需求,因地制宜地制定科学的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和城市交通政策。
(2)立足于城市布局向合理化转化,从根本上减少交通量,使交通分布趋于合理。
(3)优化城市道路系统结构,一是适应时代发展,满足现代化城市交通需求,二是要与用地布局相协调。
(4)搞好交通规划与用地规划、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的结合。
(5)实施科学的现代化交通管理。
第二章人的交通活动特性的 4项要素:出行目的、出行方式、平均出行距离、日平均出行次数。
交通生成指标的用地相关因素有:城市用地性质、面积、居住人口密度、就业人口密度(就业岗位密度)。
描述道路上车流的三项参数:速度V、流量Q、密度D ; D=Q/V动力净空长度:即一辆车所需的净空长度 L,动力净空长度为 L=l+lt+lr+IO ; I—车长;10 —安全距离;It —反应距离;lr—制动距离。
道路容量C:指在通常的道路条件下,可以合理期望在单位时间内通过车道或车行道某一断面的单向或双向最多的车辆数(相当于通行能力)。
服务流量Q:指在一定的服务水平的行车条件下。
单位时间通过一条车道某一断面的最多的车辆数。
交通量调查的目的与内容:目的:了解现状城市道路网的交通分布状况。
内容:包括对道路网、路段、交叉口、交通枢纽等的交通流量、流向调查以及公共交通的线段、客流量、集散量调查。
0D调查的目的与内容:目的:调查源和流的规律。
内容:居民出行抽样调查、货运抽样调查。
居民出行调查:内容:家庭地址(交通区)、用地性质、家庭成员情况、经济收入、出行目的、每日出行次数、出行时间、出行路线、出行方式。
方法:抽样调查。
货运调查:内容:调查各工业企业、仓库、批发部、货运交通枢纽和专业运输单位的土地使用特征、产销储运情况、货物种类、运输方式、运输能力、吞吐情况、货运车种、出行时间、路线、空驶率以及发展趋势。
方法:抽样发调查表、深入单位访问。
划分交通区应符合的条件:(1)交通区应与城市规划和人口等调查的划区相协调,以便于综合一个交通区的土地使用和出行生成的各项资料。
(2)交通区的划分应便于把该区的交通分配到交通网上,如城市干路网、城市公共交通网、地铁网等。
(3)应使一个交通区预期的土地使用动态和交通的增长大致相似。
(4)交通区的大小也取决于调查的类型和调查区域的大小。
影响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因素:城市居民经济生活水平、居民出行目的、出行时间、公共交通发达程度、服务水平、票价、道路交通状况,城市结构布局,地形、天气、季节、城市自行车拥有量,居民的经济水平、生活习惯等。
第三章目前我国城市采用”人均道路用地面积”和"道路用地面积率”两项规划指标评价城市道路设施水平是否妥当?原因是什么?不尽妥当。
原因:(1)“道路用地”既包括直接为交通使用的车行道和人行道,还包括间接为交通使用的分隔带和街道绿地。
对于不同的城市和城市的不同地区,道路用地的构成比例有所不同,道路用地的交通使用率不同,因而所需的道路用地面积也不相同。
(2)在不同的交通结构状态下,所需的人均道路面积也不相同。
而城市地理条件不同,生活习惯不相同,规模及经济水平不同,所处的发展时期不同,城市的交通结构比例不相同,其所需的道路交通面积也不相同。
因而,从总体水平来说,以自行车和公共汽车为主体的交通结构的现状,中国城市所需的道路用地水平,同以小汽车为主体的现代机动交通结构的发达国家城市所需的道路用地水平是不可能相同。
(3)城市用地布局结构的不同导致城市居民出行和货运的平均出行距离不同,生活习惯与经济水平的不同又导致城市居民出行强度和货运强度的不同,因而对城市道路交通面积的需求水平也不会相同。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基本要求:(1)满足组织城市各部分用地布局的“骨架”要求。
(2)满足城市交通运输的要求。
(3)满足城市环境的要求。
(4)满足各种工程管线布置的要求。
城市干路网类型:(1)方格网式道路系统(适合于地形平坦城市);(2)环形放射式道路系统(源于欧洲大城市);(3)自由式道路系统(适合于地形较特别的城市);(4)混合式道路系统(方格网加环形放射式为多)。
城市道路衔接原则:(1)低速让高速;(2)次要让主要;(3)生活性让交通性;(4)适当分离。
城市交通枢纽包括哪些,这些枢纽是如何布置的:(1)货运交通枢纽:一般在城市外围,是高速公路、铁路货运站与快速路、主干路交界处。
(2)客运交通枢纽:a)铁路、水运、航空等城市对外客运设施的布置主要取决于城市对外交通在城市中的布局。
且与干线有方便的联系,但又不能过多地影响和冲击客运干线的畅通;b)公路长途客运设施一般布置在城市中心区边缘或靠近铁路客运、水运码头附近,与对外公路和对内有良好的联系;c)城市公共交通枢纽:市内大型人流集散点的布置,形成若干个以公共交通枢纽为核心的市内公共交通枢纽,在城郊结合部设置市内与市郊换乘的公共交通枢纽。
(3)设施性交通枢纽:包括城市道路立体交叉和城市公共停车设施。
道路横断面的类型及其优缺点,各种类型适用于哪些道路:(1)一块板道路横断面:a)用于:机动车专用道、自行车专用道、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的次干路及支路。
b)优点:适应“钟摆式”的交通流,占地小、投资省、通过交叉口时间短、交叉口通行效率高。
c)缺点:因机非合一、安全性差、速度慢。
(2)两块板道路横断面:a)用于:纯机动车快速路与高速路、景观和绿化要求较高的生活性道路、地形特殊两方向车道不再同一平面上、机非速度较大的郊区、一侧作为辅道。
b)优点:景观效果好、安全性提高。
c)缺点:投资大。
(3)三块板道路横断面:a)用于:机动车交通量不是很大而又有一定的车速和车流要求、自行车交通量较大的生活性道路或交通性客运干路。
b)优点:提高速度和安全性、景观效果好。
c)缺点:行车速度受限、自行车方式两侧联系不便、投资大、路口非机动车与行人的矛盾大。
(4)四块板道路横断面:a)用于:快速路和环路选用这类方式,又叫“主辅路断面”,既要快速通行又要慢速交通与两侧用地联系。
b)优点:解决了机动车相互干扰、景观效果好。
c)缺点:行车速度受限、自行车方式两侧联系不便、投资大。
自行车专用道:供自行车专用,在非自行车高峰时少量机动客车限速使用,宽度为6.5-7.5m。
自行车车道:在一条路上单独设置的自行车车道, 与机动车道用隔离带隔离,宽度为4.5-6m。
自行车道:与机动车共板划线或不划线使用,宽度为 3-4.5m。
商业步行街的类型以及空间构成:类型:以广场为中心的商业区,以街道为轴线的商业街。
空间构成:流动空间、集散空间、停留空间。
人行立交的类型和平面形式:类型:人行天桥、人行地道。
平面形式:非定向型人行立交、定向型。
城市停车场的分类:配建停车场、公共停车场(也叫社会停车场)和占路停车场。
道路网密度公式:城市干路网密度 =城市干路总长度/城市用地总面积;城市道路网密度=城市道路总长度/城市用地总面积。
道路红线的概念,道路红线内的用地包括哪些:道路红线是道路用地和两侧建筑用地的分界线,即道路横断面中各种用地总宽度的边界线。
包括车行道、步行道、绿化带、分隔带。
两种疏通性道路进出口的设置:(1)无辅路快速路由立交进出转换,先进后出。
(2)有辅路交通性主干路一一辅路交织,先出后进。
近年来我国新建居住小区道路设计模式:(a)近年来,在一些居住区和小区规划中出现一种人车分流方式,即在住宅区边缘环行车行道,沿环道布置停车场,环道内为住宅和绿化步行空间。
这种布置方式不但使人与车之间至少会产生两次以上的交叉,增加了车辆对小区的噪声和废气污染影响,而且也使车辆在小区内饶行距离过多,在出入口附近形成交通冲突点,不是好的分流方式。
(b)是一种合理的交通环境组合模式,规划考虑将车行出入口与人行出入口分开设置,车行出入口连接地面或地下停车场,居民停车后经过绿化步行空间进入住宅建筑;步行居民则直接从步行出入口(可结合公交站多点布置)经过绿化步行空间进入住宅建筑。
这样可以真正实现人和车的分流。
第四章城市公共客运交通方式:(1)常规交通(公共汽车:大巴、中巴、小巴):灵活、便捷、覆盖面广。
(2)城市轨道交通(市郊铁路、地铁、轻轨、有轨电车):运量大、速度快、可靠性高、但造价一般较高。
(3)快速公交(BRT):投资相对较小,建设周期短,系统组织灵活,但其一般基于现有路网建设,会影响道路上其他车辆。
(4)出租车(准公共交通方式):具有“公共性”“低运输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