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之路

合集下载

社会主义新农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也在逐渐发生变化,逐渐走向现代化和城市化。

在这个背景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仅是一座农村的改造和发展,更是涉及到整个农村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变革。

那么,社会主义新农村到底指的是什么呢?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首先要明确,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农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为了实现城乡发展均衡、农民富裕和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要积极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社会事业,推进农村文化繁荣,构建和谐农村社会,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其次,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政府、社会和农民共同努力。

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村的经济投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同时要加强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投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保障农村群众基本生活权益。

社会应当更加关注农村,积极参与农村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农民要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强自身发展意识,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提升农民生活质量。

再次,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推动乡村经济转型升级。

要积极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产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同时要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权益。

要继续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农民收入。

最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地推进。

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坚持稳中求进的方针,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创新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农村发展质量和效益。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新时期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农村产业优化升级、农民生活质量提升的关键举措。

新农村建设旨在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构建和谐美丽乡村。

本文将从农村产业发展、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探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发展路径。

一、农村产业发展农村产业是农村经济的支柱,是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以发展农村产业为重点,整合资源优势,培育特色产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产业,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实现农民增收致富。

二、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

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路网、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

特别是要提高农村生活环境和农房建设水平,改善农民居住条件,促进农村环境整治。

同时,加强农村交通建设,改善农村交通条件,便利农民出行。

三、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厉行节约环保,加大生态修复力度,推动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增强农民生态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生态环境。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政府、企业、农民是共同参与者,共同推动乡村振兴。

政府要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提高财政投入比例,引导社会资本参与。

企业要发挥主体作用,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带动当地产业发展。

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和参与者,应增强建设美丽乡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参与农村建设,共同推动农村振兴。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农村产业升级、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关键举措。

只有加强农村产业发展,改善乡村基础设施,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才能实现农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推动农村全面振兴。

希望广大农村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共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新农村必由之路

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新农村必由之路

升 农 村 生 产 发 展 水 平 ,不 断 为 农 村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积 蓄后 劲 。 因此 , 展 现代 农 业 发 也 是 农 村 社 会 全 面进 步 的先 决 条 件 。 综 上所 述 。 于传 统 农 区来 说 , 展 对 发
现 代农 业 是 实 现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建 设 目
农 村生产 力的发 展是社 会 的进步 .
随着 科 学 技 术 的 发 展 .农 村 生 产 力 越 来 越呈 现 出新 的 特 点 ,使 得 农 村 分 散 经 营 方式 越 来 越 不 适 应 .社 会 生 产 力 的 发 展 受 到 了一 定 意 义 上 的 制 约 。 解 决 这 一 问
的现 代 农 业 产 业 化 原 料 生 产 基 地 ,从 而
稳 定 农 业 生 产 。 动 工 业 生 产 , 成 良性 推 形 的产 业 化 运 行 体 系 。 以 , 展
也 是 农 业 产 业 化 基 础 得 到 巩 固的 必 然 要
笈展现代震 墨建设崭震村
依安县 人 民政府县长 王金章
现 代 农 业 是 广 泛 应 用 现 代 科 学 技 术 、现 代 工 业 提 供 的生 产 资 料 和 科 学 管
理 方 法 的 社 会 化 农 业 。 中 央把 建 设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首 要 任 务定 位 在 发展 现 代 农 平的关键所在 。
农 业 产 业 化 基 础 的巩 固 在 于 发 展 现 代 农 业
之路
如 果 发 展 现 代 农 业 。实 现 土 地 适 度 规 模 经 营 , 面 加 强 农 田水 利 设 施 建 设 . 展 全 发 精 准 农 业 技 术 .促 进 现 代 农 机 和 农 艺 结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原因和内涵、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原因和内涵、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原因和内涵、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答:原因:(1)解决好“三农”问题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的历史任务;(2)农村城镇化不是要消灭农村,而是要发展农业、富裕农民、改造农村;(3)推进新农村建设是许多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普遍规律。

内涵:(1)就是要培育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新型农民;(2)就是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新型农业;(3)就是要全方位的建设现代化的新型农村。

措施:1、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壮大农村经济。

2、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积极探索建立农民持续增收长效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3、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1)转变观念,树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先行的意识。

(2)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走投资主体多元化之路。

(3)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

一是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二是加强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4、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农村村庄建设5 大力保护环境,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

(1)加强领导和组织,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和干部考核机制。

(2)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

(3)加强对农村环境的综合管理和整治力度。

(4)加强对资源的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坚持资源合理开发和节约并重,增强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5)广泛宣传环保意识,形成共同参与农村环保工作的合力。

6. 加强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培育新型农民(1)加大投入,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2)建立健全农民技能培训体系。

(3)加强农村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

7 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1)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建设。

(2)增加对农村文化发展的投入,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3)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

8 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改革,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9 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切实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在农村发展方面的重要任务,旨在实现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农民生活的美好化、农村面貌的整体化。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的现代化建设越来越受到关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农村发展至关重要。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首要任务是加强农村路网、水利设施和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

只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充分保障,农民的生产生活才能得到有效改善。

二、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和产量,实现农业的增效增效、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乡村治理乡村治理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

要加强对农村基层自治组织的建设和支持,提升农村社会管理水平,促进乡村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和科学化,为农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

四、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之一是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重视农民的生活问题,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善农村的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水平,确保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

五、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是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促进城乡经济社会融合,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资源要素的有机流动和优化配置,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总结而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只有不断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步伐,才能为农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为农村带来更加繁荣的未来。

愿我们共同努力,共同建设美丽、富裕、整洁、有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3篇

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3篇

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3篇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3篇本文目录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落实新农村建设重点工作实施方案市科学技术局关于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的实施方案为加快建设美丽xx、精致xx、幸福xx,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提升,全域打造经济实力强、基础设施优、村庄环境美、乡风文明好、基层基础实的幸福美丽新农村,经过村委会讨论调研后特制订实施方案如下:一、村基本情况美丽的xx村,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坐落在浙江省xx市xx县xx镇xx脚,全村地域面积5.1平方公里,共xx户,xx人,耕地面积xx亩,其中水田面积xx亩,山林面积xx亩。

茶叶产业稳步发展,平均每年新发展早生良种茶xx亩,毛竹产业快速壮大。

通过实施“低改垦抚、培育龙头、基地带动、内扩外移”四大战略,创建了以xx村粮食功能区块为中心的百亩粮田示范中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逐年扩大土地流转面积。

xx年初完成了xx村的线路进行改造,推广电子信息化工程, xx年建立了垃圾填埋场,并及时对村内自来水工程进行了新装与改善工程,解决了村民吃水难的问题。

基本实现了村主要道路硬化,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洁美庭院、美化家园”等活动,以提高村民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实现村庄内露天厕所改造60%,卫生厕所入户率均达95%。

二、村主要特色和资源1、优越的地理位置古人云:最佳风水莫过于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

不错的,xx背靠xx镇第一高山——公山尖,安如泰山,几千年来自然灾害都悄悄躲过。

一弯新月似的河流唱着歌从村前流过,给xx村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和人才。

左边是绿油油的高产示范水田,像条青龙似的守护村庄。

新淳杨公路如一条巨龙似的,跨过高山,越过平原,趟过河流,呼啸着从xx村右边前盘旋而过,这条致富的路将开启xx崭新的篇章。

xx村是xx 县黄金旅游线上的一块璞玉,有待大家一起来开发。

2、源远流长的人文故事xx村历史悠久,有丰富的人文故事,例如:能呼风唤雨的乌龙大王,跋山涉水只等闲的赤脚大仙,知识渊博的解晋,少时游学乐施的方腊,勤俭持家的草席大王……翻开xx村谱,无数野史传说扑面而来,令人新奇而沉醉。

从国内外经验看我国新农村建设之路

从国内外经验看我国新农村建设之路
维普资讯
20 06年第 6 期
辽 宁 行 政 学 院 学 报
J u a fLa nn miita o l g o r l io igAd nsrt n Col e n o i e
No 6, 0 6 . 20
(第 8 卷第 6 ) 期
设的途径。 新农村 建设 的内涵

的主旋律。借鉴成功的新农村建设经验对于加快和搞好我 国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借鉴国内外两个典型

《 建议》 中指 出, 要 按 照生 产 发 展 、 活 宽 裕 、 风 文 “ 生 乡 明、 村容整 洁、 管理民主” 的要求 , 坚持 从各 地实 际出发 , 重 尊 农 民意愿 , 扎实稳 步推进 新农村 建设 , 实 际上揭示 了新 农 这 村的内涵 。社会主义现代化 新农 村建设 是指统筹城 乡发展 、 调整城乡利益分配格 局 、 调整 国民收入 和 财政 支出绪 构 、 实 施“ 以工补农 , 以城带 乡” 战略 、 解决 “ 三农 ” 问题 和建 设农村 小康社会等新农村政 策的 目 、 向和相 关政 策选择 , 关 标 方 事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和社会 主义 现代化 建设 的全 局。社会 主 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有 别于以往 农村建设 的涵义 , 的新 意 它 主要 体现在 以下几个方 面 : 1 .从行 动来看 : 科学 发 展观将 贯 穿新 农 村建 设 的全 过 程; 经济社会发展进入“ 黄金 发展期 ” 矛盾 凸显期 ”综合 和“ ; 国力和人 民生活水 平上 了一个新 的台阶 , 进入 “ 以工促 农 、 以 城带 乡”的发展阶段; , 加快农 村全 面 小康建 设 步伐 , 民的 农 生活质量要有 根本 的改 变 和提 高 ; 实现 城 乡互 动 协调 发 要 展, 由现在 的城乡二元结构逐步 向城 乡一体化 演变。 2 .目标要 求来看 : 村的 内质 和市场竞 争力得 到新 的 . 农 强化 ; 农民的就业能 力和就 业水平 有新 的提 高 ; 农村 科技 文 化教育水平有新的进步 ; 农村创收环境 和整 体面貌有新 的改 变 : 业支持与保护 政策 有新 的内涵 ; 民收入 增也 有新 的 农 农 动力机制 ; 农村经济 和农村 社会管 理有 新 的制度 创新 ; 民 农 的精神面貌和农村社会 风气 蔚然 一新 。 3 .从行动的结果看 : 政府解决 “ 三农 ” 问题 的思路 、 民 农 的思维方式都 与过去 不同 ; 村 的基础 设施 、 村的 创收 环 农 农 境 、 民的生产和生 活方式 都有大 的改 变 ; 农 科技 文化 教育 素 质有大的提高 ; 农民增收有新亮点 。 二、 国内的成功经验 : 华西村 的新农村建设 被誉为“ 天下第一村” 的华西村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新 农村建设的杰 出代表 。4 O多年来 , 华西 村 始终 坚持 解 放思 想、 实事求是 , 始终 坚持率先 发展 、 科学 发展 、 和谐 发展 , 出 走 了一条 以工业 化致 富农 民 、 以城镇 化发 展农 村 、 以产业 化 提 升农业的华西特 色发展 之路 , 开辟 了社 会主义现代 化新农村 建设新局面。一是坚持 以发展就 是硬 道理 , 重视 物质 基础 的 提高 。建设社会 主义新 农村 , 关键 在于振 兴农 村经 济 , 关键 在于生产发展 。提 出“ 发展 是硬道 理 , 有条 件小发展没 道理 ,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发展 才是 真道理 ” 二 是妥善 处理 好先 寓 ; 和共富的关系 , 提高了农 民发 展经济 的积 极性 也保 证 了公 既 平。村党委始终把人 民群众的根本利 益放在 首位 , 把致 寓群 众, 造福百姓 作为第 一责任 , 实现 了集 体和个 人共 同富 、 健康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业的政策措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可载史册的历史时期,开始步入零税费时代、“以工补农”发展阶段。

粮食生产出现重大转机,农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农产品价格全面回升,农民增收势头良好。

中央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深化税费体制改革,全面取消除农业税,对种粮实行直接补贴,对农民购置农机具进行补贴,加大农村公共事业的投入,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将农村社会保障纳入国家社会保障范围统,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和工业转移,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粮食主产区的投入等。

农村经济发展形势出现喜人的一面。

发展速度加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明显增加,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主要是指水利灌溉条件的改善、中低产农田的改造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落实。

农民思想观念也有了转变,原来大部分农民一直保持着封闭、内向心态,保守求稳的经世观念,对文化知识要求低,缺乏更高的生活要求和长远的生活目标,随着经济意识的提高,培养了一大批具有一定文化基础和劳动技能,有经营管理意识、应变能力强、有创新精神的新型农民。

农民开始转变传统的落后的思想观念,逐步树立起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思想意识。

这种精神促使他们增强了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村水利设施建设意识,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

同时,广大农村基层干部领导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不断提升,基层涌现出了一大批既能自己致富又能带领群众致富的好干部。

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有20个字的精辟描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这对我们广大农村工作者,特别是农村党组织提出了新的任务、新的目标、新的要求。

如何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可以说:任重而道远,但我们不能知难而退,反而要迎难而上。

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濮阳县庆祖镇西辛庄村新农村建设之路

濮阳县庆祖镇西辛庄村新农村建设之路

借得东风展翅翔——濮阳县庆祖镇西辛庄村新农村建设之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央围绕“三农”问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定,特别是十七届三中全会专题研究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迎来了农村改革发展的又一个春天。

近年来,濮阳县庆祖镇西辛庄村在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村党委书记李连成的带领下,牢牢抓住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性机遇,艰苦创业,开拓进取,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在短短十几年时间里,把一个没有任何发展优势的贫穷落后村建设成了一个人均收入1.4万元、享誉全省的新农村建设“样板村”,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欠发达地区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成功道路。

一、顺应时代潮流,确立科学发展思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没有成功经验可借鉴,没有固定模式可套用。

西辛庄的发展思路就是在不断破解发展难题的过程中得以不断丰富和完善的。

一是优化种植结构,高效农业起步。

仅有900亩耕地、600多人口的西辛庄土地盐碱,交通闭塞,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贫穷落后村,改革开放初期年人均收入只有几十元。

穷则思变。

适逢1983年中原油田大规模开发,濮阳市建市,市场上蔬菜供应紧缺。

李连成瞅准机会搞起了蔬菜大棚,几年下来净赚17万元,成为了该村的首富。

1991年8月,先富起来的李连成当选村党支部书记。

作为支部书记,自己富了不算富,让全村人富才是真本事。

李连成决定发挥种菜特长,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并向群众郑重承诺,谁搞蔬菜大棚,村里帮助借钱、跑贷款,免费提供技术指导。

经过两年时间,西辛庄的蔬菜大棚迅速发展到40多个,仅此一项,年人均增收500多元,一举解决了村民的温饱问题。

二是兴办村办企业,完成原始积累。

1994年,濮阳市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遍地开花,精明的李连成敏锐地意识到,如果继续种菜很难再有大的发展,于是把目光转向了企业。

他多方筹资21万元,建起了再生纸厂,企业当年试车、当年投产、当年受益,年创利润89万元。

考虑到再生纸厂技术含量低、有污染,李连成又北上京、津,南下苏、沪,积极寻找科技含量高的工业项目。

试论新农村建设视阈下农机化的加速发展之路

试论新农村建设视阈下农机化的加速发展之路
李 高扬
( 南农 业 大学 水利 与土 木工 程学 院 ,广 州市 ,5 0 4 ) 华 1 6 2
摘 要 : 业 机 械 化 代 表 了农 业 先 进 的 生 产 力 , 速 发 展 农 机 化 为 构 建 和谐 农业 和建 设 社 会 主义 新 农 村 拓 展 广 阔 的 空 间 。 在 农 加 建 设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的历 史 背景 下 , 抓 住 国 家加 大农 村 基 础 设 施 建 设 投 入 的机 遇 , 快 解 决 农 机 化 进 程 中存 在 的难 题 。 应 尽
作业 . 一种农 机 一年 内 只工作 很少 一 段 时间 , 存放 保管
的时 间很长 。目前 农机 户 的农 机具 大多 都是 露天停 放 ,
遭 受 风吹 、 淋 、 雨 日晒等 侵蚀 。有 些农 机 户用 简单 的篷
布 盖住 机器 的重 要 部位 , 农机 锈蚀 现 象特 别严 重 , 大 大
目前 我 国农 机 已作 用 于 种 植 业 的 主要 生产 环 节 中, 总体 上机 械作 业 在农 业生 产 中开始 居 主导 地位 。 但 是 受农 村 环 境 、 济 状 况 、 策 、 口素 质 等诸 多 因素 经 政 人
最 后是 较 为规 范的农 机 专业 维修 站 点非 常少 。 目 前 多数 农机 维 修站 点属 于个 体经 营 ,不具 备 农机 维修
设施 投 人不 足 。适宜农 机 化作 业 的基 础设 施 建设 显得 严重 滞后 , 其是 机耕 路建 设 方面 。 国多数 农村 地 区 尤 我
表 现 为晴通 雨 阻 , 其是 山区和丘 陵 地带 , 耕路 更 是 尤 机 成 为农 机化 发展 的死 角 , 很多 田块 没有 下 田引道 , 民 农 只好望 机兴 叹 。 其 次是 缺乏 存放农 机 的库 棚 。 由于农 机 属季 节性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法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法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法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理念,旨在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提升。

这个提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经济建设:
- 发展现代农业:引导农业走向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力。

-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使农村产业更加多元化和高效。

2.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 完善农村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3. 社会事业建设:
- 农村教育: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加强农村师资力量。

- 农村医疗:建设农村医疗卫生机构,提高农村医疗水平。

4. 农民收入增加:
- 农村经济发展要使农民受益,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5. 农村社会建设:
- 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和服务,提高农村社会文明水平。

6. 生态环境保护:
- 在农村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实现城乡差距的缩小,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促使农村社会经济和文明水平全面进步。

这个概念反映了中国政府在农村发展方面的政策取向。

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根本遵循与实现路径

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根本遵循与实现路径

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根本遵循与实现路径摘要:要想不断推进解决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必须要转向高质量发展,着力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

作为我国绿色发展、环境建设的重要载体,城乡建设是社会各界都密切关注的重点问题。

在城乡建设的过程中,要想推进绿色发展,必须要从根本上转变排放量大、消耗量大的建设发展形式,要树立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站在较高的视角去统筹规划城乡建设,并从城乡建设出发推动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进步。

关键词:城乡建设;绿色发展;路径引言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最终目标即为建设“美丽中国”。

党的十八大、十九届四中全会等重要会议多次强调和重申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可见党和国家对绿色环保的重视程度之高。

而要想不断推进新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的不断进步,就必须要重视城乡建设这一重要战场和主要载体,只有走好城乡建设绿色发展之路,才能进一步加快城乡建设的一体化发展,才能转变城乡建设的传统发展方式,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1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基本内涵我国传统的城乡建设形式和方法存在系统性不足、整体性缺乏以及包容性不够等显著问题,而要想进一步推动城乡建设的绿色发展,必须提高城乡建设的系统性,将生产、生态以及居民的生活空间进行统筹规划,加强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协同性和系统性;必须从整体性出发,强调城乡一体,打破城与乡、城与城以及城市与区域之间的隔膜,共同协调发展;必须重视包容性,在区域内形成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良好关系,做好历史文化传统的修护与传承工作,积极发现城乡在公共服务、生态建设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科学的解决方案。

因此,我们可以将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基本需求总结为以下三点:其一是要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重点;其二是要推动城乡经济协同发展;其三是要提高人们生活的幸福指数。

城乡建设绿色发展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方案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方案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方案一、背景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农村建设也成为了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新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村已成为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阵地。

随着农村市场化和社会化的快速发展,新农村在实现集约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益、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总体目标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精神,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核心,实施乡村发展战略,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美丽乡村、促进乡村人才振兴、优化乡村产业结构等措施,全面提升农村经济效益和城乡差距,最终实现农民的富裕和幸福。

三、重点任务1.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实施现代化农业科技创新计划,加大农业科研投入,推广高效、节水、环保、优质的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初步形成多元化、高效化的农业生产体系。

全面实施农村电商战略,提升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完善农村电商贸易流通体系,为互联网+农业提供良好的环境。

2.建设美丽乡村。

大力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完善垃圾收集、污水处理、噪声治理等设施,进一步提升农村的生态环境。

加大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保障水平,让广大农民享受优质公共服务。

3.推进乡村人才振兴。

建立健全乡村人才体系,让乡村人才流失得到有效遏制。

通过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增强乡村教育质量和人才科技创新能力。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加强特色小镇建设,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4.优化乡村产业结构。

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农村产业集群和新型农民合作社等组织形式。

实施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等农村特色产业,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村产业体系。

四、实施措施1. 完善政策体系。

制定与新农村建设相关的法规、规章和配套政策,加快推进解决农民土地流转问题,引导农民走集约化、专业化、多元化经营之路。

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

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我国农业发展和农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农业现代化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通过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动农业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

其次,加速农村一体化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路径。

当前我国农村普遍存在人口老龄化、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基础设施滞后等问题。

加快农村一体化发展,可以有效整合资源优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农业农村全面振兴。

第三,加强农村精准扶贫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农村贫困是影响全面小康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

通过加强农村精准扶贫,解决贫困群众生存困难,鼓励贫困群众自力更生,激发贫困地区发展潜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最后,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业技术含量。

农业现代化离不开科技的支持,只有不断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引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农业发展和农村全面振兴的必然要求。

只有不断深化农业改革,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推动农业向现代化、产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

希望全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努力,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我国农民谋福祉、为我国农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八种发展模式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八种发展模式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八种发展模式近年来,中国积极推进农村改革,力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然而,由于地理、气候、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不同地区的农村发展状况各异,推动农村发展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本文将介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八种发展模式。

模式一: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是指农业生产和经营活动向现代农业方式转型的过程。

它将农业生产各环节融为一体,实现农业高效、稳定、可持续发展。

农业产业化为农村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式。

农村和农业生产环节不再是孤立的,而是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等方面转型,并且强调科技、信息、品牌、质量等方面的提升。

农业产业化的实践往往以政府为主导,将农民与企业结合起来,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农业产业化的成功经验表明,农村务必注重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而农业的产值和效益才能得到提升。

模式二:农村旅游农村旅游是指将农村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以文化、自然、生态等为主要旅游内容的旅游方式。

农村旅游不仅可以提高农民收入,还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和谐进步。

同时,农村旅游还可以促进城乡交流,强化城乡互动。

农村旅游的发展需要重视文化、环保等方面的优势,保护村庄的品质,注重人文关怀,推动当地文化的创新与发扬。

模式三:特色种养业特色种养业是指农民在对当地资源、市场和优势比较熟悉的情况下,发掘一定行业特点和优势,走特色种养业发展之路,实现集约经济、增收致富、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产业形态。

特色种养业一定程度上具有菜单化、精品化、品牌化的特色,可进一步发挥当地资源的潜力,推动当地特色产业的繁荣。

模式四:农村电商农村电商是指运用先进的电子商务技术,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工作。

通过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将农产品销售延伸至城市、乃至全球市场。

农村电商能够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民收入的增加。

同时,也方便了城市消费者,让城市消费者能够更方便地购买到农村商品。

模式五:新型农村合作社新型农村合作社是由农民自发运用经济合作和互助原则组成的一种合作形式。

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

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

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的必 由之路
冀玉珍
( 曲阜师范大学,山东 曲阜 23 6) 7 15
摘 要: 目前 ,三 农 ” “ 问题 仍 然 是我 国现 代 化 发展 的 重要 制 约 因素 , 农 村 建设 中存 在 不 少 问题 。 会 主 义新 农 村 建设 须 新 社
( ) 四 注重 当前利 益 . 忽视 新 农 村 建 设 的后 劲
十 七 大报 告 指 出 ,科 学 发展 观是 我 国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的 “ 重 要 指 导 方 针 ” 社 会 主 义 新农 村 建 设是 全 面建 没小 康 社 会 , 的主要 内容 ,这意味着科学发展观也 是建 没社 会主义新农 村 的根 本 指针 。 当前 社 会 主 义 新农 村 建 设 存 在 的主 要 问题
民认 为赌博 已经严 重威 胁 到社 会稳 定 和家 庭和 睦 。
( ) 业 产 业 化程 度 低 三 农
长期 以来 ,我 国城 乡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严重的二元 结 构 , 乡 分 割 , 乡差 距 不 断 扩 大 ,三 农 ” 城 城 “ 问题 日益 突 出 。 党 的 十六 大 以 来 , 国家 取 消 了农 业 税 ,实 行 了 农 业 补 贴 制 度, 加强 了农村基础设 施建设 , 免除 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 杂费 , 建立 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制度、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 度 , 强 了农 民工 权 益 保 护 和 服 务 等 , 统 筹 城 乡 发 展 上 迈 加 在
关 键 路 社 必
中图分类号 : 6 D 1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6 3 2 9 ( 00 0 — 0 0 0 17 — 5 6 2 1 )8 0 7 — 2 推动力不强。总之 , 在资金投人上 、 土地使用上 , 在农副产品 的生 产 、 工 、 售 等方 面 , 头 企 业 的带 动 作 用 还 没 有 完 加 销 龙 全发 挥 出 来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须走科学发展之路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须走科学发展之路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须走科学发展之路[摘要]科学发展之路,就是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中,都必须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

[关键词]新农村科学发展农民农业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一系列新的战略部署,这对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的“三农”工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更加注重以人为本。

主要是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实现和发展好农民利益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是贯彻唯物史观和党的群众路线的体现,也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总结。

能否做到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

农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聪明智慧和巨大的创造力。

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1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实践主体,是推动这一事业的主要力量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就是要深入调查研究,善于发现和总结推广农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充分尊重广大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就是要正确处理政府主导作用和农民主体作用的关系,各级党委和政府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引导、支持和服务农民群众上;就是要在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的同时,更加注重激发农村内在发展动力,增强农村自我“造血”功能,教育、引导和帮助农民群众更新观念,成为适应时代要求,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新型农民。

2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利益主体,是这项事业的直接受益者首先,必须正确处理政府意志与农民意愿的关系。

在新农村建设中,政府的意志应当符合农民群众的意愿,政府的政绩应当体现在农民群众获得多少利益上,使新农村建设真正成为农民群众拥护的“民心工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之路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确定的今后一个时期内带全局意义的重大战略任务。

黑龙江省海伦市前进乡前胜村是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该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在稳步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探索出了推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发展之路;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乡村治理机制的发展之路。

1积极推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
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的主要目标,是使新型工业、现代化农业和现代化服务业在前进乡前胜村相互支撑、互动发展。

其基本要求是使该村农业步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良性发展道路。

其工作重点,是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
业”,培育和壮大农副产品知名品牌。

其指导原则是“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大力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品”乃至“一县(市)一品”,形成特色经济,实现增值增效。

2坚定不移的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农”创新发展之路
前进乡前胜村班子成员一致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二农”为对象,进行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与思想观念的创新,实现以创新促进“二农”问题的解决,以创新引领农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二农”创新发展道路的基本要求和标志是: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建设现代农村。

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引导农业走上“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产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发展的新路子。

其中,”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是现代农业生产力的主要标志;而“产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则是现代农业生产关系的基本要求。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注重运用现代物质条件和科学技术装备和}改造传统农业,大力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及其向现实生产的转化能力;必须注重运用现代经营
形式发展农业,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发展农村现代物流业,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及健全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必须更新发展观念,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鼓励发展“订单农业”。

培养新型农民,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使他们成为“懂技术、会经营、能管理、有文化、有组织、守纪律”的社会主义新农民,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力军。

培养新型农民的关键是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和对农民的专业技能培训,使作为富余劳动力转移出农村的农民具有较强的务工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使留在农村的劳动者能够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本要求。

建设现代农村,就是要彻底改变我国农村的贫穷、落后、保守及脏、乱、差的而貌,并在那里真正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就具体内涵和要求而言,生产发展,就是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在优化结构和提高质量效益的基础上,促进农业和农村非农经济的蓬勃发展。

生活宽裕,就是要使全社会共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并在生产不断发展和城乡差距逐步缩小的前提下,
促使广大农民享有更加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

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就是要使全社会共同文明进步,并在不断克服传统生活陋习、加强精神文明创建和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上,使我国广大农村更加宜居。

管理民主,就是要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落实和完善村民自治的基础上,确实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

3继续加大力度,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乡村治理机制
土地家庭承包经营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在农村基本政策的基石,也是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基础,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必须毫不动摇。

在长期稳定这一基本经营制度条件下,必须切实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应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按“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逐步发展规模经营。

要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作用,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要科学总结农村基层和广大农民创造的新经验,通过深化改革和体制创新逐步破除不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种种障碍,激发农村发展的活力。

党的领导和村民自治相结合,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须长期坚持的农村基层基本政治制度,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治理机制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它客观要求在广大农村,既要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也要注重发挥共产党员和其他先进分子的示范带头作用,还必须确保村民依法自治,让农民群众当家作主,使村民自治机构履行自治事务管理、组织和服务的职能。

此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与不断完善,不仅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也必将使广大农民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权益得到根本保障。

在完善乡村治理机制的实践中,要进一步健全和落实村务公开、民主议事及一事一议制度;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普法教育,提高农民的民主参与能力,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妥善处理农村各种社会矛盾,创建农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海伦市前进乡前胜村探索出了走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之路,他们在当前的大形势下会继续努力,把前胜村建设得更加美好。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
如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