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新生儿的安全管理

合集下载

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工作制度(仅供参考)

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工作制度(仅供参考)

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工作制度1、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工作制度 (2)2、医学伦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3)3、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9)4、危重新生儿救治专家组工作制度 (11)5、危重新生儿管理制度 (12)6、危重新生儿转运制度: (15)7、入院管理制度 (21)8、出院管理制度 (22)9、转科(转出、转入)制度 (23)10、母乳喂养保障制度 (24)11、产、儿科合作制度 (24)12、医疗设备操作、管理制度 (26)13、特殊药品管理制度 (27)14、抗菌药物分级使用管理制度 (28)15、安全管理制度 (31)16、不良预后处置管理制度 (33)17、医疗不良事件防范与处理制度 (34)18、医疗不良事件主动报告制度 (41)19、定期随访制度 (44)20、探视制度 (46)21、出生缺陷报告制度 (46)22、死亡报告卡管理制度 (47)23、死亡新生儿遗体处理制度 (48)24、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 (50)25、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57)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制度1、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工作制度(1)、建立健全危重新生儿救治登记各项管理制度和监测系统;(2)、掌握危重新生儿发病动态和流行趋势;了解危重新生儿相关危险因素在不同人群和地区的分布;实施危重新生儿救治监测报告工作。

(3)、评价危重新生儿预防控制效果,为防控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对辖区内危重新生儿调查和随访调查,负责掌握本单位危重新生儿新发病例信息的收集。

(4)、负责对危重新生儿救治登记处反馈新患者和死亡病人核实,并及时登记上报。

(5)、组织院内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内部考核评估。

(6)、参加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召开的例会和培训,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2、医学伦理委员会工作制度基于生命健康科学和创新的生物技术所取得的快速发展,面对医疗、科学技术、卫生政策迅速发展所带来一系列生命伦理问题,医院伦理委员会在提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和在涉及人体生命的道德与伦理问题的实践中发挥积极重要的作用,加强医学伦理道德建设,促进生命伦理学原则与现代生物医学实践紧密结合,是医院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管理制度

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管理制度

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管理制度【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管理制度】一、概述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是专门为危重、早产、低体重、先天性疾病等新生儿提供综合护理和治疗的医疗部门。

为确保NICU的顺利运行,促进新生儿的健康发展,制定并执行NICU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二、入院管理1. 入院评估:新生儿入院时,需进行全面评估,包括体格检查、病史采集等,以确定入院诊断和治疗计划。

2. 入院准备:在新生儿入住前,必须做好病房准备工作,包括床位消毒、设备检查、备齐相关药品和物品等。

3. 入院登记:对每位新生儿进行详细登记,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入院日期、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

三、护理管理1. 护理计划:根据新生儿的病情和需求制定护理计划,并及时更新。

包括喂养计划、体温监测、监护仪器监测等。

2. 护理记录:每位新生儿的护理过程都要详细记录,包括生命体征、喂养情况、药物使用等。

确保记录准确、完整。

3. 家属教育:与新生儿相关的家属需进行相关教育,包括喂养注意事项、洗护技巧、应急处理等。

四、设备管理1. 设备运行检查:对监护仪、呼吸机等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2. 设备消毒:根据标准操作程序对设备进行规范的消毒和清洁工作,以防止交叉感染。

3. 设备保养:定期进行设备保养、维修和更换,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寿命。

五、感染控制1. 感染预防:严格执行洗手制度,定期进行手部消毒培训和考核。

加强病房内外的环境清洁,定期进行消毒。

2. 感染监测:建立感染监测制度,对新生儿可能存在的感染风险因素进行及时监测和评估。

3. 感染处理:若发生感染疫情,及时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并进行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六、医疗协作1. 团队协作:NICU涉及多学科合作,需要建立和谐、高效的团队合作机制,包括医生、护士、营养师等多方协作。

2. 多学科会诊:对于疑难复杂的病例,及时组织多学科会诊,共同制定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危重症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

危重症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危重症新生儿的生命安全,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执业医师法》、《护士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医院成立危重症新生儿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修订、实施和监督危重症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

2. 产科、新生儿科、护理部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参与危重症新生儿安全管理。

三、危重症新生儿安全管理要求1. 分娩现场配备至少1名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的医护人员,确保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出现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得到救治。

2. 分娩室配备新生儿复苏抢救的设备和药品,确保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3. 产科医护人员定期接受新生儿疾病早期症状的识别能力培训,提高对危重症新生儿的救治水平。

4. 新生儿病房(室)严格按照护理级别落实巡视要求,无陪护病房实行全天巡视。

5. 实行母婴同室,加强母婴同室陪护和探视管理。

住院期间,产妇或家属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抱婴儿离开母婴同室区。

6. 严格执行母乳喂养有关规定,鼓励产妇母乳喂养,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

7. 新生儿住院期间需佩戴身份识别腕带,如有损坏、丢失,应及时补办,并认真核对,确认无误。

8. 新生儿出入病房(室)时,工作人员应当对接送人员和出入时间进行登记,并对接收人身份进行有效识别。

9. 规范新生儿出入院交接流程。

新生儿出入院应当由医护人员对其陪护家属身份进行验证后,由医护人员和家属签字确认,并记录新生儿出入院时间。

10.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降低医院感染发生风险。

11. 制定消防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应急演练。

12. 对于无监护人的新生儿,及时报告公安和民政等部门妥善安置,并记录安置结果。

四、监督与考核1. 医院定期对危重症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对违反本制度的单位和个人,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3. 对在危重症新生儿安全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高危新生管理制度

高危新生管理制度

高危新生管理制度一、引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新生儿的存活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然而,仍然有一部分新生儿出生后存在一定危险性,需要特别关注和管理。

这些新生儿被定义为高危新生儿,需要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来保障他们的健康和生存。

为此,制定高危新生儿管理制度,对于提高我国新生儿的存活率和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危新生儿的定义和分类高危新生儿是指出生后存在一定生命危险或健康问题的婴儿,需要接受特殊管理和护理。

根据其危险程度和疾病特点,高危新生儿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早产儿:出生时孕周不足37周的婴儿,由于生长发育不完全,常常存在各种健康问题和生命危险。

2. 低出生体重儿:出生时体重低于2500克的婴儿,由于体重不足,大多有生长迟缓和发育不良的问题。

3. 先天性畸形儿:出生时存在器官发育异常或结构异常的婴儿,需要接受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4. 母婴传染:由于母亲孕期感染某些疾病如艾滋病、梅毒等,导致婴儿出生后有生命危险。

5. 出生窒息:出生时窒息或呼吸困难的婴儿,需要紧急处理和抢救。

6. 遗传性疾病:由于遗传性疾病导致的婴儿健康问题,需要进行基因检测和遗传咨询。

以上是高危新生儿的主要分类,每种类型都需要针对性的管理和护理措施,以保障他们的健康和生存。

三、高危新生儿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求为了有效管理高危新生儿,提高其存活率和生活质量,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具体内容和要求如下:1. 早产儿管理:早产儿出生后,需要立即进行评估和分类,确定其生命危险程度。

对于生命威胁较高的早产儿,需要送往重症监护室进行监测和护理;对于较为稳定的早产儿,可以进行常规的新生儿照顾。

同时,要定期进行生长发育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健康问题。

2. 低出生体重儿管理:低出生体重儿需要密切监测体重增长和健康状况,定期进行生长发育评估。

对于存在喂养问题的低出生体重儿,要及时进行专业的喂养指导。

同时,要加强预防感染和保持环境的清洁,保障婴儿的健康。

新生儿抢救规章制度

新生儿抢救规章制度

新生儿抢救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新生儿抢救工作,提高抢救效率,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的新生儿抢救工作,包括新生儿疾病的抢救和处理。

第三条新生儿抢救应该遵循科学、规范、及时、有效的原则,保障新生儿生命安全。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并不断完善新生儿抢救规章制度,确保抢救工作的正常进行。

第二章新生儿抢救组织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当设立专门的新生儿抢救组织,配备专业的抢救人员,确保抢救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第六条新生儿抢救组织应当制定详细的抢救流程和操作规范,定期进行抢救演练,提高抢救技能。

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当配备充足的抢救设备和药品,确保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第三章新生儿抢救流程第八条一旦发现新生儿出现危急情况,应立即启动抢救程序,迅速组织抢救人员前往现场。

第九条抢救人员应当对新生儿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确定病情的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的抢救方案。

第十条在抢救过程中,抢救人员应当密切观察新生儿的反应情况,根据需要及时调整抢救措施。

第十一条抢救完毕后,抢救人员应当及时做好抢救记录,总结抢救经验,为今后的抢救工作提供参考。

第四章抢救设备和药品管理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的抢救设备和药品管理制度,定期检查抢救设备的完好性和运行情况。

第十三条抢救设备和药品应当存放在专用的抢救箱中,并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确保抢救工作的安全进行。

第十四条抢救设备和药品的使用不得私自更换或者擅自使用,应按规定的程序进行,确保抢救效果。

第五章抢救人员培训第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定期组织新生儿抢救培训,提高抢救人员的技能水平和抢救效率。

第十六条抢救人员应当参加定期的抢救培训,加强对新生儿抢救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掌握。

第六章抢救效果评估第十七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的抢救效果评估制度,定期对抢救工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

第十八条抢救效果评估应当客观公正,依据抢救记录和抢救结果进行,有利于提高抢救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危重新生儿抢救工作制度

危重新生儿抢救工作制度

危重新生儿抢救工作制度一、目的为及时有效抢救危重新生儿,提高抢救成功率,制定本制度。

二、抢救组织1. 抢救工作由新生儿科负责,新生儿科主任为抢救组长,负责组织、指挥抢救工作。

2. 抢救组成员包括新生儿科医护人员、麻醉师、手术室护士等。

三、抢救流程1. 接诊医生发现新生儿病情危重时,应立即报告抢救组长,启动抢救程序。

2. 抢救组长组织抢救组成员进行抢救,必要时通知其他相关科室协助。

3. 抢救过程中,医生应立即进行病情评估,制定抢救方案,执行抢救措施。

4. 护士应立即准备抢救物品和药品,确保抢救用品齐全、功能完好。

5. 抢救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配合,严格执行抢救方案,积极实施抢救措施。

6. 抢救结束后,医生应尽快书写抢救记录,护士应及时填写抢救护理记录。

四、抢救物品和药品管理1. 抢救物品和药品应定点放置,标识清楚,易于取用。

2. 抢救物品和药品应由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功能完好。

3. 抢救物品和药品不得随意搬动、借用,不得私自离开抢救室。

4. 抢救物品和药品的补充和更换应及时进行,确保抢救时使用。

五、抢救培训和演练1. 定期组织新生儿科医护人员进行抢救知识培训,提高抢救意识和技能。

2. 定期进行抢救演练,检验抢救流程和抢救团队的配合程度。

3. 抢救演练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完善抢救流程和措施。

六、抢救质量控制1. 定期对抢救工作进行质量评估,分析抢救成功率和存在的问题。

2. 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提高抢救质量。

3. 加强抢救过程中的医疗安全监管,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

七、抢救记录和统计1. 抢救过程中,医生和护士应认真记录抢救过程,包括病情变化、抢救措施、用药情况等。

2. 抢救结束后,及时统计抢救数据,包括抢救次数、成功率、死亡人数等。

3. 定期对抢救数据进行分析,为改进抢救工作提供依据。

八、抢救奖励和惩罚1. 对在抢救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团队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在抢救工作中出现失误或违反抢救流程的个人进行严肃处理,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停职等处罚。

NICU病房安全管理制度

NICU病房安全管理制度

NICU病房安全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是医院内负责接收和治疗危重病情的新生儿的专门病房。

由于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和免疫系统的不完善,NICU病房需要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来保障新生儿的安全和健康。

二、目的本文旨在制定一套完善的NICU病房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新生儿在病房内得到最佳的安全保障,防止潜在的危(wei)险和事故发生。

三、管理责任1. 病房主任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NICU病房安全管理制度。

2. 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病房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新生儿的安全。

四、病房进出管理1. 病房出入口设有门禁系统,惟独经过授权的人员才干进入病房。

2. 所有进入病房的人员必须佩戴有效的身份证明,并在进入病房前进行登记。

3. 病房出入口设有视频监控系统,以便监控病房内的活动。

五、病房内安全措施1. 病房内设有消防器材,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2. 病房内应保持整洁,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

3. 病房内的电器设备必须符合安全标准,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

4. 病房内的药品和医疗器械必须按照规定的方法和储存条件进行存放,避免交叉感染和药品混淆。

5. 病房内的床位应合理布局,保证新生儿之间的安全距离,避免交叉感染。

六、新生儿护理安全1. 新生儿护理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和资格认证,具备专业的护理技能。

2. 新生儿护理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确保自身不携带传染病。

3. 新生儿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守洗手和消毒规程,并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

4. 新生儿护理人员应定期接受培训,更新护理知识和技能。

七、医疗事故应急处理1. 病房内设有应急处理措施和设备,以应对突发医疗事故。

2. 病房内的医护人员应定期进行应急演练,熟悉应急处理流程。

3. 病房内的医护人员应及时报告和记录医疗事故,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和报告。

八、病房安全培训1. 病房主任应定期组织病房内的医护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 安全培训内容包括病房安全管理制度、医疗事故应急处理、病房内设备和器械的使用等。

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管理制度及流程

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管理制度及流程

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管理制度及流程一、目的为了提高危重新生儿的救治水平,确保新生儿的生命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制定本制度及流程。

二、组织架构1. 成立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管理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

2. 设立救治中心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实施和协调。

三、管理制度1. 救治中心工作制度(1)救治中心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随时应对紧急情况。

(2)救治中心工作人员应当具备专业的医疗技能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3)救治中心应当配备完善的医疗设备和药品,确保救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4)救治中心应当建立健全病历管理制度,确保病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 救治中心工作流程(1)接诊:新生儿出现危重症状时,立即进行接诊,并做好相关记录。

(2)评估:对新生儿的病情进行快速评估,确定救治措施。

(3)救治:根据新生儿的病情,进行紧急救治,包括药物治疗、器械支持等。

(4)转运:根据新生儿的病情和距离,决定是否需要转运至其他医疗机构。

(5) follow-up:对新生儿进行后续的跟踪和随访,确保病情稳定。

四、救治中心工作流程详细说明1. 接诊(1)新生儿出现危重症状时,立即进行接诊,并做好相关记录。

(2)接诊医生应当立即对新生儿的病情进行快速评估,确定救治措施。

2. 评估(1)医生应当根据新生儿的病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等。

(2)医生应当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救治措施,并做好相关记录。

3. 救治(1)医生应当根据新生儿的病情,进行紧急救治,包括药物治疗、器械支持等。

(2)救治过程中,医生应当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病情变化,并做好相关记录。

4. 转运(1)根据新生儿的病情和距离,决定是否需要转运至其他医疗机构。

(2)如需转运,应当立即联系转运车辆,并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5. follow-up(1)对新生儿进行后续的跟踪和随访,确保病情稳定。

(2)如有需要,及时联系其他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的救治。

五、培训和演练1. 救治中心工作人员应当定期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救治水平。

危重新生儿的安全管理

危重新生儿的安全管理
病室空气要清新,每月做空气培养
Page ▪ 9
医院感染管理
工作人员上班时要穿统一服装,进行各项操作时一 律要求洗手、带口罩帽子,必要时戴护目镜、手套。 未穿规定工作服或入室衣者不能随意在病房走动
接触患者皮肤、黏膜的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一 人一用一消毒
患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一人一用一消毒
Page ▪ 10
医院感染管理
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 规定,不得重复使用
病室每日清洁擦地不少于2次
Page ▪ 11
医护人员在实施诊疗和护理操作时,严格执行手 卫生规范,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实施标准预 防
医院感染管理
发现特殊感染或传染病患者,要按传染病的有关规定实 施单向隔离、专人护理,并采取相应消毒措施,同类病 人可相对集中,所用的物品必须专人专用专消毒
患儿置于暖箱、蓝光箱、辐射台后,放 置合适体位,同时常规每小时巡视观察 患儿、暖箱温湿度、探头位置
Page ▪ 15
仪器设备的安全管理
每班记录实际的箱温,并做好 交接班
辐射台探头固定牢固,谨防脱 落,避免温度无限制加热,每 班更换探头部位
未使用的暖箱、蓝光箱、辐射台应每周维 护,保证其备用状态,并记录
仪器设备的安全管理
暖箱、蓝光箱、辐射台应由注 册护士或注册护士的监督下使 用,使用各项仪器前应了解暖 箱的作用、适应症和注意事项
使用前暖箱、蓝光箱、辐射台 应做好准备,包括按需加无菌 蒸馏水,检测各项显示指标、 选择暖箱模式或预热
使用中的暖箱、蓝光箱、辐射台应每天 检测蒸馏水是否足够,及时添加,每天 用清水擦拭,每周更换,并终末消毒
胎龄小于30周、生后48h内,或胎龄小于28周、出生体 重小于1500g的所有新生儿

危重新生儿抢救工作制度

危重新生儿抢救工作制度

危重新生儿抢救工作制度一、、孕产妇急危重症管理、监护制度1、凡遇急危重症病人,产科抢救小组成员,主管医生、主治医生,必须立即到达现场,由科主任统一指挥组织进行紧张有序的抢救。

并报告急救中心急救小组组长。

2、护士长带领有关护士,密切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准备好一切抢救药品及器械。

3、由一名护士专人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各种监护数据变化,准确记录,随时向有关医生报告,及时处理。

4、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负责详细随时记录病情变化,开出医嘱及有关项目检查。

5、严格执行医嘱,精心做好各项护理,防止交叉感染。

6、保持抢救室安静、整洁。

7、医生、护士认真做好交接班,除交接班记录外,还须做好床前交班。

二、孕产妇转运急救制度1、具备各种难产诊疗技术、产科及新生儿危重症的抢救、麻醉等技术和相应设备以及急救药品,而且急救物品随时处于功能状态。

2、向全社会公布急救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制,免费接诊孕产妇。

接电话后5分钟内出车,危重孕产妇到达医院后5分钟内处置。

3、在偏远地区或交通不便的地区,应动员社区力量来解决转诊所需要的交通工具和人力,必要时一面用人力转运产妇,同时由医院派出救护车,两种方法相结合,尽量缩短转运时间。

4、转诊、接诊的医务人员在转运途中进行院前急救。

并根据病情需要,保持与医院联系,以便更好地做好抢救准备工作。

3、转诊过程的要求:医院如遇有特别危重或合并严重并发症的孕产妇,本院在技术或设备上确有困难的应及时上转。

对下级医院转入的病人必须认真接待,并将诊断、治疗、处理结局等信息及时反馈。

三、高危妊娠管理制度1、医生在孕早期建卡时,应详细询问病史及分娩史,认真检查,及时发现高危因素。

按高危评分标准对孕妇定期进行高危因素筛查,做好评分登记及高危标记,并进行高危妊娠的专册记录,实行专案管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严密追综随访。

2、严格执行高危门诊诊疗常规,对疑难危重病人处理有困难时,应及时主动请上级医师会诊。

3、对基层转入的高危孕妇必须进行登记,反馈病情;高危转归后,仍回原单位进行交流管理。

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管理制度

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管理制度

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是专门为病情危重的新生儿提供高度护理和监护的医疗部门。

在这个特殊的医疗环境中,为了确保新生儿得到最佳的医疗护理,制定一套完善的NICU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NICU管理制度的相关要点。

二、入院流程1. 操作规范a. 新生儿入院前,必须进行全面的评估和筛查,以确定是否适合进入NICU接受治疗。

b. 接收新生儿的医生和护士应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入院操作,包括身份核对、病历登记等。

c. 入院时应向家长详细介绍NICU的规章制度,包括探视时间、探视要求等,确保其了解和遵守。

2. 家属陪护管理a. 家属陪护需提前申请,并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式进行探视。

b. 家属应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不得干预医疗操作或私自调整治疗方案。

c. 家属在陪护期间需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遵守感染预防措施。

三、医护人员管理1. 岗前培训a. 所有进入NICU的医护人员必须接受系统的岗前培训,包括熟悉NICU设施、了解常见病情和护理技术等。

b. 培训内容应包含新生儿护理技能、应对急救情况的应急处理等,以确保医护人员具备应对各类状况的能力。

2. 岗位职责a. NICU应设立专职医生和护士,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和权限,确保医疗工作有序进行。

b. 医生应及时记录新生儿的病情变化、治疗方案和用药情况,并与护士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c. 护士应认真执行医生的医嘱,准确记录每位新生儿的体征数据和护理措施,定期汇报给医生。

四、感染控制管理1. 消毒灭菌a. NICU内所有的医疗设备和用品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消毒灭菌程序进行清洗和消毒。

b. 医护人员在接触新生儿前后必须进行手卫生,使用洗手液或消毒液进行彻底的手部清洁。

2. 隔离措施a. 对于存在传染病风险的新生儿,应立即进行隔离,确保其他健康新生儿的安全。

b. 隔离病房内应有专人负责,同时监测隔离新生儿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范本一、引言本制度旨在加强对新生儿的安全管理,保障新生儿的生命和健康。

为此,针对新生儿的特殊需求和脆弱性,我们建立了一套全面的安全管理制度,以确保新生儿在我们的照顾下能够得到最佳的保护和关怀。

二、新生儿安全管理责任分工1. 医疗团队的职责:a. 医生:负责对新生儿进行全面的医疗评估、监测和治疗,并制定个性化的医疗计划。

b. 护士:负责对新生儿的日常护理、监测和记录,并随时做好新生儿的急救准备。

c. 药师:负责合理配药,并且监督药物的使用和存储。

2. 家属的职责:a. 家属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积极参与新生儿的护理,并能够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支持。

三、新生儿安全管理原则1. 安全优先:确保新生儿的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原则,从而避免任何可能对新生儿健康造成损害的行为。

2. 预防为主:加强新生儿疾病的预防工作,通过接种疫苗、定期体检等手段,尽早发现和预防潜在的健康风险。

3. 个性化护理:根据新生儿的身体状况和发展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确保给予恰当的护理措施。

四、新生儿安全管理措施1. 人员培训:医务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岗位培训,了解并熟悉新生儿的生理、心理特点,熟练掌握新生儿的急救技术。

2. 环境安全:保持新生儿活动区域的温度适宜,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防止感染和交叉感染的发生。

3. 饮食安全:确保新生儿饮食的安全和营养均衡,避免给予不适宜的食物或饮料。

4. 安全设施:提供符合新生儿需求的床位、床上用品和温度调控设施,并保持其清洁卫生。

五、新生儿安全事件处理1. 新生儿意外伤害的处理:如意外摔伤、烫伤等,医护人员应立即进行急救处理,并及时汇报上级。

2. 感染事故的处理:如新生儿感染疾病,应及时隔离患儿,进行专业的治疗,并进行感染源头的调查和处理。

六、新生儿安全管理评估与监督1. 随访评估:对新生儿的健康状况进行定期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并报告有关部门。

2. 监督检查:定期开展新生儿安全管理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追溯原因,做好事故预防和控制工作。

nicu相关的护理规章制度

nicu相关的护理规章制度

nicu相关的护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护理工作,保障患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新生儿指出生28天内的婴儿。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指专门用于收治重症新生儿的医疗机构。

第三条NICU护理工作应遵循“患者至上,医护合作,诚信守法,精心细致”的原则。

第四条NICU护理工作应遵循“病情观察、护理干预、效果评估、信息记录”的工作程序。

第五条护士在NICU工作需持有相关资格证书,定期参加相关培训和考核,不得擅自进行医疗操作。

第六条护士在工作中应做到尊重患儿的个人隐私和尊严,保护患儿的隐私和安全。

第七条护士在工作中应遵守患儿信息的保密原则,不得泄露患儿的隐私信息。

第八条护士应具备临床护理技能,熟练掌握NICU护理操作规范和流程,确保患儿的安全和健康。

第九条护士应积极配合医生开展治疗工作,及时报告患儿病情变化和异常情况。

第十条护士应自觉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服从领导安排,保持团队合作精神。

第二章护理工作流程第十一条患儿入院后,护士应根据医嘱及时进行身体检查、病情观察,并录入电子病历。

第十二条护士应根据患儿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

第十三条护士应落实静脉输液、监测体温、呼吸频率、心率、血压等护理措施,及时记录护理观察指标。

第十四条护士应定期更换患儿的衣物,保持环境整洁,确保患儿的卫生与健康。

第十五条护士应定期进行护理操作、设备和仪器的巡视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第十六条护士应定期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儿的生活习惯和情况,提供必要的护理建议和指导。

第十七条护士应参加科室和医院组织的培训和考核,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护理质量。

第三章护理注意事项第十八条护士应密切关注患儿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予以处理。

第十九条护士应重点关注早产儿、低体重儿、出生缺陷等高危患儿,制定特殊护理方案。

第二十条护士应配合医生进行呼吸道护理、皮肤护理、营养支持等护理措施,提高患儿的生存率和健康质量。

危重新生儿救治管理工作制度

危重新生儿救治管理工作制度

目录一、各级各类人员职责 (3)(1)、新生儿科主任职责: (4)(2)、新生儿科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职责 (5)(3)、新生儿科主治医师职责: (6)(4)、新生儿科住院医师职责 (7)二、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制度 (8)2、危重新生儿转运制度: (8)3、入院管理制度 (15)4、出院管理制度 (16)5、转科(转出、转入)制度 (17)6、母乳喂养保障制度 (18)7、产、儿科合作制度 (19)8、医疗设备操作、管理制度 (20)9、特殊药品管理制度 (21)10、抗菌药物分级使用管理制度 (22)11、安全管理制度 (26)12、不良预后处置管理制度 (29)13、医疗不良事件防范与处理制度 (30)14、医疗不良事件主动报告制度 (38)15、定期随访制度 (42)16、探视制度 (44)17、出生缺陷报告制度 (44)18、死亡报告卡管理制度 (45)19、死亡新生儿遗体处理制度 (46)2、医学伦理评审制度 (48)三、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55)(一)、患儿发生呛奶等窒息时的应急预案 (55)(二)、患儿发生坠床的应急预案 (57)(三)、患儿突发性猝死应急预案 (60)(四)、新生儿休克应急预案 (62)(五)、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应急管理预案 (64)(六)、输液反应应急预案 (66)(七)、医疗不良事件应急预案 (68)(八)、医疗纠纷应急处置预案 (72)(九)、职业暴露应急预案 (81)(十)、医院发生火灾应急预案: (89)(十一)、停水应急预案 (97)(十二)、停电应急预案 (102)一、各级各类人员职责(1)、新生儿科主任职责:1)、在院长及各有关职能部门领导下,全面负责本科的医疗、教学、科研、护理、预防、保健、宣传、人才培养及行政管理工作。

为本科各项管理工作的第一负责任人。

2)、根据医院工作要点,拟定本科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3)、对本科职工进行医德教育,教育职工遵守安全操作程序,严格无菌操作;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疗质量,严防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

危重新生儿救治人员管理制度

危重新生儿救治人员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提高危重新生儿救治水平,确保救治质量,保障新生儿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参与危重新生儿救治的医护人员。

二、人员配置与职责1. 人员配置(1)成立危重新生儿救治小组,由新生儿科主任担任组长,儿科、麻醉科、护理部等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

(2)救治小组下设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负责危重新生儿的救治工作。

2. 职责(1)救治小组负责制定救治方案,组织协调救治工作,对救治过程进行监督。

(2)新生儿科主任负责救治小组的日常工作,负责制定和修订救治制度、流程及规范。

(3)儿科、麻醉科、护理部等相关科室负责人负责本科室在危重新生儿救治工作中的具体实施。

(4)新生儿科医护人员负责危重新生儿的救治、护理、监测及病情报告。

三、救治流程1. 早期识别(1)医护人员应具备危重新生儿的早期识别能力,对疑似病例及时报告救治小组。

(2)救治小组对疑似危重新生儿进行初步评估,确定救治级别。

2. 抢救与治疗(1)医护人员应根据救治级别,立即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

(2)救治小组对危重新生儿进行综合评估,制定个体化救治方案。

(3)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治疗方案,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3. 转诊与随访(1)对需要转诊的危重新生儿,医护人员应及时与上级医院联系,确保安全转运。

(2)救治小组对转诊后的危重新生儿进行随访,了解病情及救治效果。

四、培训与考核1. 定期组织危重新生儿救治相关培训,提高医护人员救治水平。

2. 对医护人员进行考核,确保其具备相应的救治能力。

3. 对考核不合格的医护人员,进行补考或培训,直至合格。

五、质量与安全管理1. 严格执行医疗质量管理规范,确保救治质量。

2. 加强医护人员职业操守教育,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3. 定期对救治工作进行评估,持续改进救治工作。

六、附则1. 本制度由新生儿科主任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过以上制度,旨在规范危重新生儿救治流程,提高救治质量,确保新生儿生命安全。

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安全管理制度

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认真学习《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及实施办法》,认真履行《执业医师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五项义务。

(2)、严格遵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章规定的医疗事故预防与处置的各项规定,严格做到本章所规定的一个必须,一个严禁和二十三个应当履行的职责。

(3)、牢固树立“医疗安全第一”的观念,坚持医疗管理中安全有效的原则,杜绝事故,减少差错和缺陷。

(4)、努力提高医疗安全意识,强化观念。

严格执行卫生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基本医疗制度、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

落实医疗安全责任目标。

(5)、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会诊转诊制、危重病人抢救制、值班、交接班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术前谈话制度、手术分级和手术审批制度,重大手术、疑难、死亡病例讨论等医疗制度。

(6)、严格执行病历书写规范,及时、真实、完整、正确书写病历。

严格执行知情同意的原则,切实履行告知义务,健全和执行患方签字制度,尊重患者或家属的知情权、选择权、决定权。

(7)、科主任、主任(副主任)医师定期门诊,主治、高年资医师门诊把关。

科室要制定相应的安全医疗防范措施,强调岗位责任制,人人在岗在位,随叫随到。

(8)、急诊科按各科抢救常规进行抢救,抢救常规图表上墙。

做好急诊登记,保管好留观病历。

(9)、护理部、药房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严防发错药、配错药、用错药、打错针、搞错剂量、贴错标签、写错用法,不发配伍禁忌或不符合规定、皮试阳性或需做皮试而未经皮试的药物。

发现错误的处方或医嘱要退回,由医师更正后方能发药。

(10)、保障抢救药品供应。

急救器材、药品定量、定位、定人管理,使之处于应急状态。

(11)、麻醉、剧毒、贵重药品按规定保管。

(12)、严格执行院感的有关规定。

(13)、严格执行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血液入库、发血、输血等相关规定,避免和减少医源性的事故发生。

(14)、医技科室必须做好室内、室间质控。

加强与临床联系,避免因缺乏沟通而造成纠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 创 置 管 监 测
Page 40
临床观察
有无窒息、复苏等病史,哭声,意识状态,反应,有无抽 搐等。检查肌张力(神经系统异常评估的核心)
Page 21
危重新生儿监护要点
合理喂养: 尽早开奶,喂奶量根据患儿耐受力,以不发生胃 潴留及呕吐为原则,吮吸能力差或吞咽不协调者,可 给予鼻饲管喂养,能量不足者以静脉营养补充 密切观察病情: 危重患儿病情变化快,常出现呼吸暂停等生命体 征改变,除用监护仪监测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 体征外,还应注意观察患儿的进食情况、精神反应、 哭声、面色、皮肤颜色、肢体末梢温度等情况
Page 34
新生儿用氧安全
六、新生儿氧疗的护理
1.严格掌握氧疗指征 临床上有呼吸窘迫的表现,在吸入空气时,动脉氧 分压<50mmHg或经皮氧饱和度<85%者,应给予吸 氧 治疗目标是:维持PaO2 50~80mmHg,或经皮氧饱 和度90~95%
Page 35
新生儿用氧安全
2.氧疗时密切监测FiO2、PaO2、 血气值等
暖箱、蓝光箱、辐射台出现故障,及时报 告护士长或相关人员,及时让设备科的人 员修理
Page 16
新生儿外出检查、转科、出院的安全管理
对外出检查、转科、出院的患儿,应有两名护士双人核对患儿手 腕带和床头卡,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至少两种身 份信息)
患儿需要外出检查时,责任护士应明确患儿检查的项目及时间, 根据医嘱使用患儿检查所需药物,与检查护送人员核对,检查完 毕回室后再次双人核对,无误后,将患儿放至其床位上
病室空气要清新,每月做空气培养
Page 9
医院感染管理
工作人员上班时要穿统一服装,进行各项操作时一 律要求洗手、带口罩帽子,必要时戴护目镜、手套。 未穿规定工作服或入室衣者不能随意在病房走动
接触患者皮肤、黏膜的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一 人一用一消毒
患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一人一用一消毒
Page 10
心 肺 和 氧 和 状 态 监 测 方 法
Page 28
经皮氧分压(TcPO2) 凡吸氧的新生儿必 须监测SPO2(特 别是早产儿)水平 控制在85%-93%, 以减少早产儿 ROP(早产儿视网 膜病)BPD(支气管 肺发育不良)的发 生
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cPCO2)
经皮脉氧饱和度(SPO2)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tPCO2)
新生儿用氧安全
一、氧的重要性
• 氧是维持生命所必须,体内储备量很有限,组织细 胞依赖循环系统继续不断地供氧才能维持有氧代谢 • 据研究,呼吸停止45秒左右,动脉血氧分压便低 于正常水平,延长至4-5min以上,机体就会因缺 氧而死亡
Page 29
新生儿用氧安全
5.及时进行眼底筛查
Page 38
临床观察
有无发绀、皮肤花纹或发灰,四肢末梢冰凉、意识 障碍、水肿、尿量、心率等 对所有高危新生儿都要24小时实时心电监护,监测 心率、心律。
Page 39
血压监测
无 创 血 压 监 测
最常用
仅用于循环衰竭、明显水 肿、严重低体温、外科手 术后、以及无创监测不理 想等
Page 14
防窒息:
发现患儿窒息, 立即将患儿置 于侧卧位,头 偏向一侧,保 持呼吸通畅
防丢失:
任何人不得将 新生儿抱离本 病室,认真执 行查对制度
防烫伤:
未破损 立 即用冷水冲洗 已破损 禁 用冷水冲洗, 以防感染
防液体外渗:
一旦发生外渗, 立即停止原部 位输液,抬高 患肢,给予相 应处理,严密 观察
1.体温的监护
测量的方法和部位有:肛温、腋温、颌下温、腹股沟温度、耳温、 皮温监测等。 最好将腋温或颌下温控制在36.5~37.5℃之间。
Page 24
2.血糖监测
正常值为全血血糖2.2mmol/L-7mmol/L.积极的新生儿低血糖的处 理阈值范围可在2.6mmol/L,治疗目标值应设为血糖大于等于 2.8mmol/L.
仪器设备的安全管理
暖箱、蓝光箱、辐射台应由注 册护士或注册护士的监督下使 用,使用各项仪器前应了解暖 箱的作用、适应症和注意事项
使用前暖箱、蓝光箱、辐射台 应做好准备,包括按需加无菌 蒸馏水,检测各项显示指标、 选择暖箱模式或预热
使用中的暖箱、蓝光箱、辐射台应每天 检测蒸馏水是否足够,及时添加,每天 用清水擦拭,每周更换,并终末消毒
Page 2
危重新生儿的 安全管理
Page 3
人员的安全管理
• • • • 实行科主任、护士长责任制 根据床位配备充足的医护人员,并且定期培训 根据实际需要配备其他的辅助人员 医师和床位的比例不低于0.3:1,并经过新生儿专业 培训,有一年以上儿科工作的经验,具备独立处置常 见新生儿疾病的基本能力,熟悉掌握新生儿窒息复苏 等基本技能 • 护士与床位的比例不低于0.6:1,护士要相对固定, 并经新生儿专业培训合格,掌握新生儿常见疾病的护 理技能,熟悉新生儿急救操作技术
每日各项操作先由早产儿开始,隔离患儿最后接受治疗, 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操作时应戴手 套,操作结束后应立即脱掉手套并洗手
病室的医疗废弃物管理应当按照《医疗废弃物管 理条例》及有关规定进行分类处理
Page 12
新生儿监护室的感染管理
减少家属探 视次数
医护人员入 室需换鞋和 衣服,并戴 口罩帽子, 严格执行无 菌操作
新生儿用氧安全
四、氧疗的目的
• 纠正缺氧 • 使血氧饱和度分压维持在50-80mmHg,或经皮氧 饱和度90~95% • 满足机体细胞对氧的需求,防止缺氧对组织器官的 损害,在原发疾病和呼吸功能恢复之前帮助患儿度 过危机
Page 33
新生儿用氧安全
五、新生儿氧疗合并症
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出生时各 器官功能发育尚未成熟,氧疗是其常用的治疗方法, 但长时间吸入高浓度氧易导致新生儿肺损伤、神经系 统损伤、组织细胞损伤及早产儿视网膜病的发生。 • 氧中毒 • 呼吸道感染 • 气道黏膜损伤 • 循环障碍 • 通气过度
Page 5
呵护生命 关爱生命
Page 6
Page 7
7
Page 8
8
医院感染管理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建立并落实医院感染预防与 控制的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并按照医院感 染控制原则设置工作流程降低医院感染危险
通过有效的空气质量、环境清洁管理、医疗设备 和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等措施,减少发生感染的 危险
除低流量鼻导管给氧外,其他氧疗方式均需使用氧 浓度测定仪进行监测,4-6h监测一次血气
Page 36
新生儿用氧安全
3.严格控制氧压和治疗时间
早产儿宜采用 间断吸氧法
尽量采用较低 压力
严格控制氧气 的浓度
严密观察病情, 及时发现氧中 毒表现
Page 37
新生儿用氧安全
4.氧疗知情同意告知
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用氧,一定要告知家 长早产儿血管不成熟的特点、早产儿用氧的必要性和 危害性
危重新生儿的安全管理
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
主要内容
安全管理
人员安全管理
危重新生儿的概述
急危重症护理学的概述 危重新生儿的监护意义 危重新生儿的监护对象 危重新生儿的监护要点
科室安全管理
医院感染管理
护理安全管理
设备仪器安全管理 外出检查、转科、出院 安全管理
Page 25
3.体液、生化及血气监测
监测电解质和血气分析可早期发现病情变化。——根据病情需要 决定每天监测血生化和血气的次数。 对危重新生儿需每天监测尿量、体重,记录24小时出入量。
Page 26
临床观察
呼吸困难、呻吟、呼吸暂停及发绀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常 见表现
Page 27
心肺和氧和状态监护
接触患儿前 后用流水洗 手或用快速 手消液擦拭
暖箱每天用清 水擦拭,每周 更换,出院做 好终末消毒处 理,暖箱内湿 化水使用无菌 蒸馏水,每天 更换
长期住院患 儿保护好静 脉,降低穿 刺频率,可 选择PICC置 管
Page 13
危重新生儿护理安全管理
防坠床:
发生坠床,立 即到患儿旁边, 评估患者意识 等,协助医生 对患儿进行处 理
患儿出院时,责任护士接到出院医嘱后,与另一护士双人核对患 儿身份,抱给家长时,做开放式提问,让家长出示身份证明,与 家长核对无误后交给家长
Page 17
急危重症护理学的概述
是以挽救病人生命、提高抢救 成功率、促进病人康复、减少伤残率、 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以现代医学科 学、护理学专业理论为基础,研究危 急重症病人抢救、护理和科学管理的 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 • •
Page 31
新生儿用氧安全
2.呼吸窘迫:(失代偿阶段) • 呼吸困难:呼吸>60次/分,伴有明显的三凹征和呼 气呻吟,危重病例反而减慢(<30次/分) • 青紫 • 神志改变:精神萎靡,反应差,肌张力低下 • 循环改变:肢端凉,皮肤毛细血管在充盈时间延长, 心率<100次/分
Page 32
大手术后,尤其是术后24h内的患儿 严重器官功能衰竭及需要全肠外营养、换血者
Page 0
危重新生儿监护要点
环境温湿度适宜,减少光线、噪音、疼痛的刺激, 营造一个安静、安全的环境是一切护理的基础 维持体温稳定:根据患儿的体重、病情、成熟度给予 保暖措施,对于危重患儿,可将患儿置于远红外保暖 床上,病情稳定后置暖箱维持患儿体温36.5~37.5 维持有效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早产儿仰卧位时 在肩下放置一小软枕或俯卧位;发绀时给予氧疗; 呼吸暂停者给予刺激 院内感染的预防:手卫生、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机械通气患儿的护理: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呼吸通 畅,及时发现和纠正呼吸障碍,按步骤有序撤机, 撤机后处理与监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