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常用的溶剂汇总

合集下载

液体制剂常用溶剂和附加剂

液体制剂常用溶剂和附加剂

液体制剂常用溶剂和附加剂(熟悉)I常用溶剂:溶剂按介电常数大小分为极性溶剂、半极性溶剂和非极性溶剂。

1极性溶剂:①水是最常用溶剂,能与乙醇、甘油、丙二醇等溶剂任意比例混合,能溶解大多数的无机盐类和极性大的有机药物,能溶解药材中的生物碱盐类、苷类、糖类、树胶、粘液质、鞣质、蛋白质、酸类及色素等。

配制水性液体制剂应使用蒸馏水或精制水。

②甘油有甜味,毒性小,能与水、乙醇、丙二醇等任意比例混合,可以内服,也可外用,30%以上有防腐作用。

③二甲基亚砜(DMSO):具大蒜嗅味,有较强的吸湿性,能与水、乙醇、甘油、丙二醇等溶剂任意比例混合。

透皮吸收促进剂。

2半极性溶剂:(1)乙醇:可以与水、甘油、丙二醇等溶剂任意比例混合,能溶解大部分有机药物和药材中的有效成分。

20%以上的乙醇即有防腐作用。

(2)丙二醇:药用品一般为1,2-丙二醇。

可作为内服及肌肉注射液溶剂。

(3)聚乙二醇(PEG):聚乙二醇分子量在1000以下为液体,超过1000为半固体或固体。

3非极性溶剂:(1)脂肪油:如麻油、豆油、花生油、橄榄油、棉籽油等植物油。

(2) 液体石蜡:本品在肠道中不分解也不吸收,能使粪便变软,有润肠通便作用。

(3) 醋酸乙酯:本品能溶解挥发油、甾体药物及其它油溶性药物。

常作为搽剂的溶剂。

II常用附加剂:增溶剂、助溶剂、潜溶剂和防腐剂。

1增溶剂增溶是指某些难溶性药物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在溶剂中增加溶解度并形成溶液的过程。

增溶剂的最适HLB值为15~18。

2助溶剂指难溶性药物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在溶剂中形成可溶性分子间的络合物、复盐或缔合物等,以增加药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

这第三种物质称为助溶剂。

如碘在水中溶解度为1:2950,如加入适量碘化钾,能配成含碘5%的水溶液。

碘化钾为助溶剂。

3潜溶剂为了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常使用混合溶剂。

在混合溶剂中各溶剂达到某一比例时,药物的溶解度出现极大值,这种现象称潜溶,这种溶剂称潜溶剂。

与水形成潜溶剂的有:乙醇、丙二醇、甘油、聚乙二醇等。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册1.3《水是常用的溶剂》知识总结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册1.3《水是常用的溶剂》知识总结

水是常用的溶剂1〕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它能溶解各种固态的、液态的和气态的物质。

天然水是溶液,是混合物。

2〕纯洁物与混合物的区别:纯洁物只有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易错题:蒸馏水是纯洁物,冰水混合物是纯洁物,干净的空气是混合物〕3)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

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即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

溶液的根本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

〔常见考题分析〕拓展: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的混合物叫悬浊液;液体小液滴悬浮在另一种液体里的混合物叫乳浊液。

这两类液体统称为浊液,久置后一般会出现分层现象。

例举你知道的悬浊液和乳浊液。

泥水、血液、豆浆〔悬浊液〕牛奶、浊液和溶液最主要的区别是悬浊液中物质颗粒大。

分散不均匀,久置后要分层;溶液中分散的颗粒较小,分散均匀,久置后要分层。

常见的溶剂除了水之外,还有酒精、汽油等。

油脂在水中不易溶解,在汽油中易溶解;碘在水中不易溶解,在酒精中易溶解。

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里的溶解能力不同,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能力不同。

4〕溶质和溶剂是相对而言的,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通常把量多的一种叫做溶质,当溶液中有水时,习惯上把水看作溶剂。

通常不指名溶剂的溶液,一般指的是水溶液。

5〕把10克蔗糖放入80克水中,过一会儿蔗糖不见了,蔗糖分子均匀地分散到水分子中,形成了蔗糖溶液,其中水是溶剂,蔗糖是溶质。

所得的溶液质量是90 克。

例题解析:6〕指出以下各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1、医用消毒酒精溶质酒精,溶剂水。

碘酒溶液溶质碘,溶剂酒精。

2、生理盐水溶质食盐,溶剂水3、高锰酸钾溶液,溶质高锰酸钾,溶剂水。

5、葡糖糖注射液,溶质葡萄糖,溶剂水。

6、汽水,溶质二氧化碳,溶剂水。

7、白酒,溶质酒精,溶剂水。

7)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药匙的两端分别为大匙和小匙,取用量多时用大匙,取用量少时用小匙。

〖2021年整理〗《水是常用的溶剂》参考优秀教案

〖2021年整理〗《水是常用的溶剂》参考优秀教案

第三节水是常用的溶剂教学目标:1、了解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

2、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的定义。

3、能区别溶液、悬浊液、乳浊液。

4、初步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对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和溶解过程进行科学探究5、了解水和其他常见的溶剂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溶液的组成和分类、溶解度教学难点:溶解度教学过程:第二课时复习:什么叫溶液?溶液的组成?活动: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引言:同学们知道,糖或食盐很容易溶解在水里,但是在一杯水里是不是无限制地溶解呢?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在一杯水里,如果糖或食盐放得太多,在杯底就会剩下溶解不了的糖或食盐。

下面我们做两种物质的溶解实验。

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演示:实验在各盛有10mL水的两支试管里,分别缓缓地加入氯化钠和硝酸钾的固体,边加入、边振荡,到试管里有剩余固体、不能再溶解为止。

(保留试管里的溶液,供下面的实验用)讲述:此实验说明,在室温,在10mL水里,氯化钠或硝酸钾不能无限制地溶解。

板书: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讲述:在上面的实验里,在室温下当氯化钠或硝酸钾还能继续溶解的时候,试管里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当氯化钠或硝酸钾不能继续溶解而有固体剩余的时候,试管里的溶液就是饱和溶液了。

板书: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讲述:在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时,为什么要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呢?板书: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外界因素。

演示:实验二给(实验一)里盛有硝酸钾溶液和剩余硝酸钾固体的试管缓缓加热、边加热、边振荡,观察试管里剩余的硝酸钾固体有什么变化?演示:实验三给(实验一)里盛有氯化钠溶液和剩余氯化钠固体的试管缓缓加入水,边加边振荡,观察试管里剩余的氯化钠固体有什么变化。

再加水振荡,直至氯化钠固体完全溶解。

1.3水是常用的溶剂解析

1.3水是常用的溶剂解析

水是常见的溶剂知识点 1 溶液1.溶质溶剂80 10 70 16【典例】1.D2.药匙纸槽倾斜底部直立镊子试管口3.高锰酸钾氯化钠酒精酒精4.B5.C [解析] 该灭蚊水是由固体胺菊酯溶于酒精后形成的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久置不会分层。

根据溶质和溶剂的定义可以知道,固体胺菊酯是溶质,液体的酒精是溶剂,则根据溶液命名方法,可将其称为胺菊酯的酒精溶液。

6.B [解析] 溶液有的是有色的,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高锰酸钾溶液是紫红色的。

由碘易溶解在汽油中,可溶解在酒精中,不易溶解在水中;高锰酸钾易溶解在水中,不易溶解在汽油中,说明了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7.不变变小变小[解析] 溶质不能透过淡化膜,右侧海水溶质质量不变;水分子可以透过半透膜,右侧海水溶剂质量变小;溶液质量等于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之和,所以右侧海水溶液质量也变小。

知识点 2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典例】1.(1)AB (2)C (3)D[解析] 某物质的饱和溶液是在该温度下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由图示可知A和B中都有固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所以都为饱和溶液;由于C中没有固体溶质存在,有两种可能:有可能刚好饱和,也有可能不饱和,因此C中盛的可能是饱和溶液;D中没有固体溶质存在,按常规考虑有两种可能:有可能刚好饱和,也有可能不饱和,但因为固体溶质质量依次减少,所以D中溶液一定不饱和。

【变式训练】1.C [解析] 实验①和②中都是将0.5 g块状的硫酸铜放入100 mL水中,变量是温度,符合对照实验的要求,可探究水的温度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

实验②和③存在溶质颗粒大小和水的体积两个变量,实验①和③存在溶质颗粒大小、水的体积和水的温度三个变量,都不可进行对照。

2.D3.A [解析] 20 ℃时,往100 g硝酸钠溶液中加入10 g硝酸钠固体,充分搅拌后,尚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则溶液一定是饱和的;稍加热后,晶体全部溶解,此时溶液可能不饱和,也可能恰好饱和。

第3节 水是常用的溶剂(第1课时)科学七年级下第一单元水含答案

第3节 水是常用的溶剂(第1课时)科学七年级下第一单元水含答案

成都市发展规划成都市发展规划是指成都市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成都具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和发展潜力,正在成为国内外投资和创业的热门城市之一。

对于成都市的发展规划,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规划。

首先,成都市应该以经济发展为重点。

成都市作为四川省的省会城市,应该充分利用自身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例如,成立科学研究机构和高端技术企业,开展科研合作和技术创新,吸引优秀的人才和企业来到成都创业和投资。

同时,还可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积极招商引资,吸引国内外大型企业来到成都投资建设项目。

其次,成都市还应该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

例如,加快城市交通建设,扩大地铁线网和公共交通网络的覆盖范围,提高城市交通的便利性和效率。

同时,还可以修建更多的公共设施,如学校、医院、文化娱乐设施等,提供更好的服务和生活条件。

此外,还应该注重环境保护,加快推进生态城市建设,保护和改善自然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再次,成都市还应该注重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

成都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应该加强对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的保护和利用。

例如,可以修建更多的博物馆、艺术馆等文化设施,举办更多的文化活动和展览,提高居民和游客的文化素质。

同时,还可以打造成都的旅游品牌,开发更多的旅游产品和线路,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成都旅游观光,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最后,成都市还应该注重社会公平和民生福祉。

例如,加大对教育和医疗的投入,提高教育和医疗资源的均衡性,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和医疗服务。

同时,还应该加大对低收入人群和特殊群体的帮扶力度,提高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水平,确保每个人都能分享到发展的果实。

总之,成都市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应该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进行发展规划,提出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为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指导和保障。

水是常用的溶剂PPT课件(初中科学)

水是常用的溶剂PPT课件(初中科学)

/ /
溶 200 解 度 190
g/101080g水
硝 酸
170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硝 酸 钠
硝 酸 钾
氯化铵
氯化钾
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
溶 0.20 解 0.20 度
g/1000.g105水.15
0.10 0.10
0.05 0.05
0 10 0 10
在100mL水中 加入1g氢氧化 钙固体

饱和溶液 20 ℃氢氧化钙
在100mL水中 加入150g硝酸 铵固体

20 ℃硝酸铵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用溶解度来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即:在一定 的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 克水中到达饱和状态时 所溶解的质量(克),叫做该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1.3水是常用的溶剂
在我们周围存在的澄清透明的天然水几乎都不是纯净的水。
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 成的物质。
氧气是纯净物,空气是混合物;
蒸馏水是纯净物,矿泉水是混合物;
海水、河水等是混合物
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
它能溶解各种固态、液态和蔼态的物质。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 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浑浊,有小油滴悬浮 在水中。不均一 浑浊,有小油滴悬浮 在水中。不均一
静置一段时间后现象 不稳定,有泥土沉淀 不稳定,有固体沉淀 不稳定,油水分层 不稳定,油水分层
悬浊液
乳浊液
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的混合物 液体小液滴悬浮在液体里的混合物

药品结晶常用溶剂

药品结晶常用溶剂

药品结晶常用溶剂
药品结晶的常用溶剂有很多种,选择使用哪种溶剂取决于具体的药物性质和结晶条件。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药品结晶溶剂:
1. 水:水是最常用的溶剂之一,因为它广泛存在并且相对安全、廉价。

许多药物在水中具有良好的溶解度,并且能够通过控制温度或加入其他试剂来调节结晶过程。

2. 有机溶剂:包括乙醇、甲醇、丙酮、二甲基亚砜(DMSO)等。

有机溶剂通常用于那些在水中溶解度较低的药物结晶,有机溶剂可以提供更适宜的溶解环境。

3. 混合溶剂:有时候需要使用混合溶剂来实现更好的结晶效果。

常见的混合溶剂包括水/乙醇、水/甲醇等。

混合溶剂的选择需要考虑药物的溶解性和所需的结晶条件。

此外,在药品结晶过程中,还可以针对特定的药物性质和需要进行一些特殊的溶剂选择,如使用有机酸、碱性溶剂或特定的溶剂体系等。

最终的溶剂选择应该在实验室中进行实际测试和验证。

正相色谱常用溶剂

正相色谱常用溶剂

正相色谱常用溶剂
一般而言,正相色谱常用的溶剂有以下几种:
1. 水:水是最常见的正相色谱的溶剂,尤其适用于水溶性化合物的分析。

2. 乙酸和酸性缓冲液:适用于酸性化合物的分析,酸性条件可以改变化合物的极性和保持样品的稳定性。

3. 乙醇和甲醇:适用于极性化合物的分析,特别是一些有机溶剂中不溶于水的化合物。

4. 醚类溶剂:例如乙醚、五氧化二磷等,适用于非极性化合物的分析。

5. 醋酸酯:适用于中等极性化合物的分析。

6. 丙酮和二甲基亚砜:适用于非极性、微极性化合物的分析。

除了以上列举的溶剂,还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溶剂的比例、添加缓冲剂等,以满足特定的分析要求。

1.3水是常用的溶剂(3)(学生版)

1.3水是常用的溶剂(3)(学生版)

1.3水是常用的溶剂(3)1.溶液、悬浊液、乳浊液都是()A.均一、稳定的B.久置不分层C.无色、透明的D.混合物2.将下列物质放入一定量水中,充分搅拌后形成乳浊液的是()A.蔗糖B.豆油C.食盐D.面粉3.将乳浊液静置许久,液体小颗粒一定会()A.下沉B.上浮C.均匀分散D.上浮或下沉4.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浊液的是()A.泥沙B.硝酸钠C.食盐D.蔗糖5.现代教室中安装有白板,用白板笔写字时能闻到一种特殊的气味,这是因为其所用墨水的溶剂常常是()A.水B.酒精C.食盐水D.植物油6.下列清洗方法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A.用自来水洗手B.用汽油清洗油污C.用洗涤剂清洗餐具D.用盐酸清除铁锈7.下列物质:①冰水混合物;②干净的海水;③食用油滴入水中,搅拌;④白酒;⑤硫酸铜放入足量水中,搅拌;⑥木炭粉放入水中,搅拌;⑦铁粉放入水中,搅拌;⑧油脂放入汽油中,搅拌;⑨碘放入汽油中,搅拌。

其中属于溶液的是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悬浊液的是____,属于乳浊液的是____。

8.下列是对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叙述,将其编号填入对应的空格里。

A.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B.肉眼能看到在液体里的固体小颗粒C.是混合物D.由溶质和溶剂组成E.静置能分层,形成两层液体F.通常是一种透明液体溶液:__ __;悬浊液:__ __;乳浊液:__ __。

9.很多衣服是用化纤面料做成的,如果不小心沾上了油漆,在不弄坏衣服的前提下把衣服洗干净,下表溶剂能用来清洗衣服的是()A.甲B.乙C.丙D.丁10.下列有关溶液、乳浊液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油污溶于汽油得到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B.它们之间最主要的区别是溶液稳定,乳浊液不稳定C.植物油分散到水中形成的混合物不稳定,久置后会分层D.用洗洁精清洗油脂得到的混合物属于溶液11.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溶液中一定是不饱和溶液的是()A.溶质含量较低的澄清石灰水B.还能再溶解食盐的蔗糖溶液C.蒸发掉部分水后有晶体析出的溶液D.还能再溶解氯化钠的食盐水1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汽水和蔗糖水都属于溶液B.物质的溶解度不一定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某物质在100 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是该物质的溶解度D.在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可相互转化13.下列物质依次为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一组是()A.牛奶、汽水、石灰水B.矿泉水、自来水、汽油和水的混合物C.江水、牛奶、碘酒D.酒精、泥浆、汽水14.有两种儿科常用药,A种药即使密封保存,放久了也会浑浊,有固体小颗粒,B种药久置不会分层,则A种药、B种药分别属于()A.乳浊液、乳浊液B.悬浊液、溶液C.乳浊液、溶液D.悬浊液、乳浊液15.小金自制了一个“气象瓶”(如图所示),其密闭玻璃容器内装有硝酸钾和氯化铵及蒸馏水,当外界温度改变时,物质溶解度发生相应变化,会展现出不同形态的结晶。

1-3水是常用的溶剂

1-3水是常用的溶剂

练一练: 练一练: 1.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1.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硫酸铜溶液; 医用酒精; ⑴硫酸铜溶液; ⑵医用酒精; 石灰水; 注射用葡萄糖液。 ⑶石灰水; ⑷注射用葡萄糖液。 2.按下列要求各举出一个实例 按下列要求各举出一个实例: 2.按下列要求各举出一个实例: 溶质是液体,溶剂是水: ⑴溶质是液体,溶剂是水: ; ⑵溶质是固体,溶剂是水: 溶质是固体,溶剂是水: ; 溶质是固体,溶剂是酒精: ⑶溶质是固体,溶剂是酒精: ; 溶质是气体,溶剂是液体: ⑷溶质是气体,溶剂是液体: 。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⑴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溶液是无色的; ⑵溶液是无色的; 无色透明的食盐水是纯净物; ⑶无色透明的食盐水是纯净物; 矿泉水清澈透明,但有点甜,因此矿泉水是纯净水。 ⑷矿泉水清澈透明,但有点甜,因此矿泉水是纯净水。
【实验演示】蔗糖、熟石灰在10mL水中溶解的实验 实验演示】蔗糖、熟石灰在 水中溶解的实验 现象: 10克蔗糖在 毫升水中溶解了,溶液很浓, 克蔗糖在10毫升水中溶解了 现象: 10克蔗糖在10毫升水中溶解了,溶液很浓,但 可以继续溶解蔗糖; 克熟石灰在 克熟石灰在10毫升水中 可以继续溶解蔗糖;0.2克熟石灰在 毫升水中 溶解得很少,溶液很稀, 溶解得很少,溶液很稀,但已经饱和了不能继 续溶解熟石灰。 续溶解熟石灰。 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 结论: 结论: 是稀溶液;在同一温度下,对溶质、 是稀溶液;在同一温度下,对溶质、溶剂一定 的溶液来说 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一些。 来说, 的溶液来说,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一些。

1.3水是常用的溶剂概要

1.3水是常用的溶剂概要

5、溶质和溶剂是相对而言的:
⑴一般把形成溶液的液态物质叫做溶剂,非液态
物质叫做溶质。
除了水以外酒精、汽油等也是常用的溶剂。 通常以
⑵溶质和溶剂都是液态时,量多的是溶剂。
水为溶 剂
如95﹪酒精中,水是溶质,酒精是溶剂。
⑶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指的是水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是氢氧化钠,溶剂是水.
分散物质原 来的状态 固、液、气


分散在水里 的微粒
分子或离子
特征(均一 均一、 性、稳定性) 稳定
实例
食盐水、糖 水、碘酒
许多分子 的集合体 不均一、 不稳定
泥浆、豆浆
许多分子 的集合体 不均一、 不稳定
牛奶
日常生活中除水外常用的溶剂有酒精、 汽油、丙酮等
易燃性
三、溶液的命名法则
1、水作溶剂的溶液,叫做某某的水溶液。
用洗涤剂的配制
4.下列小实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B )
食盐
A

粉尘 植物油
蔗糖
B
水C
汽油

D
5.等同条件下,下列物质溶于水后能使水的温度
明显降低的是 ( B )
A.食盐 B.硝酸铵 C.浓硫酸 D.氢氧化钠
6.现有一杯糖水,取出一部分,测其密度为a
溶剂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
实验说明,当外界条件改变时,饱和溶 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会相互转化。
为了定量地表示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中的 溶解能力的强弱-----------溶解度
(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 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例如:在20℃ 时,食盐在水里的溶解度是36克/100 克水。它的含义是什么?

课后作业 水是常用的溶剂

课后作业 水是常用的溶剂

水是常用的溶剂课后作业一、单选题1.厨房常用的下列物质与水混合,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 食盐B. 植物油C. 白糖D. 白酒2.小明周六去郊游,出发前到超市买了下列4种饮品,其中属于溶液的是()A. “永和”豆浆B. “娃哈哈”矿泉水C. “美汁源”果粒橙D. “伊利”纯牛奶3.下列有关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有()A. 20℃时,在100克水里溶解了20克甲物质,则在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20克B. 100克水中溶解40克乙物质刚好达到饱和,则乙物质的溶解度就是40克C. 80℃时在100克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30克丙物质,则80℃时丙物质的溶解度是30克。

D. 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0克丁物质,则20℃时丁物质的溶解度为30克4.某同学在探究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时。

取两只- -样的透明烧杯,分别倒入相同质量的冷水和热水,然后在冷水和热水中逐渐加入蔗糖,并使之充分溶解直到饱和。

其目的是想研究溶解度与( )A. 溶剂种类的关系B. 温度的关系C. 溶质种类的关系D. 搅拌的关系5.在20℃时,36克食盐溶解在100克水中恰好达到饱和,以下关于食盐的溶解度说法正确的是()A. 食盐的溶解度是100克B. 食盐的溶解度是136克C. 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D. 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6.已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

下列关于对它的理解正确的是()A. 100g水中溶解了31.6g硝酸钾固体达到饱和B. 20℃时,31.6g硝酸钾固体溶于水形成饱和溶液C. 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1.6g硝酸钾固体D. 20℃时,100g 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31.6g 硝酸钾7.一定温度下,向如图所示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水,仅有部分晶体溶解。

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说法正确的是()A. 溶剂的质量增加,溶液颜色变浅B. 溶质溶解度不变,溶液颜色变深C. 溶质的质量增加,溶液颜色变深D. 溶质溶解度不变,溶液颜色不变8.在室温时,将50g某物质的饱和溶液蒸干,得到0.15g不含结晶水的晶体,则该物质的溶解度等级是A. 易溶物质B. 可溶物质C. 难溶物质D. 微溶物质9.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 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6gB. 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00∶36(即25∶9)C. 20℃时,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水64gD. 20℃时,将36g氯化钠溶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为氯化钠的饱和溶液10.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B. 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就变成了不饱和溶液C. 无色的液体一定是溶液D.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11.在20℃时,四种物质分别溶于水里恰好制成饱和溶液,其中溶解度最大的是()A. 3克物质溶解在30克水里B. 100克溶液中含有溶质20克C. 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2的溶液D. 1.2克物质溶解在1.5克水里12.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是()A. 烧开水时,水沸腾之前有气泡冒出B. 喝下汽水时,感到有气体冲出鼻腔C. 夏季黄昏,池塘里的鱼常跃出水面D. 打开啤酒瓶盖,有大量气泡冒出13.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根据溶液均-性的特点推理,蔗糖溶液应该是( )A. 无色透明B. 混合物C. 上层溶液与下层溶液一样甜D. 水分、温度不变时,蔗糖和水不分离14.下列关于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说法:①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②溶液是纯净物,而浊液是混合物;③浊液对生产有害无利;④浊液中分散的都是固体小颗粒;⑤浊液都是不均一、不稳定的;⑥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溶液静置多久都不分层;⑦由水和酒精构成的溶液中,酒精既可作溶质,也可作溶剂。

常见溶剂的溶解度参数

常见溶剂的溶解度参数

常见溶剂的溶解度参数溶剂是一种能够溶解其他物质的液体。

溶解度是描述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情况的指标,通常用于研究溶解过程的动力学和热力学性质。

溶解度参数是用来定量描述溶剂的溶解能力的参数,包括极性溶剂中的极性参数和非极性溶剂中的非极性参数。

以下是常见溶剂的溶解度参数。

1.极性溶剂的溶解度参数:极性溶剂是含有极性分子的溶剂,它们主要通过分子间的极性相互作用来溶解其他物质。

常见的极性溶剂包括水、醇类、酮类、酸类等。

下面是一些常见极性溶剂的溶解度参数:-水(H2O):极性参数(δ)=9.0MPa^0.5水是最常用的溶剂之一,是很多物质的溶剂。

其极性较高,能够溶解许多极性分子。

-乙醇(C2H5OH):极性参数(δ)=12.9MPa^0.5乙醇是一种常见的醇类溶剂,也具有较高的极性,能够溶解很多有机化合物。

-丙酮(C3H6O):极性参数(δ)=15.5MPa^0.5丙酮是一种常用的酮类溶剂,它具有较高的溶解能力,可用于溶解许多有机化合物。

-醋酸(CH3COOH):极性参数(δ)=18.0MPa^0.5醋酸是一种常见的酸类溶剂,在有机合成和溶剂提取中有广泛应用。

2.非极性溶剂的溶解度参数:非极性溶剂是由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它们主要通过分子间的范德华力来溶解其他物质。

常见的非极性溶剂包括烷烃、芳烃、醚类等。

下面是一些常见非极性溶剂的溶解度参数:-正庚烷(C6H14):非极性参数(δ)=2.9MPa^0.5正庚烷是一种常用的烷烃溶剂,它主要用于溶解一些非极性物质,在分析化学和有机反应中有广泛应用。

-苯(C6H6):非极性参数(δ)=2.7MPa^0.5苯是一种常见的芳烃溶剂,它具有较高的溶解能力,在药物合成和有机合成反应中广泛应用。

-二甲基亚砜(C2H6OS):非极性参数(δ)=5.1MPa^0.5二甲基亚砜是一种常用的醚类溶剂,具有较高的相对极性,能够溶解极性和非极性物质。

综上所述,溶剂的溶解度参数主要包括极性溶剂中的极性参数和非极性溶剂中的非极性参数。

最新学案-3水是常用的溶剂(配华东师大新课标

最新学案-3水是常用的溶剂(配华东师大新课标

学案-3水是常用的溶剂(配华东师大新课标------------------------------------------作者xxxx------------------------------------------日期xxxx3水是常用的溶剂一、学习目标1。

了解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2。

了解水和其他常见的溶剂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的定义。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溶液、溶剂、溶质的定义难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区别及跟溶液的浓度的区别和联系。

三、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

溶液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及浓溶液和稀溶液:(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溶质为气体时,还需要指明压强),向一定量的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

3.溶解度固体的溶解度溶解度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四要素:①条件:一定温度②标准:100g溶剂③状态:达到饱和④质量:溶解度的单位:克4。

浊液定义: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悬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乳浊液。

悬浊液和乳浊液振荡后都呈混浊状态,静置后都分为两层.(二)学习探究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均一性:是指溶液中任一部分的浓度和性质都相同.稳定性:是指外界条件(温度压强等)不变时,溶液长时间放置不会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或放出气体。

注意:A.溶液是混合物;溶液不一定是液体。

B.溶液一般是透明的但不一定无色,如CuSO4溶液为蓝色FeSO4溶液为浅绿色 Fe2(SO4)3溶液为黄色C.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D。

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 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 + 溶剂的体积(分子间有间隔)E。

催化氢解常用溶剂

催化氢解常用溶剂

催化氢解常用溶剂
在催化氢解反应中,常用的溶剂取决于反应的具体条件、催化剂的类型以及底物的性质。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催化氢解反应中的溶剂:
1.水:在一些催化氢解反应中,水常常被用作溶剂。


如,一些金属催化的氢解反应中,水可以提供氢源,并且对环
境友好。

2.醇类溶剂:乙醇、异丙醇等醇类溶剂在一些催化氢解
反应中被广泛使用。

这些溶剂通常对催化剂和底物有较好的溶
解性,有助于反应的进行。

3.醚类溶剂:乙醚、二甲醚等醚类溶剂也常常被用于一
些催化氢解反应中。

它们通常对有机物具有较好的溶解性。

4.烃类溶剂:一些芳香烃如苯、甲苯等,以及脂肪烃如
正庚烷、二甲基苯等也可以作为催化氢解反应的溶剂。

5.氨:在一些金属催化的氢解反应中,氨溶液(氨水)常
常被用作溶剂。

氨可以提供氢离子,同时对一些金属催化剂具
有较好的配位性。

6.酮和酯类溶剂:一些酮和酯类溶剂如丙酮、乙酸乙酯
等也可以在一些催化氢解反应中扮演溶剂的角色。

在选择溶剂时,需要考虑其与底物和催化剂的相容性,以及在反应条件下的稳定性。

同时,还需要考虑环境友好性和溶剂回收的可行性,以实现更可持续的化学反应。

简述提取成分常用的溶剂

简述提取成分常用的溶剂

简述提取成分常用的溶剂常用的溶剂可分为无机溶剂和有机溶剂两大类。

无机溶剂主要由水和一些无机化合物组成,而有机溶剂则是由碳和氢元素构成的有机化合物。

以下将分别介绍几种常用的无机溶剂和有机溶剂。

一、无机溶剂1. 水:水是最常见和广泛应用的溶剂之一。

它的溶解能力强,对许多物质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而且是一种非常安全无毒的溶剂。

由于水的极性较大,因此它对极性物质的溶解能力较强,如盐、酸、碱等。

2. 醇类:醇类溶剂常用的有乙醇、异丙醇等。

它们具有较好的溶解能力和挥发性,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药物制备、油墨、涂料等领域。

3. 酸:酸类溶剂如硫酸、盐酸等,常用于一些特定的化学反应中,如酸碱中和反应、酸催化反应等。

酸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和刺激性,使用时需注意安全。

二、有机溶剂1. 烃类:烃类溶剂是最简单的有机溶剂,如石油醚、正己烷等。

它们具有挥发性和溶解力较强的特点,常用于溶解脂类、树脂、橡胶等物质。

2. 酮类:酮类溶剂如丙酮、甲酮等,具有极性较强的特点,可溶解许多极性物质,常用于化学实验、溶剂萃取等领域。

3. 醚类:醚类溶剂如乙醚、二甲醚等,具有较好的溶解能力和挥发性,常用于溶解脂类、树脂等物质。

4. 酯类:酯类溶剂如乙酸乙酯、甲酸甲酯等,具有良好的溶解力和挥发性,广泛应用于涂料、油墨、塑料等领域。

除了以上介绍的常用溶剂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溶剂常用于特定的领域,如酮醇溶剂常用于有机合成反应中,氨溶剂常用于金属表面处理等。

在选择溶剂时,需要根据溶质的性质、反应条件、安全性等因素综合考虑,以确保溶剂的选择合适,并且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总结起来,常用的溶剂主要包括无机溶剂和有机溶剂两大类,其中无机溶剂常用的有水、醇类和酸类溶剂,有机溶剂常用的有烃类、酮类、醚类和酯类溶剂。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溶剂是非常重要的。

华东师大版科学 七年级下册 课件 1.3水是常用的溶剂

华东师大版科学 七年级下册  课件    1.3水是常用的溶剂
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它能够溶解各种固态的、液态的和气 态的物质。
天然水和天气、土壤、岩石等物质接触时,许多物质就会进 入水中。
所以,海水、河水、井水等天然水,都不是纯净的水,天然 水中还含有许多溶解性物质和非溶解性物质。
演示1:将固体装入试管中
1、如果是较大块状的固体,一般要使用镊子。 方法:将试管平放,用镊子取一块固体,放在试管口。将试管 慢慢竖起,使固体缓缓滑入试管底部,以免固体直接跌落试管底。 2、如果是小颗粒或粉末状的固体,一般要用药匙(或纸槽)。 方法:将试管平放,用药匙(或纸槽)取适量的固体,小心送 入试管底部,将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到试管底部,避免 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 (注意:用过的镊子和药匙要即用干净的纸擦干净)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变软,说明空气中含
有水蒸气 B.氧气也是可溶于水的 C.凡是无色、澄清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D.空气中存在多种物质
课堂小练
7、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溶液通常是液体,溶质一定是固体 B.凡是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C.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液体是溶液 D.无色透明的液体是溶液
2、水溶液的命名规律: 溶液的名称:溶质的名称+溶剂的名称+溶液 (注意:有时不指明溶剂的溶液,指的就是水溶液)
如, 食盐水溶液或盐水 蔗糖水溶液或糖水 硝酸钾的水溶液或硝酸钾溶液 碘的酒精溶液或碘酒 ……
碘酒溶液
课堂小结
1、取用块状固体时,一般用镊子,取用小颗粒或粉末状 固体时,一般要用药匙或纸槽。
如果把形成的液体装入一个密闭的容器,温度保持不变, 不管经过多长时间,蔗糖或高锰酸钾都不会分离出来。
这两种液体是稳定的。

上海初中科学会考知识点汇总——七年级第一学期牛津版

上海初中科学会考知识点汇总——七年级第一学期牛津版

牛津上海版科学考点大全——七年级第一学期八.身边的溶液1.溶质在溶剂中溶解,形成溶液.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2.判断溶液的酸碱性,最简单的方法是利用酸碱指示剂.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3.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但不会使酚酞试液变色.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酚酞试液变红色.4.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可以用pH表示.pH的范围是由0至14.pH小于7的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pH大于7的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当pH等于7时溶液呈中性.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酸性增强碱性增强中性5.在碱溶液中加人酸溶液后,溶液的碱性减弱;在酸溶液中加人碱溶液后,溶液的酸性减弱.6.正常的雨水呈弱酸性.当雨水的pH小于5.6时,称为酸雨.酸雨对我们是有害的,我们必须采取防治酸雨的措施.7.酸溶液和碱溶液都有一定的腐蚀性.浓酸和浓碱溶液的腐蚀性更强.我们在使用酸溶液或碱溶液时,必须格外小合.对实验后产生的酸性和碱性废料要进行处理,不能直接排放.8.可以在水中溶解的物质称为可溶的物质;不可在水中溶解的物质称为不可溶的物质. p29.溶解在液体中的物质称为溶质,而溶解溶质的液体则称为溶剂. p2例:盐〈溶质〉+水〈溶剂〉→盐水〈溶液〉10.水是最常用的溶剂,但不是唯一的溶剂.常用溶剂还有酒精、汽油等. p411.碘可溶于酒精、丙酮;指甲油可溶于丙酮、乙酸乙酯. p4,512.pH试纸是浸渍过多种酸碱指示剂的试纸. p1013.用比色卡对比试纸所呈现的颜色,找出相对应的数字,即溶液的pH. p1114.酸碱中和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a)胃酸过多——服用碱性药片〈胃舒宁〉;b)植物不适宜酸性环境——撒碱性的石灰,改善土质;c)被黄蜂蛰伤——用食用醋涂抹. p1615.酸雨的成分十分复杂,但通常以硫酸和硝酸为主.它们分别主要由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转化而成.这是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 p1716.酸雨的危害:p19a)减少叶绿素,阻止光合作用,使植物死亡;b)腐蚀建筑石料和金属材料;c)使河川湖泊变成酸性,使水生生物不能生存;d)会直接影响人体健康,刺激皮肤,引起呼吸道疾病.17.金属与酸的反应情况:p22a)镁:反应剧烈,释放大量氢气;b)锌:反应较快,释放大量氢气;c)铁:反应缓慢,释放少量氢气;〈下页还有〉d)铜:不发生反应.18. 白纸上滴浓硫酸后,白纸炭化、发黑、变焦. p23九. 电力与电信1. 在一个闭合电路中,必须有电源,才会产生电流.在实验室内,也源可以由电池、干电池或电池组提供.2. 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称为导体,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称为绝缘体.3. 我们用开关接通或断开电路.4. 我们可以用电路图表示电路的连接.5. 电流表是一种用来测量电流的仪器.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 〉.6. 测量电压的仪器称为电压表.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 〉.7. 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通过导体的电流也增大.8. 电流通过导体时,会使导体发热,这就是电流的热效应.9. 熔丝的作用是保护电器,避免受到过大电流的损害.当过大的电流通过电路时,所产生的热量会首先将熔丝熔断.10. 大部分建筑物的电路均已采用断路器代替熔丝.如果通过电路的电流过大,断路器便会自动切断电源.只要再次接通断路器的开关,电路便可恢复使用.11. 切勿在并联电路中增添过多支路.过多支路会使电路负荷过重.多用插座是以并联方式连接各种电器.所以切勿利用多用插座接上过多的电器.12. 家庭用电计算耗电量的单位是千瓦时〈kW ·h 〉.1千瓦时=1000瓦特的电器在1小时内所耗的电能13. 插座中的火线和零线、与插头相连的用电器可连接成完整的电路.地线则可在漏电时把电流引走,以保安全.14. 导线电后,会使附近的小磁针转动,这就是电流的磁效应.15. 变化的电流周围会产生电磁波.16. 无线电广播和电视信号是通过电磁波传播的.17. 光线能沿弯曲的光导纤维传播.18. 串联电路:把用电器依次连接起来,然后连接在电路中的两点之间.并联电路:把用电器并列连接在电路中的两点之间. p3419.p37,44,49 20.p38,3921. 电路由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四部分组成. p3922. 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通路.在串联电路中添加灯泡会使其他灯泡亮度减弱,即电流强度减弱. p41,4723. 在并联电路中,若其中一条支路断开,将不会影响其他支路. p4224. 家庭电路常为并联电路. p4225. 观察电流表: p45电池 导线电路元件 灯泡开关电流表 电压表- + AV 电路 断路闭合电路 串联 并联- + - +a)电流表从外表看有:刻度板、指针、3个接线柱、零点调整器和外壳.b)接线柱分别标有:3、0.6、+c)刻度表有上下两行刻度,上面一行标有0~3A,每大格表示1A,每小格表示0.1A;下面一行标有0~0.6A,每大格表示0.2A,每小格表示0.02Ad)当导线接至标有0.6的接线柱,使用0~0.6A的量程挡时,应根据下面一行读数;当导线接至标有3的接线柱,使用0~3A的量程挡时,应根据上面一行读数;26.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强度相等. p4727.当电池首尾连接时,它们的总电压等于每一节电池的电压和. p5128.用电器不变的闭合电路中,电池数目越多,电压越大、电流越大. p5329.导体中通过的电流越大,电流的热效应越明显. p5430.并联电路中负载越多,总电流越大. p5431.并联电路中,支路开关闭合的越多,接入的灯泡就越多,干路电流越大. p5532.多用插座各组插孔之间是并联连接的. p5833.插头插入插座前,要核对电器的额定电压与当地电网的电压是否一致. p5934.用电器在单位时间里所转化的电能成为功率,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和千瓦〈kW〉.进率为1kW=1000W p62,6435.电器上的额定功率表示这个用电器正常工作时在单位时间里所消耗的电能. p6236.用电器的额定功率越大,每单位时间内用电器所消耗的电能也越多. p6337.1千瓦时的电能俗称1度电. p6438.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物质的这种性质叫做磁性. p6639.将导线绕成线圈〈成为螺线管〉,并在线圈中插入铁芯,这就成了电磁铁. p6940.电磁门铃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而工作的. p7041.利用电流传播信号的通信设备有:电话、传真机;利用电磁波传播信号的通信设备有:收音机、对讲机、GPS其他大多数通信设备利用多种通信手段发送信号. p72-7442.用光缆传输信号,通信的速度快,通信的容量大,通信的质量高. p75十.健康的身体1.我们需要适当的和适量的食物、足够的运动和休息,才可以保持身体的健康.2.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作用如下:a)碳水化合物〈淀粉和糖〉——供应身体所需的能量.b)蛋白质——供应身体组织生长及修复所需的原料.c)脂肪及油——提供身体所需的能量.d)无机盐维持身体健康及帮助身体抵抗疾病。

初中化学溶剂选择汇总

初中化学溶剂选择汇总

初中化学溶剂选择汇总溶剂是化学实验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们在溶解、反应、提取和分离等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初中化学实验来说,正确选择合适的溶剂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汇总一些常见的初中化学实验中常用的溶剂及其选择要点。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些常见的无机溶剂。

在初中化学实验中,水是最常用的无机溶剂。

水具有许多优点,如普遍易得、耐火、无毒、可溶解大多数无机化合物等。

同时,乙醇也是常用的溶剂之一,它对许多有机化合物和一些无机盐类有较好的溶解性。

在实验中,我们有时需要使用有机溶剂。

最常见的有机溶剂是醚类、醇类和酮类。

醚类溶剂如乙醚、环己醚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挥发性,适合用于有机物的提取和分离;醇类溶剂如乙醇、甲醇不仅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还有一定的极性;酮类溶剂如丙酮、甲酮,在溶解有机化合物和某些无机化合物时都表现出良好的溶解性。

除了上述常见的溶剂外,还有一些特殊用途的溶剂。

例如,酸性溶剂如盐酸、硫酸可用于调节溶液的酸碱度;氨水等碱性溶剂可以中和酸性溶液;双氧水溶液可以用于氧化反应;有机溶剂丙酮和碘酒可以用于人体皮肤的消毒等。

选择这些溶剂时,要根据实验需求和安全注意事项进行合理选择。

在选择溶剂时,我们还需考虑一些关键因素。

首先是选择溶剂对目标物质具有良好的溶解性。

若溶剂无法溶解目标物质,则无法进行相关实验。

其次是选择溶剂对目标物质的反应性,有时我们需要特殊的反应条件,其中溶剂的酸碱性、极性等特性也需要考虑进去。

此外,还需要考虑溶剂的挥发性、毒性和成本等方面。

需要强调的是,化学实验中的溶剂选择应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范。

特别要注意的是,一些溶剂可能具有毒性或挥发性,应该在通风良好的条件下使用,并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设备。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实验中的溶剂选择要根据实验需求和安全注意事项进行合理选择。

常见的无机溶剂如水和乙醇以及有机溶剂如醚类、醇类和酮类都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溶解能力。

对于特殊要求的实验,我们还可以选择一些特殊用途的溶剂。

检测实验室基础知识汇总

检测实验室基础知识汇总

1、检验用水的要求分析检验中绝大多数的分析是对水溶液的分析检测,因此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在实验室中离不开蒸馏水或特殊用途的纯水,在未特殊注明的情况下,无论配制试剂用水,还是分析检验操作过程中加入的水,均为纯度能满足分析要求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蒸馏水可用普通的生活用水经蒸馏汽化冷凝制成,也可以用阴阳离子交换处理的方法制得.特殊项目的检验分析对水的纯度有特殊要求时,一般在检验方法中注明水的纯度要求和提纯处理的方法.为保证纯水的质量能符合分析工作的要求,对于所制备的每一批纯水,都必须进行质量检测.一般应达到以下标准:①用电导仪测定的电导率小于或等于530µs/cm(25℃)。

②酸度呈中性或弱酸性,PH=5。

0~7.5(25℃)。

可用精密pH试纸、酸度计测定,也可用如下指示剂法测定:在10 ml水中加入2~3滴1g/L甲基红指示剂,摇匀呈黄色不带红色,则说明水的酸度合格,呈中性;或在10 ml水中加入4~5滴1g/L溴百里酚蓝指示剂,摇匀不呈蓝色,则说明水的酸度合格,呈中性。

③无有机物和微生物污染。

检测方法为:在100 ml水中加入2滴0.1g/L高锰酸钾溶液煮沸后仍为粉红色。

④钙、镁等金属离子含量合格。

检测方法为:在10 ml水样中加入2 ml氨-氯化铵缓冲溶液(PH=10),2滴5g/L铬黑T指示剂,摇匀。

溶液呈蓝色表示水合格,如呈紫红色则表示水不合格。

⑤氢离子含量合格。

检测方法为:在10 ml水样中加入数滴硝酸,再加入4滴10g/L的AgNO3溶液,摇匀。

溶液中无白色浑浊物表示水合格,如有白色浑浊物则表示水不合格。

2、检验用试剂的要求化学试剂是符合一定质量要求标准的纯度较高的化学物质,它是分析工作的物质基础。

试剂的纯度对分析检验很重要,它会影响到结果的准确性,试剂的纯度达不到分析检验的要求就不能得到准确的分析结果.能否正确选择、使用化学试剂,将直接影响到分析实验的成败、准确度的高低及实验的成本,因此,仪器使用人员必须充分了解化学试剂的性质、类别、用途与使用方面的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称:溶质在前,溶剂在后(3)溶质和溶剂的判断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有水,水为溶剂,液体溶于液体无水,量多的为溶剂【常见误区】1.认为溶液一定是液态的物质。

根据溶液的概念,清新的空气、有色玻璃等也属于溶液,因为它们都是由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2.认为一种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

实际上,自然界、实验室里的不少的溶液都是混合溶液,即在溶剂里同时溶解了多种溶质。

如例2。

3.有的同学在分析由于溶质的溶解造成的溶液温度升降的时候,只强调扩散或水合两个过程的其中之一,为我所用,不能全面、客观的进行分析。

如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就不能说是由于扩散而吸收了热量,而是因为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少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这才造成了溶液温度的降低。

如例1。

4.认为无色透明的、均一的、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应注意:溶液不一定没有颜色,其类别一定属于混合物。

例1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B.凡是溶液一定是混合物C.凡是溶液一定是无色、均一、稳定的混合物D.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例2下列与溶液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虽均一稳定,但未必无色B.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是相同的C.如果温度不变,水不蒸发,食盐溶液久置也不会分离出食盐晶体D.一种溶液中只能含一种溶质例3生活中的洗涤问题大都与化学知识有关。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厨房洗涤剂可使餐具上的油污乳化B.汽油可溶解衣服上的油渍C.食醋可用来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D.自来水可溶解掉铁栅栏上的铁锈例4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指出下列溶液的溶质和溶剂:(1)“茅台”白酒:溶质是_ __,溶剂是_ _。

(2)生理盐水:溶质是_ _,溶剂是_ __。

(3)碘酒:溶质是_ _,溶剂是_ _。

(4)高锰酸钾溶液:溶质是_ _,溶剂是_ _。

【课堂练习】1.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A.冰水 B.牛奶 C.碘酒 D.石灰浆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一定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 B.溶液应该是无色透明的C.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 D.煤油与水充分混合形成溶液3.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的相同点是()A.都是浑浊的 B.都是均匀的 C.都是稳定的 D.都是混合物4.下列属于悬浊液的是()A.油滴在水中 B.泥土跟水混合 C.高锰酸钾溶于水中 D.牛奶5.有一瓶蔗糖溶液,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下部的溶液比上面的甜B.外界条件不变时,放置一段时间后一定有蔗糖析出C.上、中、下各部分的密度不同D.蔗糖分子均一地分散在水中6.将少量的(1)菜油(2)醋(3)味精(4)胡椒粉(5)面粉,分别加入水中,振荡后,其中 形成悬浊液, 形成乳浊液, 形成溶液。

(填编号)7.下列与人密切相关的4种液体中,属于溶液的是 ( ) A .“伊利”纯牛奶 B .“娃哈哈”矿泉水 C.黄河水水 D .血液 8.下列物质混合,充分搅拌后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 A.植物油与水 B.碘与酒精 C.面粉与水 D.食盐与水9.把20克食盐溶液放在蒸发皿内,加热蒸干后,得到食盐4克,则其溶剂水的质量是( ) A .24克 B .4克 C .20克 D .16克10.在学完物质在水中的分散后,小明还有点疑问,回家后小明做了一个实验:将少量的食盐溶解在凉开水中,静置一个小时后,小明用吸管分别尝了上层、中层和下层的溶液的味道,你觉得小明会感觉到 ,这个实验说明了 。

2、固体药品的取用: (1)粉末状:药匙、纸槽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可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用小纸条折叠成的小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

(2)块状:镊子、药匙把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该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以后,再把容器慢慢竖立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及浓溶液和稀溶液:(1)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溶质为气体时,还需要指明压强),向一定量的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

注意:a 、明确前提条件: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

因为改变溶剂量或温度,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b 、明确“某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c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不是固定不变的,一旦前提条件发生改变,则溶液的饱和或不饱和状态也会发生改变。

(2)判断方法: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对大多数物质而言)注:①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②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 (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在一定量的溶液里含溶质的量相对较多的是浓溶液,含溶质的量相对较少的是稀溶液。

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 ③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例下列有关固态物质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饱和溶液就是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B .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降温、蒸发溶剂、加溶质升温、加溶剂C.将热饱和溶液降温时,一定会析出晶体D.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不饱和溶液【课堂练习】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可以变成不饱和溶液B.饱和溶液肯定是较浓的溶液C.饱和溶液肯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一些D.在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饱和溶液2.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A.很浓的溶液B.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C.含100克水的溶液D.含100克该物质的溶液3.一定温度下,欲使一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分别采取下列措施:①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增加溶剂;④增加溶质。

其中一定能达到目的的是( )A.只有①B.只有④C.①④D.③④4.搅拌可加速溶解,实验室里常用来搅拌的仪器是()A.药匙B.玻璃棒C.温度计D.滴管5.下列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操作,正确的是()A.试管直立,把盛有药品的药匙向试管口倒入B.试管倾斜,把盛有固体药品的药匙从试管口倒入C.试管直立,把盛有固体药品的纸槽送入试管底部D.试管横放,把盛有固体药品的药匙或纸槽送入试管底部,再把试管直立起来6.下列哪种物质溶于水,温度下降()A.氢氧化钠B.硝酸铵C.生石灰D.氯化钠7.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是()A.一定是浓溶液B.降温后一定还是饱和溶液C.析出晶体后仍为饱和溶液D.不能再溶解其它任何物质8.现有一杯底部尚有少量未溶解的硝酸钾溶液,在给烧杯加热或加水的条件下,原来未溶解的硝酸钾溶解,这时溶液由变为。

这说明,在改变条件的情况下,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间可以相互转化。

因此我们在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涵义时,应强调和两个条件,否则就会失去意义。

9.取用固体药品时,当药品是块状时,可用__ __取用;取少量粉末状或小粒固体试剂时,用干净的__ _,或用代替。

10.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混合物B.某温度下,在硫酸铜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任何溶质C. 某温度下,从一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取出一半,则这半杯溶液仍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D.有一杯无色透明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11.下列方法中,可用来检验某种溶质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的是 ( )A.将溶液适当加热B.将溶液适当冷却C.再加少量溶剂D.再加入该溶质12.下列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B.某固体溶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一定会变成不饱和溶液C.析出晶体后的溶液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一定还是饱和的D.某溶液冷却到一定温度,能析出晶体,就可证明原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13.某温度下,有一接近饱和的硝酸钠溶液,欲使其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采取的措施不当的是()A.用滤纸吸去一部分水B.蒸发掉一部分水C.降低溶液的温度D.加入硝酸钠晶体14.市场上有一种俗称“摇摇冰”的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

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 )A.生石灰B.氢氧化钠C.食盐D.硝酸铵 4、溶解度 1、固体的溶解度(1)溶解度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四要素:①条件:一定温度②标准:100g 溶剂③状态:达到饱和④质量:溶解度的单位:克(2)溶解度的含义:20℃时NaCl 的溶液度为36g 含义:在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 或在20℃时,NaCl 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

注意:通过溶解度可得该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和溶液的质量比。

假设某温度下,某溶质的溶解度为Sg ,则溶质、溶剂和溶液之间的质量比为S :100 :(S+100)。

S = ×100g(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 ②温度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如KNO 3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极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如Ca(OH)2(4)固体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20℃时 S 易溶 > 10g 可溶 1-10g 微溶 0.01-1 难溶 < 0.01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

溶解性是物质溶解能力的定性表示,溶解度是物质溶解能力的定量表示。

例“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g ”。

根据这一条件及溶解度的含义,判断下列说法哪一种是正确的( )A.100g 水溶解36g 食盐恰好能配成饱和溶液B.200C 时,100g 食盐饱和溶液里含有36g 食盐C.200C 时,把136g 食盐饱和溶液蒸干,可得到36g 食盐D.饱和食盐水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为36:100:136 2、固体物质溶解度的表示方法(1)列表法 (2)曲线法:用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溶解度,画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

(3)溶解度曲线的意义①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的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②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个点表示该溶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此时的溶液必然是饱和溶液。

③两条曲线交叉点表示两种溶质在同一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④在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表示该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4)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A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陡”,如硝酸钾B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平”,如NaClm 质m 剂C 、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表现在曲线“坡度”下降,如Ca(OH)2(5)溶解度曲线的应用A 、可以查出某种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