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陌上桑》教案

合集下载

语文教案陌上桑教学教案

语文教案陌上桑教学教案

陌上桑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陌上桑》。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背景和文化内涵,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分析课文中的细节,推测作者的意图和表达方式。

(3)培养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2)培养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尊重和理解。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陌上桑》。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细节,推测作者的意图和表达方式。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

(2)深入分析人物性格和情感变化。

(3)联系课文背景和文化内涵,进行批判性思考。

三、教学准备1. 教材:《陌上桑》课文文本。

2. 参考资料:关于《陌上桑》的背景资料、相关文学评论和解析。

3. 教学工具:黑板、投影仪、教学PPT。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课文《陌上桑》的内容,回顾作者和作品背景。

(2)提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引发对课文主题的思考。

2. 朗读与背诵:(1)学生齐读或个人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节奏的把握。

(2)引导学生进行课文背诵,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3. 生词与短语学习:(1)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通过例句和练习,巩固生词和短语的学习。

4. 细节分析:(1)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如人物描写、场景描绘等。

(2)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分析课文中的细节,推测作者的意图和表达方式。

五、作业布置1. 完成生词和短语的练习题。

2. 写一篇关于课文《陌上桑》的读后感,包括对课文的理解、感受和启示。

《陌上桑》教案

《陌上桑》教案

《陌上桑》教案《陌上桑》教案1一、教法建议抛砖引玉:本课的教学可采用朗读教学法。

通过反复朗读,做到在课堂上基本熟读成诵。

重点体会罗敷形象的描写刻画,特别是侧面描写的作用。

可以结合第一题的答案适当讲讲描写人物的知识,从中学习一些描写方法。

可以设计几个问题,帮助学生学习本诗。

如:1、课文是怎样刻画罗敷形象的?2、罗敷的美丽体现在哪些方面?3、罗敷的丈夫真的身居高位吗?4、这首诗歌的主题是什么?5、罗敷的故事反映了汉代怎样的现实?6、罗敷的形象体现了人民怎样的思想感情?7、你对汉乐府有哪些了解?你还能背几首汉乐府?指点迷津:(一)教学目的1、学习本诗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2、学习本诗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3、了解主人公罗敷反抗强暴的形象。

(二)重点难点突破1、重点体会罗敷形象的刻画罗敷是一位美丽的古代劳动妇女。

从诗的第一节写她的`美貌可知。

诗一开始,就为读者塑造了一位光彩照人的美丽姑娘的形象,使人能产生丰富的想象,想象她也将是心灵纯美的品德高尚的人。

在第2节里,她面对使君这个权势赫赫的无耻之徒的侮辱性的要求,毫不畏缩,断然拒绝,并且严词斥责,辛辣嘲讽。

她不仅敢于斗争,而且善于斗争。

第3节里,罗敷从官位、权势、富贵、气度诸方面极力夸耀自己的丈夫,这是罗敷面对那个欲以权势来攫取自己做玩物的使君所采取的一种斗争策略。

她采用这种斗争策略,从气势上有力地压倒了地方,并且巧妙地保护了自己。

2、难点理解罗敷究竟是什么身分的妇女罗敷作为一个经常要采桑养蚕的劳动妇女,她当然不会穿上课文中所写的那样华丽珍贵的服饰,写她的服饰是为了衬托她的美丽动人。

同样,罗敷盛夸她的丈夫,也只是为了表现她机智聪明善于斗争的性格。

同时,这也和民歌惯用的夸张手法分不开。

二、学海导航学法指要:(一)掌握字词1、注音敷fū倭wō髻jì缃某iāng绮qǐ驹jū冉rán陌mò2、词句补释日出东南隅:太阳在东方升起。

《陌上桑》 教案教学设计

《陌上桑》 教案教学设计

《陌上桑》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陌上桑》全文;(2)了解并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僻词语及其含义;(3)分析并欣赏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陌上桑》;(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2)体会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3)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陌上桑》的诗意美和画意美;2. 诗中运用的一系列表现手法及其作用;3. 体会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三、教学难点:1. 诗中生僻词语的理解与运用;2. 诗人情感的把握与分析;3. 对诗歌艺术特色的鉴赏与评价。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2. 吟诵教学法:指导学生正确吟诵诗歌,体会韵律美;3. 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合作精神;4. 案例分析法:分析诗中典型意象,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诗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陌上桑》的作者及背景,激发学生兴趣;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诗意,体会诗情;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手法和情感,分享学习心得;4. 诗歌品鉴: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韵律美、意境美和情感美;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6.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背诵《陌上桑》,并进行相关练习。

六、教学内容与安排1. 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陌上桑》的背景介绍;(2)自主学习:阅读诗歌,理解诗意,体会诗情;(3)合作探讨:分析诗中的意象、手法和情感;(4)诗歌品鉴:欣赏诗歌的韵律美、意境美和情感美。

2. 第二课时:(1)课堂小结:总结第一节课的学习内容;(2)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背诵《陌上桑》,并进行相关练习;(3)拓展学习:推荐相似诗歌,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古典诗歌的魅力。

《陌上桑》教案设计

《陌上桑》教案设计

《陌上桑》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陌上桑》全文;(2)了解作品的背景,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3)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和鉴赏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2)运用比较分析法,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和表现手法;(3)结合现实生活,学会批判性地思考和评价作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封建社会的批判;(2)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珍惜文化遗产的价值观;(3)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理解《陌上桑》全文;(2)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3)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和鉴赏技巧。

2. 教学难点:(1)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阅读障碍;(2)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和深刻内涵;(3)对作品进行批判性思考和评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陌上桑》的作者、背景和文学地位;(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熟悉文本;(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熟读并背诵课文。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阅读方法;(2)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和人物形象;(3)阐述作品的深刻内涵和审美价值。

5. 实践拓展:(1)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思考和评价作品;(2)进行课堂小练笔,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维活跃度和学习态度;(2)评估学生的讨论成果和课堂练习。

2. 课后作业:(1)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熟读、背诵和练习;(2)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提出改进建议。

3. 单元测试:(1)组织单元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2)分析测试结果,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陌上桑》教案范文

《陌上桑》教案范文

《陌上桑》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陌上桑》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2)能够分析并欣赏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如韵律、意象、修辞等。

(3)能够运用诗歌中的描写手法,创作自己的诗歌作品。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陌上桑》的意境和情感。

(2)通过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语言,学会欣赏和评价诗歌作品。

(3)通过诗歌创作实践,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审美能力,提高人文素养。

(3)培养学生勇于表达自我、追求个性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陌上桑》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2)分析并欣赏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如韵律、意象、修辞等。

(3)运用诗歌中的描写手法,创作自己的诗歌作品。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陌上桑》的意境和情感。

(2)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语言,学会欣赏和评价诗歌作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陌上桑》的背景和作者。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世界。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陌上桑》,理解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诗歌的艺术特色,如韵律、意象、修辞等。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陌上桑》的理解和感悟。

(2)各小组选取一个角度,进行课堂展示,如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解读人物形象等。

4. 诗歌欣赏与评价:(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语言,学会欣赏和评价诗歌作品。

(2)学生互相交流对《陌上桑》的欣赏和评价,提高审美能力。

5. 诗歌创作实践:(1)教师布置创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诗歌中的描写手法,创作自己的诗歌作品。

(2)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互相评价、学习。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精神。

语文教案陌上桑教学教案

语文教案陌上桑教学教案

陌上桑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陌上桑》。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其含义。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感悟能力,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陌上桑》。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其含义。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对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陌上桑》的作者和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自然环境和人物形象。

2. 朗读与背诵:(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节奏的把握。

(2)学生自主背诵课文,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3. 词语解释:(1)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生僻字词的含义。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询问教师,进行自主学习。

四、作业布置1. 抄写课文《陌上桑》一遍,注意字迹工整。

2. 选择课文中的一个句子,运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进行改写,并写在自己的练习本上。

五、教学反思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课文中的问题。

2. 利用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3. 创设情境,让学生模拟课文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和表演。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2.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给予具体的评价和建议。

《陌上桑》教案设计

《陌上桑》教案设计

《陌上桑》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理解并背诵《陌上桑》全文;2. 能够分析并欣赏这首诗的艺术特色;3. 能够解读诗中的历史、文化背景。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陌上桑》;2. 学会如何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能力;3. 学会如何查阅相关资料,提高独立研究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感受《陌上桑》所展现的美好自然景色和浓郁人文气息;2. 体会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心。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背景介绍2.1.1 诗人简介2.1.2 诗作背景2.1.3 诗作意义2.2 课文朗读与解析2.2.1 全文朗读2.2.2 诗句解析2.2.3 艺术特色分析2.3 课后作业2.3.1 背诵全文2.3.2 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意境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堂导入3.1.1 图片展示:《陌上桑》描绘的景色;3.1.2 朗读全文,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3.2 自主学习与合作探讨3.2.1 学生自主学习,理解诗意;3.2.2 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艺术特色;3.2.3 分享学习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3.3 诗歌欣赏与分析3.3.1 引导学生欣赏诗句,体会意境;3.3.2 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3.3.3 讨论诗人的思想感情。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表现评价4.1.1 学生朗读、讨论、分享的积极性;4.1.2 学生对诗意的理解程度;4.1.3 学生对艺术特色的分析能力。

4.2 课后作业评价4.2.1 背诵全文的情况;4.2.2 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意境的成果;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陌上桑》;5.2 相关资料:诗人简介、诗作背景等;5.3 多媒体资源:图片、音频、视频等。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教学方法6.1.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6.1.2 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6.1.3 采用案例分析法,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陌上桑教案

陌上桑教案

陌上桑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陌上桑》这首古文诗的作者、写作背景和主题。

2. 学习和理解《陌上桑》的文学特点和表达技巧。

3. 掌握《陌上桑》的字词、句子和篇章结构。

4.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文学鉴赏和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1. 课文材料:《陌上桑》的原文及翻译版本。

2. 多媒体设备:用于呈现课文原文和相关图片。

3. 打印或复印相关的教学资料,如课堂笔记和练习题。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 通过课前导读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

可以通过展示相关的图片或播放相关音乐等方式。

2. 谈论一下学生对诗歌的印象,以及他们最喜欢的诗歌。

Step 2:介绍诗歌《陌上桑》1. 介绍诗歌的作者:王之涣。

2. 简要介绍《陌上桑》的写作背景:这是唐代初期一首流传甚广的民间民歌。

Step 3:分析诗歌内容1. 分段诵读诗歌原文,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2. 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意境: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动乱和人民苦难的关切和忧虑,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希望。

Step 4:分析诗歌文学特点和表达技巧1. 解读诗歌中的比喻、象征、意象等修辞手法。

2. 探讨诗歌的韵律和押韵方式。

3. 分析诗歌的意境、节奏和语言运用等方面。

Step 5:理解诗歌语言和表达1. 分析诗中的字词、句子和篇章结构。

2. 解释一些学生可能不熟悉的字词和句子。

3. 提醒学生注意理解和欣赏诗中的形象描写和比喻手法。

Step 6:阅读理解与讨论1. 阅读理解练习:提供相关的选择题和填空题,以检验学生对诗歌内容和意义的理解。

2.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就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进行讨论和总结。

Step 7:写作活动1. 邀请学生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陌上桑》的主题和意境。

2. 鼓励学生扩展写作,以《陌上桑》为题目,写一篇自由写作作文。

Step 8:课堂总结1. 总结课堂内容,强调学生对《陌上桑》的理解和欣赏。

2. 提醒学生继续关注诗歌,培养对文学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陌上桑》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陌上桑》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陌上桑》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陌上桑》全文;(2)了解《陌上桑》的背景知识,包括作者、创作年代、文学流派等;(3)分析并欣赏《陌上桑》的艺术特色,如韵律、修辞手法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如何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阅读和解析古典文学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培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体会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3)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陌上桑》;(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故事情节;(3)欣赏《陌上桑》的艺术特色,提高审美情趣。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生僻字词、典故的理解;(2)分析并欣赏古典诗词的韵律、修辞手法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背景、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2.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思考、总结;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4.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诗句,欣赏艺术特色;5. 实践活动法:朗读、背诵、创作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陌上桑》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兴趣;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感知人物形象;3. 讲解课文: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性格、故事情节;4.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解决疑难问题;5. 欣赏艺术特色:分析经典诗句,欣赏韵律、修辞手法等;6. 情感体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人生哲理;7. 实践活动:朗读、背诵、创作等;8. 总结反馈:对本次教学进行总结,解答学生疑问。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了解学习效果;3. 实践活动: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朗读、背诵、创作等;4.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1. 教学内容:(1)第六至第十章内容的学习与理解;(2)分析人物性格与故事情节的关联;(3)欣赏诗歌中的意象与情感表达。

《陌上桑》 教案教学设计

《陌上桑》 教案教学设计

《陌上桑》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陌上桑》的背景、作者及作品特点;(2)能够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和表现手法;(3)能够运用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进行创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作品内容;(2)通过分析、比较,提高作品鉴赏能力;(3)通过模仿、创新,提升写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2)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能力;(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提升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作品的人物形象分析;(2)作品的情节安排和表现手法;(3)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难点:(1)作品深刻内涵的理解;(2)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的运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品背景、作者生平等;2.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思考、总结;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4. 比较分析法:分析、比较不同作品的特点;5. 实践操作法:模仿、创新,进行写作练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陌上桑》的背景、作者及作品特点;2. 自读:学生自主阅读作品,理解故事情节;3. 讲解:讲解作品中的难点、重点内容;4. 讨论:分组讨论,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和表现手法;5. 赏析:分析、比较不同作品的特点,提高鉴赏能力;6. 实践:模仿、创新,进行写作练习。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完成质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3. 写作练习:评价学生在写作练习中的创新能力和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4.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六、教学内容与安排第1周:了解《陌上桑》的背景、作者及作品特点第2周:自主阅读作品,理解故事情节第3周:讲解作品中的难点、重点内容第4周:分组讨论,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和表现手法第5周:赏析分析、比较不同作品的特点,提高鉴赏能力第6周:模仿、创新,进行写作练习七、教学资源准备1. 《陌上桑》原文及注释2. 作者及相关背景资料3. 相关作品鉴赏资料4. 写作练习素材八、教学进度计划第1周:介绍《陌上桑》的背景、作者及作品特点第2周:自主阅读作品,理解故事情节第3周:讲解作品中的难点、重点内容第4周:分组讨论,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和表现手法第5周:赏析分析、比较不同作品的特点,提高鉴赏能力第6周:模仿、创新,进行写作练习九、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观察学生的学习反馈,对教学方法和进度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9课《陌上桑》教案语文版.doc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9课《陌上桑》教案语文版.doc

《陌上桑》1.学握汉乐府的基木常识2•学习本诗匸面描锋和侧面描丐相结合的写法3. 了解主人公罗敷的形彖。

2学情分析啓牛基础较差,文言文词汇需要稍加解释再理解课文3重点难点人物形彖分析,表现手法分析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花木兰——罗敷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智勇双全,男扮女装,代父从军的巾帼英雄?对,她就是《乐府诗集》中的花木兰。

今天我们再來学一首乐府诗《陌上桑》,它的主人公同样是一位光芒四射的女性。

活动2【讲授】析题及乐府知识《陌上桑》是乐府诗题,陌,[□间东西方向的道路(南北方向的叫“阡”),泛指道路。

“陌上桑”可理解为“小路边上的桑林”。

但是,这首诗写的主要对象却不是桑林,而是采桑的姑娘。

本文是一首乐府诗。

这是汉乐府中的著名诗篇。

汉乐府,指汉朝的乐府诗。

乐府,是古代音乐机关的名称。

乐指咅乐,府是官署。

乐府作为掌管音乐的机关,始建于秦代,到汉武帝时规模扩大,乐府的任务是制定乐谱、训练乐工、搜集歌辞、整理配乐并演唱。

后來所配的乐谱都失传了,只保留下了歌词,人们就把乐府歌辞称作乐府,这样乐府的含义就由音乐机关的名称演变为--种新的诗体的名称。

活动3【讲授】朗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正音正字隅yu笼系xi倭wo堕髻ji纟相绮qi髭须加梢qiao共载zai不fou骊1 i2、学生白由读,参看书下注释理解文意第一段重点字词:隅好捋但处补充:FI出东南隅:太阳在东方升起。

东南隅,指东方,东南,偏义复词,偏在“东”(东方),“南”字无实义秦氏冇好女:好,美,指女了容貌美丽自名为罗敷:自,自己;名,名词作动词,取名,起名喜蚕桑:喜爱养蚕采桑。

喜,喜爱。

蚕,桑,都是名词用作动词,译作养蚕、釆桑下担捋髭须:放下第二段重点词:跑I跚遣姝颇谢宁可一何颇:稍稍使君白有妇:木来第三段重点词:从殊口马从驷驹:从,使跟从,可译为带领趋:①步,行走②小步快走居上头:在前列。

意思是地位高,受人尊垂。

专城居:住进独掌一•城的太守府。

陌上桑教学设计方案

陌上桑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陌上桑》这首诗的基本内容,掌握诗中的生字词。

(2)学会通过朗读、默读、背诵等方式,提高阅读能力。

(3)了解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如比兴、对仗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通过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陌上桑》这首诗的基本内容。

(2)掌握诗中的生字词。

(3)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

2. 教学难点:(1)理解诗歌中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2)通过诗歌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陌上桑》的背景音乐,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氛围。

(2)简要介绍《陌上桑》的作者及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基本内容。

(2)学生画出诗歌中的意象,如“桑树”、“蚕妇”等。

3. 合作探究(1)小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比兴、对仗等表现手法。

(2)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朗读与背诵(1)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

(2)学生分组朗读,展示学习成果。

(3)学生背诵诗歌,巩固学习内容。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鼓励学生课后继续阅读,拓展知识面。

6. 作业布置(1)背诵《陌上桑》。

(2)收集与《陌上桑》相关的资料,如作者生平、创作背景等。

(3)结合所学,写一篇关于《陌上桑》的读后感。

四、教学反思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课堂氛围。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4. 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深入了解《陌上桑》这首诗,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同时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审美情趣。

《陌上桑》 教案教学设计

《陌上桑》 教案教学设计

《陌上桑》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陌上桑》的诗句;(2)分析并欣赏《陌上桑》的艺术特色;(3)了解中国古代诗词的格律和韵律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陌上桑》的意境;(2)学会如何鉴赏古诗词,提升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培养对古典文化的热爱;(2)体会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提高自身的情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陌上桑》的诗意;(2)掌握诗词中的意象和意境;(3)欣赏《陌上桑》的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1)诗词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2)诗词韵律和格律的分析。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引导学生进入诗词所描绘的意境;2. 互动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思考;3. 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悉《陌上桑》的诗意、艺术特色和教学目标;2. 学生准备:预习《陌上桑》,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图片展示:展示《陌上桑》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色,引导学生进入诗词意境;(2)诗词朗诵:教师朗诵《陌上桑》,学生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陌上桑》,理解诗词内容,体会作者情感;(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讨论诗词中的美景和情感。

3. 教学讲解:(1)讲解诗词中的生僻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诗词;(2)分析诗词的格律和韵律特点,引导学生欣赏艺术美。

4. 互动环节:(1)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诗词的理解程度;(2)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陌上桑》的意象和意境,分享讨论成果。

5. 课堂小结:(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背诵《陌上桑》,并分析其他古诗词的意象和意境。

6. 课后反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1. 对比拓展:让学生选取其他描写自然景色的古诗词,与《陌上桑》进行对比,分析它们的异同点。

《陌上桑》 教案教学设计

《陌上桑》 教案教学设计

《陌上桑》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陌上桑》的背景和文学价值;(2)能够分析并欣赏诗歌中的意象、韵律和修辞手法;(3)能够解读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2)通过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语言,提高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3)通过创作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中的美感和情感;(2)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3)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提升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陌上桑》的文学价值和主题思想;(2)诗歌中的意象、韵律和修辞手法的分析和欣赏;(3)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的解读。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的深入理解;(2)诗歌语言的细腻感受和文本解读的准确性;(3)学生创作和表演的能力培养。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对诗歌《陌上桑》的深入研究和理解;(2)相关的文学资料和参考书籍;(3)教学PPT或黑板等教学工具。

2. 学生准备:(1)预习诗歌《陌上桑》;(2)准备笔记本,记录学习内容和思考;(3)准备参与讨论和创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对诗歌《陌上桑》的背景进行了解;(2)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阅读理解:(1)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3)学生进行文本解读,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3. 深入探讨:(1)教师引导学生探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诗歌与社会生活的关系;(3)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2. 学生在讨论和创作中的表现;3. 学生对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的解读能力。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指导。

《陌上桑》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陌上桑》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陌上桑》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陌上桑》教案教学设计1《陌上桑》教案教学设计《陌上桑》是一部以乡土为主题的长篇小说,讲述了在一个乡村里,女主角陶延年长大,她以自己的农家出身为傲,并且靠自己的勤劳和勇气追求幸福的故事。

这篇文章将分析如何设计教案,以便更好地教授《陌上桑》。

教材分析在教学《陌上桑》的时候,首先需要进行教材分析,这包括小说的结构和用语。

这本小说共三十章,每一章都包含不同的主题和人物关系。

因此,在教授小说的时候,老师需要提前将每个角色的姓名、关系和故事情节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课程目标掌握小说中的重要人物和大致情节,理解主题并进行评述。

学生们应该能够分析小说中所探讨的道德问题并对其进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可以了解到中国传统社会的价值观,并将其与自己的价值观进行比较。

教学方法针对这一本长篇小说,老师可以采用阅读、讲解和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每节课结束的时候进行阅读和思考,这将有助于他们记住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该根据小说的结构和情节进行排列,可以根据以下内容进行教学安排:第一册第一章:家庭祭祀第二章:儿时世界第三章:杀鸡、花轿和茅草屋第四章:贩皮蛇第五章:班级政治第六章:初恋第七章:转赴前线第八章:文革时期第九章:婚姻第十章:生活节奏的改变第二册第十一章:桶底捞月第十二章:初孕第十三章:寻医问药第十四章:北上第十五章:民主运动第十六章:逃亡第十七章:电视和旅游第十八章:我愿意第十九章:金融危机第二十章:祖国呼唤教学技巧如何让学生对《陌上桑》感兴趣呢?这里提供以下小贴士:1、通过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观点,促进讨论。

学生可以就小说中的道德问题进行讨论。

2、采用吸引人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将背景音乐与小说结合起来,以此来将学生带入文学作品的氛围中。

3、为学生提供一些有趣的活动来使教学更加生动。

例如,可以邀请学生扮演小说中的角色,或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剧本并进行表演。

《陌上桑》教案设计

《陌上桑》教案设计

《陌上桑》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陌上桑》全文;(2)分析并掌握诗中的意象、意境以及表现手法;(3)了解秦代的社会背景,理解诗中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陌上桑》;(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2)体会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珍惜美好生活。

二、教学重点:1. 《陌上桑》的诗意和诗境;2. 诗中的意象和表现手法;3. 秦代社会背景及其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 诗中意象的把握和理解;2. 诗歌表现手法的鉴赏;3. 秦代社会背景与诗歌创作的关联。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陌上桑》的原文及其注释;2. 相关资料,如秦代历史背景、诗人简介等;3. 教学课件或黑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秦代社会背景;(2)介绍诗人罗敷及其作品《陌上桑》。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陌上桑》,理解诗意;(2)让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现手法;(3)让学生思考诗中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感悟;(2)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全班交流;(3)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诗歌欣赏:(1)让学生感受诗中的意境,体会诗人情感;(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提高审美情趣;(3)让学生背诵并默写《陌上桑》。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强调诗歌的重要性和美感;6. 课后作业:(2)深入了解秦代社会背景,分析对诗歌创作的影响;(3)推荐其他秦代诗歌进行学习。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3. 考试评价:在期末考试中设置有关《陌上桑》的题目,评价学生对诗文的记忆、理解和应用能力。

《陌上桑》教案设计共3篇

《陌上桑》教案设计共3篇

《陌上桑》教案设计共3篇《陌上桑》教案设计1《陌上桑》教案设计《陌上桑》是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所作,其中的“陌上桑”更是成为了中华文化中的经典词句。

在中小学的语文教育中,也经常会将这首诗作为教材,引导学生感受其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文化内涵,从而加深学生的文化认知和人文素养。

本篇文章将从教案设计的角度,探讨如何更好地教授《陌上桑》这首诗。

一、教学目标1. 了解《陌上桑》的诗歌背景及作者的人生经历,掌握其中的文化内涵;2. 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情感,鼓励学生在朗读、背诵时多角度进行思考;3. 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对诗歌的艺术欣赏能力;4. 提高学生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 课前导入通过短暂的视频,介绍《陌上桑》的背景及上下文,引导学生了解这首诗歌的重要性。

2. 课堂学习(1)了解诗歌背景及作者经历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自主查资料,了解唐代的时代背景、《陌上桑》的诗歌背景以及作者王之涣的人生经历。

如唐代文学发展、诗人的身份地位等。

(2)学习诗句教师朗读《陌上桑》全文,介绍文本的结构、语言特点和文化内涵。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分组朗读、分角色朗读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朗诵能力和理解诗歌情感的能力。

(3)探讨情感表达在学习诗句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诗句中所表达的情感,如“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所表达的闲适、快乐;“陌上桑,骚人憔悴”所表达的哀伤、思乡等,通过分组讨论、课堂交流等方式,加强学生对情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4)文化欣赏通过学习《陌上桑》的文化内涵,鼓励学生继续深入探索中华文化,并且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扬,如“既不磨洗,又作冷眼看”所表达的勇气和情操等。

3. 课后延伸(1)写作训练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经历或想象,创作一首新的诗歌,体现出文人雅士的风度和情感。

(2)朗诵比赛安排朗诵比赛,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行朗诵,加强口语表达和演讲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诗歌的结构、语言特点及文化内涵;(2)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情感,鼓励学生在朗读、背诵时多角度进行思考。

《陌上桑》 教案教学设计

《陌上桑》 教案教学设计

《陌上桑》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陌上桑》全文;(2)了解《陌上桑》的创作背景及作者简介;(3)分析并掌握文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语言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陌上桑》;(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自然风光、人物形象的热爱和赞美;(2)体会作品中体现的人文精神,传承优秀传统文化;(3)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陌上桑》;(2)分析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语言特色;(3)了解作者简介及创作背景。

2. 教学难点:(1)文中生僻词语的解释;(2)对文中隐喻、象征手法的理解;(3)对作品深层意义的挖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陌上桑》的作者秦观及其创作背景;(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陌上桑》,感受诗歌的韵律美;(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语言特色;(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1)解析诗中的意象、隐喻和象征手法;(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的深层意义;(3)品味诗中的美好情感,体会作者的人文精神。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谈谈对诗中人物的喜爱和赞美;(2)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自然风光的热爱;(3)激发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陌上桑》;3. 调查身边同学对《陌上桑》的喜爱程度,分析原因。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陌上桑》的背诵情况;2. 学生对诗歌内容、人物形象和语言特色的理解程度;3. 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4. 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及对作品的欣赏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9陌上桑
教学目标
1.熟悉诗歌内容,能复述课文所叙述的故事。

2.学习本诗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理解主人公罗敷忠贞不贰、机智勇敢的反抗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熟悉诗歌内容,能复述课文所叙述的故事。

学习诗中用种种修辞手法来刻画罗敷形象的写法。

难点:学习本诗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
反复朗诵法、讨论探究法
课时安排
1.5 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面加点字的音。

东南隅.yú倭堕..髻w6 duò襦.rú下担捊髭..须lǚ zī
脱帽著峭..头zhuó qiào 踟蹰..chí chú
谁家姝.shū 骊.驹lí缃绮.qǐ 鬑.lián
2.查字典,参照课文注释,理解文意。

二、导入
乐府及《乐府诗集》简介:
乐府是古代掌管音乐的机构,后人把这个机构所采集的诗歌都称为“乐府”。

它既包括采自民间的诗歌,也包括那些文人制作的诗歌。

这些诗,一般都配乐歌唱。

《乐府诗集》是宋朝郭茂倩编辑的乐府总集。

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歌谣,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它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多方面反映社会风貌。

有描述征人思乡的痛苦,暴露战争罪恶的;有鞭挞封建婚姻制度,讴歌男女爱情的;有披露封建统治阶级横征暴敛,敲骨吸髓欺压百姓的。

这些诗,都有较深的思想意义。

在艺术创作上,乐府诗格律比较自由,杂言、五言、七言兼而有之,其余有些是不用韵的。

叙事性强。

最突出的特点是刚健清新、质朴自然、文辞优美。

三、教师范读课文
四、词语解释
1.请学生翻译第一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陌]方位、角落。

[好女] 美女。

[善]有的本子作“喜”。

[青丝] 青色的丝绳。

[笼]装桑叶的竹篮。

[系]系物的绳子。

[笼钩] 一种工具,采桑时用来钩桑枝,行走时用来挑竹筐。

[倭堕髻] 一种发髻名。

其髻像云堆叠,歪在头部的一侧,是当时时发式。

[明月珠]宝珠名。

[缃绮] 浅黄色有花纹的纺织品。

[孺] 短袄。

[行者]过路的人。

[下担]放下担子”
[捋]抚摸。

[髭须]胡须。

[著(zhuó)]戴。

[帩头]包头的纱巾。

[但]只。

[坐]因为,由于。

2.请学生翻译第2 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使君]汉代对太守或刺史的称呼。

[五马]指使君所乘的五匹马拉的车。

汉朝太守出行用五匹马拉车。

[踟蹰]徘徊,停滞不前的样子。

[殊]美丽的女子。

[谢]这里是“请问”的意思。

[宁可]愿意。

3.请学生翻译第3 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一何]怎么这样。

[东方]指夫婿当官的地方。

[千余骑]泛指跟随夫婿的人。

[上头]前列。

意思是地位高,受人尊重。

[何用] 凭什么。

[识] 辨认。

[脑] 深黑色的马。

[驹] 两岁的马。

这句说骑着白马,后面跟着骑着小黑马的大官是我的夫。

[络] 这里指网状物兜住。

这句说马头上戴着金色的笼头。

[鹿卢剑]剑把用丝绦缠绕起来,像鹿卢的样子。

[千万余]成千上万(钱)。

[府小吏]太守府中地位卑下的小官吏。

[朝大夫]朝廷中大夫的官职。

[侍中郎] 出入宫禁的亲近官员。

[专城居] 一城之主,如太守在史一类的官。

[专]独占。

[晰] 白。

指皮肤洁白。

[鬑]须发疏薄的样子。

[颇] 略。

[盈盈]同下面的“冉冉”都是形容举步轻缓,从容大方的样子。

[殊] 出色,与众不同。

五、学生自读课文,概括课文每一段的主要内容
【明确】第一段:交代故事所发生的地点、季节以及女主人公的姓名、年龄、
服饰等等,并通过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的瞩目显示女主
人公秦罗敷的美,为下文使君求同载作了导引。

第二段:写使君为罗敷的美貌所惊,不怀好意地询问她的姓名、年
龄,最后图穷匕首见,露出狰狞面目,罗敷义正词严地给
予斥责拒绝。

第三段:则通过罗敷的夸夫,使使君相形见绌,自感形秽。

六、学生再读课文(浏览)
找出能表现罗敷之美的句子,谈谈作品是怎样表现罗敷美貌的?
【讨论并归纳】
1.写罗敷出场的环境美“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渲染,烘托了罗敷之美。

2. 写罗敷采桑工具精美“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陪衬衬托了罗敷之美。

3.写罗敷服饰的华美“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
上襦”,借服饰描写罗敷的外貌美。

4. 写众人为罗敷的容貌美所倾倒,借助他人的反应,从侧面写出罗敷的美。

七、朗读课文第三段
找找罗敷如何夸耀自己的夫婿的?并讨论盛夸自己夫婿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
1.夸耀夫婿官高位显:“东方干余骑,夫婿居上头。

2. 夸耀夫婿赫赫威势:“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


3. 夸耀夫婿雍容富贵:“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
千万余。


4. 夸耀夫婿接连升迁,前程远大:“十五府小吏……四十专城居。


5. 夸耀夫婿堂堂仪表:“为人洁白晰,鬑鬑颇有须。


6. 夸耀夫婿风度翩翩:“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7. 众多官员盛赞夫婿:“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无耻的使君依仗权势戏诱罗敷,罗敷则针锋相对,以夸耀夫婿压倒对方,使他自惭形秽。

这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策略。

八、小结
《陌上桑》描写的是一个使君调戏采桑女子而遭严词拒绝的故事,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官僚的丑恶,赞美了女主人公的坚贞、勇敢和机智。

这首诗在艺术上也是很有特色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同时还善于从生活中摄取富有戏剧性的场面,人物性格通过矛盾冲突加以展示,笔法显得格外经济。

通篇用五言,挥洒自如,语言朴实无华,文辞错落有致;特别是采用了对话的形式,给人以亲切、逼真的感觉。

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