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初一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初一归纳2024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初一归纳2024](https://img.taocdn.com/s3/m/eb525743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c7.png)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初一归纳2024一、词语辨析1.恶劣与恶心“恶劣”侧重指天气、环境等状态极其不好,与人的情感无关;“恶心”表示因食物、气味、情感等引起的反胃、恶心的感觉。
2.滑稽与诙谐“滑稽”侧重指表演形式、语言、动作等令人感到有趣、好笑;“诙谐”则形容言辞为之风趣、幽默,多用于修辞手法。
3.长度与长度“长度”指的是物体的长短,通常用于物体本身的特征描述;“时长”则是指事件、时间的长短。
二、语法知识1.并列句与复合句并列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句用并列连词连接而成的句子,每个并列分句的意思在语义上是平等的;复合句则包括一个或多个从句和一个主句,各个从句在语义上有所不同。
2.状语从句与定语从句状语从句是修饰整个句子的从句,常用各种连词引导,用来表示时间、原因、条件、方式等;定语从句则是修饰主句中的一个名词或代词,常用关系词引导,表达特点、性质或身份。
3.主谓一致与名词单复数主谓一致是指主语与谓语在人称与数上的一致,如“我喜欢糖果”;名词单复数则多数情况下表示数量概念,如“两只猫”。
三、文学常识1.《红楼梦》人物《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主要人物包括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
2.近现代名著近现代名著包括《围城》、《家》、《活着》等,以描绘生活、家庭、社会为主要主题,通过对时代和人性的反思而被推崇。
3.中国古代文学体裁中国古代文学体裁包括诗、散文、小说等。
其中,诗是最早的文学类型之一,以表达情感、写景为主;散文则包括随笔、游记、杂文等多种类型;小说则是在唐代逐渐形成,是通过人物、情节、语言等手段来叙述故事的文学形式。
四、修辞手法1.比喻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明喻与被喻进行类比,起到使本来难以理解的抽象事物变得形象化的作用,如“嫉妒如烈火”。
2.排比排比是将同类或相似的词语、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如“听说、看到、亲耳目睹,都不能让我相信。
”3.反问反问是一种修辞方法,常用于表达疑问、否定或肯定,以引起读者的共鸣或注意,如“这件事难道不是事实吗?”。
部编版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08f2744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e0.png)
部编版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一、语文基础知识1.汉字基础知识: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部首、音、义、形。
2.拼音知识:拼音字母、声母、韵母、声调和拼音规则。
3.词汇基础知识:词语、词组、搭配、同义词、反义词、近义词、词义、词性等。
4.句子基础知识:句子的组成、种类、成分、主谓结构、主语、谓语、宾语、状语、定语、补语等。
二、文言文1.文言文基础知识:文言文的表达方式、语法结构、词汇特点、阅读方法等。
2.文言文常用句型:倒装句、比拟句、典故典例、夹叙夹议等。
3.文言文常用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反复、排比等。
4.文言文的阅读策略:了解背景、明确中心、注意句子结构、理解上下文等。
三、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基础知识:现代文的表达方式、语法结构、词汇特点、阅读方法等。
2.现代文的常见文体:议论文、说明文、日记、说话等。
3.现代文的常用修辞手法:比喻、夸张、排比、设问等。
4.现代文的阅读策略:了解背景、倾听作者声音、抓住关键词、解读段落逻辑关系等。
四、写作技巧1.内容表达:如何选题、如何思考、如何组织、如何防止无脑打字等。
2.语言表达:如何用正确的语言表达思想、如何用好的修辞手法吸引读者等。
3.篇章结构:叙事文的情节、议论文的分论点、说明文的结论等。
4.写作注意事项:审题、拓展思路、准确表达、语言简练、注重文采等。
五、文学常识1.古代文学:《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
2.现代文学:鲁迅、莫言、余华、米兰·昆德拉等的作品。
3.文学常识:文学流派、文学史、文化背景、文学现象等。
4.阅读技巧:识别小说中的人物、了解小说的叙事技巧、分析小说的主题和构思等。
六、文化修养1.传统文化知识:诗词歌赋、典故故事、历史事件等。
2.现代文化知识:音乐、电影、美术、时尚、生活技能等。
3.艺术鉴赏:民族音乐、美术绘画、舞蹈、话剧等的欣赏方法和鉴别标准。
4.社会常识:国情政治、社会事件、环保知识、安全知识等。
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整理(三篇)
![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整理(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a1aa7ede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53.png)
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整理【一、词语解释】(主要是成语、词语义项辨析、词类词义辨析等)1. 成语解释【二、短文改错】(基础、拓展)【三、古诗文鉴赏】(篇目、作者、背景、理解与分析)【四、古代文学知识】(古文阅读技巧、元曲舞剧知识、唐宋诗词鉴赏等)【五、现代文学知识】(名著导读、时文阅读等)【六、语法】(主要是基础语法知识点的总结与归纳)【七、写作】(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作文技巧等)【八、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问、设问、夸张等)【九、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技巧与方法的总结与归纳)【十、古代文学流派】(散文、诗、戏曲、小说等)【十一、修辞手法】【十二、修辞手法练习】【十三、写作技巧】【十四、古诗文欣赏】【十五、文言文】【十六、现代散文】【十七、写作技法】【十八、现代散文】【十九、修辞手法】【二十、写作技巧】【二十一、成语解释】【二十二、古文阅读】【二十三、现代诗词】【二十四、现代小说阅读】【二十五、修辞手法】【二十六、作文指导】【二十七、写作教程】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整理(二)初一语文知识点主要包括词语辨析、诗词歌赋、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写作等方面。
以下是对初一语文知识点的梳理总结,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词语辨析1. 同音字辨析:如“角色”与“脚色”、“迟钝”与“迟缓”等。
2. 同义词辨析:如“接受”与“承受”、“愉快”与“快乐”等。
3. 近义词辨析:如“认为”与“觉得”、“大声”与“高声”等。
4. 反义词辨析:如“美丑”、“黑白”、“远近”等。
5. 词性辨析:如“铃响”与“铃声”、“呿呿”与“呜呜”等。
二、诗词歌赋1. 诗的基本结构:句、章、篇、联。
2. 诗的体裁:古体诗、七言绝句、五言绝句等。
3. 文言文的修辞格:比喻、夸张、拟人、排比、对仗等。
4. 古诗词鉴赏:宋词、元曲、唐诗等。
5. 唐宋诗词名篇鉴赏:如《登鹳雀楼》、《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三、文言文阅读1. 文言文的语法结构:句子成分的分析与辨析。
初一语文重点知识归纳
![初一语文重点知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74c7f842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77.png)
初一语文重点知识归纳
1.基础知识:
-词语积累:包括生字词的理解、记忆和运用,成语、俗语、谚语的学习与理解。
-标点符号:正确理解和使用各类标点符号,如逗号、句号、问号、引号等。
-修辞手法:初步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设问、反问等,并能分析其在文章中的作用。
2.阅读理解:
-文言文阅读:学习简单的文言词汇,理解并翻译古文,把握古文中的人物形象、主题思想及写作技巧。
-现代文阅读:理解文章大意,提炼中心思想,分析段落结构,掌握文章的表达方式和作者的情感态度,进行合理推测和判断。
3.写作训练:
-记叙文写作:学会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等进行叙事,描写人物、景物,抒发感情,使文章条理清晰,情节生动。
-议论文写作:学会提出论点、摆事实讲道理、引用例子论证观点,形成逻辑严密、论据充分的文章结构。
-应用文写作:熟悉书信、通知、请假条等常见应用文的基本格式和写法。
4.古诗词鉴赏:了解古诗词的基本形式和特点,学会欣赏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5.综合性学习:开展课外阅读,参与讨论交流,培养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初一的语文必考知识点总结
![初一的语文必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c4c13b4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b9.png)
初一的语文必考知识点总结一、汉字知识1. 汉字基本笔画:横、竖、撇、捺、提、点;2. 汉字结构:偏旁部首、部首笔画、偏旁部首的意义;3. 汉字造字方法:形声、会意、指事、象形;4. 汉字的发展: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5. 汉字的音韵: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部首搭配、多音字;6. 汉字用法:词语的构词法、词语的辨析、字词的书写规范;二、词语知识1. 词语的基本概念:词语的定义、词语的意义、词的分类;2. 词语的构词方法:单纯词、复合词、派生词、组合词;3. 词语的辨析:同音词、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4. 词语的使用:词语的运用、词语的病句、词语的优美表达;三、语法知识1. 词的分类: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2. 句子成分:主谓宾、主谓、谓宾、定状补;3. 句子分类: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4. 句子结构: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5. 语法规范:语法错误、语法改错;四、修辞知识1. 比喻:直接比喻、隐喻;2. 拟人:用人的特征描写非人的东西;3. 夸张:夸张手法;4. 对比:对比手法;5. 排比:排比手法;6. 反复:反复手法;五、文言文阅读1. 文言语言特点:文言词语、文言句式、文言修辞手法;2. 文言文的阅读方法:理解古汉语、理解古文背景、理解文言修辞;3. 文言文的写作技巧:用文言语言表达思想、用文言规范写作作文;六、作文知识1. 作文内容:叙事类作文、描写类作文、议论类作文、应用文类作文;2. 作文结构:开头、中间、结尾;3. 作文修辞:生动描写、修辞手法;4. 作文思维:思维方法、议论观点、看待事件;七、阅读知识1. 阅读方法:快速阅读、细节阅读、推理阅读;2. 阅读技巧:扩大词汇量、提高语感、理解句子、理解段落、理解篇章;3. 阅读培训:培养阅读兴趣、激发阅读潜力、提高阅读效率;八、写作知识1. 写作技巧:清晰表达、丰富句式、生动描写、精彩结尾;2. 写作素材:观察生活、积累语料、借鉴他人作品、体验感悟;3. 写作规范:语法准确、格式规范、内容丰富;以上就是初一语文必考知识点总结,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七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40135cae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28.png)
七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一、文学常识1. 作家与作品- 了解本年级所涉及的主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 掌握文学作品的基本常识,如作者、出处、文学流派等。
2. 文体知识- 认识不同文体的特点,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
- 学会区分和欣赏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形式。
3. 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 了解古代文学的基本特征和代表作品。
- 认识现代文学的发展及其与古代文学的区别。
二、语言知识1. 词汇- 学习并掌握本年级教材中的新词汇。
- 了解词汇的基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
2. 语法- 掌握句子的基本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等。
- 学习并运用常见的语法现象,如时态、语态、句式等。
3. 修辞- 认识并学会使用基本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 理解修辞手法在文本中的作用和效果。
三、阅读理解1. 理解能力- 能够准确理解文本的主旨大意。
- 能够把握文章的结构和层次。
2. 分析能力- 学会分析文本中的人物形象、思想情感和语言风格。
- 能够对文本进行逻辑分析和批判性思考。
3. 应用能力-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能够进行文本的改写、续写和其他创造性写作活动。
四、写作技巧1. 写作基本技巧- 掌握写作的基本步骤,如选材、构思、起草、修改等。
- 学会使用恰当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2. 文章结构- 学会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使文章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 掌握开头、中间、结尾的写作方法。
3. 创新写作-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创新性写作。
- 学会运用不同的文体和手法进行写作实践。
五、古诗文学习1. 古诗文鉴赏- 学习古诗文的基本知识,如韵律、格律等。
- 学会欣赏古诗文的意境、情感和艺术特色。
2. 古诗文背诵- 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文,积累语言素材。
- 理解并记忆古诗文的内涵和主旨。
3. 古诗文创作- 尝试模仿古诗文的风格进行创作。
- 学习古诗文的创作技巧和方法。
六、课外阅读1. 阅读兴趣-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初一语文知识点归纳及学习笔记(全)
![初一语文知识点归纳及学习笔记(全)](https://img.taocdn.com/s3/m/e8c0a478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6d.png)
初一语文知识点归纳及学习笔记(全)初一语文课程涵盖了多个单元和章节,每个单元都有特定的主题和学习目标。
以下是初一语文每一节课的知识点大全,以及重要的学习笔记,希望对您有帮助。
第一学期:一. 第一单元:认识自我知识点:自我介绍、个人特长、兴趣爱好、理想追求等。
文本阅读:《我的自画像》、《我的爱好》等。
学习笔记与要点:1. 自我介绍:学习如何简洁明了地介绍自己,包括姓名、年龄、兴趣爱好、特长等。
2. 个人特长:思考并记录自己在学习、体育、艺术等方面的特长,以及如何发挥这些特长。
3. 兴趣爱好:列出自己的兴趣爱好,如阅读、绘画、音乐、运动等,并思考这些爱好对自己的影响。
4. 理想追求:思考自己的理想和未来职业方向,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所做的努力。
5. 自我评价: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以及如何改进和提高自己。
6. 成长经历:回顾自己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记录一些重要的成长瞬间和感悟。
二. 第二单元:家庭亲情知识点:家庭成员、亲情故事、家庭责任等。
文本阅读:《我的家》、《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等。
学习笔记与要点:1. 家庭成员: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如父母、兄弟姐妹等,以及他们在家庭中的作用。
2. 亲情故事:收集并整理一些关于亲情的感人故事,体会故事中蕴含的深厚感情。
3. 家庭责任:思考自己在家庭中应承担的责任,如照顾弟妹、分担家务等,以及如何履行这些责任。
4. 亲子沟通:学习如何与父母进行有效沟通,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同时倾听父母的建议和意见。
5. 家庭氛围:探讨如何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以及自己在其中的作用。
6. 感恩父母: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学会珍惜他们的付出和关爱。
三. 第三单元:校园生活知识点:学校环境、师生关系、同学友谊等。
文本阅读:《我们的校园》、《一堂有趣的课》等。
学习笔记与要点:1. 学校环境:了解学校的历史、地理位置、建筑风格等,以及学校环境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
2. 师生关系:探讨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老师,向老师请教问题,同时关心同学,互相帮助。
七年级语文知识点
![七年级语文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8bcf8ad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f5.png)
七年级语文知识点七年级语文知识点概述一、语文基础知识1. 汉字知识- 汉字的构造: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常用汉字的书写规则- 汉字的笔顺和笔画2. 词语知识- 词语的构成:单音节词、双音节词- 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近义词、反义词的辨析- 成语的理解和应用3. 句子知识- 句子的基本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 句子的种类: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 句子的扩展和复杂化:并列句、复合句4. 篇章知识- 篇章的基本结构:开头、发展、转折、结尾- 篇章的类型: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 - 篇章的组织和连贯性二、阅读理解1. 阅读技巧- 快速阅读与精读的结合- 文章大意的把握- 信息的筛选和提取2. 文学欣赏- 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 - 文学作品的主题、情感和形象- 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和修辞手法3. 阅读策略- 预测与推理- 批判性阅读- 比较和对照三、写作技巧1. 文章写作- 文章的选题和立意- 文章的结构安排- 文章的开头和结尾2. 应用文写作- 书信、日记、报告等应用文的格式和要求 - 应用文的内容组织和语言表达3. 创意写作- 想象与创造- 故事的编写和情节设计- 人物的塑造和描写四、口语交际1. 口语表达- 口语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口语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口语的修辞和表达技巧2. 交际策略- 听说结合的交际技巧- 情境对话和角色扮演- 交际中的礼仪和文化差异五、综合性学习1. 跨学科学习- 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跨学科项目的设计与实施2. 信息素养- 信息的检索、评估和利用- 媒体信息的识别和批判3. 学习策略- 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合作学习与团队协作以上是七年级语文课程的核心知识点概述,学生应通过课堂学习、课外阅读和实践活动,全面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以提高语文素养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教师和家长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学习,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初一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
![初一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https://img.taocdn.com/s3/m/52d73293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23.png)
初一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
初一《语文》的知识点归纳总结如下:
1. 词语运用与句子表达:
- 词义辨析:学习常用词汇的具体含义和用法,掌握词义辨析的技巧。
- 短语和成语:学习常用短语和成语的意义和用法,提高表达的准确性和地道性。
- 句子结构和语法:了解常见的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运用正确的句子表达。
2. 阅读理解与写作:
- 阅读技巧:学习阅读理解的策略,如提前预测、略读和详读等。
- 文章类型:了解不同类型的文章,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掌握其结构和特点。
- 写作技巧:培养书面表达能力,包括写作思路、修辞手法和句子连接等。
3. 古代文学与作品分析:
- 古诗词鉴赏:学习古代诗词的背景、作者和意境,理解其中的意义和美感。
- 古文阅读:阅读古代文言文,包括文章、传记等,理解其中的观点和表达方式。
- 作品分析:学习分析小说、散文等作品的结构、人物形象和主题。
4. 文化常识和修养:
- 文化常识: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如节日习俗、传统礼仪等。
- 修养培养:培养情感的表达、思维的清晰和语言的准确性,提高人文素养。
5. 整体感知与综合运用:
- 整体感知:理解课本中的整体脉络和主题,把握不同篇章间的联系和发展。
- 综合运用:将所学语文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参与演讲、写作和讨论等。
这些是初一《语文》的知识点精华归纳,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学习语文,提升语言表达和阅读能力。
如有任何问题,欢迎继续向我提问。
2024年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3篇)
![2024年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83fc9bb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d2.png)
2024年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一、词语运用1. 词的分类与构词法:词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实词可以再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构词法包括合成法、派生法、转换法等。
2. 词义辨析:需要掌握一些常见词的近义词和反义词,以及词语间的搭配关系。
3. 词语的正确用法:掌握一些常见的易混淆词的正确用法,如“的、地、得”,“了、了解、瞭解”等。
二、语法知识1. 句子的分类与基本句型: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基本句型包括主谓句、主谓宾句、主谓宾宾句等。
2. 词类与句子成分:掌握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词类的基本特点和句子成分的功能。
3. 语法填空:通过给定的句子上下文,填写句子中缺失的词语,要注意词性和词语之间的搭配关系。
三、阅读与理解1. 阅读理解:能够理解文章的大意、主题和作者的意图,掌握提问的技巧和答题的方法。
2. 理解细节: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根据文章中的提示找出关键信息,回答问题。
3. 推理判断:通过对文章中的事实和细节进行推理,能够得出合理的判断和推断。
4. 识别修辞手法:能够识别文章中的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理解其使用的目的和效果。
四、作文与写作1. 作文结构:掌握作文的三要素,即开头、中间和结尾,合理安排篇章结构。
2. 表达能力:能够用准确、简练、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3. 修辞手法:学会使用排比、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提升文章的表达力。
4. 语法与标点符号的运用:正确使用各种语法结构和标点符号,使文章语义准确,语言流畅。
五、文学常识1. 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名著:如《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了解其中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2. 了解现代文学作品:如《茶馆》、《老人与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了解其中的题材和艺术特点。
3. 学习诗词鉴赏:学会欣赏古代和现代的名诗名篇,理解其中的意境和修辞手法。
4. 了解文学常识:如诗歌的形式特点、散文的特点、小说的起源和发展等。
新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
![新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56ba23a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f1.png)
新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一、基础知识1. 字词-掌握课后“读读写写”中的字词,包括读音、字形、词义。
-注意多音字、形近字、同音字的辨析。
-积累常见的易错字词,如“再接再厉”(不能写成“再接再励”)等。
2. 文学常识-了解重要的作家作品,包括作者的生平、代表作、文学成就等。
-掌握古代文学体裁,如诗歌(古体诗、近体诗等)、散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小说、戏曲等。
-熟悉现代文学体裁,如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
3. 语法知识-词性: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
-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主谓短语等。
-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
4. 修辞方法-比喻:把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情感等。
-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进行夸大或缩小。
-排比: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
-对偶: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肯定的意思,加强语气。
-设问: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二、阅读理解1. 记叙文阅读-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环境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做铺垫等。
-记叙文的中心思想:通过对人物、事件的描写,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或人生感悟。
2. 说明文阅读-说明文的类型: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等。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2024年初一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2篇)
![2024年初一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2篇)](https://img.taocdn.com/s3/m/9df0e016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aa.png)
2024年初一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____年初一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基础知识点1. 词语辨析:近义词、反义词、形近词的辨析。
2. 词义理解:通过上下文及语境理解词语的具体含义。
3. 语法基础: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代词、数词、量词的基本概念和用法。
4. 语句结构: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的基本结构和句子成分的概念。
5.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应用。
6. 古代文化:古诗词、成语、神话传说等古代文化知识的了解和学习。
二、阅读理解1. 理解课文:通过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的主旨、主题、情节等内容,把握作者的意图。
2. 信息获取:从文章中获取相关信息,包括事实细节、人物特点、情感色彩等。
3. 探究文章:分析文章的结构、语言风格、描写手法等,对文章进行深入思考。
4. 阅读态度:培养正确的阅读态度,包括尊重作者、尊重作品、尊重阅读过程等。
三、写作技巧1. 段落写作:掌握段落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通过段落进行信息组织和逻辑表达。
2. 题材选择: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和情境,选择合适的写作题材。
3. 描述写作:掌握描写人物、场景、事件等的写作技巧。
4. 议论文写作:学习论述观点、提出论据、支持论据等议论文写作技巧。
5. 故事写作:理解故事的基本结构和要素,通过故事进行情节设置和人物塑造。
6. 修辞运用:学习修辞手法的运用,包括比喻、夸张、排比等。
7. 语言规范:培养书面语言的规范和准确性,避免错别字、语法错误等。
四、古代文化知识1. 古诗词:了解古诗词的基本特点和常见韵律,学习背诵经典诗词。
2. 成语故事:学习常用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并了解成语背后的故事。
3. 文化常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如节日习俗、历史人物等。
4. 传统故事:学习中国传统的神话、寓言、历史故事等。
5. 国学经典:了解《论语》、《孟子》等国学经典著作,学习其中的思想和道德观念。
以上是____年初一语文知识点的简要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2024年初一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2)第1课.散步莫怀戚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024年七年级语文知识点总结(2篇)
![2024年七年级语文知识点总结(2篇)](https://img.taocdn.com/s3/m/3f20a83a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f1.png)
2024年七年级语文知识点总结____年七年级语文知识点总结一、词语的理解和运用1. 同音词、近义词、反义词的辨析和运用2. 词语的形象化、抽象化理解及辨析运用3. 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的运用与辨析二、字词的拼写1. 基本字词的拼写2. 词形变化规律的理解和运用3. 词语构造法则掌握及扩展应用三、熟练掌握基础语法知识1. 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基本概念与用法2. 代词的基本概念与用法3. 数词与量词的概念与用法4. 介词的基本概念与用法5. 连词的基本概念与用法6. 句子成分的概念与用法7. 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的基本概念与用法8. 句子的语法关系及语序的正确运用四、阅读与写作技巧的学习和提高1. 阅读文本的基本技巧及四种阅读方法的应用2. 阅读理解题及其解题技巧的训练3. 写作技巧的训练和提高,如句型转换、句式辨析、段落写作等五、修辞表达的理解和运用1. 比喻、夸张、反问、排比等修辞手法的理解和鉴赏2. 描述、叙述、议论文等基本文体结构的理解和应用3. 主题、中心思想、作品特点的鉴赏与把握4. 基本修辞方法的鉴别和运用六、修辞手法的学习与运用1. 比喻、拟人、夸张、反复等修辞手法的学习和应用2. 音、形、意、象、字的修辞方法的学习和应用3. 描写、叙述、议论的结构与技巧的学习和应用七、古代文化知识的了解和鉴赏1. 四书五经、古代文学作品的了解与鉴赏2. 古代典故、成语、诗词等的理解和运用3. 传统文化、节日风俗的了解和传承八、现代文化知识的学习与掌握1. 现代文学作品的欣赏和鉴赏2. 当代作家及其作品的了解和理解3. 当代社会问题的认识和思考九、语文常识的了解和运用1. 语言文字的起源、发展及变异的认识与鉴别2. 文化常识、社会常识的了解和运用3. 文字信息与数字信息的处理与应用以上是____年七年级语文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2024年七年级语文知识点总结(2)标点符号:1、引号的五种用法:①表引用②表讽刺或否定③表特定称谓④表强调或着重指出⑤特殊含义2、破折号的五种用法:①表注释②表插说③表声音中断、延续④表话题转换⑤表意思递进3、省略号的六种用法:①表内容省略②表语言断续③表因抢白话未说完④表心情矛盾⑤表思维跳跃⑥表思索正在进行十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烘托、伏笔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借物喻人。
2024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
![2024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a68b2c7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51.png)
2024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一、基础知识点1. 词语辨析:近义词、反义词、词义辨析等。
2. 词类和词性: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等。
3. 词语搭配:合理搭配词语与短语,使语言更流畅。
4. 词语的构词法:词根、前缀、后缀等构词方法。
5. 词语的读音和拼写:常见字音和字形变化规律。
二、句子和语法知识点1. 句子成分的认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
2. 句子的种类: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
3. 句子的结构: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复杂句等。
4. 句子成分的搭配:合理安排句子成分的位置和顺序。
5. 代词的使用:人称代词、物主代词、反身代词等的使用方法。
6. 介词和介词短语的用法。
7. 连词的使用:并列连词、从属连词等的用法。
8. 动词的时态和语态: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被动语态等。
三、阅读理解1. 阅读技巧:速读、略读和精读等。
2. 根据上下文推测词义。
3. 阅读篇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
4. 理解文章中的细节和事实。
5. 推理判断和归纳概括。
6. 根据语境选择正确的解释。
7. 运用排除法选择正确答案。
四、写作技巧1. 议论文写作基本结构:引言、议题陈述、论据分析、论证和结尾。
2. 写作语言的规范和准确性。
3. 语句的连贯性和衔接。
4. 表达观点和立场的技巧。
5. 描述人物和场景的方法与技巧。
6. 写作过程的规范与步骤。
7. 修辞手法的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
五、修辞手法1. 比喻:用一个事物来形容另一个事物。
2. 拟人:把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
3. 夸张:夸大事物的程度或效果。
4. 一句多义:一个词语具有多个意义。
5. 反义修辞:把相反的意思放在一起,以产生鲜明的对比效果。
6. 排比:使用相同的语法结构或句型,使表达更加连贯和有节奏感。
7. 修辞问答: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使表达更加生动有趣。
8. 修辞描写:通过生动形象地描写事物,使表达更加具体和形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单元知识点归纳汇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单元知识点归纳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9fe75075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98.png)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单元知识点归纳汇总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1 春一、易错字音酝酿..(yùn niàn ɡ) 窠.巢(kē) 喉咙..(hóu lón ɡ) 应和..(yìn ɡ hè) 披着蓑.(suō) 戴着笠.(lì) 抖擞.(sǒu) 晕⎩⎪⎨⎪⎧(yùn )日晕(yūn )晕倒 薄⎩⎪⎨⎪⎧(bó)薄烟(báo )薄饼(bò)薄荷二、易错字形lǎnɡ(朗)润jiàn(健)壮 ⎩⎪⎨⎪⎧嘹(liáo )嘹亮缭(liáo )缭乱燎(liáo )燎原⎩⎪⎨⎪⎧烘(hōnɡ)烘托哄(hōnɡ)哄笑洪(hón ɡ)洪水 三、重点词语赶趟儿: 本义是时间赶得上, 文中指众多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
酝酿: 本义是造酒的发酵过程, 文中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 像发酵似的, 越来越浓。
窠巢: 鸟兽昆虫的窝。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 招引同伴。
卖弄: 有意显示、炫耀(自己的本领)。
宛转: 形容声音抑扬动听。
现在多写作“婉转”。
应和: (声音、语言、行动等)相呼应。
烘托:陪衬, 使明显突出。
一年之计在于春:意思是, 春是一年的开始, 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尽早安排好。
花枝招展: 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
文中比喻姿态优美。
勿望文生义。
四、文学常识1. 朱自清, 原名自华, 号秋实, 字佩弦。
江苏扬州人, 散文家、诗人、学者。
著有诗文集《踪迹》, 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其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极富真情实感著称, 代表作有《春》《荷塘月色》《背影》《绿》等。
2.散文专指用凝练、生动、优美的文学语言写成的叙事、记人、状物、写景、喻理的短小精悍的文艺文体。
其主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根据表达方式的侧重点不同, 散文可以分为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
2024年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初一归纳(二篇)
![2024年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初一归纳(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e75696ea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96.png)
2024年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初一归纳初中语文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学科,初一阶段是语文学习的开端,也是打下坚实基础的阶段。
以下是初一语文知识点的总结归纳。
一、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初一阶段的语文学习中,需要学习一些基础的文言文知识。
了解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如古代汉语的特点、文言文的词语、句法结构和修辞手法等。
并学习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常见的表达方式以及常用修辞手法,如夸张、对比、比喻等。
二、阅读理解初一阶段的语文学习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课文的阅读理解,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掌握推理、判断、推断等阅读技巧。
了解文章的结构和体裁,懂得理解并把握文章的核心思想和作者的意图。
三、修辞手法初一阶段的语文学习中,初步了解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培养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感知力,并能够运用一些简单的修辞手法来表达观点和情感。
四、写作表达初一阶段的语文学习中,开始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学习一些基础写作技巧,如材料的选择、结构的排列、修辞的运用等。
了解写作的要点,如主题明确、观点鲜明、组织有序、语言生动等。
五、词语运用初一阶段的语文学习中,注重词语运用的能力培养。
积累词汇量,了解词语的意思、用法和搭配。
学习一些常用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和辨析。
掌握一些词语的用法和词义的辨析。
熟练运用一些常用词语来表达观点和情感。
六、古诗文鉴赏初一阶段的语文学习中,开始学习和鉴赏一些古代的优秀诗文,如唐诗、宋词等。
了解古代文人的创作背景和意境,学习鉴赏诗文的方法和技巧。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使学生能够欣赏和理解古代文人的诗词之美。
七、古代文化常识初一阶段的语文学习中,了解一些与古代文化相关的常识。
如古代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了解古代的传统节日和习俗。
通过学习古代文化常识,培养学生的国学素养和文化意识。
八、古代文学名著初一阶段的语文学习中,开始阅读一些古代文学名著,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
初一语文必考知识点总结
![初一语文必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12f1b32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c7.png)
初一语文必考知识点总结一、字词积累1. 字音字形易读错的字,如“粗犷(guǎng)”不能读成“kuàng”;“贮蓄(zhù)”不能读成“chǔ”等。
易错写的字,“尴尬”的“尬”笔画较多容易写错;“萧瑟”的“瑟”上下结构要写准确。
2. 词语理解与运用近义词辨析,例如“安静”和“宁静”,“安静”侧重于没有声响,“宁静”更强调环境的平和、安静。
成语的正确使用,像“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要注意成语的语义、适用对象等,不能望文生义,如“首当其冲”不是首先冲上去的意思,而是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二、语法知识1. 词性实词:名词(表示人、事物、地点等,如“学生”“书本”“学校”)、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等,如“跑”“想”)、形容词(表示事物的性质、状态,如“美丽”“高大”)、数词(如“一”“二”)、量词(如“个”“只”)、代词(如“我”“你”“他”)。
虚词:副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等,如“很”“都”)、介词(表示时间、处所、方向等,如“在”“从”)、连词(连接词、短语、句子等,如“和”“但是”)、助词(如“的”“地”“得”)、叹词(如“啊”“哦”)、拟声词(如“呼呼”“滴答”)。
2. 短语结构并列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并列组成,如“老师和同学”“调查研究”“美丽大方”。
偏正短语:前面的词修饰、限制后面的词,如“伟大的祖国”(“伟大”修饰“祖国”)、“迅速地跑”(“迅速”修饰“跑”)。
动宾短语:动词和它后面受它支配的宾语组成,如“打篮球”“写作业”。
后补短语:由动词或形容词和在它后面起补充说明作用的词组成,如“跑得快”(“快”补充说明“跑”的程度)、“好极了”(“极了”补充说明“好”的程度)。
主谓短语:主语和谓语组成,主语表示陈述的对象,谓语表示陈述的内容,如“阳光灿烂”(“阳光”是主语,“灿烂”是谓语)。
3. 句子成分主语:句子陈述的对象,一般由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充当,如“小明是个好学生。
初一的语文必背知识点总结
![初一的语文必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8e26f84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b8.png)
初一的语文必背知识点总结
一、汉字
1. 书写基本笔画、结构和规范
2. 常用基本汉字的书写、发音和意思
3. 第一学期必背350个汉字
二、词语
1. 常用词语的拼音和意思
2. 常见词语的词性、词义和用法
3. 掌握一定数量的成语、谚语等
三、拼音
1. 了解声母和韵母的组合规律
2. 能正确书写和读出20个以上的多音字
3. 熟练掌握并正确使用平仄声调
四、课文阅读
1. 选读课文的理解和把握
2. 提高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3. 熟悉课文的背诵和朗读
4. 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
五、作文写作
1. 掌握基本的写作结构和方法
2. 提高写作表达能力
3. 交流思想,言简意赅
六、古诗词
1. 能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词
2. 了解古诗词的艺术特点和内涵
3. 能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美感
七、阅读能力
1. 阅读各类文学作品,了解作者的思想和意图
2. 提高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
3. 了解中国古代名著及现代文学名著
八、语法
1. 正确理解并运用基本的语法知识
2. 掌握句子的结构和成分
3. 熟练掌握一定数量的语法规则和语法现象
九、修辞手法
1. 了解和掌握修辞手法的多样性
2. 理解修辞手法对文学作品的点缀和意义
3. 自觉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和表达
十、文学常识
1. 了解文学作品的作者、作品背景及风格特点
2. 了解文学作品的主题和内涵
3. 掌握文学常识的基本知识点
以上就是初一语文的必背知识点总结,希望同学们能够努力学习,掌握好这些知识点,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初一语文知识点归纳
![初一语文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d1d22fb0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57.png)
初一语文知识点归纳一、文字的基本知识点1. 汉字的基本构造:笔画、偏旁部首、字形2. 汉字的基本读音:声母、韵母、声调3. 汉字的基本书写规范:横、竖、撇、捺、点等基本笔画顺序和结构4. 词语的构成:单字词、多字词、合成词、短语、成语等5. 标点符号的使用: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引号、括号、连字符、分号等二、阅读技巧与理解1. 阅读中的常见问题:生词理解、句子理解、段落理解、篇章理解等2. 阅读方法与技巧:快速浏览、关键词标记、图表、插图等辅助理解3. 文章结构及主题:标题、开头、中间、结尾等内容的理解4. 文章的修辞手法:比喻、夸张、排比、反问、对称等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分析三、古代文学常识1. 古代文学流派:诗、词、曲、赋、文言小说等2. 中国古代文学的代表作品:《诗经》、《论语》、《红楼梦》等3. 古代文学作品的特点:与时代背景相关的思想、艺术风格、创作手法等四、写作技巧与表达能力1. 写作的步骤与规范:构思、组织、修改等2. 文章的结构与段落:开头、中间、结尾等组织形式3. 修辞与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技巧的运用4. 选材与写作内容的合理性:清晰表达意思、逻辑严密、观点明确等五、修辞手法与修辞效果1. 比喻与拟人:通过比较和拟人来表达特定的意境和情感2. 夸张与反语:通过夸张和反语来强调某种感情或意义3. 排比与对偶:通过排比和对偶来增加语言的韵律感和节奏感4. 象征与意象:通过象征和意象来运用隐喻的手法来表达更深层次的意义六、文言文基础知识1. 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古代汉语、句法结构、常用表达方式等2. 文言文的阅读与理解:生字词解释、语法结构理解等3. 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论语》、《诗经》等七、修辞与修辞手法1. 修辞手法的分类与解释:比喻、夸张、排比、对偶等2. 修辞手法的应用与分析:在文章中的具体运用和效果分析3. 同一修辞手法在不同作品中的异同点:不同作家使用同一修辞手法的差异和效果。
2024年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2篇)
![2024年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2篇)](https://img.taocdn.com/s3/m/5e5623b3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9a.png)
2024年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____年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下面是____年初一语文课程中所学习和掌握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
希望这些知识点的总结能够帮助你复习和巩固所学内容。
一、汉字知识1. 汉字的基本结构:汉字由偏旁部首和字形构成。
2. 偏旁部首:汉字的偏旁部首是构成汉字的基本组成部分,通过掌握常用的偏旁部首可以帮助理解和记忆字词的意思。
3. 字形构造:汉字的字形构造包括笔画的书写顺序和基本结构,理解字形构造有助于正确书写和认读汉字。
4. 汉字的结构类型:汉字可以根据结构形式分为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等,理解不同类型字的结构有助于理解字义和记忆字形。
二、词语运用1. 词语的选择和搭配:根据语境和语义准确选择合适的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用法。
2. 词义辨析:理解词语的多义和辨析,可以通过上下文和词语的固定搭配等方式进行理解。
3. 词语的拼写和用法:掌握常用词语的正确拼写和用法,注意单词的单复数形式、时态、语态等变化。
三、句子结构和语法1. 句子的主谓宾结构:理解句子的主谓宾结构,掌握句子成分的基本意义和用法。
2. 句子的时态和语态:掌握句子的时态和语态的变化规则和用法。
3. 修辞手法:认识和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反问等,使语言更生动、有趣。
4. 语法知识:理解和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的用法和变化规则。
四、阅读理解1. 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通过阅读文章,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
2. 阅读材料的推理和判断:通过阅读材料,进行推理和判断,判断事实和观点的真伪。
3. 阅读材料的归纳和概括:通过阅读材料,归纳和概括文章的要点和重点内容。
4. 阅读材料的细节理解:通过阅读材料,理解细节信息,抓住文章的细节内容和信息。
五、作文写作1. 作文的基本结构:作文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要具备清晰的结构。
2. 作文的段落结构:作文主体部分分为多个段落,每个段落具有独立的主题和主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编初一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叙述人称(三种人称):
1、第一人称(“第一人称”能给人亲切自然、真实的感受。
用“第一人称”写“我”,最适宜于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都可以通过心理活动描写表现出来的。
用第一人称写“他”时,最适宜写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因为用“我”的观感来写“他”的这些,较为客观。
“第一人称”写“我”的外貌,写“他”的心理活动,必须加上摹拟的话,才能让读者心悦诚服。
写“我”的外貌,可以这样写:“你们可以想象,我那时的脸是多么红。
”写“他”的心理活动,可以这样写:“心里很轻松似的。
”)
2、第二人称(作用: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
3、第三人称(作用: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
二、叙述方式(或者说“记叙的顺序”)(三种):
1、顺叙按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所作的叙述。
顺叙型的结构模式是:总叙+分叙(分叙1+分叙2+分叙3+分叙n)+结尾。
作用:条理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其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重要断
面提到文章前面,写完结局或断面,然后才按时间顺序写。
作用:这种笔法能造成悬念,吸引读者。
3、插叙( 补叙属于插叙一种)对全文来说,插叙仅是一个片断,插叙完后,文章仍回到原来的事件叙述上来。
这种插叙不是叙述的主体部分,一般不发生在主流的时间范围内。
若把这种插叙删去,虽会削弱主体的深刻性,但不明显影响主要情节的完整性。
作用: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补叙作用: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有一种不常用的,叫“平叙”,即: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
三、描写:
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
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
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五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作用: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等等。
具体回答的时候要说明白是什么性格、什么心理等。
2、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
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等。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时代)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3、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4、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四、修辞:
1、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
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形象。
2、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3、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4、夸张: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6、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注意、思考。
7、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有音乐感;抒情酣畅;便
于吟诵,易于记忆。
8、反复: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
注:上面只是简要给出各种修辞手法(方法)的作用,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内容具体来回答,避免空洞。
五、结构安排:
布局谋篇的技巧: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度铺垫、设置线索;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
材料和中心的关系的处理,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
记叙文常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情景变化、思维逻辑顺序等来安排层次。
散文构思的线索,一般常见的有如下几种:以情为线索;以理为线索;以物为线索;以空间位置为线索。
从结构上明确不同位置的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1、首句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
2、尾句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
3、转承句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4、中心句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5、点睛句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
6、情感句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7、矛盾句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
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
(1)记叙文(散文)的结构特点
①按时间顺序或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组织材料。
②按观察点的变换安排材料,如《我的空中楼阁》。
③按场面的安排安排材料,如《内蒙访古》。
④按材料性质归类安排结构,如《琐忆》。
⑤按作者认识的过程或感情的变化安排材料。
如《荔枝蜜》。
⑥按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作为行文线索安排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