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点计时器实验报告.docx
实验报告 打点计时器
![实验报告 打点计时器](https://img.taocdn.com/s3/m/dfa76487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f4.png)
实验报告打点计时器实验报告:打点计时器引言:打点计时器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器材,用于测量物体的运动时间和速度。
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打点计时器来测量物体在不同条件下的运动时间,并分析其对运动速度的影响。
实验目的:1. 掌握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方法;2. 测量物体在不同条件下的运动时间;3. 分析运动速度与条件之间的关系。
实验器材:1. 打点计时器2. 物体(如小球、石块等)3. 直尺4. 计时器实验步骤:1. 将打点计时器放置在水平台面上,并确保其处于稳定状态。
2. 准备物体,并将其放在打点计时器上方的起始位置。
3. 轻轻释放物体,使其自由下落,并同时按下打点计时器上的按钮,开始计时。
4. 当物体触碰到平台面时,立即松开按钮,结束计时。
5. 记录下计时器显示的时间,并重复上述步骤3-4,进行多次实验。
6. 改变物体的起始位置、质量等条件,重复步骤3-5,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数据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记录了不同条件下的运动时间,并进行了数据分析。
以下是一些实验结果的示例:条件1:物体起始位置相同,质量相同实验1:时间1 = 0.5秒实验2:时间2 = 0.6秒实验3:时间3 = 0.55秒条件2:物体起始位置不同,质量相同实验1:时间1 = 0.4秒实验2:时间2 = 0.45秒实验3:时间3 = 0.42秒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物体的起始位置对运动时间有一定影响。
在条件1中,物体的起始位置相同,但运动时间有所不同。
这可能是由于物体在不同位置具有不同的初速度,从而影响了其运动时间。
2. 物体的质量对运动时间的影响较小。
在条件1和条件2中,物体的质量相同,但运动时间变化不大。
这表明物体的质量对其自由下落的运动时间影响较小。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地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量了物体在不同条件下的运动时间,并分析了运动速度与条件之间的关系。
我们发现物体的起始位置对运动时间有一定影响,而物体的质量对运动时间的影响较小。
打点测速实验报告
![打点测速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5ecc745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35.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测量速度中的应用。
2. 掌握通过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运动速度的方法。
3. 学习如何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物体运动的规律。
二、实验原理打点计时器是一种利用电磁或电火花原理在纸带上打点的计时仪器。
它通过交流电源驱动,在固定的时间间隔内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等时间间隔的点,从而记录物体的运动轨迹。
通过测量纸带上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可以计算出物体在相应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
三、实验器材1. 打点计时器2. 纸带3. 砝码4. 刻度尺5. 滑轮6. 细线7. 小车8. 电源9. 计时器四、实验步骤1. 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实验桌上,确保其稳定。
2. 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一端固定在小车上,另一端留出一定长度以便后续测量。
3. 将小车放在实验桌上,通过滑轮连接砝码,使小车受到一定的拉力。
4. 接通电源,打开打点计时器,观察纸带上的点是否均匀分布。
5. 释放小车,让小车在实验桌上运动,打点计时器会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等时间间隔的点。
6. 实验结束后,断开电源,取出纸带,并记录纸带上打点的数量。
7. 使用刻度尺测量纸带上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记录数据。
五、数据处理1. 根据纸带上打点的数量和打点计时器的频率,计算出实验中物体的运动时间。
2. 根据纸带上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计算出物体在相应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
3.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物体运动的规律。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显示,纸带上打点的数量与打点计时器的频率成正比,即打点数量越多,时间越长。
2. 实验结果显示,纸带上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成正比,即距离越大,速度越快。
3.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物体在实验过程中的运动规律,如匀速运动、匀加速运动等。
七、实验误差分析1. 打点计时器的误差:打点计时器的打点精度受到电源频率和计时器本身精度的影响。
2. 测量误差:测量纸带上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时,由于人为因素和测量工具的限制,存在一定的误差。
1.4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报告
![1.4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bc92de6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22.png)
1
高 一 物 理 实 验 报 告
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一.打点计时器的原理
如右图示,当线圈通以50赫6-8伏交流电时(我国交流电的频率为50赫),线圈产生的交变磁场使振动片(由弹簧钢制成)磁化,振动片的一端位于永久磁铁的磁场中。
由于振动片的磁极随着电流方向的改变而不断变化,在永久磁铁的磁场作用下,振动片将上下振动,
其振动周期与线圈中的电流变化周期一致,振动片的一端装有打点针,当纸带从针尖下通过时。
便打上一系列点。
这就是打点计时器的原理。
f=50hz T=1s/50=0.02s
二.实验步骤
1、把打点计时器接到低压交流电源上,电压旋钮打到6-8伏位置。
2、安装好纸带。
3、启动电源,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小点,然后迅速关闭电源。
4、取下纸带,进行测量。
①测平均速度:
Δx= Δt= x
v t
∆==∆ ②测瞬时速度
如图示意,4、6两点的时间极短,故可以将4、6两点间的
位移Δx 除以对应时间Δt 近似认为是5点的瞬时速度V 5。
如此下去,测出各点的瞬时速度。
请根据你实际打出的纸带进行测量,并将数据记在表格中,完成计算。
计数点
1 2 3 4 5 6 与计数点对应的时刻 t /s 与计数点相邻的两点间距离Δx/m 与计数点相邻的两点间平均速度 计数点的瞬时速度V
③作v-t 图象?
Δx
0 2 3 1 7
贴
纸
带
位
置
t/s
V /(m.s -1)。
物理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docx
![物理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docx](https://img.taocdn.com/s3/m/ec31e31d7c1cfad6185fa7c0.png)
第四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一、学习目标1.了解打点计时器的计时原理,理解纸带屮包含的物体运动的信息(时间、位移)。
2.会安装并使用打点计时器,理解根据纸带测量速度的原理并测量瞬时速度。
3.明确速度一时间图象的物理意义,描点法画图象的方法,并画出该实验中的速度一时间图象。
二、课前预习【做-•做】算一算你的速度有多快。
你的左手握一块表,右手拿一支彩色画笔。
你的同伴牵动一条宽约lcm 的氏纸带,使纸带在你的笔下沿着直线向前移动(如右图1-4-1),每隔一秒你用画笔在纸上点一点。
[想一•想]1-4-1 1•相邻两点间的距离跟牵动纸带的速度(手的速度)冇什么关系?2.牵动纸带的快慢不均匀,对相邻两点间所表示的时间有没有影响?3.怎样根据任意两点间的距离求纸带运动的速度(或手的速度)?求得的是平均速度还是瞬时速度?4.如何估算纸带(手)的瞬时速度?三、课堂教学1 •写出预习中的问题•同学交流并向老师提问:(5〜8分钟小组交流,讨论,评价,老师检查)2.知识学习(1)观察打点计时器并阅读教材,了解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应是低压交流‘电源,通常的工作电压为4伏,当电源的频率为50脱时,每隔0.02 秒打一次点。
(2)观察打点计吋器并阅读说明书了解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结构、各部分的名称、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电火花计时器通常的工作电压为220伏,当电源的频率为501k时,振针每隔0. 02 s打一次点。
(3)学生白主阅读教材屮的实验步骤提示.学生动手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想一想】①怎样根据纸带上的点迹计算纸带的平均速度?V=Ax/At②如图所示1-42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判断哪条 纸带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B)(4) 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实例:如图1 -4-3,测最出包括E 点在内的D, F 两点间的位移和时间算出纸带在这两 点间的平均速度v 二△x/ZXt,用这个平均速度代表纸带经过E 点时的瞬时速度。
打点计时器实验报告
![打点计时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8b88c74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be.png)
打点计时器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打点计时器,掌握基本的电路连接和计时器的原理,加深对电子电路的理解。
实验器材,555定时器、电容器、电阻、LED灯、面包板、导线、电源。
实验原理,555定时器是一种集成电路,可以用来产生精确的时间延迟。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通过555定时器来搭建一个简单的打点计时器。
当电路通电时,定时器开始计时,当计时结束时,LED灯点亮,表示时间到了。
实验步骤:1. 将555定时器插入面包板中,并连接电源和接地。
2. 通过电容器和电阻来调整定时器的时间参数,确定LED灯点亮的时间。
3. 连接LED灯到定时器的输出端,使得LED灯能够在计时结束时点亮。
4. 将电路连接好后,接通电源进行实验。
实验结果,经过调试和实验,我们成功搭建了一个打点计时器。
当电路通电时,LED灯开始闪烁,表示计时器正常工作。
当计时结束时,LED灯亮起,表示时间到了。
通过改变电容器和电阻的数值,我们可以调整LED灯点亮的时间,实现不同的计时效果。
实验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555定时器的工作原理,掌握了调节时间参数的方法。
同时,我们也加深了对电子电路的理解,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这些知识和能力都将对我们有所帮助。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不仅让我们学到了新的知识,还培养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通过自己动手搭建打点计时器,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电子电路的原理和工作方式。
相信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学习,我们会在电子领域有更大的进步和发展。
结语,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掌握了打点计时器的原理和搭建方法,还增强了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希望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能够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报告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72fc6f7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69.png)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运动速度的实验方法,来加深学生对速度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分析能力。
实验原理:打点计时器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运动速度的实验器材。
它基于位移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利用物理学中的速度公式 v=s/t,通过测量物体运动的时间 t 和物体位移 s,从而计算出物体的速度 v。
实验过程:本实验需要使用以下器材:打点计时器、电源线、导轨、计时器放置器和小车等。
步骤如下:1. 将导轨放置在实验室桌面上,并调整好水平度。
2. 在导轨上安装小车,确保小车能够自由滑动,并放置计时器放置器在距离小车起点 10 厘米左右的位置上。
3. 选择一个平滑的簿子用于计算小车运动的位移。
将小车沿着导轨的起点处拉后,松手后小车开始运动,同时计时器开始计时。
4. 等到小车运动到计时器放置器处时按下计时器停止键,记录下计时器的时间值 t 和小车的位移 s。
5. 重复以上实验过程,每次记录下小车的运动时长t 和位移s,至少需要进行 5 次实验。
实验结果:记录下所有实验数据,并计算出小车平均运动速度 v。
得到的数据如下:实验次数计时器采集到的时间值 (s) 小车位移 (cm) 速度 (cm/s)1 3.2 40 12.52 3.1 38 12.263 3.3 41.6 12.64 3.0 37.4 12.55 3.2 40.1 12.53平均速度:12.48 cm/s实验结论:通过使用打点计时器来测定小车的运动速度,本实验测得小车平均运动速度为 12.48cm/s。
同时本实验还通过实验数据的计算,验证了 v=s/t 的物理公式的正确性。
结合实验中的实际操作,学生对速度概念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增强了实验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理科学科素养和认识科学实验的意义深远。
打点计时器实验报告
![打点计时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1ea29de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3c.png)
实 【1 】 验 报 告班级 姓名试验课题: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试验目标:(1)熟习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及工作道理(2)演习运用打点计时器,并依据纸带研讨物体的活动(3)依据纸带上的点迹求平均速度及粗略的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 (4)能熟习.描写v--t 图象,并依据v--t 图象断定物体的活动情形试验器材:学生电源.导线.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斜面.小车.钩码)刻度尺 试验道理:1.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道理:打点计时器是运用电磁感应道理制作的,经由过程打点来计时的一种仪器.当通有交换电(4~6V )时,线圈变成一电磁铁(N 极,S 极不竭变更),与永远磁铁互相感化,造成振片高低振动,带动振针在活动的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迹.因为交换电为50Hz,故打下的每两个点之间的时光距离为0.02秒,打下的点不但记载了物体的地位,也记载了活动所用的时光.2.测一段位移的平均速度:取纸带上某两点之间为研讨对象,用刻度尺测出它们之间的距离Δx,经由过程两点之间的距离数n,求出该段位移所用时光Δt=n ×0.02s,运用平均速度的公式求出该位移的平均速度.3.粗略测量瞬时速度:测量某点(地位)瞬时速度时,在其两侧(包含该点)取一段小位移,求出其平均速度,可以粗略的代替该点的瞬时速度.试验步调:1、 熟习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及工作道理:2、 演习运用打点计时器:(1) 将打点计时器固定,熟习试验仪器. (2) 用导线将学生电源与打点计时器衔接(学生电源处于封闭状况).(3) 装好复写纸片及纸带,启动电源,用手程度拉动纸带,纸带上就打出一行小点,随后立刻封闭电源.(4) 取下纸带,从可以或许看清的某个点开端,往后数出若干个点.假如数出n 个点,由距离数盘算出第一个点到第n 个点的活动时光.(5) 用刻度尺测量出第一个点到第n 个点的距离,由平均速度的公式,求出该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6) 取三段不合区域,反复上述盘算,填入下表:测量瞬时速度:s (5个距离)取一测量点,分离用数字0, 1,2,3,4,5标出这些“测量点”.(2)用一小段内的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的办法,粗略的算出每点的速度,填入下表:(3)将上表中的瞬时速度在v —t 图中描点连线,画出v —t 图象.留意事项:1.试验时留意人身安然及仪器安然, 打点计时器应运用10V 以下交换电源.2.试验时先接通电源,再拉动纸带,试验完毕立刻封闭电源.3、手拉纸带时,速度应快些,以防点迹太密集.4、运用小车时,运用手接好小车,防止小车落地破坏试验仪器.打点计时器习题集一. 试验题1:打点计时器是[ ] A.测量时光的仪器 B.测量加快度的仪器 C.测量长度的仪器 D.测量速度的仪器:2.在用打点计时器研讨匀变速直线活动时,如测得各持续相等的时光距离内位移之差不是一个恒量,其重要原因是 [ ] A.长度测量不准确 B.打点计时器打点的距离不平均C.活动中受到变更的摩擦力感化 D.木板未调成程度3.图示的纸带是由斜面下滑的小车经由过程打点计时器拉出来的,打点的时光距离是,现按每10个点划分纸带,数据已标在图上,则小车活动的加快度为_________.4.做匀变速活动的小车的纸带上被打点计时器打下了一系列的点,纸带的一部分如图所示.按时光先后,依次是A.B.C三个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间尚有4个打点计时器打的现实点.若A.B之间距离为45mm,B.C之间距离为35mm,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换频率为50Hz,则小车活动时加快度大小为__________.5.某次用打点计时器研讨匀变速活动的试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打出小车带动的纸带如图,电源的频率为50Hz.在纸带上按时光次序取0.1.2.3.4.5共六个计数点,每相邻的两点间均有四个点未画出.用米尺量出1.2.3.4.5点到0点的距离标在了纸带下面,则小车的加快度大小为________,偏向_________.6.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做匀变速直线活动的瞬时速度(1)测量道理依据的公式V=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打点计时器打出下落重锤带动的纸带如图,电源的频率为50Hz,从纸带上持续掏出A.B.C.D四个点,用米尺量出A.B.C.D到计数点0的距离标在纸带下面.则打下B点时重锤的瞬时速度V B=________m/s,打下C点时重锤的瞬时速度V C=__________m/s.7.用打点计时器打出下落物体带动的纸带如图.电源的频率为50Hz,从纸带上持续掏出A.B.C.D.E.F六个计数点,用米尺测出A.B两点间距离S1=,E.F两点间距离S2=,试写出用S1.S2和相邻两点间时光距离T盘算重力加快度的公式g=_______,代入数据求出g=______.8.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运用交换电源的计时仪器.当电源频率为50Hz时,振针每隔______秒打一次点.如今用打点计时器测定物体的加快度.当电源频率低于50Hz 时,假如仍按频率为50Hz的时光距离打一次点盘算,则测出的加快度数值________频率为50Hz时测出的加快度的数值.(后一空格填写大于.小于或等于)9.如图是某次试验时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图中A.B.C.D.E为按时光次序所取的五个计数点,A.B.C.D.E各点与O点的距离在图中标出(单位是cm),则打B点时纸带的活动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____m/s,纸带活动进程中的加快度大小是___________m/s2.10.某次研讨匀变速直线活动的试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打出小车带动的纸带如图,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离用S1.S2.S3.S4.S5.S6 暗示,计数点间的时光距离用T暗示,则如下盘算小车加快度大小的式子中准确的是 [ ]A.(S6-S1)/(5T2) B.(S3+S4-S1-S2)/(2T2)C.(S5-S2)/(3T2) D.(S4+S5+S6-S1-S2-S3)/(3T2)11.在运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匀变速直线活动的加快度的试验中,(1)测量道理依据的公式是a=_____________________.(2)试验中要用到的器材和测量仪器有 [ ]A.小车B.一端带滑轮的木板C.打点计时器D.低压交换电源E.小钩码F.秒表G.刻度尺H.纸带I.细绳(3)某学生在试验中操纵有如下步调,试按合理的次序把步调序号填鄙人面的线上:___________.A.把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固定在小车后面;B.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木板没有滑轮的一端,并与电源相衔接;C.换上新纸带,重作两次试验;D.把长木板平放在试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边;E.先让小车停在接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摊开小车;F.把一条跨过滑轮的细绳一端拴在小车上,另一端吊一钩码;G.断开电源,取下纸带;H.求出三次测量加快度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的最后成果.12. 1)在测定匀变速直线活动的加快度试验中所需器材为_________A.打点计时器B.天平C.低压交换电源D.低压直流电源E.细绳和纸带F.钩码和小滑车G.秒表H.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2)请鄙人列步调中选出须要的,并按次序填写:_____________A.均衡摩擦力,即将长木板后端恰当垫高使下滑力战胜摩擦力B.把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固定在小车后C.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木板无滑轮端并连好电路D.用天平测量小车质量E.换上新的纸带重作两次F.把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放在桌上,使滑轮伸出桌面G.在小车开端活动后,按下秒表开端计时H.先使小车放在打点计时器邻近,接通电源再放小车,让小车活动I.断开电源,取下纸带J.使秒表停滞,记载打点时光K.把一条细绳跨过滑轮一端栓在小车上,另一端吊恰当的砝码假如小车在持续相等的时光T里的位移分离为S1.S2.S3.S4.S5.S6……则有a1=____;a2=_____;a3=_____;……,最后a=_________.以下说法准确的就在后面括号里打“√”,不然打“×”:(1)三条纸带都必须一一进行测量和盘算.[ ](2)记数点的0点就是纸带上的起点.[ ](3)若两计数点之间还有n个小点,则T=(n+1)T0,T0.[用打点计时器测匀变速直线活动的加快度答案1. A 2. C 3. a=75cm/s2 4. 9.75 5. /s26.(1)V=S+S2T (2)V=2.19m/s V=2.39m/snn n+1Bc7. /s2;与小车活动偏向相反 11.8.;大于9.永远磁铁;调剂振针长度或改换复写纸;或调剂振针的固有频率使之与50Hz交变电流产生的筹划力共振10. 0.655 1.50 15. A C11. (2)A.B.C.D.E.G.H.I (3)D.B.A.F.E.G.C.H12. A.C.E.F.H; F.C.K.B.H.I.E(S4-S1)/3T2; (S5-S2)/3T2 (S6-S3)/3T2。
打点测试实训报告
![打点测试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c8246ba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29.png)
一、实训目的本次打点测试实训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方法,了解其工作原理,并能够运用打点计时器进行简单的物理实验,如自由落体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等。
通过实训,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训环境实训地点:物理实验室实训器材:打点计时器、小车、滑轨、纸带、米尺、砝码、秒表等三、实训原理打点计时器是一种利用电磁打点原理,将时间间隔转换为打点间隔,从而记录物体运动轨迹的仪器。
其工作原理是:当物体通过打点计时器时,电磁铁产生的磁场会驱动打点针在纸带上打点,从而记录物体运动的轨迹。
四、实训过程1. 准备工作: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实验台上,调整好纸带,确保纸带与滑轨平行。
检查实验器材是否完好,如打点计时器、纸带、米尺等。
2. 自由落体运动实验:- 将小车放在滑轨上,释放小车,使其做自由落体运动。
- 打开打点计时器,记录纸带上的打点。
- 关闭打点计时器,将纸带取下,用米尺测量相邻打点之间的距离。
- 计算小车下落的时间,分析小车下落过程中的运动规律。
3. 匀速直线运动实验:- 将小车放在滑轨上,调整小车使其以匀速直线运动。
- 打开打点计时器,记录纸带上的打点。
- 关闭打点计时器,将纸带取下,用米尺测量相邻打点之间的距离。
- 计算小车运动的速度,分析小车运动过程中的规律。
4. 数据处理与分析:- 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进行整理和分析。
- 利用数据处理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如计算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
- 分析实验结果,验证物理规律。
五、实训结果1. 自由落体运动实验:通过实验,验证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即加速度为g(重力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2. 匀速直线运动实验:通过实验,验证了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即速度保持不变。
六、实训总结1. 实验操作:本次实训过程中,学生掌握了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方法,学会了如何进行自由落体运动和匀速直线运动实验。
2. 数据处理:学生学会了如何处理实验数据,利用数据处理软件进行计算和分析。
打点计时器实验报告(1)
![打点计时器实验报告(1)](https://img.taocdn.com/s3/m/76172d2b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fc.png)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班级:姓名:实验日期:实验目的:1. 通过实验探究小测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定量关系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____________法:1.保持小车质量一定时,改变小车______测出加速度a,并用图像法或计算法探究a与F的关系;2.保持拉力F一定时,改变小车________测出加速度a,并用图像法或计算法探究a与m的关系;实验器材:一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细线、钩码、砝码、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纸带、刻度尺等实验步骤:一、测质量:1.用天平测量出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M,钩码的质量m,记录测量结果二、仪器安装与平衡摩擦力:1.按照如下图将实验仪器安装好;2.平衡摩擦力:在__________钩码前提下(填“挂”或“不挂”),垫高长木板平衡摩擦力;反复调节倾斜角度,直到小车拖着纸带在斜面上能做_______________(运动)时,刚好平衡摩擦力。
三、保持小车质量M不变,研究a与F的关系:1.把细绳系在小车上并且绕过定滑轮悬挂钩码,先__________后释放___________,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2.保持小车总质量不变,改变钩码个数并依次记录钩码总质量m,重复实验操作共4次;四、保持钩码质量不变,研究a与m的关系1.保持钩码个数不变,改变小车上的砝码个数,并且测量记录小车的总质量,重复同上实验操作,共改变4次小车质量;数据处理:1、计算法:(多测几组找规律)验证猜想a ∝F ,故通过计算看结果是否满足2121F F a a =实验数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验证猜想a ∝1/M 故通过计算看结果是否满足1221M M a a =实验数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像法(1)m 一定时,a 与F 的关系——m=___________实验次数钩码个数/n小车所受合力/N加速度/(m/s 2)1 2 3 4 5(2)F 一定时,a 与m 的关系——F=__________实验次数砝码个数/n小车总质量/kg加速度/(m/s 2)1 2 3 4 5注意事项:1.平衡摩擦力,注意不要平衡摩擦力过度,也不能平衡摩擦力不足;改变小车质量时,________重新平衡摩擦力(填“不需”或“必须”);2.因绳子拉力并不等于钩码重力,为减小误差应满足钩码质量__________小车质量;3.改变拉力与小车质量后,每次开始实验时小车都应尽量________打点计时器,并且接通电源,先___________后_________误差分析:1.质量的测量会存在误差;2.平衡摩擦力会造成误差3.实验原理的不完善造成误差,小车所受拉力不等于钩码重力,而是_______钩码重力。
打点计时器实验报告单
![打点计时器实验报告单](https://img.taocdn.com/s3/m/a4013eb3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15.png)
打点计时器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打点计时器
实验时间:2021年10月12日
实验地点:XX实验室
实验目的:测试打点计时器功能和稳定性
实验步骤:
1. 首先,将打点计时器插上电源,待指示灯亮起后,进入测试程序。
2. 取一个计时器样本,将其放在打点计时器顶端的测试区域。
3. 按下计时器开始键,即可开始测试。
4. 测试结果将会显示在打点计时器屏幕上。
5. 测试完成后,按下结束键,将结果存储在计时器内存中。
实验结果:
本次测试结果显示,打点计时器能够正确地计时,并且出现了极少量误差(误差小于0.01秒)。
同时,计时器的反应速度也非常快,基本上能够在0.5秒内完成计时和显示操作。
总体而言,本次测试表明打点计时器的功能和稳定性都非常良好,能够满足大部分实验使用的需求。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1. 打点计时器能够正确地计时,并且出现了极少量误差。
2. 打点计时器的反应速度非常快,基本上能够在0.5秒内完成计时和显示操作。
3. 打点计时器的功能和稳定性都非常良好,能够满足大部分实验使用的需求。
实验人员:
XXX
XXX
XXX
签名:XXX
日期:2021年10月12日。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报告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616302e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29.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2. 学会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3. 通过实验,验证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二、实验原理打点计时器是一种常用的物理实验仪器,通过在纸带上打点,可以记录物体运动过程中的位置和时间,从而计算出物体的速度。
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物体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即速度恒定。
三、实验器材1. 打点计时器2. 纸带3. 电磁铁4. 重锤5. 刻度尺6. 秒表7. 稳定电源四、实验步骤1. 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实验台上,接通电源。
2. 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的打点装置,并使纸带的一端固定在重锤上。
3. 打开电源,使打点计时器开始工作。
4. 将重锤释放,使其自由下落,同时观察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点的规律。
5. 记录下一定时间间隔内的打点数,以及对应的纸带长度。
6. 关闭电源,将纸带取下,用刻度尺测量纸带上的打点距离。
7. 根据打点数和纸带长度,计算物体在该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
8. 改变时间间隔,重复步骤5-7,得到多个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
9. 分析实验数据,验证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五、实验数据及结果1. 第一次实验:- 时间间隔:1秒- 打点数:10个- 纸带长度:1.2米- 平均速度:1.2米/秒2. 第二次实验:- 时间间隔:2秒- 打点数:20个- 纸带长度:2.4米- 平均速度:1.2米/秒3. 第三次实验:- 时间间隔:3秒- 打点数:30个- 纸带长度:3.6米- 平均速度:1.2米/秒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物体通过的路程相等,即速度恒定。
这验证了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六、实验结论1. 打点计时器可以用来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2.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即速度恒定。
3. 实验结果与理论相符,验证了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七、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保持打点计时器的稳定性,避免因震动导致打点不均匀。
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报告
![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b8f0ca6f8c75fbfc77db2d9.png)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报告请各位大神认真阅读,并保存好本资料!【实验目的】1、学会使用打点计时器。
2、会根据纸带记录,判断运动的性质,并计算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
【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以及纸带、复写纸片;两根导线;低压交流电源;刻度尺。
【实验原理】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低压交流电源的仪器,它的工作电压为4~6伏特。
当频率f=50赫兹时,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
当运动物体拖着纸带运动时,打点计时器便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纸带上打出的点就记录了物体的运动时间。
通过纸带上点的位置,我们可以量出物体在运动时间内发生的位移(但记录的点不是物体的实际位置)。
这就给我们定量地研究运动物体的运动情况提供了方便和可能。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是利用电路获得脉冲高电压产生电火花,电火花打在纸带上留下击穿的小孔,显示出点痕从而记录下位置和时刻,脉冲高压的周期也是0.02s,纸带上相邻点的时间是0.02s。
电火花计时器工作时,纸带运动受阻力略小,比电磁打点计时器系统误差小。
打在纸带上的点,记录了纸带运动的时间,把纸带与运动物体连在一起,纸带与物体同步运动,纸带上点的痕迹就与物体运动规律相同。
【实验步骤】一、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1)将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以免在拉纸带时晃动它。
纸带用穿过限位孔,复写纸应套在定位轴上,并要放在纸带的上面。
(2)轻轻试拉纸带,应无明显阻碍现象,同时复写纸应能随纸带的移动而移动,必要时,可通过定位轴的前后移动来调节复写纸的位置。
(3)在打点计时器的两个接线柱上分别接上导线,两根导线的另外一端分别接到低压交流电源(4~6伏特的交流电)的两个接线柱上。
(4)先接通电源, 打点计时器开始打点后,再用手水平地轻轻拉纸带,纸带上就打出许多点。
(5)切断电源,取下纸带。
如果用电火花计时器,则实验步骤的应当是:(1)把电火花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检查墨粉纸盘是否已经正确地套在纸盘轴上,检查两条白纸带是否已经正确地穿好,墨粉纸盘是否夹在两条纸带之间。
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报告
![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a842645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8f.png)
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练习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2.利用打上点的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3.学会测量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实验器材电时打点计时器,纸带,刻度尺,导线,电源实验步骤(1)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将纸带穿过限位孔,复写纸套在定位轴上,并压在纸带上。
(2)将打点计时器的两个接线柱分别与交流电源相连。
(电磁打点计时器接交流电源4~6V。
(3)打开电源开关,按实验需要使纸带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
(4)取下纸带,根据具体情况选出计数点,按实验要求进行测量计算。
(5)整理实验器材四、打点计时器使用要点及注意事项(1)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低压交流电源,它的工作电压为4V一6V,频率为50Hz,如果电压过高会烧毁计时器线圈,如果电压过低,会出现不打点或打点不清的情况。
至于交流电的频率,我国工农生产和生活用的交流电,频率都是50Hz,周期是0.02S,比较稳定,一般都满足要求。
(2)为使打点的频率比较稳定,要求打点计时器的振动片的固有频率也是50Hz,使之发生共振现象,振动片的长度可在一定范围调节,通过改变振动片的长度来调节它的固有频率。
(3)实验前要检查打点的清晰情况,必要时应调整振针的高度,振针过高时打不上点,过低时会打出短线,还会对纸带产生过大的阻力;振动片和振针要固定好,不能让它松动,否则会出现漏点或双点。
(4)所用纸带要平整,如果纸带不平整,可能出现点迹不清,漏点或点间距离不准(在纸带有褶皱时两点间间隔和展平后两点间间隔不等)等现象,一般来说使用的是专用纸带,比较平整,个别有褶皱的纸带不要用或熨平后再用。
复写纸应安装在纸带的上面,专用复写纸只有一面有复印油墨的一面应朝下和纸带接触。
(5)在打点计时器系列实验中,纸带与打点计时器之间的摩擦是引起实验误差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在实验前首先要放正打点计时器的位置,使纸带在移动过程中不与限位孔的侧壁相碰。
(6)在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时,再放开纸带;打点计时器属于间歇性工作仪器,每打完一条纸带,应及时切断电源,并将定位轴上的复写纸片换个位置,以保证打点清晰。
实验报告: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实验报告: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https://img.taocdn.com/s3/m/8c4ada53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36.png)
实验报告: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实验: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实验目的】
练采用阻攻计时器,利用踢上点的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
【实验原理】
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频率f=50赫兹低压交流电,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
这些点
既记录了运动物体的位移,也记录了发生这些位移所用的时间。
【实验器材】
电磁阻攻计时器、纸带、复写纸、导线、扰动交流电源、刻度尺。
【实验步骤】
1、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的一边。
同时把这端用书本垫高,使长木板成一斜面。
纸带穿过限位孔,与小车厢连接。
把复写纸片套在定位轴上,并且压在纸带上面。
2、在阻攻计时器的两个接线柱上分别接通扰动交流电源。
3、打开电源开关,让小车在长木板上下滑,牵拉纸带,纸带被打上了许多小点。
断
开电源,取下纸带。
4、穿上崭新纸带,重复操作方式三次,然后从各纸带中挑选出一条准确的展开数据
处理。
舍弃结尾的较为密集的点,在后面易于测量的地方打听一个初始点0,内要5点一
次标上1,2,3,……,测到两个相连计数点的距离分别就是s1,s2,s3,……。
5、算
是出来计数点1至5的瞬时速度,做出v-t图像,谋出来小车的加速度。
【数据处理】
计数点1234s(cm)――s2-s1=s3-s2=s4-s3=
δs(cm)――v(cm/s)a(cm/s2)56v(cm/s)
s5-s4=s6-s5=――
t(s)。
1.4打点计时器实验报告
![1.4打点计时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a0b2c3f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03.png)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班级:时间:第课小组成员〖新课预习〗1电磁打点计时器:它是一种使用电源的计时仪器。
工作电压为V, 当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 它每隔打一次点。
使用时纸带应穿过并压在复写纸的。
2、电火花计时器:它是一种使用电源的计时仪器。
工作电压为V, 当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 它每隔打一次点。
它是利用在纸带上打出点迹。
3、电火花计时器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相比,哪个可能引起的误差更小些?为什么?4、运动物体带动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纸带上的点相应地表示出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纸带上各点之间的距离表示。
〖练习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实验目的:学会使用打点计时器及利用打上点的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位移、时间、速度)实验器材:实验步骤:(1):(2):(3):将纸带粘在下图位置:【纸带分析计算平均速度】(1)取下纸带,从能够看清的某个点开始,往后数出若干个点,如果数出n个点, 点之间的间隔数为个,计算出纸带从第一个点到第n点的运动时间 s。
(2)用刻度尺测量出从第一个点到第n个点的距离Δχ。
(3)利用公式Δυ=Δχ/Δt计算出纸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把测量和计算的结果填入表1中。
(必须明确所求的是那两段的平均速度。
例如AB段或者BD段)哪一段点子数n 点子间隔数n-1运动时间Δt/s位移Δχ/m 平均速度υ/ ( m•s )思考:纸带上的点迹分布不均匀,点迹密集的地方表示运动的速度较大还是较小?【纸带分析测量瞬时速度】先在纸带上选取点能看清的一段,用字母O 、A、B、C、D、E、F、G……标出计数点, 某点B的瞬时速度可以粗略地由包含B点在内的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来表示。
(注意:在粗略计算B点的瞬时速度时,如果取离B点越接近的两点来求平均速度,这个平均速度越接近B点的瞬时速度,但是距离太小会使测量误差增大,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这两个点。
)测量包含某个测量点在内的一段位移Δχ,记录在表2中,同时记录对应的时间Δt,记下这些点的瞬时速度。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报告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a5b56a3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77.png)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引言:本实验使用打点计时器来测量物体的速度。
打点计时器是一种可以记录物体通过的时间间隔的仪器,通过测量物体通过一段距离所需的时间来计算其速度。
本实验旨在研究不同物体在相同条件下的速度,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
通过该实验可以更好地理解速度的概念,并掌握速度的测量方法。
材料与方法:1.打点计时器2.不同物体(如小车、球等)3.直线轨道或倾斜面4.起点和终点标记实验步骤:1.在平坦的直线轨道上设置起点和终点标记。
2.将不同物体置于起点。
3.将打点计时器放在终点处,准备记录时间间隔。
4.启动打点计时器,同时释放物体。
5.在物体通过终点时停止计时器,并记录时间。
6.重复上述步骤多次,以获得可靠的平均时间。
结果与讨论:通过测量不同物体通过一段距离所需的时间,我们获得了它们的速度。
在每次实验中,我们记录了三个数据,并计算了它们的平均值。
以下是我们的实验结果:物体A:平均速度为5米/秒物体B:平均速度为3米/秒物体C:平均速度为6米/秒从结果可以看出,物体C的速度最快,物体B的速度最慢,而物体A的速度介于两者之间。
这表明不同物体在相同条件下具有不同的速度。
可能的影响因素包括物体的质量、形状和表面摩擦力等。
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探讨这些因素对速度的影响。
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主要包括人为操作的误差和测量仪器的不准确性。
为了减小这些误差,我们进行了多次实验并计算了平均值。
此外,我们还可以使用更精确的仪器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结论:本实验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量了不同物体的速度,并比较了它们之间的差异。
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到不同物体在相同条件下具有不同的速度,这可能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我们可以探索这些影响因素,并深入了解速度的概念。
本实验对于加深对速度的理解以及学习测量方法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
高中物理实验报告word
![高中物理实验报告word](https://img.taocdn.com/s3/m/5a269e2958f5f61fb63666bf.png)
高中物理实验报告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班级姓名日期成绩实验名称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目的:1.了解两种打点计时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会安装实用打点计时器3.理解纸带测量速度的原理并会测量瞬时速实验原理:设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T,那么纸带上相邻两个点所表示的时间间隔就是T。
如果数出纸带上一系列点的总数为N,则打这些点所用的总时间为t=(N-1)T。
如果测出这N个点之间的总距离s,则t时间内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如果纸带做匀速直线运动,此式计算出来的就是纸带的运动速度。
实验器材:电磁(或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纸带、刻度尺、导线、电源。
实验步骤:1、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1)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将纸带穿过限位孔,复写纸套在定位轴上,并压在纸带上。
(2)将打点计时器的两个接线柱分别与交流电源相连。
(电磁打点计时器接交流电源4~6V。
)(3)打开电源开关,用手水平拖动纸带,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随后关闭电源。
2、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1)取下纸带,从能够看清楚的某个点开始,往后数出若干点,将数出点数n及这些点划分出来的间隔填入表中,依次计算出纸带的从第一个点到第n个点的运动时间t,将结果填入表中。
(2)用刻度尺测量出第一个点到第n个点的距离△x,并填入表中。
(3)根据纸带从第一个点到第n个点的运动时间t和距离△x,计算出纸带在时间t内运动的平均速度v,并填入表中(4)整理实验器材(5)数据处理完成实验报告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实验记录:点数间隔数时间t/s位移△x/m平均速度v(m/s)66550.10.131.366550.10.171.766550.10.222.2665500.110.111.166550.10.191.9由实验数据可知,手拉动纸带运动时,速度不是恒定的。
实验误差来源:11、测量时点间间隔是带来的测量误差22、拉动纸带时和水平方向有微小的倾角33、纸带和计时器间有摩擦注意事项:①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应打出轻重合适的小圆点,如遇到打出的是短横线,应调整一下振针距复写纸片的高度使之增大一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实验课题:实验目的: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1)认识打点计时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2)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并根据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3)根据纸带上的点迹求平均速度及粗略的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4)能认识、描绘v--t图象,并根据v--t图象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实验器材:学生电源、导线、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斜面、小车、钩码)刻度尺实验原理:1、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打点计时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造的,通过打点来计时的一种仪器。
当通有交流电(4~6V)时,线圈变为一电磁铁(N极,S极不断变化),与永久磁铁相互作用,造成振片上下振动,带动振针在运动的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迹。
由于交流电为50Hz ,故打下的每两个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02秒,打下的点不仅记录了物体的位置,也记录了运动所用的时间。
2、测一段位移的平均速度:取纸带上某两点之间为研究对象,用刻度尺测出它们之间的距离ΔX ,通过两点之间的间隔数n求出该段位移所用时间Δt=n × 0.02s,利用平均速度的公式求出该位移的平均速度。
3、粗略测量瞬时速度:测量某点(位置)瞬时速度时,在其两侧(包含该点)取一段小位移,求出其平均速度,可以粗略的代替该点的瞬时速度。
实验步骤:1、认识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2、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1)将打点计时器固定,熟悉实验仪器。
(2)用导线将学生电源与打点计时器连接(学生电源处于关闭状态)。
(3)装好复写纸片及纸带,启动电源,用手水平拉动纸带,纸带上就打出一行小点,随后立即关闭电源。
(4) 取下纸带,从能够看清的某个点开始,往后数出若干个点。
如果数出n个点,由间隔数计算出第一个点到第n个点的运动时间。
(5) 用刻度尺测量出第一个点到第n个点的距离,由平均速度的公式,求出该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
123间隔数运动时间Δ t/S运动位移△ x/m平均速度m/s(1) 、取纸带上某一点为计时零点,每隔0.1s( 5个间隔)取一测量点,分别用数字0,1,2,3, 4,5标出这些“测量点”位置012345对应时刻00.1s 末0.2s 末0.3s 末0.4s 末0.5s 末取小位移△ x/m小位移用时间△ t/s点(时刻)速度v∕m*s-1⑶将上表中的瞬时速度在V —t图中描点连线,画出V—t图象。
注意事项:1、实验时注意人身安全及仪器安全,打点计时器应使用10V以下交流电源。
2、实验时先接通电源,再拉动纸带,实验完毕立即关闭电源。
3、手拉纸带时,速度应快些,以防点迹太密集。
4、利用小车时,应用手接好小车,防止小车落地损坏实验仪器。
6・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1)测量原理根据的公式 V=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打点计时器习题集一、 实验题1:打点计时器是]A •测量时间的仪器速度的仪器B •测量加速度的仪器C •测量长度的仪器D •测量:2 •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如测得各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位移 之差不是一个恒量,其主要原因是 [ ]A .长度测量不精确B .打点计时器打点的间隔不均匀C •运动中受到变化的摩擦力作用D •木板未调成水平3・图示的纸带是由斜面下滑的小车通过打点计时器拉出来的, 打点的时间间隔是0.02s ,现按每10个点划分纸带,数据已标在 图上,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 _____________ •4・做匀变速运动的小车的纸带上被打点计时器打下了一系列的点,纸带的一部分 如图所示•按时间先后,依次是 A 、B 、C 三个计数点,每 两个计数点间另有4个打点计时器打的实际点•若 A 、B 之 间距离为45mm , B 、C 之间距离为35mm ,打点计时器所用 交流频率为50Hz ,则小车运动时加速度大小为 ________________5・ 某次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运动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打出小车带动的纸 带如图,电源的频率为 50Hz .在纸带上按时间顺序取 0、1、2、3、4、5共六个计数 点,每相邻的两点间均有四个 点未画出.用米尺量出1、2、 3、4、5点到0点的距离标在了 纸带下面,则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 ,方向 _________3.?&160631.6736.1630-5⅛ (Cln)_____________ m/s ,纸带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是10 .某次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打出小车带动的纸带如图, 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用 S 1' S 2、S 3、S4、S5、S 6表 示,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用 T 表示,则如下计算小车加(2)用打点计时器打出下落重锤带动的纸带如图,电源的频率为取出A 、B 、C 、D 四个点,用米尺 量出A 、B 、C 、D 到计数点0的距 :I- 离标在纸带下面.则打下 B 点时重I50Hz ,从纸带上连续ABcD ( ■ ■ ■ ■20.00 24,13 28763374(Cm)锤的瞬时速度VB= ________ m/s ,打下C 点时重锤的瞬时速度 VC= ___________ m/s . 7.用打点计时器打出下落物体带动的纸带如图. 续取出A 、B 、C 、D 、E 、F 六个计数点,用米尺测出A 、B 两点间距离S 1=4.08cm , E 、F 两点间距离S 2=5.64cm ,试写出用S 1' S 2和相电源的频率为 50Hz ,从纸带上连邻两点间时间间隔T 计算重力加速度的公式g= _________ ,代入数据求出g= _______& 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当电源频率为 50Hz 时,振针每隔 ______ 秒打一次点.现在用打点计时器测定物体的加速度.当电源频率低于50Hz时,如果仍按频率为50Hz 的时间间隔打一次点计算,则测出的加速度数值 ______________ 频率为50Hz 时测出的加速度的数值.(后一空格填写大于、小于或等于)9.如图是某次实验时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 50Hz .图中A 、B 、C 、D 、E 为按时间顺序所取的五个计 数点,A 、B 、C 、D 、E 各点与O 点的距离在图中标出 (单 位是Cm ),则打B 点时纸带的运动速度大小是2t8?ABC D EF■ ■ ■ ■ ■ ■BBiIId⅛6.αa速度大小的式子中正确的是 [ ]A . (S6-S I )∕(5T 2)B . (S3+S4-Si-S2)∕(2T 2) C. (Ss-S/eT 2)D . (S4+S5+S6-S 1-S2-S 3)∕(3T 2)11. 在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 (1) 测量原理根据的公式是 a= 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实验中要用到的器材和测量仪器有 [ ]A .小车D .低压交流电源 G .刻度尺(3) 某学生在实验中操作有如下步骤,试按合理的顺序把步骤序号填在下面的线上: ____________ .A .把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固定在小车后面;B .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木板没有滑轮的一端,并与电源相连接;C .换上新纸带,重作两次实验;D .把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边;E. 先让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放开小车;F. 把一条跨过滑轮的细绳一端拴在小车上,另一端吊一钩码; G .断开电源,取下纸带;H .求出三次测量加速度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的最后结果. 12.1)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所需器材为 _____________A .打点计时器B .天平C .低压交流电源D. 低压直流电源E .细绳和纸带F .钩码和小滑车G.秒表 H .—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2)请在下列步骤中选出必要的,并按顺序填写: __________________ A .平衡摩擦力,即将长木板后端适当垫高使下滑力克服摩擦力 B. 把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固定在小车后 C. 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木板无滑轮端并连好电路B . 一端带滑轮的木板 E .小钩码 H .纸带C .打点计时器 F .秒表 I .细绳D. 用天平测量小车质量E. 换上新的纸带重作两次F. 把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放在桌上,使滑轮伸出桌面G. 在小车开始运动后,按下秒表开始计时H •先使小车放在打点计时器附近,接通电源再放小车,让小车运动I .断开电源,取下纸带J使秒表停止,记录打点时间K.把一条细绳跨过滑轮一端栓在小车上,另一端吊适当的砝码如果小车在连续相等的时间T里的位移分别为S1' S2、S3、S4、S5、S6,,贝U有a1 = ___ ;a2= ___ ;a3 = ___ ;,, ,最后a= _________以下说法正确的就在后面括号里打“√”,否则打“X”(1) 三条纸带都必须一一进行测量和计算. [ ](2) 记数点的0点就是纸带上的起点. [ ]⑶若两计数点之间还有n个小点,则T=(n+1)T0, T0=O∙O2s.[-y (aι+as+a 3)×> ×> √x用打点计时器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答案1. A2. C3. a=75cm∕s 24. 9.755. 1.0m/s 2(1)V n : S n + S n+1=2T(2)V B : =2.19m / SV C : =2.39m / S6.i 975m∕s27. 1.50m∕s 2 ;与小车运动方向相反 11. •广80.02;大于9.永久磁铁;调整振针长度或更换复写纸;或调整振针的固有频率使之与 50Hz 交变电流产生的策动力共振(S4 -S 1 )/3T 2 ;(S 5 £2)/3T 2(S 6 -S 3)∕3T 210. 0.6551.50 15. A C(1>=-∆S丁211.(2)A 、 B 、C 、D 、 C 、HE 、G 、H 、I (3)D 、B 、A 、F 、E 、G 、F 、C 、K 、B 、H 、 I 、E 12. A 、C 、E 、F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