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安全社区建设标准简介

合集下载

浅论国际水准安全社区建设

浅论国际水准安全社区建设

害事故的能力 ,可以造福一方百姓 ,促进全面小康 社 会 的建设 ,可 以帮助提 升社 区 的社 会形 象 ,提高
社 区 的国际地 。
l 目的和 意 义
创 建安 全社 区的 目的 ,是 让居 民无论 在工 作 ,
还是在 1常生活中,都能保证安全和健康 ,最大限 3 度地降低职业伤害 、1 3 常生活中的伤害 ,甚至暴力 等各 种意外 。社 区是 人所居 住 的社 区 ,安 全社 区突
家居 安全 推广组 ( 头单位 水 电中心 ),老年人 安 牵
全推广组 ( 牵头单位老龄委 ) 和疾病预防与健康推
维普资讯
总 第9 期 6
浅 论 国 际水 准 安 全社 区建 设
牛彩 凤
( 安矿 业集 团 漳 村 社 区 , 山西 长 治 06 3 潞 4 0 2)

要 :安全社区是世界卫生组织 ( O)推广的一个 安全促进项 目,是一个近十年来才诞生的全民安全 WH
22 第2 . 阶段 为 组织 准备 阶段 在 这 一 阶段 ,一 是 要 完 成 领 导 、组 织 机 构 的
更加安全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有效控制伤害 ,降低 人 群伤害 率 。
1 是 实现本 质安 全 的必然 要求 - 3
建立 ,理顺管理体制 ;二是要完成与国家安监局工 作对接 ;三是要做好安全促进教育培训 ,对相关工 作或推 广人 员集 中进 行一 次安全 促进 培训 ;四是 要
理 要从 人 的需 要和 安全 出发 ,千方 百计创 造 出一个
传教育辖区单位机构 、 团组织 、居民,提高他们 社 对创 建安 全社 区 的认 识 ,树立 安全 促进理 念 ,广泛 发动居民 自 觉参与创建工作 ;同时 ,要做好政府及 相关 部 门的宣传 工作 ,争 取社会 各界 的支持 。

国际安全社区准则

国际安全社区准则

国际安全社区准则1989年在瑞典及泰国举行的第一届世界预防意外事故及伤害大会上,来自世界50多个国家的代表共同发表了“安全社区”宣言,强调所有人类在保持自身健康和安全方面均享有平等的权利。

会议期间代表们访问了瑞典Lidköping及泰国WangKhoi 社区,并提出了一份报告,通过分析Lidköping及WangKhoi建设安全社区的经验,将如何建设安全社区归纳为5项基本原则。

即:社区组织、流行病学及资讯、参与、决策、技术及方法。

这是第一个指导安全社区建设的标准。

此后,经过不断的完善、修改,最终形成目前的“安全社区6项准则和9项指标”,我们称为国际安全社区准则。

2009年,WHO社区安全促进合作中心出台了“WHO安全社区导则”,提出了安全社区建设、申请、认证和证后管理的要求,并对“安全社区六项准则”逐条提出了具体要求。

国际安全社区准则与理解要点要成为国际安全社区网络成员必须符合下列6项准则:1.组织机构要求(1)标准条款“有一个负责安全促进的跨部门合作的组织机构。

”(2)理解要点建立这个组织机构的目的在于整合社区资源,以伙伴合作模式,自发性地组织起来,集结力量,各施所长,紧密地联系起来,运用各自的资源及服务,为区内居民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及生活环境。

社区内的政府机构以及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商贸服务业、学校、医院及社会服务团体等按职责分工,承担各自的伤害预防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资源信息共享。

WHO安全社区导则对本条款的具体要求是:成立以跨部门合作为基础建立的工作小组,从事具体的安全促进和伤害预防工作。

小组成员来自于现有的团体或机构,一般应至少六个工作小组。

通常有:交通安全、居家安全、工作场所安全、运动安全、学校安全、公共场所安全、儿童安全、老年人安全、犯罪和暴力预防、自杀预防和伤害监测等。

2.预防计划要求(1)标准条款“有长期、持续、能覆盖不同性别、年龄的人员和各种环境及状况的伤害预防计划。

世卫组织健康住宅标准

世卫组织健康住宅标准

世卫组织健康住宅标准
世卫组织健康住宅标准是指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一套住宅标准,旨在促进健康、安全和福祉。

这些标准包括以下方面:
1. 空气质量:住宅内空气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无污染、无异味、无病菌等有害物质。

2. 水质:住宅内饮用水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无污染、无异味、无有害物质等。

3. 噪音:住宅周围环境噪音应符合相关标准,保证居民不受噪音干扰。

4. 光照:住宅采光应符合相关标准,保证室内光照充足,避免使用有害光源。

5. 社区设施:住宅周围应配备必要的社区设施,如超市、医院、学校等,方便居民生活。

6. 环保:住宅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应注重环保,采用绿色建筑技术和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7. 安全:住宅应具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消防设施、安全出口等,确保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这些标准是世卫组织根据全球住宅建设实践和健康生活需求制定的,对于提高住宅品质和居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安全社区准则、申请及认证步骤

国际安全社区准则、申请及认证步骤

国际安全社区准则、申请及认证步骤一、国际安全社区准则申请社区要获得国际安全社区命名必须满足如下7条准则:1.有一个负责安全促进的跨部门合作的组织机构;2.有长期、持续、能覆盖不同性别、年龄的人员和各种环境及状况的伤害预防计划;3.有针对高风险人员、高风险环境,以及提高脆弱群体安全水平的预防项目;4.有“以证据为基础的”安全促进项目;5.有记录伤害发生频率及其原因的制度;6.有安全促进项目、工作过程、变化效果的评价方法;7.积极参与本地区及国际安全社区网络的有关活动。

二、国际安全社区认证申请文件申请国际安全社区认证需要提供以下三个文件:1.申请函2.安全社区工作报告(以表格A的形式填写)3.网页报告注:以上三个文件须用英文书写;申请函交由中国安全健康协会(国际安全社区支持中心)统一传递;工作报告和网页报告交由中国安全健康协会(国际安全社区支持中心)审阅,提出修改意见,定稿后统一递交到认证中心。

三、申请及认证过程的9个步骤1.提交申请函,交付注册费(1)社区应至少提前6个月向国际安全社区促进合作中心(WHO CCCSP)及选定的国际安全社区认证中心提交现场认证申请函。

申请函篇幅为一页纸,包含的信息有:申请社区的基本信息(名称、地理区域)、创建基本历程、所取得的成效、持续改进的承诺、选择的国际安全社区认证中心、联络人信息(姓名,职务,地址,电子邮箱,电话)、帐户信息(抬头名称、机构代码)、社区主要负责人的签名。

(2)向WHO CCCSP支付500欧元注册费。

2.认证准备(1)WHO CCCSP收到社区的申请函及注册费后,把社区列入官网的“准备中社区”名单;(2)WHO CCCSP给申请社区的主要负责人及联络员发回复信;(3)选定的国际安全社区认证中心(SCCC)指定报告主审和副审人员;(4)申请社区撰写安全社区申请报告,定稿并经过中国安全健康协会(国际安全社区支持中心)审阅把关后,发送给选定的国际安全社区认证中心。

社区安全建设的三种典型模式

社区安全建设的三种典型模式

社区安全建设的三种典型模式
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腾尼斯认为,社区是在前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农业村落基础上自然形成的一种社会组织形态或人际关系类型,是社会成员之间唇齿相依、感情醇厚、关系协调,靠习惯、集体良心和共同价值来维系的社会组织形态。

瑞典推广世界卫生组织推出的“安全社区”、美国政府推动建立的“防灾型社区”、东南亚等国家推出“以社区为基础的灾害风险管理”,是目前社区建设的三种模式。

“安全社区”概念的首次提出,是在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第一届事故与伤害预防大会上。

大会提出“任何人都享有健康和安全之权利”,并委托WHO设在瑞典皇家医科大学的社区安全推广协进中心负责在全球范围内推广这一概念。

WHO安全社区是一个荣誉称号,可提升本地区社会形象,从而间接提高本地区在对外经济交往中的竞争力。

“防灾型社区”是指长期以社区为主体进行减灾工作,促使社区在灾害来临前,做好预防灾害的措施,避免让灾害变成灾难事件。

其建设一般分四个步骤:建立社区伙伴关系,主要依靠来自民间的灾害救助团体;社区灾害评估;制定社区减灾计划,这一步骤特别需要社区居民的参与、协商;社区防灾、救灾功能建设,成立社区紧急反应队伍。

“以社区为基础的灾害风险管理”将社区减灾和备灾作为重点,鼓励所有人参与,强调普通群众,尤其最脆弱群体的参与;对不同观点采取开放态度,由社区成员辨认减轻灾害风险的措施;鼓励社区以外的组织和个人对社区灾害风险管理提供支持,尊重社区内的各种文化因素。

目前,日本、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国家采用这一社区建设模式。

全国安全社区标准与指标介绍

全国安全社区标准与指标介绍

要素六、宣传教育与培训
社区应有安全教育培训设施,经常开展宣传教育 与培训活动,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宣传教育与培训活 动应针对不同层次人群的安全意识与能力要求制定相 应的方案,以提高社区人员安全意识和防范事故与伤 害的能力。
宣传教育与培训方案应: a) 与事故和伤害预防的目标及计划内容一致; b) 充分利用社会和社区资源; c) 立足全员宣传和培训,突出对事故与伤害预防知
b) 建立社区内信息交流与信息反馈渠道,及时处理、 反馈公众的意见、建议和需求信息,确保事故和 伤害预防信息的有效沟通;
c) 建立群众组织和志愿者组织并充分发挥其作用,提 高全员参与率;
d) 积极组织参与国内外安全社区网络活动和安全社区 建设经验交流活动。
要素二的4条指标
6.积极组织和广泛参与安全社区各类交流活动。 7.建立了相关安全信息收集、交流、沟通、传递和
什么是安全促进项目
• 安全促进 safe promotion 为了达到和保持理想的安全水平,通过 策划、组织和活动向人群提供必须的保 障条件的过程。
安全促进项目就是实施这一过程的具体体 现,它是有指向性的,有具体目的的。
安全促进项目的特点
1、特定的指向(针对某需要解决的问题) 2、长期、持续开展 3、宽覆盖面 4、多措并举 5、效果好
要素一的5条指标
1.有安全社区建设领导机构,成员组成符合跨部 门合作的要求,涵盖了辖区内主要相关部门、 社会组织及其负责人,负责组织、协调安全社 区建设和绩效评审工作。
2.有符合社区实际情况的安全社区工作机构,成 员包括相关职能部门和社会单位管理人员、专 业技术人员、社会组织代表、志愿者及社区居 民等,负责组织实施安全促进项目。
环境安全。
2.4全国安全社区建设指标体系

“安全社区”创建工作标准

“安全社区”创建工作标准

“安全社区”创建工作标准一、有一个负责“安全社区”创建工作跨部门合作的组织机构,以合作、协调为基础,组织社区内的安全事务。

组织机构有一套完整的工作制度,有开展工作、活动的记录,有正规档案。

二、有符合社区长期安全建设目标及各种环境状况下的伤害预防短期安全建设计划、保障措施,持续推进社区安全建设。

1、消防安全:在社区街道安置消防箱,内设灭火器、水带、水枪喷头、消防斧等防火用具。

在每排居民楼屋山安置小的消防箱,内置2具灭火器。

消防箱在管理上实行资源共享,社区居民均可使用,一旦发生火灾,居民可以很快地获得消防器具,并利用这些器具有效控制火势。

2、医疗服务:社区建有卫生医疗室,居民看病不出社区。

开展各种生动形象的卫生知识普及宣传教育活动。

3、反毒品行动:开展反毒品宣传教育活动,社区内无吸毒居民。

4、居家安全:采取措施提高社区居民防电火、防煤气、沼气泄漏中毒、起火、防盗窃防范意识。

5、健身活动:社区有健身场、有相应配套的健身器材。

6、小街巷安全:社区小巷路面平整,无污水冒溢,人行道平整,路沿石完好,宣传牌匾整齐划一;沿街门头整齐,墙壁整洁,路灯明亮完好,综合感官效果优良。

7、道路交通安全:社区主要路口、桥头、学校附近等事故易发地区设置限速标志和警示标志。

社区内的酒店、饭店设置有严禁酒后驾车的宣传展板或警示标志。

8、爱国卫生运动:成立爱国卫生运动领导组织,常年为社区经营户、居民提供除“四害”药械和技术指导,定期进行药物消杀,有规范的除“四害”标准,社区投药率达100%。

9、安全生产:社区至少有2名以上安全生产管理员,专门负责社区建筑工地和经营生产中的安全问题,无重特大责任事故发生。

10、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成功率达到95%以上;无政治性上访事件。

三、有针对高风险人员、高风险环境以及提高弱势群体安全水平的预防项目。

1、关注社区老年人:定期调查摸底,详细掌握社区内60岁以上不同年龄阶段老人的变动情况,把孤寡老人、独居老人、特困老人、残疾老人等特殊群体列为重点照顾、服务对象。

安全社区概述

安全社区概述
2007年9月3日在沈阳召开首次“全国安全 社区工作会”命名首批21个“全国安全社 区”;
2008年11月,在青岛召开的全国安全 社区建设工作会议,将安全社区建设推 向了新阶பைடு நூலகம்。
2008年12月9日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正 式成为“WHO社区安全促进合作中心” 的安全社区支持中心
1975年安全社区的雏形诞生于瑞典一个社区,他们
首先意识到伤害是公众安全健康的主要问题,要解决 这一问题,必须依靠社区各部门及志愿团体的合作。 这一社区制定了有针对性的伤害预防计划,包括宣传、 教育、咨讯、监管及环境改善等环节。该计划实施后 两年半的时间即见成效。该社区内交通伤害减少28%; 家居伤害减少27%;工伤事故减少28%;学龄前儿童伤 害减少45%.。而相邻的未实施伤害预防计划的社区伤 害现象没有明显减少。
安全社区概念
安全社区的理念与灵魂
资源整合 全员参与 持续改进
进行干预!!
二、为什么建设安全社区
每年因伤害
死亡70-75万 (占总死亡数11%) 4000万人需要急诊/医治
中 1000万人入院治疗 200万人遗留功能障碍 • 190万人终生残疾
国 每年伤害的医疗费
340-1170亿人民币
➢ 中小学生意外死亡100000人; ➢ 家庭意外事故死亡50000~60000人; ➢ 农业(农民)意外事故死亡10余万人; ➢ 自杀行为200万起,自杀成功28万人; ➢ 室内空气质量导致疾病死亡11万人; ➢ 2010年,艾滋病——1000万人。
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因跌倒发生的伤害人次数 达到2500万;
2000年后全国每年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在100000 万上下,受伤人数500000左右;
每年发生的重大食物中毒事件超过200起; 近年来,全国刑事案件总量400万起以上,并呈上

社区建设标准

社区建设标准

社区建设标准社区建设是指在城市和乡村中,通过规划、设计和管理,为居民提供宜居的环境和便利的公共服务设施,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过程。

社区建设标准是指对社区建设的各项要求和规范,是社区建设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对社区建设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

为了推动社区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社区建设标准至关重要。

首先,社区建设标准应包括对社区规划和设计的要求。

社区规划是社区建设的基础,其合理性和科学性直接影响社区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因此,社区建设标准应明确规划的总体要求,包括土地利用、道路交通、绿地和公共设施等方面的规划要求,确保社区规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同时,社区建设标准还应明确社区设计的要求,包括建筑风格、外观形象、功能布局等方面的设计要求,确保社区的整体美观和功能完善。

其次,社区建设标准应包括对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要求。

社区基础设施是社区建设的支撑,其完善性和便利性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便利和社区的发展活力。

因此,社区建设标准应明确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求,包括供水、供电、供气、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求,确保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可靠。

同时,社区建设标准还应明确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要求,包括学校、医院、商业设施、文化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要求,确保居民的基本生活和文化需求得到满足。

再次,社区建设标准应包括对社区管理和服务的要求。

社区管理和服务是社区建设的保障,其规范性和高效性直接关系到社区的秩序和居民的满意度。

因此,社区建设标准应明确社区管理的要求,包括社区组织管理、社区安全管理、社区环境管理等方面的管理要求,确保社区管理的规范和高效。

同时,社区建设标准还应明确社区服务的要求,包括社区公共服务、社区文化服务、社区医疗服务等方面的服务要求,确保居民的生活和服务需求得到满足。

综上所述,社区建设标准是社区建设工作的重要依据,其科学性和合理性直接关系到社区建设的质量和效果。

因此,需要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社区建设标准,为社区建设工作提供有力的指导和保障,推动社区建设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为居民提供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和更加便利的公共服务设施。

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

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

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概述安全社区建设是指通过社区治理手段,集成多种资源,整合多方力量,促进居民自治,从而营造一个平安、和谐、文明的生活环境。

建设目标安全社区建设旨在实现以下目标:1.提高社区居民的安全感:通过加强社区治理,改善治安环境,提高居民的安全感。

2.提高社区居民的福利水平:补充社区公共设施,改善环境卫生。

3.加强社区居民之间的联系:营造一种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和谐相处的社区文化氛围。

建设要求安全社区的建设需注意以下要求:策划和管理1.建立健全的社区治理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分工,规范管理行为。

2.健全社会管理体系,加强社区与其他管理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合力。

3.对社区工作进行评估和监督,加强内部和外部沟通,提高社区建设的透明度。

安全保障1.配备专职或兼职的保安人员,保障社区居民的人身安全。

2.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及时发现、报警问题。

3.安装防盗和防火设备,提高居民的财产安全。

公共设施1.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完善住宅、路灯、街道、绿地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2.安装智能化家庭设施,改善居住环境。

3.加强生活垃圾、废水废气管理,保障环境安全。

社区文化建设1.营造一种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和谐相处的社区文化氛围。

2.通过线上线下活动,促进社区居民之间沟通和了解。

预防疫情1.定期消毒公共场所,并对本社区居民进行健康检查。

2.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提醒居民注意个人卫生,及时接种疫苗。

总结安全社区建设是一场规范、科学、有序的社区治理活动。

社区要充分发挥自治的作用,加强社区居民之间的联系,提高社区居民的安全感和福利水平。

只有各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创造一个安全、和谐、舒适的社区环境。

安全社区建设知识点

安全社区建设知识点

安全社区建设复习知识点第一讲安全社区建设概述1.开展安全社区建设的必要性一方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是我们身边存在着太多的不安全因素。

2.安全社区建设,就是以社区为基础,实现社区群众安全、健康为目标的活动,主要是全面改进社区的安全水平,促进社区生活、工作环境和质量的提高,加强安全预防,减少事故和人员伤害。

3.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4.突发事件的分级与分类按照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特别重大(Ⅰ)、重大(Ⅱ)(非常态突发事件)、较大(Ⅲ)和一般(Ⅳ)四级(常态突发事件)。

5.影响公共安全的事件种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6.为什么在印度尼西亚苏门达腊岛发生地震和海啸,2小时后还要危害到1600公里之外的斯里兰卡和印度?印度洋没有预警系统、周边国家没有系统和意识、人民没有知识和技能7.事故灾难的类别工矿商贸企业安全事故、交通运输类安全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生态破坏事故8.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一、安全社区的概念9.社区: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按照一定规范和制度结合而成的,具有一定共同经济利益和心理因素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

10.社区基本要素或特征:有一定数量的人口;有一定的地域界限;有共同的文化、制度和经济生活,居民按一定的方式和结构分布并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社区是一个包括人口、地域及各种社会关系的具体的、有限的地域社会共同体,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是人们生活的基本区域。

安全社区概念(国际):已建立相关组织机构,社区内有关部门、企业、志愿者和个人共同参与伤害预防和安全促进工作,持续改进地实现安全健康目标的社区。

安全社区概念(国家):建立了跨部门合作的组织机构和程序,联络社区内相关单位和个人共同参与事故与伤害预防和安全促进工作,持续改进地实现安全目标的社区。

WHO安全社区建设标准简介(共五则)

WHO安全社区建设标准简介(共五则)

WHO安全社区建设标准简介(共五则)第一篇:WHO安全社区建设标准简介WHO安全社区建设标准简介目前,国际上对安全社区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

安全社区可理解为已建立一套组织机构和程序,社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企业、志愿者组织和个人共同参与伤害预防和安全促进工作,不断改进以实现安全目标的社区。

世界卫生组织(WHO)为促使安全社区能做到事前预防、持续改进,对于安全社区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

申请由WH0认可的安全社区必须符合6条标准,分别达到9方面的7项具体指标,并要经过8个步骤。

标准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的组织方式在不同国家、社区有所不同,但作为WHO认可的安全社区必须符合如下有关标准:1.有一个负责安全促进的跨部门合作的组织机构;2.有长期、持续、能覆盖不同性别、年龄的人员和各种环境及状况的伤害预防计划;3.有针对高风险人员、高风险环境以及提高脆弱群体的安全水平的预防项目;4.有记录伤害发生的频率及其原因的制度;5.有评估安全促进项目、工作过程、变化效果的评价方法;6.积极参与本地区及国际安全社区网络的有关活动。

具体指标近年来,WHO社区安全促进合作中心在上述6条标准基础上,又对交通安全、体育运动安全、家居安全、老年人安全、工作场所安全、公共场所安全、学校安全、用水安全和儿童安全等社区安全的9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指标。

以下以交通安全、工作场所安全为例说明:1.交通安全指标(1)已成立一个由管理人员、工人、技术人员、志愿者组织以及安全专家组成的跨界组织,以伙伴合作模式,负责交通方面的所有安全促进事宜,由一名政府代表和一名志愿者代表共同担任负责人;(2)有交通安全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应由跨界组织制定,并被安全社区内的交通部门所采纳;(3)长期、持续地开展交通安全促进工作,并覆盖到不同性别和年龄、未采取保护措施的行人、机动车驾驶者及所有交通场所、环境等;(4)有针对高风险人群、高风险环境及脆弱群体的安全措施;(5)有记录伤害(包括意外伤害和故意伤害)发生频率及其原因的制度;(6)有评估规章制度、项目或措施及其实施过程、变化效果的评价方法;(7)积极参与和本地及国际交通安全有关的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HO安全社区建设标准简介
目前,国际上对安全社区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

安全社区可理解为已建立一套组织机构和程序,社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企业、志愿者组织和个人共同参与伤害预防和安全促进工作,不断改进以实现安全目标的社区。

世界卫生组织(WHO)为促使安全社区能做到事前预防、持续改进,对于安全社区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

申请由WH0认可的安全社区必须符合6条标准,分别达到9方面的7项具体指标,并要经过8个步骤。

标准
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的组织方式在不同国家、社区有所不同,但作为WHO认可的安全社区必须符合如下有关标准:
1.有一个负责安全促进的跨部门合作的组织机构;
2.有长期、持续、能覆盖不同性别、年龄的人员和各种环境及状况的伤害预防计划;
3.有针对高风险人员、高风险环境以及提高脆弱群体的安全水平的预防项目;
4.有记录伤害发生的频率及其原因的制度;
5.有评估安全促进项目、工作过程、变化效果的评价方法;
6.积极参与本地区及国际安全社区网络的有关活动。

具体指标
近年来,WHO社区安全促进合作中心在上述6条标准基础上,又对交通安全、体育运动安全、家居安全、老年人安全、工作场所安全、公共场所安全、
学校安全、用水安全和儿童安全等社区安全的9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指标。

以下以交通安全、工作场所安全为例说明:
1.交通安全指标
(1)已成立一个由管理人员、工人、技术人员、志愿者组织以及安全专家组成的跨界组织,以伙伴合作模式,负责交通方面的所有安全促进事宜,由一名政府代表和一名志愿者代表共同担任负责人;
(2)有交通安全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应由跨界组织制定,并被安全社区内的交通部门所采纳;
(3)长期、持续地开展交通安全促进工作,并覆盖到不同性别和年龄、未采取保护措施的行人、机动车驾驶者及所有交通场所、环境等;
(4)有针对高风险人群、高风险环境及脆弱群体的安全措施;
(5)有记录伤害(包括意外伤害和故意伤害)发生频率及其原因的制度;
(6)有评估规章制度、项目或措施及其实施过程、变化效果的评价方法;
(7)积极参与和本地及国际交通安全有关的活动。

2.工作场所安全指标
(1)已成立一个由管理人员、工人、技术人员及安全专家组成的跨界组织,以伙伴合作模式,负责工作场所的所有安全促进事宜,由一名管理者代表和一名工会代表共同担任负责人;
(2)有工作场所安全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应由跨界组织制定,并被安全社区内的管理部门和工会采纳;
(3)长期、持续地开展工作场所安全促进工作,并覆盖到不同性别、工龄的人员及各种环境等;
(4)有针对高风险人群、高风险环境及脆弱群体的安全措施;
(5)有记录伤害(包括意外伤害和故意伤害)发生频率及其原因的制度;
(6)有评估规章制度、项目或措施、工作过程及变化效果的评价方法;
(7)积极参与和本地及国际工作场所安全有关的活动。

基本步骤
1.成立安全社区建设组织机构,如领导小组或促进委员会、办公室,专
项安全促进工作组,明确各自职责;
2.现状调查:现有规章制度、人力资源、伤害数据分析、国内外参考材料等;
3.危险、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编制各类安全检查表,辨识危险源点、
设备、设施、场所,确定高风险人群、高风险环境及提高脆弱群体安全水平的计
划与措施,隐患整改计划与措施;
4.编制安全社区建设计划、专项安全促进制度和实施方案,明确阶段目标;
5.编制社区安全促进教育培训材料,开展不同层次的全员安全促进培训;
6.安全社区运行实践:各类安全、健康数据采集,归纳、分析、监测记
录和报告;
7.定期检查、评估、改进;
8.申请认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