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行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雁行模式”理论形成发展,为战后日本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理论依据
“雁行模式”(Flying Geese Paradigm)理论是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Kaname Akamatsu)在1932年提出来的。主要用来说明日本的工业成长模式。赤松要先生认为,日本的产业通常经历了进口→当地生产+开拓出口→出口增长四个阶段并呈周期循环。某一产业随着进口的不断增加,国内生产和出口的形成,其图形就如三只大雁展翅翱翔。人们常以此表述后进国家工业化、重工业化和高加工度发展过程,并称之为“雁行产业发展形态”。在一国范围内,“雁行产业发展形态”先是在低附加值的消费品产业中出现,然后才在生产资料产业中出现,继而在整个制造业的结构调整中都会出现雁形变化格局。见图(1)。
日本学者山泽逸平先生将赤松要先生的“雁行产业发展形态”理论进行了扩展,提出了引进→进口替代→出口成长→成熟→逆进口五个阶段。从而更加详尽地展示出后进国家如何通过进口先进国家产品和引进技术,建立自己的工厂进行生产以满足国内需求,不仅可供出口,而且后来居上取代“领头雁”地位并最终实现经济起飞。见图(2)。
在引进阶段,随着国外商品进入国内市场,该商品的国内需求也随之增加,同时,开始进行技术引进和模仿并实施国产化试验。由于进口商品在质量和成本上占绝对优势,因而该商品的国内市场被进口商品所垄断。在进口替代阶段,随着国内需求的不断增加,该类商品利用引进技术及设备生产的国产货以更快的速度扩大。并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和成本的降低而实现国内替代生产,于是进口商品逐步被国产商品所代替。以后随着商品的国内需求增长速度的趋缓,使国产商品生产的继续扩大必须由出口的增加来维持,进入了出口成长阶段。在成熟阶段中,国内需求下降,出口由减速增长逐渐转化为负增长,这又导致国内生产出现同样结果,出口的减速增长和负增长,是其他更后进国家“追赶”战略的结果。随着这一过程的进一步发展,更后进国家的廉价进口商品将逐渐占领国内市场,从而导致国产商品生产的加速缩小,这就形成了最后的逆进口阶段。20世纪50至60年代,日本工业化初期,主要出口丝绸、棉纱、棉布等消费品,换取工业发达国家(主要是欧、美)的纺织机械等生产资料,以此装备本国的纺织工业。然后,日本通过对进口纺织机械进行替代性生产,带动日本机械工业发展;机械工业的发展又依次带动钢铁、机电等产业发展。日本通过对外贸易获取的外汇进口先进技术并予以消化、吸收和推广,逐渐建立起自主技术基础和研发
体系,各产业顺次起飞而带动了整个经济的快速腾飞。NIEs、ASEAN在20世纪70至80年代,采用同样发展模式,也相继实现了起飞。“雁行模式”这一源自日本经济发展模式的概念,至此已被人们用来描述这一时期东亚经济依次腾飞的壮观景象。
20世纪70年代,日本一桥大学教授小岛清(Kiyoshi Kojima)深入分析了战后日本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美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不同特点,提出了适合日本国情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比较优势论”,从而将“雁行模式”理论进一步推向了一个新的理论高度。小岛清教授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即将陷入比较劣势的产业→可称为边际产业→(这也是对方国家具有显在或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依次进行。因此,小岛清的这一理论又可称为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在小岛清看来,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分为顺贸易导向型和逆贸易导向型两种。顺贸易导向型对外直接投资,是指投资国把相对比较劣势的产业转移到被投资国来说是相对比较优势的相应产业,这可以使被投资国因缺少资本、技术、经营管理技能等而没有显现出来的潜在比较优势显现出来,从而带来贸易的扩大和经济福利的增强。与此相反,逆贸易导向型对外直接投资,是指投资国把比较优势的产业投向在投资国看来是比较劣势产业,从而将导致贸易的缩小和经济福利的损失。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由于符合比较成本与比较利润率相对应的原则,直接投资的结果是扩大了双方比较成本的差距,为进行具有更大贸易利益的贸易创造条件。因此,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是互补的,直接投资扩大了对外贸易,而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违反了比较成本与比较利润率相对应原则,直接投资的结果是使双方的比较成本差异缩小,不利于贸易的扩大,与贸易是替代关系。
在20世纪70至80年代,日本对亚洲的直接投资一直沿着日本→NIEs→ASEAN 及中国沿海地区垂直梯度展开。将日本已失去了比较优势的产业通过投资和技术转移的渠道,首先向NIEs,其次向ASEAN和其他亚洲各国转移。在这种产业转移结构中,日本被看作是“领头雁”或称“雁首”,处于科学技术与经济的核心地位,通过资金技术的供应、市场吸收和传统产业的转移,带动该地区的经济增长;NIEs是“雁翼”,是雁阵中的承接者,它们积极利用日本的资金、技术、市场来发展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又将失去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处于“雁尾”的ASEAN(包括中国沿海地区)。这样,处于“雁翼”的NIEs和处于“雁尾”的ASEAN对雁首日本具有极强的依附性。日本经济的好坏决定了雁翼与雁尾的经济发展。
二、战后日本产业结构成功实现优化升级,揭示出“雁行模式”理论的本质特征
战后,伴随着日本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使得“雁行模式”理论的本质特征得以充分展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在动态比较优势原则基础上,运用“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的有机结合,实现后进国对先进国的“追赶型”发展。静态比较优势原则,注重于短期经济利益,强调尽快增加财富和价值量,偏重于“出口导向”。而动态比较优势原则则注重于长远利益,强调生产力的成长的产业结构、贸易结构的提升和高级化,偏重于“进口替代”,并通过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和互补,首先获取最大利益的出口创汇产业和产品,为潜在优势产业(即幼稚产业)提供发展需要的外汇和资金,然后进口先进技术和设备,使其优势迅速从潜在变为现实,当幼稚产业转为成熟产业后,既能获取更大的比较利益,而且必将支撑原静态优势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形成更高层次上的静态优势。
战后初期,日本经济正处于恢复发展时期,日本各产业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相对而言纺织业的差距较小,属于相对比较优势。于是,日本将纺织工业作为恢复的重点产业加以扶持。到1946年,纺织工业已发展成为整个制造业的中心,其比重占制造业生产的23.9%。1950年纤维及其产品等最重要的出口商品占全部出口的48.2%。轻纺产品的大量出口为重化工业引进技术和更新设备以及购买原材料提供了大量的外汇。从1955年开始,日本逐步进入了现代经济发展史上最为辉煌的高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日本开始将机械、石油化学、钢铁及有色金属、合成纤维、汽车和电子等产业作为重点发展或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部门,利用恢复时期扩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获得的外汇和资金,大规模弓I进欧美发达国家的先进生产技术,实施赶超发展。 1960至1965年,日本引进技术5000多件,其中化学、钢铁、机械行业引进技术占75%以上。1950-1973年间,日本钢铁工业共引进甲种技术136项,其中1951年引进带钢轧机操作技术,1954年引进连续铸造技术和1956年引进纯氧顶吹转炉炼钢技术等,对日本钢铁工业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973年以后,日本钢铁工业技术已基本成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进入了技术输出阶段,韩国钢铁生产能力在1973年以后迅速提高,主要就是日本技术转移的结果。中国的宝钢也是中日合作的成果之一。
(二)在动态比较优势原则基础上,运用国际直接投资(FDI)方式,实现先进国家(投资国)与后进国(被投资国)之间的动态产业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