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河流)法制渗透教学设计
中国的河流 教案 教学设计
中国的河流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中国的河流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帮助学生建立对中国的河流的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1. 引入话题:中国的河流的特点和重要性。
2. 展示一些中国的河流的图片,让学生猜测和讨论。
教学活动:1. 开始课程,向学生介绍中国的河流的重要性和特点。
2. 展示一些中国的河流的图片,让学生猜测和讨论。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第二章:长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长江的基本信息,包括地理位置、流经省份等。
2. 帮助学生了解长江的经济和文化重要性。
教学内容:1. 介绍长江的基本信息,包括地理位置、流经省份等。
2. 讨论长江的经济和文化重要性。
教学活动:1. 向学生介绍长江的基本信息,包括地理位置、流经省份等。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长江的经济和文化重要性。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第三章:黄河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黄河的基本信息,包括地理位置、流经省份等。
2. 帮助学生了解黄河对中国农业和历史文化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介绍黄河的基本信息,包括地理位置、流经省份等。
2. 讨论黄河对中国农业和历史文化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向学生介绍黄河的基本信息,包括地理位置、流经省份等。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黄河对中国农业和历史文化的重要性。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第四章:珠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珠江的基本信息,包括地理位置、流经省份等。
2. 帮助学生了解珠江对中国经济和发展的贡献。
教学内容:1. 介绍珠江的基本信息,包括地理位置、流经省份等。
2. 讨论珠江对中国经济和发展的贡献。
教学活动:1. 向学生介绍珠江的基本信息,包括地理位置、流经省份等。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珠江对中国经济和发展的贡献。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教学目标:2. 激发学生对进一步学习中国河流的兴趣和好奇心。
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
《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认识中国河流的名称、流经地区、特征及其重要意义;
2、了解河流对中国历史文化及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
3、培养学生对河流的尊重及热爱,从而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施环保行动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正确掌握中国河流的特征、流经地区、流域等;
2、理解河流在中国历史文化及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施环保行动的能力。
三、教学步骤
1、设计:按照目标、重点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学习任务。
2、导入:通过讲解、图片展示等方式,引入河流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中国河流的特
征及流经地区。
3、知识梳理:将学习内容归纳总结,让学生掌握中国河流的特征、流经地区、流域等,以及其在中国历史文化及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4、实践活动:通过游戏、练习、研究、讨论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河流的特
征及其重要意义,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施环保行动的能力。
5、讨论:通过讨论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河流对中国历史文化及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并分享彼此的经验,共同学习。
6、反思总结:对本次课堂活动的内容进行整体总结,以及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
行反思总结。
四、教学评价
1、给学生布置反映河流特征的作业,让学生通过探究、比较的方式,更深入的学习
中国的河流;
2、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练习、游戏、讨论等;
3、对学生在该课程学习上的态度及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以及对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的表现进行评价。
中国的河流教案
《中国的河流》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划分以及内流河和外流的水文特征。
2.帮助学生了解我国一些重要河流的流域、水系、水源、流量和流经地区等基本情况。
3.让学生了解我国河流对农业、工业、城市发展等方面的作用,以及河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对我国河流资源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划分及特征。
2.我国重要河流的流域、水系、水源、流量和流经地区等基本情况。
3.河流对农业、工业、城市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4.河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划分及特征,河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
重点:我国重要河流的流域、水系、水源、流量和流经地区等基本情况,河流对农业、工业、城市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电脑与投影机。
2.《中国的河流》教学软件。
3.地理学书籍和地图册。
五、教学方法:1.激活学生的前知: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前期所学的地理知识。
2.教学策略: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的方法。
3.学生活动:设计小组任务,让学生进行探究和实践。
六、教学过程:1.导入:提问导入,问学生“你知道我国有哪些著名的河流吗?”。
2.讲授新课:首先介绍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划分及特征,接着介绍我国重要河流的流域、水系、水源、流量和流经地区等基本情况,然后讲解河流对农业、工业、城市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最后讲解河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
3.巩固练习:分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与影响”,进行讨论并形成报告。
4.归纳小结:老师总结学生的报告,回顾我国的河流情况,强调重点和难点。
七、评价与反馈:1.设计评价策略:小组报告、口头测试、课堂观察。
2.为学生提供反馈:在每个小组报告后,给予评价并指导改进方向。
八、作业布置:1.查找资料,了解自己所在城市的河流情况,写出报告。
地理八年级上册《中国的河流》教案
初中20 —20 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设计主备教师审核教师授课周次授课时间课题第三节中国的河流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根据河流的归宿区分外流河、内流河,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的分布特征。
2.运用资料,比较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3.根据阅读,了解京杭运河。
4.根据阅读,了解我国主要的湖泊。
教学重点1.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2.京杭运河的概况。
教学难点1.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2.掌握我国最大的湖泊、最大的咸水湖、最大的淡水湖。
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读图分析法、比较法。
教学准备有关地图、景观图片、视频材料。
第1课时课时数 3课时课堂教学实施设计复备内容或集体备课讨论记录(标、增、改、删、调)一、导入新课(1′)〖师〗多媒体播放我国河流与湖泊的自然景观的照片。
〖生〗欣赏,激发学习本节的兴趣,引入课题。
二、讲授新课(25′)〖师〗〔提问〕1.什么是外流河与外流区?2.什么是内流河与内流区?〖生〗思考作答。
答:1.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外流河,外流河所在的区域为外流区。
2.最终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为内流河,内流河所在的区域为内流区。
〖师〗根据所学,完成课本P46活动1、2。
〖生〗小组讨论,派代表回答。
答:1.只有塔里木河位于内流区,其余5条河流均位于外流区。
2.与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最为接近。
我国外流河主要分布于东部区域,流域面积较大;内流河主要分布于西部内陆地区。
〖师〗〔归纳〕我国河流分布的特点是绝大多数河流分布在东部外流区,内流区的河流较少。
湘教版地理八上第三节《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上第三节《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上第三节《中国的河流》教材,主要介绍了中国河流的分布、特点和影响。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进一步拓展,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河流的概况,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认知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掌握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地理环境有一定的认识。
但对学生来说,对河流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认识和理解我国的河流。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河流的分布、特点和影响,提高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认知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资源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国河流的分布、特点和影响。
2.难点:河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中国河流的分布和特点。
2.案例教学法:选取典型的河流案例,分析河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中国河流分布、特点和影响的课件。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
3.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中国河流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我国河流的分布特点。
同时,提问学生:“你们知道我国最长的河流是哪一条吗?”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中国河流的分布、特点和影响。
在呈现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河流的分布规律,了解河流的特点,并探讨河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关于中国河流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例如:“请分析一下长江和黄河的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通过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3《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3《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3《中国的河流》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河流分布、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材通过生动的地图、图片和文字,展现了我国河流的壮丽景象,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本节课内容是学生学习地理的重要知识点,对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了解家乡的情感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现象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我国河流的了解不够深入,对于河流的分布、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的知识较为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掌握我国河流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我国河流的分布、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地图、图片和文字资料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了解家乡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河流的分布、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教学难点:河流的形成、演变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地图、图片和文字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河流案例,让学生分析、总结河流的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地图、图片和文字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准备相关的问题,设计讨论题目。
3.准备河流案例,便于分析、总结。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我国河流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让学生思考:我国有哪些著名的河流?它们分布在哪里?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我国河流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我国主要河流的名称和分布特点。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教学计划(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熟悉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名称及分布,知道内流区和外流区的界限。
2、知道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掌握分析河流水文特征的方法。
3、树立保护河流与湖泊的意识教学重点:1、中国内流河与外流河的分界线。
2、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河流的水文特征教学难点:掌握分析河流水文特征的方法。
教学方法:对比分析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理论联系实际法教学过程:(导入)以想要去旅行的表情图片引入课题。
1、读课本和练习册中中国的水系图片,让学生找出中国主要河流。
通过观察河流最终的归宿,学生归纳分属于三大水系的河流,说明最终归于海洋的河流是外流河,解释外流河和内流河的概念。
2、对比介绍内流河和内流区的概念,并了解主要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3、展示中国外流区和内流区的分布图,结合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布图掌握外流区与内流区的分界线。
从图中得出中国陆地以外流区为主。
(活动)判断家乡的河流是外流河还是内流河。
并介绍心目中的河流的景观。
(转折)以学生分享的家乡河流的景观为基础解释河流在流量、汛期、含沙量和结冰期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些方面就是河流的水文特征。
4、简要分析河流水文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中国河流的水文特征。
(活动)为降低活动难度,教师先讲解河流的流量特征,后将学生分为3个小组,讨论外流区和内流区河流的其他三个水文特征,后各组的代表分享其讨论结果。
(过渡)前面学习的河流都是自然原因形成的,我们现在来学习由于人为作用形成的水域。
5、学生自主阅读课本47页内容,了解京杭运河穿过的省份及连通的水域。
6、阅读49页内容学习中国的湖泊,了解中国的两大湖区,分析湖泊的性质,识记中国主要的湖泊名称及其分布。
课堂小结课堂检测板书设计第三节中国的河流1外流区为主(1)概念(2)外流区与内流河的界限2河流的水文特征3中国的湖泊。
中国的河流 教案 教学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中国的河流教案教学设计课时安排:1课时年级学科:小学地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主要河流及其分布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热爱。
3. 提高学生运用地图和地理信息系统的能力。
教学重点:1. 中国的主要河流。
2. 河流的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1. 河流的分布特点。
2. 学生运用地图和地理信息系统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中国河流分布图。
2. 相关教学素材和案例。
3. 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学生准备:1. 预习相关知识点。
2. 准备笔记本和文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中国河流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大家能说出哪些是我们国家的著名河流呢?”2. 自主学习:学生根据预习内容,自主学习河流的相关知识点,教师巡回指导。
3. 课堂讲解:教师结合地图和教学素材,讲解中国的主要河流及其分布特点。
4.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河流的分布特点,分享学习心得。
5. 练习巩固:教师出示相关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四、课后作业1. 绘制中国主要河流分布图。
2. 收集相关河流的案例,了解其地理特点。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中国河流分布图,引导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地理环境中,提高学习兴趣。
2.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河流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河流的地理特点。
3.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地理信息系统法: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运用地理信息技术的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课堂讲解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练习巩固: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和巩固情况。
【精】《中国的河流》教案
《中国的河流》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划分以及内流河和外流的水文特征。
(2)知道我国主要的湖泊及其分布(3)掌握长江的概况和各河段的自然特征(4)了解长江在水能和航运各方面巨大价值(5)了解黄河的源流概况,知道上、中、下游的分段及各段的自然特征(6)了解黄河水能资源和著名的水利枢纽的分布(7)理解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及其治理2.过程与方法多媒体展示各种地图资料,通过读图、析图、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获取地理信息的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京杭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通过学习长江水利建设上的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通过学习,使学生对黄河的“利”与“害”有一个辨证的认识。
【教学重点】(1)内流河和外流河的水文特征(2)长江的概况、各河段特征及水能和航运的开发利用(3)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及治理【教学难点】(1)外流河的水文特征(2)长江水系的空间分布(3)辩证地认识黄河的利与害【教学方法】读图、对比、分析、合作探究、多媒体辅助等【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展示图片:长江、黄河、青海湖、壶口瀑布师:在我国广阔的大地上,分布着许多大江大河,河流被称为大地的“动脉”,湖泊被誉为大地的“明珠”。
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国的河流和湖泊。
二、新课学习(一)外流区为主自主学习以下概念:流域水系外流河内流河外流区内流区明确:流域是指河流或水系的集水区域水系是指流域内所有大小河流、湖泊、沼泽、地下暗河等组成的水流系统提问:你知道流域和水系是如何命名的吗?(学生回答)明确:流域和水系往往按照河流的干流或注入的海洋、湖泊来命名,如:太平洋流域、长江水系、珠江水系。
外流河是指最终注入海洋的河流;内流河是指最终未注入海洋的河流;外流河所在的区域是外流区;内流河所在的区域是内流区。
教案精选:初二地理《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初二地理《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教案精选:初二地理《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教案精选:初二地理《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阅读有关地图,使学生熟悉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名称及分布,知道内流区、外流区的划分,记在我国主要湖泊。
2.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在地图上查找主要河流和湖泊,并将水系图与气候图、地形图对照使用,培养学生依照地图分析理解河流水文特征的能力,培养学生用知识的横向、纵向关系分析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通过学习我国众多的河流、湖泊,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不断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地关系教育。
教学重点1.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名称、位置。
2.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教学难点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教学手段录像机、实物投影仪、投影片、景观图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与我国人民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的气候条件,一个地区的降水量发生变化,江河、湖泊的水量也会随其改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五章——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板书】第五章中国的河流和湖泊【启发提问】说出你所知道的中国河流、湖泊的名称,并说出河流、湖泊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的不利影响。
【教师总结】出示表1:中国河流、湖泊的数量。
我国是一个河流、湖泊众多的国家,为了更好的了解我国河流、湖泊的分布状况和利用状况,这一章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河流和湖泊,首先我们来学习第一节——河流和湖泊概况。
【板书】第一节河流和湖泊概况让学生看中国水系图查找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怒江、雅鲁藏布江、额尔齐斯河。
【启发提问】这些大河各注入哪个大洋,河流流向与地势有什么关系?查找塔里木河、弱水河。
【启发提问】这两条河流最终流到哪里?【教师总结】我们把这些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外流河。
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内流河。
外流河的流域称为外流区,内流河的流域称为内流区。
【出示投影片】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板书】一、内流区和外流区1.概念:内流河、外流河内流区、外流区【转折过渡】设问:内流区和外流区是如何划分的呢?【板书】2.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划分及分布让学生看我国的外流区和内流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复合投影片。
《中国的河流》教案
《中国的河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主要河流及其分布特点;(2)使学生掌握河流的形成、发展及变化的基本知识;(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图片,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2)采用小组讨论、汇报等形式,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3)利用地图、模型等教具,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怀;(2)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珍惜水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中国的主要河流及其分布特点;(2)河流的形成、发展及变化的基本知识。
2. 教学难点:(1)河流的流域面积、长度及水文特征;(2)我国河流的地理分布及形成原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地图等引导学生回顾中国的主要河流;(2)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河流的特点吗?它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河流的形成、发展及变化的基本知识;3. 课堂讲解:(1)讲解河流的形成、发展及变化的基本原理;(2)分析我国主要河流的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
4. 案例分析:(1)教师提供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河流的特点;5. 小组讨论:(1)引导学生关注河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2)分组讨论如何保护水资源、治理河流污染等问题;四、课堂小结五、作业布置1. 绘制中国主要河流分布图,并标注各河流的特点;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合作交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当地河流的分布、特点及存在的问题;2.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河流知识;3. 开展河流保护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
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的主要河流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并能进行相应的分类;2.掌握中国河流的基本知识,包括河流的发源地、流经地、流经城市、长度和水文特征等;3.培养学生对中国河流的兴趣和保护意识;4.培养学生运用地理技能进行河流资源分析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中国河流的分类和特点;2.长江和黄河的地理位置、发源地、流经地、流经城市、长度和水文特征。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a.引入地理的概念,提出“河流”是地球上重要的水资源;b.利用课件或地图等资源展示中国的地理位置,并引导学生思考中国的主要河流有哪些。
2.知识讲解(20分钟)a.介绍中国河流的分类,包括大河、长流水系统和短流水系统;b.分别通过示意图或课件等展示各类河流的特点和在中国的地理分布。
3.活动设计(30分钟)a.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知名的中国河流进行深入研究;b.鼓励学生运用各种资源(图书馆、互联网等)收集关于所选河流的信息;c.学生根据所收集到的信息,制作海报或PPT等形式,向全班展示。
4.深入学习(40分钟)a.对于长江和黄河这两大主要河流,分别进行详细讲解;b.根据课件等资源,向学生展示长江和黄河的地理位置、发源地、流经地、流经城市、长度和水文特征等相关信息;c.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两大河流的地理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
5.总结与评价(10分钟)a.请几名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和认识,进行口头回答;b.教师进行总结评价,并给予关键点的强调。
四、教学资源:1.地图、课件、幻灯片等能够展示中国地理和河流信息的工具;2.图书馆、互联网等能够提供相关资料的资源。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展示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合作能力、信息搜集和整理的能力等;2.评估学生理解中国河流分类和特点的程度,包括向全班展示的内容和口头回答的质量;3.注重学生对河流保护意识的培养和运用地理技能进行问题解决的能力。
《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第1课时)
《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第1课时)第一篇:《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第1课时)《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第1课时)学习目标:(1)从地图上找出我国流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的主要外流河,以及最终未注入海洋的主要河流。
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2)从河流流量、水位、汛期、冰期、含沙量等方面描述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水文特征,理解河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3)运用流域图和相关水文资料,描述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能够说出长江、黄河不同河段突出的开发或问题,进一步理解河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读图归纳我国内、外流河的分布以及水文特征;说出长江、黄河不同河段突出的开发或问题;教学难点:读图归纳我国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说出长江、黄河不同河段突出的开发或问题;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法教学过程:一、以外流区为主课程引入:【教师】展示:河流航运、灌溉、旅游等图片,洪水泛滥图片,思考讨论:河流和湖泊能给我们生活提供哪些便利?也给我们造成了哪些灾害?【学生】讨论回答:利──灌溉、航运、渔业、盐、旅游、水能;害……水灾【教师】导语:我国疆域辽阔,有许多大江巨川源远流长,奔腾不息,它们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既可兴利,又可作害。
我们研究河流,就是为了今后的生产活动中,兴利除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河流的概况。
读图感知【教师】投影:《中国的河流湖泊分布图》和《中国河流数量表》,提出问题:看到我国河流湖泊分布图的第一印象和感受是什么?【教师】读图查找/ 5 【教师】展示《中国水系图》,引导学生结合《中国主要河流分布》图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
【学生】结合课本图,找出主要河流:长江、黄河、松花江、黑龙江、额尔齐斯河、塔里木河、怒江。
读图观察【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中国主要河流分布》图,提问:1.我国所有河流都东流吗?2.有没有流入其他大洋的河流?(提示:流入北冰洋和印度洋的河流),请说出该河流的名称及所注入的海洋。
《中国的河流》教案
《中国的河流》教案教案:《中国的河流》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的主要河流及其地理位置。
2.理解中国河流的重要性和作用。
3.掌握一些中国河流的重要信息。
二、教学重点1.了解中国主要的河流以及它们所在的地理位置。
2.理解中国河流的重要性和作用。
三、教学难点1.掌握一些中国河流的重要信息。
2.对比中国的主要河流,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1.向学生展示一张中国地图,让学生指出地图上的一些河流。
2.引导学生思考:河流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步骤二:学习主体(15分钟)1.介绍中国的主要河流:黄河、长江、珠江、松花江以及黑龙江等,重点介绍它们的地理位置。
2.向学生提问:黄河和长江对中国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有何影响?步骤三:活动讨论(25分钟)1.分成小组讨论,让学生了解其他一些重要的中国河流,如淮河、长淮河、海河等,以及它们的地理位置和作用。
2.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小组的讨论结果,讨论结果要点名记录。
步骤四:概括总结(10分钟)1.向学生总结中国的主要河流以及它们所在的地理位置。
2.引导学生思考:中国的主要河流对中国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步骤五:拓展延伸(15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其他国家的河流对该国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有何影响?2.分组讨论各自国家的主要河流以及它们的地理位置和作用。
3.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小组的讨论结果。
五、课堂小结(5分钟)1.对学生的讨论结果给予评价,并总结本堂课的学习内容。
2.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我们应如何保护和修复河流环境?六、作业布置(2分钟)1.布置学生在家自行并了解中国其他一些重要的河流,完成报告并上交。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保护和修复河流环境。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中国的主要河流及其地理位置,理解了中国河流的重要性和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地理意识和环保意识。
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时间有限,仅仅介绍了中国的一部分主要河流,可能有一些重要信息没有涉及到,可以进一步扩展教学内容,让学生全面了解中国河流的重要性。
中国的河流教案
中国的河流教案教案主题:中国的河流教案目标:1. 了解中国的主要河流;2. 了解中国的河流对中国的地理、经济和文化的影响;3. 了解中国的河流的保护和管理。
教学内容:一、了解中国的主要河流;二、了解中国的河流对中国的地理、经济和文化的影响;三、了解中国的河流的保护和管理。
教学过程:一、了解中国的主要河流(30分钟)1. 引入引导学生回忆并讨论一下中国的主要河流有哪些,例如:长江、黄河、珠江等。
2. 学习利用课件或教材,向学生展示中国主要河流的地图,并让学生一起标注出这些河流的位置。
3. 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主要河流进行研究,包括该河流的位置、长度、流域面积、重要支流等,并利用展示板或海报的形式向其他小组和全班汇报。
二、了解中国的河流对中国的地理、经济和文化的影响(40分钟)1. 地理影响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河流对中国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例如: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它的流域范围广泛,对周边地区的气候、土壤和植被等产生重要影响。
2. 经济影响讲解河流对中国的经济发展的影响,例如: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它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摇篮,同时也是中国的粮仓和工业基地。
3. 文化影响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河流对中国文化的重要性,例如:长江流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许多古代文化名城就位于长江沿岸。
三、了解中国的河流的保护和管理(30分钟)1. 引入让学生思考一下,河流的保护和管理对于中国的发展和生态环境有什么重要意义。
2. 学习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政府和相关部门对河流的保护和管理措施,包括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等。
3. 问题讨论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为河流的保护和管理做出贡献,例如:如何节约用水、如何减少污染等。
教学方法:讲授、小组讨论、问题讨论教学资源:1. 课件或教材;2. 地图;3. 展示板或海报。
教学评估:1. 小组汇报:根据小组的展示内容和表现,评估学生对于中国的主要河流的了解。
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方案
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我国主要河流的分布情况,包括长江、黄河、珠江等。
(2)掌握河流的形成原因、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分析河流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地图、图片,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河流分布的特点。
(2)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共同探讨河流的形成原因、特点及其影响。
(3)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保护河流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我国主要河流的分布情况2. 河流的形成原因、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 河流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我国河流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著名的河流吗?2. 新课讲授(1)我国主要河流的分布情况展示我国河流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我国主要河流的分布特点。
(2)河流的形成原因、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讲解河流的形成原因、特点,并结合实例说明河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河流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介绍我国河流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河流。
3. 小组合作(1)分组讨论:我国河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哪些?(2)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我国河流的重要性和保护河流的重要性。
5. 作业布置(1)查阅资料,了解我国某条河流的上下游特点。
(2)思考:如何保护我国河流资源?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等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意见,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中国的河流 教案 教学设计
中国的河流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中国主要河流的分布及特点;2. 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地理资料,分析中国河流的地理意义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地图观察、数据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2. 利用实地考察、调查访问等方式,提高学生对河流环境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流,珍惜水资源的思想感情;2. 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中国的河流概述1. 中国河流的分布特点2. 河流的分类及特点3. 主要河流简介第二课时:长江与黄河1. 长江的地理特征2. 黄河的地理特征3. 长江与黄河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第三课时:珠江与黑龙江1. 珠江的地理特征2. 黑龙江的地理特征3. 珠江与黑龙江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第四课时:中国河流的环境问题1. 河流污染的原因与危害2. 河流生态破坏的原因与危害3. 保护河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第五课时:实践活动——走近我们的河流1. 实地考察附近河流的地理特征与环境状况;2. 调查访问当地居民对河流利用与保护的看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中国主要河流的分布及特点;2. 河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3. 保护河流环境的措施。
难点:1. 河流地理特征的分析;2. 河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四、教学方法1. 地图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了解中国河流的分布及特点;2. 数据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河流的地理数据,掌握河流的地理特征;3.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走近河流,了解河流的环境状况;4. 调查访问法:让学生调查访问当地居民,了解他们对河流利用与保护的看法;5.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河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五、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在地图观察、数据分析等方面的能力;2. 评价学生在实地考察、调查访问等方面的表现;3. 评价学生在保护河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意识。
《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5.学习评价设计课堂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参与互动、合作探究,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反思,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以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以活动为知识教学的载体进行教学设计,本框的设计以“共饮长江水”研讨活动为主线组织教学,并通过“话长江”、“赞长江”、“忧长江””的环节,引导学生认识长江的概况,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巨大贡献,以及产生问题的成因及其治理。
通过阅读图文资料,对比、分析各类图表,提高对图中地理信息的处理能力。
并自觉正确认识长江与人类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河关系观、因地制宜观,增强环保和忧患意识。
6.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根据课堂教与学的程序安排)教师活动1视频《长江之恋》,激发兴趣学生活动1产生情感共鸣,进入学习状态。
活动意图说明:生活事迹导入,一方面自然引出本课的主线;另一方面体现长江不仅要经济效益还要环境效益。
环节二:我们对先整体学习长江概况,请同学们对照课本45页的图文资料,和中国地形图。
任务一:填一填1.长江发源于___________山,流经___个省区,全长_____千米,最后注入___海。
2.长江上、中游分界点是⑧______(_____省),中、下游分界点是⑨学生活动2各个小组合作:会利用地图和资料,获取有效的地理信息,并且填充相应答案。
人为原因:④长江流域人口,城镇,工农业经济,运输需求量。
【方法提炼1】活动意图说明通过直观感受长江的水能和航运价值,引导学生读图观察,分析,总结长江上游和中下游的水文特征,并能够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长江。
学会分析水能大和航运能力强的方法,以便为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提供指导。
6.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根据课堂教与学的程序安排)教师活动1视频《长江之恋》,激发兴趣学生活动1产生情感共鸣,进入学习状态。
活动意图说明:生活事迹导入,一方面自然引出本课的主线;另一方面体现长江不仅要经济效益还要环境效益。
环节二:我们对先整体学习长江概况,请同学们对照课本45页的图文资料,和中国地形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第三节中国的河流(滚滚长江)(第二课时)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长江的基本概括。
2.了解长江水能分布和开发情况
3.理解长江的“黄金水道”的价值。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长江的学习,掌握学习河流的方法和步骤。
2.通过学习,提高从图上获取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长江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长江的支流,流经的地形区,省级行政区域及上游、中游和下游。
教学难点:
对于长江“黄金水道”的理解。
教学方法:
多媒体动画展示长江水系图,讲解为主。
学习方法:
小组自主完成讨论,并要在图上描绘出来,最后再填充巩固知识。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长江之歌》导入新课,长江也是中华民族的一条母亲河。
歌词中唱道“你从雪山走来”,那么长江究竟发源于
什么地形区呢?(唱完就渗透中国环境保护法第一章、第一条,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法。
)
(板书)一、地理概况
[讲授新课]
课堂活动一:阅读教材50-53页。
1.长江发源于我国什么地形区,什么山脉的什么雪山?它的源头叫什么?长江曲折东流注入什么海洋?干流有多长?
(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东雪山西南侧;(2)长江的正源叫沱沱河;(3)长江曲折东流注入太平洋边缘海东海。
(4)干流是6300千米。
2.长江干流自西向东依次流经我国哪些省级行政区?并说出它们的简称。
青海(青)、西藏自治区(藏)、四川(川)、云南(云)、重庆(渝)、湖北(鄂)、湖南(湘)、江西(赣)、安徽(皖)、江苏(苏)、上海(沪)共11个省级行政区。
3.长江自西向东依次流经我国哪些地形区?
(1)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巫山和长江中下游平原;(2)三峡位于渝鄂交界;(3)它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
4.读图找出划分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并说出各点各在哪个省?
上游:源头——宜昌落差大水流急
中游:异常——湖口地势平,多曲流,多支流
下游:湖口——入海口。
水流平稳
(宜昌在湖北、湖口在江西)
5,长江南北干流各有哪些支流和湖泊?
北;雅砻江,岷江、嘉陵江、汉江
南:乌江、湘江、洞庭湖、赣江、鄱阳湖。
请同学们完成书上的图上所得,教练结合更好地巩固知识
课堂活动二:长江探宝:
提问并讨论:长江有哪些宝?
1、水能宝库
(过渡)长江还是一个水能宝库(板书),有巨大的水能资源。
长江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占全国的一半。
因而长江堪称我国的“水能宝库”。
(提问)长江巨大的水能资源分布在它的哪两个具体河段呢?这两个具体河段都位于长江的上、中、下游哪一大河段中呢?
(教师小结)长江丰富的水能资源集中分布在长江上游河段中的源头——宜宾段和四川盆地以东的三峡段。
长江自源头至宜宾,河长约多少千米?落差约多少米?(学生:约3200多千米;约6000多米)
(教师讲解)长江流至四川盆地以东的重庆,深切巫山坚硬的石灰岩,形成险峻峡谷。
三峡长约200千米,峡口处仅宽100米,峡谷两岸峭壁耸立,水流端急,因而三峡河段水能资源也极为丰富。
教师延伸知识:为了开发利用长江的水能资源,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长江支流上建起了许多座水电站,并已在干流
上建成了规模宏大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
它的发电站每年的发电量相当于1949年全国发电量的3倍。
(引导学生看彩图)规模更大的长江三峡工程建成后,其发电量将为葛洲坝水电站的6倍。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它具有防洪、发电、航运、水产养殖、、供水、灌溉和旅游的等综合效益。
长江干流大型水电站往往分布在我国高一级阶梯向低一级阶梯过渡的高山峡谷地带。
(提问)长江如此丰富的水能资源,在世界大河中首屈一指。
现在长江丰富的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是否充分?为什么?
(教师小结)由于目前长江的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率还很低(不足8.6%),因此加速长江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尤其对长江上、中游地区的经济发展,将起巨大的促进作用。
(过渡)长江不仅有着巨大的水能资源,还是一条“黄金水道”。
(板书)
2、长江——黄金水道
(提问)哪些数字可以说明长江是一条“黄金水道”呢?
长江有大小支流3600多条,通航河道700多条,干支流通航里程近8万千米,占全国内河通航里程的2/3,货运量占全国的60%,而且干流横贯东西,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四季通航,因此长江被人们誉为“黄金水道”。
(提问)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这里的“大”字可从哪三个方面的数字体现出来?
(资料:1.长江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尼罗河、亚马孙河,居第三位;2.
长江年径流量近10000亿立方米,占全国河流年径流量的三分之一,在世界大河中仅次于亚马孙河、刚果河,居第三位;
3.长江流域面积约180万平方千米,居我国各河之首)
以上这组数字说明: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长江不仅是中国的第一长河,也是世界著名的大河之一。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我国的第一大河——长江的概括和长江探宝,其中重点晒长江的概括,我们通过小组合作,教师讲解、读图、填图、画图的步骤掌握。
下节课我们来一起学习长江的开发和存在的问题。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