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流行病学特点 ppt课件
肿瘤流行病学ppt
失的失能调整生命年为185.1万人年,经济损失
高达1432.3亿元。2000年我国死亡140万,发病
180万,每年用于癌症病人医疗费约800亿元,占
卫生总费用20%,远高于其他慢性病的医疗药费。
§19.1.1基本概念
恶性肿瘤的病理学特点 1. 细胞 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的区别在于肿瘤 细胞分化功能降低或丧失。 2. 分子 分子病理学技术包括免疫组化和 DNA检测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肿瘤临床治疗、 预防和病因学研究的发展。 3. 肿瘤的病理分期和分级 肿瘤的分期和分级, 对肿瘤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对象纳入和结果判 断标准的设定,对肿瘤自然史的研究和对肿 瘤干预、治疗措施的效果评价等都有重要意 义。
101.39 112.57 1.70 1.78 16.32 15.24 22.55 20.94 5.14 6.04 22.25 26.06 14.29 19.11 1.51 2.11 2.31 1.91 0.89 1.11 3.31 3.18
2001年我国死因顺位 顺位 1 2 3 4 5 城市 肿瘤 脑血管病 心脏病 呼吸系病 损伤和中毒 农村 呼吸系病 脑血管病 肿瘤 心血管疾病 损伤和中毒
2) 分析流行病学研究
a、病例对照研究:是肿瘤病因学研究的常用方法 之一。 如吸烟与肺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癌、高 脂肪膳食与大肠癌等。 值得注意的是肿瘤危险因素的复杂性和病例对 照研究方法学上的局限性,在解释病例对照研 究的结果时必须充分考虑可能存在的偏倚、混 杂和不同因素间的交互作用。
恶性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点
1. 基因表达缺陷 2. DNA复制缺陷 3. 癌变过程和影响因素
启动剂 促进剂 生长抑制剂 化学致癌剂 特异促进剂 生理性激素 病毒 炎症 激素替代疗法 辐射,紫外线 激素 正常生长抑制因素 复制错误 正常生长促进因素等 未知因素 原位癌 肿瘤侵入 临床肿瘤 上皮 间质 肌肉
肿瘤流行病学特点
肿瘤流行病学特点肿瘤流行病学是研究肿瘤(癌症)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传播的分布特点及其与环境、遗传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的科学。
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其发生和发展的机制复杂多样,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肿瘤流行病学的一些特点:1.高发性别差异:许多类型的肿瘤在不同性别之间的发病率存在明显的差异。
如乳腺癌、宫颈癌等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以及肺癌、胃癌等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
性别差异往往与不同性别的激素水平、生理特征、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
2.年龄特征:肿瘤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病率也存在显著差异。
一般来说,肿瘤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尤其是老年人。
但也有一些特定类型的肿瘤在儿童或年轻人群中较为常见,如儿童白血病、淋巴瘤等。
3.地理分布差异:肿瘤的发病率在不同地区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这一点既可以是由于环境因素的差异所致,如地理位置、气候、饮食习惯等;也可能与遗传因素、基因多态性在不同人群之间的分布不均有关。
4.种族差异:不同种族之间的肿瘤发病率也可能存在差异。
例如黑人群体在乳腺癌、前列腺癌等方面的发病率较高,而亚洲人群在肝癌、胃癌等方面的发病率相对较高。
这可能与不同种族之间的遗传差异有关。
5.职业暴露:职业环境中接触到的一些致癌物质,如石棉、尼古丁、苯等,与一些特定类型的肿瘤发生相关。
职业性肿瘤是一种特殊的肿瘤流行病学类型,需要特别关注。
6.风险因素:许多因素与肿瘤发病率的增加相关,如吸烟、饮食、缺乏体力活动、肥胖、酗酒、阳光暴露等。
这些因素与肿瘤之间的关系被认为是多因素决定的,且可能相互作用。
7.遗传因素:个体患一些特定类型肿瘤的风险与其家族中有无同类型肿瘤病史密切相关。
遗传突变可能导致肿瘤相关基因的突变,从而增加患者罹患特定肿瘤的风险。
8.预防措施:基于对肿瘤流行病学的研究,可以制定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包括减少暴露于致癌物质、改善生活方式、提高免疫力、进行定期筛查等等,以此减少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肿瘤流行病学特点
研究肿瘤生物标志物,用于肿瘤 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估及药物靶 点开发。
提高肿瘤生存率与生活质量
治疗方法
研究更加有效的肿瘤治疗方法,包括手术、 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以提 高患者的生存率。
心理支持
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和康复服务,帮助患者调整心 态、增强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社会支持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为患者提供经济 和医疗救助,减轻其治疗负担,提高生活质 量。
医疗条件
良好的医疗条件可以早期发现和治疗肿瘤,降低肿瘤 的死亡率。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通常具有较好的 医疗条件。
04
肿瘤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描述性研究
横断面研究
观察特定时间点不同地区或人群的肿瘤发病 率和分布情况,分析差异及可能影响因素。
纵向研究
追踪同一群体随时间变化的肿瘤发病率和分 布情况,分析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
02
有助于了解肿瘤发生的原因和 机制,为肿瘤防治研究提供方 向和思路。
03
通过研究肿瘤在人群中的分布 和影响因素,有助于发现肿瘤 防控的重点和优先领域。
02
肿瘤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
发病率和死亡率
发病率
一定时期内,一定人群中某肿瘤新发生的病例数。
死亡率
一定时期内,某肿瘤死亡的病例数与总人口的比值。
病程与预后
肿瘤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
01
研究肿瘤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包括发病率、死亡率、 生存率等指标。
02
探讨肿瘤发生的影响因素,如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
研究肿瘤预防和控制的策略和措施,包括筛查、早期诊断、治
03
疗和康复等。
肿瘤流行病学的重要性
01
提供肿瘤预防和控制的重要依 据,帮助制定有针对性的策略 和措施。
《肿瘤流行病学》课件
年龄、性别、种族、地域 、环境、生活习惯等。
患病率
定义
某特定时点或时段,某人群 中患有某肿瘤的病例数。
计算公式
患病率 = (某特定时点或时 段某人群中某肿瘤病例数 / 同时期平均人口数)× 100%。
影响因素
年龄、性别、病程、治愈率 等。
死亡率
01
定义
某特定时点或时段,某人群中因 某肿瘤导致的死亡病例数。
分析性研究的优点是能够直接探讨疾病与暴露因素之间的 关系,为病因推断提供有力证据。
实验性研究
实验性研究是通过人为控制实验条件,对暴露于不同因素的人群进行干预或观察,以评估干 预措施的效果。
实验性研究包括临床试验和现场试验。临床试验是在医院或诊所进行,对病人进行随机分组 ,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措施;现场试验则是在社区或学校等场所进行,对不同组人群进行不 同的干预措施。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探究肿瘤与相关因素的关联,如病例对照 研究和队列研究。
实验性研究
通过干预措施来评估预防和治疗策略的效 果,如随机对照试验。
02
肿瘤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
发病率
定义
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 某肿瘤新病例发生的频率
。
计算公式
发病率 = (一定期间内某 人群中某肿瘤新病例数 / 同时期平均人口数)×
100%。
研究肿瘤在不同地区的发病率和 死亡率,了解地理、环境等因素 对肿瘤发病的影响。
人群分布
研究不同年龄、性别、种族、社 会经济地位等人群的肿瘤发病率 和死亡率,揭示肿瘤发病的社会 和生物学因素。
时间趋势
研究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随时间 的变化趋势,了解肿瘤发病率的 升降和影响因素。
肿瘤的病因研究
肿瘤流行病学特点
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 对肿瘤发病和分布进行空间分析和可 视化表达,揭示肿瘤发病与地理环境 因素间的关联。
通过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方法,建立 肿瘤发病和流行的预测模型,为防控 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肿瘤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01
分子分型
02
基因突变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肿瘤进行分 子分型,以更加精确地了解肿瘤的病 因、病理和病程,为个性化治疗提供 依据。
肿瘤流行病学特点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肿瘤流行病学概述 • 肿瘤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 肿瘤流行病学的病因理论 • 肿瘤流行病学的地域差异 • 肿瘤流行病学的前沿技术 • 肿瘤流行病学的预防和控制
01
肿瘤流行病学概述
定义与任务
定义
肿瘤流行病学是流行病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肿瘤在 人群中的分布、影响因素和预防控制策略,以及制定相应的 防癌指南和政策。
遗传因素
家族遗传
某些肿瘤具有家族聚集性,如乳Fra bibliotek癌、结直肠癌等。
基因突变
某些基因突变可增加肿瘤发生的风险。
生活方式因素
不良饮食习惯
如高脂、高热量、低纤维的饮 食习惯可能导致消化道肿瘤的
发生。
缺乏运动
长期缺乏运动可增加肥胖和心 血管疾病的风险,从而增加肿
瘤发生的风险。
不良吸烟习惯
吸烟是多种肿瘤发生的重要危 险因素,如肺癌、食管癌等。
预防策略
采取综合性预防策略,包括控制吸烟、合理 饮食、避免过度日晒、减少职业暴露等措施
,以降低肿瘤发病风险。
肿瘤防控政策与实施
政策制定
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如控烟政策、环境 保护政策等,以减少肿瘤发病的危险因素 。
肿瘤分子流行病学
涉及人类受试者的肿瘤分子流行病学研究需 遵循伦理原则,保护受试者隐私,同时确保 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新技术与方法的研发与改进
高通量测序技术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能够更全面、快速地检测肿瘤相关基 因变异,提高研究效率和准确性。
生物信息学方法
生物信息学方法的不断改进为肿瘤分子流行病学提供了强大的数据 分析工具,有助于揭示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
肿瘤预防与筛查
总结词
根据肿瘤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结果,制定有效的预防和筛查策略,降低肿瘤的发生率和 死亡率。
详细描述
通过研究肿瘤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和流行病学规律,可以发现潜在的高危人群和早期筛查 的有效方法。针对高危人群开展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如改变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有 助于降低肿瘤的发生率。同时,通过开展有效的早期筛查,可以及时发现肿瘤并采取治
特点
以人群为基础,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 深入探索肿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为 预防、诊断和治疗肿瘤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目的与意义
目的
阐明肿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预测和评估肿瘤的流行趋势,为制定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 据。
意义
降低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促进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在肿瘤分子流行病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挖 掘海量数据中的潜在规律,提高预测和诊断的准确性。
0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请在此处插入参考文献3]
[请在此处插入参考文献2]
[请在此处插入参考文献1]
01
03 02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数据标准化和共享
不同实验室和研究机构的数据标 准和数据格式可能存在差异,导 致数据整合难度增加。推动数据 标准化和共享是解决这一问题的 关键。
肿瘤流行病学特点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肿瘤流行病学概述 • 肿瘤发病率与死亡率 • 肿瘤危险因素分析 • 肿瘤筛查与预防措施 • 肿瘤治疗现状及发展趋势 • 总结:加强肿瘤流行病学研究
,提高防治水平
01
肿瘤流行病学概述
流行病学定义与意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流行病学定义
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在人群中发 生、发展和分布的规律的科学。
理论性研究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预测肿瘤 的流行趋势,评估防控策略的
效果。
02
肿瘤发病率与死亡率
全球范围内肿瘤发病率与死亡率
发病率
全球范围内,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主要与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不 良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
死亡率
肿瘤的死亡率也呈上升趋势,但不同 国家和地区之间存在差异,可能与医 疗水平、治疗手段等因素有关。
当前肿瘤治疗手段概述
手术治疗
通过手术切除肿瘤,是 早期肿瘤的主要治疗方
法。
放疗
利用放射线杀死癌细胞 ,常用于辅助手术治疗
。
化疗
通过药物杀死癌细胞, 但副作用较大。
免疫治疗
通过增强患者自身免疫 力来攻击癌细胞。
新型治疗技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01
02
03
靶向治疗
针对肿瘤细胞特有的基因 或蛋白,设计特异性药物 进行治疗。
提高公众对肿瘤防治认识的重要性
增强公众对肿瘤的认识和意识
01
让公众了解肿瘤的危害和防治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02
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公众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降低肿瘤发生
风险。
提高肿瘤防治的依从性和效果
03
肿瘤流行病学特点
提供癌症防控策略的科学依据 ;
为癌症预防和早期筛查提供指 导;
有助于了解癌症的病因和发病 机制;
为评估治疗效果和预后提供数 据支持。
02
肿瘤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描述性流行病学
描述性流行病学是通过收集并整理疾病在人群 中的分布情况,从而描绘出疾病流行概况的研 究方法。
该研究方法通常包括对发病率、死亡率、患病 率等指标的描述,以及疾病在不同人群、地区 、时间等方面的分布特征的描述。
遗传因素
遗传易感性
一些基因变异可能增加个体对特定类型肿瘤的易感性,如BRCA1和BRCA2基因与乳腺癌的风险密切相 关。
家族聚集性
某些肿瘤在家族中聚集出现,提示可能存在遗传因素。例如,林奇综合征(Lynch syndrome)与结 肠癌、胃癌等多种肿瘤的发病风险增加相关。
环境因素
环境污染
长期接触有害的化学物质、工业废气等环境 污染物可能增加某些肿瘤的风险,如肺癌和 胃癌。
接种疫苗
接种针对某些肿瘤的疫苗,如HPV疫苗 等,以预防病毒感染并降低肿瘤风险。
治疗措施
手术治疗 对于早期肿瘤,手术切除是首选 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去除病灶 并降低复发风险。
综合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肿瘤的性 质,采用多种治疗手段相结合的 综合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放疗和化疗 放疗和化疗是常用的辅助治疗方 法,可以有效杀死癌细胞并控制 肿瘤的生长。
辐射暴露
暴露于电离辐射可增加患癌症的风险,如原 子弹爆炸幸存者中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明显升
高。
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要点一
吸烟
吸烟是多种肿瘤的主要危险因素,如肺癌、食管癌等。 吸烟可导致致癌物质进入细胞并引起基因突变。
肿瘤流行病学 (Cancer Epidemiology)
宿主 病因 环境
种子 土壤 空气
肿瘤流行病的研究范畴 3肿瘤预防措施
消除或避免致癌因素 保护及改善环境 增强机体的抗癌能力 加强肿瘤早期诊断、筛查研究 易感人群发现与处理
肿瘤流行病学的研究特点
研究对象:群体,包括:临床显性肿瘤 患者、隐性患者和癌前状态者。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观察的研究方法 研究内容:宿主、病因与环境的直接、 间接联系
队列研究
在研究开始时,按人群是否暴露于某一 危险因素或不同危险水平,将人群分为 暴露组与非暴露组,对两组随访一定时 间,观察、收集两组肿瘤发生情况,计 算和比较两组发病和死亡率。 由因到果,又称前瞻性研究。
三、实验和干预流行病学
研究的设计类似队列研究,它以随机分配原则, 将研究人群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人为地以某 种因素或措施给实验组,另一组则不给该因素 或措施为对照组,随访观察一定时间,比较两 组肿瘤发病率或死亡率。 用于验证疾病的病因,发病因素和评价各项干 预措施效果。 包括:临床试验、现场干预试验、社区干预试 验
二、分析流行病学
根据描述流行病学所提出的假设,用分 析流行病学方法进行检验,不论接受或 拒绝原先假设,都可以重新提出假设或 对原先假设做补充和修改。 分析流行病学方法: 1)病例对照研究( 回顾性研究) 2)队列研究 (前瞻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选择一组某种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病例组,并寻 找一组或几组未患该肿瘤的可比者作为对照组, 然后比较两组暴露情况,计算病例组与暴露组 的暴露优势,从而估计患病的优势比,用以推 测一个或数个因素为该病的可能病因。 由果到因,又称回顾性研究 病例组诊断必须明确,对照组与病例组选自同 一人群。
第三节 肿瘤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描述性流行病学 分析流行病学 实验和干预流行病学 理论流行病学
肿瘤分子流行病学PPT课件
一、概述
肿瘤分子流行病学采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结 合分子生物学等新兴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平台, 通过对有代表性人群从接触危险因素、癌前病 变开展到肿瘤形成过程中一系列肿瘤标志物的 研究,可以准确地测量“暴露〞、生物学效应 和遗传易感性,探讨肿瘤发生的机制。
1982年,Perera、Weinstein提出“molecular cancer epidemiology 〞。
一、概述
肿瘤标志物是连接实验室检测和传统流行病学 研究的桥梁,通过对研究对象特定生物学标志 物的定性或定量检测,可以评估致癌物暴露和 机体遗传易感性的单独或联合作用。
Bence-Jones蛋白是第一个被报道的肿瘤标志 物〔1845〕。
在探讨致癌机制的过程中,总有该因素会“选 择〞让一局部人逐步走向癌变,这在考虑暴露 因素施加给宿主的不同免疫压力的同时,更应 该关注宿主遗传易感性对癌变过程的影响。
五、肿瘤发生的易感性标志
〔一〕代谢酶及其基因多态性: 代谢酶有I相和II相之分。 I相酶主要是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家族(CYPs),它们催化
具有最高催化活性的是CYP1A1和CYP2A2,参与多环 芳烃代谢,与吸烟相关的上呼吸道、上消化道、泌尿 道和乳腺的肿瘤有关。
CYP2E可以催化外源性N-亚硝胺,其多态性与胃癌发 生风险有关 。
CYP2A6 *2等位基因的479T > A 突变的产物具有较低 激活前致癌物的能力,因而对机体有保护作用。
六、蛋白质组学在肿瘤分子流行病学中的应用
蛋白质组学主要依靠生物化学手段对细胞所有 蛋白质或蛋白质组进行大规模研究,研究蛋白 显微特征、差异显示和蛋白-蛋白交互作用。
肿瘤学概论(第2版)PPT课件 第二章 肿瘤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
(通常为1、3、5年)随访后,仍存活的病例数所占的比例。
用途:①反映疾病的危害程度和患者的预后;
②评价肿瘤治疗的远期效果。
肿瘤生存率
=
经过若干年观察后尚生存的病例数 最初的新诊断病例总数
×100%
值得注意的是,比较不同地区、时间及人群的肿瘤发病率或死亡率时,应比较各年龄组率的调整或标
化使用发病专率或死亡专率。标化的方法有直接法和间接法。
肿瘤学概论(第2版)
(二)病例对照研究
1.定义 病例对照研究(case control study)是一种由果及因的回顾性研究,是以确诊的患有某种恶性
肿瘤的人群作为病例组,以不患有该种疾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为对照,利用已有的记录或采用问卷调 查等流行病学方法、实验室检查等手段,了解其过去的暴露情况,比较两组暴露于某危险因素的百分比, 判断暴露因素与所研究的恶性肿瘤之间关联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1)比值比(odds ratio,OR)是病例组中暴露比值与对照组中暴露比值之比。 (2)当OR>1时,说明暴露使疾病发生的危险增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称为“正关联”;
当OR=1时,两者没有关联; 当OR<1时说明暴露使疾病发生的危险降低,是疾病的保护因素,称为“负关联”。
肿瘤学概论(第2版)
(二)病例对照研究
第二章
肿瘤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
作者 : 乔友林
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目录
第一节 恶性肿瘤的流行趋势 第二节 肿瘤流行病学的常用研究方法 第三节 肿瘤流行病学研究结果的真实性
重点难点
掌握 肿瘤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定义、指标及计算方法,描述、 分析、实验肿瘤流行病学的定义、分类、研究方法、研究特 点以及用途等内容。
肿瘤综述ppt课件
的良恶性。
肿瘤综述
15
二、肿瘤的形态 组织结构
肿瘤的间质
• 结缔组织和血管组成,可有淋巴管。 • 无特异性,起支持和营养实质的作用。 • 含或多或少的淋巴细胞等单个核细胞浸
润,为机体对肿瘤组织的免疫反应。
肿瘤综述
16
食管鳞状细胞癌
。
实质
间质
1,肿瘤的数目 通常一个,可为多个
2,肿瘤的体积 差异显著
3,肿瘤的形状 多种多样
乳头状、绒毛状、蕈状、息肉状 (表)
菜花状、溃疡状
(恶性)
结节状、分叶状、浸润性包块状、囊状 (内)
肿瘤综述
10
肿
瘤
的
1.息肉状(外生性生长)2.乳头状(外生性生长)
外
形
和
生
长
方
式
模
式
图
肿瘤综述
11
3.结节状(膨胀性生长)4.分叶状(膨胀性生长)5.囊状(外生性生长)
• 人名 如 Ewing肉瘤、Hodgkin淋巴瘤等。 • 习惯 如白血病、精原细胞瘤 • 复合命名 癌肉瘤、纤维腺瘤。 • 解剖部位 垂体瘤 • 以瘤命名的恶性肿瘤 黑色素瘤、精原细胞瘤 • 依据肿瘤细胞的形态命名 如骨巨细胞瘤、燕麦细胞
癌、印戒细胞癌
肿瘤综述
31
四、肿瘤的命名和分类
3,分类 • 分类依据
大小、形态较一致。
肿瘤综述
22
三,肿瘤的异型性
(2)核的多型性 瘤细胞核的大小、形状及染色不一致。
• 核大,核浆比增大; • 核大小及形状不一,可出现巨核、双核、多核
或奇异核; • 核染色深,染色质呈粗颗粒状,分布不均匀,
2-肿瘤流行病学
癌症的三间分布
时间分布 总的趋势上升,不同癌种不同 肺癌、肠癌、乳腺癌上升 食管癌、胃癌、肝癌、宫颈癌下降
OR的假设检验 OR的区间估计
2 n 1ad bc2
n1n0m1m0
Var
ln OR
1
a
1
b
1
c
1
d
lnOR 1.96
Var
ln
OR
11.96 x2
OR
队列研究
又称前瞻性研究(prospective study), 是对不同暴露 水平的对象进行追踪观察,掌握疾病发生情况, 从而分 析暴露因素与疾病发生之间的因果联系。
开展全人群的肿瘤登记是进行任何肿瘤防治项目 的基础
制定卫生规划的依据、协助社区临床医生诊治、 流行病学意义
为病因研究和干预试验提供现场
描述性统计指标
发病率=新发病例数/平均人口数 死亡率=死亡病例数/平均人口数 患病率=患病病例数/检查人数 性别年龄调整发病(死亡)率 累积发病(死亡)率= 年龄别发病(死亡)率年龄组
加拿大 日本 澳洲 德国 法国 英国 美国 意大利 巴西 韩国 中国 印度
胃 结肠 直肠 24.8 62.8 62.8 54.0 64.4 60.3 27.9 64.2 64.2 31.6 64.6 32.1 27.7 59.8 56.8 18.5 53.8 56.6 29.1 64.7 64.0 32.4 63.2 59.5 24.9 58.2 55.9 57.9 66.0 65.9 31.3 54.6 53.2 18.7 37.3 29.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000年世界恶性肿瘤发病1,006万人, 死亡621万人,现患2241万人。发病 与死亡比10年前增长约22%。世界不 同地区发病率明显不同,北美、澳大 利亚/新西兰及西欧最高,西非最低。 (见表1)
表1 全球不同地区癌症发病率(1/105)比较
年龄标化率 0-64岁癌症患病风险
地区
(ASR)
12.4
北欧
263.4 235.1 10.9
13.0
西欧
318.7 230.6 14.9
13.2
澳大利亚/新西兰 358.6 283.2
15.6
15.8
发达国家
301.0 218.3
14.4
12.5
发展中国家 153.6 127.9
8.2
8.0
全球***
201.9 157.8 10.0
9.2
2. 同一恶性肿瘤在不同地区的分布
• 全球癌症发病顺位依次为肺癌、乳腺癌、 结直肠癌及胃癌。死亡顺次依次为肺癌、 胃癌、肝癌及结直肠癌。
• 胃癌在美国下降,在中国上升。
• 结、直肠癌在发达国家仍维持在一个较 高的水平,在加速工业化的东欧、拉美 和中国都有所增长。
• 全国肿瘤防治办公室对我国20年恶性肿瘤死 亡率趋势研究,我国恶性肿瘤的死亡率由20 世纪70年代的84.58/10万上升为20世纪 90年代的94.36/10万,上升了11.56%。
肿瘤流行病学特点
Epidemiology of Cancer
• 概述 • 肿瘤流行病学特点 • 肺癌 • 原发性肝癌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概述
恶性肿瘤是一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 生命的疾病,由100多种不同部位肿 瘤组成。
近年来,恶性肿瘤总体发病情况呈上 升趋势,但其中个别癌种在部分国家 和人群中有所下降。在许多发达国家, 恶性肿瘤死亡仅次于心脏病,位居死 因顺次前列。在我国恶性肿瘤也列入 第一、二位死因。
• 另外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伴随着 生态环境的改变,空气、水、土壤的污染, 臭氧层的日益缩小,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 等,使人群恶性肿瘤发病的危险性增加。
(二)地区分布特点
• 1.恶性肿瘤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 • 恶性肿瘤在世界各国分布广泛,但在
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种族中各类恶性 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很大差别。
• 良性肿瘤特点:生长缓慢,肿块的周围有完整 的包膜,边界清楚,瘤细胞不会发生“转移”。 显微镜下,这种瘤细胞的形态与正常细胞相似。 一般无症状,只是在肿瘤生长较大时,挤压相 邻的器官出现压迫症状,手术切除后,一般不 复发,预后较好。
• 恶性肿瘤恰恰相反。生长速度快,肿块的 外周没有包膜,边界不清。癌细胞还可伸向周 围组织,与邻近正常细胞,紧密粘连,使得手 术时很不容易切除干净,残留的癌细胞会东山 再起,引起复发、全身转移。淋巴或血行转移 为主。
恶性肿瘤的病理学特点 恶性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点
• 基本概念
肿瘤是指生长于某种器官但却与该靶 器官不相协调的组织团块的异常增 生,其生长速度远超过正常组织, 且在细胞的传代过程中代代相传, 造成无法控制的肿瘤细胞增殖和组 织生长。
恶性肿瘤的病理学特点
• 1.细胞 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的区别在于肿瘤 细胞分化功能降低或丧失。分化程度 降低是恶性肿瘤的一个特征,称为间 变。间变在形态学上往往表现为细胞 核的形态和大小的改变。
(%)
男
女
男
女
南非
217.5 153.7
9.4
8.7西非81.2源自94.14.86.6
南美
201.4 201.8
9.3
11.2
北美
357.4 281.5 16.2
15.3
东亚
205.3 126.2 10.5
7.3
东南亚
131.1 120.1
7.0
7.8
西亚
151.1 111.3
8.0
6.9
东欧
290.0 197.2 16.2
常见恶性肿瘤地区间发病差异
恶性肿瘤部位 性别 高发病率区 低发病率区 高低发区比
食管
男 伊朗东北部 尼日利亚 300
肝
男 莫桑比亚 英国
100
鼻咽
男 新加坡华裔 英国
40
肺、支气管 男 英国
• 2.肿瘤的病理分期和分级 有助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恶性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点
• 基因表达缺陷, DNA 复 制 缺 陷 等 异常的基因表达, 影响了正常的 DNA 复 制 , 并 启 动了失控的细胞分 裂周期。
DNA•结构破坏 基因突变
原癌基因激活 抑癌基因失活
肿瘤发生
基因调控异常
• 肿瘤流行病学主要研究肿瘤的流 行频率、流行特点、流行原因, 继而提出控制肿瘤发生的措施, 达到降低肿瘤发生率的方法。
肿瘤流行病学特点
• 一、恶性肿瘤的分布
• 时间趋势 • 地区分布特点 • 人群分布特点 • 我国主要恶性肿瘤流行趋势
一、恶性肿瘤的分布
• (一)时间趋势
• 从世界范围来看,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逐 年上升,且除宫颈癌和食管癌外,所有恶性肿瘤 都呈上升趋势。工业发达国家维持或上升在一个 较高水平,而发展中国家随着工业化速度加快, 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幅显著。女性肺癌在世 界大多数国家都明显增长。肺癌已成为全球最主 要的癌症。
• 如肝癌的高发区在亚非地区,部分高发点 死亡率可达100/10万以上,而欧美较少 见,约为2/10万。
• 肝癌在我国的分布也有其特点,南方高于 北方,东部高于西部,沿海高于内地,以 江河三角洲地区和沿海岛屿为多发,提示 地理环境及这些地区共有的气候条件可能 与肝癌的发病有关。
• 鼻咽癌在广东高发。
• 上升的主要恶性肿瘤是肺癌、乳腺癌和白血 病,其中肺癌上升了111.85%。
• 下降的主要恶性肿瘤是宫颈癌、鼻咽癌、食 管癌,其中宫颈癌下降了69.00%。
造成世界各地大部分恶性肿瘤发病率和 死亡率上升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 人口老龄化
• 生活模式、食物结构、饮食习惯和行为方 式的变化,促使部分恶性肿瘤发病的危险 性上升及少数恶性肿瘤危险性下降。另外, A型人易发肿瘤,应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