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学基础理论新探

合集下载

中职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理论与实践7篇

中职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理论与实践7篇

中职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理论与实践7篇第1篇示例:中职图书馆是学校的重要文化场所,承载着学生们的求知欲和阅读需求。

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在中职学校中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还可以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一、理论基础中职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阅读教育理论、学生心理特点和阅读推广方法。

1. 阅读教育理论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个人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根据教育学理论,阅读教育应当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2. 学生心理特点中职学生年龄段偏小,学习压力大,课业繁重,注意力不集中等特点,这就要求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恰当的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阅读活动。

3. 阅读推广方法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图书馆可以采取多种阅读推广方法,如举办阅读推广活动、推荐优秀图书、打造阅读氛围等,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引导他们主动参与阅读。

二、实践案例在中职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实践中,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1. 举办阅读推广活动图书馆可以定期举办各种阅读推广活动,如主题阅读活动、读书分享会、读书征文比赛等,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让他们在这些活动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和益处。

2. 推荐优秀图书图书馆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阅读水平,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优秀图书,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提高阅读效果。

3. 打造阅读氛围图书馆可以通过展示精美图书、搭建阅读角落、举办阅读展览等方式,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在此感受到阅读的魅力和价值。

通过以上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案例,可以看出中职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通过不断创新和完善,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从而增进他们的智力水平和综合素质。

希望各中职学校图书馆能够更加重视和关注阅读推广工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成功奠定坚实基础。

阅读推广基础理论研究进展和展望

阅读推广基础理论研究进展和展望

122阅读推广基础理论研究进展和展望李 曼(河南经贸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3)摘 要:扎实推动全民阅读,改善全民阅读状况,是近年来国家热议的话题。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阅读推广成为了图书馆的主流服务。

阅读推广的发展引发了基础理论问题。

本文将围绕阅读推广基础理论研究,阐述它的发展历程以及对未来的展望,希望对我国阅读推广理论领域的形成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阅读推广;基础理论;研究;进展;展望阅读推广是现代图书馆传承历史和文化的重要任务,也是图书馆向公众提供的一项重要的阅读服务。

这些年来,在图书馆人的辛勤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并将其付诸于实际行动。

作为图书馆学的新领域,阅读推广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它的理论基础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2017年4月13日至4月15日,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在重庆大学召开了阅读推广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进行了广泛的业界和学界交流,进一步促进阅读推广基础理论的深入研究,使阅读推广工作可以更顺利地展开。

一、阅读推广基础理论研究进展近些年,随着全民阅读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了对阅读推广的研究。

研究的方向多集中在阅读推广提出的历史背景、国内外实际案例的介绍及在新形势下,各种阅读推广手段的应用发展历程等。

这些研究主题主要侧重于阅读推广的实践应用。

对于阅读推广基础理论研究还比较缺乏。

纵观国内外阅读推广基础理论的研究现状,目前针对这方面的专业文献还没有。

(一)阅读推广的概述阅读推广,简单得说就是阅读促进。

它是由“读书指导”“阅读营销”“阅读宣传”的概念衍化而来的。

对阅读推广的定义是阅读推广基础理论的基本问题,也是核心问题。

它决定了阅读的服务对象、服务范畴以及受益群体。

图书馆是阅读推广的中坚力量,并且很多阅读推广基础理论都是图书馆研究人员在研究。

所以,推广阅读的概念对象既有阅读推广,也有图书馆阅读推广。

图书馆业务培训总结

图书馆业务培训总结

图书馆业务培训总结图书馆业务培训总结1学校图书管理是目前图书馆建设中的薄弱点,更是图书馆学习服务的难点。

为了提高对学校图书馆的认识和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使用效益,更好的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8月25日—26日,我参加了博罗县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图书管理员培训班。

通过两天的培训,我感到受益匪浅。

我对图书馆的定义有了新的认识,知道它不仅仅是一个阅读的空间,更是一个聚会的场所。

它的职能是通过服务观念和整体形象,满足师生休闲、认知、感悟以及心灵的.种种需求。

我对图书馆的管理也有更系统更科学的认识。

图书管理员要配合学校开设的课程,提供足够的课外读物,还要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学校教师学生的不同特点,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的广泛搜集信息,注重购置必要适用的工具书,更要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学生阅读学习,帮助同学们扩展知识,让学生真正从图书中学到知识,体会到读书的好处和作用,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

本次的图书管理员培训活动给教师搭设了交流的平台,加强了镇、校之间的交流,通过此次交流活动,使我校的图书管理工作走得更宽、走得更远。

篇二:图书管理培训心得体会图书馆业务培训总结2对于21世纪的学生来说,仅靠千佛一面的课本根本不能满足他们对知识的渴望。

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一碗水,也不仅仅是一桶水,他们需要的是源源不断的知识清泉。

这就需要不断地挖掘图书室这一巨大的知识宝藏,让那些图书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渗透到每一个学生鲜活的灵魂之中,让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特别是让我们农村的孩子们也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吮吸到知识的琼浆。

__年7月8日和9日两天,我有幸参加了市中小学图书管理人员的培训班。

听取了专家绘声绘色的演讲,让刚从事图书管理的我茅塞顿开。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胜读十年书”!对这项工作我的热情很高,很希望能把这项工作做好。

但和我市大多数中小学图书管理员一样,在这次培训之前,我对图书管理工作的流程、方法、作用和意义不是很了解,对图书的分类也是一知半解。

第7章 图书馆学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第7章  图书馆学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主观知识的产生、发展、变化,有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对之 研究,而图书馆学研究的是客观知识及其存在状态。其次,‚世界 3”理论明确了文献的终极归属,它为图书馆学提供了合理的逻辑起 点。波普尔认为,世界上所有图书馆、资料系统保存的客观知识, 它们只有极少部分被‚世界2”所掌握,从个人与私有意义上说,大 部分不是人们都‚知道‛的,亦即‚谁也不能掌握这个世界的哪怕 小小的一角‛。它提示图书馆学,必须把哪些文献记载的多如恒河 沙数的知识内容,看成是人类拥有的大部分知识。这一部分客观知 识是散乱的、无序的,如何将它们汇集、整序,从而供人们检索、 利用,就成为图书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波普尔‚世界3”理论从1982年由青年学者刘迅率先引入图书情
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初,此前叫做‚指导思想‛,一般指马列主 义、毛泽东思想。80年代以来,有关理论基础的文章逐渐增多。
我们认为,图书馆学的理论基础是图书馆学理论建立的根基,它
是由一些抽象、具体的理论观点组成的图书馆学先导思想。理论 基础的涵义应包括以下内容:(1)理论基础是图书馆学理论创
发的根本或起点,即发生学意义上的逻辑起点。(2)理论基础
为基础的,它们往往综合了哲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
数学等理论,其中甚至对国外学说也有直接继承关系。
它们呈现出的多样性、整体性、综合性,正是我国图书
馆学理论基础的一大特点。
7.1.4
理论基础的开拓建设
1.强化对哲学等抽象思维科学的研究
一种新的哲学思想或横断学科理论的出现,立刻受到图书馆学
界的关注与研究,这既反映出图书馆学研究者具有较强的学术敏感 度,也反映出图书馆学理论基础的匮乏。建立能够指导图书馆学健
报学界之后,曾引起图书情报学界的一场争论。它留给我们有待思 考的东西很多。

图书馆学基础第1章 图书馆及其社会职能-精选文档

图书馆学基础第1章 图书馆及其社会职能-精选文档

2、认为图书馆既是一个“机构”,也是 一种服务 于良芝:图书馆应该是这样一种社会机 构或服务:对文献进行系统收集、加工、 保存、传递,对文献中的知识或信息进行 组织、整理、交流,以便用户能够从文献 实体(physicai)、书目信息 (bibliographical)、及知识(intellecturl) 三个层面上获取它的资源。(2019)
对知识与信息的关系的认识 ♦ 并列关系:知识与信息并列 ♦ 包含关系:知识包含于信息? 信息包含于知识? ♦ 转化关系:信息转化为知识? 相互转化? ♦ 分立关系:知识从信息中分立 ♦ 替代关系:有共同属性,可相互替

从人的认知过程理解信息和知识的关系: 数据(事实)→信息→知识→智慧
情报——充满歧义和被误解的概念 “情报”概念的歧义性。 对情报的理解:情报是被已知的需求 者所寻求的知识或信息。 情报与信息、知识的关系息、知识和情报的关系?
第一章 图书馆及其社会职能
第一节 图书馆的概念
你去过图书馆吗? 让我们去看看!
一、什么是图书馆 1、认为图书馆是一个“机构”
权威工具书如是说:
1978年版《美国百科全书》说:“图 书馆是使书籍及其前身发挥固有潜力的重 要工具。” 1993年版《中国大百科全书》说: “图书馆是收集、整理和保存文献资料并 向读者提供利用的科学、文化、教育机 构。”
(3)现代图书馆 时间界线:二战结束以后 标志:计算机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 特征:
♦ 图书馆的社会职能:从文献收藏到文献利用; ♦ 图书馆活动:从单纯的藏书整理扩展到一项复杂的科 学工作体系; ♦ 图书馆读者:从少数人发展到面向全社会; ♦ 图书馆藏书资源:从单一的图书走向多样化的文献类 型
2、促进图书馆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1)国家的经济实力与文化水平 图书馆的发展依赖于社会提供的资金 和物力保障; 经济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们 的教育水平和社会阅读能力; 经济生活的活跃程度决定着它对信息 交流系统的依赖程度。

图书馆个人心得和感悟(通用8篇)

图书馆个人心得和感悟(通用8篇)

图书馆个人心得和感悟(通用8篇)图书馆个人心得和感悟篇1“读书节”虽已闭幕,但板小古雄新居幼儿园孩子对阅读的兴趣丝毫未减,反而更加强烈,为满足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周一上午,板小古幼组织大班小朋友们到金陵图书馆参观学习,图书馆老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他详细地介绍了金陵图书馆建馆的历史、藏书量、以及借阅图书的方法和相关规定。

整齐的书架、琳琅满目的图书、视听类的读物深深吸引了好奇、求知的孩子们,他们个个兴致勃勃,充满了对阅读的渴望。

图书馆内丰富的教育用书,也能开阔教师们的思维,拓展了课程内容,给学习的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育家曾经说过:“在孩子的乐趣中,最重要的是读书。

一个人喜好什么样的书,往往决定于他第一次读的是什么书,而且幼年时期读的书往往能左右这个人的一生。

”儿童是未来世界的主人,希望通过这次参观图书馆活动能更好的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同时古幼即将在暑期重新打造的幼儿图书馆能成为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加油站。

图书馆个人心得和感悟篇2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对掌握图书馆学情报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知道了图书馆不仅是传播知识、产生思想、成就人才的知识殿堂,而且是文化的所在,属于社会人文现象之一,弘扬人文精神是图书馆理论与实践必须体现的基本理念与根本使命。

本人所在的岗位是少儿借阅,每天所面对的是少儿。

如何处理与少儿之间的关系呢?在系统学习之后,我懂得了“读者至上,服务第一”这一指导思想的宗旨,就是在读者服务中要以人为本,同时也是对读者在图书馆工作中主体地位的认可。

读者作为主体,其能动性体现在他们不断地对图书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并转化为图书馆工作新的起始点和落脚点,从而推动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读者服务是图书馆的主题,没有了读者,就没有了图书馆生存的根基,就不能谈图书馆的发展。

随着图书馆的竞争由馆藏与建筑转向管理与服务,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图书馆的服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如何更好地做好图书馆管理员的本职工作,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踏实做起:一、保持图书馆的环境卫生,读者所还的图书及时上架,图书报纸排列整齐,努力给读者一个优雅的阅读环境。

《图书馆学概论》知识点-(最新版)

《图书馆学概论》知识点-(最新版)

4、《图书馆学概论》知识点第一章图书馆学:对象、体系与内容第一节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一、图书馆学的对象1、图书馆学研究的微观对象,是指图书馆的各个组成要素,及作为其工作对象的知识、信息等。

2、图书馆学研究的宏观对象,是指图书馆系统、图书馆事业、图书馆与环境的关系。

二、国内外关于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认识阶段第一阶段,认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图书馆的具体工作技术,或者是图书馆管理。

第二阶段,把图书馆视为整体系统来研究并考察其在社会环境中的功能。

第三阶段,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信息资源。

三、国内外关于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认识1、整理说——德国施莱廷格图书馆学是符合图书馆目的的整理方面所必需的一切命题的总和。

2、技术说——德国艾伯特图书馆学应研究图书馆工作中的实际技术,图书馆学是图书馆员执行图书馆工作任务时所需要的一切知识和技巧的总和。

3、管理说——英国的帕尼兹和爱德华兹帕尼兹重视图书的系统整理、妥善保管和充分利用,制定了著录条例。

爱德华兹积极开展采编、阅览、流通等各项工作,并在《图书馆纪要》中最早论述图书馆内部管理。

4、阮冈纳赞提出《图书馆学的五定律》①书是为了用的;②每个读者有其书;③每本书有其读者;④节省读者的时间;⑤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

其他学说:“社会说”——美国巴特勒认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图书与读书现象。

“要素说”——杜定友、刘国钧认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图书馆的组成要素。

“知识社会说”——德国卡尔斯泰特“知识社会说”是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

“交流说”——美国谢拉认为交流是图书馆学研究的中心内容。

“新技术说”——美国兰开斯特预言:未来图书馆也就是电子信息系统。

“信息资源说”——美国切尼克四、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图书馆事业及其相关因素归纳总结:图书馆学是研究图书馆事业及其相关因素的科学第二节图书馆学的体系结构一、普通图书馆(General Librarianship)普通图书馆学,是研究图书馆学基本问题,图书馆事业建设的基本理论,图书馆工作原理、特点及其内在发展机制的图书馆学。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理念新探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理念新探
维普资讯 http: 研
完 2o. 0 22
网络 环 境 下 图 书馆 服 务 理 念 新 探
吕丛 笑 金 国 强
【 摘 要】 奉 文 主 要 论 进 网络 环 境 下 图书 馆甩 务 工 作 发 生 质 的 变 化 , 出 面 对 机 遇和 挑 战 , 书馆 甩 务 应 适 应 时代 发 展 需 求 指 田 改革 传 统 模 式 , 出艉 务 工 作 新 理 惫 提 【 键词 】 图 书馆 关 服 务 工作 羽络 环 境 读者 用 P 充分 服 务
1 1 服 务 手 段 的变 化 .
因 特 网 的 普 及 和 发展 , 我们 开 拓 了一 条崭 新 的 信 息 交 为 流 途 径 。人 们 通 过互 联 网上 丰 富 的信 息 资 源 和功 能强 大 的搜 索 引 擎 以 及 快 捷 的文 献信 息 传 送 手 段 , 以极 为 丰 富 地 莸 取 可
挑 战进 行 思 考 , 使 自 己在 这 种 环 境 下 重 新 寻 找 一 种 自我 表 迫 现 形式 , 以巩 固 自己 的地 位 和 作 用
借 助于计 算机等现代化手段来 完成 服务效率有 了显著提高 .
机 读 目录 增 加 更 多 检 索 选 径 , 通 自动 化 简 化 了读 者 的借 还 流 手续 。 】2 服 务 方 式 的 变 化 . 在传 统 的模 式 下 , 书 馆 信 息 服 务 以 被 动 服 务 为 主 在 网 图 络 条 件 下 , 种 情 况 有 了彻 底 的 改 变 , 书 馆 搏 被 动 服 务 转 变 这 图 为 主动 服 务 , 用 式 服 务改 变 为 开放 式 服 务 , 现 了 藏 阐借 一 封 实 体化 。 同时 可 以 在 网上 预 约 借 书 网上 订 书 、 同上信 息 查 询 、 网 络 导 航 等 , 而 真 正 实 现 了 图 书 馆 信 息 服 务 由被 动 向 主 动 服 从

图书馆实习报告范文4篇_实习报告_

图书馆实习报告范文4篇_实习报告_

图书馆实习报告范文4篇暑假,意味着课堂从教室搬到了社会。

社会就是一片苍穹,给我们提供了展翅翱翔的场地。

在这里,我们能够自由的选择与发挥。

对,就是自由的选择和发挥。

无数种类别可以选择,而每种类别又有无数种方法。

而每个人是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管是实践的目的和动机还是个人的思想都不同,所以选择也不一样。

上一次我尝试了找了一份话务员的兼职,但是我退出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由上次的失败,我用心的思考了退出的原因。

第一,话务员的工作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做咨询工作,而是去推销。

这样的电话推销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骚扰电话。

每次在别人开车或者开的时候我打电话过去后,我都会感觉深深的歉意。

这样的工作是不好的,在我的大脑里,这样的工作属于失败的存在。

第二,话务员需要不停的说话,我有慢性咽喉炎,在做这项工作时办公室虽然贴着禁烟的告示,任然有很多人抽烟。

那些全职职工在办公室里有说有笑,甚至抽烟。

不帮忙且不说,还污染了工作环境。

退出并非觉得苦累,而是觉得这个地方不适合我。

尽管这里的报酬丰厚,我还是中途退出了。

这就是去年我的经历。

今年,我径直走向了图书馆。

实践也证明了,对于我来说,在图书馆的实践是成功的。

我在图书馆学到了很多,付出很多,也收获很多。

图书馆的员工我们都称为“老师”。

这让我觉得十分亲切。

而管理志愿者的老师是一位认真有思想的文艺青年。

我在做完志愿工作之余常常会和他聊天。

他给我很大的影响。

先说说志愿工作。

第一天我是在综合馆工作。

综合馆里的书籍类别非常多,只是专业书籍的数量没有其他馆多。

进去综合图书馆,就会发现这里宽敞明亮。

而且屋顶很高,一点也不压抑。

书架旁也会放盆景净化空气。

我穿上志愿服,推着放书的小推车便开始了我志愿者之旅。

第一天老师分配给我的工作就是将读者们还的书按照分类摆到架子上。

书上面会贴各种颜色的带子,而带子上又有各种各样的母作为标识。

按照这些分类我把书摆回书架上。

这都是十分简单的工作,但是这工作并不简单。

中国图书馆学的发展与新一代图书馆学人的使命——在中国图书馆学会第八届学术研究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工作

中国图书馆学的发展与新一代图书馆学人的使命——在中国图书馆学会第八届学术研究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工作

努 力 重 构 图 书馆 学 理 论 体 系 , 展 了研 究 的 国 际化 视 野 , 意学 科 之 间 的 横 向联 系 , 视 联 系 交 际 问题 进 行研 究 , 拓 注 重 自觉 引进 多元 化 的 研 究 方 法 。 由于 上 述 学 术研 究 思 路 的 新进 展 , 来 了 图 书 馆学 的新 变 化 , 书 馆学 研 究 的 范 畴 带 图 和空 间 扩 展 了 , 图书 馆 学 的 技 术含 量 提 升 了 , 出现 了新 的学 科 生 长点 但 也 存 在 着诸 如理 论 研 究 的 主攻 方 向 不 甚 明确 , 地 区 和各 系 统 间 的研 究状 况 发 展 不 平 衡 , 各 生搬 硬 套 、 够严 谨 等 问 题 。 因此 , 一 代 图 书馆 学 人 面 临 着 新 不 新 的使 命 : 加 重视 理 论 创 新 ; 谨 治 学 , 弃 “ 要更 严 摒 简单 化 ”; 强 实证 研 究 ; 出应 用 研 究 ; 注 方法 论 研 究 加 突 关
KEY ORDS Lir r" ce c . Ch n . De eo me t Re e r h W b a y s i n e ia vlp n . sac
CIASS NIM BER G2 0 } 5

Miso s in.
新 中 国成 立 6 0年 来 , 别 是 改 革 开 放 3 特 0年 “ 概论 ” 列 、基 础 ” 列 、原 理 ” 列 、 新 探 ” 系 “ 系 “ 系 “ 来 , 书馆 学 在 中 国 的 发 展 取 得 了 明 显 的 进 步 , 图 系列 ) 是 图书 馆 学 理 论 体 系 重 构 的 产 物 , 图 都 是 中 国 图 书 馆 学 研 究 也 显 现 出 值 得 肯 定 的学 术 成 书馆 学 人 广 泛 吸 收 本 学 科 和 其 他 学 科 的知 识 体 就 。我 不 想 用 事 实 性 数 据 来 说 明 上 述 结 论 , 而 系 与方 法 论 , 过 数 年 的 盘 整 梳 理 , 生 了文 献 经 产

图书馆学基础理论

图书馆学基础理论
1.“ 交流说” 、2.“新技术说”

第四阶段,开始将信息资源作为图书馆学的研究 对象
1.“ 信息资源说” 、2.“知识组织说”
命题一: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图书馆工作 不完全正确。 所谓微观对象,是指图书馆的各个组成 要素,以及作为图书馆工作对象的知识、 信息等; 所谓宏观对象,则是指图书馆系统、图 书馆事业、图书馆与社会的关系等。 对图书馆的全面考察应该是微观和宏观 相结合,它们共同构成了图书馆学的研 究对象。因此,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 图书馆事业及其相关因素。
比较图书馆学是一种研究方法



原因在于: 第一,比较的研究方法广泛地应用于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 图书馆学也不例外。图书馆学研究人员非常注重采用比较的 方法研究国际间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共性和特性问题,许多论 著都采用了比较研究方法进行了归纳和阐释,而将所有采用 比较方法进行研究的论著都归入到比较图书馆学的范畴,显 然是合适的。 第二,比较图书馆学并没有形成自己的一套学术规范和术语, 也没有提出新的研究方法,它所采用的方法都是社会科学和 自然科学中所广泛采用的比较方法、历史方法、调查方法、 实验方法、数理统计等。 第三,比较图书馆学未能形成一支研究队伍,在所有图书馆 相关问题研究中,从事本专题研究的人数相对较少,成果也 相对有限。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比较图书馆学未能形成一 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它只是比较的研究方法在图书馆学中的 应用。

二、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探讨过程

1807年,德国图书馆学家施莱廷格 (Martin w.Schrettinger,1772—1851) 第一次使用了“图书馆学”这个名词, 这一名词的出现及其随后提出的图书馆 学理论体系,标志着现代图书馆学作为 一门学科正式诞生。

论图书馆的基础管理工作

论图书馆的基础管理工作

论图书馆的基础管理工作【摘要】图书馆作为提供知识和信息服务的重要场所,其基础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图书馆基础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信息技术管理、设施管理和服务质量管理。

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图书馆需要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培训员工,提高工作效率。

财务管理则需要合理规划预算,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

信息技术管理涉及到数字化服务与系统的管理,设施管理包括对图书馆场所的维护和升级。

服务质量管理是保证读者获得良好服务体验的重要环节。

结论部分总结了各个管理方面的重点,展望了图书馆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了改进管理工作的建议,以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效率。

【关键词】引言:概述、重要性、研究目的正文: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信息技术管理、设施管理、服务质量管理结论:总结、展望、建议1. 引言1.1 概述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知识的重要载体和传播平台,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不仅是知识的仓库,更是人们学习、娱乐和思考的场所。

图书馆的基础管理工作是确保图书馆正常运转和提供优质服务的关键。

它涉及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信息技术管理、设施管理和服务质量管理等多个方面,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和有效的实施。

在图书馆的基础管理工作中,人力资源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它涉及到招聘、培训、激励和评价等方面,需要合理配置各类人员,确保图书馆的各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财务管理则是保障图书馆经费的合理使用和审计,确保资源合理配置和节约利用。

信息技术管理则是建立和维护图书馆的信息系统,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

设施管理包括对图书馆建筑和设备的维护和更新,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服务质量管理则是评估和改善图书馆提供的各项服务,确保用户满意度和服务质量达标。

图书馆的基础管理工作对于图书馆的正常运转和服务质量至关重要。

只有做好这些基础管理工作,图书馆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大众服务,推动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1.2 重要性图书馆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的宝库和智慧的汇集地。

(档案管理)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含义、起源、历史与发展

(档案管理)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含义、起源、历史与发展

图书馆学图书馆学(library science) 是研究图书馆事业的发生发展、组织管理以及图书馆工作规律的科学。

其目的是总结图书馆工作和图书馆事业的实践经验,建立图书馆学的理论体系,以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高图书馆在人类社会进步中的地位和作用。

图书馆学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科学。

现代图书馆学融入了多种属性的科学内容。

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人类对信息、文献交流的需要日益增强,图书馆学的研究和应用的前景更加广阔。

图书馆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科学,它植根于图书馆工作和图书馆事业建设的实践,探讨其学术渊源,离不开对图书馆活动演变的考察。

人类文明历史进程中的图书馆图书馆的起源文字的产生和文献的出现,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

恩格斯在研究人类通过劳动使自己脱离蒙昧野蛮状态而进入文明时代的问题时,指出:“从铁矿的冶炼开始,并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

”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1页)当人类意识到需要将经验和知识用文字记录下来以供利用时,最古老的文献便产生了。

当人们认识到需要对已产生的文献进行连续不断的收集,并将收集到的、有一定数量的文献有序地存放在一起以便长久保存和利用时,最早的图书馆便诞生了。

考古发现,约公元前3000年在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王朝的一座寺庙废墟附近,就有大批泥板文献被集中在一起,成为已知最早的图书馆。

公元前7世纪亚述巴尼拔国王在尼尼微建立了藏有大约2.5万块泥板文献的皇宫图书馆。

古埃及至迟在古王国时期(约公元前28~前23世纪) 就有了王室图书馆和寺院图书馆。

古代希腊、罗马时期也都有为奴隶主阶级及其贵族知识分子保存资料的图书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希腊化时代(公元前4~前1世纪)托勒密王朝曾建立了规模宏大的亚历山大图书馆(见西方图书馆史)。

中国最早的文献形态,据目前所知,是公元前14~前11世纪商代后期的甲骨文献和金文文献。

图书馆学基础

图书馆学基础

图书馆学基础
1. 概述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图书馆作为信息的仓库和传播中心扮演着至关重要的
角色。

图书馆学作为一门学科,研究图书馆的组织、服务、管理和发展,是图书馆工作者的基本功。

2. 图书馆的历史
图书馆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古代文明,如古代亚述文明中的图书馆。

随着社会的
发展,图书馆的角色也在不断演变,从最初的纯粹收藏文献的机构,发展成为信息服务和文化传播的综合性机构。

3. 图书馆的功能
图书馆有各种各样的功能,包括收藏、整理、保存、借阅和展示各类文献信息。

此外,现代图书馆还承担着数字化、信息化和社区服务等多种功能。

图书馆不仅是知识的仓库,更是学习和交流的场所。

4. 图书馆学的基础理论
图书馆学有着一系列的基础理论,如信息资源的选购、分类与编目、读者服务等。

这些理论指导着图书馆工作者如何更好地管理和运营图书馆,使之更好地为读者提供服务。

5. 图书馆职业素养
图书馆工作者需要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如信息检索能力、沟通能力、服务意
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这些素养是图书馆工作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

6. 图书馆的未来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图书馆也在不断变革和创新。

未来的图书馆将更加注重
数字化服务、智能化技术应用和社区文化服务,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7. 结语
图书馆学作为一门重要学科,不断推动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只有不断学习更
新知识,提高素养才能更好地适应图书馆工作的需求。

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图书馆能够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人们提供更多优质的文献资源。

中国图书馆学的发展与变革新探

中国图书馆学的发展与变革新探
国学 界对 图书馆 学 的认 识仍 是 见仁 涵 己变得更加 丰富了。在今天 的信息 的知识 和信息 。 c・ B・ 布鲁克斯曾经尖
见智 , 多数观点也 都超 出了 图书馆 学 社会里, 互联网络的发展和普及正使 锐 地 批评 这种 文 献组 织 系统 的低 效
的范畴, 有空泛的偏 失。例如 , 图书馆 图 书 馆成 为 信 息 高 速 公 路 上 的 : 节 率 。随着 当代知识生产 的加速发展和 l 学并不研究 “ 信号信息 ”, 公共 信息 点 , “ 用户使 用图书馆 的行 为也 发生 了 网络资源的 E益丰富庞 杂以及社会信 流通” 并 不专指 图书馆 ,“ 知识 可获 变化,人们不再重视信息载体的差 息需求 的变化 , 以文 献为基础 的知识
维普资讯
文/ 徐明秀
变 新 革探
我国 图书馆 学的传统学 科 , 主要 国图书馆学研究者 围绕着 “ 什么是 图 快 出现 了信息 ( 资源)管理研究 的热
有 图书馆 学基础 理论 、 目录学 , 以及 书馆学”这个 老话 题 , 重新审视 五 、 六 潮 。 “ 信息 管理说” 质上试 图在统 实

因而 图书馆员 对 个宏 观 、 观并 重 的领 域 , 图 书 的表 达与计量 方式 , 微 使
的学科 。此外 , 叶鹰 先生对 图书馆学 馆 学理 论 与初 中真 正具 有 了社 会 性 知 识信 息 的组息 的组织 虽然 方 便 易 基 础理论 进 行 了 “ 象 构建 ”, 为 和开放性 的特点 。这一观点的提出是 行 ,但是按这种方式建立起来的系统 抽 认
括性 的梳理 , 希望 能够使大 家对新时 图 书馆学 基础 理论 研究较 好 地 吸收 “ 文献信息”、语义信息”、 态势信 “ “

浅析谢拉图书馆学教育理论

浅析谢拉图书馆学教育理论

《浅析谢拉图书馆学教育理论》摘要:本文根据谢拉的重要学术研究思想成果,重点阐释谢拉有关图书馆学教育理论,根据谢拉对图书馆学教育理念的认识与见解,浅析与评述谢拉的独到的观点和建议,为我们当今发展图书馆学教育给出重要参考引证,图书馆是否是一所教育机构,如何能够更好发挥其教育的职能,谢拉提到“在英、美图书馆的传统中看到,图书馆作为教育机构是有历史先例的摘要:谢拉作为美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的重要学者,贡献了许多研究思想。

本文根据谢拉的重要学术研究思想成果,重点阐释谢拉有关图书馆学教育理论。

浅析图书馆学教育应如何实现自身建设顺应时代的变化,从而更深化地影响整个学科构建领域,进一步为当今图书馆學的教育发展与建设意义带来新思考。

关键词:谢拉图书馆学图书馆学教育J·H·谢拉(Jesse Hauk Shera)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图书馆学家、情报学家、教育学家,一生都在勤勉钻研学术理论,为图书馆学事业做出卓著的贡献。

1928年谢拉得到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学研究院的入学资格,但他却选择了斯克利普斯人口研究基金会并担任该会的图书馆长和助理研究员。

这长达十二年的工作经历为其日后的研究与成就产生极大的影响。

1970年出版的《图书馆学的社会学基础》、1972年出版的《图书馆学教育基础》和1976年出版的《图书馆学引论》等一系列著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1]本文力求在体会谢拉一生学术造诣后所形成的宏观性知识体系,着重从谢拉提出的有关图书馆学教育理论的角度出发。

根据谢拉对图书馆学教育理念的认识与见解,浅析与评述谢拉的独到的观点和建议,为我们当今发展图书馆学教育给出重要参考引证。

一、谢拉谈图书馆学教育1.1 图书馆学教育思想《图书馆学引论》是谢拉1976年所著,被认为是其图书馆学理论思想的重要著作。

谢拉提出图书馆学教育的结构应由六个要素构成:专业的基本原理、专业学科设置与实践及其相互关系、知识的运用能力、了解服务的对象、专业工作中社会环境和信息环境的认识、评价研究成果的技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书馆动力方程
∂H ∂R ∂S R +H = ∂M ∂M ∂M
图书馆服务公式
∂H ∂R + H )dM S = ∫ (R ∂M ∂M
图书馆方程具体化
图书馆基本方程 L(I, i) = f[N(K,T)] N(K,T) = F[L(I, i)] 具体化途径示例 1. K-I关系 K2. T-i关系 T-
K – I 关系
dK v ∝ J, J = I , v ∈[0,1] dI 2 dK v d K v −1 = δI ; 2 = δvI dI dI
K – I方程(无源)
d K V dK − =0 2 I dI dI
2
第一分析方程(有源)
d K V dK − = f (K ) 2 dI I dI
书理学的分析内核
三条原则:书是基础(资源是基础) 三条原则:书是基础(资源是基础);人是关 键(人员是关键);用是目的(服务是目的) 人员是关键);用是目的(服务是目的) “一个轴心,三条原则”即构成书理学的内 一个轴心,三条原则” 核
图书馆的分析定义
定义:图书馆是具有服务功能和效用价值 的大量有序资源的集合。
图书馆要素模型
i
R
K, TSHI带用户反馈的图书馆要素模型
i
R
K, T
S U
H
I
要素分析:内核I 要素分析:内核I
资源R 资源R:是对当今图书馆内收集保存的所有 载体化信息的总称,既包括传统十大文献 信息源,也包括发展中的数字信息资源, 以及以后可能出现的新型信息或知识资源 类型,也就是说,可用“资源”概括过去 类型,也就是说,可用“资源” 的图书、期刊、文献和当代数字化资源, 以及这些资源的未来发展。 其基础是 “书”,故简称“书”。 ,故简称“
分析内核:原则II 分析内核:原则II
人是关键(人员是关键) 人是关键(人员是关键):人包括了图书馆员及其承载的主 观知识和载体化的客观知识。人大脑中的知识,是主观知 识;载体化了的知识,是客观知识;主观知识和客观知识 在人的认识中得到统一,人成为知识的载体、文化的关键, 故简称“人是关键”。同时,“人是关键” 故简称“人是关键”。同时,“人是关键”也体现了图书 馆认识论——通过人的文化活动来认识图书馆。这也是对 馆认识论——通过人的文化活动来认识图书馆。这也是对 克劳福特-戈曼“图书馆学新五律”中第一定律“ 克劳福特-戈曼“图书馆学新五律”中第一定律“图书馆 服务于人类文化素质(Libraries 服务于人类文化素质(Libraries serve humanity)”、第 humanity)” 二定律“重视各种知识传播方式(Respect 二定律“重视各种知识传播方式(Respect all forms by which knowledge is communicated)”的综括。 communicated)”
书理学(Bookics): 书理学(Bookics): 把图书馆系统视为物理系统,用以下泛 函作为图书馆的Lagrange函数: 函作为图书馆的Lagrange函数: L=RHL=RH-S 相应Hamilton原理(变分原理)即可体现 相应Hamilton原理(变分原理)即可体现 资源与人员投入成本极小化和服务效益极 大化的思想。 δ∫Ldt=0 这一思想表达了书的物理和书的道理,故 称书理。
要素分析:内核II 要素分析:内核II
人员H 人员H:所有知识和技术都需要人来承 载,人是知识和技术的载体,这是一 种特殊的载体,即具有文化或知识的 能动主体。人员既包括承载文化的图 书馆员,也包括对图书馆有贡献的用 户和各类知识主体以及技术操控者。 其关键是“ 其关键是“人”,故简称“人”。 ,故简称“
要素分析:内核III 要素分析:内核III
服务S 服务S:就是利用图书馆的各种资源满足读 者或用户的需求,将信息资源转化出知识 价值。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和社会的向前发 展,图书馆的服务不仅包括对读者或用户个 人的协助行为, 人的协助行为,也包含对全人类更高理想实 现的促进活动。 服务的核心涵义就是 “用”,故简称“用”。 ,故简称“
书理学
——图书馆学基础理论新探 ——图书馆学基础理论新探 Prof. Dr. Fred Y. Ye Zhejiang University
图书馆|Library 图书馆|Library
这里是人类知识的宝库 文明在这里积聚和沉淀
图书馆|Library 图书馆|Library
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
研究主题:图书馆学需要一个稳定的基础 理论以应对 (1)图书情报工作的理论解释需求 (1)图书情报工作的理论解释需求 (2)研究数字化网络化等新发展 (2)研究数字化网络化等新发展 (3)建立现代和传统相统一的理论 (3)建立现代和传统相统一的理论 研究方法:抽象建模和数学分析
分析内核:原则III 分析内核:原则III
用是目的(服务是目的) 用是目的(服务是目的):图书馆存在的价值,最终通过服 务体现出来。服务,就是要让读者或用户来利用图书馆, 因此,“服务是目的”可简称“用是目的”。同时,“ 因此,“服务是目的”可简称“用是目的”。同时,“用 是目的”也体现了图书馆价值论——图书馆对于人和社会 是目的”也体现了图书馆价值论——图书馆对于人和社会 的价值主要就是能被“ 的价值主要就是能被“用”。这是对阮冈纳赞图书馆学五 定律中第一定律“书是为了用的(Books 定律中第一定律“书是为了用的(Books are for use)”、 use)” 第四定律“节省读者的时间(Save 第四定律“节省读者的时间(Save the time of the reader)”和克劳福特-戈曼“图书馆学新五律” reader)”和克劳福特-戈曼“图书馆学新五律”中第三定 律“明智地采用科学技术提高服务质量(Use technology 明智地采用科学技术提高服务质量(Use intelligently to enhance service)” 、第四定律“确保 service)” 、第四定律“ 知识的自由存取(Protect 知识的自由存取(Protect free access to knowledge)” knowledge)” 的综合。
2
T– i关系
di di T ∝ ,T = ε dt dt
第二分析方程
d i 1 dε di 1 dT +( ) = 2 dt ε di dt ε dt
2
求解: 求解: 理论意义
通解 :规律与机理 如f(K)=(m2/I2)K时第一方程可解得: )K时第一方程可解得:
K = C1 I
r1
+ C2I
图书馆抽象模型
i
I K, T
图书馆函数
外观图书馆函数L: 外观图书馆函数L: L(I,i) = I/i 直观地想象i流经图书馆后变成I 直观地想象i流经图书馆后变成I,于是可引入一个图书 馆函数L 馆函数L,使: iL = I 亦即: L = L(i, I) = I/i 图书馆函数L体现了图书馆吞吐信息的能力:当L 1时, 图书馆函数L体现了图书馆吞吐信息的能力:当L > 1时, 表明信息流经图书馆后有增殖,图书馆对信息有增强效应; 而当L 1时,表明信息流经图书馆后有衰减,图书馆对 而当L < 1时,表明信息流经图书馆后有衰减,图书馆对 信息有阻塞效应;若L 1,则图书馆形如虚设,对流经 信息有阻塞效应;若L = 1,则图书馆形如虚设,对流经 信息不起作用。图书馆学研究就是要力争使 L > 1 和避 免 L < 1。 1。
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分析内核
一个轴心: 资源-人员-服务(Resources资源-人员-服务(ResourcesHumanHuman-Services) 简称:书简称:书-人-用(R-H-S) (R-
符号化
影响R,H,S的关键因素 影响R,H,S的关键因素 是经费M 是经费M、经费对时间 的变化率和时间t 的变化率和时间t
书理学方法
概念抽象及建模 数学处理及分析 结果解释及还原 三步法:模型抽象;数学分析;结果还原
书理学的优点
继承创新并重:继承了阮冈纳赞图书馆学 五定律和杜定友的“ 五定律和杜定友的“书-人-法三位一体”说 法三位一体” 等;开创出独特理论体系 古今中外贯通:基础理论内核应该具有相 对稳定性和不可颠覆性 定性定量结合:明显优于仅有概念的国外 复合图书馆说
图书馆学理论:继承与开新
巴特勒(P. Butler)的社会记忆说:图书馆是一种 巴特勒(P. Butler)的社会记忆说:图书馆是一种 社会记忆装置 阮冈纳赞(S. 阮冈纳赞(S. R. Ranganathan)的图书馆学五定 Ranganathan)的图书馆学五定 律:一、书是为了用的;二、每个读者有其书; 三、每本书有其读者;四、节省读者的时间;五、 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 。 克劳福特(Walt Crawford)-戈曼(Michael 克劳福特(Walt Crawford)-戈曼(Michael Gorman) 图书馆学新五律:一、图书馆服务于 人类文化;二、图书馆重视传播知识;三、图书 馆善用科技以提升服务质量;四、图书馆维护知 识自由;五、尊重过去,开创未来 。 杜定友等(1898-1967)的要素论:书杜定友等(1898-1967)的要素论:书-人-法三位 一体
书理学的作用
统一分析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 综合说明图书馆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应用: 书的研究与R 书的研究与R规范 人的研究与H 人的研究与H规范 用的研究与U 用的研究与U规范
r2
优化解 :图书馆工作努力方向
K
详见:叶鹰. 抽象图书馆学的研究方法. 中国图书 叶鹰. 抽象图书馆学的研究方法.
馆学报,1999,25(3):71馆学报,1999,25(3):71-74 或《分析与创造》 分析与创造》
= I
m − C V
2
分析内核:原则I 分析内核:原则I
书是基础(资源是基础) 书是基础(资源是基础):“资源是基础”包括了 资源是基础” “文献是基础”、“书刊是基础”、“书是基础” 文献是基础” 书刊是基础” 书是基础” 等命题,因此,以最早的资源形式——书作为代 等命题,因此,以最早的资源形式——书作为代 表,可用“书是基础”作为“资源是基础” 表,可用“书是基础”作为“资源是基础”的简 称。同时,“书是基础(资源是基础) 称。同时,“书是基础(资源是基础)”也点化了图 书馆本体论——图书馆存在的本质是基于以书为 书馆本体论——图书馆存在的本质是基于以书为 代表的资源。这是对阮冈纳赞图书馆学五定律中 第二定律“每个读者有其书(Every 第二定律“每个读者有其书(Every reader his/her book)”、第三定律“每本书有其读者 book)”、第三定律“ (Every book its reader)”的概括。 reade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