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创造与实现》探究性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教案】《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学设计及学案

【教案】《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学设计及学案
3. 学习任务单:为学生提供学习任务,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个典型的价值案例,引发学生对价值的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案例分析:分析价值案例,引导学生理解价值的概念和内涵。
3. 知识讲解:讲解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互相启发。
3. 分享价值实现的成功经验,帮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价值实现计划。
九、实践作业:
1. 布置课后实践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一个价值创造与实现的目标。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积极实践,将所学价值观付诸行动。
十、总结与反思:
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价值创造与实现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分享自己在价值创造与实现方面的收获和感悟。
三、教学方法
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价值的概念和作用。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发表观点。
3. 实践法: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将所学价值观付诸行动。
四、教学准备
1. 案例材料:收集相关的典型价值案例,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2.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教学设备。
十三、跨文化价值观的交流பைடு நூலகம்碰撞:
1. 讲解跨文化背景下价值观的交流与碰撞现象,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和处理跨文化价值观的差异。
2. 组织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活动,增进对不同文化背景下价值观的理解和尊重。
十四、价值观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1. 分析我国价值观教育的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2. 分享 successful value-based education cases,引导学生关注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

价值创造与实现教案

价值创造与实现教案

价值创造与实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价值的含义,认识到价值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具备价值创造的意识和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到实现个人价值的意义,帮助他们制定实现个人价值的计划和策略。

二、教学内容1. 价值的含义与重要性介绍价值的定义和特点讨论价值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意义2. 价值创造的意识和能力探讨价值创造的概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3. 实现个人价值的方法和策略分析个人价值的含义和重要性引导学生制定实现个人价值的计划和策略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价值的含义和重要性,掌握价值创造的方法和实现个人价值的策略。

2.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情境中,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估他们对价值的理解和认识,以及价值创造的意识和能力。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成果,包括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展示。

3. 个人计划和策略:评估学生制定的实现个人价值的计划和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合适的教材,提供有关价值创造和实现的个人价值的理论知识。

2. 案例材料:提供相关的案例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价值创造和实现个人价值的知识和技能。

3. 实践活动材料:提供相关的实践活动材料,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六、教学活动1. 价值创造主题讲座:邀请专家或成功企业家进行讲座,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故事,激发学生的价值创造意识和热情。

2. 创新思维训练:组织创新思维训练活动,如思维导图、头脑风暴等,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个人价值探索工作坊:组织个人价值探索工作坊,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目标设定,帮助他们明确个人价值并制定实现计划的策略。

【教案】《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学设计及学案

【教案】《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学设计及学案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学设计及学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价值的含义,认识到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2. 引导学生了解价值创造与实现的过程,明白价值决定价格,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3. 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使学生能够运用价值的相关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经济现象,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价值的含义,价值创造与实现的过程,价值决定价格的原理。

2. 教学难点: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价值实现的条件。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案例中感受价值的概念和作用。

2. 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价值创造与实现的过程。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一个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价值的思考,如“为什么同样一件商品,在不同的地方价格会有所不同?”2. 讲解价值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3. 分析价值创造与实现的过程:讲解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创造与实现的条件。

4. 讨论价值决定价格的原理:引导学生了解价值决定价格的内在逻辑,理解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整理课堂笔记。

2. 结合生活实际,选取一个案例,分析其中的价值创造与实现过程。

3. 思考并回答问题:“如何理解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价值实现的条件是什么?”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讨论的表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吸收和应用能力。

3. 单元测试评价:在课程结束后,进行一次单元测试,全面检测学生对《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这一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学设计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学设计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并理解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

2.能力目标(1)在占有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 培养抽象思维能力以与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能力;(2)理论联系实际, 能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3)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分析说明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形成与人生价值的实现。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 树立起在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中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人生价值观, 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自觉为社会创造价值, 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重点、难点】: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自主探究法、讨论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了人生价值的相关知识, 明白了人生价值包括贡献和索取两个方面。

但我们还要想一想, 我们又如何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呢?师问: 大家有没有想过人生价值从何而来呢?是父母给的?是命中注定的?是我们自己自封的?是用金钱换来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话题——《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第三框题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视频资料: 2010年湖南省第十一届省运会大家知道, 今年九月, 湖南省第十一届省运会在我们湘潭举行, 并取得圆满成功。

此次省运会的成功举办, 离不开众人的努力。

视频中有哪些人付出了努力呢?学生回答。

教师提问: 他们有没有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呢?他们又是怎样实现自己的价值的呢?学生探究并回答。

他们虽然处在不同的岗位, 但他们都为省运会的成功举办付出了自己的辛勤劳动, 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必由之路。

得出结论: 是个人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出来的。

为什么人的价值只有在劳动和奉献中才能创造出来呢?(1)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

人只有在劳动中, 在奉献社会的实践活动中, 才能创造价值。

一个人在劳动中创造的财富越多, 意味着他为满足社会和人民的需要所作出的贡献就越大, 他自身的价值就越大, 他的幸福感也就越强。

【教案】《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学设计及学案

【教案】《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学设计及学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价值的概念,认识到价值是客观存在的,并且是由人类活动创造的。

2. 使学生了解价值的实现过程,掌握实现价值的基本方法。

3. 培养学生具备创造价值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价值的定义与特性:价值的概念、价值的客观性、价值的多样性。

2. 价值的创造:劳动与价值创造、科技创新与价值创造、管理创新与价值创造。

3. 价值的实现:价值实现的条件、价值实现的方法、价值实现的途径。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价值的定义与特性、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方法。

2. 教学难点:价值的客观性、价值的多样性、价值实现的条件。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案例、讨论话题。

五、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价值的定义与特性。

2. 讲授基本概念:讲解价值的定义、特性和价值创造的途径。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理解价值实现的过程和方法。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价值创造与实现的方法,分享讨论成果。

5.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课后作业:1. 请简述价值的定义与特性。

2. 列举三种价值创造的方法,并简要说明其作用。

3. 分析一个生活中的案例,阐述价值是如何实现的。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价值的定义与特性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价值创造与实现方法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是否有助于学生理解价值的概念。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反思教学过程是否流畅,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九、拓展学习:1. 价值创造与实现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2. 国内外有关价值创造与实现的最新研究成果。

3. 价值创造与实现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差异。

十、课程资源:1. 教材:《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案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案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价值的概念,认识到价值是由人的需求和物品的属性之间的关系所决定的。

2. 让学生掌握价值创造的基本途径,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3. 让学生了解价值实现的过程,包括价值识别、价值创造、价值传递和价值获取。

4. 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价值的概念与属性2. 价值创造的基本途径3. 价值实现的过程与方法4. 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价值的概念、属性、价值创造的基本途径以及价值实现的过程与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成功案例,让学生了解价值创造与实现的具体实践。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实践锻炼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价值的创造与实现》2. 案例资料:成功案例及相关数据3. 教学工具:投影仪、计算机、白板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价值的概念,引发学生对价值的思考。

2. 讲解价值的概念与属性:讲解价值是由人的需求和物品的属性之间的关系所决定的。

3. 讲解价值创造的基本途径:介绍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概念和方法。

4. 讲解价值实现的过程与方法:介绍价值识别、价值创造、价值传递和价值获取的步骤和方法。

5. 案例分析:分析成功案例,让学生了解价值创造与实现的具体实践。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 实践锻炼: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8.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鼓励学生反思自己在价值创造与实现方面的认识和体会。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实践锻炼等方式,评价学生对价值的概念、价值创造的基本途径以及价值实现的过程与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价值创造与实现》探究性教学设计

《价值创造与实现》探究性教学设计

《价值创造与实现》探究性教学设计一、教材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第十二课第三框题。

2004年12月第1版。

二、设计思想本框题教学内容贯彻落实《课程标准》规定的“探寻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阐明生活的意义,理解只有对社会做出贡献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人生。

”高中学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形成的特殊时期,科学理论的正确引导是不可或缺的,《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这一框题,正是针对高中学生的具体情况,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寻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明确生活的意义,真正理解只有对社会做出贡献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人生。

所以,本节内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中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哲学常识的大多数内容,基本掌握了唯物论、辩证法的科学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基本树立了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了解了古今中外大量典型人物的事例,所以,应该能够比较容易地理解课本知识。

高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对于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问题有所思考,由于现代社会物欲横流,青少年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比较突出,所以这节课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他们的成长起关键作用。

在我国现阶段,正在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涌现了大批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为特点的先进模范人物,为学生提供了大量活生生的身边人、身边事。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的价值,理解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以及实现人的价值的主观条件。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使学生领悟和认识实现人的价值的正确途径,认识到劳动和奉献不仅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人的本质和价值的实现方式,形成劳动和奉献的意识,具有自觉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正确认识到处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我们成功的起点。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学设计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学设计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学设计1. 引言在现代社会中,价值创造与实现成为许多人的关注重点。

无论是在个人的职业规划中,还是在企业的发展战略中,都需要思考如何创造和实现价值。

因此,教育界也应该将这一话题纳入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价值创造和实现能力。

本教学设计以《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为题,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价值的概念、价值创造的过程以及实现价值的方法。

2. 教学目标•理解价值的定义和概念;•掌握价值创造的基本过程;•探索实现个人和组织价值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3. 教学内容和活动设计3.1 什么是价值•活动1: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思考价值的定义和概念,并形成小组共识。

–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对价值的理解和定义。

3.2 价值创造的过程•活动2:案例分析–给学生分发一份关于某企业成功创造价值的案例,并要求学生分析该案例中的主要价值创造路径和关键要素。

–学生小组展示分析结果,并进行讨论。

3.3 实现价值的方法•活动3:个人职业规划–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职业规划,讨论如何在个人发展中实现个人价值。

–学生撰写一份个人职业规划,明确自己的目标和实现路径。

•活动4:企业发展战略–提供几个典型的企业发展案例,让学生分析这些企业如何通过制定战略来实现组织价值。

–学生小组展示分析结果,并进行讨论。

4. 教学评估•针对活动1和活动2,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汇报内容来评估学生对价值的理解程度。

•针对活动3和活动4,教师可以评估学生个人职业规划和企业发展战略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5. 教学延伸本教学设计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价值创造和实现能力,但这只是一个开始。

学校还可以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引入实践项目等方式,进一步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和提升这些能力。

6. 总结通过本教学设计,学生将能够对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有更深入的理解,并培养了解决问题、创新思维和规划能力。

这些能力无论在个人成长中还是在职业发展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案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案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价值的含义,认识到价值是对立统一的,具有客观性和社会历史性。

2. 引导学生掌握价值创造与价值实现的区别与联系,了解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过程。

3. 帮助学生认识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对于个人、社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价值创造和实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价值的含义与特征:价值的概念、价值的对立统一性、价值的客观性和社会历史性。

2. 价值创造与价值实现:价值创造与价值实现的区别与联系、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过程。

3. 价值创造与实现的意义: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对国家繁荣的意义。

4. 提高价值创造与实现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价值的含义、特征,阐述价值创造与价值实现的关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价值创造与实现的过程和意义。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价值创造与实现的方法和途径,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4. 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价值创造与实现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理论资料和案例,以便进行讲解和分析。

2. 设计小组讨论问题和实践活动方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3. 准备教学PPT,以便进行多媒体教学。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小组讨论成果: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 实践报告: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考察学生的价值创造与实现能力。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价值创造与实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价值的含义与特征、价值创造与价值实现的过程、价值创造与实现的意义。

2. 教学难点:价值的对立统一性、价值创造与价值实现的区别与联系、提高价值创造与实现能力的方法。

七、教学安排1. 第1-2课时:讲解价值的含义与特征,阐述价值创造与价值实现的关系。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案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案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价值的含义,认识到价值是指物品或服务对人们的有用性或满足人们需要的程度。

二、教学内容:1. 价值的含义与分类: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量等。

2. 价值创造的原因与条件:技术创新、市场需求、资源配置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价值的含义与分类,价值创造的原因与条件,实现价值的方法与途径。

2. 教学难点:价值创造的途径,如何提高产品质量与效率。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价值的含义、分类、价值创造的原因与条件、实现价值的方法与途径。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企业或产品如何实现价值创造与实现。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提高产品质量与效率,分享讨论成果。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参:《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等。

2. 辅助材料:相关案例分析、图表、PPT等。

3.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生活实例,如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引发学生对价值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价值的含义、分类,价值创造的原因与条件,实现价值的方法与途径。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企业或产品如何实现价值创造与实现,如苹果公司、特斯拉等。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提高产品质量与效率,分享讨论成果。

七、作业布置:1. 请学生结合所学内容,选取一个企业或产品,分析其如何实现价值创造与实现。

2. 思考如何提高自己所学专业或行业的产品质量与效率,提出具体建议。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价值的含义、价值创造的原因与条件、实现价值的方法与途径。

如有不足,需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九、课后辅导:为学生提供课后辅导,解答学生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十、课程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参与度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价值的理解程度,价值创造与实现的能力。

【教案】《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学设计及学案

【教案】《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学设计及学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价值的概念,认识到价值是客观存在的,并且是由人的需要和物品的属性之间的关系所决定的。

2. 让学生了解价值创造的过程,明白价值是通过人的劳动和智慧创造的,并且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社会协作得到提升。

3. 让学生理解价值实现的意义,认识到价值实现是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重要条件,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

二、教学内容1. 价值的概念和特性: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价值的概念,认识到价值的客观性和相对性。

2. 价值创造的过程:通过讲解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价值创造的过程,明白价值是通过人的劳动和智慧创造的。

3. 价值实现的意义: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价值实现的意义,认识到价值实现是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重要条件。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价值的概念、特性和价值创造、实现的过程,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3. 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价值创造和实现的过程。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价值的创造与实现》2. 教学PPT3. 案例资料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价值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价值的本质和特性。

2. 讲解:通过讲解价值创造的过程,让学生明白价值是如何通过人的劳动和智慧创造的。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价值的实现过程和意义。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价值创造和实现的过程。

5. 总结:通过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思考价值创造和实现的意义。

6. 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课后作业,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和实践活动等,以评估学生对价值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小组讨论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案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案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价值的含义,认识到价值是对事物的一种评价和认定,具有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2. 引导学生认识价值的创造过程,通过实践活动和思考,体验价值创造的意义。

3. 帮助学生掌握实现价值的方法和途径,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价值的含义与特征:通过讲解和讨论,使学生理解价值的定义,认识到价值的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了解价值的基本特征。

2. 价值的创造: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使学生了解价值创造的过程,认识到实践活动在价值创造中的重要作用,体验价值创造的意义。

3. 价值的实现:讲解实现价值的途径和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和思考,实现自己的价值。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价值的含义、特征、创造和实现的方法和途径。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看法,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理论资料和案例,制作PPT。

2. 准备讨论题和练习题,以便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思考和练习。

3. 准备实践活动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价值的含义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价值的含义、特征、创造和实现的方法和途径,引导学生理解价值的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4.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看法,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5. 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和思考,实现自己的价值。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强调价值的创造和实现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和讨论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思考和练习。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评估学生对价值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案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案

12.3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的价值,理解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在个人和社会的同一种实现价值以及实现人的价值的主观条件。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使学生领悟和认识实现人的价值的正确途径,认识到劳动和奉献不仅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人的本质和价值的实现方式,形成劳动和奉献的意识,具有自觉创造和实现人生的价值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正确认识到处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我们成功的起点。

通过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的教学,让学生走出自我,勇于向命运挑战,铸就人生辉煌。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在劳动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难点:培养奉献精神;树立正确价值观。

三、【学情分析】现在的高中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问题有所思考。

但是由于受到社会转型的影响,现在部分青少年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比较突出,同时,表现为思想上的认知与行为的选择相互冲突,所以这节课要培养学生奉献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以帮助学生健康的成长。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教学手段:多媒体五、【教学安排】1课时六、【教学流程设计】(一)情境导入,激发情感(请看相关视频)(二)学习新课(板书)12.3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探究1、结合刘伟的事迹思考:人生价值是怎样创造出来的?板书:1.人生价值实现的根本途径: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探究2、刘伟是成功者,但仅靠她个人的奋斗能成功吗?为什么?板书:2.人生价值实现的需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探究3、刘伟的成功,主观上具备了哪些条件?(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板书:3.人生价值实现的主观条件: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三)课堂小结:(四)高考链接:七、【布置作业】:收集你最敬佩的人物事迹,课后分享与交流我们的共同感悟判断并说明理由。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学案例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学案例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学案例一:设计理念: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

具体说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或引入一个相关问题的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以引起学生一定的心态和情感体验,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刺激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从而启发、帮助学生掌握、理解知识,提高分析问题、探求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在课堂教学模式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课堂教学分三步走,第一步,情境导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第二步,情境分析:根据教材的主体部分,回答的是“是什么”和“为什么”。

第三步,情境回归:提升教材完整体系,解决的是“怎么样”我在课堂教学模式方面进行了一些模仿尝试。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明确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阐明生活的意义,理解只有对社会做出贡献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人生。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课前准备和课堂活动,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侧重学生主体的参与体验过程,让学生从过程中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和探究,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教学使学生树立起在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中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人生价值观,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自觉为社会创造价值,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正确理解和把握“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四: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教学内容教师活动播放“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学生活动1.观赏视频,思考、交流、讨论。

的故事资料,并提出问题:视 2.学生回答问题:如他付出艰辛劳动,频内容给你谈谈哪些启示?培育的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确情景导入保了我国以仅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每年增产的稻谷相当于每年解决6000万人的吃饭问题。

情多媒体展示:境分教师问:1.结合视频谈谈袁隆析平是通过什么途径创造自己的1.劳价值的?袁隆平又是怎样证明一动着自己的价值?由此解决劳动着在的人的人是幸福的、劳动是人的存劳是幸在方式这两个知识点1.学生进行交流、讨论,积极回答提问,袁隆平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

价值创造与实现教学设计

价值创造与实现教学设计

价值创造与实现教学设计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学设计【课标要求】探究同时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阐述生活的意义,认知只有对社会作出的贡献才就是真正有价值的人生。

【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目标:(1)识记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的价值(2)认知劳动就是人的存有方式,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同时实现价值以及同时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2.能力目标:通过自学价值的缔造与同时实现,并使学生领悟和重新认识同时实现人的价值的恰当途径,认识到劳动和无私奉献不仅就是人的存有方式,也就是人的本质和价值的同时实现方式,构成劳动和无私奉献的意识,具备自觉缔造和同时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恰当认识到处置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就是我们顺利的起点。

通过同时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的教学,使学生踏进自我,敢于向命运挑战,铸就人生光辉。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在缔造和无私奉献中同时实现人生价值教学难点: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讲授法等相结合【课时精心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工作】1.课前预习,整理本框知识结构2.多媒体课件3.视频《屠呦呦获年诺贝尔医学奖》、《感动世界的尼克·胡哲》【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一认知人的价值,体悟人生价值【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年10月5日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获年诺贝尔医学奖。

屠呦呦概述:屠呦呦,药学家。

年考进北京大学,在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自学。

年毕业后曾拒绝接受中医培训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工作,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并任首席研究员。

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年成功提取青蒿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年获得被称为医学界诺贝尔奖的拉斯克-狄贝基临床医学研究奖。

年10月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价值创造与实现》探究性教学设计一、教材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第十二课第三框题。

2004年12月第1版。

二、设计思想本框题教学内容贯彻落实《课程标准》规定的“探寻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阐明生活的意义,理解只有对社会做出贡献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人生。

”高中学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形成的特殊时期,科学理论的正确引导是不可或缺的,《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这一框题,正是针对高中学生的具体情况,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寻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明确生活的意义,真正理解只有对社会做出贡献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人生。

所以,本节内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中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哲学常识的大多数内容,基本掌握了唯物论、辩证法的科学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基本树立了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了解了古今中外大量典型人物的事例,所以,应该能够比较容易地理解课本知识。

高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对于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问题有所思考,由于现代社会物欲横流,青少年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比较突出,所以这节课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他们的成长起关键作用。

在我国现阶段,正在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涌现了大批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为特点的先进模范人物,为学生提供了大量活生生的身边人、身边事。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的价值,理解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以及实现人的价值的主观条件。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使学生领悟和认识实现人的价值的正确途径,认识到劳动和奉献不仅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人的本质和价值的实现方式,形成劳动和奉献的意识,具有自觉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正确认识到处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我们成功的起点。

通过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的教学,让学生走出自我,勇于向命运挑战,铸就人生辉煌。

四、教学重点:在创造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五、教学难点: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六、教学方式: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情景活动。

七、教学准备:多媒体平台。

八、教学过程:【新课导入】(预先组织学生观看录像)中央电视台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颁奖典礼。

[问题探讨]我们看到的这些人为什么会“感动中国”?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什么?这说明我们怎样才能够创造价值?(学生回答)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所以能“感动中国”,主要是因为他们都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贡献有物质上的、精神上的。

他们都通过自身的劳动与社会相结合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都值得我们感动!(老师归纳)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

投身实践,在劳动和奉献中去创造价值、实现价值,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这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进行新课】一、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自身价值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02页探究框题内容,结合中央电视台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的事迹,并思考所提问题:①江泽民同志的这段话,为什么把奋不顾身地工作着地人生看作真正有意义的人生?②为什么有些人虽然有优裕的物质生活,还是觉得不开心,不幸福,甚至认为生活没有意义?学生活动:自主阅读,积极思考讨论。

大部分学生都会从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只有在劳动中才能有幸福的生活,也只有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还会结合中央电视台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中的具体人物具体事迹加以说明,像不顾自身危险,排除1.5万枚炸弹的王百姓、值得托付生命的医生华益慰、“蓝领专家”工人孔祥瑞等这些人物的事迹去回答上述的两个问题。

教师点评总结:因为人的价值是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的。

1、在劳动和奉献中去创造价值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

人只有在劳动中,在奉献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创造价值。

一个人在劳动中创造的财富越多,意味着他为满足社会和人民的需要所作出的贡献就越大,他自身的价值就越大,他的幸福感也就越强。

2、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和证明自身价值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自由地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意志和情感,从而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

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人类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3、在实践中奉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问题探讨:中央电视台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他们是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你能结合其中的一人来具体说明吗?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

学生会总结出这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都是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靠自己的实际行动创造和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如河北农民林秀贞,30年如一日,克服各种困难,像女儿一样赡养了6位孤寡老人;又像只有初中学历的工人孔祥瑞,在自己的工作中不断探索创新,取得了150项革新带来8000万元效益;还有确诊位先天性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只有18年生命的黄珂,行程1.3万多公里,坚持当面感谢恩人等等,这些十大年度人物都在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教师点评: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

走不出自我的狭隘天地的人,不想奉献他人和社会的人,永远不可能拥有真正的幸福。

爱我们的家人,爱我们的朋友,爱我们的事业,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世界,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二、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中央电视台评出的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他们为我们的社会创造了价值,但他们要创造价值能脱离社会吗?为什么?学生活动:思考讨论。

学生会指出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脱离社会而生活,我们要创造价值、实现人生价值都离不离开社会提供的各种条件。

就像“感动中国”中的每一位人,他们对社会做出了贡献,但这一样离不开社会为他们提供的各种条件,如果脱离社会,他们也一样不可能为社会做出任何贡献。

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离不开社会提供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条件、享受条件和工作条件等,人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创造和实现价值。

“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也不例外,他们每个人也都是从自身的具体实际出发,把自己的个人活动和社会结合起来才创造和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教师点评:实现人生价值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各种条件。

1、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人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条件、享受条件和工作条件都是由社会提供的。

人在实践活动中实现自己价值的时候,必须利用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

完全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和“自我实现”,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2、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

个人和社会是统一的。

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也离不开个人的发展。

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

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

因此,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3、做到个性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

我们强调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

但是,这种个性不应表现为人的怪异和陋习,而应表现于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

就像“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他们都是各行各业的代表,有工人、农民、科学家、学者、解放军战士等,他们都用自己的方式创造和实现了价值。

三、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教师活动:提出问题:要实现人生价值不仅要有客观条件,还要有主观条件,那我们还要从哪些主观努力来实现人生价值呢?你能结合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中的具体人物来加以说明吗?学生活动:自主阅读,积极思考讨论。

学生甲:实现人生价值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如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中的丁晓兵:20多年前在一次军事行动中失去了右臂,在过去的20多年里,他从逆境中挣扎启程,从连指导员、干事、营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到团政治委员,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所带领的集体,先后获得248面奖牌、证书和36座奖杯。

又像林秀贞,作为贫困地区的普通农民,自己的生活都非常困难,但她却克服了种种困难,像女儿一样赡养了6位孤寡老人。

学生乙:实现人生价值要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如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中的“蓝领专家”工人孔祥瑞:虽然仅有初中学历,但他在工作实践中认真学习、积极创新,实现了150项的技术革新,给国家带来8000多万元的效益。

又如医生华益慰:正是因为他一生的兢兢业业,医术高超,他做过的数千例手术,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没有出过一次医疗事故和差错,被患者称为“值得托付生命的人”。

学生丙:实现人生价值还要有决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准确价值观的指引。

就像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中的霍英东:他聚财有道,散财亦有道。

多年来他对社会的各类捐助金额接近200亿元,有报道称他是港澳地区为家乡捐赠最多的富豪。

他能这样做,是因为他有自己的理想信念“人一生一定要做有意义的事。

有钱,是给我一个机会,能对国家做自己的贡献。

”又如患上先天性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黄珂,在生命的尽头,只是凭着“好心人的家门口说声谢谢,送上一束鲜花表达深深的谢意,是我最大的心愿。

”这个心愿支持他走过了82个城市,行程1.3万公里,向30多位当年给他寄过钱的恩人当面道了谢。

教师点评:实现人生价值离不开自身的主观条件。

1、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人的先天条件是无法改变的,后天的努力却人人都能做得到,关键是看我们愿不愿做、怎样去做。

挫折和失败是摆在人生旅途上的一个个栅栏,有的人遇到它就往回走,或者只跨过几个矮小的栅栏就失去继续前行的勇气,也有人每跨过一道栅栏,信心就增加一分,能力就提高一步,所以越走越远。

2、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人生价值的实现过程是个人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施展自己能力的过程。

一般来说,能力卓越的人,更有可能创造出卓越的人生。

全面的能力可以帮助人们应对不同的生活场景,解决多样的人生难题,把握难得的人生机遇,从而为人生价值的实现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3、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人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之中,各种错误的思想和社会中的一些消极因素会对我们产生各种各样的冲击,这就需要我们学会辨别是与非,排除外界的干扰,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时刻用正确的价值观支撑自己,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不断前进。

(三)课堂总结、点评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知道了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