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肾经的中药功能分类
中药材功能分类索引
中药材功能分类索引药材功效性味归经补气类人参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性温,味甘微苦入脾、肺经山药健脾、补肺、固肾、益精性平、味甘入肺、脾、肾经太子参补肺、健脾性微温,味甘苦入心、脾、肺经甘草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性平、味甘入脾、胃、肺经白术补脾、益胃、润燥、 和中性温,味甘苦入脾、胃经白扁豆健脾和中、消暑化湿性平、味甘入脾、胃经红枣补脾和胃、益气生精、调营卫、解药毒性温,味甘入脾、胃经党参补中、益气、生津性平、味甘入肺、脾、胃、肠经黄芪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性微温,味甘入肺、脾经黄精补肝益气、润心肺、强筋骨性平、味甘入肺、脾、肾经助阳类刀豆温中下气、益肾补元性温、味甘入大肠、胃经巴戟天补肾阳、壮筋骨、袪风湿性温、味辛甘入肝、肾经冬虫夏草补虚损、益精气、止咳化痰性温、味甘入肺、肾经肉苁蓉补肾、益精、润燥、滑肠性温、味甘酸咸入肾、大肠经杜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性温、味甘微辛入肝、肾经补骨脂补肾助阳、温中止泻性温、味辛入肾、脾经胡桃仁补肾固精、温肺定喘、润肠通便性温、味甘入肾、肺经骨碎补补肾、活血、止血性温、味苦入肝、肾经海马补肾壮阳、调气和血性温、味甘入肝、肾经益智仁温脾、暖肾、固气、涩精性温、味辛入脾、肾经续断补肝肾、续筋骨、调血脉性微温、味辛甘入肝、肾经莬丝子补肝肾、益精髄、明目性平、味辛甘入肝、肾经蛇床子温肾助阳、祛风、燥湿、杀虫性温、味辛苦入肾、脾经鹿茸壮元阳、补气血、益精髓、强筋骨性温、味甘咸入肝、肾经锁阳补肾润肠性温、味甘入肝、肾经补血类白芍药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阳收汗性凉、味苦酸入肝、脾经龙眼肉益心脾、补气血、安神性温、味甘入心、脾经当归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性温、味甘辛入心、肝、脾经何首乌补肝、益肾、养血、祛风性微温、味苦甘涩入持、肾经阿胶滋阴补血、安胎性平、味甘入肺、肝、肾经桑椹子补肝、益肾、熄风、滋液性寒、味甘入肝、肾经鹿角胶补血、益精性温、味甘咸入肝、肾经葡萄补血益气、强筋健骨、利小便性平、味甘酸入脾、肺、肾经熟地黄滋阴、补血性微温、味甘入肝、肾经养阴类女贞子补肝肾、强腰膝性平、味甘苦入肝、肾经天门冬滋阴、润燥、清肺、降火性寒、味甘苦入肺、肾经北沙参养阴清肺、祛痰止咳性凉、味甘苦淡入肺、脾经玄参清热凉血、滋阴降火、除烦解毒性凉、味苦咸入肺、肾经玉竹养阴、润燥、除烦、止渴性平、味甘入肺、胃经石斛生津益胃、清热养阴性平凉、味甘淡微咸入肺、胃、肾经百合润肺止咳、宁心安神性平、味甘微苦入心、肺经麦门冬养阴润肺、清心除烦、益胃生津性寒、味甘微苦入肺、胃、心经龟版滋阴、潜阳、补肾、健骨性平、味咸甘入肝、肾经枸杞子滋阴、润肺、补肝、明目性平、味甘入肝、肾经雪耳滋阴、润肺、养胃、生津性平、味甘淡入肺、胃经蕤仁养肝、明目、祛风、散热性寒、味苦入肝、心经燕窝养阴润燥、益气补中性平、味甘入肺、胃、肾经解表药发散风寒类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胃止咳性温、味辛入肺、胃、脾经白芷祛风燥湿、消肿止痛性温、味辛入肺、脾、胃经防风发表、祛风、胜湿、止痛性温、味辛甘入膀胱、肺、脾经辛夷祛风、通窍性温、味辛入肺、胃经香薷发汗解暑、行水散湿、温胃调中性微温、味辛入肺、胃经紫苏发表、散寒、理气、和营性温、味辛入肺、脾经发散风热类升麻升阳,发表,透疹,解毒性凉,味甘辛微苦入肺,脾,胃经柴胡和解表里,疏肝,升阳性凉,味苦入肝,胆经桑叶疏散风热,清肝明目性寒,味苦甘入肺,肝经淡豆豉解表,除烦,宣郁,解毒性寒,味苦入肺,胃经菊花疏风,清热,明目,解毒性凉,味甘苦入肺,肝经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性凉,味苦辛入肝,胃,膀胱经薄荷疏风,散热,辟秽,解毒性凉,味辛入肺,肝经清热药清热泻火类决明子清肝,明目,利水,通便性凉,味苦甘入肝,肾经芦根清热,生津,除烦,止呕性寒,味甘入肺,胃经知母滋阴降火,润燥滑肠性寒,味苦入肺,胃,肾经栀子清热,泻火,凉血性寒,味甘入心,肝,肺,胃经夏枯草清肝火,散郁结性寒,味苦辛入肝,胆经清热燥湿类龙胆草泻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性寒,味苦入肝,胆经黄连泻火,燥湿,解毒,杀虫性寒,味苦入心,肝,胃,大肠经清热解毒类马齿苋清热解毒,散血消肿性寒,味酸入大肠,肝,脾经牛黄清心,化痰,利胆,镇惊性凉,味苦甘入心,肝经白花蛇舌草清热,利湿,解毒性寒,味苦甘入心,肝,脾经金银花清热,解毒性寒,味甘入肺,胃经鱼腥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性寒,味辛入肝,肺经景天清热,解毒,止血性寒,味苦酸入心,肝经清热凉血类干地黄滋阴,养血性凉,味甘苦入心,肝,肾经泻下药火麻仁润燥,滑肠,通淋,活血性平,味甘入脾,胃,大肠经郁李仁润燥,滑肠,下气,利水性平,味辛苦甘入脾,大小肠经黑脂麻补肝肾,润五脏性平,味甘入肝,肾经蜂蜜补中,润燥,止痛,解毒性平,味甘入脾,肺,大肠经平肝熄风药天麻熄风,定惊性平,味甘入肝经刺蒺藜散风,明目,下气,行血性温,味苦辛入肝,肺经蚯蚓清热,平肝,止喘,通络性寒,味咸入肝,脾,肺经理气药木香行气止痛,温中和胃性温,味辛苦入肺,肝,脾经佛手理气,化痰性温,味辛苦,酸,入肝,胃经陈皮理气,调中,燥湿,化痰性温,味辛苦入脾,肺经枳实破气,散痞,泻痰,消积性寒,味苦入脾玳玳花疏肝,和胃,理气味甘微苦入肝,胃,肺经香椽理气,舒郁,消痰,利膈性温,味辛苦酸入肝,肺,脾经黄橘开胃,理气,润肺,止咳,止渴,除烦性凉,味甘酸入肺,胃及手,足太阴经橘红消痰,利气,宽中,散结性温,味辛苦脾,胃,大小肠经薤白理气,宽胸,通阳,散结性温,味辛苦入肺,心,胃,大肠经活血化瘀药川芎行气开郁,祛风燥湿,活血止痛性温,味辛入肝,胆经丹参活血祛瘀,安神宁心,排脓,止痛性微温,味苦入心,肝经牛膝散瘀血,消痈肿(熟用补肝肾,强筋骨)性平,味甘苦酸入肝,肾经王不留行行血通经,催生下乳,消肿敛疮性平,味苦辛甘入肝,胃经红花活血通经,祛瘀止痛性温,味辛入心,肝经卷柏生用破血,炒用止血性平,味辛入足厥阴,少阴血分桃仁破血行瘀,滑肠通便性平,味苦甘入心,肝,大肠经益母草活血,祛瘀,调经,消水性凉,味辛苦入心包,肝经止血药田七止血,散瘀,消肿,定痛性渐,味甘微苦入肝,胃,大肠经血余消瘀,止血性温,味苦入心,肝,肾经茜草根行血止血,通经活络,止咳祛痰性寒,叶苦入心,肝经蒲草黄凉血止血,活血消瘀性凉,味甘辛入肝,心经藕节止血,散瘀性平,味甘涩入肺,胃,肝经止咳化痰药温化寒痰药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性温,味辛,有毒入脾,胃经黄芥子温中散寒,利气害痰,通经络,消肿毒性热,味辛入肺经清热化痰类川贝母润肺散结,止嗽化痰性凉,味苦甘入肺经木蝴蝶润肺,舒肝,和胃,生肌性寒,味苦入肺,肝经昆布消痰散结,利水消肿性寒,味咸入脾,胃经胖大海清热,润肺,利咽,解毒性凉,味甘淡入肺,大肠经海蛤壳清肺化炎,软坚散结,利水消肿性平,味咸入肺,肾经海藻软坚,消痰,利水,泄热性寒,味苦咸入肺,脾,肾经止咳平喘类云实清热,除湿,杀虫性温,味辛入肺,肠经百部温润肺气,止咳,杀虫性微温,味甘辛入肺经杏仁止咳平喘,润肠通便性温,味苦,有毒入肺,大肠经枇杷叶清肺和胃,降气化痰性凉,味苦入肺,胃经罗汉果清肺,润肠性凉,味甘入肺,脾经桑白皮泻肺平喘,行水消肿性寒,味甘入脾,肺经桔梗开宣肺气,祛痰排脓性平,味苦辛入肺,胃经旋复花消痰,下气,软坚,行水性温,味咸入肺,肝,胃经祛风湿药乌梢蛇祛风湿,通经络性平,味甘咸入肺,脾经五加皮祛风湿,壮筋骨,活血去瘀性温,味辛入肝,肾经木瓜平肝和胃,去湿舒筋性温,味酸入肝,脾细辛祛风,散寒,行水,开窍性温,味辛入肺,肾经独活祛风,胜湿,散寒,止痛性温,味辛苦入肾,膀胱经络石藤祛风通络,止血消瘀性凉,味苦入肝,肾经徐长卿镇痛,止咳,利水消肿,活血解毒性温,味辛入心,肝,胃经桑寄生补肝肾,强筋骨,祛风通经,益血,安胎性平,味苦甘入肝,肾经蝮蛇祛风,攻毒性温,味甘,有毒入心,肝,肾经芳香化湿类佩兰清暑,辟秽,化湿,调经性平,味辛入脾,胃经厚朴温中,下气,燥湿,消痰性温,味苦入脾,胃,大肠经砂仁行气调中,和胃,醒脾性温,味辛入脾,胃经草果燥湿除寒,祛痰截疟,消食化积性温,味辛入脾,肾经藿香快气,和中,辟秽,祛湿性微温,味辛入肺,脾,胃经利水渗湿药车前子利水,清热,明目,祛痰性寒,味甘入肾,膀胱经冬葵子利水,滑肠,下乳性寒,味甘入大小肠,膀胱经白茅根凉血止血,清热,利尿性寒,味甘入肺,胃,小肠经地肤子利小便,清湿热性寒,味甘苦入肾,膀胱经灯心草清心降火,利尿通淋性寒,味甘淡入心,肺,小肠经赤小豆利水除湿,和血排尿排脓,消肿解毒性平,味甘酸入心,小肠经泽泻利水,渗湿,泻热性寒,味甘入肾,膀胱经茯苓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性平,味甘淡入心,脾,肺经茵陈清热利湿性凉,味苦辛入肝,脾,膀胱经淡竹叶清心火,除烦热,利小便性寒,味甘淡入心,肾经薏苡仁健脾,补肺,清热,利湿性凉,味甘淡入脾,肺,肾经收涩药乌梅收敛生津,安蛔驱虫性温,味酸入肝,脾,肺,大肠五味子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性温,味酸入肺,肾经白果敛肺气,定喘嗽,止带浊,缩小便性平,味甘苦酸,有毒入肺,肾经肉豆蔻温中,下气,消食,固肠性温,味辛入脾,大肠经沙棘强壮,固精,健胃,止泻,调经,利尿性平,味甘酸涩入肾,脾,肝,肺经芡实固肾涩精,补脾止泄性平,味甘涩入脾,肾经金樱子固精涩肠,缩尿止泻性平,味酸涩入肾,膀胱,大肠经桑螵蛸补肾,固精性平,味咸甘入肝,肾经莲子养心,益肾,补脾,涩肠性平,味甘涩入心,脾,肾经芳草开窍药石菖莆开窍豁痰,理气活血,散风去湿性微温,味辛入心,肝,脾经麝香开窍,辟秽,通络,散瘀性温,味辛入心,脾,肝经安神药龙骨镇惊安神,敛汗固精,止血涩肠,生肌敛疮性平,味甘涩入心,肝,肾,大肠经合欢皮解郁安神,活血消痈,续筋骨性平,味甘入心,肝经灵芝养心安神,补气益血,止咳平喘性平(温),味甘入肺,脾,心,肝,肾经牡蛎敛阴,潜阳,止汗,涩精,化痰,软坚性平,味咸涩入肝,肾经远志安神益智,祛痰,解郁性温,味苦辛入心,肾经柏子仁养心安神,润肠通便性平,味甘入心,肝,脾经酸枣仁养肝,宁心,安神,敛汗性平,味甘入心,脾,肝,胆经祛暑药荷叶清暑利湿,升发清阳,止血性平,味苦涩入肝,脾,胃经温里药丁香温中,暖肾,降逆性温,味辛入胃,脾,肾经八角茴香温阳,散寒,理气性温,味辛甘入脾,肾经小茴香温肾散寒,和胃理气性温,味辛入肝,肾,胃,膀胱经干姜温中驱寒,回阳通脉性热,味辛入脾,胃,肺经肉桂补元阳,暖脾胃,除冷积,通血脉性热,味辛入肾,脾,膀胱经吴茱萸温中,止痛,理气,燥湿性温,味辛苦,有毒入肝,胃经花椒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回乳等性温,味辛,有小毒入脾,肺,肾经胡椒温中,下气,消痰,解毒性热,味辛入胃,大肠高良姜温胃,祛风,散寒,行气,止痛性温,味辛入脾,胃经消食药山楂消食积,散瘀血,驱绦虫性微温,味酸甘入脾,胃,肝经谷芽健脾开胃,和中消食性温,味甘入脾,胃经鸡内金消积滞,健脾胃性平,味甘入脾,胃经麦芽消食,和中,下气性微温,味甘入脾,胃经莱菔子下气定喘,消食化痰性平,味辛甘入肺,胃经驱虫药榧子杀虫,消积,润燥性平,味甘入肺,胃,大肠经其他无花果健胃清肠,消肿解毒性平,味甘入胃,肠经菊苣清肝利胆味苦入肝,胆经橄榄清肺,利咽,生津,解毒性平,味甘涩酸入肺,胃经注:以上药材不包括<本经上品药材.补阙>部分页码功效禁忌常用量实症、4472360485225916535797336213843019914636232336434736710954115319347311239295293152273174167351148463533035982261156 130 341 159 328 253 218 101 140 245 209124 62 283 268 40 142 284 104 276 315 205 33477 92 277 151 321 326 329 11750 242 231 17086 95 36670 264 223 307 206 241 173 244 23390 106 58 122 249 61 266 56 299 150 108 102 292126 286 297 356 246 333 162 31769 359 270 331 212313 113202 138 257 80 66 94 120 143 204114 308 221 345 219 67 172 281 121 325 255 76 134 118 338 74225 111 237 229 211 168 343 160 163 43 176144 31015779132136287227207251354128290263272235215289275280217248339具有健胃清肠、消肿解毒的功效。
常用中药材大全
74.赤芍:为芍药的一种。
现今药材赤芍都为芍药组多种野生植物的根,经直接晒干而得。
功效分类:清热凉血药;活血祛瘀药。
科属分类:芍药科。
别名:木芍药、赤芍药、红芍药、草芍药。
性味:苦;微寒归经:肝经;脾经。
功能:清热凉血;活血祛瘀。
主治:温毒发斑;吐血衄血;肠风下血;目赤肿痛;痈肿疮疡;闭经;痛经;崩带淋浊;瘀滞胁痛;疝瘕积聚;跌扑损伤。
75.白芍:是芍药的一种,属多年生草本,高40-70cm,无毛。
根肥大,纺锤形或圆柱形,黑褐色。
别名:金芍药、芍药。
性味:苦;酸;微寒归经:肝经;脾经。
功能:养血和营;缓急止痛;敛阴平肝。
主治:主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自汗;盗汗;胁肋脘腹疼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陕西及甘肃。
各城市和村镇多有栽培。
药材基源:为芍药科植物芍药(栽培品)及毛果芍药的根。
用药禁忌:虚寒之证不宜单独应用。
反藜芦。
76.蒲黄:为香蒲科植物长苞香蒲、狭叶香蒲、宽叶香蒲或其同属多种植物的花粉。
功效分类:凉血止血药;活血祛瘀药。
科属分类:香蒲科。
别名:蒲厘花粉、蒲花、蒲棒花粉、蒲草黄。
性味:味甘、微辛;性平。
归经:肝经;心经;脾经。
功能:止血;祛瘀;利尿。
主治:吐血;咯血;衄血;备痢;便血;崩漏;外伤出血;心腹疼痛;经闭腹痛;产后瘀痛;痛经;跌扑肿痛;血淋涩痛;带下;重舌;口疮;聤耳;阴下湿痒。
用药禁忌:孕妇慎服。
77.芡实:为睡莲科植物芡的干燥成熟种仁。
功效分类:收涩药;补肾药;健脾药 科属分类:睡莲科。
别名:卵菱、鸡头实、雁喙实、鸡头、雁头、乌头、水流黄、水鸡头、肇实、刺莲藕、刀芡实、鸡头果、鸡头苞、刺莲蓬实。
性味:甘;涩;平。
归经:脾经;肾经;心经;胃经;肝经。
功能:固肾涩精;补脾止泄。
主治:遗精;白浊;淋浊;带下;小便不禁;大便泄泻。
用药禁忌:大小便不利者禁服;食滞不化者慎服。
78. 环留行:为石竹科植物麦蓝菜,为石竹科植物麦蓝菜的种子。
性味: 苦,平。
草药的性味归经及功能主治
草药的性味归经及功能主治一、性味归经草药的性味归经是指草药在中医理论中所具备的性味属性,以及对应的归属的经络系统。
下面是一些草药的性味归经的常见分类:1.寒草药:性味辛苦而寒,归经为肺经、心经、胃经、大肠经。
2.凉草药:性味辛苦而凉,归经为肺经、胃经、大肠经、心经、肝经、胆经。
3.温草药:性味辛辣而温,归经为脾经、肾经、小肠经、三焦经、膀胱经。
4.热草药:性味苦辛而热,归经为心经、胆经、大肠经、膀胱经。
5.平草药:性味平和,归经为肝经、心经、胆经、小肠经、三焦经、膀胱经。
二、功能主治草药在中医药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病症。
下面是一些常见草药的功能主治:1.人参:补气养血,益心脾肺肾,主治气虚乏力、脾胃虚弱、心脏疾病等。
2.甘草:益气养阴,调和诸药,主治气阴两虚、乏力、咳嗽等。
3.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主治气血不足、痛经、血虚等。
4.阿胶:补血养颜,滋阴润燥,主治血虚眩晕、面色苍白等。
5.黄芪:补气固表,提高机体免疫力,主治气虚乏力、病后虚弱。
除了上述草药外,还有许多具备不同功能主治的草药,必须根据具体病情进行选择和搭配使用。
三、注意事项在使用草药治疗时,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被重视:1.用药剂量:必须依据医生的建议和处方用药,不要超过剂量,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2.适量饮水:用草药治疗时,饮水要适量,不可过多或过少,以保持体内水液平衡。
3.配伍禁忌:某些草药在配伍时存在禁忌,应避免同时使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或相互制约。
4.孕妇禁用:孕妇在服用草药前,必须咨询医生的建议,因为某些草药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总之,了解草药的性味归经及功能主治的知识对于正确使用草药进行治疗十分重要。
但请注意,在使用草药之前一定要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并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使用。
同时,也要注意遵守草药的使用原则和注意事项,确保治疗安全有效。
十二经脉常用中药归经歌诀123
十二经脉常用中药归经歌诀手少阴心经歌诀问君何药补心经,远志山药共麦冬。
枣仁当归天竺黄,六味合来大有功。
玄胡苦、黄连凉,木香贝母泻心强。
凉心竹叶犀牛角,朱砂连翘并牛黄。
温心藿香石菖蒲;引用细辛独活汤。
手太阳小肠经歌诀小肠石斛牡蛎补;泻用木通共紫苏,连须葱白荔枝核,同为泻剂君知否。
小肠必须要求温,大小茴香乌药根;凉用黄芩天花粉;引用羌活与藁本。
足太阴脾经歌诀补脾人参绵黄芪,扁豆白术共陈皮;莲子山药白茯苓,芡实苍术甘草宜。
泻脾之药用枳实,石膏大黄青皮奇。
温脾官桂丁藿香,附子良姜胡椒粒。
滑石玄胡凉脾药,白芍升麻引入脾。
足阳明胃经歌诀补胃必须苍白术,半夏扁豆绵黄芪,芡实莲肉共百合,山药还加广陈皮。
温胃火、亦如脾,再加一味南枳实,更添芒硝和大黄,多加石膏泻更急。
温胃木丁与藿香,益智吴萸及良姜,香附白肉草豆蔻,厚朴胡椒生干姜。
凉胃葛根条黄芩,滑石黄连玄花粉,知母连翘石膏斛,栀子升麻竹茹寻,十三味药凉胃火。
白芷升麻引胃药。
手厥阴心包经歌诀地黄一味补包络;泻用乌药并枳壳;温肉桂;凉栀子;柴芎青皮是引药。
手太阴肺经歌诀补肺山药共麦冬,紫苑乌梅与参苓,阿胶百部五味子,绵州黄芪更参苓。
紫苏子、与防风,泽泻葶苈泻肺经,更有枳壳桑白皮,六味泻肺一般同。
温肺木香冬花寻,生姜干姜白蒄仁;凉肺黄芩与贝母,人溺山栀沙玄参。
马兜铃、瓜萎仁,桔梗天冬必去心;引用白芷与升麻,连须葱白用几根。
足厥阴肝经歌诀滋补肝经枣仁巧,薏仁木瓜与贡胶。
泻肝柴胡并白芍,青皮青黛不可少。
胡黄连、龙胆草,车前甘菊凉肝表。
温肝木香吴萸桂;引用青皮川芎好。
足少阳胆以歌诀补胆龙胆与木通;柴胡青皮泻胆经。
温用陈皮制半夏,更加生姜与川芎。
凉用竹茹与黄连;用改善皆同肝经。
手少阳三焦经歌诀滋补三焦用益智,更加甘草与黄芪;泻用栀子并泽泻;温用姜附颇有益。
原石膏、地骨皮,清凉三焦功效急。
引入三焦不用别,药与肝胆无差异。
足太阳膀胱经歌诀橘核菖蒲补膀胱,益智续断龙骨良;泻用芒硝车前子,泽泻滑石石韦帮。
中药归经分类 -回复
中药归经分类-回复[中药归经分类]——穿越千年探索中药修炼之道引言: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其中中药归经分类是其中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中药归经分类的概念入手,逐步展开深入探讨,揭示中药修炼之道。
一、概念解析1.1 中药归经的意义中药归经是指将中药按照其主治功效和适应病证划分到五脏六腑对应的经络中,依据中医经络理论进行分类的方法。
通过此方法,可以更好地了解中药的性味归经特点,从而更好地进行配伍遣方,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1.2 归经分类的分类依据中药归经分类一般是以药物的主治功效和适应病证来进行划分。
具体来说,按照五脏和六腑的相关经络分为心经、肺经、脾经、肝经、肾经、胃经、大肠经、小肠经、胆经、三焦经,以及任脉、冲脉等。
药物会因为其所对应的脏腑经络而有针对性的应用。
二、中药归经分类的原理2.1 经络理论的基础中医经络理论认为,人体的经络分布于体内外,作为一个全身网络系统,将人体的生理活动联系在一起。
不同经络与脏腑器官相连,药物归经分类可以根据其主治功能与脏腑经络的相关性进行分类。
2.2 归经分类的作用中药归经分类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归经分类可以根据经络的相关特性,将药物与脏腑相匹配,以增强药物的疗效。
另一方面,归经分类可以指导药物的合理配伍,使其发挥更好的协同作用,提高治疗疾病的效果。
三、中药归经分类方法3.1 根据五脏六腑进行分类根据五脏六腑的功能特点,将中药进行相应分类。
例如,胃经对应的病症为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等,可使用归胃药物进行治疗;肺经对应的病症为咳嗽、咳痰等,可使用归肺药物进行治疗。
3.2 根据经络进行分类根据中医经络理论,将药物按照其经络归属进行分类。
例如,归心药物主要治疗心悸、失眠等症状;归肺药物主要治疗咳嗽、气喘等症状。
3.3 根据归经辅助分类根据归经的同时,还可以根据药物的辅助作用进行分类。
例如,调补品种所具有的调剂气血、益气养血的作用可以结合具有益气活血功效的药物进行配伍应用。
归肾经的中药功能分类
增血流量枳实金钱草坤草半枝莲鹿含草川芎麻黄鱼腥草消尿蛋白山海棠穿山龙黄芪肿节风石菖卜萆解坤草半枝莲川断生龙骨生牡蛎山茱萸一米芡实莲子金樱子玉米须蜈蚣乌梅槐花老头草小蓟水蛭天虫川芎大黄文术黄芪祛风萆解天葵子鹿含草防风苏叶蝉蜕银花浮萍白鲜皮连翘蒺藜强肾壮骨牛膝寄生鹿含草龟甲杜仲续断狗脊五加皮千年健补虚潜血阿胶类激素白花蛇舌草性腺激素样作用绞股蓝淫羊霍雄激素作用巴戢天淫羊霍含雌激素人参伸筋草当归香附葛根黑豆覆盆子紫河车蜂王浆啤酒花黄芪管型多天葵子三七消水肿鲫鱼香薷浮萍化结石金钱草鸡内金核桃仁海金沙郁金琥珀虎杖威灵仙血见愁半支莲绞股蓝肾虚湿痹寄生杜仲五加皮川断狗脊千年健巴戟天淫羊藿仙茅牛膝骨碎补鹿茸壮阳鹿茸黄狗肾紫河车锁阳菟丝子山茱萸沙苑子肉桂肉苁蓉雪莲平补阴阳沙苑子菟丝子覆盆子杜仲温阳止泻补骨脂肉豆蔻益智仁火衰寒厥附子火衰寒疝葫芦巴火衰风冷淫羊霍火衰寒湿蛇床子火衰寒结硫磺火衰肾泻补骨脂火衰怔忡远志火衰精寒仙茅通血分寒滞肉桂补气杜仲坚肾黄连黄柏凉肾黄柏知母泻肾泽泻滑石暖肾血阳起石续断韭菜申姜海狗肾鹿茸补肾血熟地平滋阴枸杞子阿胶黄精银耳燕窝黑木耳山药温滋阴五味子沙棘山茱萸熟地首乌寒滋阴桑椹楮实子南沙参北沙参麦冬天冬玉竹百合石斛鳖甲女贞子墨旱莲生地知母龟板龟胶滋阴乌发生首乌旱莲草女贞子黑豆黑芝麻桑椹子熟地当归枸杞子覆盆子壮阳祛风湿五加皮桑寄生狗脊千年健巴戟天淫羊藿杜仲续断鹿含草仙茅纳气平喘补骨脂核桃虫草蛤蚧磁石五味子沉香肉桂鹿含草紫河车云母紫石英固精止遗桑螵蛸山药金樱子五味子山茱萸菟丝子莲须生龙骨生牡蛎刺猬皮核桃覆盆子补骨脂葡萄沉香秦皮涩精缩尿金樱子覆盆子沙苑子山药桑螵蛸益智仁五味子山茱萸促肾上腺皮质功能(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生地知母生甘草附子肉桂肉苁蓉补骨脂淫羊藿黄芪杜仲人参五加皮黄芪何首乌巴戢天仙茅冬虫夏草鳖甲固护垂体肾上腺淫羊藿巴戟天仙茅阴阳抱合升麻与牛膝黄连与肉桂荷叶与沉香龙骨与牡蛎茯苓与葛根排尿酸秦皮天葵子伸筋草菥冥败酱草黄介子天脚板山慈菇百合土茯苓萆解车前子威灵仙引经药细辛引肾气牛膝五味子宽肾气荔枝核乌药降肾气沉香补骨脂伐肾海藻海带昆布茯苓化肾凝滞茜草破肾血自然铜古文钱止肾血墨旱莲黑姜炒黑艾炙卷柏炒栀子象皮灰消肾痰海浮石泻肾实泽泻泻肾热琥珀防己龙胆草食盐童便地骨皮白头翁泻肾火玄参黄柏茶丹皮胡黄连青蒿凉肾血侧柏叶生地赤芍丹皮旱莲草童便地骨皮血余碳银柴胡蒲公英牛膝墨旱莲清虚湿热胡黄连秦艽黄柏泄肾湿墨旱莲益母草虚热骨蒸银柴胡白薇秦艽青蒿胡连黄柏丹皮地骨皮鳖甲龟板女贞子石斛知母生地元参麦冬阿胶沙参玉竹枸杞子改善肾脏病理变化川芎丹参牛膝冬虫夏草文术黄芩鸡血藤灵芝莲芯秦皮五味子肾性高血压特效地龙莲芯罗布麻软肾坚海狗肾生牡蛎海藻海带昆布食盐蛤蜊白梅花杀精子地龙大蒜五倍子银柴胡缩小肾容积牛膝陈皮收缩肾血管减少尿量陈皮防治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绞股蓝降低肌酐尿素氮水蛭川芎大黄黄芪。
中药药理
味苦,性微寒,归心、肝经。
二、功效
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
三、有效成分
丹参主要含脂溶性的二萜类成分和水 溶性的酚酸成分。 脂溶性成分如丹参酮Ⅰ、ⅡA、 ⅡB、 Ⅴ、Ⅵ ,隐丹参酮,异丹参酮等。 水溶性成分如丹参酸A、B、C,异阿 魏酸,原儿茶酸,原儿茶醛,豆甾醇等。 此外尚含黄酮类、三萜类、甾醇等其 他成分。
一、定义:通利水道,渗泄水湿的药物。
二、功效:
治水湿证 — 水肿 — 肾、心、肝病水肿。 小便不利、淋病 — 泌尿系感染、结石、 前列 腺炎、乳糜尿。 痰饮 —胸腹腔积水。 湿热黄疸 — 肝胆系统感染。
本类药有利尿作用,但远较西药利尿作
用广泛。
分类:
1、利水消肿药 — 茯苓、猪苓、泽泻 、苡仁、
四、主要药理作用:
1、解热 — 皮肤血管扩张→促进散热 2、对胃肠平滑肌: 黄酮(大豆甙元)—解痉—缓解平滑 肌痉挛。
3、心血管系统 (1)Bp↓、心率↓: 可能机理: 葛根总黄酮→血浆儿茶酚胺↓、心率↓、 Bp↓ 葛根素→β受体阻断剂 (2)扩张脑血管、改善脑循环、减弱NA的升压反 应: 治高血压头痛,偏头痛。
5、抗过敏
6、抗菌、抗病毒
7、镇咳、袪痰、平喘
1、发汗: 促进汗腺分泌 — 麻黄、麻黄汤 扩张末梢血管,促进皮肤血液循环 — 桂枝、
生姜、葛根
发汗意义:散热方式之一 解表药引起的发汗多属温热性发汗: 辛温解表药服后有温热感 在高温环境中,服用麻黄后比在低温环境中 发汗多 古人用药经验:“温服”,“温覆”
四、药理: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2.调节组织的修复与再生
3.保肝
4.其他:镇静、抑菌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入肾经中药性能及功效特点的计算机分析_赖昌生
#中医文献#入肾经中药性能及功效特点的计算机分析赖昌生(玉林市中医院,广西玉林537000)摘要:通过对入肾经的中药四气、五味、分类、升降浮沉及毒性的回归分析,得出结论:入肾经药以温性、甘味、补虚类及具有沉降性有关,其中有15味有毒性。
关键词:中药;肾经;四气五味;分类;升降浮沉;毒性中图分类号:R28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028(2010)04-0406-04中药性能用以反映药物作用的若干性质和特性,是中药基本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有毒无毒五个方面。
四气,即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五味即辛、甘、酸、苦、咸五味。
药物的味不止五种,但长期以来将涩附于酸,淡附于甘,故习称五味。
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示药物作用部位。
归是作用的归属,经是脏腑经络的概称。
升降浮沉反映药物作用的趋向性。
关于毒性的涵义,古往今来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认识,广义的毒性是指药物的偏性,狭义的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
现代多偏向于狭义的毒性认识。
中药的性能是在功效的基础上对药物作用特点的概括,可以作为药物作用的说理工具。
中药的各种性能,分别从不同角度概括了中药的性质与特征,阐述了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
对药物的各种性能,应结合起来理解,同时,还要与药物的功效主治相结合,这样才能全面掌握药物的特性,准确、有效、安全地使用药物。
以归经为主线,系统地研究某一归经的性能及功效特点,可以发现该经的作用规律,对于指导临床用药和开拓科研思路及辅助教学,均有一定裨益。
古往今来未有文献对入肾经中药进行研究,对其性能与功效特点未有全面的、系统的认识,本文指在抛砖引玉,以期引起大家对这方面的关注。
现拟以黄兆胜主编的全国高校21世纪课程教材5中药学6为蓝本,利用计算机全面统计分析入肾经中药有关的数据,得出较好的整体的、定量的结果,现介绍如下。
1研究方法1.1数据库的构建中药性能数据准备与数据库创建:以黄兆胜主编的全国高校21世纪课程教材5中药学6为蓝本,收稿日期:2009-10-23基金项目:广西中医学院科研项目(编号:P2009153)作者简介:赖昌生(1970-),男,广西玉林人,硕士学位,副主任药师。
常用中药的性味归经和功能主治
常用中药的性味归经和功能主治1. 中药的性味归经中药的性味归经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内容,性味归经可以用来描述中药的特点和作用。
下面是一些常用中药的性味归经的介绍:• 1.1 中药的性味分类中药的性味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寒性:具有寒凉的性质,有散寒解表、清热泻火的作用。
•凉性:具有凉爽的性质,有清热解毒、止血的作用。
•温性:具有温热的性质,有温中止痛、暖肺润燥的作用。
•热性:具有热燥的性质,有温中补虚、散瘀止痛的作用。
•甘性:具有甘甜的性质,有益气生津、滋阴润燥的作用。
•酸性:具有酸味的性质,有收敛止泻、养血生津的作用。
•苦性:具有苦味的性质,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
•辛性:具有辛辣的性质,有散寒发汗、活血化瘀的作用。
• 1.2 中药的归经分类中药的归经是指中药对人体脏腑经络系统的影响和作用。
下面是一些常用中药的归经分类的介绍:•归肺经:具有润肺止咳、清热化痰的作用。
•归心经:具有安神定志、活血化瘀的作用。
•归肝经:具有舒肝理气、活血行瘀的作用。
•归脾经:具有健脾和胃、补中益气的作用。
•归肾经:具有温补肾阳、固涩止泻的作用。
•归大肠经:具有清热泻火、通便利水的作用。
•归小肠经:具有利尿通淋、消肿止痛的作用。
•归胆经:具有疏肝利胆、清热解毒的作用。
2. 常用中药的功能主治中药的功能主治是指中药在临床应用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治疗的主要疾病。
下面是一些常用中药的功能主治的介绍:• 2.1 麻黄:性味辛温,归肺、膀胱经。
主治感冒发热、咳嗽气喘等症状。
• 2.2 当归:性味辛甘温,归肝、心、脾经。
主治血虚症状、月经不调、气血不足等疾病。
• 2.3 川芎:性味辛温,归肝、脾经。
主治痛经、头痛、中风、脾胃气滞等疾病。
• 2.4 人参:性味甘温,归脾、肺、心经。
主治气虚症状、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疾病。
• 2.5 甘草:性味甘平,归脾、肺、心经。
主治脾胃虚弱、痰多、咳嗽等症状。
• 2.6 白术:性味甘温,归脾、胃经。
肾经草的功效与作用
肾经草的功效与作用
肾经草,又称肾疲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其具有以下功效与作用:
1. 补益肾气:肾经草被普遍认为是一种能够补益肾脏功能的草药,特别是对于肾阴虚或肾阳虚引起的一些症状,如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性功能减退等,有一定的滋补作用。
2. 强壮筋骨:由于肾经草具有滋养肾脏的作用,因此也可以起到强壮筋骨的效果,特别是对于肾阴虚引起的腰膝酸软、骨质疏松等问题,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3. 补充营养:肾经草还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等。
适量食用肾经草可以为身体提供所需的营养,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4. 抗衰老:据传统中医认为,肾经草可以延缓衰老过程,特别是对于肾阴虚引起的早衰症状,如皮肤干燥、面色晦暗等,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和使用肾经草时,应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情况来确定剂量和使用方法,最好在中医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肾经草及其制剂虽然有一定的滋补作用,但并不能替代药物治疗,如果出现严重的肾脏问题或症状,应及时就医。
175种常用中药材大全
131.牛膝:为苋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牛膝(怀牛膝)的根。
功效分类:祛风药;活血祛瘀药。
科属分类:苋科。
别名:百倍、牛茎、脚斯蹬、铁牛膝、杜牛膝、怀牛膝、怀夕、真夕、怀膝、土牛膝、淮牛膝、红牛膝、牛磕膝、牛克膝、牛盖膝、粘草子根、牛胳膝盖、野牛充膝、接骨丹、牛盖膝头。
性味:味甘、苦、酸,性平。
归经:入肝经,肾经。
功能:散瘀血,消痈肿。
主治:腰膝酸痛;下肢痿软;血滞经闭;痛经;产后血瘀腹痛;徵瘕;胞衣不下;热淋;血淋;跌打损伤;痈肿恶疮;咽喉肿痛。
用药禁忌:凡中气下陷,脾虚泄泻,下元不固,梦遗失精,月经过多及孕妇均忌服。
132.山药:为薯蓣科植物山药的块茎。
功效分类:补益药。
科属分类:薯蓣科。
别名:藷藇、署预、薯蓣、山芋、诸署、署豫、玉延、修脆、藷、山藷、王藷、薯药、怀山药、蛇芋、白苕、九黄姜、野白薯、山板薯、扇子薯、佛掌薯。
性味:甘;平。
归经:肺经;脾经;肾经。
功能:补脾;养肺;固肾;益精。
主治:脾虚泄泻;食少浮肿;肺虚咳喘;消渴;遗精;带下;肾虚尿频;外用治痈肿;瘰疬。
用药禁忌:湿盛中满或有实邪、积滞者禁服、山药与甘遂不要一同食用;也不可与碱性药物同服。
133.牡蛎:一种软体动物,身体呈卵圆型有两面壳,生活在浅海泥沙,肉味鲜美。
壳烧成灰可入药。
也叫“蚝”。
性味:咸,微寒。
归经:归肝、胆、肾经。
功能:平肝息风药;养阴药。
功能:有收敛、镇静、解毒、镇痛的作用.煅牡蛎:收敛固涩除酸的作用强,治疗胃疼、胃酸等。
生牡蛎:上收下敛,治疗头晕、便稀。
用药禁忌:牡蛎恶麻黄、吴茱萸、辛夷。
本品多服久服,易引起便秘和消化不良。
134. 菟丝子:兔丝子是荒地上常见的寄生植物,通常会缠绕在矮小的植物上,由于体内於不含叶绿素,植株呈现淡淡的黄色,只要稍微留意不难发现。
种子入药。
别名:豆寄生、无根草、黄丝、金黄丝子、马冷丝、巴钱天、黄鳝藤、菟儿丝、菟丝实、吐丝子。
性味:甘,温。
归经:归肝、肾、脾经。
功能主治:滋补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
175种常用中药大全(有彩图1)1-34
175种常用中药大全(有彩图1)1-341.杜仲: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是中国名贵滋补药材。
功效分类:补益药。
科属分类:杜仲科。
别名:思仙、思仲、木绵、檰、石思仙、扯丝皮、丝连皮、玉丝皮、丝棉皮。
性味:甘;微辛;性温归经:肝经;肾经。
功能: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主治:腰脊酸疼;阳痿;尿频;小便余沥;风湿痹痛;胎动不安;习惯性流产。
用药禁忌:阴虚火旺者慎服。
2.桑白皮:桑科植物桑的根皮。
功效分类:清热药;利水药。
科属分类:桑科。
别名:桑根白皮、白桑皮、桑桑皮、根皮、桑皮、双皮、桑白皮、双白皮、炙桑皮等。
性味:甘;辛;性寒。
归经:肺经;脾经。
功能: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主治:肺热喘痰;水饮停肺;胀满喘急;水肿;脚气;小便不利。
用药禁忌:肺虚无火力、便多及风寒咳嗽忌服。
常用中药大全3. 秦皮:为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蜡树,小叶白蜡树或秦岭白蜡树的树皮。
功效分类:。
清热解毒药。
科属分类:木犀科。
别名:岑皮,梣皮,秦白皮,蜡树皮,苦榴皮。
性味:味苦,寒。
归经:归肝经、胆经、大肠经。
功能:清热燥湿,清肝明目,收涩止痢,止带。
主治:用于热毒泻痢,带下阴痒,肝热目赤肿痛,目生翳障。
用药禁忌:脾胃虚寒者忌服。
《本经逢原》:胃虚少食者禁用。
药材基源:秦皮为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腊树、小叶白腊树或秦岭白腊树的树皮。
4.津柴胡:是多年生草本。
功效分类:辛凉解表药。
科属分类:伞形科。
别名:茈胡、北柴胡、硬柴胡。
性味:微有香气,味淡。
性微寒,昧 苦。
归经:归肝经、胆经。
功能: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主治: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少阳证,肝郁气滞,气虚下陷,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
用药禁忌 :肝阳上亢,肝风内动,阴虚火旺及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
药材基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
5. 银柴胡:为石竹科植物银柴胡的根。
功效分类:清热凉血药。
科属分类:石竹科。
别名:银夏柴胡、银胡、山菜根、山马踏菜根、牛肚根、沙参儿、白根子、土参、丝石竹、霞草、欧石头花、山蚂蚱、锥花丝石竹、线形瞿麦、圆叶丝石竹、蝇子草、鹤草、旱麦瓶草、黄柴胡、铁柴胡。
中药药学分类与功效
中药药学分类与功效中药药学分类与功效导语:中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和实践,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药学分类体系。
中药药学分类与功效是我国民众常关心的话题,本文将深入探讨中药分类和对应功效,希望能为读者提供深入了解中药的视角,同时也分享我个人的观点和理解。
一、中药药学分类1.中药按来源分类:中药可以根据其来源进行分类,主要分为动物药和植物药两大类。
其中,动物药是指以动物器官、组织、分泌物或其中含有的有效成分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药物,如鳖甲、牛黄等;植物药则是以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部位或其提取物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药物,如黄芪、人参等。
2.中药按性味分类:中药还可以按照其性味进行分类,主要分为寒、凉、温、热、平五性。
其中,寒性中药具有散寒、清热等功效,如连翘、石膏;凉性中药主要用于清热解毒、止血等方面,如黄连、蒲公英;温性中药则常用于驱寒、暖胃等,如肉桂、附子;热性中药则常用于祛寒、温阳等,如干姜、大黄;平性中药性温和,常用于调和其他药物。
3.中药按归经分类:中药还可以按照其归属经脉系统进行分类,主要分为十二经药。
具体包括肝经、心经、脾经、肺经、肾经等,每个经络都与特定脏器相联系,中药通过对应经络的调理能够达到调节人体功能的目的。
二、中药功效解析1.中药的功能特点:中药具有综合调理的特点,不同中药对各种疾病都具有一定的疗效。
中药可以通过抑制病菌、增强免疫力等方式来防治传染病;另中药通过调理人体脏腑、平衡阴阳等方式来改善慢性病。
2.常见中药功效:(1)清热解毒类功效:中药中许多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如黄连、连翘等,常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热毒等。
(2)滋补养生类功效:中药中有许多药材被视为滋补养生的良药,如人参、黄精等,常用于调理脏腑功能,增强人体抵抗力。
(3)疏散风热类功效:中药中的连翘、薄荷等药材具有疏散风热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感冒等病症。
(4)活血化瘀类功效:中药中的桃仁、三七等药材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瘀血引起的疾病。
中药分类及常用中药
中药分类及常用中药中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历史悠久的药理学和临床应用经验。
中药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可以分为多个类别,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分类方式以及常用的中药品种。
一、按照性味分类中药按照性味可以分为五味:辛、甘、酸、苦、咸。
其中,辛味具有发散作用,甘味具有补益作用,酸味具有收敛作用,苦味具有清热作用,咸味具有软坚散结作用。
常见的中药品种如下:1.辛味药:葱、姜、辣椒、桂皮、草果等。
2.甘味药:人参、枸杞子、黄芪、甘草等。
3.酸味药:五味子、鸡内金、石榴皮、乌梅等。
4.苦味药:黄连、苦参、栀子、大黄等。
5.咸味药:海带、海藻、虾皮、鲫鱼等。
二、按照归经分类中药按照归经可以分为十二经: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心包经、三焦经、胆经、肝经。
常见的中药品种如下:1.肺经:杏仁、百合、桑白皮、麻黄等。
2.大肠经:芒硝、黄连、黄芩等。
3.胃经:山楂、陈皮、半夏等。
4.脾经:白术、茯苓、党参等。
5.心经:丹参、麦冬、龙眼肉等。
6.小肠经:车前子、金银花、连翘等。
7.膀胱经:桑椹、泽泻、车前草等。
8.肾经:杜仲、枸杞子、山茱萸等。
9.心包经:桃仁、赤芍、桔梗等。
10.三焦经:茶叶、金樱子、薏苡仁等。
11.胆经:黄芩、栀子、柴胡等。
12.肝经:柿子、枸枢子、丹皮等。
三、按照功能分类中药按照功能可以分为多个类别,常见的分类方式如下:1.清热解毒类:黄连、连翘、野菊花等。
2.祛风散寒类:防风、羌活、川芎等。
3.活血化瘀类:当归、红花、桃仁等。
4.润燥止咳类:沙参、麦冬、百合等。
5.补益类:人参、黄精、党参等。
6.安神类:黄连木香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等。
以上是常见的中药分类方式和品种,中药的应用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选择和搭配。
在使用中药时应该注意剂量和方法,遵医嘱使用。
常用中药大全
功效分类:补益药、温里药。
科属分类:姜科。
别名:益智子、益智。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脾经;肾经。
功能:温脾止泻摄涎;暖肾缩尿固精。
主治:脾胃虚寒;呕吐;泄泻;腹中冷育;口多唾涎;肾虚遗尿;尿频;遗精;白浊。
生态环境:生于林下阴湿处。
用药禁忌:阴虚火旺或因热而患遗滑崩带者忌服。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和海南,福建、广西、云南亦有栽培。
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益智的果实。
36.石苇:多年生草本,高13~30厘米。
别名石樜、石皮等,为水龙骨科植物石韦,庐山石韦、毡毛石韦、有柄石韦、北京石韦或西南石韦的叶。
性味:苦甘,凉。
归经:入肺、膀胱经。
功能:利水通淋,清肺泄热。
主治:治淋痛,尿血,尿路结石,肾炎,崩漏,痢疾,肺热咳嗽,慢性气管炎,金疮,痈疽。
用药禁忌:阴虚及无湿热者忌服。
资源分布: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37.浙贝母: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鳞茎。
功效分类:清化热痰药。
科属分类:百合科。
别名:土贝母、浙贝、象贝、象贝母、大贝母。
性味:味苦;性寒。
归经:归肺经;心经。
功能:清热化痰;降气止咳;散结消肿。
主治:风热或痰热咳嗽;肺痈吐脓;瘰疬瘿瘤;疮痈肿毒。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较低的山丘阴蔽处或竹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浙江、江苏、安徽、湖南等地。
浙江宁波地区有大量栽培。
用药禁忌:寒痰、湿痰及脾胃虚寒者慎服。
38.紫苑:为多年生宿根花卉。
分布于东北、华北及甘肃、安徽等地。
别名:紫苑、小辫儿、夹板菜、驴耳朵菜、软紫菀\山白菜科属:菊科、紫苑属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紫菀的干燥根及根茎。
性味性温,味苦、辛。
功效与作用:润肺下气;化痰止咳。
主咳嗽;肺虚劳嗽;肺痿肺痈;咳吐脓血;小便不利。
用于痰多喘咳,新久咳嗽,劳嗽咳血。
功能主治:润肺下气,消痰止咳。
用于痰多喘咳、新久咳嗽、劳嗽咳血。
用药禁忌:有实热者忌服。
39.龟板:为龟科动物乌龟的背甲及腹甲。
功效分类:补益药。
科属分类:龟甲亚科。
中药药性归经
中药药性归经中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核心部分,它以草本植物、动物矿物等天然物质为主要药材,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
中医理论认为,药物的药性归属于不同的经络系统,这在中药的应用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药药性归经的基本概念,以及各类药性所对应的经络系统。
一、热药归经热药是指具有温热或炎热特性的中药。
它们通常能够刺激和扩张血管,促进气血流通,对于寒冷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热性药物主要归属于心经、小肠经、三焦经和膀胱经。
心经是人体的心脏系统,掌管着血液的循环和情绪的调节。
热性药物可以促进心脏的功能活动,增强血液循环,如人参、丹参等。
小肠经贯穿于心脏与胃肠道之间,而热性药物可以促进小肠的吸收和排泄功能。
三焦经与心经相通,是体内阳气的运行通道,热性药物可以增强阳气的生发作用。
膀胱经贯穿于人体背部,热性药物可以泄热利尿,如车前子、金樱子等。
二、寒药归经寒药是指具有寒凉或寒冷特性的中药。
它们通常能够凉血平热,消肿止痛,对于热性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寒性药物主要归属于肺经、大肠经、胃经和厥阴经。
肺经主要控制呼吸系统和水液代谢,寒性药物可以清热解毒、平喘化痰,如薄荷、连翘等。
大肠经与肺经相连,寒性药物可以清热下行,通便止泻,如芦荟、黄连等。
胃经是消化系统的主要经络,寒性药物可以清热解毒、止呕和缓解胃痛,如西瓜霜、黄芩等。
厥阴经是阴液代谢的主要通道,寒性药物可以清热、滋阴润燥,如银耳、龟板等。
三、温药归经温药是指具有温热特性但不及热药的中药。
它们通常能够温阳散寒,调理阴阳平衡。
温性药物主要归属于肝经、肾经和脾经。
肝经是肝脏的主要经络,温性药物可以温肝散寒、舒筋活络,如生姜、川芎等。
肾经是人体的储藏中心,温性药物可以温肾壮阳、补肾益精,如杜仲、肉苁蓉等。
脾经是消化系统的主要通道,温性药物可以补脾益气、温中止泻,如陈皮、肉桂等。
四、凉药归经凉药是指具有寒凉特性但不及寒药的中药。
它们通常能够清热凉血,解毒消肿。
凉性药物主要归属于肺经、胃经和脾经。
中药归经刍议
外 用或 制药 不慎 均 可引 起 中毒 。 因毒性 强 , 发 病 迅速 , 治疗 不 及
中药 品种 繁多 , 成 分复 杂 , 有些 中药含 有 生物 毒素 , 用之 不慎 时 可致 肾 功能 不能 完全 恢 复或 死亡 。
将对 人体造 成 伤害 。 虽然 目前对 许多 中药 引起 的不 良反应 机制 尚 2 . 2 . 2 其 他类 : 蜈蚣、 蜂毒等也具有 。 肾 毒性 , 应用 时要严格 限制剂量 。 不清 楚 , 但 若能 知道 哪些药 物能 引起 。 肾损 害 以及 主要 临床 表现 和 2 . 3 矿物 类 2 - 3 . 1 含砷 类 : 砒石 、 砒霜、 雄黄 、 红矾 以及 中成 药 牛黄 解毒 片 、 安 病理 改变 , 这对 于预 防和 发现药 物所致 的机 体损 害十 分重要 。
天 王 补 心丹 、 苏 合香 丸 、 人参 再 造 丸 、 大 活络 丹 等 , 害, 甚 至急 性 肾 衰 。 如 巾成药 雷 公藤 片 、 昆 明 山海棠 片 等 , 剂量 稍 朱 砂 安神 丸 、 被 服 用后 可 水 解成 2 价汞离子, 2 价 汞 离 子 被 机体 大 时 即可 出现 血 尿 、 蛋 白尿 、 管型 尿 、 腰痛 和 肾脏 叩击 痛 。 一般 在 均 含 汞元 素 ,
尿频 尿 急 , 甚 至 出现 急 、 慢性 肾功能 衰竭 及 尿 毒症 而 死亡 。 1 . 2 调 节功 能 : 肾脏通 过 调节 体液 渗 透压 体 液 量 和 电解 质浓 度 、 肿、 2 . 2 动物 类 维 持 机 体酸 碱平 衡 , 维 持血 压 。 1 . 3 内分 泌 功能 : 。 肾脏通 过分 泌 肾素 , 参与 动脉 血压 的调节 等等 。 2 . 2 . 1 斑 螯类 : 斑 螯 的 毒性 极 强 , 主 要含 有 斑螯 酸酐 , 超 量 内服 或 2 中药 的分 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增血流量
枳实金钱草坤草半枝莲鹿含草川芎麻黄鱼腥草
消尿蛋白
山海棠穿山龙黄芪肿节风石菖卜萆解坤草半枝莲川断生龙骨
生牡蛎山茱萸一米芡实莲子金樱子玉米须蜈蚣乌梅槐花老头草
小蓟水蛭天虫川芎大黄文术黄芪
祛风
萆解天葵子鹿含草防风苏叶蝉蜕银花浮萍白鲜皮连翘蒺藜
强肾壮骨
牛膝寄生鹿含草龟甲杜仲续断狗脊五加皮千年健
补虚潜血
阿胶
类激素
白花蛇舌草
性腺激素样作用
绞股蓝淫羊霍
雄激素作用巴戢天淫羊霍
含雌激素
人参伸筋草当归香附葛根黑豆覆盆子紫河车蜂王浆啤酒花黄芪
管型多
天葵子三七
消水肿
鲫鱼香薷浮萍
化结石
金钱草鸡内金核桃仁海金沙郁金琥珀虎杖威灵仙血见愁半支莲绞股蓝
肾虚湿痹
寄生杜仲五加皮川断狗脊千年健巴戟天淫羊藿仙茅牛膝骨碎补鹿茸壮阳
鹿茸黄狗肾紫河车锁阳菟丝子山茱萸沙苑子肉桂肉苁蓉雪莲
平补阴阳
沙苑子菟丝子覆盆子杜仲
温阳止泻
补骨脂肉豆蔻益智仁
火衰寒厥
附子
火衰寒疝
葫芦巴
火衰风冷
淫羊霍
火衰寒湿
蛇床子
火衰寒结
硫磺
火衰肾泻
补骨脂
火衰怔忡
远志
火衰精寒
仙茅
通血分寒滞
肉桂
补气
杜仲
坚肾
黄连黄柏
凉肾
黄柏知母泻肾
泽泻滑石
暖肾血
阳起石续断韭菜申姜海狗肾鹿茸
补肾血
熟地
平滋阴
枸杞子阿胶黄精银耳燕窝黑木耳山药
温滋阴
五味子沙棘山茱萸熟地首乌
寒滋阴
桑椹楮实子南沙参北沙参麦冬天冬玉竹百合石斛鳖甲女贞子墨旱莲
生地知母龟板龟胶
滋阴乌发
生首乌旱莲草女贞子黑豆黑芝麻桑椹子熟地当归枸杞子覆盆子
壮阳祛风湿
五加皮桑寄生狗脊千年健巴戟天淫羊藿杜仲续断鹿含草仙茅纳气平喘
补骨脂核桃虫草蛤蚧磁石五味子沉香肉桂鹿含草紫河车
云母紫石英
固精止遗
桑螵蛸山药金樱子五味子山茱萸菟丝子莲须生龙骨生牡蛎
刺猬皮核桃覆盆子补骨脂葡萄沉香秦皮
涩精缩尿
金樱子覆盆子沙苑子山药桑螵蛸益智仁五味子山茱萸
促肾上腺皮质功能(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
生地知母生甘草附子肉桂肉苁蓉补骨脂淫羊藿黄芪杜仲人参
五加皮黄芪何首乌巴戢天仙茅冬虫夏草鳖甲
固护垂体肾上腺
淫羊藿巴戟天仙茅阴阳抱合
升麻与牛膝黄连与肉桂荷叶与沉香龙骨与牡蛎茯苓与葛根
排尿酸
秦皮天葵子伸筋草菥冥败酱草黄介子天脚板山慈菇百合土茯苓萆解车前子威灵仙
引经药
细辛
引肾气
牛膝五味子
宽肾气
荔枝核乌药
降肾气
沉香补骨脂
伐肾
海藻海带昆布茯苓
化肾凝滞
茜草
破肾血
自然铜古文钱
止肾血
墨旱莲黑姜炒黑艾炙卷柏炒栀子象皮灰
消肾痰
海浮石
泻肾实
泽泻
泻肾热
琥珀防己龙胆草食盐童便地骨皮白头翁
泻肾火
玄参黄柏茶丹皮胡黄连青蒿
凉肾血
侧柏叶生地赤芍丹皮旱莲草童便地骨皮血余碳银柴胡蒲公英牛膝墨旱莲
清虚湿热
胡黄连秦艽黄柏
泄肾湿
墨旱莲益母草
虚热骨蒸
银柴胡白薇秦艽青蒿胡连黄柏丹皮地骨皮鳖甲龟板女贞子石斛知母生地元参麦冬阿胶沙参玉竹枸杞子
改善肾脏病理变化
川芎丹参牛膝冬虫夏草文术黄芩鸡血藤灵芝莲芯秦皮五味子
肾性高血压特效
地龙莲芯罗布麻
软肾坚
海狗肾生牡蛎海藻海带昆布食盐蛤蜊白梅花
杀精子
地龙大蒜五倍子银柴胡
缩小肾容积
牛膝陈皮
收缩肾血管减少尿量
陈皮
防治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
绞股蓝
降低肌酐尿素氮
水蛭川芎大黄黄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