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统训练教案313岁儿童适用)(2020年10月整理).pdf
感统训练教案通用
感统训练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依据《感统训练教程》第四章第三节,详细内容包括感觉统合基本理论、感觉统合失调的类型及表现、感统训练的原则与方法。
具体将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学生掌握感统训练的基本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感觉统合的基本理论,认识到感统训练的重要性。
2. 学会分析感觉统合失调的类型及表现,能够进行初步的判断。
3. 掌握感统训练的原则与方法,并能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感统训练方法的掌握和运用。
教学重点:感觉统合基本理论、感觉统合失调的类型及表现、感统训练的原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感觉统合教材、示范用感统训练器材。
2. 学具:感统训练器材、记录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参与一个简单的感统游戏,让学生亲身体验感觉统合的重要性。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感觉统合基本理论、感觉统合失调的类型及表现,让学生对感统训练有更深入的了解。
3. 感统训练方法介绍(10分钟)教师介绍感统训练的原则与方法,并结合示范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感统训练实践,教师现场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六、板书设计1. 感觉统合基本理论2. 感觉统合失调的类型及表现3. 感统训练的原则与方法4. 感统训练实践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自己在感统训练过程中的优缺点,并制定针对性的改进计划。
2. 答案: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完成作业,教师批改并给出指导意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下参加感统训练俱乐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自身感觉统合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感统训练方法的掌握和运用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3. 作业设计中的学生自我分析及改进计划的制定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施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感统训练方法的掌握和运用训练方法的原理:每种感统训练方法背后的理论依据,如平衡木训练对前庭觉的刺激作用,跳绳对本体觉的促进作用等。
感统训练手册(3-13岁儿童适用)【范本模板】
感统训练培训手册(适合3-13岁儿童)一、基本内容1、什么是感觉统合?感觉统合术语是由ShrttinhyotC.S(1960)LashleyK.S(1960)提出的,并广泛地应用于行为和脑神经科学的研究。
AyresA.J根据对脑功能研究,1972年首先系统地提出了感觉统合理论(Sensory Integration Theory)。
她认为感觉统合是指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内外知觉做出反应。
只有经过感觉统合,神经系统的不同部分才能协调整体工作,使个体与环境顺利接触。
一般人的概念感觉是指视觉、听觉、味觉及嗅觉,但实际上人类生存需要的是了基本而且最重要的感觉却是触觉、前庭觉及运动觉.触觉是指分布于全身皮肤上的神经细胞接受来自外界的温度、湿度、疼痛、压力及震动的感觉。
前庭平衡觉是利用内耳的三对半规管及耳石(碳酸钙结晶体)来探测地心引力并控制头部在活动中的方们,及保持身体的平衡。
运动觉(又称深感觉)是来自于我们身体内部的肌肉、关节的感觉,它是了解肢体的位置与运动的感觉。
人类的各种感觉学习贯穿了人的一生,简单地讲,这是一种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没有感觉统合,大脑和身体都不能发展。
感觉统合学习的最关键期是7岁以前,因为在这期间,人类的大脑发展特别快.2、什么是感觉统合失调?有许多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差、做作业拖拉、多动、紧张、胆小、退缩、爱哭、不合群、吃饭挑食或暴饮暴食等性格障碍而头疼。
过去,有的人将这些问题诊断为多动症,给孩子吃药、打针等,但效果甚微,还可能造成某些后遗症;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是有意不听话,对孩子又打又骂,造成了孩子的身心创伤。
1970年,美国的心理学家爱瑞斯首先发现了在3~13岁儿童中,有10%~30%的儿童出现上述症候群,并不是教育问题,而是儿童大脑功能发育不协调,需要进行心理训练来加以矫正.经过科学家的大量临床心理研究发现,相当数量的儿童出现的上述问题是由于大脑对身体感觉统合的障碍,在医学和心理学上称为感觉统合失调或学习能力障碍。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总)
第1章:感觉统合训练概述1.1 感觉统合训练的概念1.2 感觉统合训练的重要性1.3 感觉统合训练的目标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二)第2章:感觉统合训练的理论基础2.1 感觉统合理论的发展2.2 大脑神经发育与感觉统合2.3 感觉统合训练与儿童发展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三)第3章:感觉统合训练方法与技巧3.1 视觉统合训练3.2 听觉统合训练3.3 触觉统合训练3.4 本体感觉统合训练3.5 前庭感觉统合训练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四)第4章:感觉统合训练活动设计4.1 感觉统合训练活动的原则4.2 感觉统合训练活动实例4.3 感觉统合训练活动的实施步骤第5章:感觉统合训练的评估与调整5.1 感觉统合训练效果的评估方法5.2 感觉统合训练效果的评估指标5.3 感觉统合训练的调整策略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六)第6章:感觉统合训练的教案设计6.1 教案设计的要点6.2 教案设计的基本结构6.3 教案设计实例解析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七)第7章:感觉统合训练的实施与指导7.1 感觉统合训练的实施步骤7.2 感觉统合训练的指导策略7.3 感觉统合训练的注意事项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八)第8章:感觉统合训练的家长沟通与合作8.1 与家长的有效沟通8.2 家长在家乡的辅助训练8.3 家长反馈意见的收集与处理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九)第9章:感觉统合训练的特殊情况处理9.1 儿童的特殊需求9.2 感觉统合训练的调整与适应9.3 特殊情况下感觉统合训练的安全保障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十)10.1 成功案例分析10.2 遇到问题的解决策略重点和难点解析1. 感觉统合训练的概念与重要性(第一章)2. 感觉统合训练的理论基础(第二章)3. 感觉统合训练方法与技巧(第三章)4. 感觉统合训练活动设计(第四章)5. 感觉统合训练的评估与调整(第五章)6. 感觉统合训练的教案设计(第六章)7. 感觉统合训练的实施与指导(第七章)8. 感觉统合训练的家长沟通与合作(第八章)9. 感觉统合训练的特殊情况处理(第九章)对于每个重点环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如下:1. 感觉统合训练的概念与重要性:本环节重点解释感觉统合训练的定义,以及它在儿童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新版感统训练(3-13岁
感统训练培训手册(适合3-13岁儿童)一、基本内容1、什么是感觉统合?感觉统合术语是由ShrttinhyotC.S(1960)LashleyK.S(1960)提出的,并广泛地应用于行为和脑神经科学的研究。
AyresA.J根据对脑功能研究,1972年首先系统地提出了感觉统合理论(Sensory Integration Theory)。
她认为感觉统合是指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内外知觉做出反应。
只有经过感觉统合,神经系统的不同部分才能协调整体工作,使个体与环境顺利接触。
一般人的概念感觉是指视觉、听觉、味觉及嗅觉,但实际上人类生存需要的是了基本而且最重要的感觉却是触觉、前庭觉及运动觉。
触觉是指分布于全身皮肤上的神经细胞接受来自外界的温度、湿度、疼痛、压力及震动的感觉。
前庭平衡觉是利用内耳的三对半规管及耳石(碳酸钙结晶体)来探测地心引力并控制头部在活动中的方们,及保持身体的平衡。
运动觉(又称深感觉)是来自于我们身体内部的肌肉、关节的感觉,它是了解肢体的位置与运动的感觉。
人类的各种感觉学习贯穿了人的一生,简单地讲,这是一种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没有感觉统合,大脑和身体都不能发展。
感觉统合学习的最关键期是7岁以前,因为在这期间,人类的大脑发展特别快。
2、什么是感觉统合失调?有许多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差、做作业拖拉、多动、紧张、胆小、退缩、爱哭、不合群、吃饭挑食或暴饮暴食等性格障碍而头疼。
过去,有的人将这些问题诊断为多动症,给孩子吃药、打针等,但效果甚微,还可能造成某些后遗症;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是有意不听话,对孩子又打又骂,造成了孩子的身心创伤。
1970年,美国的心理学家爱瑞斯首先发现了在3~13岁儿童中,有10%~30%的儿童出现上述症候群,并不是教育问题,而是儿童大脑功能发育不协调,需要进行心理训练来加以矫正。
经过科学家的大量临床心理研究发现,相当数量的儿童出现的上述问题是由于大脑对身体感觉统合的障碍,在医学和心理学上称为感觉统合失调或学习能力障碍。
感统训练手册(3-13岁儿童适用)
感统训练培训手册(适合3-13岁儿童)一、基本内容1、什么是感觉统合?感觉统合术语是由ShrttinhyotC.S(1960)LashleyK.S(1960)提出的,并广泛地应用于行为和脑神经科学的研究。
AyresA.J根据对脑功能研究,1972年首先系统地提出了感觉统合理论(Sensory Integration Theory)。
她认为感觉统合是指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内外知觉做出反应。
只有经过感觉统合,神经系统的不同部分才能协调整体工作,使个体与环境顺利接触。
一般人的概念感觉是指视觉、听觉、味觉及嗅觉,但实际上人类生存需要的是了基本而且最重要的感觉却是触觉、前庭觉及运动觉。
触觉是指分布于全身皮肤上的神经细胞接受来自外界的温度、湿度、疼痛、压力及震动的感觉。
前庭平衡觉是利用内耳的三对半规管及耳石(碳酸钙结晶体)来探测地心引力并控制头部在活动中的方们,及保持身体的平衡。
运动觉(又称深感觉)是来自于我们身体内部的肌肉、关节的感觉,它是了解肢体的位置与运动的感觉。
人类的各种感觉学习贯穿了人的一生,简单地讲,这是一种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没有感觉统合,大脑和身体都不能发展。
感觉统合学习的最关键期是7岁以前,因为在这期间,人类的大脑发展特别快。
2、什么是感觉统合失调?有许多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差、做作业拖拉、多动、紧张、胆小、退缩、爱哭、不合群、吃饭挑食或暴饮暴食等性格障碍而头疼。
过去,有的人将这些问题诊断为多动症,给孩子吃药、打针等,但效果甚微,还可能造成某些后遗症;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是有意不听话,对孩子又打又骂,造成了孩子的身心创伤。
1970年,美国的心理学家爱瑞斯首先发现了在3~13岁儿童中,有10%~30%的儿童出现上述症候群,并不是教育问题,而是儿童大脑功能发育不协调,需要进行心理训练来加以矫正。
经过科学家的大量临床心理研究发现,相当数量的儿童出现的上述问题是由于大脑对身体感觉统合的障碍,在医学和心理学上称为感觉统合失调或学习能力障碍。
儿童感统训练教案(共3篇)
儿童感统训练教案(共3篇)第一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感统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提高儿童感知、处理、反应的能力。
3.促进儿童身体协调、平衡和动作控制的发展。
二、适用年龄●3-13岁的儿童三、教学准备1.感统工具:响铃、毛毯、绷带、气垫、小球等。
2.音乐播放设备:用于配合某些感统训练活动。
3.宽敞的活动场地:以确保儿童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感统活动。
四、教学步骤1. 导入(10分钟)●游戏式活动:进行一些简单的游戏,如找物品、跳舞等,引导儿童进入活动状态。
2. 感统认知(15分钟)●讲解: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介绍感统的概念,强调感统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
●图示:利用图片或实物示范感统的各个方面,让儿童直观了解。
3. 感统训练活动(40分钟)3.1 触觉感统●活动1:在脚底轻轻滚动小球,增强足底触觉。
●活动2:用绷带将手腕绑起,进行触觉刺激。
3.2 运动感统●活动3:利用气垫进行平衡训练,鼓励儿童保持身体平稳。
●活动4:进行简单的瑜伽动作,提高儿童身体控制力。
3.3 听觉感统●活动5:使用响铃进行听觉刺激,让儿童根据声音进行动作反应。
●活动6:聆听不同音乐,模仿音乐的节奏进行运动。
4. 整合感统活动(15分钟)●整合训练:设计综合性活动,包括触觉、运动和听觉感统的元素,让儿童综合运用感官进行活动。
5. 总结与放松(10分钟)●感想分享:让儿童分享他们在感统训练中的感受和收获。
●冥想放松:进行简单的冥想放松活动,让儿童放松身心。
五、评估与调整●观察:观察儿童在活动中的参与度、配合度和表现。
●反馈:听取老师和家长的反馈,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调整感统训练方案。
六、家庭延伸●提供简单的家庭感统训练活动,鼓励家长与儿童一同参与。
七、注意事项●确保所有活动都是适应儿童年龄和发展水平的。
●保证活动场地的安全性,避免儿童在活动中受伤。
第二篇一、教学目标1.培养儿童感知、处理和反应的能力。
2.促进儿童身体协调、平衡和运动控制的发展。
感统训练教案
感统训练教案感统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感统训练的概念和作用。
2.掌握感统训练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和综合能力。
二、教学内容1.感统训练的定义和作用。
2.感统训练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感统训练的实践活动。
三、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介绍感统训练的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对感知进行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讲解(10分钟)详细讲解感统训练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触觉训练:通过触摸不同材质的物体,提高触觉敏感度和判断能力。
(2) 压力训练:通过适度的压力刺激,促进身体的平衡感和协调能力。
(3) 振动训练:通过震动刺激,激活神经系统,增强感知能力。
(4) 视觉训练:通过观察和辨认不同颜色、形状和大小的物体,提高视觉感知和辨别能力。
3.实践活动(30分钟)设计一系列的感统训练活动,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触觉训练活动:将不同材质的物体放置在盒子里,让学生通过触摸来辨认物体是什么。
(2) 压力训练活动:使用健身球或泡沫板等工具,让学生进行平衡训练和体位调整。
(3) 振动训练活动:使用按摩器或震动球等工具,让学生体验身体的震动刺激。
(4) 视觉训练活动:设计一些视觉辨认游戏,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辨别来提高视觉感知能力。
4.总结归纳(10分钟)让学生总结感统训练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分享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
5.拓展延伸(5分钟)介绍感统训练的其他应用领域,如儿童教育、特殊教育等。
四、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讨论的参与度,评价他们对感统训练的理解程度和掌握情况。
五、教学资源1.各种不同材质的物体。
2.健身球、泡沫板。
3.按摩器、震动球。
4.视觉辨认游戏。
六、教学反思在设计实践环节时,要注意活动的连贯性和循序渐进性,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掌握感统训练的技巧和方法。
同时,也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从感统训练中获得积极的成长和发展。
儿童感统训练教案感统训练教案设计(
儿童感统训练教案感统训练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程》的第二章,详细内容主要包括感觉统合基本理论的介绍、感觉统合训练的意义和儿童感觉统合发展的特点。
具体实践操作环节将围绕触觉、前庭觉、本体觉等三个方面的训练展开。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感觉统合的基本理论,理解感觉统合训练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通过感统训练提高自我调节能力,改善注意力、情绪控制等方面的能力。
3. 帮助学生掌握触觉、前庭觉、本体觉的基本训练方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自我训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感觉统合训练方法的掌握与运用。
教学重点:感觉统合基本理论的理解、触觉、前庭觉、本体觉训练方法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感觉统合训练器材(如平衡木、触觉球、跳绳等)。
2. 学具:学生用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讲述一个学生因为感觉统合问题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引出感觉统合训练的重要性。
2. 理论讲解(10分钟)介绍感觉统合的基本理论、意义及儿童感觉统合发展的特点。
3. 触觉训练(15分钟)(1)教师示范触觉球的训练方法。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触觉球训练。
(3)学生进行触觉训练的随堂练习。
4. 前庭觉训练(15分钟)(1)教师示范平衡木的训练方法。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平衡木训练。
(3)学生进行前庭觉训练的随堂练习。
5. 本体觉训练(15分钟)(1)教师示范跳绳的训练方法。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跳绳训练。
(3)学生进行本体觉训练的随堂练习。
六、板书设计1. 感觉统合基本理论2. 感觉统合训练意义3. 儿童感觉统合发展特点4. 触觉、前庭觉、本体觉训练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感觉统合基本理论。
(2)举例说明感觉统合训练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感觉统合基本理论包括感觉信息的接收、加工、整合和反馈。
(2)感觉统合训练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改善注意力、提高学习能力、增强自信心等。
儿童感统训练教案感统训练教案设计(
儿童感统训练教案感统训练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依据《感统训练教程》第3章第4节,详细内容围绕儿童感统训练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操作进行。
重点包括感觉统合概念、感统失调的表现、儿童感统训练的意义以及具体的训练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感觉统合的基本理论知识,认识到感统训练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感统训练方法,提高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预防和纠正感统失调。
3.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他们在实际教学中能够灵活运用感统训练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感觉统合理论的理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教学重点:感统训练方法的学习与实践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感觉统合训练器材(如平衡木、滑板、跳绳等)。
学具:感统训练指导手册、观察记录表、摄像机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观看一段关于儿童感统失调的短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感统训练的重要性。
2. 理论讲解:介绍感觉统合的概念、感统失调的表现及儿童感统训练的意义。
3. 实践操作:(1)示范讲解:教师示范感统训练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讲解训练技巧。
(2)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感统训练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感统训练的例题,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感统训练练习题,学生现场完成,教师进行辅导。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强调感统训练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感觉统合概念2. 感统失调表现3. 儿童感统训练意义4. 感统训练方法及实践操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感觉统合的概念及其作用。
(2)举例说明感统失调的表现。
(3)设计一份针对儿童的感统训练方案。
2. 答案:(1)感觉统合是指人体各种感觉器官接收的信息在大脑中进行整合的过程。
其作用是使人能够适应环境,提高生活和学习效率。
(2)感统失调的表现有: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易摔倒、学习能力差等。
(3)感统训练方案示例:每天进行30分钟的感觉统合训练,包括平衡木、滑板、跳绳等项目。
儿童感统训练教案感统训练教案设计
儿童感统训练教案感统训练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儿童感统训练教材》的第二章“感觉整合与发展”,具体内容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的训练。
详细内容涉及:1. 视觉训练:通过观察不同颜色、形状的物品,提高孩子的视觉辨识能力。
2. 听觉训练:通过聆听不同音调、音量的声音,提升孩子的听觉敏感度。
3. 触觉训练:通过触摸不同质地、温度的物品,增强孩子的触觉感知力。
4. 前庭觉训练:通过进行平衡、协调的运动,提高孩子的前庭觉功能。
5. 本体觉训练:通过进行肌肉紧张、放松的练习,增强孩子的本体觉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感统训练的基本方法,提高感觉整合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功能,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训练过程中保持专注,提高训练效果。
教学重点:感统训练的基本方法,以及如何针对不同感觉进行有效训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色卡、音筒、触觉板、平衡木、瑜伽球等。
2. 学具:每人一套感统训练器材,包括色卡、音筒、触觉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寻找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的不同。
2. 例题讲解(10分钟):以视觉训练为例,讲解如何通过观察色卡提高视觉辨识能力。
3.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视觉、听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的训练。
4. 互动交流(5分钟):学生分享训练心得,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儿童感统训练教案2. 内容:(1)视觉训练:观察色卡,提高视觉辨识能力。
(2)听觉训练:聆听音筒,提升听觉敏感度。
(3)触觉训练:触摸触觉板,增强触觉感知力。
(4)前庭觉训练:平衡木、瑜伽球,提高前庭觉功能。
(5)本体觉训练:肌肉紧张、放松,增强本体觉意识。
七、作业设计(1)视觉训练:观察家里的物品,描述它们的不同颜色和形状。
(2)听觉训练:聆听不同音量的音乐,描述你的感受。
感统训练课程教案
感统训练课程教案教案名称:感统训练课程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感统训练的概念和意义;2. 学习常见的感统训练方法;3. 掌握感统训练的基本技巧;4. 培养学生的感觉觉察和协调能力。
教学内容:1. 什么是感统训练:感统训练是一种通过刺激感觉系统来培养感觉觉察和协调能力的训练方法。
2. 感统训练的意义:感统训练可以帮助儿童或运动员提高运动技能、增强身体协调能力、改善注意力和专注力等。
3. 常见的感统训练方法:- 平衡训练:通过平衡板或其他平衡器材进行平衡训练,提高身体的稳定性和平衡感。
- 触觉训练:通过触觉刺激,如触摸不同材料、触摸不同温度的物体等,提高触觉感知和控制能力。
- 姿势训练:通过不同姿势的训练,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柔韧性。
- 眼球运动训练:通过眼球运动训练,提高视觉感知和注意力。
- 听觉训练:通过听觉刺激,如听不同频率的声音,训练听觉感知和定位能力。
4. 感统训练的基本技巧:- 渐进式训练: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反应,逐步增加训练难度和强度。
- 频繁训练:每周进行多次训练,持续进行,才能获得良好效果。
- 多种刺激组合:利用多种感觉刺激进行训练,如视觉、听觉、触觉等刺激的组合,可以更好地促进感官系统的整合和协调。
- 个性化训练: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感统训练计划。
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感统训练的概念和意义,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介绍常见的感统训练方法,以及每种方法的目的和适用对象。
3. 示范感统训练的基本技巧,如平衡训练时保持身体的平衡、触觉训练时用手触摸不同材料等。
4. 组织学生进行感统训练实践,分组进行不同训练项目,教师进行指导和辅导。
5. 结束:学生分享感统训练的体验和效果,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教学资源:1. 平衡板或其他平衡器材;2. 不同材料、不同温度的物体;3. 视觉、听觉刺激器材。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包括姿势的准确性、平衡感、触觉感知等方面。
感统训练教案设计3-13岁儿童适用)
感统训练培训教材(适合3-13岁儿童)一、基本内容1、什么是感觉统合?感觉统合术语是由ShrttinhyotC.S(1960)LashleyK.S(1960)提出的,并广泛地应用于行为和脑神经科学的研究。
AyresA.J根据对脑功能研究,1972年首先系统地提出了感觉统合理论(Sensory Integration Theory)。
她认为感觉统合是指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内外知觉做出反应。
只有经过感觉统合,神经系统的不同部分才能协调整体工作,使个体与环境顺利接触。
一般人的概念感觉是指视觉、听觉、味觉及嗅觉,但实际上人类生存需要的是了基本而且最重要的感觉却是触觉、前庭觉及运动觉。
触觉是指分布于全身皮肤上的神经细胞接受来自外界的温度、湿度、疼痛、压力及震动的感觉。
前庭平衡觉是利用内耳的三对半规管及耳石(碳酸钙结晶体)来探测地心引力并控制头部在活动中的方们,及保持身体的平衡。
运动觉(又称深感觉)是来自于我们身体内部的肌肉、关节的感觉,它是了解肢体的位置与运动的感觉。
人类的各种感觉学习贯穿了人的一生,简单地讲,这是一种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没有感觉统合,大脑和身体都不能发展。
感觉统合学习的最关键期是7岁以前,因为在这期间,人类的大脑发展特别快。
2、什么是感觉统合失调?有许多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差、做作业拖拉、多动、紧张、胆小、退缩、爱哭、不合群、吃饭挑食或暴饮暴食等性格障碍而头疼。
过去,有的人将这些问题诊断为多动症,给孩子吃药、打针等,但效果甚微,还可能造成某些后遗症;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是有意不听话,对孩子又打又骂,造成了孩子的身心创伤。
1970年,美国的心理学家爱瑞斯首先发现了在3~13岁儿童中,有10%~30%的儿童出现上述症候群,并不是教育问题,而是儿童大脑功能发育不协调,需要进行心理训练来加以矫正。
经过科学家的大量临床心理研究发现,相当数量的儿童出现的上述问题是由于大脑对身体感觉统合的障碍,在医学和心理学上称为感觉统合失调或学习能力障碍。
感统训练教案
感统训练教案感统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感统训练的概念和作用;2. 掌握一些感统训练方法和技巧;3. 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和运动协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感统训练的概念和作用介绍;2. 感统训练的方法和技巧;3. 实际动手操作练习。
三、教学方法1. 演示法;2. 操作法;3. 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1. 感统训练的概念和作用介绍(10分钟)感统训练是一种通过刺激感官系统来提高儿童感知能力和运动协调能力的训练方法。
通过不同的感觉刺激,能够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整合,改善儿童的学习行为和身体发展。
2. 感统训练的方法和技巧(20分钟)a. 视觉训练:通过观察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图案,提高视觉注意力和空间定位能力。
b. 听觉训练:通过听力游戏和音乐活动,提高听觉辨别和音乐感知能力。
c. 触觉训练:通过触摸不同材质的物品,提高触觉敏感性和手指灵活性。
d. 运动训练:通过体操和游戏,提高身体控制能力和运动协调性。
3. 实际动手操作练习(30分钟)a. 视觉训练:给学生发放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卡片,请学生观察并按要求分别排列。
b. 听觉训练:播放不同音调和节奏的音乐,请学生辨别和跟随。
c. 触觉训练:给学生准备不同材质的物品,让学生触摸并描述其特点。
d. 运动训练:进行简单的体操运动和手眼协调游戏。
4. 讨论和总结(10分钟)让学生分享他们的感受和体验,并总结感统训练对他们的益处和作用。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实际练习中的表现;2.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3. 给予学生积极鼓励和肯定。
六、教学延伸1. 在日常生活中增加感统训练的内容和机会;2. 推荐家长和学生继续进行感统训练的活动。
七、教学资源1. 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卡片;2. 不同材质的物品;3. 音乐播放器。
八、教学反思通过感统训练的教学,学生对感知能力和运动协调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积极性也比较好。
但在实际练习中,部分学生的操作还不够熟练,需要继续加强练习。
儿童感统训练教案感统训练教案设计
儿童感统训练教案感统训练教案设计教案名称:儿童感统训练教学目标:1.培养儿童的感官感知能力,提高大脑认知能力和运动协调能力。
2.增强儿童的动作控制和平衡感,改善儿童的姿势和身体控制能力。
3.增强儿童的身体力量和灵敏性,提升儿童的运动能力和反应能力。
4.培养儿童的集中注意力和空间定向能力,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适应性。
教学内容:1.感觉统合训练:通过触觉、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等感觉刺激,增强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
2.身体渐进训练:通过身体各部位的动作训练,提高儿童的身体协调和运动能力。
3.运动技能训练:进行各类基本运动技能的训练,包括跑、跳、投、抓、滚、爬等。
4.平衡能力训练:通过平衡器械的使用,提高儿童的平衡感和身体姿势控制。
5.忍耐力和注意力训练:进行一定的游戏和动作训练,培养儿童的集中注意力和耐性。
教学步骤:一、热身活动(10分钟)1.唤醒儿童的身体感知,进行简单的拉伸和慢跑热身。
2.进行简单的感觉统合游戏,如感觉盒子游戏或感觉迷宫游戏等。
二、感觉统合训练(15分钟)1.触觉训练:让儿童用手触摸不同形状和质地的物体。
2.视觉训练:让儿童观察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物体,进行分类和比较。
4.嗅觉和味觉训练:让儿童闻不同的气味和尝不同的味道,进行感觉刺激。
三、身体渐进训练(20分钟)1.进行简单的身体协调动作训练,如拍手、踏步、跳绳等。
2.进行基本的运动技能训练,如投掷球、接球等。
3.进行融合动作训练,如屈身、伸展、侧身等。
四、平衡能力训练(15分钟)1.使用平衡器械进行简单的平衡训练,如单脚站立、蹲跳等。
2.进行一些团队合作平衡游戏,如传球平衡游戏等。
五、注意力和耐心训练(15分钟)1.进行一些集中注意力的游戏,如数数游戏、找相同物品游戏等。
2.进行一些需要耐心等待的游戏,如红绿灯游戏等。
六、冷却放松(10分钟)1.进行简单的伸展和呼吸放松活动。
2.进行轻松的按摩或放松音乐让儿童放松身心。
教学器材:1.感觉盒子、感觉迷宫、触摸物体等。
感统训练手册(3-13岁儿童适用)
感统训练手册(3-13岁儿童适用)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感统训练手册(3-13岁儿童适用))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感统训练手册(3-13岁儿童适用)的全部内容。
感统训练培训手册(适合3-13岁儿童)一、基本内容1、什么是感觉统合?感觉统合术语是由ShrttinhyotC。
S(1960)LashleyK.S(1960)提出的,并广泛地应用于行为和脑神经科学的研究。
AyresA。
J根据对脑功能研究,1972年首先系统地提出了感觉统合理论(Sensory Integration Theory).她认为感觉统合是指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内外知觉做出反应。
只有经过感觉统合,神经系统的不同部分才能协调整体工作,使个体与环境顺利接触.一般人的概念感觉是指视觉、听觉、味觉及嗅觉,但实际上人类生存需要的是了基本而且最重要的感觉却是触觉、前庭觉及运动觉。
触觉是指分布于全身皮肤上的神经细胞接受来自外界的温度、湿度、疼痛、压力及震动的感觉.前庭平衡觉是利用内耳的三对半规管及耳石(碳酸钙结晶体)来探测地心引力并控制头部在活动中的方们,及保持身体的平衡。
运动觉(又称深感觉)是来自于我们身体内部的肌肉、关节的感觉,它是了解肢体的位置与运动的感觉。
人类的各种感觉学习贯穿了人的一生,简单地讲,这是一种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没有感觉统合,大脑和身体都不能发展。
感觉统合学习的最关键期是7岁以前,因为在这期间,人类的大脑发展特别快。
2、什么是感觉统合失调?有许多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差、做作业拖拉、多动、紧张、胆小、退缩、爱哭、不合群、吃饭挑食或暴饮暴食等性格障碍而头疼。
儿童感统训练优质教案感统训练优质教案设计
儿童感统训练优质教案感统训练优质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1. 身体协调:介绍身体协调的重要性,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儿童身体协调能力。
2. 平衡训练:探讨平衡能力的培养方法,结合实际操作提升儿童的平衡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身体协调与平衡的重要性,提高其在日常生活中对身体协调与平衡的关注。
2. 培养学生通过感统训练提高身体协调与平衡的能力,增强身体素质。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将身体协调与平衡训练融入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感统能力。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正确的训练方法,关注个体差异,提高学生身体协调与平衡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平衡木、圆筒、跳绳、气球等。
2. 学具:瑜伽垫、小球、沙包、绳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身体协调与平衡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1)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因为身体不协调而导致的尴尬情况吗?2. 理论讲解:简要介绍身体协调与平衡的概念、作用及训练方法。
3. 实践训练:(1)身体协调训练:带领学生进行跳绳、踢毽子、传球等游戏,提高身体协调能力。
(2)平衡训练:设置平衡木、圆筒等障碍物,让学生进行平衡练习。
4. 例题讲解:结合实践训练,讲解如何通过感统训练提高身体协调与平衡能力。
5. 随堂练习:分组进行身体协调与平衡训练,教师指导并纠正动作。
六、板书设计1. 大儿童感统训练优质教案小1:身体协调小2:平衡训练2. 内容:(1)身体协调:跳绳、踢毽子、传球等(2)平衡训练:平衡木、圆筒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同学们结合今天的学习内容,设计一个身体协调与平衡训练的小游戏。
2. 答案:(1)示例:游戏名称:踩气球游戏方法:两人一组,用脚踩破对方手中的气球。
(2)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1)关注学生在实践训练中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
感统训练手册(3-13岁儿童适用)
感统训练培训手册(适合3-13岁儿童)一、基本内容1、什么是感觉统合?感觉统合术语是由ShrttinhyotC.S(1960)LashleyK.S(1960)提出的,并广泛地应用于行为和脑神经科学的研究。
AyresA.J根据对脑功能研究,1972年首先系统地提出了感觉统合理论(Sensory Integration Theory)。
她认为感觉统合是指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内外知觉做出反应。
只有经过感觉统合,神经系统的不同部分才能协调整体工作,使个体与环境顺利接触。
一般人的概念感觉是指视觉、听觉、味觉及嗅觉,但实际上人类生存需要的是了基本而且最重要的感觉却是触觉、前庭觉及运动觉。
触觉是指分布于全身皮肤上的神经细胞接受来自外界的温度、湿度、疼痛、压力及震动的感觉。
前庭平衡觉是利用内耳的三对半规管及耳石(碳酸钙结晶体)来探测地心引力并控制头部在活动中的方们,及保持身体的平衡。
运动觉(又称深感觉)是来自于我们身体内部的肌肉、关节的感觉,它是了解肢体的位置与运动的感觉。
人类的各种感觉学习贯穿了人的一生,简单地讲,这是一种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没有感觉统合,大脑和身体都不能发展。
感觉统合学习的最关键期是7岁以前,因为在这期间,人类的大脑发展特别快。
2、什么是感觉统合失调?有许多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差、做作业拖拉、多动、紧张、胆小、退缩、爱哭、不合群、吃饭挑食或暴饮暴食等性格障碍而头疼。
过去,有的人将这些问题诊断为多动症,给孩子吃药、打针等,但效果甚微,还可能造成某些后遗症;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是有意不听话,对孩子又打又骂,造成了孩子的身心创伤。
1970年,美国的心理学家爱瑞斯首先发现了在3~13岁儿童中,有10%~30%的儿童出现上述症候群,并不是教育问题,而是儿童大脑功能发育不协调,需要进行心理训练来加以矫正。
经过科学家的大量临床心理研究发现,相当数量的儿童出现的上述问题是由于大脑对身体感觉统合的障碍,在医学和心理学上称为感觉统合失调或学习能力障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统训练培训教材(适合3-13岁儿童)一、基本内容1、什么是感觉统合?感觉统合术语是由ShrttinhyotC.S(1960)LashleyK.S(1960)提出的,并广泛地应用于行为和脑神经科学的研究。
AyresA.J根据对脑功能研究,1972年首先系统地提出了感觉统合理论(Sensory Integration Theory)。
她认为感觉统合是指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内外知觉做出反应。
只有经过感觉统合,神经系统的不同部分才能协调整体工作,使个体与环境顺利接触。
一般人的概念感觉是指视觉、听觉、味觉及嗅觉,但实际上人类生存需要的是了基本而且最重要的感觉却是触觉、前庭觉及运动觉。
触觉是指分布于全身皮肤上的神经细胞接受来自外界的温度、湿度、疼痛、压力及震动的感觉。
前庭平衡觉是利用内耳的三对半规管及耳石(碳酸钙结晶体)来探测地心引力并控制头部在活动中的方们,及保持身体的平衡。
运动觉(又称深感觉)是来自于我们身体内部的肌肉、关节的感觉,它是了解肢体的位置与运动的感觉。
人类的各种感觉学习贯穿了人的一生,简单地讲,这是一种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没有感觉统合,大脑和身体都不能发展。
感觉统合学习的最关键期是7岁以前,因为在这期间,人类的大脑发展特别快。
2、什么是感觉统合失调?有许多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差、做作业拖拉、多动、紧张、胆小、退缩、爱哭、不合群、吃饭挑食或暴饮暴食等性格障碍而头疼。
过去,有的人将这些问题诊断为多动症,给孩子吃药、打针等,但效果甚微,还可能造成某些后遗症;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是有意不听话,对孩子又打又骂,造成了孩子的身心创伤。
1970年,美国的心理学家爱瑞斯首先发现了在3~13岁儿童中,有10%~30%的儿童出现上述症候群,并不是教育问题,而是儿童大脑功能发育不协调,需要进行心理训练来加以矫正。
经过科学家的大量临床心理研究发现,相当数量的儿童出现的上述问题是由于大脑对身体感觉统合的障碍,在医学和心理学上称为感觉统合失调或学习能力障碍。
因为人体各部分器官都是通过与外界接触,向大脑传递感觉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大脑的有效组合,指挥人完成各项活动。
当这一系统由于发育或其它原因不能正常运转时,就会出现上述行为问题。
3、儿童感觉统合训练适合3-13岁的孩子儿童感觉统合训练首先由心理专家测查和诊断孩子的感觉统合失调程度和智力发展水平,然后制定训练课程,通过一些特殊研制的器具,以游戏的形式让孩子参与,一般经过1-3个月的训练,就可以取得明显的效果,孩子的学习成绩、逻辑推理能力、记忆能力、运动协调能力、人际关系、饮食和睡眠、情绪等方面都会有令人满意的提高和改善,其中,儿童的智力水平也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美国、欧洲各国、日本、台湾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从70年代兴起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现已发展成每个小学校都设有感觉统合训练室,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近几年,国内也已引进、开发了这一训练理论和技术,在临床实践中也取得了明显的疗效。
临床实践表明,参加训练的儿童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85%的受训儿童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结合药物治疗的话显效率可以达到95%以上。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适用解决3-13岁有学习困难或行为问题的儿童。
4、儿童感觉统合项目越多越好吗?儿童感觉统合训练一个周期是20次,一次约1小时左右,训练内容包括感觉统合训练和特殊脑力训练两部分。
心理医生根据每个孩子的失调程度安排不同的训练课程和时间。
训练20次后免费测验,鉴定效果。
训练时间是孩子下课后和节假日,一星期不少于2次,重度失调的儿童训练次数应更多一些。
5、为什么说“儿童感觉统合是游戏治疗?”儿童感觉统合训练首先由心理专家测查和诊断孩子的感觉统合失调程度和智力发展水平,然后制定训练课程,通过一些特殊研制的器具,以游戏的形式让孩子参与,一般经过1~3个月的训练,就可以取得明显的效果,孩子的学习成绩、逻辑推理能力、理解能力、记忆能力、动作协调能力、人际关系、饮食和睡眠、情绪等方面均有令人满意的提高和改善,其中,儿童的智力水平也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美国、日本、台湾等地从70年代兴起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现已发展成每个学校都设有感觉统合训练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目前,国内已研究开发了这一训练理论的技术,在中国儿童中也取得了明显的疗效。
临床实践表明,参加训练的儿童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85%的受训儿童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二、感觉统合失调1、感觉统合失调表现A、前庭平衡功能失常:表现为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
他们比一般孩子更容易给家长添麻烦,挑三拣四,很难与其他人同乐,也很难与别人分享玩具和食物,不能考虑别人的需要。
有些孩子还可能出现语言发展迟缓,说话晚,语言表达困难等。
B、视觉感不良:表现是尽管能长时间地看动画片,玩电动玩具,却无法流利地阅读,经常多字少字;写字时偏旁部首颠倒,甚至不认识字,学了就忘,不会做计算,常抄错题等。
C、听觉感不良:表现为别人的话听而不见,丢三落四,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留的作业等。
D、动作协调不良:表现为平衡能力差,容易摔倒,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会滚翻、系鞋带、骑车、跳绳和拍球等。
E、本体感失调:表现为缺乏自信,消极退缩,语言表达能力差,手脚笨拙等。
F、触觉过分敏感:表现为紧张、孤僻、不合群、爱惹别人、偏食或暴饮暴食、脾气暴躁、害怕陌生的环境、吃手、咬指甲、爱哭、爱玩弄生殖器等。
这些问题无疑会造成儿童学习和交往的障碍,因为这样的儿童尽管有正常或超常的智商,但由于大脑无法正常有效地工作,因而直接影响了儿童学习和运动的完成。
2、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造成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很复杂,主要与孕育过程中的问题和出生后的抚育方式有关。
例如:先兆流产、怀孕时用药或情绪处于应激状态、早产、剖腹产,出生后家长摇抱少,尤其是没让孩子经过爬就会走路,孩子静坐多,活动少,过分限制孩子的活动范围等。
这些问题在孩子幼年时也许不会表现出来,到了学龄期,就会在学习能力和性格表现出这样那样的障碍。
与其他正常孩子相比,他们玩什么东西一学就会,也能注意力集中,可是,在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素质方面,就显得十分吃力,让家长和老师非常操心。
据调查,普通人群中,约有10%~30%的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调,家长和老师应及早发现孩子的这些行为问题并及时进行心理治疗训练,否则,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和学习能力发展,造成孩子学习基础差、心理发育迟缓和人际关系问题,进而出现厌学、逃学、撒谎等行为问题。
人类大脑与其他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大脑发育存在幼态延续的现象,出生时人类大脑只发育了23%,剩下的77%在后天发育,这种庞大的可塑性为人类适应环境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天地,当然大脑的发育本身也需要外界的刺激源的引导,但当今中国家庭多为独生子女,不但伙伴少了,而且多数家长对他的掌上明珠存在过分保护的问题,儿童应有的摸、爬、滚、打、蹦跳等行为,在发育的自然历程中被人为破坏。
儿童该爬的时候没爬,日后可能出现协调性、平衡感差、该哭的时候不让哭,口腔肌肉缺乏锻炼,心肺功能弱,甚至语言表达差。
独生子女出现感觉统合障碍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运动、缺乏游戏、缺乏大自然的熏陶。
3、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症状①前庭平衡功能失常:表现为多动不安,走路易跌倒,原地打圈易眩晕,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调皮任性,兴奋好动,容易违反课堂纪律,容易与人冲突,爱挑剔,很难与其他人同乐,也很难与别人分享玩具和食物,不能考虑别人的需要。
有些孩子还可能出现语言发展迟缓,说话词不达意,语言表达困难等。
②视觉感不良:表现是尽管能长时间地看动画片,玩电动玩具,却无法流利地阅读,经常出现跳读或漏读或多字少字;写字时偏旁部首部颠倒,甚至不认识字,学了就忘,不会做计算,常抄错题抄漏题等。
③听觉感不良:表现为对别人的话听而不见,丢三拉四,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留的作业等。
④触觉过分敏感或过分迟钝:表现为害怕陌生的环境、吮手、咬指甲、爱哭、爱玩弄生殖器等、过分依恋父母、容易产生分离焦虑,或过分紧张、爱惹别人、偏食或暴饮暴食、脾气暴躁。
⑤痛觉过分敏能感或过分迟钝:冒险行为,自伤自残,不懂总结经验教训。
或者少动,孤僻,不合群,做事缩手缩脚、缺乏好奇心,缺少探索性行为。
⑥本体感失调:方向感差,容易迷路,容易走失,不能玩捉迷藏,闭上眼睛容易摔倒,站无站姿、坐无坐相,容易驼背、近视,过分怕黑。
⑦动作协调不良:表现为动作协调能力差,走路容易摔倒,不能像其孩子那样会滚翻、骑车、跳绳和拍球等。
⑧精细动作不良:不会系鞋带、扣纽扣、用筷子,手脚笨拙,手工能力差。
这些问题无疑会造成儿童学习和交往的障碍,尽管这样的儿童有正常或超常的智商,但由于大脑的协调性差影响注意力和记忆力、影响言语表达、影响人际交往,因而直接影响了儿童学习、生活、运动,也影响人际关系,防碍正常的成长发育。
4、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影响语言的发展人类的语言能力,包括发声、词汇认知、组句及语言逻辑、交谈、认字、阅读、书写等。
这些能力和人类的皮肤触觉、前庭感觉和运动企划能力有密切关系。
从初生的那一刹那,人类触觉的敏感度,便和大脑有密切的关系。
接着而来的各种触觉信息,更使大脑接受感觉信号的辨识能力更为细致,各种层次的信息都能在大脑有不同感觉。
人类独特的感觉层次辨识,也影响了大脑皮质的运动区、视觉区、听觉区及其彼此间的协调统合,让人类能够运用说话来模仿发出听到的声音。
不过词汇学习的过程比发声更困难。
这几乎要靠视、听、嗅、味、触综合的感觉信息,逐渐统合成知觉的作用。
人类的词汇大多从名词和动词开始,所以视觉空间所产生的辨识东西的能力及身体运动对动词的认知,也发挥了其学习上的统合功用。
在认字及阅读方面,双眼的统合能力非常重要。
前庭及固有感觉不佳,也会影响语句组合及语言逻辑。
注意力的发展爱尔丝博士指出:“在人对外物的关系中,以重力(地心引力)最基本,比母子关系更原始。
前庭系统的感觉统合,带给我们‘重力安全保障’,把我们和地球紧紧连接起来……也是人类一切关系的基础。
”前庭感觉不佳的孩子,常易受来自地心引力的干扰,难以维持内在平衡,大脑保持清晰的警觉状态的能力出现障碍。
从而表现出多动、注意力不集中。
前庭系统不健全,肌肉张力会不足,使人很容易疲倦,孩子常常坐姿不正,注意力涣散。
触觉防御过当的孩子,常常像惊弓之鸟,任何细微的刺激都会引起反应,忙于应付各种触觉刺激,而无法集中注意力。
听知觉过滤能力差的孩子,无法适当过滤环境中不重要的听觉刺激,所以常被不重要的或不相干的听觉刺激所干扰,导致注意力分散。
5、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结果这些有问题的孩子在幼年时也许不会表现出来,到学龄期,就会在学习能力和性格上表现出这样那样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