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手术治疗的进展及比较

合集下载

白内障手术治疗进展

白内障手术治疗进展

临床医药制介质G A B A ( r —氨基丁酸)能神经的功能,从而产生镇静、催眠及中枢性肌松作用。

进入第一产程活跃期,和潜伏期相比,子宫收缩渐强,宫缩持续时间渐长,间隔时间渐短,产妇疼痛感明显,精神紧张易疲劳,导致产程进展障碍。

安定能起到镇静、消除焦虑作用,并能直接作用于宫颈解除其痉挛,加速宫颈口扩张,从而缩短活跃期。

阿托品属M 胆碱能受体阻断剂,作用机制为竞争性拮抗体内胆碱能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对M 受体的激动作用。

阿托品对M 胆碱能受体的阻断作用具有相当高的选择性,各器官对阿托品阻断作用的敏感性也不同。

阿托品对于过度活动或痉挛的内脏平滑肌的肌松作用较明显,因此它能在产程活跃期选择性作用于宫颈,促进宫颈口扩张,并能使盆底组织及肛门括约肌松弛,减低胎先露下降的阻力,加速产程进展。

(三)、临床效果、副作用、产程用药原则:通过本文观察发现:阿托品和安定均有预防宫颈水肿、缩短产程、减少胎儿窘迫发生,提高新生儿Apgar 评分的作用。

与安定相比较,阿托品使用时引发的副作用较轻,且不影响子宫收缩及产后出血。

阿托品吸收快,即使口服约1 小时达峰效,半衰期2.5小时,消除快,可重复使用。

但阿托品可诱发心动过速、体温升高、口干、皮肤潮红、视力模糊等。

安定具中枢性肌松作用。

本文在使用安定过程中发现宫缩受抑制现象,因此在使用安定时必须具备良好宫缩的前提。

产程中使用安定能快速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脐血含量高于母血,胎儿排泻缓慢,中枢神经系统含量高,能产生呼吸及循环抑制。

若分娩前15小时内安定用量超过30mg可引发新生儿肌张力降低,体温调节作用减弱以及血内游离胆红素升高,后者易诱发核黄胆。

另外安定半衰期长,约法20 ̄100小时,消除慢,重复用药需间隔8小时以上,否则安定及活性代代谢产物在体内蓄积,导致母儿中枢神经系统受抑制。

产程中用药必须以最小有效剂量为原则,并达到以下标准:(1)对孕妇及胎儿无害。

(2)不影响产力(包括宫缩及产妇用力摒气)。

白内障治疗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

白内障治疗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

白内障治疗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主要表现为眼睛晶状体混浊,导致视力模糊。

长期以来,白内障的治疗主要通过手术切除混浊的晶状体,然后植入人工晶体来恢复视力。

然而,在过去的几年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关于白内障治疗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已经涌现出来。

一、药物治疗传统的白内障治疗主要依赖手术,但研究人员发现某些药物也具有抑制白内障发展的作用。

例如,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抗氧化剂被发现可以减缓晶状体氧化损伤,从而延缓白内障的进展。

此外,一些抗炎药物和抗氧化药物也被提出作为白内障治疗的候选药物,但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二、新型人工晶体随着眼科技术的不断创新,新型的人工晶体被研发出来,为白内障治疗带来了新的突破。

近年来出现了多焦点人工晶体,能够同时矫正远、中、近距离的视力问题,减少患者对眼镜的依赖。

在选择人工晶体时,医生和患者可以根据个体需求和期望,共同决定最适合的人工晶体类型,以达到更好的视力修复效果。

三、激光治疗激光技术在白内障治疗中也有广泛应用。

目前,激光被用于进行白内障手术前的角膜切削,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此外,激光还可用于植入晶体的过程中,优化切口大小和位置,进一步提高手术效果。

激光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手术切口的大小,减少创伤,并缩短患者术后的恢复期。

四、基因治疗近年来,基因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在白内障治疗中也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关注。

研究表明,通过基因治疗可以改变白内障形成和进展的分子机制,从而延缓或逆转白内障的发展。

目前,基因治疗仍处于实验阶段,但随着技术的成熟和研究的深入,它有望成为未来白内障治疗的一种有效手段。

总结起来,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眼科研究的不断深入,白内障治疗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和选择。

药物治疗、新型人工晶体、激光治疗和基因治疗等方法的出现,为白内障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旨在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白内障手术新进展

白内障手术新进展

白内障手术新进展在医学领域,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特点是眼睛的晶状体变得模糊,导致视力模糊。

白内障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尤其是在老年人群体中更为普遍。

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白内障手术取得了新的进展,为患者带来了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品质的提升。

近年来,白内障手术领域出现了一种新的技术――磷酸钛激光(Femtosecond laser)技术。

这种技术通过激光切割眼部组织,在手术中减少了传统手术中的手动操作,并且具有非常高的精确度和安全性。

使用磷酸钛激光进行白内障手术,可以将手术时间缩短至几分钟,术后恢复时间更短,并且有效降低了手术并发症的风险。

这项新技术的出现,为白内障患者带来了更加便捷和安全的手术选择。

除了磷酸钛激光技术,白内障手术中还应用了其他一些新的进展。

例如,现在广泛采用的超声乳化技术使得手术更加精确和可控。

这种技术通过超声波将晶状体组织碎化,然后将其吸出,以便人工晶体植入。

相比传统手术中的角膜切口较大、手术时间较长和恢复期较长,超声乳化技术使手术更加高效,减少了患者的不适感和手术风险。

另一个白内障手术的新进展是人工晶体的种类和质量的提升。

人工晶体在手术中起到取代被切除的白内障晶状体的作用,对术后视力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近年来,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人工晶体的种类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

现在市场上有各种不同类型和材料的人工晶体可供选择,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医生的建议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人工晶体,以获得最佳的手术效果。

除了技术的进步,白内障手术的术后护理和康复也得到了新的发展。

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不断突破,各种能够加速伤口愈合和恢复的药物和治疗方法被应用到白内障手术中。

例如,抗炎药物的使用可以有效降低手术后的眼部炎症反应,相关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视力和眼睛的功能。

这些新的白内障手术护理和康复方法的应用,使得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尽管白内障手术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眼科医学中的主要进展和新技术发展趋势

眼科医学中的主要进展和新技术发展趋势

眼科医学中的主要进展和新技术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眼科医学领域也随之不断的推陈出新。

本文将会介绍眼科医学的主要进展以及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1. 白内障手术的进步白内障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眼部疾病,手术是白内障治疗的主要方法。

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不断推动,白内障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都有很大的提升。

目前市面上较为流行的白内障手术是超声乳化手术。

此外,激光被广泛应用于手术中,以实现更精准的手术操作,例如蒸汽波用于白内障手术的前沿加工和角膜曲率矫正。

2. 人工晶体的发展人工晶体是用于白内障手术的最关键部分之一,也是一项重要的眼科发明之一。

随着材料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晶体的种类越来越多。

现在人工晶体的设计越来越个性化,可以按照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定制,以满足患者不同的视觉需求。

除此之外,一些新的材料和技术也被使用在人工晶体的设计上,例如超声波清除技术和暴力吸附材料等,这些新材料和技术的使用可以提高人工晶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视网膜视神经纤维层精细化检测视网膜视神经纤维层精细化检测技术是视网膜神经元和视网膜视神经纤维层的图像分析技术。

该技术旨在通过检测视网膜神经元和视网膜视神经纤维层的变化来发现早期的眼部疾病。

这项技术可以在早期实现疾病的检查和诊断,从而更好的进行治疗。

通过精细化检测,我们可以早期发现青光眼、弱视等疾病,从而更好的进行治疗和预防。

4. 视网膜疾病的治疗视网膜疾病治疗趋势迅猛,在过去几年中,新的治疗方式如试验性的屈光性眼球补偿手术、视网膜细胞移植等被广泛接受。

视网膜疾病通常是由长时间的损伤引起的,例如糖尿病、高血压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可以更好的治疗眼部疾病。

例如,视网膜创面的修复目前条件更优,手术进展大,患者康复快,同时也基于基因技术的发展进行此类疾病的治疗,这一领域的研究成就为视网膜疾病治疗开辟出了新的方向。

5. 视力矫正技术的发展随着工作压力不断增强,现代人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各种眼部疾病的困扰。

白内障手术新进展幻灯片课件

白内障手术新进展幻灯片课件

飞秒激光辅助的超声乳化术
7
白内障的术式介绍及最新进展
非超小 超声乳化术
切口3.0~4.0mm PHACO移出核块 无缝线
视力矫正 可通过后房型晶体和配戴 眼镜共同调节
飞秒激光辅助的超声乳化术
8
白内障的术式介绍及最新进展
非超小 超声乳化术
精确计算人工晶体度数 超声乳化手术切口 最小可达1mm 撕囊、囊袋抛光 植入新型多焦点人工晶体 视力矫正 :术后不戴眼镜可有清晰
4
白内障的相关解剖及定义
5
白内障的术式介绍及最新进展
非超小 超声乳化术
飞秒激光辅助的超声乳化术
6
白内障的术式介绍及最新进展
非超小 超声乳化术
切口更小 4.5~6mm 切口较为靠后、产生散光较小 可植入折叠型晶体 最多缝合1-2针,甚至不缝合。 视力矫正可通过后房型晶体和
配戴眼镜共同调节
白内障手术新进展
1
白内障的相关解剖及定义 白内障的术式介绍及最新进展 人工晶体的种类及选择
2
白内障的相关解剖及定义
3
白内障的相关解剖及定义
凡是各种原因如老化,遗传、局部营养障碍、免疫与 代谢异常,外伤、中毒、辐射等,都能引起晶状体代谢 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称为白 内障,此时光线被混浊晶状体阻扰无法投射在视网膜 上,就不能看清物体。
人工晶体的种类及选择
PMMA
折叠式 丙烯酸酯 疏水性 亲水性 硅凝胶 水凝胶
屈光指数高,相同屈光度的IOL 较其他材料薄
表面黏性较大,后发障发生率也 低
生物相容性好,植入葡萄膜炎、 青光眼、糖尿病病人眼内安选择
PMMA
折叠式 丙烯酸酯 疏水性 亲水性 硅凝胶 水凝胶

白内障手术的技术进展和效果

白内障手术的技术进展和效果

白内障手术的技术进展和效果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眼病,主要表现为眼内晶状体透明度下降,导致视力模糊,甚至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白内障手术在技术上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本文将详细探讨白内障手术的技术进展和效果。

一、白内障手术的常规技术传统的白内障手术是通过人工晶状体植入来取代患者眼内混浊的晶状体。

手术通常使用切口进入眼球,将受损的晶状体摘除,再将人工晶状体植入,最后将伤口封闭。

这种手术方法已经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二、白内障手术的微创技术随着技术的发展,微创手术在白内障治疗中日益受到关注。

微创手术采用更小的切口进入眼球,减少了手术对眼球的伤害,缩短了术后恢复时间。

其中,常见的微创手术技术有超声乳化术和激光技术。

1. 超声乳化术超声乳化术是利用超声波将白内障组织分解成微小碎片,然后通过吸引器将其吸出。

这种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白内障手术中。

随着技术的进步,超声乳化术的效果也越来越好。

2. 激光技术激光技术包括激光劈裂术和激光磨镜术。

激光劈裂术通过激光将晶状体分割成碎片,然后通过吸引器将其吸出。

激光磨镜术则是通过激光将晶状体表面蒸发,使其形成凹凸不平的结构,从而改变其折射力。

这些激光技术不需要切口,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迅速。

三、白内障手术的眼内镜技术眼内镜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白内障手术技术,通过显微镜和光源等设备,将手术仪器通过微小切口进入眼内,直接操作晶状体。

眼内镜技术具有操作精确、视野清晰的优点,可以更好地保护患者的眼球。

四、白内障手术的效果白内障手术的效果主要体现在恢复视力和改善生活质量上。

手术后,大部分患者的视力明显改善,可以恢复到正常水平,甚至有的人能够实现裸眼视力。

此外,手术还可以减轻患者对眼镜或隐形眼镜的依赖,提高生活质量。

总结起来,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白内障手术的技术不断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微创手术和眼内镜技术的应用使手术创伤更小、恢复更快,而且能够更好地保护患者的眼球。

白内障患者77例临床术后治疗对比分析

白内障患者77例临床术后治疗对比分析

所有 患者 均无严 重 的心 、肝 、肾系统疾 病 ,无药 物过敏 史 ,无 精 神 性 系统 疾 病 。两 组 患 者 的性 别 、年龄 、术 眼及 手术情 况等 基本 资料无 统计 学差异 ,P> 0 . 0 5 。
3 讨 论
白 内障 ( C a t a r a c t ) 是 一 种发 生 在 眼球 里 面 晶状 体上 的 疾病 ,主要 表现 是 晶状 体 的混浊 。 当今 ,我 国有 4 0 0万 人患 白 内障 ,帮 助患者复 明 的主要 治 疗方 法 是 手 术治 疗 ,而 由于 眼部 结 构脆 弱 和 复 杂 的解 剖 结构 ,手术 很容 易引起 多种 并发症 [ 2 ] ,眼 内容 物对外 界压 力 很 敏感 且 具 有 流动 性 ,术 后 常 常 引起 眼痛 、畏 光 流 泪 、角 膜 的水 肿 、结膜 的充血 等 【 3 】 。 随着科 学技 术发展 手术 的技术 有 了进 步 ,而 由手 术创 伤 所 引发 的一 系列 机 体 自身 免 疫 反应 并 不 能完 全 消 除 , 由细 胞膜 磷脂 引 发而 产生 的花生 四烯 酸 ,在 C O X作 用 下形 成前 列 腺 素 ,从 而 血一 房 水 屏 障被 前 列 腺 素破 坏 ,降低 了眼部 的疼痛 阈值 ,引起炎 症介 质 的增 加而 引发炎 症 M 】 。 对 于 白内障手 术后 的治疗 ,西 医上主要 采用 激素加 抗炎 治疗 ,能起 到 一定 的 防治 作用 ,但 是 同时 西药 一 些 副作 用 比较 大 ,容 易 引起 患者 的消 化道 溃 疡。 现代 医学研 究 表 明 , 中医 能从 整 体 防 治 ,且 不 良反 应 小 ,许 多 中草 药 对 于促 进 虹 膜 炎性 渗 出 、前 房 出 血 的吸 收 、调 节 眼部 免 疫 功 能及 改 善血 循环 有较 明确 的疗效 ] 。本 文资料 显示 中医治 疗组在 并

白内障诊疗临床研究进展

白内障诊疗临床研究进展

白内障诊疗临床研究进展摘要: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致盲眼症,给人们的眼部健康带来了极大的伤害,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复明手术可以让白内障患者重获光明。

为了让更多的患者了解白内障的医治办法和临床疗效,现将白内障临床研究进展进行以下综述。

关键词:白内障;手术治疗;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4-0050-021 白内障概述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人们的眼部也会开始老化,当晶状体出现混浊,透明度开始下降,光线的进入就会受到阻挡,从而影响视力,临床上将这种病症称之为白内障。

晶状体囊膜受损会加强其渗透性、失去屏障功能、造成代谢紊乱,从而使晶状体内的蛋白产生变性,出现浑浊,虽然无痛但会使视力下降。

而且在白内障的早期,临床病症并不明显,很难发现白色瞳孔。

通过裂隙灯检测可检测出患者的患病程度及类型[1]。

对白内障进行分类,按患者的年龄段划分,可划分为后天获得性白内障及先天性白内障;按病因进行划分,可分为代谢性、并发性、外伤性、药物中毒性、老年性、后发性和先天性白内障等;按手术的难易程度,可分为复杂型、普通型白内障[2]。

其比较特殊的白内障类型还有:高龄糖尿病患者白内障和儿童白内障等。

医治白内障的最好办法就是手术,之前进行手术的白内障患者视力必须低于01,但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改进,患者的视力在0.3-0.4时便可以考虑进行手术。

2 白内障手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白内障的治疗方式也得到了进步。

以往的白内障手术只能实施囊内摘除术,时至今日已拥有了多种的囊外摘除术,手术不仅可以保证伤害少、切口小,还可以更快的让患者重获光明。

但是在手术方式的选择上,必须依照患者瞳孔状况、晶状体浑浊的程度、纪传体小带的情况以及白内障的性质而进行选择[3]。

2.1 传统手术方式:传统的手术术式是进行囊内白内障摘除,主要是通过将晶体悬韧带离断,然后再将晶体全部摘出。

该术式使晶体后囊失去了对玻璃体的支撑效果,活动速度加快,给后房型人工晶体的植入带来了不便[4]。

白内障手术点评及人工晶体最新进展

白内障手术点评及人工晶体最新进展

成绿 色 , 囊 时绿色 囊膜 与 白色 白内 障对 比明显 , 囊 撕 撕
容 易 , 口大小 好 控 制 , 功 率 更高 , 超 声乳 化 和抽 囊 成 在 吸 皮质 时 , 终 能看 到前 囊 口 , 术 的安 全 性 提高 L 。 始 手 3 ] 因采用 高负压 、 流量 和低 能量 , 膜 内皮 和 透 明角膜 高 角 切 口的热 损伤 显著 降低 , 术并 发症 减少 , 术 时 间缩 手 手 短, 一般 在 1 0分钟 左右 就能 完 成一 台 老年性 白 内障超 声 乳化 人工 晶体植 入手 术 , 术后 视 力 大为提 高 , 为真 成 正 意义 上的复 明手 术 。 白内障 超声 乳化 人 工 晶体植 入 术 要具 备 高 清晰 度 的 眼科 显 微 镜 , 台 好 的 超声 乳 化 一
白 内 障针 拨 术 又名 “ 针拨 障术 ” 在 2 金 , 0世 纪 7 0
年 代 以前 多 采用此 手术 。优 点 : 术 时间短 , 手 方法 简单 易学 , 后 病人有 一定 的视 力 。 点 : 术 缺 抬头 时 , 晶体 沉在
拆 出缝 线 。 其 它手 术并 发症 还是 存 在 , 与 I C 比 ② 但 C E
2 白内障 囊 内摘除 术
2 0世 纪 9 0年代 以来 , 内障 超 声 乳 化 人 工 晶 体 白 植 入术 越来 越普 遍L 。手 术 的技 巧 和方 式 方 法也 不 断 J ] 改 进 和完善 , 人术前 术 中没 有任 何 疼痛 , 个 过程 感 病 整 觉舒 服 。 口由原来 的巩 膜 隧道改 为 透 明角 膜 隧道 , 切 使 操 作更 方便 , 可视 性更 好 。 毫 米 大小 的切 口就 能将 人 3
较相对 减少 。 4 白 内障超 声 乳化 人工 晶体 植入 术

浅析白内障治疗研究进展

浅析白内障治疗研究进展

浅析白内障治疗研究进展白内障是当今世界上最主要的致盲眼病,老年人最常见的眼病,属于一种致盲性眼病。

白内障盲占盲人总数一半,仅我国就有400万因白内障而致双眼盲的患者(不含单眼盲),而且每年还将新产生白内障患者约40万人。

目前,白内障真正病因尚不清楚,手术室治疗是最主要方式。

本文就目前白内障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1.白内障的概述白内障是指各种原因致晶体蛋白变性混浊,光线无法投射在视网膜上,导致视物模糊。

占其发病率的80%以上。

白内障与年龄、性别、辐射(可见光、紫外线、X线)、氧化、物理损伤、饮食及药物、吸烟、职业、地区分布等有关,而且在不同种族、国家亦有不同的发病率[1]。

白内障根据致病因素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类。

2.白内障的流行病学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有3.14亿人有视觉损害,低视力患者和盲人分别是2.69亿和4.5千万。

白内障的主要致盲原因包括屈光不正的低视力人群中白内障患者占了39.1%,如果不把屈光不正人群计算在内的话这个比例上升到47.8%。

在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分布极不平衡,在发达国家白内障患者仅占盲人的5%,在发展中国家这个比例是50%。

我国1998年统计局公布[2]了10年的流行病学资料,白内障发病与视力有关,双眼视力<0.3的白内障患者约500万人,患病率为0.46%,因白内障致盲者占盲人的41.06%,因白内障致低视力占所有低视力的患者的49.4%。

发病和年龄呈正相关,5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高发年龄,61岁—80岁是患者发病最集中的年龄段,约占79.4%。

发病与地理环境相关,主要分布在西南和沿海地区,以西藏和新疆为最高,分别为1.62%和0.33%,上海、北京、广东次乏(0.25%,0.24%和0.24%);缺乏营养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也是白内障的高发因素。

3.白内障的治疗3.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白内障仍然在探索中,主要用于预防和减少白内障发病的危险因素。

在全球约有40种用于治疗白内障药物,主要包括维生素类、醛糖还原酶抑制剂、阿司匹林类药物、糖基化抑制剂等[3],尚无特效药物,但能产生明显效果的很少,且缺乏有力的证据,有待进一步研究。

白内障治疗新进展分享PPT

白内障治疗新进展分享PPT
白内障治疗新进展分享 PPT
目录 引言 白内障概述 传统治疗方式 新进展一:激光手术技术 新进展二:人工晶体种类的丰富 新进展三:机器辅助享会,我是医生 XXX,今天将为大家介绍白内障治疗的 新进展。
白内障概述
白内障概述
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疾,指的是眼睛 晶状体透明度下降,导致视力模糊。
新进展三:机器辅助手术
新进展三:机器辅助手术
机器辅助手术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技 术。 通过机器辅助手术,医生可以更加精确 地进行手术操作,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 安全性。
新进展三:机器辅助手术
该技术的引入使得白内障手术的效果更 加可靠,降低了手术风险。
结论
结论
白内障治疗的新进展为患者带来了更多 的选择和希望。
新进展一:激光手术技术
该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在 部分患者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新进展二:人工晶体种类的 丰富
新进展二:人工晶体种类的丰富
近年来,人工晶体种类的丰富也为白内 障治疗带来了新的进展。
传统的人工晶体主要是单焦点晶体,只 能矫正一种视力,而现在的人工晶体可 以根据患者的需要选择多焦点晶体或者 散光晶体,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视力 需求。
传统治疗方式
传统治疗方式
传统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 药物治疗:使用药物来缓解症状,但无 法完全治愈白内障。
传统治疗方式
手术治疗:目前主要采用白内障超声乳 化吸除术。
新进展一:激光手术技术
新进展一:激光手术技术
激光手术技术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 白内障治疗方式。 激光手术通过激光技术对晶状体进行切 割和破碎,以达到治疗白内障的效果。
激光手术技术、人工晶体种类的丰富以 及机器辅助手术的应用都为白内障患者 提供了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的提 升。

先天性白内障的手术治疗进展

先天性白内障的手术治疗进展

I e od 】 Cne t tat O ;ucl etet K yw rs ognac a c; LSrat a n i lar I i m r
[ l bh l l20 ,6 55 JCi Op tgmo。0 8 1 :6 ] n 先天性 白内障是一种较常见 的儿童眼病 , 全世界患病率 为 04 , . % 在我 国的群 体患病 率为 0 0 % , . 5 占儿 童失 明原 因 见 眼底者 , 则不急于手 术。单 眼完全性 白内障若能在 出生后
6 周内进行手术 , 且完 成光学 矫正 , 并 配合 严格 的防治 弱视
的措施 , 则能取得较好 的视功能恢复 。
的 1.% ~ 8O 00 3 .%。由于先 天性 白内障是发 生在 出生 后第
1 年的晶状体部分或全部 混浊 , 时正是婴幼儿 视力发 育 的 此 关键时期 , 因此先 天性 白内障是机 : 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
入是最符合人体的生理状 态和光学 效果 的无 晶状体 眼矫 正 方法 , 并且是一种安全有效 的方 法。双眼先天性 白内障在 2
原 因。先天性 白内障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的选择 , 以及并
发症 的治疗也一直是眼科界关注的问题。

岁 以上可考虑 IL 入术 。随着近年来人工晶状体材料 、 O植 J 设计和人工晶状体植 入技术 的不断发展 , 先天性白内障手术 同时植入人工晶状体的年龄比既往有提高 的趋势 。据统计 ,
[ 临床眼科杂志 ,0 8 1 :6 】 2 0 。65 5
Pr g esi u gc lte l e t0 o g ntlc tr c o r s s r ia r am n fc n e ia aa a t n Y NG Yn -ig。 Xin -h n。 i i-iDea te t A ig yn HE a g z e Lu Jay. p r n m

白内障调研发言稿范文

白内障调研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白内障调研发言稿这一重要议题。

白内障作为全球范围内常见的眼科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视力和生活质量。

近年来,我国白内障患者数量逐年增加,已成为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疾病。

在此,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白内障调研发言稿进行阐述。

一、白内障的发病原因及现状白内障是一种晶状体浑浊的疾病,主要发病原因包括年龄、遗传、代谢、外伤、炎症等因素。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白内障患者数量逐年攀升。

据统计,我国白内障患者已超过5000万,且每年新增患者约100万。

白内障不仅给患者带来生活上的困扰,还可能导致失明,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二、白内障治疗进展1. 传统的白内障手术:白内障手术是治疗白内障最有效的方法。

目前,我国白内障手术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手术成功率高达98%以上。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白内障手术逐渐向微创、无切口、无疼痛、快速恢复等方向发展。

2. 新型白内障手术技术:近年来,新型白内障手术技术不断涌现,如超声乳化术、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等。

这些技术具有切口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为患者带来了更好的治疗体验。

3. 白内障药物治疗:目前,白内障药物治疗尚处于研究阶段,尚无确切疗效。

但随着研究的深入,有望为白内障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三、白内障调研发言稿的重要性1. 提高白内障患者生活质量:通过调研发言稿,我们可以了解白内障的最新研究进展,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提高白内障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2. 推动白内障防治工作:调研发言稿有助于提高全社会对白内障的认识,推动白内障防治工作,降低白内障发病率。

3. 促进学术交流:调研发言稿为国内外眼科专家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有助于推动白内障领域的研究与发展。

四、我国白内障调研发言稿的发展方向1. 深入研究白内障发病机制: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方面深入研究白内障发病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2. 优化白内障手术技术:不断改进白内障手术技术,提高手术安全性、有效性和患者满意度。

眼科医学的最新研究与治疗进展

眼科医学的最新研究与治疗进展

眼科医学的最新研究与治疗进展眼科医学一直以来都是医学领域中备受关注和研究的重要学科之一。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眼科医学的治疗方法和研究成果也在不断地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本文将探讨眼科医学领域中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

一、白内障手术中的创新技术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疾,通过手术对患者进行人工晶体植入已经成为治疗白内障的主要方法之一。

近年来,白内障手术中出现了一些创新的技术。

例如,超声乳化技术的发展使得手术创伤更小,恢复速度更快,术后效果更好。

此外,积极突破度的发展,让手术过程更精确、安全。

这些创新技术的应用使得白内障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二、角膜移植技术的突破角膜是眼睛最外层的透明组织,角膜疾病对视力的影响非常大。

传统的角膜移植手术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供体角膜稀缺、排斥反应和移植物失效等。

针对这些问题,近年来出现了一些突破性的技术。

一项重要的突破是角膜内皮细胞移植技术。

这种技术使用患者自身的内皮细胞进行移植,避免了供体角膜的需求,减少了排斥反应的风险。

此外,新型的移植材料,如角膜替代材料和生物胶原薄膜,也为角膜移植提供了新的选择。

这些突破性的技术有望缓解供体角膜匮乏的问题,改善角膜移植的效果。

三、青光眼的研究和治疗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疾,严重影响着视力和生活质量。

近年来,关于青光眼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令人振奋的进展。

一方面,研究人员通过深入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发现一些新的治疗目标。

例如,通过研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青光眼中的作用,人们发现抗肾素-血管紧张素药物可能对青光眼的治疗具有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新型的手术方法和治疗策略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例如,激光治疗和微创手术等新兴技术使得对青光眼的治疗更为精确和有效。

四、视网膜疾病的新研究和治疗方法视网膜是眼睛中感光细胞的重要组织,视网膜疾病会导致严重的视力损害甚至失明。

近年来,视网膜疾病的研究和治疗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一方面,基因治疗被认为是治疗某些遗传性视网膜疾病的潜在方法。

白内障手术的新技术和新进展

白内障手术的新技术和新进展

白内障手术的新技术和新进展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白内障手术领域也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新技术和新进展。

这些创新的方法和工具使得手术更加安全、准确,并且能够提高患者的视力恢复效果。

本文将介绍一些主要的新技术和进展,以及它们对白内障手术的影响。

一、激光技术在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近年来,激光技术在医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包括白内障手术。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激光碎石(Phacoemulsification)技术。

这种技术通过使用超声波震荡器将晶状体内部物质溶解成液体,并通过微型吸管进行抽取。

相比传统手术中需要进行大型切口和人工晶体置换,在激光碎石下,只需通过小孔切口便可完成白内障治疗。

这种微创治疗方式极大地降低了手术风险,并且能够使患者更快地康复。

此外,激光技术还可以用来进行白内障手术后的辅助矫正,即激光辅助角膜塑形术(LASIK)。

这个过程通过改变角膜的形状来纠正屈光度,帮助恢复患者的正常视力。

与传统角膜塑形术相比,激光辅助角膜塑形术更加精确和可控,能够有效改善手术后患者的视力质量。

二、人工晶体技术的进展人工晶体是白内障手术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取代移除掉的晶状体,并恢复眼睛对焦能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晶体也在不断进步和改良中。

新一代人工晶体不仅具有更高的生物相容性和耐久性,而且功能更加全面。

近年来,多焦点人工晶体应用于白内障手术得到了广泛关注。

这种人工晶体可以同时给眼球提供从近距离到远距离不同焦点范围内清晰视觉,解决了传统人工晶体只能提供单一视距的问题。

这意味着患者无需再佩戴眼镜或配合使用多组镜片来达到不同视距要求,极大地方便了生活和工作。

此外,在人工晶体材料中,可伸展人工晶体也是一个新的突破。

这种材料可以在手术中通过小孔切口进行放置,并在眼内充气以充实和恢复晶状体袋。

与传统的硬质人工晶体相比,可伸展人工晶体更加符合眼球自然的形态和运动,减少了患者的不适感并提高了手术效果。

三、定制化治疗随着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等领域的发展,白内障手术也逐渐走向个性化和定制化治疗。

先天性白内障的治疗进展

先天性白内障的治疗进展

1 2 手术 ,最迟不可超 过6 —周 个月 ,另一 眼应在第一 眼手术后4h 进 8I  ̄ 行 手术 ,术 后单 眼遮 盖不能超 过 1 ,防止手 术后单眼遮 盖而发生 形 周
觉剥夺 }弱视。 生
3 . 眼不 完全性 白内障 .2双 2 若双 眼视力低于01 .,不能窥见眼底者 ,亦应 当争取早 日 手术 。若 周 边能窥见眼底 者 ,则不急于手术。 3 . 单眼完全性自 内障 .3 2 近年 来的I 床资料表 明 ,单眼完全性 白内障新生儿在 出生后 7 } 缶 小
晚于6 ,否则可能造成不可逆性弱视 。 岁 3. .4风疹综合征 自内障 2
的疾病。多数先天性白内障是遗传性疾病与染色体基因遗传有关,可
能是显性或隐性遗传。母亲怀孕时营养或代谢一时失调以及母体妊娠
早期感染病毒,都可引起胎儿发生先天性 白内障。如果是静止性且对 视力影响不大 ,病情不进展仍有较好视力者无需手术。如点状 白内
先天性白内障又称为婴幼儿白内障。是在儿童出生后第一年发生 的晶体部分或全部混浊,是儿童常见的眼科疾病 ,是导致儿童失明的 主要原因之一 ,占儿童致盲病的第二位。在婴儿出生时已存在着引 起晶体混浊的因素,但还未出现白内障,晶体的混浊是在一岁内发生 的,先天性白内障可以是家族性的或是散发的,可以单眼或者双眼发
病,也可以伴发其他眼部异常。以前由于手术不及时,术后屈光矫正
不恰当,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患者形成重度弱视及眼球震颤 ,术后复
明率较低。最新研究表明:早期手术治疗,术后及时配戴角膜接触镜
以及坚持不懈的弱视治疗,是先天性白内障术后复明的关键。下面就 来详细的介绍一下先天陛白内障治疗进展隋况 1先天性白内障 先天性 白内障是一种先天的疾病 ,由于它是眼部的一种非常常见

白内障手术的新进展

白内障手术的新进展

白内障手术的新进展人工品状体可以用来代替白内障手术后人职内已摘除的晶状体。

人工晶状体置入术,是眼科领域内颇有争议的但三十多年来又有惊人发展的技术。

它的不断完善和目前达到的相当满意的效果,使得过去对它怀疑和反对的眼科医生也逐渐地能接受它。

白内障及其治疗如果把人的眼睛比作一只照相机,则照相机内的镜头就相当于人眼内的晶状体。

随着年龄的增长或由于其它原因,晶状体发生浑浊,遮挡外界光线进入眼内,影响视力,医学上就称为白内障。

估计全世界约有一千三百万人因白内障而失明。

尤其在发展中国家,白内障是引起失明的主要跟病之一。

早期轻度的白内障可以试用药物治疗,以提高视力及防止其发展,对于完全浑浊的白内障,则必须行手术摘除。

无晶体眼的三种处理方法摘除白内障以后的眼球,称为无晶体眼。

这种眼睛虽然因浑浊的晶状体已经除去而能让光线重新进入跟内,但它就像一个取掉了镜头的照相机一样,光线不能聚焦于胶片上,照不出清晰的图像。

所以无晶体眼的视力很差,一般不超过0.02。

为了弥补这种缺陷,必须给这种无晶体眼补充一个相当于晶状体原来屈光度数的放大镜来提高视力。

目前有下列三种处理方法:1.配戴一般的光学眼镜。

其优点是简单、经济。

但是这种眼镜的缺点很多,由于镜片的度数很大(多为1100~1300度),跟镜既笨重,又不美观。

而且由于镜片的度数大,中央和周边的厚度不一致而产生球面差,只有通过镜片中央部分才能看清东西,通过镜片周边部看东西就会发生“物体移位”现象。

更主要的是这种镜片是放在眼球外的相当距离,因此看到的物体要比正常的放大25~30%,所以如果单眼白内障手术后戴这种眼镜,双眼看到的东西就会发生大小、形象的不一致,两眼视物不能协调,产生病人难以忍受的复视,且视物无立体感。

故多数单眼白内障术后的病人,无法接受这种眼镜。

2.配戴接触眼镜(俗称隐形眼镜)。

由于镜片是直接贴敷在角膜(黑眼珠)上,所以,就避免了上述戴一般光学眼镜的缺点,对物体的放大率亦下降到7~10%,双眼视物可以比较协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内障手术治疗的进展及比较
发表时间:2011-06-09T14:41:51.78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2期供稿作者:刘浩张晨雷宋双[导读] 目前,我国较为常用的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刘浩张晨雷宋双(中国医科大学七年制临床医学系 110001)
【中图分类号】R779.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2-0042-02 白内障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致盲眼科疾病。

它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生活上的痛苦。

目前,手术方法是治疗白内障唯一的有效途径。

医疗水平在一步步的提高,与此同时,白内障的手术治疗方法也完成了它一次又一次的历史性的转变。

至今,治疗白内障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白内障针拔术:是利用眼科常规手术器械将浑浊的晶状体的悬韧带离断,使晶状体脱入玻璃体腔。

该术式因并发症较多,目前,已基本被淘汰。

2.白内障囊内摘出术:作上直肌牵引线,结膜瓣、角膜缘切口和虹膜切除,悬露晶体,离断上方及两侧悬韧带,将晶体向上方牵拉娩出[1]。

此方法具有手术相对简单,视力效果好,瞳孔区相对清亮,便于眼底检查,手术时间短,费用低,术后不发生后发障的优点。

但由于切口较大,术后无后囊膜,故黄斑囊样变,视网膜脱离,玻璃体脱出发生率较高[2]。

虽然该术式在我国除医疗条件不允许的地区外,现已不再应用于临床,但该术式是白内障手术治疗上的一个里程碑。

3.白内障囊外摘出术:作上直肌牵引线,结膜瓣和角膜缘切口,前囊膜截除,晶体核娩出,去除皮质,后囊膜抛光[1],保留。

于1753年有Daviel提出。

实现了由囊内到囊外的转变。

是我国较为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

其最大的优点是手术保留了后囊膜,保持正常眼—房水生理屏障,为术后或二次人工晶体植入术的进行做好准备[3]。

白内障囊外摘出术的手术适应范围广,且较囊内摘出术相对减少一些并发症的发生,术后视力矫正叫囊内摘出术效果明显。

但囊外摘出术较易出现后囊膜浑浊,出现后发障的几率较高。

4.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1967年Kelman首创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简单的说,就是利用超声能量,来完成白内障囊外摘出术的一种新型手术方法,即将浑浊的晶状体核和皮质乳化吸出,保留晶状体后囊。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该术式具有适应症广,手术切口小,时间短,操作简单,安全,有利于术后的早期活动,术后并发症少,视力功能恢复快,散光轻等优点。

对于本身有基础疾病,身体条件较差的患者更为适合。

但费用较高。

其主要的并发症有虹膜损伤,后囊膜破裂,角膜内皮水肿,虹膜脱出等[4]。

5.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即利用水注圈套器将浑浊的晶状体核娩出,去除残留皮质的一种小切口的白内障摘出术。

在我国,基层医疗环境下仍有很广的应用空间。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具有切口小,组织损伤轻,切口密闭性好[5],术后散光轻,视力恢复快,操作简单等优点,且适用于软核及硬核[6],费用低的优势。

突出体现了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和现代白内障囊外摘出术的各自优点。

其主要的并发症有:前房出血,悬韧带离断,术中虹膜反复脱出,后囊膜破裂,上方切口渗漏等[7]。

6.激光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相比,是利用不同的工具来进行相同的操作,即利用激光对浑浊的晶状体核和皮质进行切割,然后吸除。

目前已有Nd:YAG激光,Nd:YLF激光,Er:YAG激光等激光仪的问世。

国外于1988年开始研制激光乳化技术[8],1989年Jack Dodick报道了第一例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激光乳化白内障吸除术[9]。

在完成机器研制和动物实验后,美国Colvard等于1992年开始逐步进行激光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临床应用研究,与此同时,巴西Martinez等也在临床施行了激光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1997年7月,美国FDA批准Er:YAG激光手术系统应用于临床白内障摘出手术[10]。

激光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具有切口更小,最小可至1mm[11],对周围组织损伤更小,操作简单安全,Stevens用Er:YAG激光系统进行了至少19例白内障吸出术,手术结果证明治疗效果是安全有效的[12]。

手术源性的散光发生率很低,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且对角膜、虹膜、睫状体、后囊膜及视网膜几乎不造成损伤[13]。

从医疗水平来看,目前这种激光仪的技术还尚未达到十分成熟的地步,再加上患者所要承担的医疗开支,使其在我国并未得到广泛的应用。

目前,我国较为常用的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纵观我国医疗水平及人民生活水平,人们对手术结果的要求远不止于疾病本身,人们往往更多的要求术后生活质量的保证。

而医生也不仅仅是完成一个手术,而是希望能在眼科医学的领域上实现更大的突破。

参考文献
[1]王可娅.白内障囊内摘除术与囊外摘除术之比较[J].镇江医学院学报,1994,4(2):100-101,103.
[2]陈建康.白内障囊内摘除术与现代囊外摘除术的比较(附60例报告)[J].浙江医学情报,1996,1:63-64.
[3]孙平,侯家敏.白内障囊内与囊外摘除术[J].江苏医药,1994,20(7):372-373.
[4]叶静.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并发症分析[J].泸州医学院学报,2002,25(6):516-517.
[5]廖润斌,洪伟兰,杨杰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在基层医院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0,8(4):9-10.
[6]宋愈.硬核性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62例[J].国际眼科杂志,2004,4(2):327-328.
[7]Goh ES.Maximising safety of cataract surgery training:improving patient safety by reducing cataract surgery complication rates.Int J Health Care Qual Assur,2009,22(5):535-546.
[8]马晓晔,魏锐利.白内障的新疗法-Er:YAG激光乳化术[J].眼科新进展,2002,22(1):71-72.
[9]Dodick JM,Lally JM,Sperber sers in cataract surgery.Curr Opin Ophthalmol,1993,4:107-10.
[10]丁天文,陆国生,金怡萍.Er:YAG激光乳化在白内障摘出术中的应用[J].眼科新进展,1999,19(2).
[11]Berger JW,Talamo JH,LaMarehe KJ,et a1.Temperature measurements during phacoemulsification and erbium:YAG laser phacoablation in model systems.J Cataract Refract Surg,1996,22:372-378.
[12]Stevens GJ,Long B,Hamann JM,et a1.Erbium:YAG laser-assisted cataract surgery.Ophthalmic Surg Lasers,1998,29:185-189.
[13]Gailitis RP,PaRerson SW,Samuels MA,et parison of laser phacovaporization using the Er:YAG and the Er:YSGG laser.Arch Ophthalmol,1993,111:697-7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