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练习比亚迪战略战略
产业组织学作业比亚迪公司战略分析
![产业组织学作业比亚迪公司战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f465b3b10661ed9ad51f373.png)
产业组织学论文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班级:国贸 10-2学生: Y J学号: 09104***比亚迪公司战略研究【摘要】:汽车工业以及相关产业一直在GDP中占有很多比重,汽车也是目前人们最重要的运输和交通工具之一,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三分之二以上的交通运输都是通过汽车来完成的。
中国私人汽车拥有率也逐步提高,交通基础设施也在稳步发展。
中国的汽车制造业通过引进,吸收,创新的模式,开始稳步发展,世界汽车巨头也通过合资或者进口的形式来面对中国市场。
在诸多因素的推动下,中国汽车市场在2009年达到世界产销第一。
在此机遇下,国内车企除了继续利用和引进吸收外,应当努力加大自身研发力量的培养,在面对市场环境、技术环境升级时才能占据一席之地。
针对中国的国情,充分分析市场集中度,利用成本领先战略努力做到规模经济,这是国内企业应对国外巨头的有力武器。
在新能源产品的利用上,应利用中国的制造和研发优势,用常规汽车产品来支持企业面对下一代新能源产品的竞争,为国内车企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提供一般共性的参考。
关键词:产业集中度;产业政策;实证分析一、企业成长发展史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5年,2002年7月31日在香港主板发行上市,是一家拥有IT,汽车和新能源三大产业群的高新技术民营企业。
目前,比亚迪在全国范围内,已在广东、北京、陕西、上海等地共建有九大生产基地,总面积将近700万平方米,并在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印度、台湾、香港等地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现员工总数已超过15万人。
公司总部位于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坪山新区比亚迪路。
公司IT产业主要包括二次充电电池、充电器、电声产品、连接器、液晶显示屏模组、塑胶机构件、金属零部件、五金电子产品、手机按键、键盘、柔性电路板、微电子产品、LED产品、光电子产品等以及手机装饰、手机设计、手机组装业务等。
主要客户包括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等国际通讯业顶端客户群体。
比亚迪[1]作为全球领先的二次充电电池制造商,IT 及电子零部件产业已覆盖手机所有核心零部件及组装业务,镍电池、手机用锂电池、手机按键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均已达到第一位。
战略管理之比亚迪战略分析
![战略管理之比亚迪战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888258f5a8102d277a22faf.png)
比亚迪简介---战略发展历史
•1995
•电池产业
•从核心技术做起,找到镍镉电池的突破口—成本和品质,发挥自主设计生产线,以 手工代替机器的半自动生产模式,从资本密集型转变为劳动密集型竞争策略。
•1997
• IT产业
•进入锂离子电池新兴行业,业务迅猛发展,成为诺基亚、摩托罗拉等的重要供应商 ,业务还包括充电器、液晶显示屏模组、塑胶机构件、金属零部件等电子产品
PPT文档演模板
1. 国家财政对汽车发展的种 种补贴
• 2. 限购令、汽车下乡政策 • 3. 央行加息,汽车行业是
资金密集型行业,此举势 必对汽车行业有影响 • 4. 2010年出台购置税优惠 政策
战略管理之比亚迪战略分析
(二)行业环境分析
n 汽车市场基本现状 n 乘用车市场发展的基本情况 n 轿车市场发展现状 n 中国汽车市场细分
战略管理之比亚迪战略 分析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9
战略管理之比亚迪战略分析
n 企业概况 n 外部环境分析 n 内部环境分析 n 启示与展望
PPT文档演模板
战略管理之比亚迪战略分析
比亚迪简介
•1995
• 比亚迪股份公司创立,由 20多人的规模起步
•2003
•成长为全球第二大充电电池 生产商,同年组建比亚迪汽车
第十三事业部:汽车内饰件生产部门。
第十四事业部:暨电力科学研究院,电机、电动车及电力网络研发部门。
第十五事业部:汽车电子部门。
第十六事业部:车身结构件、底盘悬挂、汽车产业群产线制造等的部门。
第十七事业部:发动机研发、制造中心及机床研制部门。
第十八事业部:化工产品研制,油漆、橡胶等。
案例分析:比亚迪企业战略管理
![案例分析:比亚迪企业战略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a5229f95fd0a79563d1e720a.png)
S
O
比亚迪的未来蓝图
未来在全球建设50个左右的工厂
2025年,比亚迪要超越通用,一举 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厂商
2025年销售1336万辆,成为全球 乘用车市场销量第一 2015年销售144万辆,成为中国乘用车市 场销量第一
在未来的若干年中,手机和电池业务将是比亚迪源源不断的利润来源。 但10年、20年后,比亚迪真正的未来可能在于汽车,而且是电动汽车。 正是基于对比亚迪电动汽车的信心,王传福喊出了“在乘用车领域 2015年做到中国第一;2025年做到世界第一”的目标。
NO.4
往产品下游延伸,进入电动汽车制造,试图复制低成本 制造模式 ,并靠研发降成本
好技术 好模式 低成本
“比亚迪的成功基本上是靠半自动化设备
加人工,以这样的模式达到成本的降低,效益的 提高。当然这里要求技术必须要很好,技术是一 个软东西,比如像电池里的配方,或者像炒菜的 菜单一样,让厨师慢慢炒菜,反正都用锅,大厨 他用锅,小厨也是用锅,锅的成本又不大。我们 还是力所能及的把配方提高。你让我搞一个亿的 生产线,那门都没有,想都不要想的。我们就花 大力气搞一些配方,研究这些技术,通过很好的 产品设置规避制造过程中的变量。”
O
T
比亚迪公司
SWOT分析
W:
1、无汽车生产经验,、 由于外界对比亚迪进军汽车行
业的前景不看好,令许多股东产生 了撤资的举动。
3、电动车的价格将比普通汽油车的 价格高,而且电动车的充电也是一 个非常大的问题。
O
T
比亚迪公司
O:
SWOT分析
1、今后汽车发展方向是节能、清洁,而 W 比亚迪一直有生产电动汽车的打算
2003
2007
目前
王传福:最牛CEO
关于比亚迪的一些分析 案例分析
![关于比亚迪的一些分析 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cdcf977f46527d3240ce036.png)
比亚迪:颠覆性创新的力量要想突破品牌力“马太效应”,最好的选择便是通过颠覆性创新,将竞争的焦点转移到新的市场当中并建立绝对优势。
比亚迪正是通过电动汽车这一全新技术优势,提高了自己在传统汽车市场的品牌溢价能力。
2009年对于比亚迪而言,应当是丰收的一年,不仅由于其创始人王传福意外当选胡润榜内地首富,更由于比亚迪汽车在这一年实现44万辆的销售纪录,较2008年有超过100%的增幅。
这使得比亚迪在自主品牌中异军突起,一举超越奇瑞、吉利等老牌自主车企,成为自主品牌的领军人。
若要探究比亚迪如此飞跃式成长的原因,笔者认为起到关键作用的绝不仅仅是他成功的产品战略,更是其成功的品牌运作结果。
这种品牌运作又不同于传统的品牌传播,而是一种颠覆性创新所带来的品牌溢价的提升。
比亚迪刚入汽车界时,提出了“333”战略:第一个3年扎扎实实打基础;第二个3年扩展产品线,抢占市场份额,提升品牌知名度和街上的能见度;第三个3年要成为主导市场的企业。
如今比亚迪正在如期兑现他的第二个“3”:2009年比亚迪在国内共销售汽车44万辆,增长率超100%,比亚迪的产品在各大城市随处可见,街上的能见度已经有了质的提高。
按照王传福的豪言,比亚迪将在“2015年做到中国第一,2025年做到世界第一”。
2009年比亚迪已经成功杀入国内汽车市场的前十名(排名第六),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2015年进入国内三甲并非没有可能。
果真如此的话,比亚迪奇迹将会震惊整个汽车行业。
一个汽车品牌在市场中的表现,从根本上而言,是由品牌力、产品力与营销力这三力所决定的。
上述“三力”中,品牌力就像一家汽车企业的空中掩护,决定了产品在市场中能卖到什么价位,能够进入哪些细分市场,而将被哪些细分市场排除在外。
对于汽车企业而言,品牌力难以通过收购、模仿以及广告轰炸等方式获得提升。
相反,从过去的经验看,品牌力甚至存在“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马太效应。
产品力则是企业内在的硬功,从根本上说,汽车企业长期的竞争力由产品力决定:只有产品耐用、好用,汽车企业的口碑、品牌力才会不断上升,市场份额才会不断扩大。
比亚迪SWOT战略分析
![比亚迪SWOT战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99f6720a5e9856a561260a2.png)
比亚迪公司战略分析评分表评分人:年月日目录一、环境分析(35分) (1)二、组织分析(35分) (133)三、战略计划(25分) (24)四、项目总结(5分) (34)比亚迪公司战略分析一、环境分析(35分)(一)比亚迪发展历程简介1、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亚迪”)创立于1995年,是一家香港上市的高新技术民营企业。
目前,比亚迪在全国范围内,已在广东、北京、陕西、上海等地共建有九大生产基地,总面积将近700万平方米,并在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印度、台湾、香港等地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现员工总数已超过13万人。
2002年7月31日,比亚迪在香港主板发行上市(股票代码:1211HK),创下了54支H 股最高发行价记录。
2007年,比亚迪电子(国际)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285HK)在香港主板顺利上市,表现理想。
截止2008年底,公司总资产额近329亿元人民币,净资产超过133亿元人民币。
比亚迪现拥有IT和汽车两大产业群。
公司IT产业主要包括二次充电电池、充电器、电声产品、连接器、液晶显示屏模块、塑胶机构件、金属零部件、五金电子产品、手机按键、键盘、柔性电路板、微电子产品、LED产品、光电子产品等以及手机装饰、手机设计、手机组装业务等。
公司坚持不懈地致力于技术创新、研发实力的提升和服务体系的完善,主要客户为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等国际通讯业顶端客户群体。
目前,比亚迪作为全球领先的二次充电电池制造商,IT及电子零部件产业已覆盖手机所有核心零部件及组装业务,镍电池、手机用锂电池、手机按键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均已达到第一位。
2003年,比亚迪正式收购西安秦川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现“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进入汽车制造与销售领域,开始民族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征程。
发展至今,比亚迪已建成西安、北京、深圳、上海四大汽车产业基地,在整车制造、模具研发、车型开发等方面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产业格局日渐完善并已迅速成长为中国最具创新的新锐品牌。
比亚迪汽车绿色技术与市场发展案例分析
![比亚迪汽车绿色技术与市场发展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9b38e93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a4.png)
比亚迪汽车绿色技术与市场发展案例分析近年来,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作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之一,比亚迪汽车凭借其独特的绿色技术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市场上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本文将对比亚迪汽车的绿色技术和市场发展进行案例分析,以揭示该公司在环保领域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功。
一、绿色技术创新比亚迪汽车一直致力于绿色技术的研发与创新,为可持续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首先,比亚迪在电动汽车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其自主研发的Fe电池技术,不仅提高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延长了续航里程,还解决了电池的衰减问题,为纯电动汽车的普及提供了可靠的动力系统。
其次,比亚迪还在混合动力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其独特的DMC动力总成系统,将电动机和发动机进行高效整合,实现了能量的最大利用和排放的最小化。
这种混合动力技术既解决了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限制,又减少了传统汽车的燃油消耗和排放,为环保出行做出了重要贡献。
另外,比亚迪还在太阳能和储能技术方面有所突破。
该公司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可以应用于电动汽车的充电,实现清洁能源的利用和储存。
此外,比亚迪还开展了大规模的储能项目,利用电池储能技术储存非高峰时段的电能,以应对高峰负荷时段的需求。
二、市场发展策略比亚迪的绿色技术创新不仅为环保事业作出了贡献,也为公司的市场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比亚迪凭借其领先的绿色技术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取得了竞争优势。
该公司不断推出新款电动车型,延伸产品线,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群体的需求。
与此同时,比亚迪还积极与政府部门、企业等合作,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其次,比亚迪在国际市场上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公司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经销商合作,推广绿色出行理念和产品。
此外,比亚迪在纽约、伦敦等地建设了充电站网络,为海外用户提供便捷的充电服务,增加了其产品的竞争力。
最后,比亚迪还注重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
公司通过大规模的广告宣传、参展活动和赞助等方式,扩大了品牌曝光度,提升了消费者对比亚迪绿色技术的认可度和喜好度。
比亚迪汽车企业战略(swot分析)
![比亚迪汽车企业战略(swot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58c27347e21af45b207a822.png)
比亚迪汽车企业战略(swot分析)比亚迪汽车公司战略研究比亚迪汽车公司战略研究一、研究背景二、比亚迪汽车公司发展历史与现状三、比亚迪汽车公司的内外环境分析四、比亚迪汽车公司战略评价五、对比亚迪汽车公司战略的意见和建议六、对公司在未来战略的展望七、结语一、研究背景2009年,我国成为世界产销第一的国家。
随此带来的将带来:机动车的增加导致对石油消耗的增加和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上升造成环境恶化,我国将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和购买;国际各大汽车企业加大对中国的重视和投资,是中国的汽车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但同时也给了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比亚迪看准市场趋势,近几年的表现还是不错的,率先研发混合动力电动车、纯电动车。
并取得一定的成绩。
但目前我国电动汽车项目尚处于开发研制阶段,还没有形成生产规模,在电动汽车的商业化运营模式探讨上更处于起步阶段,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BYD)自成立以来平均每年以翻番速度迅速扩张,从资本金250 万扩张到市值近8>1500亿元,从单一的充电电池生产到跻身为世界手机业举足轻重的多元化手机零部件的集成供应商。
今天,比亚迪除已成为充电电池的世界领先企业外,还拥有IT 零部件制造和汽车制造两大产业,且其竞争优势明显。
因此本文将结合比亚迪汽车公司的内外环境和有关知识对比亚迪如何把自己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新进入者的优势扩大和实现2015年成为中国第一、2025年成为世界第一的目标,对公司的战略管理进行分析和展望。
退后二、比亚迪公司发展历史与现状2003年1月23日,王传福在香港宣布动用23>.54亿港币收购西安秦川汽车77%股份,正式向传统汽车工业出击。
在进军汽车行业的第一年,比亚迪收购了北汽集团旗下的模具公司,组建北京比亚迪模具有限公司,拥有了在模具方面降低成本、提高车身品质的能力。
[i]同年4月, 上海比亚迪汽车研发中心成立, 下设多个20多个项目攻关组, 分别从事比亚迪系列轿车车身、汽车电子、安全装置及电动汽车等方面的研究和探索, 半年内就成功申报100多项国家专利。
比亚迪战略分析(新)
![比亚迪战略分析(新)](https://img.taocdn.com/s3/m/54a693399b6648d7c1c746d1.png)
比亚迪战略分析一、环境分析1、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 90 年代初,那时中国开始了对替代能源汽车的研发。
2001 年,电动汽车研究被列入“十五”国家863 计划重大专项之后,中国开始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投入。
2003-2004 年电动客车的出现应该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的起点,到2006-2007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乘用车领域也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目前中国自主研制的新能源汽车涉及纯电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三大类,相关产品相继问世,使得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开始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
“十一五”以来,国家又提出“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战略,政府高度关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0年9月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七个产业确定为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重点领域集中力量,加快推进。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是目前的主要方向。
由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刚刚起步,并没有具备明显优势的技术方向,所以国家有关部委在选择具体的新能源汽车道路时采取了多管齐下的策略,对各种可行的技术都予以一定的支持,例如在“863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项目”中,对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车、混合动力车、替代燃料技术都给予了一定支持。
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家在新能源汽车开发上没有侧重点。
2008 年11 月,科技部部长万钢、国家“863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总体组组长欧阳明高、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副司长陈建国先后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发表看法,他们都表示混合动力是比较合适的过渡方案。
中国新能源汽车战略道路已逐渐走向清晰,而混合动力车将成为下一步开发重点。
根据科技部的规划,中国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将分三个阶段。
近期发展阶段(2008-2012 年):混合动力汽车大批量产业化,年产量达到百万辆级,占到汽车总产量的10%以上。
比亚迪纵向一体化战略案例
![比亚迪纵向一体化战略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f964c08b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86.png)
比亚迪纵向一体化战略案例
比亚迪是一家中国汽车制造商和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成立于1995年。
其独特的纵向一体化战略,将电池技术、电动汽车和能源储存系统等领域结合在一起,使其成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之一。
比亚迪的纵向一体化战略始于2003年,当时公司开始研发锂离子电池,以满足电动汽车市场的需求。
在此基础上,比亚迪开始设计和生产电动汽车,并自主研发了电动汽车的主要零部件,例如电机、控制系统和电池管理系统等。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比亚迪开始将其电动汽车技术应用到其其他业务领域,例如公交车、出租车、物流车和工程机械等。
此外,比亚迪还开发了能源储存系统和太阳能电池板等产品,以满足不同行业和客户的需求。
通过纵向一体化战略,比亚迪实现了自主研发和生产,减少了对供应商的依赖,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比亚迪也在不断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发展,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
总之,比亚迪的纵向一体化战略是其成功的关键之一,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 1 -。
比亚迪案例分析
![比亚迪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ab6210cbb68a98271fefa54.png)
2、运用波特的“五要素竞争力分析模型”来 分析一下比亚迪汽车公司的竞争坏境?
新进入者威胁:新竞争者的加入必然会打 破市场平衡,引发现有竞争者的竞争反应, 也就不可避免地需要调入新的资源用于竞 争,因此使收益降低。(野马 本田) 替代品的威胁:市场上可替代你的产品和 服务的存在意味着你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 将会受到限制。(太阳能电动车) 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如果买方拥有讨价 还价能力,他们一定会利用它。这会减少 你的利润,其结果是影响收率。
(1)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实施战略突破。 当前,能源日益紧张,节能环保已成为世界 共识,新能源、新技术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 竞争焦点,在经历了金融危机之后,美、欧、 日、韩汽车集团已经开始调整战略规划,加 大汽车产品的安全、环保、节能等综合性能 方面的投入,采用新能源、新材料和新工艺 的开发来研制新车型。因此顺应时代的发展 需求,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应该是比亚迪 公司未来十年发展的战略方向。特别是我们 国家近几年来,石油进口的快速增长,汽车 的拥有量的迅速增长就是其中原因之一。
(2)优先发展高品质小型轿车。同样在经历 了金融危机之后,世界汽车的发展方向必将继 续朝着更加节能、环保的小型化方向发展。在 以电动车为代表的新能源商业化前景尚未明朗 之前,通过提升发动机功率,优先发展高品质 小轿车将是比亚迪汽车产业务实的选择。同时, 比亚迪汽车公司做大做强还要脚踏实地地走更 长的路,自主研发针对发动机整车设计等关键 项目的逐步优化是必须的过程,也是目前赶超 国际一线汽车品牌的唯一出路。
比亚迪G3竞争力分析
车身尺寸较大,内部 空间不大 下面再来看一下 车身尺寸和空间,如 下表所列:G3的车 长和车高是所有车型 里边最大的,车宽是 最小的。轴距与A3, FSV FSV和伊兰特处于同 一水平,和悦最大达 到了2710毫米。 所以G3如果在外边 看,给人的视觉感受 会稍大一些,但是内 部空间并不大,除和 悦之外和另外三款车 型处于同一水平。 结论:低配车型优势 明显,中配车型无优 势
比亚迪战略分析
![比亚迪战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b2ef1bf87c24028905fc335.png)
中观环境分析
供应者
潜在竞 争者
产业竞争 者
替代品
买方
中观环境分析
1、产业竞争者的竞争状况
(1) 2009销量前十的自主品牌轿车,大部分都是 毛利较低的低端车型。 (2)奇瑞,吉利产品线比较丰富,吸引了不少简单 需求的中低端客户。比亚迪更多是结合城乡推出高性 价比的产品。
中观环境分析
2、潜在竞争者的威胁
公司历史
1995年,比亚迪股份公司由王传福正式创立创立,最初起步时, 只有20多人的规模。
2003年,比亚迪正式收购陕西秦川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组建比亚 迪汽车,进入汽车制造与销售领域,开始了民族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 征程。
2006年,比亚迪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29亿元,同比增长101%; 汽车产业取得骄人业绩,主力车型F3实现销售63153辆,同比增长 472%,实现销售收入近50亿元。F3还实现出口5000余辆,产品覆 盖16个国家和地区。
品牌历史
电池起家
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以做电池起家的比亚迪谈到造汽车,无非 是在扮演一位“门外汉”的角色。正是利用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响 亮名号和对秦川汽车的收购行为,使得比亚迪有了相对于其他新手的 先发优势。
物价低廉的民用车
比亚迪汽车遵循自主研发、自主生产、自主品牌的发展路线,矢 志打造真正物美价廉的国民用车,产品的设计既汲取国际潮流的先进 理念,又符合中国文化的审美观念。短短一年内,比亚迪汽车的产品 线由原来单一的“福莱尔”微型轿车,迅速扩充为包括a级燃油车、c 级燃油轿车、锂离子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在内的全线产品。 比 亚迪主攻的是5万元以下的微轿市场,目前这个细分市场的竞争非常 激烈,已经历了多次价格战,但比亚迪还是在今年率先把价格下调, 证明了民营企业在价格上的竞争力和灵活性。
汽车管理学-比亚迪案例分析
![汽车管理学-比亚迪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4afd978453610661ed9f4e1.png)
◆与母校、研究院交恶,一度扬言凡是 母校的学生一概不予录用,研究院曾经 与之共事过的同事不想提起他。他蔑视 游戏规则,树敌颇多;对内,他抽丝剥 茧般的榨取,让一些员工怨声载道。
争
议 王
1.低调的骄傲
•
“富贵不还乡,无异于锦衣夜行。”
传
•
提倡“家文化”,
福 2.倔强王传福
•
口碑不好 ,:“只要是中南大学
王传福&兄弟情
在王传福15岁时,父母亲都已去世。哥哥王 传方在18岁就扛起了家庭的重担。无论生活 多艰难,他始终要求弟弟要发奋读书。哥哥 说:“再苦再累,卖房也要读书,只要读书 才是唯一的出路。” 王传方一直承担弟弟的 学费和生活费,直到研究生毕业。今天已经 名动天下的王传福和哥嫂家住门对门,在生 活上互相照应。
出 来的人,比亚迪一个也不收!”
•
王传福的沉默,一如既往。
争 议 王 传 福
3.驭人无道?
• “总之能用人手的,就尽量不用机器。” • 人工+夹具=机器人,是他引以为傲的
低成本生产模式
4.在模仿中超越。
• “逆向研发” • “同样是模仿,比亚迪能做到最好” • 索尼案件和沸沸扬扬的富士康诉比亚迪
案。
2002年,成 为NOKIA第 一个中国锂 离子电池供 应商
2006年,比亚迪 汽车主力车型F3 实现销售63153 辆,,实现销售 收入近50亿元
2008年9月27
日,巴菲 特入股
6
荣誉简史
2009年 2008最佳可持 续发展年度企业
2007年 2007中国制造业 企业500强(第156位)
2004民营上市公司10 强(第8位)
柔性电路板、微电子产品、LED产品、光电子产
汽车管理学-比亚迪案例分析
![汽车管理学-比亚迪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6fd06d2c77da26925c5b0ad.png)
企业文化内涵体系
品牌力/服务力 潜规则
人/企业文化
品牌力:…… 服务力:……
潜规则是…… 1、品质 2、战略
1、员工 2、企业 3、文化 4、沟通
1、价值 2、绩效
什么是比亚迪的企业文化?
核心价值是:公平、务实、激情、创新 核心目标是:立脚能源,发展汽车;实现包
S8是中国第一款有硬顶敞篷机构的轿跑车 比亚迪F3DM作为世界首款即将量产的双 模电动车,在中国乃至世界的新能源汽车 比亚迪F3DM领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E6
从E6看BYD电动车
1.动力系统绿色环 保
2.行驶噪音非常低 3.节省了车辆使用
的维护成本
4.政策扶持最高补 贴6万
E6
从E6看BYD电动车
小人
◆与母校、研究院交恶,一度扬言凡是 母校的学生一概不予录用,研究院曾经 与之共事过的同事不想提起他。他蔑视 游戏规则,树敌颇多;对内,他抽丝剥 茧般的榨取,让一些员工怨声载道。
争
议 王
1.低调的骄傲
•
“富贵不还乡,无异于锦衣夜行。”
传
•
提倡“家文化”,
福 2.倔强王传福
•
口碑不好 ,:“只要是中南大学
高端创新战略
汽车 战略
自己设计自己造 垂直整合战略
新能源汽车比亚迪走在世界前面, 让别人知道比亚迪不只是卖便宜车, 而且是高科技‘高环保责任的企业
QC活动带来的收获:
汽车战略
1·超一流的模仿能力 2·车型选择准确 3·市场定位非常成功
袋鼠模式
;自我奔跑:一站式服务,减少中间环节。 育袋:电池领域和汽车领域可以发生整合效应。 长腿:技术能力
比亚迪企业战略管理分析
![比亚迪企业战略管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d1f8413844769eae009ede9.png)
2. 3.
目前汽车这一行业竞争对手较少, 进入障碍较大。
T 纵向一体化使其能够有效的降低
成本,前景乐观。
19
公司SWOT分析
T: 1.
S W 技术不过关,设施难配套等问题 ,
单凭某一企业的单薄力量不可能 在短期内改善。
2. 3.
日本这一汽车强国也有大企业用 巨资投入电动汽车的生产和开发。 对电磁行业,全世界市场容量只
国廉价劳动力,从而制造低国汽车业的启示
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能力的高低主要体现在核心技术上,只 有在核心技术上有了发言权,自主品牌才有发展的未来。 模具是汽车的核心技术。比亚迪以掌握核心技术、核心制造能力和严格 的成本控制、质量控制起家,进军汽车行业后,就迅速组建了北京比亚 迪模具有限公司。
……
核心 技术
26
比亚迪公司对中国汽车业的启示
要创造自己的核心优势,汽车业务可以和IT零部件两大业务群中某些优 势元素进行整合。 比亚迪公司在电动汽车上发挥整合优势。比亚迪汽车的四大工艺独特 , 其进行的重新设计不仅成本低,而且在流程上做了改动,在一些流程上 用夹具和人工代替全自动的机器,以减少设备投资。
24
比亚迪公司对中国汽车业的启示
国外汽车公司以成本战略为基础,进行价格竞争,争夺中国市场。 中国汽车工业虽然具备研制低价位经济轿车的能力,但研制的成本仍然 要几十亿的资金。因此,开发过程中仍然有必要实施成本战略,降低研 发费用、生产设备成本。 比亚迪研发新技术不是考虑用机器取代人,而是着力于怎样充分利用中
2007年度“最具全球竞争力中国公司”评
选由《环球企业家》杂志与罗兰 • 贝格咨
询公司联合主办,这是国内第一份反映中 国公司在全球化时代生存和竞争能力的榜 单,主要考察中国公司的海外业绩表现、 国际化持续竞争能力和跨文化管理能力, 见证和纪录中国企业从 “本土公司 ”向 “跨国公司”蜕变的艰难过程。 23
6营销案例三比亚迪汽车营销策略分析
![6营销案例三比亚迪汽车营销策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581533058fafab069dc02f8.png)
新能源领域
“三大绿色梦想”解决石油问题带来的全球环 境污染和经济问题,科技创新造福人类、荣耀 世界!
(二)企业文化
以人为本:尊重人,培养人,善待人,为员工 建立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工作和发展环境。
逐步打造“平等、务实、激情、创新”的企业 核心价值观,并始终坚持“技术为王,创新为 本”的发展理念,努力做到“事业留人,待遇 留人,感情留人”。
(三)社会责任
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支持教育发展、抗击非典、东南 亚海啸、南方洪灾、汶川地震、玉树地震
政策、创新战略、公路
支持不足、环保、地方保护
资本市场完善 汽车技术发展
消费环境不利:信贷、观念、忠
诚度低、消费心理不正常
国际市场低迷
SWOT战略选择
SO 战略:
加速国内发展,寻求海外机会 投资设厂,增加产能,扩大规模 开发新产品 加速进军国际市场 有计划地向上游渗透
ST战略:
以中高端产品打开海外市场 巩固国内市场,减少外企压力 发挥成本优势,减少替代品威胁 提高生产技术,降低竞争者压力 继续发挥人海战术
旺季来临前一个月,在全国各市场进行媒体覆 盖,制定促销策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四)服务体系
07 年末制定了服务参与计划 服务的便捷性:信息传递的便捷性、顾客体验
的便捷性、企业与消费者互动的便捷性及购买 过程的便捷性 售后服务网络的便利、维修成本的可控并且透 明、提供技术培训及现场服务、充足的零配件 储备、勇于承担责任、统一的售后店面形象、 MOT 体系的不断强化
比亚迪案例分析
![比亚迪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3714a7fbe1e650e52ea99b7.png)
比亚迪案例分析在管理者从事的工作中,激励和奖赏员工是最重要也是最具挑战性的活动之一。
作为有效的管理者,要想让所有员工付出最大努力,必须了解员工如何受到激励以及为什么会被激励,并调整自己的激励活动以满足员工的需要和欲求。
而在比亚迪公司的管理过程中就充分体现了如何运用当代动机理论来有效的激励员工。
首先,比亚迪公司推行从上到下的目标管理系统,员工按照公司的整体目标来规划个人的工作目标,对公司做出承诺,不仅使得员工参与了目标的设置过程,并且让员工为了达到目标而工作,从而达到更高的绩效水平,这表现了目标对行为的指导作用。
这与目标设置理论相一致,目标设置理论认为具体的目标会提高工作成绩,为了达到目标而工作的院士工作动机的主要源泉之一。
其次,期望理论认为,当人们预期某种行为能带给个体某种特定的结果,而且这种结果对个体具有吸引力时,个体就倾向于采取这种行为。
比亚迪公司努力研究如何去发挥员工的潜能,努力开发激励措施,努力引导员工发挥积极、主动、创新的主观能动性。
对于每一个岗位,都有一个发展规划,员工可以体会到自身的进步、成长以及成功的喜悦,这些都使得员工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达到工作绩效,而设置出勤奖、月度绩效奖、季度绩效奖、进步奖、服务年资奖、优秀员工奖、最佳员工奖、特别奖等多种组织奖赏则可以促进员工共达到与公司一致的个人目标。
再次,根据强化理论,管理者可以通过强化他们认为理想的行为来影响员工,正如比亚迪公司规定J级以上员工可享受买车优惠,F级以上员工可享受住房优惠、为员工建设大型活动中心以及提供的各种奖励,这些都对员工的工作动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比亚迪之所以发展如此迅速,和其有效的员工激励措施是密不可分的。
比亚迪汽车公司的控制系统属于市场控制型。
市场控制是一种强调使用外在市场机制,如价格竞争和相对市场份额,在系统中建立使用标准来达到控制的方法。
在价格竞争方面,他们采用低成本战略。
比亚迪汽车坚持自主研发、自主生产、自主品牌的发展模式,并且自己生产汽车模具,使生产成本大大下降,让更多的中国人轻松拥有一辆汽车的目标成为可能。
比亚迪案例分析--管理学作业
![比亚迪案例分析--管理学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675b207aba1aa8114531d901.png)
2002年,成 为NOKIA第 一个中国锂 离子电池供 应商
2006年,比亚迪 汽车主力车型F3 实现销售63153 辆,,实现销售 收入近50亿元
2008年9月27
日,巴菲 特入股
6
荣誉简史
2009年 2008最佳可持 续发展年度企业
2007年 2007中国制造业 企业500强(第156位)
2004民营上市公司10 强(第8位)
•“我的梦想是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问题。梦想实现了,带来巨 大的财富,这是肯定的。但财富是顺带的,绝不是我的追求。” 王传福在登上2009福布斯全球富豪榜时这样表态。
一位。
发展简史
1995年, 比亚迪股 份公司正 式创立
2003 年,比 亚迪正式收购 陕西秦川汽车 有限责任公司, 组建比亚迪汽 车
2007年6月,比 亚迪F3总销量突 破10万辆,成为 最快突破10万辆 的自主品牌车型
2009年, 比亚 迪入选中国世 界纪录协会世 界最大手机锂 电池生产商, 创造了新的世 界之最。
《王传福传:比亚迪神话》
内容简介:他,让三洋、索尼等国际大公司 感到恐惧;他,一个近似狂妄的“技术狂 人” ;他,在漫漫熊市吸引“股神”入股 比亚迪;他,仅一年时间成为中国新一代首 富……他就是王传福,曾经一文不名的农家 子弟,2002年,他在短短7年时间里,将镍 镉电池产销量做到全球第一、镍氢电池排名 第二、锂电池排名第三,37岁便成为饮誉
06.01.2020 9
产业实力
1. IT领域 2. 汽车领域 (比亚迪掌握了关系电动汽车
成败的关键一环——动力电池核心技术 ) 3. 新能源领域
1.电动车 2.储能电站 (风能、太阳能 ) 3.太阳能电站
06.01.2020 10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战略分析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战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ae5dfe4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6d.png)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战略分析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战略:优势、挑战与未来发展随着全球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新能源汽车成为了汽车行业的热点话题。
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佼佼者,比亚迪凭借其独特的新能源汽车战略,脱颖而出,成为市场的领导者。
本文将深入分析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战略的优势和劣势,以及未来发展的前景与挑战。
市场前景广阔:随着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广阔。
比亚迪凭借其领先的技术和优质的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
技术实力雄厚:比亚迪拥有强大的研发团队和完善的技术体系,在新能源汽车的三电系统、自动驾驶等领域具有明显优势。
比亚迪还拥有垂直整合的能力,可以更好地控制成本和质量。
品牌影响力大: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比亚迪的品牌影响力逐渐扩大。
良好的品牌形象使得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
市场竞争激烈:随着国内外企业纷纷加入新能源汽车市场,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
比亚迪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应对市场竞争。
技术更新换代快:新能源汽车技术更新换代快,比亚迪需要不断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以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用户口碑有待提高:虽然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部分用户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度不高,信赖度有待提高。
加强技术研发:比亚迪不断加大在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保持技术领先地位。
例如,比亚迪在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使得其新能源汽车具有更高的续航里程和更快的充电速度。
积极拓展市场:比亚迪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积极拓展新能源汽车业务。
在国内市场,比亚迪不断推出针对不同消费者群体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以满足不同需求。
在国际市场,比亚迪加大力度开拓欧美、东南亚等地区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进一步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推出新能源汽车租赁服务:为了降低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门槛,比亚迪推出了新能源汽车租赁服务。
消费者只需支付一定的租金,就可以租用到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从而避免了一次性购买的成本压力。
4、比亚迪战略准备度分析(课堂练习)
![4、比亚迪战略准备度分析(课堂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ab23f91e33687e21af45a9c0.png)
比亚迪公司战略准备度分析练习战略准备度评分表(一)比亚迪公司发展现状与挑战近年来,我国汽车行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
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即对石油不断消耗以及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持续攀升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在这些严峻的形势下,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是保证我国能源安全和生态环境平衡的战略措施。
虽然比亚迪看准了全球发展的趋势,率先研发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并取得一定成绩,但是从许多方面来看还是存在对新能源汽车成长战略研究的必要性。
但目前我国电动汽车项目尚处于开发研制阶段,还没有形成生产规模,在电动汽车的商业化运营模式探讨上更处于起步阶段,相对于欧洲、美国和日本,还有一定的差距。
比亚迪能否实现“在2015年能否成为中国产销量第一,2025年成为世界产销量第一的汽车企业”这一战略目标还存在诸多疑问。
2、比亚迪公司发展现状:2008年全球经历了非常动荡的一年。
比亚迪的汽车业务在2008年中取得突破性发展,中高档商务轿车F6车型及经济车型F0相继上市,丰富了比亚迪的产品线。
此外全球首款新能源汽车F6DM双模电动车也正面世。
比亚迪已与荷兰经销商签署协议,在欧洲荷兰、捷克共和国、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和匈牙利销售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并计划将此款车型出口到以色列,以作为比亚迪进军中东市场的第一站。
3、尽管比亚迪的发展十分迅速,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是充满挑战的。
越来越多的的国内自主品牌汽车相继进入轿车生产领域并且也有一定的企业如奇瑞、吉利也开始设计并制造新能源汽车。
比亚迪自身设计制造的混合动力电动车的电池充电等技术问题上还需要突破。
在国外,丰田和通用汽车将新能源汽车作为以后的发展重点,2010年之后都陆续推出了自己的插电式电动车,并能做到大规模投入生产销售,这无疑是比亚迪未来最大也迫切需要解决的。
国外政府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政策法规及税收优惠比国内更为齐全完善,因此国外汽车企业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将更为顺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亚迪战略分析
——2003-2009年
目录 CONTENTS
环境分析 企业战略
竞争优势
环境分析
PEST分析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供应商、中间商、目标市场的竞争
宏观环境分析
政治环境
(1)汽车产业是国民 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1994年的《汽车 工业产业政策》 (3)2009年年初国务 院公布了 《汽车产业 调整和振兴规划》
(1)08年美国次贷危机 影响中国出口,欧盟和
日本
(2)投资增长面临压力 (3)中国实行宽松的货 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宏观环境分析
(1)古代有乘轿子的习惯
(1)中国的技术创新薄弱,
(2)公路建设的发展,汽 车平民化
(3)中国人的面子问题, 中国人较多的重视内饰和 外形 (4)中国人的消费理念, 重视性价比
品牌历史
电池起家
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以做电池起家的比亚迪谈到造汽车,无 非是在扮演一位“门外汉”的角色。正是利用了“自主知识产权” 的响亮名号和对秦川汽车的收购行为,使得比亚迪有了相对于其他 新手的先发优势。
物价低廉的民用车
比亚迪汽车遵循自主研发、自主生产、自主品牌的发展路线, 矢志打造真正物美价廉的国民用车,产品的设计既汲取国际潮流的 先进理念,又符合中国文化的审美观念。短短一年内,比亚迪汽车 的产品线由原来单一的“福莱尔”微型轿车,迅速扩充为包括a级燃 油车、c级燃油轿车、锂离子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在内的全线产 品。 比亚迪主攻的是5万元以下的微轿市场,目前这个细分市场的 竞争非常激烈,已经历了多次价格战,但比亚迪还是在今年率先把 价格下调,证明了民营企业在价格上的竞争力和灵活性。
业务简介
2、汽车业务
比亚迪汽车遵循自主研发、自主生产、自主品牌的发展路 线,矢志打造真正物美价廉的国民用车,产品的设计既汲取 国际潮流的先进理念,又符合中国文化的审美观念。短短一 年内,比亚迪汽车的产品线由原来单一的“福莱尔”微型轿 车,迅速扩充为包括a级燃油车、c级燃油轿车、锂离子电动 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在内的全线产品。 比亚迪主攻的是5万元以下的微轿市场,目前这个细分市 场的竞争非常激烈,已经历了多次价格战,但比亚迪还是在 今年率先把价格下调,证明了民营企业在价格上的竞争力和 灵活性。 销售车辆 目前在市面上销售的比亚迪汽车有福莱尔,F0,F3,及F3-R 等。
大多模仿
(2)自主研发能力差
中观环境分析
供应者
潜在竞 争者
产业竞争 者
替代品
买方
中观环境分析
1、产业竞争者的竞争状况
(1) 2009销量前十的自主品牌轿车,大部分都是毛 利较低的低端车型。 ( 2)奇瑞,吉利产品线比较丰富,吸引了不少简单
需求的中低端客户。比亚迪更多是结合城乡推出高性
价比的产品。
销售车辆
目前在市面上销售的比亚迪汽车有福莱尔,F0,F3,及F3-R等。
公司发展图
业务简介
1、IT产业
公司IT产业主要包括二次充电电池、充电器、电声 产品、连接器、液晶显示屏模组、塑胶机构件、金属零 部件、五金电子产品、手机按键、键盘、柔性电路板、 微电子产品、LED产品、光电子产品等以及手机装饰、手 机设计、手机组装业务等。主要客户包括诺基亚、摩托 罗拉、三星等国际通讯业顶端客户群体。目前,比亚迪 作为全球领先的二次充电电池制造商,IT 及电子零部件 产业已覆盖手机所有核心零部件及组装业务,镍电池、 手机用锂电池、手机按键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均已达到第 一位。
比亚迪战略分析
第二小组:辛荣 杨璞 刘肖 辛贤镇 朱佳佑
目录
比亚迪简介Leabharlann 比亚迪原有战略分析 比亚迪战略转型
比亚迪公司简介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由王传福创立于1995年, 2002年7月31日在香港主板发行上市(股票代码: 1211.HK),是一家拥有IT和汽车两大产业群的高新 技术民营企业。目前,比亚迪在全国范围内,已在广 东、北京、陕西、上海等地共建有九大生产基地,总 面积将近700万平方米,并在美国、欧洲、日本、韩 国、印度、台湾、香港等地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现 员工总数已超过15万人。
中观环境分析
2、潜在竞争者的威胁
(1)汽车生产是高技术资金密集型特殊行业,为了避 免重复建设,很难获得乘用车生产资格。 (2)比亚迪最初进入汽车生产是通过收购陕西秦川汽 车来获得这一资格,所以目前在产车企没有新进入者的 威胁。
企业文化
比亚迪坚持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方针,尊重人,培养人,善待人, 为员工建立一个公平、 公正、公开的工作和发展环境。公司在持续 发展的同时,始终致力于企业文化建设,矢志与员工一起分享公司 成长带来的快乐。比亚迪坚持不懈,逐步打造“平等、务实、激情、 创新”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并始终坚持“技术为王,创新为本”的 发展理念,努力做到“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
公司历史
1995年,比亚迪股份公司由王传福正式创立创立,最初起步时, 只有20多人的规模。 2003年,比亚迪正式收购陕西秦川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组建比 亚迪汽车,进入汽车制造与销售领域,开始了民族自主品牌汽车的 发展征程。 2006年,比亚迪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29亿元,同比增长101%;汽 车产业取得骄人业绩,主力车型F3实现销售63153辆,同比增长472%, 实现销售收入近50亿元。F3还实现出口5000余辆,产品覆盖16个国 家和地区。 2007年以来,比亚迪F3月销连续突破万辆。 2008年3月18日, 比亚迪第一款中高级商务轿车F6全国上市,比亚迪汽车作为自主品 牌开始冲击中高级轿车市场。 总裁王传福曾经宣布比亚迪的两大目标:2015年中国第一, 2025年世界第一。振动了汽车界和舆论界。而在比亚迪集团发展的 强大驱动下,比亚迪汽车将以强大的实力驰骋在汽车大潮中。
销售简况
截止2008年底,公司总资产额近329亿元人民币,净资产超过133 亿元人民币。2008年 比亚迪,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7.88亿元,实现 利润10.21亿元。 比亚迪汽车在2009年完成汽车销售近45万辆,销售额214.97亿元 人民币,利润额30.33亿元人民币,利润率达到14.11%.比亚迪的利 润率约为中国行业平均利润率的两倍,国际平均水准是3%左右。 2010年,全国民企500强排名第10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