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体育动作的解剖学分析

合集下载

运动解剖学(第三版)课件第二章第五节体育动作的解剖学分析与应用

运动解剖学(第三版)课件第二章第五节体育动作的解剖学分析与应用

向心工作
离心工作
(三)肌肉工作的性质
2.静力性工作 • 肌肉收缩时所产生的力矩,只足以平衡阻力矩,使环节保持
一定的姿势,肌肉的长度没有明显的变化,此类工作称为静力性 工作(亦称等长收缩)。静力性工作又可分为支持工作、加固工 作和固定工作。 •(1)支持工作:支持工作是指位于关节基本轴同一侧的肌肉保 持持续性收缩,以平衡阻力矩,使相应环节保持静止姿势。 •(2)加固工作:在悬垂状态下,位于关节两侧的肌肉共同持续 收缩,以对抗外力牵拉而产生的关节分离作用。 •(3)固定工作:在支撑状态下,位于关节两侧的肌肉共同持续 收缩,起稳固关节的作用。
第一类杠杆(平衡杠杆)
(四)杠杆原理及其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第二类杠杆(省力杠杆)
第三类杠杆(速度杠杆)
3. 体育运动中杠杆原理的应用
(1)利用杠杆省力 (2)利用杠杆获得速度 (3)利用杠杆训练力量
3. 体育运动中杠杆原理的应用
提铃时杠铃贴近身体上升缩短阻力臂,省力
3. 体育运动中杠杆原理的应用
工作条 工作性质 件
脊柱 髋关节 膝关节

方向同(快),M肌+M 腹直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等 下固定 向心工作


方向反,M肌>M外
髂腰肌、股直肌等
近固定 向心工作

方向反,M肌>M外
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小 近固定 向心工作 腿三头肌等
踝关节

方向反,M肌>M外
胫骨前肌、趾长伸肌、拇长伸肌 近固定 向心工作 等
股四头肌、股二头肌、半 腱肌、半膜肌等
小腿三头肌、胫骨后肌等 趾长屈肌、拇长屈肌等
远固定 远固定
远固定
近固定 近固定
上固定 近固定

13体育动作的解剖学分析

13体育动作的解剖学分析

“主动不足”和“被动不足”。
1.多关节肌“主动不足”
多关节肌作为原动肌工作时,其肌力充分作用于 一个关节后,就不能再充分作用于其他关节,这种现 象叫多关节肌“主动不足”(其实质是肌力不足)。 如:1.充分屈指后,再屈腕, 则会感到屈指无 力(原采握紧的物体有松脱感),这就是前臂屈肌群发 生了多关节肌“主动不足”现象。
(4)环节的受力情况 (与外力关系)
即环节运动方向与外力矩的方向的关系和肌力(M肌)与 外力矩(M外)大小的关系。
相反(反同): M肌> M外,运动环节方向与外力作用相反
一致(快)(快同): M肌补充M外,运动环节顺肌拉力方向
一致(慢)(慢反): M肌< M外,运动环节方向与外力作用
相同
①环节运动方向与外力作用方向相反
(1)确定动作名称:手持哑铃侧平举
(2)动作要领描述:两足开立,与肩同宽,身体直立,
两臂侧举至90度,且保持在水平位。
(3)分析结果: 环节 肩带
上臂 前臂 手
关节
胸锁
运动
上回旋
与外力 关系
相反 M肌=M外
原动 肌
斜方肌上 下部、前 锯肌下部
三角、冈 上、肱三、 肘 旋前圆、 旋前方 桡侧腕长 伸肌、桡 侧腕短伸 肌、尺侧 腕伸肌等
固定工作,或上支撑工作,例如“仰卧举腿”。
下固定:当骨盆相对固定,胸廓运动时,参与工作的肌肉,则
为下固定工作,或下支撑工作,例如“仰卧起坐”。
无固定:肌肉收缩时,两端的附着骨都运动,则称为无固定工
作,例如挺身跳远的腾空动作。
(四)肌肉的工作性质
肌肉工作:肌肉收缩使环节运动并且做功,或 使肢体保持在某一位置不做功但也消耗能量的 过程。 肌肉工作性质可分为动力性工作和静力性工作 两大类。

体育动作解剖学分析

体育动作解剖学分析

※双、多关节肌作为原动肌收缩发力(其实质是肌力不足)在另一个环节运动时不能再继续拉长。

如伸直膝关节后再屈髋(直膝前摆),腿难以摆得高,这就是股后肌群“被动不足”现象。

再如:充分屈腕后,再屈曲手指则会感到困难。

前臂的伸肌群作为对抗肌发生了“被动不足”的现象。

※双、多关节肌作为拮抗肌被伸展拉长(其实质是肌肉伸展不足)肌肉工作的杠杆原理人体在运动中的动作,都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肌肉收缩为动力来完成的。

从力学的角度说,肌肉工作是完全遵循杠杆原理的。

如右侧下图,人体杠杆具有3个点支点:关节中心O点力点:作用肌在骨附着面的中心F点阻力点:环节与重物的总重心作用点R点拉力臂。

支点至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OR)为阻力臂。

肌拉力与拉力臂的乘积为肌力矩;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为阻力矩。

(M=F*L)肌力矩和阻力矩分别表示肌力和阻力对骨杠杆所产生转动作用的大小。

人体力学杠杆分类根据杠杆上三个点的位置不同,可将杠杆分为三类第一类杠杆(平衡杠杆)第二类杠杆(省力杠杆)第三类杠杆(速度杠杆)(支点在中间)(阻力点在中间)(动力点在中间)※此外,肌收缩使相邻环节在关节处相互靠近的工作也是固定工作。

(维持了固定的姿势)例如:站立时,膝关节周围肌肉的工作就是固定工作。

知识点5 环节受力分析法①环节运动方向与外力作用方向相反②环节运动方向与外力作用方向相同③静止结合体育动作的实际情况,围绕运动环节来分析寻找原动肌,简称动作实际情况,围绕运动环节来分析寻找原动肌,简称动作分析。

具体动作,具体分析。

手持哑铃侧平举动作(静态)分析过程(1)确定动作名称:手持哑铃侧平举(2)动作要领描述:两足开立,与肩同宽,身体直立,两臂侧举至90度,且保持在水平位。

胸锁关节运动环节:肩带运动关节:胸锁关节运动形式:上回旋运动方向:向上外力方向:向下运动方向与外力的关系:相反M肌=M外原理:反同原动肌:斜方肌上下部、前锯肌下部工作条件:近固定肩关节运动环节:上臂运动关节:肩关节运动形式:外展运动方向:向上外力方向:向下运动方向与外力的关系:相反M肌=M外原理:反同原动肌:三角、冈上、肱三工作条件:近固定肘关节运动环节:前臂运动关节:肘关节运动形式:伸、旋内运动方向:向上外力方向:向下运动方向与外力的关系:相反M肌=M外原理:反同原动肌:旋前圆、旋前方、肘工作条件:近固定运动环节:手运动关节:桡腕关节运动形式:侧屈运动方向:向上外力方向:向下运动方向与外力的关系:相反M肌=M外原理:反同原动肌: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尺侧腕伸肌等工作条件:近固定运动环节:小臂运动关节:掌指关节运动形式:屈运动方向:向上外力方向:向下运动方向与外力的关系:相反M肌=M外原理:反同原动肌:指浅屈肌、指深屈肌等工作条件:近固定(3)划分阶段、分析结果(制表)环节关节运动与外力关系原动肌工作条件工作性质肩带胸锁上回旋相反M肌=M外斜方肌上下部、前锯肌下部近固定支持工作上臂肩关节外展相反M肌=M外三角、冈上、肱三近固定支持工作前臂肘关节伸、旋内相反M肌=M外旋前圆、旋前方、肘近固定支持工作手桡腕关节微屈相反M肌=M外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尺侧腕伸肌等近固定支持工作指掌指关节指间关节屈相反M肌=M外指浅屈肌、指深屈肌等近固定支持工作(4)小结与建议俯卧撑(动态)分析过程(以向下阶段为例)(1)确定动作名称:俯卧撑(2)动作要领描述:双臂分开,与肩同宽,双脚并拢(或微分),脚尖着地,保持颈部、背、臀部还有腿部在一条直线上。

运动解剖学动作分析

运动解剖学动作分析
向心工作
远固定
下回旋
菱形肌、胸小肌、肩胛提肌
斜方肌上下部肌纤维、前锯肌下部肌纤维
肩关节伸
三角肌后部肌纤维、肱三头肌长头、背阔肌、冈下肌、大圆肌、小圆肌
胸大肌、三角肌前部肌纤维、肱二头肌、喙肱肌
肘关节屈
肱肌、肱二头肌、肱桡肌、旋前圆肌
肘肌、肱三头肌
腕关节不动

静力工作(加固)
上固定
三、俯卧撑动作分析
关节运动
原动肌
对抗肌
工作性质
工作条件
肩胛骨前伸
前锯肌、胸大肌、胸小肌
斜方肌、菱形肌
向心工作
远固定
肩关节屈
三角肌前部、胸大肌、肱二头肌、喙肱肌
三角肌后部肌纤维、肱三头肌长头、背阔肌、冈下肌、大圆肌、小圆肌
肘关节伸
肘肌、肱三头肌
肱肌、肱桡肌、肱二头肌、旋前圆肌
腕关节不动

静力工作(固定)
四、仰卧起坐动作分析
关节运动
髂腰肌、股直肌、缝匠肌、阔筋膜张肌、耻骨肌
膝关节伸
股四头肌
腓肠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股薄肌
踝关节不动

静力(支持)
原动肌
对抗肌
工作性质
工作பைடு நூலகம்件
躯干屈
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髂腰肌、胸锁乳突肌
竖脊肌、斜方肌、胸锁乳突肌、臀大肌
向心工作
下固定
五、纵跳动作分析
关节运动
原动肌
对抗肌
工作性质
工作条件
髋关节伸
臀大肌、大收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
髂腰肌、股直肌、缝匠肌、阔筋膜张肌、耻骨肌
向心工作
远固定
膝关节伸
股四头肌

运动技术动作的解剖学分析

运动技术动作的解剖学分析


2.通过对人体重心轨迹的移动、肢体关节 角度的变化,以及运动中肌肉发力状况等 进行综合技术诊断与技术评价。随着体育 运动研究的不断深入,动作分析理论会不 断开拓、总结、应用于实践。
二解剖学动作分析的概念

解剖学动作分析仅以人体运动器官系统为 基础,结合体育动作的实际情况,围绕运 动环节来分析寻找原动肌。即“环节受力 分析法”,它是根据环节运动中受力情况 寻找原动肌的一种方法,不受场地、仪器、 设备条件的限制,是将所学的运动解剖学 知识与运动实践加以结合,灵活使用的一 种方法。
三 环节受力分析法的运用



1.所谓“环节”,是指人体身上可以活动的每 一段肢体、节段或饶关节转动的骨。 2.运动环节既可以指单一的骨关节,也可以是 几个肢体、节段的骨作为一个整体相对某一关 节运动。 3.运动环节是固有环节集中的最高表现形式, 它集中反映动作阶段中原动所承担的负荷程度。



退让工作
退让工作 退让工作
慢反 慢反 慢反 慢反
退让工作 退让工作 静力工作 静力工作
胸阔部相对 肩胛骨上回 肩带 旋
胸阔部相对 肩胛骨前伸 肩带 肩带相对上 肩关节屈 臂 上臂相对前 臂 前臂相对手 腕 手掌相对手 指 近节手指相 对远节 手指 肘关节伸 腕关节伸 掌指关节伸 (保持) 指关节伸 (保持)
慢反
慢反 慢反
胸小肌、菱 远固定 形肌
斜方肌、菱 远固定 形肌 背阔肌、三 远固定 角肌后 部 肱二头肌、 远固定 肱肌 前臂屈肌群 远固定 前臂屈肌群 远固定 前臂屈肌群 远固定
肌肉工作 条件
远固定 远固定 远固定
肌肉工作性质
克制工作 克制工作 克制工作
肘关节屈 腕关节屈

体育动作解剖学分析

体育动作解剖学分析

相反 (反同)
趾长、mu长伸 肌,足背伸趾
短肌
近固定
向心 工作
落地缓冲阶段
环节运 关节与 与外力 原动肌
动趋势 运动 矩关系
肌肉工 肌肉工 作条件 作性质
骨盆相对 髋关节 于大腿 屈
大腿相对 膝关节 于小腿 屈
小腿相对 踝关节 于足弓 背屈
足趾相对 跖趾关 于足弓 节屈
相同 (慢反)
相同 (慢反)
远固定
静力性 工作
手指相对 掌指、指 于腕掌 间关节屈
相反 前臂屈指肌群、 (反同) 手部屈指短肌 近固定
静力性 工作
举腿向上阶段——躯干
环节运 关节与 与外力 动趋势 运动 矩关系
头相对 于胸廓
颈椎屈
相同 (慢反)
原动肌
肌肉工 肌肉工 作条件 作性质
竖脊肌 头、颈夹肌
下固定
静力性 工作
骨盆相对 于胸廓
动趋势 运动 矩关系
肌肉工 肌肉工 作条件 作性质
大腿相对 髋关节 于骨盆 屈
小腿相对 膝关节 于大腿 伸
足弓相对 踝关节 于小腿 背屈
相反 (反同)
髂腰肌 股直肌
近固定
相反 (反同)
股四头肌 近固定
相反 胫骨前肌,趾 (反同) 长、mu长伸肌 近固定
向心 工作
向心 工作
向心 工作
足趾相对 于足弓
跖趾关 节伸
向心 工作
向心 工作
静力性 工作
静力性 工作
头 胸廓 骨盆
颈椎
腰椎
上固定? 下固定?
(一)确定开始姿势(略) (二)划分动作阶段
1. 举腿向上阶段 2. 向下还原阶段 (三)分析动作 (四)小结

浅谈运动动作的解剖学分析

浅谈运动动作的解剖学分析

浅谈运动动作的解剖学分析石建东(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摘要:作育动作的解剖学分析是体育科研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也是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学习运动解剖学的重点和难点。

其目的是从人体结构的角度分析运动动作的规律性,为学习和提高动作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运动动作;解剖学分析引言:运动动作虽然有多种多样,但从人体结构角度分析,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任何动作都是以肌肉收缩为动力,牵引骨骼,围绕关节而运动的。

骨与关节是运动的被动部分,肌肉则是主动部分。

肌肉在人体运动中处于重要位置。

分析运动动作时,其重点为肌肉。

因此,在进行动作分析之前,必须先了解肌肉的功能。

1. 运动中肌肉状态的描述肌肉由许多肌纤维构成。

在做动作时,肌纤维可以缩短,也可以被动地伸长,还可以处于既不缩短也不伸长的状态。

肌纤维处于缩短状态时所做的工作叫做克制工作,这是运动动作中较常见者,如三角肌纤维收缩就可使两臂侧平举。

肌纤维处于伸长状态时所做的工作叫退让工作,在负重的情况下缓慢地屈肘关节,使上臂后面之肱三头肌纤维被拉长时所做的工作,就属此类。

做克制工作和退让工作时,肢体是处于运动的状态,所以这种产生运动的工作又称为动力工作。

与此相反的另一种工作为静力工作,即肌纤维长度不变,既不缩短也不伸长,可是肌肉的紧张程度(张力)增加,如两臂保持侧平举时,三角肌纤维长度不变,但其张力增加,以克服两臂下垂的重力,就属此类。

每个关节的运动,都不是单纯地由一块肌肉来完成,而是由一群肌肉完成的。

而在这一肌群中各个肌肉所起的作用又不完全一样,其中直接完成动作的肌肉叫原动肌,与其作用相反的肌肉叫对抗肌。

例如屈肘时,上臂前面的肱二头肌、肱肌和前臂外侧的肱桡肌是屈肘的原动肌,而上臂后面的肱三头肌是屈肘的对抗肌,其肌纤维被拉长,但保持一定的紧张度,使屈肘时的原动肌在收缩过程中免于因动作过猛而受伤。

有时在做某个动作时,只需一个关节运动,要求邻近的关节固定不动。

以便使活动这个关节的肌肉能充分发挥力量。

运动解剖学---第十章 体育动作的解剖学分析_OK

运动解剖学---第十章  体育动作的解剖学分析_OK
头肌等肌肉的控制能力。
38
引体向上
1、动作要领描述:两手反握单杠,握 距与肩同宽或宽于肩,集中背阔肌的 力量,直臂悬垂引体至下全颌超过杠 上沿水平线,然后身体下放至两手伸 直为一次,依此连续完成。
2、划分动作阶段:引体向上动作属于 非周期性动作,可以分为上升、下降2 个阶段。
3、分析结果:由于完成引体向上动作 时头、脊柱和下肢各环节均保持一定 姿势,故此处仅分析该动作上肢各环 节的运动状况。
43
负重蹲起
1、动作要领描述:负重蹲起动作预备姿势要求杠铃置 颈后直立,两手握杠,两足开立,二者皆约与肩同宽; 之后两膝屈曲下蹲,再立起还原成预备姿势。
2、划分动作阶段:负重蹲起动作属于非周期性动作, 可以分为下蹲、立起2个阶段。
3、分析结果:由于负重蹲起动作主要发生在下肢,故 此处仅分析该动作下肢各环节的运动状况。
44
俯卧撑(下降阶段)动作制表
环节 关节 运动
与外力矩 的关系
原动肌
工作 工作 条件 性质
肩带 躯干
胸锁 关节
肩关 节
上臂 肘关 节
后缩 伸

一致,M肌<M外 一致,M肌<M外
一致,M肌<M外
前锯肌 胸小肌
远固定
三角肌前部、 远固定 胸大肌上部和 肱二头肌长头
肱三头肌
远固定
肘肌
退让 工作 退让 工作
同收缩,使受力作用的环 节固定不动。
23
(四)杠杆原理及其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1、杠杆原理
支点——关节中心 3个点 力点——作用肌在骨上附着面的中心
阻力点——环节与重物的总重心作用点 力臂——由支点至肌拉力线的垂直距离 2个臂 阻力臂——由支点至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03-10体育运动动作的解剖学分析

03-10体育运动动作的解剖学分析

(3)制表(一)(俯卧撑下落阶段 )
环 节 (或关 节)名 称 关节运 动 运 动 速 度 环 节 运 动 方 向 与 外 力 作 用 方 向 关 系 一致 主要原 动肌 肌肉 的固 定点 肌肉工作 类型 原动肌的作 用
肩胛骨
后缩
慢 速
前锯肌 胸小肌
近固 定
离心工作
肌力矩<肩 胛骨的重力 矩。对抗重 力作用 肌力矩<躯 干和上臂重 力矩,对抗 重力作用 肌力矩<躯 干和上臂重 力矩,对抗 重力作用 肌力矩<躯 干重力矩, 对抗重力作 用
前臂在 腕关节
由稍屈 至过伸 位
相反
指伸肌、 桡侧腕伸 肌、尺侧 腕伸肌
(4)对动作分析评定
俯卧撑练习的主要作 用,是发展前锯肌、 胸小肌、胸大肌、三 角肌、和肱三头肌的 力量。根据不同的对 象、不同的训练目的, 采取不同的练习姿势。
静力性动作分析(以双杠双杠直角支撑为例)
1.动作姿态描述 双杠直角支撑动作为两 手握杠,肘关节伸,人 体撑于杠上;头与颈正 直,躯干垂直于双杠; 骨盆近于水平位,两髋 关节屈约90°,膝关节 伸直,足关节屈。
廊坊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一、动作分析的内容和目的
体育运动动作是人体各环节按一定运动顺序组 合而成的。 环节:是指人体身上可以活动的一段肢体、节 段或绕关节转动的骨。 例如:人体的手是多环节的手,脊柱是由多环 节的椎骨组成,肋骨、头颅以及下颌骨每一部 分都可以活动,均可以称为一个环节。 环节的基本运动形式是转动,也就是骨骼肌收 缩牵引环节以关节轴为支点转动。
(1)开始姿势描述 两手在腕关节处于伸位,约与肩 同宽撑于地面,肘关节伸直,肩胛骨处于前伸位,身 体保持伸直,从头到足跟形成一条直线,臀部和腰部 不要塌下或弓起,以两手掌和两脚趾的跖面支撑于地 面承担体重。

运动技术动作的解剖学分析

运动技术动作的解剖学分析

引体向上开 始阶段(正
握)
引体向 上阶段 (正握)
3.列表分析(引体向上阶段)
环节名 称பைடு நூலகம்
胸阔部 相 对 肩 带
胸阔部 相 对 肩 带
肩带相 对 上 臂
关节与 于外力关 原动肌 运动 系
肌肉工 作 条 件
肩胛骨 反同 下回 旋
胸小肌、 远固定 菱 形 肌
肩胛骨 反同 后缩
肩关节 反同 伸
斜方肌、 远固定 菱 形 远固定 肌
背阔肌 、 三 角 肌 后
肌肉工作 性质
克制工作
克制工作 克制工作
5.环节受力分析法的目的就是寻找动作中的 原动机。
6.环节受力分析法中的”受力“主要指两种 力,一种是外力,一种是内力。外力作用于 运动环节上,包括重力、阻力、支撑反作用 力等。内力只有一个,即;肌力。
7.环节受力分析法的实质是通过环节受力情 况来定性分析肌拉力的方向和作用。
四 一般运动动作的三种情况
第一:环节运动方向与外力作用方向相 反
说明肌力矩大于外力矩,运动环节随着 肌肉拉力方向转动。原动肌位于环节运 动方向的同侧。
即:“反同”,“反”表示环节运动与外 力作用方向相反,”同“表示原动肌位 于环节运动方向的同侧。
第二:环节运动方向与外力作用方向相 同
1.“慢反”中的“慢”表示环节运动方向 与外力方向相同,运动环节速度慢。 “反”表示原动肌位于环节运动方向的 对侧或反面。
2.通过对人体重心轨迹的移动、肢体关 节角度的变化,以及运动中肌肉发力状 况等进行综合技术诊断与技术评价。随 着体育运动研究的不断深入,动作分析 理论会不断开拓、总结、应用于实践。
二解剖学动作分析的概念
解剖学动作分析仅以人体运动器官系统 为基础,结合体育动作的实际情况,围 绕运动环节来分析寻找原动肌。即“环 节受力分析法”,它是根据环节运动中 受力情况寻找原动肌的一种方法,不受 场地、仪器、设备条件的限制,是将所 学的运动解剖学知识与运动实践加以结 合,灵活使用的一种方法。

8、运动解剖学-体育动作的解剖学分析和应用

8、运动解剖学-体育动作的解剖学分析和应用

杠杆原理及应用
复习 ·重点
1、名词解释
单关节肌;等张收缩;等长收缩;多关节肌的功能性“主 动不足”、“被动不足”;肌力矩;阻力距。
2、简答题
(1)简述动力性工作和静力 性工作的类型及其主要特征?
(2)简述骨杠杆的类型及其 特征和应用。
一、动作分析的步骤和要求 1、体育运动的动作结构组成
❖ 人体各环节的运动状况; ❖ 相应肌群的收缩特征。
1、原动肌
❖ 定义:在完成某一动作时,主动收缩发力并起主要作用的肌
肉或肌群。
①主动肌:在一组原动肌中
次动肌:缝匠肌等
起主要作用的原动肌。
②次动肌:在一组原动肌中, 起次要作用的原动肌。
一般而言,有几个环节的运 动,就有几组原动肌。
直腿悬垂举腿 主动肌:髂腰肌
一、肌肉工作的协作关系
肌协作关系
2、对抗肌
①支持工作:指位于关节某一侧的肌肉 持续收缩,以平衡阻力矩,使环节保持一 定的姿势所作的工作。
A.肌肉在缩短状态下的支 持工作,如双杠直角支撑;
B.肌肉保持拉长状态下的 支持工作,如武术马步。
肌工作性质
肌工作性质
三、肌肉工作的性质
2、静力性工作(等长收缩)
❖ 分类:支持工作、加固工作和固定工作。
固定工作:肩、 肘关节周围肌。
肌工作特点
二、单关节肌及多关节肌的工作特点
肌工作特点
2、多关节肌
❖ 作用特征:
①功能性“被动不足”:当多关节肌被拉长伸展时, 已在其中一个关节被充分拉长后,对另一个关节或其 余关节就不能被充分拉长。又称为对抗肌的伸展性不 足。
二、单关节肌及多关节肌的工作特点
3、肌工作特性的利用
❖ 多关节肌工作特性的利用: ①克服不利:在比赛中注意调节身

体育动作的解剖学分析共60页文档

体育动作的解剖学分析共60页文档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体育动作的解剖学分析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

运动解剖学动作分析

运动解剖学动作分析
关节的运动
原动肌名称
肌肉工作条件
肌肉工作性质
髋关节屈
臀大肌、股后肌群
远固定
退让工作
膝关节屈
股四头肌
远固定
退让工作
踝关节伸
小腿三头肌、胫骨后肌
远固定
退让工作
8.后蹬跑:
蹬地阶段(反同)
关节的运动
原动肌名称
肌肉工作条件
肌肉工作性质
髋关节伸
臀大肌、股后肌群
远固定
克制工作
膝关节伸
股四头肌
远固定
克制工作
踝关节屈
关节的运动
原动肌名称
肌肉工作条件
肌肉工作性质
肩关节屈
胸大肌、三角肌前部
近固定
克制工作
肘关节伸
肱三头肌、肘肌
近固定
克制工作
腕关节屈
前臂屈肌群
近固定
克制工作
5.原地侧向推铅球(以右手为例):
出手的一刹那(反同)
关节的运动
原动肌名称
肌肉工作条件
肌肉工作性质
肩关节屈
胸大肌、三角肌前部
近固定
克制工作
肘关节伸
肱三头肌、肘肌
肌肉工作性质
腰椎段伸
腹直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
下固定
退让工作
髋关节伸
髂腰肌、股直肌
远固定
退让工作
7.立定跳远:
向上起跳阶段(反同)
关节的运动
原动肌名称
肌肉工作条件
肌肉工作性质
髋关节伸
臀大肌、股后肌群
远固定
克制工作
膝关节伸
股四头肌
远固定
克制工作
踝关节屈
小腿三头肌、胫骨后肌
远固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多关节肌“主动不足”
多关节肌作为原动肌工作时,其肌力充分作用于 一个关节后,就不能再充分作用于其他关节,这种现 象叫多关节肌“主动不足”(其实质是肌力不足)。
如:1.充分屈指后,再屈腕, 则会感到屈指无 力(原采握紧的物体有松脱感),这就是前臂屈肌群发 生了多关节肌“主动不足”现象。
2.大腿充分屈,再伸直小腿会感到力量不足。
2020/8/18
2.多关节肌“被动不足”
多关节肌作为对抗肌出现时,已在一个关节处被拉 长后,在其他的关节处再不能被拉长的现象,叫多关节
肌“被动不足”(其实质是肌肉伸展不足)。
如:伸小腿后再屈髋,即直腿前摆,腿摆得不高, 这是由于股后肌群发生了多关节肌“被动不足”。在体 育运动中针对容易出现多关节肌“被动不足”肌肉,要 注意发展其伸展性,这对提高运动成绩和预防运动损伤 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2020/8/18
(三)肌肉的工作条件
任何肌肉收缩时,都会通过收缩产生的力 而引起肌肉附着端产生一定的运动。在分析肌 肉收缩即肌肉工作的特征时,为了描述上的统 一,常用下列术语来表述肌肉的工作条件:定 点和动点, 近固定与远固定,上固定、下固定 与无固定。
2020/8/18
定点和动点
定点:肌肉收缩时,
体育动作的解剖 学分析
2020/8/18
一、动作分析的基本理论
2020/8/18
(一)肌肉工作的协作关系
• 原动肌:在完成某一动作中起主要作用的肌 肉或肌群,即主动收缩直接完成动作的肌肉 或肌群。
• 对抗肌:与原动肌作用相反的肌肉或肌群。 • 固定肌:将原动肌定点所附着的骨固定起来
的肌肉。 • 中和肌:限制或抵消原动肌发挥其他功能的
动力性工作分为向心工作(克制工作) 和离心工作(退让工作)两种。
2020/8/18
(1)向心工作
肌肉收缩力矩大于阻力矩,运 动环节朝肌肉拉力方向运动, 肌肉的动点向定点靠拢;肌肉 变短、变粗,触摸时较硬。 如:三角肌和冈上肌使肩关节 外展;负重前臂弯举过程中, 肱二头肌和肱肌所做的工作。
2020/8/18
2020/8/18
原动肌
2020/8/18
拮抗肌
拮抗肌 原动肌
3.固定肌
将原动肌定点所附着的骨固定起来的肌肉 叫固定肌。如做前臂弯举动作时,肩关节周 围的肌肉必须固定肱骨,才能更好地完成这 一动作,这时肩关节周围的肌肉就是固定肌 。
2020/8/18
4.中和肌
有的原动肌具有数种功能,如斜方肌除 了可使肩胛骨后缩外,还能使它上回旋。 在进行扩胸运动时,只要求肩胛骨后缩, 不要求上回旋。这时有另一些肌肉(如菱形 肌和胸小肌)参与工作以抵消斜方肌上回旋 的作用,使斜方肌充分发挥肩胛骨后缩的 功能。 2020/8/18 这些限制或抵消原动肌发挥其他功能的
肌肉。
2020/8/18
1.原动肌、主动肌和次动肌
• 直接完成某动作的肌肉叫做原动肌。如肱 二头肌、肱肌、肱桡肌和旋前圆肌4块肌 肉是屈肘关节的原动肌。其中前两块在原 动肌中起主要作用,因此叫主动肌;后两 块起次要作用,故叫次动肌(或副动肌)。
2020/8/18
2.对抗肌
• 与原动肌功能相反的肌肉叫对抗肌。如肱 三头肌就是屈肘关节肌的对抗肌。当肘关 节做伸的动作时,则相反。
2020/8/18
近固定与远固定(四肢)
近固定:当肌肉收缩时,起点相对固定, 则称为近固定,或近侧支撑。此时,起点 为定点,止点则为动点。 远固定:当肌肉收缩时,止点相对固定, 则称为远固定,或远侧支撑。此时,止点 为定点、起点则为动点。
2020/8/18
2020/8/18
上固定、下固定与无固定(躯干)
(2)离心工作
肌肉收缩力矩小于阻力矩,运动 环节朝肌肉拉力相反方向运动, 肌肉的动点和定点彼此分离;肌 肉变长、变细,但触摸时较硬。 如:体操下法动作中屈膝缓冲, 股四头肌的工作性质就是离心工 作;负重前臂弯举的放下过程, 肱二头肌和肱肌所做的工作。
2020/8/18
2.静力性工作
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力矩,只是平衡阻力 矩, 使环节保持一定的姿势,肌肉的长度没有明 显的 变化,此类工作称为静力性工作。它分为支 持工
(二)单关节肌和多关节肌的工作特点
• 单关节肌:跨过一个关节的肌肉,如肱肌 、肘肌、比目鱼肌等。由于单关节肌只跨 过一个关节,通常其收缩所产生的肌力主 要作用于该关节。
• 多关节肌:跨过两个或两个以上关节的肌 肉,如肱二头肌、股直肌等。通常有多关 节肌的功能性“主动不足”和“被动不足 ”。 2020/8/18
相对固定或运动幅
度较小的附着端。 起 点
动点:相对运动或运
动幅度较大的附着端。 止 点
定点 动点
2020/8/18
肌肉的定点与动点可随肌肉工作条件变化而发 生改变。
如前臂弯举时,肱肌的起点为定点,止点为动 点,所以前臂向上臂靠拢。
2020/8/18
而在做引体向上 时,肱肌的止点 为定点,起点为 动点,这时上臂 向前臂靠拢。
主要指分布在躯干腹侧和背侧的肌肉。如腹直肌、竖脊肌等。
上固定:当胸廓相对固定,骨盆运动时,参与工作肌肉是作上
固定工作,或上支撑工作,例如“仰卧举腿”。
下固定:当骨盆相对固定,胸廓运动时,参与工作的肌肉,则
为下固定工作,或下支撑工作,例如“仰卧起020/8/18
(1)支持工作
肌肉收缩或拉长到一定程度后,长度不再 变更,肌拉力矩与阻力矩相等,使运动环节保 持一定姿势的工作,这种工作为支持工作。 如:双杠直角支撑时,屈大腿的肌肉(肌肉保 持缩短)。
武术马步中,股四头肌(肌肉保持拉长) 。
2020/8/18
(2)加固工作
关节周围的肌肉共同收缩,长度不变,其力量用以平 衡身体所受到的重力作用,防止身体各环节在关节处因重 力作用而分离,此种工作为加固工作。 例:悬垂动作中,肘关节周围的肌肉是加固工作。
作,例如挺身跳远的腾空动作。
2020/8/18
2020/8/18
(四)肌肉的工作性质
• 肌肉工作:肌肉收缩使环节运动并且做功 ,或使肢体保持在某一位置不做功但也消 耗能量的过程。 肌肉工作性质可分为动力性工作和静力 性工作两大类。
2020/8/18
1.动力性工作
肌纤维收缩使环节的位置发生改变, 肌肉的长度也有变化,这种工作称为动力 性工作(等张收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