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术语和定义

合集下载

IATF16949-标准---第1、2、3章-范围、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

IATF16949-标准---第1、2、3章-范围、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

3 术语和定义
27. 产品 适用于产品实现过程任何预期输出。
28.产品安全 与产品设计和制造有关的标准,确保产品不会对顾客造成
伤害或危害。
29. 生产停工 制造过程空闲的情况;时间跨度可从几个小时到几个月不
等。
3 术语和定义
30.反应计划 检测到异常或不合格事件时,控制计划中规定的行动或一
系列步骤。
3 术语和定义
18. 制造 manufacturing 以下制作或加工过程: ——生产原材料; ——生产件或服务件; ——装配;或 ——热处理、焊接、涂漆、电镀和其他表面处理。
19.制造可行性 对拟建项目的分析和评价,已确定该项目是否在技术上是可行
的,能够制造出符合顾客要求的产品。这包括不限于以下方面 (如适用):在预计成本范围内;是否必要的资源、设施、工装、 产能、软件及具有所需技能的人员,包括支持功能,是或者计划 是可用的。
22. 外包过程 由外部组织履行的一部分功能(或过程)。
3 术语和定义
23. 周期性检修 用于防止发生重大意外故障的维护方法,此方法根据故障
或中断历史,主动停止使用某一设备或设备子系统,然后对 进行拆卸、修理、更换零件、重新装配并恢复使用。
24. 预测性维护 (预见性维护) 通过对设备状况实施周期性或持续监视来评价在用设备状
3. 质量管理体系 管理体系(组织建立方针和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的相
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中管理质量(实体的若干固有特 性满足要求的程度)的部分。
4. 相关方 可影响决策或活动,或被决策或活动所影响,或他感觉到被决
策或活动所影响的个人或组织。
5. 外包 安排外部组织执行组织的部分职能或过程。
保证符合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提高顾客满

最新三体系条款对照表

最新三体系条款对照表
5.2质量方针
5.3组织的作用、职责和权限
5.1领导作用承诺
5.2环境方针
5.3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
5.1领导作用与承诺
5.2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5.3组织的岗位、职责、责任和权限
5.4工作人员参与和协商
6策划
6策划
6策划
6.1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
6.2质量目标及其实施的策划
6.3变更的策划
6.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6.1.1总则,6.1.2环境因素6.1.3合规6.1.4措施策划
9.1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总则5W1H、顾客满意、分析评价)
9.2内部审核
9.3管理评审
10持续改进
10改进
10改进
10.1不符合和纠正措施
10.2改进
10.1总则
10.2不合格和纠正措施10.3持续改进
10.1总则
10.2事件、不符合和纠正措施
10.3持续改进
8.5产品和服务提供(控制、标识可追溯性、顾客财产、防护、交付后活动、更改控制)
8.6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
8.7产品和服务放行
8.8不合格产品和服务
8.1运行和策划的控制
应对风险和环境因素的控制,外包过程控制和施加影响,运输交付使用最终处置措施及重大环境影响
8.2应急准备和响应
应急准备、实际响应、存在问题、定期评审、应急培训、信息沟通。
7.3意识
7.4信息交流
7.5形成文件的信息
7.1资源
7.2能力
7.3意识
7.4信息和流通
7.5形成文件的信息
8运行
8运行
8运行
8.1运行的策划和控制
8.2市场需求的确定和顾客沟通(顾客沟通;产品和服务要求的确定、评审、更改)

2020年最新版QES三体系标准条款对照表

2020年最新版QES三体系标准条款对照表
8.6产品和服务的放行
8.7不合格品控制
8.1运行和策划的控制
应对风险和环境因素的控制,外包过程控制和施加影响,运输交付使用最终处置措施及重大环境影响
8.2应急准备和响应
应急准备、实际响应、存在问题、定期评审、应急培训、信息沟通。
8.1运行和策划和控制
8.1.1总则
8.1.2消除危险源和降低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4组织环境
4组织所处的环境
4.1理解组织及其环境
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及期望
4.3确定质量管理的范围
4.4质量管理体系及过程
4.1理解组织及其环境
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及期望
4.3确定环境管理的范围
4.4环境管理体系及过程
4.1理解组织及其所处环境
4.2理解工作人员的及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4.3确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范围
8.1.3变更管理
8.1.4采购
8.2应急准备和响应
9绩效评价
9绩效评价
9绩效评价
9.1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总则5W1H、顾客满意、分析评价)
9.2内部审核
9.3管理评审
9.1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总则5W1H、顾客满意、分析评价)
9.2内部审核
9.3管理评审
9.1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绩效
9.1.1总则
7.5文件化信息
8运行
8运行
8运行
8.1运行和策划的控制
8.2产品和服务的要求(顾客沟通;产品和服务要求的确定、评审、更改)
8.3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开发(总则、策划、输入、控制、输出、更改)
8.4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类型程度、提供信息)
8.5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标识可追溯性、顾客财产、防护、交付后活动、更改控制)

陆生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调查技术规程 第3部分:兽类-最新国标

陆生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调查技术规程 第3部分:兽类-最新国标

目次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与定义 (1)4 预调查 (2)5 调查内容 (2)6 抽样原则 (2)7 分布区域调查 (2)8 种群数量调查 (2)8.1 自动相机法 (2)8.2 样线法 (4)8.3 样方法 (4)8.4 直接计数法 (5)8.5 鸣声定位法 (5)8.6 标志重捕法 (6)8.7 铗日(夜)法 (6)9 栖息地调查 (7)10 受威胁状况调查 (7)11 保护现状调查 (7)12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7)12.1 原始数据的记录、校正、保存 (7)12.2 分布面积计算 (7)12.3 栖息地面积计算 (7)12.4 种群密度及数量计算 (7)12.5 受威胁因素分析 (7)12.6 保护现状分析 (7)13 调查成果 (8)13.1 成果材料 (8)13.2 成果要求 (8)14 质量控制 (8)14.1 基本方法 (8)14.2 补充调查 (8)14.3 重新调查 (8)陆生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调查技术规程第3部分:兽类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陆栖兽类野生种群及栖息地调查的内容、方法、成果、质量控制等。

本文件适用于陆栖兽类野生种群数量及栖息地调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7364.1 陆生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调查技术规程第1部分:导则GB/T 38590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程3 术语与定义GB/T 37364.1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兽类mammals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动物,也称哺乳动物。

3.2调查地点survey site具有明确的边界和固定的范围,调查结果具有相对独立性。

调查地点的边界可为自然阻隔界限,也可为行政区界。

3.3综合性调查mutispecies survey调查对象为多个物种、多个类群的调查。

新国军标特殊要求讲解

新国军标特殊要求讲解

GJB9001B-2009《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特殊要求1范围1.1总则1.2应用对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删减,需征得顾客同意2引用标准GJB 1405装备质量管理术语3术语和定义4质量管理体系4.1总要求组织应接受顾客的质量监督。

组织应对外包过程进行评审,批准后予以实施,并监督外包过程的执行。

顾客要求时,外包过程须经顾客同意。

适用时,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产品的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等工作过程。

注4:外协是外包的一种形式。

注5:适用时组织可参照GJB5000的要求,建立、实施并改进其软件过程。

4.2文件要求4.2.1总则4.2.2质量手册4.2.3文件控制h)确保图样和技术文件按规定进行审签、工艺和质量会签、标准化检查;i)确保图样、技术文件协调一致、现行有效;j)确保识别产品质量形成过程中需要保存的文件,并及时归档。

4.2.4记录控制程序应包含对供方产生和保持的纪录的控制要求。

记录应能提供产品实现过程的完整质量证据,并能清楚地证明产品满足规定要求的程度。

记录的保存时间应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的要求,与产品寿命周期相适应。

5管理职责5.1管理承诺注:本标准中的最高管理者是指组织的最高行政领导。

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建立并保持定期征求顾客对产品质量及其改进方面意见的机制5.3质量方针5.4策划5.4.1质量目标质量目标应体现对产品质量水平的追求,与顾客的期望相适应。

组织应保持质量目标实施和评价的纪录。

5.4.2质量管理体系策划c)对顾客提出的质量管理体系特殊要求作出安排。

5.5职责、权限与沟通5.5.1职责和权限最高管理者应确保质量管理部门独立行使职权。

最高管理者应对最终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负责。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顾客能够及时获得产品质量问题的信息。

5.5.2管理者代表管理者代表应是能参加质量管理体系决策的最高管理层的成员,并具备履行以上职责所需的技术和行政管理能力。

三体系四标准(含施工)新旧标准对照

三体系四标准(含施工)新旧标准对照

新旧标准的变化对照(一)ISO 9001:2015与2008版的主要变化本次修订是根据联合技术合作工作组(JTCG)制定并于2012年发布的ISO/IEC导则第1部分《附件SL》中,规定的适用于所有ISO 管理体系国际标准的通用框架。

结构变化注解:⏹管理原则由原来的八项管理原则转变为七项管理原则;⏹结构由原来的八章增加为十章。

条款序顺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取消了管理者代表的指定,更多条款内容突出领导作用;⏹增加新关注点,如内外部环境、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对风险和机遇的应对、变更管理、绩效指标等内容,将“部门+要素”的管理方式提升到“过程绩效”的管理理念。

⏹对文件和记录的概念有所突破,取消了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这类文件形式,统一用“形成文件的信息”取而代之;取消了“记录”的用语,统一用活动结果的“证据”取而代之。

⏹吸纳了绩效管理等内容;⏹消除一些理解误区,如不再将预防措施与纠正措施并提。

⏹其它内容,如术语的变化,对于外包控制的变化等内容。

总之ISO9001:2015版较之2008版发生了结构和内容上的重大变化。

(二)GB/T19001-2016与GB/T19001-2008标准条款对照表(三)ISO 14001:2015 与2004环境管理体系新旧版标准要求对照表虑生命周期观点。

确定环境因素时,组织必须考虑:a)变更,包括已纳入计划的或新的开发,以及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b)异常状况和可合理预见的紧急情况。

组织应运用所建立的准则,确定那些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即重要环境因素。

适当时,组织应在其各层次和职能间沟通其重要环境因素。

组织应保持以下内容的文件化信息:——环境因素及相关环境影响;——用于确定其重要环境因素的准则;——重要环境因素。

注:重要环境因素可能导致与有害环境影响(威胁)或有益环境影响(机会)相关的风险和机遇。

a)识别其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此时应考虑到已纳入计划的或新的开发、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等因素;b)确定对环境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即重要环境因素)。

ISO45001-2018标准培训教材-3

ISO45001-2018标准培训教材-3

车的动向,尽量远离趴凳;指挥人员应
人员撞伤 及时与司机沟通,掌握并控制现场情况;
车上下趴 凳
司机应控制好车速,避免车失控;对于 新来司机应提前让其熟悉现场情况
指挥人员应及时与司机沟通,掌握并控
车辆碰撞码头 制现场情况;司机应控制好车速,避免
设备
车失控;对于新来司机应提前让其熟悉
现场情况
车辆行进 过程
b)基于适当的教育、培训或经历,确保工作人员具备胜任 工作的能力(包括具备辨识危险源的能力);
c)在适用时,采取措施以获得和保持所必需的能力,并评 价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d)保留适当的文件化信息作为能力证据。
注:适用措施可包括:向现有所雇人员提供培训、指导或 重新分配工作;外聘或将工作承包给能胜任工作的人员 等。
Quality & Satisfy
23
Quality Satisfy
8.1 运行策划和控制
8.1.2 消除危险源和降低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组织应通过采用下列控制层级,建立、实施和保持用于消 除危险源和降低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过程: a)消除危险源; b)用危险性低的过程、操作、材料或设备替代; c)采用工程控制和重新组织工作; d)采用管理控制,包括培训; e)使用适当的个体防护装备。
3、与“最高管理者”有关的条款?
Quality & Satisfy
14
Quality Satisfy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结构
手册
表明意向及达到此目的 的策略及方法
程序文件
说明由谁负责执行什么及什么情况 下执行程序
作业指导书
详细说明如何执行 某些工作
记录
证明已按文件
执行工作的证据

第四章有机产品国家标准第三部分(标识与销售)解读

第四章有机产品国家标准第三部分(标识与销售)解读
有机产品标志中的绿色代表环保护、健康和希望,表示有机 产品给人类及其生存环境带来保护、健康和希望;桔红色代表 旺盛的生命力,表示有机产品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有机产品”和“有机转换产品”的要求不同,不得 在标识中误导消费者将常规产品作为有机转换产品或者 将有机转换产品作为有机产品。
第四节 产品标识要求
[标准条款] 5 产品的标识要求 5.1 有机配料含量等于或者高于95%并获得有机产
品认证的产品,方可在产品名称前标识“有机”,在 产品或者包装上加施中国有机产品认证标志。
Q V1 100%
(2)
V
式中:
Q — 有机配料百分比,单位百分比(%); V1 — 产品有机配料的总体积,单位为升(L); V — 产品总体积,单位为升(L)。 注:计算结果均应向下取整数。
6.4 对于包含固体和液体形式的有机产品,其 有机配料百分比按照式(3)计算:
QW1W2 1 0% 0
提供的说明性材料上,以书写的、印刷的文字或者图形的形式对 产品所作的标示。 3.2 认证标志 certification mark 证明产品生产或者加工过程符合有机标准并通过认证的专有符 号、图案或者符号、图案以 及文字的组合。 3.3 销售 marketing 批发、直销、展销、代销、分销、零售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将产 品投放市场的活动。
第六节中国有机产品认证标志
[标准条款]
7 中国有机产品认证标志 7.1 中国有机产品认证标志的图形与颜色要求如图1所示。 7.2 标识为“有机”的产品应在获证产品或者产品的最小销售
包装上加施中国有机产品认证标志及其唯一编号、认证机构名称 或者其标识。
图1 中国有机产品认证标志
7.3 中国有机产品认证标志可以根据产品的特性, 采取粘贴或印刷等方式直接加施在产品或产品的最 小包装上。对于散装或裸装产品,以及鲜活动物产 品,应在销售专区的适当位置展示中国有机产品认 证标志、认证证书复印件。不直接零售的加工原料, 可以不加施。

三体系标准条款对照表(最新)20230504

三体系标准条款对照表(最新)20230504
8.4外部提供的 8.4.1总则 过程、产品和 8.4.2控制类型和程度 服 务的控制 8.4.3提供给外部供方的信息
Check Act
8.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8.5.2标识和可追溯性
8.5生产和服务 8.5.3顾客和外部供方的财产
提供
8.5.4防护
8.5.5交付后活动
8.5.6更改控制
8.6产品和服务的放行
5.1领导作用与承诺
5.2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5.3组织的岗位、职责、贵任和权限 5.4参与和协商 6.策划
6.1.1总则
6.1应对风险和机遇 6.1.2危险源辨识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评价
的措施
6.1.3确定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
6.1.4措施的策划
6.2职业健康安全目 6.2.1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标及其实现的策划 6.2.2实现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措施的策划
9.1监视、测:最、 分析和评价
9.2内部审核
9绩效评价 9.1.1总则
9.1.2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的合规性评
价 9.2.1内部审核目标
9.2.2内部审核过程
9.3管理评审
10改进 10.1总则 10.2事件、不符合和纠正措施 10.3持续改进
8.7不合格输出的控制
9绩效评价
9.1监视、测量 、分析和评价
9.1.1总则 9.1.2顾客满意 9.1.3分析与评价
9.2内部审核
9.3.1总则
9.3管理评审 9.3.2管理评审输入
9.3.3管理评审输出 10改进
10.1总则 10.2不合格和纠正措施 10.3持续改进
9绩效评价
9.1监视、测量、 9.1.1总则
中心
5.领导作用

技术标准文本编写要求

技术标准文本编写要求

技术标准文本编写要求一、技术标准名称技术标准名称的措词应严谨、简练、突出主题,应以“标准”、“规程”、“规范”、“导则”、“作业指导书”结尾。

二、技术标准的一般要素一般技术标准应包含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及定义、标准的具体内容与要求、附录等要素。

其中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及定义为基本要素,其他要素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操作规程,是针对某一具体的机器、设备的操作要求,应包含范围、操作规程、维护保养、注意事项等基本要素。

作业指导书,是针对一项需要一人或多人配合操作多个设备、工具、装置等的作业活动所提出的操作要求,应包含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可选)、作业前的准备、作业过程、作业结束(含作业现场的清理)、注意事项等基本要素。

运行工艺技术标准,是针对一套按工艺流程组合的设备,如门站,应包含范围、工艺流程图、主要技术参数、运行工艺及要求、巡视检查及维护保养、注意事项等基本要素。

三、各要素的具体解释1.一般技术标准:(1)范围:明确规定技术标准所包括的主要方面和适用范围。

应使用“本标准(规程)规定了……”、“本标准(规程)适用于……”表述格式。

(2)规范性引用文件:给出该标准依据或引用的国标、行标、地标以及法律、法规等。

(3)术语及定义:给出理解该标准中使用的某些术语或名词所必要的定义和涵盖内容。

如:本标准采用GB 50028-2006中规定的术语。

计算月是指逐月平均日用气量出现最大值的月份。

(4)标准的具体内容与要求:根据该标准所涉及的全部内容和应达到的要求以及采取的措施和方法等列条显示。

由于标准内容的复杂性和多样化,可不以“标准的具体内容与要求”作为章的标题,而是根据该标准的特点或类别,列出若干章,分别进行叙述。

(5)附录:如果该标准需要列举或引用其他内容较多的资料,可以附录的形式显示。

2.操作规程:(1)范围:明确规定该规程所包括的主要内容和适用的设备、装置的范围。

应使用“本规程规定了……(某设备)的操作程序、技术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项等”、“本规程适用于……(某设备)的操作”表述格式。

3术语和定义

3术语和定义

DB43/T 480-2009 目次前言…………………………………………………………………………………………………………… Ⅱ引言…………………………………………………………………………………………………………… Ⅲ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 14 系统设计…………………………………………………………………………………………………… 25 系统施工…………………………………………………………………………………………………… 46 调试………………………………………………………………………………………………………… 57 竣工验收…………………………………………………………………………………………………… 68 运行与维护管理…………………………………………………………………………………………… 69 用词与条文说明…………………………………………………………………………………………… 7附录A (规范性附录)线型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设置示意图……………………………………… 8附录B (规范性附录)线型光纤感温火灾探测系统的分部、子分部、分项工程划分表………… 12附录C (规范性附录)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13附录 D (规范性附录)线型光纤感温火灾探测系统施工过程检查记录…………………………… 14附录E (规范性附录)线型光纤感温火灾探测系统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 17附录 F (规范性附录)线型光纤感温火灾探测系统工程验收记录………………………………… 18附录G (资料性附录)日常维护检查记录…………………………………………………………… 19附录H (资料性附录)用词说明……………………………………………………………………… 20附录I (资料性附录)条文说明……………………………………………………………………… 212 DB43/T 480-2009 前言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 F 为规范性附录、附录G、附录H、附录I为资料性附录。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日期:2012-09-08] 来源:作者:[字体:大中小](GB/T 15835—2011,2011-07-29发布,2011-11-01实施)目次前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数字形式的选用5 数字形式的使用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与GB/T 1583 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原标准在汉字数字与阿拉伯数字中,明显倾向于使用阿拉伯数字。

本标准不再强调这种倾向性。

——在继承原标准中关于数字用法应遵循“得体原则”和“局部体例一致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措辞上的适当调整,以及更为具体的规定和示例,进一步明确了具体操作规范。

——将原标准的平级罗列式行文结构改为层级分类式行文结构。

——删除了原标准的基本术语“物理量”与“非物理量”,增补了“计量”“编号”“概数”作为基本术语。

本标准由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詹卫东、覃士娟、曾石铭。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 15835—1995。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出版物上汉字数字和阿拉伯数字的用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出版物(文艺类出版物和重排古籍除外)。

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公文,以及教育、媒体和公共服务领域的数字用法,也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7408—2005 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计量 measuring将数字用于加、减、乘、除等数学运算。

3.2编号 numbering将数字用于为事物命名或排序,但不用于数学运算。

ASTM F963 2017中文版(第三章)

ASTM F963 2017中文版(第三章)

Designation:F963−17消费者安全规范玩具安全3术语和定义3.1本标准特定用语的描述3.1.1A加权等效声压等级(L Aeq)注1——图1为两个年龄组的儿童提供了两个尺寸不同的探头。

3.1.2可触及性——可触及性探头的说明见图1。

3.1.3碱性电池——带碱性锰电化学的不可充电干电池。

3.1.4水上玩具3.1.5箭——由儿童所持有的弓发射出去的、轴向长度在150mm以上的弹射物。

3.1.6艺术材料3.1.7球——指设计成或打算用作掷、击、踢、滚、弹跳的任何球形、卵形或椭圆形物体。

术语“球”包括任何通过绳、橡皮筋或类似绳拴在玩具或物品上的球形、卵形、椭圆形物体。

a b c d e f g0~36个月儿童探头A.110.220 1.020.577 1.731118.9/32 37~96个月儿童探头B.170.340 1.510.760 2.28011/211.25/32所有尺寸单位为英寸图1可触及探头3.1.8基材——在其表面可以形成涂层或沉积的材料。

3.1.9电池,纽扣电池3.1.9.1详细描述3.1.10硬币电池3.1.10.1详细描述3.1.11电动玩具——至少有一个功能需要依赖电能并由电池驱动的玩具。

3.1.12毛刺——由于材料切割或最后加工的不平整而使玩具或零部件的边缘或结合处出现的粗糙部分。

3.1.13C-加权峰值声压等级(L Cpeak)——通过使用标准C加权得到的峰值声压等级。

3.1.14靠近耳朵的玩具3.1.15涂层3.1.16坍塌——结构的突然或意外折叠3.1.17压缩弹簧——压缩后能够回到初始状态的弹簧。

3.1.18充气玩具3.1.19绳索3.1.20化妆品3.1.21压损——由两个刚性表面之间的挤压导致的身体部位的损伤。

3.1.22卷曲边缘——邻近边缘部分的薄片弯曲成弧形并与薄片基体形成小于90°角的边缘,如图2所示。

图2卷边3.1.23极限值检测方法3.1.24发射装置——释放并推进一个(或多个)弹射物自由飞行的装置3.1.25危险边缘——在玩具的正常使用和合理可预见的滥用时具有不合理伤害危险的可触及边缘,供8岁以下儿童使用的玩具的金属和玻璃边缘如不能通过16CFR 1500.49规定的锐边试验,则被定义为潜在的危险边缘。

ISO9001与条款对照表

ISO9001与条款对照表
4质量管理体系
4.1总规定
①确认过程及应用a)哪些是组织质量管理体系需要旳过程(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及测量、分析和改善过程)其中有哪些核心过程和特殊过程。b)这些过程有外包吗,对外包过程如何实行控制(纳入采购过程实行有效控制)(理解外包过程旳实行、分担限度、通过7.4条款实现控制)。c)每个过程旳输入和输出有哪些。。d)谁是这个过程旳顾客。e)这些顾客旳需求是什么。f)谁是该过程旳“所有者”
①控制规定a)与否拟定了监视和测量规定,如何拟定所需旳监视和测量设备,能否为产品符合拟定旳规定提供有效旳证据。拟定了哪些监视和测量设备,从监测设备台帐理解总体状况。b)拟定旳监视和测量活动与否可行,与监视和测量旳规定相一致旳限度。
②周期校准或验证a)测量设备如何按周期或使用前对照国际或国家承认旳有关基准规定,对需要校准旳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校准,对只需验证旳监视和测量设备如何进行验证?查校准或验证周期表及执行状况,看受控率。b)如果没有国际或国家承认旳校准基准时,与否自行制定相应校准措施?组织共旳多少自行制定旳校准措施,其根据是什么?c)与否对需调节旳设备有专门人员实行调节或自行调节,调节后与否加封缄。d)能否保证避免调节失效。
ISO9001:与条款对照表
ISO9001:条款
GB/T19001-条款
1范畴
1范畴1.1总则
2规范性引用文献
2规范性引用文献
3术语和定义
3术语和定义
4.1理解组织及其背景
4.2理解有关方旳需求和盼望
4.3拟定质量管理体系旳范畴
组织应拟定质量管理体系旳边界和应用性以拟定其范畴
1.2应用
4.4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③归档、保存规定 a)如何规定归档保存范畴,保存范畴与否覆盖原则规定旳所有记录。 b)与否明保证存地点,与否查阅便利。 c)与否明确多种记录旳保存期,保存期旳合理性如何。 d)保存环境与否能防潮、防火、防虫蛀,与否安全。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和线路部分)补充规范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和线路部分)补充规范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和线路部分)补充规范第一部分 变电部分3 术语和定义3.3 运用中的电气设备原文:“指全部带有电压、一部分带有电压或一经操作即带有电压的电气设备。

”补充规范1:所谓运用中的电气设备,系指现场运行、停用和备用的电气设备。

一经操作及带有电压的电气设备,是指现场停用或备用的电气设备,它们的电气连接部分只用开关或刀闸断开,并无拆除部分,故一经合闸即带有电压。

补充规范2:接入运行系统的新(扩、改)建电气设备,虽未正式投运,但也应视为运用中的电气设备。

工程管理部门应向调度部门和设备运维单位报送相关设备资料,调度部门给予设备命名后,书面通知运维单位和工程管理部门,调度部门和运维单位均应将其纳入管辖范围。

如需在此设备上工作,工程管理部门应按照运行设备要求办理停电申请手续,严格执行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以及其它规定。

如电气设备的连接部分与运行系统完全拆开,可认为其不属于运用中的电气设备。

4 总则4.2 作业现场的基本条件4.2.2 原文:“经常有人工作的场所及施工车辆上宜配备急救箱,存放急救用品,并应指定专人经常检查、补充或更换。

”补充规范:各班组内以及用于施工和检修的车辆上应配备急救箱,每月对急救箱内的用品进行检查,发现药品有超期时,应及时清理。

急救用品的补充和更换由各单位申报,公司统一组织。

现场负责人对急救箱的使用、保管负责,不得私用。

4.2.4 原文:“各类作业人员应被告知其作业现场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紧急处理措施。

”补充规范:各类作业人员是指参加现场工作的所有人员,包括外协施工人员、劳务人员。

对于外协人员,按照“谁发包、谁管理”、“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由发包单位和使用单位负责进行安全告知和现场安全管理。

4.3 作业人员的基本条件4.3.4 原文:“进入作业现场应正确佩戴安全帽,现场作业人员应穿全棉长袖工作服、绝缘鞋。

”补充规范1:进入办公室、控制室、值班室和检修班组室,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可以不戴安全帽,但从事设备搬运、登高作业等工作除外。

三体系标准条款对照表

三体系标准条款对照表
GB/T 19001-2016/ISO 9001:2015 质量管理体系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组织环境
4.1 理解组织及其环境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4.3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4.4 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5 领导作用 5.1 领导作用和承诺 5.1.1 总则 5.1.2 以客户关注为焦点 5.2 方针 5.2.1 制定质量方针 5.2.2 沟通质量方针 5.3 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 6 策划 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6.2 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 6.3 变更的策划
9.3 管理评审
9 绩效评价 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9.1.1 总则 9.1.2 合规性评价
9.2 内.3 管理评审
10 改进 10.1 总则 10.2 不符合和纠正措施 10.3 持续改进
10 改进 10.1 总则 10.2 事件、不符合和纠正措施 10.3 持续改进
8.2 应急准备和响应
8.1.1 总则 8.1.2 消除危险源并降低职业健康安全风 险 8.1.3 变更管理
8.1.4 采购
8.2 应急准备和响应
8.5.4 防护 8.5.5 交付后活动 8.5.6 更改控制 8.6 产品和服务的放行 8.7 不合格输出的控制 9 绩效评价 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9.1.1 总则 9.1.2 顾客满意 9.1.3 分析与评价 9.2 内部审核
8.2 产品和服务的要求 8.2.1 顾客沟通 8.2.2 产品和服务的确定 8.2.3 产品和服务的评审 8.2.4 产品和服务的更改 8.3 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 8.3.1 总则 8.3.2 设计和开发策划 8.3.3 设计和开发输入 8.3.4 设计和开发控制 8.3.5 设计和开发输出 8.3.6 设计和开发更改 8.4 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 8.4.1 总则 8.4.2 控制类型和程度 8.4.3 提供给外部供方的信息 8.5 生产和服务的提供 8.5.1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8.5.2 标识和可追溯性 8.5.3 顾客或外部供方的财产

2020最新版三体系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条款和章节对照表

2020最新版三体系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条款和章节对照表

7 支持 7.1 资源
7.2 7.3 7.4 7.4.1 7.4.2
能力 意识 沟通 总则 内部沟通
7.4.3 7.5 7.5.1 7.5.2 7.5.3
8 8.1 8.1.1 8.1.2 8.1.3 8.1.4 8.2
外部沟通 文件化信息 总则 创建和更新 文件化信息控制 运行 运行的策划和控制 总则 消除危险源和降低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变更管理 采购 应急准备和响应
GB/T 19001-2016/ISO 9001:2015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4.1 4.2 4.3 4.4 5 5.1 5.1.1 5.1.2 5.2 5.2.1 5.2.2 5.3
组织环境 理解组织及其环境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范围 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领导作用 领导作用和承诺 总则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方针 制定质量方针 沟通质量方针 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
5.2 环境方针
5.3 组织的角色、职责和权限
6 6.1 6.1.1 6.1.2 6.1.3 6.1.4 6.2 6.2.1 6.2.2
策划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总则 环境因素 合规义务 措施的策划 环境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 环境目标 实现环境目标的措施的策划
7 支持 7.1 资源
7.2 7.3 7.4 7.4.1 7.4.2
9 9.1 9.1.1 9.1.2
绩效评价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绩效 总则 合规性评价
9.2 9.2.1 9.2.2 9.3
内部审核 总则 内部审核方案 管理评审
10 10.1 10.2 10.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改进 总则 事件、不符合和纠正措施 持续改进

环境条件分类 自然环境条件 第3部分:生物-最新国标

环境条件分类 自然环境条件 第3部分:生物-最新国标

环境条件分类 自然环境条件 第3部分:生物1 范围本文件给出了自然环境条件下影响电工电子产品的生物环境条件。

在产品的生命周期中,几乎任何时候都可能受到生物的影响和损害。

同时,有许多具有不同攻击行为的生物。

本文件阐述了生物对产品贮存、运输或使用发生损害的所有区域。

一般来说,动物在自然环境的露天场和人为环境所都会对产品造成损坏,例如在仓库或建筑物中。

然而,植物仅在露天场所对产品造成损害。

真菌和细菌既可存在于露天场所,也可存在于仓库或建筑中。

本文件适用于产品选择合适的生物条件时的背景材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使用的主要ISO和IEC的技术数据的网址如下:IEC电子百科ISO在线浏览平台4 概述本文件中主要考虑的是微小型生物对电工电子产品的影响,包括真菌、细菌以及昆虫、啮齿动物、鸟类、藻类和海洋生物。

由于其他生物因素造成的危害较弱,本文件未考虑其他生物因素造成的危害。

例如,一些植物分泌物的腐蚀作用、较高树木生长产生的机械作用(毁坏建筑物的地基或折断电缆),以及类似于猴子、大象等动物造成的损害,飞行中的鸟类对飞机造成危害。

此外,本文件也未考虑上述微小型生物的其他作用形式,例如,啮齿动物和昆虫有时都会造成化学腐蚀或污染。

对产品可能产生破坏的动植物出现频率,取决于温度与湿度条件。

在温暖潮湿的气候区域,动植物尤其是昆虫和霉菌、细菌等微生物,有良好的生存生长环境。

此外,建筑物内湿润或潮湿,或者产生湿气的房间,也是啮齿动物、昆虫和微生物适合生存生长的场所。

动植物能以各种方式影响产品,其中重要的影响主要包括:a)物理攻击劣化:产品的功能可受到动植物的物理攻击的影响。

动物能损坏产品的材料,特别是啮齿动物和昆虫,通过以产品材料为食物,咬啃、蛀坏、咀嚼和在材料中打洞。

特别要重视白蚁会以此方式对产品材料造成严重破坏。

易于遭受此类侵袭的材料包括木材、纸张、皮革、纺织品等天然材料,以及塑料(包括人造橡胶)甚至某些金属(锡和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寿命周期内活动参考基准的产品或服务的特性
构成的、经批准的产品技术状态信息
备注 1、特性可以是固有的或赋予的 2、特性可以是定性的或定量的 3、有各种类别的特性,如: ——物理的(如:机械的、电的、化学的或生物 学的特性) ——感官的(如:嗅觉、触觉、味觉、视觉、听 觉) ——行为的(如:礼貌、诚实、正直) ——时间的(如:准时性、可靠性、可用性、连 续性) ——人因工效的(如:生理的特性或有关人身安 全的特性) 1、固有意味着本身就存在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 特性 2、赋予客体的特性还是它们扩质量特性 1、特性可以是物理的、认知的或社会的 2、人为因素可对管理体系产生重大影响 1、经证实的能力有时是指资格 2、ISO/IEC 1、测量设备通常有若干个计量特性 2、计量特性可作为校准的对象
序号
术语
1
特性
定义 可区分的特征
2
质量特性
与要求有关的、客体的固有特性
3
人为因素
对所考虑的客体有影响的人的特性
4
能力
应用知识和技能实现预期结果的本领
5
计量特性
能影响测量结果的特性
6
技术状态
在产品技术状态信息中规定的产品或服务的相 互关联的功能特性和物理特性
由在某一时间点确立的,作为产品或服务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