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概念教学设计(白秀英)

合集下载

高中女生物理讲课教案模板

高中女生物理讲课教案模板

高中女生物理讲课教案模板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光的传播规律,并能够解释一些常见光学现象。

教学重点:光的传播规律、折射定律、反射、成像规律。

教学难点:折射定律的应用、实际光学现象的解释。

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学设备2. 教学PPT3. 实验器材:凹透镜、凸透镜、小实物进行成像实验4. 复习内容:反射定律、光的传播方式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反射定律和光的传播方式。

2. 提出问题:你们平时看到的镜子反射的图像是怎么形成的?二、讲解光的传播规律(15分钟)1. 通过PPT讲解光的传播规律,引入折射定律的概念。

2. 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光的传播规律。

三、实验展示(15分钟)1. 利用凹透镜和凸透镜的成像实验展示折射定律的应用。

2. 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观察成像现象。

四、光学现象解释(15分钟)1. 通过PPT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光学现象,如水中物体的位置看起来不同等。

2. 解释这些现象的原理,让学生理解光学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梳理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光学知识的理解。

2.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何将所学的光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完成教材相关习题或思考一些生活中的光学现象,并分析其原理。

2. 提醒学生准备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光的传播规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解释一些常见的光学现象。

实验展示的部分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光学现象的规律,加深了他们对光学知识的认识,但也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多设计一些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他们的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

高二物理现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的优秀教案范本

高二物理现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的优秀教案范本

高二物理现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的优秀教案范本一、引言现代物理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微观世界的规律和现象,对于学生的物理学知识和科学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高二物理现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进行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现代物理学,并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现代物理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理解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如量子力学、相对论等;3. 能够分析和解释实际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物理学相关的问题;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1. 现代物理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a. 上课介绍现代物理学的定义,以及现代物理学的研究对象;b. 分组讨论并报告现代物理学的起源和发展历史,比如量子力学、相对论的提出和发展;c. 引导学生讨论现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其对科学技术的应用。

2. 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a. 通过示意图和实例,引导学生了解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如波粒二象性、波函数和不确定性原理等;b. 利用课堂演示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量子力学的奇妙世界;c. 进行小组讨论和小结,总结量子力学的应用领域和重要性。

3. 相对论的基本概念a. 上课简要介绍相对论的基本概念和提出背景;b. 利用真实案例和图表,让学生理解相对论的相对性和时空弯曲的概念;c. 分组小研究,让学生了解相对论在科学和工程领域的应用,如GPS技术等。

4. 观察实验和思考实际问题a. 设计观察实验,让学生发现和理解现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b. 提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c. 分组报告并讨论实验结果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教学评估与反馈1. 设计小组活动和实验,观察学生在小组内的合作情况以及实验结果的准确性;2. 组织课堂讨论和提问,检查学生对现代物理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3. 对学生的小组报告和个人作业进行评估,并提供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4. 布置总结性作业,让学生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巩固所学知识。

福建省福州市第四十一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概述和课时要求教案

福建省福州市第四十一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概述和课时要求教案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三、声音的特性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五、声的利用参考资料第二章光现象—————全章概述和课时要求一、光的传播颜色二、光的反射三、平面镜成像四、光的折射五、看不见的光参考资料一、温度计二、熔化和凝固三、汽化和液化四、升华和凝华参考资料第五章电流和电路———全章概述和课时要求一、电流和电路二、串联和并联三、电流的强弱四、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五、家庭电路参考资料第六章欧姆定律————全章概述和课时要求一、电压二、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三、电阻四、欧姆定律五、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六、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参考资料第七章电功率—————全章概述和课时要求一、电能二、电功率三、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四、电和热五、电功率和安全用电参考资料第八章电与磁—————全章概述和课时要求一、磁场二、电生磁三、电磁继电器扬声器四、电动机五、磁生电参考资料第九章信息的传递———全章概述和课时要求一、现代顺风耳——电话二、电磁波的海洋三、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四、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参考资料关于《探索物理》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实验本)·物理》是根据教育部2001年5月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供实验地区从2001年9月开始试用。

因为它倡导探究式的学习,强调科学与实际、科学与社会的联系,因此我们又给这本书取了一个名字:《探索物理》。

一、《标准》简介在教育部的直接领导下,《标准》研制组以过去多年的研究为基础,与教育专家及其他学科的课程标准研制组进行了反复的研讨,经过一年半的紧张工作,制订了《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

这个标准继承了建国以来物理教育改革的成果,借鉴了不同发展程度、不同文化背景的许多国家科学课程改革的经验,是我国中学物理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标准》的主要特点和执行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简述如下。

1、突破学科本位的思想,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我们过去考虑物理课程时,往往从物理学科本身出发,首先想到物理学中有哪些内容,想到物理学的学科体系和逻辑结构,也就是想到哪些知识是所谓的主干知识、哪些知识是初中学生应该学习的、哪些能力是应该训练的……在这样的思维模式下设计我们的物理课程。

初中物理教学二十一章教案

初中物理教学二十一章教案

初中物理教学二十一章教案知识与技能目标:1. 了解并掌握平面镜成像的原理;2. 能够运用平面镜成像原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3. 理解并掌握光的折射现象,能够解释折射现象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 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探究光的折射现象;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2.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品质;3.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1. 平面镜成像原理的理解和应用;2. 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和解释。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平面镜、玻璃板、蜡烛、白纸、直尺、光具座等;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2.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1)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平面镜成像现象,记录实验数据;(2)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3)引导学生运用平面镜成像原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探究光的折射现象:(1)学生实验,观察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的现象;(2)引导学生分析折射现象的原因;(3)运用折射定律解释折射现象。

4. 巩固知识:(1)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平面镜成像和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平面镜成像和光的折射现象的应用。

6. 课后反思: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掌握不足的地方进行调整。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平面镜成像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2. 学生对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和解释能力;3.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学生对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培养。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光的传播和反射现象;2. 组织学生进行光学实验比赛,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意识;3.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举例说明光学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中学物理概念教学设计

中学物理概念教学设计
7
中学物理概念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1. 物理概念课教学设计环节
创设情境 引入概念
思维加工 建立概念
应用概念 理解巩固
(具体)
(抽象)
(具体)
感性认识 (消化) 理性认识 (活化) 实践应用
























8
中学物理概念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2. 概念教学设计的案例 (1)创设情境,引入概念
理解运用
形成结构
2
案例展示
第八章 中学物理概念教学设计
第三节 物理概念教学设计的案例分析
第五届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
“多普勒效应”教学片断 执教教师:浙江义乌中学陈军
3
第八章 中学物理概念教学设计
案例分析
生活实例
实验演示 动画模拟
物理学史
男女同学说话的音调高低不同,引入音调高低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问题
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社会经验等,可用于某一新内容的引人或某一问题的分析、 解释和应用。 ④事实情景
创设多种真实、生动、直观而富于启发性的实验教学情景,可使学生通过动手、动 脑的机结合获得全面的发展。
10
中学物理概念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2)采用适当策略,引导学生形成概念
全国第三届中学物理教学改革创新大赛
概念的应用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片断 执教教师: 王运淼
案例分析:在新概念建立之后,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贴近生活、贴近自然的 不同物理情境的变式,使学生有机会在不同的、新颖的情境中应用物理概念, 以丰富和发展对概念的意义建构,激发和保护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培养 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董秀丽
【期刊名称】《东西南北》
【年(卷),期】2018(000)024
【摘要】物理是一门复杂的学科,是需要理论和实验紧密结合的学科,也是需要
动手实践的学科,要领悟到物理真正的智慧就要身体力行的实验。

学校要保证物理实验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保证理论和实验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初中物理老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合理开展一些物理实验的小活动,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实现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学生也要端正学习态度,不能只重理论而忽略实验,应该理论实验双管齐下,才能获得高效的学习成果
【总页数】1页(P1-1)
【作者】董秀丽
【作者单位】邯郸市临漳县第三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3.2
【相关文献】
1.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意思维——关于初中物理教学的几点认识 [J], 王鹏
翔[1]
2.深入探究让初中物理学习更有味——谈思维场视阈下初中物理探究式实验教学[J], 陆红
3.优化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 [J], 旺加
4.活化初中物理实验,彰显微课教学魅力——微课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J], 王晶
5.浅谈优化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浅谈优化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J], 朱永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中女生物理讲课教案

高中女生物理讲课教案

高中女生物理讲课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光的特性和传播方式;
2. 掌握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
3. 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课件;
2. 白板、彩色粉笔;
3. 凸透镜、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介绍光的特性和传播方式,引入本节课要讲解的内容。

二、光的反射(10分钟)
1. 定义反射,介绍光的反射规律;
2. 带领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光线的反射过程;
3. 给出反射实例,让学生分析判断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

三、光的折射(10分钟)
1. 定义折射,介绍光的折射规律;
2. 进行折射实验,让学生观察折射现象;
3. 给出折射实例,让学生计算折射角。

四、凸透镜的成像(15分钟)
1. 介绍凸透镜的种类和结构;
2. 带领学生进行凸透镜实验,观察物体的成像规律;
3. 引导学生探讨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和应用。

五、小结与作业(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相关练习作业。

教学方式:
1. 教师讲解结合实验演示;
2. 学生亲自参与实验,体验光学现象;
3. 小组讨论和展示,促进学生互动和合作。

教学评价:
1. 课堂表现;
2.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3. 实验操作技能。

扩展阅读:
1. 《光学原理》;
2. 《微光技术应用》;
3. 相关科普读物。

辽宁省大连市第七十六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教案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辽宁省大连市第七十六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教案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物理新授课教学设计第一单元
课题
1.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
音是如何传播的
通过学习活动,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探究问题的方法
强调“正在”
鸟-鸣膜;青蛙-气囊;蚊子-翅膀;打击乐-面;弦乐-弦;气球炸-周围空气。




5、声音的传播
介质:声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介质
真空不能传声(重点)
6、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7、声速:
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8传播速度大于在液体里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里的传播速度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学生
小结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课堂
检测
见小卷
分层
作业
A
作业卷必做
B
作业卷选做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一、声源: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声源
二、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三、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四、声以波的形式传播
五、声速




这节是声学第一节,课堂上做了几个典型的演示实验,学生可以通过观察现象很容易得出结论。课堂气氛较活跃,可以列举更多的生活实例,课堂上也可以安排适当反馈练习。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一章教案5篇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一章教案5篇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一章教案5篇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一章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一章教案1一、指导思想在教学中,端正教学态度,明确教学目的,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

深入贯彻素质教育理论和新课程理念,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坚持以本为本,以纲为纲,深入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认真批改作业,搞好单元过关,将教学的每项工作落到实处。

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加强与其他任课教师的联系,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积极参加进修学习和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为更好地进行教学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本学期教学内容共四单元,是在上学期所学电学知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力学的有关知识。

如,家庭用电、电能、材料等。

这些知识是上学期电学知识的延续。

再通过本学期知识的学习学生才会对力学有一个较完整的认识。

这些知识既是基础,又是桥梁,作用非常重要。

另外,本学期教材中渗透的某些研究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很有指导意义。

物理学习动机和兴趣的激发要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物理学习需要的潜在状态转化为活动状态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意向,成为实际学习活动的动力。

这就需要创造问题情境,特别是要注意每个课开始的课题引入。

教师要善于利用演示实验或简炼的具有强烈启发性的'语言,在上课的开头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吸引住,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学情分析本学期担任九年级两个班的物理课教学。

绝大部分同学对物理有一定兴趣,但不够浓厚,对上学年知识的理解、掌握由于放假等原因已降到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但一些基本物理学习习惯已初步养成。

中学物理教学设计郭玉英

中学物理教学设计郭玉英

中学物理教学设计郭玉英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旨在针对中学物理课程,以郭玉英教材为主要教学资源,结合现代教育理念,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教学内容涵盖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现代物理等基础模块,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教学对象本教学设计针对的教学对象为中学生,他们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学习自觉性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个体差异,有的学生对物理概念理解较慢,有的学生则对物理现象观察不够仔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物理素养。

在此基础上,本教学设计力求使学生在物理学科上取得优异成绩,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物理基础知识:通过本教学设计,学生应能理解和掌握中学物理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如牛顿运动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电磁感应定律等,形成系统的物理知识体系。

(2)提高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逻辑推理、数学运算、实验设计等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发展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和动手实验,使学生能够发现物理规律,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创新能力: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敢于挑战传统观念,勇于创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物理人才。

2、过程与方法(1)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多媒体、网络等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实施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验、社会实践等途径,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物理高中教案第十六章

物理高中教案第十六章

物理高中教案第十六章教学目标:
1. 了解波的基本特性和分类;
2. 掌握波的传播规律和相关量的计算方法;
3. 熟练运用波的性质解决问题;
4. 能够解释干涉、衍射和多普勒效应的原理。

教学重点:
1. 波的波长、频率、波速等基本概念;
2. 波的传播规律;
3. 干涉和衍射现象的解释;
4. 多普勒效应的原理。

教学难点:
1. 干涉和衍射现象的计算;
2. 多普勒效应的理解。

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幻灯片;
2. 实验器材:波浪罐、双缝装置等;
3. 计算工具:计算器、尺子等。

教学内容与过程安排:
一、波的基本特性和分类(20分钟)
1.1 波的定义和分类;
1.2 波的波长、频率、波速等基本概念。

二、波的传播规律(20分钟)
2.1 波的传播方式;
2.2 波的反射、折射规律;
2.3 波的干涉现象。

三、干涉和衍射现象(30分钟)
3.1 干涉现象的原理和条件;
3.2 衍射现象的解释;
3.3 已知波源和屏幕位置,计算某一点的干涉条纹位置。

四、多普勒效应(20分钟)
4.1 多普勒效应的定义和原理;
4.2 多普勒效应的应用。

五、课堂小结(10分钟)
5.1 总结本堂课重点内容;
5.2 对学生提出问题进行小测验,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

教学反馈与作业布置:
1. 对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答疑解惑;
2. 布置相关习题作业,巩固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3. 鼓励学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与老师进行讨论。

高中物理必修1新课教案

高中物理必修1新课教案

高中物理必修1新课教案
教学内容:物理学科概述和基本概念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初步掌握物理学的学习方法和探
究途径。

教学重点:物理学科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教学难点:理解物理学科的抽象概念和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引入物理学科:通过介绍物理学的起源和发展,引起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

2.提出问题:探讨物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为什么物理学是一门基础学科等问题,引导
学生思考。

二、讲解(15分钟)
1.物理学的定义:讲解物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介绍物理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物理学的基本概念:介绍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如物质、能量、运动等,让学生初步了解
物理学的核心内容。

三、实践(15分钟)
1.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探讨物理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2.实验操作: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让学生感受物理学的实验性和探究性,培养他们独立
探究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5分钟)
1.总结问题: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总结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2.课堂小结:向学生介绍下节课的内容和教学重点,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指导。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初步了解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培养了学
生的实验能力和探究精神,激发了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在后续的教学中,应
该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物理学的基础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和能力。

高中女生物理讲课教案设计

高中女生物理讲课教案设计

高中女生物理讲课教案设计
主题:光学-折射和全反射
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光的折射和全反射现象,并能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导入:引入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光的了解,引出今天的主题。

教学过程:
1. 折射现象的介绍
- 通过实验展示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方式
- 运用折射定律解释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角度
2. 折射定律的实验
- 让学生自己进行实验,观察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情况
- 让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分析结果并得出结论
3. 全反射现象的介绍
- 通过实际案例讲解全反射的发生条件
- 让学生分析当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4. 全反射定律的讲解
- 讲解全反射的原理和公式
- 让学生通过练习题来巩固对全反射定律的理解
5. 应用题讨论
- 提出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结:回顾全文内容,强调光学是物理学的重要分支,鼓励学生多加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评估:考察学生是否掌握光的折射和全反射现象,并能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五章 第一节 电磁波教案3 (新版)北师大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五章 第一节 电磁波教案3 (新版)北师大版

《电磁波》教学目标:(1)了解光信号和电信号的转换过程;(2)了解电视信号的录制、发射和接收过程;(3)了解雷达的定位原理。

教学重点:电磁波在信息社会的作用。

教学难点:电磁波在信息社会的作用。

教学过程:1、电视和雷达(1)电视电视的历史:1927年,美国人研制出最早的电视机。

1928年,美国通用公司生产出第一台电视机。

1925年,美国开始试验发射一些电视图像,不仅小,而且模糊不清。

1927年,纽约州斯克内克塔迪一家老资格的无线电台开始每周三次进行试验性广播。

1939年,全国广播公司在纽约市试验广播。

美国最早的电视机,荧光屏是圆形的,只有5-9英寸大,差不多要坐在电视机跟前才能看清。

但是,电视很快以惊人的速度冲进了美国人的家庭(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电视的发展一度陷入停顿。

1947年美国家庭中约有1.4万台电视机,1949年达到近100万台。

1955年,将近3000万台,1960年,达6000万台,于1951年问世的彩色电视机以及大屏幕电视机也进入美国人家庭。

目前美国约有l.2l亿台电视机,平均不到两个人就有一台电视机)。

中国最早的电视诞生在1958年3月17日。

这天晚上,我国电视广播中心在北京第一次试播电视节目,国营天津无线电厂(后改为天津通信广播公司)研制的中国第一台电视接收机实地接收试验成功。

这台被誉为“华夏第一屏”的北京牌820型35cm电子管黑白电视机,如今摆在天津通信广播公司的产品陈列室里。

我国在1958年以前还没有电视广播,国内不能生产电视机。

1957年4月,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十局把研制电视接收机的任务交给国营天津无线电厂,厂领导立即组织试制小组,黄仕机同志主持设计。

当年,试制组多数成员只有20岁上下,他们对电视这门综合电、磁、声、光的新技术极其生疏,没有见过电视机,参考资料也很少,通过对资料、国外样机、样件的研究,他们根据当时国内元器件生产能力和工艺加工水平,制定了“电视接收和调频接收两用、通道和扫描分开供电、采用国产电子管器件”的电视机设计方案。

第三章 第一节

第三章  第一节

10Βιβλιοθήκη 3.渗透物理思维方法教育,提高学生 观察、 分析、实验能力和动手 能力,从而让学生知道实验是研 究物理的重要基础。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学生能够感受用图象表示物理现象的思想方法。 ②学生能够领悟正弦(余弦)图象中的对称美、简洁美,增强学 习兴趣。 ③学生能够自主、积极、热情地参与小组学习讨论,敢于想象、 发表自己的意见。 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目标设计的取向
美国课程论专家舒伯特(W.H.Schubert)将教学目标设计归结为四种取向 1.普遍性目标(global purposes) 2.行为目标(behavioral objectives) 3.生成性目标(evolving purposes) 4.表现性目标(expressive objectives)
教学目的 以教师为主要行为主体 比较笼统,难以具体操作 缺乏层次性,不具备可测量性 是备课和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行动指南 教学目标 以学生为主要行为主体 比较具体,容易操作 具有层次性和可测量性 学生通过课堂中的学习或者课外学习, 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
教学目标有时也称为学习目标。教学目标分析、编写 的落脚点应该是“学生能做什么”,而不是“教师应 该做什么”。
主讲:白秀英 副教授
教学设计
教育理论
具有操作性、实践性的特征
教育实践
教学的目标是什么?(前端分析) 教 学 设 计 如何达到目标?(策略、过程、媒体) 如何知道已经达到目标?(评价)
• 第一节:中学物理教学目标设计概述
教学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后应该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的具体、明确的表述。 教学目标的含义 教学目标是预先确定的、通过教学可以达到的,并且能够用现有技术手段测量的。 教学目标不同于教学目的,它们的差异主要表现为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中物理1-1:4.1电磁波的发现 教案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中物理1-1:4.1电磁波的发现 教案
备 课 时 间
2016年11月2日
上 课 时 间
第周 周月
班级节次
课题
4。1电磁波的发现
总课时数
第节
教学目标
理解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两个支柱: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了解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相互联系形成统一的电磁场及相关推理思维过程.
教学重难点
了解电磁场在空间传播形成电磁波。知道机械波与电磁波的异同,认识光是以波动形式传播的一种电磁振动。
通过实验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得电磁波在真空中与有相同的速度。
课外作业
P80-2 预习电磁波谱
教 学 小 结
1.关于电磁场和电磁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场和磁场总是相互联系的,它们被统称为电磁场
B.电磁场由发生的区域向远处的传播就是电磁波
C.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D.电磁波是一种物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2.某电场中电场强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4.1-3所示,能产生磁场的电场是()
3.下列关于机械波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波是机械波,耳朵能够听到声波,是因为耳朵和声源之间有空气.
B.水波的传播需要水,没有水就没有水波。
C.电磁波传播需要空气,没有空气,即使产生了电磁波也传不出来。
D.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不受其它因素影响
四、课堂小结
3、因为电场和磁场本身就是一种物质,所以电磁波可以在
中传播,其传播速度为。
4、德国科学家
A.赫兹 B.奥斯特 C.麦克斯韦 D.法拉第
自主学习
1、在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之后,英国物理学家在此基础上不断钻研,最终以一组电磁场方程宣告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的建立。
2、麦克斯韦认为:变化的磁场产生,变化的电场产生,变化的电场和磁场交替产生,由近向远处传播,即产生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创设情境,引入概念
第五届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
生活实例引入概念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片断 执教教师:北京四中王运淼
案例分析:教师根据学生原认知情况,运用生活实例、实验演示、逻辑推导等
创设恰当的物理情境,使学生发现与物理概念相关的问题,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从教师向学生直接传递学科知 识转为师生探究的场所。
14
中学物理概念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物理概念,加深概念理解的常见方法有: (1)运用概念解释现象
(2)运用概念解答习题
这是常用的也是有效的方法,但要注意习题的选择;要选那些与概念紧密相联系的, 可全面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难度又不是很大的题目。 (3)把新概念与相似的旧概念进行对比区分 (4)把新概念与相关的旧概念进行对比联系 (5)寻找概念定义的情境与实际的物理现象的联系与区别 总之,概念教学中要抓好引入、定义和应用三个重要环节,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这个物 理概念是来源于什么样的物理情境,为什么要建立这个物理概念,为了解决什么样的物理 问题,这个概念的本质与外延是什么,这个概念与哪些其他概念有联系,可以应用到什么 样的物理情境中去,怎样应用等等。
4
中学物理概念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在新概念建立之后,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多普勒效应发生的原因,通过
◇实验演示 (“看得见”的多普勒现象)
(波源静止) ◇动画分析 ◇视频播放 (在动态过程中理解原理) (知识拓展:马赫波)
(波源运动)
◇分析、总结多普勒效应的定性特征
5
最后讨论多普勒效应在生活中、理论中的应用。
7
中学物理概念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1. 物理概念课教学设计环节
创设情境 引入概念
(具体)
思维加工 建立概念
(抽象)
应用概念 理解巩固
(具体)

实践应用
巩 固 感 觉
形 成 表 象
分 析 比 较
抽 象 概 括
变 式 迁 移
完 善 结 构
8
中学物理概念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2. 概念教学设计的案例
13
中学物理概念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3)创设物理情境的变式,应用概念 第五届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
概念的应用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片断 执教教师: 王运淼
案例分析:在新概念建立之后,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贴近生活、贴近自然的 不同物理情境的变式,使学生有机会在不同的、新颖的情境中应用物理概念, 以丰富和发展对概念的意义建构,激发和保护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培养 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思维加工
理解运用
形成结构
2
第八章 中学物理概念教学设计
第三节 物理概念教学设计的案例分析
案例展示 第五届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
“多普勒效应”教学片断 执教教师:浙江义乌中学陈军
3
第八章 中学物理概念教学设计
案例分析
生活实例
实验演示
动画模拟
物理学史
男女同学说话的音调高低不同,引入音调高低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问题
案例展示
第五届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
概念的应用 “多普勒效应”教学片

执教教师: 陈军
6
案例分析 ● 公路上雷达测速仪测速的原因与模拟
● 医学上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 红移现象与宇宙膨胀
通过设计多普勒效应在生活、科技中的应用以 及相关的影视资料,达到理解运用概念、学以致 用的教学目的,体现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 念。
15
中学物理概念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例 超失重现象设计思路
创设情境 引入概念 抽象加工 形成概念 巩固深化 应用概念
电 梯 体 验
现 象 研 究
总 结 条 件
应 用 解 释
以上设计环节虽然不是绝对的和死板的,但其中的原则是必须遵循的。 至于教学过程中采取怎样的教学模式、方法,选取哪些具体事例,则应由 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学校的不同条件等灵活确定。
v v 它的定义式为 a 1 2 t 它的定义式为 R U I Q 它的定义式为 C U
③与其他概念的关系,形成概念体系
F a 而决定式为 m 而决定式为 R l s S 而决定式为 C 4 kd
概念体系是由相邻概念(如静电场与重力场,电力线与磁力线,重力势能与电势能 等);相似概念(如质量与重量、动量与动能,电场强度与电场力,电压与电动势等); 相反概念(如力的合成与力的分解,正功与负功等);并列概念(如电场强度与电势); 从属概念(如电场强度与点电荷电场强度等)组成的系列。
第八章 中学物理概念教学设计
主讲:白秀英 副教授
第八章 中学物理概念教学设计 复习 物理概念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在人头脑中的反映,是观察、实验和
科学思维相结合的产物。
物理概念教学设计的环节包括 形成表象 形成新图式 知识转化 完善结构
概念的 引入
概念的 形成
概念的 运用
概念的 系统化
感知活动
概念的科学探究
“重力”教学片断
执教教师:江苏泰州初中孙雯
案例分析:重力概念建立后,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探究重力的方向;引 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竖直”的意义;通过模拟仿真、实验演示等引导学生 发认识“重力方向”,了解全球各个地区的“竖直向下”的含义 。
11
中学物理概念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物理概念形成过程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只能由学生自己完成,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设计启发、诱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概括、抽象形成物理 概念。 直接定义法 力、机械运动、参照物、入射角、质量 比值定义法 物 理 概 念 的 定 义 方 法 乘积定义法 数学定义法 和差定义法 极限定义法 对象理想化 理想化法 条件理想化 过程理想化 密度、电容、电场强度、压强、功率 功、动量、冲量、势能 电势差、机械能 瞬时速度、瞬时加速度 质点、理想气体、点电荷、刚体 无摩擦的表面、绝热容器 匀速直线运动、简谐振动
16
中学物理概念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17
9
中学物理概念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创设情境主要方法有:
① 问题情景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在情景创设时要指向明确的课 程目标,要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其所蕴含的知识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 展水平,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等。 ② 实验情景 创设多种真实、生动、直观而富于启发性的实验教学情景,可使学生通过动手、动
老师实验演示不同频率的声音,学生感知到频率改变,音调发生了变化 动画演示发声器与接收器发生相对运动时,波形变化,表明超声器的频率变化
学生相互讨论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由于发生相对运动而发生变调的事实实例 老师动画模拟日常生活中运动的火车、飞机、炮弹、小流星发生变调的实例 老师讲解多普勒发现声音变调的故事
脑的机结合获得全面的发展。
③ 经验情景 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社会经验等,可用于某一新内容的引人或某一问题的分析、 解释和应用。 ④事实情景 创设多种真实、生动、直观而富于启发性的实验教学情景,可使学生通过动手、动 脑的机结合获得全面的发展。
10
中学物理概念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2)采用适当策略,引导学生形成概念 全国第三届中学物理教学改革创新大赛
12
中学物理概念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学生初步建立了概念,仅仅是对概念有了初步认识。为了比较深刻地理解概念,还
需要教师从全方位来设计认识概念,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概念的特征以及与其他 概念的关系等。为此,必须从以下两方面设计概念的深度剖析。 ① 概念的特征:固有特征、方向特征 、状态特征、过程特征、相对特征 ②对物理量,除了应用语言文字定性反映本质属性外,还要由定性分析进入定量分析, 而且在比值定义法中一定要注意定义式(量度式)和决定式。 例如 “加速度”, “电 阻”, “电 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