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重点

合集下载

中医学重点知识点整理

中医学重点知识点整理

名词解释四气:药物分为寒、热、温、凉四性,又称四气。

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藏象:藏,是指隐藏于人体内的脏腑器官,即内脏。

象,其涵义有二:一指脏腑器官的形态结构,其二指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现象。

藏象是人体内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物质,气又是人体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总称。

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

腧穴:“腧”与“输”义同,有转输、输注的含义;“穴”即孔隙的意思。

腧穴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

归经:药物对某经或某几经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经作用较少,甚至无作用,这种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称归经。

异病同治:指不同的疾病,在其病情发展过程中,会出现相同的病机变化或同一性质的证候,可以采用相同的治法治疗。

假神:指垂危病人出现的暂时性的某些症状“好转”的假象,提示病情恶化,脏腑精气将绝,预后不良。

相生:指五行中某一行事物对于另一行事物具有资生、促进和助长作用。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侮:是指五行之间反向克制的异常变化。

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简答题一、五行的特性 1.木曰曲直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特性的事物和现象,都归属于“木”。

2.火曰炎上凡具有温热、升腾、向上等特性的事物和现象,都归属于“火”。

3.土爰稼穑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特性的事物和现象,都归属于“土” 4.金曰从革凡具有肃杀、潜降、收敛等特性的事物和现象,都归属于“金” 5.水曰润下凡具有寒凉、滋润、向下、静藏等特性的事物和现象,都归属于“水”二、整体观念——整体是指统一性,中医学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和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连,同时还受社会、生存环境的影响,这种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集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思想,称为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1.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三、气的功能1.推动作用2.温煦作用3.防御作用4.固摄作用5.气化作用四、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⑴外感性⑵季节性⑶地域性⑷环境性⑸相兼性⑹转化性四,六淫的致病特点⑴风邪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位;善行、数变;风为百病之长;其性主动。

中医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

中医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

中医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导言:中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理论体系。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医学,下面将介绍中医学基础知识的重点内容。

一、中医学的基本理论1.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中医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与自然环境、人体各器官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 阴阳五行学说: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基础,阐述了世界万物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

五行学说将自然界的事物分为五个元素(金、木、水、火、土),用以描述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

3. 气血津液理论:中医强调人体的气血津液对健康的重要性,即脏腑组织器官需要充足的气血津液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二、中医诊断方法1. 四诊合参:中医诊断的核心方法是四诊合参,即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医生通过观察病人的外貌、舌苔、脉搏等来了解病人的病情,并结合病史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2. 脉诊:中医脉诊是通过触摸病人的脉搏来判断病情,包括脉搏的频率、形态、力度等变化。

通过脉诊,可以了解病人的阴阳、气血等方面的情况。

三、中医治疗方法1. 中药治疗:中药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应用单味草药或复方药物来调节人体的阴阳气血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经典疗法之一,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外治法的一种形式,通过手法的推拿和按摩来刺激人体的经络和穴位,达到调节气血、舒缓疼痛、促进病灶复原的作用。

四、中医文化与养生1. 中医养生理论:中医强调预防和调护,注重提高个体的自身抵抗力。

好的生活习惯、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都是中医养生的重要原则。

2. 中医与四季饮食:中医将食物与四季变化、气候特点相结合,提倡根据季节来调整饮食,以适应自然界的变化。

3. 中医与心理健康:中医注重身心的调和,认为情绪的失衡会引起疾病的发生。

通过调节情绪、保持心理平衡来保护健康。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重点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重点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重点一、绪论1、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

2、中医学论述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著《伤寒杂病论》。

3、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典籍《神农本草经》。

4、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

5、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1)整体观念 2)辨证论治二、阴阳五行1,、阴阳: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概括,既可以标识自然界相互关联而又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的属性,又可以标识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2、阴阳的特性: 1)相关性 2)普遍性 3)相对性 4)属性的规定性3、阴阳的相互关系: 1)对立制约 2)互根互用 3)消长平衡 4)相互转化4、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2)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3)解释人体的病理变化①、阴阳偏盛: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②、阴阳偏衰:阴虚则热,阳虚则寒。

③、阴阳互损④、阴阳转化4)指导疾病的诊断5)知道疾病的防治6)归纳药物的性能5、五行:对木、火、土、金、水五类事物属性的概括。

6、五行的特性: 1)木曰曲直:指树木具有能曲能直的生长特性。

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其属性可归纳为“木”。

2) 火曰炎上: “炎”,有焚烧、灼热之意;“上”,即向上。

“炎上”指火在燃烧时具有发光放热、蒸腾上升之象。

引申为凡是具有温热、向上、升腾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其属性可归纳为“火”。

3)土爰稼穑:4)金曰从革:5)水曰润下:7、五行的生克关系:1) 相生: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五行的递资生的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2)相克: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关系。

五行的间递相制约的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3)相乘:相克太过,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制约或克制,其顺序和方向与相克一致。

4)相侮:反向制约,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制约或克制,又叫“反克”,或者“反侮”,其顺序和方向与相克相反。

中医学基础整理重点笔记

中医学基础整理重点笔记

《中医学基础》第一章绪论一、中医学发展概况中国医药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重点的两部著作:春秋战国时期: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黄帝内经》①《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四大经典之一),简称《内经》。

作者:集体之作。

意义: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标志着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它对医学的认识在当时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

还奠定了中国传统营养科学的理论基础。

②《伤寒杂病论》作者:张仲景,东汉著名医学家。

意义: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并且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于一体,为临床医学及方剂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内容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腑经络、病因、四诊、辨证、预防与治则等。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①概念: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是指人体自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和人与自然环境统一性的思想。

②主要内容A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生理上的整体性:五脏一体观和形神一体观,说明结构的完整性及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病理上的整体性:局部病变与整体病理反映的统一关系。

★诊治上的整体性:由外察内,整体调节。

B 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天人相应”。

★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四时气候;昼夜晨昏;地域环境;★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体病理的影响:四时多发病;昼夜变化对疾病的影响;地域环境对发病的影响。

★自然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C 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社会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社会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2、辨证论治①病、证、症的基本概念经典文档下载后可编辑复制★病的基本概念:病,即疾病,是指有特定的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病理过程。

★症的基本概念:是指症状和体征,是疾病的临床表现。

★证(证候)的基本概念:是指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是中医治病的依据。

中医药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

中医药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

中医药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中医药学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许多医学院校都设立了相关专业课程,并且也在国际范围内逐渐受到关注与认可。

然而,学习中医药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其中有一些重点与难点需要我们特别注意。

本文将从理论学习、实践应用和专业素养等方面,探讨中医药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

一、理论学习中医药学习中的理论学习是基础,也是学习者首先需要投入精力的部分。

具体来说,以下几个方面是中医药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1. 中医基本理论:中医基本理论是中医学习的核心,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血津液等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这些概念虽然与西医学的理论有所不同,但却是中医药学体系的基石,需要学习者通过深入学习和思考,才能领会其中的内涵。

2. 中药学:中药学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学习者熟悉中药材的种类、功效、用法等,并掌握中药方剂的配伍原则和应用方法。

中药学习中的难点在于大量的记忆和理解,以及对药材特性和方剂应用的把握。

3. 中医诊断学:中医诊断学是中医药学习中的核心内容,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法,以及中医病因病机等方面的理论。

学习者需要通过实践与学习相结合,提高自己的辨识和分析能力,这是中医学习的一大难点。

二、实践应用中医药学的实践应用是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才能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治疗能力。

在实践应用中,以下几个方面是中医药学习的重点与难点:1. 临床实习:中医专业学生需要进行一定的临床实习,通过与患者接触和实际治疗,提高自己的临床能力。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学习者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病例和疾病,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辨证施治,这对于学习者来说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2. 各类病例分析:学习者在培训过程中需要进行各类病例的分析与讨论,探究疾病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案,这对于学习者的思维能力和专业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在病例分析中,学习者需要运用所学的中医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进行全面的诊断与治疗规划。

三、专业素养中医药学习不仅需要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还需要培养学习者的专业素养。

中医学概论重点

中医学概论重点

中概复习提纲中医学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先秦、两汉时期(形成时期):(1)《黄帝内经》现存最早的中医学专着;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的建立(2)扁鹊.《难经》(3)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金匮要略》(4)《神农本草经》最早的一部药物学典籍晋、隋唐时期(丰富实践时期):(1)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第一部病因病机学专着(2)西晋.王叔和《脉经》24种脉法,最早的脉学专着(3)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4)唐.孙思邈《千金方》、王焘《外台秘要》宋、金、元时期(争鸣突破时期):(1)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学说”(2)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开创“脏腑辨证”(3)金元四大家:(4)元.杜清碧《敖氏伤寒金镜录》论舌的第一部专着明清时期(集大成时期):(1)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王肯堂《证治准绳》(2)清代.吴谦《医宗金鉴》、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傅山《傅青主女科》(3)温病理论的创立明代.吴又可《温疫论》“戾气说”清代.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临证指南医案》吴鞠通—“三焦辨证”《温病条辨》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结构上的整体联系、功能上的相互协调、病理上的相互影响、诊断上的整体诊察、治疗上的整体调节)、人与环境的协调统一(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人与社会关系密切)(二)辨证论治病: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

症:疾病的外在表现。

征:体征证:疾病在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它包括①疾病的原因(如风寒、风热、瘀血、痰饮等)、②疾病的部位(如表、里、某脏、某腑、某条经络等)、③疾病的性质(如寒、热等)和④邪正关系(如虚、实等),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的全面情况。

辩证-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正邪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汇总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汇总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汇总1.中医的整体观念: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它强调“要治病,先求人体整体的协调与平衡”。

2.中医的辨证论治:中医治疗强调辨证论治,即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特点,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进行诊断和治疗。

辨证论治包括辨证、辨证施治、辨证施药。

3.中医的阴阳学说:中医学认为存在着阴阳两种相对对立而统一的基本范畴,阴阳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存在于自然界和人体内,阴阳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保持了整体的动态平衡。

5.中医的五行学说:五行包括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和能量的概念。

中医学认为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贯穿于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对人体的健康和疾病起着重要影响。

6.中医的气血理论:中医学认为气和血是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主动,血主静,二者密切相互关联。

气血的运行畅通与否决定了人体各脏腑功能的正常与否。

7.中医的病因病理学说: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外感六淫、内伤情志、饮食失调等外因内因。

疾病的发展过程表现为五脏六腑的病理变化。

8.中医的诊断方法:中医诊断方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四个方面。

中医强调辩证论治,注重从整体、动态、直观的角度进行诊断,通过多种方法综合分析,得出全面准确的诊断结果。

9.中医的药物学:中医药物学包括草药学和中药制剂学两个方面。

草药学研究草药的性味归经、功能作用等;中药制剂学研究中药的制备工艺和配伍规律。

10.中医的预防保健:中医强调预防保健,注重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中医的预防保健包括养生、食疗、按摩、气功等多种方法。

以上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点知识的汇总。

这些知识对于学习中医学和应用中医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掌握了基础理论,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医。

因此,建议学习者在学习中医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这些重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以便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中医药学考试重点

中医药学考试重点

中医药学的基本特点一、整体观念1、人体是有机的统一整体2、人与自然的统一性二、辨证论治三、治未病中医理论体系奠基阶段的经典著作有哪四本?各有什么特点?《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总结了秦汉至东汉时期医家和民间的用药经验。

麻黄平喘、黄连止痢、人参补虚、半夏止呕。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

简述金元四大家的学术特点?刘完素为代表的“寒凉派”,认为病因以火热为多,治法强调降火;张子和为代表的“攻下派”,认为治病应着重祛邪,故主张汗、吐、下法;李东垣为代表的“补脾派”,认为补益脾胃是治病之要;朱丹溪为代表的“滋阴派”,认为病理变化基本是“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故提倡治疗上着重养阴西医院校的学生为什么要学习中医学?论述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它既可以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也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阴阳的相互关系有哪些?1阴阳的对立制约2阴阳的互根作用3阴阳的消长平衡4阴阳的相互转化什么事五行的生克乘侮?五行学说,主要是以五行相生、相克来说明事物之间的相互滋生和相互制约的协调平衡关系;以五行相乘、相侮来探索事物之间的协调平衡被破坏后的相互影响。

五行生克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正常规律,在自然界属于正常情况,在人体则属于生理现象;五行乘侮,实际上是反常情况下的相克现象,在自然界属于异常情况,在人体则属于病理现象。

五脏六腑的特点各是什么?见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共同功能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小肠主受盛化物、主泌别清浊大肠主传导糟粕、主津胆贮藏胆汁、排泄胆汁膀胱贮存尿液、排泄尿液三焦:为人体气机之通道、气化之场所;为水液运行之道路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形似腑,功同脏简述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什么?小肠:1、主要盛化物2、主泌别清浊大肠:1、主传导糟粕2、大肠主津胃:1、主受纳2、主通降胆:1、贮藏胆汁2、排泄胆汁膀胱:1、贮存尿液2、排泄尿液三焦:1、为人体气机通道、气化之场所2、为水液运行之道路何谓六淫?试述风邪、寒邪、暑邪、湿邪、燥邪、火(热)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在正常情况下,称为“六气”,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

中医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归纳

中医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归纳

中医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归纳【中医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归纳】一、中医学基础概念1. 中医学的起源和发展中医学起源于中国古代,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2.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中医学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和自然环境相互关联,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受到自然界的影响。

3. 中医学的辩证施治中医学强调辩证施治,根据患者的整体情况和病情表现,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二、中医学基本理论1. 阴阳五行理论中医学的阴阳五行理论是中医理论的核心,阐述了世界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2. 五脏六腑中医学认为五脏六腑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3. 经络与气血经络与气血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通过经络调理气血可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三、中医诊断方法1. 望闻问切中医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个方面,通过观察、听诊、询问和脉诊等手段了解患者的病情。

2. 舌诊舌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手段,舌苔的颜色、厚薄、湿燥等变化可以反映患者的病情。

3. 脉诊脉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通过观察患者的脉象来判断其体质和病情。

四、中医治疗方法1.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是中医学的重要治疗方法,通过选用具有药理作用的药物来调理患者的气血阴阳,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学的特色疗法,通过在特定穴位施针或灸灼来调整患者的气血,从而治疗疾病。

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学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按摩特定部位和穴位来调整气血,促进疾病康复。

五、中医药文化与传统医学1. 中医药文化的特点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积淀了丰富的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具有独特的文化特点。

2. 传统医学的价值传统医学在治疗慢性病、康复保健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和认可。

3. 中医药在现代社会的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中医药在现代社会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发展空间。

总结回顾:本文简要介绍了中医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诊断方法、治疗方法和中医药文化等方面。

中医学知识点

中医学知识点

中医学知识点第一章导论1.《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四大医学典籍可作为中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

其中《黄帝内经》和《难经》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神农本草经》奠定了中药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基础。

2.《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

3.《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4.两晋隋唐时期:《雷公炮炙论》最早制药学专著。

《新修本草》政府颁行第一部药典。

宋金元时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方)》宋代以前病因理论总结。

《敖氏伤寒金镜录》第一部验舌专著。

5.《洗冤录》是世界上较早的法医著作。

6.《本草纲目》是一部药物学之大成,由[明]李时珍所著。

7.中医理论体系主要有三个基本特点:整体观念,恒动观念和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息息相关,密切相连,同时还受社会,生存环境的影响。

这种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称为~。

辨证论治:包括辩证和论治,是中医诊断疾病、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和独特方法。

辩证:将四诊收集的资料症状体征,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辨识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正邪之间的关系,然后概括为某一性质证的过程。

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因证立法,随法选方,据方施治。

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是理,法,方,药理论体系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

8.中医学的认知和思维方法:司外揣内,注重整体研究,援物比类。

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第一节阴阳学说1. 阴阳学说是指运用阴阳对立统一关系来研究解释物质世界中的一切实物和现象中相互对立,相互依存及其消长变化规律的学说。

2.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总概括。

(基本概念)3. 阴阳的基本特征: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无形的,功能亢奋的,都属于阳。

中医药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

中医药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

中医药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中医药学作为我国独有的传统医学体系,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与信赖。

学习中医药不仅是学习一门学科,更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种方式。

然而,由于中医药学源远流长,其学习难度也相应较大。

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医药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中医药学习中的重点1. 中医基本理论中医基本理论是学习中医药的基础,包括阴阳、五行、经络、气血等理论。

其中最重要的是阴阳理论,它是中医学术体系的核心。

学习中医基本理论需要系统性的学习和透彻理解,只有掌握了中医的基本原理,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医药学知识。

2. 中药学中药学是中医药学习的另一个重点。

中药学包括对中药的分类、药性、功效以及配伍规律等方面的学习。

中药学是中医药学的灵魂,学习中药学需要记忆大量的中药材及其特性,同时还需要深入理解中药的炮制方法和使用原则。

3. 方剂学方剂学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将中药按照一定的比例组合起来以治疗疾病的学科。

学习方剂学需要广泛阅读和记忆大量的方剂,了解方剂的组成和应用原则。

同时,还需要通过实践掌握方剂的配伍规律和临床应用。

二、中医药学习中的难点1. 术语繁多中医药学存在大量的专业术语,这对学习者来说是一个挑战。

许多术语需要牢记其名称和含义,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医药的知识。

为克服这一难点,学习者可以采用分类记忆、反复复习等方法,加强对专业术语的掌握。

2. 知识体系庞杂中医药学知识体系庞杂,涵盖面广,学习者需要同时学习基本理论、中药学、方剂学等多个学科。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学习者可以采用分科学习,逐步深入,循序渐进。

3. 实践困难中医药学是需要实践的学科,很多理论知识需要通过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然而,由于互联网的发展,学习者面临的实践机会相对较少。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习者可以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实践活动或者寻找志同道合的学习伙伴,进行实践操作和交流。

三、解决方法1. 注重基础理论的学习中医药学习的基础理论是学习的重点,学习者应该注重基础理论的学习,深入理解其中的核心理念,牢固掌握基本原理。

中医学知识点总结

中医学知识点总结

中医学知识点总结1、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2、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

3、病、证、症的概念病——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

症——疾病的具体临床表现,即症状和体征。

证——是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发病的原因、病变的部位、疾病的性质和邪正关系等,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

4、辨证——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辨证是论治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目的,论治的结果又可以检验辨证是否正确。

5、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证同则治同,证异则治异,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

同病异治——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也不同。

异病同治——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候,因而就采用同一方法治疗。

6、中医学摄生及预防医学思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7、中医学理论体系四大代表著作《黄帝内经》:确立中医理论体系《难经》:补充发展《伤寒杂病论》: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神农本草经》:中药学理论体系8、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1、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或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属性的概括。

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交感;阴阳对立制约;阴阳互根互用;阴阳消长平衡;阴阳相互转化①阴阳交感: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

阴阳交感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

阴阳二气的运动是阴阳交感得以实现的基础。

②阴阳对立制约: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通过相互抑制约束对方而达到统一,从而维持事物的动态平衡。

③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互根:阴阳相互依存、互为根本,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

中医学期末考试必背重点

中医学期末考试必背重点

中医学期末考试必背重点中医学重点1、《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成书于春秋战国至秦汉阶段,分为《素咨询》和《灵枢》,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古典医籍,奠定了独特的中医药学的理论基础;2、《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张仲景,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3、《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本草经》,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4、《脉经》,晋,王叔和,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5、《针灸甲乙经》,西晋,皇莆溢,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6、《诸病源候论》,隋,巢元方,我国第一部探讨病因病机和症候学的专著;7、宋金元阶段百家争鸣:(1)南宋-陈无择《三因方》,提出“三因学讲”,是对宋代往常病因理论的总结,对其后病因学的进展妨碍极为深远;(2)元-杜清碧《敖氏伤寒金镜录》,我国现存第一部验舌的专著;(3)宋-宋慈《洗冤录》,世界上最早的法医著作。

金元四大伙儿:(1)刘完素:“寒凉派”,倡导火热论,为后世温病学派开创了先河;(2)张从正:“攻下派”,主张治病以攻邪为要;(3)李杲:“补土派”,治疗善用补益脾胃之法;(4)朱震亨:“滋阴派”,治病以滋阴落火为主。

8、温病学派的崛起:明清阶段;9、整体观念:中医学理论以为,人体是一具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并且还受社会、生存环境的妨碍,这种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称为整体观念;10、辨证论治:答:包括辩证和论治两慷慨面,是中医诊断疾病,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和独特办法,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之一。

辨证,是将四诊所收集来的资料、症状和体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经过分析和综合,辨识疾病的缘故、性质、部位及正邪之间的关系等,然后概括成某种性质证的过程;论治,是依照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办法,实施治疗的过程,要紧包括三个步骤:因证立法、随法选方和据方施治。

辨证论治的过程,算是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是理、法、方、药理论体系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

中医药学概论重点

中医药学概论重点

中医药学概论重点一、中医药学的起源与发展:1.中医药学的起源:介绍中医药学的起源,追溯到远古时期的巫医、神医等,以及中医药学的发展轨迹。

2.中医药学的思想:阐述中医药学的主要思想,即整体观念、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六经理论等。

3.中医药学的发展历程:概述了中医药学自古代的黄帝时期到现代的发展历程,包括不同时期的重要医家、医书等。

二、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1.阴阳学说:介绍了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与中医药学的关系,解释了阴阳平衡在人体健康中的作用。

2.五行学说:阐述了五行学说的基本原理,即金、木、水、火、土五行的互生互克关系,以及与中医药学的应用。

3.人体经络学说:讲述了人体经络的形态、分布、功能,以及经络与诊断、治疗的关系。

4.中医病机学说:介绍了中医病机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病因、病机、证候等,以及与西医病理学的对比。

三、中医药学的基本知识:2.方剂学:介绍了方剂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包括汤剂、散剂、丸剂、煎剂等,以及方剂的组成与应用。

3.针灸学:讲述了针灸学的基本原理,包括针灸的作用机制、穴位选取和刺激技法等。

4.推拿学:介绍了推拿学的基本理论和手法,包括按摩、推拿、拔罐、刮痧等,以及推拿的应用领域。

四、中医药学的现状与发展:1.中医药学的现状:概述了中医药学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包括中医药学的教育、科研、临床应用等。

2.中医药学的国际化:介绍了中医药学在国际间的影响力和发展趋势,以及中医药国际化的挑战和机遇。

3.中医药学的未来发展:讨论了中医药学未来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包括中医药学的研究方法、临床应用、市场发展等。

总之,中医药学概论是中医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可以初步了解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发展历程,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研究中医药学奠定基础。

中医药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

中医药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

中医药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作文标题:中医药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中医药学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治疗理念。

在学习中医药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着重关注一些重点和难点。

本文将介绍中医药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理论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中医药学习的第一个重点就是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中医药理论知识丰富而复杂,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等。

这些理论对于理解中医药学的基本原则和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在掌握理论知识时,常常遇到的难点是理论的抽象性和复杂性。

比如,阴阳学说涉及到对事物的内在属性的理解,而五行学说则需要理解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

为了克服这些困难,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多渠道获取信息:参考教材、文献资料以及授课老师的讲解,多角度理解理论知识。

2. 制作概念图和思维导图: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将抽象的理论概念进行整理和归纳,有助于理解和记忆。

3. 实际应用练习:通过实践操作,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加深理解和记忆。

二、诊断与辨证的重点和难点中医药学习的另一个重点是诊断与辨证。

中医药治疗注重整体观察和个体化治疗,需要通过辨证论治来确定病因病机,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在这个过程中存在一些难点。

首先,辨证是基于中医四诊观察病情,包括望、闻、问、切。

这些观察方法对初学者来说比较抽象,需要通过实践和经验的积累来提高准确性。

其次,针对同一病症,不同人的辨证可能会有所不同。

这要求学习者要善于发现问题的共性和个体差异,结合病史和症状进行综合分析。

针对诊断与辨证的重点和难点,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多实践、多观察:通过实践操作和观察病例,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辨证的准确性。

2. 学习经典著作:学习中医名家的经典著作,深入理解中医辨证论治的思路和方法。

3. 寻求老师指导:请教有经验的老师,分享实际操作中的困惑和问题,获得指导与帮助。

三、方剂和药物的重点和难点中医药学习的另一个重点是方剂和药物的学习。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全)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全)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全)1.中医学的两个主要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

2.证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是通过分析、综合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

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阴阳的对立制约: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阴阳的互根互用:“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XXX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1.阴阳的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的交感互藏、阴阳的消长、阴阳的转化、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14.凡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阴消阳长)的虚热证,宜用补阴治之。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汇总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汇总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重点知识汇总绪论1.中医学理论体系确立: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问世。

2.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寒凉派);张从正(攻邪派);李杲、李东坦(补土派);朱震亨、朱丹溪(滋阴派)3.中医学理论体系主要特点是:一、整体观念;二、辨证论治;4.整体观念:主要体现于: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人与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5.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6.病、证、症的基本概念:●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

●证,即证侯,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症,即症状和体征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

病的重点是全过程,而证的重点在现阶段。

四诊—>病因、病位、病性、病势;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1.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2.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学说)3.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病因发病病机防治原则)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1.阴阳基本概念: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2.事物阴阳属性:相对性主要表现三个方面:阴阳属性相互转化;阴阳之中复有阴阳;比较对象不同;3.阴阳学说基本内容: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交感互藏阴阳消长阴阳转化4.制约太过:“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制约不及:“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5.阴阳互根: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

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6.阴阳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7.脏腑形体阴阳属性:心—阳中之阳,肺—阳中之阴,肝—阴中之阳,肾—阴中之阴,脾—阴中之至阴;8.概括人体生理功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9.阴阳分析病理变化:阴阳失调主要表现形式:“阴阳偏胜,阴阳偏衰,阴阳互损”。

中医学基础知识300个考点

中医学基础知识300个考点

中医学基础知识300个考点
中医学基础知识涵盖广泛,包括中医基本理论、诊断、治疗、药物、针灸、推拿、养生等方面。

以下是300个可能的考点:
1. 中医基本理论,阴阳五行学说、气血津液、精气神、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病理、中医体质分类、中医病证分类等。

2. 中医诊断,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脉诊、舌诊、面诊、腰腹诊、腹诊、耳诊等。

3. 中医治疗,药物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治疗、拔罐疗法、艾灸疗法、中药熏洗疗法等。

4. 中药学,中药基本理论、中药鉴别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性药味、中药毒理学、中药配伍学等。

5. 针灸学,经络穴位、针灸基本理论、针灸治疗原则、针灸操作技巧、针灸禁忌等。

6. 推拿学,推拿基本理论、推拿手法、推拿治疗原则、推拿禁
忌等。

7. 中医养生,四季养生、饮食调养、起居调摄、精气神养生、运动保健等。

以上提及的仅仅是中医学基础知识的一小部分,中医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涉及面广,内容丰富,需要系统学习和掌握。

希望以上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中医学重点大全

中医学重点大全

中医学重点⼤全第⼀章绪论1.《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基础。

2.《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分为《伤寒论》和《⾦匮要略》两部分,为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元四⼤家:刘完素、张⼦和、李东垣(李杲)、朱丹溪(朱震亨)。

刘完素倡导“⽕热论”,认为疾病多因⽕热⽽起,在治疗上多运⽤寒凉药物,固此称之为寒凉派。

张从正认为治病应着重驱邪,“邪去⽽正安,”在治疗⽅⾯丰富和发展了汗、吐、下三法,世称“攻下派”。

李杲认为“⼈以脾胃为本”,在治疗上长于温补脾胃,因⽽称之为“补⼟派”。

朱震亨举“相⽕论”,认为“阳常有余、阴常不⾜”,善⽤“滋阴降⽕”的治则,世称“养阴派”。

3.中医学结构体系:元⽓论——哲学基础阴阳五⾏学说——⽅法论脏腑经络理论——核⼼4.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恒动观念第⼆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1.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阴阳的对⽴制约阴阳的互根互⽤阴阳的消长平衡阴阳的相互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热,热极⽣寒”阴阳的交感相错“阴阳者,万物之始也”“阴阳相错,⽽变由⽣”2.⾃然界与⼈体五⾏归类简表⾃然界五⾏⼈体五味五⾊五⽓五⽅五季五脏五腑五官形体情志酸青风东春⽊肝胆⽬筋怒苦⾚暑南夏⽕⼼⼩肠⾆脉喜⽢黄湿中长夏⼟脾胃⼝⾁思⾟⽩燥西秋⾦肺⼤肠⿐⽪⽑悲咸⿊寒北冬⽔肾膀胱⽿⾻恐3相⽣:指五⾏中某⼀⾏事物对另⼀⾏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滋⽣的作⽤4相克:指五⾏中某⼀⾏事物对另⼀⾏事物具有抑制、约束、消弱等作⽤5相乘:即乘虚⽽⼊,相克太过,超过了正常的制约关系。

相克与相乘在次序上相同,但相克是⽣理功能,相乘是病理改变6相侮:即恃强凌弱.相侮的次序与相克相反7相⽣(母⼦)关系的传变母病及⼦:是指疾病的传变由母脏传及⼦脏⼦病犯母:是指疾病的传变从⼦脏传及母脏第三章中医的⽣理观1.五脏:⼼.肝.脾.肺.肾六腑:胆.胃.⼤肠.⼩肠.膀胱.三焦奇恒之腑:脑.髓.⾻.脉.胆.⼥⼦胞“五脏者,藏精⽓⽽不泻……六腑者,传化物⽽不藏”2.⼼:主⾎脉,主神明,开窍于⾆,其华在⾯,在五⾏属⽕,在志为喜,在液为汗3.肺:主⽓、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道,朝百脉、主治节,开窍于⿐,在五⾏属⾦,在志为忧,在液为涕,外合⽪⽑,“相府之官”4.脾:主运化、主升清,主统⾎,开窍于⼝,其华在唇,在五⾏属⼟,在志为思,在液为涎,主肌⾁与四肢5.肝:藏⾎,主疏泄,开窍于⽬,其华在⽖(为筋之余),在五⾏属⽊,在志为怒,在液为泪。

中医内科学重点总结

中医内科学重点总结

中医内科学重点总结一、理论基础:1.五脏:心、肺、肝、脾、肾,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各有其主要功能和调节作用。

2.六腑:胃、小肠、大肠、膀胱、胆、三焦,为有挟积物的六个器官,与消化、吸收、排泄等功能相关。

3.十二经脉:经脉是人体内部传导气血的通道,掌握经络的运行规律对于诊断和治疗疾病至关重要。

4.辨证施治:根据临床表现和辨证结果,确定病因病机,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常用方法包括针灸、草药、按摩等。

二、常见疾病与治疗:1.咳嗽:咳嗽是常见内科疾病,中医认为多为肺失宣降而引起的。

治疗方案包括清肺、宣肺等方法,常用药物有川贝、百部、杏仁等。

2.哮喘: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多由肺气虚、肺肾阴虚等引起。

治疗方法包括扶正气、补肺阴、通络畅气等,药物有细辛、麻黄、玄参等。

3.高血压:中医认为高血压多为肝肾阴虚、气血不足等引起。

治疗方法包括平肝息风、益肾补气、疏肝解郁等,药物有黄连、黄芪、丹参等。

4.冠心病:冠心病是一种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心脏病,多由心肝不足、痰浊内蘊等引发。

治疗方案包括养心安神、活血化瘀、化痰降脂等,药物有丹参、三七、决明子等。

5.糖尿病:糖尿病多由脾胃虚弱、肺肾阴虚引起。

治疗方法包括健脾养胃、益气养阴、滋阴降火等,药物有黄芪、山药、当归、桑叶等。

三、预防和养生:1.合理饮食:中医强调饮食调养,合理搭配食物,根据个人体质和疾病情况选择适宜的食物。

2.调节生活方式:充足的睡眠、适量的运动、情绪调节等对于保持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3.护肝肾:肝肾是人体重要的排毒器官,保护肝肾功能有利于身体健康。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中非常重要的学科,它掌握了中医学丰富的理论与方法,并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它强调整体观念,将人体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注重身心的平衡与和谐。

同时,中医内科学强调个性化治疗,针对不同个体的疾病表现和辨证结果,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通过中医内科学的研究与实践,可以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和方法,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学重点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第一章导论1.中医学四大经典着作:《黄帝内经》简称《内经》确定中医理论体系《难经》在内经基础上有所发展补充《伤寒杂病论》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专着,奠定中医学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神农本草经》最早的一部药物学专着,奠定中药学理论体系的基础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指导思想(哲学基础):元气论,阴阳五行说主导思想:整体观念基础理论: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的生理和病理诊疗特点:辨证论治3、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寒凉派)张从正(攻下派,以汗、下、吐法为基础)李杲(补土派,主张“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朱震亨(滋阴派,“阳常有余,阴常不足”)4、明清时代:吴有性(戾气学说)叶桂和吴瑭分别创立了卫气营血和三焦的温病传变规律及其辨证论治方法;李时珍《本草纲目》全书载药1892种收集方剂11096首5.中医预防医学思想I、未病先防的内容:A.调摄精神B.调节饮食,劳逸适度C.锻炼健身D.适应四时气候变化E.预防为主II、既病防变6、整体观念的主要内容:A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B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C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7、辨证论治:辩证:将望、闻、问、切等诊法所收集来的资料、症状和体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比较、分析和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发展阶段及正邪之间的关系等,最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或病。

论治:是根据辩证的结果,选择和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的过程,也是研究和实施治疗的过程。

8、:是指通过观察事物外在表象,以揣测分析其内在状况和变化的认知和。

亦有人称作“以表知里”。

9、援物比类:指运用形象思维,根据被研究对象与已知对象在某方面的相似或类同,来推导两者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类同,并由此推测被研究对象某些性状特点的认知方法。

10、心法和顿悟:所谓“心法”,是指研究过程中对某些问题的殚心思忖,反复琢磨,终于心领神悟,获得独到见解的认知方法。

所谓“顿悟”,原系佛教用语,它与逐渐理解相对而言,指对某问题苦思冥想后突然独有所悟,一下子进入明澈的境界,它与通常的“灵感”相通。

11、试探和反证:试探,即对研究对象先作一番考查,尝试性地提出初步设想,采取相应的措施,然后,根据实践结果,再对原设想作适当的调整,以决定下一步措施的一种思维方法。

反证,是从结果来追溯或推测原因并加以证实的一种逆向的认知方法。

第二章中医哲学思想1.气的基本特征:A.气是构成万物的本原(有形、无形)B.气是运动不息的物质C.气是感应现象的中介2.阴阳(必考):是对自然界相关的两个事物或两种现象,或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属性的概括。

阴阳属性的特点:抽象性、相关性、相对性。

主要内容:A阴阳相互对立(矛盾、制约)B 阴阳相互依存(阴阳相互依存、阴阳的相互为用)C阴阳相互消长(阴阳的消长、阴阳俱长或俱消、阴阳双方处于暂时的动态平衡)D 阴阳的相互转化3、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4、五行学说:是研究木、火、土、金、水五行的概念、特性、生克制化乘侮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

用于中医学领域主要是阐释人体脏腑生理病理及其与外在环境的相互关系,从而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五行的特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5.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五行相克太过即相乘,反向克制即相侮6.五行用于诊断和治疗疾病(理解)相生规律治疗原则: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相克规律治疗原则:抑强、扶弱7、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第三章藏象学说1、藏象概念:藏,指藏于人体内的脏腑器官,即内脏。

象,即征象、形象,其涵义有二:一指脏腑器官的形态结构;其二指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征象。

藏象,是指人体内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

2、藏象学说内容:人体是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结合六腑、奇恒之腑、精、气、血、津液、形体官窍、通过经络相互络属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3、中西医脏腑的区别中医的脏腑是位于人体颅腔、胸腔和腹腔之内,视之可见触之可及的内脏器官的总称,是一个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相统一的综合概念。

脏腑包括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

而西医的脏腑是单纯一个脏器本身,而所谈的系统,是现代生理解剖上的系统。

中医学中脏腑与西医学中脏器的异同:4、脏腑的生理功能共同生理功能:化生和贮藏精气。

心:主血脉,主神志肺: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脾:主运化,主升,主统血肝:主疏泄,主藏血肾:藏精,主水,主纳气5、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之神,是指整个人体的生命活动及其外在表现;狭义之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6、气机,即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7、爪者筋之余P55 齿为骨之余P58 发为血之余P588、精,是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精可以分为狭义之精和广义之精两类。

狭义之精,是指具有繁衍后代作用的生殖之精。

广义之精,从液态精华物质的角度出发,是指人体内一切有形的精微物质,包括血、津液、生殖之精以及水谷精微等。

9、气,作为一个医学概念,是指人体之气。

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中医学的气概念,既有物质属性,又有功能属性。

气,既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具体物质,如水谷之气呼吸之气等,又是人体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总称,如元气心气脏腑之气等。

10、元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11、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器官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如胃液肠液关节液和涕泪等。

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有先天之津和后天之津。

P7212、精、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P73A气与血的关系:气为血之帅:包含气能生血、行血、摄血三个方面;血为气之母:包含血能载气、血能养气两个方面。

气能生津:气是津液生成的动力——推动作用;气能行津:气是津液在体内正常输布运行的动力(推动作用和升降出入运动);气能摄津:防止体内津液无故的大量流失,气通过对津液排泄有节制的控制,维持体内津液量的相对恒定;B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津能载气:是气运行的载体之一;津能生气精血同源,津血同源C精气神之间的关系:气能生精摄精:气的运行不息能促进精的化生。

精能化气:人体之精在气的推动下可化为气。

第四章:病因病机1.病因:凡是能破坏机体相对平衡状态而引发疾病的任何因素,又称病邪、病原。

2.病机:是指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

3.六气: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正常情况下称为“六气”。

4.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实为外感病邪的统称,又称“六邪”。

六淫性质特点:1)风邪:①.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②.风性善行而数变③.风为百病之长④风性主动2)寒邪:①.寒为阴邪,易伤阳气②寒性凝滞③寒主收引④寒性清澈3)暑邪:①.暑为阳邪,其性炎热②暑性升散,易耗气伤津③暑气多挟湿4)湿邪:①.湿为阴邪,易阻气机,损伤阳气②湿性重浊③湿性粘滞④湿性趋下,易袭阴位(下部)5)燥邪:①.燥性干涩,易伤津液②燥易伤肺6)火邪:①.热为阳邪,其性炎上②火易扰心神③火易耗气伤津④火易生风动血⑤火易致肿疡5.疠气:是一类具有很强传染性的病邪。

可通过空气、饮食、接触、蚊虫叮咬及其他途径侵入而致病。

6.七情:是指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是人对外界事物和现象的七种不同情志反映(精神状态),一般情况下属正常情志活动,不会致病。

7.痰饮: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一般以较稠浊的称为痰,较清稀的称为饮。

从饮的停留部位可分为四大饮症:悬饮(饮悬胸胁)——则见胸胁胀满、咳唾引痛;支饮(饮支胸膈)——则胸闷、咳喘、不能平卧、其形如肿;痰饮(饮留肠间)——则肠鸣沥沥有声;溢饮(饮溢肌肤)——则见肌肤水肿、无汗、身体疼重。

8.瘀血:是指体内有血液停滞。

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或血液运行不畅,阻滞于血脉、经络及脏腑内的血液,均称为瘀血。

9.结石:凡体内湿热浊邪,蕴结不散,或久经煎熬,形成沙石样的病理产物,均称为结石。

10.正气:是指人体的机能活动及其产生的抗病、康复能力,简称为“正”。

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简称为“邪”。

正邪相争:是指疾病发生及其演变过程中,机体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之间的相互斗争。

正邪相争的结果决定发病与否:正胜邪则不病,正衰邪胜则发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11.虚证与Array实证症状特点12.寒证、热证鉴别表13.气滞:是指气机郁滞而不畅的病理状态。

第五章:诊法述要1.四诊:是指中医诊察和收集疾病所运用的望、闻、问、切四种基本方法。

•望色——主要观察面部皮肤色、泽的变化。

色——通常为青、赤、黄、白、黑五种。

泽——是色的荣、枯、明、暗等。

我国健康人面色:红黄隐隐,明润含蓄。

五色主病:青色、红色、黄色、白色、黑色。

1.常色:微黄透红,明润光泽(中国人健康面色)。

2.病色——五色主病:青色、红色、黄色、白色、黑色。

白色——主虚证、寒、失血。

(颜面、唇、舌、皮肤、爪甲、眼眦)——阳、气虚衰,血运无力,脉络空虚失养。

➢苍白无华,血虚、失血。

➢淡白,气虚。

➢色白无华而浮肿(晄白),阳虚。

➢面色青白,寒证。

舌相:1.正常舌象:淡红舌,薄白苔。

2.望舌色:绛舌:舌色深红甚于红舌。

主邪热炽盛证,主瘀血证。

红舌:舌色鲜红或正红。

主热证。

淡白舌:舌色红少白多,色泽浅淡。

主虚证、寒证。

(阳气虚衰或气血不足)青紫舌:青舌,舌色淡紫无红—主阴寒证,主瘀血证。

紫舌,舌色深绛而暗—气血壅滞,主瘀血证。

3.小儿指纹是手太阴肺经的分支,按部位可分为风、气、命三关。

小儿正常指纹:红黄隐隐于食指风关之内。

(淡红隐隐,不超过风关。

)小儿异常指纹: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分虚实,三关定轻重。

纹色鲜红者为寒证;紫红多为热证;“射关透甲”——小儿指纹突破三关,透射爪甲。

(临床危象)4.望舌苔—苔色白苔——多主表证,寒证,湿证。

黄苔——多主里证,热证。

灰黑苔——主里热、里寒之重症。

5.语言——言为心声。

谵语:神志不清,语无伦次,语意数变,声音高亢,多为热扰心神之实证。

郑声:神志不清,声音细微,语多重复,时断时续,为心气大伤,精神散乱之虚证。

6、问寒热但热不寒——里热证。

潮热:按时发热,或按时热甚。

日晡潮热——下午3~5时热甚——阳明腑实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