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学》复习纲要

《经济社会学》复习纲要
《经济社会学》复习纲要

《经济社会学》复习纲要

1、经济社会学的名称

1)经济社会学的英文名是economic sociology.最早把经济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名称记录在册的是涂尔干于1896年创办的法国《社会学年鉴》,将社会学划分为七个学科分支:普通社会学、宗教社会学、法律和道德社会学、犯罪社会学、经济社会学、人口社会学和美学社会学。

2)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新经济社会学”的使用频率开始逐渐增加,格兰诺维特把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引入到经济社会学的研究中。

2、学科定义

1)作为一门学科正式确立是以1956年帕森斯和斯梅尔瑟《经济与社会》一书为标志。

2)斯梅尔瑟在为《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撰写“经济与社会”词条时,将经济社会学划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层次,分别对应于经济行为、经济结构和经济体系来研究3)经济社会学——就是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经济行为、经济结构和经济体系的一门学科,对应于研究对象在经济行为、经济结构和经济体系上的分别,可划分为微观经济社会学、中观经济社会学和宏观经济社会学。

4)三个核心主题:A经济行动是社会行动的一种形式

B经济行动是在社会中定位的

C经济社会是社会建构

3、新制度经济学

(1)周长城在《经济社会学》一书中重新划分了经济社会学的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890—1930;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后

(2)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新经济社会学的出现(嵌入性、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理性选择理论等)。新制度经济学是一个侧重于交易成本的经济学研究领域,交易成本是指在建立商品交易过程中,没有被易主而损耗掉的成本,譬如讨价还价花去的精力与时间,为防止受骗而采取的保险措施等,这些举动花费的成本都是交易成本,因为其范围涵盖太广泛,至今具体的定义仍有很多说法。

(3)冈纳?缪尔达尔——“新制度经济学派”创始人,提出经济学者分析一国的经济发展过程时不宜将该国的历史源流、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经济结构与活动水平、社会阶层与社会组织等各项非经济因素视为孤立变数,而应将彼此相互依存的关系列入考虑之后再行研究才有意义;他还提出“社会过程理论”,认为经济关系变化与发展过程是社会关系变化与发展过程的一部分,是科技进步及其诱发的文化、社会与经济等因素所共同孕育而成。

4

5、“经济学帝国主义”与社会学的反击

1970年代,贝克尔出版了《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一书,尝试用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和概念——如理性选择、利益最大化行为、交换等等——来解释一些非经济问题(如犯罪、家庭、教育等),并取得了出乎意料的好效果。该著作视为“经济学帝国主义”的最强音。

1970年代中期,美国哈里森?怀特首先尝试用社会学观点解释市场,认为市场是社会网且首先是社会关系,推动了社会学的经济学化浪潮。

6、相关学科领域的发展

(1)理性选择社会学:

以经济学家贝克尔和社会学家科尔曼为代表,这一流派主张微观经济理论并非只能解释经济行为.理性选择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人以理性的行动,以满足自己的偏好,并使效用最大化。

(2)社会经济学:

1989年,由艾特琼尼发起组织的“社会经济学促进会”正式成立,确定了社会经济学在学术界的地位。

(3)心理—社会—人类的经济学:

基本观点与前两个领域的极为相似,同样主张将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发现结合到经济学家的研究中去,声称这样才能解决困扰经济学家的许多问题。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克洛夫是这个领域的代表人物。

(4)交易费用经济学:

以威廉姆森为代表的交易成本经济学认为,市场运行及资源配置有效与否,关键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交易的自由度大小,二是交易成本的高低。交易自由度可以用交易频率和交易不确定性来衡量。常被看作是新制度主义经济学的一部分,后者也是“新”经济社会学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按照这种观点,制度是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存在和变迁都是为了减少交易成本,提高收益。

7、阿克洛夫的“柠檬原理”(重点)

1970年,阿克罗夫发表《柠檬市场:产品质量的不确定性与市场机制》,认为当产品的卖方对产品质量比买方有更多信息时,柠檬市场会出现,低质量产品会不断驱逐高质量产品。柠檬市场也称次品市场,是指信息不对称的市场,即在市场中,产品的卖方对产品的质量拥有比买方更多的信息。在极端情况下,市场会止步萎缩和不存在,这就是信息经济学中的逆向选择。柠檬市场效应则是指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往往好的商品遭受淘汰,而劣等品会逐渐占领市场,从而取代好的商品,导致市场中都是劣等品。

8、社会行动的含义及其类型

(1)定义:韦伯——社会行动可能是以其他人过去的、当前的或未来所期待的举止为取向,这里的社会行动实质上是行动者不仅要赋予其行动一定的意义,同时还要考虑

到他人的行动并在行动过程中以他人的行动为取向。他把社会行动分为四类:

工具理性行动、价值理性行动、情感行动、传统行动

(2)韦伯关于社会行动的分类

9、理性选择理论

(1)“理性选择理论”,所讲的“理性”就是解释个人有目的的行动与其所可能达到的结果之问的联系的工具性理性。一般认为,理性选择范式的基本理论假设包括:

A个人是自身最大利益的追求者;

B在特定情境中有不同的行为策略可供选择;

C人在理智上相信不同的选择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D人在主观上对不同的选择结果有不同的偏好排列。可简单概括为理性人目标最优化或效用最大化,即理性行动者趋向于采取最优策略,以最小代价取得最大收益。

(2)一方面,理性选择方法在经济学以外的领域影响力日益扩大;

另一方面,它仍然受到许多批评。作为经济学关于人类行为的基本假定,行动决策时的理性选择可能存在着一些问题。

(3)行动决策时理性选择可能存在的问题

A新古典经济学假设行动决策是在充分信息基础上作出的,从而个人行为选择将是理性的B理性选择假设所隐含着的一个观点是,在整个经济行动过程中,除了事先确定的目标之外,行动所涉及到的手段、他人与事物等都仅仅是一种实现目标的工具。

C理性选择的一个前提是,行动者对“理性”本身含义的理解是清楚无误的,在行动决策中对成本一收益、手段一目的这些关系结构能够准确把握。

D经济学假定行动总是建立在精密计算成本与收益的理性选择的基础上的,但现实中的许多行动在很大程度上是“非计算”的,因为它建立在非反思性的常规活动上。

(4)理性选择:限制与应用

尽管理性选择理论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总的来看仍不失为理解经济生活的一种好的认识工具。格兰诺维特所指出的,虽然“理性行动的假定必然存在着问题”,但它仍是一个不应随便放弃的“好的工作假设”。如果我们把行动的动机由经济利益扩大到其他非经济动机的话,那许多表面上看起来不合乎经济理性的行为其实都可以纳入理性选择的分析框架之内得到解释。

10、经济人的特点

人类为了确保自己的生存和增加自己的福利而完成的行动称为“经济行动”。经济行动的参与者是理性的、以自我利益为出发点的。经济人的特征表现为:

(1)自利:即追求自身利益是行动者经济活动的根本动机。个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只有在与他人利益的协调中才能实现,这就构成了交易的通义。互通有无、物物交换、互相交易是人类本性的第一特征。

(2)理性:经济人能根据市场情况、自身处境和自身利益作出判断,并在各项利益的比较中选择自我的最大利益。他只想以最小的牺牲来满足自己的最大需要,因此经济人最后就要估算自己拥有的财富的用处并进行计算。

(3)经济人努力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最终将促进社会的利益。因此,国民财富增长的原动力就是“经济人”对自身利益的追求。

11、交换行为的类型

(1)经济交换和社会交换

基于交换过程中社会关系的参与程度和形式不同,交换被划分为社会交换和经济交换两种类型:经济交换、社会交换

(2)互惠、再分配与市场交换

在经济与社会二元划分的基础上,交换模式被进一步划分为互惠、再分配和市场交换三种类型。波兰尼根据经济一体化形式的不同将经济划分为互惠经济、再分配经济和市场交换经济.并提出这三种不同类型的经济模式对应了不同的交换过程:

A“互惠经济”,指的是以社会义务作为物品和劳力交换的基础,其交换目的是非物质性的、非盈利性的,这种交换制度在原始社会较为常见。

B“再分配经济”较常见于政治组织较发达、社会分层较鲜明的社会中,交换的形式是“自下往上”和“自上往下”的双重结合。

C“市场交换”的动机是以物质利益为最高目标,交换的过程是以物品和劳动的供求关系为基准。

(3)生产性、协商性、互惠性和普遍性交换

交换行为总是与特定的联合行为相关并涉及他人,通过与对方的互动获取利益,尽管有时这种利益的获取并非是明确要求的。根据联合行为的形态不同,分为:

A生产性交换,即协调各部分力量或联合资源以产生一个共同的福利;是一种连接性任务,即只有当成员进行某种行为时才能够发生的单一的社会生产性事件和福利。

B协商性交换,即协商产生明确的合同或贸易的条件;协商性交换涉及明确的契约协议,行动者就交易条件达成一致,契约是捆绑的。

C互惠性交换,即长期的、连续的且通常是默许的利益赠予;

D普遍性交换,即对某一行动者或网络和集体成员提供单边利益而从其他个人或多人处获取回报。

12、经济交换和社会交换的区别

1)经济交换是根据明文规定的契约合同进行的,而社会交换不作任何具体的规定和明文的承诺;

2)经济交换不会引起个人的责任、感激和信任感,而社会交换可以唤起个人的责任、感激和信任感;

3)从经济交换中得到的利益是可以准确计算和预测的,而从社会交换中得到的利益则没有明确的价格,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报酬的价值具有模糊性。

13、库拉圈交换

简单地说,库拉的核心是贝壳臂镯和贝片项圈的交换。与这种交换同时,还伴随着其它礼物的交换以及物品的贸易。这样的交换仅限于库拉伙伴之间。库拉伙伴是具有库拉关系的不同部落的土著。这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关系,一旦建立就基本不会被破坏。一个人根据地位的不同,可能有一个到数十个的库拉伙伴。一个人从上游的库拉伙伴处得到臂镯,再把臂镯交换给处于下游的库拉伙伴。与此同时,项圈按照相反的方向流动。这样的库拉联系起了附近各个岛屿的土著,形成了库拉圈。

马林诺斯基的《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是关于美拉尼西亚人的民族志。作者以特罗布里恩德群岛为中心,讲述了当地土著居民的社会活动,进而勾划出了整个马辛地区的美拉尼西亚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书的重点是围绕着一种名为“库拉”的活动展开。实际上,当地居民生活的各方面都与库拉有着紧密的联系。

14、社会学视角下的交换行为

(1)霍曼斯的交换理论(重点)

20世纪中叶的交换理论尝试将理性主义假设引入到社会学。交换理论将关于人类行为的经果而产生。该传统的创始人是霍曼斯,他的基本交换原理体现在如下六个命题。A成功命题:如果个体的某个行动越是经常受到报酬和奖励,那么他就越有可能有经常类似的行动

B刺激命题:如果某一特定刺激或者一组刺激的出现会给某人的行动带来某种报酬或奖励。那么现在的刺激与过去的刺激越相似,个体就越有可能进行类似的行动

C价值命题:如果某种行动所产生的结果对一个人来说越有价值.那么他就越有可能采取同样的行动.反之亦然。

D剥夺-满足命题:一个人在最近越是经常地得到某种报酬,那么随着报酬的增加此人所获得此报酬的满足感和价值感就会减少。剥夺是指某人在得到某一报

酬后所经历时间的长度。满足是指一个人在刚刚过去时间里得到的报

酬使他不再马上需要更多的酬赏。

E攻击-赞同命题:其一,当某人的行动没有得到他期望的报酬或者他得到了料想不及的惩罚时,他将被激怒并越有可能采取攻击性行为。

其二,当某人的行动未能得到预期的报酬,甚至得到与期望不符的处罚

时,他会愤怒或采取攻击行为。

F理性命题:一个人在选择采取何种行动时。不仅会考虑到价值的大小,还考虑行动成功的可能性。

(2)布劳的交换理论(重点)

A社会报酬的形式可以分为:内在性报酬,外在性报酬。

B社会交换有三种形式:内在性、外在性、混合型

C布劳社会交换的原则

①吸引。当行动者互相发现对方拥有自己所需的社会资源而又确信对方愿意提供这种

资源时,他们之间就产生了相互吸引。

②竞争。在交换关系中各方都尽力显示自己的报酬能力,以吸引其他人同自己交换。每

个交换者都试图在竞争中占取有利的交换地位,顺利地实现交换过程。

③分化。由于人们拥有的资源在种类上、稀有程度上、质量上及数量上的不均衡,竞争

的结局必然是分化:

④整合。资源地位较低的人发现用服从换来的好处大于拒绝交换所带来的损失,而资

源地位较高的人也认为自己提供的资源与换取的服从至少是价值相当的,于

是群体中形成了对权力结构的集体赞同,从而确立了权力结构的合法性。合法

权威的确立,改变了群体成员之间的互动模式,群体成员不用再为每次具体的

交往讨价还价,从而减少了分歧和争执,提高了效率。

⑤对立。在正式组织中,尽管可以发展出对权力的集体赞同,形成合法权威,但也存在

着对立和冲突的可能。常见的情况是:或者集体内部的报酬结构发生了变化,

不再符合群体成员的报酬期待或者群体成员报酬期待结构发生了变化,原有

的报酬结构已经不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这会引起进一步的冲突。

(3)马克思的交换思想

A那些想得到稀缺而贵重的资源,却不具有等价物的人将依赖于这种资源的拥有者。

B贵重资源的拥有者有权控制那些没有资源的人。即一个行动者对其他行动者的权力

与这些直接相关:a某行动者有垄断他人所需资源的能力;b需要贵重和稀缺资源的一方无力提供等价物。

C那些有权的人会强行利用其优势,在交换中用较少的(或同等水平)的资源从其依赖者那里得到较多的资源。

D以这种方式利用自己优势的人创造出条件鼓励那些依赖他们的人:(1)以可以提高其资源价值的方式组织起来,如果这不可能实现,就会(2)以可以强迫那些他们所依赖的人的方式组织起来。

(4)齐美尔的交换思想

齐美尔在其《货币哲学》一书中批评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同时明确解释了交换理论。认为社会交换包括:

A吸引原则:行动者越是感到对方资源具有价值,他们就越有可能建立交换关系

B价值原则:行动者对某一种特定类型资源的需求越迫切,同时得到的可能性越小,则这种资源对他越有价值。

C权力原则:a行动者越是认为另一人资源的价值越大,后者对其拥有的权力越大。 b行动者的资源越是易于改变,则在交换中的选择和变更能力越强,从

而在交换中的权力越大。

D张力原则:在交换中,行动者越是力图控制局面来掩盖对某种资源的需求或隐藏这种资源的可用性,交换中的紧张程度就越大,也就有可能引发冲突。

15、交换中的情感

情感在交换过程中的机制作用包括三个方面:

(1)交换情景——结构关系条件是情感产生的基础,而情感规范则塑造了情感的表达。(2)交换过程——情感对自身和他人起着传递信号的作用,它可能使成员在当前和将来的互动中形成对彼此的看法。

(3)交换结果——例如交换的频率和性质——产生了另外一层情感,当它作为交换关系网络和集体的特征时能够提高或降低社会凝聚力。

16、消费行为的类型(主体)

(1)个人消费:包括个体消费和家庭单位消费,是整个消费中最常见的形式。

A商品消费:通过市场购买各种物品和服务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属于社会行为。

B自然消费:消费者不用借助市场买卖就能实现的消费需求,即自给自足的消费方式(2)集体消费:是社会有组织的消费,主要指社会集团消费、全社会消费、公共消费等。

17、影响消费者行为的经济因素

1)商品价格:价格的高低.是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较关键、最直接的因素。

2)消费者收入:收入是决定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根本因素。消费者收入和购买能力,同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也有直接的关系。

3)商品效用: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特别是购买价值较高的耐用品时,是一种理性的行为。

消费者总是在其收入允许的范围之内做出最合理的购买决策,尽量以最合理的方式安排其开支,以得到满足自己需要的最大限度效用。

18、炫耀消费:对消费行为与社会阶层关系的理论研究,美国制度经济学家凡勃伦提出了

炫耀消费思想,他认为用有意识脱离生产活动来表现自己拥有的财富和权力的有闲阶层的消费就是炫耀消费。炫耀消费是这样一种社会行动:通过消费让他人明了消费者的金钱力量、权力和身份(消费者的社会经济地位),从而使消费者获得荣誉、获得自我满足的消费行动。

19、制度的构成

制度通过提供一系列规则界定人们的选择空间,约束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减少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减少交易费用,保护产权,促进生产性活动。制度种类繁多,可分为非正式制度(软制度)和正式制度(硬制度)两大类

(1)非正式制度

A诺斯把非正式制度分为三类:

①对正式制度的扩展、丰富和修改;②社会所认可的行为准则;

③自我实施的行为标准。

B主要内容是习惯。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也是非正式制度中的重要内容。

C软制度的特点在于:无论其如何演变,我们都能看到传统文化的巨影响力;软制度变

化小于硬制度;软制度往往决定着社会和文明的差异。

(2)正式制度:是人们有意识建立起来的并以正式方式加以确定的各种制度安排,包括政治规则、经济规则和契约,以及由这一系列的规则构成的一种等级结构,

从宪法到成文法和不成文法,到特殊的细则,最后到个别契约等,它们共

同约束着人们的行为。正式制度具有强制性特征。社会越复杂,越能提高

正式制度形成的收益率

(3)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的关系

**区别

A就表现形式而言,前者是无形的,后者都有其相应明确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

B从实现机制来看,前者依靠内在的心理约束、自省和自觉,后者依赖于外在的强制约束机制。

C从实施成本来看,前者的实行几乎不要花费太多的社会成本,后者运行成本较高。

D从形成和演变的过程来看,前者的建立和形成需要较长的时间;后者可以在一夜之间发生变化。

E从制度的可移植性来看,前者可移植性差,后者具有可移植性。

F从知识表达和传导方式看,前者一般不能被明确表达,也不能通过编码化的知识进行传递,只能通过传递双方的共同理解和信任在实践中获得;后者以通过语言或以符号形式进行表述、传递和存储。

**联系:相互生成。相互依存、相互补充。

(4)实施机制

在现实中,制度的实施几乎总是由第三方进行的。

人们判断一个国家的制度是否有效,还要看这个国家制度的实施机制是否健全。

20、企业演进经历的三个阶段

1)工场手工业时期:从封建社会的家庭手工业到资本主义初期的工业手工业时期。

2)工厂制时期:18世纪,西方各国相继开展工业革命,大机器普遍采用,为工厂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717年英国阿克莱特在克隆福特创立了第一家棉纱工场。19世纪三四十年代工厂制度在英、德等国家普遍建立。

3)现代企业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工厂自身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普遍建立了科学管理制度,形成了一系列科学管理理论,从而使企业走向成熟,成为现代企业。

21、劳动力市场的社会功能

劳动力市场是雇佣双方寻求匹配,实现工业化生产的途径。与其他社会制度一样,劳动力市场具有许多社会功能。

1)社会分配和社会福利:劳动力市场制度可以配置劳动力和工资,可以影响社会总产出的数量及其分配,并对收入和就业产生影响。

2)社会流动: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中职位的变化是社会流动的主要方式。由职业引起的流动通常也分为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两类。

3)社会化:劳动力市场的社会化功能首先体现在培养劳动者的劳动技能方面。劳动力市场还可以帮劳动者获得认同、地位和身份。但一些失败的劳动力市场经验也可能导致某些社会问题。

22、劳动社会学:20世纪经济社会学的劳动力研究

1)“人际关系”研究:20世纪30年代,劳动社会学继承了工业社会学关于劳动和职位的许多研究,工作场所的人际关系是该阶段劳动社会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强调人际关系和群体规范对劳动的影响。

2)作为主体的劳动者:20世纪60年代,研究者的兴趣开始分化为劳动、职位和组织两部分。人际关系取向开始被强调理论和方法的纯粹科学观点所取代,学术研究的重心也转移到了“组织”上,组织被当作可观察的抽象系统形式。这一时期的研究更倾向于提出总体假设,强调对有关劳动的抽象变量的测量,其理论旨趣大多在限制劳动者行动的结构和过程方面。

3)作为一种经济存在的劳动者(20世纪70年代以前)。作为一种经济存在的劳动者:70年代以前劳动社会学基本上都把劳动者视为社会成员的一分子,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

但在70年代以后,受经济学——特别是贝克尔在解释一系列“非经济”现象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的影响,社会学也开始倾向于把劳动者视为某种经济性的存在,有关劳动和劳动者的经济学概念频繁出现于社会学文献中。

4)新经济社会学兴起和对过份强调“经济”因素的反思。社会学家才重新开始以“社会”

的眼光理性地评价经济因素的作用。

23、新经济社会学中的劳动力市场研究

19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新经济社会学的兴起,过于强调劳动力市场中经济因素的倾向得到扭转,有关劳动力市场的研究更多地注入了网络、文化以及社会结构等因素的影响1)职业流动中的网络

2)社会网络的使用

3)社会网络的形态和职业流动结果

24、劳动力市场的分割

(1)内部劳动力市场和外部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市场中最常见的“分割”就是内部和外部劳动力市场之分,前者把企业本身视为一个完整的劳动力市场,劳动力资源在其中进行流通与配置,后者是指劳动力在由不同企业所组成的更大的劳动力市场中自由流通。

(2)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

在内部劳动力市场或外部劳动力市场中,不同的工作岗位往往具有不同的特征,这两类不同的劳动力市场实际上就形成了另外一种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形式,即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两者的差异相当显著。

A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中,劳动者获得的就业机会不同。

B两种劳动力市场中的收入显著不同。

C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中工作调整完全不同。

(3)劳动力市场的性别分割

女性在人力资本投资、工作机会的获得、工作报酬、晋升机会等方面通常都不如男性,即使在个人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她们在劳动力市场中也往往得不到和男性同等的待遇,而且也更容易受到雇主的歧视。其原因:

A女性都需要比男性花更多的时间来照顾家庭,特别是在家务和抚育子女方面。

B性别角色观念,特别是“养家人”观念,也是影响女性参与劳动力市场结果重要因素C女性的社会网络特征也会影响她们参与劳动力市场的结果。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