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翻译理论

合集下载

许渊冲的十字文学翻译理论

许渊冲的十字文学翻译理论

许渊冲的十字文学翻译理论许渊冲的“十字”文学翻译理论许渊冲的文学翻译理论,主要浓缩于“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这十个字当中。

“美”,指三美论和再创美论或三美补论。

三美论是诗词翻译的本体论,三美指意美、音美、形美。

译诗要像原诗一样能感动读者的心,这是意美;像原诗一样有悦耳的韵律,这是音美;还要尽可能保持原诗的形式,这是形美。

三美之中,意美最为重要,音美其次,形美最后。

在提出把三美论作为诗词翻译的本体论之后,许渊冲进一步指出:推而广之,文学翻译就是把原文的美转化为译文的美,把一国之美转化为全球之美。

换言之,文学翻译就是美的再创造。

如果三美论是诗词翻译的本体论,再创美论则是文学翻译的本体论,即三美补论。

“化”,指三化论和化学论。

三化指深化、等化、浅化;三化论是文学翻译的方法论。

所谓深化,包括特殊化、具体化、加词、一分为二等类译法;所谓浅化,包括一般化、抽象化、减词、合二为一等类译法;所谓等化包括灵活对等、词性转换、正说、反说、主动、被动等类译法。

如果译文内容比原文内容更深刻了,那就是深化;而浅化正好相反,指把深奥难懂的原文化为浅显易懂的译文。

总之,所谓等化,指形似的译文;所谓浅化,指意似的译文;所谓深化,指神似的译文。

浅化就是避短,深化却是扬长,等化也可以说是半扬长半避短。

在钱钟书的“化境说”、许渊冲本人的“三化论”的基础之上,许渊冲提出“译学是化学”的翻译命题,这就是许渊冲的“化学论”:文学翻译是把一个国家创造的美转化为另一个国家的美、甚至是全球美的“化学”。

“之”,指三之论。

三之指知之,好之,乐之;三之论是文学翻译的目的论。

知之是翻译的基本或最低目的,好之是翻译的较高目的,而乐之则是翻译的最高目的。

其中的“乐之”,包括读者的乐之和译者的乐之。

要使读者乐之,译者必须首先乐之,这是翻译的成败关键。

“艺术”,指翻译艺术论。

文学翻译不是科学,而是艺术;不仅文学翻译是艺术,文学翻译理论也是艺术。

因为:科学研究的是“真”,艺术研究的是“美”。

文学翻译中的翻译美学理论

文学翻译中的翻译美学理论

对严复 “ 信达雅 ” 美学造诣上 的补充 。可见 中国传统译 论同哲学
与美学 有着 不可分割的关系 ,美学思想成为 翻译研究 中不可或 缺 的一部分 。 文学 翻译 中所蕴含 的美学意义更 是不言而喻 , 翻译 美学视角下 的文学翻译更成为翻译研究中的重要课 题。


我 国 翻 译 美 学理 论 的发 展
美, 如对偶 、 排 比等 , 比英文更明显突出; 更重要的 , 中国古典 美学 还讲究 中和 、 气韵、 意境 、 美丑、 情志 、 形象 、 形神、 文质、 虚实 、 真 幻、 文气 、 情景 、 动静 、 比兴等强调文字 内在精神 的美 学要素 。而
研究其 对翻译的启示 , 同时 , 以针对性 和相关性 为指引 , 借鉴 和
翻译美学以翻译审美客体原文和译文翻译审美主体读者和译者翻译审美意识系统审美标准及其审美再现手段为研究对象以本位观照外位参照为研究原则立足自己的文化土壤充分挖掘中国古典文艺美学思想研究其对翻译的启示同时以针对性和相关性为指引借鉴和吸收西方美学中的有关理论丰富中国翻译美学的理论内涵
语 言 文 化
2 0 1 4年 第 7期
文学翻译 中的翻译美学理论

( 兰州大学外 国语 学院 。甘肃 兰州 7 3 0 0 0 0 ) 【 摘

要】 美学与翻译理论研 究有着天然 内在联 系, 二者的结合是翻译研 究的一 个方 向。无论从理论上还是 实践上 , 美学对翻译都有
定借 鉴 意 义 , 尤其是文学翻译。 本 文通 过 我 国翻 译 美 学理 论 的 发 展 以及 翻 译 关 学 与 文 学 翻译 的 关 系 , 探 讨翻 译 美 学研 究对 文 学翻 译
三、 美学 分 析 运 用 到 文 学 翻 译 当 中

文学翻译理论

文学翻译理论
*罗国林在《风格与译风》中认为译者应适
当抑制表现欲望,“时刻小心翼翼地忠实于 原著…使自己的个性服从于原著的风格。”
*举例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译一:If she but turned her head and
smiled ,there were cast a hundred spells, And the power and paint of the six palaces faded into nothing.
许渊冲译 I tremble (in my heart) as I draw near home, And dare not ask what news you bring.
translated by Giles
*四、文学翻译中的风格性
*福楼拜说:“风格不但就是其人,而且还是
一个具体的、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
Along each empty path no footprint seen.
In his lone skiff his bamboo garments screen
An aged fisher from the snowstorm chill.
Fletcher
_____Translated by
*风格是“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表现出来
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风格体现在文艺作 品内容和形式的各要素中。”
*译者风格与作者风格的关系
第一种境界 第二种境界 第三种境界 第四种境界 第五种境界
作者风格+零
作者风格+译者风格
作者风格+译者风格

+译者风格

+零
*译者要善于抑制自己的风格,以再现作者

彼得纽马克的所有翻译理论

彼得纽马克的所有翻译理论

语义对等性的实现方法
为了实现语义对等性,译者需要深入理解原文的语境、词汇和语法结构,同时还需要考虑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文化背景。
语义对等性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区别
语义翻译更注重原文的形式和内容,力求保持原文的语义和句法结构,而交际翻译则更注重译文的交际效果,强调译文的流畅性和可读性。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联系
交际翻译的对等性
彼得纽马克认为,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补充的。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根据文本的类型和功能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对于信息型文本,如新闻报道、科技文献等,应该采用语义翻译方法,以准确地传达原文的信息;对于表达型文本,如诗歌、散文等,应该采用交际翻译方法,以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文化背景。
04
文化翻译理论
VS
彼得纽马克认为,文化翻译是一种将源语言中的文化信息传达给目标语言读者的过程,其原则包括保持源语言的文化特色、尊重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审美习惯。
详细描述
彼得纽马克认为,文化翻译的主要目的是在目标语言中再现源语言的文化特色和内涵,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文化翻译应遵循以下原则:保持源语言的文化特色,尊重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审美习惯,以及在必要时对原文进行适当的调整或注释。
在实际翻译中,两种方法常常需要结合使用,以确保译文既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风格,又能够有效地传达原文的信息和功能。
01
02
03
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的关系
优点
交际翻译强调译文的交际效果,能够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文化背景,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同时,交际翻译的对等性要求也提高了译文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直译的定义与原则
直译的原则

纽马克的翻译理论主要是什么

纽马克的翻译理论主要是什么

纽马克的翻译理论主要是什么彼得•纽马克是英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和翻译教育家。

纽马克在分析和总结各家各派的翻译思想的基础上,将文体论、话语分析、符号学、格语法的理论、功能语法和跨文化交际理论应用于翻译理论和研究,对于翻译理论、翻译教学、翻译语言学以及翻译技巧都进行了精辟的论述。

纽马克翻译理论的核心是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这也是其翻译理论中最主要、最有特色的组成部分。

他的代表作包括《翻译问题探索》(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1981) 、《翻译教程》(A T extbook of Translation, 1988)、《翻译论》(About Translation, 1991)和《翻译短评》(Paragraphs on Translation, 1993)。

在《翻译问题探索》一书中,纽马克提出,针对不同的文本类型应当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语义翻译(s emantic translation) 或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根据不同的内容和文体,他将文本分为抒发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信息功能(inform ative function)、呼唤功能(vocative function)、审美功能(aesthetic functio n)、应酬功能(phatic function)和元语言功能(metalingual function)。

20世纪90年代他又提出“关联翻译法”,这标志着他的翻译理论渐趋系统。

下面本文将就纽马克的主要译论观点进行初步解读,以求对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做更深层次的理解,并将相关翻译标准应用到英汉、汉英翻译中去。

一.语言功能与文本类型纽马克认为,翻译活动即是对文本的翻译,研究翻译不能离开文本。

在修正布勒(Buhler)、雅各布森(Jakobson)功能模式的语言理论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内容和文体,纽马克提出了一套自己的文本功能及其分类。

翻译的六大理论

翻译的六大理论

翻译的六大理论翻译的六大理论是指在进行翻译时,会参考和考虑的六种不同的理论,它们分别是文本结构理论、意义理论、功能理论、交际理论、多元翻译理论和双系翻译理论。

一、文本结构理论文本结构理论认为,文本中包含的信息是通过特定的结构来表达的,而翻译的目标就是要把原文的结构用另一种语言重新表达出来,从而使其具有相同的意义。

英国文学家普鲁士(R.C.Powell)曾提出“文本的结构是它的意义”,他认为文本的内容是结构决定的,翻译者要尽可能保留原文的结构。

二、意义理论意义理论认为,翻译的重点是意义,即原文和译文应该拥有相同的意义。

文学翻译者应该在意义上尽可能保持原文的完整性;而技术翻译者则要注重意义上的准确性。

这意味着,翻译者在翻译时,要立足于原文的意义,要把原文的意义完整地传达给译文的读者。

三、功能理论功能理论认为,文本的功能是其最重要的特征,翻译的目标就是要在文本的功能上尽可能保持原文的完整性。

翻译者在翻译时需要考虑文本的功能,并尽量保持译文的功能和原文的功能相同,即保证译文能够发挥出原文所想要传达的意义。

四、交际理论交际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译文应当有效地满足读者的需求,这意味着,翻译者在翻译时,要考虑到读者的文化背景和知识水平,要尽量使译文能够被读者理解和接受。

五、多元翻译理论多元翻译理论认为,翻译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语言、文化、历史、社会等多种因素。

翻译者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并尽量把原文的含义准确地传达给译文的读者。

六、双系翻译理论双系翻译理论认为,译文既要把原文的含义准确地传达给读者,又要确保译文的艺术性和可读性,从而使译文尽可能成为一种可接受的作品。

因此,翻译者在翻译时,不仅要考虑原文的内容,还要考虑译文的艺术性和可读性,从而使译文更加准确、生动、接近原文。

总而言之,翻译的六大理论是文本结构理论、意义理论、功能理论、交际理论、多元翻译理论和双系翻译理论,它们都是翻译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理论,翻译者应当熟知这些理论,从而更好地完成翻译工作。

翻译理论:功能翻译理论和文学翻译

翻译理论:功能翻译理论和文学翻译

功能翻译理论和文学翻译20世纪70年代在德国出现的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应该根据翻译目的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方法,即“目的决定论”。

译文的好坏不仅仅取决于译文是否准确地传达了原作者的意图和信息,也取决于译文是否达到了译者本人想达到的交际目的。

不同的翻译目的甚至可能导致同一译者对同一文本的不同翻译。

因此译者不但要深刻把握原作者的意图,而且要非常明确自己翻译活动的目的,才能决定在翻译过程中采用什么样的翻译方法。

但是这一理论是否适合文学作品的翻译呢?目前理论界对这个问题存在不少争议。

“语言学派”认为文学翻译的目的是固定的,就是准确传达原文的字面美以及潜在含义,在文学作品翻译中不应该也不可能存在译者本人的其他目的,因此认为功能翻译理论不适用于文学作品的翻译。

本文经过研究发现这种说法过于绝对,同是文学作品的翻译,诗歌、散文和小说等的翻译方法就很不相同。

即使对同一体裁文学作品的翻译,不同译者也往往使用不同的翻译方法。

这种不同除了由译者的风格和文化背景的差异造成外,还往往源于译者所希望达到的不同的翻译目的。

也就是说,不同的翻译目的可以导致对文学作品的不同的翻译。

本文采用庞德(Ezra Pound)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杨宪益夫妇(Yang Xianyi and Gladys Yang)的英译《红楼梦》和林语堂的英译《浮生六记》为例,探讨功能翻译理论在文学作品翻译中的应用。

一、功能翻译理论和庞德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20世纪初庞德翻译了不少中国古典诗歌,1915年《华夏集》的出版更加使他名声大作。

但是庞德翻译中国诗歌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把中国诗歌介绍给英语读者或者向英语读者介绍中国文化。

作为20世纪初美国“意象派运动”( imagism movement)的创始人和代表人,庞德翻译中国古典诗歌的另一个更为重要的使命是借助中国古典诗歌丰富、清新的意象来冲击当时在美国诗坛上充斥着的在庞德看来矫揉造作甚至无病呻吟的维多利亚诗歌风格。

文学翻译与文学理论的关系

文学翻译与文学理论的关系

总结

我认为,文学翻译离不开文学理论,文学 理论是前人总结的经验,一定值得我们研 究和学习。但我们也应带着批判的眼光看 待文学理论,在自己的翻译实践中试着总 结自己的理论,有助于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如果共十分,那么我认为翻译实践应占7分, 翻译理论应占3分,因为理论的目的是更好 的翻译文学作品本身。
文学理论Literary theory

文学理论是指研究有关文学的本质、特征、发 展规律和社会作用的原理、原则的一门学科。 是文艺学的一个门类。传统的习惯把文艺学分 成三个门类:文学理论、文学史和文学批评。 它们都以文学为研究对象,都要求把历史的、 现实的文学理论与文学史和逻辑的研究结合起 来。文学史重在对文学的历史研究;文学批评 重在对文学的现实研究;文学理论则重在对文 学作逻辑的研究。从古往今来的文学现象中, 找出文学的本质和规律,揭示文学的不同形态 的特点。







孙大雨译:放纵的情郎,你终究不能吻到它,虽然快接 触那樱唇—可是莫伤怀。 卞之琳译:勇敢的钟情汉,你永远亲不了嘴,虽然离目 标不远了—也不用悲伤。 虽从指示层面做出了准确的语码转换,但未能理想的意 味层面的内容。 查良铮译:鲁莽的恋人,你永远永远吻不上,虽然接近 了---但不必心酸 人物的炙热情感一方面被永恒的保留了下来,另一方面 却又永远无法实现。 对于矛盾的变现更为出色,这显然体现了译者对于文学 理论的运用
对于我来说,现阶段,我应该提高英语语法、 写作、阅读、翻译等最基本的能力,才能 保证翻译的东西的质量,还需熟练掌握理 论知识,把翻译理文学文本的翻译要求译者不仅从文 本指示(denotation)层面,更要从文本意 味(connotation)层面去分析------理论

约翰·卡特福德的语言翻译理论简介

约翰·卡特福德的语言翻译理论简介
言之间的文化差异。
卡特福德还提出了“翻译对等”的概念,即源语言与目标语言之间应该 达到语义和语用上的对等。他主张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尽量追求这种对 等,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目标文本。
贡献与影响
卡特福德的语言翻译理论对现代翻译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理论为后来的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 视角和方法。
01
语言是由符号组成的,每个符号都代表着某种特定的概念或事
物。
语言的系统性
02
语言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相互关联、相互依存。
语言的动态性
03
语言是动态的,随着社会、文化和人类认知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语言与翻译的关系
翻译是语言的桥梁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的信息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的过程,是传递和理 解信息的必要手段。
对现代翻译学的启示
要点一
翻译研究的语言学路径
卡特福德的翻译理论强调了从语言学角度研究翻译的 重要性,为后来的翻译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 法。
要点二
翻译理论的跨学科性
卡特福德的翻译理论具有跨学科性质,为翻译学的跨 学科研究提供了启示,促进了翻译学与其他学科的交 叉融合。
06
卡特福德翻译理论的影响 与展望
04
卡特福德翻译理论的应用
文学翻译
要点一
语言与文化差异
卡特福德认为,文学翻译中最大的挑 战之一是处理语言和文化差异。为了 准确传达原文的情感和意境,译者需 要具备深厚的语言和文化功底。
要点二
保持原文风格
卡特福德认为,文学翻译不仅仅是将 原文的意思传达给目标读者,更重要 的是要保持原文的风格和艺术性。因 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尽量使用 与原文相似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文学翻译与翻译理论

文学翻译与翻译理论

文学翻译与翻译理论文学翻译是指将一种语言的文学类作品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行为,而翻译理论则是关于翻译的学问和方法的理论。

在文学翻译中,译者需要用另一种语言工具,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品读原著一样从中受到启发、获得感动和美的感受。

翻译自然不应是单纯技术性的语言外形变易,而是要求译者通过原作的语言外形,深切体会原作者的艺术创造的过程,进而在自己思想、情感、生活体验中找到关于原作内容的最适合的印证。

同时还必须运用适合于原作风格的文学语言,把原作的内容与形式正确无疑的再现出来。

翻译理论是关于翻译的学问和方法的理论。

在翻译过程中,翻译理论可以指导翻译实践,帮助译者提高翻译水平。

同时,翻译理论还可以促进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在翻译理论中,一些重要的理论包括:1.严复的“信、达、雅”理论:严复在其所译的《天演论》中提出的“信、达、雅”理论,即要求译文忠实于原文的意义,通顺流畅,同时具有文采。

2.鲁迅的“直译”理论:鲁迅主张直译,即要求译文尽可能地忠实于原文的文字和意义。

3.茅盾的“艺术创造性翻译”理论:茅盾认为翻译是一种艺术创造性,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尽可能地保持原文的艺术魅力。

4.钱钟书的“化境”理论:钱钟书认为翻译应该达到“化境”,即将原文转化为译入语的最高境界。

5.功能对等理论:该理论认为翻译应该实现功能对等,即译入语应尽可能地传达原文的意义和功能。

6.多元系统理论:该理论认为翻译是多元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受到其他语言和文化因素的影响。

7.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该理论关注女性主义对翻译的影响,强调女性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8.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该理论关注后殖民时期的文化交流和翻译问题,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文化意识和政治意识。

这些翻译理论为文学翻译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和方法,有助于指导文学翻译实践和提高翻译质量。

翻译理论

翻译理论

郭沫若的翻译思想在中国翻译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创作论”是他整个翻译思想的灵魂。

总的来说,郭沫若的“创作论”翻译思想强调:1、“好的翻译等于创作”,翻译是一种创造性工作,好的翻译等于创作,甚至可以超过创作。

创作要有生活体验,翻译却要体验别人体验的生活2、翻译家不是“鹦鹉名士”,强调“个人研究”在翻译中的作用,个人的研究有利于翻译工作,翻译作品也是要有翻译家自己的创作精神在里面的;3、“风韵译”,两种文化意识的融合,两种语言的转换和审美风格的再度创造;4、“共鸣说”,诗是从心坎中流露出来的,译者和作者要“心声共鸣、心声交感、合二为一”;5、“生活体验论”,在下笔之前,对于一部作品的时代、环境、生活都要有深刻的了解。

6、“译文同样是一件艺术品”,郭沫若特别重视对雅的理解,雅不是指“高深或讲修饰”,而是指译文的“文学价值或艺术价值”。

原作是一件艺术品,译作也必须是一件艺术品。

尤金.奈达奈达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功能对等”。

所谓“功能对等”,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

功能对等的核心在于:从源语言的意义、风格以及读者反应出发,实现最高对等或者最低对等。

为使源语言和目的语之间的转换有一个标准,减少差异,奈达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翻译的本质,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即“功能对等”。

“动态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和文体对等。

在这四个方面中,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

形式很可能掩藏源语的文化意义,并阻碍文化交流。

因此,在文学翻译中,根据奈达的理论,译者应以动态对等的四个方面作为翻译的原则,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

叶君健的主要翻译理论是“精品论”。

1、译者介入——“我们需要有个性的译作”。

翻译不能说是“复制”,而确有“再创造”的一面,因而也是一种文学“创作”。

因此,译者的个人因素在翻译工作中所起的作用,是决不能忽视的。

许渊冲的十字文学翻译理论

许渊冲的十字文学翻译理论

许渊冲的“十字”文学翻译理论许渊冲的文学翻译理论,主要浓缩于“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这十个字当中。

“美”,指三美论和再创美论或三美补论。

三美论是诗词翻译的本体论,三美指意美、音美、形美。

译诗要像原诗一样能感动读者的心,这是意美;像原诗一样有悦耳的韵律,这是音美;还要尽可能保持原诗的形式,这是形美。

三美之中,意美最为重要,音美其次,形美最后。

在提出把三美论作为诗词翻译的本体论之后,许渊冲进一步指出:推而广之,文学翻译就是把原文的美转化为译文的美,把一国之美转化为全球之美。

换言之,文学翻译就是美的再创造。

如果三美论是诗词翻译的本体论,再创美论则是文学翻译的本体论,即三美补论。

“化”,指三化论和化学论。

三化指深化、等化、浅化;三化论是文学翻译的方法论。

所谓深化,包括特殊化、具体化、加词、一分为二等类译法;所谓浅化,包括一般化、抽象化、减词、合二为一等类译法;所谓等化包括灵活对等、词性转换、正说、反说、主动、被动等类译法。

如果译文内容比原文内容更深刻了,那就是深化;而浅化正好相反,指把深奥难懂的原文化为浅显易懂的译文。

总之,所谓等化,指形似的译文;所谓浅化,指意似的译文;所谓深化,指神似的译文。

浅化就是避短,深化却是扬长,等化也可以说是半扬长半避短。

在钱钟书的“化境说”、许渊冲本人的“三化论”的基础之上,许渊冲提出“译学是化学”的翻译命题,这就是许渊冲的“化学论”:文学翻译是把一个国家创造的美转化为另一个国家的美、甚至是全球美的“化学”。

“之”,指三之论。

三之指知之,好之,乐之;三之论是文学翻译的目的论。

知之是翻译的基本或最低目的,好之是翻译的较高目的,而乐之则是翻译的最高目的。

其中的“乐之”,包括读者的乐之和译者的乐之。

要使读者乐之,译者必须首先乐之,这是翻译的成败关键。

“艺术”,指翻译艺术论。

文学翻译不是科学,而是艺术;不仅文学翻译是艺术,文学翻译理论也是艺术。

因为:科学研究的是“真”,艺术研究的是“美”。

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许渊冲的翻译理论与实践

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许渊冲的翻译理论与实践

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许渊冲的翻译理论与实践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许渊冲的翻译理论与实践引言:文学翻译作为跨越不同语言与文化之间的桥梁,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翻译并非仅仅是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是一项需要艺术修养和美学追求的艰巨工作。

本文将以美学视角切入,以许渊冲的翻译理论与实践为例,探讨其对文学翻译艺术的贡献和影响。

一、文学翻译艺术的美学追求文学翻译的目标不仅仅是准确传达原作的意义,更是以美感为核心,追求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沉浸感和审美体验。

美学追求在翻译过程中的应用,不仅要考虑语义转换,还要注重文学意境的再现,保持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

其次,美学追求要求翻译师能够对原作进行深入的文学解读与理解。

只有准确理解原作所表达的文学思想、情感和艺术形式,翻译师才能找到与原作相对应的翻译策略,准确传达原著作者的意图。

最后,美学追求还要求翻译师具备艺术创造力。

在翻译过程中,翻译师不仅要忠实地传达原作的内涵,还需要灵活运用翻译技巧和手法,使译文在自身的语言文化背景中得以展现出原作的艺术魅力。

二、许渊冲的翻译理论许渊冲,中国著名翻译家,他对翻译艺术的美学追求提出了许多独到的理论观点。

首先,许渊冲倡导“阅读性翻译”理念。

他认为,译者应该以读者的阅读体验为中心,力求使译文在读者中产生与原作相似的感受。

通过对原作的深入解读和理解,翻译师可以根据不同语言文化的表达方式,选择合适的译语和翻译策略,从而达到让读者产生沉浸感的效果。

其次,许渊冲强调“形势翻译”的重要性。

他认为,翻译并非仅仅是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是要将原作的独特风格、语言特征以及艺术形式等转化到目标语言中。

通过灵活运用翻译技法,比如借助典故、变换语序等手法,翻译师可以更好地再现原作的艺术魅力,使译文具有独立而鲜活的语言美感。

最后,许渊冲关注译文的审美效果。

他认为,翻译师应该注重译文的语音美和韵律美,通过调整句子的音节和节奏,使译文在语言的层面上也具备艺术审美的效果。

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翻译理论

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翻译理论

四、总结归纳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中国学派的文学翻译理论在《红楼梦》英译本中 的应用,实现了传神达意、形神兼备以及创新与忠实的平衡。这表明中国学派 的文学翻译理论具有高度的实践价值,有助于推动文学翻译的发展。总的来说,
中国学派的文学翻译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方法论,对于理解和 掌握文学翻译的精髓具有重要的指中国文化特色的词汇翻译,常用的翻译方法包括直译、意译和音译等。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考虑语境、文化背景和目标受众等因素。例如,“太极拳” 这个词汇,英语中通常翻译为“Tai Chi”,这是采用音译的方法,能够保留 词汇的原始发音和文化内涵。
五、结论
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词汇翻译是促进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工作。对于翻译者来说, 需要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背景,掌握多种翻译方法和策略,以便准确地传 达词汇的含义和文化内涵。也需要考虑到目标受众的需求和文化背景,以便更 好地传达中国的文化特色和价值观。
谢谢观看
3、实践中的应用和推广。尽管有一些文学翻译理论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 应用,但仍有很多翻译实践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应用。因此,我们需要不断 地推广和实践这些理论,以促进文学翻译的发展和提高。
四、未来的发展趋势
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翻译理论将继续发展壮大:
1、多样化的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不断发展,文学翻译理论将 会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的文本将会得到更多的和 重视,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和发展。
一、发展历程
中国的文学翻译理论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佛经翻译,但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翻译理 论是在20世纪初开始发展的。当时,一些西方文化和文学理论的引入,使得中 国的翻译界开始思考如何将西方的文学理论应用于中国的文学翻译。在此之后,
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变革和发展,文学翻译理论也在不断地演变和发展。

翻译理论的作用认识

翻译理论的作用认识

02 03
语料库与计算机辅助翻译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和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的发展为翻 译理论提供了新的途径。通过大规模语料的分析和处理, 可以更好地理解翻译过程中的规律和现象。
翻译伦理与文化交流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翻译理论越来越关注翻译在文化交流 和传播中的作用,如何处理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和冲突成为 研究的重点。同时,翻译伦理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 译者的责任、知识产权等问题。
服务经济发展
03
翻译理论有助于提高科技翻译的质量和水平,为经济
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服务。
05 翻译理论的挑战与发展趋 势
翻译理论的现有问题与挑战
01
翻译标准的界定
02
翻译过程的复杂性
翻译理论目前面临的问题之一是翻译 标准的确定。翻译标准是衡量翻译质 量的重要尺度,但不同的文化背景、 语言类型和翻译目的使得翻译标准难 以统一。
翻译理论分类
翻译理论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根据研究重点、学科领域、适用范 围等。常见的分类包括:语言学翻译理论、文学翻译理论、跨文化翻译理论等 。
翻译理论的发展历程
古代翻译理论
古代的翻译理论主要基于经验和传统,如古希腊的翻译理论 、中国的佛经翻译理论等。这些理论注重传达原文的意义和 精神,而非语言层面的对应。
传承历史文化
翻译理论有助于传承和弘 扬历史文化,让更多人了 解和认识历史文化遗产的 价值。
翻译理论在科技翻译中的应用
传递科技信息
01
翻译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准确传递科技信息,促进科技
交流和发展。
促进科技创新
02 通过翻译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国际先进
的科技成果和经验,为我国的科技创新提供支持。

第四讲翻译文学研究的理论方法多元系统论

第四讲翻译文学研究的理论方法多元系统论

第四讲翻译文学研究的理论方法多元系统论多元系统论是一种理论方法,用于研究中文翻译文学。

它强调翻译是一个多维度、多元素的系统,翻译过程中涉及到语言、文化、社会和历史等多个方面。

多元系统论的关键概念包括:系统、层次、相互作用和适应性。

系统指的是翻译过程中的各种要素组成的整体。

这些要素可以是语言、文化、历史等。

层次表示翻译中的不同级别,例如,翻译可以在单词、句子和篇章等不同层次进行。

相互作用指的是不同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

适应性是指翻译过程中的要素可以根据不同环境和要求做出相应调整。

多元系统论的主要目标是理解翻译文学作品中的多重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研究者通过分析翻译过程中的具体实例,来探索语言、文化、社会和历史等要素是如何相互作用和影响的。

多元系统论在中文翻译文学研究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框架,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理解翻译文学作品的复杂性,并且可以提供有关如何进行优秀的翻译的指导。

此外,多元系统论的方法还可以用于比较研究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下的翻译文学作品,从而拓展我们对翻译的理解和认识。

总的来说,多元系统论是一种重要的理论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研究中文翻译文学作品。

通过分析翻译过程中的多重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可以揭示翻译作品的独特之处,并为翻译工作提供指导和启示。

翻译中的文学翻译和文学翻译理论

翻译中的文学翻译和文学翻译理论

翻译中的文学翻译和文学翻译理论翻译是沟通的桥梁,是跨越语言、文化和国界的桥梁。

翻译不仅能让我们了解外国文化和知识,还能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

在翻译领域中,文学翻译一直是最具挑战性和最受瞩目的领域之一。

本篇文章将探讨翻译中的文学翻译和文学翻译理论。

文学翻译是翻译领域中的重要分支。

它要求译者能够将作者的文学语言风格和文化背景重新表达并传达到目标语言中。

通过文学翻译,人们可以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学作品,同时也可以将自己的文学作品传播到世界各地。

但是,文学翻译并不简单,因为文学作品中深层次、抽象、多义、文化和历史背景等因素都会对翻译造成挑战。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文学翻译,需要有大量的文学知识、精湛的语言技巧和丰富的文化传承。

此外,译者还需要能够领悟作者的深层意图,识别出其隐喻和隐晦性表述。

同时,译者还要注重细节,比如句法和语气等方面,以实现在目标语言中的表达效果最大化。

文学翻译的挑战之一就是如何准确的翻译各种情感和感觉。

这些情感和感觉往往由作者的语境和文化背景决定。

因此,了解作者的文化背景和情境非常重要。

例如,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所写的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就充满着维多利亚时代的意象和道德标准。

作为阅读者和翻译者,我们需要了解并理解不同的文化意义和背景,以便更好的理解文学作品并进行销毁。

在文学翻译方面,翻译理论也占有重要的位置。

翻译理论的主要目的是帮助译者更好地理解和实践翻译活动。

其中最著名的翻译理论之一是埃克阿兰的功能翻译理论。

这个理论认为,翻译译者在翻译时应该关注目标受众,因为目标受众是翻译的最终用户。

还有一种较新的文学翻译理论被称为卡尔弗(Karen),该理论认为,文学翻译必须实现“文学方法”的相似性。

在这里,文学方法特指对于文学作品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的相似性表明翻译不仅需要翻译文学作品的表面意义,还需要译者理解和表达作品背后的真正意图和文学形式。

此外,不同的文学体裁也需要不同的翻译方法。

文学翻译的基本理论简述题

文学翻译的基本理论简述题

文学翻译的基本理论简述题
文学翻译的基本理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文化差异理论:认为翻译作品的文化背景和原著的文化背景存在明显的差异,翻译者需要通过对原著的深入研究和理解,以及对目标语言文化的掌握,来实现文化的转换和传递。

2. 目标语文化接受理论:认为翻译作品被译入其他语言和文化时,需要充分考虑目标语言读者的文化背景和审美习惯,以便将原著创作的思想、情感、风格和意蕴准确地传达给读者。

3. 信、达、雅理论:认为翻译作品必须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同时考虑目标语言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文化背景,以确保译文在语言表达上准确、自然、优美。

4. 等效原则:认为翻译作品需要在尽可能保持原著风格、语调、情感、意象等方面的基础上,以目标语言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要求为准,寻求与原著等值的表达方式。

5. 实证主义理论:认为翻译作品要以实证数据为基础,通过对比分析翻译前后的文本和读者反应,以确保译文达到最佳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long each empty path no footprint seen.
In his lone skiff his bamboo garments screen
An aged fisher from the snowstorm chill.
Fletcher
_____Translated by
作者风格+零
作者风格+译者风格
作者风格+译者风格

+译者风格

现作者
风格为重,不能喧宾夺主。所以译者要尽量 选择同自己的气质与风格相近的作品,以便 有更多的共鸣和更好地再现作者的风格。
*罗国林在《风格与译风》中认为译者应适
当抑制表现欲望,“时刻小心翼翼地忠实于 原著…使自己的个性服从于原著的风格。”
译二:Her sparkling eyes and merry laughter fascinated every beholder, And among the powder and paint of the harem her loveliness reigned supreme. (Giles)
学、哲学等理论对文学翻译领域中的各种现象进行 分析批评。
a
2
文学翻译 理论
文学翻译 原理
文学翻译 技巧
文学翻译 及
思想史
文学翻译 批评
a
3
*文学翻译原理
一、文学翻译的本质:艺术还是科学? 二、文学翻译中的思想性 三、文学翻译中的真实性 四、文学翻译中的风格性 五、文学翻译中的内容与形式
a
4
*Art or Science?
a
17
*举例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译一:If she but turned her head and
smiled ,there were cast a hundred spells, And the power and paint of the six palaces faded into nothing.
林裕莹(Y58150008) 马雪娇(Y58150010)
a
1
*四大分支一一辨
*文学翻译原理从美学,哲学和语言学等角度研究文
学翻译作为艺术创造过程的实质和一般规律
*文学翻译技巧从语言等角度探索语言之间的转换的
技巧和策略
*文学翻译史和文学翻译思想史研究翻译事业和翻译
思想的历史发展情况
*文学翻译批评运用有关翻译理论,以及语言学、美
a
5
*二、文学翻译中的思想性
我们的翻译家应当按照原作艺术意境的本来面目, 如实加以再现,而不能给这一艺术意境蒙上一层非 固有的社会或审美色彩。 爱尔兰诗人彭斯有这样一节诗:
John, Anderson, my jo, John, When we were first acquent.
Your locks were like the raven, Your bonnie brow was brent.
a
11
Myriad mountains-not a bird flying Endless roads-not a trace of men. Only an old fisherman in a lonely boat, Angling silently in the river covered with snow.
————吴泾熊译
a
12
* 3、艺术真实性
艺术真实性就是用艺术形象来真实地反映生 活中本质的东西。
一句话,达到艺术真实的唯一道路就是艺 术创造。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那就是:感 受—再现。
与此相反的一条道路,就是竭尽复制原作 语言形式之能事。这条道路只能把译者引向 歧途。
a
13
*举例: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a
6
John Anderson, 我的爱人, John, 我们当初认得的时候, 你的头发是黑得像乌鸦, 你的额也是丰润无痕。(梁遇春译文)
约翰 安特生,我的爱人, 记得当年初相遇, 你的头发乌黑, 你的脸儿如玉。(王佐良译文,略有改动)
a
7
*三 文学翻译中的真实性
*文学翻译中的真实性表现为细节真实、社会真
实和艺术真实的统一。
1、细节真实
是指译文中的生活映象的细节和原作中生活 映像的细节,是同一的东西。
a
8
* 细节真实举例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杜牧《赠别》 How can a deep love seem a deep love, How can it smile, at a farewell feast? Even the candle, feeling our sadness, Weeps, as we do, all night long.
Nearing homeland timid I grow,
I dare not ask what I would know.
许渊冲译
I tremble (in my heart) as I draw near home,
And dare not ask what news you bring.
translated by Giles
a
14
*四、文学翻译中的风格性
*福楼拜说:“风格不但就是其人,而且还是
一个具体的、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
*风格是“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表现出来
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风格体现在文艺作 品内容和形式的各要素中。”
a
15
*译者风格与作者风格的关系
第一种境界 第二种境界 第三种境界 第四种境界 第五种境界
Translated by Bynner
a
9
* 2、社会真实
文学译品不仅要再现原作中包含的社会生活 映像的细节,而且要通过这种细节来揭示原 作中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历史具体性和本质 特征。
a
10
*社会真实性举例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柳宗元
The birds have flown away from every hill,
*在我们看来,翻译是一种技能的运用,一种实践过程及其
结果,本身并不是科学。研究这种实践过程及其结果的性 质和规律行的学问,即翻译理论才是科学。我们可以称之 为翻译科学。(张今11)
*两者关系
翻译艺术是建立在一定文化和文学修养以及一定的科学知 识基础上的翻译技能;翻译科学则是翻译艺术中规范化的 知识结晶。(张今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