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吨双梁起重机大修技术标准与施工组织方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吨单梁起重机大修技术标准及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为了保证起重机安装工作顺利进行,使起重机在维修过程中,贯穿过程在

安全有序的工作状态下,就必须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施工,让每个作业人员做到心中有数、得心应手,特制定以下施工方案:

二、施工准备

1起重机施工现场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品,切断电源,并警示,安装时非工作人员严禁入内。

2、施工前,施工方安装队长须组织安装人员以及吊车司机等了解改造修理施工方案

要求。

3、修理队准备安装过程的工具和辅助器材,领取劳保用品。

4、顾客要求办理动火手续,遵守顾客用电安全要求,请顾客无偿提供安装时所需电

源。

5、施工组负责人应在安装前到当地质监局办理开工告知,并到当地特种设备检测机构申请安装改造重大维修过程监督检验。

三、人员配备

总负责1人:对作业全过程的组织、协调、安排并对安全、质量、进度负主责。

技术负责1人:制定技术方案并指导具体实施。

施工负责人1人:现场指挥、监督,负责安装质量和安全的过程控制。

安全工程师1人:作业全过程的安全监督和管理,检查事故隐患,及时提出纠正预防措施。

安装工3人:该起重机的钢结构、螺栓、销轴及传动、卷扬机构的安装、修整、调试。

电维护工2人:负责电气系统的安装、修整、调试。

四、安装现场应具备条件

1、安装现场应有足够的面积,以满足运到的起重配件在地面搬运和组装,及吊车站立部位;

2、现场应有三相和两相电源闸刀。

五、质量保证措施

1建立健全施工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施工图纸会审制度,施工现场技术交底制度,精心组织,精心施工,以工作质量保证产品质量,从原材料、设备及附材的进厂开始把关,对关键部

位和重点工序必须严格把关,严格按施工图纸、施工规范、标准和技术文件进行施工;

2)特殊工种的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3)严格执行质量“三检制”,即自检、互检、专检工作,认真填写检验记录,并签字确认以备存档,对隐蔽工程必须经设备厂方现场指导人员、监理部门和专检人员共同检验确认合格,并做好记录后方可转入下道施工工序。

4)加强技术档案整理、归档制度,切实做到工程完资料清。

六、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1认真学习有关规程,加强安全技术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

2、将工程各部分层层分解,落实到责任人。

3、工程技术人员要保证使技术工作走到施工的前面,确保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4、严格贯彻施工组织及质量标准,作到施工人员施工方法知道,施工标准知道,确保各项工程一次成功,避免二次作业。

5、施工中出现特殊情况,须经主管厂领导批准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七、技术交底及安全措施

1参加安装施工的工作人员,均应持有安全操作证,并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技术交底,熟悉施工方案,并按照施工方案要求安装。

2、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具体分工,明确职责,吊装时划分施工警戒区,并设有禁区标志,非施工人员严禁入内,所有施工人员进入现场时必须头戴安全帽,熟

悉指挥信号,在整个吊装过程中听从专人指挥,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3、再整个施工过程中,随时作好现场清理工作,清理一切障碍物以利操作。

凡参加高空作业人员,操作时应佩带安全带,并在安全可靠的地方挂好安全带。

高空作业应背工具包,严禁从高空向地面乱扔工具和杂物,以免伤人或造成其它

意外事故。

4、部件吊装前,要严格检查吊装用钢丝绳的选用及捆扎是否牢靠。设备吊

装过程中,起升下降要平稳,不准有冲击、振动现象,不允许任何人随同设备升

降。在吊装过程中如因故中断,则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处理,不得使设备长时间停留在空中。现场负责人对整个吊装过程安全负责。

5、操作人员在承轨梁上行走时,不得在轨道上行走,应穿平底鞋,同时扎

紧裤腿,以防挂钩信其它物件而出意外。

6、在工作时间不得打闹,严禁酒后操作。

7、凡是利用建筑物作锚点或吊点,必须得到业主设备政基建管理部门的同

意方可使用,同时在建筑物周围填上木块等以免损坏建筑物或钢丝绳。

8开车时,应事先和各工种联系好后方可开车。

八、机械部分大修及更换项目

1吊钩

(1)吊钩、横梁、滑轮轴、不准有裂纹,螺纹部分不应松脱,轴承完好,转动滑轮,螺纹退刀槽处有刀痕或裂纹者应更换。

(2)危险断面磨损超过原高度的10%的应作更换。

(3)大修后,吊钩应做试验检查,以1.25倍的额定负荷悬吊10分钟,钩口弹性张开量不应超过钩口尺寸的0.25%,卸载后不应有永久变形和裂纹;(4)板钩铆接后,板与板的间隙,不应大于0.3mm

2钢丝绳

主钩钢丝绳有磨损断丝现象我方会及时更换。

3滑轮组

(1)滑轮轴不得有裂纹,轴颈不得磨损原直径30%,圆锥度不大于5%,超

过此值即应更换

(2)用样板检查滑轮槽形,径向磨损不应超过壁厚的30%,否则应报废。不得超过标准者可补修,大修后用样板检查,其底部与侧向间隙均不应大于

0.5mm,轮槽中心线与滑轮中心线的偏差不应大于0.2mm,绳槽中心对轮

廓端面的偏差不应大于1mm

(3)大修后,轴孔允许有不超过0.25CM2的缺陷,深度不应该超过4mm

(4)装配后,应能用手灵活转动,侧向摆动不得超过D/1000。D-滑轮的名义

直径

4卷筒

(1绳槽磨损超过2mm应重新车制,大修后绳槽应达到图纸要求,但卷筒壁厚不应小于原厚度的81%

(2)卷筒表面不应有裂纹,不应有明显的失圆度,压板螺钉不应该松动

(3)卷筒轴上不得有裂纹,大修理后应达到图纸要求,磨损超过名义直径的5%时,应更换新件

(4)卷筒轴中心线与

小车架支承面要平行,其偏差不应大1mm/m,卷筒安

装后两轴端中心线偏差应不大于0.15mm

5车轮

(1)车轮踏面磨损量超过原厚度的15%时应更换新件,没超过此值,可重新车制、热处理修复。车轮直径应在公差范围内,表面淬火硬度HB300~500,对车

轮直径大于①400mm的淬火层厚度应大于20mm;小于①400mni时,淬火层厚不应小于15mm。

(2)主动车轮直径偏差不应超过名义直径的0.1%,从动车轮则不应超过

0.2%,电动葫芦车轮直径偏差不应超过名义直径的1%,从动车轮不应超过

0.2%;电动葫芦车轮直径偏差不应超过名义直径的1%

(3)轮缘磨损量达原厚的50%或折断面积超过30mm2应报废,轮缘厚度弯

曲变形达原厚度20%应报废。

(4)车轮发现裂纹则应报废

(5)车轮踏面椭圆度达1mm应报废

(6)安装好的车轮组件,应能手转动灵活,安装在同一平衡架上的几个车轮就在同一垂直平面内,允许偏差为1mm

6车轮轴与轴承

(1)轴颈在大修后的椭圆度、圆锥度不应大于0.03mm

(2)用磁力或超声波探伤器检查轴,轴上不得有裂纹,划伤深度不得超过

0.03mm

(3)圆锥滚子轴承内外圈之间允许有0.03~0.18mm范围内的轴向间隙。轴

承压盖调整间隙应在0.5~1.5mm的范围之内

(4)轴与轴瓦的允许间隙(mm)

轴颈主动轴间隙从动轴间隙20~40 0.6 1.2

(5)轴与键的径向允许间隙(mm)轴径20~40径向允许间隙0.1~0.3 41~90 0.

7齿轮与减速器

(1)起升机构减速器第一轴上的齿轮磨损量不应超过齿厚的10%,其余则应

小于20%;大小车运行机构减速器第一轴上齿轮磨损不应超过15%,其余则应小于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