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医林改错_一书的学习与活血化瘀方药的运用

合集下载

《医林改错》及补气活血化瘀药在肾病中的应用

《医林改错》及补气活血化瘀药在肾病中的应用

《医林改错》及补气活血化瘀药在肾病中的应用《医林改错》及补气活血化瘀药在肾病中的应用1 对《医林改错》的认识王清任在20 岁时已熟读古典医书而行医, 提倡业医治病当先明脏腑(脏腑辨证)。

他认为古籍医书中有关五脏六腑部位的记载及绘图自相矛盾之处甚多, 抱有很大的怀疑。

“本源一错, 万虑皆失” , 决心探察予以更正。

他敢于冲破封建社会迷信思想及不畏社会的谴责, 在嘉庆二年, 瘟疫流行, 病死儿童甚多,他每日清晨到义冢对病死的儿童及以后对死刑无人收尸的成人进行剖视其脏腑位置和形态, 始知古医书中所绘脏腑图与人的脏腑全不相符。

经42 年绘成脏腑图25 幅, 无可否认, 他大胆地叛经逆道, 纠正古典经书医书中的谬误, 对中医学来说确有很大的贡献。

当时虽遭到绝大多数名中医和儒家卫道士的谴责和蛮骂, 但他在北京行医并开设药铺“知一堂” , 名噪京师,终成一代名医。

当然, 他匆匆剖视, 所绘脏腑图及对其功能的解释难免存在着许多不足和错误之处, 因此, 近百年来有人认为《医林改错》是错中错, 越改越错。

全盘否定《医林改错》一书, 这是十分恶毒的污蔑, 他所改之错, 部分符合现代解剖生理学, 如“心主神明”他认为是错误的, 应是脑髓;“肾生精”他认为肾不会生精;肝不在腹内左侧, 而在右侧。

他还指出咽为食管之上口, 喉为气管的上口;他将肠分为小肠、阑门及大肠, 并论述了其功能。

这是难能可贵的! 他在书及自序中提到自己是粗剖脏腑, 错误之处请后人指正。

我们应当从历史时代的角度看问题, 他的确大胆地纠正了几千年来被人们奉为经典的《黄帝内经》和《难经》中脏腑及其理论的错误部分, 这是前无古人的。

但如果都按现代科学的观点来看待中医理论, 那也不是科学的态度, 因为中医学是几千年来应用中药治病成功的实践经验总结。

王清任师古而不泥古, 大胆勇于改革创新的精神是很值得后人学习。

2 气血理论及其补气活血化瘀方剂的创立在《医林改错》上卷第三篇为“气血合脉说”中, 所述仍以解剖生理为主, 讲了气管、动脉和静脉将气血循环周身。

王清任《医林改错》论气虚血瘀方活用举隅

王清任《医林改错》论气虚血瘀方活用举隅

王清任《医林改错》论气虚血瘀方活用举隅王清任论气虚血瘀方活用举隅陈扬为福建省福鼎市中医院王清任,又名全任,字勋臣,河北省玉田县鸦鸿桥河东村人。

是清代著名医家,著《医林改错》一书,继《内经》、《伤寒杂病论》等诸家瘀血学说基础上,对活血化瘀理论作了新的见解。

全书选用方剂33首,其中25方应用活血祛瘀,补气化瘀类占有7首。

论活血化瘀有其独到之处,尤其“补气化瘀”法更是全书之精华。

王氏曰:“将平素所治气虚血瘀之症,记数条示人以规距”。

在活血化瘀领域中开拓了新道路,多少年来一直指导着临床实践,为后世医家所推崇。

下面谈谈王氏“气虚血瘀”辩治及其方剂的临床应用。

气虚血瘀的病理机制一、气虚瘀内停《医林改错·气血合脉说》曰:“气管行气,气行则动,血管盛血,静而不动。

”王氏又曰:“人气管周身贯通,血管周身亦贯通。

”所谓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血则行,气滞血则瘀。

由于久病失养,老年体衰,或先天不足,营养不良,或劳倦过度,或各种疾病引起脏腑机能衰退而抗病能力低下,均可导致气虚血瘀。

究其机理,常由气虚无力推动血运,致使血行迟缓,血流欠通,郁滞成瘀。

“瘀血”便成为气虚后的病理产物,而成气虚血瘀症。

二、血瘀气亦亏气虚血瘀症还存在因血瘀而致成气虚的另一方面,如王氏曰:“孕妇体壮气足,饮食不减,并无损伤,三个月后,无故小产……先有瘀血占其地……故小产。

”由瘀血致小产大出血,以至气失依附随之亏虚。

如《医学入门》提出:“人知百病生于气而不知血为百病之始也。

”久病气虚壅滞,使血对气之运载与调节发生障碍,致血瘀内停,新血不生,血不生阴不足以配阳,势必五脏齐损至血少而气虚。

喻昌《医门法律·虚劳门》曰:“更有劳之之极,而血痹不行者,血不脱于外,而但畜于内,畜之日久,周身血走之隧道患痹不流,唯就干涸,皮鲜滋润,面无荣泽”。

乃血瘀至气虚之劳证。

又如跌打损伤,体内络脉出血,或各种疾病因瘀出血,其结果皆致瘀成气亏,或气随血脱。

所以说,气虚可导致血瘀,血瘀可导致气虚。

【王清任《医林改错》名方血府逐淤汤】

【王清任《医林改错》名方血府逐淤汤】

【王清任《医林改错》名方血府逐淤汤】01原方治疗失眠病案:黄某,男,49岁。

2011年5月23日初诊。

主诉:失眠五年余。

病史:入睡尚可,但睡2~3小时即醒,再难入睡,不服安眠药,靠服克感敏助眠,睡觉时打呼噜。

平时左耳耳鸣,目糊,胸闷,头颈板滞,头晕,但无视物旋转,无头痛,无乏力,胃纳与大便、脾气均可,有时腰酸。

有高血压病史,常服波依定。

面色晦暗,唇暗,舌质淡紫,有瘀点,有齿印,苔薄白,脉弦。

处方:柴胡9克,赤芍9克,枳壳9克,甘草3克,桃仁9克,红花9克,当归9克,生地12克,牛膝9克,桔梗6克,川芎9克,7剂。

2011年5月30日二诊:服中药后,即停用克感敏。

服汤药3剂,睡眠即明显改善,面色亦好转。

胸闷、耳鸣、头颈板滞等均缓解。

舌脉如前。

处方:守初诊方,加三七粉(吞服)2克,葛根30克,14剂。

服药至2011年6月27日,患者眠安,胸闷除,面色、唇色好转,舌色转淡红,瘀点减少,脉沉弦。

继用血府逐瘀汤加三七粉2克善后。

按语:此案用血府逐瘀汤原方而获得显著疗效。

但此方内无一味安神之品,何以能获此卓效?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

我用血府逐瘀汤已十几年,初亦加味,后治失眠常用原方,屡用屡验。

02“血瘀症”其实就是血府逐瘀汤证血府逐瘀汤是清代医家王清任的名方,临床喜用此方者不在少数,很多医家都有运用此方的心得,也时常能见到有关此方的医案医话和临床报道。

我在临床也喜用血府逐瘀汤。

《医林改错》中有关血府逐瘀汤的记载,王清任没有解释血府逐瘀汤的组方思路,统论此方时,曾提到此方“治胸中血府血瘀之症”。

主要集中于“血府逐瘀汤所治之症目”,共有19条,即头痛、胸痛、胸不任物、胸任重物、天亮出汗、食自胸右下、心里热(名曰灯笼病)、瞀闷、急躁、夜睡梦多、呃逆(俗名打咯忒)、饮水即呛、不眠、小儿夜啼、心跳心忙、夜不安、俗言肝气病、干呕、晚发一阵热。

何以这19个病症都是血瘀,甚至是“胸中血府血瘀”?科班出身者,受教科书影响,再看王清任原文,可能多不理解。

《医林改错》五祛瘀活血方之临床应用

《医林改错》五祛瘀活血方之临床应用

《医林改错》五祛瘀活血方之临床应用《医林改错》是清代富有革新思想的著名医家王清任的代表著作,该书以特有的瘀血学说而闻名遐迩。

其中一部分主要内容就是关于瘀血症的证治。

王清任认为,气和血是人体的重要物质,主张:“治病之要诀,在明白气血,无论外感、内伤……所伤者,无非气血。

气有虚实……血有亏瘀”,在这一思想主导下,结合古人的理论和其自己的实践经验,广泛用于临床,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突出地表现在丰富和发展了补气活血和祛瘀活血等治疗法则,把活血化瘀和清热解毒等治疗方法结合使用,在古方的基础上,创制了三十多首方剂,为祖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增添了丰富的内容。

全书列方33首,其中除2首外用方外,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方剂有22首,至今仍被临床广泛使用。

《医林改错》所述祛瘀活血法中,立“通窍活血汤”治头面四肢、周身血瘀之症,立“血府逐瘀汤”治血府血瘀之症,立“膈下逐瘀汤”治肚腹血瘀之症,还有“少腹逐瘀汤”和“身痛逐瘀汤”等,各方都用桃仁、红花、川芎、赤芍等,它们均具有较强的活血逐瘀、止痛作用。

此五方至今仍临床应用甚广,而在组方和功效、主治上又有所侧重和不同。

1 通窍活血汤方由赤芍、川芎、桃仁、红花、老葱、鲜姜、红枣、麝香组成。

方中桃仁、红花能活血通经,祛除瘀滞,是一切血瘀症通用的基本药物,也是王清任在各活血化瘀方中的必用药;赤芍能通顺血脉,行血中之瘀滞,与桃仁、红花配伍用于瘀滞重者最为相宜,但方中用量仅只一钱,说明王清任用之重在辅佐活血,使血活而瘀自破除,且赤芍味苦微寒,借以缓和方中其他药物的辛温之性;川芎辛温香窜,功能行气活血,乃血中之气药,与桃仁、红花、赤芍配伍使用,加强行血散瘀的作用,与麝香合用,可以增强通窍之力,所以朱丹溪认为它有“通阴阳气血”之功;方中麝香性味辛温馨香,能开诸窍,通经络,兼以活血散瘀,尤其与桃仁、红花、赤芍、川芎等相配,更能增强活血化瘀的作用,所以王清任强调指出“此方麝香最要紧”;葱姜辛散,能通达上下、表里之血脉,故为通旭活血之品;姜枣配合,可以补脾益胃,缓和方中其他辛香过烈之性;大枣甘缓,能益血止血;酒乃辛散之品,善通血脉,如汪昂所说:“用为响导,可行一身之表,行药至极高之分。

”《医林改错》,倡导存疑求真精神;_逐瘀妙方,开创活血化瘀法门”

”《医林改错》,倡导存疑求真精神;_逐瘀妙方,开创活血化瘀法门”

【编者按】 铿锵中医行”学术沙龙第二十二讲以 ‘医林改错“,倡导存疑求真精神;逐瘀妙方,开创活血化瘀法门”为议题,于2016年7月27日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举行㊂‘医林改错“作为倡导 气血论”的代表性书籍,其中的活血化瘀诸方为中医现代临床大开法门,但也有人讽其 越改越错”,如何认识与评价‘医林改错“的学术地位?学习王清任的治学思想?针对此议题,本次邀请临床各医家进行了热烈的分析和讨论㊂㊃铿锵中医行㊃作者单位:100029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分泌科(赵进喜),中医内科教研室(肖永华),急诊科(梁腾霄),肾病科(孙瑞茜㊁刘鑫源);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肾病科(张昱);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心身医学科(赵志付);慈方中医馆(贾海忠);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肾内科(王暴魁)作者简介:赵进喜(1965-),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㊂研究方向:中医治疗肾病㊁内分泌代谢病㊂E⁃mail:zhaojinxi @‘医林改错“,倡导存疑求真精神;逐瘀妙方,开创活血化瘀法门赵进喜 张昱 赵志付 贾海忠 王暴魁 肖永华 梁腾霄 孙瑞茜 刘鑫源【摘要】 ‘医林改错“为清代医家王清任所著,反映了王清任求真务实的学术精神,其倡导的气血理论”与 活血化瘀”诸方为中医现代临床大开法门,促进了学术的繁荣进步,推开了 活血化瘀”时代的大门,对医学发展有着卓越的贡献㊂对待‘医林改错“,应注意取其精华,领会求实精神,以提高临床疗效㊂【关键词】 王清任; 医林改错; 活血化瘀; 方剂【中图分类号】 R22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674⁃1749.2016.10.019 王清任为清代著名医学家,阅读古人所作脏腑论及相关绘图,觉前人立言错误,于是历经辛苦,著‘医林改错“一书,‘医林改错“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极高地位,但是历年来对其评价褒贬不一,有人尊其为稀世之宝,有人讽其 越改越错”,如今应如何认识王清任及‘医林改错“的学术地位?如何学习他的治学精神?如何于众多争议中合理的学习㊁应用㊁发掘其宝贵的临床价值?本期 铿锵中医行”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医内科研究室组织专家,就此进行了讨论㊂谨总结报告如下㊂1摇功在千秋,成活血化瘀之奠基赵进喜教授:‘医林改错“为清代医家王清任所著,虽非鸿篇巨著,但因其敢于叩问阙疑,创制新说,又联系实际,多立效方,能为中医临床别开法门,故影响深远㊂王清任认为,业医诊病,当明脏腑,诊病要诀,在知气血,气有虚实,血有亏瘀,气通血活,何病不除?因而振明 活血化瘀”大法,于种种疑难重症中实践应用,深得其要㊂在现代临床, 活血化瘀”可谓整个时代最富有特色的治法,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治法,无论在心脑血管病㊁肾脏病㊁肿瘤㊁肺纤维化等多种内科疾病治疗中,还是在妇科㊁男科㊁皮肤科等各科疾病的治疗中,都特别重视 活血化瘀”治法㊂众多院士㊁国医大师也因重视 瘀血”这一病理因素而著名,一般的活血药如丹参㊁川芎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于活血化瘀的要求,又转用活血力度更强的虫类药如水蛭㊁虻虫㊁土鳖虫㊂这都说明活血化瘀治法在当今非常普遍,完全可以称之为本时代第一特色,而王勋臣则无愧为这一时代的启明星㊂虽然说从‘黄帝内经“就有 凝血” 留血” 脉不通” 血凝泣” 着血” 菀陈”等种种命名㊂‘伤寒杂病论“也有 蓄血”及 干血”之称㊂‘金匮要略“则专立 瘀血”病脉证治,并立抵当汤㊁下瘀血汤㊁桂枝茯苓丸㊁大黄虫丸等方剂,但真正重视活血化瘀并将其运用入化者,王清任实为嚆矢㊂从前西医抢救休克都用缩血管的办法,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才认识到休克抢救的重点应当是改善微循环,而在‘医林改错“中早有活血解毒汤㊁回阳救逆汤用于治疗霍乱,在1830年就已经理解到在抢救病人时,重度感染㊁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初期仅清热解毒是不够的,后期仅回阳救逆是不够的,都需要结合活血化瘀㊂西医在百年以后才提出改善微循环,才强调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这已经充分说明王清任思想非常超前,认识非常深刻,在整个医学史,除仲景外,鲜有其匹㊂贾海忠教授:‘医林改错“全书不过四万字左右㊂本书从方叙开始到最后,可以说并无一句废话,如果将看书比作淘金,看‘医林改错“就仿佛直接去金矿里淘金㊂因为本书所载33方,方方好用,首首确效㊂学生时代,老师告诉我们: ‘医林改错“,越改越错!”现在反思此言,可谓深受其害㊂等我真正潜心研究‘医林改错“并在临床逐一验证之后,才深味其中之妙,现在临床用药有相当大比例的方剂都出自‘医林改错“㊂‘医林改错“辨治血瘀证非常详尽,从头到脚,从里到外,全有对应方剂,而且疗效毋庸置疑,可以之为纲,以其余诸种辨证方法为目,纲举目张,临床疗效会好很多㊂而其方之所以会如此神验,是因为王清任本人是一位兼具求真精神与怀疑精神的大师,所传之方,并非图取虚名,恃才立论,揣度而立,而皆是亲治其证,屡验其方,万无一失,方传与后人,故能屡试不爽㊂张昱教授:虽然‘医林改错“很薄,但内容极其丰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其地位远远超过与他同时的医学著作㊂梁启超在其‘中国三百年学术史“中,对清代医学仅用 不具举”三个宇一笔带过,却唯独强调说: 唯有一人不可不特笔重记者,曰王清任,所著书曰‘医林改错“”, 诚中国医界极大胆之革命”者㊂通过梁启超这句很高的评价,可见王清任确是出类拔萃㊂就血瘀证的发现㊁治疗㊁重视而言,王清任可谓集大成者,在‘黄帝内经“‘伤寒论“中虽然都有活血化瘀的论述,但到王清任,活血化瘀治法第一次光大起来,实为前贤之勋臣㊂2 立足实际,倡导存疑求真精神赵志付教授:王清任的精神是不畏艰辛㊁实践求真的精神㊂鉴于历史的原因,古人在脏腑图论皆有矛盾之处,王清任以 古人所以错论脏腑,皆由未尝亲见”,故而不避污秽,审证亲验㊂如在滦州稻地镇行医时, 彼处小儿正染瘟疹痢症,十死八九”,于是他 每日清晨赴其义冢,就群儿之露脏者细视之”㊂在奉天及北京行医时常观察剐刑犯人的脏腑结构,并登门请教行刑者以及见多识广者㊂他还多次对动物进行解剖,将所见的人体脏腑结构与古书记载进行对照比较㊂前后 访验四十二年,方得的确,绘成全图”,从而纠正了前人在脏腑解剖上的不少错误㊂中国医学在解剖研究上有诸多不足,王清任能亲绘脏腑图形,使中医学解剖前进了一大步,虽然比现代解剖学相差甚远,但在那个时代他就是第一㊂故有人认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提出中国十大名医,王清任均在其中㊂张昱教授:王清任的治学精神有两点,第一个就是立足临床㊁重视实践的务实精神㊂他注重以实践来检验古方㊁古论,如其在‘半身不遂论叙“所言: 吾治疗半身不遂一症,先尊‘灵枢“‘素问“㊁仲景之论,治之无功;既遵河间㊁东垣㊁丹溪之论,投药罔效,辗转踌躇,几至束手㊂”然后方悟: 古人立方之本,效与不效,原有两途㊂其方效者,必是亲治其症,屡验之方;其不效者,多半病由议论,方从揣度㊂”转而亲自细心研究,审气血之荣枯,辨经络之通滞,别立新方,并用临床去检验㊂张元素曾言: 运气不齐,古今异轨,古方新病,不相能也”,其实与王清任思想有不谋而合之处,古今气候不同,人的体质有别,疾病谱也在改变,古方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㊂第二点就是他质疑旧论㊁求索真理的创新精神㊂一切科学都是在不断的质疑中发展前进的,中医学也是这样,对古人的经验,我们首先应该全面传承,然后,也应当在实践中大胆质疑,小心求证,如此才能发展中医㊂具体到王清任倡导脏腑解剖,实证考察,他提出了 业医诊病,当先明脏腑㊂著书不明脏腑,岂非痴人说梦,看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这在那个时代是一种很超前的思维㊁很先进的思想㊂传统中医看病就是宏观辨证,讲究推演,但我们如果仅停留在宏观,不去接触微观,就很难进步㊂所以,王清任在那个时代能提出这样大胆而超前的认识,是为中医的发展另辟蹊径,别开法门,让中医进入结构研究的领域㊂如果王清任后世的中医能延续其思想,进一步发展和拓宽,那中医现在可能就是另外一番气象了㊂3 逐瘀妙方,可启发临床思维张昱教授:黄芪赤风汤(黄芪㊁赤芍㊁防风)是我临床常用的治疗肾病蛋白尿的基础方剂,是我学习借鉴王清任临证经验的成果㊂王清任用黄芪赤风汤防治疗瘫腿和痫症,并言: 此方治诸病皆效者,能使周身之气通而不滞,血活而不瘀,气活血通,何患疾病不除”㊂当我开始从事肾脏病临床工作之初,重温‘医林改错“,再次看到这个方子时,就马上联想到肾病,本方益气㊁活血㊁祛风,与肾脏病 虚㊁瘀㊁风”的病机完全契合,尤其是其中黄芪一味,非常切用㊂中医肾脏病经常表现为泡沫尿,水谷精微泄露以后又会伴有明显的疲倦乏力,蛋白尿可以认为是风入肾络,激荡产生的泡沫,疲倦乏力则是气虚症状,近年来 祛风法”已经是中医治疗蛋白尿的重要手段,黄芪本身祛风益气㊁利水消肿,现代药理研究也证明可以治疗蛋白尿,确实是良好的选择㊂王清任善用大量黄芪,堪称古代医家善用黄芪之第一人,‘医林改错“全书载方33首,用黄芪命名或以黄芪为君药的方剂就10首,四两㊁八两这样的超大剂量应用黄芪在‘医林改错“中不止一处,除了黄芪赤风汤外,还有补阳还五汤㊁黄芪桃红汤㊁黄芪甘草汤㊁开骨散等㊂有鉴于此,我们在临床中也经常重用黄芪,随证加减,并依据病情,逐渐增加剂量,常用60g㊁90g㊁150g甚至200g,药专力宏,充分发挥其大补元气的作用㊂当然,在应用过程中,当重视配伍应用,常加陈皮以制约黄芪大量壅中滞气,或加麦冬制约极量黄芪产生的温燥伤阴㊂此外,王清任所述血瘀证的辨证要点,也很有可取之处㊂一般而言血瘀证的典型症状就是舌质黯,有瘀斑㊁瘀点,或者有刺痛㊁固定不移,还有脉涩等㊂但是王清任发现了另外很多可以提示血瘀的非典型症状,这对我们临床是有启示的㊂总结为三点,一是起病急骤,无表里证,症状时发时止,这很像冠心病㊁不稳定型心绞痛,特点就是时发时止,没有表证;二是凡病证单一,无表里证,长期不愈,百治不效,可以考虑瘀血作乱,这很像现代所说久病入络㊁久病多瘀,临床如肾脏病,缠绵棘手,久治效果不佳,可以从瘀血论治;最后还有病因难明的怪病,像灯笼病㊁饮水呛咳㊁夜寐多梦㊁出气臭㊁哭笑詈骂㊁不避亲疏,这些病因不明确的也可以考虑瘀血,所谓怪病多瘀”㊂这些论述在对瘀血的诊断上,留给我们很有益的思路㊂王暴魁教授:关于黄芪,黄芪对肾脏病确实有用,无论是中医的肾还是西医的肾,在临床上比如腰酸㊁不孕症㊁腿软㊁记忆力下降㊁耳鸣㊁性功能下降等都可以应用,甚至没有任何肾虚征象也可以用它,通过健脾补肺等后天养先天去解释,黄芪可以补元气㊁补五脏,可以说无所不补,‘本经“谓 黄芪,味甘微温,生山谷,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㊂黄芪虽然比较热,但舌红少苔㊁舌红苔黄腻也照样可以用,佐用清热利湿㊁清热燥湿㊁清热解毒㊁苦温燥湿的药去其热性即可,肺热加黄芩,胃热可以加黄连㊁石膏㊁金银花,甚至加知母㊁黄柏㊂可保立苏汤中黄芪用了一两五钱,而且是给4岁的孩子用,即45g黄芪给4岁孩子用,这个量已经很大了㊂我也因大剂量用黄芪受到很多老前辈的抨击,其实我不是故弄玄虚㊁标新立异,而是确实需要大剂量㊂赵进喜教授:我曾治过一个患有精神病的女患者,她自述总觉得脸和鼻子特别疼,我先用桂枝茯苓丸,疗效不佳,随后换用癫狂梦醒汤原方,患者脸疼鼻子疼的症状很快就都没有了,当时感觉到此方很妙㊂补阳还五汤常用治脑血管病,以黄芪为主药,我也常用此方治疗糖尿病的周围神经病变㊁周围血管病变,或配合四妙勇安汤治疗糖尿病足坏疽,竟有神效,有患者好几个脚趾坏疽,治疗几个月之后全都长好了,这种验案也很多,都受益于补阳还五汤㊂所以我也特别推崇历代医家的成方,成方是一些经验方,是在实践中证明确实有疗效,所以应当重视学习㊁应用㊂贾海忠教授:曾有一位同事,擅治褥疮,用的方子是木耳配白糖,效果很好,但是从来没说过方子出处,后来我才知道是出自本书㊂这个方子的原理就是木耳疏松易收缩,吸水性强,能将糜烂肉芽中的大量水分吸收,使之干萎㊂白糖为高渗糖,可使细菌脱水变性坏死,高糖使pH值下降,酸性环境可抑制细菌的生长,高渗环境也可使肉芽水肿得以消除,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和收敛,因而效果很好㊂除此,‘医林改错“还有32首方㊂血府逐瘀汤共有19个适用症包括头疼㊁胸痛㊁胸不任物㊁胸任重物 肝气病㊁干呕㊁晚发一阵热㊂乍一看让人眼花缭乱,王清任不讲理,也没有分析?但可以告诉大家的是,这19个适应症,我全部用过,疗效极好㊂其实,仔细体会这19个适应症的时候会发现,这些描述实际上是神经功能紊乱㊂所以说平日临床,只要见到大脑神经功能紊乱的病,这就是基础方,大家尽可一试,效果一用便知㊂膈下逐瘀汤的6个适应症我也全用过,疗效极好,尤其是久泻㊁五更泻,还有卧则腹坠,表现为腹中似有物,左卧向左边坠,右卧向右边坠,用上就好㊂通窍活血汤的主治包括头发脱落㊁眼疼白珠红㊁糟鼻子㊁耳聋年久㊁白癜风㊁紫癜风㊁紫印脸 男子劳病㊁交节病作㊁小儿十九疳,仔细一看就知并非治疗耳鼻诸窍病变的,它的主要适应症以皮肤疾病为主,其实这就是治疗皮肤瘀血的方子,治疗脱发也很好用,交节病作就是节气交替时候就发病,往往就是过敏性疾病,过敏性哮喘㊁过敏性鼻炎这一类病,我曾验证,确实有效,但并非最有效,当他法无效时可加上它,通窍活血汤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找不到麝香了,我会用白芷类芳香药来代替它,也能有一定的效果㊂少腹逐瘀汤,我用的是比较多的,妇科常见疾病几乎都可以用此方,如下腹部的肿块㊁崩漏㊁不孕,疗效非常好㊂第一次用这个方子是给我的邻居,她一胎是女孩,想生个二胎,怎么都怀不上,少腹逐瘀汤的方歌里写的就是 种子安胎第一方”,我就按照王清任的用法用了,从月经第一天开始用,用五天后停用,下次来了再用五付,王清任说不过四月,必存胎,确实是这样!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妇女都应手即效,月经周期正常,或者是月经有血块的非常好用㊂身痛逐瘀汤也值得说一下,用于治疗痹症,最好是顽痹,怎么辨证都不好的时候,身痛逐瘀汤是一张非常好用的方子,我在八里庄社区出诊时,有一位脊髓炎的病人,积年不愈,疼痛难忍,用身痛逐淤汤,仅三服药就不怎么疼了,曾给很多痹症的病人用过,疗效确实非常好,是我用过所有痹症方子里最值得认可的,运用时候一定要注意原方剂量,需要根据寒热虚实来进行加减㊂癫狂梦醒汤也是一张非常好的方子,对于精神分裂症非常好用,我用它治疗了很多怪病,比如说迷魂症,病人说他能看到他自己的魂儿在他的对面,然后还能跟它交流,这个症状我从未听说,当时想到了癫狂梦醒汤,用上去就是有效,效果还很不错,还有一个癔病的病人,用上也是非常好,严重的癔病见效比较慢,但比其他方法有效㊂后面还有几个小方子,如黄芪防风汤治疗脱肛,非常好用㊂黄芪甘草汤治疗老年人排尿时候玉茎痛如刀割,就是尿道炎㊁前列腺炎,效果很好㊂另外,还有个保元化滞汤,用滑石治疗痢疾,疗效也是非常好,效果可与蒙脱石散相比,很好用㊂王暴魁教授:用少腹逐瘀汤治疗不育,是我用过所有方子中效果最好的㊂王清任认为在月经开始的第一天服用,连服5天,连续4个月一般都可以怀孕㊂患者可以有瘀血的表现,也可以没有瘀血的表现,对月经周期正常的患者效果非常好㊂我30年共治疗过9例,成功7例,成功率很高㊂肖永华副教授:讲两个医案,印证各位的观点㊂第一个医案是血府逐瘀汤案㊂有一位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前后治疗近6年㊂最开始应用焦树德教授的补肾通督㊁温阳止痛类方,有效;病情㊁证候变化时,换用四藤一仙汤,有效㊂近半年,患者关节疼痛复作,前方均无效,治疗遇到了 瓶颈”㊂偶然读印会河教授的‘中医内科新论“看到一则应用身痛逐瘀汤加乌梢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医案,启发了思路㊂依样使用,几周后患者疼痛明显缓解,令人印象深刻㊂另外一个医案是补阳还五汤案㊂1年前在新加坡讲学期间曾遇到一位40余岁印度患者,诊断为2型糖尿病㊁糖尿病足部坏疽㊂患者每天应用胰岛素近50IU治疗,住院治疗半月,血糖控制尚可,但右足第一趾溃烂近2月,无法愈合㊂无奈出院后,每日自行前往门诊进行清洁换药㊂就诊见:患者消瘦明显,轮椅推入诊室,疲倦乏力,无力行走㊂畏寒,纳呆,面色苍白少华㊂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细㊂足部溃烂处无明显疼痛,自觉麻木㊁冷感㊂创面约3.5×2.0cm2,色黄白,可见少量渗液,周围皮肤苍白,皮温降低㊂考虑患者有典型的气虚表现,故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生黄芪按照原方用量㊂一周以后复诊,患者明显感觉体力增加,畏寒减,食欲好转㊂查看创面,开始紧缩变小,局部色泽由苍白转淡红,渗出减少㊂守方加减治疗4周㊂等我返回北京,患者通过微信发来照片,溃疡面已经全部愈合㊂疗效之佳,出人意料㊂4 取其精华,重视临床实用价值赵进喜教授:学问之成立在信,而学问之进步在疑㊂非善疑者,不能得真信也㊂王清任很伟大,但是若迷信‘医林改错“,妄图用它解决所有临床问题则是不现实的㊂所以学习经典著作或各家医著,都应有 怀疑的态度”㊂王清任就能做到不迷信,尽管‘黄帝内经“里也有解剖记载,诸如 胃大一尺五寸㊁心重十二两㊁肾有两枚,重一斤一两”等㊂而王清任还要亲自去解剖,实际上这就是敢于怀疑古书㊁怀疑经典㊁怀疑贤人㊁怀疑权威的精神,这种精神是非常值得重视的㊂ 信”非常重要,是做学问必要的前提与基础,但是 善疑”也是学好经典著作㊁学好历代医家经典的重要方面㊂王清任所言也并非皆是真理,但我们要学习的是其中的精义所在,而不是光批评哪里不对㊂梁腾霄副主任医师:王清任已经认识到一些非常有价值的东西,发现了古人认识的一些局限, 原错”经他改完之后变成了一个 次错”,即尽管比原错好了一点,但是还是个错,可就算是个错,也还是离真理更近了一步,也给了我们很多思想的启发㊂学习本书首先不能抱有成见,学完得用一用,体会了之后才会有自己的思考,变成自己的东西,到此为止,我们才有可能对初学‘医林改错“时的感悟进行提升,并修正之前认识当中的部分错误㊂认识出哪些内容是原著的真正精华,哪些内容是受作者当时环境㊁认识的局限所限制而阐述的内容,照此过程学习,我们才能在认识层面上更上升一步,学术也才能不断循环上升㊂贾海忠教授:‘医林改错“是很有价值的,需要认真学习,但是大家也不要太迷信它,以此为治病全书,因为王清任自我评价说 余著医林改错一书,非治病全书,乃记脏腑之书也”㊂实际上,本书最后那篇批评别人的文章实际上也可用以批评他自己,他说: 辨方效经错之源㊁论血化为汗之误”,意为古人很多的方子是有效的,但是它的理论是错的㊂王清任的气血理论就是典型的 方效经错”,他的方子是很有效的,但他把人的动脉系统叫气管,把静脉系统才叫血管,这有违客观规律,但不必因为 经错”我们就否定了他的贡献,我们要学习的是别人的优点㊂5 结语王清任及‘医林改错“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极高地位,他大胆创新,敢于质疑,成就不仅超越了同时代的医家,也对现代医学有深刻影响,他立足实践,亲治其症,故有屡验之方,在如今的临床实践中,应用其方常有奇效,为临床辨证㊁处方㊁用药开拓了思路㊂学习‘医林改错“既要学其长处,取其精华,也要敢于怀疑,拒绝迷信,如此才能使其宝贵价值得到更充分的利用与发挥㊂赵进喜教授简介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工作站指导老师㊂师从中医内科学家王永炎院士㊁肾病糖尿病专家吕仁和教授和肾脏病理专家魏民教授㊂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科教研室主任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内科内分泌重点学科带头人㊂国家第三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吕仁和教授学术继承人㊂张昱教授简介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肾病科副主任㊁中国中医科学院中青年名中医㊁博士生导师㊂师从国医大师王绵之教授㊁病理专家黄启福教授和临床病理学专家翁维良教授,现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常委兼副秘书长,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肾病分会常委㊁中国中药协会药物临床疗效评价委员会常委等职㊂赵志付教授简介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心身医学科主任医师㊁教授㊁博士生导师㊂历任中国中医心身医学研究会理事长㊁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心身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㊁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委员㊁北京中医药学会精神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㊂他率先在中国中医研究院创建了中医心身医学科㊂贾海忠教授简介原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心内科主任医师㊁教授,硕。

王清任《医林改错》一书,在气虚血瘀和活血化瘀方面的创新

王清任《医林改错》一书,在气虚血瘀和活血化瘀方面的创新

王清任《医林改错》一书,在气虚血瘀和活血化瘀方面的创新王清任是清朝一位名医,《医林改错》一书,是他继承发展祖国医学一生中的代表著作。

用了更多的篇幅论述他对气血学说的发挥,特别是气虚血瘀症的诊治经验,《医林改错》这本书实质属于气虚血瘀和活血化瘀的专著。

他对半身不遂的理论认识和治疗方法的创新,始遵《素问》、《灵枢》仲景之论,大胆对古代医学家半身不遂属“风””痰”,“火” 等说提出质疑,提出自己的 '气虚血瘀,活血化瘀"论的创新观点。

一.气虚血瘀论:王清任特别重视中医的气血学说,认为气是人体生命之源,人行坐转动、全杖元气,并曰"经络所藏者,无非气血",“气通血活",人则在并健康无恙。

在病理学上他认为“无论外感内伤,所伤者无非气血” 。

在辩证学上他强调“ 审气血之荣枯,辨气血之通滞” 。

在治疗上他提出“治病之药诀,在明白气血”,都体现了他对气血学说的重视,因此他在临床上对血瘀症辨证论治的高度重视.、矢心钻研几十年总结出50余种血瘀证的辨治经验,形成治瘀的学术思想。

王清任在毕生的医疗实践中,集中精力研究了气虚证和血瘀证,特别是对血瘀证的病因病机做了全面的阐发,如气滞而血瘀、阳哀而瘀及气虚血瘀。

其中气虚血瘀论是王氏发挥气血学说的一大创见,他根据中医学气血相关的理论,认为“气足则血自活” 若“元气即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

如《医林改错、论抽风不是风》,阐明了因元气虚,无力推动血之运行,血行不畅而致血瘀的病因病机,首创“气虚血瘀论”,从而为其创立著名的补气活血法奠定了理论基础, 指导后世医疗实践。

二.活血化瘀法王清印在总结前人的经验基础上,根据血瘀的部位的不同,以及寒热虚实不同的病因,创立了活血化瘀14法,形成了较完善的治瘀理论体系。

这里我重点谈气虚血瘀和活血化瘀的治法。

1. 补气活血法王清任对气虚血瘀证,讲补气药和活血药有机的配合,创立补气活血法,使气足而血活,补气以活血,且化瘀而不伤正,补气而不留邪,达到“周身之气通而不滞,血活而不留瘀,活血何患疾病不除” 。

_医林改错_一书的学习与活血化瘀方药的运用

_医林改错_一书的学习与活血化瘀方药的运用

清·王清任《医林改错》是临床实用的中医著作,也是本次国家推出的中医各科必读的!"本重要古籍之一。

该书虽非宏篇巨论,但因敢于问阙经典、阐发气血,不仅为后世医家所叹仰,更在民间广为流传,至今可见到?"多个版本。

该书图文并茂,立论新颖,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既适合于初学中医者,也是中医基础和临床研究者重要的参考书籍。

!《医林改错》与作者《医林改错》成书于道光庚寅年(%@$"年),是王清任生前仅有的著作。

自%@$"年北京三槐堂书铺初刻到清朝覆灭的@"年间,散见的版本多达A"余种。

至今,在国内可以见到的版本不少于?"种,这还不包括流传于民间的手抄本。

此外,还有英、法、日等多国译本,其英译本最早在英国的《博学会报》上刊载,并称王清任为“近代解剖学家”。

由此可见,该书在当时影响之巨大。

《医林改错》全书分为上、下两卷。

记载了王清任A!年的医学心得和临证经验,同时也反映了王氏广涉医典、勇于创新的学术思想。

全书载方$$首,用药@?味。

其中的大多数方剂都有很好的疗效,至今仍为临床所常用,有的经药厂制成成药,市场广为销售。

作者王清任(公元%?#@B%@$%年),字勋臣,又名全任,直隶(今河北省)玉田县鸦鸿桥河东村人。

其先祖王凝机是当地一大名医。

王氏幼年时曾一边习武,一边学医,这也为他日后敢于解剖尸体奠定《医林改错》一书的学习与活血化瘀方药的运用张学文(陕西中医学院,咸阳?%!"@$)摘要:《医林改错》是清代医家王清任的著作。

该书的主要学术特点及对临床指导意义在于:%)业医诊病,当先明脏腑;!)阐发气血理论,创立脑髓学说;$)理论联系实际,创立多首名方。

学习该书,首先要学习王清任师古不泥,学有创意,从实践中寻求真知的精神;其次,要学习王清任善于在临证观察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再者,要认真领悟王清任最为擅长的活血化瘀方药的立法和组方思路。

重读《医林改错》体会

重读《医林改错》体会

重读《医林改错》体会重读《医林改错》体会作者:刘燊仡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望2013年起,我跟随翁维良教授学习。

翁老从事中医临床工作50年余,在血瘀证和活血化瘀研究等方面具有极其丰富的经验,并将其灵活运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及内科疑难病的诊断治疗中。

他推崇王清任活血化瘀理论,气血辨证为基础,提出“百病皆瘀”、“怪病多瘀”的理论,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冠心病、冠脉介入术后再狭窄、心律失常、高血压病、心肌病、大动脉炎、慢性肾炎、周围血管病等多种疑难病,疗效显著。

尤其在内科疑难病的中医诊疗中,他在气血理论指导下,以活血化瘀法整体辨证治疗,总结出“活血化瘀十二法”,形成了自身鲜明的学术特色。

翁老推崇王清任,认为其乃当时医学界之“实干家”,他对王清任之《医林改错》逐字研读,王清任的气血论、瘀血学说以及活血化瘀五方对于翁老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翁老以活血化瘀法治疗疑难病是以气血理论为指导,对王清任活血化瘀理论的衍伸。

记得还是大学本科时期,我曾读过一次《医林改错》,当时的第一印象就是这本书太薄了,一本小册子,所以难免不够重视,草草读来,印象并不深刻。

毕业后,在不断的临床实践中,逐渐认识到了活血化瘀法在临床辨治中的重要性和灵活性。

所以,近来又拿出《医林改错》这本书,也学着老师,逐字逐句认真读起来,边读边想,收获颇丰。

清代医学家王清任,精究岐黄,敢于创新,他曾说:“著书不明脏腑,岂非痴人说梦;治病不明脏腑,何异盲子夜行”。

他精心观察人体构造,绘制图形,并纠正前人之错误,著成《医林改错》一书。

书中的第一部分,虽然其在人体的生理解剖结构的新认识,纠正了古人对于人体的种种错误认识,但由于当时特定的封建意识的束缚及历史条件的局限性,在如今的我们看来,其改错的程度和意义有待商榷,但他敢于破除古人思想禁锢、科学求真的精神,在崇尚尊经法古的封建社会难能可贵,值得我辈学习。

《医林改错》第二部分内容特别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在这一部分,王清任创造性地发展血瘀论及活血化瘀治法的研究,被公认为是活血化瘀派的代表人,形成了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清朝名医王清任《医林改错》:化瘀4方】

【清朝名医王清任《医林改错》:化瘀4方】

【清朝名医王清任《医林改错》:化瘀4方】王清任对中医最大的贡献就是对气血的论述,他坚定地认为,人之所以得病不外乎两大原因,一个是气血不足了,一个就是气血堵了,不足与堵塞都会造成瘀血,所以人一辈子要活血化瘀。

不通则痛,我们身体很多部位的疼痛都是瘀血造成的,只要把瘀血化掉,无痛一身轻。

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瘀血会阻碍新的气血的生成,新的气血无法生成又会加重瘀血,这样就会恶性循环,所以我们要时刻注意活血化瘀。

最近西医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微循环障碍。

说的就是中医概念上的瘀血。

为搞定我们全身上下的瘀血,王清任冥思苦想、绞尽脑汁开出了4张活血化瘀的方子,这可是他老人家一辈子呕心沥血的总结啊血府逐瘀汤治上焦,膈下逐瘀汤治中焦,少腹逐瘀汤治下焦。

1王清任开出的第一张方子,专门搞定你头面部以及四肢的瘀血,是为通窍活血汤:赤芍6克、川芎6克、桃仁9克、红花9克、生姜9克、大枣七枚、老葱9克、麝香0.15克、黄酒250克【植物药中的麝香叫冰片】通窍活血汤处方赤芍3克川芎3克桃仁9克(研泥)红枣7个(去核)红花9克老葱3根(切碎)鲜姜9克(切碎)麝香0.15克(绢包)功能主治活血通窍。

治头发脱落,眼疼白珠红,酒渣鼻,久聋,紫白癜风,牙疳,妇女干血劳,小儿疳证等。

用法用量用黄酒250毫升,将前七味煎至150毫升,去滓,将麝香入酒内,再煎二沸,临卧服。

备注原书云:“方内黄酒,各处分两不同,宁可多60毫升,不可少,煎至150毫升,酒亦无味,虽不能饮酒之人亦可服。

方内麝香最要紧,必买好的方妥,若买当门子更佳。

大人一连三晚吃3付,隔一日再吃3付;若七八岁小儿,两晚吃1付,两三岁小儿,三晚吃1付。

麝香可煎三次,再换新的。

”摘录《医林改错》卷上头面部的瘀血会导致什么样的症状呢?头痛,就是固定不移那种头痛,晚上加重,白天减轻。

脱发,脱发的原因很多,有一种就是瘀血导致的脱发,这个道理应该很好懂,头发需要气血来滋润,头部有瘀血,气血上不来,头发自然会脱落。

浅论《医林改错》之活血八法

浅论《医林改错》之活血八法

中图分类号 :R2—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6—0979(2007)06—0027—02 <医林改错)一书为清代著名医学家王清任 所著。书 中详 效 22例 ,有 效 5例 ,无 效 2例 ,治 愈 率 为 38.5% ,有 效 率 95.
述 了 50多种 瘀 血 证 及 其 治疗 ,创 立 了 22首 活 血 化 瘀 方 ,对 后 7% 。
2007年 6期
维普资讯
27
浅 论 《医林 改 错》之 活 血 八法
郑 耀 嫒
摘 要 :文章叙述 了<医林 改错))中所创的活血化 瘀法及其在 临床上 的运用。 并通过 对其 中方 药的分析 ,说 明其在 气血辨证 方
面的 重 大 贡 献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关键词 :<医林改错);王清任 ;活血化瘀 ;气血辨证
活血 化 瘀 法 ,早 在 <内经 )中就 有 记 载 ,如 <素 问 -阴 阳应 象 大论)中提 出“血实宜决之 ”以后,历代 医家 都有 发展,但王 清 任 在 这 方 面 的 成 就 尤 为 突 出。 1.1 通 窍 活 血 法 :在 活 血 化 瘀 中 配 以 通 窍 之 品 ,通 窍 活 血 。 王清 用 通 窍 活 血 汤 ,以通 血 管 ”,其 言 :“耳 孔 内不 管 通 脑 。管 外 有 瘀 血 ,靠 挤 管 闭 ,故 耳 聋 ”故 用通 窍 活 血 汤 治 “久 聋 ,头 痛 ,酒 糟鼻,紫印脸”等 14种病证 。其代表方 为“通 窍活血汤 ”,近 年 来此法 多用 于治疗脑震荡 、流行性 乙型脑炎 、流行性脑脊髓 膜 炎等病 的后遗症 。以及 内分 泌功能紊 乱 、脱发 等。方 中赤芍 、 川 芎行 血 活血 ;桃仁 、红 花 活 血 通 络 ;葱 姜 通 阳 ;麝 香 开 窍 ;黄 酒 通络 开 窍 ,行 血 活 血 。 1.2 引 经 行气 活血 法 :引 经 药 与 活 血 祛 瘀 同 时 运 用 。 设 若 大 失 血 ,久 病 ,饮 食 劳 倦 或 房 劳 ,致肝 肾 精 血 衰 少 脉 道 滞 涩 ,久 则 阻 闭 脉 道而 致血 瘀 。王 氏创 “血 府 逐 瘀 汤 ”以 治 之 。方 中 用 桃 仁 、红 花 、川 芎 、赤芍 活 血 祛 瘀 ,配 合 当 归 、生 地 活血 养 血 ,使 瘀 去 而 血 不伤 ;柴 胡 、枳 壳 疏 肝 理 气 ,使 气 行 则 血 行 ;牛 膝 破 瘀 通 经 ,引 瘀 下 行 ;桔 梗 入 肺 经 ,载 药 上 行 ,使 药 力 发 挥 于 胸 ;甘 草 缓 急 ,通 百 脉 以 调 和 诸 药 。 现 本 方 广 泛 用 于 各 科 。张 根 生 治 疗乳腺增生 以血府逐瘀汤 加软坚散 结药为 基本方 (当 归 12g、 桃 仁 10g、红 花 6g、赤 芍 12g、川 芎 10g、生 地 10g、川 牛 膝 10g、 柴 胡 10g、枳 壳 10g、浙 贝 10g、夏 枯 草 12g、荔 枝 核 12g),每 月 月经 来 潮 后 第 7日始 服 ,下 次 来 潮 时 停 服 。结 果 治 愈 6例 ,显

浅谈王清任《医林改错》瘀血证治[行业荟萃]

浅谈王清任《医林改错》瘀血证治[行业荟萃]

少腹逐瘀汤所治少腹之瘀血证:月经紊乱、经 色改变、痛经、崩漏、小产等;
身痛逐瘀汤所治肢体久痹瘀血证。
行业借鉴
32
总结:五大逐瘀汤
用药特点
通窍--麝香、酒、葱辛香行散,温通开窍。 胸胁--柴胡、枳壳、桔梗宽胸利膈,通降胸胁之 气。 膈下--乌药、香附、枳壳调理肝脾,舒肝理气。 少腹--小茴香、官桂以温通下焦。 身痛--牛膝、秦艽、羌活、香附祛风胜湿,通痹 止痛。
解毒活血汤霍乱以上吐下泻转筋为主症的霍乱是瘟毒自口鼻入气管由气管达于血管将气血凝结壅塞津门水不得出所致故以解毒活血汤治之通经逐瘀汤会厌逐瘀汤痘疮治痘需知瘟毒巢穴在血若辨明瘟毒轻重血痘不行浆皆因血管内有温毒烧炼血凝阻塞血之道路故用通经逐瘀汤治之
王清任《医林改错》 瘀血证治
张勤华
行业借鉴
1
清·王清任
字勋臣,又名全仁,清·直隶 ( 河北 ) 玉田 县人,生于乾隆三十二年,卒于道光十一年 ( 公元1768 - 1831年 )。
创制的药方治疗范围十分广泛,“补阳还 五汤”“血府逐瘀汤”等有效名方沿用至 今,影响极大。我国医学界至今仍沿用王 清任的某些方剂,对治疗脑膜炎后遗症、 小儿伤寒瘟疫、吐泻等症有良好效果。
行业借鉴
14
分部论治瘀证

瘀血证治



中风论治
气虚致中
行业借鉴
15
瘀血证治
行业借鉴
16
瘀血证治
1. 瘀 血 之 因
“两耳通脑,所听之声归于脑,……两目系如线,长于 脑,所见之物归于脑,……鼻通于脑,所闻香臭归于 脑……”这些看法都与现代解剖学及生理学看法相近。
提出了“脑气”的概念。对脑的结构与功能都作了阐述。
行业借鉴

《《医林改错》活血化瘀方剂的配伍特点研究》

《《医林改错》活血化瘀方剂的配伍特点研究》

《《医林改错》活血化瘀方剂的配伍特点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医林改错》中活血化瘀方剂的配伍特点。

通过对书中相关方剂的分析,总结其配伍规律及临床应用价值,以期为中医药学活血化瘀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一、引言《医林改错》是清代医家王清任的医学著作,其中详细记载了多种活血化瘀的方剂。

这些方剂以其独特的配伍特点,在中医药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将通过对方剂的分析,探讨其配伍规律及临床应用价值。

二、医林改错中活血化瘀方剂概述《医林改错》所载的活血化瘀方剂多以调畅气血、消除瘀血为目的。

其特点在于运用多味药材的协同作用,以增强药效,减少不良反应。

在诸多病症的治疗中,均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配伍特点分析1. 药味选择:在《医林改错》的活血化瘀方剂中,药味的选取多以草本植物为主,辅以动物药及矿物药。

这些药物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行气止痛等功效。

同时,针对不同病证,方剂中还会加入一些特殊药物,如补血药、养阴药等,以增强整体疗效。

2. 配伍原则:在配伍上,《医林改错》遵循“君臣佐使”的原则,即以君药为主,臣药辅之,佐使药为辅。

君药多选用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药物,臣药则多选用调和气血、行气止痛的药物。

此外,方剂中还常加入一些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等作用的辅助药物,以增强整体疗效。

3. 剂量与用法:在剂量上,《医林改错》的方剂多采用轻剂量的原则,即药物用量适中,既不偏重也不偏轻。

同时,方剂的用法也多种多样,如煎汤、研末、酒煎等。

这些用法既可发挥药物的协同作用,又可减少不良反应。

四、临床应用价值《医林改错》中的活血化瘀方剂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首先,这些方剂可广泛应用于各种瘀血性疾病的治疗,如痛经、闭经、跌打损伤等。

其次,这些方剂还可与其他疗法相结合,如针灸、推拿等,以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这些方剂还可用于预防某些疾病的发生,如心脑血管疾病等。

五、结论通过对《医林改错》中活血化瘀方剂的配伍特点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其独特的优势和临床应用价值。

《《医林改错》活血化瘀方剂的配伍特点研究》

《《医林改错》活血化瘀方剂的配伍特点研究》

《《医林改错》活血化瘀方剂的配伍特点研究》《医林改错》活血化瘀方剂配伍特点研究一、引言《医林改错》为清代著名医家王清任的经典著作,主要针对瘀血等症提出了许多具有针对性的活血化瘀方剂。

该书提出的理论及其治疗方法至今仍对中医临床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主要探讨《医林改错》中活血化瘀方剂的配伍特点,以便为临床用药提供更多依据。

二、王清任的活血化瘀理论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指出,人体内的瘀血是导致多种疾病的重要原因。

他认为,瘀血阻滞经络,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因此,他提出了以活血化瘀为主要治疗方法的理论。

其活血化瘀方剂配伍上强调药物的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等功效,以期达到治病祛邪的目的。

三、活血化瘀方剂的配伍特点(一)药物选择《医林改错》中的活血化瘀方剂多选用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养血补虚等功效的药物。

如川芎、当归、桃仁、红花等,这些药物均具有较好的活血化瘀作用,能够改善气血运行不畅的状况。

此外,方剂中还常加入具有补虚作用的药物,如黄芪、党参等,以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二)药量配比在药量配比上,《医林改错》的活血化瘀方剂注重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

即以一味或几味药物为主药,辅以其他药物进行配伍,以达到协同作用、增强疗效的目的。

同时,方剂中还注重药物的剂量调整,根据病情轻重、患者体质等因素进行个体化配药。

(三)方剂剂型在方剂剂型上,《医林改错》中的活血化瘀方剂以汤剂为主,因为汤剂易于吸收、起效快,能够根据病情随时调整药物组成和剂量。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一些丸剂、散剂等,这些剂型多用于慢性疾病的调理。

四、临床应用及意义《医林改错》中的活血化瘀方剂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过研究其配伍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王清任的活血化瘀理论,为临床用药提供更多依据。

同时,这些方剂的配伍特点也为中药的配伍理论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此外,通过对这些方剂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医对瘀血等症的认识和治疗思路,进一步推动中医理论的发展。

《《医林改错》活血化瘀方剂的配伍特点研究》

《《医林改错》活血化瘀方剂的配伍特点研究》

《《医林改错》活血化瘀方剂的配伍特点研究》《医林改错》活血化瘀方剂配伍特点研究一、引言《医林改错》为清代著名医家王清任所著,该书对于中医临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书中提出了一种活血化瘀的治疗思路,在众多方剂中体现了中医对血液循环、经络病机及脏腑功能的深刻理解。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医林改错》中活血化瘀方剂的配伍特点,以期为中医临床提供参考。

二、概述《医林改错》活血化瘀方剂《医林改错》一书中收录了诸多活血化瘀方剂,其方剂大多以药物加减为基础,遵循一定的配伍规律,从而达到改善气血瘀阻,消除淤血,缓解病痛的目的。

方剂选用的药物涵盖了多种中药材,如当归、川芎、桃仁、红花等,这些药物在中医理论中均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三、配伍特点研究(一)药物配伍原则《医林改错》中的活血化瘀方剂在药物配伍上遵循了中医的基本原则,如君臣佐使原则。

即以一种或几种主要药物为君药,针对主要病机进行治疗;再辅以其他药物为臣药、佐药和使药,协助君药发挥疗效。

这种配伍方式使各药物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形成一种协调、互补的效果。

(二)剂量比例与君臣佐使的关系《医林改错》中强调药物的剂量比例对疗效的影响。

在活血化瘀方剂中,各药物的剂量比例需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进行调整。

君药的剂量通常较大,臣药、佐药和使药的剂量则根据病情和君药的剂量进行调整。

这种配伍方式能够保证药物间的协同作用,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三)药材性质与功效的发挥《医林改错》中的活血化瘀方剂选用的药材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功效。

如当归具有补血活血的作用,川芎具有行气活血的作用,桃仁、红花等具有祛瘀止痛的作用。

在配伍时,根据药材的性质和功效进行组合,能够使药物发挥最佳疗效。

例如,对于气血瘀阻较重的患者,可选用川芎等行气活血的药物为主;对于血虚明显的患者,则可选用当归等补血的药物为主。

四、结论通过对《医林改错》中活血化瘀方剂的配伍特点进行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其遵循了中医的基本原则,如君臣佐使原则和药物剂量比例的调整等。

《医林改错》活血化瘀名方的临床应用)

《医林改错》活血化瘀名方的临床应用)

《医林改错》为清代著名医家王清任所著。

全书两卷,以气血脏腑基础理论为依据,对古典医籍中关于人体脏腑的某些错误进行了厘定。

王氏突出血瘀等证的辩证治疗,所载活血化瘀诸方,对后学颇具启发意义。

该书论点鲜明,创新性强,文图并茂,重视实践,是一部极具实用价值的重要临床参考书。

••《医林改错》活血化瘀名方的临床应用中医中药>> 中医专业>> 医案研究>> 《医林改错》活血化瘀名方的临床应用人们一般认为,王清任所创立的方剂都是为活血化瘀而设的。

实际上,王氏的方剂是以“瘀”立论,从气血功能入手针对多种病症而设的。

其方剂按功效大体上可分作六类:一为逐瘀活血类,如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身痛逐瘀汤5方,在全书中最能代表王氏“活血理气”以使“气通血活”的总体立方原则。

二为补气活血类,如补阳还五汤、助阳止痒汤、黄芪赤风汤3方,其中补阳还五汤开中风证以补气活血法治疗的先河,对近代中风证治疗的影响也最为巨大。

三为解毒活血类,如解毒活血汤、会厌逐瘀汤、通经逐瘀汤3方,方中含有作者对“瘟毒”等疫疠之气所致流行性疾病的独到见解,解毒活血的原则是他对传统治则的创新。

四为活血祛痰类,如癫狂梦醒汤,概括了王氏从痰、瘀治疗癫狂的学术思想,丰富了中医学治疗精神系统疾病的内容。

五为温补扶正类,如急救回阳汤、可保立苏汤、止泻调中汤、足卫和荣汤4方,体现了作者扶正而不专事补益、培元不忘活血理气的学术思想。

六为单验方类,如保元化滞汤、抽葫芦酒、蜜葱猪胆汤、刺猬皮散、小茴香酒、龙马自来丹、黄芪防风汤、黄芪甘草汤、硇砂丸、木耳散共9方,这些方剂,配伍简单,使用便捷,不少是吸收历代流传于民间的土单验方中的精华。

后世对王清任学说的运用,主要反映在他创制的系列方剂,特别是活血化瘀方剂的应用上。

现以最常用的血府逐瘀汤和补阳还五汤为例来说明。

一、血府逐瘀汤王清任创制血府逐瘀汤的主旨,是针对胸部疾病而设的,同时也用于其它部位与瘀血相关的疾患。

《医林改错》锄活血化瘀方药在创伤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医林改错》锄活血化瘀方药在创伤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医林改错》锄活血化瘀方药在创伤外科治疗中的应用王慧穆【摘要】临床医案证明头外伤综合征、胸腹部联合伤、后膜腹大血肿、下肢大范围血肿感染等创伤外科疾病均与气滞血瘀相关,故临证时分别以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解毒活血汤治之疗效显著.【期刊名称】《西部中医药》【年(卷),期】2010(023)010【总页数】2页(P42-43)【关键词】《医林改错》;活血化瘀;创伤外科【作者】王慧穆【作者单位】连云港市中医院外科,江苏,连云港,222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64清代王清任是具有革新精神且重视实践的医学家,所著《医林改错》一书,敢于问阙经典,勇于求实创新,阐发气血理论,虽有不足之处,但其创立的血府逐瘀汤等名方,有很好的疗效,为后世医家所推崇,至今应用甚广。

笔者在临证实践中,遵从王清任“治病之要诀,在明白气血”[1]之训,运用血府逐瘀汤等名方化裁,治疗创伤外科疾病,疗效显著,兹举例如下:1 头外伤综合征案李某,男,48岁,2009年5月10日初诊。

车祸致硬脑膜外血肿住院,查头颅CT提示右颞顶部颅骨内板下与脑表面之间有双凸镜形密度增高影,脑室受压,中线结构无移位,未见脑挫裂伤,局部头皮下血肿。

经西药抗感染、止血、脱水等对症治疗,皮损痊愈,复查CT提示血肿吸收,但头疼痛不止,痛如锥刺,固定不移,彻夜难寐,伴心烦,精神萎靡。

体检:右颞顶部头皮血肿消退,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正常,神经系统未引出病理性神经反射。

舌暗红,苔薄白,脉细涩。

诊断:头外伤综合征,证属气滞血瘀。

治宜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予通窍活血汤:赤芍药3 g,川芎3 g,桃仁9 g,红花9 g,老葱(切碎)3根切碎,红枣(去核)7个,麝香0.15 g,黄酒250 g,琥珀粉(冲服)3 g,合欢花10 g。

水煎去渣,将麝香入汤内再煎2沸,冲琥珀粉,睡前服。

5剂后头痛基本消失,但夜寐不安,上方加酸枣仁15 g再进7剂诸症消失,随访半年未复发。

《医林改错》的学习与活血化瘀的运用

《医林改错》的学习与活血化瘀的运用

2010/11年度「杰出学人系列」讲座《医林改错》的学习与 活血化瘀的运用国医大师 陕西中医学院 张学文教授 张学文教授2010年12月3日清·王清任《医林改错》是临床实用的 中医著作,也是本次国家推出的中医各科 必读的20本重要古籍之一。

该书虽非宏 篇巨论,但因敢于问阙经典、阐发气血, 不仅为后世医家所叹仰,更在民间广为流 传,至今可见到70多个版本。

该书图文 并茂,立论新颖,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既适合于初学中医者,也是中医基础和临 床研究者重要的参考书籍。

一、《医林改错》与作者¾ 成书于道光庚寅年(1830) ¾ 是王清任生前仅有的著作 ¾ 1830年北京三槐堂书铺初刻 ¾ 不包括流传于民间的手抄本,现国内可以见到的版本不少于70种¾ 王清任(公元1768~1831),字,勋臣,又名全任,直隶 (今河北省)玉田县鸦鸿桥河东村人 ¾ 王氏21岁(1789)正式行医,先后在村里、北京开设“正 中堂”、“知一堂” ¾ 行医42年间,他严谨求实,精研医道 ¾ 每于诊病之瑕去刑场、义塚,观察解剖尸体,绘成亲见脏腑 图形以更正古医书中脏腑之不尽翔实之处 ¾ 将42年临证经验,尤其是对瘀血、气虚诸病的证治经验总结 编撰成书 ¾ 病症范围涉及内、外、妇、儿、五官、骨伤、传染病等领 域,多为提纲挈领之言。

所载33首方剂,多有效验¾ 有英、法、日等多国译本 ¾ 英译本最早在英国的《博学会报》上刊载,并称王清任为“近代解剖学家”。

¾ 《医林改错》全书分为上、下两卷 ¾ 载方33首,用药87味二、主要学术特点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Š 1.业医诊病,当先明脏腑Š 2.阐发气血理论,创立脑髓学说¾ “治病之要诀,在明白气血,无论外感内 伤……所伤者无非气血。

” ¾ “气有虚实,……当与半身不遂门四十种气虚 之症、小儿抽风门二十种气虚之症互相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王清任《医林改错》是临床实用的中医著作,也是本次国家推出的中医各科必读的!"本重要古籍之一。

该书虽非宏篇巨论,但因敢于问阙经典、阐发气血,不仅为后世医家所叹仰,更在民间广为流传,至今可见到?"多个版本。

该书图文并茂,立论新颖,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既适合于初学中医者,也是中医基础和临床研究者重要的参考书籍。

!《医林改错》与作者《医林改错》成书于道光庚寅年(%@$"年),是王清任生前仅有的著作。

自%@$"年北京三槐堂书铺初刻到清朝覆灭的@"年间,散见的版本多达A"余种。

至今,在国内可以见到的版本不少于?"种,这还不包括流传于民间的手抄本。

此外,还有英、法、日等多国译本,其英译本最早在英国的《博学会报》上刊载,并称王清任为“近代解剖学家”。

由此可见,该书在当时影响之巨大。

《医林改错》全书分为上、下两卷。

记载了王清任A!年的医学心得和临证经验,同时也反映了王氏广涉医典、勇于创新的学术思想。

全书载方$$首,用药@?味。

其中的大多数方剂都有很好的疗效,至今仍为临床所常用,有的经药厂制成成药,市场广为销售。

作者王清任(公元%?#@B%@$%年),字勋臣,又名全任,直隶(今河北省)玉田县鸦鸿桥河东村人。

其先祖王凝机是当地一大名医。

王氏幼年时曾一边习武,一边学医,这也为他日后敢于解剖尸体奠定《医林改错》一书的学习与活血化瘀方药的运用张学文(陕西中医学院,咸阳?%!"@$)摘要:《医林改错》是清代医家王清任的著作。

该书的主要学术特点及对临床指导意义在于:%)业医诊病,当先明脏腑;!)阐发气血理论,创立脑髓学说;$)理论联系实际,创立多首名方。

学习该书,首先要学习王清任师古不泥,学有创意,从实践中寻求真知的精神;其次,要学习王清任善于在临证观察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再者,要认真领悟王清任最为擅长的活血化瘀方药的立法和组方思路。

笔者以脑窍通方、清脑通络方、通脉舒络汤、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和身痛逐瘀汤为例略述活血化瘀方药在临床的应用。

关键词:《医林改错》;活血化瘀;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C!AD)!文献标识码:E文章编号:%#?!F%G%D (!""#)"%F"""%F"#张学文H%D$GFI ,男,陕西汉中人*曾任陕西中医学院内科教研室主任、医疗系主任、院长,曾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科技评审委员,陕西省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陕西省第八届政协委员等,现任陕西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学院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咸阳市中医疑难病研究所所长、咸阳心脑血管病医院名誉院长,为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顾问,陕西省中医药学会顾问,《中医杂志》、《中医药学报》、《中医急诊》等杂志编委,并任美国中国医学研究院顾问,日本国群马中医研究会顾问,%DD"年被国家二部一局确定为首批全国G""名需要继承学术经验名老中医之一,%DD%年起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DD%年被评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曾先后应邀去日本、美国、东南亚、欧洲、澳洲、非洲多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进行学术交流,从医G"余年,执教A"余载,自%D?@年至今,已培养温病学、中医脑病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名,博士研究生A 名,国家级师承弟子A 名,国外弟子G 名,在中医急诊、中医脑病、温病学、疑难病、活血化瘀等诸多领域均有所研究,对“毒瘀交夹”、“水瘀交夹”、“痰瘀交夹”、“气瘀交夹”、“颅脑水瘀”等病机理论的认识颇多创新,自成体系,先后在全国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余部,获国家、部、省厅、局级科技成果奖!"余项。

作者简介:·专家论坛·了基础。

王氏48岁(8?@A年)正式行医,先后在村里、北京开设“正中堂”、“知一堂”,行医B4年间,他严谨求实,精研医道。

因感于古籍所论之脏腑形态、功能以及所绘图谱尚有不实不尽之处,他每于诊病之暇去刑场、义,观察解剖尸体,绘成亲见脏腑图形以更正古医书中脏腑之不尽翔实之处,并将他B4年临证经验,尤其是对瘀血、气虚诸病的证治经验进行了总结而编成是书。

书中收录的病症范同之广,可涉及内、外、妇、儿、五官、骨伤、传染病等领域,且多为提纲挈领之言。

其所载77首方剂,多有效验,常为后世医家喜用和推崇。

!主要学术特点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业医诊病,当先明脏腑脏腑乃人体之根本,病因之于内,必形之于外,王清任对此感慨颇深。

他说:“业医诊病,当先明脏腑……著书不明脏腑,岂不是痴人说梦;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他通过大量的解剖观察和总结,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对脏腑解剖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有益的纠正和补充。

如对于血管,他认识到左右颈总动脉、主动脉、肠系膜上下动脉、左右髂总动脉、左右肾动脉、左右锁骨下动脉、下腔静脉等的位置和形态。

观察到肺为两叶,有气管、支气管、小支气管相连,肺下无透窍。

纠正了前人关于肺有六叶两耳、二十四孔的错误。

古人认为肝脏左三叶右四叶,胆附于肝之短叶。

王氏则明确指出,肝有四叶,大面向上,后连于脊,其位在胃之上,胆附于肝右第二叶。

其他诸如胰脏、胰管、胆囊管、幽门括约肌、肠系膜等,多与现代解剖学基本符合。

此外,王氏对膈膜位置和形状的描述,对脑功能、会厌、视神经以及怀胎说等的认识,虽然较为朴素、简陋,甚至掺杂了一些错误,但较之前人来说仍不失为一大进步。

!"!阐发气血理论,创立脑髓学说对气血理论的发挥是王清任学术思想耀眼的闪光点。

如他说:“治病之要诀,在明白气血,无论外感内伤……所伤者无非气血。

”“气有虚实……当与半身不遂门四十种气虚之症、小儿抽风门二十种气虚之症互相参考。

血有亏瘀,血亏,必有亏血之因……惟血府之血,瘀而不活,最难分别。

”他认为“目视、耳听、头转、身摇、掌握、足步”等都是受“气”之所支配。

“亏损元气,是其本源”,“气通血活,何患病之不除”?王清任的以上观点,实际上是对《内经》“血实者宜决之,气虚者宜掣引之”理论的进一步发挥。

王清任所倡立的以“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为核心的脑髓说,是对《内经》“心主神明”理论认识上的一次“扬弃”和补充。

他通过长期的观察,不仅总结出:耳之听、目之见、鼻之闻通归于脑的观点,而且,从小儿生长发育的过程中认识到脑主意识的功能。

如他所言:“看小儿初生时,脑未全,囟门软,目不灵动,耳不知听,鼻不知闻,舌不言。

至周岁,脑渐生……至三四岁,脑髓渐满,囟门长全,耳能听,目有灵动,鼻知香臭,言语成句。

所以小儿无记性者,脑髓未满;高年无记性者,脑髓渐空。

”此外,王清任根据中风患者肢体和头面不遂的交叉现象,客观地指出:“人左半身经络上头面,从右行,右半身经络上头面,从左行”。

他的这一观点,与脑神经生理学的机制不谋而合,有着极强的实用价值,也为现代中医脑病学说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理论联系实践,创立多首名方通窍活血汤、补阳还五汤以及血府、膈下、少腹、身痛逐瘀汤等名方的创立,是王清任长期理论研究和临床不断总结的精华所在。

王氏理论尤重气血的观点在他创立的方剂中可见一斑。

如具有活血逐瘀作用的通窍活血汤,以及血府、膈下、少腹、身痛逐瘀汤等。

其中,通窍活血汤现今已广泛用于中医脑病领域,且疗效卓著;血府逐瘀汤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以及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疗效确切可靠。

补阳还五汤开创了“益气活血”治疗中风的先河,对后世医家有着巨大的影响。

此外,王氏创立的多首方剂以及验方,大多都有着较好的疗效。

有人对《医林改错》所载77方@?味药进行了初步的统计,发现全书列举气虚证65多种,用黄芪的处方88首,最大用量达845C;@?味药物中,活血化瘀药占8D7之多。

可见,王氏不但理论上强调气血关系,临证实践中也是与理论认识密切结合。

以上,是我们现今看到的王清任对医学贡献的一个缩影。

当然,王氏也存在一些认识上的错误或者说局限性,如将卫总管误认为是气管,从而未能发现其与心脏的密切关系,以至于错误地提出“心无血说”的观点及正确理解脏象与脏腑的关系及疏于脉舌等等。

因此,一度有人认为《医林改错》是“越改越错”但是,我们若能站在当时科技低下、人文观念保守、所见尸体多为陈腐等背景来看待这一问题时,就不难发现王清任所取得的非凡成就是何等的塚不易?!如何学习应用《医林改错》读《医林改错》这本书,不能只读书中的理论观点和治法方药,而是首先应该学习王清任师古不泥,学有创新,从实践中寻求真知的精神。

从《医林改错》所直接引用的%"余部经典和!"余部典籍的观点来分析,王清任对古籍中的一些疑问并不是他凭空臆断,刻意标新立异的举措,应该被客观地看成是他在博览群书后认识上的一种升华。

是科学的、严谨的为医之道,值得我们现今的医务、科研工作者认真学习。

其次,要学习王清任善于在临证观察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他通过对小儿生长发育过程的观察,提出“脑髓说”,并详述痫症发作之始末予以分析和回答。

对半身不遂病症的体会上,他说:“惟半身不遂一症,古之著书者,虽有四百余家,于半身不遂立论者,仅止数人,数人中并无一人说明病之本源,病不知源,立方安得无错?……凡遇是症,必细心研究,审气血之枯荣,辨经络之通滞……”;“若十分元气,亏二成剩八成,每半身仍有四成,则无病……如左半身二成半,归并于左,则右半身无气,……无气则不能动,不能动,名曰半身不遂。

”依此观点,王清任创立了“补阳还五汤”这一名方。

再者,认真领悟王清任最为擅长的活血化(逐)瘀的立法和组方思路。

如活血化瘀治法与补气药、清热药、解毒药以及化痰祛痰等药物的配伍方法。

书中明确指出:“药味要紧,分量更要紧”,如桃仁一药,王氏在多首方中应用,但用量多据他对瘀血轻重的判定而选投,轻仅$@,重则达!A@。

再如通窍活血汤中之黄酒,虽做药引之用,但断不可少。

我在临证中体会到,尽可能选用上好之品,每剂用量$"@左右为宜,且讲究方法,收效才好。

此外,对于王清任实事求是的医德医风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如他在自叙中首先说:“余著《医林改错》一书,非治病全书,乃记脏腑之书也。

”在运用膈下逐瘀汤治疗积聚一证时多次指出:“此方可效,全难愈”,“虽不能愈,常可保病不加重”等。

由上可见,《医林改错》有着很强的实用性,是中医工作者深化自身认识水平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部很好的参考书。

活血化瘀法是古代八法中“消法”的一种,从古至今,临床使用效验,且待有发展。

活血化瘀法是针对瘀血内停,脉络瘀阻,血行失常而采用的以改善血液循环,化除体内瘀滞为基点的一种治法。

历代医家对此都有不同程度的认识、运用和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