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与热处理 第1章作业题参考答案
工程材料及热处理答案
工程材料及热处理练习题一、简答题8.写出Fe-Fe3C状态图上共晶和共析反应式。
答案. L→A+Fe3C (共晶) A→F+Fe3C (共析)9.选用工程材料的一般原则是什么?答案.①使用性能足够的原则②工艺性能良好的原则③经济性合理的原则④结构、材料、成形工敢相适应的原则。
10.金属结晶的一般过程归纳为几个阶段?答案.一种是自发形核;另一种是非自发形核11. 简述普通热处理的基本过程。
答案.退火、正火、淬火、回火12. 何谓加工硬化?加工硬化:金属经过冷态下的塑性变形后其性能发生很大的变化,最明显的特点是强度随变形程度的增加而大为提高,其塑性却随之有较大的降低。
15.试述金属结晶时晶粒度的控制方法。
①增加过冷度②变质处量③热处理16. 什么是同素异构转变?并举例说明。
同素异构转变:就是原子重新排列的过程,它也遵循生核与长大的基本规律。
17.铁碳合金中基本相是哪些?其机械性能如何?基本相: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机械性能:铁素体溶碳能力差,奥氏体溶液碳能力较强,渗碳体溶碳能力最强;18.简述化学热处理的基本过程。
过程:活性原子的产生、活性原子的吸收、活性原子的扩散二、问答题3. 试比较金属材料、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在结合键上的差别及其主要性能特点。
T答案:4. 用冷却曲线表示45钢的平衡结晶过程;写出该过程中相及组织转变反应式;图P48L→L+A→A→A+F→P+F5.工厂生产一批小齿轮,要求齿面硬度大于HRC55,心部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现有以下材料:65Mn、45钢、16Mn、9SiCr、20CrMnTi,已知:试回答以下问题:(1)·选择一种合适的材料,并说明理由;45,采用表面淬火,45钢属于,调质钢,渗碳+淬火+低温回火,具有高强度和足够的韧性.(2)·编制其工艺流程;下料→毛坯成形→预备热处理→粗加工→最终热处理→精加工→装配(3)·制订其热处理工艺(用工艺曲线表示,要求标出加热温度、冷却介质);(4)·说明各热处理工序的主要目的,并指出最终热处理后齿轮表面和心部的组织。
工程材料与热处理试题及答案
工程材料与热处理试题及答案工程材料与热处理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金属的化学性能主要指耐腐蚀性和抗氧化性。
2.材料的物理性能除了密度外,还包括熔点,导热性,导电性,磁性和热膨胀性。
3.工艺性能是指金属材料对不同加工工艺方法的适应能力,它包括切削加工性能,热加工性能和热处理工艺性能。
4.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有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密排六方晶格。
5.金属结晶时冷却速度越快,则过冷度约大,结晶后晶粒越小,6.钢的热处理是将刚在固态下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已获得所需要的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工艺。
7.根据回火加热温度不同,可将其分为低温回火,中温回火和高温回火三种。
8.调质是指淬火后高温回火的复合热处理工艺。
9.钢的化学热处理的过程包括分解,吸收,扩散三个过程。
10.08F钢属于低碳钢,其含碳量0.2% ;40钢属于中碳钢,其含碳量0.45%;T8钢属于碳素工具钢,其含碳量0.8% 。
11.根据石墨的形态不同,灰口铸铁可分为灰铸铁,球墨铸铁,可锻铸铁和蠕墨铸铁。
12.影响石墨化过程的主要因素有化学成分和冷却速度。
13.常用的高分子材料有塑料,橡胶,胶黏剂和纤维素。
二.选择题1.下列力学性能指标的判据中不能用拉伸试验测得的是(B )。
A.δsB.HBSC.σDψ2.下列退火中不适用于过共析钢的是( A )。
A.完全退火B.球化退火C.去应力退火3.钢淬火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 C )。
A.球状体组织B.贝氏体组织C.马氏体组织4.为了提高钢的综合机械性能,应进行(B)。
A. 正火B.调质C.退火D.淬火+中温回火5.v5F牌号(C )属于优质碳素结构钢。
A.ZG450B.T12C.35D.Gr126选择制造下列零件的材料,冷冲压条件(A);齿轮(C);小弹簧(B)。
A.08FB.70C.457.汽车板弹簧选用(B )。
A.45B.60si2MnC.2Cr13D.16Mn8.汽车拖拉机的齿轮要求表面耐磨性,中心有良好的韧性,应选用(C )A.20钢渗碳淬火后低温回火B.40Cr淬火后高温回火C.20CrMnTi渗碳淬火后低温回火9.常见的齿轮材料20CrMnTi的最终热处理工艺应该是( D )。
工程材料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钢的合金化基础1、合金钢是如何分类的?1) 按合金元素分类:低合金钢,含有合金元素总量低于5%;中合金钢,含有合金元素总量为5%-10%;中高合金钢,含有合金元素总量高于10%。
2) 按冶金质量S、P含量分:普通钢,P≤0.04%,S≤0.05%;优质钢,P、S均≤0.03%;高级优质钢,P、S均≤0.025%。
3) 按用途分类:结构钢、工具钢、特种钢2、奥氏体稳定化,铁素体稳定化的元素有哪些?奥氏体稳定化元素, 主要是Ni、Mn、Co、C、N、Cu等铁素体稳定化元素, 主要有Cr、Mo、W、V、Ti、Al、Si、B、Nb、Zr等3、钢中碳化物形成元素有哪些(强-弱),其形成碳化物的规律如何?1) 碳化物形成元素:Ti、Zr、Nb、V、Mo、W、Cr、Mn、Fe等(按形成的碳化物的稳定性程度由强到弱的次序排列) ,在钢中一部分固溶于基体相中,一部分形成合金渗碳体, 含量高时可形成新的合金碳化物。
2) 形成碳化物的规律a) 合金渗碳体—— Mn与碳的亲和力小,大部分溶入α-Fe或γ-Fe中,少部分溶入Fe3C中,置换Fe3C中的Fe而形成合金渗碳体(Mn,Fe)3C; Mo、W、Cr少量时,也形成合金渗碳体b) 合金碳化物——Mo、W 、Cr含量高时,形成M6C(Fe2Mo4C Fe4Mo2C),M23C6(Fe21W2C6 Fe2W21C6)合金碳化物c) 特殊碳化物——Ti 、V 等与碳亲和力较强时i. 当rc/rMe<0.59时,碳的直径小于间隙,不改变原金属点阵结构,形成简单点阵碳化物(间隙相)MC、M2C。
ii. 当rc/rMe>0.59时,碳的直径大于间隙,原金属点阵变形,形成复杂点阵碳化物。
★4、钢的四种强化机制如何?实际提高钢强度的最有效方法是什么?1) 固溶强化:溶质溶入基体中形成固溶体能够强化金属;2) 晶界强化:晶格畸变产生应力场对位错运动起到阻碍达到强化,晶格越细,晶界越细,阻碍位错运动作用越大,从而提高强度;3) 第二相强化:有沉淀强化和弥散强化,沉淀强化着眼于位错运动切过第二相粒子;弥散强化着眼于位错运动绕过第二相粒子;4) 位错强化:位错密度越高则位错运动越容易发生相互交割形成割阶,引起位错缠结,因此造成位错运动困难,从而提高了钢强度。
工程材料作业习题及答案全
1、下列各种工件应该采用何种硬度实验方法来测定其硬度?锉刀、黄铜轴套、供应状态的各种非合金钢材、硬质合金刀片、耐磨工件的表面硬化层、调质态的机床主轴。
2、已知Cu(f.c.c)的原子直径为2.56A,求Cu的晶格常数a,并计算1mm3Cu中的原子数。
3、已知金属A(熔点600℃)与金属B(熔点500℃)在液态无限互溶;在固态300℃时A溶于B的最大溶解度为30%,室温时为10%,但B不溶于A;在300℃时,含40%B的液态合金发生共晶反应。
求:①作出A-B合金相图(请用尺子等工具,标出横纵座标系,相图各区域名称,规范作图)②写出共晶反应式。
③分析20%A,45%A,80%A等合金的结晶过程,用结晶表达式表达。
4.一个二元共晶反应如下:L(75%)←→α(15%B)+β(95%B)(1)计算含50%B的合金完全凝固时①初晶α与共晶(α+β)的重量百分数。
②α相和β相的重量百分数。
③共晶体中的α相和β相的重量百分数。
(2)若显微组织中,测出初晶β相与(α+β)共晶各占一半,求该合金的成分。
5.有形状,尺寸相同的两个Cu-Ni合金铸件,一个含Ni90%,另一个含Ni50%,铸件自然冷却,问哪个铸件的偏析严重,为什么?1.何谓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珠光体和莱氏体,它们的结构,组织形态,性能等各有何特点?2.分析含碳量为0.3%,1.3%,3.0%和5.0%的铁碳合金的结晶过程和室温组织。
3.指出下列名词的主要区别:一次渗碳体,二次渗碳体,三次渗碳体,共晶渗碳体和共析渗碳体。
4.写出铁碳合金的共晶反应式和共析反应式。
5.根据铁碳相图:①分析0.6%C的钢室温下的组织,并计算其相对量。
②分析1.2%C的钢室温下的相组成,并计算其相对量。
③计算铁碳合金中二次渗碳体和三次渗碳体的最大含量。
6.对某退火碳素钢进行金相分析,其组织为珠光体+网状渗碳体,其中珠光体占93%,问此钢的含碳量大约为多少?7.依据铁碳相图说明产生下列现象的原因:①含碳量为1.0%的钢比含碳量为0.4%的钢硬度高。
工程材料作业及答案汇总 (1)
1.1 4.简答及综合分析题(1)金属结晶的基本规律是什么?条件是什么?简述晶粒的细化方法。
(2) 什么是同素异构转变?(1)金属结晶的基本规律:形核、长大;条件是具有一定的过冷度;液态金属晶粒的细化方法:增大过冷度、变质处理、附加振动;固态金属晶粒的细化方法:采用热处理、压力加工方法。
(2)金属同素异构性(转变):液态金属结晶后获得具有一定晶格结构的晶体,高温状态下的晶体,在冷却过程中晶格发生改变的现象。
1.2 4.简答及综合分析题(4)简述屈服强度的工程意义。
(5)简述弹性变形与塑性变形的主要区别。
(4)答:屈服强度是工程上最重要的力学性能指标之—。
其工程意义在于:①屈服强度是防止材料因过最塑性变形而导致机件失效的设计和选材依据;②根据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之比(屈强比)的大小,衡量材料进一步产生塑性变形的倾向,作为金属材料冷塑性变形加工和确定机件缓解应力集中防止脆性断裂的参考依据。
(5) 答:随外力消除而消失的变形称为弹性变形。
当外力去除时,不能恢复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
1.3 4.简答题(6)在铁碳相图中存在三种重要的固相,请说明它们的本质和晶体结构(如,δ相是碳在δ-Fe中的固溶体,具有体心立方结构)。
α相是;γ相是;Fe3C相是。
(7)简述Fe—Fe3C相图中共晶反应及共析反应,写出反应式,标出反应温度。
(9)在图3—2 所示的铁碳合金相图中,试解答下列问题:图3—2 铁碳合金相图(1)标上各点的符号;(2)填上各区域的组成相(写在方括号内);(3)填上各区域的组织组成物(写在圆括号内);(4)指出下列各点的含碳量:E( )、C( )、P( )、S( )、K( );(5)在表3-1中填出水平线的温度、反应式、反应产物的名称。
表3-1(6)答:碳在α-Fe中的固溶体,具有体心立方结构;碳在γ—Fe中的固溶体,具有面心立方结构;Fe和C形成的金属化合物,具有复杂结构。
(7)答:共析反应:冷却到727℃时具有S点成分的奥氏体中同时析出具有P点成分的铁素体和渗碳体的两相混合物。
工程材料第二版习题(1-2)章答案
塑性变形的的物理本质: 塑性变形的的物理本质: 滑移和孪生共同产生的塑性变形。 滑移和孪生共同产生的塑性变形。 P24 滑移是晶体的一部分相对另一部分做整 体刚性移动。孪生是在切应力的作用下, 体刚性移动。孪生是在切应力的作用下,晶 体的一部分相对另一部分沿着一定的晶面 孪生面) (孪生面)产生一定角度的切变
2-13、晶粒大小对金属性能有何影响?细化 13、晶粒大小对金属性能有何影响? 晶粒方法有哪些? 晶粒方法有哪些? p17 答: 在一般情况下,晶粒愈小,则金属的强度. 在一般情况下,晶粒愈小,则金属的强度.塑 性和韧性愈好. 性和韧性愈好. 细化晶粒是提高金属性能的重要途径之一, 细化晶粒是提高金属性能的重要途径之一, 晶粒愈细,强度和硬度愈高, 晶粒愈细,强度和硬度愈高,同时塑性韧性 愈好。 愈好。 细化晶粒方法有: 细化晶粒方法有: 增大过冷度; 2.变质处理 变质处理; 3.附加振 增大过冷度; 2.变质处理; 3.附加振 动或搅动等方法; 动或搅动等方法;
5、晶粒 p11 晶粒---每个小晶体具有不规则的颗粒状外形。 ---每个小晶体具有不规则的颗粒状外形 晶粒---每个小晶体具有不规则的颗粒状外形。 何谓空间点阵、晶格、晶体结构和晶胞? 2-2、何谓空间点阵、晶格、晶体结构和晶胞? 常用金属的晶体结构是什么?划出其晶胞, 常用金属的晶体结构是什么?划出其晶胞, 并分别计算起原子半径、配位数和致密度? 并分别计算起原子半径、配位数和致密度? 1、空间点阵 p9 空间点阵-----为了便于分析各种晶体中的原子 空间点阵---为了便于分析各种晶体中的原子 排列及几何形状, 排列及几何形状,通常把晶体中的原子假想为 几何结点,并用直线从其中心连接起来,使之 几何结点,并用直线从其中心连接起来, 构成一个空间格子。 构成一个空间格子。
工程材料与热处理 第1章作业题参考答案
1.写出下列力学性能符号所代表的力学性能指标的名称和含义。
σe、σs、σ r 0.2、σb、δ、ψ、a k 、σ-1、HRA、HRB、HRC、HBS(HBW)。
σe是弹性极限,是材料产生完全弹性变形时所承受的最大应力值;σs是屈服强度,是材料产生屈服现象时的最小应力值;σ r 0.2是以试样的塑性变形量为试样标距长度的0.2%时的应力作为屈服强度;σb是抗拉强度,是材料断裂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值;δ是伸长率,试样拉断后标距长度的伸长量与原始标距长度的百分比;ψ是断面收缩率,是试样拉断后,缩颈处横截面积的缩减量与原始横截面积的百分比;a k是冲击吸收功,摆锤冲击试验中摆锤冲断试样所消耗的能量称为冲击吸收功;σ-1是材料经受无数次应力循环而不被破坏的最大应力;HRA、HRB、HRC是洛氏硬度由于不同的压头和载荷组成的几种不同的洛氏硬度标尺而产生的三种表示方法;HBS(HBW)是布氏硬度,用淬火钢球做压头测得的硬度用符号HBS表示,用硬质合金做压头测得的硬度用符号HBW表示。
2.低碳钢试样在受到静拉力作用直至拉断时经过怎样的变形过程?由最初受力时的弹性变形到超过屈服极限的塑性变形到最后超过抗拉强度后的断裂。
3.某金属材料的拉伸试样l0=100mm,d0=10mm。
拉伸到产生0.2%塑性变形时作用力(载荷)F0.2=6.5×103N;F b=8.5×103N。
拉断后标距长为l l=120mm,断口处最小直径为d l=6.4mm,试求该材料的σ0.2、σb、δ、ψ。
σ0.2= F0.2/ s0=(6.5×103)/π×(10/2)2=82.8MPaσb= F b/ s0=(8.5×103)/π×(10/2)2=108.28MPaδ=(l l- l0)/ l0×100%=20%ψ=( s0- s1)/ s0=[π×(10/2)2-π×(6.4/2)2]/π×(10/2)2=59.04%4.钢的弹性模量为20.7×104MPa,铝的弹性模量为6.9×104MPa。
工程材料基础知识 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工程材料基础知识参考答案1.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有哪些?各用什么符号表示?它们的物理意义是什么?答:常用的力学性能包括:强度、塑性、硬度、冲击韧性、疲劳强度等。
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静荷作用下抵抗破坏(过量塑性变形或断裂)的性能。
强度常用材料单位面积所能承受载荷的最大能力(即应力σ,单位为Mpa)表示。
塑性是指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永久变形)而不被破坏的能力。
金属塑性常用伸长率δ和断面收缩率ψ来表示:硬度是指材料抵抗局部变形,特别是塑性变形、压痕或划痕的能力,是衡量材料软硬程度的指标,是一个综合的物理量。
常用的硬度指标有布氏硬度(HBS、HBW)、洛氏硬度(HRA、HRB、HRC等)和维氏硬度(HV)。
以很大速度作用于机件上的载荷称为冲击载荷,金属在冲击载荷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叫做冲击韧性。
冲击韧性的常用指标为冲击韧度,用符号αk表示。
疲劳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无限多次交变载荷作用下而不破坏的最大应力称为疲劳强度或疲劳极限。
疲劳强度用σ–1表示,单位为MPa。
2.对某零件有力学性能要求时,一般可在其设计图上提出硬度技术要求而不是强度或塑性要求,这是为什么?答:这是由它们的定义、性质和测量方法决定的。
硬度是一个表征材料性能的综合性指标,表示材料表面局部区域内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同时硬度的测量操作简单,不破坏零件,而强度和塑性的测量操作复杂且破坏零件,所以实际生产中,在零件设计图或工艺卡上一般提出硬度技术要求而不提强度或塑性值。
3.比较布氏、洛氏、维氏硬度的测量原理及应用范围。
答:(1)布氏硬度测量原理:采用直径为D的球形压头,以相应的试验力F压入材料的表面,经规定保持时间后卸除试验力,用读数显微镜测量残余压痕平均直径d,用球冠形压痕单位表面积上所受的压力表示硬度值。
实际测量可通过测出d值后查表获得硬度值。
布氏硬度测量范围:用于原材料与半成品硬度测量,可用于测量铸铁;非铁金属(有色金属)、硬度较低的钢(如退火、正火、调质处理的钢)(2)洛氏硬度测量原理:用金刚石圆锥或淬火钢球压头,在试验压力F 的作用下,将压头压入材料表面,保持规定时间后,去除主试验力,保持初始试验力,用残余压痕深度增量计算硬度值,实际测量时,可通过试验机的表盘直接读出洛氏硬度的数值。
工程材料与热加工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习题参考答案自测题一、填空题1. 强度、刚度、硬度、塑性、韧性2. σe σs σb3. 屈服点规定残余伸长率为0.2%时的应力值塑性变形4. 断后伸长率断面收缩率断面收缩率5. 应力场强度因子断裂韧度断裂二、判断题1.(×)2.(×)3.(×)4.(×)习题与思考题1.①因为δ5=L1L0L5d0100%=1100%=25% L05d0δ10=L1L0L10d0100%=1100%=25% L010d0所以L1(5)=6.25d0同理L1(10)=12.5d0②长试样的塑性好。
设长试样为A,短试样为B,已知δ所以δ5B=δ10A,因为同一种材料,δ5〉δ10,5B=δ10A<δ5A,则δ5B<δ5A,即长试样的塑性好。
2.合格。
因为σs=FS21100268.79MP >225 MP aa S03.1425σb=Fb34500439.5 MP >372MPaa S03.1425L15d065500100%30%>27% 100%=505d0δ5=S0S15232ψ=100%64%>55% 所以,该15钢合格2S033.(1)洛氏硬度HRC;(2)洛氏硬度HRB;(3)洛氏硬度HRA;(4)布氏硬度HB;(5)维氏硬度HV。
第2章习题解答参考自测题一、填空题1. 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密排六方晶格2. (1)A (2)F (3)Fe3C (4)P (5)Ld (6)Ld'3. F+P 大高低4. 过冷过冷度细好5. 固溶体金属化合物成分、组织、状态、温度6.二、判断题1.(×)2.(√)3.(×)习题与思考题1.根据晶体缺陷的几何形态特征,实际金属晶体中存在有点、线、面缺陷。
在这些缺陷处及其附近,晶格均处于畸变状态,使金属的强度、硬度有所提高。
2.(1)钢材加热到1000~1250℃时为单相奥氏体组织,奥氏体强度、硬度不高,塑性、韧性好,变形抗力小,适于热轧、锻造。
工程材料与热加工(一)习题答案第1章
第1章习题参考答案自测题一、填空题1. 强度、刚度、硬度、塑性、韧性2. σ e σs σb3. 屈服点 规定残余伸长率为0.2%时的应力值 塑性变形4. 断后伸长率 断面收缩率 断面收缩率5. 应力场强度因子 断裂韧度 断裂二、判断题1.(×)2.(×)3.(×)4.(×)习题与思考题1.①因为δ5=%100001L L L -=%10055001d d L -=25% δ10=%100001L L L -=%1001010001d d L -=25% 所以L 1(5)=6.25d 0同理L 1(10)=12.5d 0②长试样的塑性好。
设长试样为A,短试样为B,已知δ5B =δ10A ,因为同一种材料,δ5〉δ10, 所以δ5B =δ10A <δ5A ,则δ5B <δ5A ,即长试样的塑性好。
2.合格。
因为σs ==⨯=2514.3211000S F S 268.79MP a >225 MP a σb ==⨯=2514.3345000S F b 439.5 MP a >372MP a δ5=%10055001d d L -=%30%1005050065=->27% ψ=%64335%100222010=-=-S S S >55% 所以,该15钢合格 3.(1)洛氏硬度HRC ;(2)洛氏硬度HRB ;(3)洛氏硬度HRA ;(4)布氏硬度HB ;(5)维氏硬度HV 。
4.据公式:I K Y =压力容器钢:a =222scy k σI =22100014.3170⨯=314000028900=0.0092038m 铝合金:a =222s cy k σI =2240014.325⨯=502400625=0.001244m 压力容器钢更适合作压力容器。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材习题答案:第一章 金属的结构与结晶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材习题答案第一章金属的结构与结晶1.什么是晶体和非晶体?它们在性能上有什么不同?想一想,除了金属,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晶体?答:原子呈有序、有规则排列的物质称为晶体;而原子呈无序、无规则堆积状态的物质称为非晶体。
晶体一般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有一定的熔点,性能呈各向异性;而非晶体一般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和一定的熔点,性能呈各向同性。
生活中常见的食盐、冰糖、明矾等都有是典型的晶体。
2.什么是晶格和晶胞?金属中主要有哪三种晶格类型?它们的晶胞各有何特点?答:假想的能反映原子排列规律的空间格架,称为晶格。
晶格是由许多形状、大小相同的小几何单元重复堆积而成的。
我们把其中能够完整地反映晶体晶格特征的最小几何单元称为晶胞。
金属中主要有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和密排六方晶格等三种晶格类型,体心立方晶格的晶胞是一个立方体,原子位于立方体的八个顶点和立方体的中心;面心立方晶格的晶胞也是一个立方体,原子位于立方体的八个顶点和立方体六个面的中心;密排六方晶格的晶胞是一个正六棱柱,原子除排列于柱体的每个顶点和上、下两个底面的中心外,正六棱柱的中心还有三个原子。
3.晶体在结构上有哪些缺陷?答:常见的晶体结构缺陷有晶界、亚晶界、位错(刃位错、螺旋位错)以及间隙、空位、和置代原子等。
4.什么是结晶?结晶由哪两个基本过程组成?答:生产上将液态金属凝固的过程称为结晶。
金属的结晶过程由晶核的产生和长大两个基本过程所组成,并且这两过程是同时进行的。
5.晶粒大小对金属材料性能有什么影响?铸件在浇注过程中是如何细化晶粒的?答:金属结晶后,一般是晶粒愈细,强度、硬度愈高,塑性、韧性也愈好,所以控制材料的晶粒大小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铸件在浇注过程中为了得到细晶粒的铸件,常采取以下几种方法:增加过冷度,进行变质处理,采用振动处理等。
6.什么是同素异构转变?具有同素异构转变的金属有哪些?答:在固态下,金属随温度的改变由一种晶格转变为另一种晶格的现象称为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
工程材料与热处理 第章作业题参考答案
1.常见的金属晶格类型有哪些?试绘图说明其特征。
体心立方:单位晶胞原子数为2配位数为8原子半径=(设晶格常数为a)致密度0.68面心立方:单位晶胞原子数为4配位数为12原子半径= (设晶格常数为a)致密度0.74密排六方:晶体致密度为0.74,晶胞内含有原子数目为6。
配位数为12,原子半径为1/2a。
2实际金属中有哪些晶体缺陷?晶体缺陷对金属的性能有何影响?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一般晶体缺陷密度增大,强度和硬度提高。
3什么叫过冷现象、过冷度?过冷度与冷却速度有何关系?它对结晶后的晶粒大小有何影响?金属实际结晶温度低于理论结晶温度的现象称为过冷现象。
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称为过冷度。
金属结晶时的过冷度与冷却速度有关,冷却速度愈大,过冷度愈大,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就愈低。
结晶后的晶粒大小愈小。
4金属的晶粒大小对力学性能有何影响?控制金属晶粒大小的方法有哪些?一般情况下,晶粒愈细小,金属的强度和硬度愈高,塑性和韧性也愈好。
控制金属晶粒大小的方法有:增大过冷度、进行变质处理、采用振动、搅拌处理。
5.如果其他条件相同,试比较下列铸造条件下铸件晶粒的大小:(1)金属型浇注与砂型浇注:(2)浇注温度高与浇注温度低;(3)铸成薄壁件与铸成厚壁件;(4)厚大铸件的表面部分与中心部分(5)浇注时采用振动与不采用振动。
(6)浇注时加变质剂与不加变质剂。
(1)金属型浇注的冷却速度快,晶粒细化,所以金属型浇注的晶粒小;(2)浇注温度低的铸件晶粒较小;(3)铸成薄壁件的晶粒较小;(4)厚大铸件的表面部分晶粒较小;(5)浇注时采用振动的晶粒较小。
(6)浇注时加变质剂晶粒较小。
6.金属铸锭通常由哪几个晶区组成?它们的组织和性能有何特点?(1)表层细等轴晶粒区金属铸锭中的细等轴晶粒区,显微组织比较致密,室温下力学性能最高;(2)柱状晶粒区在铸锭的柱状晶区,平行分布的柱状晶粒间的接触面较为脆弱,并常常聚集有易熔杂质和非金属夹杂物等,使金属铸锭在冷、热压力加工时容易沿这些脆弱面产生开裂现象,降低力学性能。
工程材料与热加工复习资料-学生(含部分答案)
工程材料与热加工复习资料第1章材料的力学性能疲劳断口的三个区域。
疲劳源区、疲劳裂纹扩展区和最后断裂区三部分组成5.金属塑性的2个主要指标。
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6.金属的性能包括力学性能、_物理___性能、_化学_性能和__工艺_性能。
7.材料的工艺性能包括哪些?包括铸造性、焊接性、锻压性、切削性以及热处理性。
第2章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二、问答题1.金属中常见的晶体结构有哪几种?(α-Fe、γ-Fe是分别是什么晶体结构)。
体心立方体晶格、面心立方体晶格、密排六方晶格。
α-Fe 是体心立方体晶格结构γ-Fe是面心立方体晶格结构晶体和非晶体的特点和区别。
2.实际晶体的晶体缺陷有哪几种类型?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
3点缺陷分为:空位、间隙原子、置换原子4.固溶体的类型有哪几种?置换固溶体、间隙固溶体5.纯金属的结晶是由哪两个基本过程组成的?晶体的形成、晶体的长大6.何谓结晶温度、过冷现象和过冷度?纯金属液体在无限缓慢的冷却条件下的结晶温度,称为理论结晶温度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低于理论结晶温度的现象称为过冷现象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的差叫做过冷度过冷度与冷却速度有何关系?结晶时冷却的速度越大,过冷度越大,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就越低。
7.晶粒大小对金属的力学性能有何影响?在一般情况下,晶粒越细,金属的强度、塑性和韧性就越好。
细化晶粒的常用方法有哪几种?增加过冷度、变质处理、振动或搅拌8.什么是共析转变?在恒定温度下,有一特定成分的固相同时分解成两种成分和结构均不同的新固相的转变成为共析转变二、填空题1.珠光体是由___铁素体_____和____渗碳体_____组成的机械混合物(共析组织)。
2.莱氏体是由_____奥氏体___和____渗碳体_____组成的机械混合物(共晶组织)。
3.奥氏体在1148℃时碳的质量分数可达____2.11%______,在727℃时碳的质量分数为____0.77%___。
4. 根据室温组织的不同,钢可分为___共_____钢、____亚共____钢和____过共___钢。
工程材料与热处理 第1章作业题参考答案
1.写出下列力学性能符号所代表的力学性能指标的名称和含义。
σe、σs、σ r 0.2、σb、δ、ψ、a k 、σ-1、HRA、HRB、HRC、HBS(HBW)。
σe是弹性极限,是材料产生完全弹性变形时所承受的最大应力值;σs是屈服强度,是材料产生屈服现象时的最小应力值;σ r 0.2是以试样的塑性变形量为试样标距长度的0.2%时的应力作为屈服强度;σb是抗拉强度,是材料断裂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值;δ是伸长率,试样拉断后标距长度的伸长量与原始标距长度的百分比;ψ是断面收缩率,是试样拉断后,缩颈处横截面积的缩减量与原始横截面积的百分比;a k是冲击吸收功,摆锤冲击试验中摆锤冲断试样所消耗的能量称为冲击吸收功;σ-1是材料经受无数次应力循环而不被破坏的最大应力;HRA、HRB、HRC是洛氏硬度由于不同的压头和载荷组成的几种不同的洛氏硬度标尺而产生的三种表示方法;HBS(HBW)是布氏硬度,用淬火钢球做压头测得的硬度用符号HBS表示,用硬质合金做压头测得的硬度用符号HBW表示。
2.低碳钢试样在受到静拉力作用直至拉断时经过怎样的变形过程?由最初受力时的弹性变形到超过屈服极限的塑性变形到最后超过抗拉强度后的断裂。
3.某金属材料的拉伸试样l0=100mm,d0=10mm。
拉伸到产生0.2%塑性变形时作用力(载荷)F0.2=6.5×103N;F b=8.5×103N。
拉断后标距长为l l=120mm,断口处最小直径为d l=6.4mm,试求该材料的σ0.2、σb、δ、ψ。
σ0.2= F0.2/ s0=(6.5×103)/π×(10/2)2=82.8MPaσb= F b/ s0=(8.5×103)/π×(10/2)2=108.28MPaδ=(l l- l0)/ l0×100%=20%ψ=( s0- s1)/ s0=[π×(10/2)2-π×(6.4/2)2]/π×(10/2)2=59.04%4.钢的弹性模量为20.7×104MPa,铝的弹性模量为6.9×104MPa。
工程材料与热处理第章作业题参考答案
1.置换固溶体中,被置换的溶剂原子哪里去了?答:溶质把溶剂原子置换后,溶剂原子重新加入晶体排列中,处于晶格的格点位置。
2.间隙固溶体和间隙化合物在晶体结构与性能上的区别何在?举例说明之。
答:间隙固溶体是溶质原子进入溶剂晶格的间隙中而形成的固溶体,间隙固溶体的晶体结构与溶剂组元的结构相同,形成间隙固溶体可以提高金属的强度和硬度,起到固溶强化的作用。
如:铁素体F是碳在α-Fe中的间隙固溶体,晶体结构与α-Fe相同,为体心立方,碳的溶入使铁素体F强度高于纯铁。
间隙化合物的晶体结构与组元的结构不同,间隙化合物是由H、B、C、N等原子半径较小的非金属元素(以X表示)与过渡族金属元素(以M表示)结合,且半径比r X/r M>0.59时形成的晶体结构很复杂的化合物,如Fe3C间隙化合物硬而脆,塑性差。
3.现有A、B两元素组成如图所示的二元匀晶相图,试分析以下几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1)形成二元匀晶相图的A与B两个相元的晶格类型可以不同,但是原子大小一定相等。
(2)K合金结晶过程中,由于固相成分随固相线变化,故已结晶出来的固溶体中含B 量总是高于原液相中含B量.(3)固溶体合金按匀晶相图进行结晶时,由于不同温度下结晶出来的固溶体成分和剩余液相成分不相同,故在平衡态下固溶体的成分是不均匀的。
答:(1)错:Cu-Ni合金形成匀晶相图,但两者的原子大小相差不大。
(2)对:在同一温度下做温度线,分别与固相和液相线相交,过交点,做垂直线与成分线AB相交,可以看出与固相线交点处B含量高于另一点。
(3)错:虽然结晶出来成分不同,由于原子的扩散,平衡状态下固溶体的成分是均匀的。
4.共析部分的Mg-Cu相图如图所示:(1)填入各区域的组织组成物和相组成物。
在各区域中是否会有纯Mg相存在?为什么?答: Mg-Mg2Cu系的相组成物如下图:(α为Cu在Mg中的固溶体)Mg-Mg2Cu系的组织组成物如下图:(α为Cu在Mg中的固溶体,)在各区域中不会有纯Mg相存在,此时Mg以固溶体形式存在。
热处理习题及答案
第1章钢的热处理一、填空题1.整体热处理分为、、和等。
2.热处理工艺过程由、和三个阶段组成。
3.共析钢在等温转变过程中,其高温转变产物有:、和。
4.贝氏体分和两种。
5.淬火方法有:淬火、淬火、淬火和淬火等。
6.感应加热表面淬火,按电流频率的不同,可分为、和三种。
而且感应加热电流频率越高,淬硬层越。
7.按回火温度范围可将回火分为:回火、回火和回火三种。
8.化学热处理是有、和三个基本过程组成。
9.根据渗碳时介质的物理状态不同,渗碳方法可分为渗碳、渗碳和渗碳三种。
10.除外,其它的合金元素溶入奥氏体中均使C曲线向移动,即使钢的临界冷却速度,淬透性。
11.淬火钢在回火时的组织转变大致包括,,,等四个阶段。
12.碳钢马氏体形态主要有和两种,其中以强韧性较好。
13、当钢中发生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时,原奥氏体中碳含量越高,则Ms点越,转变后的残余奥氏体量就越。
二、选择题1.过冷奥氏体是温度下存在,尚未转变的奥氏体。
A.Ms B.M f C.A12.过共析钢的淬火加热温度应该选择在,亚共析钢则应该选择在。
C CA.Ac1+30~50B.Ac cm以上C.Ac3+30~503.调质处理就是。
A.淬火+低温回火B.淬火+中温回火C.淬火+高温回火4.化学热处理与其他热处理方法的基本区别是。
A.加热温度B.组织变化C.改变表面化学成分5.零件渗碳后,一般需经处理,才能达到表面高硬度和耐磨的目的。
A.淬火+低温回火B.正火C.调质6.马氏体的硬度主要取决于马氏体的()A.组织形态B.合金成分C.含碳量7.直径为10mm的40钢其整体淬火温度大约为()A.750℃B.850℃C.920℃8.钢在具体的热处理或热加工条件下实际获得的奥氏体晶粒大小称为()A.起始晶粒度B.实际晶粒度C.理论晶粒度D.本质晶粒度9.钢渗碳的温度通常是()。
A.600~650℃B.700~750℃C.800~850℃D.900~950℃10.贝氏体转变属于()。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习题及答案第一章...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习题及答案第一章金属的结构与结晶一、判断题1、非晶体具有各同性的特点。
( √ )2、金属结晶时,过冷度越大,结晶后晶粒越粗。
(×)3、一般情况下,金属的晶粒越细,其力学性能越差。
( × )4、多晶体中,各晶粒的位向是完全相同的。
( × )5、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 √ )6、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是在恒温下进行的。
( √ )7、组成元素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各金属晶体,就是同素异构体。
( √ ) 8、同素异构转变也遵循晶核形成与晶核长大的规律。
( √ )10、非晶体具有各异性的特点。
( × )11、晶体的原子是呈有序、有规则排列的物质。
( √ )12、非晶体的原子是呈无序、无规则堆积的物质。
( √ )13、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一门研究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热处理与金属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 √ ) 14、金属是指单一元素构成的具有特殊的光泽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的物质。
( √ )15、金银铜铁锌铝等都属于金属而不是合金。
( √ )16、金属材料是金属及其合金的总称。
( √ )17、材料的成分和热处理决定组织,组织决定其性能,性能又决定其用途。
( √ )18、金是属于面心立方晶格。
( √ )19、银是属于面心立方晶格。
( √ )20、铜是属于面心立方晶格。
( √ )21、单晶体是只有一个晶粒组成的晶体。
( √ )22、晶粒间交接的地方称为晶界。
( √ )23、晶界越多,金属材料的性能越好。
( √ )24、结晶是指金属从高温液体状态冷却凝固为固体状态的过程。
( √ )25、纯金属的结晶过程是在恒温下进行的。
( √ )26、金属的结晶过程由晶核的产生和长大两个基本过程组成。
( √ )27、只有一个晶粒组成的晶体成为单晶体。
( √ )28、晶体缺陷有点、线、面缺陷。
( √ )29、面缺陷分为晶界和亚晶界两种。
(完整版)工程材料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工程材料第一章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1.解释以下名词点缺陷:原子排列不规那么的区域在空间三个方向尺寸都很小,主要指空位间隙原子、置换原子等.线缺陷:原子排列的不规那么区域在空间一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大,而在其余两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小.如位错.面缺陷:原子排列不规那么的区域在空间两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大,而另一方向上的尺寸很小.如晶界和亚晶界.亚晶粒:在多晶体的每一个晶粒内,晶格位向也并非完全一致,而是存在着许多尺寸很小、位向差很小的小晶块,它们相互镶嵌而成晶粒,称亚晶粒.亚晶界:两相邻亚晶粒间的边界称为亚晶界.刃型位错:位错可认为是晶格中一局部晶体相对于另一局部晶体的局部滑移而造成.滑移局部与未滑移局部的交界线即为位错线.如果相对滑移的结果上半局部多出一半原子面,多余半原子面的边缘好似插入晶体中的一把刀的刃口,故称“刃型位错〞.单晶体:如果一块晶体,其内部的晶格位向完全一致,那么称这块晶体为单晶体.多晶体:由多种晶粒组成的晶体结构称为“多晶体〞.过冷度:实际结晶温度与理论结晶温度之差称为过冷度.自发形核:在一定条件下,从液态金属中直接产生,原子呈规那么排列的结晶核心.非自发形核:是液态金属依附在一些未溶颗粒外表所形成的晶核.变质处理:在液态金属结晶前,特意参加某些难熔固态颗粒,造成大量可以成为非自发晶核的固态质点,使结晶时的晶核数目大大增加,从而提升了形核率,细化晶粒,这种处理方法即为变质处理.变质剂:在浇注前所参加的难熔杂质称为变质剂.2.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有哪几种a -Fe、丫- Fe、Al、Cu、Ni、Pb、Cr、V、Mg、Zn各属何种晶体结构答:常见金属晶体结构: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密排六方晶格;a— Fe、Cr、V属于体心立方晶格;丫一Fe、Al、Cu、Ni、Pb属于面心立方晶格;Mg、Zn属于密排六方晶格;3.配位数和致密度可以用来说明哪些问题答:用来说明晶体中原子排列的紧密程度.晶体中配位数和致密度越大,那么晶体中原子排列越紧密.4.晶面指数和晶向指数有什么不同答:晶向是指晶格中各种原子列的位向,用晶向指数来表示,形式为uvw ;晶面是指晶格中不同方位上的原子面,用晶面指数来表示,形式为hkl.5.实际晶体中的点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对金属性能有何影响答:如果金属中无晶体缺陷时,通过理论计算具有极高的强度,随着晶体中缺陷的增加,金属的强度迅速下降,当缺陷增加到一定值后,金属的强度又随晶体缺陷的增加而增加.因此,无论点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都会造成晶格崎变,从而使晶体强度增加.同时晶体缺陷的存在还会增加金属的电阻,降低金属的抗腐蚀性能.6.为何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而多晶体在一般情况下不显示出各向异性答:由于单晶体内各个方向上原子排列密度不同,造成原子间结合力不同,因而表现出各向异性;而多晶体是由很多个单晶体所组成,它在各个方向上的力相互抵消平衡,因而表现各向同性.7.过冷度与冷却速度有何关系它对金属结晶过程有何影响对铸件晶粒大小有何影响答:①冷却速度越大,那么过冷度也越大.②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大,那么晶体内形核率和长大速度都加快, 加速结晶过程的进行,但当冷速到达一定值以后那么结晶过程将减慢,由于这时原子的扩散水平减弱.③过冷度增大,A F大,结晶驱动力大,形核率和长大速度都大,且N的增加比G增加得快,提高了N与G的比值,晶粒变细,但过冷度过大,对晶粒细化不利,结晶发生困难.8.金属结晶的根本规律是什么晶核的形成率和成长率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答:①金属结晶的根本规律是形核和核长大.②受到过冷度的影响,随着过冷度的增大,晶核的形成率和成长率都增大,但形成率的增长比成长率的增长快;同时外来难熔杂质以及振动和搅拌的方法也第2页共50页会增大形核率.9.在铸造生产中,采用哪些举措限制晶粒大小在生产中如何应用变质处理答:①采用的方法:变质处理,钢模铸造以及在砂模中加冷铁以加快冷却速度的方法来限制晶粒大小.②变质处理:在液态金属结晶前, 特意参加某些难熔固态颗粒,造成大量可以成为非自发晶核的固态质点,使结晶时的晶核数目大大增加,从而提升了形核率,细化晶粒.③机械振动、搅拌.第二章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1.解释以下名词:加工硬化、回复、再结晶、热加工、冷加工.答:加工硬化:随着塑性变形的增加,金属的强度、硬度迅速增加;塑性、韧性迅速下降的现象.回复:为了消除金属的加工硬化现象,将变形金属加热到某一温度,以使其组织和性能发生变化.在加热温度较低时,原子的活动水平不大,这时金属的晶粒大小和形状没有明显的变化,只是在晶内发生点缺陷的消失以及位错的迁移等变化,因此,这时金属的强度、硬度和塑性等机械性能变化不大,而只是使内应力及电阻率等性能显著降低.此阶段为回复阶段.再结晶:被加热到较高的温度时,原子也具有较大的活动水平,使晶粒的外形开始变化.从破碎拉长的晶粒变成新的等轴晶粒.和变形前的晶粒形状相似,晶格类型相同,把这一阶段称为“再结晶〞.热加工:将金属加热到再结晶温度以上一定温度进行压力加工.冷加工:在再结晶温度以下进行的压力加工.2.产生加工硬化的原因是什么加工硬化在金属加工中有什么利弊答:①随着变形的增加,晶粒逐渐被拉长,直至破碎,这样使各晶粒都破碎成细碎的亚晶粒,变形愈大, 晶粒破碎的程度愈大, 这样使位错密度显著增加;同时细碎的亚晶粒也随着晶粒的拉长而被拉长.因此,随着变形量的增加,由于晶粒破碎和位错密度的增加,金属的塑性变形抗力将迅速增大,即强度和硬度显著提升,而塑性和韧性下降产生所谓“加工硬化〞现象.②金属的加工硬化现象会给金属的进一步加工带来困难,如钢板在冷轧过程中会越轧越硬,以致最后轧不动.另一方面人们可以利用加工硬化现象,来提升金属强度和硬度,如冷拔高强度钢丝就是利用冷加工变形产生的加工硬化来提升钢丝的强度的.加工硬化也是某些压力加工工艺能够实现的重要因素.如冷拉钢丝拉过模孔的局部,由于发生了加工硬化,不再继续变形而使变形转移到尚未拉过模孔的部分,这样钢丝才可以继续通过模孔而成形.3.划分冷加工和热加工的主要条件是什么答:主要是再结晶温度.在再结晶温度以下进行的压力加工为冷加工,产生加工硬化现象;反之为热加工,产生的加工硬化现象被再结晶所消除.4.与冷加工比拟,热加工给金属件带来的益处有哪些答:(1)通过热加工,可使铸态金属中的气孔焊合,从而使其致密度得以提升.(2)通过热加工,可使铸态金属中的枝晶和柱状晶破碎,从而使晶粒细化,机械性能提升.(3)通过热加工,可使铸态金属中的枝晶偏析和非金属夹杂分布发生改变,使它们沿着变形的方向细碎拉长,形成热压力加工“纤维组织〞(流线),使纵向的强度、塑性和韧性显著大于横向.如果合理利用热加工流线,尽量使流线与零件工作时承受的最大拉应力方向一致,而与外加切应力或冲击力相垂直,可提升零件使用寿命.5.为什么细晶粒钢强度高,塑性,韧性也好答:晶界是阻碍位错运动的,而各晶粒位向不同,互相约束,也阻碍晶粒的变形.因此,金属的晶粒愈细,其晶界总面积愈大,每个晶粒周围不同取向的晶粒数便愈多,对塑性变形的抗力也愈大.因此,金属的晶粒愈细强度愈高.同时晶粒愈细,金属单位体积中的晶粒数便越多,变形时同样的变形量便可分散在更多的晶粒中发生,产生较均匀的变形, 而不致造成局部的应力集中,引起裂纹的过早产生和开展.因此,塑性,韧性也越好.6.金属经冷塑性变形后,组织和性能发生什么变化答:①晶粒沿变形方向拉长,性能趋于各向异性,如纵向的强度和塑性远大于横向等;②晶粒破碎,位错密度增加,产生加工硬化,即随着变形量的增加,强度和硬度显著提升,而塑性和韧性下降;③ 织构现象的产生,即随着变形的发生, 不仅金属中的晶粒会被破碎拉长,而且各晶粒的晶格位向也会沿着变形的方向同时发生转动,转动结果金属中每个晶粒的晶格位向趋于大体一致,产生织构现象;④冷压力加工过程中由于材料各局部的变形不均匀或晶粒内各局部和各晶粒间的变形不均匀,金属内部会形成剩余的内应力,这在一般情况下都是不利的,会引起零件尺寸不稳定.7.分析加工硬化对金属材料的强化作用答:随着塑性变形的进行,位错密度不断增加,因此位错在运动时的相互交割、位错缠结加剧,使位错运动的阻力增大,引起变形抗力的增加.这样,金属的塑性变形就变得困难,要继续变形就必须增大外力,因此提升了金属的强度.8.金属鸨、铁、铅、锡的熔点分别为3380C、1538C、327C、232 C ,试计算这些金属的最低再结晶温度,并分析鸨和铁在1100c下的加工、铅和锡在室温(20C)下的加工各为何种加工答:T 再=0.4T 熔;鸨T 再=[0.4* (3380+273)卜273=1188.2 C ;铁T 再=[0.4* (1538+273) ]-273=451.4 C ;铅T 再=[0.4* (327+273) ]-273=-33 C ;锡T 再=[0.4* (232+273)卜273=-71 C .由于鸨T 再为1188.2 C> 1100C,因此属于热加工;铁T再为451.4CV 1100C,因此属于冷加工;铅T再为-33CV20C,属于冷加工;锡T再为-71V20C,属于冷加工.9.在制造齿轮时,有时采用喷丸法(即将金属丸喷射到零件外表上)使齿面得以强化.试分析强化原因.答:高速金属丸喷射到零件外表上,使工件外表层产生塑性变形,形成一定厚度的加工硬化层,使齿面的强度、硬度升高.第三章合金的结构与二元状态图1.解释以下名词:合金,组元,相,相图;固溶体,金属间化合物,机械混合物;枝晶偏析,比重偏析;固溶强化, 弥散强化.答:合金:通过熔炼,烧结或其它方法,将一种金属元素同一种或几种其它元素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新物质,称为合金.组元:组成合金的最根本的、独立的物质称为组元.相:在金属或合金中,凡成分相同、结构相同并与其它局部有界面分开的均匀组成局部,均称之为相.相图:用来表示合金系中各个合金的结晶过程的简明图解称为相图.固溶体:合金的组元之间以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后形成的固相的晶格结构与组成合金的某一组元的相同,这种相称为固溶体.金属间化合物:合金的组元间发生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具有金属性质的新相,称为金属间化合物.它的晶体结构不同于任一组元,用分子式来表示其组成.机械混合物:合金的组织由不同的相以不同的比例机械的混合在一起,称机械混合物.枝晶偏析:实际生产中,合金冷却速度快,原子扩散不充分,使得先结晶出来的固溶体合金含高熔点组元较多,后结晶含低熔点组元较多,这种在晶粒内化学成分不均匀的现象称为枝晶偏析.比重偏析:比重偏析是由组成相与溶液之间的密度差异所引起的.如果先共晶相与溶液之间的密度差异较大,那么在缓慢冷却条件下凝固时,先共晶相便会在液体中上浮或下沉,从而导致结晶后铸件上下局部的化学成分不一致,产生比重偏析.固溶强化:通过溶入某种溶质元素形成固溶体而使金属的强度、硬度升高的现象称为固溶强化.弥散强化:合金中以固溶体为主再有适量的金属间化合物弥散分布,会提升合金的强度、硬度及耐磨性,这种强化方式为弥散强化.2.指出以下名词的主要区别:1〕置换固溶体与间隙固溶体;答:置换固溶体:溶质原子代替溶剂晶格结点上的一局部原子而组成的固溶体称置换固溶体.间隙固溶体:溶质原子填充在溶剂晶格的间隙中形成的固溶体,即间隙固溶体.2〕相组成物与组织组成物;相组成物:合金的根本组成相.组织组成物:合金显微组织中的独立组成局部.3.以下元素在a -Fe中形成哪几种固溶体Si、C、N、Cr、Mn答:Si、Cr、Mn形成置换固溶体;C、N形成间隙固溶体.4.试述固溶强化、加工强化和弥散强化的强化原理,并说明三者的区别.答:固溶强化:溶质原子溶入后,要引起溶剂金属的晶格产生畸变,进而位错运动时受到阻力增大.弥散强化:金属化合物本身有很高的硬度,因此合金中以固溶体为基体再有适量的金属间化合物均匀细小弥散分布时,会提升合金的强度、硬度及耐磨性.这种用金属间化合物来强化合金的方式为弥散强化.加工强化:通过产生塑性变形来增大位错密度,从而增大位错运动阻力, 引起塑性变形抗力的增加, 提升合金的强度和硬度.区别:固溶强化和弥散强化都是利用合金的组成相来强化合金,固溶强化是通过产生晶格畸变,使位错运动阻力增大来强化合金;弥散强化是利用金属化合物本身的高强度和硬度来强化合金;而加工强化是通过力的作用产生塑性变形,增大位错密度以增大位错运动阻力来强化合金;三者相比,通过固溶强化得到的强度、硬度最低,但塑性、韧性最好,加工强化得到的强度、硬度最高,但塑韧性最差,弥散强化介于两者之间.5.固溶体和金属间化合物在结构和性能上有什么主要差异答:在结构上:固溶体的晶体结构与溶剂的结构相同,而金属间化合物的晶体结构不同于组成它的任一组元,它是以分子式来表示其组成.在性能上:形成固溶体和金属间化合物都能强化合金,但固溶体的强度、硬度比金属间化合物低, 塑性、韧性比金属间化合物好,也就是固溶体有更好的综合机械性能.6.何谓共晶反响、包晶反响和共析反响式比拟这三种反响的异同点.答:共晶反响:指一定成分的液体合金,在一定温度下,同时结晶出成分和晶格均不相同的两种晶体的反响.包晶反响:指一定成分的固相与一定成分的液相作用,形成另外一种固相的反响过程.共析反响:由特定成分的单相固态合金,在恒定的温度下,分解成两个新的,具有一定晶体结构的固相的反响.共同点:反响都是在恒温下发生,反响物和产物都是具有特定成分的相,都处于三相平衡状态.不同点:共晶反响是一种液相在恒温下生成两种固相的反响;共析反响是一种固相在恒温下生成两种固相的反响;而包晶反响是一种液相与一种固相在恒温下生成另一种固相的反响.7.二元合金相图表达了合金的哪些关系答:二元合金相图表达了合金的状态与温度和成分之间的关系.8.在二元合金相图中应用杠杆定律可以计算什么答:应用杠杆定律可以计算合金相互平衡两相的成分和相对含量.9.A(熔点600C)与B(500C)在液态无限互溶;在固态300c时A溶于B的最大溶解度为30% ,室温时为10%,但B不溶于A;在300c时,含40% B的液态合金发生共晶反响.现要求:1)作出A-B合金相图;2)分析20% A,45%A,80%A等合金的结晶过程,并确定室温下的组织组成物和相组成物的相对量.(2)20%A合金如图①:合金在1点以上全部为液相,当冷至1点时,开始从液相中析出“固溶体,至2点结束,2〜3点之间合金全部由a固溶体所组成,但当合金冷到3点以下,由于固溶体a的浓度超过了它的溶解度限度,于是从固溶体a中析出二次相A,因此最终显微组织:a +An相组成物:a +AA= (90-80/90) *100%=11%a =1-A%=89%45%A合金如图②:合金在1点以上全部为液相,冷至1点时开始从液相中析出a固溶体,此时液相线成分沿线BE变化,固相线成分沿BD线变化,当冷至2点时,液相线成分到达E点,发生共晶反响,形成(A+a)共晶体,合金自2点冷至室温过程中,自中析出二次相An,因而合金②室温组织:A n + a +(A+ a )相组成物:A+ a组织:An= (70-55) /70*100%=21% a =1- An =79%A+ a = (70-55) /(70-40) *100%=50%相:A= (90-55) /90*100%=50% a =1-A%=50%80%A合金如图③:合金在1点以上全部为液相, 冷至1点时开始从液相中析出A,此时液相线成分沿AE线变化, 冷至2点时,液相线成分到达点,发生共晶反响,形成(A+ a)共晶体,因而合金③的室温组织:A+ (A+ a ) 相组成物:A+ a组织:A= (40-20) /40*100%=50% A+ a =1-A%=50%相:A= (90-20) /90*100%=78% a =1-A%=22%10.某合金相图如下图.1)试标注①一④空白区域中存在相的名称;2)指出此相图包括哪几种转变类型;3)说明合金I的平衡结晶过程及室温下的显微组织.答:(1)①:L+丫②:丫+ B ③:B+( a + B )④:0 + an(2)匀晶转变;共析转变(3)合金①在1点以上全部为液相,冷至1点时开始从液相中析出丫固溶体至2点结束,2〜3点之间合金全部由T固溶体所组成,3点以下,开始从T固溶体中析出a固溶体,冷至4点时合金全部由a固溶体所组成,4〜5之间全部由a固溶体所组成,冷到5 点以下,由于a 固溶体的浓度超过了它的溶解度限度,从a中析出第二相B固溶体,最终得到室稳下的显微组织:a + B n11.有形状、尺寸相同的两个Cu-Ni合金铸件,一个含90% Ni ,另一个含50% Ni,铸后自然冷却,问哪个铸件的偏析较严重答:含50% Ni的Cu-Ni合金铸件偏析较严重.在实际冷却过程中,由于冷速较快,使得先结晶局部含高熔点组元多,后结晶局部含低熔点组元多,由于含50% Ni的Cu-Ni合金铸件固相线与液相线范围比含90% Ni铸件宽,因此它所造成的化学成分不均匀现象要比含90% Ni 的Cu-Ni合金铸件严重.第四章铁碳合金1.何谓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试画出纯铁的结晶冷却曲线和晶体结构变化图答:由于条件〔温度或压力〕变化引起金属晶体结构的转变,称同素异构转变.S4 3210987 654321时间2.为什么丫-Fe和a-Fe的比容不同一块质量一定的铁发生〔丫-Fe - a-Fe 〕转变时, 其体积如何变化答:由于丫-Fe和a-Fe原子排列的紧密程度不同,丫-Fe的致密度为74%,a-Fe的致密度为68%,因此一块质量一定的铁发生〔丫-Fe - a -Fe 〕转变时体积将发生膨胀.3.何谓铁素体〔F〕,奥氏体〔A〕,渗碳体〔FesC〕,珠光体〔P〕,莱氏体〔Ld〕 ?它们的结构、组织形态、性能等各有何特点答:铁素体〔F〕:铁素体是碳在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为体心立方晶格.由于碳在Fe中的溶解度、很小,它的性能与纯铁相近.塑性、韧性好,强度、第11页共50页硬度低.它在钢中一般呈块状或片状.奥氏体〔A〕:奥氏体是碳在片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面心立方晶格.因其品格间隙尺寸较大,故碳在Fe中的溶解度较大.有很好的塑性.渗碳体〔FesC〕:铁和碳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复杂品格的间隙化合物.渗碳体具有很高的硬度,但塑性很差,延伸率接近于零.在钢中以片状存在或网络状存在于晶界.在莱氏体中为连续的基体,有时呈鱼骨状.珠光体〔P〕:由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铁素体和渗碳体呈层片状.珠光体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但塑性较差.莱氏体〔Ld〕:由奥氏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在莱氏体中,渗碳体是连续分布的相,奥氏体呈颗粒状分布在渗碳体基体上.由于渗碳体很脆,所以莱氏体是塑性很差的组织.4.Fe-FesC合金相图有何作用在生产实践中有何指导意义又有何局限性答:①碳钢和铸铁都是铁碳合金,是使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铁碳合金相图是研究铁碳合金的重要工具,了解与掌握铁碳合金相图,对于钢铁材料的研究和使用,各种热加工工艺的制订以及工艺废品原因的分析等方面都有重要指导意义.②为选材提供成分依据:F Fe3c相图描述了铁碳合金的组织随含碳量的变化规律, 合金的性能决定于合金的组织,这样根据零件的性能要求来选择不同成分的铁碳合金;为制定热加工工艺提供依据:对铸造,根据相图可以找出不同成分的钢或铸铁的熔点,确定铸造温度;根据相图上液相线和固相线间距离估计铸造性能的好坏. 对于锻造:根据相图可以确定锻造温度.对焊接: 根据相图来分析碳钢焊缝组织,并用适当热处理方法来减轻或消除组织不均匀性;对热处理:F Fe3c相图更为重要,如退火、正火、淬火的加热温度都要参考铁碳相图加以选择.③由于铁碳相图是以无限缓慢加热和冷却的速度得到的,而在实际加热和冷却通常都有不同程度的滞后现象.5.画出Fe-Fe s C 相图,指出图中S、C、E、P、N、G 及GS、SE、PQ、PSK 各点、线的意义,并标出各相区的相组成物和组织组成物V1段.口1 0. Q. b 1. 2.0 2,143.0i. 0 4. 355 自.6. 69+ C的FeSC 1539140012001UQQHDU600C:共晶点1148c 4.30%C,在这一点上发生共晶转变,反响式:Lc A E Fe a C ,当冷到1148c时具有C点成分的液体中同时结晶出具有E点成分的奥氏体和渗碳体的两相混合物——莱氏体Le A E Fe3CE:碳在Fe中的最大溶解度点1148c2.11%CG:Fe Fe同素异构转变点〔A3〕912C 0%CH:碳在Fe中的最大溶解度为1495c 0.09%CJ:包品转变点1495c 0.17%C在这一点上发生包品转变,反响式:L BH A J当冷却到1495c时具有B点成分的液相与具有H点成分的固相6反响生成具有J 点成分的周相AN:FeFe同素异构转变点〔A4〕1394c 0%CP:碳在Fe中的最大溶解度点0.0218%C 727cS:共析点727c 0.77%C在这一点上发生共析转变,反响式:A s F p Fe3C ,当冷却到727c时从具有S点成分的奥氏体中同时析出具有P点成分的铁素体和渗碳体的两相混合物一一珠光体P 〔F p Fe3C〕ES线:碳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曲线,又称Acm温度线,随温度的降低,碳在奥化体中的溶解度减少,多余的碳以Fe3c形式析出,所以具有0.77%〜2.11%C的钢冷却到Acm线与PSK线之间时的组织A Fe3C n ,从A中析出的Fe3c称为二次渗碳体.GS线:不同含碳量的奥氏体冷却时析出铁素体的开始线称A3线,GP线那么是铁素体析出的终了线,所以GSP区的显微组织是F AoPQ线:碳在铁素体中的溶解度曲线,随温度的降低,碳在铁素体中的溶解度减少, 多余的碳以Fe3c形式析出,从F中析出的Fe3c称为三次渗碳体Fe s Cw ,由于铁素体含碳很少,析出的FesCw很少,一般忽略,认为从727c冷却到室温的显微组织不变.PSK线:共析转变线,在这条线上发生共析转变A S F P Fe s C ,产物〔P〕珠光体,含碳量在0.02〜6.69%的铁碳合金冷却到727c时都有共析转变发生.6.简述Fe-Fe^C相图中三个根本反响:包晶反响,共晶反响及共析反响,写出反响式,标出含碳量及温度.答:共析反响:冷却到727c时具有S点成分的奥氏体中同时析出具有P点成分的铁素体和渗碳体的两相混合物.Y 0.8 727?F0.02+Fe3c6.69包品反响:冷却到1495c时具有B点成分的液相与具有H点成分的固相6反响生成具有J 点成分的固相Ao L0.5+ 6 0.11495? Y 0.16共晶反响:1148c时具有C点成分的液体中同时结晶出具有E点成分的奥氏体和渗碳体的两相混合物.L4.3 1147?2 2.14+ F63C6.697.何谓碳素钢何谓白口铁两者的成分组织和性能有何差异答:碳素钢:含有0.02%~2.14%C的铁碳合金.白口铁:含大于2.14%C的铁碳合金.碳素钢中亚共析钢的组织由铁素体和珠光体所组成,其中珠光体中的渗碳体以细片状分布在铁素体基体上,随着含碳量的增加,珠光体的含量增加,那么钢的强度、硬度增力口,塑性、韧性降低.当含碳量到达0.8%时就是珠光体的性能.过共析钢组织由珠光体和二次渗碳体所组成,含碳量接近 1.0%时,强度到达最大值,含碳量继续增加,强度下降.由于二次渗碳体在晶界形成连续的网络,导致钢的脆性增加.白口铁中由于其组织中存在大量的渗碳体,具有很高的硬度和脆性,难以切削加工.8.亚共析钢、共析钢和过共析钢的组织有何特点和异同点.答:亚共析钢的组织由铁素体和珠光体所组成.其中铁素体呈块状.珠光体中铁素体与渗碳体呈片状分布.共析钢的组织由珠光体所组成.过共析钢的组织由珠光体和二次渗碳体所组成,其中二次。
工程材料与热加工习题48学时答案
第一章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1.1由拉伸试验可以得出哪些力学性能指标?答案:1.强度指标:弹性极限,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条件屈服强度);抗拉强度。
2.塑性指标:(1)断后伸长率;(2)断面收缩率1.2 常用的硬度测试方法有哪些?机械制造常用的硬度测试方法是什么?答案:1.常用硬度测试方法:压力法、划痕法、弹跳法。
2.机械制造常用硬度测试方法:压力法中的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
1.3常见的工艺性能有哪些?答案:常见的工艺性能:1.热加工:铸造性能(流动性、收缩性);锻压性能(可锻性、变形抗力);焊接性能(可焊性);热处理性能(淬透性、淬硬性)。
2.冷加工:机械加工(切削加工)性能。
1.4 材料的综合性能通常是指什么?答案:强度、硬度、塑性和韧性都较好,也称为强韧性好。
第二章金属与合金的结构与结晶2.1 什么是过冷度?过冷度与冷速有何关系?过冷度与金属结晶后的晶粒大小有何关系?答案: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的差值;冷速越大,过冷度越大;过冷度越大,晶粒越小。
2.2 晶粒大小对金属的力学性能有何关系?简述在凝固过程阶段晶粒细化的途径。
答案:晶粒细小(细晶强化),强度、硬度高的同时,塑性、韧性也好;细化晶粒的途径:(1)提高冷速,增加过冷度;(2)变质处理(孕育处理),引入外来晶核;(3)搅拌、震动(物理方式、机械方式)。
2.3 什么是固溶体?什么是固溶强化?答案:溶质溶入溶剂,保持溶剂晶格类型的固态合金相;固溶强化:溶质溶入溶剂,产生晶格畸变,强度硬度升高。
2.4 什么是金属化合物?什么是弥散强化?答案:溶质溶入溶剂,形成不同于溶质和溶剂晶格的新的晶格类型的固态合金相;弥散强化:金属化合物颗粒(圆、小、均)规整、尺寸小,均匀分布在合金的基体上,强度、硬度升高。
2.5 金属材料常用的强化方法是什么?答案:细晶强化、固溶强化、弥散强化、时效强化、加工硬化(冷变形强化)。
2.6 金属晶体的缺陷有几类?分别是什么?位错与硬度和强度有何关系?一般机械零件强化是提高位错密度还是降低位错密度?为什么?答案:1.三类;2.点缺陷(间隙、空位和置换原子)、线缺陷(位错: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和面缺陷(晶界和亚晶界);3.位错密度有一临界值,小于此临界值,位错密度越小硬度和强度越高;大于此临界值,位错密度越大硬度和强度越高;4.提高位错密度;通常条件下,提高位错密度实现容易,成本低。
第1章1.9钢的热处理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1.9 钢的热处理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A 晶核的形成;A 晶核的长大;剩余Fe3C的溶解;A 成分的均匀化;2.都是由F 和Fe3C组成的机械混合物;T的片层间距比P的片层间距小、强度硬度比P高;3.羽毛;针;4.亚共析钢多一条铁素体析出线,过共析钢多一条渗碳体析出线;5.板条状;针状;板条状;6.靠右;小;7.加热;保温;冷却;形状,组织与性能;8. A c3以上20~30℃;亚共析;9.使P 中的Fe3C球化,降低硬度,便于加工;高碳钢;10. Ac3 以上30~50℃;Acl 以上30~50℃;11. 低;多;12.小;13. Fe 一Fe3C 相图,C 曲线;14. 获得所要求的力学性能、消除内应力、稳定组织和尺寸;低;15. 碳的偏聚、马氏体的分解、残余奥氏体的转变、渗碳体的聚集长大和铁素体再结晶;16. 分解、吸收、扩散;17. S 中的Fe3C 呈片状,而回火S 中的Fe3C 呈粒状;在强度、硬度相同时,回火S 韧性比正火S 的好;二、选择题1.b ,d ;2.a ,d ;3.c ;4.b ;5.b,d ;6.c ;7.b ;8.c ;9.b,d ; 10.a ;11.c ; 12.a ; 13.b ; 14.d ; 15.a ; 16.a ; 17.c ; 18.c ; 19.a,b,c ; 20.d 。
三、判断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
四、综合分析题1.答:不一定。
本质晶粒度表示在特定的加热条件下A 晶粒有长大的倾向。
本质细晶粒钢是指钢特定的加热条件下,A晶粒不容易长大。
而本质粗晶粒钢是指钢特定的加热条件下,A晶粒迅速长大。
超过规定的温度,阻止A晶粒长大的碳化物也溶解后,本质细晶粒钢的A 晶粒并不一定比本质粗晶粒钢的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写出下列力学性能符号所代表的力学性能指标的名称和含义。
σe、σs、σ r 0.2、σb、δ、ψ、a k 、σ-1、HRA、HRB、HRC、HBS(HBW)。
σe是弹性极限,是材料产生完全弹性变形时所承受的最大应力值;σs是屈服强度,是材料产生屈服现象时的最小应力值;σ r 0.2是以试样的塑性变形量为试样标距长度的0.2%时的应力作为屈服强度;σb是抗拉强度,是材料断裂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值;δ是伸长率,试样拉断后标距长度的伸长量与原始标距长度的百分比;ψ是断面收缩率,是试样拉断后,缩颈处横截面积的缩减量与原始横截面积的百分比;a k是冲击吸收功,摆锤冲击试验中摆锤冲断试样所消耗的能量称为冲击吸收功;σ-1是材料经受无数次应力循环而不被破坏的最大应力;HRA、HRB、HRC是洛氏硬度由于不同的压头和载荷组成的几种不同的洛氏硬度标尺而产生的三种表示方法;HBS(HBW)是布氏硬度,用淬火钢球做压头测得的硬度用符号HBS表示,用硬质合金做压头测得的硬度用符号HBW表示。
2.低碳钢试样在受到静拉力作用直至拉断时经过怎样的变形过程?由最初受力时的弹性变形到超过屈服极限的塑性变形到最后超过抗拉强度后的断裂。
3.某金属材料的拉伸试样l0=100mm,d0=10mm。
拉伸到产生0.2%塑性变形时作用力(载荷)F0.2=6.5×103N;F b=8.5×103N。
拉断后标距长为l l=120mm,断口处最小直径为d l=6.4mm,试求该材料的σ0.2、σb、δ、ψ。
σ0.2= F0.2/ s0=(6.5×103)/π×(10/2)2=82.8MPaσb= F b/ s0=(8.5×103)/π×(10/2)2=108.28MPaδ=(l l- l0)/ l0×100%=20%ψ=( s0- s1)/ s0=[π×(10/2)2-π×(6.4/2)2]/π×(10/2)2=59.04%4.钢的弹性模量为20.7×104MPa,铝的弹性模量为6.9×104MPa。
问直径为2.5mm,长12cm 的钢丝在承受450N的拉力作用时产生的弹性变形量(Δl)是多少?若是将钢丝改成同样长度的铝丝,在承受作用力不变、产生的弹性变形量(Δl)也不变的情况下,铝丝的直径应是多少?Δl=F×l/(E×A)=5.3×10-2mm根据变形量相等,所以E钢×A钢= E铝×A铝易求得d铝=4.33mm5.某钢棒需承受14000N的轴向拉力,加上安全系数允许承受的最大应力为140MPa。
问钢棒最小直径应是多少?若钢棒长度为60mm、E=210000MPa,则钢棒的弹性变形量(Δl)是多少?σe= F e/ s0, 所以最小直径d,有π(d/2)2= F e/σed=11.28mmΔl=F×l/(E×A)=0.04mm6.试比较布氏、洛氏硬度的特点,指出各自最适用的范围。
下列几种工件的硬度适宜哪种硬度法测量:淬硬的钢件、灰铸铁毛坯件、硬质合金刀片、渗氮处理后的钢件表面渗氮层的硬度。
布氏硬度:具有较大的压头和较大的试验力,得到压痕较大,因而能测出试样较大范围的性能。
与抗拉强度有着近似的换算关系。
测量结果较为准确。
对材料表面破坏较大,不适合测量成品。
测量过程复杂费事。
适合测量灰铸铁、轴承合金和具有粗大晶粒的金属材料,适用于原料及半成品硬度测量。
洛氏硬度:采用测量压入深度的方式,硬度值可直接读出,操作简单快捷,工作效率高。
然而由于金刚石压头的生产及测量机构精度不佳,洛氏硬度的精度不如维氏、布氏。
适用于成批量零部件检测,可现场或生产线上对成品检测。
灰铸铁毛坯件适宜用布氏硬来测量;淬硬的钢件、硬质合金刀片、渗氮处理后的钢件表面渗氮层的硬度适宜用洛氏硬度来测量。
7.若工件刚度太低易出现什么问题?若是刚度可以而弹性极限太低易出现什么问题?工件如果刚度太低则会在受力时较容易产生弹性变形,弹性变形过大。
如果刚度可以而弹性极限太低则会在受力时比较容易塑形变形。
8.指出下列硬度值表示方法上的错误。
12HRC~15HRC、800HBS、230HBW、550N/mm2HBW、70HRC~75HRC、200N/mm2HBS。
12HRC~15HRC,HRC的表示范围是20~70;800HBS,HBS的表示范围小于450;230HBW,HBW的表示范围是450~650;550N/mm2HBW,不需要单位N/mm270HRC~75HRC,HRC的标尺使用范围是20~70HRC200N/mm2HBS,不需要单位N/mm29.根据GB700—88《碳素结构钢》的规定牌号为Q235的钢σb≥235MPa、δ5≥26%(短试棒求得的伸长率,代号为δ5,试棒的标距等于5倍直径长试棒求得的伸长率)。
现对进厂的一批Q235钢材采用d0=10mm的标准短试样进行拉伸试验,测得的试验数据是Fs=20KN,断后标距长l k=65mm。
试问这批钢材合格否?σs=F s/S0=254.78MPa,δ5=(l k-l0)/ l0×100%=30%所以这批钢材合格。
10.在图样上,为什么只用硬度来表示对机件的力学性能要求?硬度是衡量材料软硬程度的指标,表示金属在不大的体积内抵抗变形或破裂的能力,是重要的力学性能指标。
材料的硬度与强度之间有一定的换算关系,根据硬度可以大致估计材料的强度;硬度试样方法简单、迅速,不需要专门的试样,不损坏工件,因此,在机械设计中,零件的技术条件往往标注硬度。
1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
(1)材料塑性、韧性愈差则材料脆性愈大。
(2)屈强比大的材料作零件安全可靠性高。
(3)材料愈易产生弹性变形其刚度愈小。
(4)伸长率的测值与试样长短有关,δ5>δ10(5)冲击韧度与试验温度无关。
(6)同一材料的σ-1,一般都小于σs。
(7)较低表面粗糙度值,会使材料的σ-1值降低。
(8)材料综合性能好,是指各力学性能指标都是最大的。
(9)材料的强度与塑性只要化学成分一定,就不变了。
(1)正确,材料的脆性是指其在外力作用下,无明显塑性变形而破坏的性质。
材料的塑性是指在外力作用下,产生较显著变形而不被破坏的性质。
两者是相反的。
(2)不正确,屈强比大的材料可靠性高(塑性变形小)但安全性能下降。
(3)正确,刚度是零件在载荷作用下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4)正确,可证明(略)(5)不正确,材料的冲击韧度会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6)正确,材料的疲劳强度时指材料在低于屈服极限的交变应力作用下,经过无数次应力循环而不断裂的最大应力值。
(7)不正确,材料的疲劳强度与表面粗糙度有关,降低表面粗糙度,提高疲劳强度。
(8)不正确,材料的综合性能好说明各力学性能指标适中(9)不正确,还跟物理条件有关,比如温度,压力。
12. 工程材料按化学组成特点可分为哪几大类,什么是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常用的机械工程材料按化学组成可分为: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
用于制造实现运动和传递动力的零件材料称为结构材料。
用于制造实现特殊功能(光、电、磁、热、声等)的零件材料称为功能材料。
13.15钢从钢厂出厂时,其力学性能指标应不低于下列数值:σb=375MPa、σs=225MPa、δ5=27%、ψ=55%。
现将某厂购进的15钢制成d0=10mm的圆形截面短试样,经过拉伸试验后,测得F b=33.81kN、F s=20.68kN、l k=65mm、d k=6mm,试问这批15钢的力学性能是否合格?为什么?解:σs=Fs/S0=20.68*10^3/[π*(10/2)^2]=263.44MPaσb=Fb/S0=33.81*10^3/[π*(10/2)^2]=430.7MPa根据体积可以求得l0=23.4mmσ5=(lk-l0)/ l0*100%=(65-50)/50*100%=30%ψ=(S0-Sk)/S0*100%=[π(10/2)^2-π(6/2)^2]/π(10/2)^2*100%=64%经检验以上各项数据均不低于标准,所以力学性能合格。
14.下列各种工件应该采用何种硬度试验方法来测定硬度?写出硬度符号。
(1)锉刀(2)黄铜轴套(3)供应状态的各种碳钢钢材(4)硬质合金的刀片(5)耐磨工件的表面硬化层(1)采用洛氏硬度测量,硬度符号为HRC(2)采用布氏硬度测量,硬度符号为HB(3)采用布氏硬度测量,硬度符号为HB(4)采用洛氏硬度测量,硬度符号为HRA(5)采用洛氏硬度测量,硬度符号为HRA。
15.有关零件图图纸上,出现了以下几种硬度技术条件的标注方法,问这种标注是否正确?为什么?(1)600~650HBS(2)230HBW(3)12~15HRC(4)70~75HRC(5)HRC55~60kgf/(6)HBS220~250 kgf/(1)不正确,HBS适合于测量布氏硬度小于450的材料(2)不正确,HBW适合于测量布氏硬度值为450~650的材料(3)不正确,HRC的标尺使用范围是20~70HRC(4)不正确,HRC的标尺使用范围是20~70HRC(5)不正确,55~60应该在HRC的前面,而且无需后面的单位(6)不正确,220~250应该在HBS的前面,而且无需后面的单位。
16.有一紧固螺栓使用后发现有塑性变形(伸长),试分析材料的哪些性能指标没有达到要求。
屈服强度是金属材料发生屈服现象时的屈服极限,亦即抵抗微量塑性变形的应力。
大于此极限的外力作用,将会使零件永久失效,无法恢复。
所以材料的屈服强度性能指标没到达要求。
17.试根据材料手册查出10钢、20钢、30钢、40钢、50钢、60钢的σs(或σr 0.2)、σb、δ5、10钢20钢30钢40钢50钢60钢σs205 Mpa 245 Mpa 295 Mpa 335 Mpa 375 Mpa 400 Mpaσb335 Mpa 410 Mpa 490 Mpa 570 Mpa 630 Mpa 675 Mpaδ531% 25% 21% 19% 14% 12%ψ55% 55% 50% 45% 40% 35%a k不填41J 63J 47J 31J以上为10~60钢依次为:σs(或σ r 0.2)、σb、δ5、ψ、a k的曲线18. A k的含义是什么?有了塑性指标为何还要测定a k?A k是冲击吸收功,金属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称为冲击韧度a k,将冲击吸收功除以试样缺口底部横截面积,即得到冲击韧度值。
冲击吸收功愈大,表明材料韧性愈好。
实际上A k值的大小就代表了材料韧性的高低,故目前国际上许多国家直接用冲击吸收功作为冲击韧度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