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绝缘电阻测试仪中吸收比,极化指数,等一些重要指标的意义和适用性
绝缘试验中,测量极化指数、吸收比的用途及合格标准
![绝缘试验中,测量极化指数、吸收比的用途及合格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c697da18762caaedc33d40c.png)
绝缘试验中,测量极化指数、吸收比的用途及合格标准本文关键词:吸收比极化指数绝缘电阻吸收比多少合格吸收比与极化指数的特征极化指数和吸收比是用来鉴别大型电气设备绝缘性能,小容量电气设备测量绝缘电阻即可,吸收比和极化指数是两个不同时间下绝缘电阻的比值,与设备的尺寸无关,消除尺寸、结构的影响,并且与温度基本无关,无须换算,反应电气设备的局部和整体缺陷。
绝缘电阻吸收比吸收比指的是在同一次试验中,用数字兆欧表测得60s与15s时的绝缘电阻值之比,由于给设备加直流电压的时间长度不同,对设备的潮湿等状况影响也不同,因此比较两个时间比值,可以判断设备是否是因为潮湿的原因影响了绝缘电阻,绝缘受潮时吸收比最小值为1,干燥时吸收比均大于1,吸收比试验,通常用于电容量较大的电气设备,小型电气设备测量绝缘电阻即可。
吸收比和极化指数合格范围极化指数在比值不低于1.5,R60s大于10000MΩ时,极化指数忽略,吸收比比值大于1.3或1.2即合格,吸收比不合格时应测量极化指数,二者取其一。
绝缘电阻极化指数极化指数PI是指在同一次试验中,加压10min时的绝缘电阻值与加压1min时的绝缘电阻值之比。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50-2006),7.0.9第4条,变压器电压等级为220kV及以上且容量为120MVA及以上时,宜用5000V兆欧表测量极化指,测得值与产品出厂值相比应无明显差别,在常温下不小于1.3。
吸收比和极化指数都与绝缘电阻有关,当给被试物施加一定的直流电压后,在直流电压的作用下流过被试物绝缘介质的电流,通常由电容电流、介质吸收电流和电导(泄漏)电流三部分组成,其中,电容电流是由绝缘介质弹性极化引起的,绝缘介质的极化过程很快,电容电流只是在直流电压加到绝缘介质上的瞬间出现,然后很快衰减为零,电容电流的大小主要由外加电压的高低、电源内阻的大小、绝缘材料的材质、几何尺寸、结构等因素决定,与介质的绝缘能力无关。
绝缘电阻测试仪测量吸收比和极化指数作用
![绝缘电阻测试仪测量吸收比和极化指数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21f7482be518964bcf847c7e.png)
绝缘电阻测试仪测量吸收比和极化指数作用
绝缘电阻测试仪测量吸收比和极化指数作用。
一、什么是吸收比和极化指数
1、吸收比:在同一次绝缘电阻试验中,1分钟时的绝缘电阻值与15秒时的绝缘电阻值之比。
2、极化指数:在同一次绝缘电阻试验中,10分钟中时的绝缘电阻值与1分钟时的绝缘电阻值之比值。
二、绝缘电阻测试仪测量吸收比与极化指数的意义
在绝缘电阻测试中,某一个时刻的绝缘电阻值是不能全面反映被试品绝缘性能好坏的,绝缘材料在加上高压后均存在对电荷的吸收比过程和极化过程.所以,电力系统要求在主变压器、电缆、电机等绝缘测试中应测量吸收比和极化比来判定绝缘状况的优劣.
绝缘电阻测量中吸收比或极化指数能反映发电机或主变压器绝缘的受潮程度。
绝缘受潮后吸收比值或极化指数降低,因此它是判断绝缘是否受潮的一个重要指标。
绝缘电阻、吸收比、极化指数的测量时,应当选择合适的数字兆欧表,在这里为大家推荐一款功能强大性能优良的兆欧表数字绝缘电阻测试仪,如想了解更多请点击数字绝缘电阻测试仪的操作方法。
以上是为大家讲解的绝缘测试中吸收比与极化指数应用和意义。
绝缘电阻测量的基础知识
![绝缘电阻测量的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28204cf8f705cc17552709fd.png)
绝缘电阻测量的基础知识
绝缘电阻测试是测试和检验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的比较常规的手段, 所适用的设备包括马达、变压器、开关装置、控制装置和其他电气装置中绕组、电缆以及所有的绝缘材料。
同时也是高压绝缘试验的预备试验, 在进行比较危险和破坏性的实验之前,先进行绝缘电阻的测试,可以提前发现绝缘材料的比较大的绝缘缺陷, 并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完全破坏被试物的绝缘。
最佳的方法将根据被测设备类型和测试目的来确定。
其中带有绕组或电介质材料的被试物或电容的测量中,吸收比和极化指数是判断其绝缘特性非常重要的指标。
吸收比是指对被试物进行测试,利用1分钟时的绝缘电阻值除以15秒时的绝缘电阻值得出的结果; 极化指数是1 0分钟时的绝缘电阻值除以1分钟时的绝缘电阻值得出的结果。
相对于绝缘电阻,以上两个指标具有更多的优越之处。
如绝缘电阻对于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的变化非常敏感,在不同的温度、湿度等环境下,绝缘电阻也会产生非常大的变化(尤其是温度)。
因此不同环境中所进行的绝缘电阻的测量结果是不能直接进行比较分析的,必须对绝缘电阻进行温度折算,将测量结果归算到20℃,才能进行比较和分析。
而
吸收比和极化指数则不需要进行温度归算,因为它们的测量结果是在同一个环境下测量出来的。
吸收比通常用加压后60秒和15秒时的绝缘电阻比值表示,记为K,即K=R60/R15。
如果K值大,表明绝缘干燥;如果K值小,表明绝缘已受潮。
一般来说,未受潮的绝缘,其K值大于1.3;而当K值接近于1时,则说明绝缘已受潮或有局部缺陷。
配电变压器绝缘电阻、吸收比、极化指数测量及合格标准
![配电变压器绝缘电阻、吸收比、极化指数测量及合格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c58df206edb6f1aff001f98.png)
图1测量变压器绕组的绝缘电阻、吸收比和极化指数
测量时,应停电并将各绕组与电网断开,兆欧表的L端接变压器的一侧绕组(例如低压绕组),E端接外壳,外壳应接地,其他绕组和有关器件与外壳连接,例如测量低压绕组时,高压绕组、中压绕组和油箱等应与外壳连接。
测量高压线路时,应设法将测量引线架空,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2.测量仪表的选用原则
测量绝缘电阻的仪器叫绝缘电阻表,习惯称为兆欧表或高阻计,对用手摇发电的传统式兆欧表,又习惯称为“摇表”,兆欧表的规格是用其发出的额定电压值来规定的,例如1000V的兆欧表所发出的电压额定值即为1000V。
测量变压器的绝缘电阻时,应根据被测变压器的电压等级来选择兆欧表的规格。对于10kV及以下的变压器,应使用规格为1000V的兆欧表;对于35kV及以上的变压器,应使用规格为2500V的兆欧表。口诀“三五以上两千五,十千以下用一千”中的“三五”和“十千”指变压器的电压等级为“35kV及以上”和“10kV及以下”;“两千五”和“一千”即指应选用兆欧表的规格(电压等级)分别为2.5kV和1kV。
另外,变压器的绝缘电阻与绕组的温度有关,一般情况下,温度升高时,绝缘电阻降低,反之绝缘电阻增加。两者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如下:
式中RM1——温度为θ1(℃)时的绝缘电阻(MΩ);
RM2——温度为θ2(℃)时的绝缘电阻(MΩ);
N——与材料有关的常数,对于油浸式电力变压器通常取N=58;
e——常数,e=2.718。
对仪表本身没有自动放电的兆欧表,测量完毕后,先用一个与外壳或地线相接的导线与被测绕组相接,对地放电之后,再拆除测量引线,否则有可能被电击。
5.对绝缘电阻测量结果的判定
由于变压器结构尺寸和使用绝缘材料不同,使得绝缘电阻的测定值分散性很大,很难给出一个统一的合格判定标准,在相关规程中也不作硬性规定。在实际测量判断时,主要是与同类变压器或同一变压器历次测量结果相比较,如减小较多,则应考虑该变压器的绝缘是否出现了问题。
1绝缘预防性试验基本任务及绝缘电阻吸收比和极化指数的测量
![1绝缘预防性试验基本任务及绝缘电阻吸收比和极化指数的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d587ead1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3.png)
1、手摇式兆欧表:本质上是手摇发电机。
2、电子指针式兆欧表、数显式兆欧表:将直流电源(蓄电池或干电池)采用高频 开关脉冲宽度调制(PWM),经内部倍压整流输出直流高压。
3、智能绝缘电阻测试仪:可同时测量与显示绝缘电阻、吸收比和极化指数,能存 储数据。
接线要求:被试品绝缘接在L和E之间,G接屏蔽环以消除秒面泄漏电流的影响。
工程上,绝缘电阻需进行温度折算,吸收比3和极化指数3不用温度校正。
2、试验的作用
测量绝缘电阻和吸收比(或极化指数)能发现绝缘中的贯穿性导电通道、整体受潮 和表面污垢(比较接入G端和不接入G端两种情况)等缺陷。但不能发现绝缘中的局部 损伤、裂缝、分层脱开、内部含有气隙等局部缺陷,这是因为兆欧表的输出电压较低, 在低电压下此类缺陷对测量结果影响很小。
1、绝缘电阻、吸收比、极化指数
绝缘电阻:在绝缘结构的两个电极之间施加的直流电压与流经该对电极的泄流电流 之比。考核指标通常是指60s时的绝缘电阻值。
吸收比:在同一次试验中,60s时的绝缘电阻值与15s时的绝缘电阻值之比,能灵 敏地发现绝缘受潮。
极化指数:指在同一次试验中,10min时的绝缘电阻值与1min(即60s)时的绝缘 电阻值之比。
(三)测试方法与试验结果分析判断
1、测试方法:选设备、断开各侧的并放电、去污、兆欧表短路开路检查、接线、 测试读数、拆线放电。
2、测试结果分析判断
(1)测试参数温度换算后于规程比较
(2)测试参数进行“三比较”,即与出厂、交接、历年、大修前后和耐压试验前 后的数值进行比较,与同型设备进行比较,与同一设备相间比较。
(3)对电容量比较大的高压电气设备,主要以吸收比和极化指数的大小为判断依 据。如果吸收比和极化指数有明显的下降,说明绝缘严重受潮或油质严重劣化。
为什么要测量电力设备的吸收比
![为什么要测量电力设备的吸收比](https://img.taocdn.com/s3/m/024859d0dd36a32d727581ec.png)
为什么要测量电力设备的吸收比?
对电容量比较大的电力设备,在用兆欧表测其绝缘电阻时,把绝缘电阻在两个时间下读数的比值,称为吸收比。
按规定吸收比是指60s 与15s时绝缘电阻读数的比值,它用下式表示:K=R″60/R″15测量吸收比可以判断电力设备的绝缘是否受潮,这是因为绝缘材料干燥时,泄漏电流成分很小,绝缘电阻由充电电流所决定。
在摇到15s时,充电电流仍比较大,于是这时的绝缘电阻R″15就比较小;摇到60s 时,根据绝缘材料的吸收特性,这时的充电电流已经衰减,绝缘电阻R″60就比较大,所以吸收比就比较大。
而绝缘受潮时,泄漏电流分量就大大地增加,随时间变化的充电电流影响就比较小,这时泄漏电流和摇的时间关系不明显,这样R″60和R″15就很接近,换言之,吸收比就降低了。
这样,通过所测得的吸收比的数值,可以初步判断电力设备的绝缘受潮。
吸收比试验适用于电机和变压器等电容量较大的设备,其判据是,如绝缘没有受潮K≥1.3。
而对于容量很小的设备(如绝缘子),摇绝缘电阻只需几秒钟的时间,绝缘电阻的读数即稳定下来,不再上升,没有吸收现象。
因此,对电容量很小的电力设备,就用不着做吸收比试验了。
测量吸收比时,应注意记录时间的误差,应准确或自动记录15s和60s的时间。
对大容量试品,国内外有关规程规定可用极化指数R10min/R1min来代替吸收
比试验。
绝缘电阻和吸收比的物理意义 -回复
![绝缘电阻和吸收比的物理意义 -回复](https://img.taocdn.com/s3/m/de533638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c9.png)
绝缘电阻和吸收比的物理意义 -回复绝缘电阻和吸收比都是在电气工程和电子学中使用的概念,它们具有不同的物理意义。
1. 绝缘电阻(Insulation Resistance)是指电气设备或电路中绝缘材料对电流的阻碍能力。
它反映了绝缘材料的质量和绝缘性能的好坏。
绝缘电阻通常以欧姆(Ω)为单位来表示,它描述了电气设备或电路的绝缘材料在高电压作用下对电流的隔离效果。
较高的绝缘电阻值表示更好的绝缘性能,可以减少电流泄漏和绝缘击穿的风险。
2. 吸收比(Dissipation Factor)是描述电容器或电介质材料中能量损耗的指标。
它表示电介质中能量损耗与电容器储存能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吸收比通常以无单位的百分比表示,数值越小表示电介质材料的损耗越低,对电信号的传输和储存效果越好。
在电气工程中,绝缘电阻和吸收比都是重要的电性能参数。
绝缘电阻用于评估电气设备和电路的绝缘质量,以确保安全可靠的操作。
吸收比用于评估电容器或电介质材料的损耗特性,对于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绝缘电阻和吸收比是针对不同的电气性能进行描述的,它们在物理意义上有所区别。
1/ 1。
测量电力电缆绝缘为什么要测吸收比
![测量电力电缆绝缘为什么要测吸收比](https://img.taocdn.com/s3/m/82c5c50a52d380eb62946dc2.png)
有些绝缘物体(如:塑料、瓷等)在直流电压作用下,其电导电流瞬间即可达到稳定值,但对于发电机、变压器、电动机、电缆等电器设备,它们的绝缘是由复合介质构成,在直流电压作用下,会产生多种极化现象。
极化开始时电流很大,随着加压时间的增大,电流值下降,绝缘电阻相应增大,这种现象称为吸收现象。
在吸收现象中,衰减最快的电流称为电容电流,随时间缓慢变化的电流称为吸收电流,最后不随时间变化的稳定电流是由介质的电导所决定的称为电导电流。
一般设备的容量愈大,这种现象愈明显。
由于吸收电流随时间变化,所以在测试绝缘电阻和泄漏电流时要规定时间。
当绝缘受潮或脏污后,泄漏电流增加,吸收现象不明显。
影响绝缘电阻测量结果的因素主要有温度、湿度和放电时间。
由于温度升高使介质极化加剧,致使电导增加、电阻降低,因而绝缘电阻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绝缘因表面吸潮或瓷绝缘表面形成水膜会使绝缘电阻显著降低。
此外,当绝缘在相对湿度较大时会吸收较多的水分,使电导增加,绝缘电阻降低。
测试绝缘电阻相当于在绝缘上施加了直流高压电荷,因而试品被充电,测试完毕之后应将试品充分放电,且放电时间应大于充电时间,而不致因残余电荷没能放尽,而使在重复测量时所得到的充电电流和吸收电流比前一次测量值小,因而造成吸收比减小,绝缘电阻值增大的现象。
测试吸收比的过程中,根据所需要的测试结果(普通测试、吸收比测试、极化指数测试),松开测试键。
这时智能双显绝缘电阻测试仪停止高压输出,并自动计算、显示测试结果(各个时间状态的电阻值、吸收比、极化指数)。
按动上键或下键可循环显示本次测试结果(当前阻值、15秒阻值、60秒阻值、10分钟阻值、吸收比、极化指数)。
鼎升电力生产的DC2010智能双显绝缘电阻测试仪采用嵌入式工业单片机和实时操作软件系统。
自动化程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可自动计算吸收比和极化指数,无须人工干预。
注意:吸收比测试时间应大于1分钟,极化指数的测试应大于10分钟。
每次测量的时间最长为10分钟,10分钟以后仪表会自动关闭高压,并自动计算、显示测试结果。
10kv变压器绝缘电阻的合格标准
![10kv变压器绝缘电阻的合格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bc78e53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4e.png)
10kv变压器绝缘电阻的合格标准一、绝缘电阻值1. 变压器的绝缘电阻值是判断变压器绝缘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合格的绝缘电阻值应不小于产品说明书或相关标准的要求。
2. 在测量绝缘电阻时,应将变压器各侧线圈分开,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二、极化指数1. 极化指数是指绝缘材料在电场作用下产生极化现象的严重程度。
它是判断变压器绝缘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2. 合格的极化指数应不小于产品说明书或相关标准的要求。
三、吸收比1. 吸收比是指绝缘材料在电场作用下吸收能量的能力。
它是判断变压器绝缘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2. 合格的吸收比应不小于产品说明书或相关标准的要求。
四、介质损耗角正切值1. 介质损耗角正切值是指绝缘材料在交流电场作用下,单位时间内消耗的能量与该时间内通过绝缘材料的电流之比。
它是判断变压器绝缘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2. 合格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应不小于产品说明书或相关标准的要求。
五、温度1. 变压器的绝缘性能会受到温度的影响。
当温度升高时,绝缘材料的性能会降低,因此需要关注变压器的温度变化情况。
2. 在测量绝缘电阻时,应记录变压器的温度值,以便后续分析温度对变压器绝缘性能的影响。
六、运行电压1. 变压器的运行电压会影响其绝缘性能。
长期处于高电压状态下运行,可能会导致绝缘材料老化,降低变压器的绝缘性能。
2. 在评估变压器的绝缘性能时,需要考虑其实际运行电压的情况。
如果实际运行电压超过额定电压,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电压负荷,以保护变压器的绝缘性能。
七、负荷情况1. 变压器的负荷情况也会影响其绝缘性能。
如果变压器长期处于过负荷状态运行,会导致其温度升高,加速绝缘材料的老化,降低变压器的绝缘性能。
2. 在评估变压器的绝缘性能时,需要考虑其实际负荷情况。
如果实际负荷超过变压器的额定负荷,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负荷,以保护变压器的绝缘性能。
同时,应定期对变压器进行维护和检修,保证其正常运行状态。
什么叫绝缘电阻吸收比和极化指数
![什么叫绝缘电阻吸收比和极化指数](https://img.taocdn.com/s3/m/a0ce6a64fc4ffe473268ab24.png)
绝缘电阻,吸收比,极化指数之间的关系当说吸收比时,应该说到绝缘电阻极化指数。
绝缘电阻――在绝缘结构的两个电极之间施加的直流电压值与流经该对电极的泄漏电流值之比。
R=U/I,常用单位:(MΩ)吸收比――在同一次试验中,1min时的绝缘电阻值与15s时的绝缘电阻值之比。
用字母K来表示。
极化指数――在同一次试验中,10min时的绝缘电阻值与1min时的绝缘电阻值之比。
用字母P来表示。
绝缘电阻测试是电气试验人员最常用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易于判断。
通常用兆欧表进行测量。
根据测得的试品1分钟时的绝缘电阻值的大小以及吸收比,可检出绝缘是否有贯通性的集中缺陷、整体受潮或贯通性受潮。
预防性试验规程对变压器绝缘电阻的要求:绝缘电阻换算至同一温度下,与前一次测试结果相比应无显著变化,一般不低于上次值的70%2)35kV及以上变压器应测量吸收比,吸收比在常温下不低于1.3;吸收比偏低时可测量极化指数,应不低于1.5绝缘电阻大于10000 MΩ时,吸收比不低于1.1或极化指数不低于1.3应当指出:只有当绝缘缺陷贯通于两极之间,测得其绝缘电阻时才会有明显的变化。
若设备绝缘只是局部缺陷,而两极之间仍保持有部分良好绝缘时。
绝缘电阻降低很少,甚至不发生变化。
因此不能检出这种局部的缺陷。
绝缘材料的绝缘电阻并不是一个恒定的值,当绝缘材料吸收水份或表面有灰尘或瓷件表面有污垢时,绝缘材料的绝缘电阻就会大大地降低。
绝缘电阻之所以会降低是由于吸收水份受脏后相当于并联了一个相当数值的电阻,使绝缘材料的总电阻下降。
绝缘电阻降低后泄漏电流就增大。
所以绝缘电阻可以判断内部绝缘材料是否受潮,或外绝缘表面是否有缺陷。
对外绝缘而言,如果擦干净后,即可恢复其绝缘性能,说明不了外绝缘的绝缘性能本质。
对内绝缘而言,也不能表示其老化程度与损伤情况(这些绝缘性能要由介质损失角及局部放电试验来测定)。
所以绝缘电阻,吸收比试验,极化指数是一项在低电压下测定的绝缘性能。
为什么要测量吸收比
![为什么要测量吸收比](https://img.taocdn.com/s3/m/792e730a43323968001c9211.png)
为什么要测量吸收比
什幺是吸收比
吸收比是用于电力系统中对电气设备绝缘检查的一个功能性分支,除了吸收比之外,与吸收比相关的还有一个“极化指数”,吸收比的必要性是根据被试对象的情况而决定,所以经常在现场看到有的试品做吸收比和极化指数,有的并没有做,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吸收比的必要性,也就是为什幺要测量吸收比。
吸收比的必要性
在电力试验设备中,像塑料、瓷瓶等在直流电压作用下,其电导电流瞬间即可达到稳定值,绝缘电阻值通过显示屏幕直接读取即可,但对于发电机、变压器、电动机、电缆等电气设备,它们的绝缘是由复合介质构成,测量吸收比能够发现绝缘受潮情况,反映整体和局部缺陷等绝缘情况,由于吸收电流随时间变化,所以在测试绝缘电阻和泄漏电流时要规定时间。
吸收现象和技术标准
在直流电压作用下,会产生多种极化现象,极化开始时电流很大,随着加压时间的增大,电流值下降,绝缘电阻相应增大,这种现象称为吸收现象,我们所说的吸收比是单位时间内的比值,根据预防性试验要求,吸收比的时间是60秒与15秒的绝缘电阻之比,吸收比的结果参考应该结合设备所处的具体环境综合性考虑。
影响绝缘电阻测量结果的因数
影响绝缘电阻测量结果的因素主要有温度、湿度和放电时间,由于温度升高使介质极化加剧,致使电导增加、电阻降低,因而绝缘电阻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绝缘因表面吸潮或瓷绝缘表面形成水膜也会使绝缘电阻显着降低,此。
(完整版)高压试验作用和意义
![(完整版)高压试验作用和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de63d09790c69ec3d4bb7575.png)
高压试验的作用和意义电力系统包括众多的电气设备,由于材料或工艺存在瑕疵,操作人员误操作,湿度和温度等原因,在电气设备内部会留下潜伏性的缺陷。
如将原有的缺陷设备投入电力系统运行,送电时即可能会发生事故。
有些缺陷设备,虽暂时不发生事故,但运行一段时间后,也会发生事故,甚至会引起严重后果,如设备损坏,线路跳闸等,甚至会威胁到整个系统的安全供电。
电力生产的实践证明,对电气设备按规定开展检测试验工作,是防患于未然,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
为了防止电气设备在投入运行时或运行中发生事故,及时发现设备中潜伏的缺陷,必须对电气设备运行高压试验。
对于新安装和大修的电气设备进行的试验,称为交接试验,其目的是:1.检验制造单位生产的电气设备质量是否合格。
2.检验电气设备在安装施工过程中是否受到损坏,安装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3.检验新安装的电气设备是否满足投入运行的技术要求。
电气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受电压、电流、温度和湿度等因素,在电气设备中可能产生潜伏性缺陷,通过试验能及时发现电气设备在运行中出现的各种潜伏性缺陷严重程度,以便对不合格的电气设备运行检修或更换,这为预防性试验。
高压试验的分类:根据试验项目内容不同,分为绝缘试验和特性试验。
1.绝缘试验:对电气设备绝缘状况的检查试验。
设备外绝缘检查,绝缘特性根据测试和耐压试验,绝缘试验又分为非破坏性试验和破坏性试验。
a.非破坏性试验:用较低的试验电压(额定电压)(低于设备)或其它不损伤绝缘的办法来测量绝缘,方法:绝缘电阻和吸收比测量,直流泄漏电流测量,绝缘介质损耗角正切值测量。
b.破坏性试验:用电压远高于设备运行时所承受的电源电压,来考核设备在过电压时的承受能力,如绝缘裕度达不到技术要求,在耐压试验时会击穿。
耐压试验有:直流耐压、交流耐压、工频耐压和感应耐压。
1.工频耐压:利用工频交流电源通过调压装置,经升压变压器输出一个交流高压,对被试物进行高电压试验。
绝缘电阻、吸收比、极化指数试验作业指导书(14)
![绝缘电阻、吸收比、极化指数试验作业指导书(14)](https://img.taocdn.com/s3/m/fa19328fcc22bcd126ff0cf6.png)
编写:李军审核:李铁军绝缘电阻、吸收比、极化指数试验作业指导书批准:赵显忠1.目的和范围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测量,是检查设备绝缘状态最简便方法,绝缘电阻的测量有助于发现电气设备中影响绝缘的异物、绝缘受潮和脏污、绝缘油严重劣化、绝缘击穿和严重热老化等缺陷。
是试验人员都应掌握的基本方法。
所有电气设备,在设备交接以及定期检修的时候必须绝缘电阻测量及时发现设备绝缘缺陷。
不同的设备其绝缘,在相同电压下,总电流随时间下降的曲线不同。
即使同一设备,当绝缘受潮或有缺陷时,其总电流曲线也要发生变化。
因此大容量设备,如发动机、变压器、电缆等进行绝缘电阻测量,应记录吸收比或极化指数。
一般将60s和15s时绝缘电阻的比值R60/R15,称为吸收比,即K1=R60/R15。
而将10分钟和1分钟时绝缘电阻的比值R10min/R1min,称为极化指数,即K2=R10min/R1min。
2.测量方法2.1根据设备的电压等级选用兆欧表。
兆欧表选用不当,会造成设备绝缘损伤或测量不准。
100V~500V的设备或回路选用500V兆欧表,500V~3000V的设备或回路选用1000V兆欧表,3000V~10000V的设备或回路选用2500V兆欧表,10000V以上的设备或回路选用2500V以上兆欧表。
2.2检查被测设备和回路应与其它设备和回路断开,测量应用专用试验导线,检查兆欧表在额定转速时指针应指在最大刻度与“∞”之间,两表笔短接时指针应在“0”处。
2.3兆欧表上的接线端子“E”是接在设备和回路的接地端,“L”是接在设备和回路的绝缘端,“G”是接设备和回路屏蔽端的,如:电缆的屏蔽。
见图1。
2.4启动兆欧表达额定转速,或接通兆欧表电源,待指针稳定后(或60s),读取绝缘电阻。
2.5测量吸收比或指比指数时,先启动兆欧表至额定转速,待指针指“∞”时,用将兆欧表“L”端导线立即接至设备和回路的绝缘端上,同时记录时间,分别读出15s和60s(或1min和10min)时的绝缘电阻值。
变压器绝缘电阻、吸收比、极化指数的检测
![变压器绝缘电阻、吸收比、极化指数的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3d6c47c8eefdc8d377ee3243.png)
变压器绝缘电阻、吸收比、极化指数的检测绝缘电阻试验是对变压器主绝缘性能的试验,吸收比和极化指数能够反映变压器绝缘受潮问题,是变压器诊断受潮故障的重要手段。
标签:绝缘电阻;吸收比和极化指数绝缘电阻试验是对变压器主绝缘性能的试验,主要诊断变压器由于机械、电场、温度、化学等作用及潮湿污秽等因素影响程度,能灵敏反映变压器绝缘整体受潮、整体劣化和绝缘贯穿性缺陷,主变压器能否投运的主要参考数据之一。
一、变压器绝缘电阻试验类型电力变压器的绝缘电阻试验:中小型变压器一般采用测量一分钟的直流电阻值即可;大型变压器采用测量吸收比值即:R60 / R15来判断;对特大型变压器,则应采用极化指数(R600 / R60)的测定来判断变压器的绝缘。
吸收比的测量可以反映变压器是否受潮,但特大型变压器往往会出现绝缘电阻绝对值较大时,吸收比反而偏小。
采用极化指数的测量,有助于正确判断上述所遇到的问题。
为了比较不同温度下的绝缘电阻值,GB / T6451——1999国家标准夫定了不同温度t下测量的绝缘电阻值R60换算到标准温度(20℃)时的换算公式当t20℃R20 = A Rt式中A为换算系数,具体见下表绝缘电阻换算系数表温度差℃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系数 A 1.2 1.5 1.8 2.3 2.8 3.4 4.1 5.1 6.2 7.5 9.2 11.2DL / T596—1996规程规定吸收比(10~30℃)不低于1.3和极化指数不低于1.5,且对吸收比和极化指数不进行温度换算。
在判断时,新的预试规程规定:吸收比与极化指数中任一項,达到上述要求,均应为符合标准。
美国按极化指数判断变压器绝缘状况的参考标准如下:美国“变压器维护指南”推荐参考标准表变压器绝缘状态极化指数良好>2较好 1.25~2一般 1.1~1.25不良1~1.1危险<1二、变压器绝缘电阻的度验方法测量部位1、二绕组变压器,应分别测量:高压绕组对低压绕组及地;低压绕组对高压绕组及地;高、低绕组对地。
变压器绝缘电阻及吸收比、极化指数检测
![变压器绝缘电阻及吸收比、极化指数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e42703499b6648d7c0c74621.png)
变压器绝缘电阻及吸收比、极化指数检测绝缘电阻试验是对变压器主绝缘性能的试验,主要诊断变压器由于机械、电场、温度、化学等作用及潮湿污秽等影响程度,能灵敏反映变压器绝缘整体受潮、整体劣化和绝缘贯穿性缺陷,是变压器能否投运的主要参考判据之一。
1.绝缘电阻的试验原理变压器的绝缘电阻对双绕组结构而言是表征变压器高压对低压及地、低压对高压及地、高压和低压对地等绝缘在直流电压作用下的特性。
它与上述绝缘结构在直流电压作用下所产生的充电电流、吸收电流和泄漏电流有关。
变压器的绝缘结构及产这三种电流的等效电路如图2—6所示。
图2—6 绝缘介质的等效电路U-一外施直流电压;C1一等值几何电容;C、R一表征不均匀程度和脏污等的等值电容、电阻;Rl 一绝缘电阻;iC1-电电流;iCR一吸收电流;iRi一泄漏电流;i一总电流(1)充电电流是当直流电压加到被试晶上时,对绝缘结构的几何电容进行充电形成的电流,其值决定于两极之间的几何尺寸和结构形式,并随施加电压的时间衰减很快。
当去掉直流电压时相反的放电电流。
电路中便会产生与充电电流极性(2)吸收电流是当直流电压加到被试品上时,绝缘介质的原子核与电子负荷的中心产生偏移,或偶极于缓慢转动并调整其排列方向等而产生的电流,此电流随施加电压的时间衰减较慢。
(3)泄漏电流是当直流电压加到被试品上时,绝缘内部或表面移动的带电粒子、离子和自由电子形成的电流,此电流与施加电压的时间无关,而只决定于施加的直流电压的大小。
总电流为上述三种电流的合成电流。
几种电流的时间特性曲线如图2—7所示。
图2—7直流电压作用下绝缘介质中的等值电流i-总电流;i1-吸收电流;i2充电电流;i3泄漏电流变压器的绝缘电阻是表征同一直流电压下,不同加压时间所呈现的绝缘特性变化。
绝缘电阻的变化决定于电流i的变化,它直接与施加直流电压的时间有关,一般均统一规定绝缘电阻的测定时间为一分钟。
因为,对于中小型变压器,绝缘电阻值一分钟即可基本稳定;对于大型变压器则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稳定。
绝缘电阻、吸收比和极化指数试验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
![绝缘电阻、吸收比和极化指数试验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https://img.taocdn.com/s3/m/56d7da92168884868662d6bf.png)
绝缘电阻、吸收比和极化指数试验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绝缘电阻、吸收比和极化指数试验1范围本标准提出了绝缘电阻、吸收比和极化指数试验所涉及的仪表选择、试验方法和注意事项等一系列技术细则。
本标准适用于在发电厂、变电所、电力线路等现场和在修理车间、试验室等条件下对高、低压电气设备进行绝缘电阻、吸收比和极化指数试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DL,T 5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JJG 622 绝缘电阻表(兆欧表)检定规程3试验内容试验内容包括绝缘电阻、吸收比和极化指数。
3.1绝缘电阻测量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是检查设备绝缘状态最简便和最基本的方法。
在现场普遍用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
绝缘电阻值的大小常能灵敏地反映绝缘情况,能有效地发现设备绝缘局部或整体受潮和脏污,以及绝缘击穿和严重过热老化等缺陷。
用兆欧表测量设备的绝缘电阻,由于受介质吸收电流的影响,兆欧表指示值随时间逐步增大,通常读取施加电压后60s的数值或稳定值,作为工程上的绝缘电阻值。
3.2 吸收比和极化指数吸收比K为60s绝缘电阻值(R60S)与15s绝缘电阻值(R15S)之比值,即: K= 对于大容量和吸收过程较长的被试品,如变压器、发电机、电缆、电容器等电气设备,有时吸收比值R60S/ R15S;尚不足以反映吸收的全过程,可采用较长时间的绝缘电阻比值,即10min时的绝缘电阻(R10min)与lmin时的绝缘电阻(R1min)的比值PI来描述绝缘吸收的全过程,PI称作绝缘的极化指数,即: PI= R10min/ R1min在工程上,绝缘电阻和吸收比(或极化指数)能反映发电机、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等设备绝缘的受潮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上所述,用吸收比K判断绝缘状态有不确切性。特别是对于大型变压器,因吸收时间常数T较大,往往不能取得大的吸收比。由于绝缘结构的不同,使测试的吸收时间常数延长,吸收过程明显变长,稳态时一般可达10min或以上。大量数据表明,10min绝缘电阻均大于1min绝缘电阻值,说明这些变压器的吸收电流确实衰减很慢。因而出现绝缘电阻提高、吸收比小于1.3而绝缘并非受潮的情况。若仍然按传统的吸收比来判断大型变压器的绝缘状况,已不能有效地加以判断。 为更好地发挥绝缘电阻项目的作用,根据目前我国广泛采用晶体管兆欧表测试的情况,在电力变压器绕组的测试中,用"极化指数PI"作为另一种判断绕组绝缘是否受潮的依据。极化指数是指测试读取10min时的绝缘电阻值与读取1min时绝缘电阻值之比。
高压绝缘电阻测试仪中吸收比,极化指数,等一些重要指标的意义和适用性
测量绝缘电阻时,采用空闲绕组接地的方法,其优点是可以测出被测部分对接地部分和不同电压部分间的绝缘状态,且能避免各绕组中剩余电荷造成的测量误差。
测量电力变压器的绝缘电阻、吸收比、极化指数,对检查变压器整体的绝缘状况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能有效地检查出变压器绝缘整体受潮,部件表面受潮或脏污,以及贯穿性的缺陷。当绝缘贯穿于两极之间时,测量其绝缘电阻时才会有明显的变化,既通过测量才能灵敏地查出缺陷;若绝缘只有局部缺陷,而两极间仍保持有良好绝缘时,绝缘电阻降低很少,甚至不发生变化,因此不能查出这种局部缺陷。
由式(4)看出,吸收系数G增加,导致吸收比K增大,由式(2)知,吸收系数G主要取决于介质的不均匀程度(RpCp≠R0C0),即当油和纸两层介质均良好或均很差时,G值较小,其作用均使吸收比下降,给判断绝缘优劣带来复杂性。在固定的G值前提下,某一吸收时间常数T0时,吸收比K取得最大值Km。 由式(3),吸收时间常数T与R0R0/(Rp+R0)成正比,油和纸两层介质或其中一层介质不良时,T<T0;当两层介质均好时T>T0。在这两种情况下,吸收比均较小,也给绝缘判断带来复杂性。
在直流电压作用下,绝缘电阻为R(t)=R1(RP+R0)/(R1+RP+R0)(1+Ge-t/T) (1)
吸收系数:G=R1(RPCP-R0C0)2/RPR0(R1+RP+R0)(CP+C0)2 (2)
吸收时间常数:T=RpR0(Cp+C0)/(Rp+R0) (3)
由式(1)看出,绝缘由阻取决于变压器纸和油的状况,及结构尺寸,并随测试时间增加而增大。因此不是判断绝缘状况的理想指标。实测表明,变压器油的状况,特别是其电阻率影响因素很多,对绕组绝缘电阻的影响很大。
吸收比K为绝缘电阻60s值与15s值之比:K=(1+Ge-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5/T)/(1+Ge-60/T)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