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课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花的学校》教案三篇
【导语】泰⼽尔写《花的学校》时,已年近不惑,但仍以纯真的童⼼感受世界。
那质朴的语⾔闪耀着写作的快乐,奇妙的想象充满了童真童趣。
现在让我们⾛进花⼉学校,去感受这些奇思妙想。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设想】 认识本⽂的⽣字,会写13个字,⾃主积累好词好句。
教学过程: 第⼀课时 ⼀、简介作者,导⼊课题。
教师简介作者导⼊新课。
板书课题,学⽣齐读课题。
⼆、检查学⽣⾃学⽣字词的情况。
1.读准下列字⾳。
荒、笛、罚、假、裳 2.交流、识记⽣字。
(1)加偏旁记忆的字:由——笛 (2)换偏旁记忆的字:慌——荒 3.读读写写下列词语。
落下荒野⼝笛跳舞狂欢放假互相能够猜出扬起双臂 4.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润湿:潮湿润泽。
(2)荒野:长满野草或⽆⼈耕种的地⽅。
(3)狂欢:纵情的欢乐。
(4)急急忙忙:⼼⾥着急,⾏动加快。
三、读课⽂,了解课⽂的内容。
1.学⽣朗读课⽂,读准字⾳,标出⾃然段的序号。
2.请四名同学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注意读准字⾳。
其他同学思考每⼀⾃然段讲了什么内容?教师相机指导。
3.说说每部分课⽂的主要内容。
第⼀部分(1-2⾃然段):想象阵⾬降落时,花⼉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
第⼆部分(3-5⾃然段):想象⾬来时,关了门在做功课的花朵们便放假了。
第三部分(第6⾃然段):想象花孩⼦们在⾬中穿着各⾊的⾐裳,冲了出来。
第四部分(7-9⾃然段):想象花孩⼦们急急忙忙赶回家,他们对准妈妈扬起了双臂。
四、朗读课⽂,画出⾃⼰欣赏的句⼦。
1.听教师朗读。
2.教师领读,学⽣齐读课⽂。
3.⾃由朗读课⽂,边读边画出⾃⼰欣赏的句⼦。
4.同桌交流,说⼀说这些句⼦美在哪⾥。
5.教师利⽤课件出⽰佳句。
6.让同学们说出⾃⼰的感受,⼤家共同欣赏。
篇⼆ 【教学⽬标】 1.会写“落、荒”等⽣字,正确认读“荒、笛”等⽣字,认识多⾳字“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默读课⽂,能对课⽂中不理解的地⽅提出疑问。
三年级上册第二课课文
三年级上册第二课课文
三年级上册第二课是《花的学校》这篇课文,以下就是这篇课文的内容:
《花的学校》
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草地上跳舞、狂欢。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它们关了门做功课。
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它们的站墙角的。
雨一来,它们便放假了。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你可知道,妈妈,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
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
扬起双臂来,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
2024年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金色的草地》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和课后练习及答案和知识点汇总
盛:成+皿 耍:而+女 喊:咸+口 英:央+艹 钓:勺+钅 趣:取+走 蒲:浦+艹
组词扩展:观察 视察 哈欠 欠条 喜欢 喜爱
5.指导写字。 (1)让学生观察生字的笔画、偏旁、部件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2)说说哪些是上下结构,哪些是左右结构,哪些是左中右结构,哪些是半包围结 构。 (3)小老师讲经验:各类字该怎么写。 “蒲 英 察”上下结构,上窄下宽,“盛、耍”上下等宽。 “喊 钓”左窄右宽。“趣”半包围结构,“走”的最后一捺写长些。 “喜”上中下结构,上下窄中间宽。
diào yú
guān chá hé 1ǒng
(
)(
yì běn zhèng jīng
(
)
)(
)(
)(
)
yǒu qù
yǐn rén zhù mù
(
)
(
)
(二)、组 词。
耍(
) 欠(
)
钓(
)
拢(
)
要(
) 吹(
)
钩(
)
笼(
)
(三)、填合适的词。
(
)的花瓣 (
) 的草地 (
) 的笑脸
(
)的花瓣 (
) 的草地 (
新课标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程要通过创设多样性的情境 不断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教学中我 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以读代讲法、情境教学法、自主、合 作、探究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来。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字词句的大概意思,理解故事的 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明白文中所讲的道理,并受到一些启发。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花的学校》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花的学校》教案本教案是针对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花的学校》的教学设计,旨在通过读懂课文、学习课文中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案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前置知识准备、课堂实施和课后延伸。
前置知识准备本课教学目标1.了解花卉生长的变化过程;2.掌握本篇课文所使用的词语,如“泥土”、“萌发”、“它们”等;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能力。
课前预习1.带着学生去校园中的花坛,观察花卉的生长变化过程;2.学生阅读课前阅读任务,自主总结相关知识点;3.学生同桌之间进行小组讨论,交流阅读心得和感受。
教学重难点1.掌握花卉生长的变化过程;2.掌握本篇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如“泥土”、“萌发”、“它们”等;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能力。
课堂实施课堂活动设计1.导入环节:通过现场观察图片,学生阐述花卉的生长变化过程;2.阅读教材:学生带着问题思考阅读教材,然后进行小组探讨;3.语言学习:选取教材中的语言知识进行讲解和练习;4.集体回答:学生就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答题和发表见解;5.课文写作:要求学生针对本篇课文写出一篇700字以上的读后感。
课堂教学安排时间活动安排8:00-8:10 导入活动8:10-8:20 学生小组讨论8:20-8:40 教材解读和语言学习8:40-8:50 集体回答8:50-9:00 书写读后感课后延伸个人延伸1.学生可以自主观察、比较观察的花卉变化,记录在笔记本中;2.学生可以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花卉的文章,表达自己对花卉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保护意识。
集体延伸1.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校园外的园林公园或植物园进行实地观察;2.小组展示自己观察、摄影的作品,进行讨论和分享。
以上就是本次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花的学校》教案的主要内容。
通过这一教学设计,学生将能够全面地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更深刻地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进而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保护意识。
小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课《金色的草地》多音字、词语解释、近义词、反义词归纳
2、金色的草地(月日)
一、多音字。
假 jiǎ(假如)朝 cháo(朝代)
jià(假期) zhāo(朝霞)
劲 jìn(使劲)
jìng(劲敌)
二、词语解释。
玩耍:玩赏;进行娱乐活动。
度庄重严肃。
小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2课《金色的草地》多音
字、词语解释、近义词、反
义词归纳第2课《金色的草
地》多音字、词语解释、近
义词、反义词归纳
假装:故意做出某种动作或姿态来掩饰真相。
引人注目:吸引人们注意。
钓鱼:用钓钩捕鱼。
傍晚:临近晚上的时候。
观察:仔细察看(事物或现象)。
合拢:合到一起;闭合。
有趣:有兴味;有趣味。
三、近义词。
快乐——高兴喜爱——喜欢假装——伪装观察——观测
仔细——认真
四、反义词。
张开——合拢仔细——粗心喜爱——讨厌。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习作 我来编童话 课件 第二课时
买快乐 春天来了,森林里万物复苏。啄木鸟大叔在小河边开了家森林超市。 傍晚,超市里来了位漂亮的小姑娘,她穿着一身粉红色的玫瑰花衣裳,戴着紫 红色的玫瑰花项链和朱红色的玫瑰花发饰。“我是百花国的玫瑰花仙子,我们的国 王特别爱好我,还给我单独造了个花坛。我逐日装扮得漂漂亮亮的,坐在高高的花 坛上,享受着蜂蝶的歌颂和百花的朝拜。人人都说我漂亮,可是我一点都不快乐。 我想买一些快乐,让自己快乐起来。” 买快乐?看着玫瑰花仙子热切期盼的眼光,啄木鸟大叔犯了难。他环顾四周, 眼光落在了门口的告示牌上:“小仙子,你愿意把身上的玫瑰花送人吗?”“只要能 找到快乐,我愿意。” 啄木鸟大叔转身在告示牌上写下了一行字:帮玫瑰花仙子寻觅快乐,参与者嘉 奖玫瑰花一朵。消息像长了翅膀,飞遍了森林的角角落落。 不一会儿,小乌鸦来了。“玫瑰花仙子,我想要一片玫瑰花瓣做领结,我没什 么本事,不过我可以给你唱首歌,如果你不介意我嗓音刺耳的话。” “不介意,不介意!小乌鸦,我把头上红色的花瓣送给你吧。”玫瑰花仙子亲手 摘下花瓣,谨慎翼翼地帮小乌鸦系上。“啦啦啦,太美了,我不再是只丑乌鸦了!” 小乌鸦兴奋地绕着森林超市边唱边跳起了圆圈舞。玫瑰花小仙子心里美美的。 小乌鸦刚走,小熊弟弟又来了。小熊弟弟拿出一罐蜂蜜,不好意思地说:“小 仙子姐姐,今天是我妈妈的生日,我想要一朵玫瑰花送给妈妈。我不知道怎样才能 帮你找到快乐,这是我最爱吃的蜂蜜,送给你,期望你也能够像这蜂蜜一样,甜甜 蜜蜜。” “谢谢你,小熊,我把我胸前的这朵玫瑰花送给你,期望你妈妈会爱好。” “太美了!”小熊接过花,高高兴兴地走了。玫瑰花仙子的心里甜甜的。 第二天,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来了。“玫瑰花仙子,我给你讲故事吧。”“玫 瑰花仙子,去我家厨房做糕点吧。”“玫瑰花仙子,我们一起做游戏吧。”……玫 瑰花仙子接受着大家的善意,也分享着自己的美丽。 “谢谢大家,我找到快乐了,我找到快乐了!” 本来,快乐就是和朋友们在一起,你帮助我,我帮助你。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 我来编童话第2课时
百花争艳
作者/西安市高新区第三十二小学 郭亦阳 指导老师/高菲
从前,有一户大户人家,他们住的房子就 像皇宫一样富丽堂皇,极尽奢华。就连他们的后 花园都很别致,里面种满了各种各样的美丽、名 贵的花草……
6 听着这无休止的争吵声,温文尔雅的君子兰终 于忍不住发话了:“难道你们就没有听说过‘唯有牡 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吗?牡丹姐姐才是真正 的国色天香!”花朵们听了,齐刷刷地看向牡丹,只 见它姿态优美,富丽端庄,像一位雍容华贵的夫人一 样,在风中抚琴歌唱。花朵们自愧不如,都惭愧地低 下了头。
第⑥段:通过君子兰的话和花朵们的反应,从侧 面表现了牡丹高贵、典雅的美。
第③段:几个小女孩把“我”当作牵皮筋的桩 子,使“我”的身体受到了伤害。
不玩跳皮筋的时候,小女孩们就跑到玫瑰花 丛中嬉戏,还把玫瑰花妹妹摘下来,把玩一会儿便 随手丢弃。要知道,玫瑰花妹妹一旦离开它的根茎, 很快就会死去的!现在,玫瑰花丛已经快变成光秃 秃的一片了,每次看到那些小女孩们,玫瑰花妹妹 们都吓得瑟瑟发抖。
可是,当附近建起一个个居民大院后,我们 的生活完全变了样儿。那些快乐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变成了我们美好的记忆,只能在梦里出现……现在 我来说说我们悲惨的遭遇吧!
第②段:过渡段,交代了“我们”的生活发生 巨变的原因。
有几个小女孩把我当作牵皮筋的桩子,她们 把皮筋拴在我身上,扯着皮筋又蹦又跳,开心极了。 可我却痛苦不堪(kān),我哪里受得了她们这样 的折腾啊!现在我身上已经被皮筋勒出了一道道深 深浅浅的伤痕了。
一天黄昏,啄木鸟正在给河边的橡树老人治病, 帮它捉虫子。玫瑰花骄傲地昂着头说:“喂!啄木鸟, 我和你,谁的功劳大呀?”啄木鸟不理它,继续捉虫 子。“不用说了,你我都知道,我的功劳大。我是多 么尊贵优雅,而你却那么丑陋(lòu)。我的美丽给 森林增添了多少风光,而你却给森林的美丽拖了后腿。 我说得对不对呀?”玫瑰花说完,得意地摇了摇它的 身子。啄木鸟依然不回答它,认真地给橡树老人治病。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不懂就要问 公开课教学课件(第2课时)
精读课文
指名读第2、3自然段: “流利”、在课文里是要说明什么的?孙中山是怎样对
待学习的?对先生的提问为什么要“鼓起勇气”?对先生 请求时用了礼貌用语说明了什么?
精读课文
找出带有下列词语的句子读一读:
一愣
解答
围绕上列词语展开讨论研究:当孙中山提出问题后,
先生的态度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例:农村里养土鸡大都是在郊外圈( quān)一块地, 把鸡圈( juān )起来,实行圈(juàn )养。
词语解析
私塾:旧时家庭、宗族或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处所,一般只有一 个教师,采用个别教学法,没有一定的教材和学习年限。
先生: 老师。 照例: 按照惯例;按照常情。 糊里糊涂: 不明事理。 摇头晃脑: 形容自得其乐或自以为是的样子。 霎时: 极短的时间。 鸦雀无声: 形容非常安静。 流利: 话说得快而清楚;文章读起来通畅。
精读课文
• 想一想,先生的态度怎样? • 质疑:以前的小朋友为什么不敢
向先生提出问题呢?而今天的老 师为什么却鼓励我们提问呢?
精读课文
学习第4自然段: 孙中山在那种棍棒教育下敢于提问,可以看出他有什
么样的精神?课文是怎样告诉我们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孙中山当时就是害怕也要鼓起勇气,弄清道理,勤学
拓展延伸
关于不懂就问的名言 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汉]王充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春秋]孔 子 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
—[清]郑燮(xiè) 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
课后作业
将孙中山“不懂就要问”的故事讲给 家人听,并收集更多的孙中山的故事,读 一读。
同学们,下一节课
再 见!
字词检查
2024年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富饶的西沙群岛》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和课后练习及答案和知识点汇总
——样子/形状。
师:海水颜色的样子不一,而且相互交错着。交错是什么意思? 师:(指图说)图片中这就是交错。 师:真正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海水交错在一起,我们可以感受到海水变得?
——颜色融合在一起,对,所以颜色就更丰富了。 ——海水就更漂亮了!
师:让我们一起读出海水的美丽吧! 师:哇,颜色如此丰富,形状交错在一起,那可真叫做——五光十色
【学法】: “以读为本”乃是新大纲的要求,能读懂课文主要内容。我在教学中注重学
生是学习的主体,以人为本,重视孩子们的心灵感情,交流合作。启发想象来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教材内容,让他们懂得当时作者描写西沙群岛的思 想感情。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教学开始,我先向学生播放西沙群岛的风光图,通过欣赏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 求知欲,引导学生观看一段录像,一边听我的导语,深深地陶醉在如此缤纷的神奇世界 之中。此刻,我抓住时机,说道:这就是富饶的西沙群岛,同时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这种运用现代媒体手段,创设意境,由画入文的导入方法,促使学生产生渴望学习的内 趋力,把学生自然地引到本课的主题——富饶的西沙群岛,有利于教学的进行。同时也 形成了学习冲动的教学效果。
(三)、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1.梳理课文结构
师:刚才我们正确朗读了这三个句子,很好,老师从这三个句子中找到了这些词语,把它变成 了三组词,做成了板贴,我们一边读一边思考,三组词分别应该贴在哪个位置呢?
师:谁来把这些词语贴到相应的位置上?注意位置要贴准确哦。 预设1:贴对了。——咦,我们为什么要这么贴? 预设2:贴错了。——这个贴在这里对吗/这个贴在这里合适吗/有不同意见吗/你觉得应该怎么 改正? 师:为什么要这么贴呢? 预设:第一组词写的都是海水,第二组词写的是海底的生物,第三组词写的是西沙群岛。 师:我们看,这里分别介绍的海水、海底和……能不能把西沙群岛也换一个词,和前面更对称 ,更有美感一些。——概括成海岛(边写边板书) 师:看,把这些连起来,原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师:谁能根据板书来说一说课文讲了什么吗?(根据回答,随机补充) 请一两位学生讲讲,同桌互讲。
三年级上册语文书第二课讲解
三年级上册语文书第二课讲解三年级上册语文书第二课是《小猪快跑》。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小猪在森林里追逐蝴蝶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关于动物和自然的知识,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赞美。
课文一开始,作者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森林,让我们仿佛置身其中。
我们可以看到高大的树木,听到鸟儿的歌唱,感受到清新的空气。
这样的描写让我们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接着,课文介绍了小猪。
小猪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动物,它有着粉红色的皮肤和圆圆的眼睛。
小猪非常喜欢在森林里玩耍,特别是追逐蝴蝶。
每当看到蝴蝶飞过,小猪就会兴奋地追赶起来。
它奔跑的速度非常快,让人眼花缭乱。
在追逐的过程中,小猪遇到了一只老虎。
老虎是森林里的霸主,它有着强壮的身体和锋利的爪子。
小猪看到老虎后,吓得立刻停下了脚步。
它知道自己无法与老虎抗衡,于是迅速转身逃跑。
小猪的速度非常快,很快就甩开了老虎,安全地回到了家。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关于动物的知识。
我们知道了小猪是一种喜欢追逐蝴蝶的动物,而老虎则是森林里的顶级捕食者。
我们还了解到了动物之间的生存法则,弱肉强食是自然界的一种普遍规律。
除了动物知识,这篇课文还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赞美。
作者通过描绘森林的美丽景色,让我们对大自然充满了敬畏之情。
同时,作者也通过小猪的追逐行为,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小猪奔跑的场景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活力和力量。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不仅能够学到很多知识,还能够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我们应该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让我们的地球更加美丽。
同时,我们也要学习小猪的勇敢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追求自己的梦想,不断进取。
总之,三年级上册语文书第二课《小猪快跑》是一篇生动有趣的课文。
通过这篇课文,我们不仅能够学到很多关于动物和自然的知识,还能够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赞美。
希望我们能够从中汲取力量,积极向上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部 编 版 人 教 版 小学语文三年级 上册 花 的学校 第二课时 教学课件
0
3、生字详解
0
4、笔顺
同步课文生字 讲解
读音:fá 音序:F 笔画:9画 结构:上下
0
0
5、组词 词语:处罚 责罚 成语:赏罚分明 6、造句 罚:张老师是一个赏 罚分明的人。
0
0
二、写好一个字
1、结构特点
上窄下宽
上短下长
0
0
2、书写要点
(1)上部两横平行,短竖间距 相等。 (2)下部左短右长,收笔位置 左高右低。 (3)字形上窄下宽,字头勿大。
0
2、形近字歌 五月端阳节 老王不得歇 只把工作干 家人互关切
互的同音字: 户、护、沪
0
3、生字详解
0
4、笔顺
同步课文生字 讲解
读音:hù 音序:H 笔画:4画 结构:独体
0
0
5、组词 词语:互相 互访 成语:互不干涉 6、造句 互:同学之间要互 相帮助,团结友爱。
0
0
二、写好一个字
1、结构特点
第二课:
花的学校
一、学好一个字
1、看图识义
图中树叶怎么了?
图中树叶落下 来了。
0
2、同音字歌 石窟在洛阳 游人络绎赏 秋风落霜叶 骆驼走四方
落的形近字: 洛、络、骆
0
3、生字详解
0
4、笔顺
同步课文生字 讲解
读音:luò 音序:L 笔画:12画 结构:上下
0
0
5、组词 词语:落泪 落 叶 成语:落花流水 6、造句 落:秋天到了,树叶纷纷飘落。
0
0
二、写好一个字
1、结构特点
上短下长
上宽下窄
0
0
2、书写要点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那一定会很好 教学课件(第2课时)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思考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它走过了 一段怎样的历程。(重点) 2.说说为什么木地板最后说自己又变成了一棵树。(难点)
复习导入
suō
nǔ
jīng
缩努 茎
tuī
zhī
chāi
jiù
推 吱拆 旧
解读课文
自由读第1—4自然段: • 回顾上一堂课讲过的内容,想想一粒种子是如何变成
拓展延伸
读了课文你的头脑中一定浮现出一幅幅精 彩的画面,为大树制作一本连环画册吧!
5 啊!阳光明媚,空气清新。我真的是 太舒服了!我好像又回到了从前。
课后作业
1.这篇课文写一颗种子先后变成了____树_______、 __手___推_车______、_____椅__子______最后变成木地板 的过程。
课后作业
2.文中几次写到种子感到很舒服,是因为_变__化__的_ _过__程__实__际__上__就__是__种__子__一__步__步__实__现__梦__想__的__过__程__。_ _它__每__一__次__实__现__梦__想__会__感__到__很__舒__服__,__是__因__为__它__得_ _到__了__心__理__上__的__满__足__,__䏻__用__自__己__的__力__量__为__别__人__创_ _造__价__值__,__它__感__到__很__满__足__。__这__是__种__子__不__甘__平__庸__,_ _无__私__奉__献__精__神__的__集__中__体__现__。________
精读课文
课文蕴含了什么道理? 这篇课文记叙一颗种子为了实现心中的梦
想先后变成一棵树、一辆手推车、一把椅子最 后变成木地板的历程。启发我们不断追寻心中 的梦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第二课时教案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2.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引起思考。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和课文进行了亲密接触。
这节课,我们要深入了解课文,和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小朋友成为最知心的朋友。
现在就请同学们继续品读课文,思考:“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怎样的小学呢?(课件出示13)学生品读。
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一)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丽。
1.刚才同学们再次品读了课文,那么,“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怎样的小学呢?哪个小朋友最勇敢,敢第一个站起来,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2.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美丽的小学?(学生讲到哪句,教师就顺势指导哪句。
视课堂生成情况灵活地驾驭课堂。
)预设1:(1)生:我是从这里看出的。
(课件出示14)“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各式各样的服装鲜艳夺目,使学校更加美丽。
(板书:服装:鲜艳绚丽多彩)(2)你知道句子里哪个词直接说明了它的美丽吗?(绚丽多彩)(课件突出显示15)“绚丽”的近义词就是——美丽(3)让我们一起读出它的美。
(如果此时学生不能准确地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美丽的小学,教师可这样处理:老师来读一句话:“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你们觉得这句话写出了学校的什么呢?句子里哪个词直接说明了它的美丽?(绚丽多彩)“绚丽”的近义词就是——美丽。
让我们一起读出它的美。
3.还有什么地方写出了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丽?预设2:(1)生:我从这里看出“大青树下的小学”很美丽。
(课件出示16)“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
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2)这句话在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
其他同学同意他的观点吗?那我们一起来读读。
三级上册语文第二课
三级上册语文第二课一、教学目标1. 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坝、傣”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坝子、孔雀舞、泼水、龙坝、气候、凤凰花、绿树成荫”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 体会本文语言生动、清新活泼的特点,学习用拟人方法写一写其他的自然现象。
二、教学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体会本文语言生动、清新活泼的特点,学习用拟人方法写一写其他的自然现象。
四、教学准备1. 课前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自然现象,积累一些感性认识。
2. 课文的生字词卡片。
3. 搜集有关傣族泼水节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 导入新课: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地球妈妈的怀抱里,大自然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在她的怀抱里,孕育着无数的生命。
我们人类也是大自然的孩子,和动物、植物一样都是生命。
在大自然中,花是最美的,它不仅是大自然的装饰品,更是生命的活力。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有关花的文章——《花的学校》。
2.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检查生字词:坝(bà)、傣(dǎi)、篱(lí)、凤仙、恩惠、泥泞、阵雨、径(jìng)、蝴蝶、翩翩起舞、花圃(pŭ)、丝绒、规则、阻拦、探望。
3. 再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可分几段?段意是什么?花的家庭、花在四时里是怎么生长和活动的?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花的生活是怎样的?妈妈对花儿的教导是什么?——理清文章思路。
4. 讨论交流:指名回答上面的问题。
分段:第一段:1——2自然段;第二段:3——6自然段;第三段:7——9自然段。
5.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纠正字音和停顿的错误。
6. 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作者在本文中运用了哪些生动的词语和形象的句子?有什么作用?——找出文中生动形象的句子,体会表达效果。
三年级上册第2课的全部生字
三年级上册第2课的全部生字第二课是三年级上册的课程之一,这一课主要介绍了一些新的生字词。
下面我将逐一为大家介绍这些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
1. 学习(xuéxí): 学习是指通过阅读、听讲、实践等方式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学习是每个学生都必须进行的活动,通过学习,我们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智慧。
2. 好(hǎo): 好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事物的优点或者是人的品质。
例如,一个好人代表一个有良好品质的人。
3. 朋友(péng yǒu): 朋友是指彼此之间有良好关系的人。
朋友之间可以相互帮助,分享快乐和困难。
4. 小(xiǎo): 小是一个形容词,表示大小的相对概念。
与之相对的是大。
5. 高(gāo): 高也是一个形容词,表示物体的垂直长度。
与之相对的是低。
6. 低(dī): 低是与高相对的一个形容词,表示物体的垂直长度小。
7. 大(dà): 大也是一个形容词,表示物体的大小。
与之相对的是小。
8. 长(cháng): 长是一个形容词,表示物体的长度。
与之相对的是短。
9. 短(duǎn): 短是与长相对的一个形容词,表示物体的长度小。
10. 看(kàn): 看是一个动词,表示用眼睛观察事物。
11. 书(shū): 书是一种载体,可以记录文字和知识的工具。
通过阅读书籍,我们可以获取知识和乐趣。
12. 文(wén): 文是指用文字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形式。
阅读和书写都是与文相关的活动。
13. 字(zì): 字是汉字的基本单位,是一种符号,用来表达特定的意思。
14. 句(jù): 句是由字和词组成的一种语言表达单位。
一句话通常由一个主语和一个谓语组成。
15. 话(huà): 话是由字和词组成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通常是用口头语言表达的。
以上就是三年级上册第2课的全部生字的介绍。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生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汉语,丰富我们的词汇量,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课《帽子和鸟窝》教案
08理二冯凯珍2081732222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文中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读教学难点:体会翔翔对帽子的喜爱之情,从而感受对小鸟的爱护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朗读感受课文中的词句,体会任务思想感情
一、创设情境
利用图片进入主题(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了解《帽子和鸟窝》这一课的内容,知道了帽子是翔翔的,他把帽子送给小鸟做窝,是不是他不想要了呀?生:不是的。
师:好,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的第6页,从课文中找出翔翔非常想要他的帽子并画出来)二、操作探究,合作交流。
感悟1、帽子!我的帽子丢在草地上了!(师:我们可以从这句话中体会到翔翔很想要回帽子,而且语气怎么样啊?生:惊叫师:对,惊叫起来,此时翔翔心里怎样?他在想什么?生:很沮丧,可能在想“怎么办呐,那现在要不要倒回去拿?可是又很晚了……”师:如果换成:我的帽子丢在草地上了,能不能体现翔翔焦急的心情呀?生:不能师:老师想请位同学来表演
一下这句话怎样……,表扬这位学生。
)请同学们朗读第一、二自然段,说一说翔翔发现帽子丢了的前后心情如何。
指名回答(前:痛痛快快,后:沮丧)。
师:接下看第三自然段,翔翔的帽子丢了之后,他的同伴们有没有就这样走了?生:没有师:从哪句话可以看出?
感悟二、大家又爬上了山坡。
师:结合第一自然段理解“又”,此时他们一定觉得怎样?生:累,渴,也可能饿了师:对,发现帽子丢了时,可能高兴的心情也就没有了是不是?但是呢,他的同伴却是倒回去帮翔翔一起去拿帽子。
他们回到时有没有看到帽子呀?生:看到啦,还看到了一只大松鼠。
师:嗯,可以看出,此时他们的兴趣又来了,接下来发生了什么是呢?生:松鼠被吓,帽子被拖走了。
感悟四:孩子们追呀追呀,一只追到树林里。
(可以体会到孩子们追的时间长,路途远,但始终没有停下来,感受到孩子们追回帽子的急切心情),朗读时,感受器迫切的心情。
师:在第五自然段中,孩子们为什么挠脑袋?心里怎么想?生:想办法该怎么拿。
师:这段中有个成语:无可奈何。
可以体会翔翔不情愿的走了。
在生活中也会出现很多无可奈何的时候。
请看第六、七自然段,第二天,他们来拿帽子时,准备了些什么呀?生:几根又细又长师:动作怎样?生;举起,挑。
师:眼看就要够着帽子了。
突结果发现什么?生:一只美丽的小鸟要做窝,可能要下蛋,孵小鸟了。
师:最后翔翔做出什么决定?把帽子送给小鸟了。
师:同伴们同意吗?生:同意
三、新课总结,启发理解
师:虽然翔翔和小朋友都极想要自己的帽子,但是,面对小鸟,他们放弃了。
由此可以看出他们更爱什么?也体现了他们什么呢?生:爱护动物,很有爱心师:你们喜欢翔翔和小朋友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生:……
四、板书设计:帽子和鸟窝
前心情:痛痛快快
丢了帽子着急
后心情:沮丧
找帽子:累渴
追帽子:兴奋
几根又细又长
拿帽子举起迫切
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