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古诗词中词语的妙用
浅谈古诗词中词语的妙用
浅谈古诗词中词语的妙用古人作诗很注意遣词造句,他们往往因斟酌一个词语而苦思冥想,甚至捻断胡须。
许多诗词就因一个字的妙用,而使整首诗词的意境得到完美的表现。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这是贾岛《题李凝幽居》中的两句。
起初为“僧推月下门”,后来改为“敲”字。
因得“敲”字而成的一段“推敲”之说的诗坛佳话,已为大家所熟知。
这两句诗以生动的形象,具体的场景,描绘出一种幽深寂寥的意境。
着一“敲”字,不仅让人仿佛看到夜深归来的僧人举手敲门之状,还使人似乎听到那咚咚的敲门声。
以动衬静,更进一步衬托出当时寂静的意境。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是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两句。
据说,王安石在用“绿”字前,曾反复更换过好多个字,如“到”,“吹”等等,最后才选中了“绿”字。
作者用此句主要写江南的春天,用一“绿”字,不仅表达出春风已到江南之意,还使人仿佛看到,江南春回大地,万木萌发,到处一片碧绿,春意盎然的景象。
此外,拟人化的手法,还给这春天的画面增添了一种动态的美。
宋祁有首词《玉楼春》,上片这样写到:“东城渐觉风光好,毂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这首词就因“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而为大家所熟知,这一句就好在句中用了一“闹”字。
词的上片写东城风光,暖风春水,绿杨轻烟,红杏枝头,一片春意。
最后用一个“闹”字,就把这盎然的春意生动的烘托出来了。
用“闹”字,使人能通过词中所写之物,联想到红杏盛开,蜂蝶纷飞的景象,好象听到蜜蜂在花丛中忙碌的嗡嗡声,使整首词表现出了春意的生气和动态美。
“沙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
”这是张先《天仙子》中的两句。
作者描绘了一个暮春之夜,渲染出一种宁静而孤寂的气氛。
花儿虽然盛开,单在这寂静的夜晚,乌云遮住了月光,也无人来欣赏其美姿了。
偶尔月光破云而出,地上显现出花儿的婆娑的身影,如此美姿无人欣赏,花儿也只好自怜,在月下弄起舞来。
句中用一“弄”字,就把花儿给人格化了,使人门仿佛看到月下一群翩翩起舞的花仙子,她们姿态百出,自得其乐。
1.探究古诗词中词语的妙用
2012岳阳 阳 值 雨 温庭筠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11. 诗中“悬”、“隔”两字都用得极妙,请任选其一略 作分析。(2分) 答:(2分)示例一:“悬”字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咸阳雨 景的雨脚如麻,连绵不绝的特点。 示例二:“隔”是隔开,写出了“钓船”若隐若现, 似有似无的景致,营造了一种烟雨空濛的意境。 咸
进行诗歌鉴赏,首先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征,即要懂得“诗家 语”,这是诗词鉴赏的基础,同时,也是中考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 内容之一。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炼的,往往一词一句就能生动地 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思想内容。许多诗中都有一些特别 值得重视的词,通常使全诗增色不少甚至成为诗眼。鉴赏时应联系 全诗的主旨,仔细揣摩、推敲,本节课我与大家一起探究古诗词中 词语的妙用。
【《中考说明》中的类题】
(1)P32(一)《使至塞上》 2.说说“大漠孤国直,长河落日圆”中“直”和“圆”的妙处。 (2)P35(九)《十五夜望夜》《静夜思》 2.试分析“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落”的 妙处。 (3)P37(十五)《赠从弟》 1.画线两句中的两个“一何”,各有什么表达效果? (4)P37(十六)《春山夜月》 2.本诗精于炼字。试赏析颔联中“掬”、“弄”二字的妙处。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山中月下的美景有着怎样的情感?从哪 个字可以看出? (5)P38(十九)《旅夜书怀》 1.分析颔联中“垂”、“涌”两字的好处。 (6)P34(二十一)《如梦令》《武陵春》 1.说说《如梦令》“惊起一滩鸥鹭”一句中“惊”字的妙处。
【方法点拨】 一、炼字题如何设问(命题角度) 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 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直接鉴赏关键词) 【例题】 秋日行村路 【宋】乐雷发 儿童篱落带斜阳,豆荚姜芽社肉①香。 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 【注释】 ①社肉:祭土地神的肉。
诗歌中的词类活用举例
诗歌中的词类活用举例在诗歌中,词类活用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改变词语的词性或用法,诗人可以赋予句子更多的含义和表达更丰富的情感。
以下是诗歌中常见的几种词类活用举例:1.使动用法:使动用法是指动词、形容词、名词等用作使役性动词,表示主语使宾语发生动作或变成某种状态。
例如:(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这里的“绿”是形容词用作使役性动词,表示主语使江南岸变绿。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这里的“见”是动词用作使役性动词,表示主语使南山显现出来。
2.意动用法:意动用法是指用词语的本意去想象、理解其意义,常用在名词、形容词后面,表示主观感受或心理状态。
例如:(1)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里的“神游”是名词用作意动用法,表示主观想象中的神游。
(2)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这里的“见”是动词用作意动用法,表示主观见到的南山。
3.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动词是指名词后面接宾语或用在介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
例如:(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这里的“凌”是名词用作动词,表示登上泰山之巅。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这里的“采菊”是名词用作动词,表示采摘菊花。
4.形容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是指形容词后面接宾语或用在介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
例如:(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这里的“绿”是形容词用作动词,表示江南岸变绿。
(2)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吊钩。
(袁枚《垂钓》)这里的“蓑”、“笠”、“扁舟”、“丝纶”、“吊钩”都是形容词用作动词,分别表示穿蓑衣、戴斗笠、划扁舟、垂钓和垂钓的线绳。
品一字之味,解一诗之妙——细嚼慢品古诗词中词语妙用
教学篇•教学反思品一字之味,解一诗之妙———细嚼慢品古诗词中词语妙用王桂花(甘肃省酒泉市第一中学,甘肃酒泉)摘要: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去品味古诗文本精美词句,让学生去品味文本语言的魅力,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在推敲中,在品读中,在鉴赏中,“润物细无声”地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感受,提升审美认识和审美能力。
关键词:诗词赏析方法;初中语文;咬文嚼字说起“推敲”一词,不由地想起诗人贾岛的典故。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敲”字不仅仅包含有叩击门的动作,而且声响毕显,“敲”更添月夜的寂静,客人夜访的谨慎细心,显其李凝幽居之宁静,也显示了友情亲密无间。
诗人想隐居自然会选少有人来的宁静之所了。
无论“推”与“敲”,都显示了古人讲究炼字炼句,在语言的锤炼上下足了功夫,可谓“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贾岛是有名的苦吟诗人,写诗可谓是字锤句炼,著名的“推敲”故事便源于此诗,可见诗人用字刻意求工之一斑。
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入了许多经典美文,值得我们去推敲它的词句之美。
杜甫的《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写出了洞庭湖的浩瀚无垠,一“坼”一“浮”动态毕肖,诗人站在岳阳楼上,极目远眺,一片汪洋雄厚、不息涌动的洞庭湖便呈现在眼前:苍茫大地变得渺小了,雄浑的天地都像在其中日夜漂浮,给人以独特的美感,更显诗人精神空间的宏伟。
还比如杜诗《望岳》中“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一个“钟”字,一个“割”字,匠心独运,化静为动。
把泰山的神奇秀丽、高大巍峨、遮天蔽日之雄奇写活了。
“钟”字写尽了泰山的得天独厚,出类拔萃,大自然情有独钟于泰山;“割”字极力夸张地写出了泰山昂首天外的高俊。
“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杜甫诗歌的创作风格。
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去品味文本精美词句,让学生去感受作者语言的魅力,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在推敲中、在品读中、在鉴赏中,“润物细无声”地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感受,从而提升审美能力。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对诗歌进行赏析的依据是语言,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相比更精练、含蓄,讲究用词,一首诗歌中字句不多,却要表现丰富的意象,蕴含复杂的思想感情,这就要求诗人在用字用词上做到一字传神。
古文词语用法解读
古文词语用法解读古文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了许多独特的词语和表达方式。
这些古文词语在古代被广泛应用,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意境和美感。
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的古文词语进行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
一、词语解读1. 翩翩:形容轻盈飘逸的样子,多用来形容柳树风摇曳的景象或美丽的仙子。
【例句】翩翩起舞,如同仙子下凡。
2. 如梦幻:形容景物或情境美丽而虚幻,犹如梦境所见。
【例句】山水如梦幻,让人流连忘返。
3. 郁郁葱葱:形容植物茂盛繁荣的样子。
【例句】小山坡郁郁葱葱,花草长得十分茂盛。
4. 浩如烟海:形容数量多得如同烟海一般浩大。
【例句】书店里的图书种类繁多,绵延不绝,简直浩如烟海。
5. 明月:古代常用来比喻心目中的理想、远大的目标。
【例句】年少时,他心怀明月,立志要做一名科学家。
二、词语应用场景1. 描写自然景观:古人对自然景色非常感性,他们用大量的词语来描绘自然之美。
其中,翩翩、郁郁葱葱等词语被广泛使用。
【例句】山水之间翩翩起舞的花朵,郁郁葱葱的枝叶,使人仿佛进入了仙境。
2. 描写人物特征:古文中经常通过比喻、夸张等手法来形容人物的特征和气质。
如梦幻、明月等词语用来形容美丽、高尚的人物形象。
【例句】她的容颜如梦幻般美丽,宛如仙子下凡。
3. 描写文化内涵:古人非常注重修养和道德,文化内涵经常在他们的作品中得到体现。
一些意境深远的词语如梦幻、浩如烟海等用来表达内心世界的美好与追求。
【例句】古人对道德和真理的追求如同浩如烟海,深深感动着后人。
三、词语运用技巧1. 喻体代用:古文中经常使用许多比喻手法来增强文学作品的表现力。
如通过将景色比作美丽女子来形容自然之美。
【例句】湖泊宛如明月,倒映着天空与山峦。
2. 对仗工整:古诗词的特点之一就是平仄对仗,运用韵律、音调来增强诗意。
在句子中适当使用对仗也会让句子更加优美。
【例句】草地绿茵茵,山峦高耸耸。
3. 情景交融:在古文中,景物描写和人物心理表达往往会相互交织,共同形成文学作品的艺术效果。
浅析《荷塘月色》中词语的妙用
学法研究航觉得“热闹是它们的”,自己“什么也没有”。
这种寂寞、无奈之情潜藏在字里行间,让人难以忽视。
这就照应了前面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句话。
在苍茫的月色下踱步时,作者写道:“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从中,我们可以明白作者的用意。
对于他而言,眼前的美景无法帮助他彻底消除心中的苦闷,只能让他感到暂时的欢愉。
他笔下的景色越美丽,就越能凸显出现实的残酷。
他不可能永远待在这一方天地,逃避现实。
他甚至开始想象美好的江南生活,可“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作者又回到了现实中,那“颇不宁静”的心境是否能够就此平静下来呢?也许就像作者所说的:“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美好的江南”只存在于他的脑海中,慢慢变成一个美丽的梦,成为他的一种追求。
作者对生活感到惶惑,内心是抑郁的,始终无法平静下来,于是便写下了这篇文章。
可是,再美丽的景色也无法帮助他超脱现实、走出困境,因而心情变得更加沉重。
江南再美,也只是一个求而不得的梦。
作为一篇写景抒情类散文,《荷塘月色》将景与情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从作者生动细腻的描写中,我们能感受到景色之美,也能体会到他当时寂寥、苦闷的心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作者单位:新疆特克斯县高级中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
我们在阅读这篇散文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浮想联翩。
那碧绿的荷叶,那袅娜的荷花,那皎洁的月光,都在作者的笔下一一显现。
我们的神思也慢慢地飞入了那美丽的清华园……在《荷塘月色》一文中,作者除了使用各种修辞手法之外,还巧妙地使用了动词、叠词、数量词等词语。
接下来,笔者就谈谈《荷塘月色》中词语的妙用。
一、妙用动词,让景物“活”起来朱自清先生具有很强的驾驭文字的能力。
诗歌鉴赏字的妙处
诗歌鉴赏字的妙处
1.动词:动词的运用可以让诗歌更加生动,具有动态美。
比如“移情于
物,化静为动,使诗词具有动态美”。
2.形容词:形容词的运用可以让诗歌更生动,形象更加鲜明。
比如“突
出物的特征,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
3.数词:数词的运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情感的表达效果,达到夸
张渲染的效果。
比如“夸张渲染,表情达意”。
4.叠词:叠词的运用可以增强韵律感,加强情感的表达效果。
比如“增
强韵律感,加强情感的表达效果”。
5.拟声词:拟声词的运用可以使诗歌更生动形象,让读者有身临其境
之感。
比如“使诗词更生动形象,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文言文中词语的用法及例句
文言文中词语的用法及例句一、文言文中词语的用法在文言文中,词语的用法主要体现在其意义和搭配上。
文言文中的词语具有丰富多样的用法,如形容词、动词、名词等,在不同的句子结构中表达不同的含义。
以下将从几个角度详细探讨文言文中常见词语的用法。
1. 形容词:形容形单独使用时,可以修饰名词或者补充说明主语、宾语等成分,起到描绘画面、刻画人物性格特征以及描述事物状态等作用。
例如《红楼梦》中常见的“贤”、“鄙”、“臭”等,通过修饰名词强调事物的好坏和品质。
2. 动词:动词在文言文中主要有实义动词和虚拟动词两种类型。
实义动词使用较为广泛,可表示行为、状态、变化等含义;而虚拟动词则更多地表示一种假设或者愿望。
3. 名词:名词在文言文中除了常规作为实物或抽象概念的名称外,还具有扩展含义和隐喻意义。
例如,“笔墨”不仅指代文具,还可指写作的技巧或者文字表达;“心意”除了表示内心的想法外,还涵盖个人情感、态度和意向等方面。
4. 量词:文言文中的量词用得较多,常用来修饰数量较大的事物和概念。
例如,“百姓”、“千里”、“万钱”等,都是通过数量词来表示具体数目,加强描述的力度。
5. 介词与连词:介词与连词在文言文中起到连接句子成分、衔接语境和调整语气等功能。
例如,“而”、“则”、“乃”等连词常用于并列以及转折关系之间的句子连接;“以”、“为”等介词则多用于连接动宾结构。
二、例句解析1. 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容词用法:例句1:“崔颯然肃出行。
”(《离骚》)解析:这个例句中,“颯然肃出行”的“颯然肃”为形容次序助长份额,描绘崔颯之人举止清新俊秀。
例句2:“杀人如麻。
”(《刘备传·先主伝·晋》)解析:这里,“麻”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非常多。
该句中表示刘备屠杀的人很多。
2. 文言文中常见的动词用法:例句1:“想壮年俱已仕于国者,吾尤畏其为后效。
”(《出使安南书》)解析:这个例句中,“渴险”即指作以害怕,并表示“因此”。
作者通过使用这个动词来表达自己对日后可能效仿前人的担忧。
古诗词中的虚词妙用
古诗词中的虚词妙用
在古诗词中,虚词的妙用往往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虚词及其在古诗词中的妙用:
1、“之”字:这个字在古诗词中常常作为结构助词出现,可以用来连接词和词、句子和句子,使文意更加流畅自然。
比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中的“之”字就很好地将诗人的情感和眼前的景象连接起来,传达出诗人的闲适自得。
2、“矣”字:这个字在古诗词中常用于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态度,是一种表达情感倾向的虚词。
比如,“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中的“矣”字就很好地传达了岳飞将军的愤怒和坚定。
3、“也”字:这个字在古诗词中常用于加强语气,可以使文意更加明确、肯定。
比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中的“也”字就很好地强调了醉翁的爱好和志向。
4、“而”字:这个字在古诗词中常用于连接两个相关联的事物,可以表示转折、并列或顺承等关系。
比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中的“而”字就将战争的残酷和家书的珍贵巧妙地连接在一起,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和对战争的控诉。
5、“乎”字:这个字在古诗词中常用于表示疑问或反问,也
可以用来加强语气。
比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中的“乎”字就很好地传达了诗人的疑惑和感慨。
总的来说,虚词在古诗词中的作用不可小觑,它们能够使诗歌更加富有节奏感和音乐性,使诗歌的意境更加生动鲜明、意味深长。
浅谈诗文中量词的妙用
浅谈诗文中量词的妙用临汾一中常红杰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中讲到“在字面上推敲,骨子里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中国古典诗文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云破月来花弄影”,“小星闹若沸”,“枫叶烧人眼”,“燕字归时,月满西楼”,“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些经典的炼字事例,这里,“闹”、“弄”、“烧”、“满”、“瘦”这些动词形容词的使用,使诗人的情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
而事实上,诗文中还有一些量词,经过作者的精心构思,巧妙运用,也能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文的表现力、感染力。
一、使诗文内容更加丰富,更富有韵味。
量词的语法作用本来是使不可计数的事物变成可以计数的事物。
但量词并非简单地用于计量,它还可以绘形、绘色,甚至绘情。
古人写诗,讲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同时,又讲究“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
”妙在生动形象,而一些量词的妙用,不但能增加诗文的画面感,而且也能增添画面的内容,从而使诗文更富有韵味。
苏轼在一首《如梦令》中,他说“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
”本词是写苏轼对东坡的思念之情,为何用一“犁”字修饰“春雨”?因为他一生都在儒道佛的思想中徘徊,在“进则兼济天下”人生理想受挫之后,他就用道家的“玩世”和佛家的“出世”思想来平衡自己,试想诗人曾以“只渊明,是前生”而自许,自然也曾在东坡过着躬耕自食的生活。
而现在,江上一片春意,自然也就想着春耕时分的来临。
陶渊明说“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而在苏轼看来,那春日的东坡也在盼着自己归耕呢。
一个“犁”字,将诗人多少的怀念之情蕴于其中。
一篇文章中有“今晚的月色很美,煮一壶月光下酒,与谁共饮?”句,试想,月光皎洁,洒落一地清辉,酒清洌,月清澈,月亮倒映在杯中,然而,对此良辰美景,让人总能想起李白的诗“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亮在古典诗词之中,常做相思的代名词,比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比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比如“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古文词语用法
古文词语用法古文是中国历史上的珍贵文化遗产,它以古雅的词汇和独特的语法结构著称。
在学习古文时,了解和掌握古文词语的正确用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古文词语及其用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古文词汇。
一、古文词语的形容用法1. 纷纷扬扬:用于形容事物纷繁飞舞的样子,如“花瓣纷纷扬扬地飘落在地上”;2. 朦胧:用于形容模糊不清或轻纱蒙面等情况,如“山间散发着朦胧的雾气”;3. 明亮:用于形容光线明亮,不暗的情况,如“房间里的灯光明亮而温暖”;4. 清新:用于形容气味清香、空气清新的情况,如“花园里弥漫着清新的花香”;5. 呼啸:用于形容风声猛烈或高声喊叫的情况,如“寒风呼啸着吹过耳畔”;6. 寂静:用于形容安静没有声音的情况,如“白天的森林寂静无声”。
二、古文词语的比喻用法1. 眉目如画:形容人的眉眼之间如同画作一般美丽动人;2. 如出一辙:形容两件事物或观点非常相似;3. 言简意赅:形容言辞简洁明了,措辞精当;4. 名不副实:形容事物或人名声好,但实际并不如其所称;5. 翻云覆雨:比喻一个人的情绪波动很大,善变无常;6. 一衣带水:形容地理上非常近的两个地方,如隔着一道水。
以上只是古文词语运用的一部分例子,通过阅读更多古文作品,能够丰富词汇库存,提高古文运用能力。
三、古文词语的用法注意点1. 在古文中,有些词语具有特定含义或特殊用法,使用时需要注意其上下文的语境。
例如,“出类拔萃”在古文中常用于形容人才出众,而非用来形容其他事物;2. 古文中往往使用较多的比喻、夸张和象征手法,要学会理解并正确使用这些修辞手法;3. 词义随着时代的变迁也会有所改变,因此在阅读古文时要结合作者的时代背景和作品的文化特点进行理解。
在学习古文词语的使用中,需要不断积累、研读和运用。
掌握古文词语的正确用法,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文作品,也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对古文词语的用法有更深入的了解,为学习和运用古文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学习古文中的词语用法与意义辨析
学习古文中的词语用法与意义辨析古文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美的古文作品中蕴含着深厚的智慧与文化内涵。
而古文中的词语用法和意义辨析则是学习古文的重要一环。
通过对古文中的词语进行准确的理解与辨析,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字,进一步掌握古文的阅读技巧和入门知识。
一、古文中的词语用法古文中的词语用法常常与现代汉语存在许多的差异。
在理解古文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词义的变化:古文中的词语可能出现了意义的变化,因此在阅读时需注意从上下文中推理词语的具体含义,以避免产生歧义。
2. 成语的使用:古文中常常出现一些成语,而这些成语的用法和意义也可能与现代汉语存在差异。
因此,在阅读古文时,我们需要了解这些常见的成语,并理解它们在古文中的真实含义。
3. 修辞手法的运用:古文中常常使用一些修辞手法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在理解古文时,我们需要注意这些修辞手法的使用,如比喻、夸张、排比等,以充分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二、古文中的意义辨析古文中的一些词语会存在着多个意义,我们需要通过上下文和文化背景来辨析其具体含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意义辨析的例子:1. 以“言”为例,古文中常常出现以“言”为偏旁的词汇,如“言语”,“言行”,“言之凿凿”等。
在这些词语中,“言”可以表示语言、说话的意义;也可以表示思想、主张的意义。
通过上下文可以细致揣摩“言”的具体含义。
2. “庆”与“贺”:这两个词语都有庆祝的意思,但具体用法有所不同。
在古文中,常用“贺”表示祝贺他人之意;而“庆”则多用于庆祝节日、喜事等“喜”的场合。
通过对词语的用法与上下文的理解,我们可以准确地辨析出两者的具体意思。
3. “明”与“清”:这两个词语的意义辨析也是我们学习古文时需要注意的。
在古文中,“明”既可以表示光亮、清晰的意思,也可以表示明了、清楚的意思;而“清”则可以表示清澈、清晰,也可以表示清纯、纯正。
根据上下文的提示,我们可以准确理解词语的具体含义。
古诗词中使用词类活用的作用
古诗词中使用词类活用的作用
古诗词中使用词类活用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增强诗句的表达效果:通过改变词语的基本功能,使诗句的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使用形容词作为动词,可以增强诗句的动感,如“绿”字,将颜色词语用作动词,给人以视觉的动感。
丰富诗句的意象:名词活用为动词后,可以产生新的意象,使诗句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中的“镜”是名词,但活用成了动词,意思是“照镜子”,这样就使得诗词在用字上更加有回旋余地,更加有选择余地。
创造特殊的语境:古诗词中一些词类活用用法,可以营造出特定的语境和效果。
例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中的“春”是名词,在这里活用成了动词,呈现春色的含义,这样用一个春字就表现出生机蓬勃、昂扬向上的憧憬。
突出主题或情感:通过词类活用,可以将诗句中的主题或情感表现得更加突出。
例如,“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中的“中”是方为名词,在此直接充当了分的状语,意思是“有白鹭洲在当中分开了秦淮与溧水。
” 这样就强调了秦淮与溧水的地理位置特征。
总的来说,古诗词中使用词类活用可以增强诗句的表达效果、丰富诗句的意象、创造特殊的语境以及突出主题或情感。
这些用法使得古诗词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古诗当中字的妙用答题方法
古诗当中字的妙用答题方法
哎呀呀,咱来说说古诗当中字的妙用这事儿哈!你看哈,古诗那可
真是老祖宗留给咱的宝贝呀!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星星在文学的天空中
闪耀。
比如说“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一个“绿”字,哇塞,那可真是绝了!它就不是简单地说春风吹到江南岸,而是让你感觉到那春风啊,就像
一个神奇的画笔,轻轻一挥,就把江南岸给染绿了!你想想,要是换
成别的字,比如“到”“过”啥的,那还有这意境吗?肯定没有啊!这就是字的妙用啊!就好比画画的时候,一笔下去,整个画面都活了起来。
再看看“僧敲月下门”这句,一个“敲”字,多生动啊!仿佛你都能听
到那笃笃的敲门声在寂静的夜里回响。
如果换成“推”呢,感觉是不是
就不一样了?这就好像一场精彩的表演,主角的一个动作、一个表情,就能让整个故事变得不一样。
还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里面的“直”和“圆”,那简直把
大漠和长河的景象刻画得淋漓尽致啊!那孤烟直直地冲向天空,那落
日圆圆的挂在天边,多形象啊!就好像你真的站在那大漠之中,亲眼
看到了这一切。
咱读古诗的时候,可不能随便一读就过了呀,得好好品味这些字的
妙处。
这就跟品尝美食一样,得细细咀嚼,才能尝出其中的滋味。
你
说是不是?古诗里的字啊,就是那神奇的调料,能让整首诗变得美味无比。
所以啊,咱们要好好欣赏古诗当中字的妙用,去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才情。
这可不是简单的文字游戏,这是文学的魅力所在啊!只有真正去体会了,才能领略到古诗的博大精深,才能让自己沉浸在那美妙的诗意世界里呀!。
探究《使至塞上》诗五首的用词艺术:教案指导
探究《使至塞上》诗五首的用词艺术:教案指导诗五首的用词艺术教案指导:《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的五首诗歌,内容描写的是诗人在西部边疆长途跋涉,向草原上的蛮族传递朝廷的文书。
这五首诗思想深刻,语言优美,充满着深刻的哲理和高尚的情操。
本次探究将会分别从词汇、句法和韵律这三个角度对这五首诗进行分析,以期掌握王之涣的用词艺术,感悟其诗歌创作的魅力所在。
一、词汇的艺术词汇是诗歌艺术的基础,也是表现一个人语言水平和思想深度的标志。
王之涣的词汇用得极为巧妙,他善于运用白描、夸张、对比等手法,使诗歌充满着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寓意。
比如第二首诗“客路青山外”,他运用“客路”这个词汇来说明自己是一个行人,并且与这个行人身份相符的是“青山外”,喻意深刻,寓意深刻。
同时,他的诗歌也运用了大量的拟声词、描绘词,比如“风吹草低见牛羊”、“烽火连三月”、“霜凋菊叶亦已无”等都是运用词汇构建出的丰富的意象。
二、句法的艺术用词是诗歌的基础,而句法是诗歌的骨架,好的句法能够让诗歌更加有力度,使诗歌更加深刻。
王之涣的句法运用得非常出色,他的句子呈现层次分明、结构工整,其中既有平易近人的句子,也有高深莫测的句子,让人唏嘘不已。
在第三首诗中,王之涣写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这句话的一二两句式属于正反问法,意味深长,又韵味无穷,足以让读者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
三、韵律的艺术韵律是诗歌中最具有感染力的地方,是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诗歌情感的所在。
王之涣的诗歌运用了很多的韵律手法,比如同韵、错韵、插韵等等,让诗歌韵味更加柔美,令人留连忘返。
比如第四首诗,其中“鼙鼓喧阗震地来,光焰纷飞如霜雪”这一句,既利用了“阗”与“雪”形似,音近,又用了押韵,“阗”与“来”押韵,层次丰富,真可谓是妙笔生花。
四、总结王之涣的诗歌以清新脱俗的艺术风格,表现出了诗人自然、淑丽的美感情趣,艺术风格完美地融合了汉、魏、晋、唐等各个时期的文学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在诗歌整体中理解词语的妙处
在诗歌整体中理解词语的妙处作者:郝晓东来源:《江西教育B》2017年第04期诗人刹那间内心情感的“涌现”需要选择一个个的词来表达,一个个词串联在一起,就完整地、贴切地体现出诗人内心的“涌现”。
每一个单独的词只有放在整体中才能体现其意义,否则就如一个乐章中的音符,单独挑出来感受,是没有意义和美感的。
所以,割裂开诗歌整体而单独对字词进行分析和对比是不能得到其妙处的。
换句话说,我们在分析、判断诗歌中一个词用得妙与不妙、贴切与否、为什么不能用其他词来代替时,就不能仅仅停留在琢磨字词本身的含义上,还要把这个词放在诗歌的整体中来理解和体味。
如果仅仅停留在就字词来论字词,就容易只是停留于诗歌表面而不能抵达诗歌灵魂的深处。
下面以如何感受《泊船瓜洲》中“绿”字的妙处和作用为例来说明。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历来是诗坛炼字的佳话之一,“绿”是诗歌的诗眼,但“绿”字真正的妙处和作用是什么呢?就“绿”来论“绿”和把“绿”放到诗歌整体中来分析,是有很大差异的。
如果就字词来分析字词,一般人都会联想到《容斋随笔》记录的一段炼字的公案:据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春风又到江南岸”,于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圈去,而易为“入”,旋又改为“满”字,如是者十余字,最后始定为“绿”字。
抛开诗歌的整体仅仅来分析“绿”和“到”“过”“入”“满”的差异,一般人都能看出,诗人把“绿”一个本来表颜色的形容词,变成了使动用法的动词。
这样就赋予“江南岸”色彩感和动态感,表现了江南触目皆绿,处处生机、春意盎然的感觉,给读者以视觉上的形象美,而用其他的词就没有这个效果了。
这是就词来论词,但只要稍微推敲一下,就会发现“绿”字的妙处仅限于此是不成立的。
因为用“绿”来形容风,王安石不是首创者,在唐代丘为的《题农父庐舍》的诗歌中,就已经在用了:题农父庐舍丘为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
湖上春既早,田家日不闲。
沟塍流水处,耒耜平芜间。
薄暮饭牛罢,归来还闭关。
探究古诗词中词语的妙用
探究古诗词中词语的妙用探究古诗词中词语的妙用【导入新课】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贾岛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卢延让诗赋以一字见工拙。
——苏轼古人作诗很注意遣词造句,他们往往因斟酌一个词语而苦思冥想,甚至捻断胡须。
许多诗词就因一个字的妙用,而使整首诗词的意境得到完美的表现。
进行诗歌鉴赏,首先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征,即要懂得“诗家语”,这是诗词鉴赏的基础,同时,也是中考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
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炼的,往往一词一句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思想内容。
许多诗中都有一些特别值得重视的词,通常使全诗增色不少甚至成为诗眼。
鉴赏时应联系全诗的主旨,仔细揣摩、推敲,本节课我与大家一起探究古诗词中词语的妙用。
【考试要求】【新课标】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中考说明】P301.会赏析其语言,从遣词、用句、修辞等方面揣摩、推敲、理解作者炼字达意的技巧;2.从作家作品的语言风格的比较中,从用韵、节奏、音调三个方面去品味其语言的音乐美、节奏美、韵律美。
【复习目标】学会抓住诗歌中有特色的词语进行赏析语言,品味诗歌语言凝练性、生动性、形象性、情感性、跳跃性的特点。
【真题再现】2006年盐城市中考试题渡荆门送别【唐】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这首诗非常讲究炼字。
请自选一个字加以赏析。
(2分)答:示例: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一个“尽”字,表达了刚从三峡中出来的诗人顿时喜悦开朗的心情。
一个“入”字,渲染出江水奔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
【《中考说明》中的类题】P30(二)《使至塞上》2.说说“大漠孤国直,长河落日圆”中“直”和“圆”的妙处。
P31(四)《题破山寺后禅院》2.说说颈联“悦”、“空”的妙处。
P32(七)《天净沙·秋思》2.说说为什么要用“古道道西风瘦马”,而不用“古道清风瘦马”。
古诗中二字词语
古诗中二字词语一、古诗中二字词语的运用与功能1.1 古诗中二字词语的特点•音韵协调:古诗强调音韵的美感,二字词语的运用使得诗句更加流畅、动听。
•简练精炼:由于古诗的篇幅有限,使用二字词语能够在短短数字间传达丰富的意境和情感。
•深意隐喻:二字词语常常搭配运用,通过合理的组合与排列,达到意象丰富性,并启迪读者的思维。
1.2 古诗中二字词语的运用方法•同一音韵:例如“花开花落”,“山高山恐”,通过同一音韵的运用,达到音律的和谐感。
•复用表述:例如“日暮汉宫传薄暮”,“身无彩凤双飞翼”,通过对同样的词语进行重复使用,达到强调和升华的效果。
•诗情画意:例如“寸草春晖,华叶秋滋”,“山舞银蛇,原驰蜡象”,通过二字词语的凝练与意象的构建,使得诗句色彩丰富,描绘了美妙的风景。
二、古诗中二字词语的经典案例2.1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诗句中的二字词语:“明月”•功能:通过二字词语“明月”,表达出思乡之情,将明月与故乡的思念感情相联系,增强了诗人的离愁之情。
2.2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句中的二字词语:“山尽”、“入海”•功能:通过二字词语的运用,表达出壮美壮阔的自然景观,诗人通过笔墨的借助,使诗句更具感染力,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壮丽的自然景色。
三、古诗中二字词语的意境与情感表达3.1 风花雪月•风:二字词语中,常常与“花开”、“蝶舞”等形容词相搭配,表达出优雅、自由的情感。
•花:二字词语中,常常与“世界”、“五彩”等形容词相搭配,表达出美好、绚烂的景象。
•雪:二字词语中,常常与“纷飞”、“鹅毛”等形容词相搭配,表达出纯洁、柔美的气息。
•月:二字词语中,常常与“明亮”、“皎洁”等形容词相搭配,表达出宁静、温柔的意境。
3.2 思念与离愁•心:二字词语中,常常与“惆怅”、“静默”等形容词相搭配,表达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
诗词学堂诗词中的词类活用
诗词学堂诗词中的词类活用
诗词中的词类活用
一、名词活用作动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锦帽貂裘”即“戴锦帽”、“穿貂裘”。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
”(刘禹锡《竹枝词》)“雨”,意为“下雨”。
二、名词活用为形容词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灭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春”,意为“茂盛”。
“干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曛”,日落时的余光,这里是“昏暗”的意思。
三、形容词作名词“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孔雀东南飞》)“贫贱”,意为“贫贱之家”。
“朱颜君未老,白发我先秋。
”(屈原《涉江》)“秋”,这里意为“衰老”。
四、形容词用作使动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绿”意为“使……绿”。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禅院》)“悦”意为:幽美的山问景色使鸟儿们高兴极了;“空”意为:清澈的潭水及其中的倒影使人的心情变得坦荡空灵了。
五、形容词用作意动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李商隐《晚晴》)“重”,意为“以……为重”。
“谁人得以张公子,下首诗轻万户候。
”(杜牧《登九峰楼寄张祜》)“轻”,意为“把……看轻”。
六、名词作状语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
”(《陌上桑》)“府”即“在府郡”,“朝”即“在朝廷”。
“强虏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灰”、“烟”:像灰烟一样。
小学古诗文技术的词语运用
小学古诗文技术的词语运用古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国家的文化符号。
在学习小学古诗文时,掌握适当的词语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古诗文技术的词语运用角度,探讨小学生如何正确运用词语,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首先,运用形象生动的词语可以增加文章的表现力。
形象生动的词语可以让读者对事物有更直观的感受,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
例如,在描述春天的时候,可以使用“嫩绿的嫩芽”、“欢快的小鸟”等词语,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勃勃、万物复苏。
其次,选择准确恰当的词语可以突出文章的主题。
每篇古诗文都有其独特的主题,正确选择词语可以更好地体现主题的思想和情感。
例如,在描述秋天的时候,可以使用“金黄的稻田”、“飘落的树叶”等词语,突出秋天的丰收和沉寂。
此外,恰当运用比喻和描绘细节的词语可以增加文章的艺术感。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事物与其它事物进行类比,可以使文章更具象征意义。
例如,在描绘月亮时,可以使用“明如白玉”、“皎洁如银盘”等词语,使读者感受到月亮的美丽和神秘。
另外,细节描写是古诗文中常见的手法,通过丰富的细节描述,可以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事物的属性和情感。
例如,在描写雨水时,可以使用“淅沥沥落下”、“滴答滴答打在窗台上”等词语,使读者感受到清脆的声音和细小的水滴。
当然,在运用词语时也需要注意用词的准确性和恰当性。
避免使用过于生僻或晦涩的词语,以免让读者难以理解。
同时,要注意词语之间的搭配和组合,使之更加符合语境和表达意图。
而在学习小学古诗文时,强化对古诗文语言特点的理解也是非常重要的。
古诗文追求简洁明了、意境深远的表达方式,因此在运用词语上也需要注重概括和厚实,避免冗长和琐碎的表达。
总之,小学古诗文技术的词语运用对于写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形象生动的词语、准确恰当的词语、比喻和描绘细节的词语等技巧的运用,可以使文章更具表现力、更能突出主题、更富艺术感。
同时,还需要注意用词的准确性和恰当性,避免过于生僻或晦涩的词语,注重概括和厚实的表达,使文章更加精彩绝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古诗词中词语的妙用【导入新课】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贾岛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卢延让诗赋以一字见工拙。
——苏轼古人作诗很注意遣词造句,他们往往因斟酌一个词语而苦思冥想,甚至捻断胡须。
许多诗词就因一个字的妙用,而使整首诗词的意境得到完美的表现。
进行诗歌鉴赏,首先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征,即要懂得“诗家语”,这是诗词鉴赏的基础,同时,也是中考诗重油泵歌鉴赏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
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炼的,往往一词一句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思想内容。
许多诗中都有一些特别值得重视的词,通常使全诗增色不少甚至成为诗眼。
鉴赏时应联系全诗的主旨,仔细揣摩、推敲,本节课我与大家一起探究古诗词中词语的妙用。
【考试要求】【新课标】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ZYB重油泵【中考说明】P301.会赏析其语言,从遣词、用句、修辞等方面揣摩、推敲、理解作者炼字达意的技巧;2.从作家作品的语言风格的比较中,从用韵、节奏、音调三个方面去品味其语言的音乐美、节奏美、韵律美。
燃烧器煤焦油泵【复习目标】学会抓住诗歌中有特色的词语进行赏析语言,品味诗歌语言凝练性、生动性、形象性、情感性、跳跃性的特点。
【真题再现】2006年盐城市中考试题沥青拌合站重油泵渡荆门送别【唐】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这首诗非常讲究炼字。
请自选一个字加以赏析。
(2分)答:示例: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ZYB-B可调式渣油泵系列一个“尽”字,表达了刚从三峡中出来的诗人顿时喜悦开朗的心情。
一个“入”字,渲染出江水奔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
【《中考说明》中的类题】P30(二)《使至塞上》2.说说“大漠孤国直,长河落日圆”中“直”和“圆”的妙处。
P31(四)《题破山寺后禅院》ZYB铸钢煤焦油泵2.说说颈联“悦”、“空”的妙处。
P32(七)《天净沙·秋思》2.说说为什么要用“古道道西风瘦马”,而不用“古道清风瘦马”。
P33(八)《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RY风冷式离心热油泵2.任选择“沙场秋点兵”一句的“秋”字或“可怜白发生”中“可怜一词,试体味其表达效果。
P34(十五)《行路难》BRY风冷离心导热油泵1.这首诗开头连用四个动词,生动地刻画出诗人的自我形象。
P35(十七)《春山夜月》2.本诗精于炼字。
试赏析颔联中的“掬”、“弄”两字妙处。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山中月下的美景有着怎样的情感?从哪个字可以看出?P36(十九)《闲居初夏午睡起》RY风冷式高温导热油泵2.“冰柜看儿童捉柳花”中的“闲”字用得极妙,请作简要赏析。
(二十)《旅夜书怀》1.分析颔联中“垂”、“涌”两字的好处。
(二十一)《峨眉山月歌》2.第二句诗“入”、“流”两个动词写出了峨眉山月怎样的一种“动”中之景?【方法点拨】RCB系列高温热油泵一、炼字题如何设问(命题角度)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直接鉴赏关键词)【例题】秋日行村路立式导热油泵【宋】乐雷发儿童篱落带斜阳,豆荚姜芽社肉①香。
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
“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是千古名句,句中“伴”字用得妙,请写出你的理解。
答:“伴”,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红蜻蛉与绿螳螂这两种可爱的小生物营造在一个相依相伴、和美融洽的氛围里。
(2分,意思对即给分)2.诗中的“诗眼”“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找出关键词并鉴赏)【例题】BRY型风冷式热油泵安装尺寸及曲线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第三四句中最生动传神的字是什么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分析。
答:参考答案:最生动传神的字是“独”字。
“独”是“独立”,“一个人”的意思。
千山耸立,万径纵横,山无鸟飞,径无人行,只有一个孤独的垂钓者。
“独”字准确传神地刻画出钓者远离尘俗,清高脱俗,傲然不群的形象。
3.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RY高温导热油泵为什么?(比较鉴赏)【例题】游山西村南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如将首联中的“足”字改为“有”字好不好?为什么?BRY系列全碳钢离心式热油泵答:不好。
因为“足”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尽其所有的盛情。
(意思对即可)二、寻找关键字要关注哪些类型的字?高温热油泵关注极富表现力的动词关注丰富多彩的修饰语(形容词、副词、数量词)关注生动形象的特殊词(叠词、拟声词、颜色词)1.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重含义”的动词。
【例题】风冷式离心油泵《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RY型高温导热油泵参考答案:“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还写出了戍边战士不得还乡的怨情。
悲壮苍凉,但没有衰飒颓唐的情调。
“何须怨”也可看到当时边防将士在乡愁难禁时,也意识到卫国戌边责任的重大,方能如此自我宽解。
【中考链接】导热油循环油泵2011年浙江省杭州市春山夜月唐·于良史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呜钟处,楼台深翠微。
“欲去惜芳菲”中的“惜”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BRY全碳钢离心热油泵情感?(2分)答:表达了诗人沉醉于山中月下的美景,将要离开时依依惜别的深情。
(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2011年江西省南昌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0.说说《如梦令》“惊起一滩鸥鹭”一句中“惊”字的妙处。
(1分)RY风冷式热油泵答:10.“惊”字既暗写出了船行之快,又生动地写出停栖在小洲上的鸥鹭被吓得惊慌失措的情态。
(1分)2011年四川省泸州市襄邑道中陈与义RY风冷式高温导热油泵系列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注】这是陈与义27岁时进京待选途中写的一首纪行诗。
2. 本诗第一句中的“飞”字意蕴BWCB保温沥青泵丰富,请简要分析。
(4分)答:2.(共4分)(1)描绘了(暮春时节)落英缤纷的美丽盛景(2分);(2)表现了船行的轻快(1分),传达出诗人愉快的心情。
(1分,意对即可)2011年江苏省南通市春草宋·刘敞春草绵绵不可名,水边原上乱抽荣。
似嫌车马繁华地,才入城门便不生。
“水边原上乱抽荣”中“乱”字写出了春草什么特点?(3分)答:BWCB全铸钢保温沥青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乱”突出了春草生命力强、生长旺盛的特点。
2011年贵州省遵义市(四)诉衷情(7分)南宋·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BWCB保温沥青泵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当年万里觅封侯”一句中的“觅封侯BWCB齿轮沥青泵”用得好,试简析其妙处。
(3分)答:(3分)“觅”是“寻求”“执著追求”的意思。
“觅封侯”借有班超“投笔从戎、立功异域、觅取封侯”的典故,表现了词人执著追求,渴望建功立业的凌云壮志。
(解释意思1分,答出用典BWCB沥青泵故1分,答出表现内容1分)2.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还有数量词、副词,它们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
2011年江苏省宿迁市闲居初夏午睡起宋·杨万里LQB保温沥青泵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闲看儿童捉柳花”中的“闲”字用得极妙,请作简要赏析。
(3分)答:(3分)“闲”字,写出了诗BWCB保温齿轮泵人的恬静闲适(1分),抒发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1分),呼应了诗题(1分)。
2011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CLB沥青泵颈联中的“直”、“圆”两字用得十分传神,请说说它们的好处。
答:(3分)“直”字,表现了打磨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1分);“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1分)。
这两个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塞外雄奇壮观的自然之景,而且巧妙融入了诗人的孤寂情绪。
(1分)(意思对即可)2011年四川省绵阳市长相思BWCB系列沥青保温泵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词中的一“程”一“更”用得很妙,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4分)答:(2)“一程”写出了路途的艰难遥远。
“一更”写出了风雪交加,环境的恶劣。
作者巧用数量叠词,含蓄地表达了孤寂凄凉的思乡之情和对从军(扈从)生活的厌恶。
(4分,画线处各1分)2011年辽宁省葫芦岛市lqb沥青输送泵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BWCB保温夹套泵请对颈联中加着重号的词语进行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参考答案:选文中“渐”与“才”等词,选词精当,准确地描绘了西湖早春的特征。
(意思对即可)rcb保温沥青泵3.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
(1)叠词:叠词的表达效果:一是音节美,增强语言的音乐美、修辞美;二是起强调作用,可以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全铸钢沥青泵思想感情表达更加绵密曲折。
【例题】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迢迢”,写YHB 齿轮润滑油泵距离之远;“皎皎”,写星光之亮。
叠词“迢迢”和“皎皎”兼写牵牛星和织女星,使人产生一种夜空广大、星光灿烂的视觉感受。
(2)拟声词: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
表达效果:一古代诗歌中常用拟声词模YHB 润滑油泵拟自然的声音,给读者以听觉的感受,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二能引发视觉、触觉的感受,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如临其境。
【例题】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