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丹阳市访仙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调研测试题

合集下载

最新苏教版丹阳市实验学校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检测试卷及答案

最新苏教版丹阳市实验学校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检测试卷及答案

4、班级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脚踏一方土》,一位同学收集了下面与“土地”有关的资料,请你阅读后归纳人们赋予了“土地”哪些含义?(4分) 材料一:《说文解字》指出:“土者,是地之吐生物者也。

‘二’,象地之上,地之中;‘丨’,物出形也。

”意思是“土”是“吐”生物的,凡是有植物生长的地方就有“土”。

“土”字的二横(‘二’)、一直(‘丨’)形象化地表明了“土”与植物二者依存的关系。

萧启宏经文:土音通吐,万物之母。

材料二:《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风俗通》:“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

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洹泥中,举以为人。

”材料三:在北京中山公园内,有一座保留至今的明清时代的社稷坛。

社稷坛,就是祭祀社稷时所用之坛。

社,是社神,是土地之神;稷,是稷神,是五谷的代表。

这种对社稷的祭祀,是出于古人对乡土国土的深厚感情。

坛上的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分填着青、红、白、黑、黄五色的泥土,它大体上符合我国土壤分布概况。

社稷后来成为国家的代称。

材料四:中新社西安4月30日电(记者张珂) 今天下午,在兴致勃勃地游览了秦始皇兵马俑后,连战先生又愉快地接受了吴永琪馆长代表秦俑馆赠送的一块秦土。

这块弥足珍贵的秦土,取自秦始皇兵马俑考古现场的坑道遗址。

此间人士表示,由于西安是连战先生的出生地,这是两千多年前的故乡泥土,将这块秦土赠送给连战先生,十分有纪念意义。

“土地”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5、目前两岸关系已成为新闻热点,台湾国、亲两党相继访问大陆。

下面的一幅对联在网上的点击率很高,结合你了解的对联知识,说说它最大的特点。

(2分) 航标引道,旌旗指路,构和平,同创华夏伟业,锦绣河山涛声笑;国乐迎亲,乡茶叙情,谋发展,共建炎黄愿景,楚汉土地瑜色美。

江苏省丹阳市访仙中学2016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调研测试题

江苏省丹阳市访仙中学2016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调研测试题

九年级语文3月份月考试卷一、积累运用(共25分)1.给加点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他的作品从一开始,就是以民间生活的题材引人入胜。

五行八作中的能工巧匠、倒了运的农民、各种各样的小商人、邂.(▲)逅的囚徒、见多识广的食客、chún(▲)朴的劳动妇女、亦僧亦俗的和尚、风流倜傥.(▲)的名士,是最基本的人物。

从中可以看到他思想的丰富yuān (▲)源,对于时代的独特回应。

(选自《汪曾祺精选集》)2.古诗默写。

(8分)①,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②,乾坤日夜浮。

(杜甫《登岳阳楼》)③安得广厦千万间,,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④,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⑤,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⑥,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⑦了却君王天下事,,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⑧子曰:“巧言乱德,。

”3.修改病句分)(1)换用号:234)调位号:李老师锐智的观点,激发了同学们对老师、家长的感激和爱戴,风趣幽默的语言,强烈刺激着每一位在场的听众。

同学们勇敢地举起手,走上讲台,大声说出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并且表明自己将为之赴汤蹈火。

他们主动和在场师生互动,得到了全场师生的支持。

不过,也有个别同学说他们疯了。

随着整个演讲活动达到了高潮,越来越多的同学奔上讲台。

⑴删除语段中与整个场面的氛围不一致的一句话。

(1分)⑵语段中还有几处毛病,请选择3~4处用规定的符号在原文上直接修改。

(3分)句4..名著阅读(7分)(1)下面名著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鲁滨逊在荒岛上从一群野人手中解救了一个俘虏,并将他带回住处做自己的仆人,还给他取名叫“星期五”。

B.祥子在混乱中逃出了军营,顺手牵走了大兵们丢下的三匹骆驼卖给了一个老者。

C.阿廖沙对布料变色一事充满好奇,又受到表哥萨沙的怂恿,将一块白桌布投进染缸染成了蓝色,事后遭到了外祖父的一顿毒打。

江苏省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学情调研考试试卷

江苏省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学情调研考试试卷

江苏省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学情调研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选出下面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 绯红(fēi)佁然(yí)杳无消息(yăo)参差披拂(cēncī)B . 磨蹭(mó)掺和(chàn)文绉绉(zhōu)哄堂大笑(hōng)C . 胡髭(zī) 黝黑(yŏu) 藏污纳垢(gòu)广袤无垠(mào)D . 俶尔(chù)解剖(pāo)期期艾艾(ài)悄怆幽邃(qiāo)2.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晶莹剔透难以捉摸张灯结采瞬息万变B . 稍纵即逝庄严肃穆沧海桑田世外桃园C . 毅然决然油然而生得天独厚虚无缥渺D . 脍炙人口潸然泪下容光焕发分道扬镳3. (2分)下列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 . 王老师对待学生,不论成绩高低,全都一视同仁。

B . 《中国诗词大会》竞答过程扣人心弦,主持人风趣幽默,选手对答如流,嘉宾妙语连珠。

C . 面对五花八门的早教机构和课程,家长不应盲目跟风,而应理性判断,科学选择。

D . 毕业典礼那天,男女同学打扮得花枝招展,意气风发,灵动的青春在校园里尽情飞扬。

4. (2分) (2017七下·无锡月考) 下列各项中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这个学校的共青团员,决心响应团委人人为“希望工程献爱心”。

B . 当山林中的老枫树伸开它依然绿着的手掌时,令我想起大慈大悲的千手观音。

C . 学校统一着装的规定,从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攀比的风气。

D . 在校园安全排查中,安监办及时解决并发现了许多安全隐患。

5. (2分)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中华文化元素”,指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铸造的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韵味的基本素质。

苏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学业水平考试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试卷

苏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学业水平考试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试卷

苏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学业水平考试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基础运用(24分) (共5题;共24分)1. (10分) (2018七上·朔州开学考) 在语境中填上合适的古诗。

我一直非常重视积累优秀的古诗句。

《村居》中的“________,拂堤杨柳醉春烟。

”刻画了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宿新市徐公店》的后两句“________,________。

”则描绘了一个富有童趣的农村生活场景;通过大量的诵读,我还知道春雨是历代诗人常常吟诵的对象。

“________,________。

”像牛毛、像花针,伴着温和的春风,打在身上将湿未湿。

此刻我想起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一句名诗“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诗都写出了春雨悄然无声、细细密密的特点。

春雨也有不高兴的时候,如“________,野渡无人舟自横”。

2. (4分)(2019·呼和浩特) 阅读下面的语句,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划线字注音,为句子空缺处选填恰当的词语。

①索溪峪的山,是一种páng bò________的美:不是一峰独秀,也不是三五峰呼应,而是峰峦起伏,绵亘________蜿蜒。

这种美,是一种不拘一格、令人心荡神驰的美:或直插云天,或横拦绿水,或旁逸斜出,自成姿态,崛________起题毫“斜山”。

②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遇强则抗,勇往直前。

它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________(A.铸成 B.铸造)了自己伟大的性格。

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________(C.闪现 D.闪动)出来被我们看见。

3. (3分) (2019九下·仁寿模拟)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或俗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网贷敲诈案中涉嫌犯罪的王琳等人,被法院判处10年徒刑,这几人已于昨日伏法。

江苏省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学业调研考试试卷

江苏省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学业调研考试试卷

江苏省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学业调研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 《爸爸的花儿落了》节选自小说《城南旧事》,作者林海音,台湾女作家。

B . 《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唐宋八大家之一。

C . 《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D .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的作者是司马迁,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二、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16分)2. (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回眸往事:鲁迅不愿意看到东京“清国留学生”宛如小姑娘发jì一般油光可鉴的辨子,便来到了仙台的课堂;A听着藤野先生那缓慢而又抑扬顿挫的讲解,更增进了他学医的信心;那封nì名信和看时事片时的喝采声打碎了鲁迅的学医救国梦,他毅然拿起笔同反动势力进行着豪不妥协的斗争。

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戎马一生,功勋显赫,但他永远也忘不了母亲那勤劳简朴的习惯和宽厚仁慈的态度,B永远忘不了母亲对自己的严厉管束和无私支持;永远忘不了母亲交给自己的生产知识、革命意志和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

回眸往事,老师、母亲对我们的爱温暖着我们,激励着我们。

(1)给文中划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对应的汉字。

________________jìnì戎马显赫发________________名信(2)选文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在下面。

(3)结合语境,解释文段中划线的词语。

①油光可鉴:________②抑扬顿挫:________(4)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给出改正意见。

3. (15分)阅读同学们的对话,提取整合相关信息,合理安排写作顺序,自拟标题,简单介绍书法节的有关情况。

150字左右。

甲:听说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徐渭原作来到绍兴啦!书法节期间会在兰亭博物馆展出。

苏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调研考试试卷

苏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调研考试试卷

苏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调研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2019·十堰)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他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激励了一代又代人。

B . 智取生辰纲的关键在于下蒙汗药的时间和方式,吴用等好汉引诱对方上钩全然不露疾迹,杨志虽极精细,仍然中了计。

C . 词,又称长短句,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是一首豪放词,“红城子”是词牌名,“密州出猎”是题目。

D .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表明了一年中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

“清明”“端午”都属于二十四节气。

2. (2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的主人公保尔是在谁的影响下走向革命道路的()A . 阿维尔巴赫教授B . 巴扎诺娃C . 朱赫莱D . 母亲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3. (1分) (2018八上·温州期中)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括号内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为我们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在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感受ruì________不可当的气势,在芦花荡上见识了智勇双全的老英雄痛打鬼子的能nài________,在父亲pán________跚的背影中品味那份深沉的爱;在信客风尘苦旅的职业生涯中体验长途bá________涉的艰辛……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4. (6分) (2019九下·番禺模拟) 古诗文默写。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A .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B .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苏教版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学情调研考试试卷(II )卷

苏教版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学情调研考试试卷(II )卷

苏教版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学情调研考试试卷(II )卷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 (2019九下·惠民模拟) 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读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自矜(jīn)栈桥(zhàn)行货(háng)强聒不舍(guō)B . 恪守(kè)箴言(zhēn)怨怅(chàng)吹毛求疵(cī)C . 亵渎(dú)军帖(tiě)叱咄(duō)面面相觑(qù)D . 愧怍(zuò)广袤(mào)诡谲(jué)悄怆幽邃(qiāo)2. (2分)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 慈爱依恋纠纷混为一谈B . 感慨激荡悔恨小心冀冀C . 倘若鉴赏和蔼三省吾身D . 羞惭云霄博学截然不同3.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中国成功帮助外国公民撤离,虽然体现出中国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高,但是提醒国际社会,国家间相互合作的机制应该从此建立起来。

B .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11日对日本发生强烈地震表示深切慰问,并表示联合国随时愿向日本政府和人民提供任何帮助。

C . 如果简单地把它们推向市场,高雅文化可能会在不长的时期内萎缩,甚至消亡,这会给我们的民族精神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害。

D . 我国森林覆盖率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6%,提高到目前的20.36%,这是个了不起的成就。

4.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能否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B . 这个单位连续发生事故,我们不能不说他们在安全防范上没有漏洞。

C . 对于黑板报的艺术质量问题,应该引起班委会的重视。

D . “百家讲坛”通俗化、浅显化地讲名著,有利于人们对名著的了解和研究。

5. (2分)(2016·河南)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在中国人眼里,人生有四件大事——衣、食、住、行。

2025年江苏省镇江丹阳市初三下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语文试题理试卷含解析

2025年江苏省镇江丹阳市初三下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语文试题理试卷含解析

2025年江苏省镇江丹阳市初三下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语文试题理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麾.下颦.蹙(pín)自出心.裁(xīn)屏.气凝神B.鹰隼.嗔.视(chēn)寻幽揽.胜(lǎn)如释.重负C.嫡.传褶.皱(zhě)莫名.其妙(míng)拈.轻怕重D.磕.绊葳蕤.(ruì)荒谬绝伦.(lún)不可思异.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奢侈.(chí)器皿.(mǐn)匿.笑(nì)苛.捐杂税(kē)B.尴尬.(gà)慰藉.(jí)寂寥.(liáo)爱憎.分明(zèng)C.瞭.望(liào)勾兑.(duì)气氛.(fèn)兢.兢业业(jīn)D.哀悼.(dào)誊.写(téng)字帖.(tiè)谆谆教诲.(huì)3.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长篇小说《水浒传》中,金枪手徐宁设计摆下“连环马”大破宋公明,梁山好汉中的双鞭呼延灼最后使用钩镰枪破了“连环马”。

B.孙悟空的称呼很多,例如玉皇大帝授给他的官职是“弼马温”,唐僧收他为徒时为他取名“行者”,如来佛授给孙悟空的品职是“斗战胜佛”。

C.《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的一部散文集,其中《藤野先生》主要记叙了作者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见闻感受。

D.《格列佛游记》中,由于格列佛引起皇后及一些大臣不满,小人国朝廷曾一度决定刺瞎他的双眼,再慢慢减少他的饮食,直到将他饿死。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一次学情调研试题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一次学情调研试题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一次学情调研试题(满分150分,150分钟)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A.扉页(fēi)船舷.(xuán)篡.位 ( cuàn ) 黯.然失色(àn)B.砌.砖(qù)惩.罚(chãng)炽.热(chì)握发吐哺.(bǔ)C.憔.悴(qiǎo)埋.怨(mái)憎.恶(zēng)死心塌.地(tā)D.河畔.(pàn)粗犷(guǎng)熟稔.(rěn)安分.守己(fân)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错得最多的一组是()A.急燥金壁辉煌相濡以沫走头无路B.缭铐谍谍不休纵横绝荡急功进利C.诀窍顶礼莫拜不可名状水泄不通D.瞑想滔光养晦相提并论比比皆似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我看见这个乞讨的孩子,厌恶之情油然而生....,转身走了。

B.外面锣鼓喧天,屋内的他却充耳不闻....专心画画。

C.报恩寺是一座精美绝伦....的艺术宝库,寺内除佛像外,三百多米的壁画也是精彩动人。

D.即使..奥斯卡颁奖出现了大乌龙,但.奥斯卡的影响力还是强大的,很多观众决定二刷《月光下男孩》。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良好的心态,是我们参加中考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B.人们与其说是对《朗读者》本身爱不释手,更不如说它满足了大众对于知识、审美、情感的多重高阶需求,缓解了在信息碎片化时代的“文化焦虑”。

C.《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自开播以来,深受大众喜爱的原因是其新颖的内容与多样的形式造成的。

D.很多中国古代的文人都向往“静”的境界,时时以从容豁达的心境对待命运的多舛。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是跌宕起伏的戏剧②是天真无邪的童话③是优雅闲适的散文④是情节曲折的小说⑤是意韵深远的诗歌A.④③②①⑤B.②④③①⑤C.⑤③①④②D.③①④⑤②二、(6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

苏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学业调研考试试卷

苏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学业调研考试试卷

苏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学业调研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 .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

B . 《故乡》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作品中的“我”并不是作者,而是小说虚构的人物。

C . 《孤独之旅》选自《草房子》,是一部比较有代表性的“成长小说”,作者是曹文轩。

D . 《我的叔叔于勒》选自短篇小说集《羊脂球》,作者福楼拜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文章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

二、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16分)2. (1分) (2017九上·南平期中)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这学期,我们又开始了新的语文之旅,我们在北国(甲)惟余莽莽的雪景,在静谧的深夜qīng听星星变奏曲,在傅雷的家中一个父亲对儿子的舐犊之情,在雨果的故乡欣赏伏尔泰ruì智的微笑……一篇篇精美的课文,是一道道精彩的风景。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划线字注音。

________________qīng ruì静谧舐犊________听________智(2)在语段“甲”处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A . 领略B . 寻找C . 瞻仰(3)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方法。

3. (15分) (2019九上·简阳月考) 综合性学习。

2017年9月3日,金砖五国会议在厦门举行,今年十岁的金砖还只是个生机勃勃的少年,金砖机制下的五国如同紧紧握起的拳头,彼此传递力量。

值此盛会,学校举办了“我看金砖会议”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1)下图是世界部分国家生产和消费碳排放柱状图及人口数量折线图,结合图表,说说金砖五国碳排放量在生产和消费上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语文3月份月考试卷一、积累运用(共25分)1.给加点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他的作品从一开始,就是以民间生活的题材引人入胜。

五行八作中的能工巧匠、倒了运的农民、各种各样的小商人、邂.(▲)逅的囚徒、见多识广的食客、chún(▲)朴的劳动妇女、亦僧亦俗的和尚、风流倜傥.(▲)的名士,是最基本的人物。

从中可以看到他思想的丰富yuān (▲)源,对于时代的独特回应。

(选自《汪曾祺精选集》)2.古诗默写。

(8分)①,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②,乾坤日夜浮。

(杜甫《登岳阳楼》)③安得广厦千万间,,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④,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⑤,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⑥,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⑦了却君王天下事,,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⑧子曰:“巧言乱德,。

”3.修改病句分)(1)换用号:(2)增补号:3)删除号:(4)调位号:李老师锐智的观点,激发了同学们对老师、家长的感激和爱戴,风趣幽默的语言,强烈刺激着每一位在场的听众。

同学们勇敢地举起手,走上讲台,大声说出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并且表明自己将为之赴汤蹈火。

他们主动和在场师生互动,得到了全场师生的支持。

不过,也有个别同学说他们疯了。

随着整个演讲活动达到了高潮,越来越多的同学奔上讲台。

⑴删除语段中与整个场面的氛围不一致的一句话。

(1分)⑵语段中还有几处毛病,请选择3~4处用规定的符号在原文上直接修改。

(3分)句4..名著阅读(7分)(1)下面名著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鲁滨逊在荒岛上从一群野人手中解救了一个俘虏,并将他带回住处做自己的仆人,还给他取名叫“星期五”。

B.祥子在混乱中逃出了军营,顺手牵走了大兵们丢下的三匹骆驼卖给了一个老者。

C.阿廖沙对布料变色一事充满好奇,又受到表哥萨沙的怂恿,将一块白桌布投进染缸染成了蓝色,事后遭到了外祖父的一顿毒打。

D.白骨精在白虎岭一变村姑,二变老翁,三变老妇迷惑唐僧赶走。

(2)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

因为那会是全县中最盛的会,东关又是离我家很远的地方,出城还有六十多里水路,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

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

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

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去拿你的书来。

”他慢慢地说。

①这段文字选自散文集,这里的“全县中最盛的会”指的是,父亲要我拿的书是。

(3分)②在这篇文章中我的心情变化是怎样的?你对文中的父亲的教育方式如何评价?(2分)5.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建设的宽马路与大立交引发了人们的热议,结合下列几则材料,分别探究这种规划设计的初衷与负面影响。

(4分)材料一:不少城市景观大道、主干道越拓越宽,动辄“百米大道”。

立交桥、高架桥林立,成为中国大城市在宽马路之外更具“特色”的景象,被广泛宣传为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不过,城区内道路越拓越宽越拥堵,几乎成了大中城市的一个普遍现象。

材料二:大空间才有大视野,宽马路上车水马龙,两侧高楼林立,白天绿起来,晚上亮起来,此等新景观是何等的气派!不过,此种一哄而上的“现代化”演化成了“千城一面”,真正传统性、地域性、人文性的城市景观特色,反而被隆隆推土机铲除了。

材料三:宽马路阻断了城市支路的相互连接,宽马路两侧联系不便不畅,沿街商铺人气和营业效益降低,城市空间被切割成一块块的“孤岛”。

车行道大大拓宽,而将自行车挤上人行道与行人争道,使步行活动变得越来越不够安全舒适。

城市框架拉得更大更散,城市建设占地更多而使用效率降低。

二、阅读理解(45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7题。

(5分)扬州送人桂楫木兰舟,枫江竹箭流①。

故人从此去,望远不胜愁。

落日低帆影,归风②引棹讴③。

思君折杨柳,泪尽武昌楼。

(注) ①竹箭流:似竹箭一样在水中穿行,形容极为迅速。

②归风:柳麻子说书6.第二句“枫江竹箭流”说的是什么意思?这样写对表现主旨有什么作用?(2分)7.第五句“落日低帆影”是历代传诵的名句,请说说它的妙处。

(3分)(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8—11题。

(共11分)红桥游记清代王士祯循小秦淮折而北,陂岸起伏多态,竹木蓊郁,清流映带,颇尽四时之美。

拿小舟,循河西北行,林木尽处,有桥宛然,如垂虹下饮于涧;又如丽人靓妆袨服,流照明镜中,所谓红桥也。

桥四面皆人家荷塘。

六七月间,菡萏作花,香闻数里,青帘白舫,络绎如织。

予数往来北郭,必过红桥,顾而乐之。

登桥四望,忽复徘徊感叹。

当哀乐之交乘于中,往往不能自喻其故。

,壬寅年的夏天,与箨庵等诸子漾舟,酒阑兴极,援笔成小词二章,诸子倚歌而和之。

嗟乎!丝竹陶写,何必中年;山水清音,自成佳话,予与诸子聚散不恒,良会未易遘,而红桥之名,或反因诸子而得传于后世,增怀古凭吊者之感叹如予今日,未可知也。

8.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1)循小秦淮折而北.(▲)(2)丽人靓妆..袨服(▲)(3)颇.尽四时之美(▲)(4)顾而乐.之(▲)9.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2分)(▲)A.颇尽四时之.美能以径寸之.木 B.寡人反取病焉.惧有伏焉.C.予数.往来北郭广故数.言欲亡 D.有桥宛然.满坐寂然.10.翻译下列句子。

(2分)六七月间,菡萏作花,香闻数里11.作者在文中的情感有哪些变化?(3分)(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6题。

(共13分)用文学作品激发心灵的正能量高闰清①古往今来,文学一直被认为是一种“人学”,可以揭示人类的生存状况,叩问人生的意义价值,憧憬人类美好的未来。

阅读好的文学作品,能够给读者带来心灵的震撼,思想的洗涤和精神的愉悦。

正如高尔基所言:“文学可以帮助人了解他自己;提高人的信心,激发他追求真理的要求;在灵魂中唤起羞耻、愤怒和英勇,和卑俗作斗争,并想尽办法使人变得高尚有力,使他们能够以神圣的美的精神鼓舞自己的生活。

”在现代快节奏和高压力的生活下,倘若静下心来,欣赏一篇好散文,就会享受到惬意之美;朗诵一首好诗歌,就会领略到意境之深远;阅读一部好小说,可以体会到情节之感人、知识之丰富、思想之深刻。

从阅读中可以获得全面的知识,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启迪人生,培养自立、合作、勇敢、乐观、进取等积极的心理品质,发挥出自己心灵的正能量。

②阅读文学作品可以充分愉悦个体精神。

鲁迅曾说:“由纯文学上言之,皆在使观听之人,为之兴感怡悦。

”即阅读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可以让读者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与丰硕。

文学话语具有蕴藉属性,无论是栩栩如生的文学形象本身,还是属于操作层面的文本,都具有多重解读的可能性。

优秀的文学作品,通过细致的描述与动人的讲述,让昔日文学的旧面孔顿时变得和蔼可亲,唤醒人们已然枯萎的内心感受,让读者沉迷其中,流连忘返,获得精神的愉悦和心理的舒展。

其实,享受到精神的愉悦并非难事,阅读任何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到动情之处,或怦然心动,或潸然泪下;到“山重水复”之处,遇“柳暗花明”之感。

③文学作品能够更加坚定意志。

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到“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的韩愈,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等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通过其文学作品中的呐喊和宣言,形象跃然纸上,无不体现了人性坚强的一面……其实,诸多文学作品里的人物,像保尔柯察金、鲁宾逊、觉慧、觉民等等,都在用自己的一举一动鼓励着读者去积极适应新环境,增强心灵的力量。

④文学作品可以提升心理的平衡感。

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做人游刃有余、潇洒自在,当属“从心所欲不逾矩”者。

然而,生活的规范像是一条绳索,时刻在束缚着思想的自由,让心灵不能自由呼吸,进而失去应有的心理平衡。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息。

”文学作品如一座人生的灯塔,可以照亮人生,拨开心灵的迷雾,引导前行。

⑤在文学作品中,不乏追求个性自由、勇敢冒险、艰苦创业的人物形象,他们身上所蕴含的积极进取的精神,正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知音,让读者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正如凯瑟琳所说“我爱它(小说),并不是因为它包装得好,而是因为主人翁比我更像我自己。

”深思熟虑后会发现:将自身内在的感觉、自我意识以及外部评价等加以综合,就可以回答“我是谁”这个最简单而又最复杂的问题,进而找到心理的最佳平衡点。

⑥文学作品可以塑造对生命的崇尚与热爱。

每个人都渴望在自己的生命历程中享受自由与快乐,实现自我的越越。

一部好的文学作品犹如一汪清泉,能净化人的心灵,体现出对生命的尊重与欣赏,让读者从或恶或善的人物形象身上区分美与丑、好与坏、真与假,从或悲或喜,或成或败的命运中感悟人生要义,进而激发出对生命的敬意。

⑦一位大家曾说过,经典文学作品要“讲出一些永恒的东西,不局限于这个时代”。

唐代的华美诗章、宋代的婉转词作、明清的瑰丽小说,至今仍是社会文化的宝贵财富和社会生活的必然需求。

文学无国界,只要能给人以深刻启迪的,让人们能够在黑暗中找到光明的作品,都应该学会欣赏。

希望文学作品不断地给读者带来一股心灵的正能量,让他们的心灵始终沐浴着缕缕阳光。

(选自2013年4月《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2.选文第①段中引用高尔基的话,有什么作用?(4分)▲13.第⑥段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14.结合文段内容,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3分)我爱它(小说),并不是因为它包装得好,而是因为主人翁比我更像我自己。

▲15.仔细阅读文章第③段,请简要分析本段的论证思路。

(3分)▲(四)阅读《那棵老柿树》,完成小题。

(共16分)那棵老柿树赵宏欣我临窗而坐,旁边坐着一位年轻的少尉。

他腋下夹着一个浅灰色公文包,神色庄重,眼睛不时地望着窗外。

自从踏上列车,他就一直坐在我的旁边,没有言语。

列车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行驶,这会儿,已从南国秀丽的山川进入了一片丘陵地带。

窗外古朴的山峦,在旭阳的铺盖下,呈现出一片醒目的土黄。

突然,那少尉说话了:“请您跟我换换座位,好吗?列车就要经过我的家乡了,我想好好看看。

”我一听,忙说:“行。

”换过座位,我问他:“路过家乡不停停?”他说:“不行啊,任务太紧。

”“看样子,你很久没回家乡了吧?”我又问。

他点点头:“三年了。

”流露出满腔的思乡情。

又说:“本来部队这几天要安排我探家的,我把电报都打回家了,可突然来了任务……”他说着,把脸扭向窗外,深情地注视着窗外的世界。

窗外一片片起伏的黄色山峦,在眼前一一闪过。

我想,他的家乡就要到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