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混凝土梁板结构(单向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构造要求 板厚宜尽量薄一些,但不得小于最小厚度。 板的支承长度应满足受力钢筋在支座内的锚固要 求,且一般不小于板厚,同时在砌体上的支承长 度不应小于120 mm,在混凝土构件上的支承长度 不应小于100mm。 受力钢筋一般用 HPB300 级钢筋,直径常用 8mm 、 10mm,12mm,而且板面负筋得直径一般不小于 8mm,70 mm ≤间距≤200 mm。 受力钢筋可用弯起式或分离式。
一般建议弯矩调整幅度20%;如q/g 1/3,弯矩调整 幅度15% 此外,塑性铰截面应有足够的受剪承载力,
单向板肋形楼盖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设计
计算单元及荷载
(1) 计算单元:与弹性方法相同。 (2) 计算跨度:
两端与梁或柱整体连接
两端搁置在墙
l0 ln
连续梁 连续板
1.05ln , lc ) min( l0 ln 0.5h
至受压区混凝土压坏为止。
塑性极限转角 曲率:
Lp (1 ~ 1.5)h
塑性内力重分布
关于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几点结论:
1)对弹塑性材料制成的超静定结构来说,到达承载力极限状态的标志并不
是某一截面的内力达到其极限承载力,而是形成破坏机构。由弹塑性材料 制成的超静定结构若某一截面屈服,则形成一个塑性铰,并减少一个多余 约束、一次超静定次数,并不意味着结构丧失继续承载的能力,只有形成 足够数目的塑性铰,使结构的整体或局部变为可变体系之后才告破坏。 2)梁处于弹性工作阶段时,支座截面弯矩(0.188P1L)与跨中截面 ( 0.156P1L )之比约为1.2:1;当支座截面出现塑性铰后,若再继续加载, 支座截面弯矩几乎不再增加,而跨中弯矩继续增加,上述比值发生变化, 最后两者弯矩之比变为1:1,即塑性铰出现之后的结构内力分布规律与塑 性铰出现前按弹性理论计算的内力分布规律并不同。也就是在塑性铰出现 之后的加载过程中,结构的内力经历了一个重新分布的过程,这个过程称 为“塑性内力重分布”。
板的计算跨度相对差值不超过20%或板的各跨荷载 相差不大
板的计算跨度相对差值不超过20%或板的各跨荷载 相差不大
单向板配筋的构造规定
2、次梁
(1) 配筋计算特点
可采用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 跨中按T形截面计算,支座按矩形截面计算。
正截面、斜截面按《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计算。
当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时,为防止过早出现斜截面破 坏,可将计算得到的箍筋用量提高20%。 (2) 构造要求 受力钢筋的弯起和切断原则上应按弯矩包络图确定。 对于跨度相差不超过20%、承受均布荷载的次梁,当 q/g ≤ 3时,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
次梁的配筋构造 锚固长度:钢筋伸进支座或在连续梁中承担负弯矩的上部钢 筋在跨中截断时,需要延伸一定的长度,即锚固长度。
为保证塑性内力重分布实现,要求: 塑性铰有足够的转动能力 塑性铰的转动幅度不应过大 保证塑性铰有足够的转动能力 钢筋有良好的塑性,混凝土有较大的极限压应变;宜 用HPB300和HRB335级钢筋,C20~C45级混凝土。
塑性铰处截面的相对受压区高度0.10.35
提高截面高度、减小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是提高塑性铰转动 能力的最有效措施. 保证塑性铰转动幅度不致过大
传力方式: 板上荷载
次梁
主梁
墙、柱
基础
除与边长比有关外,还与支承梁的线刚度比有关。
单向板肋梁楼盖布置方案
(a) 主梁横向布置
(b) 主梁纵向布置
在进行楼盖结构的平面布置使,应注意以下问题:
柱网梁格划分尽可能规整; 梁板结构尽可能分为等跨,以便于设计和施工(跨度相 差10%以内); 主梁跨度范围内次梁根数宜为偶数,以使主梁受力合理;
计算简图
荷载分配时不考虑结构的连续性
支承条件
墙支承
梁支承
当板的支座为次梁,次梁的支座为主梁时,次梁对板、主
梁对次梁具有一定的嵌固作用,为简化计算通常假定其为 铰支座,由此引起的误差通过折算荷载的办法予以调整。
当主梁线刚度与柱线刚度之比大于4时,主梁的转动受柱端的
约束可忽略,而柱的受压变形通常很小,则此时柱可作为主

主梁
(1) 计算特点 主梁以承受次梁传来的集中荷载为主,为简化计 算,可将自重也折算成集中荷载计算。
跨中按T形截面计算,支座按矩形截面计算。. 主梁支座处截面有效高度按下图确定。
(2) 构造要求 主梁受力钢筋的切断位置要按弯矩包络图确定。 次梁与主梁相交处应设附加钢箍或吊筋。
梁的不动铰支座,主梁也可简化为连续梁。否则,按照框架 梁进行计算。
计算跨度(按弹性理论)
对多跨连续梁板
a b l0 ln ,且 2 2 h b 边 l0 ln (板) 跨 2 2 b l0 1.025ln (梁) 2 l0 lc 中 n 间 l0 1.1l(板) 跨 l0 1.05ln(梁)
理论计算得到的内力分布是不一致。
受弯构件的塑性铰 (plastic hinge)
在钢筋屈服截 面,从钢筋屈 服到达到极限 承载力,截面 在外弯矩增加 很小的情况下 产生很大转动, 表现得犹如一 个能够转动的 铰,称为“塑 性铰” 。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塑性铰
塑性铰的特点
塑性铰实际上具有一定长度,分析时可认为是一个截面; 塑性铰能承受定值弯矩,近似为截面的极限弯矩; 对于单筋受弯构件,塑性铰只能单向转动; 塑性铰的转动能力有限,转动过程从受拉纵筋屈服开始,直
2 M m ( g q)l0
剪力
V v ( g q )ln
m 、 v 分别为等跨连续梁的弯矩系数和 式中, 剪力系数,见表1.2.1和表1.2.2。
支座处控制截面与内力值的确定
配筋计算方法按《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二 版)有关章节。 配筋时用的弯矩和剪力值按如下方法确定:
一端搁置在墙上,一端与梁整体连接
1.025ln , ln 0.5a) 连续梁 min( l0 min(ln 0.5h, ln 0.5a) 连续板
MA MB M1 1.02M 0 2
等跨连续梁板内力计算 •等跨梁、板:跨度相差不大于10%,q/g = 1/3~5,可直 接查表求出内力系数(已考虑折减荷载和弯矩调幅、荷 载最不利布置),计算内力。 弯矩
《规范》规定:
当l2/l1≥3时,近似按照短跨方向的板进行受力分析。按单向板
计算。忽略长跨方向的弯矩,而对长跨方向仅配置必要的构造 钢筋予以考虑; 当l2/l1≤2时,荷载由长跨和短跨方向的共同分配,按双向板计 算。
当2≤l2/l1 ≤ 3时,此时宜按双向板计算。如按单向板计算,则沿
长度方向应配置不少于短边方向25%的受力钢筋。
楼盖结构平面布置
板跨 l1=2.0 ~ 3.0m
次梁
l2=4 ~ 6m h=(1/12 ~ 1/18)l2
b=(1/2 ~ 1/3)h
主梁
l3=5 ~ 8m
h=(1/8 ~ 1/14)l3 b=(1/2 ~ 1/3)h

h=(1/30 ~ 1/40)l1
屋面板≥ 60mm,民用楼板≥ 60mm,工业楼板≥ 70mm
(a)弯矩包络图
(b)剪力包络图
连续梁塑性内力重分布—塑性理论分析方法: 从某一截面扩展至整个结构
虽然弹性分析得到的内力包络图已经能够保证结构的安全。 但是钢筋混凝土截面配筋计算是按承载力极限状态进行的。
达到截面承载力极限状态时,截面刚度已进入塑性,与弹性
阶段不同。而结构体系又是超静定的,内力分布与刚度有关。 按弹性理论计算内力方法与截面配筋设计不协调,与按塑性
计算跨数:相邻两跨跨长相差≤10%时,按等跨计算。五
跨以上按五跨计算(刚度、荷载以及支承条件相同)。 小于5跨按实际跨数考虑。
内力计算及组合
内力计算及组合
恒载一次布置,活 载分跨布置再组合
对于N跨连续梁、 板有N+1种最不利 荷载组合。
内力计算
按弹性理论计算连续梁的内力可采用结构力学方法
关于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几点结论:
3)在上例中,若按弹性理论方法计算,结构的极限荷载为P1;按塑性内力
重分布方法计算时,结构的极限荷载则为 1.128P1 ,这说明弹塑性材料的 超静定结构从出现塑性铰至形成破坏机构之间,其承载力还有相当的储备。 如果在设计中利用这部分强度储备,就可以节省材料,提高经济效益。 4)塑性铰出现的位置、次序及内力重分布程度可以根据需要人为地控制。 在上例中,如荷载 1.128P1 不变,但减少支座截面的配筋量使该截面的极 限承载力变为 0.156P1L,则经过塑性内力重分布后,跨中 1截面总弯矩为 M1=0.204P1L 。如果跨中配筋能够满足 M1 的要求,则该梁同样可以承受 1.128P1 的集中荷载,此时其内力重分布程度较大。通过该例可知,当支 座截面的极限弯矩Mu低于按弹性理论计算的弯矩MB越多,则其塑性内力 重分布程度越大。
关于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几点结论:
5)按弹性理论计算,其内力分布不但符合平衡条件,而且符合变形协调条
件。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虽然仍符合平衡条件,但不再符合变形协 调条件,在塑性铰截面处,梁的变形曲线不再连续。因此,梁在产生塑性 内力重分布以后,由于塑性铰截面转动,梁的变形及塑性铰区各截面的裂 缝开展都较大,所以要控制塑性内力重分布的程度,应保证变形和裂缝宽 度满足正常的使用。
wk.baidu.com
b M边=M中- V0 2
b ' ' V边=V中- ( g q ) 2


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二版) 第4章所介绍 的方法计算受力纵筋,受力纵筋沿短跨方向布置。 一般不验算斜截面承载力。 四周与梁整体连接的单向板,由于拱效应使板中 各计算截面弯矩减少,中间跨的跨中截面和中间支 座计算弯矩都按减少20%计算,其他截面不减少。
对于工程中经常遇到的2~5跨等跨连续梁,在不同荷载
布置下的内力已编制表格供查用。 5跨以上的等跨连续梁可简化为5跨计算,即所有中间跨
的内力均取与第3跨相同。
内力包络图
将同一结构在各种荷载的最不利组合作用下的内力图
(弯矩图或剪力图)叠画在同一张图上,其外包线所形
成的图形称为内力包络图
内力包络图反映出各截面可能产生的最大内力值,是设计 时选择截面和布置钢筋的依据。
第1章
梁板结构设计
本章重点
1. 掌握整体式单向梁板结构的内力按弹性及考虑塑性 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建立折算荷载、塑性铰、 内力重分布、弯矩调幅等概念;掌握连续梁板截面 设计特点及配筋构造要求。
§1.1 概述
结构形式
组成:梁+板,可有板无梁。 形式:楼盖、屋盖、阳台、雨篷、楼梯、片筏基础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