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国土资源局年鉴

合集下载

山东国土资源年鉴编辑的几个问题

山东国土资源年鉴编辑的几个问题

山东国土资源年鉴编辑的几个问题一、山东国土资源年鉴(2016年卷)供稿的主要内容根据省国土资源厅要求,山东国土资源年鉴(2016年卷)(以下简称年鉴)各市县国土资源局主要报送17个条目内容:概况、土地资源、土地规划、耕地保护、建设用地管理和土地市场、地籍管理、不动产登记管理、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管理、地质勘查管理、地质环境保护、测绘管理、执法监察、科技与国际合作、宣传教育、机构与队伍建设、领导班子成员名录及变动情况。

厅机关、厅直属事业单位主要报送概况、主要工作、主要成果三方面内容。

事业单位增加机构及班子成员情况。

下面重点讲解以下6个条目的编辑问题1、概况:简要记述本单位(系统)国土资源重点工作完成情况,主要成效及获得的荣誉。

要注意点面结合,突出重点工作,注意纵横对比。

例一:陕西省2013年国土资源工作概况。

陕西省2013年末耕地保有量为5986万亩,划定基本农田5340万亩,分别此年初确定的耕地保有量5951.3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5284万亩超出34.7万亩和56万亩。

全省造地共投入资金11.06亿元,完成造地22.08万亩。

实施各级各类农村土地整治项目,依法做好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工作,加强农村土地产权管理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强力推进省市共建设大西安的有关工作。

积极推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规范化管理,加强地质找矿突破,启动标准化矿山企业试点工作。

公开出让采矿权49个、探矿权10个。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超额完成陕南移民搬迁工作任务。

完成非税收入征收70亿元和资源80亿元。

例二:2014年,菏泽市国土资源工作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不断加强“机关、作风、能力、党风廉政和干部队伍‘五个建设’,认真履行尽职尽责保护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新定位。

耕地保护工作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任务指标,新增耕地9766.67公顷;保障各类建设用地1533.73公顷,实现政府土地收益56.6亿元;超额完成三年煤炭找矿任务,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9290万元;数字菏泽地理框架建设顺利通过省级验收。

土地资源年度总结范文(3篇)

土地资源年度总结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土地资源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性资源,其合理利用和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单位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紧紧围绕土地资源保护、利用和管理的中心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二、主要工作及成效1. 加强土地资源调查与监测一年来,我单位加大了土地资源调查和监测力度,对全市土地资源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同时,通过遥感监测、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对土地资源变化进行实时监测,确保了土地资源数据的准确性。

2. 严格土地用途管制我们严格执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强化土地规划、审批、供应等环节的管理,确保土地资源合理、有序利用。

对各类建设项目用地进行了严格审查,确保了项目用地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土地政策。

3. 推进土地整治与开发积极推进土地整治和开发,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土地整治项目,改善了耕地质量,提高了土地利用水平。

同时,积极推进闲置土地的盘活利用,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4. 强化土地执法监管严厉打击土地违法行为,维护土地市场秩序。

加大了对违法用地行为的查处力度,确保了土地资源的合法、合理利用。

5.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土地市场体系。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1. 土地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尚不完善,部分地方土地资源管理存在漏洞。

2. 土地资源调查监测手段相对落后,数据质量有待提高。

3. 土地执法监管力度不足,部分地方违法用地现象依然存在。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土地市场体系。

2. 加强土地资源调查监测,提高数据质量。

3. 严格土地用途管制,确保土地资源合理利用。

4. 强化土地执法监管,严厉打击土地违法行为。

5.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干部职工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总之,过去一年,我单位在土地资源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中国自然资源年鉴

中国自然资源年鉴

附件2《中国自然资源年鉴》(2019年卷)组稿细则一、组稿内容第一条《中国自然资源年鉴》(以下简称《年鉴》)是全面、系统、准确、精炼地反映自然资源事业,总结实践经验,宣传自然资源方针政策、记录重要文献、法律法规、业务信息、统计数据,辅助领导决策,指导自然资源工作,为自然资源系统和科研院所及个人提供借鉴和决策参考的重要史料。

年鉴内容要具有概括性和典型性,要反映一年内的大事、特事、要事、新事,应精选内容、控制篇幅,信息集中,具有广度和深度,用精炼的文字提供最丰富的内容。

第二条2019年卷年鉴的收录内容以年度为限,即为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发生、发展、完成的事件、活动等,对跨上年度的情况也要适当记录,以加强事件记录的完整性。

二、框架结构第三条《年鉴》按内容分类编排,设栏目、类目、分目、条目四个层次。

其中栏目、类目、分目设置相对连续固定,由年鉴框架结构确定,条目由拟稿单位自定。

第四条条目一般可分为综合类和专题类(事物类) 条目。

第五条综合类条目反映各相关领域发展变化的全貌,包括基本情况、主要成绩(包括典型材料、重要数据等)、总体特点、存在问题等,其中又分综述、概况两种。

综述置于栏目之首,内容包括基本综合情况、关系全局的重要情况、重大举措及其成效、发展特点及其趋势、促进发展的主要因素、年度主要成就及所完成的主要指标。

既有综又有述,综是综述概况,述是适当进行分析与述评,要对基本情况、主要成绩、重大举措及经验教训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总结。

写法上要总分结合,观点与事实结合,文字叙述与数据结合,以叙为主,兼及述评。

概述置于分目之首,记载一个行业、一个部门、一个地区发展的全面情况,是这些相应领域基本面貌的概括和综合,它以概要反映年度内动态资料为主。

第六条专题类条目以某一具体事件、措施和现象为对象,内容包括行政管理、重大活动、会议、机构、科研成果等,是年鉴内容每年更新的主体。

一个条目记述一件事情,包括事主、时间、地点、经过、原因和结果等要素。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办公室关于调整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年鉴编纂委员会成员及协调员的通知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办公室关于调整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年鉴编纂委员会成员及协调员的通知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办公室关于调整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年鉴编纂委员会成员及协调员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6.08.16•【文号】测办〔2016〕65号•【施行日期】2016.08.1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办公室关于调整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年鉴编纂委员会成员及协调员的通知测办〔2016〕65号各有关单位:根据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年鉴工作需要和人员变动情况,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决定对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年鉴编纂委员会成员及协调员进行相应调整。

现将调整后的名单通知如下:一、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年鉴编纂委员会成员主任委员:库热西·买合苏提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常务副主任委员:宋超智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副主任委员:周远波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办公室主任王起民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管理信息中心主任张万峰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法规与行业管理司司长委员:王永梅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办公室副主任张辉峰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规划财务司司长辛少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国土测绘司巡视员武文忠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地理信息与地图司司长李永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司长李赤一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人事司司长雷德容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直属机关纪委副书记牛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巡视员兼离退休干部处处长王金坡北京市勘察设计和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温宗勇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院长霍兵天津市规划局副局长段立凯天津市测绘院党委副书记高献计河北省地理信息局局长李德胜山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陈伟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副厅长何通海辽宁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张立民吉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裴宝军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王训国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副局长孙红春上海市测绘院院长钱承新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钱文华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副局长俞凤翔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巡视员陈跃进福建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陈挺芳江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党委委员、办公室主任赵培金山东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刘济宝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郭建华湖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金勇章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杨俊波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席扬广西壮族自治区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许裕海南测绘地理信息局党组纪检组组长曹春华重庆市规划局(测绘地理信息局)总建筑师(局长)刘宇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董晓峰贵州省国土资源厅总规划师王卫国云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陈新湖西藏自治区测绘局局长施仲刚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党组纪检组组长、巡视员苗天宝甘肃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郗利华青海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包敏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测绘地理信息局)总工程师李全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黄国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局长潘思晓青岛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副局长宋继先大连市规划局副局长陈为民宁波市测绘与地理信息局副局长覃跃良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党组成员卢海林厦门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总规划师王宝民中国地图出版集团董事长赵继成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叶银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党委书记刘小波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卫星测绘应用中心党委书记陈兰芹中国测绘宣传中心副主任、总编辑程军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管理信息中心副主任李媛媛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地图技术审查中心副主任陈常松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卫东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副主任袁宏国家测绘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副主任方庆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庆测绘院工会主席彭震中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胥燕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苗前军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闫利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副院长孙新卿郑州测绘学校党委书记二、协调员孙超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法规与行业管理司行业管理处处长陈泉北京市勘察设计和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办公室地理信息与地图处处长张红天津市规划局测绘地理信息处处长宣龙华河北省地理信息局法规与行业管理处处长李建伟山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市场管理处处长李育松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测绘管理处副处长焦龙辽宁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法规与行业管理处副主任科员高建军吉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法规与行业管理处副处长(主持工作)王玉明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局行业管理处处长左志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测绘管理处处长金志东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法规与行业管理处处长朱敏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政策法规与行业管理处副处长(主持工作)王文忠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地籍测绘管理处副处长林良光福建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管理法规处处长贺建红江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行业管理处处长袁振林山东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省国土资源厅测绘行业管理处处长毛忠民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朱文兴湖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法规与行业管理处处长王宽苏湖南省国土资源厅测绘行业管理处副处长施远志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基础测绘处处长方强广西壮族自治区测绘地理信息局办公室副调研员刘静海南测绘地理信息局行业管理处处长张治清重庆市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市规划局测绘管理处处长段安林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行业管理处处长韩启香云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行业管理与政策法规处处长王涛贵州省国土资源厅行业管理处副处长(主持工作)曹攀锋西藏自治区测绘局办公室主任肖蓓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行业管理处副处长(主持工作)施建勇甘肃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行业管理处处长陈晓丽青海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管理与政策法规处主任科员桑长海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行业管理处处长邢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测绘地理信息局行业管理处(政策法规处)处长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办公室2016年8月16日。

为促进国土事业发展鼓与呼——牡丹江市国土资源局新闻宣传工作纪实

为促进国土事业发展鼓与呼——牡丹江市国土资源局新闻宣传工作纪实

立 足 国土
弘 扬 文化
文化 对 人 的社 会 行 为 和 思 维 方 式 具有 巨大 的渗 透
该 局 全 面 贯 彻 落 实 中 央 领 导 讲 话 精 神 , 力 建 立 党 力 , 形 势 让 国 土 人 更 加 清 醒 地 看 到 国 土 资 源 文 化 建 设 努 新 委 统 一 领 导 下 的 国 土 资 源 管 理 共 同 责 任 机 制 。 对 双 保 的 重 要 性 、 迫 性 。 针 紧
项 目建 设 、 业 产 业 化 建 设 、 地 收 储 等 工 作 作 为 专 题 , 切 性 。 高 了 广 大 群 众 珍 惜 环 境 、 护 国土 资 源 的 意 识 , 矿 土 提 保
进 行 持 续 跟 踪 报 道 , 中 油 页 岩 项 目建 设 做 了 5次 阶 段 取 得 了 良好 的 宣 传 效 果 和 社 会 效 应 。 其 性 报 道 。 让 各 级 领 导 、 会 各 界 充 分 了解 国 土 资 源 工 作 社 的压力 和难 度 , 一 步展示 了 国土人 求真 务 实 的工 作作 进 风 和攻 坚 克难 的勇 气 魄力 。
工作 能力 。
年初 以来 , 局 围绕关 注 民生 、 务 保 障经 济发展 , 该 服 闻媒体 发稿 4 0篇 外 , 点 把 工作 信 息 反 馈 到 市 委 、 政 重 市
选 用 了 调 控 科 副 科 长 1人 , 一 步 强 化 了该 局 新 闻 宣 传 做 了大 量 的 宣 传 报 道 r作 。 止 到 6月 末 , 了在 各 大 新 进 截 除
齐 哈 尔 市 国 土 资 源 局 进 行 现 场 学 习 取 经 ,不 仅 学 到 一 确 权 1 作 简 报 》、 T 二 6期 《 保 作 简 报 》 及 《 制 信 息 》、 双 以 法 先 进 的 工 作 方 法 , 时 进 一 步 开 阔 了 干 部 视 野 , 作 水 《 访 信 息 》、纪 检 信 息 》 通 过 这 些 简 报 的 编 发 , 仅 全 同 信 《 。 不

论奎屯市土地利用变化

论奎屯市土地利用变化

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奎屯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系别国土资源管理系班级土地资源管理102班姓名高博文学号103932208答辩时间2014年5月17日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目录摘要 (1)1 奎屯市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3)1.1 自然条件 (3)1.2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4)2 奎屯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4)2.1 农用地 (5)2.2 建设用地 (6)2.3 其他用地 (7)3 奎屯市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 (7)3.1 土地利用数量变化情况 (7)3.1.1 土地利用变化的幅度 (7)3.1.2 土地利用变化的速度 (8)3.2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9)4 奎屯市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 (10)4.1 自然因素驱动分析 (11)4.2 人文因素驱动分析 (12)4.2.1 人口因素 (12)4.2.2 经济因素 (12)4.2.3 交通因素 (13)5 促进奎屯市土地合理利用的对策及建议 (13)5.1 制定切实可行的地方政策 (13)5.2 发挥区位优势,集约化经营土地 (13)5.3 加强耕地保护,注重质量提升 (14)5.4 改善农用地灌溉方式 (14)5.5 合理规划和整改居民点 (14)5.6 加强生产技术宣传 (14)5.7 强化土地利用监管 (15)6 结论 (15)参考文献 (16)谢辞 (17)奎屯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高博文指导老师:邵战林摘要:土地利用变化是全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原因,全球变化研究领域逐渐加强了对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包含多个方面的问题,而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及其驱动机制是其中的关键。

本文在分析奎屯市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以奎屯市2009—2013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基础,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奎屯市的土地利用数量、结构的变化及其驱动因素进行分析与研究,提出了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保障土地资源永续利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的土地可持续利用对策。

咸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咸宁年鉴》(2016年卷)编纂方案的通知

咸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咸宁年鉴》(2016年卷)编纂方案的通知

咸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咸宁年鉴》(2016年卷)编纂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咸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6.02.26•【字号】咸政办发〔2016〕12号•【施行日期】2016.02.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咸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咸宁年鉴》(2016年卷)编纂方案的通知咸政办发〔2016〕1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咸宁高新区管委会:《〈咸宁年鉴〉(2016年卷)编纂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编纂方案要求,认真组织撰稿、编辑工作,确保《咸宁年鉴》(2016年卷)按要求出版。

咸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6年2月26日《咸宁年鉴》(2016年卷)编纂方案《咸宁年鉴》是由市政府主持编纂的大型综合性市情年刊和资料性工具书,是全面、系统地记录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的年度资料性文献。

自2001年创刊以来,已连续出版发行15卷。

为做好《咸宁年鉴》(2016年卷)编纂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咸宁年鉴》(2016年卷)编纂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全面、系统、客观地记述2015年度咸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突出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充分反映全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面貌和发展进程。

二、编纂工作要求(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各部门要加强对年鉴撰稿工作的组织领导,负责做好年鉴撰稿的组织、协调、检查和督促工作,按照要求认真落实年鉴撰稿任务。

各供稿单位要有分管领导负责,选配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文字水平过硬和工作责任心强的人员负责撰稿工作,撰稿人要相对稳定,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撰稿工作。

(二)确保供稿质量。

各地、各部门撰稿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始终把质量意识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

自然资源综合统计调查制度

自然资源综合统计调查制度

附件1自然资源综合统计调查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制定国家统计局备案2019年7月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统计调查中获得的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提供、泄露,不得用于统计以外的目的。

目录一、总说明 (11)二、报表目录 (13)三、调查表式 (14)(一)自然资源概况(ZZ10) (14)(二)自然资源登记发证情况(ZZ11) (16)(三)不动产登记发证情况(ZZ12) (17)(四)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情况(ZZ13) (18)(五)自然资源供应情况(ZZ14) (20)(六)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情况(ZZ15) (21)(七)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情况(ZZ16) (23)(八)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情况(ZZ17) (26)(九)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情况(ZZ18) (28)(十)自然保护地情况(ZZ19) (29)(十一)耕地保护情况(ZZ20) (30)(十二)地质勘查投入及成果情况(ZK10) (32)(十三)矿业权管理情况(ZK11) (33)(十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ZK12) (34)(十五)海洋经济情况(ZH10) (35)(十六)海域围填海情况(ZH11) (36)(十七)测绘资质单位和基础测绘及成果管理情况(ZQ10) (37)(十八)自然资源违法案件查处情况(ZQ11) (38)(十九)自然资源灾害灾情及防治情况(ZQ12) (39)四、主要指标解释 (40)五、附录 (55)(一)自然资源统计复合指标 (55)(二)自然资源统计定期报表 (56)(三)向国家统计局提供的具体统计资料清单 (69)(四)向统计信息共享数据库提供的统计资料清单 (69)一、总说明(一)调查目的为全面了解全国自然资源状况,掌握自然资源调查评价、开发利用、保护修复和其行政管理工作情况,为国家有关部门、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制定有关政策和进行宏观管理提供依据,为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的有关规定,建立自然资源综合统计调查制度。

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国土资源厅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的通知

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国土资源厅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的通知

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国土资源厅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公布日期】2008.07.29•【字号】鲁国土资发[2008]144号•【施行日期】2009.0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档案管理正文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国土资源厅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的通知(鲁国土资发[2008]144号)各市国土资源局、各直属事业单位:根据国家档案局第8号令和省档案局关于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省厅制定了《山东省国土资源厅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的规定》,已经省档案局“省直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审查委员会”审查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〇八年七月二十九日山东省国土资源厅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第一条为了便于本机关正确界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准确划分档案保管期限,使所保存的档案既能反映本单位主要职能活动情况,维护其历史面貌,又便于保管和利用,根据国家档案局8号令,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中的机关文件材料是指本机关在其工作活动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各种门类和载体的历史记录。

第三条本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一)反映本机关主要职能活动和基本历史面貌的,对本机关工作、国家建设和历史研究具有利用价值的文件材料;(二)机关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在维护国家、集体和公民权益等方面具有凭证价值的文件材料;(三)本机关需要贯彻执行或配合落实的上级机关、同级机关的文件材料;下级机关报送的重要文件材料;(四)其他对本机关工作具有查考价值的文件材料。

第四条本机关文件材料具体的收集门类:文书档案、科技档案(基建档案、设备档案)、专门档案(会计档案、人物档案)、声像档案(照片档案和录音、录像档案)、实物档案、电子文件和资料。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国土资源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国土资源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国土资源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4.11.17•【字号】京政办发[2004]53号•【施行日期】2004.11.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正文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国土资源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京政办发[2004]53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北京市国土资源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经市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二00四年十一月十七日北京市国土资源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根据《国务院关于做好省级以下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4]12号)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组建北京市国土资源局等有关事宜的通知》(京政办发[2004]37号),设置北京市国土资源局(简称市国土局)。

市国土局是负责本市土地与矿产资源行政管理的市政府组成部门。

一、职责调整(一)划入的职责。

1.原北京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简称市国土房管局)承担的土地、地质矿产等方面的行政管理职责。

2.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简称市发展改革委)承担的组织编制土地供应计划的管理职责。

(二)转变的职责。

1.加强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统筹管理,强化土地供应计划的监督落实,完善土地供应动态监测和评估预警制度,参与调控土地供应结构和布局,合理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充分发挥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供应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2.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转变土地供应方式,严格土地市场准入制度,强化土地执法监察,加强土地收购储备、土地一级开发的管理,推行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工作,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土地市场。

二、主要职责根据上述职责调整,市国土局的主要职责是:(一)研究制订本市土地与矿产资源发展战略,起草本市土地、矿产资源管理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并组织实施。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年鉴(2019)》编纂方案的通知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年鉴(2019)》编纂方案的通知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年鉴(2019)》编纂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9.04.15•【字号】鄂政办函〔2019〕30•【施行日期】2019.04.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年鉴(2019)》编纂方案的通知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湖北年鉴(2019)〉编纂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编纂方案要求,认真组织撰稿、编辑工作,确保《湖北年鉴(2019)》按时限、高质量出版。

2019年4月15日《湖北年鉴(2019)》编纂方案《湖北年鉴》是由省人民政府主管、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系统记述全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等方面情况的年度资料性文献。

为做好《湖北年鉴(2019)》编纂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篇目设置及供稿单位《湖北年鉴(2019)》设置15个大类、36个分类,体现年度省情的基本特点和新的变化,在保持框架和体例连续性的同时,注重内容与形式的创新。

年度关注(一)2018年湖北十件大事(供稿单位: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0.5万字)(二)年度综述(供稿单位:省政府研究室,0.8万字)特载(供稿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情概览(三)省情综述(供稿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2.5万字)1.自然条件2.历史沿革3.人口、区划4.民族、宗教5.环境状况6.经济社会发展概况7.荆楚名胜大事记(供稿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1万字)经济(四)改革发展(供稿单位:省发展改革委,1万字)1.综述2.国民经济布局与经济结构调整(五)科学技术1.综述(供稿单位:省科技厅,0.7万字)2.科技创新(供稿单位:省科技厅、省农科院,0.5万字)3.科技成果(供稿单位:省科技厅、省农科院,1.3万字)4.科学普及(供稿单位:省科技厅、省科协,0.7万字)5.知识产权(供稿单位:省知识产权局,0.9万字)(六)农业1.综述(供稿单位:省农业农村厅,0.5万字)2.农村综合改革(供稿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0.5万字)3.农业产业化(供稿单位:省农业农村厅,0.2万字)4.农产品质量安全(供稿单位:省农业农村厅,0.2万字)5.农村经营管理(供稿单位:省农业农村厅,0.3万字)6.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供稿单位:省农业农村厅,0.9万字)7.种植业(供稿单位:省农业农村厅,0.7万字)8.林业(供稿单位:省林业局,0.4万字)9.水产业(供稿单位:省农业农村厅,0.7万字)10.畜牧业(供稿单位:省农业农村厅,0.5万字)11.农业机械化(供稿单位:省农业农村厅,0.5万字)12.农垦(供稿单位:省农业农村厅,0.4万字)(七)工业1.综述(供稿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0.7万字)2.装备制造业(供稿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0.6万字)3.冶金工业(供稿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0.4万字)4.纺织工业(供稿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0.5万字)5.电子信息产业(供稿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0.4万字)6.电力工业(供稿单位:省发展改革委、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0.6万字)7.石油化学工业(供稿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0.5万字)8.煤炭工业(供稿单位:省发展改革委,0.3万字)9.建材工业(供稿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0.4万字)10.医药工业(供稿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0.3万字)11.食品工业(供稿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0.3万字)12.烟草工业(供稿单位:湖北中烟工业有限公司,0.3万字)13.船舶工业(供稿单位:省委军民融合办,0.2万字)14.国防科技工业(供稿单位:省委军民融合办,0.2万字)(八)服务业1.综述(供稿单位:省发展改革委,0.8万字)2.金融(供稿单位:人行武汉分行、湖北银保监局、湖北证监局,3万字)3.交通·物流(供稿单位:省交通运输厅、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湖北机场集团公司、南航湖北分公司、东航武汉分公司、国航湖北分公司、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2.5万字)4.邮政·通信(供稿单位:省邮政管理局、省通信管理局,0.8万字)5.商务(供稿单位:省商务厅、省供销社、省粮食局、省石油总公司,2万字)6.对外及港澳台经济贸易(供稿单位:省商务厅,0.6万字)7.招商引资(供稿单位:省商务厅,0.5万字)8.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供稿单位:省商务厅,0.5万字)9.旅游(供稿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0.8万字)(九)住房和城乡建设(供稿单位:省住建厅,1.5万字)1.综述2.城乡规划3.城乡建设4.城市管理5.房地产业6.公积金管理7.建筑业(十)区域协调发展1.综述(供稿单位:省发展改革委,0.3万字)2.县域经济发展(供稿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0.5万字)3.开发区建设(供稿单位:省发展改革委,0.5万字)4.扶贫开发(供稿单位:省扶贫办,0.5万字)(十一)综合管理监督与服务1.财政(供稿单位:省财政厅,0.5万字)2.审计(供稿单位:省审计厅,0.4万字)3.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供稿单位:省国资委,0.5万字)4.税务(供稿单位:省税务局,0.7万字)5.统计(供稿单位:省统计局,0.4万字)6.工商行政管理(供稿单位:省市场监督管理局,0.7万字)7.价格管理(供稿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医疗保障局,0.4万字)8.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供稿单位:省市场监督管理局,0.4万字)9.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供稿单位:省市场监督管理局,0.4万字)10.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供稿单位:省应急管理厅,0.4万字)11.口岸管理(供稿单位:省商务厅、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武汉海关,0.9万字)12.公共资源交易监督与管理(供稿单位:省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局,0.3万字)13.政府采购管理(供稿单位:省财政厅、省政府采购中心,0.4万字)14.烟草专卖管理(供稿单位:省烟草专卖局,0.4万字)15.储备物资管理(供稿单位:省储备物资管理局,0.2万字)政治(十二)中国共产党湖北省委员会1.综述(供稿单位:省委政研室,0.5万字)2.组织工作(供稿单位:省委组织部,0.5万字)3.宣传工作(供稿单位:省委宣传部,0.5万字)4.统一战线工作(供稿单位:省委统战部、省台联、省黄埔同学会、省社会主义学院,0.7万字)5.对台工作(供稿单位:省委台办、省台联,0.4万字)6.政法工作(供稿单位:省委政法委,0.4万字)7.机构编制(供稿单位:省委编办,0.3万字)8.机关党的工作(供稿单位:省直机关工委,0.4万字)9.党校工作(供稿单位:省委党校,0.3万字)10.党史编研(供稿单位:省委党史研究室,0.4万字)11.档案工作(供稿单位:省档案局,0.4万字)(十三)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供稿单位: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1万字)1.综述2.人大立法3.人大监督(十四)湖北省人民政府1.综述(供稿单位:省政府研究室,0.5万字)2.人事工作(供稿单位:省人社厅、省委组织部,0.5万字)3.行政立法与执法监督(供稿单位: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0.3万字)4.民族宗教事务(供稿单位:省民宗委,0.3万字)5.外事、侨务、港澳事务(供稿单位:省委外事办公室、省政府侨务办公室、省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0.6万字)6.参事、文史、咨询(供稿单位:省政府参事室、省政府咨询委员会,0.5万字)7.地方志工作(供稿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0.3万字)8.机关事务管理(供稿单位:省机关事务管理局,0.3万字)(十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委员会(供稿单位:省政协办公厅,0.8万字)1.综述2.委员会工作(十六)纪检监察(供稿单位:省纪委监委,0.6万字)1.综述2.党风廉政建设3.行政监察(十七)民主党派·工商联(3万字)1.民主党派(供稿单位:民革省委、民盟省委、民建省委、民进省委、农工党省委、致公党省委、九三学社省委、台盟省委)2.省工商联(供稿单位:省工商联)(十八)人民团体1.工会组织(供稿单位:省总工会,0.6万字)2.共青团组织(供稿单位:团省委,0.5万字)3.妇联组织(供稿单位:省妇联,0.5万字)(十九)法治1.公安(供稿单位:省公安厅,0.5万字)2.检察(供稿单位:省检察院,0.4万字)3.法院(供稿单位:省法院,0.5万字)4.司法行政(供稿单位:省司法厅、省监狱管理局、省戒毒局,0.8万字)(二十)军事1.驻军(供稿单位:省军区,1.5万字)2.武警(供稿单位:武警湖北省总队,0.7万字)3.人民防空(供稿单位:省人防办,0.2万字)4.征兵工作(供稿单位:省征兵办,0.2万字)文化(二十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1.综述(供稿单位:省委宣传部,0.4万字)2.学术研究与交流(供稿单位:省社科院、省社科联,1万字)3.学术成果(供稿单位:省社科院、省社科联,0.5万字)(二十二)精神文明建设1.精神文明创建(供稿单位:省文明办,0.5万字)2.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供稿单位: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0.3万字)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供稿单位: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0.2万字)(二十三)文化事业1.综述(供稿单位: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0.9万字)2.社会文化(供稿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0.3万字)3.文化市场·文化交流(供稿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0.3万字)4.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供稿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0.2万字)5.文学艺术(供稿单位:省文联、省作协、省文化和旅游厅,0.9万字)6.文物保护(供稿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0.2万字)7.群众文化(供稿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总工会,0.3万字)8.文化产业(供稿单位: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0.5万字)(二十四)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1.综述(供稿单位: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省广播电视局、省电影局,0.3万字)2.新闻出版(供稿单位:省新闻出版局,0.3万字)3.广播电视(供稿单位:省广播电视局,0.2万字)4.电影(供稿单位:省电影局,0.2万字)5.网络传媒(供稿单位:省委宣传部、省网信办,0.2万字)社会(二十五)人口和计划生育1.人口(供稿单位:省统计局,0.3万字)2.计划生育(供稿单位:省卫生健康委,0.6万字)(二十六)教育(供稿单位:省教育厅,3.5万字)1.综述2.基础教育3.学前教育与高中教育4.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5.高等教育(二十七)劳动与就业(0.8万字)1.城乡就业及劳动力资源开发(供稿单位:省人社厅)2.职业技能培训(供稿单位:省人社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总工会、省妇联)3.劳动关系调整(供稿单位:省人社厅、省总工会)(二十八)社会保障与公益事业1.社会保险(供稿单位:省人社厅、省民政厅,0.4万字)2.城乡居民生活保障(供稿单位:省人社厅、省民政厅,0.3万字)3.住房保障(供稿单位:省住建厅,0.3万字)4.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供稿单位:省人社厅、省民政厅,0.3万字)5.老龄事业(供稿单位:省卫生健康委,0.3万字)6.残疾人事业(供稿单位:省残联,0.5万字)7.红十字会事业(供稿单位:省红十字会,0.3万字)(二十九)卫生(供稿单位:省卫生健康委,2万字)1.综述2.疾病预防控制3.卫生应急4.血吸虫病防治5.食品安全与卫生法制监督6.妇幼保健7.中医药管理8.医政管理9.医药卫生体制改革10.基层卫生11.卫生计生综合监督(三十)体育(供稿单位:省体育局,1.3万字)1.综述2.群众体育3.竞技体育4.体育产业(三十一)社会治理1.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供稿单位:省委政法委,0.5万字)2.信访工作(供稿单位:省信访局,0.3万字)3.民政工作(供稿单位:省民政厅,0.6万字)4.社会组织(供稿单位:省民政厅,0.3万字)5.移民工作(供稿单位:省水利厅、省民政厅,0.5万字)(三十二)人民生活(供稿单位: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0.6万字)1.农村居民生活2.城镇居民生活生态建设(三十三)国土空间开发与利用1.国土资源管理(供稿单位:省自然资源厅,0.8万字)2.水利(供稿单位:省水利厅,0.8万字)3.气象(供稿单位:省气象局,0.5万字)4.防震减灾(供稿单位:省地震局,0.5万字)5.测绘(供稿单位:省自然资源厅,0.5万字)(三十四)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1.矿产资源(供稿单位:省地质局,0.3万字)2.水资源(供稿单位:省水利厅,0.5万字)3.林业生态(供稿单位:省林业局,0.4万字)4.三峡枢纽建设(供稿单位:中国三峡集团枢纽管理局,0.3万字)5.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供稿单位:省生态环境厅,0.2万字)6.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供稿单位:省发展改革委,0.3万字)7.节能减排(供稿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0.5万字)(三十五)环境保护(供稿单位:省生态环境厅,1万字)1.污染防治2.长江大保护3.生态环境保护督察4.生态省建设5.生态环境体制机制创新6.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三十六)市县概况(供稿单位:各市、州、县人民政府,20万字)武汉市襄阳市宜昌市黄石市十堰市荆州市荆门市鄂州市孝感市黄冈市咸宁市随州市恩施州直管市、林区(仙桃市、天门市、潜江市、神农架林区)企事业单位选介企业单位选介(供稿单位:各企业单位,0.6万字)事业单位选介(供稿单位:各事业单位,0.6万字)人物省市县领导成员(供稿单位:省委组织部,5万字)先进模范人物(供稿单位:省总工会、省妇联、团省委,1万字)逝世人物(供稿单位:省委老干部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军区,0.5万字)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资料(供稿单位:省统计局,9万字)一、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总量指标二、市(州)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三、县(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四、武汉城市圈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五、中部六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六、全国各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附录一、地方性法规选编(供稿单位:省人大常委会)二、政府规章(供稿单位: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索引(供稿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编纂工作要求(一)加强组织领导。

国土局土地利用科年度工作总结

国土局土地利用科年度工作总结

国土局土地利用科年度工作总结一、今年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1、依法供地,保障全市用地需求(数据来源于国土部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

(一)今年年批次供地共12个,总面积69.6135公顷,供应项目21个,供地率为100%;去年批次供地45个,面积为441.1288公顷,已供应项目90个,供地率为72.38%。

(二)全年共批准用地75宗,面积176.3476公顷。

其中出让供地46宗,面积147.9673公顷,成交价款4.5442亿元,其中原农业局园林大道95号、原检察院、文峰公园西侧、原金朝包装厂等单位的存量土地规划为房地产用地后,全部拍卖成功;划拨用地29宗,面积28.3804公顷,出让供地率为84%。

按土地用途分类为:商服用地10宗,面积29.2751公顷,;工业用地25宗,面积103.5645公顷,全部挂牌出让;住宅用地10宗(华泰房地产、瑞升、庆春、恒悦等公司),面积13.7670公顷;公共设施用地和交通用地30宗,面积29.741公顷。

(三)审批农村个人宅基地1700户,面积23.8公顷。

2、完成《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的数据录入工作该系统是国土部为加强建设用地的批、供、用、补、查的动态监督管理的软件之一,从土地的供应的来源、供应管理、开发利用、交易市场等方面进行监测与监管。

随时从该系统提取数据,及时向领导汇报供地率、开工率、竣工率等情况。

3、配合执法局做好武汉例行督察和卫片执法检查的资料提供、查询等工作。

4、做好节约集约用地的申报工作。

参加省国土厅、XX市局组织的会议,按申报要求认真收集准备材料,配合电视台做好宣传片,最后形成三本申报资料。

二、今年年下半年工作打算今年年我们科室将继续围绕“优化服务创品牌,优化资源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开展土地利用管理工作,现将主要工作打算如下:1、围绕供地率开展工作。

目前,去年的供地率只有54%,我们科室将主要为提高供地率开展工作。

一是迅速将代征道路录入系统,争取做到每个批次的供地率100%;二是根据国土所提供的成交确认书等资料迅速签订出让合同,督促收齐土地出让金,上报市级领导审批。

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18:2017年非油气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统计(按矿种分列)(二)

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18:2017年非油气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统计(按矿种分列)(二)
142.50
2282.22 58304.52 208691.56 348281.99 119503.72 18816.52 1083.13 1032.31 7156.00 2106.4 20183.65
25.07 100 2326.36
519868.84
10389
82 2520.87 13131.44
年产矿量(原矿.万吨)
600.82 151.78 5.37 57.02 227.48 9.74
0.19
2.56 634.72 434.8 7256.77 2228.88 291.77 3.64 13.81 68.31 21.00 109.34 0.08 1.09 3.1 78.91
1096.38
摘编自《中国国土资源年鉴2018》
4
4
2
18 3 2
8
5
2
13
1
16 2 2
62 5 13
7
2
6
1
2
7
1
14 7 3
112 12 10
1039 19 39
212 32 26
265 24 22
425 2 24
16
9
42
2
218 1 2ຫໍສະໝຸດ 142 3 891
4
8
1
4
7
188 11 12
小型 4 3 1 9
11 12 42 2
3 6 4 86 731 135 177 292 13 8 36 163 91 7 1 3 3 2 126
气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统计(按矿种分列)(二) 工业总产值(万元) 综合利用产值(万元)
矿产品销售收入(万元)
利润总额(万元)

浙江丽水市社会经济发展统计年鉴数据:历年社会经济主要指标统计(2012-2018)

浙江丽水市社会经济发展统计年鉴数据:历年社会经济主要指标统计(2012-2018)

(2012-201
注:农业总产值2016年起为三农普修订后数据;粮食数据2007年起.油菜籽.畜禽肉.禽蛋.生猪存栏.牛奶.蚕茧等数据2013年起.油料数据旅客周转量.货物运输量.货物周转量2008年为交通部专项调查数据;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口径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和全注:2014年及以前.户籍人口口径为非农业人口和农业人口;2015年开始口径调整为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
2016年起研发支出计人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2017.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及相关指标为快报数.
2011年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口径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工业企业;2008年起.耕地面积来源于丽水市国土资源局.
摘编自《丽水统计年鉴2019》
村人口;
产总值及相关指标为快报数.
耕地面积来源于丽水市国土资源局.
计年鉴2019》
牛奶.蚕茧等数据2013年起.油料数据2016年起.都经三农普修订.为三农普修订后数据;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和全部房地产投资.。

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报告

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报告

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报告篇一:杭州市区第二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报告杭州市区第二次土地调查项目工作报告杭州市国土资源局二○○八年十一月杭州市区第二次土地调查(农村部分)项目工作报告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发[20XX]38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第二次全省土地调查的通知》(浙政发[20XX]15号)和《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第二次全市土地调查工作的实施意见》(杭政函[20XX]132号)的要求,为全面查清市区耕地等各类农用地、城乡各类建设用地以及未利用土地的权属、面积、分布、和利用状况,更新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及其管理信息系统,我局自20XX年底以来,历时一年,开展并完成了市区第二次土地调查(农村部分)项目的土地调查工作。

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此次市区农村土地调查工作,涉及上城区、下城区、西湖区、拱墅区、江干区和滨江区六个区,覆盖土地总面积达706平方公里,涉及1:1万标准图幅45幅,图斑19764个。

在调查中,对全部图斑进行了内业检查,对1849个批而未用图斑及622个批而已建和未批先用的图斑进行了外业核实。

项目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实效。

本次项目主要成果:外业调查成果图件45幅及外业调查记录表,1:1万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45幅,各级行政区耕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等各类土地利用面积数据,各区土地利用数据库及遥感影像数据库,图幅理论面积和控制面积结合图表,各区民政部门盖章确认的勘界成果图,以及市区第二次土地调查(农村部分)项目技术要求、技术方案等文字成果。

通过调查,一是摸清了市区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状况。

据调查统计,市区土地总面积1059463亩,其中耕地150845亩,园地29888亩,林地155287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493109亩,交通运输用地74193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54659亩,其他土地1483亩(详见附表)。

二是更新了国土资源基础空间数据。

如何做好年鉴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如何做好年鉴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如何做好年鉴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资料是编撰年鉴的基础,是一切精神产品不可缺少的原材料。

占有大量、全面翔实的资料是编撰年鉴的先决条件。

因此编撰年鉴必须舍得花费大气力和足够的时间进行此项工作。

特别是年鉴条目基本拟定以后,资料工作就成为一段时期里的中心任务。

马克思曾经指出:‚研究必须搜集丰富的材料‛。

马克思为了写作《资本论》,阅读了一千五百多种书籍,摘录、笔记达一百多本。

这对于我们编鉴人员来说,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指示和效法的典范。

古人说:‚无征而不信‛。

如果不首先做好资料的收集、鉴别和整理工作,编撰年鉴仅是一句空话。

如果没有大量新资料,就不可能写出一部合格的新年鉴;如果没有大量、全面、准确、典型的新资料,就很难写成一部高水准的年鉴。

正因为年鉴保存资料多,通过资料,我们才能窥见一个地方发展史迹。

所以,资料是维系着年鉴的生命,成也在资料,败也在资料。

在一些年鉴中,因资料收集残缺不全,或者是误用了一些失实资料,不仅影响了年鉴的质量,而且造成负面影响。

所以,做好资料工作,对于编撰年鉴意义是重大的,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

一、如何收集资料年鉴既是以一定体例,反映一定行政单位,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自然现象和自然资源的综合著述,相当于地方百科全书是精炼资料大汇集。

资料收集工作是很关键又是一种基础性的工作。

必须扎扎实实,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任何投机取巧,企图省力省事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一)明确收集资料的时间,范围和分类1、收集资料时间。

按来办(2003)209号文件规定,编撰这部年鉴上限和下限是从1996年~2003年,时间跨度8年。

因此,收集资料的时间也是从1996年开始到2003年止。

也就是讲要全面地、系统地、完整地收集8年以来各单位、各部门完成工作情况和有关数据。

但要指出一点的是,从1996年~2003年8年时间有关情况和数字还要包括原柳州地区九县一市,来宾市是从2002年12月28日挂牌成立,到现在也仅有一年多时间,如果不处理清楚,数据和情况很容易混淆,年鉴的质量也不高。

年鉴范文国土局年鉴模板

年鉴范文国土局年鉴模板

年鉴范文国土局年鉴模板【概况】东莞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口东岸,东江下游。

北接广州,南连深圳,东邻惠州,毗邻港澳,处于穗深港经济走廊中段,是广州与香港之间水陆交通的要道。

截至2016年底,东莞市辖区内土地调查总面积为24.60万公顷。

农用地面积10.18万公顷,其中,纯耕地面积1.32万公顷,园地面积3.05万公顷(可调整园地面积1.40万公顷),林地面积3.39万公顷(可调整林地面积0.27万公顷),草地面积0.08万公顷(可调整草地面积0.08万公顷),其他农用地面积2.34万公顷(可调整地类面积0.55万公顷);建设用地面积11.82万公顷,其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10.70万公顷,交通运输用地面积0.80万公顷,水库及水工建筑面积0.32万公顷;未利用地面积2.60万公顷,其中,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39万公顷,其他草地0.98万公顷,其他土地面积0.23万公顷。

【荣誉】2016年,东莞市获全省节约集约用地考核第一名,荣获省政府颁发的节约集约用地一等奖、“三旧”改造三等奖,并获得土地执法监察通报表扬。

东莞市国土资源局获得市直单位考评经济建设类一等奖、重大项目服务保障先进单位第一名、节约集约用地机制改革“单打冠军”。

【土地规划】2016年,东莞市坚持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由市统筹分配,优先保障重大项目和民生工程用地需求。

全年省下达东莞市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共793.33公顷,农地转用指标678.53公顷。

实际上报省市批次165个,共占用新增用地751.32公顷,农地转用577.96公顷。

【耕地保护】2016年,省政府下达东莞市耕地保有量任务不得少于2.46万公顷,基本农田任务数为2.04万公顷。

到2016年末,全市耕地保有量为3.67万公顷,基本农田面积2.83万公顷,均超额完成省下达的指标任务。

2016年,东莞市批准占用耕地142.23公顷,全部采取有偿受让补充耕地形式进行补充,实现了年度耕地占补平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兴义市国土资源局2009年年鉴[强化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指标要求,统筹安排土地利用计划,管好用好有限的计划指标,做到“三个优先”:优先保障重点项目,优先保障民生项目,优先保障拉动内需项目。

兴义市土地利用计划指标由全州统一计划分配,未下达具体计划指标,通过积极申报建设用地项目争取用地指标,保障各类建设用地合理用地需求。

[建设项目用地报批]2009年上报建设项目用地14宗,面积704.9771公顷,其中3宗已报国土资源部,面积483.3514公顷;已审批10宗,面积131.2377公顷。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根据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黔国土资发…2009‟62号)文件精神,在《兴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大纲(2006-2020年)》批准的基础上,结合兴义市近期急需和长远发展合理用地需求,与第二次土地调查基础数据相衔接,认真开展市、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规范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一是加强矿业权市场及制度建设,建立规范、有序的矿业权市场,做好矿业权出让相关工作。

上报州局新办采矿权9宗,由州局矿权储备中心组织出让。

二是进一步督促矿山企业编制完善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和土地复垦方案,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生态环境。

三是坚持开展矿山企业年检制度,监督检查开发利用方案的执行情况,提高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水平。

配合州局完成州级以上颁证采矿权年检15家,完成颁发的砂石、页岩所有矿山的采矿权年检工作,督促缴存保证金。

四是抓好矿产资源补偿费的收缴工作。

按规定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113.52万元。

[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进一步落实政府为主导四级耕地保护责任制机制,落实强化各级领导耕地保护责任意识,从责任主体、职责、目标、考核、奖惩等方面来全面落实耕地保护任务。

按照基本农田标准化、基础工作规范化、保护责任社会化、监督管理信息化的“四化”要求,结合土地整理复垦工作,进一步加强基本农田保护与建设,建立和完善基本农田保护机制,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

严禁擅自占用或调整基本农田。

[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工作]2009年兴义市人民政府将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工作作为全市经济发展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不折不扣地完成任务。

兴义市国土资源局认真加以研究,要求不仅要完成今年的任务,更重要是立足当前和长远发展用地占补平衡“造地”需求,充分挖掘潜力,大力开展土地开发复垦整理。

3月初,兴义市国土资源局党组组织两个工作组,深入实地进行调研,摸清土地开发复垦整理资源情况,为合理安排土地开发复垦整理任务科学决策打下基础。

2009年实施的土地开发复垦整理项目20个,规划总面积14730.6484亩,新增耕地面积6189.237亩,总投资3255.68万元。

[规范建设用地市场和抓好城市土地运营]根据省国土资源厅《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强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运行工作的通知》(黔国土资发…2009‟56号)文件精神,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按规定时限有效开展工作,加强土地交易信息管理,强化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结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定期对供地总量、结构、价格、变化趋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形成对土地供应和开发利用情况的分析报告,提出应对市场供求变化和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对策建议。

[经营性用地和工业的招标拍卖挂牌出让]严格执行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将工业用地配置完全纳入土地有形市场,经营性用地一律实行招拍挂规范运作。

制定兴义市2009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供应计划,并在中国土地市场网上公布,出让供应国有土地使用权76宗,面积46.241公顷,供地价款29320.2609万元,土地出让价款全部交清,并办理供地手续的数据。

按照国土资源部《划拨用地目录》的规定,共划拨供地18宗,面积23.514公顷,主要是国家机关用地和基础设施用地,安置被征地拆迁农户297户,面积3.564公顷;办理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用转让补办出让手续29宗,面积0.4148公顷,补交土地出让金220.3703万元,为地方财政聚财创收,有力地支持了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积极为我市廉租房建设用地搞好用地服务,办理廉租房二期工程项目用地2宗,面积为1.0291公顷。

[土地储备中心机构建设]为加强土地储备中心机构建设,按干部选拔任用规定,选拔调整6名干部到土地储备中心,积极做好土地储备工作,2009年收购储备土地26宗,面积9.07公顷,出让16宗,面积8.44公顷,出让金为11353.868万元。

[切实保护矿产资源]一是严格按照矿产资源规划、年度采矿权出让计划合理配置采矿权,做到矿产资源开发与重点项目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二是全面开展完成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

根据矿业权核查文件精神,明确测量单位进行实地测量,已完成我市辖区内138家矿业权核查外业工作,核准矿业权有效范围,摸清矿业权分布现状和规律,适时纠正核查中发现的问题,逐步更新探矿权、采矿权登记数据库,使矿业权管理水平得到较大提升。

[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一是加强动态巡查,及时发现和有效制止违法行为。

共开展国土资源动态巡查1100人次,坚决制止违法用地行为,将违法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减少违法案件发生。

重视加强与有关部门联系与沟通,形成执法监察合力,联合预防和制约国土资源违法案件发生。

二是以“两违”清理为契机,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

共查处违法用地52宗,收缴罚没款45.91万元。

根据州委州政府关于开展清理整治城乡违法用地违法建设文件精神,市委、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此项工作,结合实际,制定《兴义市清理整治城乡违法用地违法建设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开展清理整治工作,打击和有效遏制城乡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行为,保障城乡建设和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

共清理出违法用地、违法建设656宗,总面积2114.09亩。

截至目前,共查处违法用地330宗,收缴罚没款340万余元;同时,对违法性质严重又影响城市发展规划违法建筑,分别于2009年10月11日、11月3日、11月23日对桔山、下五屯、坪东片区的违法建筑进行拆除,拆除违法建设173宗,面积4.8万平方米,拆迁范围主要集中在“四办一镇”。

从总体上看,“两违”清理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征地补偿安置]严格履行征地程序,积极拓展安置渠道,协调解决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拆迁安置和社会保障等问题,把补偿费用及时足额兑现给被征地村组和农户。

严格执行省人民政府两个不批,一是土地补偿达不到标准不批,二是失地农民就业和社保资金不落实不批。

完成了汕昆高速公路板坝至江底(兴义段)建设项目征地工作,对6个乡镇(办)所涉及征地村组依法进行听证,认真听取村组干部和广大群众意见和建议,切实解决被征地农民提出的问题,依法开展征地工作,对建设占用土地和地上附着物进行实地勘丈、审核,将征地补偿费进行公示无误后及时兑现给村组和农户,保障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

[国土资源信访工作]坚持和完善涉土信访排查疏理制、领导接访包案制、信访工作责任制、信访督办督查制等行之有效的信访制度。

充分发挥基层调解信访矛盾的作用,争取就地解决信访问题,力求不因信访问题影响用地的报批。

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0件80余人次,做到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音。

[地质环境保护]一是编制《兴义市2009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全市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294处,威胁总人数15018人,均明确地质灾害防治重点,责任单位、责任人、巡查人、监测人,建立健全四级监测网络,汛期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速报制度、防治制度、巡查制度,使预防地质灾害工作落到实处,同时,抓好汛期和重点地区地质灾害监测和预防,做好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调查与抢险工作。

对今年新发生的9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实地踏勘、调查处理,并将情况上报州国土资源局、市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

同时,督促100人以上矿山企业制订《突发性地质灾害防治预案》。

二是用好地质灾害防治资金,加快地质灾害点移民搬迁,对最具现实威胁和危险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重点实施搬迁和治理,最大程度的消除地质灾害隐患。

已争取省下达给我市地质灾害搬迁资金476万元,对受地质灾害影响238户组织实施搬迁,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是进一步加强地质公园建设管理和地质遗迹保护工作。

委托昆明城乡规划设计院对中国贵州龙生物群博物馆进行规划设计,选址位于乌沙镇境内,筹建工作有序开展,由于建设资金缺口还很大,将积极争取国家、省级资金进行场馆建设,有效保护地质遗迹资源,更好地促进地质公园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

[第二次土地调查和地籍管理]一是扎实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按要求和工作时限全面完成调查任务。

通过调查,全面查清目前我市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土地基础数据,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同时,抓好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应用,做好二次土地调查成果与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衔接。

二是加大国有土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力度。

完成国有土地使用权登记发证304宗,其中划拨土地使用权登记203宗,出让土地使用权登记发证77宗,土地变更登记24宗;办理土地抵押登记共118宗。

同时,进一步做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结合二次土地调查,重点查清集体建设用地尤其是宅基地等权属状况,并做好登记发证工作,为今后集体建设用地进入有形市场流转和农村住房制度改革奠定基础。

[测绘管理]一是监督本市基础测绘成果资料管理、保存、保密工作,检查有关单位使用资料情况,为全市使用测绘成果单位提供优质服务。

二是加强测绘市场统一监管,完成辖区内测绘资质注册登记初审工作,并进行登记。

初审测绘单位有:兴义市土地开发交易中心、兴义市房地产开发交易中心、兴义市规划设计所。

三是组织实施《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对GPS点、一、二等测量标志点实行重点保护,组织开展地理信息市场专项整顿,深入开展国家版图意识教育,严肃查处辖区内测绘违法案件。

四是加强全市测量标志巡查力度,无一破坏。

五是主动为重点项目工程、拉动内需项目、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工程做好测绘服务。

[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村庄集镇规划布局和发挥经济发展聚集效应,引导农村村民建房、城镇居民危房改建进行合理规划布局,进一步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和居住环境,有力支持新农村建设和发展。

目前,共办理农民、城市居民等用地手续2652宗,总面积513亩。

[国土资源宣传和普法工作]充分利用全市开展整村推进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大好机会,组织人员到各乡镇(办)深入宣传国土资源法律、法规,让广大干部群众加深了解,牢固树立依法用地、管地、惜地意识,充分利用法律赋予的权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深入开展“4.22”“6.25”“8.29”“12.4”等主题宣传日活动,开展国土资源法律“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单位”,请州电视台在州政协礼堂组织法律知识竞赛,参加竞赛的有来自桔山街道办事处机关、学校、社区和村等9支代表队,参加观看人员有来自市四大家领导、市直机关领导、市国土资源局干部、桔山街道办事处干部群众等500余人,并对获奖代表队进行了表彰奖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