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陶行知的创造的儿童教育思想
论陶行知的创造的儿童教育思想
论陶行知的创造的儿童教育思想[摘要]:陶行知是我国儿童创造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先驱。
他认为每个儿童都具有巨大的创造潜力,儿重的创造力需要解放和培养,至今他的这一思想对我国学前儿童创造力培养仍有重大的启示。
[关键词]:儿童;创造力;培养一、陶行知的儿童创造教育思想及评价(一)成人应保持童心并相信儿童拥有巨大的创造潜力陶行知认为,成人应该陪着小孩子一起创造,也就是要求成人加入儿童的队伍当中。
那么,第一步就是要做到不失赤子之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在情感方面和小孩子站在同一条战线上。
此外,陶行知还认为,“人人是创造之人”,创造是人类祖先代代相传的宝贵财富,是人类才华的精华。
[1]儿童一生下来就秉承了人类的创造潜能,一旦有适合的环境,其创造性就能萌芽、开花、结果。
他的这一思想被众多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的研究所证实。
[2]可见,陶行知的这一思想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所以,我们要坚持并学会把这一思想运用于实践。
(二)儿童的创造力需要解放和培养1.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陶行知提出了“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和时间。
因此,发展儿童的创造力,首先要把儿童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幻想中解放出来。
其次,中国封建教育一直不让孩子动手,因而推残了儿童的创造力。
第三,我们应让儿童用眼睛看事实,让儿童观察和分析大自然、大社会,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小孩子有问题要准许他们问,从问题的解答中来增长他们的知识,发展他们的思维、理解能力。
第五,要让儿童接触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以及社会的士、农、工、商、三教九流,儿童才能搜集到丰富的材料,扩大认识的眼界,发挥其内在的创造力。
第六,学校不能“把儿童全部时间占据,使儿童失去学习人生的机会,养成无意创造的假象”。
陶行知创造的儿童教育思想探微
陶行知创造的儿童教育思想探微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家、民主革命先驱、社会活动家。
他的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陶行知提倡儿童教育要“因材施教”,强调教育要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和发展需求来个性化地进行。
他还强调学校应该是一个自由、民主、平等的地方,让孩子自主地学习和发展。
陶行知对儿童教育的思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儿童是天才:陶行知认为每个孩子都有无限的潜能和创造力,他们可以通过教育的培养和引导来发挥出色。
他曾经说过:“人人生而平等,人人都是天才。
”2. 因材施教:陶行知主张教育要因材施教,关注每个孩子的个性和需求。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发展孩子的个性,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
他提倡教师要关注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自信心。
3. 自由学习:陶行知强调学校应该是一个自由、民主、平等的地方。
他主张打破传统的教育体制,让孩子们自由地学习和发展。
他认为学校应该是一个对孩子们课程安排、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有参与权的地方。
4. 实践教育:陶行知倡导实践教育,他认为学生应该通过实践活动来获取知识和经验。
他主张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而不只是注重知识的传授。
5. 培养社会责任感:陶行知强调教育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他认为教育不仅是为了个人的发展,更是为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他希望通过教育培养出具有社会良知和责任感的公民。
陶行知的儿童教育思想在当时的中国教育界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并对中国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他的思想强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以及提倡教育的民主、自由和平等。
这些思想在中国的教育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对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陶行知创造的儿童教育思想探微
陶行知创造的儿童教育思想探微陶行知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教育家、文化名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先驱”,他的教育思想被誉为现代教育的一大奇迹,对中国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基于他的教育实践和哲学思考的结晶,它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重视每一个儿童的个性成长。
本文将对陶行知的儿童教育思想进行探索。
一、以自由为本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以自由为本,认为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应该得到充分的自由。
他强调,在育人过程中,不应该对儿童施加压力,而是应该让儿童自由地体验、探索和发现世界。
陶行知认为,教育的目的不是要培养“理论高超”的学者和专家,而是要面向未来,培养创造性和创新性思维的人才。
只有让儿童在自由的环境中自由地体验、探究世界,才能帮助他们进一步发现自己的兴趣、特长,以及潜能。
二、以情感为先陶行知在儿童教育中强调,爱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他认为,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建立起与儿童之间的感情联系,并以此为基础开展教育工作。
在陶行知的教育中,教育者需要以温情和关爱来对待每一个儿童,建立起和儿童之间的亲密关系,让儿童在这种环境中快乐成长。
三、以细节为重陶行知重视教育的细节,认为教育者需要关注儿童身心发展的每一个环节,全程关注儿童的潜力和发展,并为每一个儿童建立起独特的的成长方案,以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在陶行知的教育中,教育者需要以儿童为中心,优先关注儿童的个人差异和发展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需要严格遵守儿童关心和爱护的底线,绝不能侵犯儿童的尊重和隐私。
四、以实践为主陶行知认为,教育必须是实践导向的。
他认为,儿童的学习和成长需要和实际生活场景相结合。
因此,教学内容必须具有现实意义。
在他的课堂上,教育者必须帮助儿童建立实践经验,掌握实践技能,发展自我实践的能力。
通过实践学习,儿童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来学习,形成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和自主探究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其综合素质。
总之,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强调“以人为本”,并在儿童教育体系中采用自由、情感、细节和实践等教育策略。
创造的儿童教育陶行知
创造的儿童教育陶行知儿童教育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而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成为了当今教育界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陶行知,中国现代教育家和哲学家,他在教育领域中提出了许多独到的理念和观点,对于儿童教育的创造力培养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探讨陶行知对于创造的儿童教育的重要性和实践方法。
一、陶行知的教育理念:陶行知认为,儿童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
他认为,每个孩子都具有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潜力,他们需要一个自由而开放的学习环境来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陶行知不赞成传统教育中的死记硬背和机械重复,他认为真正培养创造力的方法是通过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培养观察力:观察力是培养创造力的关键。
陶行知主张通过丰富多样的观察实践活动来提高孩子的观察力。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孩子进行一些观察实验,如观察昆虫、植物等自然界的事物,让孩子们发现其中的规律和奥秘。
同时,引导孩子们观察周围的事物,仔细观察他们的形状、颜色、纹理等特征,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也可以引导孩子们观察身边的环境,学习发现事物的特点和变化。
三、激发想象力:陶行知非常重视孩子们的想象力。
他认为,想象力能够激发孩子的思维活跃性,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可以采用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来引导孩子们进行想象练习。
例如,可以请孩子们想象自己是一位科学家,探索未知的世界;或是让他们想象未来的城市将是什么样子。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孩子们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创造自己的故事和情节。
四、促进表达能力:表达能力是创造力的实现途径。
陶行知认为,孩子们应该有自由表达自己观点和想法的空间。
为此,教师应该给予孩子们充分的表达机会,例如在课堂上鼓励他们发言,或是通过绘画、写作、演讲等方式来表达自己。
同时,教师也要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激发孩子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创意。
总之,创造的儿童教育是陶行知教育理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陶行知创造的儿童教育思想探微
陶行知创造的儿童教育思想探微陶行知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家、社会活动家,他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对中国的儿童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
他的教育思想强调儿童的自由发展和自主学习,鼓励儿童的创造力和个性发展,倡导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人才。
陶行知提出的儿童教育思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微。
陶行知强调儿童的自由发展。
他认为儿童是有自己的天性和特点的,应该尊重儿童的个性和兴趣,让他们自由地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
陶行知主张给予儿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由地探索、发现和创造。
他说:“我们要相信儿童们的学习能力,并努力创造环境和条件以利于他们自由发展。
”陶行知倡导儿童的自主学习。
他认为学习是一种主动的、个体的行为,儿童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传授。
他说:“教师不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他们主动学习。
”陶行知主张给予儿童自主学习的机会和责任,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来获得知识和经验。
他提倡教师充当“学习的朋友”,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互动和交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陶行知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他认为创造力是人类思维能力的最高形式,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陶行知主张通过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他提出了“生活性教育”的概念,即通过让儿童参与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激发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陶行知强调教育要以人为本。
他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健全、全面发展的个体,而不仅仅是灌输知识和技能。
陶行知主张注重培养儿童的品德和情操,让他们懂得爱、责任和友善,并通过教育引导儿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他说:“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教书育人,更重要的是用心去启迪孩子的灵魂,善待他们,引导他们成长。
”。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
做一个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
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陶行知提出了“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和时间;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陶行知指出:“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他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我们创造之工作;”要解决小孩的创造“自由”,要让他做有意思的活动,开发他们的天才;“手脑并用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在一堂吹泡泡的综合实践课上,老师因为一位极其淘气的学生过于活跃屡次违反纪律很难控制,没有发给他吹泡泡的工具;在开始自主活动时,让人吃惊的是他却吹出了全班最大的泡泡;原来,他裁开矿泉水瓶,用上半部剪成漏斗状,蘸着肥皂液吹出了泡泡;我们先不去讨论他一再违反纪律的事,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在这一刻他是用双手与大脑一起去创造出了大泡泡;可以说同在一个教室,发挥创造力的只有他一个人;这件事情,不得不让我们做教师的人深深地思考;每一位学生都是有潜力的,相信人人都能成才,科学的教育能使每个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个性,保护学生自尊心,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实施创造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总之,学校要培养新时期富于创造力的人才,全面实现创新教育,做一个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就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激发学生去主动探究、质疑、交流讨论,进行合作学习,以开发学生潜能,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的世界角色需肩负起更大的国际责任;世界关注“中国制造”的目光,正在转移向“中国创造”;这转变同时是对教育的创造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学生在一次次成功的体验中不断前进;求真求实求
创造的教育理念,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一代新人而努力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历史所赋予的使命;。
创造的儿童教育 陶行知
创造的儿童教育陶行知在现代社会中,教育被视为培养人才、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之一。
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侧重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对儿童创造力的培养。
然而,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却强调了创造力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性,他提出的创造的儿童教育理念备受赞誉。
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一位杰出教育家,他在儿童教育领域做出了许多开创性的贡献,特别是在培养儿童创造力方面。
陶行知认为,儿童是活泼好动、充满好奇心和创造力的,他们天生具备创造的能力和潜力。
因此,教育者应该以激发儿童的创造力为目标,为他们提供一个充满创造性的教育环境。
在陶行知的创造的儿童教育理念中,教育者扮演着引导儿童创造力发展的重要角色。
教育者应该充分了解每个儿童的兴趣、特长和需求,以个性化的教育方式来满足他们的需求。
教育者应该注重培养儿童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让儿童参与各种创造性的活动,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陶行知强调,儿童在探索与实践中可以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教育者的任务就是引导和鼓励他们的创造力发展。
此外,陶行知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他主张儿童教育要注重培养儿童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儿童应该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发展他们的创造力。
对于陶行知而言,创造力是一种兼具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的综合能力,可以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创造的儿童教育也需要倡导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陶行知认为,儿童应该发展主动思维,积极参与学习。
教育者应该为儿童提供适当的学习材料和环境,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发展创造力。
陶行知提倡“自由活动教育”,主张通过让儿童自由选择和自由创造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同时,创造的儿童教育也需要强调整体性和多元性。
陶行知主张培养儿童的综合素质和多元智能,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发展儿童的语言能力、艺术品味、审美观念等方面。
陶行知认为,多元的教育可以激发和培养儿童的多种创造方式和创造能力,为儿童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陶行知“创造的儿童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陶行知“创造的儿童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1. 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陶行知的“创造的儿童教育”思想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现实意义。
陶行知,作为中国近现代教育的重要人物,其教育思想至今仍对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他提出的“创造的儿童教育”理念,旨在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首先回顾陶行知“创造的儿童教育”思想的历史背景和核心理念,分析其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教育环境。
接着,通过详细解读陶行知的相关著作和演讲,提炼出其教育思想的核心要素和实践方法。
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将结合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探讨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当今社会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2. 陶行知的儿童教育理念陶行知,这位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杰出人物,对儿童教育有着深刻而独到的理解。
他坚信,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而非仅仅传授知识。
他认为,儿童天生具有无限的创造潜能,教育者的任务是激发这种潜能,引导儿童自主发展。
在陶行知看来,儿童教育应当以“生活即教育”为基本原则。
他主张教育应当融入儿童的日常生活中,让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和成长。
这种教育理念不仅有助于培养儿童的实践能力,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创造精神。
陶行知还提倡“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
他认为,教学不应当仅仅是教师的单方面传授,而应当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互相合作的过程。
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儿童可以在实践中学习,学习中实践,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陶行知的儿童教育理念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创新精神,对于当今的教育实践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的不断更新,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已经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
陶行知的教育理念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路径,即通过生活实践和教学合作来激发儿童的创造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这不仅有助于儿童的全面发展,也为社会的进步和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3. 创造的儿童教育的方法和实践陶行知先生的“创造的儿童教育”不仅是一种理论构想,更是一种具有鲜明操作性和实践导向的教育模式。
简述陶行知对创造的儿童教育的论述
1. 陶行知对创造的儿童教育的论述陶行知,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教育思想家,被誉为“民国教育界的领袖”、“我国教育的老一辈领袖”,在我国教育史上留下了丰富而珍贵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
在他的教育理论中,关于创造的儿童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
陶行知认为,创造是人类最高的智力活动,它需要培养和激发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帮助他们充分发展个性,养成独立自主、勇于创新的品质。
以下将就陶行知对创造的儿童教育的论述进行深入探讨。
2. 创造的内涵和意义在陶行知看来,创造是指通过独立思考、想象和发明,创造新的理念、观点、方法、技术、艺术作品等,以满足个人或社会的需要,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创造是人类的天赋和追求,也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
陶行知强调,创造不仅仅是在科学、技术、艺术领域的创新,更包括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
创造是培养孩子们全面发展的关键,也是激发他们潜能和独立人格的基础。
3. 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陶行知认为,儿童天生就具有创造潜能和好奇心,这种潜能和好奇心需要通过教育和环境的引导和激发才能得以发展和绽放。
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首先是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想象力,鼓励他们运用多种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是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激发孩子们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让他们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最后是引导和鼓励孩子们进行自主创造和实践,让他们有机会去表达自己的想法、构思和创作。
4. 创造性教育的实践策略在实践中,陶行知提出了一系列创造性教育的实践策略。
教育者应该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充分理解孩子们的特点和需求,为他们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和资源。
教育者应该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和学习任务,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再次,教育者应该鼓励学生尝试新的学习方式和方法,促进他们的多元化发展,培养跨学科思维和创新意识。
陶行知创造的儿童教育思想探微
陶行知创造的儿童教育思想探微
陶行知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位杰出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他对儿童教育的贡献是
深远而持久的。
他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自由教育、综合教育和人本主义教育。
陶行知主张自由教育。
他坚信儿童天性好奇、求知欲旺盛,在教育中应该给予他们充
分的自由发展的空间。
他认为,传统的教育模式将学生束缚在封闭的教室里,被动地接受
知识灌输,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
他提倡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自由的学习环境,鼓励他们
主动发现、探索和实践,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陶行知强调综合教育。
他认为知识应该是综合的、全面的,而不是零散的、片面的。
他反对传统教育的分科教学,主张开设综合课程,将各科知识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
他提
出了“活生活教育”和“生活实践教育”的概念,主张教育要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
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真理,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陶行知倡导人本主义教育。
他认为教育应该从儿童的个体需要和发展出发,关注培养
儿童的人格、情感和自主管理能力。
他提出了“以人为本”和“教育人的整体性”的观点,主张注重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社交能力,关注儿童的情感健康和人格发展。
他
也强调教育应该与社会联系起来,帮助儿童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陶行知的儿童教育思想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革新和完善,突出了个体发展和全面素质
培养的重要性。
他的教育思想为中国的现代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对培养新一代的人
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陶行知创造的儿童教育思想探微
陶行知创造的儿童教育思想探微陶行知是中国教育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教育家之一,他不但是一位教育家,而且是一位为人师表的教育实践家。
他所倡导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以他的名字为代表,被称为“陶行知式教育”。
陶行知式教育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即以孩子的发展需求和个性为出发点,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
这种教育方法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它把关注点放在学生身上,让学生的天真、热情、潜力得以充分发挥。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可以概括为五点:一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如诚信、勇气、自律、责任感和正义感等,认为优秀的品质是学生成功的基础。
二是关注学生的表现和进步,而不是结果。
他认为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中的过程和经历,这对他们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三是注重学生的启发,而不是灌输。
陶行知认为教师应该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并引导他们学会探究、创新、解决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而非一味地告诉他们答案。
四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发展需求,根据学生的不同智力、兴趣、爱好和特长制定教育方案和活动安排。
这是因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需要个性化的、差异化的教育方法。
五是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陶行知认为教学需要建立在相互了解、尊重、信任和关怀的基础之上,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陶行知式教育的实施需要教师以理解和尊重学生为前提,了解学生的文化背景、家庭情况、性格、兴趣、特长等,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采用差异化的教学方法和有效的教育手段,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体验快乐、成功和成长,并形成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陶行知式教育的实践方法有:尊重学生的自由,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主选择、决定、实践和评价行动;注重教学实践,借助生活、游戏、实验和观察等活动,让学生在自己的实践中领悟知识和学习方法;关注学生情感需求,重视情感教育和亲师情感交流,建立良好的感情基础;差异化教学,个性化设计教学方案和活动,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智力和兴趣,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方式,促进个性化发展;注重实练结合,贯穿实践和理论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究问题,不断尝试和改进,以创造和实践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陶行知创造的儿童教育思想探微
陶行知创造的儿童教育思想探微陶行知是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教育思想家和教育实践家,是中国儿童教育运动的先驱和倡导者。
他的教育思想以“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基础”为核心,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儿童教育理念和方法。
这些理念和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陶行知提出的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
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个性和兴趣,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来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
他主张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和潜能,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他提出的“天冠九朝”教育理念,即尊重学生的个性,以学生的发展为主导,通过个性化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陶行知强调教育要以实践为基础。
他认为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和体验来掌握知识,才能真正理解学习的内容,使学习成为自己的内化过程。
他提倡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活动来锻炼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他主张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体验和互动,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去,充分发挥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陶行知还强调了游戏在教育中的作用。
他认为游戏是儿童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他提出了“六艺五常”的教育理念,即六艺包括游戏、读、写、算、画、体,五常包括仁、义、礼、智、信。
他认为游戏能够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获得知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对于儿童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为教育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他强调教育要以实践为基础,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具体操作的机会,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他重视游戏在教育中的作用,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获得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陶行知儿童创造教育思想
1.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陶行知提出了“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和时间。在他看来,儿童的创造力被固有的迷信、成见、曲解、幻想等层层裹头布包缠了起来。因此,发展儿童的创造力,首先要把儿童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幻想中解放出来。其次,中国封建教育一直不让孩子动手,因而推残了儿童的创造力。陶行知列举爱迪生、瓦特等发明家的事例来说明动手的重要性,主张我们的护育员或先生要像爱迪生的母亲一样,让孩子们有动手的机会。第三,传统的封建教育使儿童脱离社会实际生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我们应让儿童用眼睛看事实,让儿童观察和分析大自然、大社会,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小孩子有问题要准许他们问,从问题的解答中来增长他们的知识,发展他们的思维、理解能力。第五,要让儿童接触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以及社会的士、农、工、商、三教九流,空间解放了,儿童才能搜集到丰富的材料,扩大认识的眼界,发挥其内在的创造力。第六,学校不应把儿童的时间排得太紧,不能“日问由先生督课,晚上由家长督课”,“把儿童全部时间占据,使儿童失去学习人生的机会,养成无意创造的假象”,“创造的儿童教育,首先要为儿童争取时间之解放。”
毋庸置疑,儿童的创造力是稚嫩的,但却有着无限的发展价值。正如杜威所说:“只有傻瓜才把创造视为离奇幻想的事情……一个3岁的儿童发现他能用积木做什么事情,或者一个6岁的儿童发现他能把5分钱和5分钱加起来成为什么结果,即使世界上人人知道这件事情,他也真是一个发明家。”我们必须充分相信每个儿童都拥有巨大的创造潜能,并正确认识其创造力的巨大发展价值。
日内瓦学派的创始人皮亚杰指出:儿童对环境的适应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从学会与父母、同伴、老师交往,到认识绚丽多姿的大自然,熟悉纷繁复杂的社会,再到掌握使用各种工具,儿童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创造。儿童的创造潜力从一出生就开始萌芽。众所周知,半岁的婴儿就能自己抱着奶瓶吃奶;一岁的婴儿尽管不会说话,却能做出手势或发出信号,让大人帮他捡起他够不着的玩具;一岁以后就慢慢学会使用母语,语言的学习过程对于婴儿也是一个全新的创造过程。
浅谈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认识
浅谈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认识陶行知是我国近代著名的人民教育家,也是近代中国创造教育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创造教育思想更是影响深远。
中国自封建社会以来的传统教育奉行“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教育思想。
但陶行知对此却不认同,他针对传统教育脱离实践的弊端,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独特的创造教育理论,进行了大量的创造教育实践,旨在培养学生和人民大众的创造能力。
早在1919年,他就指出:“在教育界有胆量创造的人即是创造的教育家……是第一流的人物。
”[1](P17)并且呼吁教育工作者要“敢探未发明的真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
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的提出经过了一个孕育、萌芽、发展、成熟的过程。
陶行知1917年开始从事教育实践活动,同时也是其独立的教育思想体系开始形成的时期。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有着鲜明的目的。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陶行知特别注重在实践中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培养发挥儿童的创造精神。
在此基础上,陶行知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提出了解放儿童创造力的著名的“六大解放”的主张。
1.解放儿童的头脑。
过去,儿童的创造力“被固有的迷信、成见、曲解、幻想层层裹头布包缠了起来”,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先要把儿童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幻想中解放出来”,头脑解放了,才会产生创造力。
2.解放儿童的双手。
过去,儿童不许动手,动手打手心,摧残了儿童的创造力。
陶行知说:“中国对于小孩子一直是不许动手,动手就要打手心,往往摧残儿童的创造力。
”[21](P755)他一贯重视手脑并用、手脑相长。
他以爱迪生的母亲把地下室给孩子做实验为例,号召“护育员或先生跟爱迪生的母亲学,让孩于有动手的机会”。
3.解放儿童的嘴。
中国传统教育一般习惯不许儿童多说话,而实施创造教育,儿童有问题要准许提问,因为这些问题往往是创造的苗芽。
儿童只有“得到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的创造力”。
他曾写诗发挥了这一道理:“发明千千万,在于一个问。
论陶行知的创造的儿童教育思想
论陶行知的创造的儿童教育思想论陶行知的创造的儿童教育思想[摘要]:陶行知是我国儿童创造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先驱。
他认为每个儿童都具有巨大的创造潜力,儿重的创造力需要解放和培养,至今他的这一思想对我国学前儿童创造力培养仍有重大的启示。
[关键词]:儿童;创造力;培养一、陶行知的儿童创造教育思想及评价(一)成人应保持童心并相信儿童拥有巨大的创造潜力陶行知认为,成人应该陪着小孩子一起创造,也就是要求成人加入儿童的队伍当中。
那么,第一步就是要做到不失赤子之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在情感方面和小孩子站在同一条战线上。
此外,陶行知还认为,“人人是创造之人”,创造是人类祖先代代相传的宝贵财富,是人类才华的精华。
[1]儿童一生下来就秉承了人类的创造潜能,一旦有适合的环境,其创造性就能萌芽、开花、结果。
他的这一思想被众多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的研究所证实。
[2]可见,陶行知的这一思想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所以,我们要坚持并学会把这一思想运用于实践。
(二)儿童的创造力需要解放和培养1.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陶行知提出了“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和时间。
因此,发展儿童的创造力,首先要把儿童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幻想中解放出来。
其次,中国封建教育一直不让孩子动手,因而推残了儿童的创造力。
第三,我们应让儿童用眼睛看事实,让儿童观察和分析大自然、大社会,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小孩子有问题要准许他们问,从问题的解答中来增长他们的知识,发展他们的思维、理解能力。
第五,要让儿童接触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以及社会的士、农、工、商、三教九流,儿童才能搜集到丰富的材料,扩大认识的眼界,发挥其内在的创造力。
第六,学校不能“把儿童全部时间占据,使儿童失去学习人生的机会,养成无意创造的假象”。
[1]由此可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关键在于做到“六大解放”。
2.培养儿童的创造力陶行知认为,儿童的创造力需要充分的营养,需要建立下层的良好习惯,需要因材施教。
陶行知创造的儿童教育思想探微
陶行知创造的儿童教育思想探微作者:陈青青来源:《小学科学·教师版》2019年第03期陶行知是我国儿童创造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先驱。
他认为每个儿童都具有巨大的创造潜力,儿重的创造力需要解放和培养,至今他的这一思想对我国学前儿童创造力培养仍有重大的启示。
陶行知的儿童创造教育思想及评价一、成人应保持童心并相信儿童拥有巨大的创造潜力陶行知认为,成人应该陪着小孩子一起创造,也就是要求成人加入儿童的队伍当中。
那么,第一步就是要做到不失赤子之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在情感方面和小孩子站在同一条战线上。
此外,陶行知还认为,“人人是创造之人”,创造是人类祖先代代相传的宝贵财富,是人类才华的精华。
儿童一生下来就秉承了人类的创造潜能,一旦有适合的环境,其创造性就能萌芽、开花、结果。
他的这一思想被众多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的研究所证实。
可见,陶行知的这一思想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所以,我们要坚持并学会把这一思想运用于实践。
二、儿童的创造力需要解放和培养1.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陶行知提出了“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和时间。
因此,发展儿童的创造力,首先,要把儿童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幻想中解放出来。
其次,中国封建教育一直不让孩子动手,因而摧残了儿童的创造力。
最后,我们应让儿童用眼睛看事实,让儿童观察和分析大自然、大社会,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此可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关键在于做到“六大解放”。
2.培养儿童的创造力陶行知认为,儿童的创造力需要充分的营养,需要建立下层的良好习惯,需要因材施教,但关键在于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务必要正确、及时。
美国学者史蒂芬·利汉斯曾说:“2—6岁是创造性发展的关键期,如果不能及时加以培养,那么创造性在以后的生活中很难再被激发出来。
”陶行知儿童创造教育思想对我国学前儿童创造力培养的启示一、家长如何培养儿童的创造力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
陶行知创造的儿童教育思想探微
陶行知创造的儿童教育思想探微陶行知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的一位杰出教育家和思想家,他有着独特的儿童教育思想,提出了“教育之道,唯仁至孝”、“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陶行知的儿童教育思想以“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和情感”、“尊重儿童的个性和发展规律”、“注重教育的实践性和体验性”为特点,深受人们赞誉。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对陶行知的儿童教育思想进行探微,希望能为读者深入了解和认识陶行知的儿童教育思想提供帮助。
一、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和情感陶行知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的品德和情感,他强调“教育之道,唯仁至孝”。
在陶行知看来,一个人的品德和情感对其整个人生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孩子的品德和情感,使他们成为有道德和情感的人。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陶行知提出了一整套的教育方法和技巧,如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榜样示范等,以期通过教育的方式影响孩子的情感和品德。
陶行知的教育方法和技巧是非常具体和有效的。
他主张教师要以身作则,自己首先要成为一个品德高尚、情感丰富的人,才能激发学生的善良和情感;他主张教师要言传身教,要借助言语和行为来传递正面的价值观和情感,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品德和情感;他主张教师要以榜样示范,需要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和需求点,以其喜欢的方式和方式去影响他们的品德和情感。
这些方法和技巧都使得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备受人们的推崇,成为中国教育的宝贵遗产。
二、尊重儿童的个性和发展规律陶行知认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发展规律,教育者必须尊重和重视这一点。
他主张“德育为先”,强调个性教育的重要性,认为个性是人格的核心,是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教育者要在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孩子的个性,以期使其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和独特的呈现。
陶行知的儿童教育思想对于尊重儿童的个性和发展规律是非常重要的,它使得教育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儿童的发展,使得教育更加科学和人性化。
陶行知创造的儿童教育思想探微
陶行知创造的儿童教育思想探微【摘要】陶行知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的儿童教育思想深受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深入探讨陶行知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以及他对儿童自主学习和人格发展的关注。
通过分析陶行知的实践案例,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他在儿童教育方面的贡献。
在我们将总结陶行知的儿童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探讨他的影响和价值。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强调培养儿童的独立性和创造力,对于当今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通过本文的研究,读者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陶行知的儿童教育思想,以及其对现代教育的积极影响和价值。
【关键词】陶行知、儿童教育、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方法、自主学习、人格发展、实践案例、现代教育、启示、影响、价值、总结。
1. 引言1.1 陶行知创造的儿童教育思想探微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和哲学家,他创造的儿童教育思想在现代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陶行知强调培养儿童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倡导通过体验和实践来启发儿童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而非单一的知识技能。
他认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应该得到尊重和关爱,并且应该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和发展需求来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
陶行知的教育方法包括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健康,倡导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提倡师生之间的平等互动和合作共同发展。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让他们成为有独立人格和价值观念的社会成员。
陶行知对儿童自主学习的重视体现在他提倡学校应该是一个开放式的环境,给学生自由探索的空间和机会,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
陶行知对儿童教育思想的探微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富有人文关怀和理性思考的教育范式,也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启示和方向。
他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对于培养健康、有活力、有才干的下一代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推广。
2. 正文2.1 陶行知的教育理念1. 尊重儿童个体差异。
陶行知认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具有自己独特的兴趣、能力和潜能。
陶行知《创造的儿童教育》读后感
陶行知《创造的儿童教育》读后感
今天老师给我们讲了陶行知爷爷的书——《创造的儿童教育》。
我觉得好有意思啊!陶爷爷说,孩子们要自己动手做事,不能只听老师讲,要让我们的脑袋动起来,想办法做出很多新东西。
哇,那样是不是很厉害呢?
我觉得,陶爷爷说得对呀!平时老师让我们做手工,我就喜欢做小鸟、做小花,好好玩呀!有一次,我用纸做了一个小风车,咻——风一吹,它就转得好快好快,像真的一样,特别好看。
我觉得这就是陶爷爷说的“创造”吧!
陶爷爷还说,我们不能光想着学会一件事,而是要学会怎么去做,怎么去改进。
嗯,我觉得有时候做错了,也没关系,因为可以从错里学到很多哦!就像我做风车的时候,第一次做不好,风车掉下来,嘭——摔到地上了,可是我想了想,重新做了一下,就做好了,心里好高兴呀!
我要像陶爷爷说的那样,多动脑筋,动手做,做更多的创意来!这样我会变得更聪明,也能做很多有趣的东西呢!
—— 1 —1 —。
陶行知儿童教育思想
陶行知儿童教育思想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
他的教育思想以崇尚个性、注重实践、关注情感和培养学生为核心,深刻影响了当时的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
本文将从崇尚个性、注重实践、关注情感和培养学生四个方面展开对陶行知儿童教育思想的探讨。
首先,陶行知崇尚个性。
他认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应该被尊重和关爱。
在教育实践中,陶行知主张要根据孩子的兴趣、特长和需求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方式,让每个孩子都能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和潜能。
他反对一刀切的教育方式,主张发展每个孩子的个性是教育的首要任务。
其次,陶行知注重实践。
他认为教育应该贴近生活,要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去感受和体验知识,而不是单纯地灌输理论知识。
他主张学以致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发展能力。
再次,陶行知关注情感。
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品德。
他提倡要在教育中注重情感交流,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情感态度,培养善良真诚的品德。
他认为情感的培养是教育的重要任务,只有教育情感才能使学生全面发展。
最后,陶行知重视培养学生。
他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让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他主张注重学生的健康成长,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倡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他认为只有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价值。
综上所述,陶行知的儿童教育思想以尊重个性、注重实践、关注情感和培养学生为核心,深刻影响了当时的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
他的教育思想对今天的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我们应该借鉴陶行知的思想,为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努力奋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陶行知的创造的儿童教育思想
[摘要]:陶行知是我国儿童创造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先驱。
他认为每个儿童都具有巨大的创造潜力,儿重的创造力需要解放和培养,至今他的这一思想对我国学前儿童创造力培养仍有重大的启示。
[关键词]:儿童;创造力;培养
一、陶行知的儿童创造教育思想及评价
(一)成人应保持童心并相信儿童拥有巨大的创造潜力
陶行知认为,成人应该陪着小孩子一起创造,也就是要求成人加入儿童的队伍当中。
那么,第一步就是要做到不失赤子之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在情感方面和小孩子站在同一条战线上。
此外,陶行知还认为,“人人是创造之人”,创造是人类祖先代代相传的宝贵财富,是人类才华的精华。
[1]儿童一生下来就秉承了人类的创造潜能,一旦有适合的环境,其创造性就能萌芽、开花、结果。
他的这一思想被众多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的研究所证实。
[2]可见,陶行知的这一思想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所以,我们要坚持并学会把这一思想运用于实践。
(二)儿童的创造力需要解放和培养
1.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陶行知提出了“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和时间。
因此,发展儿童的创造力,首先要把儿童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幻想中解放出来。
其次,中国封建教育一直不让孩子动手,因而推残了儿童的创造力。
第三,我们应让儿童用眼睛看事实,让儿童观察和分析大自然、大社会,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小孩子有问题要准许他们问,从问题的解答中来增长他们的知识,发展他们的思维、理解能力。
第五,要让儿童接触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以及社会的士、农、工、商、三教九流,儿童才能搜集到丰富的材料,扩大认识的眼界,发挥其内在的创造力。
第六,学校不能“把儿童全部时间占据,使儿童失去学习人生的机会,养成无意创造的假象”。
[1]由此可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关键在于做到“六大解放”。
2.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陶行知认为,儿童的创造力需要充分的营养,需要建立下层的良好习惯,需要因材施教。
[1]但关键在于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务必要正确,及时。
美国学者史蒂芬·利汉斯曾说:“2—6岁是创造性发展的关键期,如果不能及时加以培养,那么创造性在以后的生活中很难再被激发出来。
”无独有偶,美国创造性思维研究专家托伦斯等也发现,3-5岁是宝宝创造性能力的高速发展时期,而5岁以后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因此,我们必须抓住并充分利用好这个关键期,全面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二、陶行知儿童创造教育思想对我国学前儿童创造力培养的启示
(一) 家长如何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
因此,在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方面,父母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以下是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
1、创造发展幼儿各种动作的条件。
大脑是思维的主体,动作的发展对大脑的灵活度起催化作用。
[3]所以父母应尽量使宝宝的动作得以发展,例如可以让幼儿练习夹豆子,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2、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和表达形式,语言能力的发展可使思维更清楚地表达。
3、丰富社会
经验。
知识源于生活,日常生活经验会给幼儿的思维提供丰富的素材。
[2]4、利用故事与游戏结合的方式,引发宝宝的联想。
故事与游戏都是宝宝所喜欢的形式,让宝宝续故事就是一种培养创造思维的理想方式,而故事结合游戏,更能使幼儿在快乐中学习,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5、利用看图改错。
如:将动物身体部位移动后还原、猜谜语、连贯提问、归类对比、找异同等方法训练宝宝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准确性和创造性。
6、重视儿童的想法。
家长对幼儿的想法不要不闻不问,如宝宝在进行游戏等活动时,可以多关注宝宝,当他有创造性的表现时,应给予鼓励和赞美,这样宝宝的创造性就更高了。
7、不要占用宝宝的活动时间。
如今多数儿童被家长安排穿梭于各种兴趣班,几乎没有闲暇时间。
所以给予儿童时间,让他们真正去接触自然、社会,自己去动手、去思考、去观察,只有这样创造力才能得到释放。
8、教育方法要适宜幼儿的身心发展。
随着宝宝年龄的增加,家长的教育方法需要做相应改变。
这样才能为宝宝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幼儿教师如何培养幼儿创造力
1、转变教师观念,培养儿童创造力
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陶行知先生认为民主与自由是培养儿童创造力的重要条件。
[1]所以,作为幼儿园的教师就要转变教育观念,积极贯彻“六大解放”,创建民主自由的氛围,尊重幼儿,注重启发式教学方法,并且教师还应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思考问题。
在儿童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教师要引导儿童努力摆脱一切束缚其思想的观念、方法,开拓思路,养成多角度、多立场看待问题、分析问题的习惯,从而为幼儿的创造力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2、正确对待儿童的好奇、好问
好奇、好问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探求未知、开启智慧、认识世界的内部动力,是打开探索和创造的金钥匙。
[4]正如陶行知所说:“儿童只有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其创造力。
发明千千万万,在于一个问。
”[1]儿童的发问千奇百怪,有时甚至离谱,但这也正是他们创造潜力的外在发挥。
教师应鼓励、引导他们大胆提出各种问题,并给予耐心、正确的解答,或为其创造环境、条件,帮助他们自己开动脑筋去寻找答案。
3、培养儿童动手操作能力
陶行知指出:“手和脑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
”儿童的创造性活动是在不断的探索、尝试、实践中完成的。
[1]他们的创新思维只有通过一些实际的尝试操作,经历实践的检验,才能渐渐走向成熟,才能更加符合现实、才能更具有可操作性。
儿童在一次次动手操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拓展自己的思维,尝试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其实质就是一种创造力的表现。
而且,儿童在动手操作、反复尝试中获得一些成功,会进一步激发其动手的热情,使其创造潜力得以更大的发挥。
因此,教师应创造条件,为儿童提供动手操作的环境与物质材料。
4、教育方法要与时俱进,以符合幼儿身心发展为前提
教育方法与时俱进,才能不断摸索出更适宜幼儿的教育方法;才能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比如教师可以学习国外的一些先进教育理念,一些好的教育方法,再针对于我国的幼儿发展特点,进行整合与调整,借鉴与创新。
5、让儿童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
要利用活动的机会,让儿童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
引导他们观察沿途的车
辆与行人,认识建筑物、交通工具,观察房前屋后的环境,探索田野河流的分布情况,欣赏大自然美景,了解花、草、鸟、虫的特征等。
以丰富儿童的感性知识,启发其想像力,触发其灵感,增强其探索精神,点燃其创造的火花。
(三)幼儿园及园长应是培养创造性儿童坚实的后备资源
首先,幼儿园在进行环境布置及创设时,就要营造一种有利于儿童创造力发展的环境氛围。
其次,幼儿园和园长应支持并鼓励教师去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为教师提供一些相应的物质或者精神帮助。
再者,园长可以经常请一些专家到幼儿园进行指导,让幼儿教师观摩学习。
另外,还可以让幼儿老师参加国培班,继续深造。
第四,加强家园合作,只有幼儿园和家长在教育意识和方法上取得一致,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作为学前专业学生从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所得启示
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首先就要加强自身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储备丰富的理论知识。
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应努力学好专业技能之外,具体可从热爱专业,拓宽知识领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组织活动能力、体态语言能力和因材施教能力等方面发展。
为日后能更好地胜任工作,为能够培养创造性儿童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选》[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2】戴自俺,龚思雪.陶行知幼儿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7
【3】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全集(第1卷)[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
【4】江苏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南京晓庄师范陶行知研究室.陶行知文集[C].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