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患者的低血压优秀课件
血液透析中的低血压及处理Ppt(共15张PPT)
![血液透析中的低血压及处理Ppt(共1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85a3204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77.png)
低温时可防止血管扩张,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肾上腺素水平提高心 肌收缩力增强,血压稳定 ; 低温透析还可引起冷反应,增加儿茶胺
的分泌,血管外周阻力增加,从而升高血压。
第 8 页,共 15 页。
防护措施
指导病人严格限制水分的摄入
平均动脉压降低 10mmHg 以上,并伴有低血压症状。透析
低血压 (Intradialytichypotension , IDH) 是血液透析过 程中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发生率约为 10 %~ 30 %。
第 3 页,共 15 页。
返回
透析低血压 (IDH) 的症状
早期表现
严重表现
张嘴、打哈欠、 恶心、呕吐、
状性低血压,也可在透析过程中输入血、
血浆制品、白蛋白等,以便血容量增加, 避免过低血压发生。对于存在心功能不全 的病人,透析间期适当应用强心药和扩血 管药物纠正心衰。
第 12 页,共 15 页。
防护措施
选择适合的透析器及管路。根据患
者出现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患者的透析器
及管路,对年老体弱的患者或者体重较小 的女性患者适当采用小面积透析器。
腹痛、便意感、 血压正常或稍有下
降 脉搏加快 头晕眼花 出冷汗
呼吸困难
黑朦 呕吐 胸痛、
腹痛、 心绞痛发作、 肌肉痉挛、
一过性意识丧失、 心率失常、死亡。
返回
第 4 页,共 15 页。
透析低血压 (IDH) 的临床类型
急性 ( 偶发性 ) 低血压指伴有症状的收缩压突 然下降,收缩压< 90mmHg (1mm 低温时可防止血管扩张,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肾上腺素水平提高心
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课件
![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4305b91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25.png)
家属支持
鼓励家属给予患者关爱和支持, 让患者在亲情关怀中获得力量。
康复锻炼与生活调整
康复锻炼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锻炼计 划,逐步提高其身体功能。
生活调整
指导患者调整生活方式,如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避免过度劳累等,以促进康复。
环境适应
帮助患者适应透析后的生活环境,提高其生活质 量。
05 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案 例分析
典型案例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年龄、性别、病因、病程等。
血液透析治疗情况
透析频率、时长、血流速度等。
低血压发生情况
发生时间、症状表现、处理措施等。
案例分析与讨论
1 2
低血压发生机制
分析患者低血压发生的原因,如血容量减少、血 管收缩反应异常等。
治疗方案评估
评估现有治疗方案的有效性,探讨是否需要调整。
透析参数的调整与优化
调整超滤量
根据患者情况,合理设置超滤量,避 免因超滤过多导致低血压。
优化透析液成分
调整透析液的钠、钾、钙等成分,以 维持血浆晶体渗透压,减少低血压的 发生。
03 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治 疗
一般治疗
01
02
03
饮食调整
控制水分摄入,减少盐分 摄入,增加蛋白质摄入, 以改善营养状况。
运动与休息
适当运动,避免长时间卧 床休息,以改善血液循环。
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减轻 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治 疗依从性。
药物治疗
血管收缩剂
使用血管收缩剂,如盐酸 米多君、去氧肾上腺素等, 以升高血压。
补充血容量
通过输血或补充生理盐水 等措施,补充血容量,提 高血压水平。
其他药物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通用课件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通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874c094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81.png)
在透析过程中,由于超滤率设 置过高或患者体重增长过多, 导致有效血容量减少,引起血 压下降。
总结词
为预防有效血容量减少,应合 理设置超滤率,根据患者体重 增长情况调整超滤目标。
详细描述
在透析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 者的血压和超滤量,及时调整 超滤率,避免有效血容量减少
。
干体重设置不准确
总结词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总结词
详细描述
透析中进餐也可能引发血液透 析中低血压。
进食后体内血液重新分布,胃 肠道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 可能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 ,进而引起血压下降。
为预防低血压发生,建议在透 析前1-2小时进餐。
患者应避免在透析过程中进食 ,特别是胃口不佳或消化功能 较差的患者。如需在透析过程 中进餐,应提前与医护人员沟 通并采取相应措施。
透析液钠浓度过低
总结词
详细描述
透析液钠浓度过低可能引发血液透析中低 血压。
在透析过程中,如果透析液钠浓度过低, 可能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水分进入细胞 内,引起血压下降。
总结词
详细描述
为预防低血压发生,应合理设置透析液钠 浓度。
根据患者情况,如血钠水平、干体重等, 调整透析液钠浓度,以维持血浆渗透压稳 定,预防低血压发生。
调整透析液钠浓度和温度
适当提高透析液钠浓度可以增加 血浆晶体渗透压,有助于维持血
压稳定。
降低透析液温度可以减少外周血 管阻力,有助于降低血压。
医生应根据患者情况,个体化调 整透析液钠浓度和温度,以达到
预防低血压的目的。
鼓励患者合理饮食
合理饮食是维持患者 营养状况和稳定血压 的重要措施。
医生应根据患者情况 ,制定个体化的饮食 方案,并定期评估和 调整。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及处理课件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及处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b0a6b25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85.png)
03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预防 措施
控制脱水速度和脱水总量
总结词
控制脱水速度和总量是预防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重要措施。
详细描述
在透析过程中,过快的脱水速度和过大的脱水总量容易导致低血压。因此,应根据患者的体重、干体重和血容量 等指标,合理设置超滤率,避免超滤过多。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通过静脉快速补充生理盐水或高渗葡萄糖溶液,以增加循 环血容量和血压。
在处理血液透析中低血压时,应快速补充生理盐水或高渗 葡萄糖溶液,以增加循环血容量和血压。这有助于提高心 脏的灌注压和心输出量,缓解低血压症状。
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总结词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 去甲肾上腺素等,以升高血压和改善心脏功能。
安慰患者
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应安慰患者 ,使其保持平静的心态,避免因 情绪波动导致血压变化。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心脏疾病
心脏疾病是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常见原因之一,尤其是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 这些疾病导致心脏功能下降,不能有效地泵血,引起血压下降。
处理方法:对于心脏疾病引起的低血压,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改善心脏功能。同 时,在透析过程中应密切监测心电图和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心脏疾病相关 问题。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例如,采用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等不同的透析方式,或者将每周三次的透析增加到每周四次,以 减少单次透析时间,从而减少低血压的发生。
药物治疗
总结词
对于经常发生低血压的患者,医生可能 会开具一些药物进行治疗。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处理PPT课件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处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576b35116fc700abb68fca5.png)
• •
•
主讲人: 闫亚男
•
•
•
东昌府人民医院
1
摘要
•
血液透析并发症根据其发生的时间分:即刻并发症和远期并发症。前
者是指并发症发生在透析过程中,发生快,病情重,需立即治疗;后者是指
并发症发生在透析相当长一段时间后,起病缓慢,但病情重危害大,需加强
预防。
2
即刻并发症
•
血液透析过程中或在血液透析结束后数小时内发生的与透析治疗本身
24
(四)血液透析患者伴大量腹水
• 1. 个别血液透析患者,长期存在大量腹水 • 原发病可以为ADPKD(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 ,或伴发肝硬化,或特
发性,或其他病因。
• 2. 表现 • 透析间期的血压尚可正常,但也为正常的低限水平。透析开始后 30 分钟内
SBP<90mmHg ,且 SBP(收缩压) 下降超过 20mmHg , 并且患者出现 明显低血压表现,在后续的透析治疗中血压持续低。
• 溶质清除过快;在透析中由于清除尿素、肌酐等溶质,血浆渗透压迅速
下降,并与血管外液形成渗透压梯度,驱使水分移向组织间或细胞内,有效 血容量减少,导致血压下降。
• 透析液钠浓度过低 ;使用低于血浆钠浓度的透析液,会导致血浆渗透
压明显降低,血管再充盈障碍,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引起血压下降。
9
血液透析低血压的发生机制
27
血液透析低血压的预防
• 2. 超滤量“相对”多 • 透析结束时体重高于干体重,但超滤量超过了患者的耐受性(超滤率超过
了再充盈率)。预防:单次透析超滤量不要超过体重的4%-5% ,患者需要 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长量。
28
血液透析低血压的预防
透析中低血压原因及治疗ppt课件
![透析中低血压原因及治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e2d31eb3186bceb18e8bb23.png)
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病机制
正常情况下,超滤使血容量减少,病人可 以通过以下机制,维持血压的稳定:
静脉系统血管收缩(如腹腔静脉和皮肤静脉) 体液从组织间隙向血管内转移 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排量增加
上述一种或多种代偿机制障碍,则发生透 析中低血压。
9
透析低血压
概述 分类及主要临床表现 病理生理机制 发病原因 防治措施 小结
发生时间 多发生在血液透析治疗的中、后期。
3
透析低血压
概述 分类及主要临床表现 病理生理机制 发病原因 防治措施 小结
4
临床表现
透析早期低血压 头晕、烦躁不安、视力模糊、胸闷、恶心呕吐、
出汗、一过性晕厥、两便失禁。
透析中后期低血压 剧烈腹痛、腰背酸软、乏力、四肢某部或多部位
25
IDH的防治:任重道远
谢谢!
26
11
尿毒症自主神经病变
超过50%的透析病人有自主神经病变,病 变主要位于压力感受器/传入神经支
正常情况下,当血容量减少后,刺激低压压力 感受器,通过交感兴奋,使系统血管阻力增加 ,维持血压稳定。
合并自主神经病变的血透病人,当出现低血压 时,儿茶酚胺及抗利尿激素的反应性分泌减弱 。
12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膜的生物不相容性 有效血容量降低
10
透析中低血压发病原因
心功能减退 血管再充盈障碍 心室再充盈障碍
血管活性物质增多 自主神经病变 超滤过快 降压药物的作用 对透析膜过敏反应 卡尼丁缺乏
收缩性心功能减退 舒张性心功能减退 血浆渗透压降低 组织间隙体液容量减少(制定干体重过低) 静脉张力降低 动脉张力降低 内脏血管扩张 体温升高 NO 腺苷
血液透析患者的低血压PPT课件-透析患者低血压的护理ppt
![血液透析患者的低血压PPT课件-透析患者低血压的护理ppt](https://img.taocdn.com/s3/m/128cbef97f1922791688e8bd.png)
IDH
发作性低血压
分 类
慢性持续性低血压
直立性低血压
发作性低血压
- 也称症状性低血压,指基础血压正常或增高,在透析过程 中收缩压下降超过基础血压的25%,舒张压<60mmHg或平 均动脉压(MAP)下降超过30mmHg。 - 多于开始透析2小时后出现头晕、无力、面色苍白、出汗、 打呵欠等症状,严重者可有呼吸困难、面色苍白、黑朦、 肌肉痉挛,甚至一过性意识丧失。 - 发生率约30%-40%。
透析低血压的防治护理
五.合理使用降压药: 对透析中经常发生低血压的老年患者应减量或暂停一次降 压药,因为半衰期长的降压药或有活性代谢物积累或不能 透析出去的过量或厂区使用均可引起透析中低血压。
透析低血压的防治护理
六.治疗基础病变,纠正并发症: 1
积极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改善心功能,控制感染控制 血糖等均可减少血液透析低血压的发生。
慢性持续性低血压
- 常发生于透析多年的患者。 - 透析过程中收缩压通常不超过100mmHg。 - 发生率为5%-10% 。
直立性低血压
- 多在透析后发生,与体位有关,考虑与下
肢肌肉松弛无力,顺应性过大,静脉淤滞 有关。
易发生透析低血压的危险人群
老年 糖尿病 自主神经病变 透析间期体重增加过多 心功能不全 心律失常 心包疾病
IDH因素
• • • • • • 有效血容量不足 疾病因素 透析液的原因 透析膜生物相容性的影响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其他因素
IDH因素
• 有效血容量不足:
当超滤量过多时(超过干体重5%或已低于干体重) 或超滤速度过快,使超滤率大于毛细血管再充盈 率时,会引起有效血容量不足心脏灌注及心输出
量下降而发生低血压。
IDH因素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ppt课件完整版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ppt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e3904435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29.png)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个体化透析方案的普及
随着精准医学和个体化治疗理念的深入人心,未来将有更 多患者接受个体化透析方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 量。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的推广
血液透析涉及多个学科领域,未来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将 得到更广泛应用,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精准的诊疗服务 。
智能化、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向患者说明低血压在血液透析中的发生率较高,并解释可能的原因,如超滤过多、过快、 血容量减少等。
教育患者如何预防和处理低血压
指导患者在透析过程中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如避免透析前大量进食、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 长等,并教育患者如何在出现低血压症状时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心理干预与辅导技巧
1 2 3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和需求
增加蛋白质摄入,提高血浆胶 体渗透压
加强健康教育
指导患者合理饮食、控制水分 摄入等
心理干预
减轻患者焦虑、紧张情绪,改 善睡眠质量
04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
详细解释血液透析的原理和过程
向患者介绍血液透析的基本知识,包括其原理、过程、目的和必要性,以增强患者对治疗 的理解和信任。
阐述低血压在血液透析中的常见性和原因
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实现个体 化透析方案的制定和优化,提高透析效果和 患者生活质量。
远程医疗在血液透析中的应 用
借助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远程监测、诊断 和治疗,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ຫໍສະໝຸດ 生物材料在血液透析中的 应用
研发具有优异生物相容性和透析性能的生物 材料,用于制造透析膜和透析器,提高透析 效果和患者舒适度。
临床表现与诊断
01
诊断
02
透析低血压PPT课件
![透析低血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f762bd931126edb6e1a106c.png)
• 米多君能显著改善自主神经功能,特别是交感神经功能,有助于透析低血压 的治疗
• 米多君主要通过对小动脉以及静脉的收缩,增加平均动脉压和外周血管阻力, 升高血压。
• 通过维持CO和CBV改善透析相关性低血压。
第42页/共74页
• 由于其直接作用于外周α-1受体,对心脏作用较小,无心率增加。 • 不透过血脑屏障的特性,副作用较少 ,偶有起鸡皮疙瘩(13%)、皮肤搔痒(10%)、恶心、胃肠不适、
60
50
透析前
透析中最低血压 透析后血压
Cruz DN, et al. Clin Nephrol 1998;50(2):101-107
第45页/共74页
平均动脉压的升高
• 血透低血压患者使用米多君治疗(5mg,透前) 后,MAP显著升高(N=12,P<0.05)
治疗前 治疗后
Yuh-feng Lin, et al. Am J Med Sci 2003;325(5):256261
• 容量负荷增加肺水肿 • 血容量不足低血压
第10页/共74页
Simplified schematic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hypertension and progression to overt heart failure via increased incidence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as well as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 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老年病人增多 • 透析时间缩短,溶质清除效率增加
第3页/共74页
透析中低血压的并发症
心肌缺血 中风 胃肠道缺血恶心、呕吐、腹痛 血管通路血栓形成 视神经缺血视神经萎缩,失明 透析时间不足透析不充分 容量负荷增加
透析低血压PPT课件
![透析低血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443464dfc4ffe473368ab7e.png)
慢性持续性低血压: 在透析过程中收缩压通常不超过100mmHg。常发生于透析 多年的患者。
透析低血压的症状
轻度者:
无症状、打呵欠、头晕、无力、面色苍白、出汗、 视力模糊、声音嘶哑、心悸、脉搏加速等症状。
>180
Zager PG, et al. Kidney Int 54: 561–569, 1998
透析低血压的发生机制
血容量过度减少 血管收缩能力障碍 心脏因素
透析低血压的发生机制
血浆再充 盈速率
超滤 速率
影响血浆再充盈速率的因素
容量负荷状况 血浆渗透压变化 血浆胶体渗透压 大量腹水 充血性心力衰竭
Ghrelin
舒张血管作用
肾上腺髓质素
舒张血管作用
一氧化氮 内皮素-1
舒张血管作用 促进血管收缩
表达 增加 增加 增加 增加 下降
Cases A,et al. J Nephrol.2002,15(4):331-335
透析低血压的发生机制
血容量过度减少 血管收缩能力障碍 心脏因素
心脏疾患与透析低血压
老年 糖尿病 自主神经病变 透析间期体重增加过多 心功能不全 心律失常 心包疾病 严重低蛋白血症
透析低血压的预防策略
维持血容量稳定 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反应性 寻找可逆的心脏因素
透析低血压的预防
-维持血容量稳定
避免透析间期体重增加过快 防止过量超滤,合理评估干体重 使用血容量监测仪 设定个性化的钠浓度 设定合适的超滤模式 选择合适的血液净化模式 避免透析中进食 纠正严重低蛋白血症、严重贫血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防治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防治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fd58a96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17.png)
鉴别诊断要点
与其他透析并发症鉴别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应与失衡综合征、过敏反应、空气栓塞等其他透析并发症进行鉴别。 这些并发症虽然也可能出现低血压症状,但其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与低血压有所不同。
与非透析相关性低血压鉴别
新型透析技术研发
新型透析技术如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等将逐渐 应用于临床,为血液透析中低血压防治提供更多选择。
精准医疗在透析领域的应用
随着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技术的发展,精准医疗将逐 渐应用于透析领域,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的治疗 方案。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2
低血压的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
专家共识总结了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流行病学特点,包括发生率、危
险因素等,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了依据。
03
低血压的病理生理机制
专家共识深入探讨了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病理生理机制,包括有效循环
血容量不足、超滤速度过快、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多个方面。
争议点分析及建议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监测方法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防治专家共识解读
汇报人:xxx 2024-03-11
目录
• 引言 •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流行病学 •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病理生理机制 •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防治措施 • 专家共识解读与争议点探讨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01
02
03
提高血液透析质量
防治低血压有助于提高透 析的充分性和安全性,改 善患者生存质量。
降低并发症风险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课件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a4f7d4a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98.png)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课件一、介绍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其实血液透析中的低血压就是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一种血压下降的现象。
这种情况可能会让患者感到不适,比如头晕、恶心,甚至可能出现呼吸困难。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因为脱水、药物的副作用,或者是心脏功能不佳等。
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具体原因可能也有所不同。
因此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帮助患者平稳度过。
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相关知识。
1. 血液透析中的低血压定义及症状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我们有时会遇到一种情况,患者的血压突然下降,这种情况我们称为低血压。
那么什么是低血压呢?简单来说就是血液在体内的流动压力低于正常范围。
当我们谈论血液透析中的低血压时,通常是指患者在透析过程中的血压下降。
你可能会问,血压下降会有什么表现呢?其实低血压的出现会伴随着一些明显的症状,你可能会感到头晕、眼花,甚至可能感到胸闷、心慌、出汗。
如果症状严重,你可能会感到恶心、呕吐,甚至失去意识。
这些症状都是身体在告诉我们,你的血压已经下降到正常范围以下了。
所以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我们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血压情况,及时发现低血压的征兆,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处理,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毕竟健康无小事,每一个细节都值得我们关注。
2. 低血压在血液透析中的重要性及其对患者的影响在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是一个常见且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它可不是什么小打小闹的毛病,而是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那么低血压到底有多重要呢?它又会给透析患者带来哪些影响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首先血液透析是为了帮助患者清除体内的毒素和多余水分,从而维持身体的正常运作。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患者的血压突然降低,就可能导致身体各器官出现缺血、缺氧的状况。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的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得不到足够的血液供应,后果可是相当严重的。
因此低血压在血液透析中是一个需要特别警惕的现象。
那么低血压对患者具体有哪些影响呢?最常见的就是感到头晕、胸闷、心慌等症状。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PPT课件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ffa079ff121dd36a32d82fa.png)
可调钠+低温透析
八、调整透析方案:
• 可调钠透析是指:透析液钠浓度从透析开始到透 析结束呈由高到低变化,根据溶质扩散原 理,透析液钠浓度高于血钠浓度时,钠由 透析液侧进入血液,血钠浓度逐渐上升; 低于血钠浓度时,血钠进入透析液,血钠 浓度逐渐恢复。
可调钠+低温透析 八、调整透析方案:
• 透析液钠离子浓度在透析开始时为 145~148mmol/L,2h调至143mmol/L, 3h调至141mmol/L,3.5h调至139mmol/L 到结束。 • 温度开始为36℃,2h调至35.5 ℃, 3h或3.5h调至35 ℃到结束。
二、防止过度超滤: 认识干体重的重要性,避免超滤过快过量, 根据病情调节血流量、超滤率。 透析期间体重严格控制在<1kg/d , 两次透析期间体重应控制在干体重的 4%~5%。 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定期调整干体重。
IDH的预防
三、合理使用降压药: 容量依赖性高血压的患者由于超滤脱水, 透析过程中血压会下降,因此,有低 血压倾向的患者,透析当天,透前尽 量避免使用或少用降压药物,透析中 血压过高可根据医嘱给药,给药后密 切观察血压变化,一般患者透析后再用。
糖尿病
老年 自主神经病变
心包疾病
易发生IDH的 危险人群
透析间期体重 增加过多
心律失常
心功能不全
IDH临床症状
早期症状
严重表现
打哈欠、乏力、 恶心、呕吐、 腹痛、便意感、 血压正常或稍有下降、 脉搏加快、头昏眼花、 出冷汗、后背发酸
呼吸困难、黑朦、 胸痛、腹痛、 四肢某部或多部肌肉抽筋 心绞痛发作、 一过性意识丧失、 心律失常、死亡
透析中进餐、透析患 者年龄和原发及伴发 疾病等
可以激活 补体,诱 发低血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透析低血压的防治护理
四.控制机上进餐: 1透析中进食会增加腹腔脏器的血液需要量引起血压下降, 应尽量避免或减少血压透析中过量进食。 2若进食宜选择在透析开始的1-2h时进行,选择对血压影响 较小的蛋白类食物嘱患者细嚼慢咽控制进食量及速度。
血液透析患者的低血压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 原因及防治护理
了解透析低血压发生的因素 掌握透析低血压的处理方法 掌握透析低血压的防治对策
目标
IDH
透析低血压(Intradialytic hypotension, IDH)平均动脉压比透析前下降30mmHg(4kPa)以上,或收
缩压降至90mmHg (12kPa)以下。是尿毒症血液透析的常见并 发症之一常规血液透析中其发生率在20%~50%之间。
IDH因素
• 其他因素: 老年人:老年患者由于机体耐受力下降,多伴有 心血管系统慢性病,在透析过程中极易发生低血 压。
透析中进食:过多、过快,使胃肠道血管扩张, 血液分布于消化系统,有效血容量引起低血压;
药物:透析前或透析中用降压药或是镇静剂会引 起血压下降。
临床症状
• 透析早期: 打哈欠、恶心、呕吐、腹痛、便意感、血压正常 或稍有下降、脉搏加快、头晕眼花、声音嘶哑、 出汗等
IDH因素
• 有效血容量不足 • 疾病因素 • 透析液的原因 • 透析膜生物相容性的影响 •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 其他因素
IDH因素
• 有效血容量不足: 当超滤量过多时(超过干体重5%或已低于干体重) 或超滤速度过快,使超滤率大于毛细血管再充盈 率时,会引起有效血容量不足心脏灌注及心输出 量下降而发生低血压。
透析低血压的防治护理
二.维持渗透压: 1提高透析液钠离子的浓度降低透析液温度(0.5-1.0)或采 用钠程式。
2钠程式透析中首先使用高钠溶液,在透析的最后1h使用 低钠透析液,防止患者口渴和透析期间体重增加过快。
3低蛋白血症者在透析中输入白蛋白,血浆或其他胶体溶 液。
透析低血压的防治护理
三.改变超滤模式:
IDH因素
• 疾病因素: 糖尿病及老年透析患者,常伴有高血压。高血压 病患者在血液透析前或血液透析中服用降压药物, 使血压降低。此外,慢性肾衰竭患者营养不良、
贫血、低蛋白血症等,易引起血压下降 。
IDH因素
• 透析液的原因:
透析液温度过高会影响患者血管的稳定性,导致皮肤血管 扩张,有效血量减少。透析时,如果透析液中钠离子浓度 低,血液中的钠离子、尿素氮,肌酐渗透溶质被清除,导致 血浆渗透压明显下降,毛细血管再充盈障碍,易引起低血 压。
③ 给生理盐水100~200 mL后、一般临床症状能减轻缓解。
④ 症状较重者、给予高渗盐水、高渗葡萄糖及白蛋白等、 甚至把体外循环的血液回到体内。
⑤ 上述处理后病情仍不能缓解时、心源性休克者给予升压 药。
⑥ 症状严重者应停止透析、并应积极寻找诱发低血压的原 因。
透析低血压的防治护理
一.防止过渡超滤: 1认识干体重的重要性,避免超滤过快与过量,老年患者应 匀速超滤。 2透析期间体重严格控制在<1kg⁄d,两次透析期间体重应控 制在干体重的4%-5% . 3根据患者自身变化情况定期调整干体重。
IDH因素
• 透析膜生物相容性的影响: 生物相容性差的透析膜可导致的非特异的膜反应, 激活补体,产生过敏性的毒性物质,诱发低血压; 当患者对透析膜或透析器消毒液发生过敏时,引 起血管扩张,导致低血压。
IDH因素
•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多为压力感受器反射弧缺陷,血管顺应性异常, 交感神经系统反应性降低,外周血管对交感神经 刺激反应减弱,血液中外周阻力下降,导致心血 管的代偿机制障碍,血压不稳定。
透析低血压的防治护理
七.合理选择透析器: 宜选用生物相溶性好的透析器,(如聚丙烯脂膜可使PGE2 的释放减少、肾素活性降低、心排血量减少、外周小动脉 平均压增高、血压稳定且心功能改善).对年老体弱的患 者或者体重较小患者适当采用小面积透析器。
透析低血压的防治护理
八.加强透析过程的监护: 1.密切监测透析病人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一 般病人每小时监测一次,重症病人15~30min一次, 出现低血压症状或病人虽无明显临床症状,但较 透析前收缩压下降20mmHg以上或收缩压降至 90mmHg以下时应高度怀疑低血压发生。
透析低血压的防治护理
五.合理使用降压药: 对透析中经常发生低血压的老年患者应减量或暂停一次降 压药,因为半衰期长的降压药或有活性代谢物积累或不能 透析出去的过量或厂区使用均可引起透析中低血压。
透析低血压的防治护理
善心功能,控制感染控制
血糖等均可减少血液透析低血压的发生。
IDH
发作性低血压
分
类
慢性持续性低血压
直立性低血压
发作性低血压
- 也称症状性低血压,指基础血压正常或增高,在透析过程 中收缩压下降超过基础血压的25%,舒张压<60mmHg或平 均动脉压(MAP)下降超过30mmHg。
- 多于开始透析2小时后出现头晕、无力、面色苍白、出汗、 打呵欠等症状,严重者可有呼吸困难、面色苍白、黑朦、 肌肉痉挛,甚至一过性意识丧失。
- 发生率约30%-40%。
慢性持续性低血压
- 常发生于透析多年的患者。 - 透析过程中收缩压通常不超过100mmHg。 - 发生率为5%-10% 。
直立性低血压
- 多在透析后发生,与体位有关,考虑与下
肢肌肉松弛无力,顺应性过大,静脉淤滞 有关。
易发生透析低血压的危险人群
➢老年 ➢糖尿病 ➢自主神经病变 ➢透析间期体重增加过多 ➢心功能不全 ➢心律失常 ➢心包疾病
• 透析中后期: 面色苍白、肌肉痉挛、剧烈腹痛、呼吸困难、晕 厥、意识障碍,甚至诱发心律失常、心脏骤停。
IDH的主要危害
1. 产生临床不适症状: 恶心,呕吐,肌痉挛等
2. 血管通路闭塞 3. 透析不充分 4. 死亡率增加
处理原则
① 立即停止超滤、减慢血流量、迅速补充血容量。
② 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同时予以吸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