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临床意义
肿瘤标志物(TM)联合检测在健康体检中的意义
[ ] Nil si , il saW,C yzw k ,ta.Mo cl eei 4 ki k J Nki k n n h ce siL e 1 l ua gn t e r c
a - oma i e n p ma i a t l n e i n : il gc l a d ci i a b n r l t si r i e l n g n u g lso s b oo i a n l cl n
g o h a t r i du e t s e a t r n d r wt fc o n c s i u f co a ma fx s t i mea lp ti ・ t o r en l e s po u t ne d th l c l a e r d ci n i n o e i el o l a s:c n e i n o l th o i o o v r o f p o r mb n t s t r mb n r s l s i r g lfn s a tv to n el p l e a h e i u t n p o e a a e A c iai n a d c l r i r - e i e f
同 。Z ce ] ukr1 等发现 p3突变 能够 使癌细胞在缺氧条件下存 2 5 活 , 能增加 V G 并 E F等 血管 生成 因子 的产生 。同时 发现 p3 5 能通过 调 节 血 小 板 反 应 素 等 调 节 肿 瘤 血 管 的 生 成 。K k a—
oy s 等报道 p 3阴性的肺癌细胞 中 V G lr t 5 E F阳性 表达率低 , 而 p3阳性 的肺 癌 细 胞 中 V G 5 E F阳性 表达 率 高 。Fna ii ot n n 等发现支气管上皮 细胞癌 变 的过 程 中 ,5 p 3与 V G E F的 阳
肿瘤标记物(TM)检查的(28日)
(六)CA199 正常30单位/ML 1、它是胰腺癌、直肠癌的标 记物、胆囊癌,胆管癌、肝癌、 胃癌也明显升高。
2、胃肠系统恶性肿瘤治疗后 CA199上升,表示复发可能, 多用于治疗后复发的判断指 标。 3、胰腺炎、黄疸CA199也可 上升,但多是一过性。
(七) 腺特异抗原(PSA): 它是1971年从前列腺上皮细 胞提出来,前列腺特异抗原。 正常值小于2.5微克/L 。
肿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记物(TM)检 查的意义及临床应用
—第二军医大学 周雨林
由于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 发展,近20多年肿瘤标记物 (TM)检查已在临床上广泛 应用,它对肿瘤的早期诊断、 病程分析、治疗效果好坏判 断及治疗后复发,转移的鉴 别起很大作用。现在把TM的 基础知识向大家介绍一下:
一、什么是肿瘤标记物(TM) “TM”是1978年美国癌症研究 所召开的“人类免疫和肿瘤免 疫诊断”会上首先提出来的。
3、各医院检查设备、技术 差异存在,同一病人不同医 院检查TM值不一样。因此 必须动态观察同一医院检查 结果才有诊断价值 。
4、对于癌前病变患者:肝炎、 肝硬化、大小三阳、结肠息 肉、胆囊息肉、乳腺病、前 列腺炎及肥大、胃炎、胃溃 疡等一系列疾病,应定期检 查TM,为及时发现癌变化, 提供重要依据。
“TM”是人机体内肿瘤存在的信 号,它是人体内肿瘤组织分泌 或者脱落到体液(血液、淋巴) 和组织内物质(抗原)和机体 对肿瘤细胞反应产生的物质 (抗体)。
TM的存在和量变可提示肿瘤 性质及发生发展。由于肿瘤 分子学研究进一步发展,病 人血清中TM测量将对肿瘤的 早期诊断,治疗效果好坏的 判断提供可靠的根据。
(四) 糖类抗原125<CA125>: 是1983年从上皮性卵巢癌检查 发现,糖蛋白血清正常值小于 35单位/ML
常见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常见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肿瘤标志(tumor marker ,TM)是指肿瘤组织产生的可以反映肿瘤自身存在 的化学物质,又称肿瘤标记物。
是反映肿瘤存在的化学类物质。
它们或不存在于 正常成人组织而仅见于胚胎组织,或在肿瘤组织中的含量大大超过在正常组织里 的含量,它们的存在或量变可以提示肿瘤的性质,借以了解肿瘤的组织发生、细 胞分化、细胞功能,以帮助肿瘤的诊断、分类、预后判断以及治疗指导。
理想的肿瘤标记应该是肿瘤组织所特有而不存在于正常组织中。
肿瘤标志一般是指肿瘤组织和相应的正常组织相比,增高特别明显而有 显著意义的化学成分。
肿瘤标志物主要是指癌细胞分泌或脱落到体液或组织中的物质,或是宿主对体内新生物反应而产生并进入到体液或组织中的物质。
这些物质有的不存在于正常人体内只见于胚胎中, 有的在肿瘤病人体内含量超过正常人体内含量。
通过测定其存在或含量可辅助诊断肿瘤、分析病程、 指导治疗、监测复发或转移、判断预后,这类 TM 称为体液TM常用肿瘤标志介绍血清肿瘤标志物:胚胎性抗原(AFR CEA ;糖蛋白抗原:(CA15-3 CA125 CA19-9 CA50 CA24-2、CA72-4)它是由于细胞膜成分异常糖基化而形成的抗原;蛋白质抗原:(NMR22细胞角蛋白19);前列腺特异抗原(PSA);酶类(NSE ;激素(HCG)血清肿瘤标志物:胚胎性抗原细胞肿瘤标志物:分化标志、增殖标志、转移潜在性标志、癌基因及抗癌基 因等。
常见的体检项目可分为如下几种: 血清癌胚抗原(CEA):正常值小于等于3.45微 克/升。
最初在结肠癌患者中发现 CEA 升高,后来发现,在胃癌、尿道癌、卵巢 癌、肺癌、胰腺癌、乳腺癌、甲状腺髓样癌、膀胱癌和宫颈癌患者中,有 30% 的患者血CEA 升高。
甲胎蛋白(AFP): AFP 是最早发现的肿瘤标志物,是诊断原 发性肝癌的常用检查项目,约87%的原发性肝癌患者,AFP 高达20微克/升以上。
血栓四项临床意义解读
血栓四项临床意义解读咱们今儿个来唠唠血栓四项的临床意义,这血栓四项啊,就像是我们身体里的小侦探,能给医生透露不少身体里面的秘密呢。
血栓四项包括凝血酶 - 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 - α2纤溶酶抑制物复合物(PIC)、血栓调节蛋白(TM)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 1复合物(t - PAI - C)。
这每一项都有它独特的作用,就像一个小团队里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专长。
先说说TAT吧。
TAT这东西要是升高了呀,那就有点像你家里的报警器响了,提示着身体里凝血系统可能有点“兴奋过度”了。
比如说,一个人受了重伤,身体就会启动凝血机制来止血,这时候TAT就可能升高。
但要是没有明显的受伤情况,TAT还升高,那就得小心了,可能身体里面有一些隐藏的血栓形成的风险,就像在平静的海面下可能隐藏着漩涡一样危险。
这时候医生就得好好检查检查,看是不是血管内皮有损伤了,或者是凝血因子有点失控了,就像要检查一个复杂机器的各个零件是不是出问题了。
再看看PIC。
PIC就像是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之间的一个小信使。
当身体里的纤溶系统开始工作,溶解血栓的时候,PIC就会升高。
如果PIC升高得比较明显,就像是纤溶系统在大声呼喊:“我在干活儿呢,这里有血栓要处理!”这对于医生判断患者是不是有血栓溶解的过程非常重要。
比如说,一个患者刚刚接受了溶栓治疗,那PIC升高就可能是治疗起作用了的一个信号。
但要是莫名其妙地升高,那也可能意味着身体里有一些异常的纤溶活动,这就像一个本来平静的小镇突然出现了很多忙碌的人在到处奔走,肯定是有什么事情发生了。
血栓调节蛋白(TM)呢,它在血管内皮细胞上待着,就像一个守门员一样,守护着血液的正常流动。
当血管内皮细胞受到损伤的时候,TM就会跑到血液里去,这时候检测到血液里TM升高,就像看到守门员离开了自己的岗位一样,说明血管内皮可能出问题了。
这可能是因为炎症啊,感染啊之类的原因。
你想啊,血管内皮就像河道的内壁,如果内壁有破损,那水里的东西就容易乱套,血液也是一样的道理。
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s,TM)的解析(临床及影像医生都该了解)
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s,TM)的解析(临床及影像医生都该了解)1978年NCI提出1979年确认并开始使用TM是表示肿瘤存在并反映其一定的生物特性的生化物质TM主要是指那些在血液、体液及组织中可检测到的与肿瘤相关的物质,这些物质达到一定的水平时能揭示某些肿瘤的存在。
TM的临床意义:(1)诊断(2)复发(3)判断疗效(4)预后常用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50、CA125、CA15-3、CA199、CA242、CA72-4)ß2-微球蛋白(ß2-MG)铁蛋白(Ft)细胞角质素片段抗原21-1(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鳞状上皮癌相关抗原(SCC-Ag)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核基质甲胎蛋白(AFP)AFP 1963年肿瘤胎蛋白卵黄囊和肝细胞合成妊娠100天高峰出生后下降几个月-1年内降至正常水平参考值<20ng/ml(RIA法)临床意义:(1)原发肝癌80% AFP>400ng/ml原发肝癌近20% AFP正常(2)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绝大部分AFP<400ng/ml(3)内胚层癌、畸胎瘤、睾丸癌、卵巢癌、胃癌与其伴肝转移者AFP可升高(4)妇女妊娠3个月后,AFP开始升高,7-8个月时达高峰,一般在400ng/ml以下,分娩后3周恢复正常妊娠期AFP异常升高,胎儿神经管缺损、畸形?癌胚抗原(CEA)CEA 1965年结肠癌血清中发现具有人类胚胎抗原特性的酸性糖蛋白最初被认为是结/直肠癌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CEA在消化道外的肿瘤:肺癌、乳腺癌、甲状腺癌、胰腺癌等也存在。
参考值:<15ng/ml(RIA法)临床意义:(1)CEA升高主要见于结/直肠癌、胃癌、肝癌、肺癌、胰腺癌、乳腺癌、卵巢癌、子宫及子宫颈癌、泌尿系肿瘤等,其他恶性肿瘤也有不同程度的阳性率。
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检测的临床意义
2、TCRαβT细胞和TCRγδT细胞
• • • • • • • TCRγδT细胞 数量少,占5% 多为CD4―CD8―(DN细胞);少数为CD8+ 分布于皮肤、粘膜参与固有免疫,是抗感染的第一线细胞 TCRαβT细胞 数量多,CD4+或CD8+(SP细胞) TCR识别谱广,是参与免疫应答的主要细胞群
1.4-2.5
请各位批评指正 Thank you!
CD4/CD8比值与肿瘤
• 恶性肿瘤患者术前CD4/CD8比值低与术后比 值恢复正常。 • 当发生癌转移时,CD3 、CD4 细胞数明显减 少的同时CD8 细胞数明显增多,CD4/ CD8 比 值明显降低,提示恶性肿瘤患者晚期细胞免 疫功能更低,预后更差。 • 肿瘤终未期患者CD4/CD8比值异常,可预测 患者存活期。
常见疾病与T细胞免疫检测关系
疾病 肿瘤 再生障碍性贫 血 粒细胞减少症 过敏性皮炎 类风湿 红斑狼疮 膜性肾小球肾 炎 胰岛素依赖性 糖尿病 乙型肝炎急性/ 慢性 ↓ ↓ ↓ ↑(活动期) ↓(活动期) ↑ ↓ ↓ ↑↓ ↓ ↑ ↑ ↑ ↑ ↑ ↓ ↓ CD3+ ↓↓ CD4+ ↓↓ CD8+ ↑↑ CD4/CD8 ↓↓ ↑ ↓
3、 CD4+T细胞和CD8+T细胞
两者通常是针对TCRαβT细胞而言 CD4+T细胞 约占60~65% 受MHCⅡ类分子限制 主要分化为Th CD8+T细胞 约占30~35% 受MHCⅠ类分子限制 主要分化为CTL
4、Th、CTL、Ts和Treg细胞
辅助性T细胞(Th) 主要表面标记:CD4+CD8 主要种类:TH1,TH2 功能:具有辅助其他免疫细胞分化和调节免疫应答(促 进和抑制)的作用。 细胞毒性T细胞(CTL) 主要表面标记:CD8+CD28+ 功能:特异性直接杀伤靶细胞 杀伤机制: 释放穿孔素,颗粒酶杀伤靶细胞 通过Fasl介导靶细胞的凋亡
肿瘤标志物检测注意事项及临床意义
甲胎蛋白
ELISA法可用血清、含EDTA、柠檬酸或肝素 的血浆标本,待测标本不可用NaN3防腐,检 测前应充分离心标本。 ECLIA(电化学发光法)对于接受高剂量生物 素(>5mg/d)治疗的患者,必须在末次生物 素治疗8小时后才能采血;检测结果不受类风 湿因子影响(RF<1500IU/ml)。
甲胎蛋白
CA15-3
CA15-3血清增高亦可见于肺癌、卵巢癌、结肠癌、 肝癌等其它恶性肿瘤。某些良性乳腺疾病,卵巢 疾病等非恶性肿瘤疾病亦可引起CA15-3水平的增 高。
CA242
CA242(carbohydrate anigen 242)水平在正常人和良性肿瘤患者中很低,但在消化道等多 种器官恶性肿瘤患者中CA242的水平很高,特别是胰腺癌、结直肠肿瘤中呈高表达,因 此对胰腺和结直肠癌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是胰腺癌和结直肠癌的第三代肿瘤标志 物。
甲胎蛋白
AFP-L3(甲胎蛋白异质体,alpha-fetoprotein variant),亲和交叉免疫电泳法亲和电 泳免疫印迹法均要求待测血清或其他体液避免溶血、脂血或微生物污染,亲和吸附离心 管法血清要求清亮。
甲胎蛋白
AFP-L3在HCC诊断中特异性高于AFP,但敏感性 与总AFP无明显差异;与其他指标如AFP、
癌胚抗原
良性肿瘤、炎症和退行性疾病(例如胆汁淤积、结肠息肉、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慢性肝 炎、胰腺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肺气肿)CEA含量会轻度或中度上升,但通常 不超过10ng/ml。吸烟者中约有30%CEA大于5ng/ml。CEA可作为良性与恶性肿瘤的鉴别 诊断依据。
癌胚抗原
CEA测定主要用于指导肿瘤治疗及随访。能对病情判断、预后及疗效观察提供重要的依 据。CEA的检测对肿瘤术后复发的敏感度极高,可达80%以上,往往早于临床、病理检 查及X线检查半年。CEA正常不能排除恶性肿瘤疾病存在的可能。与CEA发生反应的抗 体与胎粪抗原(NCA2)也能反应。
肿瘤标记物临床意义专家讲座
• 糖蛋白,含590个氨基酸,分子量70kD, 半衰期在5天左右。
• 在胎儿发育到六周开始出现, 在出生一周 后消失。成人血清中含量甚微。
肿瘤标记物临床意义
第9页
AFP临床意义
肿瘤标记物临床意义
第10页
诊疗肝癌
• 在我国60~70%肝癌病人存在AFP高于正常值。 • 正常人血清AFP值为10~30μg/L, • 凡AFP>500μg/L连续1个月或AFP>200μg/L连
肿瘤标记物临床意义
第26页
• SCCAg在血液中半衰期仅为数十分钟, 根治性肿瘤切除后,术前异常升高可在 术后72h内快速降至正常水平。姑息性 切除术后,SCCAg水平可暂时性下降, 但多数仍高于正常。
• 连续动态检测SCCAg水平能够作为一项 监测肺及食管鳞癌疗效,尤其是检测手 术疗效敏感指标。
• 在急性胰腺炎、胆汁淤积性胆管炎、胆道结石和 肝脏疾患中CA19-9也有可能升高,但极少超出 120kU/L,往往是呈“一过性”升高。
肿瘤标记物临床意义
第35页
CA19-9在胰腺癌中应用
• CA19-9在胰腺癌中阳性率最高,常被 认为是针对胰腺癌一个肿瘤标识物。
• 早期胰腺癌CA19-9敏感性较低, T1 期为60.7%、T2期为78.4%
肿瘤标记物临床意义
第17页
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
• 妊娠期2个月起存在于胎儿消化系统中, 如肠道、胰腺和肝脏中。
• 胎儿出生后其浓度显著下降。
• 在一些成人肿瘤组织,其中包含胚胎 性肿瘤,结肠、胃、肺、乳腺等癌组 织中可出现表示,并分泌于体液中。
肿瘤标记物临床意义
肿瘤标记物临床意义
肿瘤标志物临床意义
伴CEA升高的良性疾病:吸烟者、溃疡性结肠炎、胰腺炎、结肠息肉
癌胚抗原(CEA)参考值:<5.0ng/ml
在卵巢肿瘤上皮和Mullerian副肾管来源的一种糖蛋白,病理和正常组织中表达,其生物学功能不明。
血清CA125升高(或降低)2倍的患者中大于80%的病例为病情进展(或消退)
CA125>35U/ml的病人中有95%在第二次手术时仍有肿瘤存在
02
肿瘤标志物的定义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从分子水平发现基因结构或功能的改变以及具有一定生物学功能的基因产物的非正常表达均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所以测定癌基因、抑癌基因及其产物也属TM之列。由于这些物质存在于细胞膜上或细胞内如激素受体、生长因子受体、白血病表型、分子基因等,故把这类物质称为细胞TM
当谷丙转氨酶(ALT)正常,用AFP来诊断肝癌,可取性可达100%。
若AFP及胆红素同时明显升高,病人存活期很短
通常由非原发性肝癌引起的AFP升高,一般都不会高于400μg/L。
甲胎蛋白(AFP) 参考值:<10.9ng/ml
甲胎蛋白(AFP) 参考值:<10.9ng/ml
3.6~5.2%的胆管上皮癌、84%以上的肝母细胞癌和70%左右的生殖性畸胎瘤及较少比例的胰腺癌、肺癌、肾癌和白血病患者也可出现AFP低浓度的异常升高。 良性病变中的AFP升高,升高一般是散在的和暂时的。肝炎病人,10%升高,水平<50μg/L;肝硬化病人,30%升高,水平<500μg/L;
术前CEA水平正常的患者手术治愈率高,术后不易复发
若术前CEA已升高者,则大多数已有血管壁、淋巴系统和周围神经的侵犯和转移,预后较差
术后若癌症有转移或复发者,在临床症状出现前10周~13个月,CEA就有可能开始升高,CEA浓度变化随病情进展而升高
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肿瘤标志物在肿瘤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肺癌是发病率排名第一的恶性肿瘤,肺癌的种类可以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
不同类型的肺癌的治疗方式截然不同。
通过检测患者的肿瘤标志物可以有效的鉴别肺癌类型,并可以在治疗过程中实现动态监测,据此做出疗效预测和方案调整。
标签:肺癌;肿瘤标志物;诊断一、肿瘤标志物的概念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TM)是存在于肿瘤细胞内,或由其分泌的一类物质。
肿瘤标志物可以反映出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在治疗的过程中对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可以有效评估患者的疗效和预后[1]。
随着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检测手段的丰富,临床对于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性越来越高。
二、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治中的臨床意义肺癌是威胁人类生命的恶性肿瘤之首。
无论是发病率还是死亡率都高排名第一。
据2015年的数据显示,我国男性患者中,肺癌的发生率是肿瘤患者的第一名。
在女性患者中,肺癌的发生率也仅低于乳腺癌排名第二。
肺癌已经成为我国的一个社会公共健康问题。
肺癌根据分子分型可以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小细胞肺癌(SCLC)。
其中非小细胞肺癌根据病理类型又可以分为肺腺癌、肺鳞癌、大细胞癌和混合型肺癌。
不同类型的肺癌具有不同的生理特征和细胞学形态,在诊断时患者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类型也会有所差别,而针对它们的治疗手段也有很大不同,例如。
非小细胞肺癌驱动基因阳性的患者,通常可以选择相应的靶向药物作为初始治疗方案,而小细胞肺癌通常不具有这些基因突变,因此同样的靶向药物是无效的,主要选择化疗或免疫治疗作为初始治疗[5]。
所以,肺癌的鉴别诊断对于肺癌患者选择治疗方案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
在确定了肺癌的类型之后,还需要根据患者肿瘤发展的程度进行分期。
临床通常采用TNM分期法,可以把肿瘤标志物与肿瘤体积大小相结合,来为患者较为准确的进行分期。
通常早期的患者可以进行手术治疗,而晚期的患者只能选择药物治疗。
2_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TM、PIC、FIB、D-D_水平及临床意义
DOI:10.16658/ki.1672-4062.2023.10.014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TM、PIC、FIB、D-D水平及临床意义郭天扬,高峰江苏省中医院检验科,江苏南京210029[摘要]目的探讨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剂复合物(PIC)、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2022年11月江苏省中医院收治的104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晨尿检测结果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分为3组:正常白蛋白尿组(UACR<30 mg/g)40例、微量白蛋白尿组(UACR 30~300 mg/g)33例、大量白蛋白尿组(UACR>300 mg/g)31例;选择正常体检者30名作为对照组。
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浆TM、PIC、PT、APTT、FIB、TT和D-D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同时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正常白蛋白尿组FIB水平升高,微量白蛋白尿组TM、PIC、FIB水平升高,大量白蛋白尿组TM、PIC、FIB、TT、D-D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正常白蛋白尿组相比,大量白蛋白尿组TM、PIC、FIB、TT、D-D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微量白蛋白尿组相比,大量白蛋白尿组TM、FIB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糖尿病患者的TM、FIB和D-D水平均与UACR呈正相关关系(r=0.574、0.475、0.457)。
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TM、PIC、FIB、D-D水平升高,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治疗,判断病情进展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血栓调节蛋白;纤溶酶-α纤溶酶抑制剂复合物2[中图分类号] R44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3)05(b)-0014-04Plasma TM, PIC, FIB and D-D Levels and Their Clinical Significance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ic NephropathyGUO Tianyang, GAO Feng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Jiangsu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210029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level of plasma thrombomdulin (TM), plasmin-α2-plasmininhibitor complex (PIC), fibrinogen (FIB) and D-dimer (D-D) in diabetic nephropathy patient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104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nephropathy admitted to Jiangsu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om December 2021 to November 2022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morning urine test, the microalbumin/creatinine ratio (UACR) was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40 cases in the normal al⁃buminuria group (UACR<30 mg/g), 33 cases in the microalbuminuria group (UACR 30-300 mg/g), and 31 cases in the large albuminuria group (UACR>300 mg/g); selected 30 normal examinees as the control group. Detected the plasma TM, PIC, PT, APTT, FIB, TT, and D-D levels of all study subjects and conducted statistical analysis, while also conducting Spearman correlation analysis.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FIB level in the normal albuminuria group increased, the TM, PIC, and FIB levels in the microalbuminuria group increased, and the TM, PIC, FIB, TT, and D-D levels in the high albuminuria group increased,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albuminuria group, the high albuminuria group showed an increase in TM, PIC, FIB, [作者简介]郭天扬(1996-),男,本科,检验技师,研究方向为临床医学检验。
D-D、FDP和TM在产科DIC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基金项目:珠海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61027E030023作者简介:田文芳,女,副主任技师,本科,研究方向:血栓及止血,E-mail :269135189@D-D 、FDP 和TM 在产科DIC 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田文芳,李东晖,王德文(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广东珠海519020)在正常孕妇中,凝血酶,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增加,抗凝和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减弱,血液呈现高凝状态。
这种生理变化有利于产后快速止血,但也会由于并发症而容易产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
DIC 是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早期发现DIC ,早干预,早治疗可以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
我们通过检测不同妊娠时期正常孕妇及产科早期DIC 患者的D-D 、FDP 、TM 值,了解不同妊娠时期此三项指标的生理变化及在产科早期DIC 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1材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收集我院的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90例正常孕妇(无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和16例早期DIC 孕妇女。
90例正常孕妇根据孕周不同分为3组:⑴早孕组(≤12周),30例,年龄18~43岁;⑵中孕组(13~28周),30例,年龄20~41岁;⑶晚孕组(≥29周),30例,年龄为20~45岁。
⑷产科早期DIC 患者16例根据第七届全国血栓与止血大会制定的DIC 诊断标准[1]诊断,年龄25~摘要:目的研究D-二聚体(D-D )、血栓调节蛋白(TM )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 )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对30例正常早孕妇女,30例中孕妇女,30例晚孕妇女和30例正常对照妇女和16例产科早期DIC 患者检测D-D 、FDP 、TM 水平。
结果正常妊娠的各时期孕妇的D-D 、FDP 、TM 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产科早期DIC 组与正常妊娠各时期及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
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一)
29专家论坛| Medicine And Health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一)男,主任药师,硕士,现任湖南省肿瘤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肿瘤药学》杂志副主编,兼任湖南省药学会理事、湖南省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委员、湖南省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医院协会药事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医学会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临床用药质控中心委员、长沙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组成员等职。
从事医院药学和药事管理工作30余年,具有丰富的药事管理和临床用药经验。
女,主任药师,《肿瘤药学》杂志副主编,从事医院药学工作30余年,具有扎实的药学理论知识和全面的实践操作技能,现主要担任特殊药品管理工作。
参与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1项和湖南省卫生厅课题1项,参编学术著作6部(其中4部任副主编),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黄 平丁惠萍Medicine And Health |专家论坛一、肿瘤标志物的定义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TM)又称肿瘤标记物,是指在肿瘤的发生和增殖过程中,肿瘤细胞本身特征性存在或分泌的,或者受肿瘤细胞剌激后宿主细胞所产生的,能反映肿瘤发生、发展,或可用于监测肿瘤治疗反应的一些特异性物质。
存在于肿瘤患者的组织、体液和排泄物中,能够用免疫学、生物学及化学的方法检测。
目前已发现100多种肿瘤标志物,常用的有20余种。
理想的肿瘤标志物应具有以下特征。
1.特异性高:即标志物仅因肿瘤细胞而产生,没有肿瘤就没有标志物存在;2.灵敏度高:即出现肿瘤就能检测到标志物的存在;3.有器官特异性:即标志物的发现可以指示肿瘤发生的部位;4.与肿瘤的大小或分期有关:即标志物的存在和多少可以反映肿瘤的大小或分期;5.与治疗效果和预后有关:即标志物有较短的半衰期,能随肿瘤细胞的发生或消亡,及时发生变化,以反映肿瘤的动态变化,监测治疗效果、复发和转移、甚至能预测患者的预后。
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肿瘤标志物应用于肿瘤复发的早期检测、监测转 移,确定不知来源的转移肿瘤的原发肿瘤
TM浓度是外科手术切除后非侵入性 监测指标,手术后肿瘤标志物浓度 正常,再增高预示肿瘤复发;增高速 度预示肿瘤进展或转移情况。
肿瘤标志物应用于判断预后
检测TM另一重要的特性就是预测价值 ,通常基础水平越高,越可能处于癌症 晚期,预后较差,基础水平正常或仅轻 微升高,预示着极有可能肿瘤不再复发 、复发时间延长或存活时间长。
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及应用原则
肿瘤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复杂性,决 定了TM在临床应用中的复杂性,为保 证肿瘤标志物能在肿瘤的诊断治疗中 发挥应有的作用,美国国家临床生化 学会(NACB)和欧洲肿瘤标志物专家组 (EGTM)对TM检测制定了比较详细的规 定和临床应用指南。
健康人群的筛查及应用原则
TM在人群普查等方面有较大的实用价值,但由于肿瘤标 志物的器官特异性和肿瘤特异性较差,且阳性预示值较 低,故有专家认为:TM不太适宜用于对无症状个体的筛 查项目。如果使用TM对无症状人群进行筛查,应该考虑 下列因素: 1.该肿瘤的发病率;该肿瘤是否能够检测出早期肿瘤; 2.测定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良好。 3.筛查时肿瘤标志物异常升高,但无症状和体征,必须 复查和随访的。 4.所选筛查项目的费用应经济、合理。
肿瘤标志物检测项目与临床应用
癌胚抗原临床应用
血清参考值 < 4.5 ng/mL
结肠、直肠、胰、胃、乳腺、及肺癌升高;特点:
◇ ◇ ◇
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有关; 与肿瘤病理分期有关;
治疗疗效观察、预后判断、复发观察有重要作用;
浓度随病情好转下降,恶化时而升高;
肿瘤标志物检测项目与临床应用
铁蛋白 碱性异质体:肝、脾和骨髓中,起储存铁作用; 酸性异质体:心血管、胎盘和肿瘤组织中; 铁量低,可能是铁转运的中间体; 参考值: 男性(年龄20-60岁):27-375ng/ml 女性(年龄17-60岁):12-135ng/ml 升高可见于下列肿瘤: ◇ 肝癌、肺癌、结肠癌、急性白血病、何杰金氏病和前 列腺癌 ; ◇ 肝转移癌:76%肝转移病人铁蛋白含量高于400ng/ml
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及研究进展
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及研究进展巩晓瑞;马锐【摘要】肿瘤标志物(TM)是指在恶性肿瘤发生和增殖过程中,肿瘤细胞的相关基因表达或机体对肿瘤细胞产生反应而发生异常变化的一类物质.TM对早期发现和诊断肿瘤及判断预后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生物学技术的发展,TM检测及应用已进入分子及基因水平阶段.本文旨在对临床常见的及其新型的肿瘤标志物进行综述和介绍,为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期刊名称】《医学与哲学》【年(卷),期】2018(039)024【总页数】5页(P48-52)【关键词】肿瘤标志物;分类;增殖;预后【作者】巩晓瑞;马锐【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辽宁省肿瘤医院辽宁沈阳110042;中国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辽宁省肿瘤医院辽宁沈阳1100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呈年轻化趋势,同时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相对困难,其死亡率高,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
为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疗效,改善预后,临床早期确诊并进行积极有效治疗至关重要。
现就血清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及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TM)是指恶性肿瘤在发生、发展过程中由机体对肿瘤细胞做出反应或者由肿瘤细胞直接合成、分泌而产生的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正常细胞中含量很低或不存在的特异性物质[2]。
肿瘤标志物大致分为五类:(1)胚胎类抗原类: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等。
(2)糖类糖蛋白抗原类:糖链抗原19-9(CA19-9)、CA125、CA153、CA724、CA50、CA242、Scc、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等。
(3)酶及蛋白类:TP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端粒酶、本周氏蛋白、铁蛋白(Fer)、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血清间皮瘤相关蛋白(SMRP)等。
(4)激素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A242 ELISA 96t腺癌的发病率已占全身恶性肿瘤发病率的2%左右,成了较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之一。
由于胰腺癌早期诊断较困难,一旦发现多为晚期,切除率低,预后差,故通过肿瘤标志物检测以获得早期诊断,是目前临床关注焦点。
CA242是一种新型的肿瘤标志物,是一种粘蛋白糖类抗原,1985年由Lindholm等人发现,它是人结-直肠癌细胞株Colo205经杂交瘤技术免疫小鼠获得的单克隆抗体C242所能识别的一种抗原,其抗原决定簇是一种新的唾液酸化的糖。
免疫化学研究证明,CA242不同于现有的肿瘤相关粘蛋白抗原,如CA19-9,CA50等。
CA242抗原决定簇的表达如同唾液酸化路易思A抗原(例如CA19-9)Sialy Lewis (SLea)一样,是在粘蛋白上,然而在良性和恶性肿瘤中,CA242和SLea的表达相对的有些区别。
在恶性肿瘤中与SLea相比较,CA242抗原决定簇的表达更具有特异性;在良性的肝胆胰疾病中,它的高特异性尤为引人注目。
因此CA242抗原决定簇的测定与含有粘蛋白抗原的SLea相比就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诊断意义。
许多临床研究证实,CA242检测具有比其他肿瘤标志物更高的灵敏度:对胰腺癌的诊断,CA242优于CA199,敏感性可达66%~100%,对大肠癌的敏感性也达60%~72%;其检测的特异性也高于其他常用的肿瘤标志物;与其他肿瘤标志物联合使用,更可进一步提高诊断的敏感及特异性。
瑞典康乃格诊断公司生产的SCC EIA酶免试剂盒拥有多项单克隆抗体专利,是全球唯一能提供检测CA242试剂的公司。
本公司还供应上述产品的同类产品:CA199,CA153,SCC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性疾病,研究表明,平均每四个死亡病例中就有一个是肿瘤,因此,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防治肿瘤与降低死亡率的最有效办法。
自1978年Herberman提出肿瘤标志物(tumormarkers,TM)的概念后,许多与肿瘤相关的生化、免疫指标不断被发现,提供了实现肿瘤早期检测的可能途径。
目前,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及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展,这个领域已成为肿瘤基础和临床研究的热点。
TM是指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的基因表达而合成分泌的,或是由机体对肿瘤发生反应而异常产生或升高的,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
TM包括蛋白质、激素、酶(同工酶)、多胺及癌基因产物等,存在于患者的血液、体液、细胞或组织中,可用生物化学、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方法进行测定,对肿瘤的辅助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监测复发及预后评价具有一定价值。
一、理想的肿瘤标志物从临床诊断肿瘤的需求考虑,人们设想的理想TM应具有以下特性:①灵敏度高,能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肿瘤;②特异性好,仅肿瘤患者呈阳性,能对良、恶性肿瘤进行鉴别诊断;③能对肿瘤进行定位,具有器官特异性;④与病情严重程度、肿瘤大小或分期有关;⑤能监测肿瘤治疗效果和肿瘤的复发;⑥能预测肿瘤的预后。
二、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癌症属于基因性疾病,每种癌症都有自己的分子生物学特征,这些分子标志物可应用于临床,检测癌细胞。
现有荧光原位杂交(FISH)、多聚酶链反应(PCR)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等高敏感度的方法,能从染色体、DNA、mRNA或蛋白水平检测少量的癌细胞,这些方法结合细胞磁珠/流式分选(MACs/FACs)可提高检测样本中微小转移性病灶,对无症状患者的复发作出早期诊断,提供分子分期及判断预后。
(一)肿瘤普查、筛选项目的应用由于大部分TM既无器官特异性、又无良好肿瘤特异性,在正常人群,特别是良性病变中也可能存在,且与恶性肿瘤在浓度水平上存在交叉,同时,一般TM在癌变初期敏感性很低(约15%~20%),因此,TM通常不适宜于大范围无症状人群的普查,只有个别指标〔如甲胎蛋白(APF)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可用于对高危人群筛查。
(二)生物特点和疾病阶段的判定大多数情况下,TM浓度与肿瘤的大小和临床分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肿瘤越大,细胞数越多,肿瘤细胞合成和分泌TM的速度越快,血液循环中TM的浓度越高。
但由于各期肿瘤的TM浓度变化范围较宽,会有相互重叠的现象发生,因此目前还不能根据TM的浓度高低来判断肿瘤的大小和进行临床分期。
(三)疗效与预后的判断临床可通过对TM在治疗前、后及随访中浓度变化的监测来了解肿瘤治疗是否有效,并判断预后。
恶性肿瘤在治疗后,TM浓度变化与疗效之间有一定相关性:①治疗后TM浓度降至正常参考水平以下,提示治疗有效,预后良好;②浓度下降但未到正常参考水平,提示肿瘤残留或肿瘤转移;③浓度下降至正常参考水平,但一段时间后又重新升高,提示肿瘤复发或转移,预后差。
通常在病程监测中,TM浓度增加或降低与疾病的预后密切相关:TM的基础水平越高,表示越可能处于癌症晚期,预后较差;TM的基础水平正常或仅轻微升高,预示着极有可能肿瘤不再复发、复发时间延长或存活时间长。
(四)多项TM的联合应用,提高检测效率为提高TM的辅助治疗价值,可进行多项TM的联合检测,合理选择几项灵敏度、特异性能互补的TM组成最佳组合进行联合检测,可提高肿瘤阳性检出率,弥补灵敏度和特异性的不足,对每一种TM检测最好能够定期进行跟踪观察,这样能去除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存在,也是解决特异性不强的最好方法。
(五)免疫定位诊断可以应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抗肿瘤单克隆抗体,注入患者体内,进行影像定位,即放射免疫显像(RII),或在手术中,注入患者体内,以示踪指导手术切除部位,即放射性免疫导向手术(RIGS)。
若RII检查结果阳性,在排除假阳性的可能后可确诊;但结果若阴性,则不能排除肿瘤的存在,因为待测肿瘤可能不表达该放射性核素标记抗体所针对的抗原决定簇。
(六)免疫靶向治疗将放射性核素、毒素或化疗药物与抗肿瘤抗体结合,以抗体所针对的肿瘤细胞膜相关抗原、即TM为靶位,进行导向治疗。
其最大的优点是治疗物质与肿瘤细胞接近,对肿瘤杀伤强,对正常细胞影响较小。
三、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临床应用原则TM的应用价值取决于其敏感度和特异度。
然而目前临床实验室常用的TM中,大多数的敏感性或特异性均不高,在TM检测和临床应用中,应对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优点和局限性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一)高危人群筛查的应用原则应用TM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时应遵循下列原则:(1)TM对早期发现具有较高的灵敏度;(2)测定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好(如AFP和PSA);(3)筛查费用经济、合理;(4)对筛查中TM异常增高,但无症状和体征的患者,必须复查和随访。
(二)肿瘤临床诊断和病程监测的应用原则1、动态监测:TM测定的临床价值在于动态观察。
每个肿瘤患者对于各种TM都有各自的基础水平。
大多数患者在患癌症之前,各种标志物的个体正常水平是未知的,可能非常低,也可能接近参考区间上限,甚至高于上限。
因此健康成人参考区间上限并无很大意义,相反每个患者TM水平的动态变化才是至关重要的,有时甚至在参考区间内的浓度变化也是有价值的。
一些非恶性疾病也可引起TM浓度升高,但大多是一时性,而恶性肿瘤引起TM浓度升高则是持续性的,因此,每隔2~3周连续测定可以排除假阳性。
另外,血清TM浓度水平动态变化方向和变化幅度,对于判断恶性肿瘤的疗效与复发是非常重要的。
治疗有效,TM浓度呈持续性下降;TM浓度下降缓慢或不下降,提示治疗无效或手术后有肿瘤组织残留;若连续3次(每次间隔2~4周)测定值均有较大幅度升高,则预示肿瘤复发。
2、定期检测:应根据不同患者、不同的肿瘤制定不同时间表。
一般而言,治疗前应对每个患者测定TM,通过1~2次检测确定个体基础值。
治疗后2~14天内(测定时间应根据TM半衰期而定),进行第1次TM值疗效检测。
在刚开始的第1~2年,应每月定期检测,至TM 浓度明显下降后,每3个月测定1次。
第3~5年,每半年检测1次。
第5~7年,每年1次。
每次改变治疗方案,或怀疑复发和转移时,应及时测定TM浓度,如发现明显增高,应在1个月后复查1次,连续2次升高,提示复发或转移。
3、联合检测:同一种肿瘤或不同类型的肿瘤可有一种或几种TM异常,同一TM也可在不同的肿瘤中出现,因而,多指标应用可在某一范围内寻找有效的诊断和监测TM。
此外,肿瘤组织和细胞的发生、发展是复杂的多步骤过程,肿瘤常有多种TM的异常,且在其不同的发展阶段或不同的肿瘤细胞类型中,TM可能还有所不同。
为提高TM的辅助诊断价值,确定何种或哪几种TM可作为治疗和复发以及预后评估的监测指标,应进行TM联合检测。
但联合检测指标须经科学分析、严格筛选。
在上述前提下,合理选择几项灵敏度、特异性能互补的TM组成最佳组合,进行联合检测,通过临床应用,以循证医学观点来评价和修改联合检测的TM组合。
四、肿瘤标志物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一)确定正常参考值及判断结果时,实验室提供的“正常参考值”往往与临床所见相差甚远。
重要的是,比较被检者在观察期中不同时间,或经临床治疗前后有关TM水平的变化。
(二)检测结果必须与临床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由于TM 的特异性、敏感性均存在局限性,因此检测结果不能独立作为诊断的依据,必须与临床患者状况、体征检查、X线、内窥镜,及超声波检查等各种诊断手段结果综合分析、判断。
(三)在肿瘤临床诊治中的作用除极少数TM(AFP、PSA)外,大都不适用于肿瘤的初筛。
TM主要应用于鉴别诊断、病程分析、疗效监测、复发或转移发现、治疗指导及预后判断。
(四)比较针对一种肿瘤的不同标志,选择出最佳标志,相互补充,从而提高诊断的阳性率。
在联合应用多种TM提高敏感性的同时,还要注意其特异性的下降。
因此,选择出最佳组合,即敏感性高、特异性无明显下降、组合项目最少,可以极大地提高血清TM检测的有效性,避免盲目性,降低检查费用。
(五)重视室内质控、室间质评及质量保证,加强管理,包括仪器的维护、试剂的选择、实验条件及流程规范。
手工ELISA每次每板均应有阳、阴性对照及标准曲线的测定。
虽然,迄今所知的TM还没有任何一个敏感性与特异性均能达到100%的程度,但是,当其应用合理时,的确可为临床提供非常有用的信息。
因此,很多TM的测定在临床常规诊断中已经成为辅助工具。
血清TM最佳组合的研究也应在肿瘤检验中引起注意。
五、常见的肿瘤标志物生物学意义(一)甲胎蛋白(AFP)应用于原发性肝细胞癌、卵巢胚窦癌、睾丸非精原细胞癌的检测。
AFP是原发性肝癌诊断中最佳的TM,我国原发性肝癌患者中60%~70%为AFP阳性。
凡AFP>500μg/L持续1个月或AFP>200μg/L持续2个月而无肝炎活动证据,排除妊娠和生殖腺内、外胚胎性肿瘤,应高度怀疑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