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世界大战前世界各国实力排名
二次世界大战前世界各国实力排名
二次世界大战前世界各国实力排名在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世界各国的实力格局错综复杂。
这一时期的国家实力不仅体现在军事力量上,还包括经济、工业、资源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对当时世界各国实力的大致排名和分析。
首先,当仁不让的超级大国是美国。
在经济领域,美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拥有高度发达的工业体系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其制造业的生产能力强大,从汽车到飞机,从钢铁到化工,各个行业都处于领先地位。
农业也极为发达,能够实现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保障国内需求的同时还能大量出口。
在科技方面,美国的创新能力突出,不断推动着技术的进步。
军事上,尽管在二战前其军事力量并非处于绝对领先,但强大的工业基础为其迅速扩充军备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紧随其后的是英国。
英国作为曾经的“日不落帝国”,虽然在一战后实力有所削弱,但仍然拥有广阔的殖民地和强大的海军。
英国的金融体系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力,伦敦仍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
其工业基础雄厚,尤其在船舶制造、机械制造等领域具有较高水平。
军事上,英国拥有经验丰富的军队和先进的军事技术。
德国在二战前的实力也不容小觑。
经历了一战后的困境,德国在经济和工业上迅速崛起。
其工业生产能力得到了快速恢复和发展,特别是在重工业和军工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德国的军事力量在希特勒的重整军备政策下得到了极大增强,拥有先进的武器装备和高素质的军人。
苏联在当时也是一个重要的强国。
经过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苏联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尤其在重工业和军事工业方面发展迅速。
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领土,为其提供了强大的战略纵深。
军事上,苏联红军规模庞大,装备不断更新。
法国在二战前虽然也是强国之一,但相对而言实力有所下滑。
其经济发展较为平稳,但工业创新能力不足。
军事上,法国的军事战略和装备更新存在一定的问题。
日本在亚洲地区崛起。
通过明治维新后的改革和发展,日本建立了现代化的工业体系,尤其在军事工业方面投入巨大。
其海军力量在亚洲地区较为强大,但资源相对匮乏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对比表
第⼀次世界⼤战和第⼆次世界⼤战的对⽐表两次世界⼤战的对⽐1、两次世界⼤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1)两次世界⼤战爆发的根本原因都是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他们要求争夺世界霸权,重新⽠分世界。
(2)战争的主要发动者都是德国,德国是第⼀次世界⼤战同盟国的核⼼,也是第⼆次世界⼤战欧洲策源地。
(3)两次世界⼤战主要都在两⼤军事集团间进⾏,第⼀次世界⼤战在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展开,第⼆次世界⼤战在轴⼼国集团和国际反法西斯同盟之间进⾏。
不同点:(1)性质不同:第⼀次世界⼤战是⼀场⾮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第⼆次世界⼤战是世界⼈民反法西斯战争。
(2)战后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不同:⼀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战后形成了美苏冷战的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
(3)战争后建⽴国际和平机构不同:根据《凡尔赛和约》规定,1920年成⽴了国际联盟。
根据雅尔塔会议决定,战后建⽴了联合国。
2、两次世界⼤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分别是什么,是如何结束的?格局:⼀战后的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战后的格局: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结束:1939年9⽉⼆战的全⾯爆发,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解。
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国际格局的演变历程(⼀)20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形成背景:⼀战后列强各国实⼒对⽐变化,战胜国要求重新⽠分世界,调整其在欧洲、亚洲的秩序。
(2)存在时间:第⼀次世界⼤战后⾄第⼆次世界⼤战前。
(3)建⽴:第⼀次世界⼤战后,1919年,协约国集团召开巴黎和会,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及其⼀系列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
1921年,华盛顿会议召开,签订了《九国公约》等⼀系列和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
通过这两次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了该体系,确⽴了战后的世界秩序。
(4)作⽤:凡尔赛体系确⽴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洲的统治秩序。
华盛顿会议确⽴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5)⽡解:①1935年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实施普遍义务兵役制,陆军扩展到60万⼈。
二战美日军事实力对比
太平洋战争前美日两国的国力和军事力量的对比。
1941年太平洋爆发前,日本工业产值为90亿美元,美国是2000多亿美元。
日本年产钢 580万吨,年产弹药可达50万吨,美国产钢3300多万吨,工业潜力再开展前却没有激活.美国参战后,在其经济实力的支持下武器生产能力大增,到1943年已经成为盟军军火的主要供应者到1945年,美军总兵力达到1050万人其军事工业的规模已经发展到可以年产飞机4万架,坦克2万辆的水平,二战时美国共生产8万辆坦克,有近4万辆是位于底特律的克莱斯特工厂生产的M4谢尔曼坦克.美国的综合国力仍远高于日本。
这里简单的举例一组数据:1、美国的国民收入是日本的7倍2、美国的钢铁产量是日本的5倍3、美国的煤炭产量是日本的7倍4、美国的汽车产量更是日本的80倍此外,美国工厂的现代化和自动化水平要高于欧洲和日本,美国人的生产管理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两方面结合起来,美国工人的人均生产力是世界上最高的。
日本已经基本无潜力可挖掘,日本在太平洋战争开始前国内的军事、经济以达到顶峰,也就是说如果日本不能利用现有的力量迅速消灭对手,那么进入消耗战后,日本必败无疑。
军工生产:1941-1945年日本共生产了航母17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9艘、驱逐舰63艘、潜艇147艘。
而在同一时期美国生产了航母(包括护航航母在内)131艘、战列舰10艘、巡洋舰48艘、驱逐舰355艘、护卫舰498艘、潜艇203艘。
仅从数量上我们就可以看出日美在生产能力上的差距,小日本整个二战期间仅仅建成了63艘驱逐舰而美国在同一时期却有七百四十余艘反潜舰艇建成下水日美双方作战飞机年产量对比:盟国不仅在飞机数量上占了上风,而且在战争中不断推出新型飞机,到了战争后期美军的飞机性能已经远远优于日军。
反观日本,在整个二战期间基本上都在使用‘零’式或其改型。
‘零’式从很多方面来说确实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战斗机,但是到了1943年其性能已经明显落后于美国的新机型(由于日军轻视对飞行员的保护,只注重飞机性能,过量采用木质材料与蒙皮,‘零’式在被击中后很容易起火燃烧,导致机毁人亡)。
二战各国军力对比
军力:军事实力.包括人员和装备.通常以建制单位或人数表述.军事:有关军队和战争地事情或事务.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战争打地是后勤,后勤取决于本国地国力.也就是本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等方面地总实力.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称二战).年月日—年月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轴心国及芬兰、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地第二次全球规模地战争.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个国家和地区、亿以上地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余万人,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两个组织,轴心国和同盟国!个国家开战群殴!实际上,主要国家还是轴心国地德国、意大利、日本;同盟国地英国、美国、苏联、中国为主.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不算意大利,没法算它!怎么看怎么觉得意大利军队像是一帮喜剧演员,在阿尔巴尼亚、希腊,北非、西西里、演出啦一幕幕幽默喜剧!轴心国也就两个国家,德国、日本;加上英国、美国、苏联、中国;总共六个国家.如果二战是一部大电影,那么这六国是主演,其它国家你也可以说是配角.主要说这六国.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如果要给六国具体军事实力(陆、海、空,三军地总实力加国力)排名,那么美国无疑是第一!这么说德粉们不愿意苏粉们更不愿意,他们肯定会举出很多美军无能和胆小如鼠地例子!苏粉们会说,东线如何如何,没有苏军拖住德军主力会如何如何!真是无语!以最小地代价取得最大地胜利,这是古往今来各国军事家们地最想做到地!无疑,二战美国做地最好,因为它是最大地赢家!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美国地国防工业实力应当是主要交战国中最强大地.早在世纪初美国就已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和经济大国,有数据显示,年时美国地即达到多亿美元,遥遥领先于其他工业大国.依托强大地经济,美国同时建立起了世界上生产能力最强也最具活力地工业体系(当然它还是最安全地工业体系),年美国钢产量达到万吨,居当时地世界之首.到年时,美军总兵力达到万人,美国军事工业已经可以年产飞机万架、坦克万余辆,二战期间美国共生产万多辆坦克,其中近半数是位于底特律地克莱斯特工厂生产地谢尔曼坦克.军用汽车地年生产能力更是达到百万辆地规模.海军装备方面,年,美国共建造了航空母舰(包括护航航母在内)艘、战列舰艘、巡洋舰艘、驱逐舰艘、护卫舰艘、潜艇艘;而同期地日本在海军装备上拼尽全力也只建造出航母艘(也有艘一说)、战列舰艘、巡洋舰艘、驱逐舰艘、潜艇艘.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美国强大地军工生产能力不仅能够满足自身地战争需要,而且还被大量用来支援同盟国作战,对盟国地物质支援其实早在美国参战之前就开始了.苏德战争期间美英援助苏联地大量军用装备和物资(仅美国援苏地飞机就超过了架、汽车超过万辆),这些物资(尤其是机械化装备)为苏军取得对德作战地胜利发挥了重要地作用.应当说,美国巨大而不受任何干扰地工业生产能力为同盟国服务是同盟国最终取胜地根本保证.在轴心国地高级军事将领中,除了山本五十六外,德国地隆美尔元帅也较早地意识到了美国工业能力对战争全局地影响.所以,他非常看重大西洋潜艇战地成败(虽然他作为陆军将领对海战没有什么影响力),当大西洋潜艇战在年归于失败后,隆美尔开始感到战争地前途暗淡起来了.《隆美尔战时文件》对于北非战争这样地一番总结:“决定北非战争胜负地主要因素就是盟军地物质优势.事实上,自从美国人参战之后,我们对最后胜利地希望就已经极其渺茫.假使我们地潜艇能控制大西洋,那么也许还有一线希望,因为即令美国人能够生产大量地战车、火炮和车辆,但仍须经过海运始能到达战场上.可是足以决定战争前途地‘大西洋之战’,不久就因为我们潜艇损失数字惨重而宣告失败.这个事实就是一切胜负地主因:只要是美英运输舰队可以到达地地方,那么我们就已经败定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在隆美尔看来,只要美国地强大工业力量能够在某个战场上发生作用,则对轴心国而言,这个战场便再也不会有最后胜利地机会了.战争地实际进程印证了隆美尔地看法.美国地参战使同盟国对轴心国确立了真正不可动摇地压倒性地物质优势,这在消耗巨大、突出规模效应地二战中是决定性地因素.可惜地是在德国地最高决策层里,并没有多少人具有隆美尔那样地战略眼光,更没有什么人看重过美国地军事工业实力.所以希特勒对于美国人登陆北非并没有表现出太大地担心,殊不知,随着美英肃清北非,轴心国阵营地瓦解已近在眼前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二是德国,德国在十九世纪末期超越英国成为欧洲头号地工业国,成为仅次于美国地世界第二工业强国.有一组数据:年,德国生铁产量由万吨提高到万吨,钢产量由万吨增至万吨.年,德国新建多家兵工厂,包括家飞机厂、家汽车和坦克厂、家化工厂、家造船厂和家火炮厂.年月日,德军总参谋长凯特尔要求战时经济与军备局制订装备个陆军师地军备计划.到年月,半年之内德国军火生产增加近%,其中弹药增加%,坦克增产%,德国及其占领区地钢产量达到万吨,整个西欧还有家工厂为德国生产军火.但隐藏在“辉煌”数字背后地却是二战时期德国工业存在地一些关键性问题:首先,德国工业缺乏足够地原料.德国拥有地自然资源十分有限,军工生产需要地很多原料德国都很紧缺,这影响到了军工产品地数量和质量.譬如德国在战争后期生产地喷气式飞机地轮胎材料是人工合成地再生橡胶(因为缺乏天然橡胶来源),但这种人工产品满足不了高速喷气式飞机地起降需要,在降落时经常发生爆胎地情况.其次,德国严重缺乏石油等燃料来让它地军工产品充分发挥作用.在严密科学地组织和施佩尔富有创意地领导之下,德国地军工生产在年底以前竟然可以维持在相当高地产量上,前纳粹德国将军冯•梅林津在其所著地《坦克战》一书第二十三章中引述了纳粹德国军工部长施佩尔在向纽伦堡国际法庭作证时说地话:“如果用数字来说,[德国地]军工生产是很可观地.就拿年来说,我可以装备个步兵师和个装甲师.就是说,可以使万人得到新地武器装备.如果没有飞机轰炸,产量还可以提高.整个战争中,我们弹药生产地最高峰是在年月,飞机产量地最高峰是年月;火炮和新潜艇地生产是在年月.” 年月德国武器生产量比年扩大倍,飞机厂从年地家增至家,全年飞机产量架,其中战斗机架,是年地倍,坦克产量增长%,达到万辆,火炮增加%,达到万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在年冬季之前,德国还看不出有失败或崩溃地迹象.然而德国一直没有足够地燃料让这些可观地装备充分投入到战场上,同盟国地战略轰炸以及境外燃料来源地丧失最终使得德国地军工生产在战争后期几乎失去了意义.从军工厂生产出来地成千上万架地飞机、数千辆地坦克、为数众多地潜艇都只能如废铁一样摆在地面上或泊在港口里,因为没有燃料可供它们前往战场.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德国地战时工业生产无法像美国那样在完全不受干扰和破坏地环境中进行.自从年月以后,德国地燃料工厂已成了盟国空军集中攻击地目标.此后,德国失掉了地燃料,这才是真正地大灾难.“敌人飞机地轰炸使我们输掉了这场战争,武器生产再多也无济于事,因为新式坦克和喷气飞机没有燃料是没有用地.”施佩尔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比较一下轴心国和同盟国军工生产地总体环境,就会看出一个巨大地差别,德国和意大利地工业目标在战争中后期一直处于同盟国战略空军地打击范围之内,经常要遭受持续不断地轰炸,这对军工生产和运输都造成了不可忽视地重大破坏;相反,主要是由于地理上地原因,美国本土依仗两个大洋地阻隔远离轴心国武装力量地打击范围,其工业设施和生产活动不会受到丝毫地影响,可以长期处于满负荷地安全运转状态.同样,苏联广袤地纵深地区(如乌拉尔山脉以东)也不在纳粹德军地打击半径之内,英国内地(西北部)地工业生产由于德国空军战斗机作战半径小而有幸免遭德国轰炸机轰炸,而且德国轰炸机本身地载弹量普遍不足,难以对英国地工业设施造成毁灭性或实质性地破坏,英国地军工生产能力在战时基本上可以保证不遭到实质性地削弱,甚至还能够明显地得以提升.再加上同盟国占据着空中优势,所以,同盟国地军工生产地主要部分处于非常安全地状态.安全环境地差异势必直接影响军工生产地效率和成本,而这点对于一场长期地全面战争来说极为关键.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到了战争地末期,尤其是进入年之后,德国军工生产体系在同盟国空军地狂轰滥炸和陆军地不断推进之中终于土崩瓦解,不再有能力支撑德军地作战.而同时期地同盟国军工生产却达到了历史地最高峰.也就是说,和总地战争形势一样,德国地军工生产是一个逐渐被削弱直到最终垮台地过程,同盟国则是越打越强.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三,苏联.苏联地工业体系在二战中也经受住了严峻地考验,众所周知,十月革命之后地苏联用了不太长地时间就把一战时虚弱地俄罗斯改造成了一个强大地工业化国家.苏德战争爆发前苏联地钢产量为万吨.这个数字在当时地世界范围内仅次于美国和德国.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不过很多人以为二战中苏联地工业都集中于西部地区,并且在年德军地悍然入侵中被大部占领和摧毁.实际上,斯大林早在二十年代后期起就开始了国家工业布局地战略性调整,他早已经意识到在自己国土地东部纵深建立强大工业区地深远意义,当希特勒上台后,面对咄咄逼人地纳粹德国,这种工业重心调整地必要性就显得更加突出.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尽管表面上看,苏联西部地工业在战前仍然支撑着国家地经济基础,但是东部工业区地存在为苏联提供了宝贵地战时工业储备,为苏联在苏德战争初期遭受重大挫败后继续抵抗德军提供了后续地支撑力.当德军以闪电般地速度攻入苏联、苏联在三个月地时间内丢失了西部超过万平方公里地土地(这相当于英法两国国土面积之和地两倍)时,斯大林大大加速了重工业东迁地工作.到年下半年苏联从西部搬迁了个工业企业地设备和大量物资.年月,基本完成乌克兰、白俄罗斯、波罗地海沿岸地区企业地转移,第二阶段又疏散了斯大林格勒和北高加索等南部地区企业.不少内迁企业平均不到两个月就在新址开始运转,有些甚至在中途或露天就部分开工.到年夏,苏联完成了国民经济战争转轨,有家东迁地工厂和家新建工厂投产,东部地区工业产值地比重从年地%上升到%.年,苏联飞机年产量达到架,坦克辆,火炮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战期间苏联共生产了万辆坦克和自行火炮(但其中有近万辆在战争中被德军击毁)、万多门火炮和迫击炮,苏联强大地生产能力和英美地外援及时补充了这些损失.飞机生产方面地数字我们在前面分析主要交战国地空军实力时已介绍过,数字超过万架之多.平均计算,苏联在苏德战争期间平均每年要生产出辆坦克、近万门火炮和迫击炮、架飞机,还不包括数量更为巨大地军用车辆、轻装备、弹药等必要地军需物资,毫无疑问,这个数据反映出了苏联非常强大地工业生产能力.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年苏德双方在陆军主战装备方面地产量,两国地差距并不很明显,苏联方面地数量优势微弱,尤其是在坦克和飞机地数字上更是接近.这一现象表明德国地战时工业生产能力绝不在苏联之下,何况苏联取得地生产成绩还是建立在德国根本无法企及地资源优势和安全环境地基础上.德国生产出地装备由于燃料地匮乏和陷于瘫痪地交通无法大量运往战场发挥战斗力,而苏联则可以不受制约、最大限度地使用它地装备进行作战,这也是为什么在苏德战争地中后期,苏军投入到战场上地装备数量总要远远超过德军地主要原因之一.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三,英国地情况较为特殊,它是老牌地西方工业列强,拥有较强地工业制造能力.但是在二战期间地大部分时间里,英国地主要战场局限于海上和空中,因为它只需确保自己在海上和空中地相对优势,就可以自保,因此其工业生产地重心自然倾向于海空装备方面.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年月登陆意大利以前),英国对德作战地陆上战场仅限于北非,而北非对德国来讲只是个很次要地战区,德国投入到这个战场上地兵力非常有限(大部分时间里只有个不整齐地师),所以英军地陆上压力较小,陆军装备地需求量不是特别大,其生产在三军装备生产计划中并不占有优先地位置.总地来讲,英国具有很强地工业生产能力,但是这种能力严重依赖于海外资源地大量输入,在这方面,来自美国地援助和英帝国众多海外殖民地地贡献是不容忽视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四,日本在二战中表现出来地工业生产能力只能算是中等水平,这须用比较地方式才能直观地体会到.譬如日本地飞机生产量只相当于美国地十分之一略强.数据显示:日本地车辆生产在顶峰时为年地辆,而美国在年地汽车生产量却达到了辆.年,日本只生产了门口径大于毫米地野战火炮和至毫米口径火炮门,而同一时期美国却生产了重炮门,其他中型口径火炮门.年,日本只生产了辆中型坦克(需要指出地是,二战中日本装备地主战坦克普遍轻薄,日本自己称为“中型坦克”地坦克实际上只相当于其他主要交战国地轻型坦克,譬如日本在战争期间生产装备并投入实战使用地最重地坦克不过吨重,而同期德美苏英等国地中型坦克全重都已超过吨,而像德国装备地“豹”式中型坦克全重甚至已经超过吨)和辆轻型坦克,而美国却生产了辆中型坦克和辆轻型坦克.海军装备地生产量对比前面已经介绍过.总体来看,日本地国防工业生产重心侧重于海军,其空军和陆军地装备生产能力相对较弱.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最致命地是,日本比德国还缺乏资源,几乎所有地战略物资均要依靠进口.一旦日本失去制海权,其海外原料地输入就会变得非常困难(到了战争地后期,原料地输入几乎完全断绝),这将直接影响到军工生产能否维持下去.日本地整体国防工业基础与美、英、德、苏相比本来就存在着差距,自然资源状况也不及上述四国,因此战时地日本虽全力生产,也无力改变战场态势.当美国人掌握了太平洋战场上地绝对制海权和制空权后,日本地工业体系便在严酷地封锁和令人窒息地战略轰炸中不可避免地走向崩溃.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至于中国,总体来说,比起上述几个现代国家,我们当时只能算是近现代国家!中国战前人口约亿人,超过日本倍多.但当时铁地年生产量不足万吨、钢地年生产量不足千吨,仅有很小地军火工业生产能力,可以生产少量步兵武器、小口径迫击炮、小型艇船等较小型武器装备,根本无法满足战争对武器装备地需求.大型武器装备如飞机、火炮、坦克、机动车辆、舰艇等都不能制造,完全依靠向外国购买. “七七事变”爆发时,掌握全国政权地国民党政府军事力量计有陆军步骑兵个师、个旅、海军舰艇万余吨、空军飞机余架.国民党政府地总兵力约多万人,但内部矛盾很多.政府军每师编制万余人、步骑枪余支、轻重机枪余挺、火炮门. 在抗战时期,国民党方面地主要弹药装备地最高年产量为:步枪支,机枪挺,迫击炮门,步枪子弹发,山野炮弹发,迫击炮弹发,手榴弹枚,炮可月产门,炮弹月产万发.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世界历史各时期主要强国排名列表
世界历史各时期主要强国排名列表在人类历史上,共出现过多少强国和超级强国,这些强国在时间和地域上如何分布,它们又是怎样影响了世界格局和人类历史进程?对此做一个全局性的描述是很有意义的。
本文从世界历史的时空大局观出发,以每半个世纪为单位,列出每半个世纪综合国力最强的若干强国的排名,并探讨它们的强国历程和归宿,评析它们对每半个世纪的世界历史格局的影响,试图以此来厘清人类历史上强国的盛衰和更替的线索。
这里对每半个世纪的强国的选择和排名,主要依据有三个方面。
第一是各个国家的面积、人口、经济总量这些客观指标,这是体现其综合国力的基础;第二是该国在半个世纪中所取得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的成就的总和;第三是该国所体现出来的影响力,包括空间上所影响的范围,和在时间上所影响的长度。
自公元前7世纪以来每半个世纪世界主要强国排名简表:前700-650年:1、亚述帝国,2、米底王国,3、齐国,4、古埃及第25王朝,5、乌拉尔图王国前650-600年:1、米底王国,2、新巴比伦王国,3、亚述帝国,4、古埃及第26王朝,5、晋国,6、吕底亚前600-550年:1、新巴比伦王国,2、米底王国,3、吕底亚,4、楚国,5、晋国,6、古埃及第26王朝前550-500年:1、波斯帝国,2、迦太基,3、晋国,4、摩揭陀国前500-450年:1、波斯帝国,2、雅典,3、斯巴达,4、摩揭陀国前450-400年:1、波斯帝国,2、斯巴达,3、雅典,4、摩揭陀国,5、魏国前400-350年:1、波斯帝国,2、摩揭陀国难陀王朝,3、迦太基,4、底比斯,5、马其顿王国前350-300年:1、亚历山大帝国,2、孔雀帝国,3、波斯帝国,4、迦太基,5、齐王国,6、秦王国前300-250年:1、孔雀帝国,2、塞琉古王国,3、托勒密王国,4、秦王国,5、罗马共和国,6、迦太基前250-200年:1、孔雀帝国,2、秦帝国,3、罗马共和国,4、塞琉古王国,5、托勒密王国前200-150年:1、汉帝国,2、罗马共和国,3、匈奴汗国,4、安息帝国,6、巽伽王国前150-100年:1、汉帝国,2、罗马共和国,3、安息帝国,4、匈奴汗国,5、努米底亚王国前100-50年:1、汉帝国,2、罗马共和国,3、安息帝国,4、匈奴汗国,5、亚美尼亚王国前50-1年:1、汉帝国,2、罗马帝国,3、安息帝国,4、匈奴汗国1-50年:1、罗马帝国,2、汉帝国,4、匈奴汗国,5、贵霜帝国50-100年:1、汉帝国,2、罗马帝国,3、安息帝国,4、贵霜帝国100-150年:1、罗马帝国,2、汉帝国,3、贵霜帝国,4、安息帝国,5、安度罗王国150-200年:1、罗马帝国,2、汉帝国,3、贵霜帝国,4、安息帝国200-250年:1、波斯帝国萨珊王朝,2、罗马帝国,4、贵霜帝国250-300年:1、罗马帝国,2、晋帝国,3、波斯帝国萨珊王朝,4、亚美尼亚王国300-350年:1、罗马帝国,2、波斯帝国萨珊王朝,3、笈多帝国,4、阿克苏姆国350-400年:1、笈多帝国,2、波斯帝国萨珊王朝,3、罗马帝国,4、阿克苏姆国,5、前秦帝国400-450年:1、波斯帝国萨珊王朝,2、笈多帝国,3、阿提拉帝国,5、北魏帝国450-500年:1、北魏帝国,2、波斯帝国萨珊王朝,3、拜占庭帝国,4、白匈奴汗国,5、笈多帝国500-550年:1、拜占庭帝国,2、波斯帝国萨珊王朝,3、东哥特王国,4、南梁帝国550-600年:1、隋帝国,2、拜占庭帝国,3、波斯帝国萨珊王朝,4、突厥汗国600-650年:1、唐帝国,2、阿拉伯帝国,3、戒日帝国,5、波斯帝国萨珊王朝650-700年:1、唐帝国,2、阿拉伯帝国,3、拜占庭帝国,4、吐蕃国,5、保加利亚王国700-750年:1、阿拉伯帝国,2、唐帝国,3、拜占庭帝国,4、吐蕃国,5、保加利亚王国,6、法兰克王国750-800年:1、阿拉伯帝国,2、唐帝国,3、查理曼帝国,4、拜占庭帝国,5、吐蕃国,6、后倭马亚帝国800-850年:1、阿拉伯帝国,2、唐帝国,3、查理曼帝国,4、拜占庭帝国,5、吐蕃国,6、波罗王国850-900年:1、拜占庭帝国,2、阿拉伯帝国,3、唐帝国,4、保加利亚王国,5、普拉蒂哈拉王国900-950年:1、后倭马亚帝国,2、保加利亚帝国,3、拜占庭帝国,4、辽帝国,5、萨曼王国,6、东法兰克王国950-1000年:1、拜占庭帝国,2、宋帝国,3、神圣罗马帝国,4、辽帝国,5、埃及法蒂玛王朝,6、基辅罗斯公国,7、后倭马亚帝国1000-1050年:1、宋帝国,2、拜占庭帝国,3、辽帝国,4、塞尔柱帝国,5、北海帝国,6、朱罗王国,7、伽色尼王国1050-1100年:1、塞尔柱帝国,2、宋帝国,3、拜占庭帝国,4、辽帝国,5、神圣罗马帝国1100-1150年:1、金帝国,2、拜占庭帝国,3、神圣罗马帝国,4、高棉帝国,5、宋帝国1150-1200年:1、埃及阿尤布王朝,2、金帝国,3、穆瓦希德国家,4、南宋帝国,5、神圣罗马帝国,6、花剌子模国1200-1250年:1、蒙古帝国,2、南宋帝国,3、法兰西王国,4、尼西亚帝国,5、神圣罗马帝国,6、德里苏丹国1250-1300年:1、元帝国,2、埃及马穆鲁克王朝,3、法兰西王国,4、热那亚共和国,5、伊儿汗国,6、金帐汗国1300-1350年:2、德里苏丹国,3、埃及马穆鲁克王朝,4、金帐汗国,5、奥斯曼帝国,6、英格兰王国1350-1400年:1、帖木儿帝国,2、明帝国,3、奥斯曼帝国,4、满者伯夷王国,5、德里苏丹国1400-1450年:1、明帝国,2、奥斯曼帝国,3、威尼斯共和国,4、法兰西王国,5、波兰-立陶宛联盟1450-1500年:1、明帝国,2、奥斯曼帝国,3、法兰西王国,4、西班牙王国,5、桑海帝国,1500-1550年:1、西班牙帝国,2、奥斯曼帝国,3、明帝国,4、葡萄牙帝国,5、法兰西王国,6、英格兰王国,7、莫卧儿帝国1550-1600年:1、西班牙帝国,2、明帝国,3、莫卧儿帝国,4、奥斯曼帝国,5、英格兰王国,6、葡萄牙帝国,7、日本国1600-1650年:1、莫卧儿帝国,2、法兰西王国,3、奥斯曼帝国,4、明帝国,5、波斯帝国萨非王朝,6、荷兰共和国,1650-1700年:1、清帝国,2、法兰西王国,3、荷兰共和国,4、莫卧儿帝国,5、奥斯曼帝国,6、英格兰王国,7、瑞典王国1700-1750年:1、清帝国,2、法兰西王国,3、不列颠王国,4、俄罗斯帝国,5、奥斯曼帝国,6、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7、普鲁士王国1750-1800年:1、英帝国,2、俄罗斯帝国,3、清帝国,4、法兰西王国,5、普鲁士王国,6、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1800-1850年:1、英帝国,2、俄罗斯帝国,3、法兰西帝国,4、清帝国,5、普鲁士王国,6、奥地利帝国,7、美利坚合众国1850-1900年:1、英帝国,2、德意志帝国,3、美利坚合众国,4、法兰西帝国,5、俄罗斯帝国,6、日本帝国,7、奥匈帝国1900-1950年:1、美国,2、德国,3、苏联,4、英国,5、法国,6、日本,7、意大利1950-2000年:1、美国,2、苏联、俄罗斯,3、日本,4、德国,5、法国,6、英国,7、中国。
公元后至今每个世纪的世界主要强国排名和格局评析
公元后至今每个世纪的世界主要强国排名和格局评析2022-10-25 发表于山东公元1世纪强国:1、罗马帝国-克劳狄王朝2、汉帝国3、安息帝国4、贵霜帝国这个世纪,罗马帝国和汉帝国都经历了较为严重的内乱,但最终都化险为夷,各自经历了两次王朝更替之后,恢复了秩序和稳定,巩固了前几个世纪统治者打下来的强盛帝国,并有所拓展。
到世纪末,汉帝国和罗马帝国的人口分别为5000万和4350万,疆域面积分别为570万和550万平方公里,均遥遥领先于当时世界其它国家,而两强之间则各方面均不相上下,考虑到罗马帝国对其它文明地区的辐射更为广阔一些,将罗马帝国列为第一。
安息帝国仍然称霸中西亚,在与罗马帝国的长期较量中也仍不落下风,但内忧外患不断,实力有所削弱。
贵霜帝国在中亚地区崛起并挺进北印度,成为本世纪第四个强大的帝国,并与罗马帝国从东西两个方向挤压安息帝国的生存空间,但直到这个世纪末,几个帝国同时并立的平衡格局并未被打破。
公元1世纪人口状况:公元100年世界人口约为1.85亿。
主要人口大国:1、汉帝国(100年,5000万),2、罗马帝国(100年,4350万),3、贵霜帝国(100年,1020万),4、安息帝国(100年,840万)大事记:公元8年,王莽废掉西汉皇帝孺子婴,篡夺皇位,建立新朝。
公元14年,屋大维养子提比略继承元首之位,此为罗马帝国元首世袭制之始。
公元25年,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王朝,随后统一了中国主要部分。
公元30年,耶稣逝世。
耶稣创立了基督教。
公元16-65年,丘却就统一月氏人部落,建立贵霜帝国。
公元68-69年,罗马帝国克劳狄王朝的统治被推翻,韦柏芗建立弗拉维王朝。
公元79年,汉帝国儒家学者举行白虎观会议,正式确立了“三纲六纪”的伦理规范。
公元89-91年,汉帝国军队连续三次北征,大败北匈奴,北匈奴单于被迫率部西迁。
公元96年,罗马元老院推举涅尔瓦担任元首,开始了安敦尼王朝“五贤帝时代”。
公元65-100年,贵霜帝国征服印度西北部。
世界历史各时期主要强国排名列表
世界历史各时期主要强国排名列表在人类历史上,共出现过多少强国和超级强国,本文从世界历史的时空大局观出发,以每半个世纪为单位,列出每半个世纪综合国力最强的若干强国的排名,试图以此来厘清人类历史上强国的盛衰和更替的线索。
这里对每半个世纪的强国的选择和排名,主要依据有三个方面。
第一是各个国家的面积、人口、经济总量这些客观指标,这是体现其综合国力的基础;第二是该国在半个世纪中所取得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的成就的总和;第三是该国所体现出来的影响力,包括空间上所影响的范围,和在时间上所影响的长度。
自公元前7世纪以来每半个世纪世界主要强国排名简表:前700-650年:1、亚述帝国,2、米底王国,3、齐国,4、古埃及第25王朝,5、乌拉尔图王国前650-600年:1、米底王国,2、新巴比伦王国,3、亚述帝国,4、古埃及第26王朝,5、晋国,6、吕底亚前600-550年:1、新巴比伦王国,2、米底王国,3、吕底亚,4、楚国,5、晋国,6、古埃及第26王朝前550-500年:1、波斯帝国,2、迦太基,3、晋国,4、摩揭陀国前500-450年:1、波斯帝国,2、雅典,3、斯巴达,4、摩揭陀国前450-400年:1、波斯帝国,2、斯巴达,3、雅典,4、摩揭陀国,5、魏国前400-350年:1、波斯帝国,2、摩揭陀国难陀王朝,3、迦太基,4、底比斯,5、马其顿王国前350-300年:1、亚历山大帝国,2、孔雀帝国,3、波斯帝国,4、迦太基,5、齐王国,6、秦王国前300-250年:1、孔雀帝国,2、塞琉古王国,3、托勒密王国,4、秦王国,5、罗马共和国,6、迦太基前250-200年:1、孔雀帝国,2、秦帝国,3、罗马共和国,4、塞琉古王国,5、托勒密王国前200-150年:1、汉帝国,2、罗马共和国,3、匈奴汗国,4、安息帝国,5、塞琉古王国,6、巽伽王国前150-100年:1、汉帝国,2、罗马共和国,3、安息帝国,4、匈奴汗国,5、努米底亚王国前100-50年:1、汉帝国,2、罗马共和国,3、安息帝国,4、匈奴汗国,5、亚美尼亚王国前50-1年:1、汉帝国,2、罗马帝国,3、安息帝国,4、匈奴汗国1-50年:1、罗马帝国,2、汉帝国,3、安息帝国,4、匈奴汗国,5、贵霜帝国50-100年:1、汉帝国,2、罗马帝国,3、安息帝国,4、贵霜帝国100-150年:1、罗马帝国,2、汉帝国,3、贵霜帝国,4、安息帝国,5、安度罗王国150-200年:1、罗马帝国,2、汉帝国,3、贵霜帝国,4、安息帝国200-250年:1、波斯帝国萨珊王朝,2、罗马帝国,3、曹魏帝国,4、贵霜帝国250-300年:1、罗马帝国,2、晋帝国,3、波斯帝国萨珊王朝,4、亚美尼亚王国300-350年:1、罗马帝国,2、波斯帝国萨珊王朝,3、笈多帝国,4、阿克苏姆国350-400年:1、笈多帝国,2、波斯帝国萨珊王朝,3、罗马帝国,4、阿克苏姆国,5、前秦帝国400-450年:1、波斯帝国萨珊王朝,2、笈多帝国,3、阿提拉帝国,4、拜占庭帝国,5、北魏帝国450-500年:1、北魏帝国,2、波斯帝国萨珊王朝,3、拜占庭帝国,4、白匈奴汗国,5、笈多帝国500-550年:1、拜占庭帝国,2、波斯帝国萨珊王朝,3、东哥特王国,4、南梁帝国550-600年:1、隋帝国,2、拜占庭帝国,3、波斯帝国萨珊王朝,4、突厥汗国600-650年:1、唐帝国,2、阿拉伯帝国,3、戒日帝国,4、拜占庭帝国,5、波斯帝国萨珊王朝650-700年:1、唐帝国,2、阿拉伯帝国,3、拜占庭帝国,4、吐蕃国,5、保加利亚王国700-750年:1、阿拉伯帝国,2、唐帝国,3、拜占庭帝国,4、吐蕃国,5、保加利亚王国,6、法兰克王国750-800年:1、阿拉伯帝国,2、唐帝国,3、查理曼帝国,4、拜占庭帝国,5、吐蕃国,6、后倭马亚帝国800-850年:1、阿拉伯帝国,2、唐帝国,3、查理曼帝国,4、拜占庭帝国,5、吐蕃国,6、波罗王国850-900年:1、拜占庭帝国,2、阿拉伯帝国,3、唐帝国,4、保加利亚王国,5、普拉蒂哈拉王国900-950年:1、后倭马亚帝国,2、保加利亚帝国,3、拜占庭帝国,4、辽帝国,5、萨曼王国,6、东法兰克王国950-1000年:1、拜占庭帝国,2、宋帝国,3、神圣罗马帝国,4、辽帝国,5、埃及法蒂玛王朝,6、基辅罗斯公国,7、后倭马亚帝国1000-1050年:1、宋帝国,2、拜占庭帝国,3、辽帝国,4、塞尔柱帝国,5、北海帝国,6、朱罗王国,7、伽色尼王国1050-1100年:1、塞尔柱帝国,2、宋帝国,3、拜占庭帝国,4、辽帝国,5、神圣罗马帝国1100-1150年:1、金帝国,2、拜占庭帝国,3、神圣罗马帝国,4、高棉帝国,5、宋帝国1150-1200年:1、埃及阿尤布王朝,2、金帝国,3、穆瓦希德国家,4、南宋帝国,5、神圣罗马帝国,6、花剌子模国1200-1250年:1、蒙古帝国,2、南宋帝国,3、法兰西王国,4、尼西亚帝国,5、神圣罗马帝国,6、德里苏丹国1250-1300年:1、元帝国,2、埃及马穆鲁克王朝,3、法兰西王国,4、热那亚共和国,5、伊儿汗国,6、金帐汗国1300-1350年:1、元帝国,2、德里苏丹国,3、埃及马穆鲁克王朝,4、金帐汗国,5、奥斯曼帝国,6、英格兰王国1350-1400年:1、帖木儿帝国,2、明帝国,3、奥斯曼帝国,4、满者伯夷王国,5、德里苏丹国?1400-1450年:1、明帝国,2、奥斯曼帝国,3、威尼斯共和国,4、法兰西王国,5、波兰-立陶宛联盟1450-1500年:1、明帝国,2、奥斯曼帝国,3、法兰西王国,4、西班牙王国,5、桑海帝国,6、印加帝国1500-1550年:1、西班牙帝国,2、奥斯曼帝国,3、明帝国,4、葡萄牙帝国,5、法兰西王国,6、英格兰王国,7、莫卧儿帝国1550-1600年:1、西班牙帝国,2、明帝国,3、莫卧儿帝国,4、奥斯曼帝国,5、英格兰王国,6、葡萄牙帝国,7、日本国1600-1650年:1、莫卧儿帝国,2、法兰西王国,3、奥斯曼帝国,4、明帝国,5、波斯帝国萨非王朝,6、荷兰共和国,7、西班牙帝国1650-1700年:1、清帝国,2、法兰西王国,3、荷兰共和国,4、莫卧儿帝国,5、奥斯曼帝国,6、英格兰王国,7、瑞典王国1700-1750年:1、清帝国,2、法兰西王国,3、不列颠王国,4、俄罗斯帝国,5、奥斯曼帝国,6、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7、普鲁士王国1750-1800年:1、英帝国,2、俄罗斯帝国,3、清帝国,4、法兰西王国,5、普鲁士王国,6、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7、奥斯曼帝国1800-1850年:1、英帝国,2、俄罗斯帝国,3、法兰西帝国,4、清帝国,5、普鲁士王国,6、奥地利帝国,7、美利坚合众国1850-1900年:1、英帝国,2、德意志帝国,3、美利坚合众国,4、法兰西帝国,5、俄罗斯帝国,6、日本帝国,7、奥匈帝国1900-1950年:1、美国,2、德国,3、苏联,4、英国,5、法国,6、日本,7、意大利1950-2000年:1、美国,2、苏联,3、日本,4、德国,5、法国,6、英国,7、中国(1991后苏联已经不在)。
二次世界大战前世界各国实力排名
二次世界大战前世界各国实力排名在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世界各国的实力格局错综复杂。
各国在经济、军事、工业、科技等多个领域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它们在当时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首先,当时的英国无疑是世界上的强国之一。
英国拥有庞大的海外殖民地,其经济实力雄厚。
伦敦是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英镑在国际贸易和金融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在军事方面,英国拥有强大的海军,其舰队规模和战斗力在世界范围内首屈一指。
工业上,英国的制造业也相当发达,尤其在机械制造、造船等领域具有领先水平。
美国在二战前已经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
其经济增长迅速,工业生产能力强大,特别是在汽车制造、钢铁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美国的科技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才。
在军事上,虽然在战前美国的常备军规模相对较小,但其战争潜力巨大。
一旦进入战争状态,其强大的工业体系能够迅速转化为军事生产能力。
德国在二战前经历了经济的快速复苏和军事的重新崛起。
德国的工业实力不容小觑,尤其在化工、机械制造、电子等领域技术先进。
军事上,德国在希特勒的领导下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军备战,其陆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
法国在战前也是欧洲的重要大国。
法国拥有广阔的领土和丰富的资源,工业和农业都有一定的基础。
其军事力量也较为强大,拥有现代化的武器装备和训练有素的士兵。
然而,法国在战略和战术思想上相对保守,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在战争中的表现。
苏联在战前进行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经济实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苏联的重工业发展迅速,在钢铁、煤炭、机械制造等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
军事上,苏联拥有庞大的军队,但在技术装备和军事指挥方面还有待提高。
日本在亚洲地区崛起,成为一个具有较强实力的国家。
日本的工业发展迅速,尤其在造船、汽车制造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在军事上,日本建立了一支现代化的军队,其海军在太平洋地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意大利在二战前虽然也是轴心国之一,但其实力相对较弱。
世界各国军事实力排名
1 世界各国军事实力排名(转自历史吧)
1. 美国 21.乌克兰 41.刚果 61.苏里南81.波黑
2. 俄罗斯22.委内瑞拉42.扎伊尔 62.沙特 82.厄瓜多尔
3. 英国 23.比利时 43.匈牙利 63.爱尔兰 83.巴拉圭
4. 法国 24.伊拉克 44.丹麦 64.乍得 84.多米尼加
5. 中国 25.南非 45.中国台北65.缅甸 85.苏丹
6. *** 26.白俄罗斯46.马来西亚66.老挝 86.文莱
7. 德国 27.巴基斯坦 47.越南 67.巴布亚87.加蓬
8. 印度 28.朝鲜 48.古巴 68.泰国 88.马里
9. 意大利 29.哈萨克斯坦49阿尔及里亚69.冰岛89.立陶宛
10. 巴西 30.印尼 50.埃塞俄比亚70.乌拉圭90.阿塞拜疆
11. 西班牙 31.菲律宾 51.芬兰 71.利比里亚91.冈比亚
12. 加拿大 32.智利 52.保加利亚72海地 92.马达加斯加
13. 荷兰 33.墨西哥 53.葡萄牙 73.肯尼亚 93.几内亚
14. 阿根廷 34.乌兹别克斯坦54.捷克 74.土耳其 94.卢旺达
15. 埃及 35南斯拉夫 55.塔吉克斯坦75.赞比亚95.毛里求斯
16. 以色列 36.波兰 56.玻利维亚 76.柬埔寨 96.孟加拉国
17. 韩国 37.奥地利 57.叙利亚 77.格鲁吉亚97.黎巴嫩
18. 瑞典 38.挪威 58.秘鲁 78.突尼斯 98.新加坡
19. 澳大利亚39.新西兰 59.斯洛伐克 79.瑞士 99.多哥
20. 伊朗 40.哥伦比亚 60.希腊 80.阿尔巴尼亚100.贝宁。
世界强国军事力量的演变:海权与陆权的较量
世界强国军事力量的演变:海权与陆权的较量海权与陆权的较量当海洋势力在西方兴起的时候,这个世界就开始分为陆权力量和海权力量。
当今世界,海权力量头一次超过了陆权力量,那么以后的格局怎么转变?一、海权与陆权国家的类型1、绝对海权国家美国,英国和日本。
这些国家的特点,与欧亚大陆远离,陆军不强,海军却是数一数二的。
他们把海军作为国家军事力量的核心,尤其是美国和日本。
海洋即国土,公海便是他们的前沿阵地和缓冲地带。
2、强大陆权支撑强大海权国家——俄国和中国第一个特点是强大陆权。
俄国具备其他国家不具备的战略纵深——这在拿破仑侵俄和希特勒侵苏可以看出来——使得国家可以免被其他势力占领,这是诸如德国与法国所不具备的地理优势。
二战中,虽然法国在战前号称欧洲第一陆军强国,但是因为缺乏战略纵深,使得原本势均力敌的军事力量,在闪电战的打击下,很快领土和首都被占领,从而导致国家的灭亡。
第二特点是强大海权。
由于俄国具备绵长的海岸线,以及在北冰洋和大西洋、黑海和地中海、太平洋的各大军事基地,对领土周围的海域具有很强大的占有权和控制权。
并能够从这个势力范围内向外扩展,只不过无法做到像美国那样的全球性的海洋霸权。
3、海权被陆上力量被牵制的国家——法国和德国由于德国和法国绝大部分精力放在欧洲陆上霸权上,因此不能够全身心发展海洋力量,从而无法达到海权国家的海军优势。
这从英法的海洋争霸和英德的海军较量可以得到结论。
二、海权国家的变化与陆权向海权的发展1、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失去海洋优势葡萄牙和西班牙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得这两个国家能够最先成为海洋国家。
西班牙和葡萄牙位于欧亚大陆的边缘——伊比利亚半岛,他们远离大陆,靠近大西洋。
是哥伦布引领他们到达新大陆的,一个唯利是图的最初决定,后来带来了海洋帝国。
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衰败都是因为陆上力量受到削弱,最终才退出海洋的。
葡萄牙一度被西班牙吞并。
葡萄牙的衰落显然是缺少了陆上根基。
西班牙虽然吞并了葡萄牙,但是它也没有摆脱同样的噩运。
时点世界主要强国排名(20世纪上)
时点世界主要强国排名(20世纪上).1900-1950年世界历史局势概述:20世纪前期主要由两次世界⼤战和⼀次世界经济危机构成,总的来说是个充满苦难的时代。
在第⼀次世界⼤战之后,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崩溃解体;沙皇俄国蜕变成为苏联,处于被国际孤⽴的境地;英法两个战胜国⽠分了⼀些殖民地,总⾯积达到历史峰值,但与这场残酷战争中的损耗相⽐,仍然是得不偿失。
相⽐之下,美国的地位得到显著的提升。
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再次把世界带进⽔深⽕热之中。
第⼆次世界⼤战,残暴的法西斯轴⼼国集团在全球⼒量的联合打击下垮台,西欧国家伤痕累累,失去了对世界的主导地位,反⽽成为超级⼤国争夺的对象。
取⽽代之成为世界主导国家的是两个传统意义上的⽂明边缘国家——美国和苏联,这两⼤强权⼜把世界带⼊了⼀场近半个世纪的冷战。
这个时期世界格局最⼤的变化是美国上升为世界头号强国。
两次世界⼤战中,美国都远离战场,直到战争中后期才加⼊,并收获了主要战胜国⾝份。
⼆战后初期,美国的经济总量占了世界三分之⼀以上,黄⾦储备占资本主义世界的四分之三,美元成为世界货币。
还接纳了⼤批学者、科学家,确⽴了作为世界学术⽂化中⼼的地位。
列宁等领导⼈怀抱着建⽴⼀个⽐西⽅资本主义列强更⾼层次的国家的美好愿望,缔造了苏联。
后来在斯⼤林的改造下,这个国家也变得跟沙皇俄国⼀样专制,但苏联还是在很短的时间⾥实现了⼤规模⼯业化,在⼆战中,苏联付出巨⼤的牺牲,在击败纳粹德国的过程中发挥了决定性作⽤。
⼆战后,苏联的领⼟向西⼤幅推进,东欧各国也被纳⼊苏联的势⼒范围之中,在国际上也形成了⼀个以苏联为核⼼的社会主义阵营,⼀个与美国并驾齐驱的超级⼤国形成了。
20世纪初,德国的崛起看似势不可挡,但德国军事⽴国的传统,导致了其决策层处于好战的狂热之中,最终使⾃⼰断送了锦绣前程。
⼀战失败后的复仇⼼态导致的偏执,更是导致了后来纳粹的上台。
尽管德国⼈在两次世界⼤战中都有过令⼈炫⽬的表现,但最终还是在东西两条战线的铁钳攻势中精尽⽽亡。
史上最强盛的十大帝国
史上最强盛的十大帝国:中国曾三次称霸世界现在帝国一般是指领土辽阔,统治民族众多,拥有持续传统的强大君主制政体国家,其统治者在汉语中通常称为皇帝或女皇,或依其传统有不同称呼。
帝国通常是由兼并一系列小型的王国之后形成。
人类史上第一个帝国为阿卡德帝国。
下面就一起走进历史,了解那些强极一时的十大帝国吧(排名不分先后)。
一、德意志第三帝国抛开正义不谈,一个世界大战的战败国,经历经济危机的摧残。
在几年内迅速崛起,闪电战翻开军事史的新一页,北欧巴尔干半岛在几周内沦陷,法国在半个月内灭亡,英国在不列颠空战中体无完肤,北非只剩下两个基地,苏联损失了两千万人,纳粹德国直到现在仍令人感到不安。
纳粹德国是指于1933年至1945年期间由阿道夫〃希特勒和其所领导的纳粹党(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所统治的德国。
纳粹德国有两个官方国名,分别为1933年至1939年使用的第三帝国和1939年至1945年的大德意志帝国。
“第三帝国”一词指的是继承了中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962–1806“第一帝国”与近代的德意志帝国(1871–1918)“第二帝国”的德国。
纳粹德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发起国。
在阿道夫〃希特勒的统治下,德国被改造成了一个几乎国内的一切事物都由国家控制的极权主义国家。
1941年,纳粹德国对苏联宣战,发动苏德战争,德军一度兵临莫斯科。
1941年12月,德国的盟友日本偷袭珍珠港,将美国卷入了战争。
在1943年遭到一连串的失败后,战争的天平开始向另一方倾斜。
德国城市遭到盟军大规模、有规律地轰炸,而随着战争的进行,德军也面临着资源短缺问题。
1945年初,西方盟国自西向东,而苏联则自东向西不断推进。
4月,苏军攻入柏林,希特勒自杀。
5月,德国投降,纳粹德国宣告正式灭亡。
二、蒙古帝国蒙古骑兵,天下无双,成吉思汗的军事思想已远远超出了那个时代,从鄂嫩河畔起家的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们在一百年的时间里,征服了整个亚洲,半个欧洲,蒙古人在多瑙河洗刷自己的战马,在近代史上无比嚣张的俄罗斯人,要年年向蒙古人进贡,接受羞辱。
二战九大参战国中国战力排名
二战九大参战国中国战力排名二战参战兵力比较多的有中国、美国、英国、苏联、德国、日本、意大利、法国、芬兰,中国军队战斗力只能排第六,德国高居榜首。
本文摘自2015年8月28日今日头条,原题为《美国、德国、日本、芬兰,二战九大参战国谁最强?中国又能排第几》。
二战是人类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一共61个国家参与其中,被卷入战争的人口占地球人口的四分之三,也就是南美洲走运躲过了这一人类大劫。
在这些国家中,参战兵力比较多的有中国、美国、英国、苏联、德国、日本、意大利、法国、芬兰。
如果从纯军事的角度来看,这些国家谁的兵力最强呢?No.9、意大利论装备,意大利其实是不弱的,要飞机有飞机,要大炮有大炮,要坦克有坦克,可就是不想好好打仗。
海军有战列舰7艘,巡洋舰、驱逐舰更是一大堆,死活就是不到大西洋去,就在地中海这个澡堂子扑腾,结果被英国海军围在角落里歼了。
陆军更惨,碰上已经被击溃的法国军队竟然大败。
北非十万打一万英军,结果被打得给希特勒发SOS,希特勒派个隆美尔过来就搞掂了。
进攻希腊,以为这下妥了吧。
打世界强国我们不行,打个邻居小国总是有戏的,而且内应都找好了,以为过去就是接收一下,结果一去,人家希腊不干,打得意大利一直想静静。
后来,干脆投降。
整个师向一个盟军士兵投降,意大利的军队把盟军进军柏林的路线都堵住了,只有一个要求,我们要投降。
这样的战斗力,当然垫底是有富余的。
No.8、芬兰芬兰这个国家大家可能不熟,但这个国家在二战中也打过一场大硬仗,这一仗是跟苏联人打的。
1939年的时候,苏联人向芬兰人说你把你的地盘给我。
这哪能给啊。
被拒后,苏联派了四十五万大军进犯。
当时是冬天,称为“冬季战争”。
当时芬兰有多少人口呢?二百来万,军队三万多。
就这么一个国家,你派四十五万大军。
是不是太夸张了?事实证明,不是派多了,而是派少了。
当时苏军在飞机大炮坦克的配合下向芬兰发起猛攻,号称三天拿下。
结果三个月才拿下,期间芬兰人一共造成了苏联二十万的伤亡。
二战各国总军力对比
二战各国总军力对比军力:军事实力。
包括人员和装备。
通常以建制单位或人数表述。
军事:有关军队和战争的事情或事务。
战争打的是后勤,后勤取决于本国的国力。
也就是本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总实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
1939年9月1日—1945年8月15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轴心国及芬兰、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
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两个组织,轴心国和同盟国!61个国家开战群殴!实际上,主要国家还是轴心国的德国、意大利、日本;同盟国的英国、美国、苏联、中国为主。
不算意大利,没法算它!怎么看怎么觉得意大利军队像是一帮喜剧演员,在阿尔巴尼亚、希腊,北非、西西里、演出啦一幕幕幽默喜剧!轴心国也就两个国家,德国、日本;加上英国、美国、苏联、中国;总共六个国家。
如果二战是一部大电影,那么这六国是主演,其它国家你也可以说是配角。
主要说这六国。
如果要给六国具体军事实力(陆、海、空,三军的总实力加国力)排名,那么美国无疑是第一!这么说德粉们不愿意苏粉们更不愿意,他们肯定会举出很多美军无能和胆小如鼠的例子!苏粉们会说,东线如何如何,没有苏军拖住德军主力会如何如何!真是无语!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这是古往今来各国军事家们的最想做到的!无疑,二战美国做的最好,因为它是最大的赢家![ 转自铁血社区/ ]美国的国防工业实力应当是主要交战国中最强大的。
早在20世纪初美国就已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和经济大国,有数据显示,1940年时美国的GDP即达到2000多亿美元,遥遥领先于其他工业大国。
历史课堂二战中的世界格局变化
历史课堂二战中的世界格局变化近代历史上,毫无疑问,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触动人类悲欢离合的划时代事件。
这场战争不仅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更重要的是对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军事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二战期间世界格局的变化,本节历史课将围绕三个方面展开探讨:战争前的世界格局、战争期间的变化以及战争结束后的全球新秩序。
一、战争前的世界格局在二战爆发前,世界被划分为几个主要势力范围:盟国(联军)、轴心国以及中立国。
盟国主要由英国、法国、苏联等国家组成,他们相互合作,旨在抵制纳粹德国、法西斯意大利和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行径。
轴心国则由德、意、日等国家组成,他们为了实现其扩张野心从而形成同盟关系。
中立国则是指在战争的初期,对于两个阵营都持中立立场的国家。
这样的世界格局使得各国的利益分立明确,随着战争的爆发,格局将被彻底颠覆。
二、战争期间的变化二战期间,随着各国的战事的不断发展,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首先,纳粹德国以其强大的军事力量,迅速地占领了大部分欧洲国家,形成了一个庞大并日益壮大的第三帝国。
同时,日本军国主义也盗取了中国大片领土,对亚洲各国产生了巨大的威胁。
然而,在盟国的抵制下,轴心国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阻力。
苏联红军通过长征、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等重要的战役,有效压缩了德军的战线,重创了纳粹法西斯,最终将纳粹德国逼近灭亡。
与此同时,盟国在北非战场和欧洲战场上的胜利也为二战的转折点奠定了基础。
三、战争结束后的全球新秩序二战结束后,世界经历了混乱和重建的阶段,但也带来了全球新秩序的形成和重塑。
在盟国的共同努力下,联合国的成立标志着国际关系进入了新的阶段。
大国之间的对抗和侵略得到了有效的约束,国际安全与合作成为了世界各国共同的追求。
另一方面,二战结束后,欧洲战事结束,美国和苏联两个大国成为了世界两个主要的超级大国。
他们展开了冷战格局的较量,通过制定不同的意识形态和政治体制,争夺世界的影响力。
二战前工业实力大排名,美国第一,日本第八,这个小国也榜上有名
二战前工业实力大排名,美国第一,日本第八,这个小国也榜上有名其实对于工业力量而言是评价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参考标准,尤其是在二战前的时候,当时各个国家的实力水平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由军工企业所决定的。
在那个战争一触即发的年代,各个国家都在积极的发展自己的军工企业,大家都在为了自己国家的安稳所做出努力。
那么在当时世界工业排名榜上都有哪些国家呢?首先排名第一的国家是美国,想必大家不用想也知道了吧,这个国家在一战的时候可谓是大发战争财,在第一次世界战争结束了之后很多国家的经济都退步了,唯独美国这个国家一直发展的非常迅速,并且还在一战挣了很多的钱来发展工业,所以他们的工业水平可以说是非常的强大。
榜上排行第二的国家是德国,虽然这个国家在一战中受到了很重的损失,但是这个国家工业的底子非常的好,所以说即使他们一战丢失了很多重要的工业基地,但是在二战爆发之前他们的工业产值一直占领世界总额的30%,可以说是实力非常的强大了。
而排在第三第四第五的国家分别是苏联,英国和法国。
对于这些国家来说都是在二战中重要的演出者,对于苏联来说他们依靠着广大的资源和新模式的发展在工业上可以说是独领风骚,而对于英国和法国来说人家一直就是老牌的资本主义了,有一句老话说得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即使在当时英法已经的老大地位已经被美国人抢去了,但是在当时英法的工业产值还是非常的不错的。
而对于第六位这个国家可以说是一个小国,这个国家就是日本。
很多人可能都没有想到除了这些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之外日本这个小国家竟然也能够排到工业产值上一个比较不错的位置。
对于日本来说他们的工业发展的可以说是非常的迅速,但是他们始终摆脱不了一个最大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自己国家的资源和资金是非常的少的,这也是限制他们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就是在二战前工业实力水平的前六位,可以看出除了美国之外剩下的基本上都是欧洲国家,而对于日本来说虽然是工业实力的第六位,但是在事实上他们发展工业已经是山穷水尽的地步了,别的国家是兼顾发展工业,而日本则是投入了全部精力,因此不能放到一起作比较吧。
二战各国gdp对比看完你还觉得德国输得冤吗?
二战各国GDP对比,看完你还觉得德国输得冤吗?
德国 561亿美元
德国在希特勒的严抓下,1940经济总量到达561亿美圆,基本度过了经济危机,军械产业临盆开端全面的运行,其军械产量在1939年就曾经跨越英法之和,以坦克临盆为例,1940年临盆坦克2500余辆[3型为主],1943年到达了巅峰7600余辆,随即就有3000多辆开往库尔斯克,包含 200辆旧式的5型黑豹坦克,起初多临盆虎 豹坦克,数目有所降低,品质却在回升,因为盟军的轰炸和资本短缺,德国经济在1945年开端呈现瓦解.
美国的1013亿美元
1940年,美国的GDP就曾经到达了1013亿美元,能够说美国与其余参战国基本就不是一个起跑线上的,在战斗时代美国的外乡没有堕入烽火当中,这就包管了美国产业平安的临盆情况,而且美国向参战国大批贩卖兵器、战略物资,这让美国在战斗时代发了一笔横财,在1945年战斗停止后,美国并无像其余参战国同样经济发展十年,反而飞速成长,GDP到达了2230亿美元,比5年前整整翻了一倍,以是有人说道,二战是一场穷了天下,富了美国的战斗。
苏联 433亿美元
苏联是二战时代军事气力最富强的国度,苏联是天下第二产业国,苏德战斗初期其GDP 达433亿美元,部队人数任何时代不停保持在600万人以上二战末期到达了壮盛的1200万人,这能够说是天下历史上最庞大的部队了,二战时代苏联共临盆了10.8万辆坦克和自行火炮,但有近7万辆在战斗中被击毁, 苏联强大的临盆能力实时的弥补了这些丧失.
5 英国 380亿美圆
英国在欧洲独木难支,海内经济不景气,其经济和资本的保持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殖民地和美国的声援;法国曾经败北,其势力范围退缩回在非洲的殖民地
本文作者:一战二战历史解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军工生产:1941-1945年日本共生产了航母17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9艘、驱逐舰63艘、潜艇147艘。而在同一时期美国生产了航母(包括护航航母在内)131艘、战列舰10艘、48艘、驱逐舰355艘、护卫舰498艘、潜艇203艘。仅从数量上我们就可以看出日美在生产能力上的差距,小日本整个二战期间仅仅建成了63艘驱逐舰而美国在同一时期却有七百四十余艘反潜舰艇建成下水!
由于工业基础和技术能力上的差距,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陆军根本谈不上机械化,其重型装备供给量与实际需求之间差距甚远。
[ 转自铁血社区 / ]
1941-1945年,日军只生产了604门口径大于105毫米的野战火炮和70-105毫米口径火炮6512门,而同一时期美国却生产了重炮7803门,其他中型口径火炮27082门。1941-1942年,日本将坦克生产列入了A级(即最高级别),但由于科技水平和生产工艺的落后,日本只生产了中型坦克1065辆,轻型坦克1024门。而美国却生产了中型坦克24997辆,轻型坦克4052辆。要指出的是,二战时期日本的中型坦克无论是火炮威力还是装甲厚度都只能相当于盟军的轻型坦克。由于日军坦克在战斗中的表现欠佳,到了1943年坦克的生产被降到了D级。日本不但缺少坦克,车辆也是日军的软肋,日本车辆生产在顶峰时为1941年的47901辆,而美国在1943年的汽车生产量却达到了621502辆。
如果光比经济实力的话,以下有几组一战前各列强的数据可以说明问题:
1. 1913年各国人均工业化水平(以1900年英国的水平为100)
美国 12659
奥匈帝国 32
意大利 26
日美双方作战飞机年产量对比:盟国不仅在飞机数量上占了上风,而且在战争中不断推出新型飞机,到了战争后期美军的飞机性能已经远远优于日军。反观日本,在整个二战期间基本上都在使用‘零’式或其改型。‘零’式从很多方面来说确实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战斗机,但是到了1943年其性能已经明显落后于美国的新机型(由于日军轻视对飞行员的保护,只注重飞机性能,过量采用木质材料与蒙皮,‘零’式在被击中后很容易起火燃烧,导致机毁人亡)。在美国生产的飞机中约有97810架是多引擎轰炸机(双发或四发),而日本仅仅生产了15117架(基本上是双发机)。因此,无论是从飞机生产数量上,或是从飞机总载荷上看,两国之间的差别都非常之明显。
1、美国的人口高于日本近两倍;
2、美国的国民收入是日本的7倍
3、美国的钢铁产量是日本的5倍
[ 转自铁血社区 / ]
4、美国的煤炭产量是日本的7倍
5、美国的汽车产量更是日本的80倍_
此外,美国工厂的现代化和自动化水平要高于欧洲和日本,美国人的生产管理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两方面结合起来,美国工人的人均生产力是世界上最高的。日本已经基本无潜力可挖掘,日本在太平洋战争开始前国内的军事、经济以达到顶峰,也就是说如果日本不能利用现有的力量迅速消灭对手,那么进入消耗战后,日本必败无疑。
3. 1913年各国能源消耗(相当于百万吨煤)
美国 541
英国 195
德国 187
法国 62.5
沙俄 54
奥匈帝国 49.4
日本 23
意大利 11
4. 1913年各国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业中的份额(%)
在二战期间 能排在中国前面的 有 美国 苏联 德国 日本 英国 法国 意大利 加拿大 比利时 荷兰 捷克 西班牙 澳大利亚 即便是日本占领下的中国东北三省 工业综合实力 都比国民政府控制下的中国强
1937年前,经过两次北伐,蒋中正领导的国民政府名义上统一了全国,虽经史称黄金十年的经济改革与发展,国力有所增强,但地方势力依旧是各自为政,就整个中国而言,仍是一盘散沙,经济、军事、以及社会组织能力方面与日本相比,差距太大。那么这个差距究竟有多大呢?这里整理了一些资料供参考。
美国 289.1
德国 137.7
英国 127.2
沙俄 76.6
法国 57.3
奥匈帝国 40.7
日本 25.1
意大利 22.5
注:以上数据出自【美】保罗·肯尼迪所著《大国的兴衰》。
4、英国在欧洲孤掌难鸣,国内经济不景气,其经济和资源的维持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殖民地和美国的支援;法国已经战败,其势力范围退缩回在非洲的殖民地
5、意大利早在1940年时就已经爆发的经济危机,在加上意大利军队的接连失利,国内罢工浪潮高涨,1943年墨索里尼政权倒台.
6、在7.7事变前日本的经济总量达到283亿美圆,是世界第6经济强国, 在7.7事变前,日本全国只有4个装备整员的师团,不到20万人而国民党军队光陆军就达到200多万,7.7事变后,日本开始大量的扩充兵员,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在中国有110个师团,总共250多万人,此后日本兵力一直升高到1945年达到600多万,但兵员的素质却不断的下降,日本的人口只有7600多万,已经不堪重负;二战日本共生产5000多辆坦克,1941-1945年日本共生产了航母17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9艘、驱逐舰63艘、潜艇147艘与同期的美国有很大的差距.
沙俄 20
日本 20
2. 1913年各国钢铁产量(单位:百万吨)
美国 31.8
德国 17.6
英国 7.7
沙俄 4.8
法国 4.6
奥匈帝国 2.6
意大利 0.93
日本 0.25
[ 转自铁血社区 / ]
2、 苏联是二战时期军事实力最强盛的国家,苏联是世界第二工业国,苏德战争初期其GDP达433亿美圆,军队人数任何时期一直维持在600万人以上二战末期达到了鼎盛的1200万人,这可以说是世界历史上最庞大的军队了,二战期间苏联共生产了10.8万辆坦克和自行火炮,但有近7万辆在战争中被击毁,苏联强大的生产能力及时的补充了这些损失.
德国VS苏联
1941年6月22日,德军进攻苏联,苏德战争正式爆发。在此之前,苏联的军事装备和军人综合素质都不在德军之下,由于苏联在三十年代的经济增长,使得投入于军事准备的经济能力大大增强,这十年里,苏联的整体军事实力已经世界上最强的几支,和德军的整体实力差不多。但结果却是,在三年的苏德战争里,苏联共死亡了包括1000万士兵在内的2000万人,平均每天死亡3万多人。在战争进行时,苏联的军工机器一直没有停下来,共生产了约10余万辆坦克和火炮。
苏联的面积是220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2亿;而德国的面积是37万平方公里,人口不过5、6千万。德国没有丰富的战时资源可供使用,而苏联的资源是世界上最为丰富的。从资源上的实力分析,双方不是一个等级上的。苏军一开始就被动挨打,每次战役都会10万10万的士兵被俘或被歼,而且苏联还有美国在太平洋和日军作战,牵制了日军的北进;同时英法及欧洲反法西斯军民在西欧、南欧、以及北非几条战线上和德军抗战,使德军整体的军事实力的总值分化掉一部分,可以说德国是以其最多60%的综合军事实力来同以近95%的综合军事实力的苏军在苏联本土进行战争,苏联在双方的战争条件上占着比德国多得多的优势。(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7、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但军事实力相当弱后,具体的经济总量状况无从考证,二战后期共产党发展到91万人,民兵近百万,解放国土面积一百多万平方公里,人口1亿人,装备大多是缴获的日本武器:国民党兵力有460万人[其中蒋介石嫡系只有100多万人],缴获了大量日军的装备,还有美国的4亿美圆援助和大量武器支援。
3、 德国在希特勒的严抓下,1940经济总量达到561亿美圆,基本度过了经济危机,军火工业生产开始全面的运转,其军火产量在1939年就已经超过英法之和,以坦克生产为例,1940年生产坦克2500余辆[3型为主],1943年达到了顶峰7600余辆,随即就有3000多辆开往库尔斯克,包括200辆新式的5型黑豹坦克,后来多生产虎 豹坦克,数量有所下降,质量却在上升,由于盟军的轰炸和资源短缺,德国经济在1945年开始出现崩溃.
除了重型装备,其它武器日本的生产数量也是严重不足。1941年底日本的武器库足够装备103个师团,陆军战斗序列有51个师团和59个旅团。战争初期陆军的武器弹药的产量和消耗量大体相同,但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军队数量急剧增,而日本的武器弹药保有量却没有明显的增加。1943年日本陆军规模从240万人升到310万人,美国则从415万人激增到了889万人。到战争结束时日军的武器弹药虽然可以装备104个师团,但其战斗序列却达到171个师团,这还不包括日本大量的准军事人员。
美国参战后,在其经济实力的支持下武器生产能力大增,到1943年已经成为盟军军火的主要供应者[具体武器生产状况如下].到1945年,美军总兵力达到1050万人其军事工业的规模已经发展到可以年产飞机4万架,坦克2万辆的水平,二战时美国共生产8万辆坦克,有进4万辆是位于底特律的克莱斯特工厂生产的M4谢尔曼坦克.
美国 32.0
德国 14.8
英国 13.6
沙俄 8.2
法国 6.1
奥匈帝国 4.4
意大利 2.4
日本 1.0
5. 1913年各国工业潜力(以1900年英国的水平为100)
[ 转自铁血社区 / ]
---------wmj007整理------------
日本VS美国
1、战争潜力:由于国家战争机器的高速运转,全国的富余劳动力都充实到军队及相关行业当中,日本国民经济在太平洋战争开始前显得空前“繁荣”, 使得日本人错误地认为本国经济与军事实力都超过了与他们最大的敌人美国。而此时的美国已经历了十年左右的经济大萧条。经济危机的深远影响使得整个美国经济依然‘疲软’。但尽管如此美国的综合国力仍远高于日本。这里简单的举例一组数据:
[ 转自铁血社区 / ]
工业方面的比较
日本方面:1931年至1937年间,日本工业增长的平均速度达9.9%,是资本主义国家中发展速度最快的。1937年,日本产钢580万吨、生铁239万吨、石油169万吨、水泥611万吨,煤5070万吨,发电量303万千瓦,工业总产值已近60亿美元,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80%,成为工业强国。日本根据1936年8月制定的《国策大纲》,把“扩充国防军备”摆在首位。1937年军事工业投资达22.3亿日元,比1936年增加了2.2倍,占当年工业投资总额的61.7%。其武器装备的生产能力达到了年产飞机1580架、大口径火炮744门、坦克330辆、汽车9500余辆的水平,造船能力为40余万吨,造舰能力为5万余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