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
五年下册数学集体备课记录

(1)学习了《香山的红叶》这篇课文之后,你们想到了哪首诗?(《山行》)一齐背下来:
习题设计
板书设计
3、香山的红叶
与众不同
凄凉萧瑟——艳阳天
周次
3
时间
3.19
主备教师
姜丽
参加教师
王萍
参与领导
史主任
主题内容
长方体和正方体
课时
安排
备课流程
集体智慧
课标
要求
单元
分析
学情
分析
教学
目标
重点
难点
姜丽
参加教师
王萍
参与领导
史主任
主题内容
课时
安排
备课流程
集体智慧
课标
要求
单元
分析
学情
分析
教学
目标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让
教学难点:
教法
学法
教具
学具
互动式集体备课记录
新知探究
习题设计
37——7、8、9
38——13、14、
41——7、8、9
板书设计
周次
1
时间
3.4
主备教师
姜丽
参加教师
王萍
参与领导
史主任
主题内容
因数与倍数
课时
安排
5
备课流程
集体智慧
课标
要求
初步形成数感和空间观念,感受符号和几何直观的作用。
会独立思考,体会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
单元
分析
本单元主要学习内容包括:因数与倍数、2、5和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与合数。
倍数:2、5和3的倍数特征奇数偶数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单元集体备课稿 全册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单元集体备课稿目录1.单元一:分数2.单元二:小数的认识3.单元三:小数的加减4.单元四:小数的乘除5.单元五:图形的认识6.单元六:平面图形7.单元七:立体图形8.单元八:数的整除9.单元九:约数和倍数10.单元十:分数的加减11.单元十一:小数的加减乘除12.单元十二: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单元一:分数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的基本概念,掌握分子、分母的含义。
2.通过实际物件与图形的对比,培养学生对分数的直观感知。
3.学会比较、排列和简便分数的基本计算。
4.能够将分数的意义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教学内容1.分数的定义与表示2.分子与分母的含义3.分数与实际生活的联系4.分数的比较与排序5.分数的加减运算教学方法1.示范引导法:通过示例引导学生思考,从而理解分数的概念。
2.组合分析法:通过实际物件的组合分析,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
3.讨论交流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集体交流,促进思维碰撞与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1.分数的定义与表示2.分数的加减运算教学扩展1.培养学生的分数意识,通过分数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明白分数的应用。
2.在生活实例中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和计算分数,培养学生的分数操作能力。
单元二:小数的认识教学目标1.掌握小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理解小数与分数的联系,掌握小数和分数之间的转化。
3.通过实际问题和图形的应用,加深对小数的认知。
教学内容1.小数的定义及表示方法2.小数与分数的转化3.小数的比较和排序4.小数和分数的加减运算教学方法1.游戏探究法:设计一些小组活动或游戏,让学生自主探究小数的特点和转化方法。
2.教师讲解法:结合具体问题和图形案例,由教师进行系统的讲解和示范。
教学重点1.小数的定义及表示方法2.小数与分数的转化教学扩展1.引导学生发现小数和分数之间的联系,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和图形示意来加深认知。
2.鼓励学生以小数的形式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习的实用性。
五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计划2篇

五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计划 (2)五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计划 (2)精选2篇(一)五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计划时间:每周一次,持续一学期目标:1. 提高学生的数学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1. 数与代数a. 复习整数的加减法,引入小数的概念和加减法。
b. 学习尺规作图知识。
c. 引入代数的概念,学习代数式的运算。
d. 引入方程的概念,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 几何a. 复习图形的性质和分类。
b. 学习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概念,掌握测量角度的方法。
c. 学习三角形的分类和性质,引入相似三角形的概念。
3. 数据与概率a. 复习统计图表的制作和数据的分析。
b. 引入概率的概念,学习简单的概率计算方法。
教学活动:1. 教师授课和讲解基本概念和技巧。
2. 以小组形式进行问题解决和讨论。
3. 制作实物模型和使用教学工具辅助教学。
4. 室内外实践活动,如测量角度、制作统计图表等。
教学评估:1. 针对每个教学内容设计小测验并进行评价。
2. 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和参与程度。
3. 定期进行考试,检查学生对整个学期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师资配备:1. 需要两名数学老师共同备课,其中一名为主讲教师,一名为辅助教师。
2. 需要班级内其他学科教师的配合,特别是语文和英语老师的支持,以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和解答问题。
资源准备:1. 教学材料和教具,如数学课本、练习册、尺规作图工具等。
2. 实物模型和教学工具,如几何模型、图形板等。
3.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用于展示教学内容。
备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计划 (2)精选2篇(二)五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计划1. 目标确定:- 了解五年级数学课程标准和学生学习目标- 确定本次备课的具体目标和重点2. 教学内容选择:-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相关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点3. 教学资源收集:- 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源,如教材、课件、练习题等4. 教学计划制定:- 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制定每一节课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步骤、教学活动等5. 教学材料准备:- 准备好教学所需的材料和资源,包括教材、课件、练习题、实物等6. 多媒体教具准备:- 如果需要使用多媒体教具来辅助教学,需提前测试和准备相关设备和软件7. 合作学习组织:- 安排好学生的合作学习小组,确保学生可以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8. 教学评估方式确定:- 确定教学评估方式,包括课堂观察、教学活动评价、练习题评分等9. 教学方法选择:-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讲述法、示范法、探究法、游戏法等10. 教学反思:- 在备课过程中和教学过程中及时反思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11. 教师角色确定:- 确定每位教师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分工和责任,合理分配任务,确保备课和教学顺利进行12. 备课时间安排:- 安排好备课的时间,确保有足够的时间准备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13. 教学过程安排:- 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好每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包括开头导入、知识讲解、练习和巩固、总结等环节以上是一个五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计划的基本框架,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五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

五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五年级数学科下册教案(总课时:第1课时)教学内容小数乘整数主备教师罗盼课型新授课备课时间9月1日组长审核罗盼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解决问题和学习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理解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笔算简单的小数乘整数的乘法。
3.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教学重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确定积中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步骤修改一、创设情境。
1.填一填。
二、自主探究。
1.了解小数乘整数。
(1)师:有3个小朋友想买蝴蝶风筝,请你帮忙列出算式(3.5×3)。
(2)仔细观察列的算式,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算式有什么不同?(3)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2.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
一根跳绳3.5元,学校买了5根跳绳。
一共花了多少元?3.5×5=17.5(元)答:一共花了17.5元。
2.尝试计算。
(1)请你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出3.5×3的得数。
(2)引导学生汇报各自不同的算法,板书并归纳。
(3)引导学生对比,哪种方法好?好在哪里?3.一台笔记本电脑重3.12千克。
4台这样的笔记本电脑重多少千克?3.12×4=12.48(千克)答:4台这样的电脑重12.48千克。
3.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的算理、算法。
(1)课件出示教材第3页例2:0.72×5,教师出示自学提示:A.计算时应怎么乘?B.积怎么处理?C.积末尾的0如何处理?(2)3.60末尾的0可以去掉吗?为什么?(3)互动交流,总结小数乘整数的计数方法。
计算小数乘整数,先按整数乘法计算,再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积的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
4.在积中点上小数点,使等式成立。
(1)1.3×5=65 (2)5.04×2=1008 (3)1.06×4=424答:(1)6.5(2)10.08(3)4.245.用竖式计算。
五年级数学下册大集备授课方案

张舍小学大集备授课方案3℃呢?(板书:13℃3℃)①小组讨论②班内交流③引导学生统一符号4.认识正负号,学习正负号的读法。
师:老师发现我们班有不少同学用到了这样的符号——(板书:+-),这些同学真是了不起,这种符号正是我们统一用的数学符号。
师小结:这里的“+”和“-”号跟我们以前接触的加减号虽然模样一样,但是表示的意义却完全不一样。
我们知道加减号表示的是一种运算,而在这里它们是为了区别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
“+”读作“正号”,“-”读作“负号”。
(板书:正号负号)师指着+13℃和-3℃问:怎么读?用正负号代替文字有什么好处?5.认识正负数,深化概念。
①正负数表示吐鲁番盆地的其他温度,认识正负数。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其他温度)②引导学生明白:正数的正号可以省略,负数的负号不可以省略。
③师小结:如果去掉“零下”或者是去掉“-”号,就不能区分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了,“+”号可以省略,“-”号不可以省略。
(板书:可省略不可省略)6.用正负数表示海拔高度,掌握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师: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吐鲁番的气候情况,知道了那里很热,大家想不想知道为什么吐鲁番会这么热呢?(生回答想)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为什么吐鲁番会这么热?请看大屏幕(教师出示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图及相关信息)①引导学生分析图意,说出信息表示的意思师:这里的“比海平面低155米”表示什么意思呢?师:比海平面低155米用什么数表示?如何表示?(板书-155米)②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为什么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学生讨论交流)③班内交流④师小结: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线,所以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板书: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认识正负数。
(板书课题:认识正负数)三、基本练习,巩固对正负数的认识。
1.做游戏,快速区别正负数、并且会读正负数。
(教师出示卡片)2.指名说数,判断正负数。
师小结:通过游戏,我们发现正负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五年级下册数学集体备课计划

五年级组数学集体备课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扎扎实实做好新课标研究、教材研究和校本研究,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
二、备课要求
1.备课前必须研究新课标,研究教材。
2.教案设计要内容全面,过程设计合理,要有作业设置,板书设计,三位目标制定合理。
3.备课前要给组里其他教师上传课件,上传课件要按时。
4.其他教师要根据备课老师的课件集体教研,并修正课件。
三、备课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四、集体备课安排(附后)
第三周3月11日长方体和正方体(1)
第四周3月18日长方体和正方体(2)
第五周3月25日月考复习
第六周4月1日长方体和正方体(3)第七周4月8日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第八周4月15日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第九周4月22日期中考试复习
第十周4月29日分数的意义和性质(3)第十一周5月6日分数的加减法(1)
第十二周5月13日分数的加减法(2)
第十三周5月20日统计
第十四周5月27号数学广角
第十五周6月3日
期末复习之——因数与倍数复习
第十六周6月10日
期末复习之——
分数的意义与性质和加减
法复习
第十七周6月17日期末复习之——空间与图形复习
第十八周6月24日期末复习之——统计复习
第十九周7月1日期末复习之——
专项与查漏补缺复习。
部编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本文档旨在为部编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的集体备课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以便教师们能够更好地组织和开展授课内容。
教学目标- 熟练运用百分数与小数之间的转换,并能够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 掌握数与数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 发展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他们在数学中的运算水平。
教学准备- 教师要提前准备好教材,具体内容包括第二单元《小数-百分数-区间估算法》的教学内容和练题。
- 教师要在教学前充分了解学生对小数和百分数的基本概念掌握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 教师要准备好相关教具和示例,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和说明。
教学过程1. 导入与复- 教师可以通过复相关的小数和百分数的知识,引导学生温已学内容。
-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互动形式,让学生参与进来,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 新知讲解- 教师首先要明确讲解小数与百分数之间的转换方法,如小数转百分数需乘以100,百分数转小数需除以100。
- 教师要通过具体的示例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掌握转换方法的应用。
- 教师可以借助黑板或投影仪等工具,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演示。
3. 练与巩固- 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课本上的练题,及时发现并纠正他们的错误。
- 教师可以安排小组合作,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情境中的计算问题。
4. 总结与反思- 教师要在课堂结束前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与学生一起回顾重要的概念和方法。
-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 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反思中提出问题或分享研究心得,进一步加深对本节课研究内容的记忆。
教学评价- 教师要在课堂上密切观察学生的研究情况,及时发现他们的问题并进行指导。
-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评价性的练题,以便全面评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 教师要及时记录学生的研究表现和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单元集体备课1、2单元备课

第一单元集体备课——观察物体(三)五年级数学组一、教材分析观察物体是“空间与几何”这一领域的内容,在不同学段有着不同的要求。
本单元的内容属于第二学段,通过观察、拼摆较为抽象的几何形体,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让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形状。
教材在编排上不仅设计了观察活动,而且设计了需要学生进行想象、猜测和推理进行探究的活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为之后正式学习投影和三视图的有关知识奠定感性认识和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并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而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还要求学生学会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设计观察和拼搭等活动,为自己和学生准备好教具与学具。
同时在进行观察和拼搭的活动中,要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
因为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
切不可让教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来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亲自思考。
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
三、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让学生经历观察和操作的过程,从中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形状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物体形状。
数学思考:能根据已有的图形,用各种方法拼搭相应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问题解决: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1.通过选取熟悉的环境和物体作为观察对象,联系生活经验,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通过合作交流,养成学生互助、合作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交流和表达能力。
四、课时划分:2课时观察物体……………………1课时练习一………………………1课时五、单元教学反思第二单元集体备课——因数与倍数五年级数学组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计算、小数、分数的认识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集体备课《分数乘法(三)》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集体备课《分数乘法(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在操作活动中,借助图形语言,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计算。
3、能运用分数乘分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重点难点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理解计算方法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长约10厘米的纸条5张大小相同的长方形四、预习目标1、巩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白板出示主题图,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奥秘“一尺长的木棍,每天截一半,永远也截不完”。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分知识《分数乘法(三)》。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知1、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纸条,按老师所述的要求剪一剪。
2、拿出一张纸条,第一次剪去它的1/2,第二次剪去剩余部分的1/2……教师边讲边演示。
3、巡视全班同学,对接受能力差的同学进行辅导。
4、通过折纸引出1/2×1/2=()→()×1/2=()5、学生尝试计算分数乘分数的计算。
6、师总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分子相乘,分母也相乘,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
(三)巩固练习,增加记忆1、做一做和试一试。
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独立完成。
2、针对掌握不好的地方,课堂上再次集体讲解。
3、教师巡视,对接受能力差的同学及时给予个别指导。
4、继续练习。
完成练一练,练一练1、2、3题。
六、板书设计分数乘法(三)1/2×1/2=()→()×1/2=()七、教学反思。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 《折线统计图》集体备课主讲稿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集体备课主讲稿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编排特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建议这几个方面谈一下我对本单元的教学构思与设计。
一、教材分析在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单式和复式)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的结果,会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初步建立了统计的观念。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一折线统计图,帮助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根据折线的起伏变化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在认识折线统计图的同时,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分析如何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合理选择统计图。
在学会条形统计图基础上掌握折线统计图,不仅有利于学生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基础。
折线统计图在日常生活中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在后续的学习中学生还将继续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及扇形统计图等知识。
本单元知识的学习将为上述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教学折线统计图,这是在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统计的过程、认识了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安排的。
学生已经初步积累了一定的统计活动经验,认识了统计表和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通过把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相比较,感受折线统计图的基本特点,加深对折线统计图的认识,从而能根据数据信息选择合适的统计方式来统计。
三、编排特点1.教学素材丰富,贴近学生的生活。
教材在选择教学素材时关注自然、社会学生本身,如:2006~2012年中国青少年参加机器人大赛队伍的统计;陈东0~10岁身高情况统计图;2001~2010上海出生人口与死亡人口的统计图;平均身高、平均收入等实际问题。
2.注重调查实践,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真实的数据。
教材前后安排学生在班级里学校内、自己家庭周围收集有关自己的身高、学校一至六年级学生的近视情况、自己的零用钱的收人和支出情况。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活动记录时间:主持人:参加人员:备课主题:《小数除法》备课内容:一、教材分析1、已学过的相关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整数除法;除数是两位数的整数除法;商不变的规律;小数意义;小数加减法;小数乘法。
2、本单元的主要内容: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积、商取近似值、除数大于、小于、接近1时,商和被除数的关系;循环小数;小数四则混和运算。
3、后续学习的相关内容:分数加减法;分数乘除法;分数混和运算。
二、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小数除法计算方法、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结合在生活中应用元角分的经验、直观图、整数除法中的知识基础等,理解计算方法的道理。
2、能运用小数除法的知识,寻找合理的运算途径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有条理的叙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发展应用意识。
3、能正确计算小数除法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能用估算判断小数乘、除法结果的合理性,发展估算意识和能力;会求积、商的近似值,了解循环小数。
三、教学难点1、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2、除得的结果有余数,补“0”继续除。
3、会正确表示循环小数,掌握余数和商的特点以及它们和被除数、除数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重点1、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2、除数是整数,商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按照要求求出积、商的近似值。
4、认识循环小数,会用四舍五入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
五、讨论要点1、分散教学难点,注重探究的层次性。
2、注意让学生经历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
3、重视小数四则运算的综合应用与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集体备课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共同明确备课目标:确定本次备课的主要目标是什么,例如掌握数字的读写和大小
比较、学习解决简单的整数加减法等。
2. 分工合作:根据备课内容的分工,可以分配不同的任务给不同的教师。
例如,一个
教师负责讲解数字的读写,另一个教师负责讲解大小比较等。
3. 教材分析:仔细研读教材,了解本单元的核心概念,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
技能。
4. 教学方法选择: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资源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具,以及课堂组织形式。
5. 教学流程设计:根据教学目标和选择的教学方法,设计合适的教学流程和课堂活动。
可以包括教学导入、知识讲解、练习与巩固、课堂总结等环节。
6. 资源准备:根据教学流程设计,准备好所需的教具、教材、练习题、课件等教学资源。
7. 课堂演练:教师们根据自己的分工,在集体备课中进行课堂演练,模拟真实课堂环境,检验课堂流程和教学活动的可行性。
8. 课后反思:完成备课后,教师们可以进行集体反思和总结,讨论备课的优点和不足
之处,为今后的教学活动改进提供参考。
通过以上步骤的集体备课,可以提高备课效率,确保教学内容的全面与准确,同时也能够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这将有助于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部编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目标本次集体备课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通过本单元的研究,学生将能够:1. 理解和运用分数的概念;2. 掌握分数的基本计算方法;3. 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4. 培养合作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了解分数的定义和特点;- 掌握分数的分子、分母和分数线的含义;- 理解分数的大小比较。
2. 分数的四则运算- 研究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方法;- 运用分数的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理解并应用分数运算的规律。
3. 分数的简化和化简- 研究如何简化分数;- 研究如何将分数化简为最简形式;- 运用分数的简化和化简进行计算。
4. 分数的运用- 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运算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合作研究,分享解题思路和方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达到本次备课的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1. 情境化教学:通过情境设置和故事讲解,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研究动力。
2. 合作研究:组织学生分组合作,相互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游戏化教学:设计有趣的游戏或活动,在轻松和有趣的氛围中进行数学研究,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研究效果。
4.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生动的教学材料和案例,直观地呈现分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对本单元的掌握程度,我们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 日常练:设计一些简单的练题,检查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2. 小组活动: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协作解决问题,评估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题策略。
3. 个人作业:布置个人作业,测试学生对分数的应用能力和解题思路。
4. 综合评价:通过观察学生课堂表现、解题过程和答题质量,综合评价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的掌握情况。
以上是部编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的内容和安排,请教师们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

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小学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本学期我班共有**名学生,其中男生**人,女生**人。
多数孩子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较高,能从已有知识经验出发获取知识,但抽象思维水平不高,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经过四年多的学习,多数孩子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能力,但在合作中自主探讨能力不高;有相当一部分的孩子的基础差、习惯差,究其原因是经常上课走神,课后不做作业;需要时时刻刻地督促辅导。
从上学年的质量检测情况看,学生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本学期需要继续与这家长沟通,做好问题孩子的转化工作,争取更多人取得更大进步。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编排了八个单元的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领域中有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中有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
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中有复式折线统计图,其中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来教学,还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联系上述三个领域的教学内容编排3次实践活动,教学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材还编排了一些“你知道吗”,介绍数学背景知识。
编排一些思考题,作为弹性的教学内容。
教材编写时,考虑了高年级数学教学的知识量比中年级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意识比中年级强。
教材适当调整了编写体例,设置了例题、试一试、练一练、练习、整理与练习等栏目与版块。
三、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通分和约分。
2.掌握因数与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单元集体备课全册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单元目标】1. 能根据给出的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用给定数量的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体,让学生体会可能有不同的摆法。
2. 能根据给出的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用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体,让学生体会摆法的确定性。
3. 通过用小正方体拼搭几何体的活动,经历观察、操作、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积累活动经验,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是在前面学习了从不同角度观察实物和单个立体图形以及几何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根据从一个或多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摆出相应的几何体。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 根据给出的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用给定数量的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体。
2. 根据给出的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用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体。
【学情分析】本班学生在空间想象和逆向推理方面,思维死板,而本单元特别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空间想象,逆向推理能力,所以在进行本单元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动手操作,借助建立的直观表象进行推理,在拼摆小正方体的活动中不断验证,加以完善,探索出拼摆的方法,在操作、想象、推理和交流中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课标分析】观察物体属于图形与几何的相关知识,课标在第二学段要求学生能辨认从不同方向(前面、侧面、上面)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体现从整体到局部的认识过程,也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逐渐深入,循序渐进。
在五年级下册,层次有所上升,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拼搭几何体;根据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拼搭几何体。
也就是根据观察到的图形,通过空间想象和逆向推理,还原出原来的几何体。
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单元目标】1.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能举例说明。
2.通过自主探索,掌握2、3和5的倍数的特征,能准确判断2、3和5的倍数。
3.了解质数(素数)与合数,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质数与合数,并能熟练判断出20以内的数哪个是质数,哪个是合数。
4.指导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建立概念、运用概念的过程中,逐步发展数学的抽象能力与推理能力。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活动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活动《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活动》作文一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我们五年级最近举行了一场特别有趣的活动,那就是数学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活动。
在这个活动里呀,老师们可认真啦!他们坐在一起,讨论怎么能把那些难搞的数学知识,用最简单、最有趣的方法教给我们。
比如说,在讲到图形的面积计算时,老师们就想啊,怎么能让我们一下子就明白呢。
有个老师说:“咱们可以用切蛋糕的例子,把一个大蛋糕切成不同的形状,这样孩子们就能清楚地看到面积是怎么算的啦。
” 另一个老师马上点头说:“这个主意好,还可以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切切纸做的图形,感受感受。
”我觉得有这样认真的老师,我们一定能把数学学得棒棒的!作文二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讲我们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的集体备课活动。
活动开始的时候,老师们都带着自己的想法和点子来了。
他们就像一群聪明的小精灵,努力地想让数学变得超级有趣。
比如讲到分数的加减法,有老师说:“我们可以用分糖果的例子,把一堆糖果分给几个小朋友,看看怎么用分数来表示。
” 还有老师说:“可以做个小游戏,让同学们分组比赛,算对分数题的小组有奖励。
” 听到这些,我心里可高兴了,感觉学数学不再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啦。
我相信,在老师们的精心准备下,我们一定能在数学的世界里快乐地玩耍!《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活动》作文一小朋友们,咱们五年级的数学老师前段时间聚在一起,搞了个很厉害的活动,就是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老师们为了让咱们学好数学,可真是费了好多心思。
他们讨论怎么讲那些复杂的数学概念,能让咱们一下子就懂。
就像在讲小数乘法的时候,有老师提议:“咱们可以让同学们想想去买文具,一支笔2.5 元,买 3 支要多少钱,这样他们就能明白小数乘法是咋回事啦。
” 其他老师都觉得这个办法好。
我觉得有这么用心的老师,咱们学数学肯定没问题!作文二同学们,告诉你们哦,我们五年级数学老师有个大行动,那就是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活动。
【数学】五年级数学下学期单元统整集体备课【精华】

五年级数学单元统整案例《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活动设计一、《新课标》整体目标体系对本单元的目标要求(一)新课标中对小学高年级段数学教学的目标理念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课程有以下几个基本的理念: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2.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3.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4.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5.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6.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二)《课程标准》关于这一内容的具体目标要求是:(1)会进行简单的分数(不含带分数)加、减运算及混合运算。
(2)会解决有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3)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小学高段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基础,具有一定的学习习惯与能力,其心智发育已趋于成熟,关注现实,重视数学的应用价值,喜欢有用的数学。
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学习内容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去探索、发现问题,综合性地运用各种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现实的或数学内部的),发展其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本单元教材简况、单元目标体系和单元主题元素的构建以及本单元教材简况、重难点剖析等第五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属于《数与代数》版块中数的运算。
这一单元是小学阶段数学运算的重要基础知识之一,能否熟练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评价学生是否拥有良好的计算能力,拥有良好的数感的一项重要尺度。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有: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以及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
这些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在三年级学过的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教案

科目:数学班级:五年级任课教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编写时间:2014年 2 月22日教学课题五下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学案编写者教师教学用课时 3独立探究出来。
因此,教师要切实组织好学生的课堂活动,为学生创造进行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不要让教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独立思考。
这样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
5.恰当把握教学目标。
这一部分容教学需要特殊注意的是,我们不要求学生说出准确的数学语言,只要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他发现的特征和性质就可以了。
6.注意知识的科学性。
这部分知识虽然不要求用精确的语言描述变换的特征,但也要注意知识的科学性,避免学生在操作和画图时出现不规的情况。
第一课时:轴对称图形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观察图形,分析图形特点二、探索认识轴对称图形,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性质一、观察图形,分析图形特点师出示主题图:大家看这些漂亮的图案,你知道它们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吗?看一下这些图案有什么特点?二、探索认识轴对称图形,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师:同学们观察的都很仔细,老师这里就有很多轴对称图形,想一想,你们还能说出哪些对称图形呢?学生观察,可能会根据图形的变换把这些图形分成几类,教师引出本单元容的学习。
活动:大家试一试画出其它图形的对称轴!(学生自己在书上画出图案的对称轴,教师巡视,给出指导)三、折一折、剪一剪。
问题:这些图形的对称轴是什么?大家还记得吗?(让学生回忆并独立画出蜻蜓的对称轴,教师在前面做示。
)索发现图形成轴对称的性质师:我们画出了这些图形的对称轴,老师这里有一个对称图形,上面画的是什么?仔细看看,虚线是?(图形的对称轴)A和A′,B和B′,C和C′字母对应的位置有什么特点呢?(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概括出轴对称的特征)演示:沿虚线折叠,两个“小草”图案,也将完全重合。
总结: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1.活动:画出对称图形师:我们看了这么多漂亮的图案,也掌握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下面,我们就来画一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计划五年级数学学科 2015 年下学期五年级数学科下册教案(总课时:第1课时)教学容小数乘整数主备教师罗盼课型新授课备课时间9月1日组长审核罗盼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解决问题和学习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理解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笔算简单的小数乘整数的乘法。
3.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教学重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确定积中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步骤修改一、创设情境。
1.填一填。
二、自主探究。
1.了解小数乘整数。
(1)师:有3个小朋友想买蝴蝶风筝,请你帮忙列出算式(3.5×3)。
(2)仔细观察列的算式,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算式有什么不同?(3)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容。
2.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
一根跳绳3.5元,学校买了5根跳绳。
一共花了多少元?3.5×5=17.5(元)答:一共花了17.5元。
2.尝试计算。
(1)请你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出3.5×3的得数。
(2)引导学生汇报各自不同的算法,板书并归纳。
(3)引导学生对比,哪种方法好?好在哪里?3.一台笔记本电脑重3.12千克。
4台这样的笔记本电脑重多少千克?3.12×4=12.48(千克)答:4台这样的电脑重12.48千克。
3.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的算理、算法。
(1)课件出示教材第3页例2:0.72×5,教师出示自学提示:A.计算时应怎么乘?B.积怎么处理?C.积末尾的0如何处理?(2)3.60末尾的0可以去掉吗?为什么?(3)互动交流,总结小数乘整数的计数方法。
计算小数乘整数,先按整数乘法计算,再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积的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
4.在积中点上小数点,使等式成立。
(1)1.3×5=65 (2)5.04×2=1008 (3)1.06×4=424答:(1)6.5(2)10.08(3)4.245.用竖式计算。
三、巩固深化。
1.完成课本第3页“做一做”1、2、3题。
板书设计教学后记五年级数学科下册教案(总课时:第2课时)教学容小数乘小数(1)主备教师罗盼课型新授课备课时间9月1日组长审核罗盼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方法,并会正确笔算。
2.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掌握确定积的小数位数的方法,理解小数点的定位方法。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步骤修改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填空。
(1)在7.04×2中,因数7.04是()位小数,积等于(),是()位小数。
(2)计算0.85×5时,先把0.85扩大到原来的()倍,变成85×5,要使积不变,计算后的积应该缩小到()。
答案:(1)214.082 (2)100 1/100二、自主探究新知,掌握算法。
1.课件出示教材第5页例3情境图。
2.用竖式计算。
6.7×0.3=2.012.7×6.1=16.473.一种水果糖每千克12.85元,买8千克应付多少元?买0.4千克呢?12.85×8=102.8(元)12.85×0.4=5.14(元)答:买8千克应付102.8元,买0.4千克应付5.14元2.小结小数乘小数的计数方法。
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4.一块长方形菜地长8.8米,宽4.5米,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若每平方米收萝卜24.8千克,这块菜地可以收萝卜多少千克?8.8×4.5=39.6(平方米) 39.6×24.8=982.08(千克)答:这块菜地的面积是39.6平方米。
可以收萝卜982.08千克。
三、巩固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相检查。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板书设计教学后记五年级数学科下册教案(总课时:第3课时)板书设计教学后记五年级数学科下册教案(总课时:第4课时)教学容小数乘小数(3)主备教师罗盼课型新授课备课时间9月1日组长审核罗盼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理解倍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2.培养孩子们的验算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教学重点提高小数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小数应用题的能力教学难点养成算前估算、算后验算的习惯教学准备PPT课件学具准备:计算器教学步骤修改一、复习导入1.直接写得数。
0.9×6= 7×0.08= 1.87×0= 0.24×2= 0.12×6= 1.6×5=4×0.25= 1×0.5= 答:5.4 0.56 00.48 0.72 8 1 0.52.用竖式计算。
4.3×28= 25×0.125= 0.04×125=二、探究新知。
教学教材第7页例5.4.一只鸡的质量是1.25千克,一只鹅的质量是这只鸡的2.8倍,这只鹅的质量是多少?1.25×2.8=3.5(千克)答:这只鹅的质量是3.5千克5.一棵桃树高2.4米,一棵梨树的高度是桃树的3.24倍,这棵梨树高多少米?2.4×3.24=7.776(米)答:这棵梨树高7.776米。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7页“做一做”2.教材第9页6、7题。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教学后记五年级数学科下册教案(总课时:第5课时)五年级数学科下册教案(总课时:第6课时)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教学后记五年级数学科下册教案(总课时:第7课时)2.完成教材第13页4题。
3.教师讲解《状元大课堂》第16页“培优例题精讲”中的例题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两位小数,保留整数约是14,那么它的精确值可能是多少?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教学后记五年级数学科下册教案(总课时:第8课时)汽车中途需要加油吗?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教学后记五年级数学科下册教案(总课时:第9课时)2.教师讲解《创优作业100分》第9页第四题和第五题我市市通话的收费是这样规定的:前3分钟共收费0.2元,以后每超过1分钟(不足1分钟按1分钟计费)加收0.1元。
小华的爸爸打了8分14秒市,需要多少费?三、巩固练习。
叔叔家住,小明的爸爸给叔叔打长途,根据中国电信长途的资费标准:①国长途每6秒0.07元(不足6秒按6秒收取)。
②国长途每日零时至7时,按通话费0.6倍优惠收取。
③IP卡业务,每分钟0.3元(不足1分钟按1分钟收取)。
问如果小明的爸爸与叔叔通话10.25分钟,选择哪种方式最省钱?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布置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后记五年级数学科下册教案(总课时:第10课时)五年级数学科下册教案(总课时:第11课时)五年级数学科下册教案(总课时:第12课时)2.完成教材第23页“练习五”第8题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教学后记五年级数学科下册教案(总课时:第13课时)教学容练习课主备教师罗盼五年级数学科下册教案(总课时:第14课时)课型新授课备课时间9月1日组长审核罗盼教学目标1.明确列与行的意义,理解数对的意义,能熟练运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掌握书写方法。
2.能熟练运用数对表示方格纸上物体的位置。
教学重点能正确熟练地用数对表示和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能正确熟练地用数对表示和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准备课件、方格纸教学步骤修改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位置的方法1.行和列的意义: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
2.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先表示列,再表示行。
用括号把代表列和行的数字或字母括起来,再用逗号隔开。
例如:(7,9)表示第七列第九行。
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数对可以表示物体的位置,也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
忽略了观察点【例题】用数对表示所有游乐设施的位置错误答案:蹦蹦床(2,3);碰碰车(5。
1);跷跷板(2,4);摩天轮(5.4)正确答案:蹦蹦床(3,2);碰碰车(5,1);跷跷板(2,4);摩天轮(5,6)错点警示:数对应先写列数再写行数,不能调换位置,两个数中间用逗号隔开。
规避策略:如果有个例子,认真观察例子中哪个在前哪个在后,中间用什么隔开,如果没有例子,则必须熟练运用有关数对的知识: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先写列数再写行数并用逗号隔开。
教学环节3:单元复习训练⑴猴山的位置用(5,2)表示,请你在图上标出金鱼湖(6,6)、盆景园(3,8)、北门(2,10)的位置。
⑵暑假,小明一家游览了公园,活动路线是(10,1)→(5,2)→(7,4)→(9,7)→(6,6)→(3,8)→(2,10)。
请你写出并画出他们的游览路线。
板书设计教学后记五年级数学科下册教案(总课时:第15课时)教学容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1)主备教师罗盼的。
(4)学生交流后明确:相同点是整数除法和小数除法的计算步骤基本相同。
不同点是整数除法的被除数和商都是整数,小数除法中被除数和商都是小数。
(5)学生交流总结:按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24页“做一做”、26页第2题。
2.用竖式计算。
63.54÷9= 508.2÷7= 32.4÷9= 14.4÷2=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1)例122.4÷4=5.6教学后记五年级数学科下册教案(总课时:第16课时)教学容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2)主备教师罗盼算,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占位,点上小数点继续除。
除到被除数的末尾有余数的,要在后面添0继续除。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25页“做一做”。
2.完成26页第3题。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2)例228÷16=1.75 例35.6÷7=0.8教学后记五年级数学科下册教案(总课时:第17课时)教学容练习课主备教师罗盼课型新授课备课时间9月1日组长审核罗盼教学目标1.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