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选_世界文化遗产名录_的漳州土楼
土楼简介
土楼简介福建土楼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大型民居形式,被称为中国传统民居的瑰宝。
中国“福建土楼”2008年7月6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土楼特点:土楼共有的特点是建造工期长,一般要花两三年时间才能完工,较大者甚至要积数十年、几代工匠的辛劳。
所用木材须300~500立方米。
因土墙下厚上窄,坚实牢固,“三防”(防风、防水、防震)性能好,有的还能防火(三环土墙便是3道封火墙),特别是其超凡的抗震能力令人叹服,几乎所有土楼都曾经受过程度不同的地震考验,皆安然无恙。
土楼分类: 土楼若依形状分,约可分为圆楼,方楼,五凤楼。
另外还有变形的凹字型,半圆型,与八卦型。
其中,以圆楼与方楼最常见,也常常并存。
圆楼圆楼为圆形的土楼,又名圆寨土楼、福建圆楼或客家围屋。
其用途重于防卫,因此该名称嵌“寨”之名。
虽然该形状的土楼不是最多,但是面积通常最为庞大。
面积最大者甚至可达72开间以上。
通常圆楼的底层为餐室、厨房,第二层为仓库,三层楼以上的所在才为住家卧房。
其中每一个小家庭或个人的房间都是独立的,而以一圈圈的公用走廊连系各个房间。
这些设计,通常也是着重防御功能。
方楼方楼是土楼中最为普及。
该建物类型的特征,是先夯筑一正方形或接近正方形的高大围墙,再沿此墙扩展该楼其他建物。
而扩建的制式规格通常是敞开的天井与天井周围的回廊。
这些相同建造样式的楼层堆积起来,最高甚至可达六层楼。
最后使用使用木制地板与木造栋梁,加上瓦片屋顶,即成为土楼中最普遍的方楼。
五凤楼湖坑镇的“福裕楼”即是一座典型的五凤楼。
五凤楼又名大夫第、府第式、宫殿式或笔架楼。
其名虽同,但有些许差距。
以两厢房,一门楼等细部构造组成的该土楼类型,其特色是从外观看去通常为三凹两突,彷佛中国古时笔架。
五凤楼主要分布于闽西各县与漳州。
其中,移民台湾的漳州客家人,也将其五凤楼建筑风格带至台湾。
代表性土楼:永定县最有名的是振城楼。
振城楼有“土楼王子”、“最富丽堂皇的圆楼”之称,由内外两环楼构成,完全按《易经》的“八卦图”布局建造,卦与卦之间筑青砖防火隔墙,隔墙中开设拱门,关门自成院落,互不干扰,开门则全楼相通,连成整体。
福建土楼文化价值介绍
福建土楼文化价值介绍福建土楼是中国南方特有的民居建筑,被誉为世界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
它们分布在福建省南部的山区,是福建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瑰宝之一。
福建土楼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福建土楼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高超技艺。
这些土楼建筑大多建于明清时期,采用木结构和石墙相结合的方式,结构稳固,经久耐用。
土楼外形宛如一个个巨大的圆形或方形城堡,被誉为“世界建筑奇迹”,展示了古代福建人民的建筑智慧和工艺水平。
土楼内部布局合理,设有厨房、客厅、卧室等功能区域,体现了古代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福建土楼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
土楼是福建土楼文化的代表,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土楼建筑融合了汉族、侨乡、少数民族等多种文化元素,展现了福建人民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土楼内部的壁画、木雕、石刻等艺术装饰,反映了古代福建人民的审美观念和文化品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土楼还是福建古代社会生产、生活、宗教信仰等方面的重要载体,对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福建土楼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土楼建筑采用自然材料,如土、木、石等,具有很强的环保意识。
土楼建筑的外墙常常涂上灰白色的石灰浆,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协调,融入自然景观之中。
土楼周围常种满花草树木,形成独特的人文景观,展示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思想。
总的来说,福建土楼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代表,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它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高超技艺,还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保护和传承福建土楼文化,有助于弘扬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推动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传承。
希望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能共同努力,加强对福建土楼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让这一独特的中国文化遗产得以永久传承。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作文1000字范文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作文1000字范文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作文1000字范文篇1我的家乡在漳州,那里风景如画是个美丽的地方,那里的土楼更是风味十足、别具特色!南靖土楼被列入世界遗产,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田螺坑”,被称为“四菜一汤”。
最精美,最完整,防御功能最强的是“怀远楼”,也被称为无敌堡垒。
我向大家重点介绍下“怀远楼”。
“怀远楼”建于20xx年,于20xx年完工,至今已经有年了。
“怀远楼”有四层,全楼高13.8米,墙厚1.3米,门厚10厘米,门外加了一层铁皮。
第一层是厨房,第二层是粮仓,第三层和第四层是卧室,每层有34开间,共有间。
二楼有几条灌水道,只要土匪用火烧大门,我们就往灌水道里灌水,水从门缝隙里流下来,把火浇灭。
土楼外有四个瞭望台分布再四个角落,它可以全方位观察敌情,也可以从瞭望台攻击坏人。
“怀远楼”真不愧是名副其实的“无敌堡垒”。
土楼造型独特、十分壮观,有机会你们也去看看。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作文1000字范文篇2主题篇: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作文我是一个对中国文化充满好奇心的小学生。
中国悠久的历史孕育了众多世界文化遗产,它们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大地上,折射出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
第一个遗产我要说的是长城。
很多外国朋友都知道长城,它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奇迹之一"。
长城纵横万里,蜿蜒起伏,就像一条巨龙在山川间盘旋。
每次看到它的身影,我都会想象当年英勇的工人是如何用血汗和智慧一砖一瓦修建了这条坚不可摧的长城。
长城外观坚实威武,但它更是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勤劳智慧的象征。
如今,成千上万的游客慕名而来,沿着长城漫步,感受这座宏伟建筑的魅力。
除了长城,中国还有很多令人赞叹的文化遗产,比如故宫。
故宫曾是历代皇帝的皇宫,楼阁宫殿巍峨雄伟,金碧辉煌。
走在故宫的长廊里,我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紫禁城的宫廷生活。
铺满鎏金的皇极殿、镌刻着龙凤图案的宝座、绘有美人图的彩绘屏风,无不透露着皇家的奢华。
漳州土楼的导游词
漳州土楼的导游词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您来到漳州,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城市。
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漳州最著名的景点之一——土楼。
土楼,又称土坯楼或土筒楼,是福建土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
土楼由黏土、石灰和红砂岩等天然材料混合而成,外观独特,堪称中国建筑的瑰宝。
漳州是土楼的重要发源地,这里有众多优秀的土楼,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云水福楼和南靖土楼群。
首先,我们来到云水福楼。
云水福楼位于漳州市的云霄县,是福建省最早的土楼之一。
它是一座八角形的建筑,高五层,兼具住宅和防御功能,被誉为“土楼之母”。
云水福楼内部设计精巧,楼层相连,每层都设有楼梯和走廊,整体结构十分稳固。
楼内还有庭院、花园和井等设施,展示了土楼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
接下来,我们前往南靖土楼群。
南靖土楼群位于漳州市南靖县,是世界文化遗产。
这里有众多规模宏大、风格各异的土楼,其中最有名的是四大名楼:田螺坑土楼群、西坊土楼群、东园土楼群和南园土楼群。
这些土楼都是由石灰岩、青石和土料等建筑材料修建而成,外部造型独特,内部构造复杂。
每座土楼都有不同的功能,包括住宅、祠堂、社区活动中心等,展示了土族人民的生活、信仰和社会组织形式。
除了云水福楼和南靖土楼群,漳州还有其他许多值得一游的土楼景点,如永定土楼群、华安土楼群等。
通过参观这些土楼,你不仅可以领略到福建建筑的独特魅力,还可以了解土族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漳州的土楼不仅是建筑艺术的瑰宝,也是中国和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土楼蕴含着浓厚的历史和民族情感,是土族人民的文化象征。
在这里,您可以感受到历史的沉淀,领略到土楼文化的独特魅力。
最后,我想说一下参观土楼的注意事项。
首先,游客在参观土楼时应尊重土族人的风俗习惯,遵守游览秩序,不乱丢垃圾。
其次,在土楼内部参观时,务必保持安静,不要发出大声喧哗。
最后,为了保护土楼的建筑质量和环境,我们应当文明游览,不要随意触摸土楼。
感谢各位游客的参观,希望大家在漳州的旅程中能够留下美好的记忆。
福建土楼文化价值介绍
福建土楼文化价值介绍福建土楼是中国南方地区独特的建筑形式之一,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学者的关注。
福建土楼被誉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之一,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珍品之一。
福建土楼分布在福建省南部的土楼区,这个区域是厦门、泉州和漳州三市的交界处,其中最有名的土楼群体是云水谣土楼群。
福建土楼是建筑、文化、历史、人文等多个方面的综合体,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福建土楼建筑风格独特,是中国古代民居建筑的杰出代表之一。
福建土楼是一种大型的、多层的民居建筑,常见的形式有圆形、方形和椭圆形等。
土楼建筑的特点是厚实的墙体、坚固的结构、宽敞的空间和独特的装饰。
土楼的墙体采用厚实的土坯和石头建造,具有良好的保温和隔音效果。
结构方面,土楼采用了独特的木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坚固耐用的特点。
空间方面,土楼具有宽敞明亮的居住空间,可以容纳多个家庭。
装饰方面,土楼采用了精美的浮雕、彩画和雕刻等工艺,体现了福建民居建筑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福建土楼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福建土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朝,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福建土楼是福建民居建筑的代表,也是福建的文化遗产之一。
土楼建筑体现了福建民居建筑的传统特点和文化内涵,反映了福建古代社会的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
土楼群体还是福建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代表,保留了土楼民族的传统民俗、信仰和文化传统。
福建土楼还具有重要的旅游和经济价值。
福建土楼是中国南方地区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每年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和旅游。
土楼景区还是福建省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带动了当地居民的就业和经济发展。
福建土楼是中国南方地区独特的建筑形式,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福建土楼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厚实的墙体、坚固的结构、宽敞的空间和独特的装饰。
土楼群体还是福建民居建筑的代表,反映了福建古代社会的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
同时,福建土楼还具有重要的旅游和经济价值,成为了福建省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
福建土楼文物建筑活化利用初探
福建土楼文物建筑活化利用初探作者:黄丽明蔡佰孝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年第18期摘要:2008年福建土楼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南靖县辖区内土楼建筑众多,凝聚着古人的智慧与创意。
近年来,在快速现代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影响下,福建土楼正面临着不可避免的衰败。
文章以南靖县田中赋土楼群活化利用为例,初步探索福建土楼文物建筑的活化利用,助推福建土楼保护与发展。
关键词:福建土楼;活化利用;南靖县;田中赋土楼群DOI:10.20005/ki.issn.1674-8697.2022.18.0402019年,福建省文物局发文要求加强福建土楼保护利用工作,积极鼓励、引导社会力量通过土楼建筑认养、展示利用、文化创意、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参与土楼修缮保护和合理利用。
2019年,国家文物局正式印发《文物建筑开放导则》,科学指导和规范文物建筑开放工作,满足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并指出文物建筑开放应有利于阐释文物价值、发挥文物社会功能、保持文物安全、提升文物管理水平,在不影响文物建筑安全的前提下,依托文物建筑进行参观游览、科研展陈、社区服务、经营服务等活动。
1 南靖土楼概况福建土楼产生于11~13世纪(宋元时期),经过14~16世纪(明代早、中期)的发展,17~20世纪中叶(明末、清代、民国时期)达到成熟期,并一直延续至今。
福建土楼是在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下,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被创造出来的一种独特而又分布广泛、数量众多的建筑形式的杰出代表。
它作为11世纪以来各个时代大量实物形象和文字史料的载体,从不同侧面展示了自11世纪至今这种奇特的生土建筑艺术的产生、创新和发展,也为特定的历史进程、文化传统、民族民俗的发展与演变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证据,具有突出的历史和审美的全球价值。
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由龙岩市永定区的初溪土楼群、洪坑土楼群、高北土楼群及衍香楼、振福楼,漳州市南靖县的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及怀远楼、和贵楼,漳州市华安县的大地土楼群共六群四楼46座土楼组成,主要分布在福建西部和南部崇山峻岭中。
漳州旅游景点大全
漳州旅游景点大全漳州,位于中国福建省东南沿海地区,素有“海上花城”的美誉。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漳州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众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漳州的热门旅游景点。
1. 漳州佛教名刹-南靖土楼群南靖土楼群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福建省的重点旅游景点之一。
土楼是被称为“活世界文化遗产”的建筑群体,其独特的建造方式和历史背景为游客提供了深入了解福建土楼文化的机会。
2. 观音山风景区观音山是漳州的标志性景点,因山上的观音像而得名。
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有许多人们瞩目的景点,如福建省动物园、福建省植物园等,是漳州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3. 东山风景名胜区东山风景名胜区是漳州的一颗明珠,被誉为福建第一名山。
这里山峦叠翠、溪流飞瀑,景色宜人。
著名的景点有东山岛、大光岛、黄庄公园等,游客可以在这里领略到福建独特的山水风光。
4. 五峰山风景区五峰山是福建省的名山之一,位于福建漳州武夷山脉南端,被誉为“福建之冠”。
这里山高水美,风景优美。
五峰山景区内有许多名胜古迹,如五峰寺、大中洋、红军长征纪念馆等。
5. 东山岛东山岛是一个以休闲度假为主题的岛屿,距离漳州市区仅十分钟车程。
岛上有许多高档度假村和酒店,游客可以在这里享受阳光沙滩、海鲜美食和水上运动。
6. 诏安开元寺诏安开元寺位于漳州市诏安县,是中国佛教兴起的地方之一。
寺内有一棵千年古树,据说可以延寿。
寺庙庄严肃穆,古树参天,是禅修和寻求内心宁静的好去处。
7. 九龙潭风景区九龙潭是漳州市的一处风景名胜区,被誉为漳州的“后花园”。
潭水草木葱茏,山岩峭壁,景色宜人。
这里也是许多寺庙的聚集地,游客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宗教氛围。
8. 清凉峰清凉峰是漳州市区内的一座山峰,也是漳州市的标志性景点之一。
山上有清源寺、南塔等著名景点,游客爬山的同时还可以感受到佛教文化的熏陶。
9. 闽都学宫闽都学宫位于漳州市的中心地带,是一座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建筑群体。
漳州著名景点介绍
漳州著名景点介绍
漳州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有许多值得一游的著名景点。
以下是一些漳州著名的旅游景点介绍:
1. 南靖土楼:南靖土楼群是漳州市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筑群,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这些土楼以规模宏大、历史悠久、保存完好而闻名,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2. 云洞岩:云洞岩位于漳州市区东北部,是一处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观。
这里有许多奇特的石洞和石笋,以及一些历史文化遗迹,是漳州市著名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名胜区。
3. 火山岛:漳州市的火山岛是一个以火山景观为主要特色的海岛旅游胜地。
这里有许多火山喷发形成的独特地貌,如海蚀崖、黑沙滩等,以及丰富的海洋生态资源,是福建省内著名的海岛旅游目的地。
4. 塔下村:塔下村是漳州市一个保存完好的古老村落,这里有许多传统的客家土楼和民居建筑,以及浓郁的客家文化和民俗风情,是了解漳州传统村落文化和建筑风格的好去处。
5. 东山岛:东山岛是漳州市最著名的海岛旅游胜地之一,这里有许多美丽的海滩、海湾和海岛景观,以及丰富的海洋旅游资源,是福建省内著名的海滨旅游目的地。
6. 龙海梦幻海洋世界:龙海梦幻海洋世界是一处集海洋生物、科普教育、旅游观光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主题公园,是孩子们和海洋爱好者必去的景点之一。
7. 长泰漂流:长泰漂流是一项非常刺激的户外运动项目,也是漳州
市著名的旅游特色之一。
游客可以在青山绿水间漂流探险,感受清凉的水花和急速的河流带来的刺激和快感。
漳州风景简介
漳州是福建省东南部的一个城市,位于闽西南山区与闽南平原交界处,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
以下是漳州的几个著名景点的简介:
1. 福建土楼:福建土楼是漳州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土楼是用黄土和糯米浆筑成的圆形或方形建筑物,具有很强的防御功能和居住功能,是客家人的传统居所。
2. 南靖土楼群:南靖土楼群位于漳州市南靖县境内,包括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下梅土楼群等多个土楼群落,被誉为“土楼王国”。
3. 云洞岩景区:云洞岩景区位于漳州市区西南方向,是以岩洞为主体的风景区。
景区内有云洞岩、龙泉洞、仙人洞等多个岩洞,景色秀美,是游客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4. 东山岛:东山岛位于漳州市南部海域,是福建省著名的海岛旅游胜地之一。
岛上有美丽的海滩、奇特的礁石、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还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5. 漳州古城:漳州古城位于市区中心,是漳州历史文化的代表之一。
城内保存有大量的明清古建筑和历史文物,包括文庙、关帝庙、古城墙等,是游客了解漳州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
除此之外,漳州还有许多其他的著名景点,如漳州动物园、漳州植物园、龙海市南靖县南靖土楼群等。
福建省“福建土楼”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
福建省“福建⼟楼”世界⽂化遗产保护条例⽬录第⼀章总则第⼆章规划与管理第三章保护措施第四章经费保障第六章附则第⼀章总则第⼀条为了加强对“福建⼟楼”世界⽂化遗产的保护,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条本条例适⽤于本省⾏政区域内列⼊联合国教科⽂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福建⼟楼”世界⽂化遗产(以下简称“福建⼟楼”)的保护和管理。
本条例所称“福建⼟楼”,是指永定县初溪⼟楼群、洪坑⼟楼群、⾼北⼟楼群、衍⾹楼、振福楼,南靖县⽥螺坑⼟楼群、河坑⼟楼群、怀远楼、和贵楼,华安县⼤地⼟楼群。
第三条 “福建⼟楼”的保护,应当遵循依法保护、科学管理、加强监督、永续利⽤的原则,确保“福建⼟楼”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第四条 “福建⼟楼”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民政府及其⽂物⾏政主管部门负责本⾏政区域内“福建⼟楼”的保护⼯作。
县级以上地⽅⼈民政府有关部门和乡(镇)⼈民政府按照各⾃职责,做好“福建⼟楼”保护管理的相关⼯作。
村民委员会可以根据本条例制定村规民约,建⽴群众性的保护组织,保护“福建⼟楼”。
第五条 “福建⼟楼”的所有权受法律保护。
所有权⼈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保护“福建⼟楼”;所有权⼈有权参与“福建⼟楼”涉及所有权⼈利益事项的管理。
第六条 “福建⼟楼”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民政府应当加强同有关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开展促进保护的科研活动,组织培训世界⽂化遗产保护管理的专业技术和管理⼈员。
第七条 “福建⼟楼”所在地地⽅各级⼈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楼保护的宣传教育⼯作,普及⼟楼保护知识,增强当地群众的⼟楼保护意识。
第⼋条任何单位和个⼈应当依法保护“福建⼟楼”,有权举报破坏“福建⼟楼”的⾏为。
对保护“福建⼟楼”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或者个⼈,由“福建⼟楼”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民政府或者有关⾏政管理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章规划与管理第九条 “福建⼟楼”所在地县级⼈民政府应当按照联合国教科⽂组织有关世界⽂化遗产的保护要求,组织编制“福建⼟楼”保护规划,明确“福建⼟楼”保护的标准和重点,分类确定保护措施,并报省⼈民政府及国务院⽂物⾏政主管部门批准,作为“福建⼟楼”保护管理和展⽰利⽤的依据。
福建南靖土楼简介
福建南靖土楼简介门票:欣欣票价:90元起(省10元)。
A.免票政策:儿童身高1.1米以下、白叟70岁以上持身份证、残疾人持残疾证、现役军人持军官证免票。
B.优惠政策:儿童身高1.1—1.4米之间、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的学生、白叟60—69岁之间持身份证购景区优惠票。
开放时间:08:00—18:00。
交通概况:自驾:漳州市-G319-山旧线-X562-书芦线-景区南靖土楼简介:遍布在漳州市南靖、华安、安然平静、诏安、云霄、漳浦等县山区。
以造型奇异、风格独特而闻名于世,被誉为“神话般的山区建筑”。
一般高三至五层,一层为厨房,二层为仓库,三层以上为起居室,可居住200至700人。
土楼以生土为主要材料,掺上石灰、细砂、糯米饭、红糖、竹片、木条等,经反复揉、舂压、夯筑而成。
具有聚族而居、防盗、防震、防兽、防火、防潮、通风采光、冬暖夏凉等特点。
土楼起源于唐朝陈元光开漳时的兵营、城堡和山寨,是闽南地区自唐宋以来“外寇之出入,蟊贼之内讧”的特殊社会环境的产物。
华安县沙建镇“齐云楼”,是目前所发现的最古老、有确切编年的土楼,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至今620多年。
直径超过70米的大型土楼有5座,最大的是诏安县宫陂乡“在田楼”,直径达94.5米,有“超级土楼”之称。
结构奇特,有圆方、椭圆、半月、交椅、雨伞、风车、八卦等形状,尤其是南靖县书洋乡田螺坑的土楼群,由一方一椭三圆五座土楼组合而成,气势磅礴,令人震撼。
【主要景点】最大的土楼——书洋顺裕楼顺裕楼,楼名取自“顺时纳祜,裕后光前”。
清末太平天国战争时,南靖石桥村一带是农民军转战之地,村民损失惨重,但因财力所限无法重修土楼。
村民张启根南洋做生意赚钱后,于民国十五年(1926)只身回到石桥,建议修座永定式大圆楼。
次年双环式圆楼开工,可惜只修了外圈两层,便在民国二十五年(1936)因资金短缺停工。
再次筹集资金,直到1947年,经过20年的努力,圆楼外墙(四层)和四分之一内墙(两层)才告竣工,村民的住房问题终于解决了。
福建土楼的文化价值
福建土楼的文化价值福建土楼被誉为华南地区的“土家园林”,更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瑰宝。
在福建省的南靖、龙岩、平潭等地,有修建于明朝中期至清朝中期的5000多座土楼,这些土楼在历史上承载着丰富的文化积淀和良好的社会风气,今天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特而珍贵的旅游资源。
不仅如此,福建土楼还具有着以人为本、耐久安全、环保绿色等多重文化价值,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分析一下福建土楼的文化价值。
一、福建土楼的历史和文化底蕴福建土楼的历史始于明朝中期。
由于当时战火纷扰,为了躲避战乱,很多人不得不择地建造居所,于是土楼就应运而生。
最早的土楼形制较为简单,多数为大小两个圆形塔楼组成的“二合一”结构,所以又被称为“二合土楼”。
后来,土楼在不断的演进和变革中,逐渐演变成具有不同形制和规模的大型建筑群落,其中包括四合、五合、六合、八角、十角等多种形制。
能够在几百年间保存下来的土楼,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个村落的代表和精神支柱。
福建土楼在传统建筑文化中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融合了汉族、侨乡、少数民族等多种建筑文化元素,还体现了当时福建民间社会的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的特色。
其中,土楼与家庙、祖堂、宗教等文化元素的关系很密切,既承载着宗教信仰和社会习俗,又代表着家族的历史和传承。
而土楼建筑的形态和结构,也充分体现了福建农民务实精神和节约意识。
因此,福建土楼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种惟妙惟肖的文化产物。
二、福建土楼的旅游价值福建土楼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早已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
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为土楼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注入了新的内容和表现方式。
福建土楼被纳入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随着旅游业的兴旺发展,更具有了显著的旅游价值。
首先,福建土楼是一种无价的文化旅游资源。
许多游客通过欣赏土楼的建筑风格、文化内涵和生活习惯,深入了解了福建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
其次,土楼所在的村庄和周边景区也为福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福建漳州南靖土楼简介
福建漳州南靖土楼简介
福建漳州南靖县是中国传统土楼建筑的主要聚居地之一。
在南靖县境内,有着众多的著名土楼群,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世界文化遗产——“南靖土楼”。
南靖土楼建筑群是闽南地区侨乡民居建筑的代表,是古代福建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典型代表。
其建筑风格独特,表现出了浓郁的福建南部地区的传统文化特色。
南靖土楼一般建筑于山坡之上,采用“夯土”、“石灰”等材料,建筑结构坚固耐用。
土楼的平面图形多为圆形、方形、六角形等多边形,楼内分层分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社区。
土楼的建筑设计兼具防御、居住和社区集聚等多重功能,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奇妙之作,同时也是人类智慧与创造力的杰作。
南靖土楼群的建筑风格和结构独具特色,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珍品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代表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杰出成就,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历史的印记,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科学和艺术价值。
- 1 -。
福建土楼
在福建民间,长期流传着“美国卫星发现土楼”的故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冷战时期,美国中央情报局在卫星照片中发现福建西部有类似核反应堆的东西,引起白宫一阵恐慌。
中情局耗费二十多年,用卫星拍下无数图片研究,仍无法了解疑似“核弹发射井”的奥秘。
中国实施对外开放后,他们立即派人伪装成游客到福建暗访,终于发现那些“发射井”原来是历史悠久的土楼建筑,才松了口气。
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暂且不说,但至少是符合情理,且流传甚广。
2008年,福建土楼正式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6处世界遗产,每年接待大量中外游客。
人们惊叹它是“神秘的东方古城堡”,日本建筑学家称它是“天上掉下来的飞碟,地上长出的蘑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史蒂文斯‧安德烈赞叹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建筑模式。
”福建土楼是将未经烧焙的按一定比例的沙质黏土和黏质沙土拌合,用夹墙板夯筑而成的两层以上的房屋。
由于大多为福建客家人所建,是客家文化的象征,故又将其称“客家土楼”。
它的形成与历史上中原汉人的几次大迁徙有关。
公元四世纪,北方战祸频仍,民众大举南迁,拉开了千百年来中原汉人不断举族南迁的序幕。
进入闽南的中原汉人与当地居民相互融合,形成以闽南话特征的福佬民系;进入闽西山区的中原汉人则形成以客家话为特征的客家民系。
四千多年前,中原先民已经将夯土板筑技术广泛应用于城垣楼宇的建筑之中。
公元四世纪以后,中原地区砖结构建筑逐步取代生土楼建筑,而南迁的汉人将先民的生土楼建筑在闽西南一带发扬光大,并推向极致。
福建土楼有多少座?据统计有三万多座,主要分布在闽西南的龙岩市和漳州市。
其中龙岩市永定县最多,拥有一万六千多座。
现存土楼多数是在明清时代兴建的。
最早的一座土楼建于唐代,最晚的建于1962年,此后没有再新建。
福建土楼主要有圆形、方形两种。
多数土楼墙体厚1.5米左右,十分坚固,历经数百年仍可居住。
1918年,闽西南发生一次七级大地震,土楼未受到大的损害。
一座建于1693年的土楼在地震中墙体出现一条50厘米的裂缝,后来竟又慢慢自然弥合了。
世界文化遗产作文300,福建土楼
世界文化遗产作文300,福建土楼
福建土楼是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这些土楼被视为世界文化遗产,因为它们不仅代表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还展示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福建土楼是一些巨大的环形或方形建筑,由泥土、石灰和稻草等材料组成。
它们是清朝和明朝时期建造的,许多土楼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
这些土楼被称为“活着的土地公”,因为它们起到了防御作用,保持了当地居民的安全。
同时,这些土楼也是居民的住所、祭祀所和商业中心。
土楼的设计非常聪明,每个楼层都有独立的入口,此外还设置了水井和厕所,为居民提供了基本的生活设施。
福建土楼还反映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土楼的设计融合了汉族、满族和少数民族的建筑风格,并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
例如,土楼的外墙装饰有西式的壁画和花卉图案,而庭院中种植的植物也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
福建土楼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的重要认可。
它们代表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和演变,并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
我们应该珍惜这些土楼,并努力保护它们,让后人能够欣赏和学习这些古老的文化宝藏。
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漳州土楼
开
、
漳州 土 楼是福 建 土 楼的重 要组 成
部分
,
。
今 年 以 来 更 加 明显
,
仅春 节
.
挖地 基
打石脚
行墙
,
、
献架
、
出水
主要分布于华安
、
南靖 两 县
。
旅游黄金周
万人次
,
该县 就接 待 中外游 客 9
382 76 %
.
8
内外装修 这 七 道 工 序
以生 土 为主要材
成为世 界文化遗产地 的华安大地 土 楼 群
, “
”
、
。
l 被 称 为 土 偻之 王 的 二 宜 楼 建 成 于 清 乾 隆 年 问 与南 阳 楼 东 阳 楼 起 组 成 华 安 大 地
“
”
,
一
,
、
土 楼群
。
各≮
老 的 圆土 楼
,
建于
13 7 1
年
。
”
年
月
福 建省 人 民 政 府确
月
15 日
,
漳 卅l 南靖
“
福 建土 楼
传 部提 供 )
磅
j ,R
露
’
矗
j
I
童叠
-
’
.
● 工
瓣
铡势
警 美 然爹 乏 塞滋 瓣鬟嘲支 鬻鬻 盆 霪 玉蠡 蔷
V lE W
图览天 下
位 于 南靖 的 双 环 圆 土 楼 怀 远 楼 建 成 于 19 0 9 年 为旅 居 缅 甸 的 南 靖商 人 简 新 喜所 建 内 没 涛礼 堂
风 格 独 特 而 闻名
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的资料
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的资料福建土楼,因其大多数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称"客家土楼"。
大家平时会关注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的资料吗?关于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的资料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的资料,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历史沿革形成阶段宋元时期(公元11世纪~13世纪),是福建土楼的形成阶段。
早期土楼规模较小,结构较简单,大多没有石砌墙基,装饰也较粗糙,形式基本为正方形、长方形。
关于最古老的土楼,最早记载"土楼"的文献是《重修虔台志》。
发展阶段明代(14世纪末开始至17世纪初),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居民愈益重视教育,置学馆,设书院,劝民入学,渐成风气。
通过科举致仕不断涌现。
这些发迹官宦之家,大兴土木,按中原通都大邑的建筑规制兴建土楼,建筑形式渐趋考究,功能也向多样化发展,标志着福建土楼进入发展阶段。
鼎盛阶段17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上半叶(清代、民国),该地区条丝烟、茶叶等加工业蓬勃兴起,销往全国及东南亚各国。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生态环境认识的提高,居民对住宅的要求更加迫切,提出更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由于人口的增长,为维护家族的共同利益,势必建造更大规模的楼房,让众多的宗亲几十人或几百人聚族而居。
以适应家族的兴旺,居住的安全。
于是便建造了殿堂式的土围楼以及方形、圆形等丰富多姿的土楼。
其特点为规模宏大、类型多样、工艺精湛、装饰华丽等等。
在晚期,外来文化影响在部分土楼的建造中并得到了一定的反映,这便是福建土楼的鼎盛阶段。
延续阶段20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当地居民仍大量建造土楼,一直延续至今。
这时期,土楼建筑比较注重实用性,结构简练,缺少华丽的装饰。
是福建土楼的延续阶段。
[5]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建筑特色外形福建土楼是以土作墙而建造起来的集体建筑,呈圆形、半圆形、方形、四角形、五角形、交椅形、畚箕形等,各具特色。
土楼最早时是方形,有宫殿式、府第式、体态不一,不但奇特,而且富于神秘感,坚实牢固。
福建土楼的历史故事
福建土楼的历史故事福建土楼,在福建省南部地区分布着众多的这种古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瑰宝之一,同时也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
土楼是用土、石、木、竹、草等自然材料造成的封闭式建筑,主要分布在福建西南的南靖、漳州、龙岩和云南省的陆良县等地。
因其形状独特、造型奇异而备受世人瞩目。
它们有着千姿百态,任何一个形态独特的土楼都是一座精品。
土楼外形惊人地奇异,用一个词形容,较为恰当地的是“圆形的方形”,因为它们既像一个圆形,又像一个方形。
土楼以其特殊的建筑风格,成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之一。
建筑的形制同实用,土楼通常为圆环形或方环形和其他形式,在结构上体现了古老农民们的某些设计思路,使土楼在外形、结构和视线上,具有极高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功能性。
在这些土楼居民中,他们可以沟通,也可以划分居住区。
土楼的历史传说多种多样,其中蕴含着古代人民的文化智慧和卓越的建筑造诣。
有一种传说非常引人入胜,它讲述了土楼的由来。
民间传说,清代皇后爷陵徐娘弄虐民于南靖时,南靖人邱一贫率领群众起义,驱逐了徐娘弄,修建土楼防御。
至今这一传说仍在南靖流传。
传说明显带有颇为戏剧化的元素,但可见土楼在清代时期已有其独特存在之方式。
而土楼之所以能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独树一帜,并非仅仅因为它们的形状和结构独特。
在土楼的历史长河中,有着许多发人深思的故事,也让土楼成为了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化符号。
南靖土楼群是泉州地区最初建于明朝及清朝,集中形成并主要保存至今的土楼古村。
该古村落分布于福建漳州南靖区境内的田螺岭和沙埕一带,由28座大型土楼与9座小型土楼组成的核心区是该古村落的精华所在。
南靖土楼群是福建土楼建筑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继鼓浪屿、武夷山、泉州古城等多个福建文化旅游名胜后,又一处体现福建文化特征的国家重点文化名胜区。
多少个村寨,多少个土楼,记载着百姓的生活点滴和乡村文化的传承。
在这些土楼的重重历史背后,有着不为人知的传说。
他们或许并不伟大,但它们无疑是人类的智慧之作,是人类文明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象征和见证。
福建漳州南靖土楼介绍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福建漳州南靖土楼介绍南靖土楼是指遍布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华安、平和、诏安、云霄、漳浦等县山区的土楼,以历史悠久、数量众多、规模宏大、造型奇异、风格独特而闻名于世,被誉为“神话般的山区建筑”。
南靖土楼成千上万,堪称“土楼王国”。
这些土楼大小不一,形状各异,除常见的圆形、方形外,还有椭圆形、五凤形、斗月形、扇形、交椅形、曲尺形、八卦形、围裙形、套筒形、雨伞形、马蹄形等。
南靖土楼拥有最高、最大、最完好、最古老、最奇特的土楼和蔚为壮观、美不胜收的土楼群。
最高的土楼——长教和贵楼和贵楼建于清雍正十年,距今已有200多年,共5层,高21.5米,每层28间,共140间。
这座楼共用20厘米口径的杉木柱220根,65厘米口径的梁材780根。
令人称奇的是,这座楼建于沼泽地上却没有桩基,就像一艘大船飘浮在海上,虽历经200多年仍巍然屹立。
2001年5月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土楼旅游景点
土楼旅游景点
土楼是中国闽南地区独特的民居建筑,被称为“土楼王国”。
以下是一些知名的土楼旅游景点:
1. 鳌江土楼群: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鳌江区,是泉州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土楼群之一,包括四座较大的土楼和一些小型土楼。
2. 南靖土楼群: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是福建土楼群中最具规模和代表性的景点之一,包括五座圆形土楼和四座方形土楼。
3. 田螺坑土楼群:位于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被誉为“福建最美土楼群”,包括13座圆形土楼和一座方形土楼。
4. 永定土楼群: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是世界文化遗产,拥有丰富多样的土楼,包括圆形、方形和梯形等各种形状。
5. 阳山土楼群:位于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阳山县,是广东省保存最完整的土楼群之一,包括五座方形土楼和五座圆形土楼。
6. 建阳土楼群:位于福建省龙岩市建阳区,是闽西土楼群中最具规模和代表性的景点之一,包括圆形、方形和四角楼等各种类型的土楼。
这些土楼景点都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价值,是了解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重要窗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4
中国经济周刊 2009年第16期
网址:
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
漳 州 土 楼
摄影/张明忠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张娟娟/福建报道
南靖云水谣古镇原名长教村,因被影片《云水谣》选为拍摄外景地而更名。
此地传统的闽台民居建筑与古道、古树、碧水相守而居,风景佳绝。
“五凤楼”是福建土楼中较特殊的一类,较多地反映了中原礼教文化的影响,是一种中原四合院式民居在福建特定环境下衍变的产物。
55
中国经济周刊 2009年第16期
网址:
﹛南靖“和贵楼”建于1732年,楼外建有15间平房护厝,形成“楼包厝、厝包楼”的奇景。
(责编:刘永刚 E-mail:zgjjzk@)﹜被称为“土楼之王”的二宜楼,建成于清乾隆年间,与南阳楼、东阳楼一起组成华安大地土楼群。
椭圆形土楼华安“齐云楼”,是迄今为止有据可查的福建最古老的圆土楼,建于1371年。
造型迥异于传统土楼的华安“雨伞楼”。
福建土楼标志性建筑——南靖田螺坑土楼群,是依照
《考工记图》中的“明堂五室”进行规划布局,按照“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次序建造的“一方四圆”的土楼。
南靖县塔下村依山谷而建了42座方圆土楼,是全国首批、福建仅有的两个“中国景观村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