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职位分析与职位评价
第三章-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职位分析与职位评价

第三章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职位分析与职位评价1。
什么是职位分析?2。
职位分析在战略、组织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作用?3。
如何构建目标导向的职位分析系统?4。
常见的职位分析方法有哪些?5。
如何编写职位说明书?6.什么是职位评价?7。
职位评价在战略、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如何?8。
如何构建战略导向的职务评价方法?9.常见的职位评价方法有哪些?1.什么是职位分析?职位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核心基础职能,它是一种运用系统方法,收集、分析、确定组织中职位的定位、目标、工作内容、职责权限、工作关系、业绩标准、人员要求等基本因素的过程。
补充:职责:是指为了在某个关键成果领域取得成果而完成的一系列任务的集合,它常常用任职者的行动加行动的目标来加以表达。
例如:维护客户关系,以保持和提升公司在客户中的形象。
职位:是指承担一系列工作职责的某一任职者所对应的组织位置,它是组织的基本构成单位,职位与任职者是一一对应的.2。
职位分析在战略、组织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作用?职位分析的主要成果是形成职位说明书和职位分析报告,前者既是一般员工工作的指南,也是企业确定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员工能力模型、考核薪酬、培训开发等人力资源职能管理的参考数据.后者则是通过职位分析发现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组织有效性的诊断提供依据。
(1)职位分析在战略与组织管理中的作用职位分析对于企业的战略的落地与组织的优化具体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A.实现战略传递:通过职位分析,可以明确职位设置的目的,从而找到该职位如何为组织整体创造价值,如何支持企业的战略目标与部门目标,从而使组织的战略能够得以落地. B.明确职位边界:通过职位分析可以明确界定职位的职责与权限,消除职位之间在职责上的相互重叠,从而尽可能地避免由于职位边界不清导致的推卸责任,并防止职位之间的职责真空,使组织的每一项工作都得以落实;C.提高流程效率:通过职位分析,可以理顺职位与其流程上下游环节的关系,明确职位在流程中的角色和权限,消除由于职位设置或者职位界定的原因导致的流程不畅、效率低下等现象D.实现权限对等:可以根据职位的职责来确定或者调整组织的授权与权力分配体系,从而在职位层面上实现权责一致;E.强化职业化管理:在明确职位的职责、权限、任职资格等的基础上,形成该职位的工作基本规范,从而为员工职业生涯的发展提供牵引与约束机制。
人力资源管理职位评价

HRM
HRM
HRM
分类法优缺点
❖ 优点
▪ 简便、易理解和操作。可以对大量的职位进行评估。 ▪ 灵活性强,尤其适用于组织中职位发生变化的情况,
可以迅速地将组织中新出现的职位归类到合适的类别 中去。
❖ 缺点
▪ 对职位等级的划分和界定存在一定的难度,有一定的 主观性。
因素权重的确定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基于职位评 价委员会的经验判断,另一种是基于统计数据而被分配 到各个因素上,强调使用回归分析技术来确定各个报酬 因素在评价方案中的权重。
经验判断方法:1)仔细回顾报酬因素的定义和报酬因 素中的等级;2)按重要程度对报酬因素进行排序;3) 在报酬因素的重要程度排序上达成一致;4)按100%的 权重各自在报酬因素中进行分配;5)评价人员在权重 分配的方案中达成一致。
❖ 步骤: ▪ 选择需要评价的基准职位:基准职位必须具有代表性、 涵盖面,足以代表本企业内各种类型、不同难度的职 位,并且其工资水平在市场上得到公认。 至少要选择 15—30个基准工作职位。 ▪ 选择报酬因素:工作的难度、责任的轻重、工作条件 的优劣、所需技能的高低、所费智力的功夫、所耗体 力的大小
▪ 因素比较法没有一个明确原则指导其评价行为,过多 地依靠委员会的评价。基准职位职位确定始终没有一 个明确的理论基础。
▪ 因素比较法分配到每一因素的货币价值缺乏一个实在 的依据,而只能依赖委员会的判断。
▪ 使用因素比较法时,应该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报酬因 素的确定要慎重,一定要选择最能代表职位间差异的 因素;第二个问题是由于市场上的工资水平经常发生 变化,要及时调整基准职位的薪资水平。
HRM
❖职位评价的特点
职位分析与职位评价的方法

职位分析与职位评价的方法职位分析与职位评价的方法是组织和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对职位进行深入研究和评估,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各个职位的基本要求、工作内容和职责,为招聘、培训和绩效评估等环节提供有力的支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职位分析与职位评价的方法,并对其优缺点进行评价。
一、职位分析的方法1. 工作观察法:通过实地观察员工的工作行为和操作流程,收集有关职位的详细信息。
这种方法可以直接获取真实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对于工作环境、职责范围等方面有较准确的了解。
但是,由于只是观察员工的个别工作,可能无法全面把握整个职位的情况。
2. 专家访谈法:通过与职位相关的专家和从业人员进行面谈,了解他们对职位的认识和经验。
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具有复杂工作内容和专业技能的职位,可以获取专业知识和经验的重要信息。
但是,由于专家的主观认识和经验有限,可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偏差。
3. 文件分析法:通过分析企业现有的文件、文件和文件等相关资料,了解职位要求、职责和工作流程等方面的信息。
这种方法可以准确地了解企业对职位的期望和要求,但是可能存在文件不全面、内容过时等问题。
二、职位评价的方法1. 定性评价方法:该方法通过对职位要求和工作内容进行描述和比较,以评估职位的不同特点和重要程度。
例如,可以将各项要求进行权重排序,评估职位的相对重要性。
这种方法简单直观,适用于一些定性特征明确的职位。
但是,由于没有量化指标,可能导致评价结果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2. 定量评价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指标体系,采用定量化的方法来评估职位的重要程度。
例如,可以通过统计员工工作时间的比例、任务完成的效率等指标来评估职位的负荷和价值。
这种方法客观且可量化,适用于一些重要性和可度量性明确的职位。
但是,由于职位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难以全面准确地建立合理的指标体系。
3. 全过程评估方法:该方法综合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的优点,通过对职位的全面观察和评估,从多个角度综合评价职位的重要程度。
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8.人力资源的增值性
人力资源不仅具有再生性的特点,而且其再生过程也是一种增值的过程。人力资源在开发和使用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创造财富;另一方面通过知识经验的积累、更新,提升自身的价值,从而使组织实现价值增值。
4.人力资源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性
人力资源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劳动者自身的疾病和衰老是有形磨损,劳动者知识和技能的老化是无形磨损。在现代社会,人力资源的这种磨损呈现以下特点:首先,与传统的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里较多地表现为有形磨损不同,现代社会更多地表现为无形磨损;其次,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新技术不断取代原有技术,而且更新周期越来越短,致使员工的知识和技能老化加剧,人力资源的磨损速度越来越快;最后,人力资源补偿的难度加大,这是因为当今社会的人力资源磨损主要表现为无形磨损,而无形磨损的补偿比起有形磨损的补偿要困难得多;同时,由于人力资源磨损速度的加快,也使得补偿的费用越来越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业务
岗位分析与岗位评价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岗位分析就是对企业所有工作岗位的特征和任职要求进行界定和说明,岗位分析的结果是形成每一个工作岗位的职位描述、任职资格要求、岗位业务规范;岗位评价是对企业各工作岗位的相对价值进行评估和判断,岗位评价的结果是形成企业不同工作岗位的工资体系。岗位分析和岗位评价就如一个产品的说明书和产品标价,使员工“明明白白工作”、“清清楚楚拿钱”。
5.人力资源的社会性
人处在一定的社会之中,人力资源的形成、配置、利用、开发是通过社会分工来完成的,是以社会的存在为前提条件的。人力资源的社会性,主要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及由此产生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在于提高个体的素质,因为每一个个体素质的提高,必将形成高水平的人力资源质量。但是,在现代社会中,在高度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个体要通过一定的群体来发挥作用,合理的群体组织结构有助于个体的成长及高效地发挥作用,不合理的群体组织结构则会对个体构成压抑。群体组织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构成了人力资源的大背景,它通过群体组织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力资源开发,这就给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要求:既要注重人与人、人与团体、人与社会的关系协调,又要注重组织中团队建设的重要性。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彭剑锋【精选文档】

第一章企业核心能力与人力资源管理第一节企业的核心能力要素与人力资源管理一.企业的核心能力.1.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竞争优势与核心能力。
企业竞争优势获取的两种途径:内部与外部,内生战略学派(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与外生战略学派。
2.什么是企业的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e,国内又译为核心竞争力)。
美国著名的战略管理专家Gary Hamel和C.K。
Prahlad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公司的核心能力》,首次提出企业的“核心能力”这一概念.核心能力四个特征:第一,价值性(V ALUABLE)。
价值=收益/成本。
收益与成本之比必须大于1,否则企业得不偿失。
V ALUABE位例四个特征之首。
第二,独特性(UNIQUE)。
第三,难模仿性(INIMITABLE)。
第四,组织化(ORGANIZED).核心能力是多种能力相互整合而形成的组织化的系统能力。
任何一项要素都要融入到企业的组织中,通过与其他要素的系统整合来发挥作用.3.企业核心能力的来源—-—智力资本。
智力资本为组织资本和人力资本。
二.人力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管理。
1.人力资源及其特征。
2.人力资源管理及其主要职能。
本书对人力资源管理概念的定义:人力资源管理是依据组织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对组织中的人力这一特殊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利用与科学管理的机制、制度、流程、技术和方法的总和。
3.人力资源是形成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源泉。
第二节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形成企业的核心能力与竞争优势。
一.“战略————--核心能力---核心人力资本”模型1。
SNELL模型的主题2.模型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人力资本的分层分类管理与核心人力资本.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可分为核心人才、独特人才、通用型人才和辅助型人才四类,并针对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源采用不同的雇佣模式、工作方式和管理方式。
只有核心人才是企业知识管理的重心,是形成企业核心能力的关键要素。
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获取竞争优势的模型。
工作分析—构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基础

工作分析—构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基础一、什么是工作分析工作分析,是指收集与某一特定工作有关的工作信息的系统过程。
工作分析要对工作性质、工作责任,完成工作所需要的技能与知识等进行分析。
通过工作分析,我们能够确定某一项工作的任务与性质是什么,什么类型的人适合从事这项工作。
所有这些信息,都能够通过工作分析的结果-职位说明书进行描述。
但工作分析不仅仅是单纯的关于工作的描述,在很多企业中进行工作分析时只是简单的对工作内容、工作性质进行描述。
实际上工作分析除了包含对工作内容、工作性质、工作方式、工作环境、任职者专业要求、经验要求、身体素养要求等多方面的分析以外还应包含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分析。
具体需要收集与分析的信息如表1 所示。
工作分析通常采取五个步骤:成立工作分析工作组,收集与工作有关的背景信息,收集工作分析的信息,整理与分析所得到的工作信息,最后是编写职位说明书。
表1:工作分析收集分析信息表工作分析中这些信息能够通过多种方法获得,要紧包含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等。
问卷调查法是一种简便快捷的获取信息的方法,分析人员把标准化的问卷发放给员工,员工通过填写问卷来描述其工作中包含的任务、职责、环境特征等方面的内容。
访谈法包含对该工作主管人员的访谈,对从事该工作的每个员工的访谈,与与从事相同工作的员工群体进行访谈。
访谈法能够获得比较全面的信息,但是花费时间精力比较大。
观察法是通过对人们工作的实际观察获得关于工作的信息,观察法的优点是观察人员能够对工作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但不适合与脑力劳动占多数的工作。
二、工作分析是连接组织设计与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重要纽带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一个企业的组织目标、组织战略、组织设计相联系的。
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目的是服务于企业的进展战略,使企业平稳、通畅地运作。
但是如何将人力资源体系与企业的组织体系有机地结合起来,工作分析在这其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从对工作分析的介绍中我们看到,工作分析不仅仅是对工作本身信息与任职者要求信息的收集,还包含对企业环境信息的收集与分析工作。
构建人力资源管理的三位一体的体系

构建人力资源管理的三位一体的体系经典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包括是三个方面的内容:职位体系、薪酬体系以及绩效考核体系。
上述三个体系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石。
实际上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和根基,是人力资源其他职能体现的重要的基础。
员工生涯管理、人才测评、人才发展以及能力素质模型都是依据上述基础而发展起来的。
对于快速发展的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要获得未来的竞争优势,从过去单纯进行资源投入,到制度建设以及管理模式的建设,现在已经渐渐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以及该职能对于形成组织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性。
笔者在长期的管理实践和管理咨询实践过程中接触到很多企业,努力想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实力,确保组织为未来竞争过程中的优势地位,但苦于不能够找到很好的路径和方法,不能够有效的实现自身目标和想法。
笔者认为要解决人力资源的管理问题,首先需要解决的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石问题,不要忽视基石的重要性,实际上是很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根本问题,也是产生很多管理难点的重要方面。
人力资源管理基石的重要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石就是职位体系、薪酬体系以及绩效考核体系,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三架马车,是所有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
1) 构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架构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是保证高阶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基础,也是组织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步骤。
目前很多组织面临很严重的人才获得、保留、培训以及发展的难题,但这些问题的根本都在于一个合理和有序的职位体系、薪酬体系及业绩考核体系。
如何合理的安排工作,匹配工作资源,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及资源就涉及到职位体系设置问题。
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位体系,以及能够根据职位价值合理支付薪酬,并采用公开、公平的机制来进行业绩考核,依据业绩考核结果进行人才的价值赋予才能够解决人才获得、保留、培训以及发展,否者一切都是无本之源,没有基础。
2) 职位体系、薪酬体系、业绩考核体系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持和相互提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衡量“做什么事、依据价值进行价格支付、并对价值产生程度的评估”的过程。
人力资源管理-职位分类与工作分析

以工作分析为依据,制定科学的职位说明书
通过工作分析获取详细的工作信息后,制定各职位的说明书,明确各职位的职责、权限、工作要求等,为人 力资源配置和管理提供准确依据。
加强职位分类与工作分析的动态调整
职位分类是薪酬管理的基础,不同类别和层 级的职位应设定相应的薪酬水平,以体现内 部公平性和外部竞争性。
02 工作分析基础
工作分析定义及作用
工作分析定义
工作分析是对组织中某个特定职务的设置目的、任务或职责、权力和隶属关系、 工作条件和环境、任职资格等相关信息进行收集与分析,并对该职务的工作做出 明确的规定,且确定完成该工作所需的行为、条件、人员的过程。
人力资源管理-职位分类与工作分 析
目录
• 职位分类概述 • 工作分析基础 • 职位分类实施步骤 • 工作分析实施过程 • 职位分类与工作分析关系探讨 • 案例分析:某企业职位分类与工作实践分
享
01 职位分类概述
职位分类定义与目的
定义
职位分类是根据工作性质、责任 大小、难易程度、所需资格条件 等因素,对企业内部各类职位进 行划分和归类的过程。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职位分类原则与方法
01
02
03
工作分析法
通过对具体工作的详细分 析,确定职位的主要职责、 任务、工作环境等要素, 进而进行职位分类。
专家评估法
邀请专家对企业内部各职 位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 果进行分类。
问卷调查法
通过向员工发放问卷,收 集关于职位职责、工作难 度等方面的信息,为职位 分类提供依据。
第四章职位分析与职位评价

2 访谈法
1)访谈法的优点
•
(1)收集的信息较为细致、准确;(2)快速反馈
2)访谈法的缺点
(1)信息失真;(2)对访谈者要求较高;(3) 结果统 计偏差
3)访谈法的使用要点
(1) 争取被访问者的充分合作 (2) 培训访谈者 (3) 注意修正偏差 (4) 制定访谈大纲 (5) 注意法律风险
、其他下级、同事之间的关系) ▪ 外部人际关系(与供应商、客户、政府机构、
职位分析的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
•
来源于产业/行业的标杆 ✓ 其他企业的职位说明书 ✓ 职业数据 ✓ 美国职业名称大词典 ✓ 职业信息网
来源于组织内部的文献 ✓ 组织现有的政策、制度文献; ✓ 以前的职位说明书或岗位职责描述 ✓ 劳动合同 ✓ 人力资源管理文献
访谈法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
应该与主管密切配合,找到最了解工作内容,最能客观 描述职责的员工。
必须尽快与面谈对象建立融洽的气氛。 工作分析人员应 事先准备一份完整的问题表,并留出空白以供填写,便 于随问随记。
针对具体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可考虑采用“漏半性技 术”提问,先问范围广泛的、一般性的,甚至是开放性 的问题,后问职位相关性很强的问题。
▪ 培训需求 ▪ 培训的难点与重点
▪ 绩效评价指标与标准
▪ 与职位评价要素相关的 信息
职位分析的方法
通用工作信息收集方 法
以人为基础的系统性方法
访谈法 Interviews 工作元素分析法
•
Job Element Analysis
观察法 Observing Work
职位分析问卷法 Position Analysis Questionnaire
职位分析与职位评价概述

职位分析与职位评价概述职位分析与评价是组织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人员招聘、绩效考核、岗位设计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职位分析与评价进行概述,包括定义、目的、方法和重要性等方面。
一、职位分析职位分析是一种系统的、结构化的过程,通过对岗位的任务与责任、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工作关系等方面进行细致的描述和分析,以确定该岗位所需的能力、技能和知识。
职位分析的目的在于获取对于某个岗位所需能力的描述,以便后续的招聘、培训等工作。
职位分析的方法有多种,常见的包括:1. 工作观察法:观察员工在工作中的表现和工作内容,记录下所执行的工作任务、步骤和所需技能等。
2. 问卷调查法:向岗位上的员工、主管或相关人员发放问卷,让他们描述该岗位的工作内容与要求。
3. 访谈法:与岗位上的员工或主管进行面对面的访谈,详细探讨工作内容、任务和所需技能等。
二、职位评价职位评价是对职位价值的量化和比较,主要通过确定岗位的重要性、难度和价值等方面进行评估。
职位评价结果可以用于薪酬设计、绩效考核和晋升决策等。
职位评价的方法主要有两种:1. 评估法: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岗位的任务、责任、目标和所需的技能等进行评估计分,最终得到一个评分结果。
2. 排序法:将所有岗位按照重要性、价值或难度等指标进行排序,从而确定各个岗位之间的相对重要性。
三、职位分析与评价的重要性职位分析与评价在组织管理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招聘与选择:通过职位分析和评价,可以确定所需的岗位能力和技能,从而在招聘时进行针对性的筛选和面试,提高招聘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 岗位设计与调整:通过职位分析和评价,可以了解到岗位的任务和要求,从而对岗位进行设计和调整,确保岗位设置合理,工作流程通畅。
3. 培训与发展:职位分析和评价可以确定岗位所需的技能和知识,为员工的培训和发展提供指导,提高员工的能力水平和工作绩效。
4. 绩效考核与激励:职位分析和评价可以确定岗位的重要性和价值,为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的制定提供依据,确保绩效考核的公平性和准确性。
第三章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职位分析与职位评价

第三章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职位分析与职位评价【本章提要】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将会对以职位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基础——职位分析和职位评价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本章从理论研究层面、组织战略层面、操作技术层面对这两项基础工具进行系统性的介绍,在把握历史发展脉络的同时,分析了中国企业职位分析、职位评价运用中出现的误区和问题,提出了原则性的解决对策。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主要掌握以下主要问题:1.什么是职位分析2.职位分析在战略、组织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作用3.如何构建目标导向的职位分析系统4.常见的职位分析方法有哪些5.如何编写职位说明书6.职位分析在中国存在哪些认识和使用上的误区和问题7.什么是职位评价8.职位评价在战略、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9.如何构建战略导向的职位评价方法10.常见的职位评价方法有哪些11.职位评价在中国存在的误区问题及其解决对策【开篇案例】某公司职位分析、职位评价案例A公司是我国中部省份的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
近年来,随着当地经济的迅速增长,房产需求强劲,公司有了飞速的发展,规模持续扩大,逐步发展为一家中型房地产开发公司。
随着公司的发展和壮大,员工人数大量增加,众多的组织和人力资源管理问题逐步凸显出来。
公司现有的组织机构,是基于创业时的公司规划,随着业务扩张的需要逐渐扩充而形成的,在运行的过程中,组织与业务上的矛盾已经逐步凸显出来。
部门之间、职位之间的职责与权限缺乏明确的界定,扯皮推诿的现象不断发生;有的部门抱怨事情太多,人手不够,任务不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有的部门又觉得人员冗杂,人浮于事,效率低下。
【开篇案例】(续)公司的人员招聘方面,用人部门给出的招聘标准往往笼统含糊,招聘主管往往无法准确地加以理解,使得招来的人大多差强人意。
同时目前的许多岗位往往不能做到人事匹配,员工的能力不能得以充分发挥,严重挫伤了士气,并影响了工作的效果。
公司员工的晋升以前由总经理直接作出。
职位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职位分析和职位评价在薪酬管理中的具体作用薪酬,我认为它是一个很现实的概念,作为一名大学生,薪酬应该是我在选择工作或岗位的一个重要的着眼点。
这也是我之所以选择从薪酬这个角度来分析职位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的原因。
对于一名待业者或者员工来说,薪酬可以用于获得对食品、保障、社会关系以及尊重的需求,除了对这些需求的满足,在某种程度上,也能满足自我现实的需求。
而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薪酬也有其重要的增值功能,激励功能,协调功能和配置功能。
薪酬管理相比较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工作而言,有着敏感性、特权性、和特殊性的特点,因此在企业的薪酬管理的具体工作中,要特别注重以下原则:1、内部公平性按照承担的责任大小,需要的知识能力的高低,以及工作性质要求的不同,在薪资上合理体现不同层级、不同职系、不同岗位在企业中的价值差异。
2、外部竞争性保持企业在行业中薪资福利的竞争性,能够吸引优秀的人才加盟。
3、与绩效的相关性薪酬必须与企业、团队和个人的绩效完成状况密切相关,不同的绩效考评结果应当在薪酬中准确地体现,实现员工的自我公平,从而最终保证企业整体绩效目标的实现。
4、激励性薪酬以增强工资的激励性为导向,通过动态工资和奖金等激励性工资单元的设计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另外,应设计和开放不同薪酬通道,使不同岗位的员工有同等的晋级机会。
5、可承受性确定薪资的水平必须考虑企业实际的支付能力,薪酬水平须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承受能力保持一致。
人力成本的增长幅度应低于总利润的增长幅度,同时应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
用适当工资成本的增加引发员工创造更多的经济增加值,保障出资者的利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6、合法性薪酬体系的设计应当在国家和地区相关劳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7、可操作性薪酬管理制度和薪酬结构应当尽量浅显易懂,使得员工能够理解设计的初衷,从而按照企业的引导规范自己的行为,达成更好的工作效果。
只有简洁明了的制度流程操作性才会更强,有利于迅速推广,同时也便于管理。
职位分析——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

霸 、对 职 位 分 析 的理 解 有 什 么 氓
区?
1实用 主 义 。职位 分 析不 是 单 纯 运 用技 . 术 工具 , 问卷 调 查 、 为 访 谈 就 可 以做 好 如 行
力
的,更重要 的是要有一个具体的理念作 为
指 导 , 能有 的 放 矢 。 方 2结果 导 向 主 义 , 为职 位 分 析 的 成 果 . 认 体现 在 职 位说 明 书上 。事 实 上 , 果 在 职 位 如
作 , 以 此 为 契 机 改 进 完 善 各 项 人 力 资 源 并
制度 。本 文 将 对职 位 分 析 的相 关 基 础 知 识 作 简单 介 绍 , 以期 大 家对 职位 分 析 有粗 略 认知 。
一
总结 与撰 写 阶段 主要 是 根 据 统 计 分 析
、
什 么墨 职 位分 析 ?
系 列 探 索 与 尝 试 ,现 代 人 力 资源 管 理体
系 初 具 规 模 。 然 两 , 们 在 人 力 资 源 的 基 我
础 工 作 层 面 仍 然 有 很 多欠 缺 ,尤 其作 为 整
调 查 阶 段 主 要 是 确 定 访 谈 提 纲 ,形 成
标 准 的 访 谈 问 卷 :确 定 需 要 现 场 观 察 的 环 节; 正式 进 行 调 查 、 集 信 息 , 好 完整 的访 收 做
订 完 善职 位 描 述 、 职位 说 明书 。
完 成 。 职 位 分 析 就 是 对 组 织 中某 个 特 定 工
作 职 务 的 目的 、 务 或 者 职 责 、 力 、 属 任 权 隶 关 系 、 作 条 件 、 职 资 格 等 相 关 信 息 进 行 工 任 收 集 与 分 析 , 以便 对 该 职 务 的 工 作 作 出明 确 的规 定 ,并 确 定 完 成 该 工 作 所 需 要 的 行 为 、 件 、 员 的过 程 。职 位 分 析 的结 果 是 条 人 产生 职 位说 明书 和 职 务描 述 与 规范 。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第5章公共部门的工作分析与职位评价分析

工作分析与职位评价概述
职位指符合一定标准,由上级组织分配
给公职人员的职务和责任的集合体。
工作分析是指、责任及完
成工作所需的技能和知识的过程。是编写职
位说明书的基础。
职位评价是指运用科学的程序对职位进行
比较,以确定一个职位相对于另一个职位在
工资或薪金等级中的位置。
第 5章
公共部门的工作分析与职位评价
5.1 5.2 5.3 工作分析与职位评价概述 工作分析的内容及其方法 职位评价的方法
工作分析与职位评价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
管理的基础。没有周密、细致的工作分析与职
位评价,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就无从谈起,
招募、甄选、调配、考核、薪酬激励等环节将
会流于人治的随意。
第一节
2.工作摘要。
3.工作关系。
4.职责。
5.职权。
6.工作条件。
7.任职资格。
第三节 职位评价的方法
在完成工作分析和工作说明书之后,下一 步工作就是职位评价。 职位评价的方法一般来讲有四种:排列法、 分等法、评分法、因素比较法或这些方法的综 合。
排列法的主要程序:
1、确定标杆职位
2、排列其余职位
3、职位分级
5.排列其他职位
6. 结论和建议
工作分析是分析和了解工作内容、环境及
其相应的资格条件。细致、完备的工作分析
是职位评价准确性的基础。
工作分析、职位评价的作用
1.有助于制定工作规范,招募合适的人才。 2.工作分析、职位评价是人员评估的准则。 3.工作分析、职位评价是确定工资、薪酬的主 要依据。 4.工作分析、职位评价使公职人员培训有了明 确方向。
四、工作说明书
工作说明书(Job Description)是描写某一职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分析和评价

• 三、甄选的概述
• 1、所谓甄选,俗称选拔,是采用科学的 人员测评方法选择有资格的人来填补职 务空缺的过程。
• 即评价人员依据个体的经验判断,把所有待评 价的职务(工作)依序排列,由此确定每种职
务(工作)的价值。
• 2、优点 • 计算简单,省时省力,操作方便。
• 3、缺点
• 主观随意性在,完全由评价人员个人凭经验决
定,不同的评价员所作的评价结果往往不一致。
• 4、改进措施
• (1)要求评价人员依据工作说明进行判断, 充分把握每种评价职务(工作)的性质与要求;
• 5、工作分析结果运用指导
• 主要包括对运用范围、原则与方法的规定。
• (三)工作分析的三个层次
• (1)组织层次:确定组织水平上的总体 目标。对组织内外环境的分析。
• (2)作业层次:主要在组织的作业部门 展开,系统收集反映工作特征的数据, 核定期望绩效标准,观测实际的作业过 程,确定总体的理想绩效与实际绩效的 差异,这个层次的分析单位是以部门或 工作水平为表征的。
• (2)精心挑选评价员,并组成一个评价委员 会,进行群体评价;
• (3)操作序列化。
• 二、综合分类法
• 1、含义
• 它将分析比较的标准集体细化到每个参 照因素,根据每项工作在所有参照的比 较结果,综合评定每项的职责等。
• 2、步骤
• (1)分析每种工作的参照因素,并在此 基础上把每项工作的参照因素归为几个 统一的类别——分类因素;
员定额以及人力规划与职业发展科学化、规范 化与标准化
• 6、对于劳动人事管理科研工作者而言,工作 分析也是不可少的
• 四、工作分析的内容
• (一)岗位责任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培训工作分析和岗位评估

费时;难以形成对一般性工作行为 的总的概念
三、工作分析的结果
u工作分析的直接结果就是工作分析报告、文件——工作说明书。包括两 部分:工作描述、任职资格又称职务要求。
u1、工作描述
工作描述具体说明了某一工作的物质特点和环境特点,包括:
➢(1)基本情况:像岗位名称(where)、岗位编号、定员标准、岗 位等级等。
u(5)工作环境
n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两个方面。自然环境包括地点、 湿度、温度、噪声、安全等;社会环境包括工作群体中的 人数、对人际关系的要求、工作点内外的文化设施、社会 习俗等。
u(6)聘用条件
n包括工作时间(when)、时数、工资结构及支付方式、 福利等。
u2、任职资格(职务要求)
n(1)一般要求:包括学历、性别、年龄工作经验等。 n(2)生理要求:包括健康状况、力量和体力、运动的灵活性等。 n(3)心理要求:包括观察力、控制力、协调能力、理解能力、创 造力、领导能力以及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等。
法
观察法
资料分 Hale Waihona Puke 法面谈法问卷调查法
u问卷调查法:这是通过在岗人员填写工作信息调查表来获取有关 工作的信息,是一种快速而有效的方法,其使用范围很广。
u优点: n能够从众多员工处迅速得到信息,节省时间和人力,费用低 n员工填写工作信息的时间较为宽裕,不会影响工作时间 n适用于在短时间内对大量人员进行调查的情形 n结构化问卷所得到的结果可由计算机处理
u工作岗位:工作岗位简称“岗位”,指在生产技术组织中,一定时间 内,由一名员工承担完成若干项工作任务,并具有一定的职责和责任、 权限。工作岗位与职位的的含义基本相同,指一定组织中具有一定职责 的人员的数量,但相对于职务它更强调承担某类工作任务的人员数量以 及具体的劳动地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职位分析与职位评价1.什么是职位分析?2.职位分析在战略、组织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作用?3.如何构建目标导向的职位分析系统?4.常见的职位分析方法有哪些?5.如何编写职位说明书?6.什么是职位评价?7.职位评价在战略、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如何?8.如何构建战略导向的职务评价方法?9.常见的职位评价方法有哪些?1.什么是职位分析?职位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核心基础职能,它是一种运用系统方法,收集、分析、确定组织中职位的定位、目标、工作内容、职责权限、工作关系、业绩标准、人员要求等基本因素的过程。
补充:职责:是指为了在某个关键成果领域取得成果而完成的一系列任务的集合,它常常用任职者的行动加行动的目标来加以表达。
例如:维护客户关系,以保持和提升公司在客户中的形象。
职位:是指承担一系列工作职责的某一任职者所对应的组织位置,它是组织的基本构成单位,职位与任职者是一一对应的。
2.职位分析在战略、组织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作用?职位分析的主要成果是形成职位说明书和职位分析报告,前者既是一般员工工作的指南,也是企业确定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员工能力模型、考核薪酬、培训开发等人力资源职能管理的参考数据。
后者则是通过职位分析发现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组织有效性的诊断提供依据。
(1)职位分析在战略与组织管理中的作用职位分析对于企业的战略的落地与组织的优化具体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A.实现战略传递:通过职位分析,可以明确职位设置的目的,从而找到该职位如何为组织整体创造价值,如何支持企业的战略目标与部门目标,从而使组织的战略能够得以落地。
B.明确职位边界:通过职位分析可以明确界定职位的职责与权限,消除职位之间在职责上的相互重叠,从而尽可能地避免由于职位边界不清导致的推卸责任,并防止职位之间的职责真空,使组织的每一项工作都得以落实;C.提高流程效率:通过职位分析,可以理顺职位与其流程上下游环节的关系,明确职位在流程中的角色和权限,消除由于职位设置或者职位界定的原因导致的流程不畅、效率低下等现象D.实现权限对等:可以根据职位的职责来确定或者调整组织的授权与权力分配体系,从而在职位层面上实现权责一致;E.强化职业化管理:在明确职位的职责、权限、任职资格等的基础上,形成该职位的工作基本规范,从而为员工职业生涯的发展提供牵引与约束机制。
(2)职位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基本用途通过职位分析形成的职位描述,任职资格、绩效标准、报酬要素、工作簇其中某一或几方面,直接或间接的应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设计、人力资源规划、人员招聘与配置、绩效考核、薪酬管理以及培训开发与职业生涯等职能领域,形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
综上:职位分析既是从战略、组织、流程向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过渡的桥梁,又是对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内在各种功能板块进行整合的基础与前提。
3.如何构建目标导向的职位分析系统?根据企业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客观要求,明确提出职位分析的具体目标,在职位分析系统模型的框架下构建具体的职位分析系统,这种方法,称为“目标导向的职位分析方法。
”一、明确职位分析的目的以职位分析的具体目标和职位分析成果的具体用途为构建整个职位分析系统的依据。
以组织优化为导向的职位分析:强调对工作责任,权限的明确界定;强调将工作置于流程与战略的分解体系中来重新思考该职位的定位;强调职位边界的明晰化。
以甄选为导向的职位分析:强调对工作所需教育程度、工作经验、知识、技能与能力的界定,并确定各项任职资格要求的具体等级或水平。
以培训开发为导向的职位分析:强调工作典型样本、工作难点的识别;强调对工作中常见错误的分析;强调任职资格中可培训部分的界定以考核为导向的职位分析:强调对工作职责以及责任细分的准确界定,并收集有关对各项职责与任务的重要程度、过失损害的信息,为考核指标的提取以及权重的确定提供前提。
以薪酬为导向的职位分析:强调对与薪酬决策有关的工作特征的评价性分析,包括:工作所需知识、技能与能力水平,工作职责与任务的复杂性与难度,工作环境条件、工作负荷与强度的大小等二、确定不同职位分析导向的信息收集侧重点三、选取职位分析的工具根据职位分析的目的选择分析的工具例如:以薪酬确定为目的的职位分析,开发以薪酬为导向的职位分析问卷☐确定企业将要采用何种职位评价方法和职位评价模型,从而确定职位评价的维度和要素☐根据职位评价的维度和要素,确定需要收集有关职位的哪些方面的信息,形成调查问卷的要素结构。
☐将问卷的要素分别加以细化,将要素转化为具体的问题四、确定职位分析的方法通用工作信息收集方法:访谈法、观察法、文献分析法、主题专家会议法、非定量问卷法、工作日志法以人为基础的系统性方法:工作元素分析法、职位分析问卷法、管理职位分析问卷、工作诊断调查法、能力需求量表法、基础特质分析系统、工作成分清单、职位分析清单法以工作为基础的系统性方法:功能性职位分析法、关键事件法、工作—任务清单法、管理及专业职位功能清单法传统工业企业职位分析方法:时间研究法、动作研究法、标杆工作法、工作负荷分析及人事规划法、电脑模拟职位分析法五、形成职位说明书4.常见的职位分析方法有哪些?通用工作信息收集方法:访谈法、观察法、文献分析法、主题专家会议法、非定量问卷法、工作日志法以人为基础的系统性方法:工作元素分析法、职位分析问卷法、管理职位分析问卷、工作诊断调查法、能力需求量表法、基础特质分析系统、工作成分清单、职位分析清单法以工作为基础的系统性方法:功能性职位分析法、关键事件法、工作—任务清单法、管理及专业职位功能清单法传统工业企业职位分析方法:时间研究法、动作研究法、标杆工作法、工作负荷分析及人事规划法、电脑模拟职位分析法访谈法:☐职位分析访谈是两个或更多的人交流某项或某系列工作的信息的会谈。
⏹访谈法是目前在国内企业中运用最广泛、最成熟、最有效的职位分析方法。
⏹访谈法唯一能够适用于各层各类职位的职位分析方法,且是对中高层管理职位进行深度职位分析效果最好的方法。
⏹访谈的成果不仅仅表现在书面上,在整个访谈过程中,任职者对职位所进行的系统思考、总结与提炼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1)通用职位分析访谈流程访谈准备阶段——访谈开始阶段——访谈主体阶段——访谈结束阶段——访谈整理阶段☐访谈准备阶段⏹制定访谈计划⏹培训访谈人员⏹编制访谈提纲☐访谈开始阶段⏹营造访谈气氛⏹访谈流程、对被访谈者要求、笔录录音说明⏹强调本次职位分析的目的、所收集信息的用途、本次职位分析相关技术性问题的处理方法⏹说明本次访谈已经征得其上司的同意,但访谈内容将会保密☐访谈主体阶段⏹寻找“切入点”⏹获取“主干”——工作任务⏹探索“枝叶”——任务细节☐访谈结束阶段⏹访谈结束阶段应再次沟通的问题☐访谈整理阶段1、允许被访谈者提问2、就细节问题进一步追问并与被访谈者最后确认所有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3、重申职位分析的目的与访谈收集信息的用途4、提前告知下次访谈的内容(最终确认成果)5、邀请被访谈者在需要时,与职位分析小组联系6、感谢被访谈者的帮助与合作(2)提高访谈法的效果的关键点☐访谈者培训:职位分析访谈是一项系统性的、技术性的工作,因此在访谈准备阶段应对访谈者进行系统的职位分析理论与技术培训。
☐事前沟通:应在访谈之前一星期左右事先通知访谈对象,并以访谈指引等书面形式告知其访谈内容,使其提前对工作内容进行系统总结,并有利于获得访谈对象的支持与配合。
☐技术配合:在访谈之前,访谈者须事先对访谈职位进行文献研究,并通过开放式职位分析问卷初步收集、整理与汇总职位信息,形成对职位的初步印象,找到访谈的重点,使访谈能够有的放矢。
☐沟通技巧:在访谈过程中,访谈者应与被访谈者建立并维持良好的互信和睦关系,适当地运用提示、追问、控制等访谈技巧,把握访谈的节奏,防止访谈中的“一边倒”现象。
☐信息确认:访谈过程中,访谈者应就获取的信息及时向被访谈者反馈并确认;在访谈结束前,应向被访谈者复述所获信息的要点,以得到其最终的认可。
观察法☐观察法是由职位分析师在工作现场通过实地观察、交流、操作等方式收集工作信息的过程☐观察法主要适用于大量的、周期性重复性较强的工作☐观察法分为直接观察法、自我观察法(工作日志)以及工作参与法三种(1)观察通用操作流程法观察目标定位——研究设计与开发——观察分析人员选拔与培训——观察实施过程——数据整理——数据分析——(1)验证信息(2)编制调查问卷、访谈提纲、职位说明书等(2)观察法实施要点☐适用范围:职位分析观察法的侧重点在于分析提炼履行职位所包含的工作活动所需的外在行为表现以及体力要求、环境条件等,因此观察法主要适用于相对稳定的重复性的操作岗位,而不适用于职能和业务管理岗位。
☐观察方式:在观察过程中应尽量减少由于观察者的介入造成的被观察者的行为“失真”,因此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采取适当措施,如深度沟通、培训讲解等,消除被观察者的疑虑甚至敌对情绪,但切忌在被观察者无意识的状态下进行观察,这样将会对组织造成难以挽回的负面影响。
☐人员培训:观察法是观察人员对所获视觉信息主观加工的过程,因此在职位分析准备阶段应致力于对观察人员进行系统深入的培训,尤其注意避免观察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主观错误;在观察结束后应及时与被观察对象进行沟通交流确认所获信息。
☐辅助手段:由于观察法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因此观察法不宜作为主导的职位分析方法单独使用,应作为其他职位分析方法的辅助手段,充分发挥其信息验证作用。
工作日志法☐工作日志法是通过任职者在规定时限内,实时、准确记录工作活动与与任务的工作信息收集方法。
☐工作日志法的主要用途是作为原始工作信息搜集方法,为其他职位分析方法提供信息支持,特别是在缺乏工作文献时,日志法的优势就表现得更加明显。
工作日志法实施要点☐单向信息:工作日志法是一种来源于任职者的单向信息获取方式,容易造成信息缺失、理解误差等系统性或操作性错误。
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之中,职位分析人员应加强与填写者的沟通交流,施削弱信息交流的单向性,如事前培训、过程指导、中☐结构化:工作日志是一项所获信息相当庞杂的职位信息收集方法,后期信息整理工作量极大,因此在工作日志填写表格设计阶段,应按照后期分析整理的要求,设计结构化程度较高的填写表格,以控制任职者填写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和不规范之处,以减少后期分析的难度☐适用条件:工作日志法的信度一直存在争议——由任职者自己填写的信息是否可信。
实践证明:由于职位所包含的工作活动数量、内容的庞杂性以及大量的重复性,使得“造假”成为相当困难或是微不足道的事情。
当然,对于组织中的核心关键岗位,其职责或是重大或是稳定性差,则工作日志法不宜作为主导信息收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