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章节远缘杂交育种

合集下载

第七章 远缘杂交育种

第七章 远缘杂交育种

60
6、延长培育世代、加强选择 远缘杂种的结实性,往往随生育年龄而增 高,也随着有性世代的增加而逐步提高。 高加索百合×山牵牛百合 紫罗兰香百合(第一、二年只开花而不结实) 第三、四年有一些空瘪的种子 第七年产生部分发芽的种子
61
高加索百合
山牵牛百合
62
六、远缘杂种的分离和选择
(一)远缘杂种分离的特点 1.分离的世代更长; 2.远缘杂交的后代具有更为复杂的分 离。

3
一、远缘杂交的概念和分类
(一)远缘杂交的概念 植物分类学上属于不同种、属或亲缘关系更 远的物种之间的杂交。即有生殖隔离的不同 物种之间的杂交。 此类杂交产生的后代称远缘杂种。
Rosa glauca Rosa canida Rosa foetida 4
(二)远缘杂交的分类 精卵结合型: 通过受精过程,合子继承了精核和 卵的全部遗传信息,是真正的杂种; 非精卵结合型: 由获得远缘父本部分遗传信息的卵 发育成的,这部分遗传信息可能来源于 父本配子细胞质内的DNA或mRNA等。认 为那些在染色体数和形态方面和母本完 全一样。
55
染色体加倍法:减数分裂染色体不能 正常联会 多花报春2n=18AA×轮花报春2n=18BB
F1(2n=18AB,难稔)
秋水仙碱 染色体加倍
‘丘园’报春(2n=36AABB)
56
3、回交法 在亲本染色体数不同和减数分裂 不规则的情况下,杂交产生的雌配子 一般是不平衡的,但仍有部分可能接 受正常的雄配子而得到结实,并且通 过连续的回交,其结实能力逐渐得到 加强。
♀ 华东山茶
F1(8.7%) × 云南山茶 ♂ F1(2.7%)
35
4)选择第一次开花的幼龄杂种 实生苗作母本。

育种学远缘杂交相关

育种学远缘杂交相关
书上举的例子是关于马铃薯种间杂交,甘蓝型油菜和大白菜品种杂交,小麦和偃麦草属间杂交等等例子。利用异属、种的特殊有利性状
三,为利用杂种优势创造新的雄性不育性
沈阳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园艺研究所等单位用萝卜作母本和大白菜,甘蓝等杂交选育了具有萝卜细胞质的大白菜雄性不育性,并配制出一批经济性状较好的组合。
六,利用双重杂种优势
远缘杂交由于亲本间遗传差异大,在育性正常的情况下常比一般品种间杂交有更强的杂种优势。例如,水稻的籼梗杂种间杂交和棉花的海陆种间杂交。也有人认为,这类杂种除了核基因间有较强的互补效应外,核质间的互补也可以产生一定的杂种优势,认为双重杂种优势可能是获得更强的一种新途径。
七,探究植物的进化和起源
在过去的一百年里,育种学家进行了大量的人工远缘杂交工作。书上202页举了3个例子,分别是1887年的兰科,1985-1990年的属间杂交,还有1902年的虎头兰与鹤顶兰的属间杂种鹤顶虎头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二节,远缘杂交的意义和特点
远缘杂交的意义主要在于能突破自然选择形成的隔离机制,获得自然界不易产生的重组类型。
四,创造新作物
用近缘野生种和栽培品种杂交,使变异范围超过常规杂交似乎较易做到,而通过远缘杂交创造新的作物则难度较大。书中共举了五个例子来说明其中的成就。
五,诱导单倍体
远缘花粉在远亲雌性器官内不能正常发育,但有时可以诱导孤雌生殖,产生母本单倍体。例如,Barcley(1978)用中国春小麦和球茎大麦杂交获得小麦单倍体,单倍体诱导率高达31.3%。
二,根据杂交,杂种的表现策划比较现实的育种目标
对亲和性较差的组合而言,首先是获得真正的杂种,然后才可以策划达到什么样的育种目标。由于人们很难掌握远缘杂交后代的遗传表现,只能在想象中组合成一种杂交产物。

第七章 杂交育种

第七章 杂交育种

2. 方法灵活 组合配置、杂交方式、后代处理方法灵活多样,还 可与倍性育种、诱变育种等配合使用,且这些育种方法 也往往要与杂交育种配合使用才会有好的效果。 3. 贡献最大 杂交育种是最常用最有效的育种方法。目前用于各 国农业生产的主要作物良种, 绝大多数都是用杂交育种 法育成的,在各种育种方法中成效最大。 从育成品种数 及品种在生产上推广的面积上看均占首要位置。
间的互补产生不同于双亲的新的优良性状。
感病品种 × 感病品种 RRss rrSS RrSs
R-SRRss rrSS rrss 9抗 : 7感
3.基因积累产生超亲性状通过基因效应的累加,从后代中选
出受微效多基因控制的某些数量性状超过亲本的个体。
早熟 Aabb
×
早熟 aaBB
AaBb
A-B- AAbb aaBB 更早 早 9: 6: aabb 晚 1
第七章
杂交育种
第一节 杂交育种的概念、作用及理论基础
一、杂交育种的概念 杂交:不同基因型配子结合产生杂种的过程,谓之杂交。 杂交育种(sexual cross breeding): 通过品种间杂交,创造新变异,从中选育新品种的方法。
杂交育种的分类 ①根据亲本亲缘关系不同,杂交育种可分为近缘杂交 (品种间杂交)和远缘杂交(distant hybridization)。 常规杂交育种一般指种内品种间杂交,是不存 在杂交障碍的同一物种内的不同品种或变种之间的 杂交。
2.对双亲缺乏研究:
对双亲的遗传规律、生理生化等的研究缺乏,造成配 组合的盲目性。 应加强对双亲遗传规律等的研究。
第三节 杂交方式和技术
一、杂交方式
1.单交 2.复交 3.回交 4.多父本授粉
1.单交:两个亲本成对杂交。 甲×乙 甲//乙 甲/乙 特点: ①只进行一次杂交,简单易行。 ②分离时间短,稳定的快。 ③杂交的数量和后代群体规模小。

第七章远缘杂交育种

第七章远缘杂交育种

(二)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方法
1.亲本选择与组配 同种植物不同 的变种或品种,由于其细胞、遗传生理等 的差异,会影响接受另一种花粉进行受精 的能力,即配子间的亲和力有很大差异。 所以,为了提高远缘杂交的成功率,必须 注意亲本的选配。
(1)当栽培种与野生种杂交时,应以栽培种 为母本; (2)在染色体数目不同的远缘杂交中,应以 染色体数目多的作母本; (3)以品种间杂种为母本的效果好; (4)广泛测交,选择适当亲本组配,并注意 细胞质的作用。
②、有的虽形成种子,由于胚、胚乳和 母体组织间不协调,所形成皱缩的种子不能 发芽或发芽后幼苗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夭亡;
③、虽能长成植株, F1植株在不同发育 时期出现生育停滞或死亡;或不能受精结实 获得杂种后代,即出现杂种不育。
④、 F1植株虽能形成生殖器官,营养体 生长繁茂,但生育失调,不能形成生殖器官 或生殖器官不能成熟并产生有生活力的雌、 雄配子。
(二)克服方法 1、幼胚的离体培养 2、杂种染色体加倍法 3、回交法 4、延长杂种的生育期 5、其他方法
幼胚的离体培养
第三节、远缘杂种后代的分离与选择
一、远缘杂种后代性状分离的特点 与品种间杂交杂种相比,其分离特点有: 1.分离规律性不强; 2.分离类型丰富,并有向两亲分化的倾
向; 3.分离世代长、稳定慢。
(一)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原因 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是因为自然界的各
种生物类型都是在长期的系统发育过程中形 成的独立的生存单位,为保持各物种的独立 性,一般都存在种间的生殖隔离(sexual isolation),其具体原因有:
1、双亲受精因素的差异 即亲缘 关系较远的两亲性因素在结构上、生理 上的差异,不能完成正常的受精作用。
易位系(translocation line)是指某 物种的一段染色体和另一物种的相应染色体 的片段发生交换后,基因连锁群也随之发生 改变外而产生的新类型。如小麦T-47易位系, 小偃6号等。

远缘杂交

远缘杂交

2、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原因 、
(1) 双亲受精因素的差异 生理差异:双亲遗传差异大表现出生理差异:柱头呼吸酶活性、pH值 生理差异:双亲遗传差异大表现出生理差异:柱头呼吸酶活性、pH值、柱 头分泌的生理活性物质、花粉和柱头渗透压差异等生理、生化状况的不同, 头分泌的生理活性物质、花粉和柱头渗透压差异等生理、生化状况的不同, 可阻止外来花粉的萌发、花粉管的生长和受精作用。 可阻止外来花粉的萌发、花粉管的生长和受精作用。
第八章 远缘杂交育种
6、研究生物的亲缘关系和进化 、 许多物种是通过天然的远缘杂交演化而来的 如普通小麦(由二粒小麦与山羊草) 如普通小麦(由二粒小麦与山羊草) 可根据远缘杂交的可交配性、细胞遗传学(染色体配对) 同源性、 可根据远缘杂交的可交配性、细胞遗传学(染色体配对)、DNA同源性、性 可交配性 同源性 状互补程度等方面的研究 可判断物种的进化和确定物种间的亲缘关系, 等方面的研究, 状互补程度等方面的研究,可判断物种的进化和确定物种间的亲缘关系,有 助于进一步阐明某些物种或类型形成与演变的规律。 助于进一步阐明某些物种或类型形成与演变的规律。
等材料具有小麦属内没有的黄矮病新抗源 如中4、中5等材料具有小麦属内没有的黄矮病新抗源 、 等材料具有小麦属内没有的
龙麦10号被加拿大国家黄矮病鉴定中心列为抗病对照 龙麦 号被加拿大国家黄矮病鉴定中心列为抗病对照
普通小麦 小偃麦6号
第八章 远缘杂交育种
2、创造新作物类型 、 导入不同种、属的染色体组,可以创造新作物类型和新的物种。 野生的心叶烟草( 2n=24,GG) ×与普通烟草(2n=48, TTSS) F1(TSG,加倍) 异源六倍体新种(2n=72, TTSSGG) 小黑麦的育成: 普通小麦(AABBDD)与黑麦(RR)杂交,经F1染色体加倍育成 八倍体小黑麦(AABBDDRR); 硬粒小麦(AABB)与黑麦(RR)杂交,经F1染色体加倍而成 六倍体小黑麦(AABBRR); 还有小麦与偃麦草合成的小偃麦; 小麦与山羊草合成的小山麦; 小麦与簇毛麦合成的小簇麦。

《远缘杂交育种》课件

《远缘杂交育种》课件

03
全球化和跨国育种合作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跨国育种合作成为远缘杂交育种的重要趋势,
有助于整合全球资源、共享技术和经验,推动远缘杂交育种的发展。
提高远缘杂交育种效率的策略与建议
加强基础研究
加大对远缘杂交育种基础研究的投入,深入了解远缘物种间的遗传差异和杂种不育性的 机制,为提高育种效率提供理论支持。
综合利用多种育种技术
结合传统的杂交育种方法和现代生物技术,如基因转移、基因编辑等,提高杂种的遗传 改良效果。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积极参与国际育种合作项目,引进国外先进的育种理念和技术,促进远缘杂交育种技术 的共同进步。
THANK YOU
远缘杂交过程中,来自不同物种 的基因会发生重组,产生新的基 因组合。
遗传改良
通过远缘杂交,可以将不同物种 的优良性状转移到同一物种中, 实现遗传改良。
杂种优势
某些远缘杂交产生的杂种表现出 杂种优势,即兼具双亲的优良性 状,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
03
远缘杂交育种的技术与方法
远缘杂交育种的材料准备
远缘杂交育种涉及的物种间亲缘关系较远, 导致产生的杂种不育性较高,难以获得可育 的杂种子代。
杂种后代分离幅度大
远缘杂交产生的后代分离幅度大,多数表现为生长 缓慢、结实率低等不良性状,难以筛选出具有优良 性状的个体。
繁殖障碍
由于杂种不育性高,难以通过正常的有性繁 殖方式获得大量杂种子代,需要采用无性繁 殖技术进行扩繁。
远缘杂交育种在玉米上的应用
总结词
增强抗性和适应性
详细描述
通过远缘杂交育种,将不同地区的玉米种质 资源进行融合,培育出具有抗旱、耐盐碱、 抗病虫害等优良性状的玉米新品种,提高其 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性和产量。

园林植物育种学-第七章远缘杂交

园林植物育种学-第七章远缘杂交

7.3.2.2 远缘杂交不育性的克服方法 • 杂种胚的离体培养 • 杂种染色体的加倍
德 国 报 春
• 回交法 • 改善营养条件 • 人工辅助授粉 • 延长培育世代、加强选择
毛百合×细叶百合
7.4 远缘杂种的分离和选择
7.4.1 远缘杂种分离的表现
• 综合性状类型:具有两个杂交亲本综合 的性状。
• 远缘杂种后代分离的广泛性
油茶
金花茶
• 远缘杂种的杂种优势
二 球 悬 铃 木
7.2 远缘杂交的作用和意义
7.2.1 远缘杂交的作用 • 提高花卉的抗病性和抗逆性
黄牡丹
蔷薇
• 创造花卉新类型:通过远缘杂交可以 创造现有花卉中所没有的特异的新类 型。
• 利用杂种优势
雏 菊
•丰富花卉的变异类型 大丽花
• 杂交种子的幼胚、胚乳和子房组织之 间缺乏协调性,胚乳不能为杂种胚提 供正常生长所需的营养,影响杂种胚 的发育。
7.3.1.2 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克服方法
• 选择适当亲本并注意正反杂交 • 混合花粉和多次重复授粉:混合授粉是指
在选定的父本花粉内,掺入少量其他品种 甚至包括母本的花粉,然后授于母本花朵 柱头上。重复授粉指在同一母本花的蕾期, 开放期进行多次重复授粉。
泡 桐
7.3.2 远缘杂种不育性及其克服
7.3.2.1远缘杂种不育性表现及其原因
成活性:杂种种子不发芽或虽然发芽生长,但 幼苗生长衰弱或早期夭亡。产生的原因是由 于远缘种间遗传上的差异大,造成生理上不 协调,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产生了某些重要 缺陷,因而影响了杂种的成苗成株。
• 结实性:杂种植株虽能成活,但结实性差, 甚至完全不能结实。由于染色体的不同源性 和基因间的不和谐,在减数分裂时,常出现 染色体的不联会及不规则分配。

远缘杂交

远缘杂交

(2)双亲基因的差异
控制可交配性基因:小麦在5 染色体上分别载有显性的Kr Kr1 Kr2基因, 控制可交配性基因:小麦在5B 和5A 染色体上分别载有显性的Kr1和Kr2基因, 可阻止小麦与黑麦、小麦与球茎大麦的可交配性(crossability) 可阻止小麦与黑麦、小麦与球茎大麦的可交配性(crossability)。 中国春”小麦的这二个位点上,分别载有隐性的等位基因kr 但“中国春”小麦的这二个位点上,分别载有隐性的等位基因kr1和kr2,因 而易于与黑麦和球茎大麦杂交。 而易于与黑麦和球茎大麦杂交。 基因互补的致死基因:戴维逊氏棉与所有异源四倍体种杂交时, 基因互补的致死基因:戴维逊氏棉与所有异源四倍体种杂交时,即使应用组 织培养技术也未成功。其主要原因是戴维逊氏棉具有Le 致死基因, 织培养技术也未成功 。其主要原因是戴维逊氏棉具有 Le2dav 致死基因 ,而异 源四倍体种具有Le 基因, 互补时,就可使棉苗致死。 源四倍体种具有Le1、Le2基因,当Le1与Le2dav互补时,就可使棉苗致死。
第八章 远缘杂交育种
第八章 远缘杂交育种
3、创造异染色体系 、
远缘杂交通常引入全套的异源染色体组,因此往往带来不良性状。 远缘杂交通常引入全套的异源染色体组,因此往往带来不良性状。 引入全套的异源染色体组 导入或置换某个异源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创造异附加系、异替换系、 导入或置换某个异源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创造异附加系、异替换系、易 异附加系 位系等 更好地利用异源物种的有利性状,改良现有品种。 位系等,更好地利用异源物种的有利性状,改良现有品种。 (1)异附加系:在某物种染色体组的基础上,增加数量不等的异源染色体。 )异附加系:在某物种染色体组的基础上,增加数量不等的异源染色体。 为非整倍体。 为非整倍体。 单体附加系:附加一条外源染色体的个体。 单体附加系:附加一条外源染色体的个体。 二体附加系:附加一对外源染色体的个体。 二体附加系:附加一对外源染色体的个体。 双单体附加系:附加二条不同的染色体。 双单体附加系:附加二条不同的染色体。 特点:染色体数目不稳定, 特点:染色体数目不稳定,容易恢复到二倍体 育性减退 异源染色体可能伴有不良性状 不能用于生产, 不能用于生产,但可用于创造异替换系和易位系 普通小麦与其它很多不同属物种培育出附加系 陆地棉附加系

远缘杂交育种

远缘杂交育种

活力的雌雄配子
6、不能正常完成受精过程,不能结籽
五、远缘杂交的困难及克服方法的探索
解决方法
1、幼胚离体培养 2、杂种染色体加倍法 3、回交法
4、延长杂种个体的寿命
5、改善营养及环境条件 6、逐代选择提高稔性
五、远缘杂交的困难及克服方法的探索
(三)、远缘杂种的反亲遗传和“剧烈分离”
反亲遗传:远缘杂交的F1有时会出现和母本或父本非常相
远缘杂交育种及其应用
目录
一、远缘杂交的概述
二、远缘杂交的意义
三、远缘杂交的特点
四、远缘杂交的亲和性
五、远缘杂交的困难及克服方法的
探索
六、远缘杂交在园艺植物中的应用
一、远缘杂交的概述
1 、定义:通常指分类学上不同种、属以上类间的杂交,又叫分
类学杂交。
2、分类:天然远缘杂交、人工远缘杂交
五、远缘杂交的困难及克服方法的探索
(二)、远缘杂种夭亡、难育、难稔及解 决方法
表现
1、受精后幼胚不能发育或中途停止发育 2、能形成幼胚,但幼胚畸形、残缺不全 3 、幼胚完整,但缺少或极少胚乳,或胚和胚乳间形成糊
粉状的细胞层
4、杂种营养体虽生长繁茂,但不能正常开花 5 、能正常开花,但其构造和功能不正常,不能产生有生
四、远缘杂交的亲和性
1、不亲和性的表现
花粉不能在异种柱头上萌发 花粉虽能萌发,但花粉管不能伸入花柱 花粉管进入花柱后生长缓慢,甚至破裂
花粉管长度不够,不能到达子房
花粉到达子房,但雌雄配子不能结合受精形成合子 幼胚不能正常生长发育
四、远缘杂交的亲和性
2、远缘杂交应考虑的问题
亲缘关系的亲疏 不同类别植物远缘杂交亲和性差异很大 从现有分类系统中和育种对象亲缘最近的种类

远缘杂交和倍性育种

远缘杂交和倍性育种

§8 远缘杂交和倍性育种重点:远缘杂交和倍性育种的概念,远缘杂交的困难和克服方法,远缘杂交和倍性育种后代的处理方法。

难点:远缘杂交不亲和性克服要求:了解远缘杂交育种和倍性育种的作用和意义,理解远缘杂交和倍性育种的概念,,明确远缘杂交的困难,掌握克服远缘杂交困难的,人工诱导多倍体和单倍体的途径和方法,远缘杂交和倍性育种后代的处理方法。

§8.1 远缘杂交育种§8.2 多倍体育种§8.3 单倍体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8.1 远缘杂交育种8.1.1 远缘杂交及其作用1 远缘杂交的概念通常将植物分类学上属于不同种 (species)、属 (genus)或亲缘关系更远的植物类型间所进行的杂交,称为远缘杂交 (wide cross或distant hybridization)。

所产生的杂种称远缘杂种。

远缘杂交又可区分为:①种间杂交②属间杂交③亚远缘杂交2 远缘杂交的作用①将异种 ( 属 )植物的有利性状引入栽培品种②创造新物种③创造异染色体体系④诱导单倍体⑤有效地利用杂种优势⑥用于研究生物的进化8.1.2 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原因及其克服方法1 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及其原因远缘杂交时,由于双亲的亲缘关系较远,遗传差异大,染色体数目或结构也不同,生理上也常不协调,这些都会影响受精过程。

常见的现象有:花粉不能在异种柱头上萌发;花粉虽能萌发,但花粉管不能伸入柱头;或花粉管进入柱头后,生长缓慢,甚至破裂;或花粉管虽生长正常,但长度不够等原因而不能达到子房;花粉管即使达到了子房,雌、雄配子不能结合、受精而形成合子。

这就是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incompatibility), 或不可交配性 (noncrossability)。

(1)亲缘关系较远的两亲性因素在结构上、生理上的差异,不能完成正常的受精作用(2)远缘杂交的亲和性与双亲的基因组成有关2 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方法(1)注意亲本的选择与组配同种植物不同的变种或品种,由于其细胞、遗传、生理等的差异,会影响其接受另一种花粉进行受精的能力,即配子间的亲和力有很大差异。

远缘杂交育种

远缘杂交育种
第15章
远缘杂交育种
一、远缘杂交的概念和分类
(一)远缘杂交的概念 植物分类学上不同种或不同属间的有 性杂交称为远缘杂交。 性杂交称为远缘杂交。 此类杂交产生的后代称远缘杂种。 此类杂交产生的后代称远缘杂种。
Rosa glauca Rosa canida Rosa foetida
(二)远缘杂交的分类 精卵结合型: 精卵结合型: 通过受精过程, 通过受精过程,结合自己成了精 核和卵的全部遗传信息的杂种; 核和卵的全部遗传信息的杂种; 非精卵结合型: 非精卵结合型: 由获得远缘父本部分遗传信息的 卵发育成的, 卵发育成的,这部分遗传信息可能来 源于父本配子细胞质内的DNA DNA或 源于父本配子细胞质内的DNA或mRNA 等。认为那些在染色体数和形态方面 和母本完全一样。 和母本完全一样。
7、化学药剂的应用 赤霉素、萘乙酸、 赤霉素、萘乙酸、 吲哚丁酸、 吲哚丁酸、硼酸等化学 药剂处理可克服某些远 缘杂交不结实的缺点。 缘杂交不结实的缺点。
8、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 随着组织培养研究的深入, 随着组织培养研究的深入,已经开始 研究应用人工培养基把母本花朵中取出胎 座或没有带胎座的胚珠, 座或没有带胎座的胚珠,置于试管中进行 人工授粉受精。 人工授粉受精。
继续进行杂交选择: 3、继续进行杂交选择: 由于远缘杂种后代分离延续世代较 因此,对于杂种一代, 长,因此,对于杂种一代,除了一些比 较优良类型的直接利用外, 较优良类型的直接利用外,还可以进行 要种单株间的再杂交或回交, 要种单株间的再杂交或回交,并对以后 的世代继续进行选择。 的世代继续进行选择。随着选择世代的 增加,优良类型的出现率也将会提高。 增加,优良类型的出现率也将会提高。
2、增加杂种的繁殖世代 远缘杂种往往分离世代甚长, 远缘杂种往往分离世代甚长,有 些杂种一代虽不出现变异, 些杂种一代虽不出现变异,而在以后 的世代中,仍然可能出现性状分离, 的世代中,仍然可能出现性状分离, 因此,一般不宜过早淘汰。但是, 因此,一般不宜过早淘汰。但是,对 于那些经过鉴定, 于那些经过鉴定,证明是由于无融合 生殖的发生,发生了孤雌生殖, 生殖的发生,发生了孤雌生殖,因而 长成的植株完全象母本一样。 长成的植株完全象母本一样。这样的 植株,就有能作为远缘杂种, 植株,就有能作为远缘杂种,而应加 以淘汰。 以淘汰。

《远缘杂交育种》课件

《远缘杂交育种》课件

防止基因污染:避 免杂交过程中基因 污染,确保杂交结 果的纯正性
提高杂交成功率: 通过优化杂交技术 ,提高杂交成功率 ,降低成本
远缘杂交育种的应用
远缘杂交育种在农业上的应用
提高作物产量:通过 远缘杂交育种,可以 培育出高产、抗病、 抗逆的作物品种
改善作物品质:通过 远缘杂交育种,可以 培育出口感更好、营 养更丰富的作物品种
添加标题
选育:对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 进行选育,以获得新品种
自交:将回交后的个体进行自 交,以获得纯合子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杂交:将亲本进行杂交,产生 F1代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回交:将筛选出的个体与亲本 进行回交,以稳定优良性状
鉴定:对纯合子进行鉴定,确 定其是否具有优良性状
远缘杂交育种的方法
远缘杂交育种的技术流程
选择亲本:选择具有不 同遗传背景的亲本
杂交:将不同遗传背景 的亲本进行杂交
筛选:筛选出符合要求 的杂交后代
培育:对筛选出的杂交 后代进行培育和改良
鉴定:对杂交后代进行 鉴定和评价
推广:将优良的杂交品 种进行推广和应用
远缘杂交育种的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亲本: 选择具有优良性状 的亲本进行杂交
控制杂交环境:确 保杂交环境适宜, 避免不良环境影响 杂交效果
丰富作物的遗传 多样性:远缘杂 交可以丰富作物 的遗传多样性, 为育种提供更多 的选择。
远缘杂交育种的分类

同种异型杂交:同一物种的不同类型之间的杂交

异种杂交:不同物种之间的杂交

属间杂交:同一属的不同物种之间的杂交

科间杂交:同一科的不同属之间的杂交

跨科杂交:不同科的物种之间的杂交

远缘杂交育种

远缘杂交育种

(二)远缘杂种不育性原因
1. 成活性差的原因 : 主要是由于远缘 种间遗传差异大,造成生理上不 协调,在胚胎发育的关键时刻, 产生了某些重要缺陷,因而影响 了杂种的成苗成株。
2. 造成远缘杂种植株结实性差或 完全不能结实的原因 减数分裂异常; 远缘杂种生殖器官发育不全, 完全不能形成雌雄配子。
(一)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 (二)远缘杂种的不育性; (三)远缘杂种后代分离的广泛性; (四)远缘杂种的杂种优势.
四、远缘杂交不亲和性及其克服
(一)远缘杂交不亲和现象及其原因: 1. 花粉在异种植物的柱头上不能发芽 ; 2. 花粉管不能进入柱头; 3. 花粉管生长缓慢或花粉管太短,不能进入子房到 达胚囊中; 4. 花粉管虽能进入子房,到达胚囊,但不能受精 ; 5. 受精后的幼胚不发育,或发育不正常,或发育中 途停止; 6. 杂交种子的幼胚、胚乳和子房组织之间缺乏协调 性,胚乳不能为杂种胚提供正常生长所需的营养, 影响杂种胚的发育。
远缘杂交育种的计划
1.
2. 3. 4. 5. 6.
育种目标的确定; 杂交亲本的选配; 克服杂交困难的技术措施; 远缘杂种选择的技术措施; 杂种后代的培育技术; 品种繁育和品种推广.
作业
1.
2. 3.
远缘杂交的概念; 简述远缘杂交的主要困难; 如何克服远缘杂交的困难.
9、应用温室或保护地杂交, 改善授粉受精条件.
10、花粉预先用低剂量辐射处理 花粉用低剂量射线处理后,活性增加, 表现花粉发芽率提高,花粉管生长迅速, 再 行杂交可以提高杂交成功率。
五、远缘杂种不育性及其克服
(一)远缘杂种不育性表现 远缘杂种的不育性表现,包括杂种的成活 性和结实性两个方面: 成活性:即杂种种子不发芽升虽然发芽生 长,但幼苗生长衰弱或早期夭亡; 结实性:即杂种植株虽能成活,但结实性 差,甚至完全不能结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位系(translocation line)是指某 物种的一段染色体和另一物种的相应染色体 的片段发生交换后,基因连锁群也随之发生 改变外而产生的新类型。如小麦T-47易位系, 小偃6号等。
异代换系和易位系
Complete
1 2 3 4 5 67
AA
Substituted (Reference to D genome)
5.外源植物激素处理 雌、雄性器官中某些生理活性物质如 GA3、IAA、NAA等含量的多少也会影响受 精过程。因此在花器上补施某些植物激素等, 有可能促进异种花粉的受精过程及杂种胚的 分化发育。
6.植物组织培养 随着组织培养技术等生物技术的 不断发展,已创造出一些可用来克服 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方法:
实践表明:要使育种工作有所突破,必 须打破物种间的界限,通过远缘杂交,充分 利用野生种质资源或其它物种资源中所蕴藏 的独特特征、特性,扩大基因重组和染色体 间相互关系变化的范围,创造出更加丰富的 变异类型。
第二节 远缘杂交的困难及其克服方法
一、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及其克服方法
远缘杂交中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远缘杂 交后,雌雄配子不能受精结合形成合子,即 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或不可交配性。
一、培育新品种和种质系 远缘杂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破物种间
的界限,人为地促进不同物种间基因的渐渗 和交流,将异种(属)植物的有利性状引入 栽培品种,从而把不同生物中所具有的独特 的特征、特性结合于同一个个体,从而创造 出新的品种,这是农作物品种改良的重要途 径之一。
野生马铃薯(抗晚疫病)×栽培种 ↓
抗晚疫病的品种
普通小麦(2n=42)×中间偃麦草(2n=42)

F1(自交、自由授粉或回交)
-----------------------------------------------------



小麦类型----×小麦-------×---------中间类型 偏草类型(淘汰)




小偃1号 新曙光6号 新曙光8号 远中1异附加系
(一)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原因 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是因为自然界的各
种生物类型都是在长期的系统发育过程中形 成的独立的生存单位,为保持各物种的独立 性,一般都存在种间的生殖隔离(sexual isolation),其具体原因有:
1、双亲受精因素的差异 即亲缘 关系较远的两亲性因素在结构上、生理 上的差异,不能完成正常的受精作用。
1 2 3 4 5 67
AALeabharlann BBBBDD
DD
2RR
利用这些材料,可以把人们所需要的野 生种的个别染色体或其片段所控制的优良性 状转移到栽培品种中去,并避免异种(属) 其它染色体不良性状的影响,在育种上有重 要的实用意义。
四、诱导单倍体
五、利用杂种优势
六、研究生物的进化
二倍体种(2X=14)野生一粒小麦×拟斯卑尔脱山羊草
异附加系 (alien addition line) 是指某物种染色体组型的基础上,增加 一对或两对其他物种的染色体,从然形 成一个具有另一物种特性的新类型。
异附加系的染色体数目不稳定,育性减 退,也往往伴有不良的遗传性状,并且性状 的遗传也不稳定,在缺乏严格选择的情况下, 几代后往往恢复到二倍体状况,所以一般不 直接用于生产,但这是创造异替换系的桥梁。
(AA) ↓ (BB)
(AB)
↓染色体加倍
四倍体种(2X=28)
野生二粒小麦 × 粗山羊草
(AABB) ↓ (DD)
(ABD)
↓染色体加倍
六倍体种(2X=42)
普通小麦
(AABBDD)
图 小麦可能的进化途径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在品种之 间杂交难以完全满足育种目标要求的 情况下,远缘杂交越来越被广泛应用, 并成为各项育种技术相互渗透的结合 点。
普通小麦的黑麦附加系AABBDD+2(1R, 2R,3R,4R,5R,6R,7R)
1 2 3 4 5 67
AA
1 2 3 4 5 67
AA
BB
BB
2RR
DD
DD
异替换系(alien substitution line) 是指某物种的一对或几对染色体被另一物 种的一对或几对染色体所取代而成为一新 类型。如蓝粒小麦是普通小麦4D染色体被 长穗偃麦草4E染色体所替换而成的异替换 系。
2.染色体预先加倍法 在用染色 体数目不同的亲本杂交时,先将染色 体数目少的亲本人工加倍后再杂交, 可提高结实率。
3.桥梁(媒介)法 如果两个 亲本(物种)直接杂交有困难时,可 先通过第三者作为桥梁,以亲本之一 与桥梁亲本杂交,再与另一亲本杂交 可获得成功。
4.采用特殊的授粉方法 (1)用混合花粉授粉 (2)重复授粉 (3)提前或延迟授粉 (4)射线处理法
2、双亲基因组成的差异 远缘杂交的 亲和性与双亲基因组成有关。研究表明,小 麦在5B和5A染色体上分别载有显性的 Kr1Kr2基因,可阻止小麦与黑麦、小麦与球 茎大麦的可交配性(crossability)。
但是“中国春”小麦的这两个位 点上分别载有隐性的等位基因kr1和 kr2,因而易于与黑麦和球茎大麦杂交。
龙麦1号
新曙光9号 远中2 ↘
龙麦2号
姊妹系
远中3 异源非完全
龙麦3号
远中4 双二倍体(2n=56)
远中5 ↗
图7-1 普通小麦×中间偃麦草育种程序示意图
二、创造新作物类型
通过导入不同种、属的染色体组,可以 创造新作物、新物种。如著名的八倍体小黑 麦、六倍体小黑麦。
三、创造异染色体系
通过不同物种之间的杂交,可以导入异 源染色体或片段,创造出异附加系(alienaddition line)、异替换系(alien substitution line)和易位系(translocation line),用以改良现有的品种。
(二)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方法
1.亲本选择与组配 同种植物不同 的变种或品种,由于其细胞、遗传生理等 的差异,会影响接受另一种花粉进行受精 的能力,即配子间的亲和力有很大差异。 所以,为了提高远缘杂交的成功率,必须 注意亲本的选配。
(1)当栽培种与野生种杂交时,应以栽培种 为母本; (2)在染色体数目不同的远缘杂交中,应以 染色体数目多的作母本; (3)以品种间杂种为母本的效果好; (4)广泛测交,选择适当亲本组配,并注意 细胞质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