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虚词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虚词研究
绪论
一、汉语虚词研究的简单回顾
中国古代的虚词研究,从汉代到清代有着2000多年悠久的历史。古代语文学家在这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早在汉代,古人就有了对“词、语助、助语”(虚词)的研究,刘勰的《文心雕龙》已经按功能和位置把虚词分为发端、送末、札句三类在语言使用中把词区分为虚词和实词两大类的,据现有文献的记载,在我国,最早见于宋人的著作,不过,当时都把“词”称作“字”。宋朝有个叫周辉的文人在他的《清波杂记》中有过这样的记载:“东坡教诸子作文,或辞多而意寡,或虚字多实字少,皆批谕之。”词人张炎在他的《词源》中也写道:“词之句有二字、三字、四字,至六字、七八字者,若堆砌实字,读且不通,况付之雪儿乎?合用虚字呼唤,单字如‘正、但、甚、任’之类,
两字如‘莫是、还又、那堪’之类。”可见,当时所谓的“实字”就是指那些表示具体的事物和概念的词,大致接近于现代所说的名词,而“虚字”则主要是指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语气词,有时也可以指代词、数词,甚至部分谓词。当时,人们又把“虚字”叫作“词、助字、语助、助语辞”等。我国最早的虚词词典、元朝卢以纬的《语助》(又名《助语辞》),曾对文言中的“语助”做了简明而系统的解释第一次。清代的虚词研究代表了语文学时期虚词研究的高峰,刘淇的《助字辨略》、王引之的《经传释词》等即是清代虚词研究的代表作。这时期人们对虚字的认识又有了相当的发展,清人王鸣昌在他的《辩字诀》中,已能根据虚字的功用将其细分为六类:起语虚字、按语虚字、转语虚字、衬语虚字、束语虚字和歇语虚字。当然,当时的研究还不能算真正的语法研究,主要是为训释古籍和指导写作用的。
古代的虚词研究往往是出于实用目的,因为构文之道,不外虚实两字,而经传中实
字易训,虚字难释。因而为通经辨志就必须考释灵活难释的虚字。由此产生了“声气说”和“性情说”。古人深感虚词体现了文章的神情声气、抑扬顿挫、起承转合。文章气韵的顺畅,神情的毕现,都与虚词的运用有关。所以古人注重虚词的语文感受及其在句子组织中的表达作用,带有直观性和体验性。这些研究特别注重对语气词的研究,可以说古代的虚词研究就是以语气词为核心的,这些语气可分为八类:(1)感叹语气;(2)疑问语气;(3)肯定语气;(4)禁止语气;(5)承接语气;(6)转折语气;(7)假设语气;(8)应答语气。
《马氏文通》的诞生标志着汉语语法学的正式诞生,同时也标志着汉语词类研究的真正开端。《马氏文通》第一次明确地把实字和虚字用为语法学概念。它在词类分别上基本套用拉丁语法,把汉语的文言词分为九类:其中实字包括名字、代字、动字、静字、状字五类;虚字包括介字、连字、助字、叹字四类。
之后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对虚、实分类各不相同,但都有所发展。建国后的一系列语法教材基本上也都沿用了虚实二分说,只不过在具体划类上不太一样,大家可以参看朱德熙《语法讲义》、胡裕树《现代汉语》还有咱们用的黄廖本《现代汉语》。近年来的研究,多数论著不再二分,而是三分,分成实词、虚词、特殊类三大类。大家可以参看北大本《现代汉语》,张斌本《现代汉语》,邢福义《汉语语法学》。
关于现代汉语虚词研究,最后再向大家推荐几本参考书:吕叔湘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北大中文系1955、1957级语言班编的《现代汉语虚词例释》,侯学超编的《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张斌主编的《现代汉语虚词词典》,朱景松编的《现代汉语虚词词典》,还有一些虚词研究的专著,主要有:陆俭明、马真《现代汉语虚词散论》、张谊生《现代汉语虚词》、李晓琪《现代汉语虚词讲义》、齐沪扬《现代汉语虚词与对外汉语教
学》。另外关于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等的专著还有很多,如果大家有兴趣研究,不妨再扩充阅读一些。
二、现代汉语中的虚词
按词的语法功能,我们把现代汉语的词分为以下十五类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状态词、代词、数词、量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以及叹词、拟声词。我们把其中的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这五类称为虚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状态词、代词、数词、量词称为实词,叹词、拟声词作为特殊词类另归并为一类。
虚词是跟实词相对的。从意义上看,虚词所表示的意义比较虚灵,不像实词那样实在、具体。从语法功能上看,虚词除了能充任状语外,不能充任别的句法成分,即不能充任主语、谓语、述语、宾语、补语、中心语等主要的句法成分。
虚词在语言中的实际作用主要有四方面:
第一,帮助表达实词之间某种语法获语义关系。帮助表达实词之间的语法关系的实例如:
(1)木头和桌子都搬走了。
(2)木头的桌子都搬走了。
例(1)用“和”,表示“木头”与“桌子”之间是联合关系;例(2)用“的”,表示“木头”与“桌子”之间是修饰关系。再如:
(3)她满意得笑了。
(4)她满意地笑了。
例(3)用“得”表示“满意”和“笑了”之间是动补关系;例(4)用“地”,表示“满意”与“笑”之间是修饰关系。帮助表达实词之间的语义关系的实例如:
(5)张三把李四说了一通。
(6)张三被李四说了一通。
(7)张三对李四说了一通。
例(5)—(7)表面看,包含的词语基本相同,所差只在使用的介词不一样。其实,介词使用的不同,改变了句子内部实词之间的语义关系。例(5)用“把”,“说”是“责备、数落”的意思,“张三”是“说”的施事,“李四”是“说”的受事;例(6)用“被”,“说”也是表示“责备、数落”的意思,但“张三”成了“说”的受事,“李四”成了“说”的施事;而例(7)用“对”,“说”却表示“陈述、诉说”的意思,“张三”是“说”的施事,而“李四”成了“说”的与事了。
第二,帮助实词添加某种语法意义。
(8)我看见他拿了两个苹果。
(9)我看见他拿过两个苹果。
(10)我看见他拿着两个苹果。
同是动词“拿”,例(8)“拿”后面带上“了”,表示“拿”这个行为动作实现或者说完成了;例(9)“拿”后面带上“过”,表示“他”有“拿苹果”这一经历;例(10)“拿”后面带上“着”,表示“拿”这一行为动作的持续。显然,“了”、“过”、“着”帮助动词添加的语法意义各不相同。
第三,帮助改变词语的表述功能。例如“吃”,是动词,从意义上说,表示行为动作;从表述功能看,表示陈述。但是,如果后面加上助词“的”,“吃的”就成了名词性成分了,从意义上看,表示事物了,可以指“吃的东西”(如“我先去买点儿吃的”);从表述功能看,表示指称了。
第四,帮助表达某种语气。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