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用语(全) 新颖 完整 教学
初中化学用语教法

初中化学用语教法化学用语是一种国际性的科技语言,也是研究化学的工具,化学用语贯穿整个初中化学教材的始终,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实验、化学计算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和重要技能。
掌握好化学用语,才有可能学好化学。
从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人教版)教材看,出现的化学用语有:1、元素符号(33种)与离子符号(5种)2、原子结构示意图(22种)离子结构示意图(5种)3、化学式(108种)4、化学方程式(62个)5、电离方程式(11个)新编教材不仅删去了电子式,减少了元素符号,降低了对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的要求,对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相互联系与相互转变的反应规律的要求,而且对章节编排做了改进,分散了难点,选择了合理的知识梯度。
如何根据教材特点与学生接受能力进行化学用语的教学是教师应该探讨的问题,下面谈点浅见。
1、运用兴趣教学,提高学习效果。
根据教材的内容,有计划地分散难点,让学生轻松地学习,提高学习化学用语的兴趣。
例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都可以提前逐步渗透、避免大量集中学习使学生难以接受。
要让学生在学懂学会中不断强化兴趣,在教学中重视牢固地掌握元素符号,进而熟练地写出化学式,就可顺利地写出化学方程式。
为避免化学用语的学习枯燥无味,可将元素符号、化合价、金属活动顺序表编成顺口溜以提高兴趣,获得好的记忆效果。
2、根据教材分层次教学,减少坡度,循序渐进。
教师应了解教材的知识结构,分析化学用语在全册书中的地位,按照教材编排的层次,把握教材的深广度,将化学用语的教学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①从绪言到第二章第三节是元素符号、化学式的识记阶段。
让学生提前分散识记元素符号。
每节课3~5种,学生不感到负担,愿意学。
到元素、元素符号这一节,学生已能熟练地读、写24种元素符号,为下一节化学式作好了充分的准备,从绪言课接触物质开始,就可注明常见物质的化学式,让学生经常见一见,不作其它要求。
初中化学用语(全)

初中化学用语总结一、单质1、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1)金属单质,如:Na 钠Cu 铜Mg 镁Zn 锌Al 铝Ag 银K 钾Ba 钡Ca 钙Pt 铂Mn 锰Hg 汞Fe 铁Au 金……(2)非金属固体:C 碳S 硫P 磷(3)稀有气体:He 氦气Ne 氖气Ar 氩气H2氢气N2氮气O2 氧气O3臭氧Cl2氯气(一)、化合反应:“多变一”1、氯化氢和氨气反应:氯化铵氨气氯化氢−→−+ Cl NH NH HCl 43===+2、红磷燃烧: 五氧化二磷氧气磷点燃−−→−+ 522O P 2O 5P 4点燃+ 3、硫的燃烧: 二氧化硫氧气硫点燃−−→−+ 22SO O S 点燃+ 4、铁在氧气中燃烧:四氧化三铁点燃氧气铁−−→−+ 432O e F O 2e F 3点燃+5、镁的燃烧: 氧化镁氧气镁点燃−−→−+ O Mg 2O 2Mg 2点燃+ 6、铝的燃烧: 氧化铝氧气铝点燃−−→−+ 322O Al 2O 34Al 点燃+7、铜在空气中加热:氧化铜氧气铜加热−−→−+ O Cu 2O Cu 22△+8、氢气的燃烧: 水氧气氢气点燃−−→−+ O H 2O 2H 222点燃+ 9、木炭燃烧: 二氧化碳氧气碳点燃−−→−+ 22CO O C 点燃+ 10、碳在不足量氧气中燃烧:一氧化碳氧气碳点燃−−→−+ CO 2O C 22点燃+ 11、一氧化碳的燃烧:二氧化碳氧气一氧化碳点燃−−→−+ 22CO 2O CO 2点燃+12、二氧化碳溶于水:碳酸水二氧化碳→+13、生石灰遇水反应:氢氧化钙水氧化钙→+(二)、分解反应:“一变多”1、氧化汞加热分解: 氧气汞氧化汞加热+−−→− ↑+2O Hg 2Og H 2△2、过氧化氢催化分解:氧气水过氧化氢二氧化锰+−−−−→− ↑+22O Mn 22O O H 2O 2H 23、高锰酸钾加热分解:氧气二氧化锰锰酸钾高锰酸钾加热++−−→−4、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5、电解水: 氢气氧气水通电+−−→− ↑+↑222O H 2O2H 通电6、碳酸分解: 二氧化碳水碳酸+→7、碱式碳酸铜(孔雀石)热分解:水二氧化碳氧化铜碱式碳酸铜加热++−−→−8、电解熔融氧化铝制铝:氧气铝氧化铝通电+−−→− ↑+232O 3Al 4O l A 2通电9、碳酸钙高温分解: 二氧化碳氧化钙碳酸钙高温+−−→− ↑+23CO O a C aCO C 高温(三)、置换反应:“单质+化合物 — 化合物+单质 A+BC — AC+B ”1、 氢气还原氧化铜:铜水氧化铜氢气加热+−−→−+2、 碳还原氧化铜:铜二氧化碳氧化铜碳高温+−−→−+ 金属活动顺序:3、 镁与稀盐酸反应:氢气氯化镁盐酸镁+→+4、 铝与稀盐酸反应:氢气氯化铝盐酸铝+→+5、 锌与稀盐酸反应:氢气氯化锌盐酸锌+→+6、 铁与稀盐酸反应:氢气氯化亚铁盐酸铁+→+7、 镁与稀硫酸反应:氢气硫酸镁稀硫酸镁+→+8、 锌与稀硫酸反应:氢气硫酸锌稀硫酸锌+→+ 9、 铝与稀硫酸反应:氢气硫酸铝稀硫酸铝+→+10、铁与稀硫酸反应:氢气硫酸亚铁稀硫酸铁+→+11、铝与硫酸铜反应:铜硫酸铝硫酸铜铝+→+12、铁与硫酸铜反应:铜硫酸亚铁硫酸铜铁+→+13、铁与氯化铜反应:铜氯化亚铁氯化铜铁+→+(四)、复分解反应:1、氯化钾与硝酸银反应:氯化银硝酸钾硝酸银氯化钾+→+2、盐酸与硝酸银反应:氯化银硝酸硝酸银盐酸+→+3、氧化铜与硫酸反应:水硫酸铜硫酸氧化铜+→+4、氧化镁与硫酸反应:水硫酸镁硫酸氧化镁+→+5、氧化铁与盐酸反应:水氯化铁盐酸氧化铁+→+6、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水氯化钠氢氧化钠盐酸+→+7、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水硫酸钠氢氧化钠硫酸+→+ 8、硝酸与氢氧化铜反应:水硝酸铜氢氧化铜硝酸+→+9、氯化钡与硫酸反应:水硫酸钡硫酸氯化钡+→+ 9、氯化钡与碳酸钠反应:氯化钠碳酸钡碳酸钠氯化钡+→+10、氢氧化钠硫酸铜反应:硫酸铜氢氧化铜硫酸铜氢氧化钠+→+11、氢氧化钙与氯化铁反应:氯化钙氢氧化铁氯化铁氢氧化钙+→+(五)、其他反应: 1、汽车尾气催化转换:氮气二氧化碳一氧化氮一氧化碳+−−→−+铂、钯22dP t P N CO 2NO2CO 2++,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水碳酸钙氢氧化钙二氧化碳+→+3、大理石与盐酸反应:二氧化碳水氯化钙盐酸碳酸钙++→+4、甲烷(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燃烧:水二氧化碳氧气甲烷点燃+−→−+O H 2CO O 2CH 2224++点燃5、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二氧化碳铁一氧化碳氧化铁高温+−−→−+ 232CO 32Fe COO e F ++高温6、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二氧化碳铜一氧化碳氧化铜加热+−−→−+ 2CO u C COCuO ++加热10、碳酸氢铵与氢氧化钙混合:氨气水碳酸钙氢氧化钙碳酸氢铵++→+11、硫酸铵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加热:氨气水硫酸钠氢氧化钠硫酸铵△++−→−+(NH 4)2SO 4+2NaOH Na 2SO 4+ H 2O + NH 3·H 2O7、葡萄糖在酶作用下的反应:水二氧化碳氧气葡萄糖酶+−→−+。
化学用语教案初中

化学用语教案初中
【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用语的基本含义和用法;
2. 掌握常见化学用语的英文表达;
3. 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化学用语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
1. 化学用语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常见化学用语的英文表达。
【教学难点】
1. 理解和记忆化学用语的英文表达;
2. 掌握化学用语的正确用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化学用语;
2.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化学用语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学习化学用语的基本概念(10分钟)
1. 讲解化学用语的概念和特点;
2. 介绍常见化学用语的英文表达。
三、学习常见化学用语的英文表达(15分钟)
1. 教师给出常见化学用语的英文表达,并让学生做简单的口头练习;
2. 学生跟读和模仿,掌握正确的发音和语调。
四、练习与巩固(10分钟)
1.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自主完成;
2. 针对易错题进行讲解和指导。
五、作业布置与反馈(5分钟)
1. 布置练习题作业;
2. 收集学生的作业,及时进行评讲和反馈。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针对化学用语的基本概念和常见英文表达进行教学,通过口语练习和练习题的训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用语,提高英文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化学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化学用语复习教学设计

5.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定势,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局限,培养其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化学用语的熟练运用: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化学式的命名和改写等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在此方面容易出现错误,需要教师着重讲解和指导。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化学用语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完成课本第十五章的课后习题,重点关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以及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2.从生活中选择一个化学现象,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并撰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阐述化学用语在该现象中的应用。
3.结合本节课所学的化学实验操作,设计一个简单的家庭化学实验,记录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并分析实验原理。
1.学生在化学知识掌握程度上的差异,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制定分层教学策略,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学生在化学用语的理解和运用上,往往容易出现混淆和错误。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误区,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提高其准确运用化学用语的能力。
3.部分学生对化学实验操作尚不熟练,教师应加强实验指导,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和操作技能。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以下知识点:
1.化学用语的基本知识,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
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特点及其应用。
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注意事项。
4.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和操作技巧。
同时,教师强调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积极思考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提高化学素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化学用语,解决实际问题,为后续化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初高中化学用语汇总教案

初高中化学用语汇总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初高中化学常用的基本概念和术语;2. 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些化学用语,提高化学学习效果;3. 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和热情,为进一步学习化学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元素:化学中最基本的物质单位;2. 化合物:由两种或更多种元素按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3. 分子:由原子按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稳定结构单位;4. 原子:构成分子和物质的最小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5. 化学键:原子之间由共有电子、共价键、离子键或金属键等方式相互结合而成的连接;6. 反应物:参与化学反应的起始物质;7. 生成物: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的产物;8. 反应类型:包括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单质分解反应、双份置换反应等;9. 氧化态:描述元素或化合物中元素所处的氧化状态;10. 相对分子质量和摩尔质量:分子中各元素原子质量之和;11. 摩尔和摩尔浓度:描述物质的数量和浓度;12. 溶液:溶质和溶剂混合而成的均匀体系。
三、教学方法:1. 讲解配合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化学用语的具体意义;2.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积极参与化学用语的学习和应用;3. 利用实验和动手操作,加深学生对化学用语的理解和记忆;4.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有趣地呈现化学用语。
四、教学过程:1. 简要介绍化学用语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讲解并分析常见的化学用语,包括元素、化合物、分子、原子、化学键等;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化学用语在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4. 制定相关练习和考核,检验学生对化学用语的掌握情况;5. 总结学习成果,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思考和拓展性学习。
五、教学评价:通过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和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评估教学效果,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教学调整和改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初中化学用语复习课教案

初中化学用语复习课教案
教学内容:化学用语复习
教学目标:复习化学用语,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重点:化学用语的掌握和运用
教学难点:理解和应用化学用语
教学准备:教科书、教具、课件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次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今天的复习课铺垫。
二、复习化学用语(20分钟)
1. 题目解析:教师通过讲解一些常见的化学用语,引导学生复习和理解。
如物质、元素、化合物、分子、离子等。
2. 练习巩固: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答题,并进行讲解和讨论,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化学用语。
三、拓展应用(15分钟)
1. 实例分析:教师结合生活和实际,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用语解释一些日常现象,增强学生对化学用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案例分析:教师提供一些案例,让学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解释,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化学用语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回顾课堂知识。
五、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布置相应的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通过对化学用语的复习课教学,学生对化学用语的理解和掌握有所提高。
在后续的学习中,应进一步巩固和应用化学用语,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初中化学机构补课术语教案

初中化学机构补课术语教案主题:初中化学补课术语教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初中化学中常见的重要术语及其科学含义。
2. 能够正确运用这些术语,提高化学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教学重点:1. 原子、分子、元素、化合物等基本概念。
2. 化学反应、物质变化、原子结构等相关术语。
教学难点:1. 化学式、化学符号的理解及应用。
2. 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编写和解析。
教学准备:教案、教材、黑板、笔、化学模型等教具。
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教师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并简要讲解化学术语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二、学习术语(15分钟)1. 原子:化学中最小的基本粒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2. 分子: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结合而成的粒子。
3. 元素: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纯净物质。
4. 化合物:由不同种原子化合而成的纯净物质。
教师讲解每个术语的含义,并引导学生思考并举例说明。
三、学习应用(20分钟)1. 化学式:用化学符号表示物质的种类和数量。
2. 化学反应: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
3. 化学方程式:用符号表示化学反应过程的表达式。
教师通过实例讲解化学式的编写和化学方程式的解析,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和讨论。
四、巩固(10分钟)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学习的内容。
五、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术语的应用和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练习题和作业,并提示下节课内容。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化学术语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并能够正确运用这些术语进行化学学习。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多进行相关练习和实际操作,以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和水平。
初中化学用语专题教案大全

初中化学用语专题教案大全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用语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掌握化学用语的常见名称和定义;
3. 能够准确运用化学用语进行沟通和交流。
二、教学重点:
1. 化学用语的定义和分类;
2. 化学用语的常见名称和定义。
三、教学难点:
1. 化学用语的应用;
2. 化学用语的记忆和理解。
四、教学准备:
1. 教材:初中化学教材;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化学实验视频或图片引入化学用语的话题,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概念讲解:介绍化学用语的定义和分类,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用语的基本概念;
3. 常见名称和定义:通过实例和案例,讲解化学用语的常见名称和定义,让学生掌握化学用语的基本内容;
4. 练习与讨论:设计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5. 总结:对化学用语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并回顾学生的学习情况;
6. 拓展:引导学生利用化学用语进行有关化学实验或研究,拓展学生的化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
化学用语
1. 定义和分类
2. 常见名称和定义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了解更加深入和全面,能够更好地运用化学用语进行学习和交流。
同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化学用语教学实用有效方法

初中化学用语教学实用有效方法初中化学用语教学的有效方法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最基本要素,化学用语教学在初中教学中至关重要,初中化学用语教学是一个难点,成为制约学生学好化学的障碍,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初中化学用语教学的各种有效方法。
一、分散难点,循序渐进。
化学用语包括: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元素符号是基础,化学式是关键,方程式是应用。
根据化学用语中元素符号最为基础,在平时的教学中适当调整教材内容,在进行新课前,首先进行元素符号教学,利用一节课时间进行常见元素符号的写法教学。
让学生明确要学好化学,首先从记忆元素符号开始,强调元素符号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
在以后的教学中,每节课前记一、二分钟元素符号,巩固复习,反复练习。
授新课时接触到的物质就用化学式来表示如:水(H20)二氧化碳(CO2)氧气(O2),这样既巩固了元素符号又积累了化学式的写法为第四单元化学式的书写及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及利用方程式计算打下基础。
二、精心设计,寻找规律。
精心设计化学式书写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寻找规律。
心理学家波利亚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规律。
首先分类给出物质,让学生书写化学式(一)铁、碳、磷、氧气、氮气Fe C P O2 N2(二)二氧化碳、水、二氧化硫、四氧化三铁CO2 H2O SO2 Fe3O4其次,让学生分组讨论给出单质,氧化物化学式书写规律。
单质化学式书写规律:(1)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化学式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
(2)气态非金属单质化学式由元素符号和数字组合表示。
氧化物化学式写法:一般氧元素符号在后,其它元素符号在前,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三)酸、碱、盐化学式写法:首先让学生探究酸、碱、盐化学式构成特点:酸由H+和酸根离子构成碱由金属阳离子和OH-构成盐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遵循正价前,负价后的规律,学生通过分析探究能独立写出常见酸、碱、盐化学式。
初中化学用语专题教案模板

初中化学用语专题教案模板
教材:初中化学教科书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常见的化学用语,提高学生对化学用语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2. 帮助学生掌握化学用语的写法和应用方法;
3. 启发学生对化学用语相关知识的思考和探索。
教学内容:
1. 化学用语的概念和分类;
2. 常见的化学用语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化学用语的概念和分类;
难点:化学用语的应用方法和理解。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材、课件、实验器材等;
学生提前准备化学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化学用语的重要性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化学用语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
二、讲解(15分钟)
1. 讲解化学用语的概念和分类;
2. 给出常见的化学用语,解释其含义和应用;
3. 教师与学生互动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用语的意义和用法。
三、实践(30分钟)
1. 学生自行完成化学用语的写法和应用练习;
2. 学生可以结合实验或实例来应用化学用语,加深理解。
四、总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化学用语的重要性和应用方法,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多加应用。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习题,要求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应用化学用语。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化学用语的概念和分类有了初步了解,对一些常见的化学用语也有了初步的掌握。
但在实践环节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难题,需要教师引导和帮助。
下节课可以继续深化学生对化学用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初中化学用语教案

初中化学用语教案教学目标:1. 掌握化学用语的基本概念和书写规则;2. 能够正确书写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3. 能够运用化学用语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和问题解答。
教学重点:1. 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2. 化学式的书写和意义;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意义。
教学难点:1. 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的记忆;2.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
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2. 的黑板或投影片;3. 练习题或作业。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化学用语的概念,让学生知道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中用来表达化学概念和化学反应的一种特殊语言。
2. 激发学生对化学用语的兴趣,让学生明白学习化学用语的重要性。
二、元素符号(10分钟)1. 讲解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如单一元素符号的大小写、元素符号的组合等。
2. 举例说明元素符号的意义,如H表示氢元素,O表示氧元素等。
3. 进行一些元素符号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元素符号的掌握。
三、化学式(10分钟)1. 讲解化学式的书写规则,如元素符号的排列、化学式的平衡等。
2. 举例说明化学式的意义,如H2O表示水分子,CO2表示二氧化碳分子等。
3. 进行一些化学式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化学式的掌握。
四、化学方程式(10分钟)1. 讲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如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表示、化学方程式的平衡等。
2. 举例说明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如2H2 + O2 -> 2H2O表示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等。
3. 进行一些化学方程式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掌握。
五、应用练习(10分钟)1. 提供一些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化学用语进行计算和解答。
2. 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化学用语,让学生巩固记忆。
2. 强调化学用语在化学学习和问题解决中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等基本化学用语的书写和意义。
初中化学化学用语讲解教案

初中化学化学用语讲解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一些常用的化学用语及其含义。
2. 能够正确运用这些化学用语进行学习和思考。
二、教学内容1. 元素:是由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物质,如氧气、氢气等。
2.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化合而成的物质,如水、二氧化碳等。
3. 分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经共价键结合而成的最小粒子,如水分子(H₂O)、氧气分子(O₂)等。
4. 原子:构成化合物的最小粒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5. 氧化物:由氧元素和其他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氧化铁(Fe₂O₃)、氧化铜(CuO)等。
6. 盐:由金属离子和非金属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如氯化钠(NaCl)、硫酸钠(Na₂SO₄)等。
三、教学步骤1. 引入新知识:通过展示不同元素、化合物和分子的图示,引导学生认识和思考这些化学用语的含义。
2. 讲解重点概念:详细解释元素、化合物、分子、原子、氧化物和盐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3. 练习应用: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学到的化学用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4. 拓展延伸:通过讨论和实验等方式,拓展学生对化学用语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四、教学评价1.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练习、小测验等形式,检测学生对化学用语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可以通过布置作业、参与实验等方式,巩固和运用所学的化学用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该充分准备教学材料,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掌握和应用好化学用语,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初中化学用语公开课教案

初中化学用语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 认识化学用语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掌握常见的化学用语及其含义。
3. 提高学生对化学用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化学用语的含义。
2. 掌握常见的化学用语。
【教学难点】1. 熟练运用化学用语。
2. 理解化学用语的深层含义。
【教学准备】1. 教材《初中化学》。
2. PPT课件。
3. 化学实验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展示PPT课件中的化学实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实验用语的重要性。
2. 与学生讨论化学用语在实验中的作用,并提出学习化学用语的重要性。
二、讲解(15分钟)1. 介绍化学用语的定义和作用。
2. 通过示范和解释,向学生逐一介绍常见的化学用语及其含义。
3. 引导学生观察化学实验过程中,常见的化学用语。
三、实验操作(20分钟)1. 向学生展示一道化学实验操作题目。
2. 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并在实验中运用所学的化学用语。
3. 引导学生借助化学用语描述实验现象和结果。
四、讨论交流(10分钟)1. 学生在实验结束后,进行反思和总结。
2. 老师引导学生就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整理并复习今天所学的化学用语。
2. 鼓励学生在日常中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和运用化学用语对其进行描述。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化学用语展开教学,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和运用化学用语进行描述,提高学生对化学用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同时,通过实验操作和讨论交流,激发学生对化学用语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初中化学用语(全)

初中化学方程式总结一、化合反应:“多变一”2、红磷燃烧:522O P 2O 5P 4点燃+3、硫的燃烧:22SO O S 点燃+4、铁在氧气中燃烧:432O e F O 2e F 3点燃+5、镁的燃烧:O Mg 2O 2Mg 2点燃+6、铝的燃烧:322O Al 2O 34Al 点燃+7、铜在空气中加热:O Cu 2O Cu 22△+8、氢气的燃烧:O H 2O 2H 222点燃+9、木炭燃烧:22CO O C 点燃+10、碳在不足量氧气中燃烧:CO 2O C 22点燃+11、一氧化碳的燃烧:22CO 2O CO 2点燃+12、二氧化碳溶于水:13、生石灰遇水反应:二、分解反应:“一变多”1、氧化汞加热分解: 氧气汞氧化汞加热+−−→− ↑+2O Hg 2Og H 2△ 2、过氧化氢催化分解:氧气水过氧化氢二氧化锰+−−−−→− ↑+22O Mn 22O O H 2O 2H 23、高锰酸钾加热分解:氧气二氧化锰锰酸钾高锰酸钾加热++−−→− 4、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5、电解水: 氢气氧气水通电+−−→− ↑+↑222O H 2O2H 通电6、碳酸分解: 二氧化碳水碳酸+→7、碱式碳酸铜(孔雀石)热分解:水二氧化碳氧化铜碱式碳酸铜加热++−−→−8、电解熔融氧化铝制铝:氧气铝氧化铝通电+−−→− ↑+232O 3Al 4O l A 2通电9、碳酸钙高温分解: 二氧化碳氧化钙碳酸钙高温+−−→− ↑+23CO O a C aCO C 高温 10、碳酸氢钠分解:氧气铝氧化铝通电+−−→− ↑++22323CO Na 2Na CO O H HCO V11、碳酸氢铵分解: 二氧化碳氧化钙碳酸钙高温+−−→− ↑+2O Hg 2Og H 2△(三)、置换反应:“单质+化合物 — 化合物+单质 A+BC — AC+B ”1、 氢气还原氧化铜:铜水氧化铜氢气加热+−−→−+2、 碳还原氧化铜:铜二氧化碳氧化铜碳高温+−−→−+3、 氢气还原氧化铁:铜二氧化碳氧化铜碳高温+−−→−+4、 碳还原氧化铁:铜二氧化碳氧化铜碳高温+−−→−+金属活动顺序:5、 镁与稀盐酸反应:氢气氯化镁盐酸镁+→+6、 铝与稀盐酸反应:氢气氯化铝盐酸铝+→+7、 锌与稀盐酸反应:氢气氯化锌盐酸锌+→+8、 铁与稀盐酸反应:氢气氯化亚铁盐酸铁+→+9、 镁与稀硫酸反应:氢气硫酸镁稀硫酸镁+→+10、 锌与稀硫酸反应:氢气硫酸锌稀硫酸锌+→+11、 铝与稀硫酸反应:氢气硫酸铝稀硫酸铝+→+10、铁与稀硫酸反应:氢气硫酸亚铁稀硫酸铁+→+11、铝与硫酸铜反应:铜硫酸铝硫酸铜铝+→+12、铁与硫酸铜反应:铜硫酸亚铁硫酸铜铁+→+13、铁与氯化铜反应:铜氯化亚铁氯化铜铁+→+(四)、复分解反应:1、氯化钾与硝酸银反应:氯化银硝酸钾硝酸银氯化钾+→+2、盐酸与硝酸银反应:氯化银硝酸硝酸银盐酸+→+3、氧化铜与硫酸反应:水硫酸铜硫酸氧化铜+→+4、氧化镁与硫酸反应:水硫酸镁硫酸氧化镁+→+5、氧化铁与盐酸反应:水氯化铁盐酸氧化铁+→+6、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水氯化钠氢氧化钠盐酸+→+7、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水硫酸钠氢氧化钠硫酸+→+8、硝酸与氢氧化铜反应:水硝酸铜氢氧化铜硝酸+→+9、氯化钡与硫酸反应:水硫酸钡硫酸氯化钡+→+9、氯化钡与碳酸钠反应:氯化钠碳酸钡碳酸钠氯化钡+→+10、氢氧化钠硫酸铜反应:硫酸铜氢氧化铜硫酸铜氢氧化钠+→+11、氢氧化钙与氯化铁反应:氯化钙氢氧化铁氯化铁氢氧化钙+→+(五)、其他反应:1、汽车尾气催化转换:氮气二氧化碳一氧化氮一氧化碳+−−→−+铂、钯 22d P t P N CO 2NO2CO 2++,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水碳酸钙氢氧化钙二氧化碳+→+3、大理石与盐酸反应:二氧化碳水氯化钙盐酸碳酸钙++→+4、甲烷(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燃烧:水二氧化碳氧气甲烷点燃+−→−+O H 2CO O 2CH 2224++点燃5、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二氧化碳铁一氧化碳氧化铁高温+−−→−+ 232CO 32Fe COO e F ++高温 6、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二氧化碳铜一氧化碳氧化铜加热+−−→−+ 2CO u C CO CuO ++加热10、碳酸氢铵与氢氧化钙混合:氨气水碳酸钙氢氧化钙碳酸氢铵++→+11、硫酸铵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加热:氨气水硫酸钠氢氧化钠硫酸铵△++−→−+(NH 4)2SO 4+2NaOH Na 2SO 4+ H 2O + NH 3·H 2O7、葡萄糖在酶作用下的反应:水二氧化碳氧气葡萄糖酶+−→−+。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化学用语教学方法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化学用语教学方法一、引言化学用语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
这些符号和术语不仅是化学学科的基础,也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的重要工具。
然而,化学用语的学习往往被认为是枯燥和困难的,很多学生因此对化学产生了畏惧心理。
因此,如何有效地教授化学用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化学用语教学方法1.强化基础,注重细节化学用语的教学应从基础开始,注重细节,逐步提高学生的书写和阅读水平。
在元素符号的教学中,应强调其由拉丁字母组成,书写时要注意大小写和正斜杠(//)的用法。
在化学式的教学中,应强调化学式的读法和书写规则,并注意化学式的分类和计量数的表示方法。
在化学方程式的教学中,应强调反应条件、气体沉淀符号和计量数的含义和书写规则。
此外,教师还应注重学生的书写规范,纠正学生的错误写法,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2.结合生活实例,激发学习兴趣将化学用语的学习与生活实例相结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在元素符号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常见元素,如氧(O)、氢(H)、碳(C)等,并让学生自己动手写出这些元素的符号。
在化学式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常见物质,如水(H2O)、二氧化碳(CO2)等,并让学生自己尝试写出这些物质的化学式。
在化学方程式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化学反应,如燃烧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等,让学生了解这些反应的实质和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3.组织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果组织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并布置一些与化学用语相关的任务。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化学用语,并与其他同学分享;也可以让学生自己编写化学用语的小故事或顺口溜等。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促进,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初中“化学用语”教学

初中“化学用语”教学之我见摘要:初中化学用语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而不少教师却忽视了它,为让学生全面掌握且能充分运用,我采用了快节奏、小容量的分散教学原则和快捷、科学、高效的过好四关的方法,在化学课堂上达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既提高了学生的成绩,又提升了学生的化学素养。
关键词:化学用语分散教学过好四关初中化学用语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而不少教师却忽视了它,尤其对初次接触化学学科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和关键。
对一个担任了20多年化学教学的我来说,深深的体会到化学用语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把它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采用分散教学的原则和过好化学用语四关的方法,天天抓、时时抓,因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具体做法如下:一、化学用语的分散教学原则:初中化学用语教学是初中化学教学的关键,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化学的入门。
但初中化学用语的知识分布特点是:散而集中。
例如:在第四单元课题2中学生学习了27种元素符号,接着课题4中学生要学习用化合价、27种元素符号,常见原子团等知识来熟练书写化学式,紧接着又是第五单元课题2中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在短短的10节课左右学生既要熟记27种元素符号、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常见原子团,又要运用27种元素符号,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常见原子团等知识来熟练书写化学式,还要用化学式来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如果我们不把这些难点分散的话,学生对化学用语的掌握可想而知。
凭我多年从事化学教学的经验分析,学生从第四单元开始差距就渐渐拉开,很大一部分学生因为化学用语的坎过不了而逐渐放弃化学学习。
针对这一情况,我认为在初中化学用语教学中应采用分散教学原则:一般在9月份主抓27种元素符号、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常见原子团;10月份主抓化学式书写;11--5月份主抓化学方程式书写。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二、化学用语教学要过好四关:(一)过好元素符号关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然而物质的化学式又是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来表示的,因此,元素符号的教学就显得至关重要。
初中化学教师课堂教学用语100句

初中化学教师课堂教学用语100句1. 请大家进入课堂。
2. 安静下来,准备上课。
3. 请大家翻开课本到第一页。
4. 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是有关化学的知识。
5. 谁能告诉我化学是什么?6. 请大家打开笔记本。
7. 让我们先看一下上节课的复题。
8. 这个问题如何解答呢?9. 请举手回答这个问题。
10. 你们有什么问题需要问吗?11. 请大家分组进行讨论。
12. 请把你们的讨论结果告诉我。
13. 让我们来看一下实验的步骤。
14. 现在请你们动手进行实验。
15. 实验的结果是什么?16. 这个实验有什么意义?17. 请大家把实验报告交上来。
18. 让我们来研究一下这个化学公式。
19. 请大家背诵这个化学公式。
20. 这个公式怎么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呢?21.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测验。
22. 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3. 时间快到了,请大家抓紧时间完成。
24. 请你举例说明这个概念。
25. 这个问题你是否明白了?26. 请你把这个问题重新解释一下。
27. 让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化学方程式。
28. 请你解释一下这个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29. 这个方程式的反应条件是什么?30. 请你描述一下这个实验装置。
31. 这个实验装置的作用是什么?32. 请你描述一下这个化学元素的特性。
33. 这个化学元素的原子序数是多少?34. 这个元素的电子排布是什么?35. 另外,我们还有其他什么问题需要讲解吗?36. 请大家把课本合上。
37. 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38.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化学。
39. 请你把这个化合物的结构式画出来。
40. 下次带好实验用具来上课。
41. 这个实验涉及到一些危险,要小心操作。
42. 请你给这个实验设置一下控制变量。
43.请你使用正确的实验方法。
44. 这个实验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完成?45. 请你描绘一下这个实验的步骤。
46. 请你把实验的原理解释一下。
47. 这个实验中你的角色是什么?48. 请你把这个实验的结果写在报告里。
初中化学用语复习教案

初中化学用语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 复习掌握初中化学常用术语和基础知识。
2. 提高学生对化学用语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教学内容:
1. 化学用语:元素、化合物、分子、离子、原子、化学式、化学反应、物质的性质等。
2. 基础知识:化学元素周期表、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常见离子以及化学方程式等。
教学过程:
1. 知识梳理:让学生回顾并总结化学常用术语的定义及特点。
2. 互动学习:利用课堂互动、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化学用语的理解。
3. 练习强化: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的知识点,提高学习效果。
4. 知识拓展:引导学生拓展化学用语的应用领域和实际意义,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
和深度理解。
补充教材:
1. 《初中化学课本》
2. 化学元素周期表
3. 化学实验器材及相关实验资料
评估方法:
1. 定期组织小测验,检测学生对化学用语的掌握情况。
2. 课堂开展实际操作实验,评价学生对化学用语的运用能力。
3. 班级考试,综合测试学生对化学常用术语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馈:
1. 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课堂互动讨论,及时了解学生对化学用语的理解情况。
2. 设置个性化学习任务,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化学用语及相关知识。
3. 及时与家长沟通,反馈学生在课堂学习和作业中的表现情况,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
以上为初中化学用语复习教案范本,具体教学内容及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愿本教案能帮助您更好地进行化学用语的教学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用语总结
一、单质
1、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1)金属单质,如:Na 钠Cu 铜Mg 镁Zn 锌Al 铝Ag 银
K 钾Ba 钡Ca 钙Pt 铂Mn 锰Hg 汞Fe 铁Au 金(2)非金属固体:
C 碳
S 硫
P 磷
(3)稀有气体:
He 氦气
Ne 氖气
Ar 氩气
H2氢气
N2氮气
O2 氧气
O3臭氧
Cl2氯气
一、(1)3个碳原子;(2)2个硫酸根离子;(3)臭氧分子;
(4)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5)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6)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7)氯离子;(8)氧化镁;(9)2个氮原子;(10)碳酸根离子。
(11)n个水分子_______
二、①2N2;②5Na ;③3个铝离子;
④氧化钙中钙元素为+2价⑤盐酸⑥三个磷原子
⑦二个亚铁离子⑧铁锈的主要成分⑨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1)2个汞原子;(2) 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
(3)2个硝酸根离子;(4) 4个镁离子;
(5)石灰浆的主要成分;(6)铁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
(7)地壳中含量第二位的元素是;(8)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
三、(1)氧元素;(2)四氧化三铁;(3)氢氧化钾;
(4)3N ;(5)CO32-;(6)氯化钡的化学式_______;
四、写化学式(1) 最轻的气体是;(2) 在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_______;
(3)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气体是_______;放出的气体是_______;
(4)2个磷原子;(5)氢氧根离子;
(6)生活中常做调味品的盐;(7)最简单的有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