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教育制度的利弊
中国教育体制弊端
![中国教育体制弊端](https://img.taocdn.com/s3/m/b84f2224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d3.png)
中国教育体制弊端中国教育体制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弊端。
本文将从考试制度、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内容过于功利化等方面来探讨中国教育体制的弊端,并提出一些可能的改进方向。
一、考试制度的弊端中国的教育体制以应试教育为导向,严格的考试制度给学生和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首先,高考成绩成为评价学生能力和学校水平的唯一标准,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
这导致了学生过分应试化,追求高分而忽略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运用能力的培养。
其次,高考对学校的排名和声誉有重大影响,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导致了一些学校的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得不到充分发展。
再次,高考的竞争激烈导致了学生和家长的焦虑心理,追求分数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兴趣的培养。
二、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中国的教育资源配置存在不均衡的问题,城市和农村之间、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之间的教育发展差距比较大。
首先,城市地区拥有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包括师资力量、图书馆、实验设备等,而农村地区则面临师资不足、教材落后等问题。
其次,沿海地区资源较为丰富,而内陆地区的教育经费相对较低,教师队伍相对较弱。
这种不均衡的教育资源配置导致了孩子们的机会不均等,依然存在着城乡和区域之间的教育差距。
三、教育内容过于功利化中国的教育内容过于功利化,注重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
一方面,教育内容过于复杂,追求学生背诵和解题技巧,忽视了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
另一方面,学校教育往往过分注重学科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艺术、体育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这导致了学生缺乏创造力和实践能力,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改进方向为了解决中国教育体制的弊端,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一、改革考试制度,减轻学生的压力。
美国和其他国家的教育模式中,注重学校在综合素质评价上的权重,多元评价的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我们可以借鉴这些国家的经验,逐步改变对考试成绩的过分依赖。
当代孩子九年义务教育的优势与不足
![当代孩子九年义务教育的优势与不足](https://img.taocdn.com/s3/m/6117c358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dd.png)
当代孩子九年义务教育的优势与不足当代社会,九年义务教育作为一项基本教育政策,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多年。
这种教育制度旨在为孩子提供平等的接受基本教育的机会,使他们具备必要的知识和能力。
然而,与其它教育制度一样,九年义务教育也存在一些优势与不足。
本文将对当代孩子九年义务教育的优势与不足进行论述。
一、优势1. 平等机会九年义务教育确保了所有孩子都有平等接受基本教育的机会。
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无论是富裕家庭还是贫困家庭,所有的孩子都可以享受到同样的教育资源。
这种平等机会的安排有助于打破地域和社会阶层的差异,增强社会的公平性。
2. 综合素养发展九年义务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学术知识的传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这包括社会交往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通过多样化的学科设置和课外活动,学生可以全面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3. 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九年义务教育鼓励学生学习与社会相适应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开展实践活动和社区服务,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和现实问题,并学会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这种培养方式有助于孩子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并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不足1. 教育资源不均衡尽管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是让所有孩子都能享受平等的教育机会,但教育资源的不均衡问题依然存在。
一些贫困地区的学校设施条件差,教师素质较低,这导致了教育质量的不稳定。
与此同时,在城市一些名校,学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过重的学业负担,这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2. 创新能力培养不足九年义务教育过程中,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应试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这导致了一些孩子在面对实践问题时缺乏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对孩子们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3. 教师素质不够高一些地区的九年义务教育体制内,教师的素质相对较低。
这主要是由于教师的薪资待遇低、培训机会有限等原因导致的。
中国教育体制的优缺点
![中国教育体制的优缺点](https://img.taocdn.com/s3/m/e724a9f0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c0.png)
中国教育体制的优缺点中国教育体制的优缺点优点:1、牢固的基础比起国外的教学而言,国内的教学无疑打造好了我们的基础底盘,就如万丈高楼,于平地起,打好了地基,这是国内教学的一处优点,但在这优点之中,却不乏许多纰漏之处。
2、综合性能力综合性的能力,能让毕业生广泛地选择工作,因为很多工作可能都会适合自己,但这既是优点,也是软肋,之后再详细解说。
3、人脉圈国内学校人数很是多,这样,就很容易结交一些人脉,当然这个优处,是在几乎所有的教育体系里面都有的。
弊端:1、综合性能力综合性能力,不但是优点,更是坏处,综合性Copy出一个又一个的毕业生,无疑是让整个社会人才资源普遍化,没有各自的特色,就好似一个工厂批量生产产品一般,十分恐怖。
2、思想的侏儒于考试而言,学生们的能力当然很强,在长达十多年的学习生涯之中,应付考试的这个软件,已经深深的植入了每个学生的心灵,学生们就像是一台台电脑一般,没有自己的思维,听老师的指令而行事,在学习的过程中,渐渐迷失了自己的本质,以及创新的能力。
3、恶心的考试考试,是检测出每个学生的能力,固然无错,但考试的规格内容,对于学生而言是无用功!想想,硕大的一个考试,能够给予每个好学生信心,对于成绩不好的学生呢?就是打击了。
加之不允许学生之间的合作,更是让人无语,走入社会,谁会单枪匹马的作战?当然,如果开启了学生合作的开关,考试难度可以大幅度的提高,甚至多加一些书本里面没有的,甚至可以允许一定的高科技考试,这样,才是真正让学生们能够改变命运,提高合作能力,对抗难题,否则,考试,有何意义?教育局的诸位,你们觉得呢?4、恶心的科目硬化除了大学,其他层次的学习都是硬化科目,这样使得学生没有自由的空间,如果说大部分科目都是学生所不爱的,学生能喜欢学习?能喜欢学校吗?当然,也不是说任由学生选择,可以稍微规范一下,比如必选语数英其中的两门功课。
5、科目的教学重点何谓历史,历史之用,不在于死记,而在于明悟,历史,是给我们教训的,同样,人也不是电脑,不是说你给我多少记事本我就都能放得下,再说到语文,语文的重点,纯粹就是对一篇又一篇文章的悟,悟到什么程度呢?悟到连这个字是什么意思我都知道,就连原文作者不知道的意思我都知道,呵呵。
教育制度的优势与劣势及对策分析
![教育制度的优势与劣势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fb8a671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bf.png)
教育制度的优势与劣势及对策分析1. 引言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培养和教育其公民而采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机构的集合体。
它在塑造社会、促进经济发展和提升国民素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分析教育制度的优势与劣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2. 优势分析教育制度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广泛的普及性:教育制度可以为广大公民提供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促进人才的培养与发展。
- 高质量的教育资源:教育制度能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包括资深教师、现代化的教育设施和先进的教学方法。
- 良好的组织和管理:教育制度具备规范的教育管理机构和科学的教育管理体系,有助于提高教育的效率和质量。
- 促进社会发展:教育制度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推动科技创新、文化传承和社会进步。
3. 劣势分析然而,教育制度也存在一些劣势:- 人才结构失衡:教育制度过于注重学术成绩而忽视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导致人才结构失衡,无法满足社会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
- 教育资源不均衡:在某些地区或社会阶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造成教育机会的不公平,增加社会不平等问题。
- 教育内容与需求不匹配:教育制度的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脱节,培养的人才缺乏与时俱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 教育评价机制局限性:教育制度的评价机制主要关注考试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育质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4. 对策分析为了克服上述劣势,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提升教育质量和公平性: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确保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减少地区和社会阶层间的教育差距。
- 强化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改革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
- 与社会需求对接:调整教育课程设置,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人才。
- 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建立多元化、综合性的评价机制,既重视学术成绩,也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发展潜力。
中国现行中小学教育体制对我的影响
![中国现行中小学教育体制对我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f0b74f9cdd88d0d233d46a61.png)
2、怎么样影响学生的
中国现行中小学教育体制作用于孩子的最明显表现是过分追求效率的手把手的教学、超前化的教学、奖励渲染下的病态竞争。中国的老师过分追求教学目标、教学效率,已经不满足于教授学生如何学习从而让学生能够自己学习、主动学习、自我开发的技能。而是直接采用手把手的教学,将现成的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而不是教授学习技巧。超前化的教育,现在的中国,小学教育出初中化、初中教育高中化。跳跃式的教育,让学生很难吸收、适应。而病态竞争,老师通过考试、比赛中优胜者获得奖励来刺激学生参与竞争。对于中小学生,很难掌控住一个度,从而在竞争的不短强化的潜移默化下走向一个极端。
中国现行中小学教育体制对我的影响
提到这个题目,我不会选择像写作文一样用一篇文章来写。首先应该搞清楚几个问题,如中国现行中小学教育体制是怎么样的、它是怎么样影响学生的(不好的方面)、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怎么样来规避这种影响……(下面主要介绍不好的影响)
1、现行中小学教育体制
中国现行中小学教育体制可以说是很畸形的,过分强调应试教育,所谓素质教育无非纸上谈兵。是授之以鱼,而非授之以渔的杀鸡取卵是的掠夺式教育。扼杀学生天性、违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填鸭式的灌输那些对孩子们智慧提升、实践能力发展、品格提高的毫无任何作用的所谓“知识”。致使孩子有苦难言,痛不欲生!已经背离了教给学生智慧,发展学生身心,培养开拓进取、诚实守信、勇于承担责任与义务的未来的合格生存者和建设者的初衷和目的。
3、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现行中小学教育体制对学生造成的影响很多,危害也很大。手把手的灌输式教学,只会让学生市区自己发现问题、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伸手即来的快餐式知识会让学生变的懒惰、变得失去思考的快乐、变得对所有知识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超前化的教学,短时间内可能会让学生感到舒适。但是过早的开发意味着过早的枯竭,掠夺性的教学会让学生的智力、好奇心、求知欲越来越枯竭。恶性的、变态的竞争,会像脱缰的马一样不受控制。由于物质奖励在教育界愈演愈烈,在利益、虚荣心的趋势之下,竞争已经失去了原有之意。良性的竞争会转化为不择手段的恶性竞争。学生变得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孤僻,不与同学交流自己的学习方法,正所谓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整天关起门来搞学习,是对学生的学习、为人处世都不好的。还会产生一些别的问题,诸如埋没一些有特殊能力的人才、创新能力不强、厌恶心理……
在教育方面,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学校制度有何优势和劣势?
![在教育方面,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学校制度有何优势和劣势?](https://img.taocdn.com/s3/m/193debd6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69.png)
在教育方面,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学校制度有何优势和劣势?随着世界的变化和发展,教育息息相关。
教育是一个国家未来发展的基础,也是推动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国的学校制度历来备受关注,其优势和劣势都备受瞩目。
本篇文章将围绕中国学校制度的优势和劣势展开讨论。
一、优势1.中国学校制度高度重视基础教育中国的教育制度在教育观念上非常注重基础教育,重视学生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教育部门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功,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这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高效的教育制度中国的教育制度以公开透明、规范有序、稳步发展为特点。
各级教育部门管理有序,教学质量得到了保障。
学生的学业评估、考试评价以及招生考试都十分科学、有效,助力很多人从中脱颖而出,崭露头角。
3.对大学考试和成绩的高度重视中国的高考一直以来以严格著称,对于参加考试的学生来说,可以说是考试中的“雄兵连”。
在中国,高中学生往往会通过不断的复习和努力,为自己稳固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大学的形式教育中,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成为了强大的人力资本。
二、劣势1.教育资源分配不够公平在中国的学校制度中,教育资源的分配并不十分公平。
一些贫困地区或人口较少的地区,学校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相对偏弱,给学生的发展带来了困难。
针对这个问题,教育部在扶贫政策方面也略微薄弱。
2.过度强调考试成绩在中国的教育制度中,成绩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学生们需要不断学习和努力,并在各类考试中获得高分。
但在这种情况下,学制繁琐、强调记忆而非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加剧了学生的压力。
3.传统的文化教育现状传统文化教育模式对于学生的教育存在耗时、得分不明显等问题。
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教育机构进行评价与改进。
在近年来,互联网+教育资源的模式已经逐渐成为主流。
结语在实际应用中,中国学校制度的优势和劣势都需要现实问题的考量,靠策略来调整和接近完美。
未来的发展,需要更多的针对性和科学有效的评估机制,在有效的调整中,依靠科学、创新教育模式,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最新中国教育体制的优缺点
![最新中国教育体制的优缺点](https://img.taocdn.com/s3/m/8d6d13297fd5360cbb1adb20.png)
【材料素材】优点:1、牢固的基础比起国外的教学而言,国内的教学无疑打造好了我们的基础底盘,就如万丈高楼,于平地起,打好了地基,这是国内教学的一处优点,但在这优点之中,却不乏许多纰漏之处。
2、综合性能力综合性的能力,能让毕业生广泛地选择工作,因为很多工作可能都会适合自己,但这既是优点,也是软肋,之后再详细解说。
3、人脉圈国内学校人数很是多,这样,就很容易结交一些人脉,当然这个优处,是在几乎所有的教育体系里面都有的。
弊端:1、综合性能力综合性能力,不但是优点,更是坏处,综合性Copy出一个又一个的毕业生,无疑是让整个社会人才资源普遍化,没有各自的特色,就好似一个工厂批量生产产品一般,十分恐怖。
2、思想的侏儒于考试而言,学生们的能力当然很强,在长达十多年的学习生涯之中,应付考试的这个软件,已经深深的植入了每个学生的心灵,学生们就像是一台台电脑一般,没有自己的思维,听老师的指令而行事,在学习的过程中,渐渐迷失了自己的本质,以及创新的能力。
3、恶心的考试考试,是检测出每个学生的能力,固然无错,但考试的规格内容,对于学生而言是无用功!想想,硕大的一个考试,能够给予每个好学生信心,对于成绩不好的学生呢?就是打击了。
加之不允许学生之间的合作,更是让人无语,走入社会,谁会单枪匹马的作战?当然,如果开启了学生合作的开关,考试难度可以大幅度的提高,甚至多加一些书本里面没有的,甚至可以允许一定的高科技考试,这样,才是真正让学生们能够改变命运,提高合作能力,对抗难题,否则,考试,有何意义?教育局的诸位,你们觉得呢?4、恶心的科目硬化除了大学,其他层次的学习都是硬化科目,这样使得学生没有自由的空间,如果说大部分科目都是学生所不爱的,学生能喜欢学习?能喜欢学校吗?当然,也不是说任由学生选择,可以稍微规范一下,比如必选语数英其中的两门功课。
5、科目的教学重点何谓历史,历史之用,不在于死记,而在于明悟,历史,是给我们教训的,同样,人也不是电脑,不是说你给我多少记事本我就都能放得下,再说到语文,语文的重点,纯粹就是对一篇又一篇文章的悟,悟到什么程度呢?悟到连这个字是什么意思我都知道,就连原文作者不知道的意思我都知道,呵呵。
教育制度优缺点分析
![教育制度优缺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29569c1b4daa58da1114aa1.png)
教育制度优缺点分析【育制度由小学至高中期间,学生每年需定期留在接受导师指导的教室,代表着他们全年会和同一组的学生互相沟通。
在这个教室和课程里,学生将会学习团体精神和自尊心。
由于每班负责校舍的清洁,所以校方甚少聘请校工。
五、学制:义务教育ﻭ义务教育年限从6年延长到9年。
确立了6·3·3·4新学制,即小学6年和初中3年为义务教育,高中3年,大学4年。
在小学下面有幼儿园,在大学之上设研究生院。
幼儿园是非强制性学校,招收3岁以上的儿童.其目的在于通过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有教育意义的环境,促进他们的身心。
小学和初中是强制性学校。
所有年满6岁的儿童都要上小学,所有读完小学课程的儿童都要升入初中继续学习。
小学对6~12岁儿童进行初等普通教育。
初中是在小学教育的基础上,对12~15岁儿童,进行中等普通教育。
高中是在初中教育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高等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
高中分普通科和职业科。
前者以普通教育为主,后者以职业教育为主。
不论是普通科的毕业生还是职业科的毕业生,都有资格考大学。
大学是作为学术中心,在向学生传授广博知识的同时,传授和研究精深的专门的科学、艺术,并学生的才智、道德以及应用能力。
有条件的大学可设研究生院,使大学毕业生获得对学术理论及其应用进行深入的学习与研究的机会,促进文化和科学的.除了上述初等、中等、高等学校外,还设有盲人学校、聋哑学校和养护学校,对身心有缺陷的儿童进行教育。
师范教育,改战前只通过师范学校培养教师的“闭锁制”为“制”,即凡部大臣批准,在教学计划中加入取得教师资格所必需的学分,任何大学均可培养教师.初等和中等学校的教师,一律在大学里培养。
这种新学制,清除了旧学制的封建等级性,具有资产阶级的色彩。
在学制的同时,提高了教育的地位。
1949年6月公布了《教育法》,要求在全国**地建立公民馆、图书馆、博物馆、青年之家、儿童中心等设施和机构,作为教育的主要场所,通过学校教育系统和教育系统共同担负起提高全民族文化水平的任务。
中国教育制度的弊端
![中国教育制度的弊端](https://img.taocdn.com/s3/m/2c4584b8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81.png)
中国教育制度的弊端
中国教育制度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弊端。
本文将从评价指标单一、应试教育倾向、教育资源不均衡、重视记忆
而非实际能力等方面展开讨论。
评价指标单一
中国的教育制度以高考分数为唯一的评价指标,这导致了教育教
学的单一化和僵化。
学生和教师都只关注考试分数,忽视了培养学生
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导致了教育质量的下降。
应试教育倾向
中国的教育制度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倾向,即只注重学生应对考试
的能力,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兴趣的培养。
这种教育方式容易
造成学生缺乏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影响了他们未来的发展。
教育资源不均衡
中国的教育资源分配存在不公平现象,大城市的学校教育资源丰富,而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学校则缺乏一些基本的教育条件,这导致了教育的发展不均衡,加剧了城乡教育差距。
重视记忆而非实际能力
中国的教育制度过分强调记忆和应试能力,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造力。
学生需要大量时间去死记硬背知识,而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却得不到充分的培养,这影响了学生未来的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的教育制度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弊端,需要进行改革和完善。
应该重视综合素质教育、减轻应试压力、加大教育资源投入、鼓励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为中国教育的发展开创更加积极的未来。
中国教育体制的弊病思考
![中国教育体制的弊病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355fb4fb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37.png)
中国教育体制的弊病思考第一篇:中国教育体制的弊病思考中国现代教育体制利弊实践思考中国现代教育体制利弊实践思考前言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教育制度变成了高考制,高考决定终生。
在新中国初期,中国的教育为中国培养出了许许多多的人才,极大的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为中国的崛起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然而,当中国的教育走向大众,走向普及的时候,却带来了许多问题,值得人们去思考!中国现代教育体制是优是劣?中国现代教育路在何方?首先让我们看看中国教育的现状:一.中国教育一直提倡素质教育,但是现在的学校有哪个教室真正的在进行素质教育?我看是微乎极微,并不是说国家并没有进行监督和检查,只是在学校的饭局,和学生配合老师的表演中进行的,难道只是教育局管理的力度问题吗?其实,我国自动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后,一直在不断加大力度对教育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但是在那么大的力度下,为什么教育制度和体制还是不能改变呢?真正的原因在那里?在教师本身,对于近年来国家加大对教育人员的考核,和检查工作的解释是“有关人员意识到了,真正的问题出现在教师本身上”我们现在的教师有一些是有教育资格而无育人资格的教师,根本上是思想观念的改变和社会时代的枢纽关系问题,即使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大纲改变了,但是要落实就得从教育者开始,因为教给学生们知识的人是教育者,是教师,而不是方针……二.中国传统教育适应中国传统社会,一向缺乏创新机制和精神。
中国的教育囿于已知,限于自身,是封闭的圆圈,原地踏步看自己会越看越觉得自己完善美满千古不易一经一理,永远不能超越和创新。
只允许自己存在而不允许别的东西存在和试验永远都会证明自己的“正确”。
封闭的教育一方面使得创新者难以生存而陷于平庸,另一方面又把平庸者推向前台把平庸视为能事,这对社会的危害是很大的。
关起门来自吹自擂,在封闭体系中才有至高无上人们必须对之顶礼膜拜的“家”和“王”(最大的“家”最大的老师就是孔子。
中国人认老师为真理为权威,最大的真理总是在最高统治者手里);西方的education走出圆圈超出自身放眼未知,是开放的,越往外看越觉得自己不足无知,永远处于不断的超越和追求之中,创新不断永不满足。
对中国教育制度的看法
![对中国教育制度的看法](https://img.taocdn.com/s3/m/2149fac5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c1.png)
对中国教育制度的看法
中国教育制度是指中国现行的教育制度,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等。
以下是对中国教育制度的一些看法:
1. 优点:
- 基础教育普及:中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保障了适龄儿童和青少年接受基本教育的权利,提高了国民整体素质。
- 教育资源相对公平:政府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实行学区制度、支教政策等,以保障教育资源的相对公平。
- 重视学术成绩:中国教育制度注重学生的学术成绩,培养了学生扎实的知识基础和应试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缺点:
- 应试压力较大:过度重视考试成绩导致学生和家长的压力过大,可能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 缺乏实践能力培养:部分学校教育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 教育资源不均衡:尽管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教育资源分配仍然存在差距。
中国教育制度在普及教育、提高国民素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和完善。
未来,中国教育制度可以更加注重培养学
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国内教育制度的SWOT分析
![国内教育制度的SWOT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b397b61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70.png)
国内教育制度的SWOT分析摘要本文档旨在对国内教育制度进行SWOT分析,旨在全面了解其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
通过深入分析,我们可以为教育制度的改进和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优势(Strengths)1. 基础教育覆盖面广国内教育制度在基础教育阶段有着广泛的覆盖面,基本实现了全国范围内义务教育的普及,确保了广大人民群众受教育的基本权利。
2. 教育资源丰富国内教育制度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包括优质师资、先进的教学设施以及丰富的教材,为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3. 教育体系完善从幼儿园到高等教育,国内教育制度已经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教育体系,为不同年龄段和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育选择。
4. 学术研究与国际交流国内教育制度在学术研究和国际交流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众多高校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的声誉和影响力。
劣势(Weaknesses)1.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国内教育制度在教育资源分配上存在一定的不均衡性,城乡、地区之间教育水平和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影响了教育公平。
2. 应试教育倾向国内教育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应试教育倾向,过分注重考试成绩,可能导致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受到忽视。
3. 教师队伍建设不足尽管国内教育制度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但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师资培训不足、教师待遇偏低等,影响了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4. 高等教育结构失衡高等教育结构失衡问题较为突出,部分高校专业设置重复,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导致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
机会(Opportunities)1. 国家政策支持随着国家对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教育投入持续增加,教育制度发展面临更多政策支持和良好机遇。
2. 教育信息化发展教育信息化为国内教育制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线上线下教育资源丰富,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学习效率。
当代教育体制的优势与劣势
![当代教育体制的优势与劣势](https://img.taocdn.com/s3/m/92bf1b4e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80.png)
当代教育体制的优势与劣势当代教育体制是为了应对现代社会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
它与传统教育体制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和劣势。
本文将分别从教育目标、学科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等方面探讨当代教育体制的优势与劣势。
一、教育目标当代教育体制的优势在于注重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传统教育体制往往将学生培养为优秀的知识接收者,而当代教育体制则追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这使得学生能够全面发展,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然而,当代教育体制的劣势也在于教育目标的宏大和模糊化。
过于追求个性化发展可能导致学生缺乏共同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此外,由于教育目标的多样性,学生的压力也加大,容易出现焦虑和自卑等心理问题。
二、学科设置当代教育体制的优势在于学科设置的多样性和前沿性。
传统教育体制主要注重基础学科的学习,而当代教育体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多样化的能力。
例如,STEM教育的兴起使得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学科得到更多的关注,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当代教育体制的劣势在于学科设置的过于碎片化。
过多的学科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学业压力,同时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上的目标不明确和学习内容的碎片化。
学生难以系统地掌握所学内容,影响了学习效果。
三、教学方法当代教育体制的优势在于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传统教育体制主要采用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而当代教育体制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项目制学习、合作学习和情境教学等方法都得到了广泛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然而,当代教育体制的劣势在于教学方法的盲目创新和过度使用。
过于强调创新可能导致教学方法的不稳定性,学生容易感到迷茫,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更大的教学压力。
此外,教学方法的过度使用可能导致学生对传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不足。
四、评价体系当代教育体制的优势在于评价体系的多元化和针对性。
传统教育体制主要以考试为主要评价方式,而当代教育体制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能力的培养,评价方式更加多样化。
是否应该废除教育制度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废除教育制度辩论辩题](https://img.taocdn.com/s3/m/f0c17db7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60.png)
是否应该废除教育制度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废除教育制度。
首先,教育制度的废除可以促进个性发展。
当前的教育制度过于注重标准化和规范化,导致学生缺乏个性发展的空间。
废除教育制度可以让学生更加自由地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特长。
正如美国教育家约翰·霍尔特所说,“教育不是填满一个桶,而是点燃一把火。
”废除教育制度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点燃自己的火焰,实现个性化发展。
其次,教育制度的废除可以激发创新能力。
现行的教育制度过于注重死记硬背和应试技巧,导致学生缺乏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废除教育制度可以让学生更加自由地思考和实践,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正如苹果创始人乔布斯曾经说过,“教育不是填满一个桶,而是点燃一把火。
”废除教育制度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点燃自己的火焰,实现个性化发展。
最后,教育制度的废除可以减少社会不平等。
当前的教育制度存在着严重的阶层固化和社会不公平现象,废除教育制度可以让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接受教育和实现自我价值。
正如美国前总统肯尼迪曾经说过,“教育是我们摆脱贫困的唯一途径。
”废除教育制度可以让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接受教育,从而减少社会不平等现象。
反方观点,不应该废除教育制度。
首先,教育制度的存在是为了保障基本的教育权利。
废除教育制度会导致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分配,使得一些弱势群体无法获得基本的教育权利。
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指出,“教育是一项基本人权,应当为所有人提供平等的机会。
”废除教育制度会违反这一基本原则,导致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分配。
其次,教育制度的存在是为了保障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废除教育制度会导致教育质量的下降,使得社会中缺乏素质和能力的人才。
正如中国教育家马云曾经说过,“教育是培养人才,而不是填鸭式教育。
”废除教育制度会导致教育质量的下降,使得社会中缺乏素质和能力的人才。
最后,教育制度的存在是为了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废除教育制度会导致教育的混乱和失序,使得社会中缺乏基本的道德和价值观念。
是否应该废除国家教育制度?
![是否应该废除国家教育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edb37a2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03.png)
是否应该废除国家教育制度?
正方观点,应该废除国家教育制度。
国家教育制度存在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国家教育制度的统一性导致了
教育内容的单一化,忽视了个体差异和多元化的需求。
正如教育家杰罗姆·布鲁诺所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废除国家教育制度可以让教育更加个性化,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其次,国家教育制度的僵化和官僚化导致了教育质量的下降。
教育家肯尼
思·罗宾逊曾指出,“学校杀死了创造力。
”废除国家教育制度可以让教育更加灵活,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最后,国家教育制度的存在导致了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
废除国家教育制度
可以让教育资源更加公平地分配,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接受优质的教育。
反方观点,不应该废除国家教育制度。
国家教育制度的存在是为了保障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到基本的教育,是对教育资
源进行合理分配的一种方式。
正如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曾说过,“教育是我们唯一的出路。
”废除国家教育制度可能会导致一些孩子失去接受教育的机会,加剧社会不平等。
此外,国家教育制度的存在可以保证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和客观性,避免了一些
不合理的教育内容进入学校。
废除国家教育制度可能会导致教育内容的混乱和失控。
最后,国家教育制度的存在可以保证教师的专业性和教学质量。
废除国家教育
制度可能会导致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影响教育质量。
综上所述,国家教育制度的存在是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的,废除国家教育制度
可能会带来更多的问题和挑战。
因此,不应该废除国家教育制度。
是否应该废除教育制度的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废除教育制度的辩论辩题](https://img.taocdn.com/s3/m/6d6278c4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53.png)
是否应该废除教育制度的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废除教育制度。
首先,教育制度的废除可以促进个性发展。
当前的教育制度过于注重标准化的教学和评价,导致学生缺乏个性发展的空间。
正如美国教育家约翰·霍尔特所说,“教育制度应当为每个孩子的天赋和兴趣提供空间,而不是将他们塑造成相同的模式。
”废除教育制度可以让学生更多地发掘自己的潜能,培养独立思考和创造力。
其次,教育制度的废除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当前的教育制度过于功利化,导致学生面临巨大的学习压力。
废除教育制度可以减少学生的应试教育,让他们更多地享受学习的乐趣。
正如英国教育家肯·罗宾逊所言,“教育制度的废除可以让学生从应试教育的枷锁中解脱出来,真正享受学习的乐趣。
”。
最后,教育制度的废除可以促进教育公平。
当前的教育制度存在着地区差异、家庭背景差异等问题,导致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分配。
废除教育制度可以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
正如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所说,“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未来,我们应当努力消除教育制度带来的不公平,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接受优质的教育。
”。
反方观点,不应该废除教育制度。
首先,教育制度的存在可以保障教育质量。
教育制度规范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可以确保学生接受到系统、全面的教育。
废除教育制度可能会导致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其次,教育制度的存在可以促进社会秩序。
教育制度规定了学校的管理制度、课程设置等,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废除教育制度可能会导致教育混乱,影响社会秩序。
最后,教育制度的存在可以提高教育效率。
教育制度规定了教学计划、考试安排等,可以提高教育的效率和管理水平。
废除教育制度可能会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和管理混乱,影响教育的发展。
综上所述,教育制度的废除可能会导致教育质量下降、社会秩序混乱和教育效率降低,因此不应该废除教育制度。
现行教育制度的利弊
![现行教育制度的利弊](https://img.taocdn.com/s3/m/d8f9a2483169a4517623a30f.png)
现行教育制度的利与弊“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国家,是一个民族,是一个家族,是任何一个个人发展的关键,所以在社会中教育的意义不光是教人向善,遵纪守法,而且也是一个人获得一定生活地位的垫脚石,简单来说教育也是社会资源分配的一个门槛,但是就其本职,应该是以育才为主,这个必须是要放在第一位,但是在中国,教育制度却与社会之间的“代沟“很大。
所以本次的社会实践最终的目的是希望从制度本身查找现在中国教育问题的原因所在。
为了便于实践调查和研究,我把问题的范围缩小,以调查“成绩优异的毕业生在社会中工作和生活情况“为切入点和中心展开实践,最后将实践的成果与教育制度本身联系,找出其不合理之处。
以切入点为中心,在开展实践过程中,我把工作分为三个模块,下面就是相关模块以及实践成果。
一:当下的教育制度在实际中到底培养了学生什么能力?作为教育制度的最后践行者,学校在这一过程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以学校为主要的研究中心。
同时应该说明一点,此次研究是以制度为基础的,所以其成果是从制度推倒出来的,而且我觉得这个事比较合理的,我基本上不会采纳学校以及教育部门的所谓培养口号,应为任何口号如果没有加以实现的制度保障,它就是一个口号,以口号代替相关制度是肯定会失败的,所以为了使成果更加合理科学,我始终是以制度为暗线的。
而学校的培养方向实际上在最终的目的上可以看到,由于在大学里面问题得到了最大展示,但是客观的讲,这种结果早在小学幼儿园时期已经埋下了隐患,所以让大学承担此后果是不合理的,更何况大学在教育制度方面的问题和高中等是形似的,在一些方面还病的不足以成为患者代表,所以我研究的学校是以大学以前的教育过程为主,但是研究结果并不会变得残缺。
从学校本身的发展来讲,其教学活动是以壮大生命线为中心轴的,由于学校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教育部门、社会捐助、学费收入,那么这些资金来源部门的教学评比将成为学校活动的准绳,显然对与大学之前的教学部门,升学率是一个核心指标,因为学校的评优以及成果检验都是以此为最重要的元素,而这种评比又关系到学校今后的发展以及资金深度,所以学校怎么可能不把这个当做头等大事来做呢?更要命的是教育环节的所有参与者都患上了“分数依赖综合症”,教师的工资奖金以其学生的成绩为主,学生被按成绩分为三六九等,家长更是像赌徒一样把资金和希望压在学生的分数上,所以说考试成绩是教育环节的最重要的教学目的,至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实际上都是为此服务的,在这里检验学生能力的不是社会而取而代之的是考试,从“考试进化论“来讲,长此以往,那些能够取得更高分数的能力将会被保留并继续提升,而与此关联不大的能力是会被忽视甚至淘汰。
中国教育制度弊端
![中国教育制度弊端](https://img.taocdn.com/s3/m/ab8f0a38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8a.png)
中国教育制度弊端中国教育制度弊端中国的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为了虚荣而努力。
最后就直接导致了中国的学生动手和实践能力的下降。
弊端1、上课的时候老师可以随便说话学生却要举手申请发言权限才能够对老师进行提问和回答2、作业是负担教师无法令学生爱上学习却只能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厌烦3、限制学生的种种自由甚至出现在校必须购买校服等种种封建现象。
4、学生压力过大没有教会一个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处理问题让学生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处于劣势。
5、学校不以学生的利益为第一利益常以自己的利益为第一利益学生必须服从学校。
6教育过于死板通过一味添压式的传统学习方法令广大学子苦不勘言学习是令学生感到压力重重的一个包袱。
7、遵守纪律的问题纪律是维系一个社会环境稳定和井井有条的一个规范和规章制度是要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而定的并不是某某个学校领导或者教师为了一己之快漠视学生感受而定的。
8、乱收费问题这个问题是最敏感也是广大学生和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有些学校用分数来为自己提高档次用分数线来向学生压榨钱财这本身就是一种不道德的敛财方式。
9、补习班的问题某些教师为了在工资之外赚些外块甚至上课的时候不把知识全部讲完待到补习班再点明。
10、早恋、性教育的问题这是目前最敏感的话题但是越是敏感大家就越不敢提出因为我们的学生在青春期的年龄都是在读书所以校内的性问题成为了学校教育的重大责任一味的隐瞒压制就能让学生们明白真理吗11、叫家长学生一旦犯了什么事情就要叫家长但是处在叛逆年龄的这些懵懂的学生需要的并不是管教他们需要的是引导和合理的教育并不是一味的训斥。
ps: 教育行政部门的垄断性:体现在对教育方式、内容、升学制度、招生权利的垄断上。
事实证明在教育这个特殊的产业上这样的垄断更为可怕后果更严重。
第一貌似公平下的严重不公。
高考被誉为中国最公平的制度。
然而其所谓的公平只是表面的现象。
首先教育资源的地区分布差异使得统一的分数线成为实质上的不公正。
另外录取分数线的地区性差异。
是否应该废除学校教育制度?
![是否应该废除学校教育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bed7543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64.png)
是否应该废除学校教育制度?正方观点:应该废除学校教育制度首先,学校教育制度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包括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内容滞后、教学方法单一等。
例如,许多地区的学校缺乏师资和教育资源,导致学生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教育内容滞后于社会发展,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学方法单一,缺乏个性化教育,导致学生缺乏创造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其次,学校教育制度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学校教育制度过分强调应试教育,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
这导致了很多学生缺乏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兴趣,只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丧失了学习的乐趣和动力。
此外,废除学校教育制度可以促进教育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
废除学校教育制度后,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来进行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网络教育、社会实践等,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
这样可以更好地发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最后,名人名句中有一句来自爱因斯坦的名言:“不要试图教育所有的学生以相同的方式,而是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
”这句话表明了个性化教育的重要性,而学校教育制度往往无法做到这一点。
综上所述,废除学校教育制度可以解决教育制度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教育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反方观点:不应该废除学校教育制度首先,学校教育制度是社会教育的主要形式,具有普及性和规范性。
学校教育制度可以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到基本的教育,同时也能够保证教育的质量和规范。
其次,学校教育制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合作精神。
在学校里,学生不仅能够学习知识,还能够学会与他人相处、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此外,废除学校教育制度可能会导致教育资源更加不均衡。
在没有统一的教育制度的情况下,教育资源可能会更加集中在一些富裕地区和家庭,而贫困地区和家庭的孩子将更加难以接受良好的教育。
最后,废除学校教育制度可能会导致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下降。
学校教育制度可以确保教育的质量和规范,而废除学校教育制度后,教育的质量可能会受到影响,无法保证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中国的教育制度是坑人的吗?在学校学的那么多,到社会能用上几个?
![中国的教育制度是坑人的吗?在学校学的那么多,到社会能用上几个?](https://img.taocdn.com/s3/m/c735590e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b7.png)
中国的教育制度是坑人的吗?在学校学的那么多,到社会能用上几个?中国的教育制度是坑人的吗?在学校学的那么多,到社会能用上几个?它并不是坑人的你学到的东西不可能全部运用!没有东西是绝对的!学的东西只是辅助性的更多的是自己去实践。
目前中国的教育制度是什么1,奴化.2,僵化.中国的教育制度是先进还是落后?落后啦!每周体育就上一节中国的教育制度是不是落好了?不是落后,而是中国的国情如此而已,教育制度不可能和发达国家相比~现在因该还是实验阶段,我们这届就是新课改的小肥羊中国的教育制度合理么?中国的教育制度正在逐步改进之中,一步步趋向合理。
中国的教育制度是否有问题?很有问题,学校喜欢做面子工程,白天搞素质教育,晚上却搞应试教育,学业太繁重,学生压力太大,主张全面发展,结果却是全面平庸,扼杀个性,扼杀想象力,学习以后根本用不着的知识.自然也成就不聊诺贝尔学奖。
中国的教育制度是怎么样的?中国的教育制度是怎么样的?最佳答案;学生和其家长,“都想成龙成凤”。
老师和教育部,“敲诈、勒索学生和其家长”。
中国的教育制度是否应该多学学发达国家的教育呢?有必要,中国要求每个人要是全方位人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可是一个人怎么能把这5样全部完美的学到手呢,而国外确实没有这样的要求只是把现在所学的学好就可以偏科也不要紧。
这要就能大大的减轻学生的负担。
就拿奥数来说中国可以说是学这个人数最多的国家可是在真正的比赛里获奖的又有几个是我国人,基本都是国外的。
那为什么我们还要学习能,不是我们喜欢还是不得不学因为不学好这个就上不了好的初中或高中,但是等考上初中、高中后我们还会有多少人去触碰这个能估计已经是再也不想提起奥数的科目了。
而国外完全是看个人喜好来选修而不是必修。
说说中国的教育制度太糟糕了,只有国足能与其媲美在美国的教育制度;要上几年学?小学5年中学3年高中4年大学一般是3-4年, 不过要看你读的是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行教育制度的利与弊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国家,是一个民族,是一个家族,是任何一个个人发展的关键,所以在社会中教育的意义不光是教人向善,遵纪守法,而且也是一个人获得一定生活地位的垫脚石,简单来说教育也是社会资源分配的一个门槛,但是就其本职,应该是以育才为主,这个必须是要放在第一位,但是在中国,教育制度却与社会之间的“代沟“很大。
所以本次的社会实践最终的目的是希望从制度本身查找现在中国教育问题的原因所在。
为了便于实践调查和研究,我把问题的范围缩小,以调查“成绩优异的毕业生在社会中工作和生活情况“为切入点和中心展开实践,最后将实践的成果与教育制度本身联系,找出其不合理之处。
以切入点为中心,在开展实践过程中,我把工作分为三个模块,下面就是相关模块以及实践成果。
一:当下的教育制度在实际中到底培养了学生什么能力?
作为教育制度的最后践行者,学校在这一过程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以学校为主要的研究中心。
同时应该说明一点,此次研究是以制度为基础的,所以其成果是从制度推倒出来的,而且我觉得这个事比较合理的,我基本上不会采纳学校以及教育部门的所谓培养口号,应为任何口号如果没有加以实现的制度保障,它就是一个口号,以口号代替相关制度是肯定会失败的,所以为了使成果更加合理科学,我始终是以制度为暗线的。
而学校的培养方向实际上在最终的目的上可以看到,由于在大学
里面问题得到了最大展示,但是客观的讲,这种结果早在小学幼儿园时期已经埋下了隐患,所以让大学承担此后果是不合理的,更何况大学在教育制度方面的问题和高中等是形似的,在一些方面还病的不足以成为患者代表,所以我研究的学校是以大学以前的教育过程为主,但是研究结果并不会变得残缺。
从学校本身的发展来讲,其教学活动是以壮大生命线为中心轴的,由于学校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教育部门、社会捐助、学费收入,那么这些资金来源部门的教学评比将成为学校活动的准绳,显然对与大学之前的教学部门,升学率是一个核心指标,因为学校的评优以及成果检验都是以此为最重要的元素,而这种评比又关系到学校今后的发展以及资金深度,所以学校怎么可能不把这个当做头等大事来做呢?更要命的是教育环节的所有参与者都患上了“分数依赖综合症”,教师的工资奖金以其学生的成绩为主,学生被按成绩分为三六九等,家长更是像赌徒一样把资金和希望压在学生的分数上,所以说考试成绩是教育环节的最重要的教学目的,至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实际上都是为此服务的,在这里检验学生能力的不是社会而取而代之的是考试,从“考试进化论“来讲,长此以往,那些能够取得更高分数的能力将会被保留并继续提升,而与此关联不大的能力是会被忽视甚至淘汰。
而至于所谓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由于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缺乏有效的可以加以实现的制度保障,所以这些都是些口号,都是在打搽边球,从教学环节上是推不出这样一个教学目的的,在实际中即使有那也是精力剩余的馈赠,当真真与分数发生大的冲突时这些都得让位于分数。
所以说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主要是陪样学生
的考试能力,关于这种培养我总结为:以知识代替思想,以记忆代替思考。
也就是说学校主要在培养学生知识的记忆能力,当然还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如果打个比方那就是:学校是一个知识批发工厂,学生就是成为一个优秀的知识技工,可惜的是这种技工最悲惨,因为动手实践能力太差了。
所以我们看出学校现在已经变味了,一些人抱怨现在中国技工学校太少,其实不对,当下这里除了技工学校还是技工学校,可惜连技工学校也是不合格的。
那么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能力呢?经过一些分析和研究我认为社会需要的能力是一个人对资源的获得,处理,利用的能力,因为在社会中不管是做什么事情都涉及资源的利用,一个成功的人是能够快速的获取资源,并能够将资源向着自己有用的方向加工,最后能够最大程度发挥资源的价值,可以看出在社会中它所要求的能力是一个人的分析、实践能力,是与学校的培养方向所不同的。
这种资源既包括知识也包括一些物质资源,但从知识来讲,社会要求的是一个人可以高效的获得,处理,利用知识的能力,至于知识来源并不要求非得都来自自己的大脑,毕竟人的大脑不能成为一个知识储存器,他的更主要的作用于职能在于如何分析加工这些知识,但这种能力却在教育过程中被忽视,相反一个劲的加强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和知识储备量,但实际上这是一种舍主求次的做法。
甚至我觉得把学生单纯培养成一个知识储袋在一种程度上是谋杀,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是一个人最主要的能力,而这种思维能力是需要从小培样的,但是那个时期却被
一些对今后的发展作用不大的教育所占用,所以说从社会这个需求来考核现行的教育制度,它连及格都做不到,所以说按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社会中碰壁是最不为奇的,在随后的实际调查中,举一些已经工作的毕业生说,以前的那些知识是有帮助的,但与实际工作来相比,所占比例严重不同,因为在教学过程中,知识储备占到教学活动的九成以上,但是,在社会中,所储备的知识在工作中所占的比例却让人寒心,所以说一些学长感慨当初的教育实在是在走弯路,效率太低了。
当然一些学生出来后社会适应能力很好但是那是以放弃走这种畸形的教育路线为代价的,我佩服这样的学生,毕竟归根结底,一个人的命运还得自己把握,教育制度的不足是很多而且很不合理,但是教育制度的变革并非一朝一夕,它所涉及的领域不光是教育方面还有很多比如资源的分配,完成这些事情肯定会错过好几代学生,这时候我们学生就得自己成全自己,不能指望教育部门快刀斩乱麻。
上面的实践工作主要是完成了对教育制度的切入,从人才培养方面挖掘了教育活动过程中的最重要的问题所在,下面我将分析这种问题产生的制度原因,从而以此指出现行教育制度的相关弊端。
当下的教育制度模式实际上是以应试教育为主,以应试能力为核心完成对学生的培养和教育资源的分配,这是从教育制度本身出发,从社会角度来讲,教育制度又是为社会提供所需人才的最终来源,同时教育制度又是社会资源进行分配的重要渠道,所以说教育制度在社会中担任着双重身份,而当下中国教育制度呈现出如此畸形的现状也是这两种身份内在矛盾的外在表现。
从人才培养来讲,教育就是为社会提供各种高素质人才,而且人才培养的能力应该以社会实际为导向不能简单的由几个教育专家坐在屋里决定,前面讲过社会所需的人才具备的能力是对资源的获取就、加工、利用能力,而这些能力的一个最大特点是不能精确量化,他是一种比较隐形的能力,是要在实践中才能得以体现和检验的,即使量化那标准也觉不是像分数那样精确,而且量化形式也觉不只是做做题就可以的。
再从资源分配来讲,由于更多的资源无论是教育资源还是社会资源,大多是以物质形式为主要载体的,在中国人口众多,而且多数的学生都是选择以教育为路线参与资源的分配,那必须得制定分配的标准,由于在中国人口太多加之资源分配模式单一,所以这个标准必须是量化而且得精确化,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资源分配的合理与公平,而当二者融合在一起时肯定是有矛盾的,所以产生出这样一个畸形的教育制度,以分数做为能力培养和资源分配的公共标准,显然这是很不合理的。
归结一下就是:现行的教育制度的利就是以分数作为标准可以公平公正的完成资源的分配,这主要依赖于他的精确的量化标准,但现行的教育制度的弊端是以分数做为能力培养的考核标准,关键原因是一些能力是不能以这样的方式和精度来量化的。
所以说中国教育制度的问题主要是由他的双重身份对标准的要求不同导致的。
那么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呢?显然就是解决上述这对矛盾,最好的办法就是采用不的标准来考核能力培养和分配资源,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打破能力培养和分配资源在形式上单一的局面,因为现在基
本上教育制度在模式上还很单一,显然其所承受的压力是相当的大,所以政府应该拓展资源分配的模式与渠道,不能是教育垄断仕途之路,另外丰富能力培养形式,既要有理论知识的教育,但同时也应该有实践类型的正规教育,在教育制度中,更应该打破应试能力为教育考核标准的局面,并采用市场需求考核制,能力培养应该瞄准社会需求,应该坚持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应该培养什么养的学生,同时这个应该在教育制度中加以体现,用制度保障成果,不能让其停留在口号上面。
这样学校才更容易回归到其应该的位置,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同时我也觉得这种转变还得需要很多调研才能实施,所以彻底的改变现状还得需要一段时间,但是我希望政府能够徐徐渐进,把大问题分解成小问题去解决,尽量加快改革步骤,因为这种延迟是以几代人的未来为代价的。
但话有说回来了,天地尚且不全之时,我们学生应该学会自己成全自己,毕竟路还是要自己走的。
以上就是本人这次社会实践的成果,虽然完成了但是这一过程中还是有一些不足之处,但是也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在就是希望在下次的实践中能用上,同时也期待克服其他的困难,实践本身就是不断地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最好只有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