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能》复习导学案

合集下载

九年级物理《内能》复习导学案

九年级物理《内能》复习导学案

九年级物理复习导学案课题第十章内能教师门德惠学生班级审核人时间复习目标: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并用该理论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了解内能,以及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3、了解热量,了解4、比热容,并会用热量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重点:了解热量,了解比热容,并会用热量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难点:了解内能,以及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本章中考热点:1、生活中的扩散现象2、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3、比热容的应用第一节分子热运动知识点一:物质的组成【基础检测】1、常见的物质是由及其微小的粒子、组成的。

2、人们通常以 m的单位来度量分子。

知识点二:分子热运动【基础检测】1、气体扩散实验(1)抽出玻璃板后的现象是(2)在图16中A瓶内的气体是B瓶内的气体是(填“空气”或“二氧化氮”)(3)二氧化氮的密度空气的密度。

2、叫扩散现象。

3、扩散现象可以在介质中发生。

4、扩散现象表明,温度越高,5、影响扩散现象快慢的因素是【归纳总结】1、归纳生活中的扩散现象和非扩散现象【易错题】1、正在考试的王薪筠问到了树叶的焦糊味,这是现象【中考真题】(吉林2011)2、能说明分子不停的运动的现象是()A、花香四溢B、漫天雪花C、落叶纷飞D、细雨绵绵(吉林2013)11、蜡烛燃烧一会后会闻到蜡油味这是现象知识点三:分子间的作用力【基础检测】1、分子间既有力又有力。

2、当固体被压缩时,分子间的距离,作用力表现为当固体被拉伸时,分子间的距离,作用力表现为3、固体液体气体的特性【归纳总结】1、当物体表现出情况时,表明分子间具有引力。

2、当物体表现出情况时,表明分子间具有斥力。

【针对训练】1、细棉线一拉就断,细铁丝不易拉断这是因为()A、棉线之间没有引力,铁丝分子间有引力B、棉线分子间有斥力,铁丝分子间没有斥力扩散现象非扩散现象物质形态固态液态气态分子间距离小很大分子间作用力较大很小有无一定体积有无确定形状C、棉线比铁丝软D、棉线铁丝分子间都有引力和斥力,但棉线分自己拿的引力小鱼铁丝分子间的引力2、教材6页动手动脑学物理4题知识点四:分子动理论【基础检测】1、简述分子动理论的观点【中考真题】(吉林2012)我国已明令兼职在公共场所吸烟,请你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解释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的道理。

内能》《内能的利用》复习导学案

内能》《内能的利用》复习导学案

《内能》《内能的利用》复习导学案(总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内能》《内能的利用》复习导学案复习目标:1、进一步理解分子动理论并解释某些热现象;2、加强对内能、温度、热量概念的理解,知道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及本质;3、理解比热容的概念,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4、进一步认识热机的原理和工作过程,以及能量转化;5、加强对热值和热机效率的理解,学会运用热值和热机效率公式进行简单计算;6、进一步理解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复习重点:1、会运用吸热放热公式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2、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以及能量转化;3、热值的定义,单位以及锅炉,燃气灶等热效率的计算。

复习难点:关于比热容,热值的热学综合计算。

学习过程:一、自主复习:1、扩散现象说明:(1)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子间有_________。

2、分子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__________运动叫做分子热运动。

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与____________有关。

_______越高,分子热运动越________,扩散现象越_________。

3、两个铅柱的地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挂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

4、铁棒很难被拉长,是因为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

5、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___________(将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

例:搓手取暖、钻木取火、磨刀发烫、流星、擦燃火柴、锯木头等。

6、物体对外界做功,本身的内能会____________(将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

例:水蒸气将壶盖顶起、点燃的爆竹腾空而起等。

人教版九年级 13.2 《内能》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 13.2 《内能》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 13.2 《内能》导学案
一、基础知识回顾
回顾一下我们之前学过的内容,能量是什么?举例说明能量的转化。

二、新知探究
1. 内能的概念
•定义内能。

•内能的单位是什么?
2. 内能与物质状态
•不同物质在相同温度下,内能的大小是否相同?
•解释为什么相同物质在不同温度下,内能的大小不同?
3. 温度的概念
•温度的定义是什么?
•温度的单位是什么?
•什么是绝对零度?
4. 内能变化的计算
•系统从A状态变为B状态,内能的变化就是什么?
•内能变化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内能变化的计算公式中,质量的单位是什么?
三、学以致用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相关概念和计算。

请你从我们学到的知识中回答以下问题。

1.当你进入一个装有热水的房间时,房间内的温度是怎样变化的?为什么?
2.冰块在接触到空气之后会慢慢融化,这是因为什么?
3.如果一个物体的质量是100g,温度升高100°C,求内能变化量。

四、拓展思考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能量的转化是无处不在的。

请你思考以下问题。

1.提出一个现实生活中能量转化的例子,并解释其中的能量转化过程。

2.为什么在冬季我们会觉得穿多一点衣服就会更暖和?
五、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内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温度的定义和单位。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和思考拓展问题,我们进一步理解了能量转化的过程和原理。

请同学们在课后复习时,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并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加深对内能的理解。

《内能》复习导学案

《内能》复习导学案

《内能》复习导学案学习过程一、独立自主学习:先看书梳理学习过的知识点,再不看书独立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知识点一:分子动理论1.物质是由组成的;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_______ 地做____ 运动,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热运动, 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与有关,越高,分子热运动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叫扩散,影响扩散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3.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和。

知识点二:内能4.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能与分子的总和,叫做物体的。

5.改变内能的方法:(1)热传递:热传递发生条件:,传递方向:。

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做功: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大,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小。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三:比热容:6.比热容: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时吸收(放出)的热量。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与物体的______ _、_________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7.比热容物理量符号:,单位符号:。

水的比热容 c水= ;物理意义:。

8.热量的计算公式:Q吸:=_____________ ,Q放=____________________.先对子相互交流,再小组内交流,若小组内的意见不统一,请提出来。

二、合作互助学习:请先独立完成下列问题,有疑问的可以请教自己的对手。

1.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低的物体可能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多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C.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D.物体温度升高,它的热量一定增加2.已知铜的比热容比铝的比热容小,下列说法正确的()A.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和放出的热量有关B.将一块铜的质量减小一半,它的比热容不变C.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升高的温度多D.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铜和铝,放出相等热量后相接触,热传递的方向是从铜传给铝3.指出下列各物理名词中“热”的含义:热传递中的“热”是指:________;热现象中的“热”是指:________;热膨胀中的“热”是指:________;摩擦生热中的“热”是指:_________。

内能复习导学案

内能复习导学案

模块一:填空专题1.热机能流图:2.内燃机有四个冲程,如图所示是内燃机的冲程,活塞上升时,汽缸内气体的内能(选填“减少”或“增加”),转化为能.3.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四个冲程组成,一台某型号单缸四冲程汽油的飞轮转速是1200r/min,则汽油机每秒钟对外做功次.4.请写出提高热机效率的几个途径:①;②;③.5.一跳伞运动员跳离飞机,当降落伞张开后,他匀速下降,此时他的重力势能将,他的动能将.(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6.一辆洒水车匀速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在洒水过程中,洒水车的动能,机械能.(选填“减小”、“增大”或“不变”)7.高铁列车行驶时由电网供电,把能转化为能.8.汽车在刹车过程中,刹车片与碟片摩擦使汽车减速,在摩擦过程中转化为能.9.如图所示,当人从高空落到蹦床上时,使蹦床变形,这一过程中,人的能逐渐转化为能.人弹跳起上升至归高点的过程中,能逐渐增大,能逐渐减小.10.如图所示,人造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当它由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卫星的动能,卫星的势能(两个空均选填“增大”、“减小”“不变”)模块二:选择专题11.关于热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汽油机顶部有喷油嘴,柴油机顶部有火花塞B. 柴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将柴油和空气的混合气吸入气缸C.汽油机和柴油机除了做功冲程外,其他三个冲程都是依靠飞轮的惯性完成的D.改正技术后,热机的效率可以达到100%12.关于热机的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机做的有用功越多,效率就一定高B.热机的功率大,效率就一定高C.热机消耗的燃料越多,效率就越低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3.如图是内燃机工作循环中的一个工作冲程,它是()A.压缩冲程,将化学能转化成内能B.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C.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D.做功冲程,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14.如图所示为内燃机的能量流向图,热机效率η等于()15.下列对能量转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蓄电池充电:电能——化学能B.发电机工作:电能—一机械能C.萤火虫发光:生物质能—一光能D.内燃机工作:化学能——内能——机械能16.如图所示,是一种新型节能路灯.它“头顶”小风扇,“肩扛”太阳能电池板.关于节能灯的设计解释合理的是()A.太阳能电池板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B.小风扇是用来给太阳能电池板散热的C.小风扇是风力发电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D.蓄电池在夜晚放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17.如图所示的滚摆,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滚摆下降时,速度越来越快,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B.滚摆上升到最高点时,速度为0,动能为0,重力势能最大C.滚摆实验演示了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D.滚摆的滚动会逐渐停止,说明能量守恒规律不成立模块三:作图、读图和实验探究专练三、实验探究18.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些水,用软木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水蒸气会把木塞冲开,有的同学由这个装置联想到内燃机.酒精燃烧气缸高温高压水蒸气活塞运动做功玻璃管油料燃烧木塞冲出高温高压燃气(1)请你用连线反映出他的联想创新的思维过程.(2)酒精灯燃烧,能转化为能.(3)水的温度升高,这是用方法增加了水的内能,水汽化,产生高温高压的水蒸气.(4)水蒸气冲开瓶塞,水蒸气对瓶塞.水蒸气的温度,内能.(后两空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5)水蒸气冲开瓶塞的过程,能转化为能.19.某同学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自己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大小.他实验时组装了如图所示的两套规格完全相同的装置,并每隔1min记录了杯中水的温度(见下表).加热的时间/(min) 0 1 2 3 4 5 6 甲杯水温/℃25 27 29 32 34 36 38乙杯水温/℃25 26 27 28 29 30 31)为保证实验的可靠性,实验时应控制两套装置中相同的量有, .(2)通过表中记录的数据,你认为煤油和菜籽油两种燃料中,热值较大的是.(3)该同学实验前用天平测出了烧杯中水的质量及两油灯中燃料的质量并记录的数据,利用公式Q吸=cm(t-t)计算出了水吸收的热量,他认为通过这些数据能准确地计算出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你认为他的计算结果可靠吗?.为什么?.模块四:计算专练四.计算题:20.用烟煤烧水时,将10kg 的水从20℃加热到100℃,燃烧了1.4kg的烟煤.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烟煤的热值约为3×107J/kg.试求:(1)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2)1.4kg的烟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3)热效率是多少?(4)分析热效率不高的原因.21.一辆额定功率为30kW的小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10min,消耗汽油1.3kg,小汽车发动机的效率为多少?(q汽油=4.6×107J/kg,g=10N/kg,ρ汽油=0.71×103kg/m3)。

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第十三章 内能 复习导学案2

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第十三章 内能 复习导学案2

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第十三章内能复习导学案2一、知识梳理1. 定义内能是物质微观粒子运动的总和,包括颗粒微观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能量和组成物质微观粒子的内部作用能量。

2. 体系内能体系的内能等于体系中各个微观粒子的内部能量之和。

3. 内能的变化内能的变化可以通过物体的温度变化来反映。

4. 内能与热热是物体间因温度差异而传递的能量,是物体存在的一种能量形式。

内能的增加或减少可以通过吸热或放热来实现。

5. 内能的单位内能的国际单位是焦耳(J)或千焦(kJ)。

二、核心概念1. 定义内能是物质微观粒子的总能量。

2. 组成内能由颗粒微观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能量和内部作用能量组成。

内能的变化可以通过物体的温度变化来反映。

4. 热内能的增加或减少可以通过吸热或放热来实现。

三、内能与热内能是热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由于微观粒子的运动和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能量。

1. 热传递热是物体间因温度差异而传递的能量。

2. 吸热当物体吸收热能时,内能会增加。

3. 放热当物体释放热能时,内能会减少。

4. 温度变化内能的变化可以通过物体的温度变化来反映。

当物体吸收热能时,温度会升高;当物体放出热能时,温度会降低。

四、内能的单位1. 焦耳焦耳是内能的国际单位,符号为J。

2. 千焦千焦是内能的较常用的单位,符号为kJ。

1J = 0.001kJ。

•内能是物质微观粒子运动的总和,由颗粒微观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能量和内部作用能量组成。

•内能的变化可以通过物体的温度变化来反映。

•内能与热密切相关,可以通过吸热或放热来增加或减少内能。

•内能的国际单位是焦耳(J)或千焦(kJ)。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内能的定义、组成、变化和单位。

掌握内能的概念和相关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质的性质和能量的转化过程,为我们进一步研究物质和能量提供基础。

13.2《 内能》辅导导学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13.2《 内能》辅导导学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13.2《内能》辅导导学案一、知识概述1. 内能的概念物体由于分子、原子的运动和排列方式不同而具有的能量,称为内能。

2. 内能的转化内能可以通过传热方式进行转化,主要有三种方式:•热传导:热量通过物体内部的分子碰撞传递。

•热对流:热量通过流体的对流运动传递。

•热辐射:热量以电磁波的形式传递,不需要物质介质。

3. 内能与温度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直接关系,内能增大,温度也增大;内能减小,温度也减小。

这是因为温度是物体内部分子的平均动能的表征。

二、探究活动活动一:探究物体的内能变化实验材料:电热棒、温度计、烧杯、导线、电源。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材料,并将电热棒放入烧杯中。

2.通过导线将电热棒与电源连接,调节电源的电压。

3.同时测量电热棒和烧杯内水的温度。

实验数据记录:电热棒电压(V)电热棒温度(℃)烧杯内水温度(℃)2.030254.045306.060358.0754010.09045数据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发现,对于相同的电热棒电压,电热棒的温度越高,烧杯内水的温度也越高。

这表明电热棒的内能越大,传递给烧杯内水的热量也越多。

活动二:探究热传导对物体内能的影响实验材料:金属棒、绝缘支架、烧杯、温度计。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材料,并将金属棒固定在绝缘支架上。

2.将金属棒的一端加热,同时测量金属棒沿长度方向的不同位置的温度。

实验数据记录:金属棒位置(cm)温度(℃)0100580106015402020数据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发现,金属棒的一端加热后,沿长度方向温度逐渐降低。

这说明热能从高温区域传导到低温区域,金属棒的内能由高到低逐渐减小。

活动三:探究热辐射对物体内能的影响实验材料:黑色纸片、白色纸片、阳光。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材料,并将黑色纸片和白色纸片放置在阳光下。

2.分别观察黑色纸片和白色纸片的变化。

实验观察:在阳光下,黑色纸片很快变热,而白色纸片变热的速度较慢。

实验解析:在阳光下,黑色纸片吸收了较多的光能,使得纸片的内能增加,变得热。

13.2《内能》导学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

13.2《内能》导学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

13.2《内能》导学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 引言本文档是针对九年级物理教材中的第13章第2节《内能》所编写的导学案。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学生将了解内能的概念、性质和变化规律,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与内能相关的问题。

2. 学习目标在学习本节内容后,学生应能够: - 理解内能的概念; - 掌握内能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内能相关的问题。

3. 内容概述本节主要介绍了内能的概念、性质和变化规律。

首先,通过实验现象引出内能的概念,进而介绍了内能与温度、物质量、物质种类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其次,通过具体的例子,展示了内能的变化规律,包括内能的增加与减少、内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等。

最后,通过问题的引导,引发学生思考和进一步探讨内能的相关问题。

4. 学习重点本节内容的学习重点主要包括: - 内能的概念与性质; - 内能与温度、物质量、物质种类等因素的关系; - 内能的变化规律。

5. 学习步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本节内容,我们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教学: 1. 导入:通过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内能的概念; 2. 概念讲解:介绍内能的定义、性质和与温度、物质量、物质种类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3. 变化规律:通过具体例子讲解内能的变化规律; 4. 深化学习: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与内能相关的问题; 5. 总结:对本节内容进行总结,并进行相关习题训练。

6. 学习反馈与总结学习完本节内容后,学生应根据导学案所给的学习步骤进行学习,完成相关的训练和问题思考,并进行学习反馈和总结。

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及时进行辅导和指导,巩固学生对内能的理解和掌握。

7. 扩展学习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学生对内能的理解,建议学生进行扩展学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 阅读相关物理书籍,了解更多关于内能的知识; -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内能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 进行实验探究,观察内能的变化规律;- 参加物理竞赛或讲座,扩展物理知识和视野。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3.2《内能》导学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3.2《内能》导学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3.2《内能》导学案1. 导入•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内能。

•提问学生是否了解内能的概念和作用。

2. 学习目标•了解内能的概念。

•掌握内能的计算方法。

•理解内能在物理世界中的作用。

3. 知识讲解3.1 内能的概念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微观粒子(原子、分子)的动能和势能之和。

我们可以把内能看作是物体内微观粒子运动的总和。

3.2 内能的计算内能的计算涉及两个因素:温度和物质的质量。

•对于固体和液体,内能的变化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ΔE = mcΔT其中,ΔE表示内能的变化量,m表示物质的质量,c是物质的比热容,ΔT 表示温度的变化量。

•对于气体,内能的变化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ΔE = nCvΔT其中,ΔE表示内能的变化量,n表示物质的摩尔数,Cv是摩尔内能,ΔT 表示温度的变化量。

3.3 内能的作用内能在物理世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引起物体的温度变化、物态变化和化学反应。

内能的变化还可以用来计算热量的传递和工作的做功。

4. 实例分析问题一:一块质量为200g的铝块被加热,温度从20°C升高到80°C。

已知铝的比热容为0.9 J/g·°C,求内能的变化量。

解答:根据内能的计算公式:ΔE = mcΔT代入已知量:m = 200g,c = 0.9 J/g·°C,ΔT = 60°C计算得到:ΔE = 200g * 0.9 J/g·°C * 60°C = 10800 J所以,这块铝块的内能变化量为10800 J。

问题二:一定质量的气体被加热,温度从300K升高到600K。

已知气体的摩尔内能为12.5 J/mol·K,求气体的内能变化量。

解答:根据内能的计算公式:ΔE = nCvΔT代入已知量:n表示物质的摩尔数,Cv表示摩尔内能,ΔT表示温度的变化量。

假设气体的摩尔数为n mol,ΔT = 300K。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13.2《内能》 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13.2《内能》 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13.2《内能》导学案一、引入1. 问题引入•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相同温度下的物体摸上去的感觉不一样?比如金属床和木床?•为什么撞击日常车祸容易引起车辆起火?•当你使用摩擦力挤压橡皮泥时,为什么它会升高温度?2. 知识点引入•这些现象都与物体内部的一种能量有关,那就是内能。

•内能是描述物体内部微观粒子(原子、分子)的平均动能的大小。

•微观粒子处于无规则热运动中,故各粒子的平均动能相等。

•不同物体的内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以及物质的种类有关。

二、学习过程1. 质量与内能•质量越大,内能越大。

•通过实验验证:取两个相同温度的容器,一个放有100g水,另一个放有200g水。

我们可知质量为200g的容器内能大于质量为100g的容器。

2. 温度与内能•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取两个相同质量的容器,一个温度为20℃,另一个温度为40℃。

我们可知温度为40℃的容器内能大于温度为20℃的容器。

3. 物质种类与内能•同样质量和温度下,不同物质的内能是不同的。

•以相同质量和温度为例,对比金属床和木床的内能,我们可知金属床的内能大于木床的内能。

4. 其他因素对内能的影响•压力:对于气体而言,压力越大,内能越大;压力越小,内能越小。

•外界热量:如果外界有输入热量,物体内能会增加;如果外界有输出热量,物体内能会减少;如果外界的热量输入和输出相等,内能保持不变。

5. 内能变化的计算•内能变化计算公式:ΔE = m × c × ΔT•其中,ΔE为内能的变化量(单位:焦耳),m为物体的质量(单位:千克),c为物质的热容量(单位:焦耳/千克·摄氏度),ΔT为物体的温度变化量(单位:摄氏度)。

三、小结•在物理学中,内能是描述物体内部微观粒子平均动能大小的概念。

•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以及物质的种类有关。

•质量越大、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内能。

•压力和外界热量也会对内能产生影响。

第十三章《内能》复习课导学案-人教版物理九年级

第十三章《内能》复习课导学案-人教版物理九年级

《内能》复习课一、知识回眸1.分子动理论的三个观点:①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构成的;②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③分子间存在着和。

2.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

运动叫分子热运动,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与________有关,______越高,分子热运动越______,扩散现象越____。

4.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能。

一切物体都具有能。

和。

6.热传递的规律:在热传递过程中,①高温物体放出热量,内能_____。

②低温物体吸收热量,内能_____。

③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越多,内能改变____。

7.做功的规律: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_____;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_____。

二、知识网络请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知识导图:三、考点梳理探究一、分子动理论例1.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打开香水瓶盖后,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B.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D.铅笔芯用了一段时间后会变短,说明分子间有斥力针对练1:1.美丽的江城荆州,山清水秀、景色怡人。

以下江城美景的形成,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是 ( )A.荆江河道,江水奔腾B.章华寺内,暮鼓晨钟C.洪湖百里,荷花飘香D.植物园中,花团锦簇2.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B.扫地时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D.物体温度越低,分子运动越剧烈探究二、内能及其改变例2.如图是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4时刻物体内能为零2、t3时刻物体内能相等2时刻物体内能比t3时刻小1时刻物体分子动能比t2时刻大针对练2:3.写出下列过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1)一杯水慢慢变凉:___________ (2)水蒸气将壶盖顶起:___________ (3)火车驶过后,钢轨温度升高:______(4)用嘴向手上哈气,使手暖和:________ 4.如图所示,重为G的瓶塞紧塞在竖直的瓶口,用打气筒向装有少量水的瓶内打气,当瓶塞跳起时,瓶内出现白雾,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瓶内气体的内能_____(填“增大”或“减小”)。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第十三章 《内能》复习课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第十三章 《内能》复习课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第十三章《内能》复习课一、知识回顾1. 内能的定义内能是物体分子内部各种形式能量的总和,用符号U表示。

2. 内能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内能的单位是焦耳(J)。

3. 热平衡的条件在没有外界能量转化时,物体的内能不变,达到热平衡。

4.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的关系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成正比关系,即U∝T,其中T为物体的温度。

5. 九大基本物质的内能计算九大基本物质的内能计算公式如下:•固体的内能:U = mcΔT,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c为单位质量的热容量,ΔT为温度变化量。

•液体的内能:U = mcΔT,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c为单位质量的热容量,ΔT为温度变化量。

•气体的内能:U = ncΔT,其中n为物体的摩尔数,c为单位摩尔的热容量,ΔT为温度变化量。

6. 物体内能的转化物体的内能可以通过传导、传热和辐射等方式进行转化。

二、实际应用1. 热量传导的应用:保温材料选择保温材料的选择一般要考虑其导热系数。

导热系数越小,材料的保温能力越好。

常用的保温材料有聚苯板、岩棉等。

2. 传热的应用:温暖的毛衣穿上毛衣后感到温暖,这是因为毛衣可以减少身体散热,减少内能的流失。

3. 辐射的应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太阳辐射的热能,将光能转化为热能,从而加热水。

4. 内能转化的应用:蒸汽机蒸汽机利用燃烧物质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实现能量的转化和利用。

三、实验探究实验一:“烧针烧圆”实验目的:探究物体内能转化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规律。

实验材料:针、火柴、蜡烛、圆规、线圈。

实验步骤: 1. 将一根针插入圆环的中央,并稳固放置。

2. 用火柴点燃蜡烛,将火焰靠近针的一端。

3. 观察针的表现,记录实验现象和观察结果。

4.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物体内能转化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规律。

实验原理:在实验中,蜡烛燃烧释放的热能会传导到针上,使针逐渐变热。

当针的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针会变软弯曲,形成“烧圆”的现象。

这是因为针受热后,内能增加,致使分子热运动加剧,导致针的形状改变。

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第十三章 内能 复习导学案3

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第十三章 内能 复习导学案3

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第十三章内能复习导学案31. 知识回顾在学习第十三章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热珠仪和热电仪,并了解了内能的概念。

在本章中,我们将进一步学习内能和热能的关系,并探讨内能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内能是物体分子运动引起的能量,它与物体的温度相关。

热能是物体内能的一种形式,是由于热量传递导致的物体内能变化。

2. 内能的性质在了解内能的性质之前,我们先来学习一些与内能相关的概念。

2.1 温度温度是物体热平衡状态下的一个物理量,用来描述物体的热度高低。

一般情况下,我们用摄氏度来表示温度。

2.2 内能的变化内能的变化包括两个方面:热量交换和功。

2.2.1 热量交换当两个物体温度不同时,热量会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使得两个物体温度趋于一致。

2.2.2 功当物体由于外力作用发生形状、大小或位置上的改变时,外力对物体做的功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2.3 内能的守恒内能是一个守恒量,即在物体间热量传递的过程中,内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3. 内能的变化规律内能的变化规律可以通过热平衡实验进行研究。

通过热平衡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3.1 增温时内能的变化当物体的温度增加时,物体的内能也会增加。

内能的变化量可以通过物体的热容量来计算。

3.2 融化和沸腾时内能的变化在物质的融化和沸腾过程中,物体的内能保持不变。

由于温度一段时间内不发生变化,所以内能不变,而热量的变化用于改变物质的状态。

3.3 冷却时内能的变化当物体的温度降低时,物体的内能也会减少。

内能的变化量可以通过物体的热容量来计算。

4.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内能与热能的关系,以及内能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内能是由物体的分子运动引起的能量,与物体的温度相关。

内能的变化包括热量交换和功,而内能的总量在物体间热量传递的过程中保持不变。

在下一节课中,我们将学习内能的计算方法和内能与焓的关系,希望大家能够继续努力学习,加深对内能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以上就是本次复习导学案的内容,希望能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

内能复习课导学案

内能复习课导学案

B.质量比较大物体含有的热
C.热量总是从含有热量多的物体传递到含热量少的物体
D.热量总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温物体的内能一定大 C.物体的内能变小,温度一定降低 能降低 6、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越高,它含的热量越多 吸收热量 ) ) B.内能大的物体温度一定高 D.物体的内能变小,温度可
【解析】对同一物质,物体的比热不发生变化,故选 D 【拔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越快,它的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也越快 B、液体凝固成固体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就停止了 C、固体被压缩到分子之间无间隙才不能被压缩 D、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解析】 分子运动的快慢和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就 越剧烈,分子运动又称为分子的热运动,故选 D 2、初温相同的铜和铅,它们的比热容之比是3:1,质量之比是2:3, 若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 铜升高的温度与铅升高的温度之比是 ( A.1:2 B.2:1 C.2:9 D.9:2 )
【解析】利用热量的计算公式,比热和质量越大,升高的温度就会越 低,可得出答案 3.下列事例中,不属于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用酒精灯加热杯里的水 C.金属小勺在热汤中放一段时间后会烫手 壁会发热 【解析】 D 选项属于通过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不属于热 ( )
B.人晒太阳觉得暖和 D.用打气筒打气,筒
传递
课后作业
1、我们在实验室用酒精进行实验时,整个实验室很快就闻到了刺鼻的 酒精气味,这是一种扩散现象。以下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液体之间 不停息地运动 D.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着间隙 2 、密闭的房间里打开香水瓶的盖子,一会儿整个房间都能闻到香 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越高,香味扩散得越慢 象就消失 D.这个现象能说明分子运动是无规则的 3、下列现象中,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是„„„„( A.尘土飞扬 B.烟雾缭绕 C.花香扑鼻 ( ) 4、关于热传递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高和物体含有热量一定多 量比较多 ) D.余音绕梁 ) B.若温度低于 0℃,这个现 C .这个现象能说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C.温度越高时扩散现象越剧烈 ) 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

《内能》复习导学案

《内能》复习导学案

《内能》复习导学案一、知识点梳理1、内能的概念、单位和改变方式1)内能的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动能及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一切物质的分子总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所有的物体都具有内能。

2)内能的单位:焦耳(J)。

(3)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2、影响内能的因素内能的大小跟质量、温度、状态有关。

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内能的大小跟质量、温度、状态有关。

物体的内能发生变化,可能表现在温度的变化,也可能是状态的变化。

如晶体的熔化和液体的沸腾,在它们吸热升温过程中,温度是不变的,此时内能增加,另外物体的机械运动也是一种形式的能,而内能和机械能是没有必然的。

二、重点难点解析1、掌握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并能用来分析具体事例。

2.知道内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理解并记忆相关内容。

3.知道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转移的是内能而不是温度。

4.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热传递的特点是: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热量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发生热传递时,被传递的是能量(热量),而不是温度;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能量的转移,而不是温度的转移。

三、题型分析1、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分析;2.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的判断及应用;3.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四、能力训练点分析1、能够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研究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2.能够根据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分析研究对象的吸放热情况;3.能够根据题意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并能够运用控制变量法分析有关数据。

五、易错点分析1、内能和机械能的决定因素不同;2.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的不同;3.比热容和热值的区别。

《劝学》复习导学案一、复习目标:1、掌握本文的通假字、重点实词、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知识。

2、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3、背诵全文,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

二、知识链接:1、走进作者:荀子,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赵国人。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内能》复习课导学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内能》复习课导学案

《第十三章内能》复习课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识别扩散现象,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2、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知道热传递和做功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3、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能根据Q吸= c m(t –t o)和Q放= c m(t o–t )解释一些现象,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学习重点】内能、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及比热容【学习难点】能根据Q吸= c m(t –t o)和Q放= c m(t o–t )解释一些现象,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探究新知】一、分子热运动: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分子若看成球型,其直径以来度量。

2、一切物体的分子。

(1)扩散:。

(2)扩散现象说明:A 。

B 。

(3)固、液、气都可,扩散的快慢________。

(4)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要区分开:扩散、蒸发等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而飞扬的灰尘,液、气体对流是物体机械运动的结果。

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______和________。

学法指导员:1、一切构成物体的分子在任何情况下都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温度高分子运动的速度快。

2、若分子之间距离等于r0时,分子引力等于斥力,物体程平衡状态。

若分子之间距离大于r0时,引力大于斥力,引力起主要作用。

若分子之间距离r0时,引力小于斥力,斥力起主要作用。

若分子之间距离大于10倍r0时,分子之间作用力可以忽略不计。

4、检测:用分子间的作用力解释下面的现象(1)“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将镜片合起来时,镜子断裂处的绝大多数分子间距离较,分子之间几乎没有的作用。

(2)木工师傅做木制品时,用液体胶粘木条,当液体胶凝固后,木条粘得很牢,这是什么原因?二、内能:1、内能:,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既然物体内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那么内能是无条件的存在着。

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

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由于分子的运动跟_______有关所以这种________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九年级物理上册《内能》复习学案

九年级物理上册《内能》复习学案

九年级物理上册《内能》复习学案
九年级物理上册《内能》复习学案
1、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①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
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不是指少数分子或单个分子所具
有的能。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②影响内能的主要因素: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
及体积等
③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2、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
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的温度越低,分子
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慢。

内能也常叫做热能。

3、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但有些物体可以说没有机械能;内能和机械能可以通过做
功相互转化。

4、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与热传递
(1)做功: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

(2)热传递:①热传递的条件:物体之间(或同一物
体不同部分)存在温度差。

②物体吸收热量,物体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物体的内能减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能》复习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分子运动论并解释某些热现象;
2、加强对内能、温度、热量概念的理解,知道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3、理解比热容的概念,能解释生活实践中的一些现象;
4、会运用吸热放热公式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学习过程
一、独立自主学习:先看书梳理学习过的知识点,再不看书独立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知识点一:分子动理论
1.物质是由组成的;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_______ 地做____ 运动,这种无规则运动叫
做分子热运动, 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与有关,越高,分子热运动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叫扩散,影响扩散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3.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和。

知识点二:内能
4.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能与分子的总和,叫做物体的。

5.改变内能的方法:
(1)热传递:热传递发生条件:,传递方向:。

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做功: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大,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小。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三:比热容:
6.比热容: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时吸收(放出)的热量。

比热容是
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与物体的______ _、_________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7.比热容物理量符号:,单位符号:。

水的比热容 c水
= ;物理意义:。

8.热量的计算公式:Q吸:=_____________ ,Q放=____________________.
先对子相互交流,再小组内交流,若小组内的意见不统一,请提出来。

二、合作互助学习:请先独立完成下列问题,有疑问的可以请教自己的对子。

1.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低的物体可能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多
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D.物体温度升高,它的热量一定增加
2.已知铜的比热容比铝的比热容小,下列说法正确的()
A.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和放出的热量有关
B.将一块铜的质量减小一半,它的比热容不变
C.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升高的温度多
D.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铜和铝,放出相等热量后相接触,热传递的方向是从铜传给铝
3.指出下列各物理名词中“热”的含义:
热传递中的“热”是指:________;热现象中的“热”是指:________;
热膨胀中的“热”是指:________;摩擦生热中的“热”是指:_________。

4.质量相等的某种物质和水,当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之比为1:4,那么该物质
的比热容为________。

当它的质量减少一半时,则剩余物质比热容的为__________。

5.右图所示是“比较水和煤油吸热升温特点”的实验装置。

①加热过程中,用搅棒搅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水和煤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来反映
的(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

②关于该实验的变量控制,下列要求中不正确的
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采用相同的加热方法(如酒精灯火焰的大小,与烧杯底的距
离等)
B.烧杯中分别装入相同体积的水和煤油
C.使用相同的烧杯
6.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比热容,把质量为100g的铜块从沸腾的水中取出(标准大气压
下),迅速投入质量为100g,温度为10℃的待测液体中,混合后的共同温度是25℃.若不计热量损失,求这种液体的比热容为多少?[铜的比热容c=0.4×103J/(kg•℃)]
请结对相互更正,然后在组内展示质疑,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地方,请其他小组来帮忙解决。

三、展示引导学习:
1、请结对子展示以上问题,然后小组长要求组员在小组内站起来讨论交流。

2、小组长派代表给大家展示,并说出做这些题应该注意的事项。

3、其他小组对展示的解答直接进行质疑,并分享自己的见解。

4、老师对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或者对内容做强调讲解。

四、评价提升学习(请快速独立完成以下各题,然后更正打分)
1.关于比热容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质量越大,物质的比热容就越小
B 吸收的热量越多,物质的比热容就越大
C 温度的变化越大,物质的比热容就越小
D 比热容跟热量、温度的变化、质量等因素无关
2.已知铝的比热容大于铁的比热容,质量相等的铁块和铝块,在沸水中加热相当长的时间后取出,让它们放出相等的热量后,把铝块与铁块再放在一起时,则( )
A. 它们间不会有热传递
B. 热从铝传到铁
C. 热从铁传到铝D.无法确定
3.在寒冷的冬天为使自己的身体暖和一些,请你用不同的物理知识,写出两种能够使身体暖和的方法并简要说明理由。

方法一:;理由:。

方法二:;理由:。

4.我市在科学规划和建设城市时,大量增加水面面积,是利用水的________大的特性,且水在蒸发时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可以调节气温,营造“宜居”的舒适环境。

5.下表列出由实验测定的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单位〔焦/(千克•℃)〕
认真阅读上表,你一定能有所发现.请填出其中任意三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把质量为2kg,温度为30℃的铝块加热到100℃,铝块吸收的热量是多少?(已知铝的比热容是0.88×103J/(kg•℃))
7.质量为500g的某物质,温度从20℃降到30℃,吸收了2.1×104J的热量,则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是多少?它可能是什么物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