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大纲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大纲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大纲学时:81学时学分:4.5学分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是介绍和阐释中医学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课程,是探讨和研究中医学理论体系必修的课程。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属于中医学专业基础课,是学习中医学其它各门课程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绪论(6学时)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特点;熟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了解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了解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

重点:中医理论体系与中医学的概念及其基本特点。

第二章精气、阴阳、五行学说(12学时)掌握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在中医学中的具体应用;了解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了解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重点: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难点:五行制化和胜复第三章藏象(20学时)掌握藏象的基本概念、脏腑的分类方法,掌握五脏的生理功能和主要病理变化,掌握六腑的生理功能,掌握脑和女子胞的生理功能,掌握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之间的关系;熟悉藏象学说的形成和特点,熟悉五脏与形体、官窍之间的关系;了解脏腑的生理特性,了解五脏与液、志、华之间的联系,了解心包络与命门学说的概念。

重点:脏腑的生理功能,脏腑之间的关系。

难点:脏腑的生理特性,肾阴、肾阳、肾精、肾气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三焦的部位形态及功能掌握精气血津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生理功能,掌握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掌握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掌握气、血的生成和运行,气的分类(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的概念、生成、分布与功能)。

重点:气的分类,血液运行,津液代谢。

难点:气的分类。

第五章经络(6学时)掌握经络的概念、经络系统的组成和经络的生理功能,掌握十二经脉的名称分类,走向与交接规律,分布规律,流注次序和表里关系,掌握奇经八脉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功能,掌握督、任、冲、带脉的循行路线和主要功能;熟悉经别,别络,经筋,皮部的基本概念和功能,熟悉经络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了解阴跷、阳跷、阴维、阳维脉的循行特点和主要功能。

《中医基础教学》课程标准

《中医基础教学》课程标准

《中医基础教学》课程标准中医基础教学课程标准1. 引言中医基础教学是中医药学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本文档旨在制定《中医基础教学》课程标准,以确保中医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该标准将为中医院校的教学工作提供指导,促进中医教育的发展。

2. 课程目标2.1 知识目标- 理解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概念和原理;- 掌握中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理解中医基础科学与中医临床实践的关系。

2.2 能力目标- 运用中医基础理论解释临床现象;- 通过中医基础知识和技能开展诊断和治疗;- 科学评估中医临床实践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3 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的中医文化素养和职业道德观念;- 强调学生的研究精神和研究能力。

3. 课程内容3.1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阴阳五行理论;- 中医经络理论;- 中医气血津液理论;- 中医脏腑经络理论。

3.2 中医基础知识- 中医药学基础;- 中医诊断学;- 中医治疗学;- 中医预防保健学。

3.3 中医基本技能- 中医脉诊;- 中医舌诊;- 中医问诊;- 中医观诊。

4. 课程要求4.1 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结合实践;- 课堂讲授结合临床实。

4.2 教学资源- 中医基础教学教材和参考书籍;- 实验室和临床实设施;- 信息技术设备和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

4.3 评估方式- 理论考试;- 实验和实评估;- 课程作业和论文。

5. 课程建设与管理5.1 课程负责人- 设立课程负责人,具有丰富的中医临床经验和教学经验。

5.2 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的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水平;- 支持教师进行中医学术研究和教学改革。

5.3 课程评估与改进- 定期进行课程评估和教学反馈,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6. 总结本课程标准旨在指导中医基础教学工作,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中医人才。

学校和教师应按照该标准进行课程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中医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推动中医事业的发展。

中医学基础课程标准

中医学基础课程标准

《中医学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一)课程性质:必修课(二)课程类型:(理论+实践)课(B类)(三)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四)开设学期:第一学年第二学期(五)所属系部:药学系(六)编制教研室:社区教研室(七)编制者:张世文(二)课程性质与任务中医学基础,是学习中医药最基础的课程,塔阐述介绍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维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的了解祖国医学,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拓展医学思维模式。

其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中医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运用中医理论和知识指导临床实践,为学习中药专业其他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中医发展简史和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2)掌握中医脏腑气血津液的生理功能(3)熟悉外感六淫、戾气、内伤七情、瘀血的致病特点(4)掌握中医的基本特点、防治原则(5)熟悉辨证论治的方法;了解养生预防的基本知识(6)掌握中药、方剂的基本知识(7)了解经络、腧穴的基本知识2.能力目标(1)具有运用中医理论、知识和技能对病患进行指导的能力(2)具有规范、熟练运用常用中医技术如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中医疗法的能力(3)学会辨证论治(4)具有中医健康宣传、指导养生保健的能力(5)具有和患者沟通的能力3.素质目标(1)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中医的整体观、热爱祖国医学(2)培养学习中医的兴趣,正确理解中医的特色和优势(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4)明确全心全意为人类健康服务的思想(四)参考学时72学时理论,52学时,实践20学时(五)课程学分4学分(六)课程内容与要求七、教学建议(一)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力求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发展技能为核心”的职业教育理念,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实践训练着重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理论课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突出知识特点,减少知识的抽象性、多采用实物、多媒体等直观教学的形式,增加学生的感性认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通过一定量的作业、习题、阶段测验、等辅助手段,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注意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学能力。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大纲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大纲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1、课程的性质和目的课程性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属于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为必修课。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供五年制中医临床医学专业、中医临床涉外专业、中医妇产专业、针灸推拿专业、骨伤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医事法律专业本科使用。

课程安排在第一或第二学期中讲授,教学中既要充分考虑到中医药专业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尤其是学生从高中阶段刚刚步入中医药殿堂在知识衔接方面的“断层”;又要全面(或系统)地展示中医学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充分体现中医现代化的要求。

该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

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实验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以增强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本课程的教学特点,“目的和要求”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个级别。

“掌握”的内容,要求教师在授课时,进行深入的剖析和讲解,使学生达到彻底明了,并能用文字或语言顺畅的表述;“熟悉”的内容,要求教师予以提纲挈领的讲解,使之条理分明,使学生对此内容完全领会,明白其中的道理及其梗概;“了解”的内容,要求教师讲解概念及相关内容,使学生具有粗浅的印象。

目的: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本课程中有关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包括中医学的思维方法(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病因、发病、病机、防治原则)。

2、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通过本课程的讲授,使学生在后期的专业课学习中,接触到以上内容时无陌生感,为继续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经典著作和临床各科打好基础。

二、课程学时分配教学总时数为78学时,其中理论75学时,实践教学(实验3学时)。

课程主要内容和学时分配见课程学时分配表。

课程学时分配表1.教材(1)新世纪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主编:王键(供中西医结合专业用)(2)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主编:孙广仁2.主要参考书(1)孙广仁等.中医基础理论难点解析.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2)王新华主编.中医药高级丛书·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童瑶主编.规划教材教与学参考丛书·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4)张珍玉主编.中医学基础.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3(5)孙广仁主编.中医藏象生理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童瑶主编.规划教材教与学参考丛书·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7)李德新主编.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讲稿.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四、课程考核形成性评价占30%,(包括考勤20%;论文50%;实验30%),期末成绩占70%。

4.课程标准-中医基础

4.课程标准-中医基础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标准学时:68一、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着重掌握有关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为继续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经典著作和临床各科打好基础。

以课堂讲授为主,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自学、讨论、课间见习、实验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以增强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认知,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大纲适用于中医临床各专业使用,教学目标围绕课程性质和任务制定,致力于为学习和掌握各门中医学后续课程的知识和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知识目标1.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概念和基本内容;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及相互之间的关系问诊的主要内容,熟悉问诊的方法与技巧,了解问诊的概念和系统问诊要点。

2.掌握各种常见症状的概念、病因与临床表现,熟悉各种常见症状的发生机制,了解各种常见症状的伴随症状和诊断提示。

3.掌握体格检查的正确方法、重要体征及其临床意义、熟悉体格检查内容的正常状态、其他体征及其临床意义。

4.掌握实验室检查常见检查项目的参考值,熟悉常见检查项目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了解常见检查项目标本采集的方法。

5.了解X线检查、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了解各系统重要器官X线正常表现和常见疾病X线表现、重要器官正常声像图和常见疾病异常声像图,了解X线检查的基本原理和超声检查的基本原理。

6.了解心电图描记的操作方法和心电图的测量方法、心电图的常用导联、心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了解正常心电图,了解心电图产生的原理、常见异常心电图、其他常用心电学检查。

7.熟悉常用诊断新技术的临床应用,了解常用诊断新技术的基本知。

8.了解病历书写的内容与格式、诊断的内容与格式。

(二)能力目标1.能够独立对病人(宾客)进行系统性及针对性问诊。

2.能够通过对症状、临床表现、伴随症状、诊断提示的分析,做出病因的初步诊断。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标准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标准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标准贵州民族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标准一、课程教学的目标和任务1、总体目标《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是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为科学方法论,以整体观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理论核心,融合了历代著名医家真知灼见的一门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中医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树立中医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掌握以阴阳五行、整体观念等哲学思想以及藏象学说等为代表的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病理变化的认识体系。

学会辨证论治、养生防病为核心的临床思维方法及遣方用药法则。

通过学习该课程,为以后的学习、研究及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知识目标掌握中医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并对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进行初步训练。

要求学生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认识古代的哲学理论——阴阳五行学说,掌握人体脏腑、精气血津液、经络的生理功能,以及疾病的病因与发病、病机、防治原则等,初步了解人体脏腑的主要病理表现。

3、能力目标教学过程中通过典型医案,结合理论进行辩证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直观形象地把握理论,能初步运用中医理论来辨析疾病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

4、素质养成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逐渐了解中国传统医学在防病治病方面的魅力,理解并热爱中医,形成对祖国医学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治未病”的养生观念,逐步确立职业目标。

二、课程内容和要求学时序号教学内容概述能力要求(教学目标)安排1 绪论1.掌握中医学的基本概念;2.了解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大体过程;3.掌握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辨证论治;4.了解中医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22第一章精气、阴阳、五行1.掌握古代哲学范畴中精气、阴阳、五行的基本概念;2.了解古代哲学范畴中精气、阴阳、五行等概念的形成;3.掌握古代哲学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4.了解古代哲学精气、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全国统编七版教材《中医基础理论》(2001年版)

全国统编七版教材《中医基础理论》(2001年版)

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五年本科《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大纲(供中医类五年制专业用)前言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属于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本课程中有关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病因、发病、病机、防治原则),为继续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经典著作和临床各科打好基础。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和课堂讨论等方法,以增强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认知能力,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掌握学习方法,锻炼培养思维和科研能力,培养学生的运用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教师语言应规范通俗,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突出重点,讲清难点并交代疑点,既要充分考虑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在学习方法方面的适应能力,又要充分体现中医基础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反映中医现代化的要求。

正文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2.了解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概况。

【教学内容】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和学科属性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形成与发展(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三)中医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整体观与现代医学模式。

(二)辨证论治:病、证、症的基本概念;辨证论治的概念;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四、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课时与方法】总课时6主要特点4 其他2授课方法课堂讲授结合多媒体教学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目的要求】1.了解古代哲学精、气的概念、精气学说的内容及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大纲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大纲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大纲课程编号:01.021.0课程名称:中医基础理论开课(二级)学院:基础医学院课程性质:必修课学分:学分学时:学时本课程总学时为学时,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案以及自学讨论。

前期课程:无要求授课对象:医(七)、中西结合(七)、中基(七)、医药(七)、中医、针推、骨伤、中西结合、运动本科专业考核方式:考试、考查(论文、汇报),其中期末考试占%,平时成绩占%,平时成绩的评定标准见附。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

课程基本要求(或课程简介):《中医基础理论》是学习中医学的一门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

其内容具体包括《中医学导论》、《中医藏象学》、《中医病因病机学》三个板块。

《中医学导论》主要介绍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中医学与古代哲学的关系等基本知识。

《中医藏象学》主要论述人的形态组织结构、生理功能活动的规律及其相互关系。

《中医病因病机学》介绍了中医研究和阐释人类疾病的起因及其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

,, , ,. .大纲内容:一、前言【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员基本掌握、熟悉或了解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等内容,为学习中医其他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教案要求】教案方法上,要求教师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用通俗的语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讲述各部分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内容,做到重点突出,讲清难点,1 / 158并可适当安排小组讨论,以巩固课堂所学的重点内容。

教案过程中,要尽量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以提高课堂教案效果。

二、教案要求和内容、方法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了解中医药的起源。

.了解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熟悉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教案内容】第一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

.辨证论治。

【教案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案以及自学讨论。

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目的要求】.了解中医学与古代哲学的关系。

.掌握元气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中医学理论基础》课程标准

《中医学理论基础》课程标准

《中医学理论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目标中医学理论基础是中医药学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中医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对中医临床实践的指导能力。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中医临床诊疗思维、诊断和治疗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中医基础理论、脏腑经络、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法方药等方面。

要求学生掌握中医基本理论,了解中医脏腑经络学说、病因病机理论,掌握常见疾病的诊断、辨证和治疗方法,能够运用中医学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临床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包括: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课堂互动等。

同时,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临床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医学理论知识。

四、课程评价方式与标准本课程的评价方式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期末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

同时,将注重评价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

五、教材选用与参考书籍本课程选用合适的教材,同时推荐学生参考相关中医学基础理论书籍,如《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

此外,还推荐学生阅读现代中医学专著和相关学术论文,以拓宽知识面和增强学习兴趣。

六、课程实验与实习安排本课程将安排一定的实验和实习环节,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医学理论知识。

实验内容包括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方法,以及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的操作技能。

实习环节将安排学生到医疗机构进行临床实践,了解中医临床诊疗流程和操作方法,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七、师资队伍与教学条件本课程师资队伍应具备中医学相关专业背景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教师应具备中医学硕士及以上学位,有相关临床实践经验,能够系统地讲授中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知识。

《中医学基础》课程标准

《中医学基础》课程标准

《中医学基础》课程标准课程编号:适用专业:临床医学培养层次:大专课程类别:专业课修课方式:必修教学时数:54学时总学分数:3一、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一)课程定位1.课程简介《中医学基础》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集医学、药学、哲学、文学、天文、地理等学科于一体,通过学习中医,有助于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他们为中国医学科学献身的激情和斗志。

另一方面,要在提高专业素质的同时,注意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发展,也就是人的全面发展。

在主修西医的同时,让医学生了解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有助于在宏观和微观对照中,形成自身的医学观,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生可以在中医思维方法的启示,使其在今后从事西医和科研时开阔思路,具有以中医知识来补充西医之不足的意识,直接或间接增加治病防病的手段和方法,从而提高科研水平和临床疗效。

2.课程性质《中医学基础》是临床医学专业的必修课。

通过学习祖国医学的主要精髓内容,激发学生对祖国医学的热爱,达到提高学生医学综合素质的目的。

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中医学术发展的历史及其人文背景、主要内容及特点,中医学的认知方法,中医学未来发展展望;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学对正常人体的认识;中医学的病因病机;中医诊断疾病的主要方法及治疗概述。

3.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中医学基础》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

通过学习祖国医学的主要精髓内容,激发学生对祖国医学的热爱,达到提高学生医学综合素质的目的。

4.课程作用本课程内容丰富,知识体系的整体性强。

主要内容包括阴阳五行学说、藏象经络学说、病因病机学说、诊法和辩证、防治原则、中药方剂等。

本课程实行“临岗(课间见习)—协岗(毕业实习)递进型工学交替”教学模式,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较为全面和系统地获得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职业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二)设计思路1.课程设计理念以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对医学人才的要求为依据,以医疗工作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建立“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融“教、学、做”一体等教学方法,突出教学过程开放性、职业性和实践性。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

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五年本科《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大纲(供中医药类专业用)《中医基础理论》教材编委会2001年9月28日通过全国高等中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2001年10 月23日审定前言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属于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本课程中有关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病因、发病、病机、防治原则),为继续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经典著作和临床各科打好基础。

该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

各院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实验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以增强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课程教学大纲,既充分考虑了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在学习方法方面的适应能力,又充分体现了中医基础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反映了中医现代化的要求。

本课程按90学时设计。

各院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但不得少于72学时。

实验课及其所用学时可由各院校根据实际情况另行安排。

正文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2.了解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概况等。

【主要内容】一、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属融入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自然科学;受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是多学科融合的产物。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三)中医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整体观与现代医学模式。

(二)辨证论治:病、证、症的基本概念;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四、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课时与方法】课堂讲授。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一、课程介绍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习的基石,它涵盖了中医对人体的认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基本理论。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中医的基本概念、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理论、病因病机理论、以及辨证论治的方法。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并应用中医基础理论,从而为进一步学习中医临床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理解并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理解并掌握中医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及诊治方法。

3、学会运用中医理论指导临床实践。

4、培养学生对中医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三、教学内容1、中医基本概念:讲解中医的基本概念,包括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

2、阴阳五行学说:讲解阴阳学说的含义和应用,五行的含义和作用。

3、脏腑经络理论:讲解脏腑的功能和关系,经络的循行和作用。

4、病因病机理论:讲解疾病的产生原因和发病机制,包括外邪、内因、病理产物等。

5、辨证论治:讲解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等。

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的中医病例,使学生了解中医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3、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针灸、推拿等中医治疗方法。

4、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发表观点,提高学习效果。

5、课堂互动:通过课堂互动的方式,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学习积极性。

五、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根据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估。

2、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包括论文阅读、案例分析等,以检验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

3、期末考试:通过笔试和面试的方式,评估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进度本课程共分为16个课时,每个课时45分钟。

具体教学进度如下:1、中医基本概念(2课时)2、阴阳五行学说(2课时)3、脏腑经络理论(2课时)4、病因病机理论(2课时)5、辨证论治(2课时)6、针灸推拿实践操作(4课时)7、复习与总结(2课时)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一、概述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它涵盖了中医理论的基本框架和核心概念,为进一步深入学习中医临床知识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民族大学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标准
一、课程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1、总体目标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是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为科学方法论,以整体观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理论核心,融合了历代著名医家真知灼见的一门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中医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树立中医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掌握以阴阳五行、整体观念等哲学思想以及藏象学说等为代表的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病理变化的认识体系。

学会辨证论治、养生防病为核心的临床思维方法及遣方用药法则。

通过学习该课程,为以后的学习、研究及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知识目标
掌握中医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并对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进行初步训练。

要求学生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认识古代的哲学理论——阴阳五行学说,掌握人体脏腑、精气血津液、经络的生理功能,以及疾病的病因与发病、病机、防治原则等,初步了解人体脏腑的主要病理表现。

3、能力目标
教学过程中通过典型医案,结合理论进行辩证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直观形象地把握理论,能初步运用中医理论来辨析疾病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

4、素质养成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逐渐了解中国传统医学在防病治病方面的魅力,理解并热爱中医,形成对祖国医学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治未病”的养生观念,逐步确立职业目标。

二、课程内容和要求
三、课程实施和建议
1.教学方法和手段
根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和课程特点,选择适合于本课程的最优化教学法。

综合考虑教学效果和教学可操作性等因素,本课程选用讲授加讨论教学法。

2.评价方式
考勤5%,平时作业20%,小组讨论20%,阶段测验25%,课程论文30%。

3. 教学资源
(1)《中医基础理论》,郭霞珍,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8月,第2版。

(2)多媒体课件;
(3)《黄帝内经》,姚春鹏,译注,中华书局出版社,2009年7月第1版。

4. 教学条件特殊要求
师资条件:具备有关中医基础理论的系统知识;具备中药学基础理论知识;能指导学生学习掌握中医基本知识技能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典型医案。

四、单元设计
绪论
【知识及能力目标】
1.掌握中医学的基本概念;
2.了解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大体过程;
3.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辨证论治;
4.中医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重点难点】
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辨证论治。

【主要内容】
1.中医学的基本概念;
2.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大体过程;
3.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辨证论治;
4.中医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精气、阴阳、五行
【知识及能力目标】
掌握古代哲学范畴中精气、阴阳、五行的基本概念;掌握古代哲学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了解古代哲学精气、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
古代哲学范畴中精气、阴阳、五行的基本概念;古代哲学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1.古代哲学范畴中精气、阴阳、五行的基本概念;
2.古代哲学范畴中精气、阴阳、五行等概念的形成;
3.古代哲学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4.古代哲学精气、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章藏象
【知识及能力目标】
掌握藏象的概念;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生理功能;五脏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六腑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点;三焦、脑和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及其生理特点。

【重点难点】
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生理功能;五脏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六腑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点。

【主要内容】
1.藏象的概念;
2.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3.五脏精气阴阳的概念及其逻辑关系;
4.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
5. 五脏的生理特点;
6.五脏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7.六腑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点;
8.三焦的生理功能、部位划分及其生理特点
9.脑和女子胞的生理功能;
10.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气血津液与精神
【知识及能力目标】
掌握精、气、血、津液的概念、生成、功能;了解精的分类;了解气的运动与气化;掌握津液的输布和排泄;了解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
精、气、血、津液的功能;气的运动与气化;津液的输布和排泄。

【主要内容】
1.精、气、血、津液的概念、生成、功能;
2.精的分类;
3.气的运动与气化;
4.津液的输布和排泄;
5.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经络
【知识及能力目标】
掌握经络的概念及经络系统的组成;掌握十二经脉的名称和走向交接规律、分布规律、表里关系及流注次序;掌握奇经八脉的概念、主要概念,督脉、任脉、冲脉、带脉的循行路线和基本功能;掌握经络的生理功能。

【重点难点】
十二经脉的名称和走向交接规律、分布规律、表里关系及流注次序。

【主要内容】
1.经络的概念及经络系统的组成;
2.十二经脉的名称和走向交接规律;
3.经络学说的形成;
4.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表里关系及流注次序;
5.十二经脉的大体循行路线;
6.奇经八脉的概念、主要概念,督脉、任脉、冲脉、带脉的循行路线和基本功能;
7.经络的生理功能;
8.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第五章体质
【知识及能力目标】
掌握体质的概念;了解体质的生理基础;掌握正常体质的分类和特征;了解体质学说的应用。

【重点难点】
体质的生理基础;正常体质的分类和特征。

【主要内容】
1.体质的概念;
2.体质学说的形成;
3.体质的生理基础;
4.正常体质的分类和特征;
5.体质学说的应用。

第六章病因与发病
【知识及能力目标】
掌握六淫七情的概念及致病的共同特点;了解戾气的形成和疫病流行的原因;掌握劳逸失度、饮食失宜致病的规律和特点;掌握发病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和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重点难点】
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戾气的形成和疫病流行的原因;七情内伤的含义和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主要内容】
1.病因的概念和病因学说的特点(辨症求因);
2.六淫的概念及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
3.戾气的概念和致病特点;
4.戾气的形成和疫病流行的原因;
5.七情的概念、七情内伤的含义和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6.七情与脏腑气血的关系;
7.劳逸失度、饮食失宜致病的规律和特点;
8.痰饮的基本功能和致病特点;
9.痰饮的形成原因;
10.发病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11.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12.发病的六个主要类型的概念;
13.发病类型的基本概况。

第七章病机
【知识及能力目标】
掌握邪正胜衰与虚实变化和疾病发展转归的关系;了解疾病传变的基本概念和病位传变、寒热转化、虚实转化的规律;了解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

【重点难点】
邪正胜衰与虚实变化和疾病发展转归的关系;病传变的基本概念和病位传变、寒热转化、虚实转化的规律。

【主要内容】
1.病机的基本功能和层次结构;
2.邪正胜衰与虚实变化和疾病发展转归的关系;
3.中医病机学说的形成;
4.阴阳偏胜、偏衰、互损、格拒、亡失的病机;
5.阴阳失调的概念、阴阳失调与脏腑经络气血功能失常的关系;
6.疾病传变的基本概念和病位传变、寒热转化、虚实转化的规律;
7.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