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人一起读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和大人一起读》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和大人一起读》教学设计
作业设计
孝顺的黄香
东汉时江夏有个小孩叫黄香,九岁时,母亲就去世了,他和父亲相依为命,生活很艰苦。
夏天,黄香怕父亲热得睡不着觉,就用扇子扇父亲床上的席子、枕头,直到席子扇凉了,才让父亲上床睡觉。
冬天,黄香每天晚上先钻进冰冷的被窝,等被窝焐暖和了,才让父亲睡。
黄香冬天温被窝、夏天扇席子的事流传开来,人们赞道:“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
1.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语。
( )的黄香 ( )的生活 ( )的被窝
2.选一选。
这个故事出自《三字经》的哪一句?( )
A.融四岁,能让梨。
B.香九龄,能温席。
3.用自己的话夸夸黄香。
4.生活中,你是怎样孝敬长辈的?说一说,写一写。
整本书阅读《和大人一起读》优质课教学设计全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和大人一起读》导读课教学设计作品解读:《和大人一起读》是一年级上册8个单元《语文园地》中的“和大人一起读”栏目,选编了儿歌、散文、重话、寓言、民间传说、儿童故事等多种题材的作品,分8个主题汇编成4册。
加注拼音供刚入学的低年级小学生阅读。
这些故事由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曹文轩、统编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执行主编陈先云担任主编,以享受阅读的乐趣为出发点,强调轻松、愉悦的阅读氛围的建构,引导儿童尽早爱上阅读,尽快从依赖式阅读过渡到自主性阅读。
“和大人一起读"中的“大人”,指的是儿童的父母、其他家人邻居、高年级同学、老师等。
“和大人一起读”倡导在大人的陪件下,进行无压力的阅读。
它是一种阅读材料,是一种阅读环境,是一种阅读方法,也是一种阅读兴趣,是大人和孩子结伴走向阅读世界的总和,是让阅读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家庭的美妙路径。
儿童在和大人一起读的过程中,在无声的文字和有声的语音的作用下,对文字产生亲近感,对阅读产生兴趣。
设计意图:一个家庭若有固定的朗读时间,大人每天和孩子一起阅读经典,会丰富孩子的语言体验和精神世界。
所以,“和大人一起读”是一种强调亲子互动的课外阅读方式,目标是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非功利性、无压力是它的一个重要特点。
在和大人一起读的过程中,在宽松愉悦的亲密互动中,儿童的阅读方法、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得到发展。
在阅读过程中,围绕感兴趣的话题展开交流,通过引导、对话、倾听、表演、讲述等不同方式,启发孩子对阅读的文本进行表达、想象和创作,引领儿童不知不觉中走上爱阅读的道路。
共读目标:1.通过和大人一起读,激发读书兴趣,感受亲子阅读的幸福和快乐。
2.通过读一读、演一演、讲一讲、聊一聊等形式,学会多种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感受阅读魅力。
3.通过和大人一起读,能对感兴趣的人物、事件和文字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乐于表达和交流。
同时,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增加阅读量。
共读流程:导读板块:一、儿歌导入,乐一乐1.出示《颠倒歌),视频音乐《颠倒歌》,一起打着拍子读儿歌。
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和大人一起读 教学设计教案

敎学方式: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指导思想,通过图片、视频、实物等资料,借助移动终端和APP软件,带动学生多感官参与,深度了解、感受老北京的年俗文化.
吃着甜甜的糖瓜,唱着欢快的歌曲,眼见着春节就要到了!春节可是我们中国人最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了.只要是中国人,不管你在世界上哪个地方,都会在这个重要的日子千方百计回老家和家里人团聚,热热闹闹地过春节.春节也有一个俗称,跟小年相对——大年,所以“过春节”也说“过大年”!春节又哪些有趣的活动呢,之前提出的“满街走”是怎么回事?同学们課下去了解一下,祝大家过一个有趣的春节!
什么日子吃糖瓜:小年、二十三
味道如何:甜甜的,有点……
口感如何:脆的,酥的,粘牙,粘粘的……
3.这节課我们看了短片,吃了糖瓜,了解了小年的年俗活动,增长了不少见识,一定要分享给爸爸妈妈哦——
1.一到小年,孩子们基本都放假了,小伙伴凑在一起可开心了!听——他们唱起来了!
2.(第2段)这是我们学过的歌,一起来——
(1)看视频短片了解:二十三,小年,吃糖瓜;
(2)为什么吃糖瓜:送灶神,用糖瓜甜甜他的嘴,上天言好事.
过渡:刚才主播也说了,玉皇大帝和灶神只是传说中的,但小小的糖瓜寄托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糖瓜是用什么做的?猜猜看——
(1)看视频,了解内容;
(2)提取信息:用麦芽和玉米面儿两种主料;一斤粮食出半斤糖瓜.
猜
看视频
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和大人一起读)教学设计34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朗读、阅读、小组讨论等,但发现部分学 生在小组讨论环节存在参与度不高、理解不深入等问题。
教学成果评估
通过课堂观察和课后测试,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本课的基本词汇和句型,但在阅读理 解和阅读兴趣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教学改进设想
增加教师讲解和示范
人物形象
小主人公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他在街头流浪时不断寻找自己的归宿,表现 出顽强的生命力和对未来的希望。
重点与难点分析
重点
理解课文中描写小主人公在街头 流浪的所见所闻,深入体会文章 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难点
理解课文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 思想,如“天人合一”等。
03
教学方法与策略
激活学生的前知
开发教学资源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开发 适合的教学资源,如绘本、图片、音 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 学内容。
04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环节设计
01
02
03
激发兴趣
通过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 片或播放相关音频,引起 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激活已知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所学的 知识,将新旧知识联系起 来。
合作学习
个性化教学
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和能力水平,提 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如针对不同学 生的阅读速度、理解能力等进行差异 化教学。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相交流阅 读心得和感悟,提高阅读效果和合作 学习能力。
教学媒体与资源的应用
使用教学媒体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PPT、视频 、音频等,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 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与同行交流研讨
参加教研活动
积极参加校内外的教研活动,与 同行交流教学心得和经验,不断
《语文园地二和大人一起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文本中的生僻词汇和复杂句子。
-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使学生能够准确、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3.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4.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提高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5.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能够欣赏和理解文学作品中的美,提高对美的认识和感受。
6. 实验操作:语音实验、语调练习、朗读训练、口语表达
典型例题讲解
1. 例题1:根据文本中的生僻词汇,进行句子理解和改写。
- 题目:请用“奇妙”这个生僻词汇,写出一个句子,并对其进行改写。
- 答案:奇妙无比的自然风光让人流连忘返。(改写:自然风光无比奇妙,让人流连忘返。)
2. 例题2:根据文本中的复杂句子,进行句子理解和改写。
教学实施过程
1. 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如PPT、视频、文档等),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文本中的生僻词汇和复杂句子,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4. 例题4:运用文本中的角色扮演,进行一段对话的编写。
- 题目:请用本节课学到的角色扮演方法,编写一段对话,描述两个人在看到奇妙无比的自然风光时的感受。
和大人一起读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知识面拓展评价
评价内容:学生对于整本书的理解程度和知识面的拓展情况 评价方式: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个人作业等方式进行评估 评价标准:学生能否准确回答问题、能否提出有深度的问题、作业完成情况等 评价结果:根据评价标准,对学生的知识面拓展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教学建议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
教学内容
选择合适的整本书阅读材料
适合学生的年龄和阅读水平 符合教学目标和主题 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
设计阅读任务和活动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阅读任务和活动,以满足他们的认知发展需求。
设计多样化的阅读任务,如阅读理解题、写作任务、角色扮演等,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 趣和积极性。
互动交流法
优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实施步骤:a. 提出问题,引发学生 思考;b. 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 意见;c. 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深入 思考。
应用范围:适用于各种学科和年级, 尤其适用于需要探究和思考的课程 内容。
添加项标题
安排阅读时间:根据学生的作息时间,合理安排阅读时间,确 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阅读计划。
添加项标题
调整阅读计划:根据学生的阅读进度和反馈,及时调整阅读计 划,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引导家长参与阅读活动
激发家长参与热情, 共同制定阅读计划
指导家长正确阅读 方法,提高亲子阅 读质量
鼓励家长分享阅读 心得,促进家庭阅 读氛围
添加 标题
针对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根据学生的兴 趣爱好,选择相应的阅读材料,如喜欢科 幻小说的学生可以推荐科幻类读物,喜欢 动物的学生可以推荐动物小说等。
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和大人一起读)教学设计44

Part
02
教学内容分析
课文背景介绍
作者介绍
介绍课文的作者,包括其 国籍、主要作品等。
创作背景
阐述作者写作该文章的背 景,如时代背景、个人经 历等。
文体特点
简要介绍课文的文体特点 ,如诗歌、小说、散文等 。
课文内容解析
STEP 01
主要内容
STEP 02
主题思想
简要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包括故事情节、人物形 象等。
词汇学习
通过讲解、示范和练习,让学生 掌握课文中的新词汇和短语,了 解它们的含义和用法。
语法讲解
针对课文中出现的特定语法结构 进行讲解和练习,让学生熟悉和 掌握这种语言形式。
结尾环节
总结与回顾
对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进行回顾和总结 ,强化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记忆和理解 。
作业与练习
评价与反馈
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进行点评和 反馈,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并 调整学习方法。
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语 言感知和表达能力,增强 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自信心 。
情感目标
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 情节,培养学生对文学作 品的欣赏能力和对美好事 物的向往与追求。
教学内容与安排
教学内容
《和大人一起读》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中的一课,包括《狐狸和乌鸦》、《拔 萝卜》两篇短文。
教学安排
本课计划用两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用于学习《狐狸和乌鸦》,第二课时用于学习《拔 萝卜》。每篇短文的学习都包括生字认读、课文理解、朗读练习和拓展思考等环节。
06
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教材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课文内容的深入解读
对每一篇课文进行深入的解读,挖掘其中蕴含的教育意义,引导 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
和大人一起读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和大人一起读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一、引言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阅读是一项重要的能力和习惯。
而家长的陪伴与指导对于孩子的阅读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篇教学设计将探讨和大人一起读整本书的阅读教学方案,旨在帮助孩子培养对阅读的兴趣,提升阅读理解水平,并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积极性。
2. 增强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3. 促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建立亲子阅读的良好氛围。
三、教学内容选择一本适合阅读的整本书,在家长的陪伴下进行共同阅读。
四、教学步骤1. 选择书籍根据孩子年龄和兴趣爱好,选择一本适合的整本书。
可以选择富有情节、趣味性和教育意义的绘本或章书。
2. 阅读前准备家长可以预先阅读整本书,了解故事情节和核心主题。
同时准备一些问题和引导语,用于阅读过程中的引导和讨论。
3. 共同阅读a. 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进行阅读。
可以选择晚餐前、睡前或周末的下午等固定的时间段。
b. 在阅读过程中,家长可以按照故事的情节和内容进行适当的表情、语调调整,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
可以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引导孩子推测结果、预测后续,并询问孩子对故事的理解和想法。
c.在进行共同阅读的过程中,家长还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理解能力,加入适当的识字及阅读技巧指导。
4. 阅读后讨论在阅读结束后,家长可以与孩子进行讨论和分享。
引导孩子回顾故事情节、角色塑造和核心主题,并提问孩子关于故事的理解和观点。
同时,家长也可以分享自己的观点、情感和经验,促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孩子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是否增加。
2. 考察孩子在阅读过程中的思维逻辑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3. 分析孩子在讨论环节中提出的观点和问题,了解孩子对故事的理解和思考深度。
六、教学扩展1. 继续进行和大人一起读整本书的阅读教学,引导孩子逐渐独立进行整本书的阅读。
2. 推荐孩子参加学校或社区的阅读活动,扩大阅读交流圈子。
一年级语文上册《和大人一起读》教案、教学设计、课后练习

一年级语文上册《和大人一起读》
教案、教学设计、课后练习
【学习目标】
1.在教师的帮助下,阅读《小白兔和小灰兔》,学习和大人一起阅读的方法。
2.参与师生或生生共读,在互动中增强阅读体验。
3.激发阅读兴趣,体会阅读的快乐,产生阅读的期待。
【课前学习任务】
1.和大人一起读前几个单元中的共读内容。
2.回忆和大人一起读的方式。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我能和老师一起读《小松鼠找花生》这个故事。
1.我能借助拼音尝试着自己读一部分内容。
2.我能和老师分角色读出小松鼠和鼹鼠的对话。
学习任务二:
我能认真听科学小博士的介绍,了解花生生长的知识,知道花生具有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特点。
学习任务三:
我能在老师的推荐和指导下,和大人一起读《小猫咪穿鞋子》。
【推荐学习资源】
1.课文《小松鼠找花生》。
2.阅读链接《小猫咪穿鞋子》。
【课后练习】
1.运用学过的方法,和大人一起读《小猫咪穿鞋子》。
《语文园地二和大人一起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共读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共读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家庭中积极开展共读活动,享受阅读的乐趣。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共读的基本概念。共读是指大人和孩子一起阅读书籍的活动。它能够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猜猜我有多爱你》。这个绘本展示了共读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表达爱意和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阅读理解:学生能够理解并感悟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的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通过共读体验,培养阅读兴趣和情感共鸣。
-例:学生能够描述故事中两只小兔子表达爱的方式,理解爱的深度和表达方式。
(2)诗歌欣赏:学生能够通过朗读和感悟《春天的故事》,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学习并掌握诗歌中的生字词。
其次,在共读活动中,我发现部分学生与大人之间的互动还不够自然,可能是因为他们在家里缺乏这样的阅读氛围。为了改善这一现象,我计划在课后与家长进行沟通,鼓励他们在家里多与孩子共读,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
此外,在小组讨论环节,有些学生表现得较为内向,不太愿意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这些学生,多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勇于表达。
-通过诗歌欣赏与生活实践环节,学生勇于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使其掌握正确的写字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在写字练习环节,学生规范书写生字词,提高汉字书写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新课标】第二单元 《和大人一起读》(第21课时) 大单元教学设计

课题:语文园地一《和大人一起读》
内容分析:
编排了一首儿歌《剪窗花》,让学生在大人的帮助下,能正确朗读《剪窗花》,感受 传统文化的魅力。
学习目标:
在大人的帮助下, 能 正 确 朗 读《 剪 窗 花》,感受传统文化的 魅力。
重、难点:
正确朗读《剪窗花》。
活动流程:任务一——任务二——任务三拼音达人挑战赛(课时20:环节一——环节二——环节三)
环节一:自学拼读儿歌
环节二: 小组比赛读
环节三: 评选拼音达人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环节一: 自学拼读儿歌
请学生小组内合作拼读儿歌,把儿歌读准确,读通顺。(时间8分钟)
拼读儿歌
活动意图:
发动学生积极性,自学自悟。
环节二:小组比赛读
分小组比赛读,请同学们一起投票,评评哪个小组读的最好,票数最多的小组获得积分嘉奖卡。
读儿歌
活动意图:
让学生参与评比,评议中体现孩子对儿歌朗读读音的掌握程度。
环节三: 评选拼音达人
一、计算挑战赛三关累计积分卡最多的3个小组。
二、给前3名小组成员颁发拼音达人勋章
三、教师对活动进行总结。
接受勋章
活动意图:
鼓励学生积极学拼音,增加学习拼音的兴趣。并形成榜样教育,带动学习氛围。
板书
拼音达人颁奖仪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大人一起读》+《快乐书吧》看图说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说话、录音等形式培养孩子观察和表达能力。
朗读并背诵《小兔子乖乖》。
2.通过《快乐读书吧》,一起分享读书的快乐,知道读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
【教学流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师:今天是大森林的小动物们聚会的日子,我们也一起去大森林里玩一玩,看看大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在干嘛呢(出示图片)
生:...
师:这时候小动物们发现了一个问题,我们的好朋友小白兔怎么没有来呢小朋友们帮小动物们去小白兔家找找它吧。
(出示图片)
二、看图说话
1.独立自学:仔细看图,看一看图片上有什么想一想,我们应该按什么样的顺序看图先看哪一幅,再看哪一幅
2.交流互学:同桌两人为一组,互相说一说,小白兔和大灰狼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一会请小组代表来给我们讲一讲这个故事。
3.点拨助学:(1)刚刚我们一起看了图片,还根据图片说了说这个故事,现在老师再来和大家一起讲一讲这个故事。
(2)学生学习儿歌《小兔子乖乖》。
跟读、指读。
(3)借助音频《小兔子乖乖》,巩固背诵。
(4)小兔子做法对吗你有什么要向小兔子学习的吗
三、快乐读书
1.(1)老师带领学生看第一幅图,提示学生仔细观察图片里有谁在什么地方他们在干吗他们的心情怎么样根据老师提示,训练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
(2)提示学生观察图片中的泡泡语,泡泡语里的字就是对这幅图片的一个介绍,学会识字之后,你就可以自己独立读书了。
2.运用观察学习图一的方法,继续学习图二、图三、图四。
(1)独立自主看图。
(2)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3)随机抽取展示学生,教师提炼点拨。
3.教师小结:今天我们一起看了四幅图片,感受了读书的乐趣,在家里我们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书,还可以把自己读的故事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读书真是一件趣味无穷的事情呀!你也可以像图中的小朋友一样,在周末时间去书店为自己挑选一本喜欢的图书吧!
四、总结课堂,黄金两分钟
1.教师做适当提示:
(1)今天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2)今天你觉得谁表现的最好,你要向他学习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