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标准《冶金级氧化铝》编制说明

合集下载

硫酸法处理粉煤灰制备冶金级氧化铝

硫酸法处理粉煤灰制备冶金级氧化铝

硫 酸法 处 理 粉煤 灰 制 备 冶金 级 氧化 铝
吕莹璐 , 陈朝 轶 , 茆志 慧 , 宋强 , 朱 明 燕
( 贵州 大 学 材料 与冶 金 学院 , 贵阳 5 5 0 0 2 5 )
摘要 : 对 硫 酸法 处 理 循 环 流 化 床 粉 煤 灰 制 备 冶 金 级 氧 化 铝 进 行 研 究 。结 果 表 明 , 在 1 8 0℃ 、 时间 5 h 、 硫 酸初始质量浓度 3 O 、 酸过 量 系数 1 . 5的条 件 下 , 粉 煤 灰 中氧 化 铝 的 溶 出率 达 到 9 3 . 1 。以 5 0 0 ~6 0 0 ℃烧结 4 0 ai r n的粉 煤 灰 为 调 碱 剂 , 利 用 高 锰 酸 钾 沉 淀 法 对 硫 酸 铝 粗 液 的除 铁 率 达 到 9 1 . 7 。硫 酸 铝 精 液 浓 缩 结 晶后 在 l 1 0 0℃ 煅 烧 4 h , 即 可得 到 满 足 Y S / T 2 7 4 — 1 9 9 8标 准 1级要 求 的 冶金 级氧 化 铝 。 关键词 : 粉煤灰 ; 硫酸法 ; 除铁 ; 氧 化 铝
The r e f i ne d a l umi n um s u l f a t e s ol u t i on i s c o nc e n t r a t e d,c r y s t a l l i z e d,a nd c a l c i n e d a t 1 1 O 0℃ f or 4 h t o pr o
( S c h o o l o f Ma t e r i a l s a nd Me t a l l u r g y,Gu i z h o u Un i v e r s i t y,Gu i y a n g 5 5 0 0 2 : P r e p a r a t i o n o f me t a l l u r g i c a l a l u mi n a f r o m c o a l a s h i n c i r c u l a t i n g f l u i d i z e d b e d wi t h s u l f u r i c a c i d

国标中冶金级氧化铝一级品灼减指标是

国标中冶金级氧化铝一级品灼减指标是

国标中冶金级氧化铝一级品灼减指标是冶金级氧化铝一级品是一种高纯度的氧化铝产品,广泛应用于冶金行业。

灼减指标是评价冶金级氧化铝一级品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

本文将介绍冶金级氧化铝一级品的灼减指标及其意义。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冶金级氧化铝。

冶金级氧化铝是一种高纯度的氧化铝产品,主要成分为Al2O3。

它具有高熔点、良好的耐热性、抗酸碱腐蚀性能以及优异的导热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冶金行业。

冶金级氧化铝一级品是冶金级氧化铝中最高级别的产品,其质量要求更高。

灼减指标是评价冶金级氧化铝一级品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

所谓灼减,是指在高温下,冶金级氧化铝一级品的质量变化情况。

灼减指标主要包括颗粒度、比表面积、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冶金级氧化铝一级品的颗粒度要求较高。

颗粒度是指冶金级氧化铝一级品中氧化铝颗粒的大小分布情况。

颗粒度的要求对于冶金行业中的一些工艺操作具有重要意义。

颗粒度的合理控制可以提高冶金级氧化铝一级品的流动性和稳定性,使其更适合用于冶金工艺中的各个环节。

冶金级氧化铝一级品的比表面积要求较高。

比表面积是指单位质量的冶金级氧化铝一级品中氧化铝颗粒的表面积。

比表面积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冶金级氧化铝一级品的活性和反应速率。

比表面积较大的冶金级氧化铝一级品具有更好的吸附性能和催化性能,因此在冶金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冶金级氧化铝一级品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也是灼减指标的重要内容。

化学成分的要求主要包括氧化铝的含量、杂质元素的含量等。

物理性能的要求主要包括密度、抗压强度、热膨胀系数等。

这些要求对于冶金级氧化铝一级品的性能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冶金级氧化铝一级品的灼减指标是评价其质量的重要参数。

灼减指标主要包括颗粒度、比表面积、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这些要求直接关系到冶金级氧化铝一级品在冶金行业中的应用效果和性能稳定性。

因此,在生产和使用冶金级氧化铝一级品时,需要严格按照国标要求进行生产和检测,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稳定性。

氧化铝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说明

氧化铝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说明

《山东省黄金冶炼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标准编制组二〇一三年五月目录1 项目背景 (1)1.1 任务来源 (1)1.2 工作过程 (1)2 行业在我省的发展概况 (2)2.1 我省黄金冶炼工业总体发展概况 (2)2.2 我省黄金冶炼工业生产工艺及产品情况 (3)2.3 黄金冶炼工业发展趋势预测 (4)3 标准制订的必要性分析 (6)3.1 国家及环保主管部门的相关要求 (6)3.2 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及行业发展规划中的环保要求 (6)3.3 行业发展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 (7)3.4 行业清洁生产工艺和污染防治技术的最新进展 (7)3.4.1 黄金冶炼清洁生产工艺最新进展 (7)3.4.2 黄金冶炼生产污染防治技术的最新进展 (9)3.4.3 国家推行相关先进技术的指导性文件 (9)3.5 现行环保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 (10)4 行业产排污情况及污染控制技术分析 (11)4.1 黄金冶炼生产工艺及产污分析 (11)4.2 黄金冶炼工业污染物排放现状 (15)4.2.1 废气 (15)4.2.2 废水 (17)4.2.3 固体废物 (17)4.3 污染治理技术 (18)4.3.1废气 (18)4.3.2 废水 (19)4.3.3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及综合利用技术 (19)5 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20)5.1 标准适用范围 (20)5.2 标准结构框架 (20)5.2.1 标准主要内容 (20)5.2.2 执行时间段 (20)5.2.3 标准适用对象及划分依据 (21)5.3 术语和定义 (21)5.4 污染物项目的选择 (21)5.4.1 大气污染物控制项目选择 (21)5.4.1 废水中污染物控制项目选择 (22)5.4.3 固体废物污染控制项目 (22)5.5 大气染物排放限值的确定及制订依据 (22)5.5.1 大气污染物浓度限值确定 (22)5.5.2 与现行标准比较 (27)5.5.3 排气筒高度 (28)5.5.4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任何1小时平均浓度限值确定 (29)6 监测要求 (31)6.1 废水 (31)6.2 废气 (32)7主要国家和地区及国际组织相关标准研究 (33)7.1 主要国家和地区及国际组织相关标准 (33)7.2 本标准与国内外相关排放标准的比较 (35)8实施本标准的环境效益及经济技术分析 (35)8.1 实施本标准的环境减排效益 (35)8.1.1 大气污染物减排分析 (35)8.1.2 水污染物减排分析 (35)8.2 实施本标准的经济技术分析 (35)9 对实施本标准的建议 (36)1 项目背景1.1 任务来源根据原山东省环境保护局、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山东省环境保护标准体系规划》(2008-2013年)的要求,山东省环境保护厅下达给山东省国合循环经济研究中心《关于下达山东省黄金冶炼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等两项地方标准编制任务的通知》([鲁环函2010309号])的通知。

编制说明铝

编制说明铝

国家标准《碳酸锂、单水氢氧化锂、氯化锂化学分析方法铝量的测定铬天青S-溴化十六烷基吡啶分光光度法》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及计划要求根据有色标委【2011】9号文件《关于召开《铝用碳素材料检测方法》等129项有色金属标准审定会、讨论会和任务落实会的通知》的精神,GB/T XXXX.13《碳酸锂、单水氢氧化锂、氯化锂化学分析方法铝量的测定铬天青S-溴化十六烷基吡啶分光光度法》由新疆有色金属研究所负责起草,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四川天齐锂业股份有限公司参加起草,计划编号为20102266-T-610,项目完成时间为2012年。

2.起草单位概况新疆有色金属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10月,先后隶属于国家重工业部、冶金工业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

多年来围绕有色金属、稀有金属、黑色金属、黄金等资源进行技术攻关,累计完成包括国家86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305项目、新疆高新技术攻关项目等在内的各类科研项目近700项,有67项获国家及省部的科技成果奖,主持起草了多项锂铷铯矿产品及其新材料分析方法和产品标准。

是国家锂铷铯学术委员会主任单位。

新疆有色金属研究所分析检测中心主要从事有色金属、黄金、黑色金属矿产品及稀有金属锂铷铯化工产品的检测工作。

曾参与编著《现代轻金属冶金分析》、有色工业职业培训教材《分析化学》和主持起草了《锂辉石、锂云母精矿化学分析方法》、《高氯酸锂分析方法》等国家和行业标准分析方法。

是我国锂铷铯高纯产品的分析研究专业机构。

3.国内外标准资料情况经过多方查阅国内外标准资料,目前没有收集到国外碳酸锂、单水氢氧化锂、氯化锂化学分析方法标准。

查阅到的相关文献为:ISO 6353/1 1982 《化学试剂第1 部分通用实验方法中GM 9 “铝”》GB/T 23944-2009 《化工产品中铝测定的通用方法铬天青S 分光光度法》GB/T 11064.13-1989《碳酸锂、单水氢氧化锂、氯化锂化学分析方法铬天青S-溴化十六烷基吡啶分光光度法测定铝》4.试验情况新疆有色金属研究所接受标准起草任务后,积极组织技术人员对分析方法开展了方法试验工作。

行业标准 《有色金属冶炼业绿色工厂评价导则》-编制说明(送审稿).doc

行业标准 《有色金属冶炼业绿色工厂评价导则》-编制说明(送审稿).doc

有色金属冶炼业绿色工厂评价导则编制说明审定稿《有色金属冶炼业绿色工厂评价导则》编制组主编单位: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2019年7月YS XXXX-201X目录一、工作简况 (2)1、任务来源 (2)2. 项目背景和立项意义 (2)3、标准起草单位 (3)4、主要工作过程 (4)5、标准主要编制人员及其所做的工作 (5)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 (5)1、编制原则 (5)2、评价方法 (6)3、评价流程 (6)4、标准主要内容 (6)4.1范围 (6)4.2规范性引用文件 (7)4.3术语和定义 (8)4.4总则 (8)4.5评价要求 (10)4.6评价程序 (24)4.7评价报告 (24)4.8规范性附录A (24)三、标准中如涉及专利,应有明确的知识产权说明。

(24)四、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果。

(25)五、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目的、意义和一致性程度;我国标准与被采用标准的主要差异及其原因;以及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

(25)六、与现行法律、法规、强制性国家标准及相关标准协调配套情况 (25)七、国外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情况的说明。

(只适用于强制性标准) (29)八、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29)九、标准作为强制性或推荐性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建议 (30)十、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30)十一、设立标准实施过渡期的理由:根据国家经济、技术政策需要和该强制性标准涉及的产YS XXXX-201X品的技术改造难度等因素,提出标准的实施日期的建议。

(仅适用于强制性标准) (30)十二、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31)十三、其他主要内容的解释和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如系列标准或划分部分制定的标准的编号建议,参考文献目录等。

(31)YS XXXX-201XYS XXXX-201X《有色金属冶炼业绿色工厂评价导则》行业标准编制说明(审定稿)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根据工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8年第四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工信厅科[2018]73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关于下达2017年第二批协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中色协科字〔2017〕76 号)的计划安排以及《研究制定有色金属行业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委托合同》,由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主编、大冶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紫金铜业有限公司、伽师县铜辉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参编,共同组成《有色金属冶炼业绿色工厂评价导则》编制组,进行标准编制工作。

冶金级氧化铝 晶型

冶金级氧化铝 晶型

冶金级氧化铝晶型1. 引言1.1 引言氧化铝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冶金行业的重要材料,其晶型特点对材料的性能和应用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对氧化铝晶型的研究和控制,可以改善材料的硬度、热稳定性、导热性等性能,提高材料的加工性能和耐久性。

在冶金级氧化铝中,晶型的定义主要指的是晶体的排列方式和结构特征。

晶型包括多种类型,如α-Al2O3、γ-Al2O3等,每种晶型都具有独特的结构和性质。

不同的晶型对应着不同的材料性能,因此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晶型和控制晶型结构。

晶型的控制技术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工艺,在制备冶金级氧化铝时需要通过精确的工艺参数和控制手段来实现期望的晶型结构。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晶型控制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为提高材料性能和应用范围提供了有力支持。

冶金级氧化铝的晶型研究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通过深入探索晶型的特点、影响因素和控制方法,可以为提升材料性能和拓展应用领域打下坚实基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晶型研究的发展趋势将更加多样和前沿,为冶金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2. 正文2.1 晶型的定义晶型是指固体材料中原子或分子排列的规则性和有序性。

在冶金级氧化铝中,晶型是指氧化铝颗粒内部原子或分子的排列方式,常见的晶型包括α-Al2O3、γ-Al2O3和θ-Al2O3等。

α-Al2O3为稳定的高温晶型,具有高硬度、耐高温、抗磨损等优良性能;γ-Al2O3在高温下会转变为α-Al2O3,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活性,广泛应用于催化剂、吸附剂等领域;θ-Al2O3是一种过渡性晶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变为α-Al2O3或γ-Al2O3。

晶型对冶金级氧化铝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不同晶型的氧化铝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应用特点。

晶型的控制技术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工艺控制等,通过调控晶型可以改善冶金级氧化铝的性能。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晶型研究正朝着多晶体结构、纳米晶体制备、晶体生长机制等方面不断深入,为冶金级氧化铝的性能优化和应用拓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行业标准《铝电解质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分子比的测定 三氯化铝滴定法》-编制说明(送审稿)

行业标准《铝电解质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分子比的测定 三氯化铝滴定法》-编制说明(送审稿)

铝电解质化学分析方法第2部分:分子比的测定三氯化铝滴定法(行业标准编制说明)送审稿云南云铝润鑫铝业有限公司2019年9月30日一、工作简况1 立项的目的和意义在铝电解生产中,铝电解质的酸度是一项很重要的技术指标,如何测定和控制酸度对铝电解过程至关重要。

电解质酸度有三种表示方式:K1,NaF/AlF3摩尔比(我国采用并称其为分子比);K2,NaF/AlF3 重量比(北美洲采用);F,游离AlF3(%)(西欧采用)。

铝电解质是铝电解时溶解氧化铝并把它还原为金属铝的反应介质。

铝电解质决定着电解过程温度的高低及电解过程是否顺利,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铝电解的消耗、产品质量和电解槽寿命,是成功进行铝电解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

铝电解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对铝电解生产十分重要,随着生产的发展,为改善铝电解质的物理化学性质,人们在铝电解质中加入各种添加剂,电解质的组成变得越来越复杂,分子比是铝电解操作参数中一项重要的经济指标之一。

传统电解铝工艺采用以高分子比为特征的工艺技术,分子比可在较大的范围内变化,因此对分子比控制没有严格的要求。

然而随着分子比的降低,电解铝过程的工艺参数的变化范围显著变小,对外界的干扰愈来愈敏感,分子比控制的稳定性对电解槽的稳定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传统的依赖人工凭经验调整分子比的做法很难保障电解槽在低分子比下稳定运行,对分子比的调整还处于半成熟状态。

为了实现低分子比操作,一方面需不断改进电解槽的设计水平和控制水平,另一方面需探索最适宜的电解质组成和简单、快捷、准确分子比的测定方法。

目前,行业标准YS/T739-2010《铝电解质分子比及主要成分的测定 X射线荧光光谱法》已经发布并实施,此方法需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进行测定,但X射线荧光分析仪对非金属和界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的元素很难做到精确检测,不能作为仲裁分析方法,检测结果不能作为国家认证根据,不能区分元素价态;对于含有非金属元素的合金,需要代表性样品进行标准曲线绘制,分析结果的精确性是建立在标样化学分析的基础上;标准曲线模型需求不时更新,在仪器发生变化或标准样品发生变化时,标准曲线模型也要变化。

关于编制氧化铝耐火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

关于编制氧化铝耐火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

关于编制氧化铝耐火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一篇
摘要
本报告旨在为本科项目团队的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供指南。

报告由项目团队组成,主要负责人为指导教师。

本报告以编制一份关于氧化铝耐火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为例,介绍了如何编制符合要求的报告,报告编写要遵循有关规范和步骤,以保证报告的完整性和可信度。

关键词:可行性研究报告,氧化铝耐火材料,编制步骤
1、研究报告简介
研究报告是用于说明解决其中一种问题的有效方法的文件,是付出努力的结果,为本科毕业项目团队编制的一份可行性研究报告为例,将介绍有关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步骤。

本文将介绍报告编制的四个步骤:报告编制前的准备工作;报告的结构和报告写作;报告内容的细化和审核;报告编制后的复审流程。

2、报告编写前的准备工作。

冶金级氧化铝参数

冶金级氧化铝参数

冶金级氧化铝参数摘要:1.冶金级氧化铝概述2.冶金级氧化铝的主要参数3.冶金级氧化铝的应用领域4.我国冶金级氧化铝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挑战5.结论与展望正文:冶金级氧化铝,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本文将重点介绍冶金级氧化铝的主要参数,并分析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挑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冶金级氧化铝的基本概念。

冶金级氧化铝,是指纯度较高的氧化铝,通常用于生产金属铝、陶瓷、耐火材料等。

其主要成分是Al2O3,具有高熔点、高硬度、高耐磨性、高绝缘性等优点。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冶金级氧化铝的主要参数。

这些参数主要包括氧化铝的含量、氧化钠含量、氧化硅含量、氧化钛含量、氧化钙含量、氧化镁含量等。

不同的生产领域对氧化铝的参数要求不同,因此在选购冶金级氧化铝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参数。

在了解了冶金级氧化铝的主要参数后,我们来看一下它的应用领域。

冶金级氧化铝主要用于生产金属铝、陶瓷、耐火材料、砂轮、磨料、砂纸、油墨、化妆品等。

其中,金属铝是冶金级氧化铝的最大应用领域,占全球需求的约60%。

然后,我们来关注一下我国冶金级氧化铝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挑战。

近年来,我国冶金级氧化铝产能迅速扩张,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

然而,我国冶金级氧化铝产业也面临着资源枯竭、环境污染、技术水平低等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国政府和企业需要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技术水平,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绿色发展。

总之,冶金级氧化铝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应用。

了解冶金级氧化铝的主要参数,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选购和使用这种产品。

国家标准《氧化铝》编制说明

国家标准《氧化铝》编制说明

《氧化铝》国家标准制订编制说明根据中国有色金属标委会中色协综字[2007]237号文转发国标委综合[2007]100号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由中国铝业山东分公司、中国铝业贵州分公司承担国家标准《氧化铝》的制定任务,国标委项目编号:20079149-T-610。

本次制订的国家标准《氧化铝》将代替行业标准YS/T 274-1998《氧化铝》。

本标准于08年4月完成了草稿,2008年6月18日在龙口参加了轻标委组织的标准预审,现将编制情况说明如下。

1 制订标准的基本原则1.1 进行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满足生产和用户需要。

1.2 积极参照国内外先进标准,确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3 体现科技成果在产品标准中的应用,提高产品质量档次。

1.4 产品指标范围根据生产实际数据,通过数理统计确定。

1.5 新增项目有可靠的分析方法。

2 前期开展的主要工作围绕标准制订原则,年初制定了调研计划和调研提纲,先后走访、函访(会议交流)了中铝河南分公司、广西分公司、贵州分公司、山西分公司、中州分公司、包头铝业、兰州铝业、青海铝业、抚顺铝业等多家氧化铝生产和电解铝生产企业,并及时汇总了各单位反馈意见,完成了标准草稿前的建议、意见及数据收集工作。

同时,为了解其他氧化铝企业质量情况,收集了茌平铝业、魏桥铝业、南山铝业氧化铝实物样品,并进行了检验分析。

为提高标准水平,广泛收集了部分国外氧化铝产品标准。

主要有QAL、ADG、FRIGIA、Worsley、ALCOA 、PECHINEY、KAISER等发达国家氧化铝企业标准。

目前氧化铝尚无国际(ISO)标准,国家标准只有前苏联标准ΓOCT 6912-74。

经过初步整理、分析,我们认为美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氧化铝厂,由于生产规模大,工艺技术先进和实物质量高,其企业标准已经能够代表当今国际先进水平。

因此,本次氧化铝标准制订,将主要参照以上发达国家的企业标准,结合我国氧化铝的生产实际及能力和铝电解对氧化铝的最新质量要求进行。

炼钢脱氧用铝渣系列标准编制说明

炼钢脱氧用铝渣系列标准编制说明

炼钢脱氧用铝渣系列标准编制说明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2015年8月30日一、前言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2014年第三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由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国铝业郑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研究院共同起草《铝渣》、《铝渣物相分析X射线衍射法》、《铝渣化学分析方法第1部分氟含量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铝渣化学分析方法第2部分金属铝含量的测定气体容量法》、《铝渣化学分析方法第3部分碳、氮含量的测定元素分析仪法》、《铝渣化学分析方法第4部分硅、钙、镁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项目计划编号2014-1367T-YS。

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2015年4月26日~4月28日湖南省长沙市召开的《炼钢脱氧用铝渣》有色金属行业标准会议上决定将标准名称更改为《炼钢脱氧用铝渣》、《炼钢脱氧用铝渣物相分析X射线衍射法》、《炼钢脱氧用铝渣化学分析方法第1部分氟含量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炼钢脱氧用铝渣化学分析方法第2部分金属铝含量的测定气体容量法》、《炼钢脱氧用铝渣化学分析方法第3部分碳、氮含量的测定元素分析仪法》、《炼钢脱氧用铝渣化学分析方法第4部分硅、钙、镁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随着经济的发展,铝的消耗量逐渐增多,铝资源也变得逐渐紧缺。

而在铝冶炼、铝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铝渣,这些铝渣中不同程度的含有金属铝等有价资源,逐渐成为了一种流通的商品,以铝渣为基础的贸易商品的不断出现,迫切需要对铝渣进行分析检测,其中氟的含量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指标。

炼钢脱氧用铝渣是利用电解铝、铝铸造、废杂铝回收加工等过程中产生的铝渣(灰),经过研磨、筛分、分级生产的一种粒状粉末,其中含有氧化铝、金属铝、氮化铝、钙镁等氧化物、氟化物等,可用于炼钢时脱氧脱硫,是对铝渣(灰)这类固体废物有效的资源化再生利用。

二标准试验(1)《炼钢脱氧用铝渣》1.术语和定义1.1炼钢脱氧用铝渣Aluminum Slag for Steel Making Deoxidizing Agent铝生产加工、铝电解、铝再生熔炼等领域产生的边角料、浮渣等经提取金属铝后剩余物,剩余物经过初步加工,制成的品质均一产品。

冶金级氧化铝参数

冶金级氧化铝参数

冶金级氧化铝参数
【原创版】
目录
一、引言
二、冶金级氧化铝的定义和分类
三、冶金级氧化铝的参数
四、冶金级氧化铝参数的影响因素
五、结论
正文
一、引言
冶金级氧化铝,也被称为工业氧化铝,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冶金行业的重要材料。

氧化铝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具有高熔点、高硬度、高热稳定性等优点,因此在冶金行业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而冶金级氧化铝的参数,直接影响到其在冶金行业中的使用效果。

二、冶金级氧化铝的定义和分类
冶金级氧化铝,通常指的是纯度达到 99.5% 以上的氧化铝。

根据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不同,冶金级氧化铝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高温氧化铝、中温氧化铝、低温氧化铝等。

三、冶金级氧化铝的参数
冶金级氧化铝的参数主要包括粒度、纯度、密度、硬度、热稳定性等。

这些参数的数值,直接影响到氧化铝在冶金过程中的使用效果。

四、冶金级氧化铝参数的影响因素
冶金级氧化铝的参数,主要受到生产工艺、原料品质、生产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例如,生产工艺的不同,可能导致氧化铝的粒度和纯度不同;
原料品质的优劣,可能影响到氧化铝的纯度和密度;生产环境的变化,可能影响到氧化铝的热稳定性。

五、结论
冶金级氧化铝的参数,是评价其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

了解和掌握这些参数,对于提高冶金级氧化铝的使用效果,优化冶金工艺具有重要的意义。

冶金级氧化铝参数

冶金级氧化铝参数

冶金级氧化铝参数
冶金级氧化铝是一种用于工业生产的原料,其参数对于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对冶金级氧化铝参数的详细介绍:
化学成分:冶金级氧化铝的化学成分应符合一定的标准。

其中,主要成分是氧化铝,含量通常在98%以上。

此外,还可能含有硅、铁、钛等杂质元素,但应控制其含量以符合应用要求。

粒度与形态:冶金级氧化铝的粒度与形态也是重要的参数。

一般来说,粒度越细,比表面积越大,反应活性越高。

同时,氧化铝的形态也会影响其应用性能,如球形氧化铝具有较高的流动性,针形氧化铝具有较好的填充性能等。

物理性能:冶金级氧化铝的物理性能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如松散密度、流动性、吸水性等都会影响其应用效果。

此外,氧化铝的抗磨性和抗腐蚀性也是评价其质量的重要指标。

纯度:冶金级氧化铝的纯度也是关键的参数之一。

纯度越高,产品的质量和应用性能也就越好。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氧化铝的纯度,避免杂质的引入。

制备方法:冶金级氧化铝的制备方法也会对其参数产生影响。

常见的制备方法包括拜耳法、烧结法和化学法等。

不同的制备方法会得到不同性质的氧化铝,因此在选择制备方法时需要根据应用需求进行选择。

总之,冶金级氧化铝的参数包括化学成分、粒度与形态、物理性能、纯度和制备方法等方面。

这些参数都会对其应用性能和产品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和控制。

冶金级氧化铝参数

冶金级氧化铝参数

冶金级氧化铝参数
冶金级氧化铝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在冶金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作为一种高性
能的氧化铝材料,它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能够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下面将介绍
冶金级氧化铝的参数,包括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制备工艺等方面的内容。

1. 物理性质
冶金级氧化铝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晶体结构、密度、晶粒尺寸、热性能等方面。

其晶
体结构为六方晶系,晶格参数为a=0.4759 nm,c=1.299 nm。

密度约为3.97g/cm³。

晶粒尺寸一般在1~5μm之间。

在高温环境下,冶金级氧化铝具有良好的热性能,其热膨胀系数较小,热传导性能较好。

2. 化学性质
冶金级氧化铝的化学性质主要表现在其化学成分、化学稳定性、氧化还原性等方面。

其主要成分是氧化铝Al2O3,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能够耐受酸、碱等腐蚀介质的侵蚀。

在高温气氛下,它不易发生还原反应,表现出较好的氧化还原性。

3. 制备工艺
冶金级氧化铝的制备工艺通常包括熔融法、水合法、溶胶-凝胶法等多种方法。

熔融
法是一种传统的制备方法,主要是通过铝粉在高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

水合法则
是将铝粉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再将其经过焙烧制备成氧化铝。

而溶胶-凝胶法是一种
比较新型的制备方法,通常通过溶解氧化铝前驱体,再通过凝胶化、热处理等步骤得到冶
金级氧化铝。

冶金级氧化铝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在冶金工业中具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
制备工艺的不断进步以及性能的不断优化,冶金级氧化铝必将在未来拥有更加广阔的市场
发展空间。

冶金级氧化铝参数

冶金级氧化铝参数

冶金级氧化铝参数冶金级氧化铝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在冶金、化工、陶瓷、电力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它具有优良的性能,包括高耐火度、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

以下是关于冶金级氧化铝的详细参数,供您参考:一、物理性质1. 密度:冶金级氧化铝的密度在3.95-4.05g/cm³之间。

2. 晶体结构:通常为α-Al2O3结构。

3. 熔点:约为2030°C。

4. 莫氏硬度:通常在9级左右,属于高硬度材料。

5. 熔化热:约为1600-1675°C。

二、化学性质1. 化学成分:氧化铝纯度一般要求在99.5%以上,少量含杂质元素。

2. 化学稳定性:氧化铝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能够耐受酸、碱等化学侵蚀。

3. 热稳定性:在高温环境下依然保持稳定性,不易熔化或变形。

4. 导热性:氧化铝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适用于热传导要求较高的场合。

三、物理性能1. 颗粒度:冶金级氧化铝的颗粒度一般在45μm至75μm之间。

2. 比表面积:通常在5-10m²/g之间,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

3. 耐火度:氧化铝具有优异的耐火度,可在高温环境下保持稳定性。

4. 耐磨性:氧化铝表面平整,具有良好的耐磨性,适用于耐磨材料的制备。

四、应用领域1. 冶金工业:用作炼钢、炼铁、铸造等冶金工艺中的耐火材料。

2. 化工工业:用于制备各种化工产品的催化剂和填料。

3. 陶瓷工业:作为陶瓷材料的主要原料,用于制备陶瓷制品。

4. 电力工业:用于电力设备的绝缘材料、耐火材料等方面。

以上是关于冶金级氧化铝的详细参数,希望能够满足您的需求。

如有更多问题,欢迎继续咨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冶金级氧化铝》审定稿编制说明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研究院二О一一年十月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根据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10武汉年会的安排,由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研究院承担《冶金级氧化铝》标准的起草工作,由XXX、XXX、XXX单位参与起草。

项目已经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关于印发2011年第二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工信厅科[2011]134号)”文件下达,项目编号:2011-0935T-YS。

标准主要起草人:XXX、XXX、XXX、XXX。

2、标准负责起草单位简况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研究院是国内唯一的从事铝、镁轻金属研究的专业性机构,成立于1965年,一直致力于行业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的开发研究,包括大型预焙铝电解槽、皮江法炼镁、氧化铝的砂状化、选矿拜耳法等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研究。

拥有铝土矿处理、氧化铝工艺、铝用炭素和电解铝工艺、镁冶炼工艺、化学品氧化铝和轻金属材料工艺、轻金属检测等技术领域的研究实验室,具有完善的铝、镁基础理论研究技术平台,包括TEM、SEM、EDS、XRD、XRF、IC等在内的大型仪器设备50余套,建有世界上最大的氧化铝中间试验厂和电解铝中间试验厂,以及铝土矿综合利用试验基地,同时依托郑州研究院设立了国家铝冶炼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轻金属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郑州研究院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79、ISO/TC129、ISO/TC226在国内的主要技术支撑单位,在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下,承担了轻金属行业大部分分析检测方法标准的起草或修订工作,近今年来,作为负责起草单位,完成了《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镁及镁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等多个系列160项标准的起草或修订。

3、主要工作过程(征求意见过程,讨论会、预审会的情况)及主要工作内容郑州研究院接受任务后立即成立标准编制小组,确定工作方案,于2011年2月开始发文征求意见,发出60余份调研信函或电子邮件,返回意见的企业26家,其中生产企业10家,使用企业16家,其中2家生产企业、8家使用企业的要求几乎一致,综合26家企业将意见合并为16家,反馈的情况汇总见表1。

根据调研的情况结合对12家氧化铝生产企业样品的检测和日常委托检测的结果及几年来抽查掌握的产品质量状况:2003年国内部分氧化铝样品的分析结果见表2、2008年国内部分氧化铝样品的分析结果见表3、2011年国内部分氧化铝样品的分析结果见表4、国外部分氧化铝样品的分析结果见表5,参照国际上对冶金级氧化铝的一般要求:国外代表性企业及国际组织,其冶金级氧化铝保证指标见表6,以及2010年4月徐州会议上讨论的情况,编制了《冶金级氧化铝》标准征求意见稿。

征求意见稿于2011年5月挂网征求意见,截止意见征求结束日,收到7家企业的27条意见,挂网征求意见的反馈及处理汇总见表6。

同时2011年8月在郑州召开了8家氧化铝生产企业、16家电解铝企业参加的讨论会,会上提出了42条意见,通过认真和激烈的讨论,对会议的42条意见进行了处理,根据挂网返回的意见以及讨论会的情况,编制了《冶金级氧化铝》标准的预审稿。

2011年8月23日,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在河南省安阳市召开了《冶金级氧化铝》标准的预审会,经过与会代表的热烈讨论,形成会议纪要如下:(1)前言中的第3段删除,放在编制说明中。

(2)删除范围中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能”。

(3)按照新要求修改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第1段,将所引用的GB/T6609中的各部分列出,把GB/T19097.1加上。

(4)将3.1“产品分类中的YAO-01、YAO-02、YAO-03”改为“YAO-1、YAO-2、YAO-3”。

(5)3.1中表1修改为:在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上加a、b上标;将比表面积一栏、-45μm含量放在物理性能前两列;注分表注和角注;将“考核指标”改为“判级指标”;将注3删除,改为“注1:需方对质量有特殊要求时,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并在合同中注明。

”;注4改为“注2”,注1、注2改为“角注a”、“角注b”。

(6)将“3.5 其它要求”删除。

(7)将检测方法中的序号排列号,将最后一行“其它项目的检测按照GB/T6609中相关的方法进行”删除。

(8)将5.1.2中的“1个月”改为“30日”。

(9)将 5.2 组批中“每批应由同一批号的产品组成,批重不限,一般不大于2000t。

”改为“每批应由同一牌号的产品组成,批重不大于2000t。

”。

(10)在5.3.1 仲裁取样下加上一行:“建议供需双方在合同中规定仲裁取样的方法,如果没有规定,按照以下方法进行。

”。

(11)将5.3.2和5.3.3中的标题和内容分行。

(12)起草单位进一步征求冶金级氧化铝用户企业意见,按进度在年会审定。

郑州研究院根据预审会议的要求,结合进一步调研反馈的意见编制了《冶金级氧化铝》标准的审定稿,预审会上,对具体的理化指标没有提出修改的意见,因此审定稿对涉及的理化指标没有改动。

将审定稿发21家企业进行调研,其中氧化铝企业5家,电解铝企业13家,电解和氧化铝都有的企业3家。

除2家电解铝企业没反馈意见外,其它19家都反馈了意见, 11企业家对标准没有不同意见,11家中氧化铝企业3家,电解企业6家,电解和氧化铝都有的企业2家;其余8家反馈了23条意见,主要集中在理化指标上。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1、标准编制的原则《冶金级氧化铝》标准的起草应符合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冶金级氧化铝》标准牌号和指标的设立主要依据:参照国际上对冶金级氧化铝的要求,以满足电解铝工业的要求为根本。

符合国内氧化铝产品质量的现状。

2、牌号的确定YS/T274-1998《氧化铝》中,有4个牌号,GB/T24487-2009《氧化铝》中,留下3个牌号,讨论稿时,根据国际上冶金级氧化铝的通用要求,保留了2个牌号,经过意见征求和会员讨论,考虑国内冶金级氧化铝的需求和生产实际,增加了1个牌号,恢复到与GB/T24487-2009《氧化铝》一致的3个牌号。

随着技术进步和工艺的改进,及国内对原辅材料标准的理解,冶金级氧化铝最终应该不分牌号。

3个牌号分别用YAO-1、YAO-2、YAO-3表示。

3、化学成分指标的设立和确定3个牌号化学成分指标的设立与GB/T24487-2009《氧化铝》一致,指标值除Na2O外,其余与GB/T24487-2009《氧化铝》中的指标值一致。

由于每增加0. 1%的Na2O,将带来3kg~4kg氟化铝的消耗,而国内现有的氧化铝产品,90%的Na2O含量在0.55%以下,95%以上的Na2O含量在0.60%以下,因此3个牌号Na2O的限值都降低了0.05%。

4、物理性能指标的设立和确定除了考虑对电解铝质量的影响外,冶金级氧化铝的物理性能对电解工艺有着极大的影响。

大型预焙电解槽技术的普遍使用,一般希望冶金级氧化铝具有较好的溶解性、流动性,较强的吸附能力、较小的起尘性,因此在指标的设定中,讨论稿时增加了粒度(包括-45μm、-20μm、+150μm含量)、磨损指数、安息角、α氧化铝含量、松装密度、比表面积8项物理性能指标,挂网征求意见及讨论会后,预审稿中对设定的物理指标进行了区别处理,在全面地反映冶金级氧化铝产品的质量同时,客观反映国内氧化铝生产的现状,考虑检测和仲裁的需要。

预审稿中增加的YAO-3牌号,对冶金级氧化铝的物理性能指标不作要求。

在YAO-1、YAO-2牌号中,-45μm含量、比表面积2项指标作为判级指标,其他指标作为参考指标,各指标具体设定情况是:(1)-45μm含量-45μm含量是影响氧化铝流动性的最重要指标之一,国际上一般要求在15%以下,考虑到国内的实际情况,分为20%和30%两个等级。

(2)比表面积比表面积对氧化铝的吸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干法净化技术的大力推广应用,许多电解铝厂要求氧化铝有更强的氟的吸收能力,国外一般要求在60m2/g 以上,部分规定了范围:60m2/g~80m2/g。

(3)磨损指数磨损指数对氧化铝的输送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国际上对此要求很严,一般在25%以内,但实际上很多企业的产品其磨损指数在10%以下,考虑将磨损指数的要求定为25%以下,但由于磨损指数是按照吹前和吹后-45μm的含量来计算的,其结果的大小对浓相或超浓相输送的影响有多大,没有一个定量的关系,从实际的使用和用户的调查情况看,发生输送堵塞的并不是磨损指数最高的氧化铝,因此这个指标评价的科学性和实际的指导作用应做更进一步的研究,暂时定为参考指标。

(4)安息角安息角是反映氧化铝流动性性能的又一项重要指标,国内氧化铝产品的安息角大部分在29~35度之间,国际上一般要求在35度以下,同时用粒度中的d50来补充安息角对流动性能反映的不足,此次把安息角作为一个参考指标,也是基于其对流动性性能的反映不全面,而且数值差别较小。

(5)-20μm含量-20μm含量的多少对电解起尘、氧化铝的流动性有极大的影响,也是很多企业特别关注的指标,但由于采用筛分方法特别繁琐,而且国内没有标准样品或参考样品,如果采用激光衍射法,不同厂家的仪器、不同型号的仪器或同一型号的不同仪器及前期分散条件的不同都易造成结果可比性较差,因此确定为参考指标。

YAO-1、YAO-2牌号中-20μm含量定在2%和5%以下,2%这个指标与国际水平基本一致。

(6)+150μm含量+150μm含量多少与氧化铝的溶解性有较大关系,国际上一般要求不大于5%,YAO-1、YAO-2牌号中+150μm含量定在3%和6%以下,由于对粗粒子的要求不是非常强烈,此次暂定为参考指标。

(7)α氧化铝含量α氧化铝含量对氧化铝在熔盐中的溶解度有较大的影响,同时对结壳的坚硬程度有一定影响,国外一般要求在5%~10%范围内,国内由于基本都改为悬浮焙烧,高α氧化铝含量基本没有,但低α氧化铝含量的氧化铝较多,可能引起结壳过硬,出现打孔和更换阳极困难,此次作为参考指标只规定了不大于10%,没有定下限。

(8)松装密度松装密度影响点下料或连续下料的准确性,国外要求该指标稳定,国内近几年该指标一般在0.98g/cm3~1.10g/cm3之间,此次将其定位参考指标,要求在0.95g/cm3~1.10g/cm3之间。

5、检测方法和检测周期检测方法选择的原则是:有国际标准的,如果不是技术上的原因,优先选用,其次是国家标准,后是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

由于国内氧化铝的检测已经有1套全世界检测项目最全、检测技术最为先进的方法标准GB/T6609,该系列标准共有37个方法,包括了所有在用的ISO(国际标准)和AS(澳大利亚标准)标准,此次检测方法推荐全部采用国家标准GB/T66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